浅议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年是决定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2018年山西省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26个贫困县摘帽, 61万人口脱贫。要确保目标完成, 产业扶贫应放在第一位。以绿色健康为特点的牡丹油逐渐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 山东菏泽油用牡丹产业的成功发展便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佐证。借助于国内龙头企业的引领, 在可预见的未来, 油用牡丹的各类产品将逐渐占领市场。

山西省山地面积多, 农民占比大,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 阐述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必要性, 分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必要性

1.1 山西省脱贫攻坚现状

全国共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 其中2个在山西省。山西省共119个县, 有58个贫困县, 其中3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 山西省贫困人口达175万, 排全国第11位, 贫困发生率为4.78%, 排全国第九位[1]。山西省深度贫困地区集中于吕梁山、太行山两大山区, 这里大都水土流失严重, 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当地多年来难以脱贫主要受限于农民思想落后、交通闭塞、技术匮乏等。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导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1.2 山西省传统农民的窘境

近年来, 山西省农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提升。但是, 传统种植业“面朝黄土, 背朝天”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深度贫困地区尤其如此。在吕梁山区, 成千上万的农村家庭仍然沿袭着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 仅仅依靠“一亩三分田”养家糊口。贫困人民多以当地某一农副产品的初级制成品谋生, 受自身能力及生活环境束缚, 主动开拓发展意识不强, 执行能力有限, 多年来陷入贫困的“大沼泽”中。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撂荒地等,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

1.3 油用牡丹产业的巨大价值

近年来, 木本油料加工业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国家层面的支持、科研机构的研发、企业的加工推广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油用牡丹集油用、保健、观赏价值于一身,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油用牡丹全身是宝”, 由牡丹花朵加工而成的牡丹酒、牡丹饼及牡丹茶口感上乘, 且具有保健功效;而富含营养物质的牡丹籽油可作为研发高档食用油、高端护肤品的原材料。此外, 规模化种植的油用牡丹极具观赏价值, 对于农民来说, 花期将有一笔不菲的收入。由此, 油用牡丹产、供、销一体化将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3]。

2 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农民对于油用牡丹的认知不足

山西省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 大规模经营的农场以及高素质的现代农民相对缺乏。潞安集团从2013年起投入大笔资金于油用牡丹产业[4], 并以油用牡丹为依托, 对口扶贫6个贫困县, 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油用牡丹育苗基地[5]。但是, 山西省油用牡丹的种植依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农民对于油用牡丹这一“黄金植物”仍然知之甚少。

2.2 农民缺乏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作为最具经济效益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油用牡丹发展的时间较短, 其种苗选育、种植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有待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6]。山西省农民多年来主要从事玉米、高粱、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生产和核桃林、枣林、苹果园、梨园等经济林经营管理, 对于油用牡丹的生长习性、营林技术、害虫防治等尚不熟悉。牡丹种苗、牡丹专用肥料、牡丹专用除草剂等市场产品鱼龙混杂的, 给农业人员增添了潜在的选择成本和风险[7]。

2.3 油用牡丹深加工企业发展滞后

油用牡丹深加工环节是延长产业链、提升品质和增加附加值的一个关键环节。从当前来看, 因研发力度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以牡丹油为代表的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尚未跻身于高端消费品行业。此外, 油用牡丹深加工行业缺乏对品牌的重视, 其系列产品未取得相应官方机构的认可, 难以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8]。

3 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

3.1 加大油用牡丹价值的宣传

目前, 农民、消费者、企业家等人群对于油用牡丹的认知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油用牡丹的产业化进程。以视频课、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油用牡丹潜在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力, 提升农民对于油用牡丹的认知, 鼓励其种植油用牡丹;倡导绿色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宣传油用牡丹系列产品的营养价值及独特功效, 提升油用牡丹及其加工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对于特困地区种植油用牡丹给予相应补贴, 并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扶持其加工企业的发展。

3.2 建立示范区

在农业关键地带打造油用牡丹典型示范基地, 引入专业人才, 为山西省农民提供种苗选择、栽培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示范。对于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重点注意事项, 组织农民集中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团队下乡指导当地农民, 将最典型、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 以求提高油用牡丹集约经营水平。

3.3 扶持骨干企业

在建设油用牡丹典型示范区的同时, 大力扶持油用牡丹深加工企业, 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政、企、研”合作, 着力研发多样化、高品质化、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不断延长油用牡丹产业链, 实现油用牡丹产供销一体化。

4 结束语

全国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人文习俗不同, 贫困户的家庭观念、致贫因素、劳动能力也各不同。按照习总书记倡导的“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工作要求,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将成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增添新的发力点。

山西省各地区在农产品种植业、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差异, 扶持的侧重点也不一而同, 发展油用牡丹应结合当地实际, 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之路。

摘要:从山西省脱贫攻坚现状、山西省传统农民窘境、油用牡丹产业的巨大价值3个角度, 说明山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必要性。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 阐述了传统农民对于油用牡丹认知不足、缺乏栽培管理经验、油用牡丹深加工项目发展滞后等现实问题, 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油用牡丹产业,脱贫攻坚,对策

参考文献

[1]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加强林业扶贫是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晋、陕两省吕梁山区林业扶贫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 2017 (8) :21-26+41.

[2] 毛善巧, 李西俊.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及油用牡丹综合利用价值分析[J].中国油脂, 2017 (5) :123-126.

[3] 刘德晶, 焦晓旭.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西部林业科学, 2015 (2) :170-173.

[4] 李强.山西潞安集团油用牡丹发展探讨[J].内蒙古林业, 2017 (4) :28-29.

[5] 韩文.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油用牡丹, 可让贫困农民受益40年[J].中国经济周刊, 2014 (10) :44.

[6] 韩晨静, 孟庆华, 陈雪梅等.我国油用牡丹研究利用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5 (10) :125-132.

[7] 卢林, 王二强, 冀含乐等.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战略必要性分析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17 (7) :147-150.

[8] 刘萍, 薛寒.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 2014 (7) :95-97+108.

上一篇:浅析电热高温相变储能装置设计与应用下一篇: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