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论国际反恐形势下我国主权豁免原则的调整

摘要:国际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如何运用国际法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对于恐怖主义要么是采取军事行动,要么是对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国际法在传统上是不存在对恐怖主义上否适用主权豁免问题的。普遍的共识是,法院不能因恐怖主义对主权国家行使民事赔偿的管辖权。然而,国际反恐形势的发展正不断对这一共识或原则提出挑战,并在持续的影响下带来主权豁免原则的新发展。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一直是注重军事打击,近年又以国内立法的模式,对主权豁免设置“恐怖主义例外”,授权个人可以直接民事起诉参与或资助恐怖主义的主权国家以获得赔偿,以受害人民事赔偿的方式,对恐怖主义作出一种非武力回应。主权豁免原则处理的是国际法的问题,但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又是由一国法院适用国内法对外国进行审理。由于各国法律体制存在巨大差异,在实践中容易发生矛盾。美国通过国内法创设的“恐怖主义例外”,不仅在其国内造成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恐怖主义例外”的立法过程和司法实践情况,以及在国际引起的效仿或抵制等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对“恐怖主义例外”是关注和警惕的。但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我们还是值得对这一新的规则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更理性的分析。据此,本文在归纳我国主权豁免原则状况的基础上,以辩证法对“恐怖主义例外”进行分析,并在分析中引起了对主权豁免原则的发展及我国的立场的思考。在分析矛盾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发展。随着国际反恐等客观形势的发展,主权豁免的发展问题是我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在法学理论上鲜有对“恐怖主义例外”的研究。近年发生“恐怖主义例外”的索赔案件从政治角度多被报道为负面新闻,但从法律学术上进行研究还是必要的。通过比较法,其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因素,以及其超前性也可以为我国的主权豁免原则带来一些有价值的警示:警示一是我国的主权豁免原则相对滞后。“恐怖主义例外”处于主权豁免原则发展的最前端,而我国在主权豁免原则上却呈现出另一个极端,仍处于最原始的绝对豁免,有时立场徘徊不定。警示二是我国的主权豁免原则经不起法理的推敲,相比之下,在“法治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法的发展规则”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警示三是过度保守同样带来困境和挑战。“恐怖主义例外”过于超前而显得激进,绝对豁免过于滞后而显得保守,均为实践带来困难和挑战。综合各方分析得了结论,我国应大胆摒弃绝对豁免的立场,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主权豁免原则进行正确定位,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主权豁免制度予以完善。本文最后从宏观角度,对我国主权豁免原则的调整作出三点建议:一是避免过于保守或激进,选择平衡适中的立场;二是通过立法,构建科学的主权豁免法律体制;三是不断实践和探索,把握主权豁免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主权豁免;国家豁免;恐怖主义;豁免例外;调整

学科专业: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际反恐形势下“恐怖主义例外”的产生

(一)主权豁免原则的发展概况

1、绝对豁免的产生和实践

2、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

3、主权豁免规则的不断发展

(二)国际反恐形势下产生的新背景

1、国际法关于国家反恐责任的进展

2、国际法人本主义理念的发展

(三)“恐怖主义例外”的产生过程

1、国内立法的呼声

2、“恐怖主义例外”的开始立法

3、“恐怖主义例外”的进一步确立

二、“恐怖主义例外”的实践与影响

(一)在国内的司法实践

(二)在国际的司法实践

(三)国际反恐形势下“恐怖主义例外”产生的影响

1、引发的效仿

2、招致的抵制

三、从我国立场评析“恐怖主义例外”

(一)我国的主权豁免立场

1、绝对豁免的基本立场

2、限制豁免的探索

(二)辩证分析“恐怖主义例外”

1、负面因素

2、合理因素

(三)由评析“恐怖主义例外”引发的思考

1、主权豁免规则是否需要不断发展

2、国际反恐形势会否对主权豁免提出新的挑战

3、我国未来反恐是否需要同样的法律手段

四、“恐怖主义例外”给我国带来的警示

(一)警示一,我国的主权豁免原则相对滞后

1、立法上存在矛盾和缺失

2、实践中立场摇摆不定

(二)警示二,我国主权豁免原则经不起法理的推敲

1、不符合法治原则。

2、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3、不符合法的发展规律

(三)警示三,过度保守同样带来困境和挑战

1、司法实践陷于两难境地

2、不利于依法保护国民利益

3、不利于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五、我国主权豁免原则的调整建议

(一)避免过于保守或激进,选择平衡适中的立场

1、要维护本国利益

2、要融入国际主流

3、要符合人本主义趋势

(二)通过立法,构建科学的主权豁免法律体制

1、进行科学的立法设计

2、采取循序渐进的立法步骤

3、完善立法的功能和结构

(三)不断实践和探索,把握主权豁免未来的发展

1、获取实践经验和培养人才

2、保持不断的探索和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农业银行论文提纲下一篇:化学工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