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体育产业的发展

2022-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山西体育产业的发展

推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对于山西振兴崛起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应深入挖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大力打造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品牌的情感内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亲”“清”的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关系到山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如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使人民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的有效途径,对于山西实现不断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要素,具有技術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和优势,是各地竞相发展的新兴业态。山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正确定位、升级发展、做大做强,在山西振兴崛起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也被称为创意知识产业、内容产业,需要依托各种资源(自然、人文、人力等)发展。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不少明显优势,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园区优势等,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

(一)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文化资源,是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既是表里山河,有好山、好水、好风光,又根植于华夏文明,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山西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0个。在民俗方面,山西既有剪纸、花馍、面塑,又有布画、刺绣、草编等。在饮食方面,山西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醋文化、面食文化等。在红色旅游方面,山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省有60多处红色旅游景区,这是很多省份所不具有的优势。这些蕴藏丰厚、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是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可以为山西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综改牵引、创新转型的政策导向,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了良好平台和发展前景

在山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楼阳生省长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推进新闻出版广电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山西文化产业园、山西文化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近年来,山西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涉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融合发展,支持文化金融合作、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业等,设立了文化发展基金、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多个政府引导基金,启动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山西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的文化保税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化保税区,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文化保税专区。文化保税区的优势很多,有科技集聚优势和创新研发优势,还有产业集聚优势,保税区利用好了,山西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可以得到深度挖掘和提升,山西对外文化贸易市场也可以得到有效培育,一些大型文化企业和新兴文化业态也会得到发展,从而带动山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推动山西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同时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造良好平台。

(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山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省际联动和区位协作

山西地处首都北京侧翼,邻近华北门户天津,位于蒙、陕、冀、豫之间,具有连结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便于与周边地区连成区域性经济网络。便捷的高铁网络、数十条航线联通了全国主要城市,山西省会太原至国外旅游的直航包机进一步改善了区位条件。山西与周邻省份形成晋豫陕、晋冀豫、晋冀蒙三个“三角地带”,是加强文化产业协作和交流的天然桥梁。如果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层面审视,山西可以“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更高层面、更大平台上谋划转型发展。这些区位优势有利于山西与周边地方的联动和协作,有利于山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四)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创意园区,形成了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引擎和有效载体

近年来,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头强劲,太原、大同、长治、晋城等市都相继设立了创意园区。有些地方建成了各类特色创意产业园,如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创意产业园、工业创意园、创意传媒产业园、传统工艺创意产业园、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意设计包装产业园、剪纸文化产业园、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创意园等。另外,太化工业文化园、瓦窑文化创意产业园、红色文化创意园等一批园区正在建设中。山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创意园区格局,园区数量众多、产业形态丰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引擎和载体。借助这些优势,可以使园区内的资源、品牌、设施、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优势互补,产生集聚效果,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发展效应,使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升级发展。

(五)跨界整合、探索创新的创意实践,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山西围绕“文化+”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在创意实践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文化创意产业步入更加给力提速的“快车道”。如《又见平遥》作为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经典案例,运用创意的手段,突破传统,跨界整合,展示晋善晋美的山西文化,把山西晋商文化中的镖局文化、家族文化以及山西傳统的礼仪文化、面食文化等众多文化点,以舞台化的形式集中展现给观众,实现了文化与景点的完美整合,实现了人文和品牌的高效整合。还有不少省属企业积极探索创新、踊跃参与文化类项目投资和运营,如晋能集团、省经贸投资控股集团、山西投资集团等省属企业参与精品线路开发和智慧旅游等项目建设,使企业文化旅游板块的规模不断壮大。山西唐是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能登陆新三板挂牌,离不开省三大国企集团(山西国信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山西晋能集团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国控集团)的共同推动。诸如此类的创意实践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应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整合能力相对不足,厚重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得到完美呈现

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资源丰厚并不代表产业发展水平就高,相对而言,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身份还不相匹配。从目前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发展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地方GDP的10%左右。长江金三角及中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山西虽然拥有数千年文化积淀,但是由于缺乏好的创意设计理念和资源整合手段,没有很好地将厚重的文化内涵完美创意和呈现出来,没有很好地将历史的底蕴体现出时代亮色,没有很好地将本土元素更好地对接国际化潮流,使得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大打折扣。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竞争力相对偏弱,文化名片的品牌价值还可以继续深入挖掘

近年来,山西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打造了平遥国际摄影展、云冈文化艺术节、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等活动,但从整体上讲,仍缺乏高端化、国际化、权威性的活动、赛事和奖项,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原创能力的产品还不够丰富。山西多张文化名片如“华夏之根”“黄河之魂”“晋商家园”“关公故里”等具有山西风貌、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但是这些文化名片的品牌价值和时代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背后的传说故事、相关物品、建筑特色等没有得到充分的价值挖掘,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以期进一步形成长久的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相对不够,创意元素对民众生活的辐射带动效应还应当逐步提高

根据《山西省“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十三五”期间,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农业、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度还不够高,辐射力还不够强。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产业如服务业、商品零售业等没有产生较大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这些行业普遍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度和融入,一些文化要素及创意成果还不具备产业化的能力;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整体上还不具备“引爆需求”“创造需求”的能力,还不能紧密对接和挖掘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新型化、深层次的需求和热点需求;三是文化创意产业对民众生活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民众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还没有体验及享受到足够的创新创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得不够深入,创意创新理念并未完全融入文化旅游业中。有些旅游点存在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建设同质化、后期推广不力等问题;有些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还比较简单,对于其内涵的“隐形”文化挖掘不足;有些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并未实现资源向产品的转化;有些重大历史事件、著名的历史典故、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等还没有实现与旅游的深层次融合,还需要有创意理念的深度融入。

(四)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相对匮乏,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

经过数年发展,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呈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但从整体情况看,创意人才无论在总量和结构上,还是在素质上都不能满足和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总量上看,文化创意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偏少,这也是制约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从结构上看,既缺乏创作者和具有影响力的高端设计人才,也缺乏精通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的管理者;从素质上看,许多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有些是以短期盈利为主要目标,缺少资本运作能力和经验,缺乏世界视野,不擅长产业经营,而许多真正的“文化人”又不善于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运作。一些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文化创意产业教学及实践方面的师资和人才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适宜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氛围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服务能力相对不强,平台建设模式还应当进一步探索

山西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主要有政府模式、产业园模式、企业自主模式和共享共建模式等几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均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其真正能为中小文化创意类企业和创意项目提供服务,努力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创意设计、技术研发、后期制作、协同创新等技术服务平台有待加强。特别是在目前的大数据条件下,如何构建小微企业群的发展平台并形成良好生态,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共享共赢的协同创新,如何构建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都还缺乏有效的经验总结和模式分析,需要进一步加强思考和探索。

三、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挖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塑造山西美好形象

1.既要深入挖掘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要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时代亮色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要深入探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山西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传统美德,并对这种文化特质作出合理诠释,然后进行包装投入传媒领域,形成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当前,我们应在塑造“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主体形象的基础上,将山西的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与时代接轨,打造傳统与时尚对接的文化内涵,把山西塑造成充满活力、合作包容的开放形象、年轻形象,向全体受众展示一个灵动的、有吸引力的、充满生活魅力的新山西。

2.既要不断活化表里山河的物质资源,又要努力创意特色鲜明的精神资源

文化创意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另一种是无形的精神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我们进一步活化有形的物质资源,包括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和饮食文化资源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意无形的精神资源,包括优良的传统资源,如炎帝、虞舜的历史传说;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蒲剧、上党梆子等;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等。应通过活化和创意优秀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以创新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源的转化,并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3.既要传承转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要大力加强现代创意的辐射带动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我们需要找到历史悠久的三晋文化与新时代现实生活的具体契合点,更好地进行创新创意。应通过创新来推动传统文化及工艺的现代转型升级,提升并拓展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具体实践中,应将现代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如剪纸、雕刻等传统手工艺,具有高文化附加值,可以通过创意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内涵和品质,通过创新来辐射带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品产生兴趣,进而打入市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融合性、高渗透性的特点,其发展不能以孤立方式进行,国内外众多成功实践也证明,发展创意产业应以产业融合的方式推进。山西在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进程中,要注重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大局的结合,尤其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方位融合。

1.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山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作出了山西贡献,有效发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牵引作用。在稳妥推进“三去一降”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一补”,尤其要注重补发展短板。为主动顺应产业结构升级演变的内在规律,山西迫切需要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未来主导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能充分发挥山西的文化资源优势,自然成为主导产业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想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山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就必须加大产业创新力度,加快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最终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2.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渗透融合起来

在技术创新发展促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业要通过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来实现相互渗透。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的渗透融合,我们既要注重“文化+旅游”,又要在旅游当中体现和发掘文化内涵,更要将文化创意的思路、特征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让原有资源的内涵和意义得到新的体现与阐释,提升其影响力和感染力。一方面,旅游景区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渠道,如旅游广告、宣传片、网络宣传形式等来传递其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助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展示全新的创意理念和产品。例如与动漫、影视产业的结合不仅可以使静态的旅游景点产品动态化,而且还能提升景点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娱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就是创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带热了一系列的冷门风景和文化景区,这样的思路和模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3.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完整契合起来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创意产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创意产业发展会带动城镇化,起到引擎作用,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又支撑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当前,山西生机勃勃的城镇化建设,集聚了大量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力支持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中,应充分融入创新创意的理念和实践模式,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城市增添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大力打造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品牌的情感内涵

1.培育优质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有内涵、有底蕴的文化品牌

要深入挖掘山西历史的、民间的各种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深厚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通过不同的方式再现优秀的文化创意,回顾经典,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意资源。可以通过传统和现代的多种形式与渠道,比如电影、音乐、多媒体、戏剧、网络等,深入挖掘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广泛吸引与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声誉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入驻,积极打造相关文创企业龙头,培育优质的产品品牌,打造再现传统历史文化的创意精品。

2.探索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和风尚的文化创意品牌

目前,山西已有众多展现传统文化的名片。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探索创立一个表达山西当代文化的新名片。如北京有“798”、上海有“田子坊”这样的当代新名片,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或培养人们的消费偏好,实现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增值。山西也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创立和发展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化创意品牌,依次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地域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将碎片化的文化资源和内容进行集合,形成市场效应,努力打造一系列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山西精品。

3.運用文化品牌的“光环效应”,通过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展示山西形象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品牌的发展传播主要依靠其无形的文化价值。一个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达到一定强度、被公众广泛接受时,其品牌价值就会辐射到相关的各个产业,其产生的“光环效应”将会形成积极的推动力,会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山西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创造闻名海内外文化品牌的条件,应努力通过打造这样的山西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到新的高度。如山西的平遥古城等三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及旅游产业在全国有比较优势和领先优势,但文化产品如《粉墨春秋》《解放》等,包括已完成的《又见五台山》和《又见平遥》等,都存在如何大发展、如何增强“光环效应”的问题。

4.深入挖掘品牌的情感内涵,增强文化创意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人们在购买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不仅希望购买到能满足消费需求的有形实物,还希望同时收获情感上的体验和满足。历史文化越悠久、底蕴越深厚,品牌文化的内涵也就越丰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强。因此,我们要深刻总结、挖掘和提炼山西本土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品牌文化的厚重感和社会影响力。同时,要维系品牌的鲜活特质,将科技、审美、体验、情趣等多种元素融入到品牌构建中,带给消费者全方位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核心要素是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对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省委于2017年3月9日正式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一流人才政策”要求,坚持用好国家政策且有创新,坚持对标兄弟省份且有亮点,坚持破解山西难题且有特色,体现了最大的人才政策优惠。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需要我们对照《意见》要求,下大力气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下大功夫引进、培养、激励并留住创新创造创业人才,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创新引才政策和引才方式,集聚形成引进文化创意人才的“洼地效应”

应重点引进既擅长创意,又精通策划、熟知国际惯例和国际运作并善于操作的外向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能够引领全省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军拔尖人才,要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果断引进。鼓励国内外高层次创意人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来晋创新创业。可以通过以活动引人、以赛事引人的方式,启动“文创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创意三晋广告大赛”等来选拔优秀人才。政府可以考虑在创意人才的住房保障、资金补助、创业扶持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政策倾斜。

2.按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制订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自我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艺术、技术、策划、经营等各方面人才。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对新兴文创产业如广播影视、音乐制作、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等方面的人才的培养,设法提高传统文创产业如工艺美术、出版发行、艺术表演等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继续发挥山西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育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创意人才的数量、类型、层次等因素,在学科设置、招生专业、课程编排、指导训练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的优势,开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渠道,发挥好科创、双创基地的人才聚集和引导作用,鼓励学校选择类似“清控科创”这样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园区,开展人才实践,创立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山西首家文化创意基地——太原北美N1文创区的集聚效应提升文创人才的市场实践,实现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实践和孵化良性互动发展。发挥山西文创产业研究会对人才的培养和发掘作用,为企业、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意、设计、策划专业人才。

3.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强文化创意人才获得感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长期激励的法人责任,建立创新创意成果转化股权奖励管理制度。加大创意人才薪酬分配倾斜力度,使其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包括实际贡献,能够紧密结合起来。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依法依规到文化创意园区适度“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提高高校、科研院所创意成果转让转化所得净收益中用于奖励课题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和研发团队的比例,鼓励创意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创意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亲”“清”的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1.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建设

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应重点面向从业人员和文创领域,提供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如相关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服务。现有的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可以有效地提供专门性、专业性信息。通过整合企业、高校及各类设计机构的研究力量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以蓬勃兴起的动漫产业为例,山西现有的动漫企业基本上都存在规模小、技术力量弱、缺乏资金和人才的通病,通过进一步完善文创产业公共技术性服务平台,可以迅速改变动漫民企的现状并促使其快速发展。

2.大力拓宽文化创意市场交易平台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都是建立在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并获得相应发展。应充分利用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继续举办高规格的各类文化类会展如文博会、展销会、动漫节等来展现山西文创成就,将一些特色文创园区打造成有较高知名度、有相当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场所。现在一些新兴文化业态如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发展很快,亟需成熟的产品交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将高质量的文创理念和产品推介给大众。

3.为文化创意企业搭建好投融资平台

要主动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文创企业提供涵盖税收、资金、人才、市场、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发挥好小额贷款公司专门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作用,引进国际国内优质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持续开展“投融资项目洽谈会”“银企联姻”等活动,拓宽投融资渠道。继续拓展如“清控科控”这样的新型资金扶持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下出现的新的文化金融模式,如众筹、股权投资等。文化项目的众筹方式非常灵活便捷,在解决小微文化企业、文化工作室和个人创作者的“资金之渴”上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许多网站成立了专门的众筹项目,为文化艺术类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不知名的艺术家、小企业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创意,预先向大众募集资金。

4.不断完善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创造成本高、投入大,但在网络时代复制成本低,容易受到侵权伤害,非常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要积极发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利用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利用市场信息优势及完备的监控档案,对文创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从严规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作平台,利用行政指导,帮助文创企业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有效保护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保障和鼓励高水准、高层次的文创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流通,推进文化贸易,促进文化消费。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力量,实现更深层次上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和协同模式。

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刘建霞

第2篇:山西黄芪产业发展思考

[摘要] 山西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传统产区,曾经占我国黄芪产业的半壁江山,经历了资源格局的重大变化,目前只是传统芪商品的最大产地,面对多样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优质高端黄芪的强劲需求,山西黄芪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黄芪产业涉及到一、二、三产业诸多领域同步发展,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目前由于移栽芪种植技术的盲目推广,以及黄芪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不足,如有效性研究匮乏、安全性评价空缺、可控性与标准化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黄芪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因此,该文对山西黄芪的生产历史、资源格局、产业发展现状及进展,科研基础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和科技创新对策,以期通过创新驱动,做大做强黄芪产业,造福人民,其产业化开发思路将为我国其他中药材大品种探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芪产业;山西;创新驱动;对策思考

[

[Key words] Astragali Radix industry;Shanxi;innovation-driven;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doi:10.4268/cjcmm20162429

黃芪為常用大宗中药材,素有“十药八芪”之称,是中医补气圣药,被李时珍誉为“补药之长”。中国是商品黄芪唯一的产地和出口国,其出口量曾一度在我国中药材出口中排在1 000万美元以上的7个品种之首[1],至2013年出口额已达2 136.59万美元[2]。黄芪既是中药也是保健品原料,含黄芪的中成药多达200余种[1],以黄芪为原料的上市保健品达160余种[3],民间也将黄芪作为重要的滋补食材。除此之外,中兽药、饲料添加剂、化妆品中黄芪的应用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近年中药材天地网统计,黄芪出口、药用、食用和其他用途的年需求量在3.5万t以上,位列40种大宗中药材品种的前10名[4]。黄芪产业涉及到一、二、三产业诸多领域同步发展,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产业化开发将在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山西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传统产区,曾经占我国黄芪产业的半壁江山,经历了资源格局的重大变化,目前只是传统芪商品的最大产地,面对多样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优质高端黄芪的强劲需求,山西黄芪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山西黄芪生产历史、资源现状、科研基础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山西黄芪药材大品种的科研思路与产业发展思考,旨在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1 山西黄芪资源地位分析

1.1 山西黄芪生产历史及资源格局

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区自解放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区到新产区,药材供应从传统的野生黄芪到栽培为主、野生为辅的重大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是黄芪资源的紧缺期,药材供应全部是野生或半野生的传统黄芪(种子直播,生长6年以上),主要为山西、内蒙古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ge.),以及东北三省的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 (Fisch.) Bge.。随着市场黄芪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传统野生黄芪因生长周期长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黄芪资源进入无序生产期,尤其是山西传统芪产量大起大跌,出口受阻,产业发展受到重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是黄芪资源的扩张期,一方面由于國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导向性,另一方面,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得移栽黄芪凭借易种、易管理、易收的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甘肃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移栽芪,生长年限一般为2~3年,总产量已占到全国黄芪产量的60%以上,在药材供应方面,移栽芪的供应量超过了传统芪,甘肃也取代山西成为蒙古黄芪新的主产区,总资源量已能满足需求。21世纪以来,黄芪资源总量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但其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移栽芪占黄芪总产量的80%以上,成为黄芪的主要商品来源,而仿野生种植的传统芪成为稀缺资源,在山西北部尚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于恒山山脉及其周边县市,其优质商品“浑源芪”(或称“西芪”、“恒山黄芪”),以及周边管涔山的“大岚芪”[5],虽然供应量仅占总需求量的10%左右,但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外销价格是陕西生产的传统黄芪(壮芪)的2倍,是内蒙古生产的移栽芪的4~5倍,是甘肃生产的移栽芪的8~10倍[6]。目前,山西省野生黄芪分布面积约为200余万亩(1亩=667 m2),现有黄芪人工种植面积约20万亩,2015年,山西省传统鲜芪总产1 500 t,实现产值近5 000万元。

1.2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科技投入保存了山西优质传统黄芪资源

“十五”末期,山西浑源黄芪得到科技部支撑计划“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项目的支持,“十一五”得到山西省科技厅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在科技的引领下,浑源黄芪种植基地于2009年取得国家GAP认证,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十二五”期间山西迎来了黄芪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大同市确定了“百园立农”重大工程,浑源黄芪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被列其中,浑源县制定了专项规划《浑源县黄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黄芪产业分别获得山西省政府的“道地中药材扶贫产业项目”,国家发改委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区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等的支持,才使山西传统黄芪这一优质资源的基因库、种植及加工技术等得以保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稳步提升,为“十三五”的大健康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由此可见,虽然山西黄芪资源在全国黄芪产业中的地位(产量曾占据半壁江山且为优质黄芪主产区)发生了变化,但因其独特的恒山山脉自然环境和行业内的品质认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以及科技界的支持,使得恒山黄芪的优良种质资源得以保留并逐步扩大,成为传统黄芪商品的主要供应区。

2 山西黄芪产业发展进展

近5年来黄芪产业在种植技术、标准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1 山西的商品黄芪种植区划已明确,种植模式与商品规格对应格局形成,规范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山西北部的恒山和管涔山坡陡干旱,有丰富的宜芪坡,特别适宜按传统方式种植主流品种的蒙古黄芪,即传统芪,其主要产地为浑源、应县、繁峙、大同、代县、五寨、宁武、阳高、天镇等,同时,这一地区的平地也适宜移栽芪生长;而山西晋东南太行山中段是传统绵黄芪的原产地,在陡坡山地适宜种植膜荚黄芪的传统芪,在平地可发展该品种的移栽芪。

上述2种生产模式的种植技术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分别建立了传统芪与移栽芪不同的规范化标准操作规程。另外,山西的传统芪澄清了种质混杂问题,因膜荚黄芪为晚花型种质,且不耐旱,在恒山山脉不能产出成熟种子,又在干旱环境中极易死亡,故其种质资源为纯化的蒙古黄芪。但移栽芪因异地调种和生长年限短,存在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混杂的现象。移栽芪种植技术已基本研制出成套农机设备,将实现机械化生产。

2.2 质量标准建设取得进展

2014年,由山西大学、振东制药、丽珠医药集团合作起草的“恒山黃芪”标准,被收载于新修订的山西地方药材标准中,不仅规定了基原、生长采收年限与产地范围,还增加了黄芪总多糖的含量测定,HPLC-UV黄酮类指纹图谱以及HPLC-ELSD全成分(黄酮类和皂苷类)指纹图谱,提升了黄芪含量测定项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限度[7],体现了道地药材标准高于国家药典标准的特点。

2.3 以黄芪为基原的产品开发与转化研究,推动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

以山西传统芪为原料的中药大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黄芪多糖粉针”,促进了我省传统黄芪的产业发展。系列药膳、药茶、礼品芪的开发,与恒山和悬空寺旅游相结合,提升了传统芪的国内影响力。山西省黄芪药材自主消化能力也逐步提高,目前已形成20余个以黄芪为主药的中药制剂品种,如黄芪注射液、芪蛭通络胶囊、贞芪扶正颗粒、新血宝胶囊等,产值约5 000万元。另有正在研发中的新药黄芪总皂苷注射液、中兽药虎芪蓝口服液等品种,也将拉动黄芪产业发展。

2.4 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行业拉动和引领作用凸显

随着科技部积极推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发改委推进中成药大宗原料基地建设,国内中药大企业陆续进入黄芪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中小企业逐渐规范化的良好发展势头。省内非医药行业国新能源集团投入浑源县泽青芪业开发有限公司,扩大传统芪规范化种植基地规模达6万亩以上;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在浑源新建5 000亩传统芪种植基地,并扩大饮片生产规模,特别建设了口服中药饮片GMP生产线,为生产口服饮品提供了产业化基地;国新能源集团正在与应县乾宝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商谈合作事宜,该合作社在应县已建设2万亩传统芪种植基地,另购置1座宜芪坡荒山,计划扩大面积;五寨县在龙头企业五寨县芪参中药材开发中心的带动下,全县已发展黄芪种植面积1.8万多亩,其中1.4万亩为传统芪,另有近5 000亩平地发展移栽芪;宁武县原同煤集团下属的忻州煤炭运销公司,看到黄芪产业的发展前景而转型,目前已成立宁武县康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种植移栽芪600余亩,同时带动农户发展1 000亩,在荒山上试种传统芪200余亩,为恢复宁武黄芪种植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省外丽珠药业集团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大同丽珠芪源药材有限公司,随着拳头产品“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用量急剧增大,为保证大品种原料供应,在科技部和发改委的持续支持下,丽珠药业集团也扩大了在浑源的黄芪种植基地规模,推动了黄芪产业的发展。同时,结合黄芪“补气圣药与补药之长”的文化内涵和北岳恒山及其悬空寺的自然人文风光,诸多企业联手打造“恒山-悬空寺-黄芪”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了黄芪的影响力。

3 黄芪产业存在问题

3.1 移栽芪种植技术的突破与盲目推广,影响了优质传统道地芪的发展

我国黄芪产业规模在国际上具有独占性优势,是黄芪的唯一生产与出口国,规模上的优势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后移栽芪种植技术的突破与推广,这一技术的发展显著缩短了黄芪的生长年限,也可实现机械化采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但该技术的盲目推广也挫伤了优质道地传统芪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失去了优质商品如“宁古塔芪(黑龙江)”、“卜奎芪(黑龙江)”、“口芪(内蒙古)”、“武川芪(内蒙古)”[5],致使传统芪产量锐减,而山西恒山山脉保留的优质传统黄芪药材几乎全部供应国外,故国内市场鲜见传统黄芪。

3.2 黄芪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不足

3.2.1 黄芪有效性研究匮乏,影响黄芪原料的选择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津养血、利水消肿、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是典型的“一药多效”中药,且兼有“补益”与“祛邪”2个相反的功能,而商品药材分传统芪与移栽芪2种种植方式,且又有种质资源不同的蒙古移栽芪和膜荚移栽芪之分,这些不同的商品在臨床针对不同病证,是否应该区别应用?生产企业如何选择原料药也没有科学的选择依据。这些基本科学问题制约了黄芪产业的发展。

3.2.2 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空缺,限制了黄芪的应用

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药性温和,几乎没有“上火”问题[8],但因缺乏系统的黄芪安全性评价技术报告,以及适用人群研究,虽然民间早有食用黄芪的习惯,也有药膳[9]、药茶[10]、饮料[11]、酒[12]等食品方面的研究专利,却遭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限定,因而,黄芪只能用在保健品配方中,尚不能用于食品中,阻碍了新食品的批准上市,限制了应用范围。

3.2.3 可控性与标准化研究缺乏,不利于药材质量控制

3.2.3.1 种质资源方面 因膜荚黄芪为晚花型种质,且不耐旱,在恒山山脉不能产出成熟种子,又在干旱环境中极易死亡[13],所以恒山山脉的传统黄芪种源为较纯的蒙古黄芪,但没有像大宗粮食那样进行良种的标准化生产、检验、贮藏与使用,更没有进行品种鉴定或选育新品种,不利于药材质量的控制。

3.2.3.2 种植技术方面 传统芪也有2种生产方式,一种是完全的仿野生种植,在宜芪坡上依靠黄芪种子的自然脱落,布局分散,有众多的伴生植物自然生长,特等商品率高,几乎无病虫害问题,但产量低,生长年限不明确。另一种是半野生种植,在宜芪坡上经过了整地除草、施肥等措施,按合理的种植密度直播(穴播或条播),生长年限明确,产量大,易采挖,性状特点与野生黄芪相似,但开始出现病虫害问题,且特等商品率不如完全仿野生种植方式高。移栽芪的产品为统货,几乎无特等和一等商品黄芪,且易发生土传病害,导致农药的使用。而且,高原鼢鼠对黄芪产量的危害严重,尚无有效治理办法。

3.2.3.3 采收加工技术方面 传统芪的采收困难与浪费严重,是制约山西传统黄芪产业规模的瓶颈,采用挖掘机采挖虽解决了人工问题,但1 m以下的药材难以实现机械化采挖,最终留在地里被遗弃,浪费严重。加工时从上侧根剪下的根条与主根一起按粗细分等级,忽略了主根与侧根、根的上段与下段实际生长年限的差异及其对品质的影响,这些加工环节的控制在不同的种植基地不同,等级标准在不同的合作社也不同,导致市场定价的依据不同,影响了山西黄芪的整体定价。

3.3 产品研发不足,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据统计,黄芪配伍的上市中成药有200余种,保健品有160余种,还有中兽药近50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因原料药选择没有科学依据,且传统芪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限制了中药企业的发展应用。另外,对黄芪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缺少新产品和对市场的深度开发,产业化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使得黄芪市场整体上处于卖原料阶段,最终导致黄芪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这一现象使得药农的价值不能得到相应的体现,因而挫败了其种植和发展野生黄芪资源的积极性。

4 黄芪产业发展对策思考

4.1 利用标准策略树立“传统芪”品牌,大力发展优质传统黄芪

结合国家中药标准行动计划,针对国家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不完善问题,即市场有“传统芪”与“移栽芪”的规格之分,却没有构建相应的标准,率先创立黄芪商品规格标准,区分“传统芪”与“移栽芪”,同时在“传统芪”内设立等级标准,通过标准策略,充分利用山西独特的自然优势,重点发展优质 “传统芪”,树立品牌,适度发展 “移栽芪”,使山西黄芪药材产业定位于高端市场。

4.2 推进黄芪成为新资源食品,促进资源转化

黄芪虽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可用于保健品的原料目录中,但未进入药食两用目录,限制了资源的利用。然而黄芪的食用历史悠久,却缺乏系统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参照人参的研究思路,有望推进黄芪进入新食品原料目录,以促进资源转化。

4.3 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保障优质黄芪原料,延伸产业链

围绕黄芪产业链凝练创新链,体现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攻关再到产品开发的思路,“研究清楚几个科学问题”,“攻破几个难点技术”,“开发出几个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重大产品”,建立完善的黄芪产业创新研发体系。

4.3.1 资源与种植领域

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分别在恒山与太行山中段建立省级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质资源圃,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选育分别适用于山地和平地的黄芪新品种,逐步实现黄芪种植标准化。建立健全良种繁殖基地和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贮运体系以及相应的种植档案。

山地传统芪仿野生种植技术的SOP制定与集成:攻克仿野生黄芪种植技术的种子萌发、伴生植物与病害预防、高原鼢鼠的防控、采挖机械研制与使用、黄芪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焚烧入土为肥等)等关键制约技术,提高传统黄芪产量和高等级商品率。

传统芪与移栽芪的鉴定方法研究以及黄芪商品规格与等级标准的建立:发现传统芪与移栽芪的差异化学成分,建立从性状到显微、理化、分子标记等的鉴定方法,建立传统黄芪规格等级分级标准,拉动黄芪产业的发展。

4.3.2 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领域

黄芪“补气圣药、补药之长”、“一药多效”等重要传统功效的科学诠释和物质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验室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利用中药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诠释黄芪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进而指导其临床使用。利用组学技术和分子药理相结合,通过建立“气虚”相关模型和不同功效对应的疾病模型,采用配伍对比分析手段,科学阐述黄芪“补气圣药、补药之长”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另外,比较研究传统芪与移栽芪,发现二者发挥各种药效的主要成分及差异,比较主要功效的异同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中成药选择适宜的原料提供依据。

4.3.3 产业转化领域

4.3.3.1 口服饮片与食品等产品开发 借鉴人参、三七、阿胶等药材开发的成功经验,拓展黄芪在精深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结合山西杂粮、干果等资源,开发可供口服的卫生黄芪饮品或即食饮品,以及药膳、药茶、药粥、药酒等方便食品,利用日常膳食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3.3.2 含黃芪药品和保健食品开发与应用 依托黄芪保健品与药材原料,对已批准含黄芪的160余个保健品以及200余个成药进行系统梳理,筛选出疗效和市场好的品种进行研究,培育大品种,促进对山西传统芪的利用。同时,针对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研发新药和保健品,促进资源转化。

4.3.3.3 黄芪美白润肤、抗衰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按功能性化妆品的要求,系统研究黄芪中抗皮肤衰老和美白润肤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申报相关化妆品原料和特殊化妆品提供依据。

4.3.3.4 含黄芪的中兽药品的有效性再评价 我国兽药药典中收载了近50个含黄芪的中兽药品种,对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抗菌消炎均有一定的作用。中兽药的使用将大大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的带来的副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性,系统评价已上市含黄芪的中兽药疗效,也将拉动黄芪产业的发展。

总之,黄芪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大品种,科技创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黄芪“补药之长”的作用,除继续加强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两方面外,还应加强对其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诠释,科学指导临床应用,发现黄芪的独特性,开发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高技术产品,做大做强产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秦雪梅,李震宇,孙海峰,等. 我国黄芪药材资源现状与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 3234.

[2] 王鹏,宁潞宏,李安平,等. 黄芪出口价格趋势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7): 577.

[3] 刘霜琪,李冰菲,苏慧,等. 中药黄芪在保健品中的应用概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75.

[4] 鲁振坤. 六大因素助推黄芪价升[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4): 57.

[5] 秦雪梅,何盼,李震宇,等. 黄芪的名称考证[J]. 中药材,2014,37(6): 1077.

[6] 朱占梅. 大同市中药材生产调查分析[J]. 农是论衡,2014(5): 7.

[7] 杜国军. 恒山黄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2012.

[8] 苏鑫,孙大中. 服用人参 “上火” 之理论释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 494.

[9] 周然,冯前进,冯玛莉,等. 黄芪保健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201310106336.1[P]. 2013-06-19.

[10] 马金成,成根杰. 补气养生中药茶: 中国,20131033499.6[P]. 2013-12-25.

[11] 王国平,任连生,杨喜华,等. 一种具有降脂功能的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201310226477.7[P]. 2013-09-18.

[12] 周然,冯前进,柴智,等. 一种黄芪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201310439210.6[P]. 2013-12-25.

[13] 曹建军. 中药黄芪种质资源及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责任编辑 孔晶晶]

作者:秦雪梅 李爱平 李科 李安平 宁潞宏

第3篇:山西休闲产业转型发展的结构化研究

【摘 要】近年来山西休闲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文章对山西休闲产业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把它分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娱乐产业四大类别,并对这四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剖析,以期推动休闲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休闲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经济学家贝尔指出,在后工业社会中,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经济由实物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休闲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山西的休闲产业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涵盖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和娱乐产业的产业群,在经济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体量不大,占全省GDP的比重较低,产业内结构发展不平衡,要想发挥休闲产业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必须进一步研究山西省休闲产业的特征和构成,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发展。

一、山西省休闲产业结构现状

文章对山西休闲产业的考察沿用孙林叶的产业分类标准,主要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娱乐产业四大类别来加以分析。尽管这些产业之间彼此包涵、彼此渗透,并没有清晰可辨的界限,但仍然从大体上对山西省的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做一把握。

(一)文化產业

随着山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实力正在不断的壮大。2009年山西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0亿元,同比增长了25%。山西文物古迹纵横全省,有“中国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之称。但是,由于地处内陆,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文化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和差距。

目前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文化产业产值总量及增量偏少;文化市场主体偏小,产出低、产值小,产品缺乏竞争优势,没有产值上亿的文化企业;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资源价值和资源优势向产业价值、产业优势的转化率低缓;文化产业低水平扩张,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结构水平低下,行业发展不平衡。

(二)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目前我国休闲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3位,但山西旅游收入却排在第24位,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旅游业在山西经济中的贡献逐步增大,但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各环节分散、低水平复制同质竞争多、整体竞争力低下等问题。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加之全省转型发展的机遇,必须促进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能够通过文化旅游挖掘其文化内涵,提高客观消费能力和主观消费愿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地规划、开发、整合,才有望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旅游业。

(三)体育产业

为全面准确了解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基本情况,从2013年2月开始,历时一年,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体育局联合开展了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在本次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对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核算。数据表明,山西省的体育产业的发展仍有极大的潜力,且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中,体育用品、服装鞋帽等的生产和销售占到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的56.2%,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比值偏低。“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体育产业发展越发达,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就越大”。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下功夫。

(四)娱乐产业

娱乐产业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常常渗透到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甚至旅游产业中,因而比较难于单独统计,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一类是文化类娱乐产业,如电影院、戏院、音乐厅、图书馆、茶馆、戏剧爱好者俱乐部、文化宫、青少年宫、公园、游乐园等;二类是康体类娱乐产业,如体操馆、乒乓球室、网球场、游泳馆、溜冰场、健美和健身活动中心等;三类是消遣性娱乐产业,如舞厅、卡拉 OK 厅、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酒吧、陶吧、大型游乐园等项目”。

山西的娱乐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真正开始起步的,近几年来,产值与从业人员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娱乐产业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娱乐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实力、经营理念等还有待发展提高。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娱乐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歌舞为主。而面向青少年或老年人的娱乐场所则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健身类、益智类的娱乐场所。因此,山西在娱乐产业还可以挖掘更大的潜力。

二、山西省休闲产业转型的重点发展方向

(一)文化产业为龙头,加强产业间联动

文化产业是消费型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是一种终端产业。因此,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其他产业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

山西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但是山西的文化产业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与其文化资源的地位极不相称。这也意味着山西发展文化产业是极具潜力的,文化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山西未来经济的龙头,带动其他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深入挖掘山西本土文化的内容和特质,对文化、旅游、体育和娱乐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以文化为纽带,以多样化的商业形态为依托,结合新技术创造新服务,创建文化产业园,集中培育多种休闲产业聚合空间,加强产业间的资金、技术、信息和资源的沟通和流动,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对整个文化产业和其他休闲产业的带动作用。

(二)打造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业

目前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仍停留在观光游的阶段。观光游阶段对旅游区的数量和质量有很高的依赖性,旅游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备性对游客的旅游参与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游客参与的广度,而非旅游参与的深度,导致旅游资源分散且同质化增长,利用效率低下,数量增加但竞争力并无明显提升。而山西省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二者比较而言,文化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光游的层面上,则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

山西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要从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游,以文化体验和深度參与来增加游客的居留时间,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他们的旅游满意度。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现有山水人居资源,以改造和环境融入为手段,把民俗、非遗、甚至是自然景观等变成可体验的文化产品,鼓励当地人展示传统人居生活,在此基础上参与到体验项目中来。休闲度假游景区的建设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对原生态环境的改造程度低,避免了因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对本地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也避免了大型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其次,更有利于当地居民融入景区并为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三,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多层次的旅游体验,把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异乡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结合起来,告别过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让游客能够通过旅游丰富生命体验,达到真正的身心放松。

(三)打造主导产业,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尽管存在着总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但体育产业依然具有很大的潜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令人担忧。发展体育产业,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也越来越被全社会关注。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支持那些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产业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行业,促进体育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在山西省的体育产业结构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中介业、体育金融保险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彩票业”。其中,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用品的制造业发展体量最大,占到了山西省体育产业的56.2%。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山西汾酒男子篮球职业俱乐部等为代表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为主体,积极承办多种高规格的赛事,如“太原国际马拉松越野赛”等,打造了城市品牌,逐渐使体育竞赛表演业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良性轨道。

在未来的体育产业发展中,应该继续发挥现有的优势,同时着力打造主导产业,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关联体育行业的发展。首先,以体育健身娱乐业为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全民健身条例》带动山西体育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其次,重点扶持发展山西体育竞赛表演业,带动其他中介和关联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三,以市场需求调控山西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用品销售业发展,避免其盲目的发展与复制;第四,适度发展体育彩票业,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落后的乡村等地区的扶持力度;第五,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山西体育旅游项目,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民俗活动的传承结合起来,凸显体育产业的地方特色。

(四)大力发展体验业

体验是指出于满足好奇心、学习、积累经验和娱乐等目的,在确信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性地接触和感受某种新事物,而体验业是指提供体验服务的产业。例如“体验模拟的地震、火灾、月球行走、陶瓷制作、琉璃制作、古法造纸、成人礼、传统婚礼、插秧、收割稻谷、酿豆腐、踏水车、潜水、滑翔、真人激光野战等”。体验业基于异文化体验。每一个个体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接触的文化环境具有局限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代等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对于没有参与其中的个体来讲,这些都是新奇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认为“人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并且是向往和追求快乐的,因此对拥有一段愉快、刺激和值得回忆的消费经历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并愿意为此付费”。人们渴望能够短暂地参与到异文化体验之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更多的是获得娱乐。体验业使得人们以游戏的心态参与到文化的传播和再创造中。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休闲产业的创新,它以游戏的形式让文化参与变得不再严肃和死板,让文化的传播变得更有乐趣,它可以和任何形式的休闲内容结合,提供全新的休闲业态。目前国内的体验业刚刚开始萌芽,主要体现在商业领域体验式营销。在未来,体验业会成为休闲产业发展的主流样态,体验业将成为休闲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但是从目前的体验业的发展来看,一窝蜂似的你追我赶地搭体验热潮的便车真的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吗?体验业体验的是什么?应该为大众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在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盲目发展将会使从业者走很多弯路。

体验业本质上是休闲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也是新形态的娱乐产业,把“体验”的概念引入休闲产业的发展中,这是传统休闲产业的一次转型,把提供休闲产品和服务变为提供可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把文化体验根植于休闲产业之中,让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系统的、丰富的休闲体验中获得快乐,增长见识,提高素养,传承文化,这样的休闲产业才更加生机勃勃,能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域培.体验业改变未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3.

[2] [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夏业良,鲁炜等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刘月花,成民铎,梁艳江.体育产业结构及政策选择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3).

[4] 孙林叶.休闲产业的结构分析和发展对策——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7(14).

[5] 山西省统计局.2011、2012年山西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R].2014-08-18.

作者:马文佳

第4篇: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谈及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资源大省;却没有一个代表山西的文化,每个省虽然一直都在致力于各省的文化创意和品牌形象,但结局却并非尽如人意。下面就以山西为例,谈谈山西的文化创意策略及问题。

众所周知,山西的却是煤炭大省,但这个富了经济的产业并没有富了山西的文化,相反的,反而因为矿难和一些煤老板的报道使山西形象受损。给人有一种山西是个环境差,素质低,多产生暴发户的刻板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省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我也只是试图在传媒策略上进行浅析。首先,物质是决定基础,我们要不断的整合煤炭资源,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其次,在传媒上,多强调报道山西煤炭资源的贡献和山西商人的社会责任等事迹,必要的可以采用一些专题策划的形式开展品牌形象的塑造。多创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用行动来提升品牌形象。最后,还要重点培养一些能代表山西的名人,名人效益的传播力量是不容小觑的,总之,传媒形象的塑造要从多方面下力度,点带面,面带点,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山西形象的塑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根基和前提。

其次,山西真正意义上文化产业的开发,是源于余秋雨的文章。余秋雨在其文章中曾提及山西的大院,至此山西文化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就是大院文化。与大院文化相连的山西的文化策略定位自然就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这种文化定位有一个局限性:一直在强调过去,很容易造成对现在发展事实和当下时尚国际文化的忽视。简言之,就是定位在历史上的文化发展方向,必然没有亮点,不能为时代所接纳。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每个省都有及其悠久的历史,一味地强调历史之悠久,只能让人感觉很土很落后。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山西文化的发展定位就有待商榷。本人认为,山西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就不能只停留在历史的表面,我们要深入的去探讨在这种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山西人有怎样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和美德,然后再把这种文化包装后投入到传媒领域。这就是一种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把长期形成的品质地域特色与时代接轨,塑造一种时尚并且传统的文化内涵。总之,针对目前的山西文化发展策略,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年轻更时尚。而针对当下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一种普遍现象,把山西营造成一种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城市形象无疑是很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毕竟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这也是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事实基础的,而远非传媒营造的假象。

最后,山西在营造一种品牌的主流文化形象同时,完全可以发展多种文化,。山西的晋商文化、酒文化、醋文化、塞北文化、人才文化,等可以多方面发展。只有多种文化并存才能使文化产业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特此、通过以上对山西文化的简要分析,我认为,要发展山西文化创意产业,最根本的还在于山西的经济、政府。用行动来提升品牌形象。从传媒来说,不过是一种传播技巧的运用,即:把山西城市形象年轻化、时尚化,打造更符合受众的形象定位;将公益与宣传相结合,着力塑造一些山西的品牌企业和代表人,点面结合,发展多种文化产业。

第5篇:山西的煤炭产业与未来发展

山西的未来

山西是能源大省,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重,产业结构的单一,特别是能源资源的枯竭,山西必将会寻求更多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也将会为山西的发展创造出一条新路。

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目前仅登记在册的大小煤矿就有3420个。其中,大型国有骨干煤炭企业有十多家,年产量2.5亿吨以上,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70-80%,煤炭洗选比重达到90%以上,其余为地方中小煤矿和乡镇煤矿,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平均生产规模明显偏低,煤矿安全事故主要就发生在这些中小矿,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利用率低、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问题,对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当前,煤矿产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也离不开煤矿的存在,因此,合理开发煤矿资源获取可持续发展是山西的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金融危机就给了山西这样的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山西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按照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总体部属和实施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山西能源工业迎来一个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山西省积极推动能源产业集团化、清洁化、多元化、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节能降耗,促进山西能源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当然,这些是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变,对于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而言,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促进其改变与可持续发展。在山西省的十二五报告中提到:以构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力争到2020年,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同时,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现在,山西在地方已经开始推行收购中小型煤矿的措施,这样做,可以把优质的煤矿资源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避免乱伐乱采的现象的出现,而且,这样的做法,可以确保有一批大型的国有企业的诞生,山西省已经想好了未来煤矿领域的发展目标:大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2.4亿吨。 大企业发展:促进以煤为基础,煤电、煤化、煤路等多元化发展,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国际经验调整产业,主要有以下两点:1,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型化。

2、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由于经营范围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

山西未来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煤炭资源,所以目前,山西正抓住国家将山西列入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确定了20户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4个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其中太钢、潞安、丰喜和安泰等4家企业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未来几年,山西省将加快推进太原都市圈和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建设,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目前,“百镇工程建设”已启动,今年将对21个示范镇进行集中扶持,为全省小城镇建设树立样板,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推进市域城镇化。

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山西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山西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所以山西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也是山西实现绿色转型的新道路,而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也将是山西省对于自己未来的目标与定位。 以下几点是个人对于山西未来的一些想法与总结:

1,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2,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县级文化设施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建设工程,重点文化保护工程,如大遗址保护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

,3,推进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培养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

,4,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

只要能坚持这些,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山西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在改革中绽放出更加精彩的华丽乐章!

第6篇: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地,煤炭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从2012年至今年年初,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工业跌入低谷,山西煤炭行业首当其冲,似乎进入穷途末路,诸多煤炭人面临精神崩溃,全省经济“因煤而困”。自今年2月以来,煤炭价格止跌回升,一路上涨,“叫好”声一片,诸多煤炭人又开始精神亢奋。

煤炭行业能否尽快摆脱这种非理性、非冷即热的状态,决定着山西煤炭产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对于实现省委提出的“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黄金十年”后期,我一直在给煤炭企业泼凉水,呼吁大家清醒;去年全行业一片悲观,我又一直给煤炭企业鼓劲,“风雨过后是彩虹”“希望总在绝望中诞生”;当下煤炭市场引发躁动,我仍然要大声呼吁:一定要冷眼看煤市。

1 正确看待当前的煤市和走势

当前,全国煤炭市场结束了连续4年的持续下跌,自年初至今一路反弹,尤其是7月份以来涨势迅猛。煤炭产业是起死回生还是回光返照?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

1、近期看(3—5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处于恢复性上涨企稳阶段,但总体上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一致。

这次危机面临的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难题,最根本的是煤炭产能过剩。今年2月以来尤其是7月份以来全国煤炭市场的快速反弹,绝不意味着自2012年煤炭市场出现拐点以来的趋势反转,而是多重因素短暂集中作用的结果。

一是去产能政策实施的因素。全国煤炭产量持续下降,在消化了进口煤增幅的同时,产量降幅大于消费降幅,1-3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4.6亿吨,同比下降10.5%(大于消费降幅8.1个百分点)。

这是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的根本原因,不是需求增加的结果,而是供给减少的结果。而供给减少的原因,则主要是去产能、控产量实施276个工作日起了关键作用。

二是保增长政策刺激的因素。

国家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广PPP模式,以适量的政府引导资金更多地激活民间投资,增强整个经济的终极动力,刺激了市场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稳定了市场预期。

三是煤炭内生价值自我修复的因素。煤炭价格持续4年一路下跌,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违背价值规律,必然会触底反弹。

四是气候变化等偶发因素。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加;公路治超与铁路运价调整,煤炭运输成本上升和国际煤价大幅上涨;加之去产能,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升的预期不断增加。

五是投机资金炒作的因素。本轮煤价上涨的背后不乏投机资金的影子,会造成非理性的价格预期,造成价格过快上涨,导致市场大起大落。

六是国际市场拉动的因素。中国煤炭市场已经被“国际化”,国际煤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内煤炭市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一是本轮煤炭价格的反弹不存在持续大幅反弹的现实基础;二是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三是近期煤价上涨已经提前释放了市场预期,煤价终究还会回归理性。

2、中长期看(20—30年):煤炭行业依然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坚定信心、改革发展。

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今日的过剩只是一种宏观失调导致的阶段性相对过剩。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肯定要革命,但不是“革煤炭的命”。提“后煤时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对煤炭产业发展的信心。

信心来自何处?

一是来自我国国情。

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国情是以煤为主,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能源进口依赖度大,特别是石油对外依赖度逐年快速上升,能源需求缺口大。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秉赋特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主要能源。作为煤炭行业,应保持这种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二是信心来自于山西省情。

(1)山西是资源大省、产煤大省。2014年全国煤炭基础储量2399.9亿吨,山西占全国的38.4%,位列第一。目前,山西煤炭产能达14.693亿吨,近三年产量都近10亿吨,占全国的25.7%。

(2)山西煤炭品种全、质量优。全省有9种煤,其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储量各占全国同煤种储量的50%左右。

(3)山西煤炭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大部分资源赋存稳定,整装煤田多、规模大,便于集群开发,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4)山西区位好,位置佳。地处全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晋陕蒙三角地带,位于我国东西部结合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5)山西现有煤矿井型大,机械化程度高。淘汰了30万吨/年以下煤矿,煤矿机械化程度达99.97%,平均单井规模接近185万吨。安全保障能力逐年提高。

三是信心最终来自于煤炭行业干部、职工队伍——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更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对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大力支持。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必须抓住今后20年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最后的历史机遇,依托煤、超越煤,实现山西煤炭产业的华丽转身。正如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指出的:必须坚决跳出“市场好时无暇调整、市场差时无力调整”的怪圈,紧紧抓住市场倒逼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上转型之路。也正如代省长楼阳生同志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时所指出的:必须把功夫下在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打基础上,谋定战略抓落实,着眼长远抓当前,努力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迎难而上,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认清现状,是立足当下的基础。一切科学的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状况的精准把握之上。山西作为我国煤炭生产和供应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工业基地,这一战略地位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优势明显。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有大同、宁武、河东、西山、霍西、沁水等六大煤田。形成了北部动力煤、中部炼焦煤、东南部无烟煤三大煤炭生产基地。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

2、山西煤炭产业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煤炭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全省2006年、2009年经过两轮整合重组,煤矿数量大幅锐减,全省关闭淘汰了30万吨以下矿井。煤炭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和经济增长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3、山西煤炭产业特点鲜明、突出。

贡献大,煤矿多,产量高,灾害重,结构单。全省煤、焦、冶、电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其中煤炭约占40%。煤炭的深加工滞后,转化利用率不高。很大程度仍停留在单纯地产煤、卖煤上,停留在原煤生产及其初加工上,而真正具有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率的深加工转化产品该大的反而不大。现行山西煤炭产业管理体制僵化、缺乏活力,企业负担重,办社会的包袱沉重。

山西煤炭产业尽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

一、思想观念不新。

一是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等靠要”思想严重,企业有困难,不是找市场,而是还习惯于找市长、甚至找省长,这一点国有企业尤为突出;二是“官本位”观念的束缚,一些企业领导不习惯于当“企业家”,而是热衷于当官、讲行政级别,企业行政化色彩浓厚;三是夜郎自大思想的束缚,老是忘不了、放不下山西曾有的辉煌,放不下“产煤第一大省”的功劳簿,不能从煤炭思维、资源依赖的禁锢中自我解放出来;四是因循守旧意识的束缚,干部群众存在着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惯性,穷困不知思变,落后不知图新,缺乏那么一股子闯劲、拼劲,缺乏那么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近邻内蒙古此轮经济下行中受到的冲击明显小于我省,源于其在煤炭主体企业设置、对外开放力度、民营企业活跃度、煤炭转化力度上都超过了山西。

第二、产业集中度不高。

山西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去年煤炭产量9.75亿吨,神华集团去年煤炭产量4.74亿吨,但掌控或引领着全国煤炭市场的定价权。对比神华,山西有三大差距:(1)市场话语权弱;(2)人均效率低;(3)产业链条短。

市场话语权弱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产业集中度低,其根源在于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还没有彻底到位。人均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也是产业集中度低。矿井多,单井规模小,用人多。神华集团单井平均规模是690万吨/年,而山西不足185万吨/年。当然,神华集团产业链条完整,纵向有煤、电、油,横向有路、港、航,这个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三、体制机制不活。

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审批事项繁杂、部门多头管理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省属国有煤炭集团政企不分,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政府化、企业家官员化,政府把企业当部门来管理,把企业家当官员来对待。企业家“官本位”意识严重,把企业当政府来运行,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企业无法按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要求还相差甚远。

第四、产业结构不优。

除了“一煤独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不长、替代产业不优。煤炭的深加工和绿色转化产业链条主循环尚未形成,煤电材、煤电铝、煤焦油等循环延伸产业质量不高,主要循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循环不经济”,有的企业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有的企业无循环经济发展意识,仅为单纯的产业扩张。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等现代化工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战略规划。山西煤化工产业整体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与煤关联不大的非煤产业,同样也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产业协同效应差,规模效益差等问题。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当前,山西煤炭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快不高、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煤炭产业和以煤为基相关产业的支撑能力不足、推动作用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尚未形成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很少,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开发不足,尤其是煤电、煤焦、煤化、煤建材、煤机装备等煤基产业尚未形成优势,并且多数产品仍处在产业链中低端,对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贡献率不高,与煤炭大省、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以上问题,是差距,是劣势,但更可转化成为奋起直追、后来者居上的潜在动力和后发优势。

3 找准突破口,打出组合拳实现凤凰涅槃

1、加快推动煤炭行业改革——资源再整合、产业再重组。

(1)进一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发展煤炭大集团,推进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依托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品牌”,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手段,实施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重组优化的原则是按照不同煤种、不同区域,整合重组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性质的特大型、“巨无霸”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减少煤矿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矿井单井规模,提高人均产煤效率,从而切实提升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煤炭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2)推进三大煤炭基地建设,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以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建设煤炭大基地,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有序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多向关联、综合开发、循环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煤炭企业,确保企业持久健康发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3)紧跟世界生产服务业发展趋势,组建或引进专业化公司。对煤炭、煤化工等项目,不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或引进专业化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此举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化施工队伍不足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加快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在厘清国企体制机制等制约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1)解开“一个结”,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国家经济控制力简单混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混同于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这个“结”。

(2)搞好“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合理划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方式。

(3)定好“一个位”,就是明确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擅其能。

(4)划定“一个框”,就是划出政府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边界的框,要大力推进“六权治本”,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引导国有企业理顺内部治理机制,划好母子公司权责利边界,划好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权责边界。

(5)拆掉“一堵墙”,就是拆除束缚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围墙。通过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改变政府部门主要履行事前审批职责为主要履行“事中监督、事后追责”职责,构建“法不禁止即可为”的经营环境,增强企业自主选择业务、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6)敞开“一扇门”,就是打开国有企业吸收利用非国有资本的大门,树立“与巨人同行”的理念,借力、借资、借技、借智,拿出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发展优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7)用活“一个工具”,就是用活资本市场这个国企改革的助推器。充分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创新煤炭金融产品,鼓励煤炭企业债务重组,支持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并购重组和国有产权跨区域、跨领域流转,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要强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煤炭资源,经营煤炭资产,经营煤炭市场,经营煤炭流通,向下游产业延伸。

3、加快做强做优煤炭物流——充分释放山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谁控制了物流,谁就控制了价格。山西煤炭流通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应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形成集仓储、加工、配送、网上交易、融资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和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于一体的大物流服务体系。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

4、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抓住最后的机遇。

(1)大力发展先进产能。突出调整结构主线,把无效的产能淘汰掉,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煤炭总产能“只减不增”,完成中央安排山西的去产能任务。要通过新增综合单产达标、新增工效达标等途径,增加先进产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规模提升,深化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央企合作,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约契约为基础的长协合同为主要形式,按照典型引路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政府搭台和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将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关系引向深入,推进山西煤电基地建设,实现煤电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体系。在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产品附加值,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尽快形成规模,占据市场份额。要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在三大煤炭基地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

三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瞄准市场需求,进一步拉长煤炭产业链,生产煤炭终端产品,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以煤炭工业园区为载体,树立“现代大煤炭产业”理念,建设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层气、煤机制造等产业,加快煤炭就地转化率,引导和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使有限的煤炭资源真正做到“吃干榨尽”,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靠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一方面,充分发挥交易中心这个国内目前唯一冠以“国”字号的煤炭交易市场优势,探索搭建营销新模式和集现货交易、场外交易及期货交易为一体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融合。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积极研究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另一方面,鼓励煤炭企业积极采用产融结合等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由卖产品到卖配方、卖方案、卖技术、卖服务。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第7篇:山西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07-03-12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02〕8号文件精神 加快新时期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结合本省体育发展实际,编制《山西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山西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省体育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给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建国以来最重要的战略机遇;2008年奥运会日渐临近,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体育工作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我省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期,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我省体育事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全面发展,我省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也面临严峻挑战: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差距很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体育普及程度不够,社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不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各市体育发展很不平衡,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的困难很大。我们务必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思路,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我省体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二、“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体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综合影响和带动作用,为实现山西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十一五”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工作全局。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推动体育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务必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体育工作的所有方面和全部过程,务必把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创造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放到首要位置。

(三)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统筹全省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让不同区域、城市农村的广大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四)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坚持以奥运会为竞技体育最高目标,力争在奥运会上有所作为,努力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人才。

(五)坚持依法治体。体育法制建设与全省法制建设水平相适应,与我省体育事业发展进程

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提高体育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体育权利。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增强体育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求实效,办实事,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省群众体育意识明显增强;加快体育工作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体育在社会事业诸多方面中的较快发展,让全省人民共享体育的快乐;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为重点,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研究改进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竞技体育步入高水平可持续发展轨道;盘活体育存量,活跃体育市场,鼓励多元投资,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促进体育综合效益的发挥,提高体育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推进体育法制建设,体育法制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

五、“十一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努力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规划第三阶段工作任务。提高全社会体育意识,全省各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多,人民体质明显增强。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下乡,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以“大运体育走廊”工程为主线,以线带面,向东西两翼拓展,以农村为重点加快规划和兴建覆盖全省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筹划建设新的全省性的体育亮点工程。健全全省群众体育组织体系,鼓励、加强单项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积极推动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健康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省和各市努力塑造独具特色的体育品牌。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逐步完善监测系统,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到“十一五”期末,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350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并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80%的行政村、50%的城市社区建有标准体育健身场地,90%以上的城市街道、80%以上的建制镇和50%的乡建有体育指导站(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万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更加健全,被测人数达5万~10万人,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及以上标准的人数不断增多,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基本形成组织网络健全,场馆设施保障有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二)落实《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保持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动项目与运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竞技运动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竞技成绩中科技含量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重点,做好各项参赛准备工作,力争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2009年第11届全运会金牌和总分达到全国中游偏上水平;2006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要争取有更多我省运动员参加,2008年奥运会要争取在参赛人数、获得名次数和个人项目奖牌上有所突破。加强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改变运动队后继乏人局面,扩大初级,调整中级,加强高级,到“十一五”期末,我省要建有和保持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6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20个,三线奥运苗子基地30个,二线后备人才保持在5000人左右,三线训练人数恢复到4000~5000人,市级体校全部达到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有条件的县要建有1~2个优势项目体教结合的业余体校。

(三)贯彻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体育经济,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在争取政府投入和以存量带增量的同时,吸纳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基本形成多元投资体育产业的体育投资机制和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

消费机制,体育产业成为社会投资、就业和消费的热点,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的体育需求。引导扶持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航空体育资源优势,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大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力度,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十一五”期间全省体育彩票销售总额累计实现30亿元,为我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四)积极申请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努力申办全国城市运动会或全国体育大会,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单项赛事,以申办为契机,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以此推动我省体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办好2008年世界小轮车锦标赛,促进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

(五)推进体育法制建设。依法治体方略在体育领域普遍贯彻,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要求,以《体育法》为核心,结构合理、衔接配套的体育法规体系、相应的执法监督体系和体育法律服务体系,体育队伍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体育管理部门法制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体育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体育法制建设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体育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

(六)以教育为基础,努力加强全省体校教学与管理,争取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加快建设高标准的山西体育职业学院,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优化专业设置,提高软硬件设施配备,“十一五”期间建成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为龙头的教科训三位一体的全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七)多元投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按照“多元投资,共同受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调动社会力量投资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场馆使用效益。以申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为契机,以省市两级为重点,加快建设符合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要求的场馆设施,省级力争建成容纳6万人以上的体育场及游泳跳水馆、体育馆、综合球类馆,各市力争建有高标准两馆一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到“十一五”末,全省体育设施基本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加强全民健身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不断增加群众健身场所,省级争取立项建成设施集中、功能齐备、位置优越、便民利民的省全民健身中心;各市、县因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休闲广场、体育公园,创建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积极争取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支持,在各类有关建设项目中安排体育设施用地规划。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促进城乡学校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六、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全省体育工作的领导,增加政府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开展体育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全省体育协调发展。深入贯彻《体育法》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02〕8号文件精神 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依法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二)坚持公益性为主的原则,强化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政府行为,把握中央政策导向,重视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坚持管办分离,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加强县级以上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协调议事机构对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领导。积极争取增加对群众体育的投入。拓展体育市场,促进拉动内需,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加大开发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努力打造全民健身体育品牌。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和宣传,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三)坚持奥运战略,推进训练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大力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优化项目设置与布局,稳步扩大奥运优势小项和潜优势小项的规模。坚持突出金牌战略、突出重点项目、突出重点运动员的三突出原则,强化奥运重点队伍训练管理,坚定不移地走精兵之路。继续坚持“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强化训练,严格管理,努力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切实加强业余训练,进一步深化训练体制改革,推进和完善单项“一条龙”训练体系,加强二三线业余训练项目布局和管理,扭转运动队后继乏人的局面。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努力办好省运会和比赛,更有效地发挥竞赛杠杆作用,促进竞技体育出成绩、出人才。

(四)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体育内在规律,政府调控,依托社会,有发展和创新活力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力争体育产业纳入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努力使体育产业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以体为本,加强社会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坚持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拓宽体育发展路子,多渠道筹集体育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鼓励院校、企事业单位兴办高水平运动队,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要逐步推进俱乐部和协会制,促进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产业化。坚持体育彩票作为“国家彩票”的公益性,确保其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体。加快体育立法步伐,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全民健身促进条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力争出台有关后备人才培养、优秀运动员招收、退役、就业安置待遇等方面的法规或规章。修订完善《山西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各类体育经营活动,对各类体育市场制定规范、统

一、明确的行政审批程序;引导和推进体育社会团体实体化改革,规范体育俱乐部的运作与发展。完善体育行政执法与执法检查监督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体育行政执法职能,“十一五”期间各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设有体育行政执法机构,配备执法人员。加强对体育训练和健身运动器材、设备的监督检查,逐步开展体育器材、设备和专用设施的质量评价与科学监控,保障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体育法律服务途径,积极开展体育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体育法制环境。

(六)坚持科技兴体。坚持面向运动队的基本方针,加速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以实施我省《奥运争光计划》为依据制定科技配套实施方案,增加科技投入,推动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更紧密结合,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控和营养恢复,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促进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学科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整体科技实力。完善国民体质评价标准,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科学分析我省国民体质变化情况及成因,提出对策。开展大众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学监测与评价,研究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健身运动处方。

(七)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培养引进优秀体育专业人才。深化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改革,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和竞争机制,加速培养高水平中青年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研究制定吸引人才和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举措,建立引进外省、外籍体育人才专项基金,在立足培养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

(八)加强体育宣传。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营造有利于体育发展的舆论环境,增强全民体育意识,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深入宣传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七、规划实施与评估

(一)实施

本规划由省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本规划是我省体育事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本级体育发展规划时,原则上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本规划提出本级对策意见,明确责任,严格执行,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评估

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评估办法,每年对本级及以下各级执行规划情况进行一次监测评估,提出相应对策,并将评估结果及对策意见上报上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就全省执行情况进行一次通报。2010年全省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全面评估,形成终期评估报告。

省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规划目标任务做出适当调整修订。

第8篇:社会调研-山西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山西省玉米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2011年5期

发布人:jxw 阅读:238次 发布时间:( 2011-4-2 10:04:55 )

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玉米的丰与欠直接影响着山西粮食生产的总水平。近30多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西省粮食产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70.69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108.5亿公斤,增长幅度为53.48%;而玉米产量则从1978年的27.12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76.6亿公斤,增产幅度达181%,由占粮食总产的25.0%提升到了70%。显而易见,玉米对我省粮食产量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粮食保持105亿公斤的发展目标中,玉米生产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中之重。为了继续保持玉米在山西粮食生产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摸清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发展对策,2010年11月~12月,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织24位玉米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玉米生产大县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为县农技、植保、土肥、农机、气象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大户、玉米加工企业、养殖业、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科研单位及农户等,涉及350个乡镇、700多户农民。

一、山西省玉米产业的现状

经调研分析,目前山西玉米产业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玉米生态类型与分布格局复杂多样,资源优势与生态劣势并存。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南北跨越6个纬度(北纬33°34′~40°43′),东西跨越4.19个经度(东经110°14′~114°33′),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及起伏多变的地势决定了气候资源复杂性和多样性。全省气温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属北方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加之各地种植制度、生产条件及人文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山西玉米生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布格局。全省玉米种植划分为春播极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夏播中早熟区四大生态种植类型区及八个亚区,是全国少有的多生态省份。干旱少雨,冷热不均,灾害频发,旱地土壤瘠薄是玉米生产的资源劣势;但光照充足,雨热同步,水浇地及肥旱地地力水平较高却是玉米生产的资源优势。

2.玉米生产规模大,单产总体水平稳中有增,但年际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量“高而不稳”、“低而不稳”现象并存。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及单产列全国第

八、九位,是全国十大玉米主产省份之

一。全省玉米面积、总产及单产均已超过小麦居第一位,是山西粮食生产的第一大产业。同时在不同年际之间、不同生态类型地域之间、不同土壤肥力和生产条件地块之间等玉米单产表现差异较大。已有在小面积实现亩产突破1200公斤的超高产事例,如强盛51号玉米2009年百亩示范平均亩产1224.9公斤,最高亩产1291.8公斤。也有为数不少的亩产低于100公斤的旱薄地低产田。

3.玉米产业已逐步由“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但业内不同环节发展不平衡。玉米种植业及饲料加工业发展强劲,目前种植面积已基本稳定在2200万亩上下,总产大幅度提高,带动了饲料加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籽粒及秸秆已成为猪、鸡、牛、羊四大养殖业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饲料、饲草来源。特别是甜糯玉米生产已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特用玉米种植已达35万亩,忻州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共有6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其产品以甜、粘、皮薄、风味独特驰名全国。但在普通玉米的其它深加工领域发展缓慢,有待加强。流通领域尚未形成正常机制。

4.玉米科技研发已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尚有大量技术问题需要攻关,有不少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多年来,我省科技人员在玉米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化等诸多方面研制了大量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为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水平跨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在品种方面,我省育成的潞玉13玉米先后通过8省、市审(认)定,2006年以来,省内外累计推广6500万亩。晋单42号玉米通过4省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在省内推广2000多万亩。最新育成的大丰

26、强盛

51、并单390、太玉1号、益田815等耐密型高产品

种产量已接近或超过先玉335,而抗逆性普遍提高;甜糯玉米新品种晋单糯

41、晋糯8号、迪甜10号等的育成,支撑了我省保鲜加工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栽培方面,已研制的“玉米一带三行+渗水膜覆盖+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农机—农艺一体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春玉米二增三改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等可使玉米单产提高10%-50%。但在如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配套、品种与农机配套以及一些单项技术领域等诸多方面尚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攻关解决

二、山西玉米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干旱始终是玉米高产和稳产的第一限制因素,我省8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偏少,玉米产量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造成的。山西省干旱的特征:一是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损失重;二是降水量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南部玉米产区常出现伏旱,影响授粉和结实;北部和西部玉米产区常出现春旱,影响播种和出苗。另外,玉米中后期南部高温和北部冷凉区低温也是影响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

土壤瘠薄、基础地力偏低是限制我省玉米产量的第二大因素。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山西省一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0.2%,二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20.1%,三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42.2%,四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7.7%,五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9.8%,二级到五级土壤均不同程度存在土壤质量差、肥力低等问题。全省耕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7%,其中,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耕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7.16%,而有机质含量为1%~2%的耕地也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2.21%,其余60.63%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瘠薄是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对于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干旱问题,只能通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体系等来改善,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或减轻干旱威胁。而深松耕、少耕及免耕技术,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施肥和轮作倒茬,可改善土壤结构,逐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技术及产业经济问题。通过对35个玉米主产县调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业的发展。

(1)品种多,创新不足,示范推广薄弱。全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有的县销售的品种就达

八、九十个,主推品种不突出,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多为省外或国外品种,本省自育品种所占份额较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国有科研单位育种研究受经费制约创新明显不足,种子企业缺乏人才和种质资源,因而导致我省育成的突破性品种较少。目前我省品种选育主体是国有科研单位,重视的是出品种,缺乏创新动力,而推广主体是各类民营种子企业,重视的是推广,品种选育与推广存在脱节。在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方面,国有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均重视不够,成了一个薄弱环节。

(2)耕作与栽培过于简单粗放,先进技术到位率低。主要表现为:①多数土壤只旋不深耕,耕层过浅。大多数农户连年只旋耕,不深翻,旋耕深度一般只有10~15厘米,土壤耕层越种越浅,犁底层越来越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趋于恶化,限制了玉米根系下扎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植株发育不良,最终产量不高。②种植密度偏低、不合理。农民对品种特性认识不足,不是根据田地的肥力和灌溉情况种植,而是盲目买、盲目种,导致种植密度不合理,该密的不密,该稀的不稀。③施肥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用量及分配时期不合理, 肥料投入过量与不足现象均有存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④秸秆不还田焚烧现象仍十分普遍。

(3)病虫害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少耕、免耕、机械深松、密植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特殊异常气候的增多,增加了玉米病菌和虫源基数,加速了病虫的传播蔓延,为玉米病虫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增加了玉米病虫重发的风险。玉米面积的逐年扩大,轮作倒茬等有效的病虫防控措施无法实施。当前生产中种衣剂质量不过关,用药量不够,针对性不强,

以及防治农药、药械落后,也是导致玉米病虫逐年加重的原因。

(4)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不平衡。主要表现为:①土地分散经营限制了机械化发展。②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各地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品种繁多,种植行距多样化,尤其是套作模式加大了机械作业难度,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③机收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机械作业质量差,损失大。④中耕、除草、追肥、植保等作业机械化程度更为滞后。

(5)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玉米效益得不到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玉米价格有所提高,但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报酬上涨更快。尽管国家实行了种粮补贴,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仍难以提高,低下的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本次五台县调查,种一亩玉米扣除各项费用外收入420元,因间苗、中耕、收获、脱粒等全部手工进行,每亩需投工10个,每个投工也只有42元,比外出打临工每天50元少8元。对盂县5个种植玉米大户的调查发现,种植一亩旱地玉米2008年需要投入313元,毛收入560元,纯收入247元,如果算上雇工,种植一亩玉米一般用工7个,每个工30元,亩收入37元。2010年同样种植玉米,每亩需要投入375元,毛收入720元,纯收入345元,雇工每个工50元,亩收入为亏本5元。

三、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这次玉米产业调研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1.设计出台新政策,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人才合理流动,使科研单位玉米育种优势和企业的推广优势得到有机整合,发挥整体效益。鼓励国有科研单位育种人员到企业工作,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引导育种队伍。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为了解除育种人员的后顾之忧,建议政府能够出台保留育种家身份、编制在原单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加大玉米科研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玉米育种。育种单位要加强种质基础研究和创新,加强育种技术与方法创新,培育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新品种,培育突破性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生态区划和品种布局研究,确保现有品种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能水热自然资源。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确定主导品种。同时要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3.大力提倡和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深松耕、深施肥、旋耕镇压、春直播的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推广农民急需的省工节本简化栽培技术,如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少耕、免耕栽培技术,小型农机具作业等。要因地制宜,在原有密度基础上,适当增加留苗密度。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如“一增四改”等综合栽培技术等。

4.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粮豆轮作等技术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做到科学、平衡、经济、合理施肥,因区域、因土壤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确保地力水平不断提高。

5.采取多种途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加强抗病虫品种的筛选和育种工作,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进行轮作倒茬。科学合理选用种衣剂和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推广普及适用的防控技术和辅之以拔出病株、秸秆粉碎还田、中晚熟区适期晚播的农业措施。

6.研究和解决农机作业中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研究多项技术与机具的联动体系,重点放在机械化耕作、精播、精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断改进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脱皮率,降低损失率。研究适于家庭作业的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多功能小型机械。

7.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利于玉米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种植玉米的效益,调动农民种植玉米生产的积极性。

第9篇:山西汾阳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农民生活质量三级跳

山西汾阳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农民生活质量“三级跳”

曾高飞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8日

10 版)

汾阳农民李新民对种核桃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十多年前,李新民全家在贫困线下挣扎度日,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学费都要找亲朋好友挨家挨户借,日子很苦。政府动员种核桃,他将信将疑地种了,没指望那玩意儿帮全家“化蛹为蝶”,脱贫致富,让生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五年后,核桃逐渐挂果,经济效益显现了出来。在政府穿针引线下,1998年全家靠核桃收入6000多元,超过以前五年所得总和,彻底告别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此后数年,核桃连年丰收,收入连年翻番,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李新民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汽车,一应俱全,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有滋有味。两个孩子靠着核桃收入,顺利读完大学,毕业后回到汾阳,成了李新民的得力干将。李新民说孩子有知识有文化,用科学种植核桃,经营核桃产业,比他有出息。现在李新民全家是汾阳县知名的核桃种植大户。

在汾阳,像李新民这样得益于核桃种植,实现生活质量三级跳的农户达数万家。近年来,汾阳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核桃良种苗木资源充足,桃仁价格连年上涨,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机遇,把发展核桃作为全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唱。目前汾阳有核桃经济林面积55万亩,1200余万株,正常年景产量达1万吨,成就了汾阳核桃产业的全国三最:最大核桃生产基地,最大核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最大核桃加工、销售集散地。2008年10月“汾州核桃”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今,核桃已成为汾阳搞活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截至目前,汾阳市有80个栽植500亩核桃树的规模村,4000余个10亩以上的核桃种植规模户,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000余元,受益农户4万余户20多万人,涌现出汾州裕源等规模核桃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汾阳几十万农民增收致富。

上一篇:六一节辅导员讲话稿下一篇:青干班党性锻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