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读后

流行音乐已成为当今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音乐现象。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音乐美学关注的是它的审美价值,音乐史学关注的是它的历史发展和流变,对于它的流行(传播)的研究则是音乐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曾遂今先生所著《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即是用音乐社会学的方法对流行音乐(包括广义和狭义)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也可以将该作视为曾先生1997年版的《音乐社会学概论》(2004年“增删修改”版为《音乐社会学》)的“姊妹篇”、“系列篇”。如果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社会学专著”(于润洋语)的《音乐社会学概论》对于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着开创性的意义,那末《中国大众音乐》(以下简称《大众》)一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其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的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一、视角的独特性

涉及“流行音乐”(或曰通俗音乐)一词,一般特指源于欧美的、现代社会城市中诞生的通俗化、时尚化、商业化的音乐。具体说来,即是以其时间上的现代性、空间上的城市性、审美上的通俗性、制作上的现代科技性、流行上的商业性等为特点的大众化音乐。《大众》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其一,是大文化的视角。即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第二章)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流行音乐(包括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大众音乐,更是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此可视为《大众》之流行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二是历史的视角。如对中国流行音乐所作的历史学、社会学分类上将其定位为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现代则为政府音乐、专业音乐)相对的“大众音乐文化”(导引,第二章)。从而提出了“广义而宏观的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导引)的概念,并通过历史上的大众音乐所具有的“自然的”“面向社会,面向最广大群众”(导引)的共性的描述,深刻揭示出广义的流行音乐的本质特点。其三是现代传播学理论的视角。流行性,可谓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性。对于作为大众音乐的流行音乐的流行(传播)特性的研究,应该说是《大众》理论展开的逻辑重心,从而也形成对以往多见的关于流行音乐单纯的或形态学、或审美学、或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新开拓。基于对大众音乐的历史、宏观意义上的审视,《大众》进而深入分析讨论了大众音乐的传播形态(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及其商品性(第七章)、流行性(第八章)等。特别是其中关于技术传播的五大类型(乐谱、唱片、无线电、电视和数字化网络)(第六章)、依技术传播媒体分类的大众音乐传播的五种形式(a.原始、b.乐谱、c.表演、d.唱片、e.无线电-电视)(第六章)、音乐流行模式“三环”(A.激发环节;B.社会心理倾向;C.作品本体)制约图式等的解析方面所体现出的从社会学、传播学以及历史学、审美学、心理学角度对大众音乐进行综合考察的全新眼光,尤见其学术视角的“前沿”和独到。

二、视域的开阔性

《大众》全书的结构总八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二为后四章,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在第一部分中,《大众》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维度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囊括了远古乐舞,先秦民歌,秦汉乐府、相和歌,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隋唐曲子,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元代杂剧、散曲,明清小曲、戏剧等等(第三章);横向的空间维度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第四章)等等,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另如在全书第二大部分后四章中论述大众音乐作为 “音乐商品的历史进化与发展”(第七章)时,对音乐商品价值从 “零时期”、到“萌芽、发展时期”、再到“膨胀时期”所作的历时性分析,也表现出其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视线的深刻性

《大众》在为我们描绘中国大众音乐及其传播、流行的发展史实时,均是与“论”密切相关、相连的。由上所述,其叙“史”述 “实”可见宏阔的视野;而其立“论”上,则不乏学术上的诸多真知灼见。如作者在对“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进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评述之后,所得出的“大众音乐是整体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章),是“历史的晴雨表,社会发展的指南针,社会感觉的心电图,历史长河的录像带”(第四章)的结论;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作政府音乐(Governmental)、大众音乐(Popular)、学院派音乐(Academic) “三相划分”及其交相互成、互动(如20世纪50—60年代GPA/GP/GA型;60—70年代Gpa/地下P型;80年代P/GP/A型;90年代G/P/A型) 理论(第二章)的提出,从而超越了关于音乐文化分类认识上惯行的“雅与俗”、“主流与非主流”、“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讨论大众音乐的传播流行问题中所作“人类社会的音乐实践,本质上是音乐传播的实践”(第五章)、“正向传播与反馈(传播)的长期双向交流形成”对“某文化风格的”“认同”及“民族精神气质的标志”(第二章,第五章)、“音乐史就是音乐的流行史”(第八章)等理论概括;在论述大众音乐的商品属性时所提出的“在我们现实的音乐商品中,对音乐商品的二重性的认识,其意识形态性应当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第七章)的观点等等,都表现出作者深刻的学术见地。

四、视触的敏锐性

《大众》对大众音乐进行历史的和传播学、社会学的透视中还可见其现实针对性方面敏锐的视触。如对当前流行歌坛“走穴”、“营业性演唱”(第四章)、“假唱”(第六章)等的社会学分析;对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两个极端”(“俗不可耐和晦涩离奇”)(第七章),对电视晚会“三多”(声乐多,声乐中独唱多,独唱中流行歌曲多)现象和“电视晚会的艺术带头性和传媒权威性逐步消失”(第六章)的倾向等的批评;对中国流行音乐“起码较长时期内”像80年代“音乐商品生产的‘大瀑布’(状况)再也不会出现”(第七章)的预测。再如,面对“今天音乐商品价值膨胀期,占社会传播支配地位的e式传播(无线电-电视)致使传播透明度趋近于零”的情形而敏锐地指出音乐商品的“艺术、商品追求上价值选择”已到了临界点,从而发出警惕“音乐商品成了商品价值规律的奴隶”(第七章)的呼吁,等等。对“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的研究,其首要的目的和意义,无非在于发现其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音乐文化建设”。由上可见,这也正是《大众》为我们所呈现的著述宗旨。

除上述“四性”,另其全书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贯穿(如唯物史观、马克思商品学说),研究上多学科又多种方法(如系统论、统计学)的综合,分析论证中动、静态的结合(如音乐传播透明度衰减图示,上述当代中国大众音乐文化“三相”划分互动、音乐流行模式“三环”制约理论),对最新理论动态和社会音乐信息的广泛把握,学术性、教材性与可读性的兼具,史料的丰富翔实及图(包括插图、图示和图表)文并茂等方面,也属于该著较显著的特点。若要找点不足,那就是关于“中国大众音乐文化体系大观”中民间、宗教、军旅、儿童、革命、当代城市民间等六类音乐的分类逻辑上似不甚严谨,另文中个别处是否论述应再求精炼、举例应更求典型。

刘 航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刘 航

第2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本文通过阅读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读后感,一是介绍该书中的方法论,二是简要论述书中采用的因果链条分析模式,三是简单梳理和介绍后人对该书的批评和误读。

一、方法论的介绍

韦伯的方法论工具即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从一个时代某些特有的社会现象这种经验材料中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抽绎不同经验材料所建立的不同理想类型,其功能是对经验事实进行分类与比较(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都是理想类型,韦伯通过分析这些理想类型来进行研究。

对于诠释性的理解,韦伯呼吁诠释性的理解社会学,通过详细考察他们的价值、传统、情感和利益的环境来寻求“从内部”理解人们的主观意义,这一做法可以扩展社会学家把握行动意义的能力(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韦伯认为要分析遥远过去的行为及其动机,就要用诠释性的理解方法来探究人们如何将意义赋予行动,从而得到比较完善的解释。

将历史考察方法与逻辑考察方法的统一(叶静仪,1999)。禁欲主义、理性行事和天职概念与资本积累和雇佣劳动的历史事实相对应,这种对宗教的逻辑考察方法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过程。韦伯借助理性类型来把握、通过诠释性理解来探究各种人群中的个人的主观意义,用以分析群体及其成员的心理动机,具有方法论上的进步意义。

二、因果链条的分析

韦伯研究的是以其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那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理性思想这一特殊具体的形式到底是谁的精神产品,他感兴趣的是“存在于每一种关于职业的观念之中的那种非理性因素的起源问题”(第57页)。《新教伦理》的中心议题是:“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译本前言第1页)。这里包含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因果链条,即宗教改革一新教伦理一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一近代资本主义(吕东伟,2000)。

关于因果链条:其一、新教伦理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这是韦伯命题的历史因果链条上的第一环节。其二、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宗教根源,新教伦理直接催化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四舍五入的等同,新教伦理不是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唯一原因,后者也不是前者的唯一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资本主义起源历史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三、“资本主义精神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意识的推动力,这种社会意识就体现为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指的是“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表现出来,它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来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第49页)。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精神所涵盖的文化意蕴决非就只是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且相互适应的(吕东伟,2000)。

关于精神转型过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相交部分在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里蕴涵着两部分内容:“准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在宗教世界里的境遇和“新教的世俗禁欲主义”及其在世俗世界里的境遇,这里也就存在着两种精神转型的一个过程。精神转型有内在转型和外在转型之分,内在转型是指同一精神型态内部由于自身世界和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引起的内部转型,外在转型则是受外部世界物质性领域转型的影响,一种精神转型以内在转型为先决条件。在韦伯的因果链条里有两处精神转型,一是宗教改革引起的“传统基督教伦理一新教伦理”的内在转型,由基督教内在的发展规律决定;二是“新教伦理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外在转型,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化运动,体现了宗教世界的世俗化和世俗世界的神圣化(吕东伟,2000)。

具体的精神转型过程有四个阶段:拒斥阶段,世俗世界追逐利益为上帝所不喜,新教伦理起主导作用;容忍阶段,随着传统的崩溃与自由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获利活动作为一个事实而被容忍,这里前资本主义精神产生;支持阶段,参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中上层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精神成型并得到新教伦理的支持,这里世俗禁欲主义主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分离阶段,新教伦理被资本主义及其精神所弃,不再被世俗世界所用,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得到体现和升华(吕东伟,2000)。

三、批判与误读

对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批判与误读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先后关系、虚无关系、考察因素的孤立性。

有关先后关系方面,首先是行为与规范的先后,究竟是先有了禁欲主义的行为,然后为了寻找合法性而在宗教中找到依托,还是先有了禁欲主义的行为规范,人们才开始这一行为的。其次是新教徒与资本阶级的先后,究竟是新教徒主要是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主要是新教徒,前者可得出资产阶级是由宗教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结论,而后者则可得出资产阶级的兴起推动着新教的发展。最后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先后,事实上,新教伦理起源的宗教改革发生之时,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韦伯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精神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他所指的新教伦理影响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而且在他那里,资本主义精神是可以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而存在的。

有关虚无关系方面,有人认为不存在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是虚无的关系,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又有人说韦伯将一些优秀品质归结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在这种精神作用下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实质上这些到底能不能归于一起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还有人说他的推论只探讨行动规范的层面,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既没有利用文献探讨体现伦理规范作用的切实的行动,也没有论及对资本主义起推动作用的行为现象,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只是行动的气质,基于同一集合体,因而是虚假关系(王水雄,2001)。韦伯在他的论证中并没有明确区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有时甚至认为两者内涵并无二致,由此引来了这些批判。

有关考察因素的孤立性方面,有人认为韦伯的因果论证链条中缺少了对其他因素的考察,诸如是不是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伦理那种禁欲主义的行为规范,是否还有其他社会运动产生的作用;韦伯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或者资本主义精神产生过程中的经济自身发展因素;他将新教伦理从西方思想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孤立出来,还将宗教改革与欧洲同时代的其他社会经济变化割裂开来,很多观念并非宗教一力而为之(李春华,2003)。实质上,韦伯著作此书的目的应该并不是建立宏大的解释框架来分析资本主义,而只是从特殊个案的因果关系出发寻求两者关系,他只考察的这部分内容得到的结论并不需要用来解释所有的现象,只要资本主义精神真正受新教伦理影响,那他就是正确的。

总之,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可以说是独具新颖性,他所要研究的是:“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更进一步地说,我们的资本主义文化究竟在哪些具体方面可以从宗教力量中找到解释”(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这种研究思路对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独树一帜既可以赢得学术成就,也容易引来非分的批判,实质上很多人曲解了韦伯的观点,只是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否定并不足以真正站住脚,虽然有的问题的提出对修正韦伯的命题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批判和误读都不能抹掉韦伯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卓越贡献,他不愧为社会学三大家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再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命题的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2003(2)

[2]吕东伟,解析韦伯命题及其现实性意义[J],社会学研究,2000(5)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1987

[4]叶静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作者:庞果

第3篇:学写“读后感”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本文指导了学生学写“读后感”作文,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指导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读后感;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材分析

《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就是把读文章、书籍的体会、感受写下来。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学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不管是阅读种类还是阅读量,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但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动笔写感受。从三年级起我们班已经练习写过读后感,很多学生都有写读后感的经验,但是,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写得不够深刻,往往就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感受。

三、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先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激发兴趣,先以聊天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印象最深的文章或书籍的感受,又借鉴例文铺路搭桥,让学生轻轻松松用我笔写我感。通过讲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

四、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能文通字顺地表达阅读文章、书籍后真实的体会与感受。2.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3.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努力学会修改作文。

五、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读后感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即怎样写好读后感)

六、教学过程

(一)写前交流,打开思维

1.交流: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最近你们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感受。评价: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及时引导和点评。

2.引出课题:多读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像我们刚才谈话这样,如果我们把读书时的感受和体会及收获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相机板书课题:读后感)

引导学生观察:从老师板书的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继续引导: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感”字写这么大?特别要强调什么?

(二)阅读资料,感悟写法

1.阅读教材第130页上有关读后感的一段资料,看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学生默读资料,用笔勾画重要信息,接着全班交流:从这段话中你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板书。

2.交流:怎样写好读后感?

3.范文引路。范文一:成功的例子。(1)阅读教材第130页上的一篇读后感。读后交流评价:这篇读后感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你学习,先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2)如果是你写,你还有哪些感受?范文二:需要修改的例子。列举自己上三年级的儿子学了《鹿和狮子》,也写了一篇读后感,只有一句话:听了之后你有什么建议吗?

(三)提出要求,自主习作

1.提出要求:选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是课外书上的,也可以是语文书上学过的一篇文章。

2.指导拟题:取个怎样新颖的题目呢?最常见的有:读《 》有感、《 》的读后感、由《 》所想到的、读《 》后的感想;较新颖的题目有: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有感,珍惜生命——读《生命 生命》有感。题目中的第一行是正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中心,第二行是副标题,大家在写读后感不要忘了副标题中的破折号和书名号。

(四)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

读:读懂文章

感:1.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句、段、情节、内容,评价人物、写作方法、获得的启示、道理等)2.联系生活实际。3.感受要真实、深刻、具体适当引用相关资料写心情、简介主要内容

七、教学反思

语文组内的一节研究课,看似平常,但甚感机会珍贵,便精心准备,并在五一班试讲之后,认真听取了两位老师的宝贵的建议。然后在本班正式开讲,上完之后感觉比试讲时圆满、理想,自认为令自己满意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课题新颖,把“感”字放大,引起质疑思考,巧妙突破重点。

二是以自己的儿子写的读后感为例,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习得写法,获得怎样写好读后感的经验。课堂上学生发言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上:

一是开课时学生交流读课外书的读后感受与收获时谈得精彩的偏少,老师当时的点评与引导不是很得力,(学生与老师的思维没有极好地引起共鸣)错失精彩细节的生成。

二是在谈到适当引用资料时,学生只说出了名言、诗句,当时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三是本人有些紧张,表达、措辞也有出入,临场发挥欠佳。最后很遗憾的是没有听到很多老师对我的课的点评。

通过这样的磨课,对自己是一次锻炼,也是人生当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希望自己平时教学也这样不断磨砺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峰从磨砺出!

(编辑:龙贤东)

作者:蒲雪莲?王丽

第4篇:中国与美国读后感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原系大陆军队作家,亦系原中共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婿,其夫人李小琳现任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与美国读后感。刘亚洲曾在美国留学数年,加上间断生活,在美国居住接近十年,数年前开始在大陆军队及中共高层领导人中间推销其个人关于国际军事分析观点及中共军队改革方案。据了解,该观点曾得到相当部分文官支持及少部分军队专业人士的支持,其中主要是中下级别军官的支持。目前,刘亚洲将军现任中共空军副政委.)我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批判者。过去,我首先是它继承者,其次才是它的批判者。现在,我首先是它的批判者,然后才是它的继承者。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古

八、九点钟喷薄而出的太阳,但它也不是什么夕阳,而是正午的太阳。"老师气白了脸,结结巴巴地说:"你这个同学,怎么敢说这话!"他没有问我为什么要说这话,却用了一个"敢"字。其间心态,一眼看穿。就是这个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领导了世界上最新的一场科技革命。我大学毕业后,正逢改革开放。我又有一个观点: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很爱美国。那时很多领导人,一边骂美国,一边把子女往美国送。反差巨大!讲了半天,美国可怕之处何在呢?我自己感觉有三点:第一,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他的干部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我们中国的悲剧,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多数的情况是,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位子,有位子就没脑子。美国正好相反,他的宝塔尖体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他不犯错误,第二,他少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他能很快改正错误。我们是犯错误,这是第一。第二,常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很难改正错误。美国用一个小小的台湾牵制了中国整整半个世纪。他把这个棋子走活了,走神了,一个台湾,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政治生态。我最担心的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框架因为台湾而扭曲。现在对强势民族来说,领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已经变追求领土为追求国势。美国人对任何国家都没有领土要求。它不在乎领土,它在二十世纪的全部作为都是造势,什么叫造势?除了经济强大以外,民心啊!有了民心国家就有凝聚力,失去的领土可以回来;没有民心,你拥有的土地肯定会失去。有的国家领导只看一步。美国行事往往看十步。因为如此,所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加强美国的地位。如果我们被它牵着走,就可能丢掉所有的战略筹码。我一再讲,美国的战略重心不会移到亚洲来,但不意味着它不包围中国。很多同志只看到美国在军事上包围中国,就象很多人只看到中美双方在科技和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而没有看到在大战略、尤其是外交层次上比装备落后更严重的失衡。我们的对美外交,要么有措施没有境界,要么有细节没有全局。"9.11"之后,美国迅速在两个月之内拿下阿富汗,从西面包抄中国。日本、台湾、印度的军事压力也未减轻。看起来我们从"9.11"中得到了一些眼前的利益,但这些利益不出一两年可能就会消失。我认为对我国的战略包围是另外一种,不是军事,超乎军事。你看,近些年,我国周围的国家纷纷改变社会制度,变成所谓的"民主"国家,俄罗斯、蒙古变了,哈萨克斯坦变了。再加上原先的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这种威胁对我国而言比军事威胁更厉害。军事威胁或许是短期效应,而被所谓的"民主"国家包围则是长期效应。第二,美国的大气与宽容。你要到欧洲去,再去美国,你会发现一个重大差异:欧洲早晨大街上没有什么人,而美国早晨大街小巷有很多健身的人,甚至全天如此。我有句言论:健身是一种品质。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一个国家有没有朝气,看看它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美国人可以把国旗当裤衩穿在身上。我在美国买过一条星条旗裤衩。我常穿。我穿它是为了蔑视它,是出气,是一种心理的渲泄和满足。美国人穿则是一种调侃。本质不同。美国人可以在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国旗。戴旭(作者朋友,《空军军事学术》编辑)说: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国旗都可以烧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去焚烧它呢?第三,精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这是最可怕的。"9.11"是一场灾难。当灾难袭来时,最先倒下的是躯体,但站的是灵魂。有的民族逢灾难,躯体未倒,灵魂已缴械。"9.11"事件中发生了三件事,都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美国人的力量。第一件,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之后,烈焰奔腾,形势千钧一发。楼上的人们通过EXIT向下逃生的时候,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队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有妇女、小孩、盲人到时,人们都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走。甚至还给一条宠物小狗让道。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强悍到一定的程度,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面对死亡,冷静如斯,恐怕不是圣人也接近圣人了吧。第二件事,"9.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这是阿拉伯KB分子所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馆被愤怒的美国人砸了。一些阿拉伯商人也受到袭击。这个时刻,有相当一批美国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饭馆为他们站岗。到阿拉伯人居住区巡逻,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我们自古就有报复的传统。我住在成都。邓艾破成都后,庞德的儿子把关羽一家老幼全杀光了。血腥报复,斑斑点点,不绝于史籍。第三件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坠毁的那架767客机,本来是要撞向白宫的。后来机上乘客与KB分子搏斗,才使飞机坠毁。因为当时他们已经知道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被撞的消息,他们决定,不能无所作为,要和KB分子进行殊死斗争。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决定投票通过,是不是要和KB分子作斗争。在这么一个生死悠关的时刻,我都不把我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后来全体同意,才去与劫机者搏斗。什么叫民主,这就是民主。民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命中、血液里、骨髓中。这样的民族,他不兴盛谁兴盛;这样的民族,他不统治世界,谁能统治世界。我常作奇想:世界最尖端的武器、最新的科学技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还是挺合适的。总比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强吧,总比掌握在利比亚、伊拉克人手中强吧?就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能做出些什么,也未可知。美国这个国家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9.11"事件后,美国没有成立"9.11"委员会,没有成立什么应急指挥部。我非常反对不实在的东西。我到成空以后,要么不开会,要么就少开会。非开不可的会,开短会。我来成空,首先就把常委学习改成自学。拿着文件念,学习的什么呀。我在同习惯势力抗争。我个人力量有限,但我不能不抗争。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不气馁。比方说我一般下部队不吃饭,只要一天能回来的,我都带着干粮,我不吃部队。我到三十三师,在北空也是这样。如果不得不吃,我只吃简单的。虽说一两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但是太多了,太浪费了,积少成多,就难说。有人说打台湾不要用什么新式武器,派几个"真正的.员"上岛去吃喝他两三年,绝对把他吃光了。还有一个笑话是说开会的,有一个局长,病得要死了,就是不咽气。老婆说,孩子都来了,你放心上路吧,不行,死不了。老婆说,一切事都安排完了,你放心上路吧,不行,死不了。老婆说,家里财产都放好了,你走吧,不行。后来还是秘书比较了解他,凑过去悄悄在他耳边说:"局长,人到齐了,开会吧。"局长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这故事当然是编的,但是,说明人们对这种东西的反感、厌恶。"9.11"不仅是美国的机会,也是中国的机会。搞不好中国就是"9.11"最大的牺牲品,关键是你怎么把握,全世界都面临重新洗牌。研究美国,我们应把握它真正的内涵。不能光看小的,要看大处。有一句话说的好:经常议论别人的缺点,你就是一个道德水准低下者;经常议论人类的缺点,你就是一个思想家。今天给你们讲了三个多小时,我的目标和我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解放。我相信,今天,我来跟大家讲课,与其说是我认识你们,不如说,是你们认识我。我十分坦荡,把我自己全部交给你们。我在你们面前展示我自己思想的裸体。尤其是我在最后谈了对西方、对美国的看法,并没有离开今天讲话的主题。有两条我要再补充讲一讲,第一,我是一个纯正的民族主义者。我讲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国家好,自己的民族好。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了它,我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我脑海中常留着朝鲜战争的一幕:1951年冬,我爸爸所在的部队向美军进攻。因为武器不如美军,必须在夜间潜伏在接敌最近处。一个连队悄悄潜伏下来,整整一晚上。那晚天降大雪,奇寒。天亮时,我军冲锋号吹响了,可潜伏的一百多个战士没有一个跃起来。原来他们全部被冻死了。至死他们仍保持着战斗队形。后来毛主席听了这件事的汇报,他当即脱下帽子,站立,久久不语。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歼灭了印军一个部队,这个部队当年曾编成在英军序列中,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过圆明园。毛主席接到电报后,拍案而起,说:"百年国耻!"同时,同志们还应看到,中国国情和西方不一样。有些事情虽然看到了,但不能一蹴而就。有些事情还没有看到。有些观念的差距,有待时日,方能减小。譬如,前几天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竞选时,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差点败北。什么问题?他染了头发。在我国,染头发算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嘛。爱年轻之心人皆有嘛!几乎没有领导不染发。但在西方则不行。因为你染头发,就是给人一假象,就是不真实的表现,就是欺骗。而政治家这样做,则被人打问号。你看,苛刻到任何地步第一次和昆明基地的营以上干部见面,就非常率真地、大胆地讲这么多,这都是我研究的成果,我对自己的讲话负责。讲对的地方,你们就往心里去,讲错的地方,你们就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莞尔一笑,不要当回事。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我不能要求我的思想都给你们。我更不能要求把你们的思想都统一到某一个思想上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偏要追求那种可能,这是非常虚无飘渺的,实际上做不到。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第5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解读

——读《美国与中国》有感

统计学院2班 学号:2014201566 手机18811792389

电子邮箱2890886931@qq.com 首先,我的坦诚地说,阅读这一本书的吃力程度并不亚于我读的第一本书《乡土中国》,究其原因,我认为书中的一些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理论对于我来说是相当的陌生,但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我也对这些理论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同时,我也被作者费正清先生富有洞察力的描写与生动的分析所吸引,总的来说,阅读完这本书后,我还是收获颇多的!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稍微了解了费正清其人,费正清是哈弗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在论述中国问题的,所以我认为费正清先生比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更了解中国。所以,有人说这是有思想的人案头必备的一本书! 这本书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的早期历史;第二部分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

本书的第一章,作者用一种生动的写实手法,对南北中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对比。作者提到的人与自然协调的观点,中国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在接下来的一章中,费正清先生对中国的社会本质进行了论述,在提到中国的商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创业力量时,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商人的利益必须得要官府的保护与支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阻碍了中国商人的自由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变得不成熟。

在提到孔孟主义与中国的朝代更替时,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读到这里时,我获得了一些有异于教科书的观点,使我大受启发。中国的军人始终是国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靠国家经费供养,并且易于贪污腐化。中国的军事传统含有许多非暴力的方法:通过第三者进行斡旋,协商,搞间谍活动,行贿颠覆,拆墙角(拉走对方的追随者),威胁利诱,以及采用一切欺诈手段。

本书的第二章,作者论述了中国的革命历程,在这里由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有中华儿女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革命史,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这一章的阅读中,我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认识到了中国变革的艰辛历程,在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如今美好的生活是几代人的鲜血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换来的,所以我们得倍加珍惜。

同样作者提到了一些很有魄力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比如作者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他分析道:该运动没有争取到儒士和反满秘密会社的支持,因而不可能完成传统式的改朝换代的革命。另一方面,它的宗教太浅薄,它的社会和经济主张太不充分,不足以取代儒家思想。鞭辟入里的分析,使我不得不叹服作者文笔之犀利与思想之深刻!

我个人认为,本书的第三章论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谈到中国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费正清的论述可以说是既深刻又全面的,他把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毛,他说:作为一个浪漫的革命者,他只想做他擅长的,以阶级斗争为名发动群众批判现行机构。毛后来同样疑神疑鬼,急躁冒进,希望一夜之间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但是,作者表扬了中国共产党的负责任性,远胜于美国政党选举时的陈词滥调,作者为此还特意提到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发出的二十份文件,对文革中的错误进行了自我检讨。在最后,他也说:不管毛的声名毁誉如何,他的丰碑是建立在农村的。

占人类1 / 4 的中国人口,不仅唾弃了基督教,而且也唾弃了法律的最高权力、个人主义的理想、多党竞选制、公民自由权,总之,唾弃了我们的整个政治秩序,以及通过合法手续得到自由和安全的种种观念。我们感到我们的基本价值标准直接受到威胁。如果中国人自愿选择共产主义,那就可以断定,人类的大多数是不会走我们的路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在文章的最后,费正清说道:“总之,中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人应优先考虑了解它。自1784 年中美接触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国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国度来到我们的门前。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飞快而难以预知。中美关系步入第三个世纪时不应以此为开端,因为中国对人类现代面临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我们非常珍视的文化品质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可能远胜于我们。我们应了解与中国的分歧所在。这是符合我们共同面对的人类首要利益的惟一方法。”费正清认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比美国人强,但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与教育现在也远胜于我们,美国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从一个客观全面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历史,从某些方面看来,我既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这是一本好书,很幸运自己能在二十岁前能读到它,总之,我很受感触!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 通过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看中国,是我客观的看到,我们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有可喜的优点,比如师夷长技的民主革命,中国人以自然为上等等,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2、 但同时,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也做出了客观地评价,我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不断地进步,这一点是很可喜的,这也许就是一中连思修课上都不能感受到的正能量!

3、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在当今时代潮流下,只有合理取舍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才能不断前进而不至于过往矫正。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 在作者谈到中美关系时,有一句话让我不解,他说中国以合法手续得到自由和安全的种种观念我不太理解这里的合法手续指的是什么?

2、 我很疑惑,为什么只有少数西方人能正确认识中国,而绝大多数是都在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看中国呢?

第6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从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革命史的简析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但一直以来自己对历史的某些理解总是不全面的、缺乏公正的。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

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吧,原本我以为费正清是中国人,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他竟是美国人,让我更加对他佩服不已。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这位作者比我们当代中国人都要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有人这样评价他:“费正清笔下对于中国人与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发的精简、深入、权威之论,史学界无出其右者”;“费正清博学而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大师风范以及风趣、清晰在他的著作中可以一览无余,有充分的学术资料,也有奥妙的个人领会。”

《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虽然是一部历史书,但是作者写书时却是每每叙述一段历史后进行一些分析,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穿插自己的见解。一个个小的观点最后使读者形成一个认识中国历史情况的思维。在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总会穿插一些对当时所处历史环境的说明,从而便于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有说服性的分析。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费正清对中国的认识是独具建树的,书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词是“思想文化”。开篇既是谈由“中国景观”为一个主要原因引起的“中国文化”。之后又讲孔孟之道,统治者一向是以文化思想的控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后来外族入侵的成败与否,稳定与否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文化相关。有较强的中原文化基础则可以进行稳定的统治。自己本身只有草原文化却没有中原文化的话就统治不久。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维系整个中国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在举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西方人不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画的注重点和西方的明显不同。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听天由命”, 所以在中国画里多是山山水水,而人基本上是渺小的陪衬。相反在西方的画里,会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性,而自然风景往往是模糊的背景。

说到中国肯定不会不提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中国统治阶级坚持的儒家原则就是孔孟治国之道,它们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才触动它的根本。

对于内战的那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而《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却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和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视野。

而整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从西方的侵入、叛乱与复辟、维新与革命、国名党的兴起、南京政府、共产党的兴起这几个章节入手。其对中国革命史的描述,可以说是公正客观的将中国的现实社会展现在我们眼前。虽说不上百分百正确,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就拿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来说,费正清对于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曾经对于革命时期的领导人物毛泽东,我总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并不会犯任何错误,他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无条件的遵守,这是从没学过中国历史在小学时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不断地学习,我逐渐发现毛泽东的思想并非都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费正清对毛泽东的描写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真实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主张开展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过于急进的要求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随后毛泽东又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费正清在对文化大革命的论述中,他把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毛,他说:“作为一个浪漫的革命者,他只想继续做他擅长的,以阶级斗争为名发动群众批判现行的机构。其次,他权炙可热,判断失误。”“毛后来同样疑神疑鬼,急躁冒进,希冀一夜间完成巨大的社会变革。他同斯大林一样。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革命如何产生堪称暴君的独裁者。他们毁掉自己的革命同志。中国的方式是“再教育”,而不是秘密处决。”这些事实我还是第一次了解,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领导人也是有失误存在的,但是纵观整个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毛泽东的功是大于过,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些失误而把整个人的贡献及其思想全盘否定,熟话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坚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在文章的最后,费正清说道:“总之,中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人应优先考虑了解它。自1784 年中美接触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国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国度来到我们的门前。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飞快而难以预知。中美关系步入第三个世纪时不应以此为开端,因为中国对人类现代面临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我们非常珍视的文化品质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可能远胜于我们。我们应了解与中国的分歧所在。这是符合我们共同面对的人类首要利益的惟一方法。”

费正清认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比美国人强,但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与教育现在也远胜于我们,美国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美国与中国的争端问题并不是美国要吞掉中国,而是美国希望同化中国,破坏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做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姿态,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另一反面也确实为了自己本国人民过的更好而压迫其他国家,但是不进行国家侵略以抢夺资源。

在最后,我想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也得知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史实,并有机会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外界的角度了解了我们的执政党。从费正清的视角,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可以让中国人看到与历史书中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能使我们受益。阅读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费正清这位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深入,联系时下许多人对美国的看法,不由得让人感到双方互相了解的不对等。若说此书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或者一般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看法的话,那么相应地,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中国的知识阶层或普通大众的了解就不怎么够了。这一点体会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以后,我更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美国的误读或不了解之处,从而有利于获得客观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也获得了不少史实与认识的,更准确的来说是获得思想与独立观点的过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吃力不讨好的分析应该是到位了,比之于那些不是说美国全好,就是说美国全坏的认识进步多了。这样的读书需要不断坚持,不需要像史学家,历史学家那般博览,只是为了对自己所处的国家社会了解多一些。

第7篇: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本书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让我从中也学习、了解到了许多。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不了解就会产生偏见与歧视“。那么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才会让彼此更好的相处。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都是中国外交上较为关心的话题,中美之间有着合作,也有着分歧与冲突,但我们明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彼此之间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才能维护世界局势稳定,为各国人民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全面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及其发展情况。

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了解大多仅来自于中学及现在大学里一些相关课程与书本上来的。关于中国与外国的了解本身也是片面的。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得不说就算在思想自由的今天,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或多或少对于当年的历史还是会有所隐藏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本身也会对自己祖先的过往,对本民族的历史有着美化的倾向。

而本书中,费正清教授则以一位美国人,一位较为客观的身份来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历史及中国发展是怎样的。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中国自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耕细作,而它对人的意义可以从依赖水稻的经济生活和思想方面看得最为明显。美国某经济学家曾认为,水稻田的插秧是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强劲的体力多于良田。中国农民他们缺少土地和资本去进行机械化的或者大规模方式的耕作,这就直接性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脆弱性。在思想方面,自然经济的自然惯性使得人们树立起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准。中国人注重劳动,劳动光荣是中国人几千年坚定的价值取向。

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国人注重劳动,所以直接导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发明视为异端,而这一点从清代末期中国人民反对铁路可以看出来。但是关于这一点我却不怎么赞同,中国人民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优良美德,我认为爱劳动和创造节省劳动的方法之间并不冲突。

不过费正清教授对于中国的分析确实是很深刻,很透彻的。同时由于是以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必然也存在着与我们传统观点不同的地方,比如费正清教授在文中提出的“士绅阶级”。费正清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特别注意到了士绅阶级对于中国的影响。

按照我的理解,费正清所谓的“士绅阶级”,指的就是一个地方有钱有势同时又有着相应的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大地主阶级“。在费正清教授看来,这一阶级由于在地方上拥有大量钱财从而控制了当地的经济,而由于这些士绅在当地有着一定的权威与地位,所以在当地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势力,同时又由于这些乡绅有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主导了当地的文化。因此按照费正清教授的观点,士绅阶级,或者叫大地主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们才是推动古代中国或者叫农业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力军,而将士绅阶级,或者说大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和推翻的对象的历史观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可见中西方的观点还是存在着不同,而且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精英史观”,而中国人则倾向认为是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群众史观”。这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最大的不同。

总而言之,《美国与中国》整本书以较为客观而全面的态度为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及其发展、中美关系及其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我对本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美之间的关系。或许在以前,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对于中国美之间有着许多的不解甚至是误解,但是现在我更多的明白其实和平是每个国家及其人民所追求与渴望的。

第8篇: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

现在大学里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入了大学之后没有了昔日备战高考时的压力,整日过的很轻松,甚至无事可做,或者要么玩网络游戏,要么天天逛街,要么谈谈恋爱,最后都感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很空虚;逃课现象严重,即使上课也不听课看小说,平时整日里玩,到考前一周甚至一天才开始突击背书应付考试,或者连书也不看考试时直接作弊,最后还都拿了高分,而临时所背的内容一考完就忘,四年就这样一直下去,到了大四毕业时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却感觉四年下来一无所获,什么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

我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大学的考评制度。一学期的课业内容评价都决定于一次期末考试的一张卷子,这是大学考评制度的非常不合理之处。在此制度下虽然也有平时成绩,但这都是虚的,要么大家分都差不多,要么就是仅凭几次课下应付的毫无价值的作业来稍微拉开点档次,或者就凭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来定。不过现在有一些重点院校实行这样一种考评制度,就是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很大比重,平时作业都是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这样一来即使期末卷面成绩考满分但平时成绩若不好也可能过不了关。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认为目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现在大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就是毕业论文,而近年来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论文不是学生本人自己创作的,内容东拼西凑,毫无新意,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大学四年都在玩,而到毕业之际临时拼凑一篇论文就能顺利毕业的现象。

总而言之,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定要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多善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决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思维局限于课本、盲目迷信课本,应该对学术问题多进行探讨,多进行善意的学术批评,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学术的创新与进步。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教育体制完全不同,整个课程很短,上课需要做的功课也不多,但回家的作业是相当恐怖。每节课最后的投影上面所显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是一本本书的名字,学生的作业就是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出来,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之后,全班讨论这些书„„在中国,学生们往往在学校呆很长的时间,每天上七八节各种各样的课,但回宿舍后,除了写作业没有什么太多的任务。但在美国的大学,一个学生一天在学校顶多上个两三节课,可是老师在下课时所抛下的一黑板借书单和一篇论文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可不比在学校上一天课少。正是由于大学这种对阅读高水准的要求,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人坚信,只要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好,他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也就可以弥补在其他方面的缺陷。

美国大学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师生互相介绍,是每位任课教师第一次上课时约定俗成的习惯,表明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重视,以及学生对整个教学的主导和参与。此外,师生在仪表和衣冠方面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大多教授着装休闲,学生穿着更是随意,穿着拖鞋、背心、短裤、短裙上课者不乏其人;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咖啡、茶、果汁等饮料,甚至可能把早餐带到课堂;因故迟到,可直接入座,不必经老师许可;上课时若有疑问,学生可不必举手随时向老师提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无需等到老师讲完一节课的内容。课后问题,也可以通过Email向老师请教。

美国大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一个老师对应大约20来个学生,和小班教学差不多,课堂氛围比较轻松。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和一系列子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由3至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争论,在某些方面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甚至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批判。此外,课堂演示也是常用的教学形式。通常由学生单独或者几个学生一起,按教师的要求就某一专题做准备,或去图书馆找资料或去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上作演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资料或真人表演等,分别就该专题作生动、直观的演示。演示完后,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通过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以及学习资源的互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

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是课堂的决定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和中国课堂最大的不同。

对比美国和国内的一些名牌大学课堂,美国的教学总时数大约只相当于国内大学的60%,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学习上,而不是听课上,也就是说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上课时间。在课外,学生不仅要读书、写文章,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选的课程每学期一般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几次PUBLIC PRESENTATION(主题发言),为了准备这个发言,学生常常要在图书馆查阅很多资料。有些课程在结束时,只要求提交PAPER(论文),学生更需翻阅大量的书籍。有些课程也要求考试,但成绩只占总分数的50%,平时的“发言”或“论文”都是考查内容。准备PAPER、PRESENTATION的过程,恰恰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老师们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锻炼和提高。

与中国高校课堂教学相比,美国大学课堂教学体现出宽松活跃、丰富多彩的显著特点。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气氛严谨肃穆。许多大学定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如上课及下课前由班长或值周干部叫“起立”,教师鞠躬答礼之后,学生方可端正坐下或离开教室;师生要仪表端庄、衣冠整洁,不得穿拖鞋、背心、 超短裙或赤脚上课;师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文明得体,不得吸烟吃零食;学生要认真听讲,有问题须等教师讲完一节内容之后方可举手示意,经同意后再起立提问;学生因故迟到,须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入座上课等。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多为“单向传授型”,或曰“讲座型”,即教师站在讲台前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讲做笔记。教师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充当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处于受动地位。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洗耳恭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很少有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相较而言,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则显得丰富多彩。一般多为“双向交流型”,即侧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或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不单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不光充当的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美国大学两种典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讨论和演示。

美国大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每节课结束前,教师将下节课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补充材料和讨论问题布置给学生,供学生准备下节课学习讨论。一般先由教师作引言和概述,然后分小组讨论(

五、六人一组),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全班集中,每个小组推举代表陈述本小组的观点,或自由发表意见,或向教师提问。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有时也随堂放录像,然后就录像内容进行讨论。十几个人的小班则不分组,全班围坐成一圈,由教师引导讨论。总之,中国重视教学规范,强调课堂教学秩序与纪律,美国则重视营造自由、宽松、随意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国突出“教”的作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处于主导地位,“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关系为单纯主客体关系,而美国则突出“学”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交流,教学关系互为主客体。这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既生动地折射出中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深深地植根于这一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中。 因为中国人多,中国年龄两极化正在变大,再加上中国家长长期沉淀下来的传统思想,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还需要时间,并不能着急。如果太急于表面上成果,只会是情况更加糟糕。 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试教育并没有错,问题的跟本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的上,填鸭是的教学方式只是灌输,并不是学习,学习是一个动词,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但是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甚至有一部分变成了叛逆的。社会中失

业的越来越多,能就到业的越来越少!为什么?在从小开始的教育中就被忽视的问题!如何学习!学习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学习新的社交,学习如何学习的更有效率,如何使自己更能适应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生存的社会!虽然现在的学校要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这种扭曲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应该尽早拿到台面上来说说了!应试没有错,需要改变的是从小就应该开始的教育管理方法!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原话我有点记不清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把他从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都忘记了,那么,在他身上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一位伟人对于什么是教育最精辟、最直白的概括。以我的个人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就是当下我们整个社会所最关心的素质教育。非常简单,也非常明了。在爱因斯坦眼里,一个人素质到底有多高,与其在什么学校学了什么,甚至取得了那些成就,都没有直接关系。反之,如果把这些表面所罩的光环统统去掉,比如什么院士、博士硕士、几级画师、几级琴师、什么专家学者等头衔都去掉,在其身上所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真正素质的水平体现。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的儿子黄矿岩七岁来到美国,二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研究报告,而且至少要有三个问题,写满两页纸,为了完成这个作业,矿矿从图书馆借了十几本书,完成了作者一生所见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先不说论文的内容,就这次研究的经历,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个收获比研究报告本身更具有价值。这种研究报告式的作业一直贯穿小学、中学,只不过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资料,独立提出问题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这些研究报告里跳动的是孩子们充实而活跃的思维。当中国的孩子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原地踏步走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却已在操场上四处奔跑领略创造的快乐了。我们在嘲笑美国的基础教育不扎实的时候,人家的科技却发达了。教育与科技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人家科技发达了,教育也一定先进。中国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那就要先从教育下手,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成才。但每一个人成的“才”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适合做技术工作,有的对绘画感兴趣,有的对写作感兴趣等,这些个性特征素质不完全因为教育的环境、位置的锻炼等外在的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减轻学习负担那么简单,而应是因人、因材施教,使特定的孩子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特定基因所决定的素养,发挥其特别潜能,从而对国家、对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就要尽可能多地开设素质教育课(如文学、艺术、手工等),建立学生兴趣学习小组,因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分班,并对教师进行提高发现天才儿童能力的培训,使有特别天赋的天才儿童的天赋有机会去尝试,有机会被发现。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少年文化宫、少年体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各类超常天赋的儿童,对其给予特别培养。

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创造力不同于智力。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第9篇:中国梦与美国梦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叫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领袖,他的那句“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世界。让世人知道美国梦的力量。关于美国梦的话题太多了。但是,正如白岩松所说的,“一定要知道,不仅仅只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他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他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

美国梦的说法由来已久,它支撑着美国从最初的十三块殖民地一步步发展成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American Dream)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这就是美国梦,只有在美国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才能生长起来的梦。 美国梦是希望之梦、成功之梦、平等之梦、幸福之梦。

在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面前美国的确太年轻。五千年我们的祖国历尽沧桑,有过辉煌也受过屈辱。但从未放弃前行的脚步,因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人中国梦。中国梦在近代表现的最为明显,逐渐走向成熟。因为近代我们的祖国开始受到列强的侵略,千年文明古国遭到沉重的打击。从孙中山特色的三民主义,到此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揭示着何为中国梦,那就是:创新兴国,特色兴国。中国梦

上一篇:5a甲级写字楼设计说明下一篇: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