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悲剧宿命

2023-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生悲剧宿命

悲剧宿命

——王琦瑶

王琦瑶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的。《长恨歌》是文坛的一部惊世之作,它以女性主义视角有意识叙述“ 历史的背面”。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王琦瑶的悲剧人生三部曲:末世的繁华—— 地下的遗民——夕阳的血色。分别写了她与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老克腊四哥男人的缠绵纠葛,将其四十年的爱恨离愁与上海的事态变迁彰显于读者眼前。

《 长恨歌》第一章别出心裁写了几种典型的城市片段: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式的女人,这几个方面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的初步肖像。王安忆不仅仅是求描绘出城市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赋予这些景物以不彰的意义。正是这样的背景才有了王琦瑶这个上海女人。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被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王琦瑶就是来自上海弄堂里的女人,16岁参加选美,并一举获为”三小姐”,成为人们心中的“沪上江媛”。那时的她初入社会,还是青涩的,但是已懂得为了物质的奢华,为了步入上流社会,成为比他大很多的李主任的情人。她每天在等待中过着如同金丝雀般的生活,然而对于女儿过着金屋藏娇的情人日子,王家人也接受了,可见当时上海人金钱和地位观,追求奢侈的生活。只是好景不长,不久便传来李主任失踪以及死亡的消息。她在镜子前照了照,发现自己仍旧年轻,她知道这是她的资本,她还有资本。离开爱丽斯公寓,她去了乡下外婆家避难,她知道她不属于这个小地方,只有上海才是她的。于是又一次回到上海。虽然时过境迁,但是王琦瑶的光茫是不被遮住的,在这里她结识了富太太严师母,进而与她第二次爱情——康明逊邂逅。康明逊,一个在旧式家庭长大的而身不由己的男人,在与爱和世俗抗争无果后,选择了离开,丢下了王琦瑶,也丢下了她的女儿。

王琦瑶虽有着出众的外表,但她也只是弄堂里平凡的一员,她也渴望安稳的生活。王琦瑶独自抚养女儿,女儿一天天长大,女儿的年轻和自己渐老的容颜,再叫上自己和女儿又多争吵,这样的生活很是痛苦孤独。我们不曾预料到她和自己女儿的同学会有一段,或许这根本不是爱情,因为老克腊给的只会是无果,这段忘年恋最终致使王琦瑶的死亡。

如果非要给文章定个男主角,那非程主任莫属。程女人一生围绕在王琦瑶的身边,为她遮风挡雨,为她一生未娶。有人说如果王琦瑶没有去试镜,没有遇见李主任等人,而和程先生厮守,那她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剧。可是如果没有试镜他又怎能遇到程先生?这便是她命中注定的了。

《长恨歌》王琦瑶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出现在小说开头和结局的场景耐人寻味:王琦瑶受邀游览一个电影片场,,在布景道具间,她看见一具女尸死在床上,而文章结尾写到王琦瑶被勒死在床上„„电影般的死亡使文章戛然而止,发人深思,让这”恨“拉得更长。

第2篇:被解释的人生悲剧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被解释的人生悲剧 ——谈祥林嫂之死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与他所要理解的对象都具有自己的视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初的视界(亦称“初始的视界”),而理解文本的人,有其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界(亦称“现今的视界”)。蕴含于文本中的作者的原初视界与对文本解读者的“现今视界”之间存在着各种差距。这种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文化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是任何理解者都不可能消除的。伽达默尔主张,应在理解过程中,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从而使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这个更高、更优越的新视界既包含了文本和理解者的视界,又超越了这两个视界,而给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我认为超越文本的原初视界和文本理解者的现今视界不是没有条件的。如果文本理解者无法正确理解文本的原初视界,那么理解者的现今视界就可能是一种不合法的偏见。“视界融合”就可能成为一种虚假的融合。从这点看,阶级论的观点,甚至启蒙的观点都是对鲁迅小说《祝福》视界的曲解。鲁迅的小说《祝福》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不仅在于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人生悲剧,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而且文本还站在更高的人文高度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笔下人物的人文关怀。在一般理解者的视界里,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源是她生存的那个社会现实。许多文学评论把鲁镇封建意识、迷信意识视为是祥林嫂人生悲剧之最终根源,并把鲁四爷视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和祥林嫂之死的谋害者。但在文本的原初视界里,鲁迅并没有绝对地把人分为富人和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是把人看作不同生存状况的人。人生悲剧的诞生与其生命存在的外界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但悲剧的根源往往隐藏在于个人自身的存在之中。小说《祝福》就揭示了这样一个人生的真理:祥林嫂人生的悲剧是其生命意义被解释的悲剧。

伟大的作家总是立足于真理的高度来俯瞰人生的。在小说《祝福》的文本中,鲁迅并不像有些理解者那样,只懂得同情穷人而对富人抱有阶级的偏见。鲁四爷也并不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化身,相反,他本身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如果说鲁四爷是祥林嫂的直接迫害者,那么柳妈与鲁四爷有什么不同?如果柳妈的愚昧对祥林嫂的伤害我们能谅解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谅解鲁四爷呢?人们往往将祥林嫂的悲剧归结为以鲁四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对祥林嫂迫害的结果。其实文本中的鲁四爷并不像黄世仁迫害喜儿那样迫害祥林嫂。相反鲁四爷对祥林嫂的遭遇还抱有同情心。他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他也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当祥林嫂再度守寡后,鲁四爷虽然很是忌讳,“起初还踌躇”,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眼圈就有些红了”,最后仍然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做活的迟钝,鲁四爷“已颇有些不满了”,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而已。至于祥林嫂丧失了劳动力之后被鲁四爷辞退,这在当代理念下也没什么不合情理之处。我们再来看着鲁镇上的一般人,虽说他们对祥林嫂也没有什么恶意,然而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他们和祥林嫂讲话的音调就和先前很不同, “笑容却冷冷的了”。他们对祥林嫂其后的不幸遭遇虽然“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但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祥林嫂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知道他们在嘲笑她,嘲笑她“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相比之下,鲁四爷对祥林嫂善意多了。可见,把鲁四爷视为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制造者是阶级论意识下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曲解。

封建的礼教是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性美的理解和解释。不可否认,它曾经是积极的、进步的、文明的。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之前,中国人曾经幸福地陶醉于其中。到了十九世纪欧美已经进入工业化文明的现代社会,中国社会仍然要求人保守着封建礼教。由于理解和解释的历史性原因,封建礼教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发霉变质,成为一种毒素。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思想在现代文明之光的照射下,其愚味的本质便是一览无遗了。这点不仅鲁迅能认识到,与鲁迅同时代的知识者,甚至鲁迅上一辈的知识者也早就认识到。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是怎样毒害人的,这点却是鲁迅的独到的发现。鲁迅先生发现,社会是通过撑控人的思想能力,控制人的理解能力,使人不能或不能独立去理解、解释自身存在的意义而处在生命意义被解释的生存困境之中。封建社会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其目的就是使女子丧失生命的理解能力和自我解释的能力。“无才”使人缺乏海德格尔所说的“理解的前结构”,伽达默尔认为,“没有理解的前结构,理解就不可能发生”。这是人生的愚昧真相。对于国民的这种愚昧,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并没有把人生悲剧的根源完全归结于社会。相反,他把人生悲剧的根源追溯到人个体的生存状况。鲁迅虽然没有直接用理论阐明他这一方面的思想深度,但小说《祝福》就十分明晰地体现了作者这一视界。

在鲁迅看来,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就在于她个人严重缺乏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宇宙的理解能力,从而造成祥林嫂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定,使她一辈子无法走出自我生命被解释的愚昧困境。简而言之,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就是生命意义被解释的悲剧。

小说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写祥林嫂之死,并且鲁迅先生着重描写了祥林嫂死前对“我”的一问。祥林嫂无法解释“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等困惑。于是,她必须找他人替她解开生命中的这个困惑。她遇到了“我”,认为“我”能解开她之困惑,并且理由是,“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鲁迅这样写祥林嫂死前的这一问,其意义是十分深刻的。首先小说点明了祥林嫂不是死于社会暴力的迫害,而是死于自身的精神压力。其次,揭示了祥林嫂死前对自己命运悲剧的一点觉悟:她的痛苦和不幸来自不识字、没见过世面、见识少。这些文本语言已表达的意义背后隐藏着未表达的关联意思是:祥林嫂理解能力的限定使她无法接近生命存在的真理。她的生命意义只好由别人或社会替她解释。于是,小说通过写祥林嫂逃婚、抗婚、再婚、丧夫失子、再次回到鲁镇的种种遭遇,逐步揭开了祥林嫂生命被解释的悲剧根源。

祥林子死后,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筹钱给小儿子结婚,逼迫祥林嫂改嫁,但祥林嫂不肯服从。对封建的礼教观念来说,这是不孝之举。但为了保住女人的贞洁,她放弃了孝道而逃婚去鲁镇。被贺老六抓到贺家沟,她以死抗婚,也是为了捍卫女人的贞洁观。在祥林嫂看来,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贞洁,有了贞洁才有脸做人,失去贞洁就没脸做人。这是封建礼教写入个体生命价值观中的“道德”直觉。不但祥林嫂有这种“道德”直觉,鲁镇上所有的人都有这种“道德”直觉。这就是鲁四爷为什么厌恶寡妇、鲁镇上的人鄙视祥林嫂头上伤疤的原因所在。封建礼教所宣扬的孝道、妇道、世道等观念,以思想碎片的形式构成了祥林嫂理解人生意义的前结构。但由于这个前结构是以思想碎片构成的,其肤浅程度使祥林嫂缺乏的超越理解的能力,使她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停留在理解的前结构上。这就造成了生命意义被解释的困境。

不识字、少见识、不见世面所造成的祥林嫂的精神状态,不仅社会容易占领她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就是像柳妈这样精神匮乏者也能轻易地在祥林嫂的生命画布上涂画。柳妈告诉祥林嫂,死后阴间里的祥林子和贺老六会争要她,阎王为了公正,会用大锯把她劈成两半,一半分给祥林子,一半分给贺老六。在柳妈看来,祥林嫂和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柳妈还告诉祥林嫂,“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祥林嫂未曾知道的有这种事,她先是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后就非常苦闷起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小说让我们看到,封建的迷信思想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侵入祥林嫂的精神之中,并且毫无阻挡地解释了祥林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命意义。在这里不难让人感悟到,人生也许本无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解释出来的。每个人都要去解释自己人生的意义,这就像一台电脑,不管这台电脑是哪一代的产品,不给电脑安装操作系统,这台电脑就没有意义,而给这台电脑安上怎样的操作系统(DOS系统?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XP?或其他的操作系统?),这就造这台电脑不同的存在境遇。人自身对生命、对社会、对世界、对宇宙意义的不同解释,形成了个体人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掌控人自身命运的“操作系统”。但是,由于个人受理解能力的限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去解释自我人生的意义和把握自我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解释人生的意义就像在一张洁白的画布上画画,有绘画能力的人喜欢自己画,不愿意让别人替他画,但是没有绘画能力的人,其人生画布也不会空白着,它必定会遭到被别人或社会以他人的意志涂画。这就是生命被解释的悲剧。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种悲剧之中,只是被解释的程度不同而已,就是思想家的思想也难免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可见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祥林嫂只是这种人生悲剧中的典型。生活在鲁镇上的人,特别是那些鄙薄、嘲笑祥林嫂失贞的人,他们的人生同样具有被解释的悲剧性。主张祥林嫂不如再强一点一头撞死了事的柳妈,也是活在非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其自身生命真实被遮蔽的悲情不亚于祥林嫂。就是鲁四爷也逃不出这一时代性的人生悲剧的游戏法则。鲁四爷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讲理学,自身却也困在理学的视界里,不能自拔。所以他也躲不开自我人生被封建思想解释的悲剧命运。在鲁迅的视界里,鲁四爷厌恶寡妇、忌讳祥林嫂端他祖宗祭器的愚昧和祥林嫂的捐门槛信地狱的愚昧没有本质的差异,却显得更可悲,更值得我们去同情。

当然,鲁迅先生隐藏在《祝福》文本中的原初视界远不止上文所描述的那么简单。上文所分析的只是敞亮了长期以来被理解者的解释所遮蔽的文本原初视界一个方面的真实。当我们敞亮了这个真实,我们才能认识到《祝福》文本所包涵的人文关怀的高度和深度,才能理解《祝福》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在探究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时候,鲁镇人的冷漠应是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环境里,祥林嫂缺少真正的倾听者、同情者。在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丈夫和幼子的死对祥林嫂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她才会和老车夫姚纳一样,神经质似的不断向周围的人诉说阿毛的死。

反观鲁镇人的态度,我们看到同情心的缺失使鲁镇的人一开始就怀着寻找谈资的心态来听阿毛的故事,他们不是要来安慰祥林嫂的,即使一开始他们听了阿毛的故事,会“陪出许多眼泪来”,但他们脸上却分明有着“鄙薄的神气”,然后是“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很显然,听阿毛的故事,只不过在满足着他们猎奇的心理,是在对别人不幸的咀嚼中获得对自己卑微生活的满足感。在他们眼里,祥林嫂是个不值得同情的不祥之人,鲁镇的人不会慷慨施舍自己的同情心给这样的人,在礼教和人性面前,鲁镇人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存天理,灭人欲”,高高在上的冰冷的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压抑着人本身的同情、怜悯。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当祥林嫂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之后,她再讲阿毛的故事,就“只值得厌烦和唾弃”。这是比姚纳得到的更有过之的一种冷漠和麻木,姚纳还能和老马倾诉,而祥林嫂只能“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着‘我真傻’

:以祥林嫂的悲惨经历来控诉封建社会里封建制度及封建统治对人性的残害和销毁,写人世间的冷漠和冰冷杀死了一个贫弱的下层劳动人民,以说明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无情。顺便也有她的反抗和不满。

其实这些东西是有的,但是跟重要的我个人为是对人性的扼杀和毁灭。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都是人不在场的,更不用说什么人间的真情和觉悟。人本身是不同与动物的,但人的愚昧和邪念让人几乎成了与动物无疑的生物。我们生存不是为了追求更高意义的价值,而是仅仅为了生而活。我们的民族没有信仰和宗教情结,缺乏控制力和抑制力。所以善良的人更善良,邪恶的人更邪恶。

第3篇:艾玛的悲剧人生 二

四爱玛与夏尔的思想意识不同

爱玛与夏尔两个人的成长环境导致了爱玛的幻想化与夏尔的现实化。在文章的开始可以看出爱玛和夏尔的结合,就是一场错误的开始。爱玛认为夏尔的出现是来拯救她的,可以脱离农庄生活开始她梦想中的新生活,而不是把夏尔当做爱的人与他在一起,这种婚姻从开始就是错的。例如:夏尔第一次到来时,她认为自己看破了一切,特别盲目,不知所措,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现实农庄生活差距太大了,她无法接受,一直渴望离开,夏尔的出现瞒足了她的需要。而真正表现他与夏尔的思想意识不同,则是在婚后的生活。比如说爱玛认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度蜜月了,但是夏尔只会在她身边打转,不会表达自己,不懂什么是浪漫看重的是现实生活。而爱玛是多么希望他的丈夫穿着青蓉燕尾服,脚踏软皮长筒靴,头戴尖顶小帽;她多么渴望丈夫能看透她的内心深处,满足她的愿望啊,可是夏尔却不能看穿女子的心思。夏尔只会忙碌于现实的琐事中甚至连妻子出轨也毫无察觉。爱玛就像他的艺术品一样,只要整整齐齐摆放在家里就可以了,不会留意到妻子的思想浮动。对平淡生活的追求才是夏尔的目标,而爱玛则不是。他自幼受到的就是贵族的奢华教育加上她对现实的不满,对梦幻生活的渴求都是导致她精神毁灭的毒瘤。

五爱玛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尖锐的冲突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的原因还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的冲突,一个生活于幻想主义与现实无法满足的女人,终究走向灭亡。而现

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则将细腻的笔锋停留在对爱玛的思想刻画上。例如爱玛她生活在真实而平淡的现实世界里,然而她的生命之花却只能在理想的世界里、在白日梦里盛开。她生命力旺盛却只能在现实中慢慢枯萎。小说的背景安排在19世纪中叶,法国处于资产阶级胜利之后相对稳定而平庸的时代,工商业有较快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改良,正如小说所描述的,在肥料、种植、排灌等方面都有所进步。这些都促使法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从另一面也说明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对金钱的狂热追逐。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爱玛周围到处都是自私、怯懦、贪婪的人在追求奢靡的生活中开始堕落、沉迷。包法利医生更是忙于四处奔波生计,无暇顾及爱玛的情感需求。“爱玛不知道,婚姻需要面包;夏尔也不知道,爱情需要时时注入新血液”,在这种本身处于危机的婚姻状态下,社会总不失时机的给她些诱惑,侯爵的舞会,罗多尔夫的引诱,莱昂的挑逗,还有精明的商人勒乐的阴险和对她物质上的刺激,进一步促使她选择理想生活,背离现实世界,最终导致她悲惨的人生。

在当时庸俗黑暗的世界里,爱玛美好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她曾试图改变,有过反抗,但事实证明一切只是徒劳,只能将她推向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矛盾的深深渊。

爱玛的悲剧还在于她把自己生命和全部意义寄托在婚姻和爱情上,痴迷的把爱情视为自己一生唯一的追求,苦苦的追寻和经营。也没有遇到自己的“情人”。也许上帝并不眷顾爱玛,在她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

憧憬中,等来的是毫无激情的夏尔,令她觉得与夏尔的婚姻犹如死水一般,激不起一丝涟漪。在爱情的第一次寻觅中她失败了,但这并没有打消她的激情,反而激起她对爱的欲望。没能抵住外来的诱惑,混头昏脑的冲出去。

然而上帝不愿放过她,再一次在她身上上演了讽刺色彩的戏剧。她遇到了第一个情人---34岁的庄园主罗多尔夫,“他性情粗犷,和许多女人有来往,”可谓是一个情场老手,他第一次见到爱玛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甜言蜜语的哄骗,令爱玛坠入爱河,然而片刻的欢愉之后,他对爱玛毫无真挚的情谊都显露无疑,爱玛转身成了遗弃者。爱玛的爱情产生严重的错位,以至于她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一味的幻想,追求不切实际的虚渺爱情,而走向人生毁灭。爱玛的最终毁灭既是腐朽的社会造成的也与她自身的因素密不可分的。所嫁非人的家庭悲剧也是她人生的悲剧。爱玛的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她注定没有完美的结局一切只是她的幻想而已。

六结语

爱玛的人生悲剧具有普遍性,福楼拜曾说过:“就在此刻,同时在二十个村庄中,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忍受苦难,伤心饮泣”是的爱玛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绝望中死去。在世人的唾弃中悲剧还在继续,当我们看着爱玛的遭遇给我们的是警惕:世间没有纯粹的浪漫爱情,人们在追求完美爱情,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欲

望与现实的冲突,理想与真实的矛盾中,最终导致毁灭,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我的价值,从而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I-1]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外国文学名著题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 社,l983.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许渊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罗国林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4]郑克鲁,黄慧珍等译,l9世纪法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l997.

[5]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中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l981.

[6]韩耀成等主编.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M].南京译林出版社, l992.

第4篇: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

[摘要]

作为一个诗人,李白是个天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李白是天真甚至是迂腐的。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李白比较中肯的评价。

其实所谓的天真,实质上是李白对人性中最自然普遍真实的东西至死不渝的坚持与歌唱。而李白的成功与伟大以及他流浪一生、客死他乡的人生悲剧,也正因为他对人性本真的坚持。

这里,从美的角度,通过李白的诗歌创作、他的孤独与执著以及复杂的思想、内心的斗争等方面来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及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 人性本真 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灵魂的歌者 超越 光芒 穿透 生命力 一 李白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李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这一介定可以这样理解:李白是伟大的;李白以诗歌名世和传世;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为主旋律;李白诗歌的影响是遍及中国乃至波及世界的,且是贯穿古今的。

李白的伟大当然是因为他的诗歌。但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李白一生坚持坚守并不懈追求着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大声歌唱着解放和自由,历经挫折一生坎坷仍坚持着古代知识分子的傲骨与独立。他的诗歌乃是心灵的歌唱,折射着他光明磊落凛然大气的人格魅力,直言快语毫不掩饰,冲却一切封建的藩篱,超越儒释道各种学说,却唱出了老百姓心灵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和梦想。千载以下,仍能划破种种禁锢,闪现出人性的光芒,驱散人类历史上的些许黑暗,为人类文明添些许亮色和光彩。李白的伟大,也正在于此。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如果思想太过飘逸、灵魂太过高贵、理想甚是远大、追求尤为执着、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而不悔、有点异于常人常情、脱离了世俗所允许的范围,这种东西就叫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通常是美丽的。而且这种美丽往往因其过于理想而无法与世俗的力量相对抗,常常会在与现实的碰撞中碎裂和飘逝。若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这种浪漫主义,那么他的人生,在过去的五千年中和未来的五千年内,都注定要以悲剧而告终。然而悲剧并不等于失败。悲剧往往是另外一种成功。只是这种成功不是以世俗的功利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以美的标准来衡量的。美是最能触及我们灵魂的一种东西。它是自由而又决绝的、随意而又坚定的、无所谓而又勇往直前的、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又随时准备用生命的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所以,美通常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激起人无与伦比的勇气、血的热烈和灵魂的悸动。悲剧通常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在于过程,更在于最后碎裂和飘逝时迸射的生命力的灿烂和灵魂嘶声的呐喊。如果没有这种呐喊,我们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黑暗的,我们人类的眼睛将永远失去阳光的亮色,我们人类的心灵将永远没有真正的宁静祥和喜悦。

中国一向少有悲剧,少有灵魂真正的呐喊与歌唱。一切都被规范寄寓于儒家的礼仪道德、释家的经世轮回或是道家的虚无缥缈中,最后都通过高官意志、因果报应或是梦遇巧合达到一种大团圆的结局,以欺骗蒙蔽和安慰老百姓痛苦挣扎的心灵。这就是在封建时代我们文学乃至民族的虚伪和悲哀。几千年来中国没有痛快淋漓的爱情,没有仰天大笑的快意,没有男儿赤条条的野性和血性,人们一直活在牢笼里面,面目委琐、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几因缺氧而窒息。

幸好,我们有屈原,有李白,有曹雪芹,有鲁迅。他们用真正的悲剧给我们一种痛感,刺激我们麻木的神经,让我们的民族多一点清醒。而在这些人当中,声音最高昂的,脚步最阔大的,神情最潇洒的,是李白。

李白无疑是用他的整个生命来追求他的梦想的。只不过李白的思想太飘逸了,灵魂太高贵了,梦想太完美了,太热爱自由了,太不能摧眉折腰了,太不能委曲求全、蝇蝇苟苟了,行动太执着言语也太骄傲了,所以在那个封闭狭隘虚伪的年代里,李白四处奔走,却四处碰壁。李白的一生,到头来,不可避免的是一个悲剧。但正是在这四处奔走碰壁的撞击中,李白思想的火花灿然而出,照亮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愤怒呐喊的声音也久久回响在时空中,让历史多了一些真实和荡气回肠。换句话说就是,李白的行动虽然没有突破封建社会的黑屋子,但他的思想却通过这些碰撞逸然而出,在历史的时空里久久流传,生生不息。

其实李白类似的悲剧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绝对不止一个,肯定有无数个中国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美丽的梦想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只可惜他们勇往直前的脚步声、陷于痛苦的挣扎,都和最后的呐喊一样,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了。而李白奔突前进撞击呐喊以及最后碎然飘逝的声音,却以诗的形式保留下来,永远回响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的灵魂不再孤独,让我们的血液重新燃烧,让我们的眼睛充满泪水晶莹。

就这一点来说,李白无疑是成功的。思想的自由、意志的独立和灵魂的高贵,是人性中最自然最普遍也最强烈的渴求。但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往往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社会秩序的制约、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辛而被忽略和压制,被种种思想学说道德规范以及世俗的尘埃层层缠绕包裹蒙蔽,以至终天不见天日。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历史境遇往往不能容纳我们人性的真实和舒展。所以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要求我们打破种种禁锢,创造一个能够充分舒展人性自由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往往是不自觉的,往往毫无目的地忙碌于功名利禄的俗务,终了一生。幸好,我们能有人超脱出来,奔走疾呼呐喊,让我们人类多一些清醒,以推动历史的进步。

所以,李白不仅是超越时空的,而且是超越国界的。李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李白。 在封建社会条件下,李白太忠实于人性的要求、灵魂太高贵、思想太自由,便不免要触及到那个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边缘。又因为他太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便不免与这种秩序和规范的底线发生碰撞和斗争。但又因为他个人力量的渺小,世俗力量的强大和野蛮,李白的失败具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然而李白的失败是暂时的个体的,李白的成功是永久的,人类共同的成功——正是因为李白忠实于人性的本真,他的诗歌才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一直以来,人们喜欢和挚爱李白的诗歌,因为李白诗歌的语近神远、思落天外、痛快淋漓、酣畅惊奇;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表达了对人性本真的回归,人类共同的梦想和对自由、自然的热爱。 二 人性本真在李白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陈伯海说李白:“唐代寒士追求功业,关心世务,爱好个性自由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三位一体’的最圆满的结合与最充分的发挥。”①“三位一体”其实是两个方面,即追求功业和爱好个性自由,而关心世务是包含在追求功业之中的。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但就爱好自由这方面来说,恐怕是无人出其右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勇敢追求自由的个性风采,使他的诗歌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在诗歌创作中,李白打破藩篱、不受约束、追求自由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式不拘一格。李白在五绝、七绝、七言古体、古题乐府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且五绝和七绝已至极境。但很多时候,李白不受形式的制约,跳将出来,天马行空地表达自己。比如经常使用的七言古体,李白就不全用七言。而是杂用三言、四言、九言甚至十言。打破了前人相对整齐的诗歌表现形式,使这种诗体在他手上表现得十分灵便通脱。诗结构的起伏跌宕完全取决于他情感的波澜。就象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说的:“太白七言古,思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第二、抒情方式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始终,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以大鹏自喻,并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在这不凡的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蜒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慕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受到心灵的震撼。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如行云流水般地把浓烈激越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爆发: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西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锔不能食,骞驴得意鸣春风。折扬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暴发式的抒情特点。一旦感情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第三、想象的神奇莫测。李白神奇的想象,常异乎寻常,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堂皇,纵横变幻,完全超越了现实条件的限制。如: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擎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真可谓想落天外,奇之又奇。

第四、语言的自然浅近,天真率直。李白是不事雕琢的。他喜欢兴到即发,一挥而就直抒胸中之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②如《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绝,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人独坐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和,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诗人也正是在与自然的亲近和心领神会中,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对自由产生更强烈的渴望。再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乃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人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纯洁高贵的灵魂,与这个水、月、白云相连、明净秀美的自然境界融为一体,身心两得。怎肯再去“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③呢?又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淡青画出是君山。

美的湖,美的传说,空灵明净;如画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还如《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人逐渐回归天真淳朴的童心,逐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对人性的认识领悟也愈见深刻,对人格独立的渴求也愈加强烈。这种对人性本真的领悟和坚持又进一步贯彻在他的诗歌和行动中来,加强了李白与世俗世界的冲突,也加强了他人生悲剧的深刻与伟大

三 李白的孤独

李白的身边好像一直是热闹的,他少年任侠自是呼朋引伴;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④“一年之内散金三十余万”⑤所到之处自然是热闹的。李白好像有许多朋友,从孟浩然到贺知章,从杜甫到王昌龄,还有赵蕤、汪伦、丹丘生等等等,从市井豪侠到朝廷名吏,从落魄文人到隐逸道士,李白交游甚广。只可惜这里面没有一个人与李白相知,他们有的喜欢李白,有的崇拜李白,有的怜惜李白、有的和李白惺惺相惜。他们可能与李白有相通之处,但谁也不是也不可能是李白的知己。李白太复杂,太超脱,太伟大,他们都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和境界。

这里试以杜甫为例。要论伟大,唐朝只有杜甫可以和李白比肩了。只是李白和杜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格。

李白和杜甫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但李白一直都在强调功成身退,在他的诗文里我们找不到忠君的思想和等级的观念;而这种儒家的道德目的和道德制约,在杜甫那里却比比皆是。李白建功立业只是为了他以后的隐逸创造一个底座,有了这样一个底座和基础,李白的潇洒才是真正的潇洒,他的隐逸才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为了追求生命的自由和灵魂的安静。也就是说李白建功立业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这里李白个性的张扬和独特,绝非杜甫能有的,甚至是杜甫有点不能容忍的。李白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豪气,却抛弃了种种繁文絮节、循规蹈矩,继之以道家的潇洒自由飘逸自然,杜甫脑子里则充满了儒家的道德规范,两个人在思想人格上是有根本隔阂的。 所以,在李白因从永王而获罪蒙冤时,杜甫诗云:“世人皆欲杀,我独怜其才。”对此,郭沫若说:“(杜甫)只怜李白的才,而不能辨李白的冤,在他看来,李白仍然犯了大罪,非真狂而是佯狂,应该杀而可以不杀,如此而已。”此解正道出了李白与杜甫的不同:李白是一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狂生”,杜甫则是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友谊是有的,相知则未必,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是对立的。

所以,李白是孤独的,李白的孤独一如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在而涕下”⑥,只不过李白生性豪爽,并没有因孤独而走向孤僻,因挫折而放弃自己。而是纵酒放歌,把自己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思想,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流传千古。

我们应该感谢酒,酒浇去了诗人心中的块垒,舒展了诗人紧锁的双眉,诗人开始用灵魂歌唱,开始关于自由的想象,下笔千言,翩然若飞。然后李白颓然睡去,渐入酣梦的脸憔悴而又恬静。也许中只有在梦里,诗人的灵魂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和休憩,才能积蓄力量,以勇敢地面对明天。

所以,李白喝酒不是一种颓废和逃避,而是一种对痛苦的消解、一种对愤怒的宣泄,是一种灵魂的休憩和勇气的积蓄,是猛然碰壁的激流的迴漩,改变方向是为了重头再来。

四、李白的执着

李白爱酒而不役于酒,李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的追求。李白是执着的,只是他的追求注定是要失败的。因其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是不可能为当世所容的。

李白少年所受的教育比较复杂,首先是深受道教影响。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都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所以他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李白又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并且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⑦其外,“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盖伐其德”的游侠精神在李白身上也是存在的,追求“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⑧。

儒道侠本不相容,所以李白的思想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李白内心思想的相互冲突斗争结果最终形成了一种理想的美好的“拆卸组合”:以“平交诸侯,长揖万乘”的方式去“兼善天下”,然后飘然隐退,也就是“功成身退”。看似“拆卸组合”,其实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贯穿始终,连建功立业都要以自由从容的方式。李白把范蠡,鲁仲连,张良等历史人物作为自己人生的典范。其实这里李白犯了一个错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范鲁张的历史背景已完全不同:范等皆是生逢乱世,君王们正急需人才以统一天下完成霸业,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降尊屈贵”以求得人才、范等才能建立不世奇功。而李白生逢盛世,唐朝经过一面多年的发展,已至巅峰状态,玄宗经过几十年励精图治也已自以为天下无事、可安享太平了;其实整个社会的矛盾已经发展到非常尖锐的地步。这是一个盛衰交替的时代,是封建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已不是个人能力所能扭转的了。所以,李白可谓是生不逢时。另外,李白性格太狂傲不羁,气质太飘逸洒脱,灵魂太高贵不屈,他的骄傲不可避免地触犯了皇家的骄傲。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⑨时,玄宗已经容不得他了。所以,就算没有小人馋毁,李白被“赐金放还”也是必然的结局。 于是,李白走出了长安,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山水,走向了生命的自然境界。只是胸中多了一种愤懑和不平,还有免不了的失望,同时还有抗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⑩这是李白灵魂的呐喊,建功立业如果非要摧眉折腰,那么功业不建也就罢了,不能仰天大笑,痛饮高歌,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兴味而言。李白不经意地也是自然而然地把“开心”放在了首要地位,为了功业而失去人生的趣味,李白是不干的。所以,虽然李白在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思想上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没有丝毫的妥协,没有丁点的后悔,依然勇往直前,宁折不弯。

其实至此,李白美丽的梦想基本上已被黑暗的现实击碎了,就像一面明丽的镜子,已经开始裂开了,马上就要碎掉了,却依然在做着最后的挣扎。这种挣扎的呐喊是最能击中人心的,这种碎裂的声音是灵魂飞起将逝的声音。所以,最能代表李白的个性,表现李白内心挣扎的作品,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李白从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

比如《梁因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李白“济苍生”的愿望虽然屡遭打击,却依然在内心挣扎浮沉,时时燃起希望的火光,驱散心头的迷茫与失望。只是这种希望,只有纵酒时才能燃烧。这种燃烧的声音,却通过《梁因吟》留传下去,形成李白人生的另外一种价值,也是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

比如《鸣皋歌送岑征君》“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这属于抗争时的愤怒,愤怒时的怨迁,怒迁后的超脱,也就是归隐的情绪。指天斥地,自比龙凤,甚至迁怒于一向敬重羡慕的申包胥、鲁仲连。其实是在矛盾冲突中暂时否定了自比申鲁的自己,退了一步,以赢得喘息。诗作却淋漓快意,毫不掩饰,不平之气顿出。

比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这里看似超越洒脱,其实是心有不甘,如果真的甘心退隐了,又何必想什么恩疏志乖,达贵穷悲呢?李白自己在劝自己,唉,算了算了,不要想那些东西了:“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终于压住了那种想往上冲的情绪,于是赶快煞尾:“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李白不敢再想下去,再想下去就没法收场了。 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喝着喝着,那个天生自信豪放的李白就跳了出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先喝酒再说。一种压不住的用世愿望再次跃出,不甘埋没于草野,却又没有出路,只好喝酒,醉了就好了,醉了就忘了。其实李白已在为用世而愁了,“与尔同销万古愁”,隐逸山林,那来的愁?

比如《远别离》“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就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终于没有压住,又开始忧国忧政,并且想得比较具体(权奸得势,政治混乱)只是忧虑中仍然傲世独立,轻薄尧舜。这里面其实也还是带有怒的,报国无门的怨怒。 还有《北风行》,还有《独坐敬亭山》,还有《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内心一直在挣扎浮沉,奔突徘徊。从“欲济苍生应未晚”的希望之光到“凤孤飞而无邻”的不平之气,从“恩疏媒劳志多乖”的心有不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放自信,再到“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之报国无门的怨怒。李白的思想一直处于矛盾和斗争状态,最终还是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因为国政黑暗、风云变幻,李白的灵魂是高贵和博大仁慈的灵魂,他想拯万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在各种矛盾的冲突斗争中,李白奋勇突围,他高贵的灵魂,在安史乱中,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由于过于高贵的灵魂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李白对于争权夺利和纷繁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不屑一顾的,蝇蝇苟苟勾心斗角是违背李白的个性的。他以为自己的才华可以直接超越这一些东西,他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羁绊。所以李白没有从权势的角度去分析政治,他缺乏政治的敏感,他太乐观了,他考虑的大多是人性的明朗、光明的一面,他不太去想人的心理还可以有多么阴暗。所以他陷于皇子争权夺利斗争的漩涡中而不自知。终因受聘为永王幕僚而蒙冤获罪,流放夜郎。

世人皆说李白天真,太不知趋利避害。是的,这没有错。但我认为这种天真恰恰是一种高贵。这种天真摒弃了人性的阴暗,张扬着人性的明朗;这种天真拒绝屑小卑劣的手段,崇尚光明磊落的义举;这种天真流淌着贵族精神的骄傲。正因为李白这种高贵的气质与灵魂,李白才不被群小所容,才不能为世人所理解。

李白在李璘兵败后四处辗转逃难,不久被捕入浔阳狱。后因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营救而出狱,卧病宿松(今安微宿松县)。这时,李白仍是豪气未失,仍想建功立业,仍旧坚持功成身退:“抚剑夜吟啸,雄心且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然后,“灭虏不言功,飘然陟方壶,唯有安期为,留之沧海隅。”(《赠张相镐》)但李白终未逃过被流放的命运,现实再次打击了他,“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⑾经常爽朗大笑的李白忍不住流出了泪水。是年,李白已五十八岁已近花甲之年。

乾元二年(公元759),李白和差官们行至白帝城,遇赦得释。李白喜悦之极,于归途中写下了《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尽了重获自由的轻松愉快,也暗含了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此后,李白徘徊于江南一带,用世之心仍未衰,仍有歌颂平定叛乱的诗,如《司马将军歌》;仍有豪放慷慨激昂的声音,如《江夏赠韦南陵冰》。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听到李光弼大军讨逆,还准备投身行伍,终因病未能如愿。公元762年,李白逝世于当涂(今安微当涂县),终年六十二岁。

一缕诗魂飘然而逝了,诗人美丽的梦早已被现实击得支离破碎,李白发出了最后的声音,仍包含了极强的自信: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世无知音,谁为出涕?到了最后,一切都没有可能了,什么都不可希望了。李白把关注的目光最终投向了灵魂,仍然感到了孤独。李白的孤独是千古的孤独,孔丘也不会是他的知音。李白孤独而执着,执着而又孤独,一生的追求没有着落,却用彩笔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了无比耀眼的痕迹,用诗情在永恒的时空里留下了无比嘹亮的声音。这,铸就了李白生命无与伦比的辉煌。

五、李白的悲剧意义

李白是潇洒而又悲怆的。

李白的酒是散发着生命热度的酒。 李白的灵魂是高贵不屈的灵魂。 李白的自由是飘然如风的自由。

李白的梦想是人类共同的心灵深处最初的梦想。

只是这梦想从开始便蒙受俗世的尘埃,天长日久,上面就形成一层厚厚的尘垢,遮掩了它原本的清丽与明亮,蒙蔽了我们原本鲜活高贵自由的灵魂。是李白把它拿出来,用酒洗亮了,散发出美丽的光辉,却不能得到人们完全的认同。人们只喜欢它的光辉,却不愿去了解它的内容。因为人们受蒙蔽久了,便忘了自己原本也是有这种东西的。而这种东西太亮丽,太清华,便不免照出自己的黯淡和丑陋;它又太高贵太骄傲,便不免显出了自己的低劣和苟且。所以人们又有点容不得它。所以李白是孤独的,甚至是有点受挤压的。

李白又是勇敢自信豪放和执着的,又因他才华的横溢雄肆,他把自己的梦想设计得雄伟阔大而又美丽飘逸;他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灵魂和生命的自由飘逸,他又想为这种自由飘逸建立一个底座和基础,这个底座和基础就是丰功伟业;丰功伟业是山,潇洒自由是云,只有山的稳固凝重,才能显出云的轻灵飘逸,只有山的高度,才能达到云的境界。李白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美丽的人生,功成之后,飘然而去,这样的飘然才不轻浮软弱,这样的隐逸才不是虚度人生,李白一生都为这个梦想而奔走,抛家别子,辞亲远游,他想让他建功立业的方式都是潇洒飘逸的,不屑于参加科举,不能够摧眉折腰。所以,在这个世俗的世界,李白失败了。

李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他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更深层次的悲剧在于,千年以来没有人真正读懂李白,没有人再提起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关于人性歌唱的声音越来越弱了。人们只是把李白当作不可触及的高峰来看待,只是喜欢李白想象的雄奇瑰丽、语言的清新典雅、气概的豪放激昂,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把李白当作一种标榜,而不求贴近他的内心。

试想,如果当时有人回应李白关于自由和独立的呼声,关于自由、解放、民主的声音在中国真正响起来,而不是李白一个人在四处碰壁、嘶声的呐喊,那么中国的“文艺复兴”就会随之而起,中华民族就不会等到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国门的时候才开始觉醒,等到“五四”的时候才扛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号。可惜,李白是孤独的。

今天,读李白的诗,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思。

用鲁迅的话来结束吧:“中国不是缺乏天才,而是缺乏培养天才的土壤。”

注释:① 唐诗学引论 《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15页. ②李白 《经离乱后天恩流野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⑤同上

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⑦李白《赠韦秘书子春》

⑧参见游国恩等主编的 《 中国文学史》 (二),2000年版,73页 ⑨杜甫《饮中八仙歌》 ⑩见注③.

⑾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参考书目: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1999年,高教版. ⑫刘忆萱 王玉璋 《 李白诗选讲》 1985年,辽宁出版社 ⑬阮忠《唐宋诗风流别史》 1997年, 武汉出版社. ⑭林庚《诗人李白》 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5篇:《人生》中巧珍的爱情悲剧成因

内容摘要:在《人生》所描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里,巧珍以火般的热情和水般的温柔包容高加林。可她的爱情最终是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原因在于她和高加林之间爱情基础的薄弱、阶层差距,也在于她自身的悲剧性格。

关键词:《人生》 刘巧珍 爱情悲剧 阶层 悲剧性格

路遥的《人生》描写了一段让人叹惋的爱情,高加林和巧珍的一段感情纠葛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塑造了一个像火也像水的善良女子――巧珍。

路遥是带着喜爱的笔触去写巧珍的,她“并不是那种简单的农村姑娘”、“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路遥说:“她那火一样热烈和水一样温柔的爱。”给了高加林温柔和安慰。她以火一般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爱情中去;在被高加林无情抛弃后,她又以水一般的温柔包容了高加林。然而,最终她的爱情也只是一声叹息。

一、火焰般的热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巧珍的“歌声甜美而嘹亮„„带有一点野味”,她全身洋溢着一种生命的味道,带着一种生命的张力,让人忍不住一睹其容。路遥让巧珍的出场给失意而沉闷的气氛带来一种生命的气息,一股破土而出的生机。

加林以为的偶然相遇,实际上是巧珍的刻意为之。这个饱受相思之苦的姑娘曾经因为高加林的教师地位望而却步,可是在加林失意之时迫切地“想破开脸皮去安慰他一下”。这样近乎直白的含蓄在加林赶集那一天显现得尤为明显。

加林被迫要放下矜持去赶集卖馍,觉得他“成了一个最无能的人”时,巧珍义无反顾地帮助了他,“我给你卖去!”,她“从他的胳膊上把篮子夺走了”。对加林来说,难的是在在人群中张开嘴叫卖,可对于巧珍来说,难的却是走到加林的面前。她被心中掩埋的感情逼得走投无路,“她要爆发了!否则,她觉得自己简直活不下去了!”她怕加林拒绝,甚至是抢过了篮子!这场偶遇她已等待多年,这是她追求幸福的一次冒险,她从阴影里走到加林的面前,迈入了一场爱的献祭。

巧珍在这场爱情里像一团火火,扑着加林而去,奋不顾身。“她如果跟了加林这样的男人,就是跟上他跳了崖也值得!”她一往情深,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走在田野的路上,当加林自我贬低时,巧珍却说:“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盛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这样的话绝不是一时兴起说的,在巧珍的心里一定已经百转千回了。

像火一样的巧珍,义无反顾的追逐获得了加林的回应。至此,巧珍更是像迎风而起的火舌一样,对加林燃起更加炽热的爱意。为了加林,她在只有文化人才刷牙的村里刷起了牙,遭众人围观、父亲辱骂,可她说“让他们笑话!我什么也不怕”;她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加林相跟着去城里。巧珍以前恐怕是想也不敢想的,可她和加林谈起恋爱了,她敢了!

如一团火扑着自己的爱情而去,巧珍以自己的温度温暖了加林。

二、海水般的包容

巧珍以火般的热情爱着加林,同时又以海水般宽广的怀抱包容着他。这点在她遭加林抛弃后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巧珍的爱情给了加林莫大的安慰,可当加林想要外出闯一片天地之时,她的爱情终究替代不了加林的理想。她看加林苦闷不堪,想“只要加林高兴和愉快,她也就感到心里好受一些”。加林开玩笑说,“你叫我出去,不怕我不要你了吗”?巧珍却在玩笑里哭了,可还是忍着痛苦,说“只要你活得畅快”。

但她的爱情最终还是败给了命运。在被抛弃后,巧珍如水的胸怀宽容了他,即使他和她已再无可能走到一起。

加林在进城接到黄丽萍伸出的橄榄枝之后,他终于决定抛弃没读过书的巧珍。加林在城里反复想着要和巧珍分手,而可怜的巧珍却以为是加林病了而整晚睡不着觉,可痴心换来的却是加林的抛弃。

巧珍却没有恨加林的负心,“她两只手痉挛着抓着桥栏杆”,泪流满面,“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爱你„„”巨大的痛苦席卷着巧珍的心,她“说不下去了,掏出手绢一下子塞在了自己的嘴里”!这个坚强的姑娘忍受着被恋人抛弃的巨大痛苦,却还惦念着爱人,让恋人找个好对象,可是她却不知加林早已觅得佳人。

在加林被人举报而回到高家村时,已经嫁给马栓的巧珍却极力阻止姐姐去找加林的麻烦,她哽咽着,“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珍爱着高加林,不管高加林是不是还和她在一起。她像是最温柔而又最有包容度的水,以爱而博大的胸怀容纳着高加林的一切。她的爱像是波涛推动着高加林往前走,可是当高加林在外面受尽了苦楚返乡时,却又给予他关怀与照顾,以水之温柔替他缓冲着痛苦与伤悲。

三、爱情悲剧的原因

巧珍以全部的少女情怀深深爱着加林,她像是火一样,驱散了高加林心中的阴霾,又如水一般包容着失意的他。巧珍的爱是纯洁无私的,可是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关于巧珍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向的爱情

加林接受了巧珍,可真的是因为爱情吗?在我看来并不是。

在巧珍向加林说出自己对他的痴恋时,加林“被巧珍的感情深深感动了”,在感动之下,他没有拒绝巧珍。可是后来,他后悔了,“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加林接受了巧珍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感动,一种在孤独中寻求慰藉与承认的迫切。加林苦闷不堪之时,像一朵花一样的巧珍冲进他的生命,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人爱着的,是和身边的其他农民不同的,因为巧珍还是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这种近乎炫耀的心理在他叫上巧珍一起去城里买漂白粉时表现了出来。

加林并不是真的爱着巧珍,寂寞、孤独、感动、炫耀等等让他接受了巧珍,可却没能还以巧珍同等的爱情。这场爱情里恋爱着的只有巧珍一人,她的爱情是一场单向的追逐。在面临命运的选择时,加林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巧珍,选择了对他的前途有益的黄亚萍。

(二)阶层的差异

虽然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也曾是农民,可他骨子里还是个“文化人”。而巧珍却是什么文化也没有的农村姑娘。巧珍和加林聊天,她只能絮叨水井、母猪这些琐事。加林不能忍受,这些和他此刻的生活相隔千里;而曾经亲近无比的恋人也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他想起刚才和亚萍那些海阔天空的讨论,多有意思!现在听巧珍说的都是这些叫人乏味的话。”

与此同时,加林“理想中的爱人”黄亚萍出现了。黄亚萍的出现时刻提醒着高加林他和巧珍之间的阶层差异。而巧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导致了高加林对她的疏远与抛弃。加林如今在城里,他向往的是外面更广阔的天地;而巧珍还是在闭塞的山村,他们的阶层差距越来越明显,最终巧珍没能逃脱被加林抛弃的命运。

(三)巧珍的悲剧性格

巧珍的爱情悲剧另一原因是她自身的悲剧性格。笔者认为巧珍的爱虽然如同水包容了高加林,但也如水,卑微地依附着加林。

巧珍觉得被抛弃只能怨他们之间差距太大了,可她从未想过去努力改变这种差距,只是保持着自卑的状态爱着高加林,仰视者她心中的文化人,而未能成长为能与之并肩的女性。

巧珍在有文化的人面前,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曾使她对高加林望而却步,“她时时刻刻在想念着他,又处处在躲避着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势和说话在他面前显出什么不妥当来,惹她心爱的人笑话”。在巧珍的身上,缺乏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她自卑,姿态低到尘埃里却未能开出花来。

她爱到卑微,惴惴不安地等待着高加林每一次的回应,就像等待判决的人。最后的判决却是加林亲手斩断了彼此间的关系。巧珍忍着剧痛说:“你参加工作后„„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她只是对高加林尊敬与爱慕,却从不曾想过努力使自己与加林相配。

爱慕而起的爱情,让加林成为巧珍心里的神;而巧珍在加林眼里只是人生失意之时的一个心灵上的慰藉,所以当高加林能够拥有更好的人生时,巧珍遭到抛弃是必然的。

巧珍的性格悲剧主要在于她未能形成独立的人格与自尊意识。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局限了她的眼界,阻止了她的发展,闭塞的乡村使她传统的女性意识根深蒂固。她一心依赖高加林,以他为天,在高加林面前她是自卑的,是怯懦的女性自尊自强的独立精神在她身上毫无踪迹。

巧珍以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爱情追逐、包容着加林。在巧珍和加林的这段爱情中,巧珍付出了所有,可最终还是未能得到高同等的回应。巧珍的身上缺乏自立自强,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她只是一味地在爱情里扮演一个仰视者的身份,这是她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作为今天的新女性,既应当如巧珍一般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同时又要独立自强,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其做那仰望太阳的一朵小花,不如努力绽放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