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政策变革,给中国化工吹来什么风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当地时间1月20日, 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美国优先”“团结一致让美国再现辉煌”的特朗普, 计划上任之后开展一系列变革, 而能源和外贸领域将上演重头戏。那么, 这些变革对中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意味着什么, 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油价承压油气产业面临挑战

“美国优先能源计划”成为特朗普政府将要优先处理的六大“头号问题”之一。为了能源独立目标的实现, 特朗普提出了一系列能源相关政策的改变甚至是颠覆计划。

特朗普毫不掩饰他对化石能源的推崇。“石油是美国能源独立的核心, 美国政府应停止过度监管, 加大对自身油气资源的开采力度。”他呼吁增加石油和天然气, 尤其是页岩油气的钻探, 支持美国石油出口, 同时取消和减少不利于油气行业发展的各种限制, 如税收、环境监管、对水力压裂技术的限制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 特朗普更专注传统油气、加大传统油气产业投资的做法, 将改变未来能源发展的格局, 影响全球油价, 对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影响也将非常巨大。

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认为, 特朗普此次入主白宫, 可能开放更多联邦土地, 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美国本土原油的产量或将迎来井喷期, 页岩油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北美本已过剩的石油市场形势将进一步恶化。由于当前美国页岩油开采技术更加成熟, 一旦政策方面进一步松绑, 页岩油新增供应有望迅速投放市场。

如果特朗普的能源计划成真, 将极大地影响美国油气行业以及全球油气行业的格局。支持特朗普的页岩油大亨哈罗德·汉姆曾扬言, 在未来10年, 页岩油商们可以将美国的石油产量增加近一倍。届时, 新涌入市场的日产原油将比过去5年世界新增的日产原油还要多。

这对油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低位徘徊, 很重要的一个促成因素就是美国页岩油气的兴起。业内人士认为, 未来美国增加石油产出后将减少国际进口, 增加国际石油供应, 对国际油价形成打压, 国际油价可能在较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 特朗普主张打击石油投机行为, 也会对稳定、压制油价起到很大作用。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石油消费国。特朗普的主张会利好美国本土油气行业的发展, 但美国之外的石油行业势必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自然不会例外。

在过去的两年多, 国际油价的低位运行已经对我国油气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国有三大石油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形成了下游补上游的局面, 并面临资产缩水、现金流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国内业务单一的民营石油企业大部分陷入亏损。油气开采企业正在严控投资成本、推迟新建项目、缩减高成本地区勘探规模, 并努力提高已有开发项目的盈利能力。

业界认为, 这种紧日子可能还将持续。而石油公司表示, 当前已经积累了挖潜增效的经验, 同时将大力改革创新, 应对国际油价和油气市场的新常态。

由于中国及国际石油公司都在2015、2016连续两年持续大幅削减资本性支出, 油田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普遍出现亏损。1月19日晚间, 中海油服发布预亏公告, 预计2016年亏损117亿元左右。如果油价持续保持低水平, 油服行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巨大, 面临新的洗牌。

壁垒加高贸易摩擦可能升级

特朗普在竞选时曾表示, 若当选会在上任100天内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 还要向对美出口的中国商品征收高达45%的关税。

不过, 庞广廉以及多数经济界专家认为, 中美之间不会爆发贸易战, 如此高的关税不一定会真正实施。但同时, 需要积极应对可能增加的贸易摩擦与风险。

目前的中美贸易中,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中国则已经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 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到2016年增长211倍, 双向投资也迅猛增长, 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部分化学制品、轮胎、塑料制品、光伏产品等的重要出口地。

特朗普鼓励制造业回流, 给美国人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 而美国的产品是需要市场来消化的。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5年, 中国进口将达到8万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7500亿美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 中国最大的牌就是市场, 中美不会爆发贸易战。

美国化工业每年的出口额约2000亿美元, 是其最大的出口行业, 每年向中国出口约430亿美元的化工产品。若全面开打贸易战, 中国政府实施反制的话, 对美国化工业是不利的。安讯思认为, 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中国或许会对美国对华输出的聚乙烯征收报复性关税。

近几年, 中美的贸易摩擦有所加剧, 化工产业是重灾区, 甘氨酸、轮胎等产品的贸易争端由来已久。就在1月18日, 美国同时公布了几项针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决定。美国商务部宣布, 对进口自中国的硫酸铵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裁定中国普遍倾销幅度为493.46%;对进口自中国的非晶硅织物作出反倾销反补贴肯定性终裁, 裁定中国普遍倾销幅度为162.47%;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甘氨酸作出第四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裁定现行反倾销税令继续有效。

同时,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很快, 统计显示, 截至2016年12月21日, 美国对我国提起了24起有关知识产权侵权的337调查。

因此, 业内普遍认为, 中美展开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 但局部贸易战则可能爆发。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 将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形成制约。如炭素行业, 在国内需求本身低迷的背景下, 出口受阻将不利于整个产业链发展。

庞广廉认为, 相比于需要一段时期才能显现效果的扩大基建等政策, 特朗普提出的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立即展开,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提出, 开展民间外交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外交形式主要是通过国家展开,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和媒体发声, 通过民间外交比如与美国企业高层、美国商会、美国化工理事会, 以及其他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对话, 以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

原料易得下游化工喜忧参半

特朗普政策实施后, 国际油气价格可能长期低位运行,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利好的一面。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 低油价将大大减少我国原油进口支出, 可降低我国石化工业成本, 并通过产业链传导, 降低物流、工业、农业成本, 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企业走出困境。尤其是对下游化工行业来说, 随着国家放开原油进口力度的加大, 将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材料。

产品应用市场也可能有所扩大。庞广廉表示, 特朗普提出的将扩大基建等政策, 会为中国相关产品提供新的市场, 对化工行业来说或许是一个利好。这些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显现。

然而, 分析人士提醒, 低价的原料在有利于产业盈利的同时, 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部分化工产品的产能过剩, 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更加迫切。

同时, 新一届美国政府将采取更多经济刺激政策, 推进减税行动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放宽能源和环境法规, 新建油气管道, 这些都将促进美国化工业加快发展。美国基础化学品行业继续享受低成本的页岩气原料, 基础化学品产量增速预计将从2016年的1.3%大幅增至2017年的4.2%。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 2018年和2019年美国基础化学品产量将以年均逾6%的速度增长, 大宗石化产品、有机化工产品、塑料和树脂产量的增长将更强劲。

这些产品投入市场, 也将对中国产品形成挤压, 进一步增加过剩压力。比如, 安迅思咨询预测, 从2016到2017年, 美国的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本土过剩量将从88万吨左右增加至110万吨。到2020年, 过剩量将高达150万吨。而预计2017年中国将需要进口500万吨HDPE, 成为全球最大的HDPE进口国。

新能源产业方面, 由于特朗普的“不待见”, 美国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能停滞甚至放弃。油气能源价格若低位运行, 替代新能源的成本优势将无法体现, 短期内新能源发展将受到冲击。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有所上升, 单位成本也大大下降。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前提是油气能源价格过高, 温室气体排放约束越来越大, 此外还有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但特朗普上台后, 新能源发展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朗普称将退出“巴黎协定”, 也将影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硬约束的力量。加上新能源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短期内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不小的压力和阻力。

摘要:特朗普计划上任之后开展一系列变革, 而能源和外贸领域将上演重头戏。那么, 这些变革对中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意味着什么, 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关键词:美国,能源和外贸,中国化工

上一篇: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下一篇:高职院校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