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欣赏心得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构成设计欣赏心得

艺术设计立体构成课程心得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理论来源于包豪斯,学习立体构成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務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等。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综合材质立体构成。[1]

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等。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综合材质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共同构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必修的设计专业第一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的学习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的训练过程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和手(表现)协调并用,根据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成型材料、构造方式和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与探讨,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了解立体空间的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有着重要作用。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对于立体构成的一些教学经验:

打好扎实的基础

打好立体基础,这是对立体构成课程的课程要求,在具体上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上,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前些年比较薄弱,画法已经形成程式化了,这就造就了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半年时间就可以进入艺术学院,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造型能力与表述能力太差,经常在与学生教学互动过程过,很多学生都是通过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作品,不是用图形语言来描述,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我给你讲怎么做怎么做。在视觉传达中,学生将来是面对客户的,客户还是需要看到效果图,效果图是设计者最直观的设计思想的传递。针对这个问题,我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大量的绘制草图,锻炼造型能力,造型能力跟不上,即使会应用计算机,计算机的造型能力也是跟不上。只有手里大量锻炼,手的活跟的上,将来在实践应用中才能跟得上,试想一下,在具体的设计师岗位要求上,谁会用一个手上功夫不行的人?通过大量的造型锻炼后,这些学生的造型能力比以前好很多,在绘制三维立体构成草图上,最起码能表达出基本的三维空间,三维构成。在图形表述能力提高以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立体构成基础知识的问题,需要学生熟悉点、线、面、美的形式、立体构成构成法则、空间光影效果等,这些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授,学生搜集资料,手抄写,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来掌握和熟悉这些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重复再重复来加深印象,扎实学好这些基础知识,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做好过渡。

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思维创意过程中,还是放不开,思维总是局限于做个现代房屋,或者做个古建,或者是一个具体的人或者物,学生不能够理解怎么把知识转化抽象表现,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方式是用学过的基础知识,点、线、面来重新构造,把能转化的尽量都用点、线、面来转化,再用美的形式法则发现出来。看待一所具体的事物时候,尽量在脑海中用点、线、面的构造知识去分析,把具体的事物用立体构成的思维吴剖析,然后重新构成,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重构,培养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熟悉构思思路和制定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

在立体构成的构思思路中,模仿是最基本的思路,最开始学写字,画画,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不等于抄袭或者照搬,只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者长处,走捷径而异。在立体构成中,模仿就是抓住优秀作品规律,然后根据其规律,重新产生一个新的形态。另外一个构思思路就是首先分心索要创造形态的要素,将分析出来的形态要素作排列组合,将排列组合后的方案视觉化为形态,然后将所有方案优选,最后将优选的方案发展完善。这些是立体构成的两种思路,具体方案实施中还得结合材料、结构、制作上的认知等等,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还要尊周基本的法则,才能完成每项作品设计。

以上是我在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教学经验,希望用这些观点和意识,解决立体构成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强弱的问题,将立体构成思维训练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构成学框架内确定这些方法,为将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艺术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者:王茹娜?王彦娜

第2篇:砖混结构设计心得体会

摘 要砖混结构是多层住宅的常见结构形式,做好砖混结构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工作经验,谈一下对砌体结构住宅设计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砖混结构;体会

砖混结构对墙体上下开洞的连续性、横墙间距和墙体局部尺寸限值的要求等比较严格,怎样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好砖混住宅是本文主要的主题,以下是本人在工作上的一点设计体会。

1砖混住宅结构方案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1.1层高和总高

当结构设计人员配合建筑人员完成方案设计的时候,首先应确保房屋的层数或总高度不能超出GB50011-2001中7.1.2条的限值。现在不少建筑采用了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应注意6、7烈度时采用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不低于粘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粘土砖房屋减少一层,高度应减小3m,且混凝土构造柱应按增加一层的层数所对应的粘土砖房设置。普通砖、多孔砖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层框架砖房的层高不应超过4.5m。若因建筑功能要求,某楼层的层高超过规定限值时,应于该楼层承重墙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构造柱。

1.2楼梯间的位置和相关构造

砖混结构的楼梯间不应设置在房屋的终端和转角处。同时根据抗规要求应在楼梯间的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构造柱,并应楼梯休息平台板标高处增设圈梁或配筋砖带,在顶层楼梯间增设水平配筋带或圈梁等。

1.3承重纵墙和横墙

多层砌体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承重纵墙,且每道纵墙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这项规定在执行的时候还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有所调整,例如位于新疆自治区的砖混结构可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则》认为纵墙错位相差很小时(小于900mm)可近似看错为一道纵墙。但若因建筑布局必须错位时,每段纵墙的高长比不应超过相应烈度的房屋高宽比限值,较窄墙段的两端还应增设构造柱。横墙间距应根据屋盖类型和烈度查表,例如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砖混住宅,应控制其横墙间距不大于15m。但当多层砌体房屋设置的大会议室横墙间距超过抗震规范的限值,其外纵墙除应在与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外,各开间窗间墙均应于轴线处增设组合柱,此构造柱和组合柱均应至少向下延伸一层。

1.4洞口检查

房屋的承重外墙,每个开间最多只能开设一个窗洞,当同一个开间兼有门和窗时,门与窗应连成一个洞口。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等宽。应尽可能使门窗洞口上下对其,这样及利于施工,也利于抗震。另外,多层砌体房屋中常在墙体内设置烟道、风道、垃圾通道等,布置时必须注意不应削弱墙体。

1.5墙体厚度检查

砖墙的厚度较厚,设计时一定要细心检查建筑图中关于墙体材料的定义,一定不要把隔墙和承重墙混淆,如果建筑上要求是隔墙的,结构专业自己为了抗震效果把隔墙改为砖墙又没有通知建筑专业,后果可能使得房间用起来很不方便。本来可能是刚好能放置一张床位的小卧室,可能就会因为墙体厚度的改变而不得不改变功能。而且隔墙变为承重墙体后,也不方便甲方后期的房间装修改造,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经济纠纷。

根据新疆细则,当地下室承重砌体墙厚度不小于底层墙厚的1.5倍,地下室现浇钢筋砼顶板厚度不小于150mm,且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时,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时,地下室顶板可作为嵌固端。

1.6圈梁高度

按抗規7.3.4的规定,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但在确定地下室圈梁高度时,还应根据地下室外墙窗口高度、面层厚度综合确定,同时还要确保地下室门洞高度。对于屋面圈梁,当有悬臂女儿墙时,圈梁的配筋和高度还应满足抗扭承载力和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设置圈梁时除了按规范要求确定位置和间距外,还应注意在规定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2砖混住宅结构应注意的构造措施

1)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尤其注意构造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时的配筋。在墙端有构造柱时应锚入构造柱,当墙端无构造柱时,应将水平筋弯折成直钩。2)对住宅阳台当窗洞净宽大于2.4m时,洞边应加设构造柱。3)当在住宅顶层有跃层构造柱间距过大时候,除将抗震墙及相应的纵墙构造柱加强外并向下延伸一层外,应在顶层处新增构造柱,且应将该构造柱向下延伸一层。且此时应将新增构造柱下相应的圈梁配筋增大。4)在地震区,砌体房屋的圈梁应符合抗震规范GB50011-2001表7.3.3要求,现浇楼盖不单独设置圈梁亦未沿墙周边设置加强钢筋,该加强钢筋一般可用2φ12mm通长筋平放或竖放于墙中板边,与板的钢筋绑扎,两端可靠地锚固于构造柱内。当圈梁设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底时,预制板应相互拉结,且从其板端伸出的“胡子筋”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5)对于住宅中加大的客厅,有较大的梁支承在墙上或砌体柱上时,支座处应设置抵抗水平向作用的措施:加大梁的支承长度(不少于500mm)、支承处墙内若有构造柱,则应增大构造柱内配筋,也可设置仅承担地震竖向荷载的钢筋砼梁柱结构。6)对于主卧中卫生间等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3.3.1条采取拉结措施,做好轻质隔墙两端与主体墙体的拉结措施。

3结语

砌体结构设计是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对建筑物功能要求改变,又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得以实现和解决,本文提出的几点处理措施和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苑振芳.砌体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施楚贤等.砌体结构设计与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3.

作者:肖 楠

第3篇:长春龙嘉机场配餐楼设计心得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总局和吉林省共同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吉林省“十五”期间百项重点工程之一。1998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长春民用机场工程立项,并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本人有幸参加长春龙家堡国际机场配餐楼的工艺设计,借此机会归纳、反思。

1航空配餐业现状

目前,全球航空配餐业由700多家公司或集团组成,市场规模达65亿美元以上。其中:美国约占20亿美元,欧洲约占25亿至28亿美元,中国只占4亿美元的产值。中国航空配餐业起步较晚,从1980年至今走过30多个年头,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中国航空配餐市场以5%-6%的增速远超全球航空配餐市场2%-3%的增速。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我国航空餐市场正处于行业的增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我国航空食品配餐行业的营业收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国内四大航空公司的航空餐一般是去程由自己公司配餐,回程预订降落站提供的航空餐。

2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设计

当初设计时,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设计规模为日产航空配餐5 000份,其中:航空主餐4 000份/日;航空点心餐1 000份/日,为本公司及经停航班提供空中餐及回程餐,它包括机上配餐食品的加工车间,机上用品的清洗、存放、添补车间,以及为以上功能服务的各类附属用房。按照航食送餐的要求,航空食品配餐楼靠近航站区空侧西南就近设置,以保证送餐车在规定时间内将餐食送到。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约为5 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2 523平方米,首层1.5米高,主要为管道层,二层为食品加工区,三层为员工宿舍、员工餐厅、办公区、清洗间、洗衣间、库房等。

2.1首层设计的反思

1)首层设计1.2米-1.5米高,是为了保证运输车辆运输货物的需要,运输车辆停靠后车厢高度正好与二层地面高度一致,有利于装卸货物,经过二层收货区检斤登记进入二层食品加工区进行加工。

2)首层设计为管道层,所有管道均在首层内安装,通过二层楼板达到二层食品加工区的用点位置,也可通过竖向管道井达到三层用点位置。

3)随着国际旅客、食物和农产品运输日趋频繁,一国生产的食物供应他国人们享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为了提高航空食品卫生质量,防止航空运输中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传播,保障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身体健康,保证飞行安全,《航空食品卫生规范》(MH/T7004.2-1995)对环境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管道布置在管道层内,保证食品加工区的整洁,减少管道生锈、腐蚀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2二层食品加工区

二层食品加工区设有收货区、肉类加工间、水产类加工间、蔬菜加工间、冷厨、热厨、清真加工间、面点制作间、茶水间、蛋糕间、烘烤间、包装间、摆盘间、各温度冷库、过度冷库及辅助区,在摆餐摆盘中还设有部分成品小吃和水果、酒水。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地域的饮食习惯以及消费者身体状况的差异性,提供民族美食、西餐、日本餐、清真餐、亚洲食品等特色餐别,还提供糖尿病餐、素餐、婴儿餐、低脂肪餐等,最大程度地满足航空食品的个性需求,满足各种特殊乘客的需求。

2.3三层设计

三层为员工宿舍、员工餐厅、办公区、清洗间、洗衣间、库房等。回收配餐车入口设在三层南侧。回收的配餐车,它带来的物品一部分是可回收的,可经过全自动洗餐车机、洗杯机、腰带式洗碗碟机、吹干机等清洗分类存放起来再利用,以备组装成品,另一部分为垃圾,在清洗间旁边设有垃圾间,垃圾分类打包后,通过封闭垂直垃圾道送入楼下垃圾间集中处理后运出。

2.4重点物流设计

航空配餐楼的人流大致可分为生产人员及非生产人员两类。物流大致可分为食品及非食品两类。二层还分别设置供独立使用的食品原辅材料入口、餐食装机出口、垃圾出口和人员入口;回收配餐车入口设在三层。

1)食品原辅材料入口,主要包括各类原料的运输货车,原料车的出入可并行,它应在规定的非繁忙时段,依据以整体配餐量推算出的原料用量,以一定的供货周期产生周期性的物流,原辅材料入口设置在配餐楼的东北部—收货区及收货办公室。

2)配餐车出入应分开,从停机坪回来的回收配餐车带来可回收非食品物流及垃圾,它需要自场地入口进入,然后停靠建筑物的回收站台,卸货后需要进入洗车台,在洗车程序完成后,它转变为发送配餐车,停靠建筑物的发送站台装货,最终从场地出口发出,将配餐(含食品物流和非食品物流)送往停机坪。配餐车体量大、数量多、配餐时段流动频繁,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设计回收配餐车入口在三层,通过升降梯和封闭车厢与建筑物站台衔接。而发送配餐车在配餐楼的南部,通过过度冷库进入发送区,保证送餐车在规定时间内将餐食送上飞机。

3)垃圾的清运车也在非繁忙时段依据以整体配餐量推算出的垃圾量确定周期性的物流。设计中应使这部分物流尽可能便捷,时段错开并避免与洁净物流有路线乃至出入口的交叉,垃圾间位于建筑物的东南角。

4)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设计中,人流组织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人员大致分为生产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贵宾。生产人员在交接班高峰时段,数量大,交通工具简易,出入时需要简单的控制,进入场地后应以最便捷的途径到达建筑物的员工入口。生产人员从配餐楼的西侧进入,经过淋浴、更衣、风淋间、消毒间快速进入工作岗位,工作结束后再更衣退出,如此循环,以保证整体生产环境的清洁要求。而生产管理人员和贵宾人流数量小,高峰时段不确定,出于礼仪性要求,出入口位于建筑形象最完好侧。

3结束语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也是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并于2009年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机场规模由原来2013年旅客吞吐量320萬人次调整到2015年650万人次;典型高峰小时旅客由1 700人次提高到2 520人次;停机坪面积由12万平方米增至22万平方米;停机位由19个增至32个;飞行区等级由4D升至4E。2009年旅客吞吐量3 878 416人次;2009年货邮吞吐量48 085.3吨;2009年起降架次35 909架次;2010年旅客吞吐量4 749 471人次;预计到2012年将突破650万人次。截至2011年底,16家航空公司直飞长春,开辟航线80余条,基本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南部分区域,一季度又新增台北通航点。当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配餐楼日产航空配餐5 000份的设计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航空发展的需求,亟待扩建。

参考文献

[1]桂琳.规划编制 机场起降航线可视区设计与规划[A].段柄仁,张明义主编[C].北京年鉴社,2008:240.

[2]周铃,张莉,赵印涛.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南航基地航空配餐楼[J].建筑创作,2008,3.

[3]严必冬.保障空港口岸配餐卫生安全[N].中国国门时报,2009-04-16(003).

作者:张少凡

第4篇:构成设计欣赏心得

在大学里,我的专业是木材科学与工程,学习的方向是家具设计方向,上了好多绘画课,但大部分还是在临摹和欣赏,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里,我选了《构成设计欣赏》这一门校选课,目的在于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视野,学习更多的设计知识。我们学习的构成一般都是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接下来我就对我所学到的知识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进行简单的总结。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一)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设计,是指将各种单形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中按照一定规律和秩序进行分解、组合,构成理想化的新的图形。这是一种平面的图形,他不像立体构成设 计那样,通过材料的结合,创造出占有一定空间的物质性实体。虽然平面构成设计也有立体表现手法,但是,这种立体表现只不过是一种立体感而已,或者说只是在 平面图形上造成的一种幻觉现象,并无占有一定空间的物质性实体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平面构成设计更加人性化,它更加侧重于人的 创造意识,既富于较深的哲理性,又具有很强的秩序性和组织结构性,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审美情趣特征。

平面构成设计是实用工艺美术的基础,它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图案设计,其画面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所构成的抽象图形。说它是“抽象”图形,是因为它 与“具象”图形那种以再现物体真实形态为特点的表现形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平面构成设计所形成的画面,给人带来的印象是独特而深刻的,是使人难以忘却的。 作品中富有美妙的节奏与韵律、鲜明的艺术形、强烈的反差效果,带给人们视觉的是一种丰富的不同寻常的审美感受,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素描的那种枯燥、单调和乏 味。

平面构成设计中的形式美,诸如黑白构成的美、明暗形成的美、方向对比的美、节奏变化的美、韵律展现的美、线面组合的美、动静产生的美以及人与画面互 动的美等等,是作者通过对自己头脑已经存在的,中平时积累的,从生活中得来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感觉片断进行加工提炼并进行概括、夸张、变形和排列组合而 形成的。平面构成设计就是通过这些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力图使所表现的画面达到尽善尽美。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主要是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中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 本学期的构成设计学习分为两方面,较为重要的平面构成部分让我对物体的形态特征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不论多么复杂多么唯美的图案其实都是对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面的应用。而后期的色彩构成则是对设计的进一步扩充与完善,对色彩的正确调节与应用可以为设计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平面构成是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来达到构图的完整和巧妙,黑白灰关系的相对平衡,结构的严谨和丰富,造型语言的多样化,情绪感情的表达之成效。

平面构成虽借助二维空间来研究形体间的组合的审美规律,但平面构成的形式规律与构成法则适用于任何维度的设计。 平面构成首先培养二维空间的造型能力,它是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能力。通过对形态的组织和再创造从而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技法及其形式原理。知识与技术对于造型是重要的,但如果没有经过亲身的体验,通常也不会形成有机的学问,从而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上。另外,通过形态的几种不同语言,培养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美敏锐的感悟力;培养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创造力”。平面构成的终级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 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规律和标准必竟都是死的。

(二)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中的重要环节,属于基础阶段的练习,我们学习目的不应放在如何去制作它,而应放在如何去理解它和运用更好地为专业设计服务,在许多的专业设计中我们总是离不开色彩的运用,没有色彩作品犹如缺少了血液的生命,枯燥而无味。哪怕是星点的色彩,都会让人们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与想象。设计专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设计已不陌生,对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更不会陌生,,正是作品中的色彩才让人们对设计作品的记忆得以永恒。

课程之初,通过画色相环,我们看到色彩大体分为冷暖两大色系,一组由黄到红的暖色系范围,另一组则是由绿到紫的冷色系范围。如再细分,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同类色的概念应理解为包含同类色相元素的色彩之间既有区别又包含有相同的色素类型。

①构成推移

推移构成是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及色相对比的原理来构成一定形态空间的变化,使之能形成具有多重空间多层次的设计形态,表达一种具有艺术性及审美价值,鉴赏价值的造像作品。1.色相推移构成: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利用各种色彩的各种相互推移变化与练习,了解各色彩间的一种相互对比的效果,加深对色彩各种关系的认识与了解,我们所看到的色轮表的排列,实际上也是色相推移变化的效果,但色轮表上的色彩纯度相对较高。我们在此项练习中,除了高纯度的色相推移外,还应根据设计的需要,多作各种色相的纯度推移变化。2.明度推移:明度推移构成就是将单个或多个色彩以明度变化的形式来构成某种形态空间,其特点是层次分明,色彩变化细致,空间感强。设计的方法是根据设计的思维画出相应的图形结构,选择单一或多种色来分别掺白提高明度或掺黑和得出均衡的明度层次色彩,将色画在已勾好的画面上,均匀平涂,层次之间色度分明,渐次丰富,不能有任何模糊不清的色彩层次,以免会影响到空间或整体的视觉简便效果。

②色彩对比

1.明度对比:色彩的明度对比指色彩色彩之间因明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关系。不同的明度对比效果,也有各异的视觉效应及表现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明度的对比关系与其他的色彩关系相协调。2.纯度对比:纯度对比一般是指某种色彩在进行了一定的调和后,其原来标准色的饱和度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度发生变化,往往是调和得次数越多,其纯度就越低,纯度变化的效果只要将调和过的色彩的原色并置在一起就可对比出来了。3冷暖对比:由于人们的视觉习惯,对冷暖两种色彩有着不同的视觉效应,如看到暖色的画面,人们自然会感觉到热情,兴奋温暖等,而冷色调画面则会给人以清静,严肃,冷清等感觉。冷暖色的并置运用,会使两种颜色之间产生较为明显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会形成画面的不同层次与秩序,给人以更突出的设计效果。4.补色对比:补色的运用相对于其他色彩来说比较特殊,因为它是指两种在色向上截然不同的色位来比较的,色轮表上任何一对180度相对的色彩都可称为补色,补色的运用大多是设计者希望强对比的补色效果,增加作品的视觉性,吸引人们的视线,以达到设计作品的宣传与广告的目的。

③情感色彩构成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与认识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红色,有人钟爱蓝色,有人热爱绿色。人们对色彩总是有着丰富的联想与憧憬,人们这一习惯往往是与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曾受过的刺激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人们对色彩的理解可说是因人而异,作为设计者,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去做更多的有关色彩的构成练习,情感色的构成练习尽量去运用好每个色彩倾向,使之能最大程度去表达出人们对于色彩的真实情感. ④肌理构成

肌理构成可分为自然肌理和手工肌理,两者相对来看都有着不同的变化效果。但对于设计的需要来说,两者都可在一定的作品中采用,可增加作品的视觉个性化体现,有时比其他的构成形态更有吸引力。

我们所学习到的构成知识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教学中老师在讲述基本理论后会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学生思维过程中老师则认真观察其变化,及时为我们提供素材和意见。我们碰到问题时和他一起思考,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作业,老师就是发现者、组织者、激发者、探索者。碰到少部分学生积极性上不来,或由于我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时,就采取激发式的手段将我们的能力挖掘出来。给我们布置课题,而且需在短时期完成,强行激发我们去思考,并且能够作到快速反映。总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构成设计又有了进一步了解。

第5篇:大学设计专业构成课程学习心得

构成学习心得

为期八周的构成研究课程让我感触彼深。自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有趣到苦恼制作的困难,再到体会学习这们课程开阔思维的乐趣。这每一步每一时期在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学习中成长的宝贵历程。

构成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构成是物体有序形成的要素,设计离不开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图案,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的设计。抽象图案依据从具象形态中提取的视觉元素如点、线、面等,运用点的分布,线的节奏变化,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对比,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组合关系,表现情感、韵律和力量。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的关系,几何化,图案化等等,通过组合规律和构形技巧,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构思、设计、表达,使设计内容更加艺术和完美。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 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学习步骤是一样的,都是有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个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中心,这是构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视觉中心,杂而不乱,乱而不失中心。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够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以舒适,坚硬,令麽,还是亲和的感觉,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体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纸做出来的和用铁丝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感觉不一样,还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质才能做出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

通过老师展示优秀的构成作品,以及构成设计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构成设计中的美感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性,使我们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老师对我们积极开拓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已经让我们了解构成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封面设计、染织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是构成设计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

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第6篇: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大纲

《设计基础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创造的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范围内的宽泛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其在面积、空间、肌理、节奏与韵律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对不同的抽象元素进行组合与创造,力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创造图形的规律,进而研究赋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通过学习与研究形态的基本形式法则、形式的审美标准,使学生在这个课程环节中能够了解法则、研究逻辑、学到规律,是艺术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方法的学习愉快结合,为从事“艺术设计”打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形式:教学形式采用讲授一堂基础设计美学形势法则的理论课起步,是对二维设计基础的综述。除了介绍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展示给学生一些生动的二维的与形、色、质有关的素材:有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学生作业案例,也有与形、色、质相关的人文、自然的图片,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品位。

方法:希望在课程中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实用,立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寻找感觉、研究逻辑、掌握方法”,并且希望学生能够在一种“放松”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就像做游戏一样在“玩”中学到所需的知识。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教学年限:第一学年 学时:90学时 学分:5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部分 平面 18学时×2周

1、点

用不同的工具,不同手段进行“点”的形态造型。要求从点的大小、形状、 肌理效果以及组织形式诸方面进行思考。

2、线

用不同的工具,不同手段进行“线”的形态造型。要求从线点的粗细、线形、肌理效果以及组织形式诸方面进行思考。

3、面

纸的切割与重构练习。对黑、白色方形进行一次切割、两次切割、多次切割再重组的练习,寻找新的面积、空间组织关系。

4、图形与肌理

肌理是材料与质地在图形上的体现,是图形所具有的材质与痕迹特征。有时肌理在图形的体现中同时具有较明确的“造型形态特征”,也有时则仅仅是以“肌理”或“痕迹”的方式呈现出来。

5、构图

对画面的组织结构的一种决策。

6、骨骼

对设计中常用的如重复、渐变、特异、聚散等基本骨骼进行了解并进行实际的练习。

第二部分 色彩 18学时×2周

1、色面积

用准备好的色块进行分割与重组,寻找新的色彩搭配、面积、空间组织关系。

2、色彩调性

寻找色调、色谱、色彩氛围。

3、色相

色彩的相貌关系 [同类、临近、对比、互补]。

4、艳度

色彩的鲜艳程度 [高、中、低艳度,艳灰]。

5、明度

色彩的明暗关系 [高、中、低明,调性]。 第三部分 综合排版 18学时

利用形、色、质等要素的特质,进一步领会点、线、面的关系,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游戏。

五、考试与考察

此课程采用课题作业的形式进行,可以手绘也可用电脑制作,并使学生体会创作中的过程美。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学生为作业而做作业、无法将基础知识学以致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

第7篇:色彩构成招贴设计论文

一、招贴设计色彩构成中的对比

招贴设计色彩构成的另外一种主要对比模式就是色相对比。色相指各类色彩所呈现出的相貌称谓,科学解释为色彩所表现出的质的形态,它是区别各种色彩最准确、最基本的标准。色相对比在招贴设计中随处可见,它能够增强受众对于视觉色彩的判断能力,提高招贴设计的信息传播效率。例如,某品牌手机招贴设计,就通过红、黄、蓝等识别度较高的色彩进行主体设计,高度的色相对比效果使得画面整体呈现出活泼、跃动的现代感。蓝色体现了科技与理性,红色和黄色则辅助画面的表现力共同增加了招贴的识别度,成功地实现了设计初衷。

二、招贴设计色彩构成中的调和

通常情况下,招贴作品中有色彩对比就有色彩调和。狭义的色彩调和指两种或多种色彩通过一定规律有机地组织、排列在一起的艺术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色彩调和指通过各个局部色彩的和谐布局实现主观上的整体统一,进而通过色彩组合或排列激发人们心灵感受的美学表现手法。通过以上各门类的色彩调和概念,我们可知,要做好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调和就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则,以不同人群的心理考量为出发点进行搭配和融合。一般来说参与色彩调和的颜色差别都不大,和色彩对比不同,色彩调和的色彩之间一般都有较多的共同元素,或是基于一定的明度组合,或是基于一定的纯度组合,又或是基于一定的色度组合,总之能够进行色彩调和的色彩都能给受众带来协调一致的视觉效果。在招贴设计中,设计师将这些存有共性的色彩加以配置,就形成了画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色彩调和关系。在色彩调和关系中,客体对主体起到烘托作用,二者和谐共生,同样能够呈现出色彩对比所拥有的视觉冲击力效果。色彩调和除了要注意美学规律以及心理学规律外,还要符合招贴的主题和目的。例如,如果招贴设计的传达对象是老年人,那么在进行色彩调和时,就要尽量展示出色彩的柔和配比效果,这样方能符合老年受众群的心理状态。同样,若是针对年轻人的招贴设计,则可以尽量采用色彩调和相对较弱的方式来突出画面的冲击力。一般来讲,色彩调和的办法主要有三种:同一调和,近似调和,对比色调和。同一调和指两种或多种色彩间的明度、色相、纯度等要素至少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配比组合。这种调和方式多用于文化主题传达等较为平和的招贴主题。近似调和指两种或多种色相相近的色彩进行配比的调和方式,这种调和画面柔和,更多用于表现温馨、舒适的招贴内容。对比色调和类似于色彩对比,它是将色彩元素差别较大的对比色通过一定比例关系组合起来的组合方式,更多适用于警示效果较强的招贴设计。

三、招贴设计色彩构成中的心理效应

色彩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将招贴设计的主题情感传达给受众,再经过受众自身经验与心理感受的加工,触发其兴奋、压抑、悲伤等一系列心理效应。色彩构成的这一作用过程又被称为色彩心理效应。在招贴设计中,设计师依据商品诉求或文化观念,针对目标受众的心理特点,对色彩进行组合,进而实现色彩的心理效应。具体来讲色彩构成的心理效应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色彩联想和色彩象征。

1.色彩联想

色彩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脑,触发一系列有关色彩的抽象或具象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被我们称为色彩联想。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色彩联想既包括大脑思维出现的具体的画面,还包括由色彩引起的抽象的感知,如情绪变化、心态反应等。例如,在招贴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用红与黄的色彩构成来表现喜庆意味,促使受众联想到热闹的场面或是欢乐的节庆;用绿与蓝的色彩构成表现清爽或希望,激发受众联想到森林、海洋或是萌芽等物象。对于色彩构成的心理联想效应而言,它不但取决于色彩构成本身,还取决于受众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先天因素以及风俗习惯、生理状况、教育程度、情绪倾向等后天因素。在进行招贴设计时,设计师同样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努力设计出符合受众特点的色彩构成,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色彩联想,发挥其实际意义。当然,在运用色彩构成的联想效应时,设计师对于色彩的多重涵义要多加注意。同一色彩既能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心理效应。例如,上面所提到的红色可以促使受众联想到热闹、吉庆的场面,但也可能会使受众感官紧张,进而引发不良情绪。又如,在运用蓝色进行色彩构成设计时,设计师除了要注意到蓝色所传达出的理智、冷静的情绪,还要注意其可能引起忧郁、悲伤的心理反应。

2.色彩象征

特定的色彩构成能够传达特定的代表性,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效应。色彩的这一心理效应建立在受众思维基础上,并根据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色彩象征既有群体共通性,又有个体差异性。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色彩的象征性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基于一定条件产生的,离开特定的背景条件,色彩的象征效应也就不复存在。例如,我国佛教推崇黄色,黄色代表着无上崇高之意,这是佛教经法里传承下来的色彩象征意义。若将黄色安置于其他民族或宗教场合,就不再具有此类象征意义。因此,设计师在研究色彩构成的象征效应时要注意将色彩构成同受众的理念、情感等主观个体因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的代表性、象征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受众的共鸣,切忌因为不了解色彩的象征范围和象征意义而错用色彩构成,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在进行招贴设计色彩构成时,设计师应从整体出发,一方面注重色彩的对比、调和等组合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色彩的联想、象征性等心理效应的运用,努力打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色彩构成的价值与招贴作品的影响力。

第8篇:设计构成的作业要求

构成设计Ⅰ的作业要求 (适用于环艺专业四周的课程)

(一)平面构成部分 练习 1:(点)

作业要求 —在对点的概念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的工具与表现手法的利用以不同形态的点为基本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形组合的练习。

作业步骤 —对相同、不同的点进行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不同表现效果、不同组合形式的尝试。

作业数量 —10张,10×10 cm 练习 2:(线)

作业要求 —在对线的概念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以不同形态的线为基本元素的图形组合。

作业步骤 —对相同的线、不同的线进行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不同表现效果、不同组合形式的尝试。

作业数量 —10张,10×10 cm 作业提示 —在通过对点的练习的实践之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在练习中不仅要对线进行组合,更重要的是尝试着在简单的组合中让图形“说话”。 练习 3:(面)

作业要求 —用10×10cm的黑、白色方形作分割练习,以寻找新的面积、空间关系。 作业步骤 —作业可以分四个小练习进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系列练习。小练习一:将一个黑色与一个白色方形错位重叠,按处于下部的方形的外轮廓切去上部方形的多余部分;小练习二: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一次切割,并使其中一部分移位后,按下部方形的外轮廓切去上部方形的多余部分;小练习三: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两次切割,其余同上;小练习四:将置于上部的方形进行多次自由切割,其余同上。 作业数量 —共10张,10×10 cm 练习 4:(肌理)

作业要求 —充分利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制作有材质感、有肌理的效果,同时在形态上有特点、有魅力、有趣味的图形。

作业步骤 —对不同的材质、肌理效果的开发,对不同的图形形态的开发,以及它们之间合理的组合关系的开发。

作业数量 —4张,20×20 cm ,要突出一定的主题。

作业提示 —制造出不同的质地感与肌理效果,使它们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质地、肌理效果上,是我们提高画面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在练习中要学会把握的。用各种工具制作各种不同的肌理画面。为了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画”只是一种手法,拓、印、刻、染等方式,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练习 5:平面设计练习(点、线、肌理的应用)

作业要求 —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去做3个平面设计作品,要求有创意,形式感强。 作业数量 —3个

课下作业:寻找与发现

作业要求 —发现并拍摄生活中的点、线、面,为下面的创作提供思路,拍摄照片每组不少于20张,并使图片有一定的形式、情趣与魅力。 练习 6:(骨骼练习)

作业要求 —借用一个元素,(点或线等)以这个元素为基点,充分应用不同的骨骼规律,进行举一反

三、灵活多变的元素组合练习。 作业步骤 —从规则骨骼组合到自由骨格组。 作业数量 —每种骨骼1张,20x20 cm 作业提示 —基本元素的选择在形态上一定要单纯,否则很容易陷入图底关系混乱的局面。

(二)色彩构成部分

练习 1:(明度、纯度、色相推移练习)

作业要求 —用红、黄、蓝三原色加白色、黑色进行调色练习。要求合理地调节这五个色彩的比例关系,配置出尽可能多的色彩。使用水粉颜料,三原色以大红、柠檬黄、钴蓝为佳。 作业步骤

步骤一:单色加黑或加白的混合,一般来说学生能够调出 12-15个色阶的色彩。可学习和深入理解最基本的明度关系。(3组)

步骤二:做三原色中两种色彩的配置练习。可学习和深入理解最基本的色相关系。(3组) 步骤三:做三原色加灰色的配置。可学习和深入理解最基本的纯度关系。(3组) 作业数量 :每组练习不少于3组,尺度形式不限

练习 2:(色相环)

作业要求 —以色相环为依据,使用“三原色”调配出 12个色相。20×20 cm 练习3:(色彩对比)

作业要求 —创作合适的图形,做色彩的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关系的对比练习

作业数量 —4张,20×20 cm 练习4:色彩联想

作业要求 —自己设想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所命主题进行色彩联想。 作业数量 —4张, 20×20 cm 练习 5:色彩设计练习

作业要求 —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去做3个平面设计作品,要求有创意,色彩的形式感强。

作业数量 —3个

最终作业上交:

作业要求 —每位同学将前面所完成的所有平面作业拍照,并进行整理归类,建立各自文件夹,以班级为单位刻盘上交。

第9篇:立体构成设计理念

“时间齿轮”设计理念

作品以泡沫板和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做了一个大大的齿轮形象,再在上面涂上丰富的颜色,使得作品更加引人注目,从齿轮的外形,让人瞬间联想到“时间”这个关键词,引发人们对时间的思考,这就是做作品的设计理念。

时间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这就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时间对于学者来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者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时间对于经济学者就是金钱,就是效率。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通过本作品就是要提醒更多人重视时间,涨转反侧地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者:

上一篇:电气检修注意事项下一篇:国际生物多样性观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