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在路上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时代我们在路上

十年课改,我们在路上

孟晓东,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10余年来,孟晓东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锡山区课改实验的主要组织者和设计者,和他的团队精心策划着锡山课改的每一次行动,创造了鲜活的“锡山经验”。先后担任《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享受新课程》执行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新课程教材说课系列”、“新课程学科推进策略”等丛书主编。是“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的推广与实施研究”领题人之一,该课题系列成果获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积极倡导并践行“生长性语文课堂”,撰写的100多篇论文刊发于省级以上刊物,在全国各地举行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与公开教学,事迹入选《江苏教育功勋录》和《中国教育专家大辞典》。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中国人是很看重“十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常常把“十年”看作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看作一个人成长的阶段,是需要回顾、检视、盘点、总结的。笔者所在的无锡市锡山区是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年来笔者伴随着课改一路同行,既是见证者,又是践行者,既做“教练员”,又做“运动员”。十年课改,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也潇潇洒洒、无怨无悔。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助山洞隐喻:亮光在我们的背后。所以,我们常常要向后看,才能发现真实,朝向明亮。回想课改起步的2001年,仿佛就在昨天……

起步:在“风暴式”的推进中走进新课程

新千年肇始,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这一宏伟理念的指导下,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新千年肇始拉开了序幕。

1.新课程“自上而下”强力推进

这轮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改革,成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决策者们将新课程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超越了把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全纳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应该承认,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和系统的工程,新课程改革涉及到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方面面。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精神,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要求,此次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在启动统一的大规模改革时期是非常必要的,它适合中国的人口众多、基础单薄、地域广泛、机构重重的国情;也是有效的,它的优势是速度快,效率高,力度大,可以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面”上的问题。

在行政、课程中心、部分高校“三驾马车”的强力拉动下,从国家到地方,举办了以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为主题的“三级培训”。这种“国家推进、专家推动,自上而下”的“风暴式”模式,为实验区广大教师观念的转变、思维的转换、方法的转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实验区轰轰烈烈积极响应

新课程伊始,教育部成立了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实验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们诉求,通过新课改来冲破长期以来教育的樊篱,摆脱教育的困境,改变教育的现状,换来教育的新生。

以笔者所在的无锡市锡山区为例,我们不仅制订了详尽的实验方案,还于2001年6月召开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明确了该实验的研究目的和任务:(1)通过实验验证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2)试用并检验新教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3)开发课程产品,创造教学经验,构建新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并通过推广产生更大效应。(4)通过实验,期望为其它实验区及使用新教材的地方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并确立了实验的主要内容:(1)新课程标准的验证性实验。(2)使用新教材的实验。(3)课程产品及实施效果的评价。与此同时,还就实验的范围与规模、步骤与措施、组织与保障、实验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了明晰,并提出了“培训引路、制度保障、科研带动、课堂为本、研讨深化、评价反馈”的具体做法。锡山区政府还将课改作为2001年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实验区坚持着“先破后立”的实验思想,坚守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实验原则。实验区行政、教研人员、骨干老师直接接受国家“新课程培训体系”核心组的培训,人数达到实验教师总数的10%左右。其他教师及有关人员在实验区当地接受新课程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大类。

很多老师第一次走进了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次参与了“头脑风暴式”培训,第一次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第一次知道了“档案袋”评价……在实验最初的几年,老师们在一轮又一轮的培训中,在与专家面对面的对话中,在新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感受着全新的理念,践行着先进的思想,期待着未来的收获与成功。在我区于2002年4月编著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收录着一线老师的“课改絮语”,现摘录几条,分享当初老师们投入新课改的热忱与感受:“有意义的课改实践是移植思想,而不是复制形式。”“课改必须刷新头脑,为新的想法留下空间。”“课改中的课堂,教师不再为学生的‘意外’而意外,不再视学生的‘出格’为出格;教师却可在学生的‘意外’中体会学生多彩之心,可在学生的‘出格’中寻找学生出彩之处。”……

3.实验中一些问题浮出水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初中大面积进入新课程以后,实验区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困难在增多,接受的挑战难度在增强,种种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吻合的现象和行为也浮出水面。尽管实验区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克服障碍,但许多观念、体制、制度等层面的旧传统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程。

笔者在2004年3月22日的《中国教师报》发表了题为《锡山课改:成效与困惑同在》一文,其中将“课改问题”概括为:(1)社会支持系统亟待健全。(2)各操作层面对课改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3)评价制度和招生政策的改革滞后已使学校教师呈现焦虑心态。(4)教师群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仍然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方法。(5)课程实验各层面的差异性依然较大。(6)经费投入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内部管理机制的激活难度很大。(7)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依然任重道远。(8)大家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作用的认识仍然不很一致。

此外,综合课程的实施依然曲高和寡,推广工作难见成效。大家对综合课程的形式感到疑惑,对综合课程的内容缺乏信任,对综合课程的效果缺乏认可。尽管有升学政策的倾斜,家长和教师依然对升入高中后学生的适应性普遍担忧,教育行政部门也拿不出让人信服的依据。

途中:聚光灯下的课改与静悄悄的革命

由于本次课改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承担着太多的国家意志和教育期盼,所以备受关注,也颇受争议。新课改一路走来,一直置身于聚光灯下,那么鲜亮,那么夺目。然而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而持久的静悄悄的革命。聚光灯下的课改虽万众瞩目,但总有精心编排、舞台表演的成分,各种演绎、阐释,甚至诤谏、博弈总离平平常常的课堂、真真切切的行为存有一定的距离。内中必然经历的艰难、突围、变革与前行却总是在静悄悄地进行着。

1.在反思中前行

课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思想汇聚、对话和交锋的过程。对课改的反思,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一线老师从未停止过脚步。

反思之一:由于“新课改”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学校和教师处于课程权力结构的底层,扮演着一种制度性的课程执行者角色。尽管有“三级课程”的课程形态,但“顶层设计”并未真正“落地”,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与机会削弱,使之不能建构性地促进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再加上前期进入的实验区还未有充裕的准备,徒有一腔热情而能力、水平和专业支撑不足,因此日益“去专业化”。

反思之二:新课改在文本解读和宣传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和思想一直被奉为“理论基础”和“支撑理论”,“概念重建”一度成为课改的主旋律。尽管后来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原则,但新课程改革如何“重在用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的国情”,而不是“充当西方教育理论的试验田”的认识并未在理论和操作层面加以贯彻和落实。“继承、借鉴、发展”的哲学观也未很好利用。新课改中本土化的缺失和情绪化的倾向普遍存在。

反思之三:新课改单有基础教育领域的行政领导和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士积极主动的参与,其它诸如师范、人事、装备、招考等部门紧跟不够,缺少合力,造成师资准备不足、资源配套滞后、考试瓶颈制约等问题,造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

反思之四:“高位理念”和“低位行动”。由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最终只能由广大教师来承担,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改革得失的关键。现实中,由于教师的知识、观念、态度、能力等方面与新课改要求相距太远,尽管广大老师嘴上“不乏理念”,但如何使新课程理念化虚为实、付诸行动,还缺少专业自觉和个性化的创造。

也许该反思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对课程标准的反思,对文本教材的反思,对评价制度的反思……但对于实验区的广大老师来说,反思不是抱怨,不是迷乱,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2.从区本到校本

课改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是学校重新“洗牌”的过程,这印证了《圣经》里那句著名的话,“原来走在最后的人走在了最前面”。课改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培训、学习的广阔空间。在经历了专家引领、区本培训等多重培训之后,如何引领教师同伴互助、岗位发展、自我反思?“校本”这个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在本文中,“校本”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课程不是相同的概念,学校课程是理想的标准的国家课程在学校一级的体现,是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而校本课程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在锡山区,我们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的行动要求。二是校本培训,我们理解的校本培训,就是源于学校发展,由学校设计,旨在使学校教师适应工作要求的培训活动。我们觉得新课改的成败取决于学校层面的“执行力”。因而,校本培训应该是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一种行为。

新课程推进的程度不能仅仅依靠新课程“认同者”中为数不多的骨干教师,而应依赖于在第一线工作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新课程推进的总体质量更不能仅仅依靠针对骨干的、集中的短期强化培训的效益,而是要建立在所有新课程参与者长期学习、反思并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所以校本培训便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必须切合学校与教师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必须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把积极的心理外化为积极的行动;校本培训要以教师的需要为出发点,力图在培训者的设计与教师的需求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由“自上而下”变为“上下互动”;校本培训应该着力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锡山区,校本培训形成了三个基本的策略:(1)校本学习:校本培训的基础和关键。(2)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核心和重点。(3)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的提高和升华。于是,教师互动式教研——同伴互助,学科单元式教研——课例研究,校内合作教学设计研究,校际合作式教研等形式应运而生,“说课——上课——评课”、“好课——好课型——好课例”等活动层出不穷。教研员“重心下移,位子前置”,“和老师一起备课、一起上课、一起研讨”,局长“公开课”,校长“研究课”等活动有力地催生和深化了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度,使“校本”成为了“赋权”和“增值”的主阵地。

3.从陌生到创生

面对新课程的推行,很多地区和教师普遍存在一种不适应的陌生感,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畏惧感、距离感,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也有一些地方和学校盲目地赶潮流,求轰动,在追求形式上做文章,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笔者认为,走出新课程的陌生感,就要求我们吃透新课程的精神,领会新课程的精髓,需要从文化、制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造和创生。

营造一种课程文化。新课程改革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成为文化的主体,旨在营造“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合作文化,强调的是课程的开放性。即不仅要视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为合作共同体的成员,而且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合作意义的建构,从而创生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所谓对话文化,强调的是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主要体现在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所谓探究文化,强调的是课程的科学性,旨在不同层面的课程创新。在国家层面,尝试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与课程计划;在地方与学校层面,既要严肃实施国家课程,又要因地制宜创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堂或实施层面,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确保课程对学生、学校、地方的适应性。

创生一种管理制度。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一定价值观念的物化,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首先,课改应有组织制度的保障,课改的领导力量源于行政、专业和思想等人各个方面。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强大合力,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策略、调整思路、同步推进。其次,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必须重新审视管理制度对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作用与功能,提炼和提升现有的好的制度,舍去和摒弃阻碍新课程推进的制度,如创新校本培训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再次,为教师课程管理“赋权”。这种“赋权”主要体现在行政上与教师分享决策权,在社会上提升教师地位和影响力,在心理上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让校长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有来自社会和教育内部的理解和支持,赋予他们课程设计者,而非执行者的必要权力。改变行政主控模式为以人为本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倡导“合作与分享”。重建教师评价制度,改变“以考评教”、“以考评学”的非理性、非科学的做法。建立常态管理机制,抵制非常态的“作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功利、短期行为。为教师课程管理赋权的内在价值是实现了教育权力的真正回归,继而将这种权力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转变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就在于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其次,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倾听与对话,并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第三,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学中师生之间应“彼此敞亮”、“相互悦纳”,要改变教学中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服从、依赖的地位,要摒弃自己内心的居高临下,使自己沉静、慈爱和智慧。同时,“首席”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引领、情感的带动和行为的表率上。

前途:教室里的变革将决定中国的未来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第二个十年是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描绘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蓝图。在微观层面上,教育部即将“发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并修订教材”,同时明确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了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一切,意味着新课改即将依照新的框架优化重组,调整步伐和节奏,开始未来的征程。

纵观新课改十年的历程,不管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还是“如何使理念转变为信念”,或者“顶层设计如何为教育实践所检验”,一切矛盾和问题总要反应在日常的、具体的课堂中,总要落在平常的、广大的老师所实施的课堂上。因为课程是课堂的引领和规约,课堂是课程的目的和归宿,是抽象的课程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具体的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将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教室里的变革将决定中国的未来。

1.从课程到课堂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先进的课程理念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没有落实到教学行动之中,这样的理念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自新课程以来,笔者听了超过一千节的课,也参加了无数次的评课、沙龙活动,总体感觉是喜忧参半,有时难免忧心忡忡,总感觉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表现为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等不良倾向,体现在理解肤浅、盲目跟从,追求形式的热闹,而非实质的功效。

新课程的课堂改革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否定,也不是一切从“零”开始。新课程所倡导的是“自主”,而不是“自流”;是“合作”,而不是“合并”;是三位一体的“三维目标”,而不是各自割裂的“三位目标”。笔者认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特性: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相互作用,对其进行改造、充实,来建构新的理解的过程。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学,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

“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虽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生成却青睐有准备的大脑”。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应该追求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的场域,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2.从专家到教师

课程改革史告诉我们,任何“防教师”(teacher-proof)的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在所有影响、制约课程与课堂改革的因素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第一位的,它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

新课程改革能否摆脱困境而顺利地进行,关键在于解决好教师在对新课程认识上、态度上、行动上、方法上、素质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需要在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改变教师培养的模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要转变教师只是解释、美化、传输固定知识与特定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传声筒”的职业角色,以及“百科全书”、“资料库”的职业作用。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育管理的“裁决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诊断者”和引领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表演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谋者。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发展的合作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总之,教师要努力成为负有组织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学习使命的教育家和研究者。

改变教师培养的模式。教师是因为他们“懂教育”而不是因为他们只有专业知识才被聘用的,那种以为精通某些知识并能传授给他人就可以做教师的观念已经过时。因此,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基于专业化逻辑与标准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哲学,而且需要改变传统的封闭性、终结性的教师教育体制,建立一种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师教育与培训体制。应该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确立培养培训规格,探索教育的多样化、有效性等方面入手,并基于新课程综合课的特点,进行师范教育中综合课教师培养试验,构建起兼顾职前与职后的多元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校本培训等模式。从而培养符合新课程需要的具有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竞争型素质的骨干教师。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新课程路线确定以后,人的因素就成了决定因素。要改变教师“非不能而不为也”的状况,除了引导、激励、培训等基本办法外,制度是更具导向、监督、制约和发展功能的重要措施。当前,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是优化中小学人力资源配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工作基础,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评聘分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但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层面,人事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进口考录”、“岗位提升”、“出口分流”三个环节上,尤其在“出口分流”这一环节上,目前既无合理的制度、又无有效的措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制约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从选拔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对于考试评价的批评和责难是最多的。其实,这对新课改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客观的。应试教育的怪圈与幽灵,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甚至不是考试自身的问题,而是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和极度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所以,未来新课程改革将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与束缚,以体现其真正的“教育性”和“神圣化”,就必须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意义上,即教育是为了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选拔。

新课程关于评价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要正确厘清评价和考试的关系,改变“考试=评价”,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的错误做法;也要正面回答,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并不是意味着取消考试,而只能改进选拔性考试,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要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激励的功能,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从而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可度,在学习目标上的达成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

要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学习态度,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最基本的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强化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改变考试大多限于笔试的单一模式,代之以多种方式的考试,即笔试、口试、特定情境与行为评价、日常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举并行;应灵活运用除考试或测验外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及教育行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活动;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为学生的评价多提供几把尺子,改变“一卷试天下”、“一卷定高低”的局面。

十年课改,收获在过程。新课改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任何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想法都是肤浅和幼稚的。在未来新课改的路上,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出现和衍生,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矛盾运动的结果。今天,做一个新课程的行动者,力所能及地改变不理想的教育现实,总比做一个超然的批判者和评论家重要得多。十年课改,我们在路上,这既是课改赋予个人的责任,也是作为课改实验区的使命。最后套改一句歌词来结束本文:因为牵了新课程的手,十年路途不好走,由于牵了新课程的手,未来还要一起走……

作者:孟晓东

第2篇:“建筑新八校”:我们不是“山寨货”,我们只是在路上

“建筑老八校”: 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率先开设建筑系并分两批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八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今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谈到建筑学系,外行看到的是各大高校纷纷开办、“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内行深谙的则是中国“建筑老八校”的门道。“老八校”构成了一座坚实的中国高校建筑堡垒,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毋庸置疑的学术实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也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此时,建筑学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中应运而生。经过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的探索,又有一批高校的建筑系崭露头角,构成了中国建筑界人才的“第二梯队”——“建筑新八校”。

由于“建筑老八校”久处强势地位,许多业内人士对“建筑新八校”的说法仍然不甚了解,甚至产生了“这只是一种招生噱头”的误会。其实不然。目前社会公认的“建筑新八校”是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它们也与“老八校”一样,通过了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拥有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而非工学学士学位)的资格,并且各有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建筑新八校”的现状、特色与未来吧!

哈工大余热尚存 大工沈建齐脱颖

由于“老八校”由中央统一部署,其落户也呈现出“雨露均沾”的特点,镇守东北地区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建筑学院。哈工大建筑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学院之一,于1920成立。历经九十载的风雨砥砺,哈工大建筑学院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然而,随着哈工大其他专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学学院受到的重视程度下降,虽然实力仍旧不容小觑,但发展速度也已相对放缓。此时,同处东北的两位小伙伴顺势脱颖而出,他们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和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系。

大工建筑:博采众长

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为“大工”)建筑学系隶属于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于1983年,其前身为1949年大连工学院建校初期的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1952年至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规模调整,大连工学院停办建筑工程专业。1983年,学校向教育部申报重建建筑学专业,并获准于1984年10月正式成立建筑工程系。建系初期,学校聘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院士兼任系主任,并聘请了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先后来系里兼课,为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建筑与艺术学院终于成型,下设建筑学系、艺术系、城市规划系和工业设计系。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大批国内建筑学知名学者的加入,作为一名稍显低调的“985”成员,大连理工大学的背景和实力也给大工建筑学系加分不少,无论是在读期间的教学资源还是毕业后的出国或就业,母校的光环总会让一切变得方便一些。

沈建建筑:“性价比”高

这里说的“性价比”,指的是录取分数和专业实力之间的比较。由此观之,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建筑学系也许是“建筑新八校”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沈建是有圈養的梅花鹿、孔雀、银龙鱼,野生的猫、狗、松鼠、刺猬、各种鸟(尤其以灰喜鹊居多),自然的生态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建筑也很有趣,尤其是长廊以及教学楼群组,非常的别致。新建的中德节能中心也是应用了新的技术理念。

作为“新八校”中另一所既非“211”又非“985”的大学,沈建建筑系的录取分数也许是“新八校”中最低的,但它的实力绝不逊于另外七所大学。尤其从2006年起,随着原哈工大建筑系一大批优秀导师的到来,沈建建筑系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东南同济带好头 三兄弟紧随其后

“老八校”中雄踞华东地区的,是南京的东南大学和上海的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建筑系、同济大学建筑系和北边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堪称中国建筑界的“三巨头”,其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前身——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经历了近百年的锤炼,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哲匠”风韵犹存,同济大学建筑系则走向了大胆开拓创新。在二者稳步发展的同时,三位同属华东地区的小兄弟也跟了上来,他们就是浙江大学建筑系、南京大学建筑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

浙大建筑:后生可畏

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建筑学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土木工程学系。1958年土木工程学系开设了建筑学专业;1987年建筑学专业发展为建筑学系;1998年由原浙大的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学系与原杭州大学的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联合组建成新的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

浙大建筑学系最大的优势,是依托着综合实力强大的浙大,这能为学生们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其次,浙大也依托着富饶的浙江省,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

南大建筑:“四年拿下”

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建筑系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初,南京大学为了拓展学科的发展,确立了一批新兴的并将大力扶持的重点学科。南大建筑研究所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经过六年扎实稳步的发展,2006年11月在建筑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后发展为建筑系,成为今天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部分。

从建系时长来看,南大建筑系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朋友”,但它在建筑学教学方面的大胆改革已经不容小觑:与其他建筑系的五年制不同,南大建筑系采用了四年制;在以丁沃沃、张雷为首的“大牛”们的领导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敢为人先。

上交建筑:锐意进取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交”)建筑学系隶属于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建筑工程专业,设立于1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全系师生并入同济大学。1985年上交恢复建立土木建筑工程系,1993年上交土木建筑工程系开设建筑学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4年5月13日,上交正式批复新合并的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建筑学系。

建系仅仅十二载,上交建筑学系就杀入了“建筑新八校”的行列,其锐意进取的程度可见一斑。和上文各大“985”高校一样,上交本身的平台能让建筑学系的学生拥有更丰富的体验和选择空间;另外,依托着上海,又邻近“老八校”之一的同济大学,在上交建筑系就读也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见识和接触学界大师的机会。

华南理工还不够 深大当后起之秀

在华南地区的建筑圈里,多年来都是“建筑老八校”中位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枝独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校在1952年组建建筑系,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并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同时,随着华南地区的另一座城市——深圳的快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一线城市,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建筑学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深圳大学建筑系也借势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建筑圈的后起之秀。

深大建筑:“软硬”兼施

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建筑系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其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9月的深圳大学建筑系,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汪坦先生创办。2006年8月经学科和院系调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并开设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深大建筑系的优势,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高起点——成立之初直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口支援建设,“软件”资源优越;受重视——建筑学一直是深圳大学的重点学科,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硬件”资源极佳;好区位——依托新一代一线城市深圳,发展迅速,市场广阔。就业方面,深大建筑系的毕业生在深圳当地的建筑业内也是有口皆碑的!

“老八校”未曾涉足 湖大华科成新军

说来也怪,经过部署的“建筑老八校”兼顾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却唯独遗漏了华中地区。但是没有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也有两位华中地区的高校成功杀入了“建筑新八校”的阵营,它们就是湖南大学建筑系和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

湖大建筑:源遠流长

要说“建筑新八校”里的老前辈,当属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建筑学系。

湖大建筑学系隶属于湖大建筑学院,可追溯至湖南高等学堂于1905年所设的土木学科。1929年,湖大创办建筑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建筑学专业之一。学院下设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四个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两个研究中心,一个实验中心和湖南大学城市建筑研究所。

建筑学作为一个讲究传承的学科,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湖大建筑学系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湖大建筑学系还拥有以魏春雨为首的在建筑业内颇负盛名的大师,为该系的发展提供动力。

华科建筑:文理并包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的建筑学系,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招收文科生的建筑学系。

今天的华科建筑学系是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和原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而成。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成立于1982年,学校聘涛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多位国内知名教授参与创系。1986年,原武汉城建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 200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两校的建筑学专业实现整合,并于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教育评估。

华科建筑学科的高起点,为它成为“建筑新八校”的一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华科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平台广阔,学科齐全,加上广大华科前辈在其他领域的躬耕,作为华科建筑学系的一员,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建筑老八校”有他们积累近百年的深厚底蕴,目前建筑业也仍然唯“建筑老八校”马首是瞻;但“建筑新八校”也有他们几十年的不断创新以及行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并且一直在路上。对于有着建筑梦的你,如果实力过硬,能进入“建筑老八校”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真的不小心和它们擦肩而过,在“建筑新八校”中淬炼一番也未尝不可,不是吗?

作者:洛文渡

第3篇:我们,在路上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最近这首歌又随着我们的“科大英才培训班”的陈正祥书记的一个提问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一、“青春”篇

当04年的超女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直到05年的李宇春的诞生。我不得不说,我真的被她给吸引了。那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一直默默地看着每周的比赛,为她祝福,直到最后她成为冠军的那一刻,我心里踏实了。一直觉得她有种独特的气质,就像后来大多数人描述的,“她是中性化的,唱功一般般”。在我眼里,那是帅气,那是坦率,那是单纯。我身边也有很多支持张靓颖那一类实力派的。但是,我的选择取向就是她有潜力,她是物有所值。事实也证明了,她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也是最努力的。无论是从专辑销量,还是电影票房榜,她都是功不可没的。所以当那天陈书记以超女这个问题引出我们的话题时,我毫不犹豫地举手表示了“喜欢李宇春”。无论是快男还是超女,还是“加油好男儿”,我都会很有兴趣地看,而且心目中也会有一个值得我关注和敬佩的人。作为新生代90后,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因为我们拥有青春,拥有个性,拥有理想。心怀梦想,年轻让我们不再害怕失败,因为可以重新再来,即使只有一个支持的声音,也能自信的走到最后。虽然有人说过:“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可是我却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拒绝任何奇迹,年轻的我们同样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他们这些新生代的优质偶像,不仅仅引起的是一阵追星热,而更多的是我们对他们的精神的一种佩服,对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敢于追求的勇气的敬佩。在社会化、现代化、个性化、发展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再是胆怯、懦弱,我们需要更多的表现自己的勇气,需要更多的途径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的确,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应该倍感珍惜。当我们身披撒满阳光的羽翼,置身于青春的驿站,以一腔彭湃的热血,用迎接太阳的双手,去推开那道光明与

希望之门时,于是所有寻找青春旅程的结束又成为一种新的开始。无论是徐本禹,还是赵小亭,或是世博会和亚运会的志愿者,他们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们也证明了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需要担当,要有责任感,去努力实现我们的价值。自从在大一时加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后,我便与志愿者深深地埋下了情结。细数一年多的活动,我们有清扫过校园,有帮助过长大救人英雄捐款,有每周定期去看望大头娃娃,也有义务为青菱乡小学的孩子们义务家教等等。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呼,它代表了我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青春时期,我们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即便过程是那么漫长。犹如远征的驼队,牢记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而遥远,摇动叮叮当当的驼铃,就知前方的路程无法丈量,穿越的过程便是追求的证明。青春之旅使我们有了太多的追求,找寻与体会青春岁月的光芒,成为心中一种誓言。我们无数次背负着理想,去追寻属于青春的辉煌。也许我们还一无所有,也许青春之路还很满长,更也许前进的道理上会充满坎坷与荆棘。但我们能以理想为经,以行动为纬,朝着远方的目标不懈地跋涉。

二、“我们”篇

现在这个社会经常提起90后、80后,现在又出现了10后。我身边的一群朋友都是赶上了90后的末班车。大家最初的评价都是“我们好吃懒做,我们顽固不化,我们没有追求没有抱负”。但是随着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奥运会的志愿者的形象出现以及徐本禹、赵小亭的光辉事迹,社会舆论又很快地变化了。其实我们90后与80后、70后没什么两样,都要经过从小大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难得的记忆,也是一路美丽的风景。90后的我们常常会为又掌握了一点曾经自以为神秘的东西感到骄傲。我们面对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偶尔会心生恶魔而暗地诅咒,但也终究明白是他们才能使我们在今天变强,因为90后不是油盐不浸的石头。我们时常懒惰,会找出各种借口当家里的“皇帝”“公主“,但也不愿依偎在父母的臂湾下没有尽头,因为90后不想被人视为长不大的一代。我们有梦想,我们也爱冲动,我们总想跑,却常常在平坦的道路上跌倒。我们总觉得,前面的路很宽,树很高,花很艳,风景很美丽;但更经常的是,我们忽略了前方的一草一木实际上都是曾经在成长过程中种下的种子,在另一个地方发了芽。90后的我们总以为有这么

一片天地,能让我们沉迷其中而乐不思蜀,也执着地认为那种快乐在其他年龄的人永远无法领会。作为90后的“老大”,在将要开始人生的另一站的时候,总爱留恋,留恋少年时的美好时光;有时也爱向往,向往成年后的独立自由。而至今让我无法忘怀的是我的高三。

高三是传说中的地狱,可是我现在甚至将来最怀念也最感谢的就是高三的那段时间。老师经常念叨着,走出去,就是明朗的蓝天,走出去,就是明媚的阳光。高三和复读的两年,我忘记了很多,我忘记了几个人三五成群一起逛街的情景,我忘记了挑三拣四的不吃青菜萝卜的日子,我忘记了跟爸妈闹脾气的记忆,因为我必须去挤时间去节省几分钟看书、背书、做作业。高三的时候,我们不仅更加关注国内国外的政治问题,也更加的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那时候,我知道了我的特长是什么,我最喜欢做什么、学什么,我要考哪所大学等等。所以,我每天会早早起床,尽管是黑眼圈,但也是精神抖擞,困的时候就喝咖啡,饿的时候就吃面包。每次的小考、大考,我哭过、也笑过,就是在反复之间,我长大了,我的承受能力和解压能力都变得强大了。除此之外,很开心的是每周给爸妈打电话聊天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我的近况,他们也会无数次的叮嘱我不要有压力,注意自己的身体。挂下电话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总会不婷地流下来,但是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泪,擦干眼泪,我依然继续前进。两年,我背负着所有人的期望,努力前行,失败了就再来一次,没有过不去的坎。突然就会感觉到,我不再是让人担惊受怕的小孩了,我一个人可以独立处理问题,一个人可以好好生活。如果你正值成长的年龄,请停下脚步,时而看看路旁的花草。因为在人生的路上,成长的季节,总会有让我们留恋的东西。人生的旅程很长,只能靠脚下的鞋子一步步地走,不能跳过哪里而直接到达下一站。

三、“中国共青团”篇 此次培训,陈书记把共青团作为他演讲的第三个方面,也有其深刻意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共青团员走过来的,无论现在是团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或者党员,我们都身兼一定的责任。不说报效祖国那种空话,就说我们现在,首先必须得好好学习。学生干部,肯定会有很多时间是被工作给占用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调节,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其次,是要树立一定的目标,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实现了,那也就是在为国家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最后,要脚踏实地做人。现在涌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歌颂的榜样,我们,尤其是学生干部,就更应该主动去学习、去发扬他们的精神,把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我们作为现代化的接班人,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花开在悬崖,驱散挡住光的阴霾,闪亮的舞台,见证我骄傲的存在,我在人海用力的让梦想盛开,唱响我的未来,我的舞台自己主宰”,这应该是我们应有的宣言。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希望的钟声敲响着黎明时空,相信每个早晨的阳光会使天空灿烂,相信青春的灯火正亮,定会照亮有志青年不懈的追求之路。我们,还在路上继续奋斗着„„

268:张婉

第4篇:我们在路上

——读《八十天环游世界》有感

一主一仆,为了一个壮志豪情、价值不菲的赌约,用自己的勇敢坚毅、分秒必争赢得了一场震惊伦敦的游戏。这个惊险有趣的旅程,正是儒勒凡尔纳先生笔下的《八十天环游世界》,这本享誉全球的科幻小说。

翻开这本并不厚的小说,你会由衷地发现,它将你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位名叫福格的富人与自己的仆人路路通在别人的否定声中因一个荒唐可笑的赌约而完成了一场既惊险又有趣的环球之旅。在赢得金钱的同时,也赢得了名誉与幸福。

或许我们可以将人生比作一次八十天的旅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旅途中匆匆忙忙的路人,胸怀理想壮志,拥有宏大的目标,在时间的轮盘上挣扎;时刻告诉自己不能输,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输掉,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这个轮盘上的规则很残酷。于是这样,在这个轮盘上,造就了一个个空有出口在先的豪言却最终跌入深谷的人,他们的一生将昏昏碌碌,无所事事。

可想而知,凡尔纳笔下的福格定不是这样的人。

首先,异于常人甚至苛刻的守时癖是他成功的最大关键。要想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仅用80天环游世界,期间每个昼夜都要充分利用,每一天都是不容浪费的。福格的八十天之旅,被他拆分成为细化到分秒的时间段,他严格遵照其行事,才为今后的旅途打下基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并不是无限的,行于路上的我们,要时时刻刻抓紧分分秒秒去做有意义的事,这才是以后攀上人生高峰的最强路基石。

其次,便是他可畏的勇敢与坚毅。八十天的旅途,处处凶险;八十天的旅途,险象环生。闯过这个考验的福格,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世人,所谓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是胆小的人们一味望尘莫及,只要有勇气,有信念,就不再会有不可思议这个词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的名言也正证实了这点。勇敢是成功的利剑,行于路上的我们,要鼓起胸中的勇气之火,驱除心中的懦弱胆小,这才是以后攀上人生高峰的最强石阶。

再次,可靠的伙伴与知心的伴侣也是成功的关键。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简单易懂的俗语将朋友的重要性描绘到了极致。福格能够成功地环游地球,其仆人路路通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但在当今被利益驱使的社会中,推心置腹的知音又有几个呢?所以,想要到达人生的彼岸,行于路上的我们,要拿出真诚,拿出信任,交一个能够听懂你心中高山流水之人,这才是以后攀上人生高峰的最强攀索。 《八十天环游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科幻小说,它更是一本人生之书,教会正行于路上的我们成功的方法,生命的启迪,也是我们灵魂的导师,无言的引路人。

第5篇:我们在路上

生命有多残酷,你就应该有多强,人生是永远的竞争。奋斗是唯一的出路。白云,蓝天,仿佛片片风帆,缀满蓝色海际;绿水,青山,宛若妙笔丹青挥毫而就。在这诗一样的环境里,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你,一个不一样的天地。也许我们共处的时间并不长久,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但我们都将铬记与你度过的这些时光,它带给我们的乐与苦早已封藏在记忆中,回味时,嘴角依然会泛起一丝浓意的微笑。

生命是一种过程而非结局。是的,你教给我们很多很多,教会了我们学会拼搏,学会追求,同时,你又是一方有梦、有爱的水土,让我们拥有梦想,体味淡淡生活中的爱。记得有人说过: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勇敢解决问题,笑对人生。与你共处的日子里,时时充满进步向上的热情,充满无数无言的爱,指引着我们在正确的大路上行走,享受这个过程,让人有种深深的归属感。我们说,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在路上,与你同行。

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留下了许多风景在背后;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学会不断向前拼搏;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拥有更多的过程;因为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努力并快乐着。也许,我们给你留下的仅仅是一道印痕,就像小船在岸旁搁浅时泥沙里留下的一道印迹,风雨过后,便慢慢消退。但我们无悔,毕竟你留给我们的路还更长。

我们无法用斑斓驳杂的丰富来诠释你,毕竟我们懂得太少,也太渺小。我们能够简简单单告诉世界你的好,却不能透析你,品评你。

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风景。为自己的梦想在路上奔跑和追求的人是勇敢的,同时也是美丽的,上帝都不敢保证天是否有奇迹,正如这首短短的小诗所说:生命有多残酷,你就应该有多强,人生是永远的竞争,奋斗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在路上,一直行走着。

如果说,让我用一段话来描述我们心中的你,我会用张正军的这首诗:借诗起兴,奏华章,神采半边天月。一片丹心酬志,荡尽祖传家业。荟粹名师,云邀大腕,弦鼓铮铮烈。春风化雨,孕生多少豪杰。

敢叫巾帼传奇,神娲再造,重补苍天穴。更铸重锤挥劲旅,打得东夷寒彻,百载风华,万枝桃李,捷报飞如雪,曲高人旺,再飞檐宇如阙。

一路上有我们,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在路上。

海南省定安中学高二:周颜

第6篇:我们,永远在路上

盼来了,盼来了深秋的辉煌

盼来了,盼来了灿烂的时光相同的日子十一月八日

历史在书写

书写着我们记者的人生华章

我们是一群年轻的记者

云梦的成长伴随着我们成长

当我们追踪每一件新闻的时候

沧海桑田的传说就镌刻在摄像机上

我们奔走在绿色的田野

我们匆忙在蓝色的厂房

当画面与文字笑迎观众的时候

我们多想,多想偎依在爱人的身旁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激动的地方

曲阳广场的美丽喷泉讲述着故事

告诉了我们二十年前的荒凉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流泪的地方

府河堤外那逝去的河水

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坚强的力量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愤怒的地方

法庭上那触目惊心的案例

告诉了我们社会还不是那么理想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辛苦的地方

睡虎地出土的竹简陶楼

告诉了我们还原真实是多么的光明堂皇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欢欣的地方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云梦新闻

告诉了我们汗水的价值和艺术的力量

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总有让我们思索的地方

一个又一个的会议报道

催生了新闻改革的进步曙光

多少个日日夜夜

多少个暑热寒凉

我们克尽着记者的职责

我们的心血化作了汗水流淌

我们期待着产业的壮大

我们承当着经济的增长

我们永远在采访的路上

因为前方是升腾我们事业的朝阳

第7篇:我们在路上 征文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广告学

班级:二班

姓名:胡雨婷

学号:20090767

联系方式:15114668311

我们在路上

刚开始听到要写‚我的大学心路历程‛征文时,真是满腹牢骚。没事写什么征文,耽误我睡觉、学习加打球,唉,我可怜的周末!于是在心里把团支书怨了千遍。不过,既然必须去做,那就选择快乐地做吧。这样一想心里倒是得到了些许安慰,心情平静了就好好地研究一下征文吧。仔细看看,题目不错,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回想一下这段时间的点滴。。。

我的大学就从我在网上查到自己被录取时说起吧。哎,您还别笑我分界没搞清,我写这段是因为这里发生了让我难忘的小插曲。。。

不记得那天是几号了,只记得那个下午在电脑上查到我被黑龙江大学广告系录取,我就哭了(注:非激动、兴奋引起,恰巧相反)我当时想的是我最讨厌电视上的广告了,现在还要去学它。天,好不容易考了个重点却考了个自己极其讨厌的专业。唉!什么世道啊!郁闷了两个小时以后,我下定决心给黑大招生办打电话。不知道那个接听电话的老师还记不记得曾有过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女生想要调专业,甚至想把重点换成二表的专业,结果是,不行。当时眼泪就忍不住了。三年的辛苦即将换来四年的折磨。。。

9月1日,怀着欣喜、兴奋、对大学的向往及对广告的郁闷的复杂情绪踏上了从泰康到哈尔滨的列车。在火车上还碰到了许多和我一样来报到的黑大校友,惊呼这节车厢是不是被我们黑大人包了。下了车看到校车来接,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大学生了,随行的黑大研究生小姨告诉我这辆是黑大最好的校车呢,很少用的,看来学校很重视你们09级新生呢。心中窃喜。。。

进入学校总算把自己安置妥当了,我以后就要在黑大长年定居了。这时电话响了,朋友要我去门口接她,我凭着印象走了一大圈还是在校园里走丢了。看来大学还真是大呀,赶紧向阿姨问路,结果阿姨反问:‚你要去哪个门儿‛天,

哪个门儿?黑大呀黑大,你到底有几个门呀?我去哪个呀?还好阿姨见多识广,一看我就是新来的,说:‚你是不是去正门啊?‛赶忙点头称是。结果我几番波折的找到了正门却没接到我朋友,原来我是从侧门来的。无语。。。

新生到校第一件事儿也就是军训了。于是导员开了年级大会。第一次见到导员,觉得导员长的一般,又那么年轻。怎么和印象中满脸皱纹呢、胡子、头发、眉毛全白的老教授一点儿都不一样?? ? 接下来察看了一下地形,看了一下我们院的男生,最终寝室卧谈会得出了一直的结论:由导员长得一般变成导员(即宝哥)在我们院最帅。接下来紧锣密鼓的开始忙乎军训了。每个人都拿着迷彩服满脸欣喜的试着,活像一堆因刚学会飞而兴奋不已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可第一天下来所有的‘麻雀’就都蔫了,想想这一天不是走路就是站军姿,大日头晒着,平时在教室里懒散惯了的我们哪受得了军队这般正式的训练啊。终于下午也熬过去了,大家坐在床上分享心得,这时负责人通知晚上还训,6:00~8:00,地点: B区排球场,听此‚噩耗‛所有人都‚晕倒‛在床,来不及倒床的直接倒到了椅子上。不过还好,晚上是去拉歌,嘻嘻。。。军训也蛮有意思的嘛!

军训这几天有时阴冷的让人受不了,有时大太阳晒得你快变成干,有时又连风带雨的,好像一年的四季在这几天重新给你上演了一遍,不过无论刮风下雨,军训照开不误,这是军人钢铁般的毅力,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军姿开始站得笔直,正步踢得很齐,拉歌唱得很响,当然饭量也变得很大。就在我们慢慢地学会体味军训带来的喜悦与收获时,它却悄无声息的停止了,因为甲流,我们不得不放假,告别了我们搞笑的教官,告别了我们‚顺拐‛的排长,告别了我们‚吃亏不行占便宜没够,和别人打平手就算我们输‛的霸道口号,也告别了我们‚魔鬼‛而又激动的军训生活。

甲流期间放假,无事可做。整日宅在寝室不出门,大把的时间都是坐在床上或者桌子上对着窗户发呆,这时最容易被回忆淹没,想起了他们——高中的同学,高考过后我们都各奔东西了,无论我们的短信多么频繁,那么远的距离还是会产生无比的思念。手机的短信总是有快乐的字眼,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些快乐背后所隐藏的是对高中时的回忆与怀念,只是我们都学会了掩饰,把自己的感伤与眼泪悄悄藏起然后对着昔日的好友露出笑脸,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有时不知不觉眼泪会流得满脸。翻着昔日打闹时的照片,更是增添了几许思念。这

时曾听过的一句话总会萦绕在脑海中,配合此时的心情真是恰到好处:当你们转身离去, 从此逃离出我的边境,我们就像迷路的鱼,意外的撞在一起,也理所当然的分离。谁说回忆是美丽的,那是失去的安慰;谁说只有爱情最刻骨,友情更让人心痛。当我心闷得想哭,我想起了你们。是你们让我感到无需恐惧,也是你们让我不知道什么是勇气。你们离我太远了,无论我们的短信多么频繁,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频繁,那么远的距离永远也取代不了。当雪被雨替代,我拾起了写满友谊的花瓣。我接受着新的友人的问好,却不经意感到孤独,也想到了你们。也许我的过去,只有你们会品。朋友们,你们在那边还好吗?

看着大家愁眉不展的样子,有人领头买了网球,于是全寝室到处都是网球拍、羽毛球拍和各种球,甚至还有毽子。因为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及消毒工作做得到位,我们都少了起初的恐慌,轻松而又放心地出去打球。看着大家疯跑的样子和张嘴可以露出‚12颗牙‛的笑容,一切又都阳光灿烂了起来。。。

每天两次测体温,每天N次消毒(此处有夸张成分),甲流总算平安渡过了。终于开始上课了,这上课和高中又不一样。一到上课恨不得提前一个小时出去,去那么早干吗?找教室啊,大学上课教室可不固定,这节课在这个楼,下节课不定又在哪个楼呢,而且学校有教室上百间,你找去吧。还好我们室长在提前报到那几天摸清了地形,嘻嘻。。。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睡懒觉了。第一节课总算和自己想的一样,是一个年龄稍大的老师(崔老)给我们上了广告概论,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广告系年纪最大的,我们广告系的老师年轻的向我们的哥和姐,于是老师们的称呼变成了‚燎原姐‛‚老朱‛‚净姐‛等等。说到崔老,还真应特别感谢一下。因为是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广告。原来广告天地是那么大,广告也可以做得那么有趣,那么吸引人。于是我将广告进行了分类:我们学的是广告,电视上看的是与广告相反的词(具体叫什么我还没想出来,暂且称为垃圾广告。又觉得在广告前加上垃圾二字,有损我们广告形象,还是再考虑考虑,要不您帮我想想)。崔老在上课时将理论知识并配以广告例子便于我们的理解。并举出大量的学界与业界的实例进行分析。课间会把精心挑选的广告片放给我们看,说是让我们放松一下,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我们对广告的兴趣与热情。后来发现上这课的人越来越多,听说别的专业的人也来上了。因此,我把广告从死刑判为终生监禁(注:将我终生监禁在广告事业中)。

接下来的广告节与广告比赛展示了我们广告人的风采。在金犊奖与学院奖的比赛中,07级、08级的学哥学姐们大显身手,我们09级也小试牛刀了一把,历来金犊奖都是大

一、大二参加,以大二为主,大三参加的较少几乎没有,07级的学长在大三那么忙的时期也能参加,可见他们对广告的热情绝非一般,也说明我们广告的魅力与吸引力也非等闲。

大学倡导的是全面发展,于是社团遍地都是,思来想去加了三个,笔试倒是都通过了,可是一到面试我就被刷下来了,最终成了寝室唯一一个闲人(未进入任何社团),难道我的长相不过关通不过面试???(开玩笑了,面试绝不是看长相而是看口才啦,这里解释清楚,过后可别说我误导哦。看来以后我要努力练习口才了)。我室友戏称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不这次院学生会招生我又去了,结局大家一定都想到了,失败告终。不过进不去也无所谓了,因为我经过这些面试总算减轻了我的紧张心理,下次我还得去面试,锻炼呀!皇天不负苦心人,我那不气馁、越败越战的精神在竞选班干时得到了补偿。

其实对大学要说的还有很多,但作为大一学生,还有很多我没有体验到,所以将我的大学初体验写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虽然文章就此结稿,但我们却还在大学的征程中。。。

第8篇: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现行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四环节体验式课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即“导、探、展、练”的体验式教学。“导”是导入,无论从情境导入,还是由知识导入,学校要求的是导的高效性。要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融入课堂情境,要么巧妙串联,温故而知新。 “探”是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这是学生们在小组的基础下进行的自主活动,老师课前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在文本、工具书、生活中探查达到目标的途径,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组内的探究成果。老师也深入其中,了解动态。“展”则时对小组探求成果的的展示,质疑与补充。此时老师更是隐身于教室后面,在组与组之间穿针引线而已。“练”则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可练习,可小测,这个环节略带有些应试教育的痕迹,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四环节是课堂改革的形,体验式则是课堂改革的神。体验首先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的知识是自已在预习、探究和展示中获得的,亲历得真知;体验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让大胆的让学生体验,放手天地宽。

在这种课堂里,我们要求老师要有“三放”,即学会放手,打造生态的课堂(回归本源,自由成长);学会放心,打造人文的课堂(民主和谐、情感升华); 学会放开,打造开放的课堂(创新创造、智慧提升)。为了使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我校还制定了《铁冲中学课堂语言规范》,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放言,也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引导,让老师们真正做到放得了手、放得下心,放得开教学。

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催生着我们对班级构建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班级小组建设。我们一改传统的座位摆放,将全班按“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当家的形式进行班级管理与课堂建设。因为组间竞争比拼能迸出高效之力量。小组之间既是同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比一比,课堂的气氛从何而来。一比之下,谁都不甘示弱,小组的兴奋点被激活,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真知灼见在你来我往里自然生成,错误谬论在“唇枪舌剑”里“遍体鳞伤”。最重要的还不止如此,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隐性目标得到显性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我们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课堂改革不是完美的,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能解决很多技术上的疑问,但本质上的疑问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问题之一,高效课堂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学习过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的报告,他的言论里“效”就是分数,甚至他们提出了理直气壮抓分数,也学习过李炳亭先生的《杜朗口旋风》,其中崔其升校的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升学率的课改是不成功的课改。再

联想到早阵子山东昌乐二中的校长这样描述他们的学校:升学率是我们学校课改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很多地方的课改都把高效课堂的“效”狭隘化了,这个效应该包含着一个立体的三维目标,这也是中华大地课改十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成果。即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这就是一堂课的“效”,也是学生需要的“效”。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也许能追求一堂课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最大化,但对于价值观,对于情感学生也许无法在45分钟或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就能感悟,把握这些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把课堂的体验迁移到社会,到家庭,到他的圈子里,再去过滤,形成自已的领悟。我们怎不能让学生“强作愁”而去“赋新诗”吧。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往往超过了知识的本身,这不是能用分数能形容的。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学生最最需要的“效”。所以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其升级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问题之二,固定课堂模式的是否能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教学。这其实是一个从“立模”到“破模”的过程。李炳亭先生在其《杜朗口旋风》一书中曾提到很多地方都在“临帖”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我校的实践发现这种机械的套用某种模式会使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学生们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着程序,课堂缺少生成与原生态,我们在许市中学的学生课桌里也发现了大量的各类参考书,学生为了走程序的顺利从各种参考书上“抄袭”答案,我们学校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少了课堂的“意外”,就少了很多的精彩。所以,如何由“有模”走向“无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路上走了两年,一路上,我们在改革上修正,在修正中进步,在进步里反思,在反思后发展。虽一路艰辛,虽还存瑕疵,但我们将一直在路上,探索,反思,前行„„

上一篇:爱让生命如此美丽下一篇:实习与就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