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国际形势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收稿日期】2010-12-09【作者简介】庞仁芝(1953—),男,山东招远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时代主题转换、冷战格局存续、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等方面的国际形势演进中,当代资本主义既扮演了重要角色,又受到这些方面国际形势的重要影响。

第一篇:国际形势论文

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岁末年初,本刊照例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2008年的国际政活、国际经济、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国外交等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国际形势进行展望,以飨读者。

寰球同此凉热:2008年国际形势新发展

林利民

从评估国际战略形势的视角看,2008年堪称是“9·11”以来最有特点的一年,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可能要超过因“9·11事件”而著称的2001年,堪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的1991年相提并论。对这一点,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代人左右,才能看得更清楚。金融危机的超大范围影响反映了全球化的新发展

2007年出现的美国次贷危机虽然到2008年年终才演化为一场深刻的、无处不在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但它却为人们提供了一串足以认识2008年国际战略的金钥匙。解析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的诸般新变化、新特点,不能不以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起点。

去年当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之时,不少人都不以为然,不认为那是一场了不得的危机,更不认为它会演化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甚而有学者提出了“阴谋论”,千方百计地论证所谓次贷危机是美国人精心策划、企图“忽悠”中国外汇存底的一个大“圈套”。现在,再没有人否定这场危机的全球性了,“阴谋论”也销声匿迹。

有人把当前这场危机与“三十年代大危机”相提并论。就其严重性而言,当前这场危机可能不及“三十年代大危机”。“三十年代大危机”持续4年,波及资本主义各国的包括农业、工业、金融、贸易等几乎各经济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二。目前这场危机主要发生在金融信贷领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还不能与“三十年代大危机”相提并论。

但就其波及范围的全球性而言,目前这场危机较“三十年代大危机”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十年代大危机”主要影响美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没有受到影响。非但如此,苏联还利用“大危机”大大缩小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差距。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波及西方国家,并不影响苏东集团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为后者缩小与西方的发展差距提供了机遇。但是,在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从中美日等能源资源消费国到中东、非洲等能源资源输出国,哀鸿遍野,无一幸免。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同时,中俄印巴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率也大幅下调。

为了应对危机,以“G20集团”为核心的世界各国普遍协调政策,如普遍降息减税、政府出资“救世”等,这与“三十年代大危机”时各国纷纷以邻为壑,明目张胆地分割世界市场、公开转嫁危机、甚至以军备和战争手段摆脱危机的作法也大为不同。

凡此种种,说明全球化出现了质的升跃,世界真正全方位进入了全球化新时代,进入了“寰球同此凉热”时代。如果说弗里德曼的名作《世界是平的》是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和最形象化的逻辑描述了世界已经全方位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的话,那么2008年就以全球性金融危机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在危机面前同进退的应对方式,将作为全球化升跃的标识年份被载入史册。

“G20集团”会议标志着国际政治生态的崭新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主宰力量是“七国集团”及容纳俄罗斯后的“八国集团”。每当世界经济出现问题,七国/八国集团就要举行首脑会议或者财长会议,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找病源、开药方,并出资抓药。实际上,“七国集团”之所以建立,其初衷就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问题。但是,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发生后,七国/八国集团以及其附属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呼风唤雨,而是退居其后,推出了一个“G20集团”,把包括中、印、巴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及沙特等中东产油国一并推上前台,争取支持,共同“救市”。

通过召开“G20集团”会议“救市”而不是以七国/八国峰会或财长会议的方式“救市”是一个转折性事件。以召开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G20集团”会议为标志,世界变得与从前很不一样了。

数百年来,以美欧为主的西方国家执工业革命先鞭,始终占据着世界经济的龙头地位,并由此掌握着世界政治的话语权和游戏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尤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生活的主导者。但在“G20集团”中,西方国家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且推动建立这样一个集团(尽管是临时性的而非机制化的)的是西方国家而非新兴国家,这表明单靠西方国家已经不能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甚至也不能解决西方国家自己的经济问题。在其他问题上,反恐、应对全球变暖、防扩散、反跨国犯罪、防控传染病等全球性问题上,没有非西方国家的积极参与,西方国家也难以有所作为。

目前,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经济总量的40%,但西方已经感到单靠其自身难以解决全球和自身问题。按照目前非西方与西方的增长率差距,经过大约一代人时间,以中印俄巴等“金砖四国”以及“钻石五国”、“新钻十一国”等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加速发展,将可能使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缩减至50%以下,届时西方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将进一步缩小,国际政治生态将朝有利于增大非西方发言权的进一步变化。而在这一历史性变化进程中,2008年及“G20集团”会议将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国格局的新变化尤其引人瞩目

大国关系调整是认识年度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大国关系不仅在大国俱乐部的成员构成、内部排序等常规层面有重大调整,也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现象”及其作用等深层次内容上变化更加明朗。

首先,大国国际政治影响力和作用的下降趋势在加速。数百年来、甚至直到冷战结束以来的10多年间,大国一直是国际政治的主宰。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及维持是欧洲英俄奥普法五大国保持均势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维持的基础是英法美意日“五巨头”意志的反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维持是美苏两大国对立与合作的产物;甚至冷战后的国际冲突与合作也一度主要受美国意志的影响。但是,面对当前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向呼风唤雨的西方大国无能为力,不得不主动求助于沙特、土耳其、阿根廷、韩国、南非这样一些非大国积极参与,这一事态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国际政治权力的分散化,且这一趋势具有长期性。从2008年看,大国对国际政治权力的垄断性下降也反映在美国对伊拉克、阿富汗局势无能为力、对委内瑞拉反美无可奈何,以及美俄中日及欧洲大国合力遏制不住朝鲜、伊朗的核追求等。

其次,大国圈子变化很大。20世纪70年代,大国格局呈现为“五极”世界,即美苏中欧日并立共存;冷战后大国格局呈现为“一超多强”,即美国“一超”与中俄日欧“四强”并存。从2008年的变局看,印度、巴西已经跻身于

大国俱乐部,而韩国等中等强国也跃跃欲试。还有一个复杂现象是,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很活跃,越来越像一个独立的单位,但德、法、英等欧洲大国作为单独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也很活跃,这实际上又在抵消、分散欧盟的影响力。

第三,大国“圈子”内的排序变化很大。一是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其军力、经济力及综合实力仍然远远超过其他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和对国际格局、大国关系的操控能力较之冷战结束后的高峰期、甚至较冷战时期都有明显下降。这从美国不得不弃置“八国集团”,而转求“G20集团”救市,在朝核、伊核、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方面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上可见一斑,其原因除了美国相对实力有所下降、战略上的失误外,更在于国际政治潮流本身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二是俄罗斯的影响力明显回升。虽然2008年年末油价下跌对俄实力的回升和“强俄”战略影响很大,但俄对南奥塞梯冲突的强烈反应和成功的军事行动证明俄仍是不可侮的力量,其大国意志尤其给国际社会以深刻印象。三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影响力上升,印度的影响力尤其直线上扬,其在亚太的地位有超越日本、直逼中国之势。四是欧洲英法德等国争夺影响力的竞争加剧,德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上升,其争取独立大国地位的意图也更加明朗化。五是日本的大国地位在下降,其原因包括中印俄加速崛起、甚至韩国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日自身实力下降及其缺乏有远见和可行的大国战略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加速提升

2007年10月,英国《经济学家》专栏文章预言2008年是“中国年”。尽管2008年中国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年初有雪灾、西藏“3·14”事件、奥运圣火事件、汶川大地震,年末又遭遇全球金融震荡等,但综观全年,尤其是综观全球变化,综合分析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美国实力地位及其战略困境、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以“中国年”作为2008年国际形势的主题词依然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尽管2008年世界陷入堪与20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相比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美欧日皆深陷衰退。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降至3%至4%之间,中国也受波及,经济增长率降到10%以下,但增速仍很高,为美欧日及大多数新兴国家难以企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本年度将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与日本的差距大大缩小。因欧元贬值因素,中国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能果断地拿出4万亿人民币“救市”,不仅是魄力的表现,也是实力的表现。国际社会对中国“救市”以及在解决各种全球l生问题和地区性问题上发挥作用也寄予很大希望。

其次,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中心,中国外交活跃,全方位外交硕果累累。北京奥运战胜重重阻力,取得巨大成功。奥运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次盛会,成为一次展示中国国运、国势、国力的盛会,也成为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一次盛会。来京出席奥运开幕式、闭幕式的各国国家元首、嘉宾,创下历届奥运之最,这是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具体肯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皆取得诸多成就。

第三,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重新增大。马英九上台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帮助疏通台农产品在大陆的运销渠道、采取措施加快两岸“三通”步伐。特别是陈云林访台,更是向台湾各界及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力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最大诚意。

(作者系《现代国际关系》杂志主编、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栋)

2008年国际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

金灿荣

2008年是国际上重大事件特别集中的一年。其中有四一件大事最为重要,对未来国际格局将产生长期的政治影响。第一,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际金融格局,影响国际力量对比。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结构会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发端于撒切尔一里根革命时期,盛行近三十年的新保守主义风光不再。“华盛顿需要制约,华尔街也需要制约”的治理哲学将受到民众的认同。第二,俄格冲突。俄格冲突反映了俄美矛盾的紧张,是俄罗斯对西方长期战略挤压的一次战略反击。作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关系,俄美矛盾的恶化升级对全球地缘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北京奥运。北京奥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至少在国际层面,人们不再把中国崛起当成假设命题,而是当作一个事实来看待,其影响将在未来五到十年逐渐显现出来。第四,美国大选。此次美国大选不是政党间简单的权力更替,而是代表了美国内部政治和种族关系的重大变化。

具体到国际政治层面,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值得关注。

多国内部政局呈现不稳定状态

2008年是名副其实的大选年。美国、俄罗斯、韩国都经历了总统大选和领导更替,日本政局也出现重大变化。美国大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最为深刻,标志着盛行了近三十年的保守主义走向终结,自由主义以某种形式重新回归。麻生的上台意味着日本出现了“一年一相”时代,政治稳定性出现了问题。自民党政府推行的内外政策没能解决民众关切的重大问题,导致首相支持率下降和民众的普遍不满,这直接影响了日本政局的稳定。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俄罗斯历史也翻开新的一页,标志着俄罗斯政局进入了“梅-普组合”的超稳定状态。在韩国,李明博虽然高票当选,但很快民意支持率就降到危险线以下,内部政局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而欧洲在德、英、法领导人相继变动后也进入了一个缺乏强有力领导的时代。

可以说,上述主要力量的内部政治特点纷呈,既有形成稳定权力中心的国家,如俄罗斯;也有出现内部重大变革的国家,如美国。更为明显的是,在很多国家,政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非稳定状态。同样的情况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也可以看到,政治对抗、内部分裂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常态。在巴基斯坦,世俗力量和宗教力量的斗争在不断加剧,世俗政权的权威逐渐式微。泰国的持续动乱突显了亚洲民主的脆弱性,既得利益集团和城市中产阶级的联盟与占人口大多数的贫困农民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暴力示威、街头政治导致泰国政局出现严重不稳。所有这些都表明很多国家在2008年出现了政治不稳定的迹象。

国家间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是俄美关系。近年来,美国通过北约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也对西方做出强烈回应,美俄关系持续恶化。俄格冲突之后,俄美战略对抗的一面更加突显。但另一方面,双方也不想因此而进行“另一场冷战”。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美国在应对全球问题时也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因此,美俄关系较之以前更为复杂,未来的发展态势尚不确定。其次是美欧关系。美欧关系在布什的第二任期内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但是美欧有效合作并不突出。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美欧立场差异

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解决上,双方政策也不尽一致。奥巴马上台后,美欧关系有可能继续改善,但双方的利益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政策立场的差异也很难得到弥合。此外,在东亚地区内的双边关系上,有一种危险的迹象需要重视,即由于内部政局不稳,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一些国家企图利用对外冲突来应对国内矛盾的可能性上升。泰柬两国围绕柏威夏寺爆发的冲突,孟买事件后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不断威胁都是很好的证明。

热点问题发生变化

首先,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新的特点。伊拉克2008年的局势比以前有所好转,恐怖分子出现从中东向两翼转移的迹象。在东面,阿富汗的恐怖袭击明显增多,南亚的暴力活动也更为活跃。具体表现在巴基斯坦宗教势力的日益强大,以及印度恐怖分子的大量增生。在西面,非洲2008年的人质绑架和海盗行为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海运安全、威胁公民切身利益的国际公害。

其次,在防扩散问题上处于僵持状态,朝核、伊核问题久拖不决。2008年12月8日,朝核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召开,以期解决朝鲜核计划申报验证的问题,朝核问题取得有限进展。然而美朝双方在具体验证问题上仍然难以达成共识;朝韩、朝日关系的恶化更为朝核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不确定性。伊核问题在2008年同样停滞不前。美国在强调致力于外交解决伊核问题的同时,不时发出战争威胁;伊朗在表示和平谈判的同时,也屡屡显示强硬姿态,不断进行军事演习。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再加上国内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缺乏武力解决伊核问题的实力和决心,伊核问题仍然处于胶着状态。

气候变化问题仍然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国际议程上的位置继续突出,成为全球热议的问题。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明确了气候变化谈判机制和时间表,目标是在2009年底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安排达成协议。2008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先后在泰国首都曼谷、德国波恩、加纳首都阿克拉和波兰的波兹南举行。然而,在具体的谈判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在减排额度、技术转让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因此,从总体看,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积极,但实际行动和具体效果却十分有限。

中国成就斐然,挑战不断

中国成功地应对了自然灾害袭击、台独和藏独势力的挑衅。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得到了检验,市民社会的成长速度也超出人们预期;中国出色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成功发射神州七号,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度大大上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内部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在加大对中国经济刺激力度的同时,着力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结构升级,解决就业和民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垒球经济难题,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具体到外交层面,成就也十分突出。中国与除欧洲以外的所有大国的关系都保持了良好势头,战略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双边关系上积极合作,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协调,维持了世界局势的基本稳定;以金融危机后的行动为标志,中国在经济事务上的发言权有所上升,成为国际议程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整体良好,“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东亚的地区合作稳步推进;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也保持总体稳定,加大了对非洲、拉美等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力度,为中国的资源进口和海外利益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样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大国关系中,如何稳定和推进中欧关系将是中国2009年外交的重要任务;周边国家的一大问题是政局不稳,由此带来的内部冲突,甚至地区战争将恶化中国的外部安全环境,需要认真对待;在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在自保与助人之间保持有效平衡是重要的外交挑战;在应对非国家行为体和全球公民社会方面。中国外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2008年对中国与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了崭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的自由度和可选择性大大增强。2008年,中国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政策应对表明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成熟和自信。2008年的世界也正在经历危机深化和体系转型的过程,国际社会的复杂性超出以往。世界局势的紧张、全球问题的大量增生使得国际合作,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合作显得必要而迫切。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中国的崛起与世界体系的转型同步进行。世界体系的和平转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而中国也以自身的力量影响世界体系继续朝着和平、合理的方向转变,成为现存体系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两者在互动关系上更为频繁、复杂;在认知结构上,中国对世界的认识由以前的仰视转为平视,而外部世界也认识到中国的力量和复杂性,对中国有了更加客观、但是心态复杂的评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栋)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影响

甄炳禧

2008年是世界形势发生关键性变化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金融危机正转变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次贷危机高潮迭起并转为金融危机

2008年年初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了五波高潮:第一,1月,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出现严重亏损,并导致实体经济下滑,美联储采取了罕见的降息行动,在10天内两次降息共1.25个百分点。第二,3月中旬,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倒闭,美联储为摩根大通银行接管提供290亿美元融资。第三,7月,“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公司因严重亏损陷入困境,美联储和财政部联手“救市”,向“两房”注资2000亿美元,并于9月初正式接管“两房”。第四,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倒闭、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政府(以1500亿美元救助计划)接管、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第一、二大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被迫转型,这些迫使美国政府采取非常规的、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第五,11月21日,美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花旗集团股价跌破4美元,其股票市值从2006年年底的2740亿美元骤减至210亿美元,即“缩水”92%,也无法在金融危机苦海中独力支撑下去;2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向花旗注资200亿美元,并将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手向花旗账上约3060亿美元的贷款和证券提供担保。这些表明,美

国次贷危机已于2008年下半年转化为金融危机。主要标志是美国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崩溃的风险和可能性,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都难以置身事外。

(二)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首发于全球金融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其他国家迅速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是欧洲国家,由于购买了美国大量次贷等“有毒”的金融资产,一个又一个资产数以百亿美元计的金融机构深陷困境。2008年9月底以来,英国大型房贷机构布拉德福德-宾利被英国政府接管;比利时最大金融机构富通集团濒临倒闭;法国和比利时政府联手拯救濒临绝境的德克夏银行;冰岛三大银行均深陷困境,货币贬值50%以上。新兴市场国家也无法幸免。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暴跌,货币急剧贬值,财政状况恶化。不少国家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救,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磋商以获得紧急贷款的国家有巴基斯坦、冰岛、匈牙利、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等。

(三)全球市场剧烈动荡

第一,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股市持续同步震荡。据估计,2008年头10个月,全球56个股市的股票市值减少了16万多亿美元,其中9月、10月分别减少4万亿美元和5.8万亿美元。到11月19日,美国股价降到近5年来最低点,其中道琼斯指数比上一年10月的最高点下跌了42%以上。主要新兴市场股市的下跌幅度已超过发达国家股市,按美元价值计算,2008年新兴市场股价跌幅达到60%左右。其中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股价跌幅分别为80%、75%、75%、73%;巴西、印度等国的降幅也超过60%。

第二,汇市波动加剧。8月以来,除日元外,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货币均贬值。据美联储统计,自8月初以来,美元兑26种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已上涨8%;其中美元兑欧元、美元兑英镑的汇率分别上升23%和34%。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多也贬值,8月初到11月中旬,巴西里亚尔兑美元贬值40%;2007年10月末至2008年111月中旬,南非兰特兑美元、土耳其里拉兑美元分别贬值60%、40%。金融危机中美元不跌反升,究其原因,一是欧元区、英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加之欧元和英镑前一段升势过猛,投资者抛欧元、英镑而买美元;二是新兴市场股价和大宗商品由涨转跌,投资者从这些资产中撤出时,将变现资金换成美元;三是目前美国投资者将资金撤回国内,其中七、八两月卖出的外国股票和债券比买进的多570亿美元,资金回撤创下历史新高。

第三,国际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2008年头7个月,能源、粮食及矿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油价从1月初每桶100美元涨至7月中旬147美元,升幅达47%;但到12月5日却降到每桶40美元左右,累计降幅超过72%,跌至2004年年底以来新低;铜价也跌至2005年以来的新低。

(四)世界经济明显下滑,发达国家开始陷入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正通过多种渠道向实体经济扩散。第一,住房抵押贷款大减,从而使美欧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下降。第二,信贷紧缩使占美欧GDP60%至70%的个人消费支出减少。第三,金融市场紧缩抑制了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和投资,美欧非金融公司的债券发行大幅缩减,美国股市最近十几周没有一家企业发行新股(IPO)。第四,金融动荡还影响到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世界银行称,国际贸易出现27年来首次下降。许多国家的企业因资金紧缺减少外国订单,200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也明显降温。结果,实体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为3.6%,低于2007年的4.9%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为1.2%,低于2007年的2.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为6.3%,低于去年的7.9%。

从国别和地区看,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增长均下滑,发达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欧元区和日本已正式进入衰退(经济衰退一般被界定为一国GDP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值)。数据显示,2008年第二、三季度欧元区GDP增长率分别为-0.2%和-0.4%;日本GDP增长率分别为-0.9%和-0.1%(折合成年率分别为-3.7%和-0.4%)。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第四季度欧元区和日本的GDP增长率还将为负增长,因而,全年增长率将分别从去年的2.6%、2.1%降到今年的1.1%、0.5%。

尽管美国经济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仍未出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0.9%、2.6%和-0.3%),但美国权威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发表的报告称,2007年12月以来,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NBER界定美国经济衰退的标准除了季度GDP增长率外,还包括:工业生产、减去支付转移的实际个人收入、就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等月度指标。其主要依据是上述指标自2007年12月以来大都已下降。尽管美国经济2008年全年平均增长仍未出现负值,但美联储10月底将今年全年GDP增长率从6月预测的1%-1.6%下调到0-0.3%之间,远低于去年的2%。

主要新兴经济体也难以与西方经济“脱钩”。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增长率将可能从2007年的11.9%降到2008年的9.4%;印度将从6.4%降到6.2%;俄罗斯将从6.6%降到5.4%;巴西将从8.7%降到6.6%。

2009年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势

展望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9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回落到1.9%;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将为0.9%(据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衰退的界定,按PPP计算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低于3%,按市场汇率计算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即1.2%,都可算作全球经济衰退)。发达国家增长率将为-0.3%,其中美国为-0.5%,欧元区为-0.6%,日本为-0.1%;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为4.5%,其中中国为7.5%,印度为5.7%,俄罗斯为4.0%,巴西为1.5%。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同时陷入衰退,全年增长率为负增长,而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百分之百来自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这是二战后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关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衰退何时触底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乐观的看法,明年下半年或年底美国经济将开始复苏(美联储、OECD、IMF等权威机构最近报告称,美国衰退至少持续到2009年二季度末);二是审慎乐观的看法,美国经济衰退将持续两、三年;三是悲观的看法,衰退将持续10年。

笔者观点是介乎于第一和第二种看法之间。即2009年底或2010年初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但复苏将十分乏力和异常不确定,增长低迷状况还将可能持续一个时期。这

是基于对世界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

目前看,美国和世界经济运行存在一些有利因素。第一,主要国家通过注资和债务担保等形式干预金融业,将有助于防止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动荡。第二,各国央行向市场提供无限的流动性并联手降息,将使同业银行拆借利率下降,有助于舒缓信贷紧缩。第三,中国已推出4万亿人民币、美国将推出数千亿美元、欧元区将推出1300亿欧元的重大经济刺激方案,将有助于扩大内需。第四,主要经济体加强协调,例如2008年11月中旬及2009年3月底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和经济峰会”,讨论防止金融危机及加强金融监管等问题,将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第五,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较大幅度回落,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和消费者负担。据估计,美国汽油价格从2008年7月每加仑4.14美元降到10月2.20美元,美国消费者可节省2820亿美元。第六,与过去相比,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抵御西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的能力有所加强,虽然近期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但它们仍会成为缓冲力量的一个来源。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下行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第一,美欧股价和房价暴跌使家庭资产大幅度缩水,将抑制个人消费开支增长。据估算,今年股价和房价下降已使美国家庭资产净值损失约10万亿美元。第二,西方信贷紧缩将持续一段时间。最近美联储调查显示,40%的贷款机构认为,信贷紧缩将持续到2010年。主要原因是信用违约掉期(CDS)等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不透明,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放贷十分谨慎。第三,美欧房地产市场可能继续恶化,房价将进一步下降。据估计,2008年7月美国2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比2006年7月下降了20%,估计仍有10%至20%的下降空间。美国目前房屋库存需要10-11个月消化。第四,金融危机还存在新风潮的可能性。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窟窿仍很大,即便被政府接管的房利美和AIG等机构第三季度再次遭遇严重亏损,预测银行业第四季业绩报告中将披露更多亏损。第五,美国经济普遍乏力。除消费开支萎缩外,近期美元升值和世界经济衰退,美国出口增长也将受到制约。第六,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回旋余地很小,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有限。财政手段捉襟见肘,而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行业纷纷要求政府救助。布什留下了近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加上已经或即将出台的救市计划,估计奥巴马一上台就得背负近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美国41个州政府也有财政赤字。

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

主要挑战:

第一,中国金融机构面临着投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的半官方机构债券超过4000亿美元;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和招行等持有雷曼等私营金融机构的债权。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可能套现其投资中国的金融资产,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第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面临新的困难。在美元、欧元和日元资产管理中,美元资产仍是中国的第一选择,因为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而且其他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美国更高。美国的国债和机构债的风险需要重估。在持有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1生的统一面临新挑战。第三,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金融危机将影响美、欧的消费,并继续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中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中国2008年头9个月出口同比增长22.2%,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对美、欧出口增长分别回落4.6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11月出口下降2.2%,这是近7年来首次出口下降。由于中国出口在经济增长中仍占20%以上,出口增长回落已影响到经济增长。随着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的继续恶化,中国2009年出口和经济增长将受到进一步的拖累。第四,中国还面临“英雄救‘美’”的压力。当前,中国政策趋向和国际作用备受关注。西方一方面“捧杀”中国,称中国是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的中流砥柱,应发挥领导作用;另一方面,把金融危机归因于中国,称中国过高储蓄造成美国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美国次贷危机。两种言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压中国加大对美“救市”力度,最好再购买几千亿美元的国债等。

主要机遇:

一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有所作为,适当扮演稳定角色,这将有助于中国获得未来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综合利益;二是全球金融体系和监管机制酝酿重大改革,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供机遇;三是在国际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的中低档产品特别是物美价廉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可能还会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有较大潜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一个机遇。四是有利于中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此次危机将促使中国更多转向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模式,改变依赖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有利于使中国经济结构提升,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建立节能环保型新兴产业。

面对五十年甚至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国应制定战略性、系统性的对策,而不是采取零敲碎打的短期对策。

首先,稳住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一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二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三是扩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以弥补对美欧市场出口减少的损失;四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在金融动荡情况下,贬值可能给市场一个错误信号,导致大规模资金流出,但如继续升值将对中国出口造成更大消极影响。

其次,加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建设,强化风险防范、金融安全意识。一是加强金融监管,重视金融产品安全。在对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和资产进行动态监管的同时,加强对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资本双向管制,防止资本大进大出。二是加强金融能力建设,引进并培养国际金融管理人才。三是加快金融发展步伐,鼓励真正的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储蓄无法有效转换为投资,因此,必须通过加强金融创新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美国金融创新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做法。

第三,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渐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和监管机制中的话语权。加强双边和多边国际金融协调,并强调中国在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些国际金融专家认为,如果中国能为IMF购买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债券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将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评。

第四,加强区域特别是东亚金融协调与合作。东亚区内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扩大,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地区在金融稳定、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如果金融危机对某些亚洲国家造成影响,中国可在地区金融领域发挥稳定作用,一是扩大从一些亚

洲国家的进口,二是给如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适当的贷款。

第五,适当参与美国金融救市符合中国利益,不仅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也有助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与美国新政府打交道提供政治资本。但在合作方式、方法及条件方面须有审慎的评估和选择。对美方应强调如下几点:一是中国尽一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本身是对美国和世界的最有力的支持;二是中国已持有美国1万多亿美元的资产,其中一半以上是国债,中国拒绝“抛售”呼声,维持美元和美国国债的稳定;三是中美两国从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就相互沟通,协调行动,始终不断。另外,可考虑适量购买美国国债,中资金融企业购买美国金融资产要慎重并适时。切忌盲目“抄底”,目前的价格可能不是底。因为不清楚资产具体情况,认为廉价的资产可能并不廉价。即便成功入股了类似摩根这样的投行,由于国内缺乏有全球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的高级人才,结果并不能很好地监督控制公司,这将导致更大风险。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栋)

国际安全形势:回顾与前瞻

郭新宁 尤东晓

2008年,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保持总体和平、局部紧张的基本态势,但是各类非传统安全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冲击着国际和平与稳定。

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大国关系呈现新的特点

国际力量对比态势逐步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仍占据优势地位,但其他战略力量的分量明显加重。

尚未走出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困境的美国在经济上2008年又遭遇自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其波及面正不断由金融业向制造业及其他领域延伸,最终结果尚难评估。如无有效措施阻止,美国实力地位的弱化还会继续。与此同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发言权明显提高。俄罗斯已经完全摆脱20世纪末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经济上保持连续多年的强势增长态势;国内政治乱局不复存在,特别是成功地进行了政治权力交接。国力增强驱使俄罗斯以一种更具进取心的姿态活跃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安全舞台上,力争重振大国雄风。随着经济实力迅猛增强,印度越来越自信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新兴国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其对外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当然,“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短期内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多极化还只是一个趋势,其进程仍将非常曲折,且存在诸多变数。

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同步,大国关系也相应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在台湾问题上和北京奥运会期间,两国保持了政策上的协调,这是2008年两国关系的亮点。两国在朝核问题及其他重大国际问题上也保持了积极的对话与磋商。值得一提的是,两国军事热线于2月正式开通,反映出中美军方关系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4月10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首次通过热线电话进行了交流。当然,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片坦途,也出现了一些波折。10月3日,在其总统任期还剩下几个月的时候,布什不顾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向台湾地区出售总价值高达60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使一年来一直发展平稳的两国关系再起波澜。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发展深化。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保持了对华关系的连续性,中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5月2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表达了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中国是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以来除独联体国家以外访问的第一站,显示出中俄政治关系的“亲密”程度,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特殊性、战略性和牢固性。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联合举行主权交接仪式,两国外交部通过换文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件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勘定。10月底,中国总理温家宝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两国又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书。这一切反映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有了新的发展。

中日关系在日本首相更替后实现平稳过渡。5月6日-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0年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胡锦涛访日期间,与日方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份文件在继承已有3个政治文件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指导原则。开启中日“暖春”时代的福田康夫首相于9月辞职,改由外交风格硬朗的麻生太郎继任首相,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麻生上台后,中日关系发展总体平稳。12月中旬,中日韩三国首脑在日本举行首次三边峰会,主要内容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朝核问题等。三方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国际金融经济问题联合声明》、《防灾合作联合声明》等文件。三国表现出的合作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只要双方从稳定双边关系大局出发,中日之间加强务实性合作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经历了考验,双方在人权、西藏、贸易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摩擦。先是3月份西藏发生骚乱后,以萨科齐为代表的一些欧洲领导人批评中国的西藏政策,并公开扬言要抵制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在12月6日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劝说和多次严正交涉,执意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高调会见达赖,迫使中方不得不推迟了预定的中欧峰会,中欧关系步入近年来的低谷。

美欧关系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裂痕得到进一步修复。年内,美国与欧盟各国进行了频繁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6月上旬,欧盟—美国峰会在斯洛文尼亚举行,虽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但美国在会议上表现出重视与欧盟进行对话与合作的意愿。另一方面,欧盟各国对美立场也有所变化,尤其是,出于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和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担心,以及共同应对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挑战的需要,欧盟也希望改善对美关系。

俄同美国和欧盟关系发生严重矛盾。近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一直在斗争与合作中起起落落。2008年,双方围绕导弹防御系统、科索沃独立、北约东扩、俄格冲突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美国决定在波兰部署导弹拦截装置以及在捷克建立反导雷达预警基地后,俄认为其国家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因此表示强烈反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俄美欧关系进一步紧张。4月3日,北约在布加勒斯特首脑会议上决定正式接纳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入盟,同时美加紧推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入盟进程。对此,俄罗斯表示了强烈反对的立场。8月,格俄武装冲突爆发,美国完全站在格鲁吉亚一边,指责俄罗斯的侵略行

径,导致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

多重矛盾与争端困扰地区安全,战争与冲突频频发生

2008年,困扰各地区安全的主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新的矛盾与冲突不断产生。

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起伏不定。2008年,伊拉克局势总体上趋稳,但战后重建进程困难重重。美国虽然多次声称伊局势正在好转,但反美武装活动十分活跃,频繁发生的恐怖活动严重影响着社会生活秩序。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民众对政府施加了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要求尽早撤军。而参加美国领导的驻伊联军的13国部队正着手准备撤军。伊战已经结束5年,美国能否实现对伊战略目标,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阿富汗形势亦难以令人乐观。“基地”组织不断制造恐怖活动,塔利班武装组织扩大了活动范围,阿政府军和联军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经受考验。

朝核、伊核问题发展曲折复杂。朝核问题发展一波三折。朝鲜先是表现出积极姿态,提交了核计划申报书,并于6月27日炸毁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由于美国未能按时兑现将朝鲜从其“支恐”名单中除名的承诺,朝鲜强烈反弹,于8月份宣布停止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9月19日又宣布已着手恢复宁边核设施。在此情形下,美国于10月份宣布将朝鲜从其“支恐”名单中除名。朝鲜同时释出善意,宣布继续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并允许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在宁边继续开展工作。但12月举行的新一轮六方会谈未能就朝鲜核计划申报验证问题达成一致,解决朝核问题进程再陷僵局。在伊核问题上,国际社会年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由于矛盾的主要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这一问题几乎没有什么进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伊朗各不相让。西方进一步加大了对伊制裁,伊朗则表现出更加强硬的姿态。

科索沃独立诱发欧洲安全新难题。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科索沃独立问题在沉默近十年后突然被引爆,给地区形势甚至世界格局带来很大的冲击。科索沃问题因其特殊性,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欧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科索沃独立问题,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是否可以无限分割,是否可由联合国代作裁决等重大原则。如果贸然行事,立即会对周边国家的稳定造成影响。欧盟本身在这一问题上也难以达成一致,饱受“巴斯克分离主义”之苦的西班牙,便第一个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其他存在类似民族问题的国家也担心科索沃独立会引发民族分裂主义浪潮。

俄格冲突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和南奥塞梯武装人员发生武装冲突。俄罗斯出兵,用5天时间结束了“迫使格鲁吉亚实现和平”的军事行动。随后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10月下旬,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称俄将分别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建立军事基地。格鲁吉亚不甘示弱,先是议会全票通过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的决议,继而又于9月2日正式宣布同俄罗斯断交。10月中旬,联合国、欧盟和欧安组织共同主持召开了格鲁吉亚问题国际会议,但会议仅持续了半天便因所谓“程序性困难”宣告中止,预示着解决格鲁吉亚问题。道路不平坦。

泰柬冲突对东盟内部团结造成冲击。7月,泰国和柬埔寨因领土争端发生严重对抗。争端的焦点在于柏威夏寺附近领土归属。柬泰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争端升级后,双方向争议区域增派士兵,形成剑拔驽张的军事对峙局势,并一度发生武装冲突。尽管在东盟和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双方的紧张关系暂时得到了缓解,但领土争端还远未解决。近年来,东盟一体化进程发展较为顺利,泰柬冲突如果处理不慎,有可能对这一进程和东盟内部团结产生负面影响。

多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并发,国际合作任重道远

2008年,相对于各种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要大得多,影响也更为深远,特别是金融海啸所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以及地震、飓风等严重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惨重损失凸显了国际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必要性。

金融海啸蔓延全球。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海啸。9月15日,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为标志,于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并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导致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出现严重亏损,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以及国际金融信贷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受此影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宣布经济陷入衰退;这直接导致许多新兴经济体遭遇外资撤出、出口锐减、市场信心消失、股票市场暴跌等重创。

恐怖主义依然猖獗。反恐战争已经持续近7年,但恐怖主义活动并未销声匿迹。从北非、中东、南亚到东南亚,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11月底发生的印度孟买恐怖袭击活动凸显了各国在防范恐怖主义方面存在着严重漏洞。11月26日至29日,约10名恐怖分子在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发动了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包括孟买警察局、火车站、数家豪华酒店在内十几个目标同时遭到攻击,造成195人丧生,300人受伤,这是继“9·11”事件后全世界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

自然灾难酿成人间惨剧。2008年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之年。先是5月2日一股印度洋上的强热带飓风袭击了缅甸,据报道,在这次灾难中至少有22500人死亡一1000人失踪,以及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正当国际社会积极向缅甸提供援助之际,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近7万人遇难,近40万人受伤,此外还有约2万人失踪。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震惊了世界,它们所造成的严重损失绝不亚于一场战争。

海盗活动成为海上通道安全的公害。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活动尤其猖獗。截至2008年11月,年内在该海域遭劫的船只达40多艘,目前仍有20多艘、近300名船员被索马里海盗扣押。索马里海域是连接欧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战略通道,频繁的海盗活动对这一战略通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决定派遣海军舰艇前往该地区打击海盗,而且国际社会已经就共同应对海盗活动达成重要共识。

频频发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社会提出了严重挑战,世界各国也意识到仅凭一国之力应对这些挑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为此,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事实上,在国际反恐、抢险救灾、金融危机等问题上,国际社会明显加强了合作,形成了一些共识,并采取了具体措施。例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20国集团在华盛顿举行了峰会,共同商讨应对措施;主要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政策上加强了沟通和合作。

展望2009年,如无重大突发事变发生,国际安全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大国关系还将进一步调整、组合,竞争又合作的主调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面对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衰退,大国之间协作与磋商将会更加频繁。特别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执政风格上将有别于小布什,在对外政策上会显示出更多的多边主义姿态。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有助于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平稳发展。影响各个地区的安全热点问题会有张有弛,那些长期困扰国际安全的热点问题以及非传统安全挑战仍十分突出。如同2008年一样,为避免热点问题升级或激化,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国际安全合作的趋势有可能得到加强。尤其是,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还未结束,其影响也尚未完全显现,令2009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堪忧。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何以化解,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如何建立,是2009年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作者系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副院长、教授,第二作者系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栋)

2008:成功应对危机的中国外交

任 晓

2008年是颇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如此。北京奥运会令世界惊喜赞叹,美国大选产生第一位非白人总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都足以使这一年在历史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

在这一年中,中国经历了大悲大喜。上半年,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强烈地震相继发生;下半年,精彩难忘的北京奥运会获得巨大成功。所有这些都牵涉到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从年初到年末,如果说上半年在西藏等地发生了有组织的骚乱,奥运火炬传递在海外受到敌对势力人为蓄意干扰,展示了2008年内外形势严峻的一面,一时间中国外交人员仿佛救火队员一般,那么,到年末之时,形势就好似“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中国外交克服了艰难险阻,进入了佳境,重要外交活动接踵而至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内政外交错综交织

总体上而言,当今之世,一个重要特点,是内政和外交错综交织,密不可分,其互动性日益增强。很多事务,看似对内问题,却也是对外问题;反过来也一样,有些事务看似对外问题,却也是对内问题。这是中国日益成为世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后的必然反映。在此背景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需要和必要,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突出和紧迫。2008年,西藏一度成为国内外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对中国内政外交的一大考验。

西藏事务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统一大局。2008年藏独势力在西藏等地制造严重骚乱事件,其行为令人发指,也不得人心,它对中国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考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可称之为国际公共关系,即要迅速及时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事实真相,要使外界人士接受事实真相,而不能相反。西藏事务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它不是人权问题,而是一个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统一的重大问题,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充分认识和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当对方无视中国立场时,中方保留做出适当反应甚至强烈反应的权利。临近年末,具有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双重身份的萨科齐高调执意要在波兰会见达赖。中国理所当然要在外交上做出反击,包括决定将中国一欧盟峰会延后举行。这并不是说中国不重视对欧和对法关系(事实与之相反),而是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在对外关系中表明中方在核心利益上的严正立场,并以此收举一反三之效。

重点把握外交基轴

除上述问题之外,2008年中国外交借以展开的基轴,大体可以一个奥运、两次危机、三大峰会、四场对话来加以概括。

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也是各国体育文化交流的人文盛事。自然也是2008年与中国外交有关的一件大事。在此过程中,为了配合和确保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中国在外交上做出了各种努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外交的一份功劳。

2008年中国遭遇了两次危机。一是强烈地震。这一年里,四川有关地区遭受了强地震重大自然灾害,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迅速投入抗灾救灾。外交工作也毫不含糊,为了国内救灾需要,外交战线积极动员,千方百计解决难题,外交为民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如果说地震灾害影响所及尚是局部的,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则造成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和扩展。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自然不能不受影响,也不能不采取相应行动。与此同时,这场危机也向全世界提出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中国自应迅速表明态度,积极参与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行动,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为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华盛顿出席了20国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并提出了中国的主张,包括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可以有把握地说,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不会是立竿见影式的,而将是渐进和长期的。

三大峰会,是指上面提到的20国金融蜂会,以及亚欧首脑会议和APEC领导人会议。亚欧首脑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2008年由中国作为东道国主办,会议举行前,以雷曼兄弟公司等巨头破产或被并购、冰岛等国金融形势岌岌可危等为体现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从而为亚欧首脑会议提供了一个紧迫而富有意义的议题,也使之成为一个共同谋划应对危机的重要机会。在亚欧两大陆各国首脑云集北京之际,对这一共同面临的重大国际问题展开讨论,共商对策,自属题中之意。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更加凸显了中国主办的这一峰会的重要意义。2008年的APEC领导人会议同样如此,中国在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各国承诺保持密切合作,采取全面行动,应对当前危机。

四场对话是年末之对的一道亮色。启动中韩高级别战略对话,是胡锦涛在奥运会结束后访问韩国期间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重要举措,由两国外交部门的第二号人物领衔进行。这是继与美、日等国之后,中外之间新确立的又一个双边对话机制。中韩互为重要邻国,此一定期磋商机制的确立,有助于两国之间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化解矛盾问题,并可借此平台探讨协调合作行动。2008年12月11日,首次对话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和韩国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权钟洛分别率团在北京举行。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本来应是在9月间举行的,后由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宣布辞职而推迟至12月。众所周知,三方领导人会议,最初是在东盟加三(或10+3)机制内启动的,通常在10+3领导人会议期间进行,因此也总是在某一东盟国家内举行。但这次会议,是三方领导人第一次在三国中的某一国内举行会议,而且今后将在三国间轮流举行,这是一个有别于过去的新发展,其中孕育着东北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在此次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发表了《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联合声明》、《三国灾害管理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合作行动计划》。此前,中日韩三国央行达成一致,同意定期召开行长会议,就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和共

同关心的与央行有关议题交换意见。原则上,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将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09年主办第一次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同样,三国领导人会议2009年也将在中国举行,并且届时将庆祝中日韩合作启动十周年。类似这样的“小多边”,在中国外交中还包括中、俄、印(度)三方外长会晤机制,以及再加上巴西的四国外长会晤,还有八国集团与五个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话形成为机制后,五国之间正在形成的磋商协调。这些小多边机制的成形,在国际事务和中国对外关系中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具有进一步成长的潜在空间。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美国布什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中美之间的这一新机制是在两年多前由布什和胡锦涛共同支持建立的,它对于中美在经贸、能源、环境等领域克服分歧、发展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布什告别白宫后,美国即进入了奥巴马时期,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否能保持下去,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从有关情况分析,这一机制应能继续下去,但不排除会做出某些调整的可能。一是在人员方面,美方是否仍由财政部长作为总统的代表领衔出席,抑或由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或者由副总统拜登挂帅,尚在未定之数;二是频率,美方有包括现职官员在内的人士认为,目前每半年举行一次的频率过于频繁,提出改为一年一次;三是规模和议题,到目前为止的对话,中美双方都有众多部长参加,他们分别负责某一个专门领域,难免讨论具体问题。但战略经济对话更应讨论重大的问题,因此有人建议缩小其规模,调整其议题,等等。发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性,均不能排除,但要等奥巴马上任,美政府新班子配备就绪后,经两国协商才会趋于明朗。

如果说,上述三者都反映了某种积极的进展,那么12月间在北京召开的六方会谈团长会的遇挫则凸显了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难度。六方未能在年内就朝核设施去功能化的验证机制达成协议,再次表明了半岛无核化将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每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外交努力。不过,尽管六方进程仍具有脆弱性,自2003年8月六方会谈开启以来,中国已经在五年间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外交努力的成效,“9·19”、“2·13”和“10·3”三个重要文件为半岛无核化奠立了基础,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完成了80%,尚有待完成剩余部分工作,以便进入第三阶段。2008年7月,六方外长在东盟地区论坛(ARF)年度会议期间首次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样,六方逐步形成了从五个工作组到六方团长会或六方全体会议再到外长会晤的三层次架构(其中外长层级上有待举行正式会议),六方机制显露雏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构建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是符合逻辑的。

打破先例出海缉盗

在即将告别2008年之际,中国采取了派遣军舰到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行动,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亚丁湾水域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大肆掳掠包括中国船只在内的过往国际船只,为此,联合国安理会已通过了多项措辞鲜明的决议。

此一海盗威胁的产生,实源于索马里的政治变迁。1991年,该国西亚德政府倒台后,索马里中央政权崩溃,群雄蜂起,军阀割据,各派势力冲突争夺不断,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为了用来指称这一政治状况,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术语,日“失败国家”,英文为“failed state”。在英语中,“state”是一个政治概念,指一个领土实体所具有的政治外壳。当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乃至瘫痪时,就出现了国家失败。从政治学意义上说,这一概念是能够成立的。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有的国家或力量滥用这一概念,借以对自己不喜欢的国家实施军事干预。索马里中央权威崩溃后,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曾经派兵入索,在首都摩加迪沙与索军阀武装发生冲突,导致美军伤亡,在国内各种压力下,克林顿政府只得决定撤兵。此后,索马里国内局势随波逐流,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十多年来始终没有改观。在这一背景下,海盗活动逐渐滋生,并且愈演愈烈,及至成为一个“产业”,导致了海上无政府状态。现今的索马里临时政府虚弱无力,解决不了这一问题,以至猖獗的海盗活动日益对国际安全产生严重威胁。2008年下半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816、1838、1846和1851号决议,呼吁和授权世界各国到亚丁湾海域打击海盗,并授权各国经索马里政府同意可以进入索马里领海。

因此,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中国派出军舰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行动,完全符合有关国际法的规定。1982年通过、1994年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0条到107条专门规定了关于制止海盗的内容,明确规定缔约国有义务在打击海盗中进行合作。中国于1996年正式批准了这一公约。公约规定,在领海以外的海域里,任何国家的军舰或得到政府授权的政府公务船舶都有权打击海盗,而发生在一国领海以内的海盗行为一般被定义为海上武装抢劫行为或海上犯罪活动,由该国享有充分的权利对其进行管理制裁。

中国是猖獗海盗活动的受害者。2008年1月至11月,中国有1265艘次商船通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平均每天3至4艘次。中国过往船只中有20%受到海盗袭击。2008年发生涉华劫持案7起,包括中国的两艘船只和42名船员,其余5起为外轮,有1名中国船员,装载中国货物或挂中国香港旗船只。12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所属“振华4”号货轮在亚丁湾水域遭海盗袭击,9名海盗登船。中国船员奋起抵抗,击退海盗。同时马来西亚和有关国际组织在救援中给予了有效协助,中方对此表示了感谢之意。

12月26日,中国向该海域派出的三艘军舰启航赴亚丁湾,参与护航和打击海盗,这一行动师出有名,破了先例,是中国国际行为中的一个新标志,预示着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也即是新中国外交的60周年,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外交新一页的辉煌将得到续写。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文博英)

作者:林利民等

第二篇: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充分把握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得以更加稳定。为实现这一目的,文章就针对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究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对策;新势态

一、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现状

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国际经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并且对其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这也就导致我国的进出口总量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现阶段,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来看,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为减少差距,尽快地跟上国际经贸发展的趋势,就要实现进出口贸易份额的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就导致我国的各项经济体系又在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调整对外贸易体系,促进其转型升级,虽然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缺少动力的支持,还没有实现整体的复苏。但是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依然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不断地发展国际经贸活动,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水平。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区域化趋势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有很多业务长期为一些商贸大国所操控垄断,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中拥有更多的经济比重,而且比重一直呈递增的状态,形成了更多的区域化协作业务和协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經济收益,导致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虽然国际经济与贸易整体也有所增长,但是区域化趋势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不利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整体目标的达成,尤其会限制经济与贸易的可持续性的开展。当更多区域化的业务和组织逐渐扩大的时候,国内需要攻克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壁垒,总揽全局,通过更多战略性的部署来促进国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顺利开展。

(二)科技化趋势

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国内的各个领域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地探索新型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施工技术,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科技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成就、互相影响。科技可以引领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断前进,只有通过科学技术不断地创新升级,才能为各个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技化趋势不仅可以提升各个企业的产出值,还可以推动新设施、新工艺、新原料、新能源的创新。。

(三)多元化趋势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也需要作出调整,陈旧的经营模式会限制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开展。5G的建设加快了互联网络与“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的系统能够精准地收集资料并进行整合分析,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数据,降低了工作的失误率,在国际业务对接中展现出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多元化趋势可以助力国际经济与贸易未来发展。

(四)全球化趋势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最关键最重要的方向,近几年中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了。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通过对外贸易、资金流转、技术引进等多种渠道实现紧密关联,构建了全球范围的经济体系。国际合作逐年增多,为了达成更多的合作,成立了更多的合资企业,使合资产品快速地流转到本土市场中,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经营成本。新形势下全球化趋势能够让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达成共赢合作。

(五)规范化趋势

无论是国际企业经营,还是国际贸易合作,都需要遵从国际贸易相关制度和规则,各国都需要在一定的约束中开展合作业务,这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前提。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国际市场情况非常复杂、各国的理念差异性较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很多规则制度并不健全,有一些企业会抓住政策漏洞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扰乱国际市场,造成动荡,制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不稳定性。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向更加规范化趋势发展。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中国品牌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要想顺应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企业的大力发展,就要牢牢地把握住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树立国际的中国品牌,朝着品牌化的战略发展道路不断迈进,让企业能够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经济软实力,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要注重品牌的战略营销策略,能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特点明显的品牌,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企业要对自身的品牌营销的重要意义具有明确的认知,认识到其复杂的特点。在日常运营中,渗透个性特点,推动创新性的发展转变,在国际市场中不断地提高竞争力。

(二)引进高素质人才

归根结底,各个企业的竞争以及国家的竞争,在根本意义上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想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软实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性的战略条件,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所以要针对当前局势,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机制。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人才资源的质量,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阶段在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有良好的应急能力,对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三)优化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体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实现长足发展。企业要对各项工作中的核心要点进行有效把握,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四)加大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当今时代全新的发展导向,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地研发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科技,占据优势的发展地位。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科技投入,有助于相关的行业实现快速的革新和转变,增强科技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利.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探讨[J].经济师,2022(02):130-131.

[2]张喆.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12):90-92.

作者:方丁立

第三篇:国际形势演进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庞仁芝(1953— ),男,山东招远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时代主题转换、冷战格局存续、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等方面的国际形势演进中,当代资本主义既扮演了重要角色,又受到这些方面国际形势的重要影响。考察国际形势演进中的当代资本主义,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国际形势演变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 

【关键词】国际形势;当代资本主义;时代主题 冷战;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一、时代主题转变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时代”是一个战略性较强的宏观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概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界定,划分依据和基本内涵是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十月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现在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人类社会仍处于这个时代。与“时代”相比,“时代主题”是一个策略性较强的微观概念,具有相对的变动性,时代不变时也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转换。战后以来,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时代主题发生了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如果把时代主题的这次转换看作一次质变,那么它经历了一个量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完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西方国家的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内部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潮,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整个世界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时代主题的这次转换,与当代资本主义息息相关,也给予当代资本主义极大影响。

1.时代主题转变的大致脉络

一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新时代。二战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诞生了东欧、朝鲜和中国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2](P680)毛泽东在1940年提出的这一论断,虽然存在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过于乐观的倾向,但正确判断了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及其性质。法西斯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的二战,给人类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战后,争取世界和平、促进本国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追求。

实践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认识到,以往两次通过世界大战来重新瓜分世界,结果出现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核武器时代如果再采取发动战争的做法来划分势力范围,必将给资本主义造成更沉重的打击,为社会主义的扩展创造新的有利时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二战结束时,战场所在的参战国家特别是战败的帝国主义国家凋敝不堪。19世纪以来,欧洲同时存在几个势均力敌的大国。二战打破了这种格局,使欧洲列强的世界中心地位一去不归。美国是二战中最后宣战的大国,但战火没有殃及其本土,战争中成为“民主国家的军工厂”,军事工业快速提升了本国经济和军事实力。1938-1944年的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2倍,但增长的多是军用生产,国民经济军事化达到很高的水平。战后之初,美国面临经济转型的艰巨任务,其他西方国家则面临经济恢复的紧迫任务。

面对以上形势,更出于谋取世界霸权的动机,美国担起了帮助西欧国家和日本恢复经济的任务。援助主要通过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方案进行。当时,西欧有16个国家接受了这一计划,向美国提出了在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的援助要求。美国与这些国家分别签订的协定作了诸多规定,如受援国必须用援款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商品,尽快消除关税壁垒,对美国开放市场,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保障美国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的权利。美国对它直接占领下的日本也采取了扶植政策。美国的帮助,虽然有控制受援国、对外扩张的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该计划结束时,多数参战国的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此后20多年里整个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可以说与马歇尔计划不无关系。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核军备竞赛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1948年,法、德、意和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选出了常设委员会,揭开了有组织的世界和平运动的序幕。会后,有81个国家建立了和平组织。1949年10月,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1950年11月,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华沙召开,有8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大会通过宣言,希望联合国成为保卫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运动的经常性机构——世界和平理事会。之后,世界许多地区举行了区域性的和平会议,各国工人、妇女、青年分别举行了保卫和平的国际性专业会议。这些会议都提出了要求和平的鲜明主张。战后初期世界的和平运动表现出空前的广泛性。

60年代以来,世界和平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日本各界兴起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美国人民兴起反对越南战争的斗争。70-80年代,西方特别是欧洲出现了反核运动和绿色和平运动。以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为背景,所有欧洲国家及美国、加拿大等35个国家举行的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具有特殊意义。这个会议的主要成果是1975年在赫尔辛基签署的《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等最后文件。欧洲安全合作会议是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产物,意味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又推进了一步,甚至有人认为它标志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量变的完成。[3]1986年,联合国决定这一年为国际和平年。

总体而言,二战以后虽然在朝鲜、越南、中东等地发生了多次局部性战争,但世界大战始终没有爆发,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后新独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潮,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加快缩小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差距的艰巨任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敏锐洞察世界走势的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基于这一认识,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论断。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实质含义是:和平与发展是有待解决的大课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演进的大趋势。

2.时代主题转变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时代主题的转变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总起来说,在时代主题转变的过程中,在和平与发展的条件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战后的新科技革命首先从美国开始,随后扩展到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新科技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据统计,1948-1976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增长了3倍以上,年均增长6.6%,被誉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新科技革命也给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1960-1978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一般增长了2-5倍,日本甚至增长了近17倍。[4](P427)国民财富的增加,除了表现为资本家收入的绝对增长,也表现为工人和一般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

经济活动加速扩展并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际经济体系。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国际经济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与水平型并存转变,国际贸易迅速扩大并超过生产的增长,直接投资成为国际关系中更加重要的纽带,跨国公司发展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角,国际金融活动不断扩张。国家在调控国内经济的同时,还联合干预和调节国际经济,为跨国公司鸣锣开道。各种经济活动,不再是直线式,而是错综交叉,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经济体系。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也是国际市场体系。1950-1980年,世界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20014亿美元。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战后之初,美国政府把战时投资建立的军工企业立即转让私人经营,取消了战时实行的消费品配给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等民用消费品生产的增长。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除扩大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为它过剩的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还削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既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也铺平了美国控制这些国家的道路。美国还通过经济手段推动德国复兴和法德接近,增强了美国控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美国通过实施援助和开发不发达地区的计划,加强了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控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霸权地位得以确立;通过控制关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经济关系得以建立。一个时期内,美国还独家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东西方冷战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战后近半个世纪里,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态势是东西方冷战。如上所述,战后时代主题的转换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这个转换严重受制于冷战形势。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在冷战格局下进行的,因而和平是相对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局限。同时,冷战又是在时代主题转变的过程中展开的,因而尽管发生了多次局部热战,但终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当代资本主义与冷战历史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冷战的发难者和主要当事方,而且受到冷战的重大影响。

1.东西方冷战的基本特点

通过二战,不仅美国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苏联也空前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美国、苏联的超级实力决定了两国的国际地位,而它们所实行的不同社会制度,特别是它们所追求的不同利益和目标,又决定了两国的相互关系,进而影响到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在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排斥英国达成了在欧亚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以雅尔塔协议为基础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及其展开的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表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政治上两大力量尖锐对立。随着法西斯的彻底崩溃,战时的美苏同盟因失去存在的基础而告破裂。而一批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又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使后者产生遏制共产主义的共同要求。英国首相丘吉尔卸任前夕,帝国司令官委员会制订了《英帝国安全》报告,正式称苏联为主要敌人,提出了具有冷战色彩的对策和措施。不久,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电,提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美国应拥有实力遏制苏联势力扩张。后来,丘吉尔在美国的一所学院发表演说,危言耸听地鼓吹从波罗的海的斯坦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呼吁英美结成联盟遏制苏联的扩张。这场演说正式拉开东西方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美国抛出了援助盟友、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公开发动了冷战。此后,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等步骤,加强了西方国家的联合,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针对西方的敌意行动,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情报局、经互会、华沙条约等合作组织,从而形成了与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坚持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立场,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怂恿和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对派。社会主义阵营则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目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谴责帝国主义行径,支持民族民主运动和世界各国革命。美苏两国是冷战的主要对手,但丘吉尔预言“铁幕”并提出和推动英美结盟,无疑成为冷战的始作俑者。

军事上两大集团激烈对抗。作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949年4月美国与欧美共12个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与1953年结成的巴尔干同盟、1955年组成的东南亚条约组织、1955年签订的巴格达条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锁链。作为回应,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缔结了华沙条约,签订了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此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把整个世界置于核恐怖的阴影之中。由美苏插手而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持续不断。

经济上两大市场平行发展。为了分化和控制东欧,马歇尔计划最初考虑的受援国包括东欧国家。在遭到拒绝后,美国转而在经济上施加压力,策动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封锁。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于1949年建立了经互会。成员国以经互会为核心,建立起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经济上自成一体。至50年代初期,西欧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而美国的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这时,西欧主要国家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夺回西欧市场,争夺世界市场,力争与美国平起平坐。它们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美国相抗衡,才能维护自身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为此,法国等西欧6国在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7年发展为经济共同体,即西欧共同市场。

战后世界的两极格局实质是美国和苏联争霸世界的格局。美、苏的实力消长和相互关系,成为国际关系演变的主线。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波及和影响到整个世界,渗透到全球每一角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冷战才告结束,两极格局才根本改变。

2.冷战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是冷战的制造者及其进程的主要决定方,而且包括它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深受冷战的影响。当代世界史表明,二战结束至苏东剧变,资本主义是在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形势和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中谋求稳定和发展的。

冷战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协调、整合和一体化。冷战伊始,为了使战败国德国和日本成为抵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便改变政策,扶持和援助它们很快恢复了经济,它们继而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强国。在美国的操纵下,一系列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通过这些国际组织的调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比较稳定和有序,自由开放和多边主义政策在西方国家推行开来,加强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并不断推进,成为有关国家相互协调的重要机制。冷战所推动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使它们之间至今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事,保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总体稳定。有人认为,“冷战”这一用语难以涵盖战后历史的丰富内容,只强调了军备竞赛与对峙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和基本现实,如果采用“冷和平”或“核和平”的用语,在逻辑上和实际上更贴近于和平对峙的局面。

冷战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特别是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了取得冷战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核能、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创造了军备竞赛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冷战期间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从中得利。如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从日本采购的军需物资达23.9亿美元;越南战争期间,日本因这场战争每年增加的出口额在20-25亿美元。冷战期间,核武器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但却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战之所以冷而不战,一个重要原因是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冷战使西方国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国际政治理论认为,经济与军事等后起的国家,一般希望改变国际体系的规则,改变势力范围的划分,甚至改变世界领土的分配。而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则力图维持既有体系的平衡。如果努力失败,这种失衡往往依靠战争来解决。战后的形势有所不同,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一旦发生正面冲突,很有可能使双方都失去一切。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冷战思维的产生。冷战期间,敌友界定的重要依据是意识形态,冷战在本质上成为两种制度和价值观的较量,反共主义始终是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遏制成为西方国家政策的基轴。冷战思维是冷战的思想基础,而冷战进一步强化了冷战思维。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已不构成威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舍弃冷战思维。它们利用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游戏规则,动辄实行经济制裁,维护自己在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它们奉行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理论基础的“新干涉主义”,公然破坏“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它们固守旧的集团政治,推进北约东扩,维持冷战时期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军事同盟;在军售问题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美国力图垄断国际军火市场。对于中国,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国家也难以跳出冷战思维的窠臼,要么鼓吹“中国威胁论”,要么散布“中国崩溃论”。舆论认为,无论是西方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还是西方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论是1989年中国的“6•4事件”,还是2008年中国的“西藏事件”,都体现了一个深刻的政治本质:冷战。现实表明,虽然冷战格局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并未完全终结。

三、冷战后多极化走势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西方舆论认为,苏东剧变等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用“和平演变”等手法打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宛如一场强级政治地震,不仅使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严重失衡,而且打破了战后世界的两极格局,加速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与当代资本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成为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推动者;另一方面,多极化趋势又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多极化趋势的进展状况

两极格局终结以来,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世界新格局构想,并在竞争和角逐中不断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争相在新格局构筑中充当主导力量,大国间的关系经历了比较大的动荡、分化和改组,世界格局在总体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

以领导整个世界为目标的美国。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并未收敛,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呈肆虐之势。海湾战争打响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便提出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的主张。而海湾战争的胜利使它的单极世界的野心更为膨胀。其国际战略是:立足美洲大陆,向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洋扩展。其实现途径是:在军事上,或纠集它国,或单打独斗,对热点地区进行干预;在经济上,通过美洲,首先是北美经济一体化,以确立它对欧、日的优势地位;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上,对前苏联地区和中国进行西化。1998年12月,美国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公开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绝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执政不久的奥巴马总统,虽然呼吁各国领导人肩负更多的全球重任,承诺美国将成为全新的合作伙伴,但仍致力于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极力防范和遏制“多强”发展成为挑战者。

以与美国共管世界为目标的欧盟。欧盟从二战后的法德煤钢联营起步,经过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的“经济共同体”,在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政治一体化迈进,以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恢复欧洲昔日“世界中心”地位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来,欧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27个成员国先后通过旨在简化并强化欧盟决策机制的《里斯本条约》。按照这个条约,取消有关欧盟事务的一国否决权,设立了类似欧盟总统的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这将大大提高欧盟的决策效率和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力度。

以谋求政治大国为目标的日本。在冷战格局下,日本与美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在美国的核保护下谋求发展,于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从埋头国内建设和对外采取低姿态的内向型战略,向积极开展大国外交的外向型战略转变,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009年8月大选获胜的民主党发表言论表示,要改变过分偏向美国的对外政策根基,转向重视亚洲,推动建立类似欧盟的东亚共同体。

以重振雄风为目标的俄罗斯。苏联解体,使独立后的俄罗斯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起初,俄罗斯推行的是亲西方的外交路线,但严重损害了俄的国家利益。于是,俄的对外政策开始由一边倒向全方位转变。普京任总统后,于2000年7月推出了《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提出了在地理区域上覆盖俄罗斯、北约国家、中亚国家和中国的“全球稳定弧”构想。2008年8月,俄以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对外战略策略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久,俄的战略轰炸机飞抵与美国叫板的委内瑞拉,两国宣布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此,西方媒体或称之为冷战的回声,或断言冷战时代根本就没有结束。

以促进世界多极化为目标的中国。苏东剧变不久,中国政府就明确指出:“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5](P34)邓小平强调,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在既定战略方针的基础上,中国进一步确立了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战略构想,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通过改善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在加速中推进。经济实力的壮大,大大加强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多极化趋势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作用更为明显。

除了以上主要力量,印度、巴西等其他正在崛起的地区强国,还有区域经济机构、区域安全机构、区域混合机构,都是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的多极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居于超强的一极。2008年的美国,GDP超过14万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3倍多;军费开支超过6千亿美元,占全球国防开支的40%,高于第2位至第10位国家的国防开支之和。一位美国学者指出,中国是最有可能成为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但不管如何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20%-30%,人均GDP不及美国的10%;在可预见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综合财富、规模、技术能力以及生产力等各种因素,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跟美国相比,世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加若干大国的世界;X这一变量的增大会引起重要后果,但不会改变美国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强于任何其他国家的事实。[6]由“一超多强”到“多极均势”,由“经济多极政治单极”到“政治经济多极”,世界格局的演进将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2.多极化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多极化趋势,不仅冲击着超级大国的单极霸权,而且冲击着西方国家的集体霸权,同时不断削弱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色彩,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多极化趋势不断削弱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色彩。这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非凡表现。奋起直追的中国超越了一个又一个西方大国,中国的表现令西方世界刮目相看,但事情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是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又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模式”。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模式,而中国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社会主义中国作为快速壮大的一极,无疑将不断削弱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色彩。

多极化趋势不断改写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力量对比。近些年来,中国之外发展较快的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正在成为塑造未来世界面貌的重要力量。首先,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加速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因素。2008年,巴西和印度的GDP分别达到1.665万亿美元和1.237万亿美元,进入世界经济体十五强之列。同时,以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为代表的中小新兴经济体也开始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亮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总体在高位运行,增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其次,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组织机制建设,成为推动全球性及区域性国际组织机制变革的重要力量。再次,新兴经济体积极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影响力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冲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

多极化趋势不断改变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冷战期间,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7国集团,不仅主宰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事务,而且在世界政治与安全问题上步调一致。冷战结束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美、欧、日的关系进入一个冲突最多的时期。美国“9•11”事件后,以安全观念冲突为核心的欧美分歧日益严重,并在2003年伊拉克危机中达到顶点。在日本,鸠山由纪夫政府“重新考虑日美同盟现状”、“要求美日关系更加平等”的态度引起了两国间的摩擦。面对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甚至有人提出了西方世界是否仍然存在的疑问。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和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美英与德法对峙,7国集团不堪一击。当然,为了化解分歧和矛盾,为了维持主导世界的地位,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合作和协调的努力。如欧美签订了《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计划》,强调要对第三方采取共同政策,并在世贸组织等国际机制中加强合作;欧盟通过了《里斯本条约》,在政治整合上迈出新的步伐,增强了成员国以一个声音说话的力度。

多极化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不断压缩美国霸权主义肆虐的空间。战后以来的世界,多数矛盾集中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冷战结束后,美国依然坚持冷战思维,毫不隐讳地推行“新干涉主义”和“新帝国主义”,企图巩固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为此,它积极推行全球称霸战略,对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国家,进行全面的干扰、破坏和控制。然而,事实表明,美国的霸权能力开始衰退、霸权地位受到挑战。“9•11”事件后,美国霸权一度升至巅峰,继而开始走下坡路。在美国深陷两场战争与金融危机之际接任总统的奥巴马,上任后大幅调整对外战略,明确承认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多元化,强调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单独应对21世纪的挑战,强调21世纪的大国竞争应摆脱零和游戏。所有这些表明,美国的霸权图谋已力不从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主张的世界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按照这样的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将从制度上约束和限制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

四、经济全球化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战后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继续经历深刻的变化。扼要说来,当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当代资本主义主导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并演绎着当代资本主义。

1.经济全球化中当代资本主义的作用

历史表明,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是一项世界性事业。500多年以前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较大发展,日渐面临市场不足的商业危机。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7](P33)在资本本性的驱使下,欧洲人进行了旨在拓展市场的探险活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两半球文明间的隔阂,缩短了欧洲与外界的距离,揭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P276) “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9](P83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论述,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场景,而且揭示了资产阶级在其中的历史作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启以来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当今更是表现了异常迅猛的态势。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当代资本主义主导者的角色,从以下几方面可窥其一斑。

经济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国际垄断资本非常欢迎这种理论,吹捧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并鼓动政府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在成为当政者施政理念的同时,又从学术和理论走向政治化,成为西方国家向外输出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广泛传播,助长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可以说,新自由主义是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理论工具。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生产、金融、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提供了强大支撑。约翰•奈比斯特描述说,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经济上首先推动美国前进的两大发明为电报(后来是电话)和铁路,而使地球变成全球村的两大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讯卫星。实事求是地看,推动全球化进程的科技成果主要集中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优势成为西方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杠杆,并使它们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开路先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导作用。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10](P264)传统的国际贸易指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能够作为交换对象的标的物不仅有货物,也包括服务及生产要素。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务服务,拓展了世界贸易的空间,推动了世界贸易总量、结构、体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战后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生产增长速度,在较长时期内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的贸易增长,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进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引擎。

跨国公司。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跨国公司既是重要载体也是主要推动者。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目前,全球有7.9万个跨国公司及其所属的79万个国外分支机构,销售规模达到31万亿美元。跨国公司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是西方国家经济的基础,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为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在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中,西方国家的大跨国公司居多数。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生产经营中,这些大跨国公司占有份额极大,起着主导的作用。

国际分工。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开始。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深化,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更加显著。今天,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整个地球俨然是一个大工厂,资金、原料、技术、劳动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产品销往不同国家和地区,“全球产品”越来越多,生产国际化愈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特征。国际分工所体现的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各国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在产生之初属于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今天尽管参与者有多种类型的国家,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是居主导地位的参与者。因而,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性质仍主要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国际分工乃至经济全球化主要受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支配,具有剥削、不平等、两极分化等性质。

协调机制。全球化经济的运行需要有国际性协调机制。当代世界经济关系的调节机制,主要是二战结束前后建立的世界银行(WB)、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管理着全球经济中的货币、贸易和投资。它们虽然头顶“国际”或“世界”的帽子,但实际上掌控在少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手中。这些组织成立时,美国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其他西方国家的发言权很小,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所以这些国际组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国意志的产物。此后,这些组织尽管对世界经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规则、决议和活动多遵从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的意志。欧洲人甚至认为,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实质上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国际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综上可见,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全球化的抵触情绪日趋强烈,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形成声势浩大的浪潮。西方学者认为,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破裂、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京都议定书》名存实亡,标志着全球化已走过巅峰时代,正逐渐放缓步伐,并面临倒退甚至走入死胡同的危险。全球金融危机使美欧国家损失惨重,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全球化的怀疑和抵触情绪。经济全球化,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而且体现着人类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规律,金融危机之后也许会放缓步伐,但不会改变不可逆转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核心,涉及各国在一系列领域的相互联系,包括作用、制约和摩擦。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向世界扩展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弊端和局限扩展至全球,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多方面重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它使劳动力等一切经济资源变为商品,使分工协作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使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优胜劣汰机制给社会经济注入以往一切时代难以比拟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11](P232)二战以后,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剧变后的原东欧国家也选择了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发展道路,从而扩展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仅商品和资本在全球流动加快,而且西方国家还极力通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渗透,企图按照自己的面貌塑造未来世界。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西方国家内部的社会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从来都不是一致的,不仅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利益也存在矛盾,而经济全球化则暴露和扩大了这些对立和矛盾。这一点,在资本和技术的跨国转移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的国际转移,使呆滞资本得以复活,使淘汰技术获得新生;利用这些资本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组织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部分产品返回本国市场,可以取得较高的地域差价或商业利润。但是,这些利益在发达国家内部的分配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被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家所占有,广大劳动者乃至部分中小资本家,不仅很难分享利益,甚至反受其害。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资本和技术的转移使部分当地职工失业,一些中小企业造成冲击乃至破产。这些失业者和受冲击的企业主,加剧了这些国家内部的社会阶级矛盾,助长了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构成了反全球化浪潮的社会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几率。资本主义再生产,一方面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又造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的趋势。两种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8](P278)然而,通过经济全球化所实现的市场扩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在全球范围内放大和加深了这一矛盾。市场经济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较高效率的优点,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也把它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对于消极方面,一国之内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防止和纠正,而全球范围内则因没有“世界政府”而难以克服。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分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独享天时:全球化风起云涌之际,正值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资本主义似乎取得“全面胜利”;它们又占尽地利:从西方国家流出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又由这些国家决定了流向,带动着对它们更为有利的全球资源配置;它们还拥有其他许多条件:国家整体实力、国际市场参与程度、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所有这些,使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享有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享受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甚至经济周期的波动也由此变缓,经济高涨阶段持续的时间更长。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受益相对较少,两类国家的生产水平差距在总体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扩大。1950年的人均GNP,低收入国家为164美元,发达国家为3840美元,此时为23倍的差距,到1980年发展为39倍,而1994年上升为62倍。不仅如此,南北差距已由贫富差距扩大为包括数字鸿沟在内的多种差距。

经济全球化影响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根据IBM的统计,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率,1988-1997年为3.4%,超过前10年的平均值,1998-2007年进一步提升至4.1%。[12](P259)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的资本主义扩张,剥削、分化、无序、混乱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伴随物也必将蔓延,从而造成人类寻求更理想社会制度的客观基础。一些西方学者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论证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合理性,认为资本主义扩张加重了全球失业问题,扩大了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破坏了生态系统,强化了跨国资本家阶级的权力,从而造成了对民主的破坏,等等;而社会主义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范式,这种范式倡导民主与平等,反对剥削与压迫,特别是没有把人类推到自然界的对立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全球化的结果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相反却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列宁从论述民族问题的角度指出:“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有两种历史趋势。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这是其一。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是其二”;“这两种趋势都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规律。第一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占主导地位的,第二种趋势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成熟,正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化”。[1](P340)按照列宁的思想,第二种趋势发展得越充分,资本主义就越成熟,向社会主义的转化也就越充分。在今天,这一趋势演进的载体就是经济全球化。

战后六十多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除了上述内容,还有新科技革命的深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等方面。这些方面也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有待于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程玉海,曹胜强.20世纪世界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4]黄宗良主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M].红旗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美]斯蒂芬•布鲁克斯等.重塑世界秩序.美国外交杂志双月刊,2009(3-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1]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王金存.帝国主义历史的终结[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张海波]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in th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PANG Renzhi

(College of Marxism,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f PR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作者:庞仁芝

第四篇: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摘 要:国际领域逐渐呈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国际形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直观影响。多变的国际形势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也承载诸多风险,需要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发展战略

伴随中国在国际社会综合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也更为紧密,在国际领域,中国经济获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但是多变的国际形势,也给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基础,针对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伴随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感受到中国发展对其自身国际地位的冲击,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体现,对于部分国家而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对传统国际政治地位的挑战,从资本主义视角思考中国崛起的问题,使部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感觉到威胁[1]。

1.2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债务问题,不断积累的债务,对于国家的偿债能力也提出较高要求,一旦国家的偿债能力不足,当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动荡时,便会导致债务危机的出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实体经济债务总量已经达到244.1万亿元,负债率已经达到30000,而国际领域对于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标准值为6000,债务危机可能成为扰乱国内金融秩序的重要问题。

1.3对外贸易风险增加

外贸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导致中国对美国市场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外贸出口在2017年的出口总值为15.33万亿元,2018年的出口总值达到16.42万亿元,虽然对外贸易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国际贸易争端、新兴国家市场不稳定、国际政治格局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对外贸易的风险持续增加。

2 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2.1体现大国风范,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为减少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应当坚信“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在全球经济融合发展的环境下,在提升本国利益的同时还能够考量他国的利益与经济发展,减少不同国家之间可能产生的贸易摩擦,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2]。“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充分体现中国的大国风范,未来的经济发展应当坚定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以中国经济发展为契机,积极促进更多发展中國家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2.2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为实现经济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我国应当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供给侧改革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去产能、去杠杆的经济发展目标,完成降成本、补短板的发展任务,突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为导向的工作任务,并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策略以及改革措施的落实,保证各项促经济发展政策能够得到实践,体现其对于促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2.3鼓励各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各行业领域应当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将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型动能。对于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生产效率以及产能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化。

2.4持续体现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人口宏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使社会民众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升,民众生活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趋提高,产品制造业应当通过提升产品品质等方式提高产值,以人口宏利、内需为发展条件促进自身经济增长,从而持续体现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

3 结束语

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风险增加等影响因素,可以通过体现大国风范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各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体现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战略,提升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从而保证国内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王雨.浅析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新调整[J].全国流通经济,2017,(33):33-34.

[2]徐美娜,高宇,铁瑛.“全球化变局、国际经贸形势与大国战略高级研讨会”综述[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3):91-96.

[3]薛曦.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16,(37):243-244.

作者:陈敬讼

第五篇:新国际形势下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摘  要:新国际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西北工业大学在推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的国际形势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化水平;对策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意见指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迫在眉睫,又恰逢其时[1]。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鼓励培养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支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2]。而各类因素的影响,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新国际形势下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成为新的课题。而受各种因素影响,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工作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在新国际形势下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成为新的课题。

一、提升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存在的问题

(一)教師参与国际化的意愿较低,参与程度较弱

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首先应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持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需要持续加大对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参与国际化工作的意愿并不强烈,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的人数较少。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现有的职称评聘、研究生招生分配指标、绩效考核等对教师国际化水平的要求较为笼统,没有真正提出对教师参与国际化工作的长期发展要求。

高校教师评聘直接关系教师个人发展、学生培养质量以及高校教育质量,职称评聘标准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风向标。西北工业大学在《西北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2021版)》对教学科研、教学为主系列教授任职基本条件中“国际合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见表1。

从教学科研系列任职条件中可以看出,如评聘教授,教师只需在参与国际人才培养、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取得重要学术影响中取得2项代表性业绩即可,大多数教师都可以满足。而“参与国际人才培养”属于可选项,教师如果没有参与国际人才培养环节,可选择“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取得重要学术影响”。总体而言,任职基本条件已强调要求教师参与国际化工作,但要求并不高,且对学生国际化培养方面的要求较低。

(二)学生国际化发展意识淡薄,出国进行联合培养制约因素较多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出国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资助方式参与出国交流。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出国交流可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学校公派项目、学院公派项目、短期访学项目、企业资助项目、国际会议等,但是每年出国交流的研究生人数仍较少,在全校研究生人数中占比较小。2019年全校研究生出国交流1129人次,占全校研究生总数7.9%。其中,通过参加国家公派、创新联培、短期访学等三个月以上长期出国交流的研究生244人次,占全校研究生总数1.7%;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寒暑期项目、竞赛实践等三个月以下短期出国交流研究生885人次,占全校研究生总数6.2%。影响研究生出国交流人数较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研究生国际化发展意识较淡薄,有出国交流计划的研究生较少,且培养方案及体系中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取得国际化培养环节的学分;第二是制约研究生出国进行联合培养的因素仍旧较多,例如出国交流项目竞争激烈且名额较少、导师派出研究生的意愿低、导师与国外高校没有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外语语言水平较低等。

(三)部分留学生生源单一,培养质量有待加强,对来华留学教育投入偏少

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而且我国政府、高校等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了奖学金,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地,来华留学生人数及国别数持续增加[2-4]。但是我国研究生国际教育吸引力仍旧与欧美等国有差距,留学生国别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生源单一。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在校学位留学生978人,其中研究生留学生520人,仅占全校研究生人数的3.4%。2020年录取学位留学生研究生222人,实际报到188人,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国外的留学生无法返校,2020年起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全英文课采取线上授课及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授课模式。为调研新型授课模式的授课质量,学校对留学生、授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反馈新型授课模式主要存在留学生线上互动较少、授课软硬件条件差、留学生缺勤等问题。留学生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卡顿、缺少课程教材及录屏、时差影响、教师语言水平、学习平台繁琐等。由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型授课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增了“软硬件设施无法支持线上授课”等类似的问题,但是仍存在痼疾,例如留学生基础差、教师语言能力有待提高、留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所以,提高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国际化水平,仍需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等问题上下功夫。

二、新国际形势下提高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国际化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可借鉴世界一流高校教学科研评价方法,改革教师教学科研评价体系,与国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公司等共建“同行评价专家库”,建立同行评议晋升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影响、贡献评估、效益产出等评价内容。针对从事基础研究并申请职称晋升的教师,逐步采用国际同行评价方式,遴选数名国际学者对申请晋升职称的教师进行评价,最终按照国际学者的评价反馈及教师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决定是否晋升职称。通过加入国际同行评价机制,督促教师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交流,提升自身在国际同行领域的知名度,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开拓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渠道,与更多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设立“国际化拓展岗位”,专职于开拓国际化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及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培养。高校应给予“国际化拓展岗位”教师在研究生指标分配、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指标上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教师在申报“国际化拓展岗位”时,在满足教学、科研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将工作重点置于对外合作交流上[5]。

(二)课程思政引领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化意识培养,严格学业标准,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学术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应加强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引领研究生开拓国际视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交流、能在国际性组织和事务中担当重任、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拔尖创新人才[6]。高校应联合国外知名高校、机构和企业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立足学生国际化教育体验,提升学生多元化分析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国际化学分和实践的要求。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应建立以理论性、前沿创新性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国际联合培养、学科交叉培养引导,明确对学生参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立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增加专业学位学生去中外合资企业或外企实践机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7-8]。

(三)改革留学生招生模式,吸引优秀生源,优化留学生教学体系建设,加强留学生学术学风建设

西北工业大学虽是“双一流”高校,但由于办学方向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国际排名及国际影响力,不利于学校品牌和文化推广及传播,从而制约了研究生留学生的申报人数。基于此,在新国际形势下,高校应运用新媒介传播方式及手段,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队伍建设,增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达到长期宣传潜移默化的效果,发挥品牌效应。学校应拓展海外招生平台并探索新的合作伙伴,通过校企合作和联合培养不断提升招生质量。

提升全英文课程教学质量,加强线上及混合式国际化课程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全英文课的深度融合。学校可对全英文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问题式研讨型一流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名师引领建设,构建名师系列一流课程群。加强教材国际化建设,让教材建设从原版教材选用、改编,逐步向自编英文版教材发展。

加强研究生留学生的学术学风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培养专业突出、学业优秀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学校可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依托奖学金评比,号召向优秀留学生学习,树立典型、表彰优秀留学生。支持留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状况与理解层次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交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学业的影响。鼓励朋辈互助教育,共促学业与科研能力发展,按照地域国籍、学科专业、授课语言等不同类型,成立朋辈辅导小组,在考虑时差、网络信号等情况下,合理有效组织辅导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帮助留学生研究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科研和学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翁铁慧. 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1):1-6.

[2] 叶方,李一兵,张朝柱,等. 完善对外交流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3):55-56.

[3] 张丽娜,李艳.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高校来华学历留学生招生宣传策略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J]. 科教文汇,2019(06):17-18.

[4] 赵奇栋. 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在线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20(15):56-58.

[5] 洪大用. 深入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1):4-7.

[6] 夏品奇,江驹,王严. 创新理念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53-57.

[7] 羅尧成,束义明.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8-63.

[8] 郭瑜,刘京诚,李新禄.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基于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分析[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06):168-171.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作者:马丹

上一篇:国际贸易的毕业论文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