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编精心整理了《农业科普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加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不但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关系农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本文在分析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特点以及现有的农业科普资源类型基础上,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新模式,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第一篇:农业科普论文

浅谈都市休闲农业的科普功能

摘 要: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其既可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满足民众的休闲需求,又可增进民众对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农耕文化的体验,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本文以光明农场大观园为例,从科普资源及科普活动、科普对象及科普形式、休闲农业旅游与科普的辩证关系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发挥都市休闲农业的科普作用,为休闲农业景区上马科普项目和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都市休闲农业;科普资源;科普对象;科普活动;

中途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设备及生态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场地、产品、经营活动以及农村人文资源等为载体,经过规划设计,一方面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满足民众的休闲需求;另一方面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和文化体验,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休闲农业强调的是休闲性和体验性,以观光展示、科普示范、参与体验为主。

本文以光明农场大观园为例,从科普资源、科普对象、科普活动开展以及休闲农业旅游与科普的相互依赖关系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在旅游的过程中发挥农业科普的作用。

一、光明农场大观园的科普资源及科普活动

光明农场大观园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是一家集农牧业生产、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景区,在农业科普和生态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根据该景区的几大主要功能分区逐一阐述都市休闲农业的科普资源及可开展的科普活动。

(一)经济动物养殖区:饲养经济动物是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本区域主要包括晨光奶牛示范场、光明骑士会和东北梅花鹿场等。其中晨光奶牛示范场建有主雕塑广场、生产区、文化长廊、亲牛园、自动化挤奶大厅,通过展览、示范、讲解、品尝等形式,开展奶牛生产、饲养、挤奶等科普内容,使游客了解奶牛生产概念和技术、奶牛饲养营养搭配知识、奶制品生产产业链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自动化生产的优势等。此外该区域还建设有巴士灭菌装置、品奶厅等场所,通过演示、讲解、品尝等形式,使游客了解巴氏奶、酸奶、常温奶、牛初乳等奶制品的概念、加工、区别等。光明骑士会是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马术俱乐部,饲养良种马150多匹,其中一些是香港或澳门赛马会退役的纯血马,还有温血马及其他优良品种的马,有2匹白马还参加过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马场马匹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香港赛马会训练专业骑师的教练马,一部分就是经过严格挑选及训练,专门面向马主、游客及少年儿童进行休闲运动、锻炼身体及马术培训的马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骑马正悄悄地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时尚。马术运动,不仅仅是流汗锻炼,它其实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可通过参与、观摩等形式,了解马及马术运动的文化,在健体、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体现高贵身份和儒雅品位。

(二)蚕桑文化科普基地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桑蚕文化科普基地的建设为民眾更系统地了解我国桑蚕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该基地主要分为养蚕房、丝路文化馆、丝绸产品陈列区及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等。

养蚕房及桑果园:我国养蚕历史十分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体系完整的蚕桑文化。由于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蚕的价值一开始就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我国古代的蚕农们在实践中注重对蚕性的观察,不断总结和探索养蚕技术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养蚕专著,对当时及以后的养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养蚕房和桑果园通过选种、暖室、温度、卫生、喂食、照明、防雨等展示及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送蚕养蚕科普活动,向民众直接、客观地介绍了蚕种的选育、制种、给桑饲养、蚕病防治、养蚕工具、禁忌等养蚕技术及操作方法。

丝路文化馆及桑蚕丝绸产品陈列区:桑蚕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分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文字符号、诗歌、神话、风俗、礼仪制度、服饰艺术、生产组织形式、贸易等文化元素,形成桑蚕文化的丰富内容,并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以礼治国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桑蚕文化的物化表辑。思路文化馆从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符号之一的嫘祖(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是正史记载中养蚕的发明人)开始,以丝绸之路为桥梁,以有关传统染织绣技艺和蚕丝民俗为基本范围,介绍我国养蚕技术、蚕丝纺织技术及丝织品的发展、流传,展示我国蚕桑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众更直观地领略我国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蚕桑丝织遗产,在展览中穿越古今,在记忆里寻找历史的辉煌,燃起对传统手工染织绣遗产的传承与守护热情。

展览共分为四部分,即蚕俗遗风、蚕丝记忆、织染奇葩和刺绣绝技,主要通过图版、实物、摄像片等展示方式,真实展现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与现在,旨在唤起人们对传统蚕丝文化的关注,保护那些即将消逝的蚕桑染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展的快速推进,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即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事实上,尽管目前这一产业规模还是很小,但农民们正积极转回归更加注重生态的生态/有机农业。而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展示可帮助普通大众更好地了解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奇异瓜果世界

本区域主要分为蔬园巨星馆、奇异瓜果世界、瓜果采摘区及花卉的工厂化生产等区域。其中蔬园巨星馆主要是瓜果蔬菜的树状栽培模式展示。蔬菜树栽培,又称“蔬菜单株高产栽培”,主要是以培养强大的植株个体、多结果和延长生命周期为主要栽培目标,并通过创造蔬菜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结合生理和营养调控技术来实现,如重200余斤的巨人南瓜,覆盖面可达40平方米、挂果逾万的番茄树。通过该馆的展示,可让人们了解植物新的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技术、基质培养等。奇异瓜果长廊种植了品种繁多、形态和色泽各异的瓜果蔬菜,旨在让民众了解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繁殖方式的多样性(除了有性繁殖,还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及现代生物育种(如杂交育种、辐射育种、航天育种等)知识。

此外该区域还设置有农艺新科及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模块,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展示,向民众介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技术和相应的传感、机械等自动化技术,如何实现自动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大程度利用城市空间,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等。

(四)农业文化创意园: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它来源于几千年的农耕生产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科技、社会秩序、习俗、信仰、民间技艺和饮食文化等。创意园通过模型、雕塑、实物、展板、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展现灿烂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本区域主要由节气园、后稷教稼园、手工作坊、乡土文化展示长廊、葡萄园等组成。本区域还可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举办插花艺术、盆景文化、食品雕刻、农副产品加工、创意农业、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活动庆典等科普活动。

二、光明农场大观园的科普对象及科普开展形式

要想达到好的科普效果,单单具备丰富的科普资源是不够的,还要细分科普对象,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和策划针对性强的科普活动和产品。科普活动的开展方式应该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应该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角度来打动和感染科普对象。

光明农场大观园地处莞深交界,到此旅游的多数是远离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城镇居民和城市市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青少年学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面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基础对培养知识面丰富、发展全面的新一代力量非常重要,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农业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比如景区常年开展的“蚕宝宝领养”科普活动。

(二)城镇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家和万事兴”说明了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的重要性。科学的亲子活动和家庭活动对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有一定的帮助。亲近自然,体验劳作和农耕文化,与家人同乐,对培养家长与孩子的感情非常重要,同时培养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等好习惯,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专业技术人员

光明农场大观园集中展示了农业发展的新科技、新技术以及标准化、规范化和具有前瞻性的生产经营模式等,有一定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

(四)城镇居民

普通市民百姓,有的從小生活在都市,甚至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农业生产,若通过这样的一个科普场所和科普过程,让市民了解农业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关心、关注和支持农业的发展,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由此可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与普通游乐场、采摘园等单一功能主题景区不同,它承载着经济、生态、社会、游憩、疗养、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三、休闲农业旅游与科普二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

科普需要普及对象能够以休闲的形式和轻松心态来完成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普及;同时旅游的载体需要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娱乐,市民在娱乐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学,知识有所增进,心灵有所升华,这也是旅游的终极目的。因此在科普项目的上马与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科普活动开展与景区文化活动策划等领域可将二者有机整合,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智毅,廖森泰,肖耿生等.宝桑园科普基地在科普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J].中国蚕业.2009.4:83-85

[2]郭焕成等著.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7年4月1日)

作者:牛月景 杨大为

第二篇:农业科普期刊发展论

摘要:农业科普期刊必须正视现实,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基于农民需求的“内容为王”打造农业科普期刊的品牌个性;以适应农民兴味的期刊语言创新构建农业科普期刊特色;从农村的现实条件与新媒介环境的要求出发,宣传推广农业科普期刊,广拓发行渠道;强化其公共文化产品性质,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植;以“农”字为中心,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和策划能力,将塑造新型农民作为长远目标。

关键词:农业科普期刊;发展对策;内容定位;期刊语言;发行渠道;公共文化产品;编辑素质;新型农民

作者简介:周国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1)

王小椒,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农业科普期刊是向农民传播种植、养殖、农机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和实用技能,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医疗卫生保健常识,交流农业生产经验和管理、经营、致富之道的有效载体,是向农民宣传党的农业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中介,对于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城乡和谐格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某些方面遭遇了“瓶颈期”,与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必须针对农民劳动者对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特征和农业科普期刊自身的传播功能与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对策,使之尽快走出一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有效地服务好“三农”。

一、以基于农民需求的“内容为王”打造农业科普期刊的品牌个性

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众不同的特色,以特色形成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内容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农业科普期刊也不例外,必须以特色立刊,质量制胜,而其中的关键和普遍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以为农民读者提供具有适应性的优质内容而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可持续发展。

首先,根据农村读者需求做好选题的个性化策划。读者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普期刊的生态位,决定了其差异化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走势。每一家农业科普期刊都要研究读者需求,找准自己的生态位,点击市场空白,在内容上提供切合自己的生存区,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定位和个性策划。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编辑主体应经常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把握农村文化走向和社会心理,热爱农村,贴近农民,关注农村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对农村的各种现象不失时机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对农村和农民的情感,激活选题的灵感,在充分进行读者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选题的方向,并就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请相关专家定期专题写稿,在实用可靠的基础上形成权威性,并以专栏的形式作深入系统的报道。同时,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农业科普期刊在选题上应把握农时,在作物播种前做好选题及时出版,并针对不同地域及其气候、地理条件、农事特点等做出相应调整,并不断优化原有选题,根据农村变化的形势从不同角度挖掘新意,做到“老树生新枝”。比如新时代的农民是会经营的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和销售能力,农业科普期刊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特别是农产品经销信息方面加强策划。

其次,精确定位。走“精品店”和“专卖店”的路线。精准定位与差异化发展实际上是一致的,即每家农业科普期刊均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凸显优势和特色。在发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读者阅读期待心理预期越来越高、受众数量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区发行市场条块分割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走差异化办刊之路尤为重要,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明确目标读者,细分市场,精确定位,走“精品店”和“专卖店”路线,以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赢得读者。当前大多数农业科普期刊是综合性的,内容较杂,而这恰恰成为发展的瓶颈,越来越不适合农民读者的身份变化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要求。甘肃的《农业科技与信息》在发行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办刊思路,读者对象由原来的农民改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产业化企业,变月刊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种植养殖版,下半月为林业水利版,刊物起死回生”。现实证明,改变内容上的“大杂烩”局面,实行专业化办刊是取胜之道。定位于果农的期刊就应精于果树栽培、嫁接、病虫防治、水果增产等领域;定位于养殖专业户的期刊就要精编某一领域养殖方面的内容,有的放矢,稳定读者群,而且内容专题化、系统化,使农民读者对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形成全面的认知。《果农之友》在我国水果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运而生,一创刊就坚持“全心全意为果农服务,为果树生产服务”的办刊方针,定位准确,内容实用,受到全国果农的欢迎。正是在“果农”与“果树”上做足了文章,才拥有了发展沃土,也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办刊之道提供了借鉴。农业科普期刊既专业化定位又差异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份转型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农民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层级的‘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读者因地域不同、年龄不同、从事的种养类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期刊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是要向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专业化’和‘碎片化’服务。”当前农民群体大致可分为打工一族、种养大户、个体工商业者、传统农民等类型,另外还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乡镇村的干部。农业科普期刊要针对农民读者内部结构的分层和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发生的新变化,经常研究农民的新需求,提供准确的科技知识和新的农业信息,为自身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第三。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做到内容“实”、“新”、“特”。“实”是实际、实用、实惠;“新”是新鲜、先进,有活力;“特”是有特点、有个性,凸显优势信息。“实”要求农业科普期刊报道的科技知识,农民看得懂、摸得着、用得上、能管用、有实效,能指导农业生产,带动农村发展。“新”要求其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先人一步报道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成果、农村政策、市场信息等,让农民朋友获取新知,开阔眼界,找到新的致富门道。“特”要求其用独具特色的表达语言和视角、生动而清晰的图画向农民介绍实用的科技知识,具有针对性,在不同地域和农业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应用性。当然,这是建立在注重实用和实效基础之上的,一味地追求“新奇”反而会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特别是在选择内容时要小心谨慎,从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出发,确保农业技术信息安全可行,切忌对一些荒唐怪论盲目跟风。《新农业》对于一些违反科学规律的所谓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坚持请专家论证,严格把关;对一些媒体炒作的项目如养蝎子、蚂蚁、鸵鸟,大面积栽植可能发生病害的葡萄、大樱桃等,在技术上做细做深,为读者当好参谋助手。这是对读者负责,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典型。

最后。优质稿源是期刊内容独具特色的保障。农业科普期刊编辑主体要认真组稿,建设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一是“约请一些业务知识水平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经常给刊物写稿,或请他们对某一技术问题在刊物上开设系列讲座,增强刊物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二是要注重发展特定作者群,从科普创作新人中挖掘新的作者资源,增添活力。“在全国各地广大读者中物色一批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写作积极分子组成作者队伍,请他们把基层的工作经验、先进生产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及时整理发表。如可以像《新农村》一样将“科技特派员”作为自己的特定作者群。三是请读者中的养殖大户、致富典型撰写阅刊、用刊的经验文章,反映一线农民读者的心声,增强期刊与读者、与农村生活的血肉联系。

二、以适应农民兴味的期刊语言创新构建农业科普期刊特色

期刊语言在期刊表达中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结构系统,一般包括:一是期刊的外在形象语言,这是期刊的外结构,以封面为第一印象,表征其气质特征;二是期刊的文字系统,这是期刊的实质内容,表现为深层意蕴与文风特点;三是期刊的栏目语言,这是对内容的第一次切分,表征为编辑的选择创意与读者阅读的信息归类;四是期刊的版面语言,这是对内容的第二次切分,表征为栏目规约下的信息布局与意义生成;五是由各种因素组构的信息场,这是一个无形的意义空间,表征为期刊的整体传播效果。农业科普期刊内容上坚持农民本位,期刊语言上同样要坚守农民需求,形成符合农民兴味的整体布局和视觉审美系统,以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生成具有农民读者阅读适切性的意义空间。

首先,根据内容定位适时调整和优化体现农民需求的栏目。栏目是期刊的“眼睛”,是期刊编辑主体思维活动与决策的外化,是对内容的切分,是办刊风格的现实体现。农业科普期刊应根据内容定位和“三农”领域的新动态,及时稳步地调整和优化栏目,在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做好栏目经营,发挥所在地域的优势,策划经得住时间和市场检验的个性栏目;悉心规划内容,巧妙组接篇目,形成精致凝练、开阖有序的板块结构,在内容安排与信息布局上生成与农民读者共通的切点,给农民读者以质朴而谨严的视觉吸引力,从而优化信息渠道,提高期刊传播效益;可以开新栏、做专栏、调“旧”栏,以此打造特色栏目。《农家参谋》针对农民希望了解、学习法律知识和有效进行子女教育的问题,联合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开办“以案说法”栏目,对农民开展生动的普法教育;开办“家教有方”栏目,以鲜活的事实和质朴的道理,对农民进行家教知识和方法的武装;还考虑到农民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会有一些疑点需要专家解答,但专家又常常不能面对面指导的情况,设立“专家论坛”“读者问题”栏目,每期由种养方面的专家根据当时农民生产、生活当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农民释疑解惑,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导性。期刊社还协调好与专家的关系,刊登专家的联系方式,方便农民遇到难题时直接与专家交流。《福建农业》增设“劳动力转移”专题并精心经营,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带来的就业培训、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问题进行专门阐述和探讨,受到农民读者的喜欢。近些年进城务工成为农民的一大致富门路,可开设如“打工天地”“进城指南”“民工园地”“回乡创业”“务工手册”等专栏,专业指导农民进城找工作,帮助其适应城市生活并开拓致富的门道。

其次,文字表达从农民受众不同知识层次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其摄取、吸纳农业科普信息的能力。这是农业科普期刊语言创新并具有读者适切性的关键。农业科普期刊的信息传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农民读者的作用,依乎文化传播的规律,要使用广大农民群众喜欢的语言文字,通俗活泼,浅显易懂,平白质朴,与其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将农业科技知识和食品、药品、法律、理财、保健、投资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深入浅出,明白如话,易懂易学。同时,农业科普期刊所传播的科技文化信息的源头大部分都是城市文化人,无论是个人身份、文化层次还是传播姿态与口吻,都有城市的文化定势,与农村和农民相差甚远,容易影响农民对其信息的选择与接受。加之中国传统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缺乏需求动力和科技兴农的理念,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留恋所在地域,固守所处稳定的社会圈子,这就要求农业科普期刊始终保持与农民受众平等对话的姿态,切入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关注其“一日三餐”,主动引导,转变文风,激活其热爱科技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第三,以适应农民读者阅读方式的版面语言呈现内容。版式是一种期刊语言,具有现实接受的视觉效应。农业科普期刊的版式构设要体现其普及性的传播本质,尊重不同层次农民读者的阅读特点与习惯,符合农民读者的视觉要求,版面经济实用,既力避老土或过分花哨,又打破面孔相似的沉闷局面,从朴拙中凸显活力,为农民所喜闻乐见,形成适合其阅读兴味与审美取向的视觉版面空间。一是编排规范,各种版面元素、各级标题分明、醒目,图表制作一目了然,整体上美观易读,符合农民传统的阅读习惯。二是版面组接自然流畅,整齐协调,信息连贯,整体感强,便于农村读者阅读,特别是关键内容、重点技术等信息的提示清晰、突出,缩短与农民读者的距离,形成直接快捷的沟通渠道。三是克服版面浪费现象,提高版面利用率,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农民读者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四是体现服务农村读者的版面价值取向,可以“有问必答”“致富信息”“短文附录”等多种形式,以灵活的文体、多样的表达方式增强传播力。五是从农业生产受所在地域自然条件制约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地域文化特征出发,根据目标读者的细分形成体现农业地域空间优势的重点版面,以专题化的版式表达满足农民读者对内容的特定选择。

第四,以符合农民审美习惯的封面设计形成感召力。基于农村文化的特点与农民读者“独特的心理追求、传统理念和审美情趣”,从厚实稳重、简约朴实的文化气息中透出端庄典雅、美观自然的气质,以删繁就简的风格彰显其内容属性,是农业科普期刊封面设计与装帧形式的整体要求。特别要承认和尊重农民读者的审美需求与习惯,图案要体现农村文化的审美属性,符合农民读者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取向,“以有意识的民俗化设计去满足农民无意识的民俗化心理需求”,以民俗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形成感召力。刊名字样显眼,年份、期次标注清楚,色彩效果清爽宜人,在平实中凸现乡土气息,与整体背景协调和谐,契合农民求知、求富、求简、求乐的审美需求。

第五,以体现农民阅读水平的标题语言优化传播效果。标题是文章之首,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最大抽象,不管是目录页还是正文页,标题均直接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和认知系统。农业科普期刊的标题应从农民读者的实际阅读能力和信息的可接受性出发:一要直接,标题能集中传达文章的整体信息,开门见山,直述其意,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对正文获得概括性认识,形成视觉吸引力,引起阅读兴趣。二是有效,标题符合语言规范,表意清楚,能激发农民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其阅读文章内容。三是优化,尽量实现标题表意功能的最大化,可多采用陈述句语气,其关键词或中心语突出,将科普知识的传播渗于平实的语言之中。也可适当使用疑问句,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辨伪和“有问必答”栏目中,以疑问句激发农民读者的探究意识,引导其从文章中寻找正确答案,实际上是将问题实质隐于标题话语背后,设置编辑议程,与读者互动,既有语言魅力,又可读、好读。四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层次一般不高,要注意副标题对正标题的补充意义,尽量在目录页列出,融入标题意义系统之中,使农民朋友一览便知。五是标题在形式上具有视觉美感,与文字共同构建标题的表意空间。《果农之友》的“每个栏目均有独特漂亮的卡通标志和图案,栏目标题、文章标题与行文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颜色,而且配以与之相关的果品图片”,排版新颖美观,深受读者好评。

最后,整体装帧设计适合农民受众的购买消费能力。农业科普期刊在注重印刷质量,做到美观大方的同时,要“把握农民读者的现实购买力,寻找合理的市场对接点”,稳定价格,让农民买得起。《农民文摘》20多年坚持每期一块多钱的定价,2006年每册定价涨至2元,全年总定价24元,但优惠发行后每册实际订阅价仍为1.5元,全年18元,在全国农村期刊中是价格最低的。其内容好读又经济实惠,目前发行量近百万份,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农村期刊,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三、从农村的现实条件与新媒介环境的要求出发,宣传推广农业科普期刊,广拓发行渠道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普期刊的宣传推广力度。读者是农业科普期刊传播效果的直接检验者,是市场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受到农村地域条件的制约和新媒介环境的挑战,在新经济条件与期刊竞争态势下,有效的宣传是获取读者和提升发行量的好方法。一是主动利用相关农事活动推介,比如“利用农产品交流会、新闻发布会及农技培训班宣传刊物;利用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赠阅刊物,让农村读者了解刊物,然后再征订”。二是建立刊物与刊物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与全国同类期刊互换征订广告,还可根据布局有选择性地在一些外围期刊上互换征订广告”。三是借助其他传媒宣传刊物,如与电视台合作专题形成互动,借助其报道农村的新闻介绍刊物,使之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刊登的农民可能看不懂的新技术、新科技成果,可开发光盘产品,让农民一“看”就会。四是主动开展读者活动,如读者问卷调查、组织农业知识大赛等,研究农民订刊、阅刊的心理和需求,树立学刊用刊典型;大量印制宣传画、宣传单广泛张贴、散发到农村,多组织和参加科技下乡等。五是多举办一些科技下乡、免费赠刊活动,如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免费赠送样刊,使读者了解期刊,也帮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六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办读者俱乐部,举办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讲座、发家致富信息交流会、优良品种直销会等,请农民参加,调动农民学刊用刊的积极性。

其次。创新农业科普期刊的发行渠道。当前的主发行渠道是邮局,存在垄断、单一、速度慢等弊端,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发挥多媒体的联动功能,从农村交通与通讯条件的实际出发,创新发行渠道。一是继续利用邮局发行网络完备的优势,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并尽量利用政府的支农和惠农政策,力争优待政策。二是建立自办发行网络体系,在读者或作者群体中聘请发行员,从农村地域各自的特点出发,广泛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通联站、发行站等。特别是可将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迫切要求直接反馈到杂志社,实现读者和编辑的良性互动。《科技致富向导》杂志从2002年开始,注重发行网络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省内外发行体系。有的地区每个乡建立了发行站,每个村有1~2个发行联络人。这不仅稳步扩大了发行,同时对加强杂志社与广大读者的良性互动,建立编辑、发行、广告、读者服务的立体网络体系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三是充分利用二渠道书商的发行长处。自办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当前,二渠道书商发行体系趋于完善,发行网络逐渐健全,发行触角伸展到城乡的各个角落,而且轻装上阵,能进能退,能聚能散,对农村发行的地域交通条件熟悉,具有农村发行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二渠道书商发行体系,给书商留足利润,让其为期刊广泛宣传,也是一条迅速打开市场的途径。四是派专人负责杂志发行,广泛联系各省市县镇的报刊零售公司、图书期刊批发市场,扩大农业科普期刊零售业务。五是与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结合,请科技培训人员向农民推荐期刊。农业科普期刊可利用相关项目的实施单位均是各地(州)县农业行政部门,在农村的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聘请其工作人员作为刊物发行员(非行政发行),建立通联站、发行站,形成又一自办发行网络体系。六是与涉农部门合作,利用其为期刊发行服务,如农技推广单位、农业科研机构、农电部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村成人学校、农技职员、农民大学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期刊的发行量,而且无形中省去了大笔的宣传费用。七是“主动加强与国内外期刊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建立合作关系,扩展发行渠道,以达到迅速扩展期刊市场的目的”,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村信息传播、交通运输实际的发行体系。

第三。适时应对新媒介环境的挑战。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对农村社会发生了重要影响,农民读者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业科普期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比如开设期刊专业网站,建立自己的期刊网页,做好电子杂志,供读者在线订阅;及时更新期刊各方面的信息,直接快捷地服务农民受众,带动期刊的销售经营(比如帮农民购买最新品种种子、图书、技术光盘)、广告经营(刊登企业的优良品种、农机农具、农村生活用品、常用药物等)、读者经营(通过论坛和专家在线互动。回答农民的疑难问题,稳定和建立读者群)等相关产业链。《中国家禽》跳出以发行和广告为基础的经营模式,致力于打造“新经济”经营模式,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求,相继推出网络版和电子杂志,杂志网站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利用网络发行渠道壮大了期刊实力。目前,大部分农业科普期刊在龙源期刊网和知网中有在线阅读的电子杂志,免费阅览杂志前5页,后面内容需订阅,订阅费用比纸质杂志便宜,订阅2011年全年的《农家参谋》《农民文摘》的电子杂志分别只要19元、12.7元。这是一种有效销售期刊的方法,有利于懂电脑的农民及时了解农村政策、市场、农技新信息。

四、强化农业科普期刊的公共文化产品性质,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植

以“农”为本,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腐朽文化,建设农村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是农业科普期刊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对于当下农村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报道,广西一个有3 000人的温江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而在出去打工的青壮年里却有100多人因为抢劫而被抓,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也暴露出在城乡文化交接与融合的过程中难于避免的冲突,给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的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文化环境不佳,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人口素质整体长距离落后于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的沦陷似乎已成为一个敏感话题,而其关键就在于政府对乡村的关注度,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都要向乡村倾斜。面对城市文明,农民满心向往和追求,但城市高涨的房价,教育、医疗、救济等诸多社会保障的制度壁垒,农民又无法跨越,城市能够接纳和实现农民的愿景吗?城市的财富能给他们带来生活的改善吗?在现实中,这些都是向往中的未知。因而,对于一些农民而言,立足农村,拥有土地,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才是生存的根基。那么,政府就应承担更多、更大的文化责任,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农村出版传播的文化功能,从娃娃开始,为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接触文化产品和提高农业科技意识的机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而农业科普期刊具有其他期刊不同的特殊的公共文化与科技知识传播功能,其与生俱来的产品特性就“充分体现农业科普期刊的公益性职能”,在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疑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使命,理应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将其纳入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系统,强化其公共文化产品属性和公益性出版功能,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社会效益。

当前,农业科普期刊经费短缺,普遍自负盈亏,发行困难已经不是新鲜事。在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环境中,农业科普期刊如何形成长效发展机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就农业科普期刊本身而言,应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向市场经营模式的转变,利用社会资金,引入真正懂期刊市场运行、管理的高级人才,做好内容提供,开展广告业务,拓展发行门路,根据期刊发展规律,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尽其所能适应出版产业的要求。从国家方面来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满足广大农民的知识信息需求,引导其致富奔小康,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科普期刊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首先,从农村在我国社会发展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出发,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力的高度认识农业科普期刊的公共文化产品属性,给予一定的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采取有别于市场化报刊的管理方式,将其“纳入到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中去,纳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去。赋予农业科普期刊传播科技知识、进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职能,参与文化进村、科技入户等富民工程,发挥农业科普期刊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特色,服务于‘三农”’。其次,将其纳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中,让各级财政部门给予必要的投入。如国家实施的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可将其列为重点一类刊物,将精品期刊纳入到“农家书屋”刊物系统中,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育,探索农业科普期刊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运作模式。最后,“将从事农业科普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由主管单位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等公益性事业人员管理,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养老、医疗等方面给予保障,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强化农业科普期刊的公共文化产品性质,就是真正的惠农富民之举。

五、以“农”字为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科普期刊编辑的素质和策划能力

有什么样的编辑,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期刊。农业科普期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发挥编辑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大多农业科普期刊的编辑来自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者,对农村生产和生活实践隔了一层,有的甚至了解不多,知之不深,制约其对于农村选题的策划和内容的选取,缺乏对农民读者的适切性和农村生活的贴近性。笔者认为,农业科普期刊编辑的特殊能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以“农”字为中心,做足“农”字文章,形成一心向“农”的编辑思维习惯和情感价值取向。

第一,了解农村实际,具有以“农”为中心的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策划选题、策划栏目、策划读者活动,都是出版产业环境下对编辑的要求。一方面,农业科普期刊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农村生产和生活实践,了解农民的生活和阅读兴趣,要多与农民打交道,多与农民谈心,真正了解农民所需所想,积累农村生活素材,放眼农村发展现状,以农民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策划选题。《现代农业科技》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每年提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再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对应不同的激励方案,由相应的人去完成,完成了任务就按月兑现奖励。多年实践表明,此种分配方案,大部分职工是满意的,效果是好的”。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跨越和发展。

第二。凝聚懂“农”的作者群体,具有开拓和获取优质农业科普稿源的能力。农业科普文章较之一般理论研究文章的写作更有难度,要将科学的道理向农民这一特殊对象讲清楚,就必须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为广大农民读者容易接受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而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真正热爱农村、热心农村科普创作的作者并不多,这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对农村的偏见等有关,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编辑有心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农村科普作者就特别重要。作者是“衣食父母”,没有高质量的稿源,就失去了依托,期刊质量就无从谈起,编辑主体要善于与作者交往,把握作者心理,具有善待作者的慧眼与能耐。《农村百事通》对编辑采编内容提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点就通”的要求,而且在内容安排上“不讲为什么,只讲怎么做”,只求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受到读者的欢迎。编辑部还建立了编辑“一二三”联系制度,以提高编辑的素质,确保稿件的质量。“一”,即每位编辑要和约10所全国有特色的科研院校建立广泛长久的联系;“二”,即每位编辑要和约20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教授)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系;“三”,即每位编辑要与30名全国各地的读者或推广员成为朋友,掌握最基层的情况。除此之外,编辑要经常参加各种涉农专业协会的活动,了解行业动态;聘请农技行业专家当顾问,对重点稿件、技术性强的稿件(如种植、养殖、医疗、法律等稿件)约请专家帮助审稿把关。这样就从源头和编辑这两方面确保了期刊的高质量。

第三,认真负责,具有坚忍不拔的为“农”精神。农业科普期刊的读者是农民,获取的信息直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一旦出现些许的失误或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办成精品可以富农,办成劣品就要害农”,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失信于“农”,贻害无穷。由于农业科普期刊是面向农村写稿,面向农村发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信息获取不易,与农民沟通和联络必须放下架子,甘当学生,克服自己作为编辑的心理优越感,树立角色下移意识,真正与农民平等相处,就需要一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为“农”精神。而且,正因农业科普期刊编辑的待遇不尽如人意,更应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坚守作为农村文化构建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农村新技术》为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变化及读者需求,“主编坚持带领编辑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把读者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和市场变化及需求,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选题新颖,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文字精练、通俗,让读者一读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能解决读者实际问题。据读者来信,对《农村新技术》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相见恨晚’、‘爱不释手’之类赞誉词汇。”正因农村出版传播有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就必须具有一种“韧”的服务精神,不怕困难,一心为“农”。

第四,以真心换真情,具有一心服务于“农”的爱心和耐心。农业科普期刊编辑要全心为“农”服务,视读者为“上帝”,与农家交心,帮农家致富,急农家所急,想农家所想,在细致深入的工作中形成稳定的读者队伍。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为农民免费刊登供求信息,帮助解决买难、卖难问题,鼓励农民把自己的有关生产生活的身边事、心中的喜悦及苦恼写出来,以期刊作为农民的“传声筒”,捍卫农民利益。针对期刊出版周期较长的弱点,可开通短信平台、专业网站及专家热线等,方便农民获取最新农业资讯和咨询等有关问题。《农民文摘》读者服务部每年编印《农民文摘后续服务项目精选》小册子,无偿赠送,内容包括当年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业种养殖项目以及实用技术资料,为的是更好地准确快捷解答读者提问。对于农民读者的来信尽快回复,耐心解答,帮助农民解决难题,如可以为之邮购各种作物种子和树苗、技术图书和光碟等。《农村百事通》准备建立一个集农业科研、新品种示范、休闲娱乐和培训于一体的基地,打造一个实业型办刊的生态基地,走期刊宣传品牌,实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办刊之路,其中心点就是服务于“农”。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只有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真正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农村发展,而农业科普期刊无疑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新型农民的塑造和新农村建设集中到一点,就是需要知识,需要信息,需要智慧,而农业科普期刊的政策性、知识性、技术性、指导性、实用性等特性,恰如其分地说明它是塑造新型农民的先锋战士。因此,农业科普期刊应将培养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立足点,以构建农村先进文化和培育新型农民作为长远目标。

(责任编校:彭大成)

作者:周国清 王小椒

第三篇: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探析

摘 要:加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不但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关系农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本文在分析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特点以及现有的农业科普资源类型基础上,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新模式,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科普模式

农业科普教育是将农业发展和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让受众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轻松、愉快、生动地接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进行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和教育[1],不仅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离城市生活越来越远,但作为人的一项基本需要,每个人都有必要亲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这种需要是基于对农产品的物质需要,却又超越了这一需要的,可以被描述为心理的、行为的、精神的、生命本身的需要。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都很少机会直接接触农业,对农业的认知极其薄弱。同时,受当前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小学的教材中,涉及农业知识的版块也不多,青少年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渠道窄[2]。因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将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对于农业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通过发挥自然农业的环保功能,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对学生进行现场体验的环保教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对周边人群的感情。本文结合自身的农业科普实践经验,开展了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研究,在了解其特点及现有资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在丰富农业科普教育方法的同时增强了青少年了解农业、学习农业的兴趣,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成效提供借鉴[3]。

1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特点

青少年因为心理上和生理上还处于成长阶段,易于接收新事物和新观念,可引导性强,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具体到农业教育方面,青少年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青少年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智能产品等高新科技,从深层次的思想里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事物,“脸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农业的真实写照,不愿意接触、了解、学习农业知识,甚至产生了抗拒心理;二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农业科学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尚未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接触农业的机会微乎其微,普遍存在着农业科学素养较差,农业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弊端[2];三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大不相同,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文化和传统教育方式不理解或存在抵触情绪,他们渴求打破传统思想、传统方法的束缚,以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外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接受新鲜事物;四是文化多元及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条件下,各种农业概念、农业知识、农业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传播,青少年在知识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混乱、无所适从的感受,对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开展青少年的农业科普教育,需要校内外多种农业科普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科普教育模式创新。

2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资源分类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场所与一般的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有所不同,它是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突出知识的传播和体验,兼顾有关农业技能的傳授,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场景中获取农业科学知识和农耕历史文化体验,在休闲中达到生态和环保教育的目的。根据其科普展示方式及教育内容的不同,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资源可分为四种:

2.1 尽显农业科技的科普教育基地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科普资源项目,搭建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平台,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基地,也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在工作方向上从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普及推广并重转变,把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结合起来[4][5]。如陕西杨凌全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园、珠海农科奇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科大观等。

2.2 打造户外教室的教育农业园

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景观、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耕文化、农业自然环境、乡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建设,以发挥农业的休闲、教育功能,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在北京和台湾的一些农业园区利用农场环境和农业资源,将其规划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场所、教案和解说员,为青少年提供活生生的教材和案例[6]。如北京青少年行知实践园、台湾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台湾飞牛休闲牧场等。

2.3 突显庭院气息的微农业教育园

微农业教育园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产物,通过天台菜园、阳台菜园、管道栽培、立体栽培、瓜果长廊等形式,在水泥城市中打造出一派田园风光,让孩子能比较早接触到农业,让他们筑起田园梦,在增添乐趣的同时也能让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增长农业方面的知识。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两米阳台 栽种未来”、东莞的“微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了“微农业”主题讲座、展览、亲子互动和种植体验、农耕文化宣传等多种农业主题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和青少年能够体验农业、参与农业、热爱农业,也让更多农业元素融入到城市家庭中来。

2.4 融入文化等多要素的农业博览园

农业博览园是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及特点为基础,围绕市场需求,以科技为先导开发建设的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农耕文化、加工农业、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区、示范区,为青少年提供了休闲、观光、游玩、科普教育等需求。如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长春农业博览园等,尤其是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举办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尽显“新、特、珍、奇、优”特色,每年均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参观学习,其中不失青少年这一主角。

3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初探

农业科普教育是将科学知识和理念传达给普通公众,是以公众的参与和接受为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农业科普教育要实现高科技化,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公众注意力,提高青少年参与热情和兴趣,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的有效转化[7]。开展科普教育模式创新是实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关键,有效地将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课程教学、互联网络、大众传媒、科研院所等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师、家长、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科普教育新模式。

3.1 都市农业基地科学实践模式

当下大部分的农业科普教育场所一般停留在认识作物、农业劳动实践等传统农业技术普及的层面,看到的、学到的基本上是较落后的或静态的农业科技,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农业的积极性,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都市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是在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重点增加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种良法为特点的高科技农业内容展示,合理进行布局和设计,能够针对青少年学生设置相关农业课程,形成科学性、观赏性、趣味性强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同时,积极与中小学校、旅行社等部门加强联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组织中小学生以春、秋科普游、亲子科普活动、农业科技游等形式,创建“都市农业基地科学实践”科普服务模式,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基地开展科学观察、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等活动,向青少年学生展示先进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种化等现代农业科技,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农业科学素养提升并初步具备科学观察和科学探索能力,树立学习农业的浓厚兴趣。如台湾宜兰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在展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小学一、二年級设计了“植物写真集”课程,通过科技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植物诗词和故事进而创作与植物相关的童诗或故事以及带领学生捡拾落叶和花瓣制作标本、书卡等,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发孩子对植物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2 校园农业科技教育模式

目前在青少年科普服务上多数仍遵循粗放服务的模式,一窝蜂过来一大批人参观,走马观花之后却什么也没学到,导致青少年科普服务成为一次性的“科普旅游”,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农业科学素养效果不显著。组织农业高校、科研单位与中小学校建立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创建校园农业科技教育模式,一方面鼓励更多地科学工作者走出实验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学生普及现代农业知识,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惠及青少年;另一方面为学生开辟了农业第二课堂,使一部分有志于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的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直接得到向著名科技专家咨询学习的机会,在科技专家指导下进行高层次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农业科学探索的兴趣,并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普资源,使之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有成功的国内外科普教育模式可借鉴。例如,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加拿大科学家、研究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多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做科普报告,义务担任校园科学指导员或辅导员,撰写科学(科普)文章、图书、电视解说等[8]。

在国内,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打造的“‘两米阳台 栽种未来’盆栽蔬菜进家庭”青少年科普品牌活动,结合广州社会、经济、文化及蔬菜产业特色,通过开展城市盆栽蔬菜品种筛选、栽培容器和栽培基质、肥料等相关技术研究,深入学校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活动,建立了“专家指导、学校组织、家长配合、孩子动手、盆栽蔬菜、社会关注、网络交流、着眼未来”的运作方式,并逐步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该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吸引了2万多人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其中有些学校更是在校园内设立了“阳台蔬菜种植”选修课,聘请农业科普专家进行授课,每学期共12个主题课程达26课时,培养了一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好苗子,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科学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科普效果显著,实现了农业科普服务从“一次服務”向“长期服务”的转变。

3.3 新媒体农业科普传播模式

在科普传播的最初阶段,进行科学普及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科普书籍、报纸、杂志、科普宣传册、广播等进行传播[9]。在新时期,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弱点,例如技术手段落后、方法简单、重形式而轻效果、生硬的灌输知识多于积极主动的引导、互动性差、时间和空间成本高等,导致其受众和广告资源都被大大地分流,已很难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而相比于传统科普,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科普传播独具特色,并凸显出其巨大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新时期的科普传播在用户参与性和交互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都有较大突破[10]。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利用新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积极创新都市农业科普传播模式,能够更加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传播。但是,新媒体时代公众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而信息传播的成本显著降低,许多非农业专业人士也可以轻易介入农业科学传播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者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可能导致农业科普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甚至会引发谣言的传播,而新媒体特点又会使其传播的速度、力度和范围得到成倍的放大。以微信为例,碎片化文本及表达方式容易使人对信息产生误解,甚至造成恐慌性谣言。诸如“避孕药黄瓜”、“香蕉催熟”、“爆炸西瓜”等甚嚣尘上的错误观点或谣言均属此类,不仅对青少年造成混淆视听,更重要的是往往导致农民损失惨重。

创新农业科普传统模式,还应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展科学普及立体传播。结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鼓励报纸、杂志、图书等科普资源的开发,联动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实现农业科普传播资源的多元化应用。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普创作和出版,同时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和传播优势,扩大优秀科普作品的共享范围。此外,借助网站、微信等新媒体,重点围绕青少年关注的太空育种、无土栽培、智慧农业、家庭园艺、农产品安全、植物趣味等农业科技知识,加强科普传播。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微信互动性强、网民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面向青少年、市民开通了都市农业科普微信公众平台,聚集了80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就公众关心的农业科普知识开展科普宣传,促进了农业科技专家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资源。同时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农业科技专家进行实时的互动,提升农业科学素养。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并不是一种结果性的教育,并不像学科考试一样能用成绩来评定结果,其强调的更多的是过程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探索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新模式,细化农业科普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教育规划和教育方案,改变传统科普教育静态多、动态少,讲解多、动手少的弱点,注重青少年学生的参与性、思考性、体验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32(6):1015-1021.

[2]吴建国,鲍荣龙,章奇特.青少年科普教育模式创新探索.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9):1-5.

[3]韦持章,韦优,卢艳春等.浅谈新型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教育农园[J].中国热带农业,2016,68(1):68-70.

[4]左雪东,李端奇.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普工作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59(4):78-80.

[5]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59-61.

[6]郭焕成,吕明伟,任国柱.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2007:30-49.

[7]韦星光,梁勇生,彭荣锋.创意农业与科普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145(2):22-24.

作者简介:钟国君(1966-),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普应用研究、园艺作物栽培研究等。

作者:钟国君 陈胜文 张晶 林春华 胡红

第四篇:探索农业科普期刊运作的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以至于我们的文化、政治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距离的消亡、传统结构的消亡、传统秩序的消亡,我国的农业也开始站在全球统一大市场上规划它的发展目标,农资、农产品、农业企业已不只是在自家门口竞争了。农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均须放到一个全球的统一大市场去考虑。因此,农业期刊社如何规避农村市场限定报刊征订“八百元”、创新发展、扩展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怎样快捷、有效、精确地获取信息、提高期刊出版品位,高质量地“扩散信息”,扩大期刊发展领域已经成为相互之间竞争的关键之一。于是,农业科普期刊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期刊的新运作模式,摆到了农业科普期刊出版者的面前。

农业科普期刊滞后因素与面对的冲击

发展滞后的各种因素。农业科普期刊由于长期地受地域条件和原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农业期刊的出版者已经习惯了自上而下编辑出版计划的安排模式,加之大多数农业期刊出版技术落后、编辑出版者与经营发行者的理念高度分散、编辑的信息来源于管理部门的计划和任务;每一期出版的内容为谁服务,怎样遴选文章和设定栏目布局,都由出版宗旨所定或上级安排,编辑们更关心的是编校多少文字不出错,文字量愈多,个人利益也就愈丰厚;文章不求科技含量,发行不求数量、期刊不求影响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农业科普类期刊还没有彰显出新创举。

由于各个期刊社环境的原因,农业科普期刊出版者所具有的前沿科技素质普遍较低,驾驭市场的意识缺乏,对国际上期刊经济运行机制又不太熟悉。加之完全市场化后,没有固定、可靠的发展渠道取代原政府职能为农业期刊出版者提供的发展模式,使他们获取发展的支撑条件十分有限,配套的政策也很落后,发展程度与他类期刊相比显得格外滞后。此外,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预测,不断变化的策略,应该及时作出决策等,都很是困难。经常表现出的是市场主宰他们,而不是他们主宰或驾驭市场。以至于自2004年以来农业科普期刊出现增加出版周期不增效等现象,且日益严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面对的冲击。近几年,纸质的农业科普期刊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数字化期刊、光盘、网络,以及与农民之间的信息化鸿沟。据河南省农调队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河南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已有9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6%的大型企业都已经上网。在农业方面,国家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网络系统显示,河南41.6%的国有农场、46.8%的畜牧场和52%的乡级农技中心都装备有计算机网络,可以进入或独立设在各种农业网络上。农村电脑普及率方面,河南已经达到平均每10万户29台。截至2007年12月,农民用于生产上网的用户人数约250万人。在全球网络风靡、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发行农业科普期刊,现有的编辑出版农业科普期刊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更不能从容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提高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程度,加快信息发展进程,转变编辑生产、经营体系已变得格外必要。

发展变革的转变要素

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农业期刊出版者仅有出版好期刊的热情和积极性已远远不够,传统的勤快和懒惰,似乎已不是刊社富裕和贫穷的主要原因,他们或贫或富,更多的则取决于市场,市场的主体已成为农民读者和涉农企业。因此,要促进刊社经济的发展和编辑增收,刊社必须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三拍(拍马屁、拍文章说大话、拍大发行量)”、“催编辑催订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主动主宰或驾驭市场,从政策上规范读者市场秩序。延伸和扩大农业科普期刊的服务领域,为农民读者、联办企业提供科技、信息、资本、组织中介、示范等微观的服务。

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普期刊没有研究开发体系,由理论到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都是文字表白,这样编辑出来的期刊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农业科普期刊为其所做的贡献率是个未知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农业科普期刊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未见报道过。难道农业科普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时代中将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吗?所以,笔者认为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可以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服务。

编辑思想有必要转变。据2006年河南统计资料显示,随着大批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河南省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呈现新低,文盲或半文盲率又返回到15.88%,小学程度仍是35.42%,中学程度占37.27%,其中受高中教育的仅占11.61%。同时农村还存在一支数量可观的文盲梯队,每年大约有160万人不断地“充实”着本应呈自然递减的文盲大军,而且原已脱盲的人口有20%的复盲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每年实施“阳光工程”向外输送有文化知识、有技能的劳力160万人。虽说农村人口众多,其识文断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致富从业渠道也因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种种因素又使其难以在农业上、生产上提高收入。还有一种迹象是,目前农业职教体系的落后以及农业教育教材的陈旧,已经出现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来解决将来的问题,农业院校学生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些现象,必须成为我们农业科普期刊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比如,针对农村现状,期刊不以文字就以图释形式出版,是否更为畅销?

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是:刊社按照农业系统的推广体系思想进行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输,用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一种职能。基本上按“作者来稿——编辑出版——推广人员——农民”的途径进行“扩散效应”。这种推广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编辑出的推广内容,对基层推广人员来说,可能就面临着接受这些研究成果的问题,如何劝说那些农民去学习的问题;对农民来说,这些内容或许脱离了农民生产的现时环境,与实际所需相去甚远的问题。或许对农村现有的群体没有吸引力的问题。科普期刊单一的出版模式也难以适应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实需要。必须吸引企业、农协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来共同参与期刊的出版工作,我们的期刊才更有活力。

期刊发行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报刊发行渠道存在“包袱中”(读者的信息全然不知)、“卖药不开方”(发行杂志管不了内容)、期刊社对发行市场反应欠灵敏。而且邮局渠道和自办的发行渠道发出的杂志很多都棚架在乡村基层领导手中,农户读者很少、学用的读者更少。并且,读者在订阅杂志时,从未考虑到是在买技术,使得知识贬值,杂志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期刊的时效性差、服务不到位现象大面积存在。农业科普期刊社必须改变过去的发行理念,在杂志发行成本上提高销售知识技术以及产权的理念。在过去的邮发、系统发行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和农协组织等专业从事者的共同参与发行,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加上我们对出版市场反应灵敏些、期刊针对性更强些,发行才有扩张的活力。

发行工作策略的转变。当前农业科普期刊发行很难,邮发与自办都是盯着村级组织的“八百元”在努力工作。因为僧多粥少,产生出地区之间封锁和部门之间封锁的状况,且比较严重。在农村,虽说是农业科普期刊,但很难获取大的发行量。现行的出版模式的期刊社很难独辟新渠道。由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刊社有必要培育扶持联结新型农户和优秀涉农企业,发展或探索贸工农一体化发行经营模式,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发行杂志的模式。比如,杂志与农资产品捆绑配送、杂志出版的内容与市场动态、农资使用、良种种植、良种养殖技术等从细节上吻合,引导企业介入。与农协组织联合办刊、针对所需出版、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由农协发行,是值得我们尝试或探索的。

出版理念的转变。由于现有的农业科普期刊基本上是以国有单位为经营模式,原来的资金投入多数是国家资金。农业科普期刊由于完全市场化先天不足,对银行、信用社以及企业对期刊的投入在出版理念上也受各方环境的制约,农业科普期刊社的人员不敢用规模化或产业化的模式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这种观念必须转变,从实践中扭转。

信息来源与扩散的转变。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缺乏、获取信息滞后、营销办法落后,加上没有固定的、可靠的渠道为其提供产前、产后服务,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信息,技术变化,农资应用、相对价格等信息上,并作出决策时,感到很是困难、很不适应。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社应建立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传输系统,逐步实现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数据库,完全介入互联网。发布科普期刊信息、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

关于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体系模式的构想

基于上述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普期刊如何更好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快车道,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模式和新体系已十分必要。

建立基于期刊—企业—农户—产品—市场互联网络的信息化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的构想。

构建期刊信息采编中心:成立网络编辑体系,主要职能是采集、整合、分析、处理政府信息、媒体信息、行业协会信息、市场信息。主要工作是,建立市场动态、市场行情、农业技术等数据库,为客户、为期刊出版流程和经营提供垂直的个性化服务。

构建农产品销售指导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在杂志和互联网上搭建信息发布系统,让生产者与经营者能直接在杂志上和网上发布供求信息,并建立农产品业务平台,打通读者用户、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在他们之间建立无缝式链接。该中心的职能是整合资源、中介、提供平台及认证服务。

构建优秀农资推广销售中心:主要职能是,产品采购、检测、认证、宣传、包装。主要工作是,筛选中外农业生产资料厂商及其产品,并为读者或客户提供服务。

通过以上三个中心的建立,并进行产品与企业的强大品牌的再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的建立、雄厚的资本运作。内部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外部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形成期刊总部管理、控制中心,并外延设立省级联合储运物流中心和县级工作站。

省级储运物流中心。刊社应联合社会现有的物流储运单位协作。刊社的主要职能是协调总部及县级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产品的调配。主要工作是建立并筛选县级工作站,为县级工作站进行统一的CIS服务、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培训支持,组织科普推广员队伍的建立与储备。

县级综合工作站。是利用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直接为读者用户进行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并成立以下服务中心:联合成立县级信息中心,在县级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在线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农产品销售指导中心。

新机制的建立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出版期刊具有前瞻性: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好地整合起来。发挥集约化期刊的大优势,做大做强期刊。

运行机制具有适用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矛盾,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方案,通过努力可变成现实的步骤,稳步实施,力争尽快见成效。

新出版体系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运作前:对会员出版什么(编辑内容)?一般的编辑无法把握,难以分析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对市场前景的预测更难以把握,需要组织多项专业研讨会进行编务会议论证。积极解决农协组织与刊社联合发行运作的利益事项。

运作中:期刊和刊社拥有的互联网怎么配套服务?一方面既要考虑配套政策和配套的服务,又要考虑杂志以及企业产品的配送与销售等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种养技术的服务费用的解决问题,以及资金投入与运转经营费用保障问题。

运作后:会员产品卖给谁?需要解决渠道的问题,需要组织、中介、运销的信息;农产品加工信息,需要解决项目来源和市场销售问题,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归纳以上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一个信息反应问题、一个技术落实问题、一个农资产品配送和会员产品的销售问题。农业科普期刊社运用互联网的建立实现信息化、参与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前景,是期刊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刘静平:《探索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潮》,2007(6)。

2.伊佳:《为了农村信息化》,《通信产业报》,2006年9月10日。

3.李苹:《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科技服务“三农”新模式》,《科技成果纵横》,2007(1)。

4.李军:《河南阳光工程调研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6(7)。

5.余世春:《从科技110到农技110》,《中国新闻出版社》,2007年12月7日。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编辑部)

编校:施宇

作者:李济滨

第五篇:新时期农业科普着陆点问题思考

摘要:农业要提质,科普是关键。及时、精准传播先进农业科技之声,已成为当前非常紧要的工作。科普应针对不同人群,适于推介不同类型科普活动的科普产品,让受众群体有启发、有收获,促进农业科普产品与受众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农业;科普;追踪热点;创新

農业要提质,科普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精准传播先进农业科技之声,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普水平,已成为当前各级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非常迫切的任务。

近几年,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谣传,在社会上负面影响很大,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慌。这类问题之所以会发生,还在于公众对农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农业科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何做好农业科普,正面传播、普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使公众信服并愿意接受,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1 科普要突出新颖

随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普内容要接受新的挑战。普及一些大家已经知晓的老知识、旧观点,很难满足公众对农业科技、供求信息和消费知识的需求和期盼。在农业科普时,要紧跟农业发展的步伐,多普及一些公众不了解的知识。进入新时代,公众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接受新鲜知识的意愿更强烈,为其传授更前沿、更真实的农业技术知识,不但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更有利于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保证“餐桌”安全。?

2 科普要追踪热点

科普不能远离社会话题中心。近年来,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成为焦点,“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等,而科普没有及时跟进给大家一个科学解释,导致这些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也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甚至地方优势产业遭受重创。而科普应该做的就是在“僵尸肉”话题暴发时,去科普肉类的储藏机制;在“草莓农药乙酰胺药残超标”谣言暴发时,去科普草莓的种植过程等。只有围绕公众关注的话题,把科普知识进行针对性地宣传,才能让农业科普事半功倍。

3 科普要创新方式

科普前,应分析所面对的受众是谁,然后根据受众的特点,采取最“接地气”的方式、方法,让传授者的话变成老百姓爱听、想听、能听懂的话。要积极顺应社会需求变化和网络发展趋势,创新科普方式,在传统科普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微信、微博、视频、网络直播、问题“回声壁”等方式,从最通俗易懂的视角,向城乡居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大众提供更有价值、更有趣味的内容。以此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从被动接收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达到农业科普的真正目的。比如,新闻媒体“直通车”,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联结,面对面科普知识,并通过媒体正面宣传。

4 科普要激发兴趣

科普宣传要精准,瞄准不同的目标人群、不同的年龄、不同消费时段,创作不同的作品来吸引他们的兴趣。科普不只是受众群体简单的听、看,而是要亲自参与、互动、体验,激发出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农业科普不仅可以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显示在屏幕上,还可以落实到大地上。比如,可以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进行展示宣传,不仅可以进行农业研究,也可对外开放,承担普及农业知识的作用,这些落实在大地上的“科普作品”,可以起到显著的科普效果。

农业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科普工作者不仅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发展的前瞻性。针对不同人群推介不同类型科普产品,让受众群体有启发、有收获,使科普真正成为媒体、农民、城市居民等受众群体深度融合的渠道,促进农业科普产品与受众的“无缝对接”,真正让农业科学知识“飞”进千家万户。

作者:曲洪岩 张晓民

上一篇:农村青年论文下一篇:美术作品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