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工作要点

2022-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资助工作要点

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学生资助工作总

一、基本情况

自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以来,我校切实做到及时、全额将经费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无一遗漏。困难寄宿生资助情况:XX年班级数为11个,学生人数为307人,资助困难寄宿生6人,每人xxx元,计xxxx元。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每次资助经费全额打到学生家长的账户中,由学生家长全额领回。

二、主要做法

宣传政策,摸排情况

为掌握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手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的班

级后,在一周内通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填写贫困学生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建议,上报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校待资助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资助意见并审核,最后将资助名单上报镇、县相关机构。为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我们通过办专栏、写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资助政策,熟悉资助申报程序,即家长提出申请、教师调查走访、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名册上报、资金发放、后期监管,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资助、关心贫困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好氛围。

领会精神,落实制度

1、认真学习并坚决落实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范建立相关档案。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

资助流程,为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础上,制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计划、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

严格程序,规范档案

按照县教体局学生资助工作文件要求,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摸底,认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规范管理公示原材料,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

三、存在问题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历来严格按照程序、规则进行操作,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经费的制约,学生资助的硬件设备不行,没有专用的电脑、办公室。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四、整改措施

今后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将在坚

持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加大教师走访力度,找准学生基本情况,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最需要的学生身边。同时,争取资金,提高学校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资助工作办公条件,使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完善。

本文地址:

暑期学生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期中考试总结

学生减负工作总结

2016年春季大学生期末总结

学院学生党支部党性教育总结

大学生顶岗支教个人总结

2016-2016学学生学习总结

第二篇: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根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4年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牢固树立资助育人改革发展的观念。围绕电子化学籍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进标准化、示范性资助管理机构的建设。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不断提升资助工作水平。

二、工作措施

1、加快各级资助机构的建设。使全市各级资助机构建设有新突破、队伍建设有新举措、管理工作有新进展、资助水平有新提高。

2.加大政策与业务轮训。通过培训、交流,拓宽工作眼界、提高业务能力,形成资助管理队伍精干力量。

3、探索科学考量资助人员工作量。积极探索将资助工作的工作量纳入资助人员、班主任等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4、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修订完善市级学前教育资助细则,不断提标扩面。

5、开展普通高中资助专项调研。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专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严格中职数据核查。进一步加强中职资助数据核查,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

7.规范校内资助。出台市校内资助工作规范性文件,督促、指导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内资助工作,规范校内资助行为。

8.做好资助新项目的实施。积极做好新生入学资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等社会捐赠项目管理工作。

三、拓展宣传渠道

9.多渠道宣传。通过新闻发布、网络互动、媒体专访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以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10.多形式宣传。结合教育部诚信教育活动安排,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联合有关媒体,突出宣传资助政策育人效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继续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活动。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11.数据填报适时准确。提高资助信息准确性,为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资助工作决策提供实时数据分析。

12.绩效评价科学。结合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运行工作绩效评价动态监测系统,加强绩效考评工作日常过程管理。

五、提升工作标杆

13.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各类举报投诉受理工作,严肃查处资助工作中的违规行为。

14、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倡导各级资助管理机构,探索创新资助工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参加省学生资助工作研究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加以历练和运用。

15.加强效能建设。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各级资助管理机构的内部建设,优化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提升工作效能,提高工作水平。 第二篇

2014年市教育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均衡为基本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市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好中央、省、市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精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扎实。着力解决师生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师生和人民群众工作的能力。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教育发展改革事业。加强教育工会建设,落实学校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教代会制度。深入推行学校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工作。探索向民办学校派驻督导员(第一书记)工作。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巩固政风行风建设成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落实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的审计力度,继续推进市属学校与机关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工作。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5.推进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认真总结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进程中的经验,围绕制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全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措施,把改革创新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

6.探索推进管办评分离。进一步明确市、区县两级政府教育管理权责,加快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协会和专家库的作用,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规范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奖励活动。

7.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具有省级一类办园等级的公办幼儿园,国有企事业幼儿园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政策扶持和引导优质民办园托管街镇幼儿看护点。拓展乡镇中心园管理职能,推行乡镇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搭建中高职“立交桥”,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探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委托管理,联合办学,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8.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绩效考核”制度和配套措施,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将市属学校职称结构比例调整的举措向各县(市)、区辐射。

9.全面加强教育督导。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工作,充分发挥督学责任区研究会的作用。做好第一批市级督学的遴选和2014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工作。开展好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将“新优质学校”纳入素质教育示范校督导评估。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范围。

10.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完善民办教育资金奖补办法。指导市民办教育协会开展工作,加强民办学校行业自律,促进全市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民办学校过程性管理,加大对无证办学的打击力度。指导民办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11.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继续加强与阜阳、寿县、霍邱等地教育合作,发挥全省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之间的教育交流。继续扩大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制定全市教育外事工作制度,不断丰富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推进中小学文化艺术跨地区、跨国界交流。

三、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厘清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12.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市国防教育学校和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制定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管理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为中小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服务。完成“立德树人”课程资源活动方案,启动征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为学校免费配发《廉洁文化教育读本》,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主题班会课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工作的指导力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发挥好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作用。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3.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课程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引导学校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完善落实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建立和实施视导活动分析和反馈制度。推动县(市)、区设立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组建学前教研骨干团队,构建市、区县、乡镇、幼儿园四级教研网络。加大对义务教育段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研倾斜力度。加强职业教育教研工作。

14.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切实落实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设和教学工作。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开展校园足球三级联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开齐开足艺术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好第三个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活动,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管理督查力度。

15.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全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比赛和信息学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工业游活动,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突出活动特色,形成活动品牌。探索建立艺术教育课外活动指导教师专家库。积极开展好研学旅行工作,逐步纳入课程建设和学分管理。

16.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优化学生评价制度,深入开展“绿色评价指标”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教育部和市“减负工作”的各项规定。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及问责机制,加大规范和查处力度。将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式转变到提高课程的有效教学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活动,积极解决群众关切的择校热、乱分班、乱补课、乱考试等难点问题。

四、加强分类指导力度,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17.推动学前教育加速发展。贯彻落实《市城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1-2020)》,实施幼儿园提升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20所,改扩建幼儿园2所,建设总规模197个班,学位数5910个,总投资约1.07亿元。修订《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继续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出台《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和管理的意见》,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合理布局公办幼儿园和“公建民营”幼儿园,建立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和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市一类幼儿园办园标准,推进街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扩大区县结对合作幼儿园比例和幼教辅导网覆盖面,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抓好幼儿园一日常规工作,提高薄弱园科学保教水平。扎实抓好县区级幼教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幼教队伍素质。加强早教研究,指导各县、(市)区建立0-3岁婴幼儿早教基地。

18.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以规划为引领,尽快编制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形成覆盖全域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以项目库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市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1-2020)》,启动“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着力解决老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增容问题。继续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新建中小学10所,新增学位2万个以上。将民办义务教育学生纳入免作业本、免课本费范畴。继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以奖代补经费金额至1.25亿元,全市完成率达到88%。继续开展城乡结对合作工作,扩大结对合作学校至260所。最大限度挖掘有空额学位的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取消定点学校,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就学。加强功能融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学校少年宫的管理。瑶海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巢湖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督导认定,庐江县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督导检查。

19.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成七中新校区并投入使用,全面启动十中新校区建设。支持县(市)、区普通高中“培优提质”工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构建多样、开放、灵活、融合的普通高中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鼓励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引导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创建省、市示范高中工作。规范国际学校、国际班、特色班招生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0.实现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加快磨店高教基地建设,推进市属职业学校整合,探索民办职业学校集团发展。加大对县(市)公办职教资源市级统筹力度,完善职教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继续开展师生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完善产教对话协作机制。引导县(市)职业学校与市区优质职业学校开展结对活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机制。规范学校专业设置,重点扶持10-15个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市级示范专业。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

21.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示范市”工作,大力推进学前康复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做好三十五中西藏班,支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工作。完成社区大学平台建设,初步建立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架构,推进全市终身教育向纵深发展。指导庐阳区申报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长丰县申报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继续开展全民终身教育读书周活动。

五、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公正

22.确保教育考试顺利。探索推进中考英语科目考试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加强招生考试队伍建设,强化国家教育考试过程管理,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考试安全。加强诚信教育,推进考风考纪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净化考试环境,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促进考试的公平、公正,提升国家教育考试公信力。

23.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修订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研究按不低于当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建立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经费补助机制。制定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作业本、免课本费发放和管理办法。

2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力争启动市级教育云平台建设,优先建设教育评价系统,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建立个人空间。组织好第二届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大练兵活动。扎实推进网上结对、信息化试点、课题研究等专项工作。开展中四角城市部分学校之间网上结对工作,适时召开网上结对、信息化试点等专项工作推进会。

25.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加强学籍管理,做好资助工作。制定学籍管理、资助工作建设标准,建立县(市)区、校级标准化学籍管理工作室和资助中心。继续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26.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各级教育部门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教研员队伍、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注重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基层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开展县(市)、区专兼职教研员成长记录档案袋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校长培养交流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益。面向全国公开遴选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新建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制定全市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标准,构筑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骨干教师、教育名家,教育管理干部等多层次培训平台。拓展国(境)外高端研修渠道,扩大国(境)外培训规模。优化教育编制管理,加大结构性缺编学科教师的配备,完善县(市)、区内教师交流调剂制度,继续开展支教志愿者工作。继续推进教师公租房建设。

27.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出台《市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办法》,完善语言文字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国家、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进职业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全国第17届推普周”宣传教育活动。完成全市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验收工作。启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创建工作。

六、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打造平安和谐教育

28.继续强化依法行政。加大教育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的力度。继续推动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做好教师和学生申诉、行政复议等工作。注重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严肃查处教育违法行为。

29.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面清理机关办公用房,精简文件简报、会议活动,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完善督办督查和信访接待制度。继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30.维护学校安全和谐稳定。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加大学生安全教育力度。建立校园安全工作逐级管理,分层负责制度。全面实行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治工作。扎实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大对全市中小学校用地确权的办证力度,力争办证率90%以上。做好各类媒体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研判和预警反馈工作。 31.扎实做好教育统计、双拥共建、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关工委、计划生育、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节能减排、防震减灾、保密、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 第三篇

一、促进教育公平

1.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贯彻落实《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1-2020年)》,着力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1所,增设农村附属园17所,新增学位13000个。所有学前班全部改设为附属幼儿园。继续扩大幼儿园建设以奖代补资金规模。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要占幼儿园总数65%。完善公建园管理。继续推进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工作。全面实施科学保教,以幼教辅导网为依托,开展园际间结对帮扶活动,发挥优质园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区县学前教育结对合作工作长效机制。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市政府名义召开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出台贯彻国家、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规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实施《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1-2020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继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奖补资金规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民族学校、特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75%以上。继续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创新合作交流模式,扩大结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继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扩大定点学校数。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和使用。完善亲情电话管理与使用办法。做好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四个城区迎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工作。做好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巢湖市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工作。做好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级评估。

3.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推进七中新校区建设,启动十中新校区建设,支持中加国际学校建设。指导县(市)、区普通高中提升品质、内涵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市级示范高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召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会。继续做好国际班、特色班招生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4.积极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加快高教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市属10所公办中职学校搬入新校区。加快推进幼专、工业学校和经贸旅游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工业学校和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建设。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探索市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开展职业教育进校园活动。推动民办职业学校整合。继续推进市属职业学校与县(市)职教中心结对合作。改革职业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在师资和实训设备方面重点扶持我市5-10个贴近市场的专业。加强省级课题研究,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继续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办法。

5.推进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发展。谋划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并在四个城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个县成立分院。积极推动庐江、巢湖社区教育发展,支持庐阳区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市再创建3-4个省级示范街道。在2-3个县(市)、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继续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前康复试点工作。继续做好三十五中西藏班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工作。

6.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加强学籍管理。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做好高中阶段资助、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继续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资助工作。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素质。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推进主题班会课工作,开展全市德育优质课评比。继续召开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现场会,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管理新方法。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切实加强生态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推动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8.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评估工作。广泛开展中小学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培养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合理开发和规划地方课程,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文化。开足开齐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在内的所有国家课程,学校开设的课程要在校园网上公示。通过特岗培训、教师走教、招聘教师等形式,切实加强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落实我市中小学生减负八项规定。加强对社会培训补习机构的管理,规范培训补习市场。积极推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和各县(市)、区校外活动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市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提高学校少年宫使用效益。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加强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继续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创建工作。开展高中足球联赛。加强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继续推进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积极开展全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比赛和信息学竞赛等活动,继续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继续鼓励并支持中小学开展工业游、研学旅行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制度。

三、提高教育质量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注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深入推进教育家培养工程。积极推动教育家培养工程顾问指导组跟踪指导。发挥教育家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加强对教育家培养对象的管理与考核。进一步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指导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完成公办幼儿园教师核编工作。建立幼儿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逐步配齐配足幼儿园教师。加强教师培训,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各类培训计划,大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按专职教师的比例,分别组织实施市级专项培训。继续探索建立教师转岗培训和境外培训制度。建立学科培训基地。探索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检测管理机制。启动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工作。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工作。继续选派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到企业实践锻炼。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健全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继续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10.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题申报的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评价。扩大课题研究参与面,重点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推进。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教育科研基地制度。继续强化对薄弱县市、薄弱学校的教研视导力度。加强职业教育教研工作。

11.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谋划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示范校评估。继续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完善教师工作室的教师实名注册和应用,推进教师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与应用。

12.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继续开展对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目标考核工作。开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项督导。继续实施第三轮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定督学聘任与管理办法,全面推广督学责任区制度。制定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四、强化保障机制

13.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政策。争取市级财政支持,提高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14.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探索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将教育经费重点向薄弱县(市)、区倾斜。开展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县(市)、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报告制度。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15.开展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市、县(市)区均应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开展县(市)、区党政干部2012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跟踪督查县(市)、区教育经费投入是否达到法定要求。开展“省教育强县”市级复核,力争再有2个县进入“省教育强县”行列。

16.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健全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做好校安工程竣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等工作。积极做好全市中小学用地确权工作。贯彻执行《市教育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好安全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探索校车管理新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积极开展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学生食堂工作。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五、深化教育改革

17.继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中考志愿填报模式,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稳步推进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改革。积极推进中考网上评卷基地、网上录取基地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推进巢湖一中、二中、四中联合招生。

1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幼儿园“公建民营”管办分离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做好我市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探索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改革。积极推进学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工作。

19.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市市属学校患重大疾病教职工内部离岗退养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并支持县(市)、区开展区域内教师交流调剂工作。修订完善市属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

20.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继续加大促进民办学校发展奖补力度。探索优质高中阶段学校与民办高中阶段学校结对工作,提升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继续加强民办教育过程性管理。

21.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修订《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启动《市教师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工作。探索查处非法办学行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工作。宣传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依法做好教育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好行政应诉、行政复议、教师和学生申诉等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继续规范并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22.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县(市)、区教育局长观摩活动,推进县(市)、区之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与阜阳、寿县、霍邱等地教育合作,发挥全省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加强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之间的教育交流。继续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力度,力争全市有20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对外开放。进一步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文化艺术跨地区、跨国界交流。启动支教志愿者行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到农村学校支教。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政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服务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党建工作

23.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深化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市属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锻炼培养和选拔力度。加强教育工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完善学校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实行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责任制,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建立教育系统规范办学行为监督员制度。开展“廉洁治校、廉洁从教、廉洁意识培养”等“三廉”特色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建设。

25.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切实转变会风、文风,增强工作效能。继续完善督办、督查制度。继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完善教育服务咨询和投诉办理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局机关开展“教育创新”活动,增强机关人员创新意识。继续做好“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策划重点宣传。积极做好各类媒体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研判和预警反馈工作。

26.扎实做好双拥共建、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关工委、计划生育、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节能减排、防震减灾、保密、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

第三篇: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中学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国家在进一步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充分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国家资助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也加大了对学生的资助,区教育局领导和资助中心更加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在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我校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有序地开展资助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学生资助

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艾则孜副校长任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各班主任和处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生资助申报和核实调查工作。

二 严格申报程序 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

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按国家有关学生资助工作精神和区教育局资助中心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并结合实际,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申报程序,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根据摸底调查表提出初审推荐意见,学校资助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班主任推荐意见,确定上报区教育局资助中心名单,并将上报确定名单在校内进

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档案,对所有学生进行家庭情况摸底调查,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程序,资助管理工作认真务实,学生和家长对资助工作还比较满意,没有发现学生和家长在资助方面的举报和投诉。

三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班会、家长会、宣传栏等不同形式,宣传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做到国家资助政策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开展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班会、团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发奋学习、自立自强,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党和国家。同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监督。

四 学生资助发放方式

为确保学生资助资金按政策按时、足额、准确发放,上级资金拨付到学校后,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和工作人员立马组织发放工作,我校负责为具备条件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及时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受助学生在助学金发放表上签字。自开展帮困助学工作以来,我校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详实核对信息,核对受助学生人数,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我校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

或扣减国家助学金行为。

五2010年-2012学生受资助情况

六 存在问题

学生资助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足。一是资助范围还不够广,有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得到帮助,还是贫困。二是有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的力度还不够。

第四篇: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马村镇中心小学

2016-2017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县教体局要求,我校认真对本补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下面对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为规范学校贫困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行为,对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工作均能按上级文件贯彻落实,有配套资金文件,对获得贫困生活费的学生建立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此项工作。一是学校成立了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评审领导小组,组长:黄义海;副组长:常春灿,邓焕珍;组员:丁瑞青、索焕云、楚秀平等人,对此项工作进行全程管理,负责对全校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组织学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熟悉贫困生活费补助政策的有关政策法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宣传贫困生生活费补助这一政策文件精神,提高全体老师的认识水平,强化教师的法制意识,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并惠及民生。

二、实行公示制,透明享受补助人情况

一年来,我校通过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大力宣传,宣传资助政策,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组张贴布告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每位教师都明白自身职责及其工作意义所在,因此在自身行为中都能按规定执行,没有出现偏离。学校在校务公示栏上,将每个学期享受贫困生生活费补助人员公示在醒目的地方,并将学校举报电话也进行公示,以便学校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各界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补助资金用于最困难的学生。没有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1、确定资助范围和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1)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7)家庭被乡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双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的子女。

(9)低收入、家庭经济绝对贫困,无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费用成员的子女。

(10)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

2、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审核后上交学校。

(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贫困学生认定汇总表》上报。

(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学校及时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

3、享受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作出适当调整。

三、规范资金发放和管理,从行动上狠抓落实

资金管理规范,没有截留、挪用情况。我校的贫困生生活补助资金都是经县教体局下拨我校本部账户,然后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按补助标准转支出发放到学生手中。

为了加强我校的“贫困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管理,杜绝执行政策不力的现象发生,我校的做法是:一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贫困生生活费补助”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享受条件、标准;二是根据上级对贫困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文件的要求,对用于贫困生的补助资金纳入教育系统核算中心专户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三是财政下拨资金后,学校派专人管理,并立即按要求有序地操作,如数发放到学生手中,绝不截留、挪用,班级各老师未收取任何附加费用,也没有均分、冒领、代领等现象。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切实做好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严格规范资助范围、标准、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及督促指标、资金及时到位。建立了助学工作长效机制。

总之,我校在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上,组织学生申请资助程序及受助名单符合规定,学校成立有工作小组,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学生先写好申请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根据学生递交的申请书和上级规定的内宿生比例,初步核定班级受助学生人数,并在班级进行班级评议,然后把人数上报学校,经学校领导班子再次评议,确定全校受助人数,并将受助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班子决定、领导审批签字后,将补助资金按每人每年受助标准一次性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学生。发放记录有学生签名、家长签名、班主任签名,没有代签现象,

正是由于我校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对政策的明晰宣讲和解读,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使得此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切实配合上级领导将这一惠政策惠及民生。

四、存在主要问题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五、加强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小组工作,增强工作实效;

2、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减免; 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

第五篇:学生资助工作宣传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宣传工作,依据省教 育厅《河南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汝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宣传方案》,结合本地、我校实际开展宣传工作。

一、宣传目的

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工作实施进展情况和资助效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资助工作水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宣传内容

宣传资助政策。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办法、资助对象的认定细则、资助工作的操作流程等政策。及时宣传报道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及社会效益。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后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以及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

三、宣传方式

(一)借助学校校讯通平台进行宣传,将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办法、资助对象的认定细则、资助工作的操作流程等政策,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二)开展演讲比赛活动。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增强受助学生感恩社会、励志志成才的意识。

(三)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与校园美化、志愿者服务孤寡老人等活动。

(四)开展“资助工作大家谈”活动。突出宣传资助政策的育人效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

(五)加强校园宣传。学校要在显著位置设立资助宣传栏,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感恩、守信教育活动。

(六)设立咨询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布市、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及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汝州市纸坊镇初一初级中学

2014年4月

第六篇:资助部工作小结

《国家助学贷款》

一、 国家助学贷款流程总结:

1、学校助学贷款工作启动:各级各班的班长提供预贷款学生名单(写明学号、联系方式),我部依照名单建立“预贷款同学名单”、“预贷款同学联系表”。

2、贷款会议的召开:通知预贷款同学参加,说明贷款政策的变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统计户口迁移状况)。

3、材料整理:经过为期两周的材料等待过程,开始贷款材料的收集整理,审查,对有问题的材料,及时通知相关同学准备新材料。大一的首笔用款申请表的录入、打印、确认签字。其他各项材料基本备齐后,到学校保卫科,统一复印贷款同学的户籍证明。

5、材料的上交:各项贷款材料备齐后,经进一步审核,把没有问题的材料整理,并做汇总上交学生处审核;对有问题的材料待完备后上交。学生处退返有问题的材料,并附有明细,贷款专员联系相关同学更正后再交于学生处复审。

6、网上申请:所有的贷款材料通过学生处的审核后,开始网上申请。今年网上申请经两周全部完成(在此时通知同学们农行借记卡及身份证件的提前准备)。

7、贷款情况汇总:依照学生处下发表格格式,汇总09年助学贷款总体情况,生成《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合同名册清单》、《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款学生名册清单》、《贷款同学联系表》一并交于学生处。

8、贷款合同的签订:12月1日贷款合同正式签订,合同签订完毕,我部依照《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合同名册清单》顺序整理资料,并就具体情况简单汇总;把贷款资料及合同、汇总单一并交与学生处,因特殊情况未签订的同学于12月4日进行补签,贷款工作就此结束。

二、2009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汇总:

申请助学贷款总数:106人(大一31人,大二40人,大三35人) 自愿放弃贷款人数:2人(大三) 贷款不成功人数:1人(大二)

自行前去银行办理贷款人数:1人(大三) 最终共102人成功签订合同

《国家助学金》

1、认定表的收集:10月中旬通知各级同学上交《上海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手写贫困证明材料、各类家庭特殊情况的证明材料。11月中旬再次发出通知,对各类证明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收集。

2、助学金的评定:组织由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组成的学生代表对相应班级的贫困学生进行最初认定,以供参考。根据同学上交资料,按家庭类型将其归类,分为低保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残疾家庭、重病家庭、多子女家庭、受灾害家庭、健全家庭。对助学金的评选标准主要是依据帮困小组总体的困难评定意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困难程度大致分为特别困难、特殊困难、一般困难。○1特别困难的认定标准主要为:家庭类型属于孤儿、单亲或离异,家中有残疾人或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患有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属于军烈属,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必须具备有效的相关证明材料),则认定为特别困难;○2特殊困难的认定标准主要为:家中突然遭遇自然灾害(如震灾、火灾、冰雪灾害等)或近两年内家中遭遇突发状况的家庭;○3一般困难的认定标准为:家中人口众多,无收入来源,教育负担重等,可认定为一般困难。

3、具体贫困认定状况:2009年度我系学生申请人数为202人(大一62名学生、大二70名学生、大三70名学生),为了最大程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经系资助工作组成员和各班班主任讨论决定——在相同的条件下大一学生优先、大二大三预备党员、党员主动自愿放弃的原则,除去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社会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最后确定了92名学生(大一44名学生、大二28名学生、大三20名学生),其中特别困难24名、特殊困难51名,一般困难17名。 资助标准(助学金每年分10个月发放):

特别困难标准:每人每年3000元;

特殊困难标准:每人每年2500元;

一般困难标准:每人每年15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1、评选标准的界定:

经系学生工作陈挺老师,袁艳芳老师,姚瑾老师及各班班主任的集体讨论并按照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和我系往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制定了2009年的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只对大

二、大三的学生): 1首先考虑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指获得过两次乙等及以上校级奖学金,○或成绩在年级有明显进步),且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其次考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自我解困的意识、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解决经济上的困难的学生等。

2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不得再申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3系部对于大三的同学在大二期间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者不再给与同等奖励。

2、评定结果汇总:

2009年度我系学生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数为59人(大二32名学生、大三27名学生)按照评选标准最后确定22名学生获得该奖励(大二14名学生、大三8名学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

2009年12月19日

印刷设备工程系资助管理部

上一篇:总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资产评估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