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知道歌词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知道不知道歌词

“知”“道”“知道”与“不知道”

摘 要:“知”与“道”是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重要术语。“知”字从“口”、从“矢”,蕴含了中国古人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理解。“知”又通“智”,“智”为“道”,“道”兼有道路、行走(引申为实践)、言说、办事之门道与天地之大道等义项。“知”与“道”的诸多义项间具有一种张力,构成了中西哲学皆关注的“语言——思维——实践——世界”这一经典论题。通过对“知”“道”“知道”与“不知道”的分析,能够揭示出中国哲学在处理这一论题上的特色,即以“行”(实践与体验)贯通“言”“器”“道”三者,进而揭示中国哲学的特质,即“由詞通道”“道不离器”。

关键词:“知”;“道”;“知道”;“不知道”

人们天天在说“知道”一词,但是怎样才算真正“知道”呢?“道”字的主要含义有三个:言说之“道”、人行之“道”(作动词意为行走,引申为实践)、规律之“道”(小至办事之门道,大至天地之大道)。那么,当我们说“知道”时,究竟意味着我们知晓怎样言说了呢?还是知晓如何施行了呢?抑或是知晓办事之门道或天地之大道了呢?实际上,当我们说“知道”或“不知道”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它们的深层内涵,熟悉的日常用法往往遮蔽了词汇初创时所凝结的世界观。不过,如果追溯词源,就会发现,在“知”“道”“知道”和“不知道”这些词语中,凝结着人们对“语言——

思维——实践——世界”这一经典哲学论题的思考。而中国哲学在对这一论题的思考中,恰恰显示了其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

一、“知”的分析

《说文解字·矢部》:“知,词也。从口从矢。”段玉裁注:“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1](P227)朱骏声释为:“识也,憭于心,故疾于口。”[2](P487)甲骨文中,“知”字为“”,从“口”、从“矢”、从“于”,“于”同“亏”,表示声气。金文中,“知”字加了“曰”旁,写为“”,更突出了言说之义。“知”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为“”。可见,无论是在哪个时期,“知”字都与象征言说的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知道的就一定能说出来,或只有说得出来的才算真的知道,这也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所谓知识的最直接体会。同时,不仅要说出来,还要说得准确,就像一箭射中了靶子一样,正所谓“一语中的”。

人们可以凭借感觉经验而有所“知”,例如:

(1)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荀子·正名》)

(2)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韩非子·解老》)

人们也可以凭借后天学习的推理知识而有所“知”,例如:

(3)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知”除了作动词之外,还可以作名词,意为“知识”,即人的认识能力与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智”同义,两个字在古代为通假字。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知识”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来源于日语中的和制汉语“知識”或“智識”[3](P405-406)。古汉语中的“知识”一词意为所知所识,也就是旧相识的意思。例如:

(4)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

(5)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知识”与古汉语的“知”与“智”也不尽相同。西方传统认识论中所谓的“知识(knowledge)”一般要求自成体系,并能用语言表述。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对知识下过一个定义:知识乃得到论证的真的信念(Knowledge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这种以能否诉诸语言来判定知识之合法性的知识观,在西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中叶,赖尔(Gilbert Ryle)提出的“能力之知(knowledge-how或knowing how)”与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提出的“默会认识论(tacit knowledge或tacit knowing)”,才对其构成了真正的挑战。“能力之知”与“默会认识”都属于实践智慧,不能用语言表述。中国哲学向来重视这类知识,因此,尽管“知”字从其起源上来看与言说密不可分,但在后世的运用中则逐渐与言说脱离了关系,反而认为越是高级的知识(即越近乎智或道),则越是不可道的。

二、“道”的分析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口中所言是“道”,脚下所行也是“道”;做人有做人的“道”,做事有做事的“道”;各行各业皆有其“道”。“道”字在金文中为“”,从“行(街道)”、从

“首”,表示人在路上行走。金文也可以写作“”或

“”,在这两个写法中,多了“止(脚)”这个符号,更突出了行走之意。

可见,在汉语的早期阶段,“道”作动词时义为行走,作名词时义为供人、马、车辆等行走的道路。由动词“道”又引申出“导(導)”这一义项,即由人沿着道路行走而引申出指导、引导与遵循之意。《说文解字·寸部》:“導,引也。从寸道声。”段玉裁注:“经传多假道为导,义本通也。”声符“道”实际上也兼意符,再加上意符“寸”,更是强调了“引之必以法度”[1](P121-122)的含义。由名词“道”引申出的意义更为丰富。人行于道便能到达某个地方,因此,由“道路”便引申为具体的方法或途径。例如:

(6)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我们现在常说的办事的“门道”或“路子”,都是这个意思。路是人走出来的,路来来回回地走,“道”就有了“惯例”的意思,于是又引申为普遍的道理与法则。例如:

(7)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

道理与法则确立之后,就要求人们去遵守,这就带上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于是“道”又进一步引申为道德与正义。例如: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之后,“道”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从具体的门道或路子引申至普遍的规律,最终涵盖了宇宙和人世的一切法则,并成为宇宙万物之本源。例如:

(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由此,“道”成为了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张立文主编的《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道》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本原,指感官不可达到的、超经验的东西,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背后的所以然者。

第二,道是整体世界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第三,道是事物的规律,指事物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四,道是运动变化的过程,指气化等的进程。

第五,道是政治原则、伦理道德规范,是治国处世的道理。[4](P3-4)

从以上五点内涵还能顺理成章地推出第六点,即“道”具有不可言说性——正所谓“道恒无名”(《老子·第三十二章》),“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因为“道”既然先于万物,是世界的本原,那么也该先于一切的名,所以“道”是“无名”亦“不当名”的,称之为“道”乃勉强为之。关于道的内涵,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道”往往是和“器”与“学”对举的。例如:

(10)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传》)

(11)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

“器”和“学”都是具体的知识,而“道”则是抽象的,它既超乎经验世界之外,同时也超乎语言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道”作动词时还有言说之意。一般认为,该义项出现得较晚。沈善增指出,“道”在先秦时并没有“言说”的义项[5](P49)。潘文国也持类似观点,他只找出一个例外,即《诗经·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6](P166-167)此处的两个“道”一般解释为言说,但笔者认为,它实际上是公之于众之意,而公之于众未必通过言说的方式。因此,该动词很可能是从名词“道路”引申而来的,因为道路能让人联想到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除此之外,《论语》中也有两个“道”通常被解释为言说:

(12)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13)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不过,亦有注者将“夫子自道”“乐道人之善”中的“道”解释为“导”[7](P777)、(P873)。这样似乎也确实解释得通,因为“自道”可理解为自我开导,而“道人之善”可理解为引导人们向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道”在先秦时期很可能没有“言说”的义项,即使有,也不是常用的义项。那么,“道”作动词的言说义项究竟是从何引申而来的呢?笔者推测,这一义项很可能是从“道”的名词本义引申而来的,原因如下:首先,人们将陆地上的道路扩展到河流中的道路,用它来指河道;然后,又扩展到身体中呼吸、排泄的孔窍或通路,如呼吸道、肠道,甚至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穴道。这样一来,“道”便跟人体与外界感应的通路联系在了一起,它就逐渐具有了言说之义。

三、“知道”与“不知道”的分析

我们今天所用的“知道”一词的意思,在最早的时候往往用一个“知”字来表示。据庄会彬考证,“知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为动宾结构,例如: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8]

这时的“知道”意为通晓天地之大道,又如:

(15)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戒》)

(16)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孙膑兵法·八阵》)

此外,按“道”字的道路本义,“知道”也指认识某条道路。例如:

(17)娥语曰:“伯文,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

据庄会彬考证,“知道”一词与今天相同的意思,出现于六朝时期,但当时用得并不普遍,到了唐朝才流行起来[8]。沈懷兴也认为,该用法出现得较晚,现在能找到的较早用例只是唐代的。例如:

(18)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唐代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9]

那么,这里的“道”又作何解释呢?王艾录认为,它与“得”“到”相通[10](P205)。也就是说,“知道”为主谓结构,意为“知”已“得到”或“达到”。庄会彬亦认为,这里的“道”与“到”相通,他还指出,“‘到’最迟在宋朝之前就已经虚化了,由其动词‘到达’义转而表‘时态’”,因而“到”在这里充当的乃是“知”的补语,如“听到”“看到”“想到”等词一样,构成了动补结构[8]。

主谓结构的“知道/到”的否定形式为“知不道/到”,意为“知”未能“得到”或“达到”;动补结构的“知道/到”的否定形式按照“听不到”“看不到”等表达,亦为“知不道/到”。而“不知道”最初是对“知道”之本义(即知晓办事之门道或形而上之大道)的否定。那么,“不知道”后来又是如何取代“知不道/到”的呢?庄会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知”与“知到”的表意功能相同,从而使得“到”的补语意义弱化,于是人们习惯于对“知”进行否定,这便给“不知道”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知道”一词逐渐标准化,于是“到”的补语意义被进一步淹没[8]。至于“知道”是如何取代“知到”的,又为何逐渐被标准化了呢?庄会彬并未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只是粗略地说是“由于历史的惯性”,也就是指自东周出现“知道”一词后,“此后几百年里,‘知道’一直被看作一种修为”[8]。被看作修为的“知道”实际上为动宾结构,意为知晓办事之门道或形而上之大道。

那么,这个“历史的惯性”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无论是传统的注释还是当今的词源研究,对该问题的解答都是阙如的。笔者认为,该现象可以从口语和书写两方面进行解释。由于汉语词汇越早单音节化越明显,而“知”字在功能上与“知道”或“知到”相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两者的发展。之后,汉语词汇逐渐双音节化,“知道”与“知到”的使用日益频繁。实际上,两者在口语中是无法真正分辨的,添一个音节只是为满足节律的需要,因为不论我们说“知道”还是“知到”,都不会去分辨其作为动宾、主谓或是动补结构所体现的含义。不过,在书写中,由于汉语具有“目治”的特点,便出现了在“道”与“到”之间选择的问题。“知道”之所以能获得“历史的惯性”而胜出,是由于“知”与“道”的天然联系所致。“知道”比“知到”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内涵:一方面,“道”可以理解为言说,因此,“知道”便体现了“知”的原初语义内涵;另一方面,“知道”又可以理解为知晓办事之门道或形而上之大道。可以说,“知道”一词体现了“知”与“道”(即知、行、言与形而上之道)之间的一种张力,这也正是中西哲学皆关注的“语言——思维——实践——世界”这一重要论题。或许正是由于“知”与“道”之间的这种张力,才促使“知道”获得了“历史的惯性”,从而最终取代了“知到”。需要指出的是,“知道”一词越是被日常语言接受,“知”与“道”的张力便体现得越为隐蔽。因此,笔者在下文将试图揭示其张力背后的哲学意蕴。

四、“知”与“道”的哲学意蕴

如果将“知”与“知道”的内涵仅仅理解为一种苏格拉底式的知识观,即以能否诉诸语言来判定知识的合法性,那么将会错失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出于口者疾如矢”是中国古人对“知”的原初体验与理解。而当“知”上升为“智”,那么恰恰相反,“不可道”才是其本质属性。“道”被公认为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概念,西方哲学中没有与其对应的范畴,而实际上,“知”也是如此。从形而下层面讲,“知”包含事实性知识(knowledge-that)与实践性知识(knowledge-how),也常被称为“器”“技”或“学”。从形而上层面讲,“知”通“智”,也就是形而上之“道”。因此,“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哲学所谓的知识,“道”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哲学热衷于探讨的语言(通常表现为命题)或终极真理。知识、语言与终极真理三者的关系乃西方哲学历久弥新的论题,对它们的思考发端于古希腊,最终在20世纪初促成了哲学的“语言转向”。尽管这一论题在中国哲学对“知”与“道”的思考中亦有涉及,但其呈现的方式与得出的结论均不同于西方。

在中国哲学中,“知”与“道”是相通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乃一体之两面。“知”既包含形而下之“器/技”,又包含形而上之“道/智”;“道”既可以指“器/技”层面的办事门道,又可以指“道/智”层面的天地大道。在中国哲学看来,不但形而上之“道/智”是不可道的,形而下之“器/技”亦不可道。《庄子·天道》中的寓言“轮扁斫轮”阐述的便是这个道理,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默会认识论”被誉为西方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它对西方传统的“言述(articulate)认识论”提出了挑战。“言述认识论”的源头可追溯至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定义,其实质是一种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笛卡尔将之推向了高峰。这种认识论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知”与“智”的分离。这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旨在划出思维的界限,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划出思维的界限,而是划出思想的表达的界限:因为为了划出思维的界限,我们必须能够思维这个界限的两边(因此,我们必须能够思维不能够思维的东西)。”[11](P3)维特根斯坦依据“图像论”泾渭分明地划分了两个世界——可道的经验世界与不可道的超验世界。前者是形而下之“器/知”的世界,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可以并应当将其表述清楚;而后者则是形而上之“道/智”的世界,他认为这是不可道的世界,应对之保持沉默。不过,中国哲学并不作如此区分,它只承认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即庄子所谓的“人间世”),在此世界中可区分出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12]。

第二个特点是目的与手段的分离。杜威认为,逃避危险并寻求安全是人类的本能,这一本能促使人类在危险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恒常的、安全的东西,他将人类的这一行为称作“确定性的寻求”,并认为这一寻求导致了“知”与“行”(具体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的对立,并高扬前者而贬低后者。杜威指出:“实践活动有一个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就想望有这样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有一种不表现出来而且没有外在后果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喜爱认知甚于喜爱动作,‘安全第一’起了巨大作用……完全确定性的寻求只能在纯认知活动中才得实现。这就是我们最悠久的哲学传统的意见。”[13](P3-5)“知”与“行”的对立造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分离。“知”作为目的,是恒常的、安全的、确定的,而“行”作为达到目的的方法,则充满不确定的因素。杜威说道:“人们曾经把手段当作是卑下的,而把有用的东西当作是下贱的。人们是把手段当作是一些不好的关系而保留下来的而不是内在地欢迎它们的。‘理想’一词的真意,当在手段和目的的分离中得之。”[13](P215)中国哲学所悬设的“道”,无疑也具有恒常性、安全性与确定性,然而在中国哲学中,“道”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正如潘文国所言:“在西方,它的‘工具’是相对于知识而言的,‘工具’不是‘知识’,只是达到‘知识’的手段。但在中国的哲学里面,‘道’既是方法又是本体,本体当然不就是知识,但是作为追求的目标而言,可以看作是某种知识。所以西方的两个概念,在中国又成为一个概念。”[6](P162)

“知”与“智”、目的与手段的分离体现为一种以“道知”为导向的哲学,西方哲学大体上属于此类。这里的“道知”为动宾结构,意为对知识的言说(stating the knowledge),进而言之,也就是以能否诉诸语言来判定知識的合法性,将知识视为“得到论证的真的信念”。中国哲学的特点则体现为“知”与“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这是一种以“知‘道’”为导向的哲学。这里的“知‘道’”亦为动宾结构,即知晓天地之大道(knowing the Dao)。“知”与“道”的关系之所以不能对应西方哲学中的知识、语言与终极真理的关系,正是因为前者表现出一种统一性与连续性,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分裂性与离散性。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在于“道”所具有的“行”(可引申为实践)之义项,正是它沟通起了“言”“器”“道”三者,并赋予了中国哲学以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生生”精神。

五、結语

“知”与“道”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又蕴含着中国哲学的特有意蕴。这种意蕴主要体现为“知道”一词所呈现的“言”“行”“器”“道”之间的一种张力。该张力一方面源自形而下之“器/知”向形而上之“道/智”的上升,另一方面则源自“道”不可道的悖论。前者造成了“知”的困境,后者则造成了“道”的困境。如果要寻求走出这两重困境的路径,就需要对“知”进行重新审视,或对“道”(言说)进行重点突破。在西方哲学中,这两条路径基本上是分离的,这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中国哲学中,这两条路径是合一的。中国哲学突破这一困境,或者说消解“知”与“道”之张力的方法,便是以“行”(实践与体验)贯通“言”“器”“道”三者。“由词通道”“道不离器”乃中国哲学之特质,故“知”中有“道”,由“知”而“道”,方为“大知”,方为“知道”。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五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张立文,岑贤安,徐荪铭,蔡方鹿,张怀承.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5]沈善增.还吾老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潘文国.“道可道,非常道”新解——关于治学方法的思考[A].上海图书馆编.上图讲座3:思想的享受[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7]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庄会彬.北方方言中的“知不道”考源[J].语文知识, 2013,(1).

[9]沈怀兴.“知不道”和“不知道”[J].语言研究, 2005,(3).

[10]王艾录.汉语理据词典[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11][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韩林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杨晓波.语言、世界与超越——《逻辑哲学论》与道家语言哲学对比[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

[13][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Zhi(知)”,“Dao(道)”,“Zhidao(知道)” and “Buzhidao(不知道)”

——A Linguistic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Yang Xiaobo

(College of English,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Key words:“zhi(知)”;“dao(道)”;“zhidao(知道)”;“buzhidao(不知道)”

作者:杨晓波

第2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合浦

如今说起合浦,第一个被想起的往往只有珍珠,似乎珍珠就是合浦的一切,但是在历史中,合浦所拥有的远远不止于珍珠。

合浦的诞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加快了向岭南地区推进的步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南越直至南海北部湾畔,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先后“徙兵士农夫罪人五十万于其地”。秦朝曾派兵士凿通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后又凿桂门关沟通北流与南流江。这样秦军从中原出发,沿长江、湘江、漓江、桂江、北流江、南流江抵达合浦,将秦王朝的疆界推进到南海之滨。大量北方移民定居岭南地区,与当地越人相处融合,也带来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信息,使合浦成为秦朝中国南海前哨、军事重镇。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等征集“楼船十万”,水陆并进至合浦征讨交趾叛乱。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合浦郡郡治所在地为今广西南部的合浦县。合浦县地形平坦,临江濒海,南流江贯县境注入北部湾,西汉后期汉朝开凿湖南南部的峤道,进一步疏通灵渠,使湘江至南流江这条黄金水道更加通畅。这不仅有利于军事活动,也促进官方与民间的物资、人员交流,使岭南地区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合浦港扼北部湾顶的中枢位置,西邻钦州、防城及越南北部,东接广东的廉江、海康、徐闻,东南侧有海南岛,过琼州海峡可抵湛江、广州、香港。从陆域来说,其直接经济腹地包括今广西及广东西部广大地区。自此,合浦地区受到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合浦县成为西汉岭南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浦港也成为汉代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合浦的繁荣

合浦作为郡治,城市人口必定较为稠密。史籍记载,西汉时期合浦郡人口达“7.898万”,是岭南各郡中人口较多的,仅次于曾作为南越国国都的南海郡(人口为“9.4253万”)。从考古发掘情况亦可得到印证。在合浦县城周边,已发现汉墓达6000余座。几十年来,结合城市建设,已发掘的汉墓有数百座。如此集中的汉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合浦作为当时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气较旺,已颇具规模,合浦大浪古城遗址据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县治遗址。

合浦地处北部湾畔,南流江人海口,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稻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尽管有史籍记载说,合浦“郡不产谷,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似乎表明合浦粮食奇缺。然而,从已经发掘的汉墓中,人们不仅发现有用铜碗装着稻谷的随葬品,还有大量陶制的类似粮仓模型的随葬品。这些陶仓大都呈长方形,像一间平房,前有门,门槛较高,其余三面则封闭,显然是用于储藏保管粮食之用。这就表明,无论是用珍珠换回粮食,还是在本地生产粮食,当时合浦的粮食还是比较丰富的。此外,汉代合浦手工业也较发达,其加工工艺水平也较高,尤以青铜铸造工艺和玻璃烧制工艺为突出。汉代以来,岭南地区生产一种颇有特色的缕刻花纹的青铜器。这种青铜器物,在合浦已发掘的汉墓中屡屡发现,应视为本地所生产。合浦汉墓中又发现有大量的玻璃制品随葬。有关专家运用现代科学分析测定,证实这些玻璃制品大都既有别于西方国家早期的“钠钙玻璃”,也有别于古代中国内地的“铅钡玻璃”,是一种用北部湾地区的原料加工的“钾玻璃”。

广西及当地文博部门公开发表的若干发掘报告表明,汉墓中各种随葬品极为丰富,单从《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类海外产品来说,其数量就十分惊人。如合浦望牛岭西汉木椁墓,出土27件水晶珠组成的串珠一串,蓝色的玻璃串珠三串,琥珀印章一件,佩饰片五件,花玛瑙穿坠一件。合浦堂排西汉墓葬,出土玻璃1656枚,玛瑙珠13枚,肉红石髓珠99枚,琥珀7件,水晶19件,以及大量绿松石。合浦凸鬼岭汉墓,出土水晶珠一粒,玛瑙耳趟三件,琥珀一件,琉璃珠20颗,玻璃珠149颗,琥珀串珠三颗。合浦母猪岭东汉墓葬,出土蓝色玻璃珠860粒,水晶珠七粒,玛瑙珠二粒,琥珀珠28粒。合浦九只岭东汉墓,出土玛瑙耳踏一对,琉璃珠5000粒,由黄金、水晶、玛瑙、琉璃珠、琥珀等各色饰品组成的组合串饰五组。上列珠饰类制品中,玛瑙、琥珀、水晶饰品,多是从海外输入。至于玻璃珠饰,应有一部分从海外输入,更多的可能是当地工匠掌握了西方玻璃烧制技术之后,“利用当地矿料造出价廉物美的玻璃投放市场,与进口玻璃一同在市场销售,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层次的需要”。合浦汉墓大量珠饰类制品的出土,反映了汉代合浦的对外贸易曾极盛一时。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的绿柱石饰品,在它之前,我國出土该类宝石的最早记录是明代的金绿宝石和祖母绿(即透绿宝石)等,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珠宝,而合浦汉墓出土的绿柱石,则比它早了1600多年。

古合浦的没落

自设置合浦郡县以后,合浦郡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合浦郡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合浦港的商贸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合浦港的商贸发展又极大地促进合浦郡的经济繁荣,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昔日的古合浦港口由于南流江入海泥沙的淤职,不仅远离现合浦县城达l0公里,而且港口变浅,船舶进出困难,已为新兴的北海市其他港阔水深的港口所替代。曾经管辖过北海的合浦,今天已成为北海市所管辖的县,其原因与港口的变迁不无关系。

合浦的贡献

汉代合浦郡和合浦港是当时国内物资集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它对发展中西交通和贸易,起着重要枢纽作用。汉朝政府开拓的这条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最初是因输出丝织品而得名,其后,中国的瓷器、茶叶也通过此道大量涌入世界市场。从汉代至清代长达两千年岁月中,各国人民一直利用这条海上通道经商、交往、旅行,相互进行文化、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惠互利的,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反之,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以及价值观念也会对西方国家与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笏(编辑/ 赵欣 )

第3篇:文化产业 你所知道的和你所不知道的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止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参与世界经济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共生、共存的国际化社会正在形成,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不仅是可以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社会生产力,更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产业 天津融进时代发展的潮流

据报道,到2011年底,天津将初步建成我国北方文化资源聚集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文化产品生产交易流通中心、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初步建成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和印刷复制基地、京剧和曲艺艺术展演基地、近现代都市风情影视基地、民间工艺品制作和集散基地,等等。

虽起步较京、沪稍晚,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却相当迅猛。

据天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天津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66.91亿元增长为2008年的195.98亿元,年均增速30.8%。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同期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92%,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可达255亿元,增幅30%以上,占全市同期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滨海新区,更是结合现状确定用2至3年的时间,力争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努力使之成为支柱产业。

来自各媒体的报道,也让我们着实震撼于天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锵锵足音:

今年天津市又实施一贯拿手的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出了40个重点文化项目,项目总投资359.3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大国家级文化产业项目——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不久前已集体落户滨海新区。

日前,天津制订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天津将发挥天津优势,突出自身特色,重点扶持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族游、数字内容和动漫、文化会展、艺术品交易等八类产业……

据了解,美国的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国内GDP的1/4,出口额已超过航空航天工业而居第一位,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人类的确将进入以非物质资本为主的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产业,以精神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式,契合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文化产业究竟是怎样的产业

一位研究文化产业的中国学者曾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感叹,现在大家都在喊发展文化产业,各地都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并将其作为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来抓,可一旦较起真来,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到底哪些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哪些产品算作文化产业的产品。例如,由于对文化产业涵盖范围认识的差异,在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进行统计时,出现了不同的统计口径和不同的统计结果,有些统计指数竞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看来,明确界定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外延,对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引导扶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等等,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尽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不过,让人略感困惑的是,通过对全球文化产业状况的梳理后发现,文化产业虽然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但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文化产业行业界定与分类标准,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及行业分类标准有着明显的差异。世界上关于文化产业的行业界定,不仅在国际上,就是各国家之间也还存在不同,在中国称之为“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的行业,在美国则可能指的是该国的“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y),在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称之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在日本、韩国称之为“文化内容产业”(Culture Content Industry),在芬兰称之为“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Business Industry)。其实,还不仅仅是名称或叫法不同,世界各国关于“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侧重面与行业分类也有较大的差异。

2004年,中国推出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强调的是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关联度,具体分类范围不仅包括提供文 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休闲健身娱乐等)的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而且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

Cultural Industries(“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据考证还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不过,无论是在流行的还是使用的层面上,这个词在美国已经被更具有法律特征的“版权产业”这一概念所代替。美国的版权产业是指以版权为基础的产业部门,例如新闻和图书出版业、各种电脑软件设计制造业、影视音乐和电视节目制造传播业等等。这些部门的经营活动均受版权法的保护,这是版权产业共同的本质特征。在美国的版权产业研究报告中,版权产业被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核心”版权产业。这是最重要的一类,是指以创造享有版权的作品作为其主要产品的产业。比如像电影、录音、音乐出版、图书报刊出版、软件、剧院、广告、以及无线电、电视和有线播放业等。其中的大多数主要从事生产、制造和传播新的有版权的物品。第二类至第四类一般也被称作“外围版权产业”,比如第二类是“部分”版权产业。其产品仅有部分属于享有版权的材料。例如从织物图案到建筑风格设计的商用形式等多种产业及其产品等。第三类是“发行业”。它们面向商店和消费者发行版权产品,如有关的运输服务、批发与零售业等。第四类是“版权关联”产业。其所生产和发行的产品完全或主要是与版权物品配合使用,如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等。以上四类合称为“总体”版权产业。

鉴于版权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从大的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创造性成果都会涉及到版权,因此,对版权产业范畴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地测定版权产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对版权产业的界定又明确了两条标准:一是凡不参与版权销售(版权的商业性许可与转让)活动的产业不列入版权产业。例如学校及从事电脑和电视机维修服务的机构等。二是不直接从版权销售活动中取得收入的产业或机构不列入版权产业。例如没有直接从版权销售活动中取得

收入的制造业企业、内部没有直接从版权活动中取得收入的独立部门的企业或者不直接对外销售版权的企业,都不能列入版权产业。

有的研究者将“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含义作了比较,认为两者都是指文化领域中创造财富的产业,不同的是。文化产业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创意产业则指能形成知识产权的那部分,打个通俗的比喻,如果说文化产业是块奶油蛋糕,创意产业就是蛋糕顶端的那枚樱桃。英国人较早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个概念。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作了定义:“源自于个人创意、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英国的统计资料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广告、建筑、艺术品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游戏、广播和电视”等十几个行业。“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因为更强调了人的构思、理念和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了它和传统产业的区别,所以后来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日本也是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日本,文化产业一般称为“内容产业”或“创造产业”。日本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有两种理解,一是把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产业、出版关联产业、动画片产业、音乐关联产业、游戏关联产业和电影产业等。二是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主要包括音乐及戏剧演出、电影制作及放映、美术展览等文化艺术业,出版、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业,体育与健身,个人爱好与创造,娱乐含彩票等博彩业和观光旅游等。

一些国际组织对文化产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中国学者认为,上述文化产业的定义稍显笼统,而且所谓的“工业标准”,应该是包含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序化等一般内容,它侧重指文化生产中的物化劳动,并不代表文化劳动中精神劳动部分的模式化和标准化。沿着这一思路,他们给出的文化产业的定义似乎更具哲学意味,文化产业,不仅仅是指物化劳动过程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更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创收和营利问题,而是指文化生产的各个系统和环节有机关联并达到社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程度,是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由个体的、自发的局部行为上升到社会的、自觉的整体行为,是文化生产的企业化、工业化由量变到质变、由零散到系统的重大飞跃。基于上述认识,文化产业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总称;狭义的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总称;它排除指向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的文化活动,例如某些高科技产业化活动、技术贸易和服务活动等。

按照“中国式”文化产业的定义,广义的文化产业不仅包括了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娱乐、体育等主体产业部门,还包括了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配套行业。从实体结构上看,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产业的本体部门群(以文化自身的形态进行生产的部门)、文化产业的交叉产业链(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向相关行业纵向递进或横向延伸形成的部门或行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延伸行业网(在文化产业交叉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他产业行业延伸形成的综合产业网络)。在组织结构上,文化产业包括了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管理咨询机构为主的行业管理系统;以记者、作家、艺术家、编辑、计算机技术人员、节目制作机构、印刷机构、拷贝机构为主的文化生产系统;以发行机构、推销处、专业商店、文化经纪人、广告公司、代理机构为主的商品推销系统;以相关设备制造机构、技术咨询机构、通用研究开发机构、舆论研究机构、数据统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为主的技术支持系统等。

文化产业在海外

宏观面上的法制环境、市场导向、商业运作,微观面上智慧人士对经济大势下社会心理需求的精准把握,甚至自然气候等等,多种要素相互叠加,共同发酵出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产业蛋糕来。

如果说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期阶段的话,那么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则意味着知识经济高级阶段的来临。一位西方经济学家大胆预测,“以产品和财产所有权商品化为起点的资本主义旅程,将随着人类文化自身的商品化而终结”。综观处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潮头浪尖上的代表性国家,欧美以美、英为代表、亚洲以日、韩为代表。

美、英的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市场导向下的自我壮大

尽管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政府一向遵循的文化政策就是“无为而治”,尽管美国官方尚未发布有关文化产业的界定或行业分类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文化政策文件,但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文化产业强国,其世界第一大文化产品出口国的龙头老大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

美国的文化产品之所以流行于世,得益于政府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扶持政策,这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进入20世纪以来,又相继颁布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案》、《反电子盗版法》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美国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及价格机制,以市场导向将外来资金引入文化产业部门;同时,美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依托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巨无霸”企业。美国现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美国还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积极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以上用于向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并将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有关项目,提供直接资助和对优秀艺术成就的奖励。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它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美国的文化精英们擅长将外来文化进行大胆的改造,以迎合人们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好莱坞大片《哈里·波特》及其衍生品在全球热卖,无不凸显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兼容与创新能力。在技术上,好莱坞大片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而将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更是架起了美国文化通向世界的桥梁,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2010年,正当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全球和中国热映时。中国电影导演陈国星在一次相关的研讨会上,提到坊间对中外电影创作能力的若干评论时说:“有这样三种说法,《三枪拍案惊奇》卖的是生意,《十月围城》卖的是情怀,《阿凡达》卖的是理想。中国电影要有自己的责任感,而不是影像绚丽、仅靠视

觉上的赏心悦目满足观众的电影。这是广大观众对于中国导演的一种希望,我们作为导演应该有这样清醒的认识。”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也认为,《阿凡达》引起的反响可能不只是电影领域,甚至是对当下整个文化产业发展都有所启示。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游戏的雏形,其后应该带动更多的开发。现在,国内外游戏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电影产业,欧洲有些国家90%的家庭都有游戏机,他们购买电子游戏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电影票房和DVD销售的总和。较近的一个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网游产业市场规模是258亿元,其中国产网游是157亿元。

英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英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步。其最具有象征性的举措之一,就是把“国家遗产部”改名为“文化、传媒和体育部”,从整体上协调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2年,英国文化委员会形成“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讨论稿,1993年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正式公布。这是英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方式颁布的国家文化政策。在这份文化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问题。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积极推动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担任主席一职。这个工作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对英国文化艺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英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对文化的扶持。以英国艺术委员会为例,它成立于1946年,实行非政府运作,但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它的经费就来源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这一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该机构2003-2006年的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机构。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1995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净收入约250亿英镑,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超过任何一项传统制造业的产值。1997年至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率平均为5%,而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仅为28%;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额每年增长15%,而同期英国所有产业的出口增长率平均只有4%。

日、韩“有为而治”,有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倒逼的自觉

日本近现代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大致经历了从“军事立国”到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立国”再到现在开始向“文化立国”发展战略的转变。战后日本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1995年7月,日本推出《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1996年7月,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进而确立了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2004年颁布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扶持,在财税、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政府对于文化领域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增长,同时,社会团体对于文化产业的赞助规模也越来越大。

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这些新兴文化产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日本漫画、动画片和游戏软件在国际市场的规模是34万亿日元,占世界市场的30%。全球电子游戏的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被日本厂商所掌握。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遍布日本和全球的日本动漫迷们在电影和视盘上的消费超过了50亿美元,此外,与日本动漫相关的商品消费达180亿美元。最近几年,日本更是将国际市场视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如对海外知识版权的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目标是在2010年,使文化产业的年出口额从现在的3300多亿日元增加到15900亿日元,从而占总生产的比重从现在的3%提高到10.9%。

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了重大冲击,迫使韩国政府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1998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定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一是加强立法。先后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修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等。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三是成立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和相应机构。1998年,韩国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局";2000年,设立“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支援中心”;2001年,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扩建为“文化产业振兴院”,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具体扶持工作。

韩国竭尽所能地把韩国文化推向世界。首先,韩国通过重大的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等,挖掘和宣传本土特色文化,将自己的文化推销出去,树立起“文化韩国”的形象。其次韩国将传统文化背景融入现代生活中,借助具有韩国特色的“韩流”传播韩国文化。以游戏、影视、时装、舞蹈、食文化等为主打的“韩流”席卷整个中国和日本后,韩国又以此作为平台,通过树立品牌和建立机构,扩大“韩流”在全球的影响力。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规划了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和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2007年,韩国文化产业的产值约为650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连续5年年均增长达到9%以上,是同期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近7%;韩国文化产品出口达100亿美元,占世界文化市场5%的份额,成为世界前5强。

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兴起都非空穴来风

从微观面上来看,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兴起都非空穴来风。

譬如日本动漫产业。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从历史因素看,战后的日本受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刻。而当时美国的漫画业正处于非常发达的时期,这直接刺激了日本漫画业的发展。据说,有日本“动漫之父”之称的手冢治虫,1951年在东京一家影院连看了130场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片《小鹿班比》,当时年仅20出头的他,像做研究一样分析每一个镜头:这一段为何引人发笑,另一段又是如何感动观众的……之后下定决心开创日本自己的动画产业。当然,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大众对文化产品需求,都要以一定的社会为载体。二战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生活在竞争激烈、追求高效的社会中,几乎被异化为经济动物。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动画片和漫画作品以其^性化、生活化的情节、轻松愉快的表现形式和简洁明了的直观效果,充分迎合了国民放松身心的需求。因此,动漫在日本迅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此外,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是先以电视节目的广告收入作为动漫创作的初始资金,以巨大的玩具利润投资电视台动画节目制作,再以新的动漫形象带动新一轮衍生产品的开发,带动电影、电视、音乐、出版、主题公园、网站资源的发展。目前日本动漫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产业运作模式。特别是日本将本国文化产业向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存在技术、市场及财务管理等多方面风险因素,而又由于文化产业高风险的背后伴随着潜在的高收益,于是,风险投资被引入到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中来。日本的风险投资深入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层次,在创业初始投资研发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日本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巨大推力。

传媒大亨默多克说:“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只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上述诸国,无为而治也好,有为而治也罢,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事实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参与世界经济的必经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共生、共存的国际化社会正在形成,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不仅是可以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社会生产力,更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作者:渠占辉

第4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义教均衡发展,六月下旬迎省检,十一月份迎国检。目前各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整理资料,布置功能室,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可谓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校园卫生,据“小道消息”讲,是这次省检、囯检的重中之重,上级要求每校划片包干,责任到人。领导也多次会议指示:即使不上课,也要把卫生搞好!一定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否则,将被追责。

为了清除卫生死角,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犄角旮旯用鼓风机或农用机动喷雾器——吹;教室、走廊,楼梯用水管子——冲;门窗玻璃用洗车液——擦;厕所用的什么药物,做到的无异味,也没搞不清楚„„反正方法多多、花样多多。

搞好校园卫生,给学生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这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作为农村学校,笔者认为,能做到教室窗明几净、校园无纸屑,却很难做到校园、楼梯、走道一尘不染!(皇上,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因为,农村目前虽然有了村村通工程,但户户通还没有完全辐射,煤矸石路还有不少。遇到下雨天,四面八方涌到学校的孩子们,会把很多泥土带到校园,带上楼梯,带进教室。

所以,今天下午即使把楼梯冲洗的再干净,如果夜里下场雨,第二天校园也会到处是泥土,而且很多,有时会持续好几天。如果每天都冲洗,不仅繁琐,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由于排水系统不是太好,会给校园造成积水,给孩子们课间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义教均衡发展——国家的一项英明决策,不知为何,实施过程中却给笔者带来了诸多疑惑:

我不知道,义教均衡发展,“均衡”的是什么?如果卫生指标也要城乡“均衡”的话,那么空气质量是不是也要城乡“均衡”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城里的学校能负责空气质量和农村一样“均衡”吗?

我不知道,义教均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国家教育均衡发展,还是为了迎接各级领导检查“均衡”?

我不知道,现在学校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是一切为了教育,还是一切为了“迎检”?

我不知道,“即使不上课也要把卫生搞好”出自哪级哪位领导之口,导致学校好多天教学秩序紊乱?

我不知道,平时铁将军把门,现在整天带着学生清洗得一尘不染的功能室,是仅供领导检查看的吗?

我不知道,国家投了这么多钱,给农村学校添了这么多硬件设施搞均衡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能发挥多少作用?(皇上,臣妾恳请您微服私访。)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如此之多的不知道,但有一点我知道,那就是服从领导,一切照办,不仅因为我是党员,得服从大局,还因为和领导所处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层次不一样。(皇上,臣妾需要您来解惑。)

第5篇:知道不知道,已不再重要(大全)

知道不知道,已不再重要

洛寒,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铺开稿纸,在顶端的空白处写下你的名字“洛寒”,然后是冒号。我盯着这两个圆圆的小黑点发了好久的呆,却再没有了下文。

洛寒你知道吗?昨天我在街上看到了一双火红的高跟鞋,一见到它,我立刻迈不动步,跑去试穿。她把我衬托得那么高贵,让我不得不高高扬起下巴,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像个公主,然后突兀地,想起了你。

洛寒,我们相识有十年了吧。说青梅竹马实在是夸张了一点,但十年的时间足够你从打弹子的男孩变成有担当的男子,也足够我从扎羊角辫的女孩变成满腹心事的少女,而我们相伴十年却能相安无事。难道我们之间真的不可能有交点吗?

洛寒,还记得我们初次相遇吗?或许你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吧。十年前的我穿着张扬的红色运动鞋,喜欢背着金黄的大包包在操场上疯跑;你则偏爱沉静的蓝,有着令人眩目的外表,帅气的三分球成为奇迹。

当时学校里正在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赛,你当然是我们的头号种子选手,然而,你却推辞说不想参加。你知道我们当时是怎么看你的吗?我们都在背后说你没有一点集体荣誉感,校队队长有什么了不起!过然,缺少了你这个主力球员,我们和对手的比分越差越大,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就像荒芜的旷野,就像阴郁的夜。我实在无法让自己相信你是这样的一个人。

最后,你还是上场了。周围的窃窃私语忽然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你,洛寒。你瘸着腿,一步一拐地走向篮球场的中央,修长的身形被午后的的阳光拉长,拉长……

那场篮球赛在我的记忆里更像是一场决斗——自己与自己的决斗。当我站在你身边,凝视着你的侧脸,看你发丝上凝结的汗珠,看你微微颤抖的睫毛时,我的心突然没由来地抽动了一下。可能就是从那一刻起,一颗叫做洛寒的种子便在我的心底生根发芽,渐渐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是不是很可笑?就是这株大树竟让我在美好的大学时代谈不成一次美好的

恋爱。

而大学则是你最拉风的时候。开始时,我每天在球场边上替你看衣服拿水;到后来,连这个和你在一起的机会都不属于我了。几乎大学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叫苏卉的女生是那个篮球打得最帅的男生洛寒的最铁的哥们,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当然,和你要好的男生会过来拍我的肩,开玩笑般地说:“你和洛寒那小子还真甜蜜啊。”要好的女生也会走过来对你笑:“你要好好照顾我们家苏卉啊。”可是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拉近或疏远,似乎绯闻已经在我们之间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有些话不是没有说出口过。大二的时候,市里组织焰火表演,我们一起坐在江边的石头台阶上看那些焰火在夜空中绽放璀璨的瞬间。有人说:人世间最美丽的事物有两种,一种是焰火,一种是爱情。

我正被这两种最美丽的事物迷得神魂颠倒,于是微红着脸对你说:“你可不可以永远留在我身边,永远,就是,一直……”

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回答我的吗?你当时说:“我只能说,你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对这份友情我真的很珍惜,相信你也一样。”

你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时的我只有苦笑。也许走不走那一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害怕会失去你。

我的预感总是很灵验。不久之后,你就开始和不同的女孩子“执子之手”,“相看两不厌”。她们都是那种甜美又有些没大脑的小女生,我不是也不可能是。有时候我也会装作不经意地问你有没有喜欢的人。你笑着说出一大串名字,而我却越来越难过。

因为那些名字里,从来就没有过我。

洛寒,你的心里究竟有没有过一个叫苏卉的女生,哪怕仅仅是一瞬间?

爱情是美丽的,分手是残酷的。一直和你在一起的那个女孩突然移情别恋,你在女生宿舍楼下的小花园里枯坐了一夜。我望着你忧伤弥漫的双眼,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开口。夜风拂过你微乱的发丝,也拂过我飞扬的裙角。不知不觉你已经变成帅气的男子,我也出落为妩媚的女孩,可还是不可以吗?还是,没有可能吗?

上个星期,我参加了一个亲戚的婚礼,很热闹,是我们都喜欢的那种热闹。当主持人提到新郎新娘的十年爱情马拉松时,我的心忽然钝钝地一痛。

自我们相识到上周,刚好十年。

十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人说守望太久会累,可这个追逐的姿势我已经保持到改不过来的地步。我真的无法想象有一天你会牵着其他女孩的手走上红地毯,而我再嫁给另外的人,到那时,我该如何对你微笑?

洛寒,要知道,我真的希望那个和我风雨同舟的人是你,可我也知道,你是嬗变的双子座,你永远不会和一个相伴十年的女孩在一起。

我为自己买下了那双红色的高跟鞋。我穿着她不停的奔跑,穿越车辆,穿越大街小巷,却不知自己该跑向何方。

因为你早已不在我身旁。

最后,我来到了我们初次见面的那个篮球场。我一步一步走上前去,轻轻触摸那个你用过的篮球架,一转身就看到了十三岁的自己抬起头望着十三岁的你。

洛寒,我想我只能将你放在心里,就让我永远做那个苏卉公主,远远地,注视着你。

而明天,我将带着自己的身体,像深深海底的小人鱼,在幻灭成泡沫的瞬间,从你的世界里撤离。那些暧昧路灯下的舞蹈,那些篮球场上的奔跑,倒数十秒,让我们一同失忆。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我听见自己沉溺在水中最后的声音:洛寒,请忘记,我是这样地爱过你。

第6篇:让知道的教不知道的励志故事

有个穷秀才,读了许多书,却缺吃少穿,只好到一个财主家教书。

财主家有四个孩子,都由穷秀才教。不到一年,他们已识了不少字。

年底,财主想赖掉工钱,就跟四个孩子一起听讲课。准备找岔子。穷秀才看出财主没安好心,就暗暗打定主意,不再讲课。

穷秀才问:“你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吗?”四个孩子都说不知道。穷秀才说:“那你们就好好想想,等想到了我再来教你们!”

穷秀才转身就走。老财主代四个孩子说:“他们知道你要讲什么!”穷秀才笑笑:“他们既然知道了,还要我讲什么?”说完就走了。

财主关照四个孩子:“明儿他再问,你们就两人说知道,两人说不知道!”

第二天,穷秀才一句话就把财主教孩子说的话顶回去了。穷秀才对财主说:“那就让知道的两个孩子教不知道的那两个。”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心存善念。在对方不安好心的责难下,不妨动动脑筋,用巧妙的言辞,让对方无计可施。

第7篇:不知道诗歌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知道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不知道诗歌1

我现在过的是好还是不好

只是偶尔还是会有些些苦恼

头发渐渐长了的我

只是对着时间会心一笑

我知道 明天的颜色不能自己去挑

我忧伤的文字谁听到

每一天的每一秒

那样简单的流逝掉

我不明了

留给我的那些美好

每一天的每一秒

这样复杂的死掉

我难明了

自己流淌过的微笑

寝室里

那些七上八下的乱乱东西

总是我忙碌留下的影子

三三两两的室友叼着烟在夜里

那些烟圈弥漫着 把孤独抛给了空气

我在另一世界 想起了你

那一些只剩文字的回忆

呵呵 葬在灰尘里的文字

还是那样的清晰

好像眼泪一样的那样颤抖的呼吸

我那憔悴的影子

说要照顾着自己

却不能自己

最近好吗

另一个世界的你

还会记得我吗

这个世界的我

有点累了 累了

慢慢的快被空气

融化成透明

如果还会有轮回的下一次

我想我还是遇到你

只是不会记得你不知道诗歌2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不管在哪,梦中总会带着你

我真不知道什么是爱

无论何时,脑海总有一片你

人们说,这不是爱

爱是什么

各执一词

//

只要记忆中有你

前生的空洞塞满了后世的温馨

只要记忆中有你

呆滞的思维充斥着多余的灵感

只要记忆中有你

平淡的生活溢裂出殚尽的激情

//

想到你,很兴奋

这不是生理反应

这是自然惯性

欲罢不能

见到你,灵魂销

伫立在地的是皮囊

实质早已进入另一个世界

即便只是虚假的身影

很实很真

//

睡梦中我们总会在一起

笑语欢颜

醒来时印痕留在记忆中

铭心刻骨

//

看到的东西总以为是你的审美

听到的事情总以为有你的身影

闻到的气味总以为散你的清香

//

不是青春的一时激动

而是一生的不变定格

//

地平线上的遥遥无期

大陆架边的望穿秋水

//

我愿意等

命中注定不知道诗歌3

当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零点成长,从此以后要在这个世界呆好久

当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走进学校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蜕变,从此以后要尝尽人生曲折世间辛酸

当留着遮眼的长发穿着宽大的衣服游走校园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杰作亦是青春的叛逆

当悄悄写下一个异性的名字,写关于他的心语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爱情,年少无知的羞涩的情窦初开

当怀揣一张无关紧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多了一个岔路口

当穿梭于没日没夜的流水线工作中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一份付出一份甘甜

当毕业证书搁置墙角落满灰尘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社会太现实纸张太破碎

当穿着婚纱洞房花烛夜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另一种人生等着自己拨云见日

当叫一声老公靠着他的肩膀哭泣依着他的怀抱入睡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要托付一生的人

当一声妈妈亲昵入耳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这就是生命的延续爱的传播

当孩子因为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感到不耐烦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父母当年的含辛茹苦

当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人生亦求一个团字,一个和字

当头发花白腰杆佝偻牙齿零星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人生匆匆,死亡与当年的出生一样指日可待

当他已离去孤零守一间空房睡一张空床念一张相片时

不知道自己是否知道此时的幸福就是入土为安以后仍与他长相厮守

不知道的事,是回忆,是期待

不知道的事,洒下悔心,吐露欣慰

不知道的事,是一场断了序的演出

不知道的事,是一个无花期的春天

不知道的`事,是一首无人问津的离歌

不知道的事,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不知道的事,有日出东方的华丽,有夕阳西下的耀眼

不知道的事,有倾盆大雨的淅沥,有七色彩虹的纷呈

不知道的事,飞蛾扑火,演绎燕尾蝶的童话

不知道的事,破茧成蝶,弥散紫金香的芬芳

不知道的事,雁飞多久才可以筑巢南方的温暖如春

不知道的事,溪流多久才可以汇入大海的浩瀚深邃

不知道的事,是悲,就翻过这一篇

不知道的事,是喜,就跟上这节奏

不知道的事,让知道的人

一花一世界

一秋一叶落不知道诗歌4

梦中的风不知道从哪儿吹

又会吹向哪里

无论你是站立如路旁的一棵相思树

还是仰卧成山涧一座巨佛

都是一样的

那些年轮也不会说

真的不知道风会从哪儿吹

哪里是你,哪里有我

哪里是风的方向与归宿

吹过来是灼热,

还是严寒

你说,会将遮羞的羽翼赐予

它却说,不,不需要你近乎可怜的怜悯

人们,并不需要知道风从哪儿吹

又吹到哪儿去

就如墙头上的草儿

早就迷失了哲理

收起你的所有

让风吹

让风吹

不需要知道风会从哪儿吹

又吹向何方的不知道诗歌5

轻撩遮视线的发梢

看着看见或不见的

只敢在划好的圈子里大声的呐喊“我不知道”

为什么?

有太多的目光会跟利剑似得没有钝角

不仅仅是擦肩而过的如此吓唬

懦懦的躲在对面是阳光的隔离间

不能动作、不敢声张

和着冷水想赶紧洗脸学会清醒

却在刺激下愈发惆怅

不知道、可如你所愿?

这道题目我不会,不是假装骄傲的视而不理。

这杯咖啡很好喝,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必要。

这位你说的朋友,我看着不爽,我不想知道关于其的任何事情

我能用推辞的话语曰:我不知道

时间的过渡就像看着沙漏,碾碎的细沙下落成分分钟的流逝

几年前还在看着十八岁的花季,现在似乎已经在回忆过去

好想被时空拽回重来一次的漩涡

至少预知以后,选择题也会正确一点

提了太多遍的青春,感觉渐行渐远

不明白什么时候等到的只有等待

潇洒

拥在太阳下的气泡,五颜六色的舞动

即使是最辛勤的汗水,一滴就破!

告诉我,你拥有了什么?

如果不知道或是什么都没有。

那有没有遗憾在浪费所谓的一切。

不知道?

可能不是这个答案

但却不是没有可能

想要习惯的去完成一件事,习惯不了却成了半途而废。

都说谁的青春不迷惘

那现在在告诉我你的方向?

给我个答案!不知道诗歌6

很多时候,

我们听着别人的故事,

有了自己的理解,也仅仅是自己的理解。

我们相识不久,她们的过去我没有参与。

不懂,

有的人外表简单但故事很多,

要有多坚强才可以看到的天总是蓝色的样子。

一个19岁的外表有着一颗99岁的心,

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精灵?

我很想飘到她去过的地方,

看看那些发生过的关于她的故事。

苏筱蓝的世界,有没有很幻想的色彩?

她说她一直很怪咖。

你,时远时近,

有的时候觉得你很远,

有的时候你笑得那么真真切切。

一年半,我们过得很长,

你一直在教我成长。

姑娘,你的笑声里有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四月刚开始,油菜花里我们留下的笑声还未远去,

路灯下还有我们一起走过的影子,

湖边的小树叶长了一大截……

亲爱的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的你。

你的过去我只能选择默默地倾听,

懂也不懂。

你说有的人在一起,

只是为了走过青春这段时间,然后离开。

苏筱蓝,四月的天一直很蓝很蓝呢,

是你喜欢的那种蓝,

我们一起看。不知道诗歌7

《我不知道风》

作者: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不知道诗歌8

我永远也不知道诗歌

这是中午24点的太阳

这是24点00分01秒的航班

这是零下361度的火坑

这是荒唐之极的20xx年

记住这个盛夏。伊兹拉

庞德即开始学而时习之

并不懂诗歌的糊涂虫

释放出一堆堆恶心的粪便

竟也成了满汉全席中的一道

可怜努力的诗人啊!他们说

诗人的名字排在诗歌前面

这是怎样的我们的古老大唐

掌握了撒谎的假惺惺的虚伪

控制了圣洁的脏兮兮的无知

也许。在我出生之前

这都已经错了。我又何必在这

巴望着。真的已死去

世界在你的眼睛里已经变了

我知道你的心跳在加快。你很着急

一首诗歌。又是一个头条

大理石做的桂冠。我们给你戴上

这是从彭斯的地基下挖的

假设一下。如果你死了

我的儿子无辜的撒一泡尿给你

流浪汉并不知情在肚脐眼处

留下一根烟头。一堆黑炭

四周都是地摊和店铺。

你好像已经走了1000年

今天我去邮局寄信。赠送一张

明信片。呦!不是你的一句诗

你走了。世界在你的眼睛里已经变了

人们依旧还是活着不知道诗歌9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生病、

想着可以背着带你去医院,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健康。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发呆、

想着可以逗你哄你陪着你,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无虑。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难过、

想着可以一直一直守护你,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快乐。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忧伤、

想着可以倾听承担照顾你,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无忧。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沉默、

想着可以安静的把你抱着,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开心。

偶然想起、你会不会流泪、

想着可以拭去你你眼的泪,

假如我不知道,我也不会总是说: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希望你幸福。不知道诗歌10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梦里,

我知道飞像鹰搏长空,

那般气势。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树下,

我知道飞向蚂蚁似,

坚强不屈。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湖旁,

我知道飞像浅鳞一样,

自由自在,若脱笼之鹄。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崖上,

我知道飞像幼鹰试飞般,

勇无畏惧,展翅翱翔。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草原上,

我知道飞像燃草样,

春风吹又生。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雪山颠,

我知道飞像雪莲般,

不畏寒冬,冰洁绽放。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在泰山顶,

我知道飞像苍松般,

苍劲质朴,傲霜斗雪。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

飞就像人生就像种子,

你长成什么样,这一切在你。

你究竟长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还是壮志凌云的高大枫树。

这一切在你,这一切在你。

我不知道飞,

飞向哪里……不知道诗歌11

你不知道我会死去

在一个刮着微风的海边 天永远是黑色

哪里放着一个很丑很旧的小板登

没有任何的伙伴 没有任何的情感

裂开了缝 呢又如何?

它没有生命 它不会知觉

砍断了腿 呢又如何 ?

它没有生命 它不会知觉

它不会讲话 它没有嘴巴

有一天,它有点神话!

顶端变成脑袋 在幻想啥?

它想拥有油彩 来把自己美化

它想拥有阳光 伙伴不会害怕

它固执的想着 变成美丽的水晶板凳

让世人们想得到它 可那只是想法

不能实现的神话

等着时间滴哒的走过 它会变成海边的沙

当潮水到来的时候 埋进海里

消失不见 好像从来没有过它

亲爱的木板凳啊 你真是傻

抱歉我没有早点发现它 来为它编织童话…

第8篇:不知道爱情诗歌

不知道为什么会特别的关注,不知道为什么会莫名的在乎!

你的每一个说说都让我思绪无数,

你的每一篇日志都让我停留驻足。

每一次和诗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

每一次评论都是一次理智的会晤。

可是最近有些反常,

真的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

原本热情的你,

忽然间似成陌路。

我不明白,

更不清楚。

但是却急于拨开这层迷雾!

这样的结局,

我不敢去想。

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应付!

如果真的还没有开始,

就要这么匆匆结束。

那我还有什么理由去哭?!

那我还有什么资格去赌?!

也许生活本就有太多无奈,

也许人生本就有许多酸楚!

既有雨雪风霜,

也有苦水甘露。

呵呵,

缘来缘去缘如水,

清真情深情更笃!

不过,我仍要感谢你!

当然不是因为,

你的若有若无;

更不是由于,

你的熟视无睹!

不管怎样,

我都会保证,

在自己珍藏的的记忆里,

你永远会四季如春,

祥和永驻!

第9篇:我不知道诗歌

(一)我不知道

前方的路

有多远多长

我只知道

相伴是一生的时光

我不知道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我想阴晴都无法阻挡

想飞的翅膀

我不知道

世界上有多少的悲伤

我只想用心把幸福收藏

我不知道

世界有多么的奇妙

我只想活着的每一天

都给自己种上希望

我不知道

相伴与擦肩的人有多少

我只想珍惜

每一刻相会的时光

我不知道

我想知道

有多长的生命

就有多少的问号缠绕

所有活着的时光

无论多么的困苦烦恼

都十分的美好

(二)

你从志摩诗清照词中走来

抖落一身青春的尘唉

娜娜的摸样哀怨的眼色

在我的指间勾勒出诗韵的色彩

琉璃灯 霓红转

歌吹素衣轻轻飘

娜对谁呢喃

你从青春艳丽中走来

沾惹飞天的清香

那份沉鱼落雁的嫣然

沉淀在我的心中

解读出 心跳的感觉

是 怎样的情怀

可不见 蝶舞花笑的寂然

婆娑身姿 衣袂翩翩

热情似火 诉不尽衷肠红颜

还有流淌在岁月的诗篇

冷月空弦 昔日康桥的河边

烟雨江南 霓裳落霞

朱唇轻启 唱不尽繁华悲欢

日月弹奏着沧桑的诺言

谁在谁的梦中永贮

蕴一世情醉魂销的缠绵

(三)

哦 明月

十一月的夜

秋起的晚风吹来

打了一个寒颤

清晨 街道上的灯光有点微暗

抬头 遥望

夜幕里的天

有一轮圆圆的明月

充盈的是眼睛

饱了的是思念

哦 心中的明月

你是那么的明亮

又是那么的清晰

升腾在心里的是深深的眷念

是你

点亮了我的眼睛

给我一种坚强的信念

是你

点燃了我的激情

勇敢的开创明天

是你

燃烧了我的心

给我另外一个春天

哦 心中的明月

你曼妙而婆娑的身肢

你微笑的脸

那清澈的双眸

以及你的气息

无论多么的遥远

就象空中的那轮明月

永恒的挂在心尖

是我咏不尽的源泉

无论你在哪里

都在我的心田

(四)

牧心的姑娘

宁静的秋天

起伏的思念

不停的画着心中那一轮月

哦 草原上牧马的姑娘啊

给了我绿色的春天

给了我辽阔的草原

滋润着我的心田

缓缓流淌着思念

深深浅浅走过岁月

哦 草原上牧马的姑娘啊

当你打马走过我的面前

从那一瞬间

你牧的不是马

你牧的是心灵的琴弦

那颤悠悠的琴声

弹出的是心灵的诗篇

还有 晚秋飒飒跳动的韵律

上一篇:师承心得下一篇:村会计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