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与地图教学

2022-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子白板与地图教学

电子地图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实现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子地图设计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信息库建设中的建库需求,数据分级,数据采集及数据更新等一系列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经验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旅游 电子地图 信息库建设 内外业

1 建库需求

交通旅游信息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交通旅游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按交通旅游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旅游者,还有其他与交通旅游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旅游者使用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是查询一些与自身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花费、旅游线路、交通、食宿、娱乐、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好客度、饮食习惯等,以便能够做出合理的旅游决策,选择最佳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花最少的钱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潜在客户主要指旅游供给商,旅游者和旅游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供需关系,而是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旅游供给商向游客提供的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旅游资源及其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其花钱所得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又有其独特性,这种商品虽然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不能进行实物的消费,旅游资源并不因旅游者的消费而减少,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资源这种商品所得到的只是感觉、经历和体验。

2 数据分类选取

2.1 专题数据分类

对旅游者来讲,去一个城市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信息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行业分类主要侧重子旅游服务、交通设施、宾馆酒店、商场百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科教文化、党政机关、办公居住、金融保险十大类。

1984年12月1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作为国家标准发布,GB/T4 754-84将我国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13个门类,75个大类,310个中类,668个小类。

1994年第一次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国标1994),GB/T4 754-94共划分716个门类,92个大类,368个中类,846个小类。2002年第二次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国标2002),GB/T4 754-2002共划分7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对两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类别进行比较。门类增加4个,大类增加3个,中类增加31个,小类增加124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攀升,行业分类越来越趋于细化。对于电子地图用户来讲,他们需要的行业分类目前来讲还不需要如此细化,但是经济的发展牵引着用户的需求,细化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

行业分类中党政机关和社会群体参考了国标2002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门类,仍然沿用了国标1994中的金融、保险业门类。办公居住参考了房地产业门类,宾馆酒店、餐饮场所参考了住宿、公饮业门类.科教文化参考了教育门类,商场百货参考了批发零售业,医疗卫生参考了卫生大类,公共服务参考了居民服务大类,交通设施参考了航空运输业和城市公共交通业大类,从国标2002中的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中独立出旅游服务大类。

2.2 标志点的选取

电子地图中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是信息查询的基础,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的最佳结合点,是空间数据库与地图信息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其内容类别基本覆盖行业和公众关心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兴趣点分为标志点和信息点。标志点主要指在城市中具有重大影响、易于寻找和定位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和地名等。信息点指除标志点以外的实用、有意义的兴趣点。

设立标志点的条件与意义如下。

(1)指示性。

标志点必须对于到达、寻找或定位目的地在车辆导航、行走指南、邮政通讯等活动中起指示作用。

(2)稳定性。

选作标志点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地名等必须稳定且有影响力,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如:莫愁湖、文昌阁、市政府等。

(3)均匀性。

城市内设置的标志点必须均匀地覆盖整个城市市区,一个街坊内一般不少与5个标志点,市中心区域可适当增加,即所谓“一片森林与一颗树的区别”。设立的标志点必须是有实际定位意义的点。对于有多个出入口、面积比较大的单位作标志点时,应该把主要的出入口作为标志点,其次要出入口可作为次级标志点或信息点。标志点对区域定位有实际意义,在位置描述中可以相对标志点的位置来描述所要查询的目的地。

3 数据分级简化

3.1 分级目的

(1)分级可以突出信息的重要性,当用户查询信息时,分级可以使得查询结果中相对重要的信息优先显示,便于用户筛选。(2)在电子地图的负载量相对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级来剔除相对不重要的信息,保证重要信息不缺失。

3.2 标志点分级

标志点等级划分为两级。

(1)一级标志点:市区内的重要建筑物、重要旅游景点、市级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大型桥梁等。车辆导航影响半径1km~2km,行走指南影响半径500m~1000m,布设密度1~3个/km2。(2)二级标志点:街区内的明显标志建筑物、有一定影响的地名、有较大影响的商服设施、大型工业企业等,车辆导航影响半径在lkm以内,行走指南影响半径200m~500m,布设密度5~30个/km2。

3.3 信息点分级

信息点等级划分为两级。对于标志点以外的信息,选取有价值的、相对重要、相对稳定的点为一级信息点,剩余的为二级信息点。信息点的选取应该能够全部覆盖整个调查区,有了准确、详尽、有意义的信息点,电子地图的价值才能更大的体现出来。

4 数据内外业一体化

4.1 外业采集

数据采集的总体思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设计调查路线,其次总结调查方法,再次是专题信息针对性调查(图1)。

(1)调查路线设计。

标志点、信息点和交通信息同时调查,根据底图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沿着调查区内道路围起来的街区逐个街区进行调查(街区内的单位必须调查)。在其中的每一个调查街区内,同样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展开调查。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标志点和信息点在进行调查时都采用实地踏勘的方法,调查人员必须赴现场勘察调绘。信息点在进行外业详细调查时,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重点调查的是车站、公交站点、学校、医院、邮政电信、银行、体育场馆、停车场、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宾馆酒店、百货商场、菜场超市、酒楼长馆等商业服务设施以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标志点的选取则具有一定的筛选性,依据其选取原则,符合标志点设立要求和标准的才可以作为标志点。

(3)专题信息选取。

根据专题数据的分类,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的、有意义的属性数据。专题信息通用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是否标志点、等级的划分、备注说明等。对于特有信息的查询每个专题都有不同的侧重。

①旅游景点:景点开放时间、门票价格、重点推荐旅游项目等。②宾馆酒店:星级、服务项目、客房数、各类客房价格等。其中服务项目填写住宿、长饮、休闲、会务等,三星以上的宾馆可不填。各类客房价格应指实际询问价格,非挂牌价格。③商场百货:是否连锁、经营范围、营业面积、消费档次、别名等。④餐饮场所:是否连锁、菜系、营业面积、营业时间、消费档次等。⑤医疗卫生:医院需要调查它的等级,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等。⑥金融银行:针对银行,需要调查它属于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中的哪类。如果属于离行式自助区,在备注中需要单独写明。⑦乡公共服务:对于邮政电信类,需调查它属于省分公司、市分公司、县分公司、营业厅中的哪一类。⑧办公居住:居民小区需要调查建筑类型和类别。

4.2 内业建库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均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其中空间数据采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并提供导出为MapInfo/ArcGIS地图数据格式的接口。

4.2.1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空间数据库则是通用化的综合性的空间按数据的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空间数据库建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建立的系统的好坏。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有:(1)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度。(2)空间数据结构稳定性。(3)空间数据可以实时进行查询。(4)空间数据的复杂性。

空间数据库的实现过程包括三个部分:(1)建立空间数据结构。(2)通过载入试验性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查看存储状态。(3)载入现实数据,建立运行空间数据库。

4.2.2 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重点满足标志点信息点分类分级的要求,为编制各类专题地图服务。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标志点信息点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调查得到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加工而成的数据库。别名库建立在标志点信息点库的基础上,与它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兴趣点可能有多个别名。专题信息库由标志点信息点库和专题信息调查得到的详细数据生成,与标志点、信息点库一对一关系。其他地理信息数库包括道路属性、类别、性质区划代码等。

(2)旅游客户数据库。

主要指已经建立的旅游客户资料及其旅游客户所需发表的信息。旅游客户主要指旅游供应商,旅游客户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有效补充。

(3)信息发布数据库。

信息发布数据库是在基础地理数据库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产生的数据库。电子地图、网站、手机短信、语音等应用产品都需要从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旅游客户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资料形成那个信息发布数据库。数据组合的方式会根据应用或者产品的不同有所不同。

5 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

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建立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势在必行。

(1)即城市按区划块,每块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的定期检查。对块内的标志点和道路实时进行抽查,其他数据定期详查。(2)安排专人与旅游客户联系,便于实时更新旅游客户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孙江勇.面向GIS的全数字测绘生产体系的技术整合[J].新疆有色金属,2006(01).

[2] 谢小魁,陈大克,李景文.基于MapXtreme.NET的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07(4).

作者:辛素敏

第2篇:电子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电子地图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地图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普通地图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把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能够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推动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电子地图

一、电子地图的简介

(一)电子地图的定义

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储存信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的信息系统。电子地图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

(二)电子地图的种类

电子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图、高程模型图、各种专题图等等。

(三)电子地图的特点

1.可以快速存取显示。

2.可以实现动画。

3.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显示。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5.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

6.可以实现图上的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

二、电子地图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地理学中语言、文字或思维意识的简化和替代者。而电子地图是地图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特点,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地图比普通地图更具优势

普通纸质地图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相比之下它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内容和比例尺固定,修改困难,不易携带和保存,易破损,使用不方便,体积大,占地多,复制困难,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交互性差,内容更新慢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作用的发挥。而电子地图恰恰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与普通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具有如下优势:

1、电子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中的,容量大,可以快速复制,实现快速共享,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地图中的要素可以随意增删,还可以进行长度,面积等数据计算和最优路径选择等等。

2、电子地图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电子地图内容丰富,有利于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

4、电子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电子地图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师生良好的互动。

(二)运用电子地图可以优化地理教学课堂结构

电子地图是一种以可视化的数字地图为背景,用文字、照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为表现手段展示指定区域地理信息的信息技术产品,具有地图的分层、缩放、移动、信息查询、修改、增删等功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自己的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电子地图的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增强了课堂师生的互动性,为师生构建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运用电子地图可以改进地理课堂教学

(一)运用电子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早些年我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运用地理圖册或者教科书上的插图来引导学生识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重要的大洲分界线,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大,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纸质的地图始终是平面的,没有立体感,一些空间想像力不强的学生看图比较困难,也就提不起兴趣。

最近两年,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落实,我们乡村学校也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被电脑大屏幕代替。于是我就尝试用电子地图辅助教学,谷歌地球是一个不错的电子地图软件,它能非常直观清晰观察地球海陆分布状况,而且可以放大缩小,还有立体感。于是我就开始运用这个软件教学,当巨大的地球照片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时,我清楚的看到了学生们专注的目光和兴奋的眼神。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的提高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在软件的帮助下,很多以前记不住海陆分布的学生也能记住了,而且效果明显,不易忘记。在课后的复习测试中也明显感到学生取得的进步,这的确是这款电子地图软件立下的功劳!

(二)运用电子地图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电子地图比普通纸质地图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的应用”时,利用电子地图查找出行路线,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现场展示电子地图的方便之处和优势,在我们学校到华蓥山旅游区的出行路线中电子地图提供几种出行方式,如公交、自驾车和骑行等。在自驾车这种方式下又提供了三种可选方案,每种方案的预计时间、路程长度以及通过的红绿灯个数都有具体的介绍,这些数据有利于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而使用普通地图难以获得这样全面的数据。

(三)运用电子地图,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电子地图是基于地图数据库的数字化信息,查询、修改都十分方便。与普通地图相比,电子地图拥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获得地图上的信息。在教学中使用电子地图,有利于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电子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学生自己查询信息,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也为酝酿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电子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作为教师应当顺应时代需要,掌握好这一有力的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毅,温永宁,等.电子地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刘艳红,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首都师范大学,2004

[3] 林国银,GIS用于中学地图教学实验的研究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6(01)

作者:朱天海

第3篇:新课改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要凸显交互式教学模式,利用电子白板的多功能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新课程教育模式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碰撞提供舞台。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教学技术,就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上,然后通过投影仪将教学内容投射到电子白板屏幕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形式多样、内容活泼、丰富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教学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对于以形象认知的初中生应该务求生动。这就使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作用凸显出来。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作用,提出了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对策。

一、新课改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实现全面的教学侧重点的转变,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设置,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可以有利于增强地理地图教学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突破地理地图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很好的地理教学效果。尤其对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十分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为教师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

二、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对策

1.互动式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首先,电子白板能够降低教师的操作复杂性,让教师从课堂教学的繁重任务中解除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例如,教学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一课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海陆不断变迁的情况,课件出示世界地图的情况,让复雜的地理教学任务变得简单。然后,教师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其次,电子白板交互功能和资源库功能的发挥,表现在课堂中互动的设计与资源建设,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例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另外,电子白板能够实现合作学习互动。利用电子白板设计合作探究,让小组合作有效率,在交互平台上,开展基于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协作教学与学习,表现出更多的参与和协作。总之,通过互动学习,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电子白板表述的知识和信息,在电子白板的应用过程中要重视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2.丰富地图教学内容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首先,电子白板功能全面,屏幕阴影功能、放大镜功能、聚光灯功能等能够较为简单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做出对比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局部地区显示得更清楚,在教学中有些地图中的地理事物比较小,可以用放大镜功能将地图的局部放大,便于学生观察。浮动面板功能能够更好地进行地图描绘,例如,讲解《长江地图》一课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的动画或视频,以美丽的长江流域静止画面为底图,教师直接在底图上用色彩丰富的电子笔描出长江的各个河段。然后引领学生快速总结出长江的特点:中上游:宜昌;中下游:湖口,源头: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上游:支流多。其次,电子白板直接进行网络连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快速网络知识查询,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空间拓展,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探寻。

3.突破地图重点难点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教学也是如此,一节课上得好坏就是要看有无突破教学难点。运用电子白板教学可以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把知识变困难为容易,突破难点,凸显重点。例如,教学《日本地图》一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动画演示“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蓝色块分别表示,提升记忆力。然后,教师要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同时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同时,在电子白板的多功能下,教学能够更快地突出重难点,如,我们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分批呈现资源,不仅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运用聚光灯功能,重点突出教学重点。总之,电子白板的功能齐全,能够呈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和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难点,构建新型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要凸显交互式教学模式,利用电子白板高效挖掘地图信息,充分整合课程资源,丰富地图教学内容,突破地图教学重难点,为新课程教育模式对地理地图课堂教学的碰撞提供舞台。同时也便于教师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进行积累、反思和分享,便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整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平.浅谈初中地理课中地图的教学[J].新校园,2013(01).

[2]周建明.电子白板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4(01).

编辑 王爱芳

作者:李婷婷

第4篇:电子地图与旅游业

【摘要】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电子地图发展迅猛,产业化趋势不断加强。电子地图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逐步的应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电子地图的各种应用中,旅游业上的应用显得十分突出。

【关键词】电子地图

旅游业

应用

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现,是传统测绘产业技术改造的结果,是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地图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1 电子地图的概况

1.1 电子地图的含义 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通常所看到的地图是已纸张、布或其他可见真实大小的物体为载体的,地图内容是绘制或印制在这些载体上。而电子地图是存储在技术及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1.2 电子地图的特点

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电子地图的特点有如下6个:1.可以快速存取显示。2.可以实现动画。3.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显示。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5.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6.可以实现图上的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

1.3 电子地图的功能

与传统的地图相比,电子地图以其便利性、信息量大、实时性等优点显得功能更加强大。具体而言,电子地图有一下的功能:第一,用来查找各种场所、各种位置;第二,通过地图查找一些出行的路线。例如坐公交怎么坐,开车怎么走,选择什么路线等等;第三,了解其他信息。在地图上除了可以看到地理位置外,还可以知道如电话、联系人,以及了解一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信息;第四,在地图上发布信息。对企业来说,电子地图也是一个可以发布广告的宣传平台。 2 电子地图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2.1 电子地图的应用范围

电子地图就是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实现一种新的地图服务方式。电子地图没有了纸的质感,却重新诠释了人们心目中的地图概念。电子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可以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容易进行修改缩短成图时间;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如: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直观立体地表现地貌形态。交通电子地图,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动态、实时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极大的方便,将监测到的交通情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等数据结合电子地图对全地区或部分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实行动态管理;可以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便捷的位置查询,可以根据地址、地址范围、地名位置、道路交叉口、社区、地籍描述、规划分区等准确定位、路径生成、信息查询等。随着地图制图技术、GIS技术与主流IT技术(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融合,eMap为社会公众提供着日益广泛的在线、移动的地理信息服务。总而言之,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电子地图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2.2 电子地图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说,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要求电子地图系统在地学信息表示、管理、计算、测量、定位及空间信息传递、路线导航等方面满足其空间性、动态性、定量性、实时性和综合性要求。宏观性和微观性的人机交互转换是旅游业发展对电子地图系统的基础要求。同时,基于旅游业的特殊性电子地图必须反映某一地区的地貌,向旅游者提供该地区具有应用化的旅游信息资料,辅助旅游者做好日程安排。这样一来电子地图就起到了一种媒介的作用,招揽旅游者。

旅游信息传递与表示:旅游地理资源在空间范围内分布表现为区域性,各景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空间上以交通线路为纽带连接各景区,传递信息与客源。电子地图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和优势把各个景区的景观模拟展现于PC机终端上,立体直观的显示并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吸引客源,同时还可以对客流量进行分析,调节景观的进入量。

线路的测量与导航:旅游线路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联络各个景观,各个景点的纽带。旅游线路是旅游产业创造的产品、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基础,旅游线路的展示是吸引游客的窗口。电子地图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线路网络,通过简单的点击去实现对线路的方向、距离的测定计算,提供更加定量的信息指引旅游者的行程。同时,通过GPS的实时跟踪可以对旅游车辆进行定位导航,提高旅游车辆的运载能力与调控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电子地图可以实现动态的路线演示。

旅游地图的多级缩放:旅游地图是旅游者了解并前往旅游地的使用手册。传统的地图由于图幅的限制不能完全或完整的展现旅游地的全貌,传递的信息不能满足旅游者心理上的需要。而电子地图却可以动态的多维显示,使旅游者通过点击相关的旅游景点将景区放大,查看景区内详细的信息。同时,由可以将地图缩小,查阅景区周围的交通状况。

系统显示旅游业的各大要素:旅游业不是单一性的产业,是一个综合了“衣、食、行、游、购、娱”各大要素的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因此,电子地图应该详细地反映出景区周边的饮食中心、娱乐中心、购物中心、休闲中心、交通枢纽等信息,并通过交通网络连接各个要素,使电子地图的读者读图后心里有“谱”,给旅游者以安全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旅游业要求电子地图还应该反映有关城市的其他信息。如:政府机构、医疗机构、电信部门、学校等部门,可以使旅游者对城市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扩大城市的声望,激发旅游者的动机。 3 电子地图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电子地图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不仅许多行业的发展都需要电子地图的参与,而且城市管理也需要电子地图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本文就简单介绍电子地图应用前景的两个方面——数字城市和网络地图服务。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众所周知,“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它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规划体制的一次大变革。“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例如,城市规划师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就像走在现实的城市街道上或乘坐直升机观察规划、设计城市空间布置、组合配置城市资源、改善交通系统活动一样。数字城市无疑将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革命性的手段,对传统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种手段是一种可持续、适应城市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以“数字城市”为长远目标,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正在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落形成,环境、交通等日趋紧张,对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因特网和高速宽带网络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城市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飞跃。

电子地图除了在“数字城市”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其在网络地图服务中的应用也是如火如荼。在过去的几年中,Google和Yahoo都发布了相关Map API文档,使得编程人员能够非常容易地将任何类型的互联网数据与基于web的电子地图联系起来,微软也计划在今年夏季晚些时候推出名为“虚拟地球”的服务,客户也可利用该服务开发自己的应用。与此同时,国内的Web地图厂商也不甘寂寞,相继浮出水面,MapBar推出博客地图,Go2Map也开放了地图接口,Sina正加紧测试其爱问(IAsk)地图服务引擎,一时间,网络地图服务一下子成了竞相吹捧的热点。网络虚拟世界的实现也似乎只差朝夕。Google鼓励业余软件开发人员使用其服务,但微软则更在意满足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雅虎则表示,他们对卫星图像的价值持怀疑态度,它的主攻方向是数字地图,还希望Web用户能够在地图上标注餐馆评论和其它资料。

【参考资料】

1、《电子地图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2、《浅谈电子地图的应用与前景》

3、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4、部分资料来源于豆丁网。

第5篇:论文题目: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苏彬.中学生地图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D].广州大学.2012.

[2]苏小兵,薛耀锋,李治洪.支持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电子教学地图设计及应用开发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2):111-120.

[3]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杨乃.基于空间认知的三维地图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

[5]刘明光,张桂兰.为我国普通中学地理教材设计新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30.

论文题目: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直接对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而地图作为记载、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具有表现地理空间信息的特殊功能,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中认识并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成为可能,因此,教师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理想选择。那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探究性学习的地图,使地图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和素质教育下为学校地理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呢?文章针对中学地理探究型电子教学地图的设计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探究性学习;设计思路;数据采集

地图具有表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功能,是承载地理知识的载体,能够从分布、大小、位置、形状、高低等方面让人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规律及动态变化情况有一个高度的概括。现代地理教学的需要促使着教学地图的。编制和出[期刊之家网专业致力于各类职称论文、核心期刊代写代发,信誉高,保证通过率100%。需要请加扣二三一五一二六九一八]版,而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理论和认知理论的转变,人们对地理地图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如何对传统教学地图进行改革,使其做到与时俱进,以更加适应素质教育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需求,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应用现状

据调查,地理教师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对不同形式教学地图的使用有不同倾向,其中,只有5%左右的教师认为传统地理教学挂图的教学效果最好,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则更倾向于教科书中的地图或地理图册、电子教学地图,但认为两者效果最好的分别只占31%、36%,,所以,它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不同形式的地理教学地图中,教师对电子教学地图教学效果的认可度是最高的,这直接反映了电子教学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高认可。

目前,中学地理教师使用的电子教学地图大多来源于教材配套的光盘、网上直接下载或是从教材和地理图册上扫描,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上搜索后下载成为教师获取电子教学地图的首要途径,然而由于网上提供的地图并不是专门针对地理教学开发的,所以在课堂上能够直接应用的比较少。虽然大部分教师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电子教学地图后会做进一步修改、处理,但受到计算机技术限制,大多只停留在对地图的简单修饰层面上,并没有根据教学需求来对电子教学地图进行深度设计和处理。另外,一些学校比如乡镇学校硬件设施基础薄弱,多媒体教室不足,没有足够条件使用电子地图进行教学。总体来说,能够真正满足中学地理日常教学需要的电子教学地图并不在多数,电子教学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还停留在低层面的应用。

二、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探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已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习对生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对现有地理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通过探究了解地理价值,进而形成与社会现实、真实地理情境相适应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然而,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及实施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值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从外部条件来看,缺乏支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信息化支持环境;第二,在探究结果上,教师过于重视地理知识的验证,忽略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地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到地理知识的同时,无法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影响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第6篇:电子地图图例

前言

本标准是适应电子地图发展的需要,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电子地图产品的实际情况

制定的,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地图符号,保证其制作、显示和用户认知的一致性。本标准 是在一系列地形图图式标准、数字地图产品标准、地理信息分类标准和符号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电子地图产品和符号的具体特点制定的。

本标准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空间信息与电子地图标准及网络共享"的成果之一 。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地图编制过程中地理目标符号化分类分层次处理的基本原则,建立

了地理目标与地图符号之间的指代关系,规定了符号体系表的结构,用以保证电子地图符 号制作、显示和用户认知的一致性。本标准适用于编制电子地图,其原则方法可以扩展到 模拟地图制作。

本标准规定的原则、方法和结构独立于计算机制图的软硬件环境,对符号体系和图形 符号的技术实现方法不作具体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符号体系的确立过程是地图语言认知约定的过程,需要继承和发展现有符号体系的合理 内容。因此,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91-93 1:5 000、1:10 000地形图图式

GB7929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 12342-90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GB 15944-1995 1:25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7695-1999 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

GB/T 18317-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编码

CH/T 4004-93 省、地、县地图图式

CH/T 4015-2001 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

未编号林业地图图式(林业部1982年制定)

参考标准:

ISO 19110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Methodology for feature cataloguing(地 理信息-要目编目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

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视屏显示地图(GB/T 16820-1997 7.76)。

3.2 几何符号类型 geometric symbol type

根据地图符号的几何属性来区分类别,分为点、线、面三种。

3.3 定名量表,nominal scaling

按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来区分类别的方法,是建立符号体系内容结构的主要指标,是 建立附录A和附录C的主要依据。

3.4 顺序量表,ordinal scaling

按制图对象的数量排序来区分某类数据集合的方法,是建立符号尺寸序列和亮度序列 的主要指标。

3.5 间隔量表,interval scaling

将制图对象按一定的计量单位确定间隔、划分等级的方法。

3.6基础地理底图,fundamental geography map, base map 反映地表基本地理要素一般特征、可用于承载专题要素的地图。

3.7 信息密度,information density

相当于模拟地图的载负量概念,电子地图的信息密度显著地低于模拟地图。

3.8 视觉变量,visual variables

符号元素的视觉要素,包括大小(size)、色彩(color)、形状(shape)、方向(

orientation)、纹理(texture)、亮度(value),用于表现地图要素的质量、数量和位 置特征。

4、缩略语

P,点状符号,point symbol L,线状符号,line symbol A,面状符号,area symbol

5、分类原则与适用性

5.1根据内容原则,电子地图及其符号分为地形图、基础地理底图和专题地图三类。

地形图符号体系遵循原有地形图图式国家标准、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 在本标准的以后版本将对之做出修订。

基础地理底图的制图对象分为水系、居民地、交通、管线与垣栅、境界、地形与土质 、其它等7个一级类别。符号体系的内容为附录A,采用线分类法。

专题地图包括地质图、地貌图、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图、自然资

源图、交通图、社会经济图、生态环境图等类型。信息分类遵循GB/T 18317-2001,符号体 系遵循各自领域现有制图规范和图式标准。本标准所附林业地图符号体系属于资料性附录 ,为林业资源图和林相图符号体系,采用线分类法。

5.2根据符号几何特征及地理目标分布原则,分为点、线、面三类

点状符号指代地理空间上的独立地物,符号大小与地图比例尺无关并具有定位特征。图形 符号包括单个图形或多个图形组合。

线状符号指代地理空间上以线状、带状分布的地物,包括简单线状符号或组合线状符 号。

面状符号指代地理空间上以面状分布的地物,符号范围与地图比例尺有关。符号包括 多种模式的组合填充图元和边界线。

本标准提出几何符号体系的基本图形符号作为附录B,采用线分类法编排。符号的色彩 、大小、方向、位置、亮度等参数视为外部变量,由各类制图系统的符号编辑功能实现。

5.3根据其它原则的符号分类 从指代的地理目标的状态划分为静态(static)与动态(dynamic)符号。

从地理目标符号化的抽象程度划分为几何标志符号(geometric)、象型符号(picto rial)、文字符号(alpha / numeric)。

从地理空间定位的图解方式划分出二维平面(plain)与三维透视(perspective)符 号。

从指代地理目标的定位情况划分为定位符号(location)和说明符号(description) 。

统计图表符号(quantitative graph chart)

6、基于电子地图模型的符号体系

6.1 基于第一层面(primary content level)的符号体系构成原则

第一层面内容是地图的主题,应予突出和强化显示。在电子地图分类中可区分为只读

型和交互型。只读型基础地理底图第一层面内容的符号体系可直接沿用本标准的附录内容 。交互型地理底图的符号体系需要对可点击交互的符号做出显著的增强处理。在基础地理 底图单独使用时,处于第一层面的符号内容为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地形和其它地 物,首先选择色彩变量对符号内容加以区分,其次使用形状、亮度、大小等变量对符号体 系的子集做出区分。

6.2 基于第二层面(secondary content level)或第三层面的符号体系构成原则

编制专题地图时,基础地理底图内容作为第二层面或者更为次要的层面,符号形状、

色彩、方向等变量一般不做改动以保持地图认知的一致性,符号亮度、密度等变量一般做 淡化处理,符号大小可以调整,无关的制图要素可不显示。具体编图实践中的符号处理由 用户根据原则规定和地图编制指南文件执行。

6.3符号体系的层次

本标准中以符号类型为基础,对符号体系规定到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的内容,对进一

步细化的制图对象分级符号化处理参照有关的地理空间信息分类编码和各类地图图式执行 。

6.4符号体系的感受效果

有机的地图符号体系应建立地图内容的整体感、差异感和立体感,其中的差异感又具

体细化为质量差异、数量差异和等级差异。地图符号主要通过颜色、形状、大小来表达地 理要素的复杂变化和有机联系,使读者正确地感知。

7、符号体系表结构

本标准的符号体系由正文和附录构成。

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规定了基础地理底图符号内容体系。体系表为二维列表,表项依 次为符号中文名称、图形符号、基本色调和文字说明。符号中文名称与GB/T 13923-92《国 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的内容基本对应,确定一级类为水系、居民地、交通、管线 与垣栅、境界、地形与土质、其它等。二级类仍以符号类型为基础确定符号名称。以下层 次的符号量化和属性处理由制图用户自行制定。图形符号分为大中比例尺符号与中小比例 尺符号两类。符号基本色调延续模拟地图符号色调的认知惯性,以蓝色表示水系,以棕色 表示地形,以绿色表示植被。对显示器上不易分离的色调变化进行增强处理。对不易认知 的符号做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它规定了符号几何特征的分类体系,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三个二维表,表项依次是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图形符号、文字说明,罗列出最 常用的地图几何符号。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它规定了林业资源地图符号体系和林相地图符号体系。表项依次 为符号一级分类名称、二级分类名称、图形符号、基本色调、文字说明。

为适应地图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更多部门编制电子地图的需要,本标准将 在以后版本中进一步增加专题地图符号体系作为新的附录。

附录A

第7篇:基于主题地图的电子政务隐性信息资源开发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09)推出以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专题,认为其开发利用工作应融入到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可见,在政府实施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对数量繁多、类型各异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整体开发,难免带来成本与效益的矛盾,从而有必要选择特定的主题进行针对性开发。

主题地图及其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题地图是一个多维的主题空间,空间包括指引使用者讨论对象的“主题”;建立主题间语义关系的“关联”;指明相关信息资源的“事件”。有体现信息资源集合的信息层和体现知识应用路径与知识间关系的知识层两个层次。它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网络,网络的各个节点代表不同主题的知识,节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主题间的联系。主题地图能有效地组织和揭示政http:///务信息资源、展示特定主题知识结构,有利于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转化,构建新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主题地图可以跨越信息资源在存储形态、存储方式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位置的信息资源的一体化架构。可以编制知识地图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的过程演示,使散布在不同政府部门的同一主题信息资源、蕴藏于不同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围绕特定主题全方位展示。主题地图将静态的政府信息资源与特定主题关联,赋予解决特定主题的信息资源以意义,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通过提炼主题等措施将信息资源编码化,将政务信息资源转变成可方便利用的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资源,方便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工作者把这些知识吸收并同化,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质的飞跃,把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提升到知识管理层面上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化。

第8篇: GPS测量技术在电子地图测绘中的应用

前言

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子和无线手持设备对导航系统需求的剧增, 使得中国电子地图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面临这些需求, 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各类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中,地图数据采集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80%。目前, 电子地图的数据获取主要有三种方法: 扫描现有地形图资料、图像资料( 航片、卫星影像等) 数字化以及数字测图。其中数字测图是利用GPS、电子全站仪等在野外实测直接生成数字地图, 这一方法适合于在没有现成图纸和航片时的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GPS 数字测图已经成为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的首选方式。

1、电子地图测绘的软、硬件设备

电子地图测绘采用的是集PDA 掌上电脑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和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软、硬件为一体的公路数据采集系统, 如图1 所示。在整个系统中对硬件部分的要求是: PDA 采用的是Windows Mobile 2003 微软操作系统; 中央处理器主频率CPU 为624 MHz, 内存容量RAM185M, 外加1G PDA 扩展卡容量。GPS 采用蓝牙接口, 数据更新频率1 次/s , 自动定位时间45s , 定位精度小于5 m; 对软件部分要求是:e-Road For PDA 和e-Road For PC 软件操作系统。前者是将GPS 接收的信号传输到PDA 上, 后者是将PDA 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并对导出的地图数据进行合并和编辑。

2、电子地图测绘的原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分成3 个部分: 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接收机。一般在测绘中所使用的是第三部分GPS 接收机。GPS 使用测距交会的原理确定点位, 其基本定位原理是每颗太空卫星在运行时, 任一时刻的位置都用一个坐标值来表示, GPS 接收机所在的位置坐标为未知值, 而太空卫星的讯息在传送过程中存在时间差, 将此时间差值乘以电波传送速度, 就可计算出太空卫星与GPS 接收机间的距离, 如此就可依三角向量关系列出一个相关的方程式。每接收到一颗卫星就可列出一个相关的方程式, 因此, 至少同时接收到三颗卫星发出的信号后, 即可计算出平面坐标(经纬度) 值, 收到四颗卫星信号则可同时测出高程值, 五颗卫星以上可大大提高其测量精度。一般来说, GPS 接收机在运动中每秒的坐标数据都是最新的, 也就是说GPS 接收机会自动不断地接收卫星讯息, 并实时地计算其所在位置的坐标数据, 同时记录下来。

在GPS 定位中, 根据其运动状态可以将GPS 定位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静态定位指的是对于固定不运动的待定点,将GPS 接收机安置于其上, 观测数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 以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 又叫绝对定位。若将2 台或2 台以上分别固定不变地安置在待定点上, 则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 可以确定这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又叫静态定位。而动态定位则至少有一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 测定的是各观测时刻运动中的接收机的点位。在电子地图测绘系统中采用的是动态定位。GPS 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

3、电子地图测绘的方法

3.1 外业采集

外业采集是整个测绘的核心工作, 采集组一般由4 名成员( PDA 操作员、记录员、带路者、驾驶员) 和1 台作业车组成。PDA操作员要熟练掌握PDA 操作技术, 事先对要测的路线进行编号, 对于已经有编号的路线要进行核对, 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每一条路线; 记录人员要求反应速度快, 能领会操作员的意图, 配合操作员进行记录, 做到不遗漏, 准确率达到100%; 带路者要求熟悉当地地形, 对整个地区的路线了如指掌, 做到不走重复路,以最佳路线测绘。驾驶员要平稳、匀速驾驶作业车, 并保养维修好。另外还要确保测绘设备具有充足的电量, 避免设备自动关机, 造成数据丢失。因此, 要求在测绘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准备就序后, 首先要对GPS 进行定位, 然后打开GPS 蓝牙, 将其连接到PDA 上, 待其在PDA 上显示为“3D”状态时就表示GPS 已联接上PDA, 可以开始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前还要对将其测量数据进行命名, 方式建议采用当天的时间来命名, 并存入SD 卡上, 这样方便数据的合并和校核。测绘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有:

( 1) 测绘过程中GPS 无法定位。

GPS 无法定位的原因可能是接收不到卫星信号, 这时可到一个空旷、周围建筑物少、天线少、外界干扰小的地带进行定位,待其定位好后再进行测绘。为了减少接收干扰, GPS 不能安置在根本接收不到卫星直射讯号的地方, 如室内、地下停车场、天桥下、树木密集、四面环山及隧道中。在汽车内, 应使用有长天线的GPS , 并把天线用磁石置在汽车外。在地形复杂、建筑物多、干扰多的地方, 建议使用带有延长天线的GPS 。如果碰到信号好的地带最好不要采用天线。

( 2) 测绘过程中GPS 信号飘逸。

GPS 信号飘逸问题有多方面原因: ①在阴雨天卫星信号较弱, 很容易造成飘逸。②当地某些地区使用了卫星信号屏蔽, 使信号飘逸。③在信号很强时还使用了延长天线, 也会造成信号的飘逸。④操作错误所造成。对于不可避免的信号飘逸可以在内业顶点编辑中进行处理。

( 3) 测绘过程中行车速度过快。

对于一般的车载GPS 其数据更新频率是1 次/s, 因此测绘过程中车速要保证匀速行驶, 速度不宜过快, 车速一般控制在50 km/h, 防止在测绘过程中出现GPS 接收信号中断, 而使测绘数据不准确。

( 4) 测绘过程中不应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区域。

当正在进行路线测量时, 如果较长时间在某个区域停顿时,要求PDA 操作人员暂停测量。避免长时间停滞在这个区域造成在PDA 显示的路线发生飘逸。

( 5) 测绘过程中基本信息处理。

由于PDA 对路线的线形和里程是自动记录的, 为使测绘过程中保证测绘准确迅速, 要求PDA 操作员对路线的基本信息不要过多输入, 只需旁边的记录员详细记录每一条路线的基本信息以及附属设施的基本参数。对于路线的基本信息可在内业处理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 6) 测绘过程中跨区路线处理。

由于地形复杂, 一些路线的基本信息在同一条线上都不尽相同。对于一些路线里程比较长, 是跨省或跨市( 区) 或跨乡( 镇)的, 要对这些路线进行分段, 对于带路者要熟悉这一区域的地形, 做到不出现任何误差。记录员要在记录本上详细记载分段情况以及分段路线的基本信息。对于跨省或跨市( 区) 乡( 镇) 的路线一定要在当天测完, 方便以后的内业处理。

3.2 内业处理

外业采集到的地图数据还需要经过整理修饰才能应用, 路线上的附属设施信息也需要完善, 因此要最后得到完美的电子地图, 内业处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内业数据处理操作的流程如图2 所示:

内业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各人员协同完成, 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测绘地图的数据传输。

将测绘的地形图通过数据线拷贝到PC 机的硬盘上, 启动e-Road For PC 进行数据的编辑。e-Road For PC 上的功能同PDA 上的e-Road For PDA 是一样的。因此, 可在e-RoadFor PC 上进行内业的处理。

( 2) 测绘地图的数据编辑。

通过e-Road For PC 在地形图上进行地图编辑。要求外业测量时的数据记录员将路线的基本信息和附属设施信息进行编辑完善, 保证不丢失任何数据。

( 3) 测绘地图的数据合并。

编辑完成所有的路线基本信息和附属设施信息后, 需要进行地形图的合并。合并前要选择好底图, 最好使用空底图, 这样可尽量减少路线的飘逸, 然后再进行合并, 合并时要按照外业测绘的时间顺序来合并。

( 4) 测绘地图的顶点编辑。

由于外业测绘过程中存在信号飘逸, 因此在内业处理中, 需要PDA 操作者对飘逸的路线进行顶点编辑, 将飘逸的顶点拉到实际位置, 对于一些重复的顶点要进行删除。

( 5) 测绘地图的校核。

校核时最好让熟悉地形的带路者进行校核, 这样能确保每一条路线的准确性。如果当地有其他的地形图时, 可对照测绘地图的路线有无偏差。如果路线偏差比较严重或者信号飘逸严重,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好是进行重测。

4、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交通等领域对导航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 电子地图对于公路的设计和管理、公路交通的信息化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推广与总结GPS 和PDA 技术在电子地图测绘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必将会逐渐代替传统测绘技术。

第9篇:空间分析与专题地图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综合训练项目二:空间分析与专题图制作

教学单位 测绘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测绘14-5 学生姓名 康仲林 学 号 1410070308 成 绩

1.项目名称————————————————————————————1 2.项目目的和要求—————————————————————————1 3.项目基本情况——————————————————————————1 4.项目过程————————————————————————————1 5.项目原理—————————————————————————————4

5.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4 6.项目总结————————————————————————————4

1、项目名称

空间分析与专题图制作

2、项目目的和要求

掌握空间分析的原理和过程,理解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叠合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操作,并收集统计资料,建立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3、项目基本情况

每个学生利用前期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完成空间分析操作,建立专题地图成果。注意领会空间分析的过程和专题地图的表达方法。

4、项目过程 (1空间分析):

第一步:图层的缓冲区:缓冲顺序依次为mainstream,residential,stops,other markets,打开图层后,点击arc工具箱—领域分析—缓冲区,

接下来就可以按照顺序开始创建了,创建其中一个时,其他的图层前面的对号要去掉,首先是mainstream,输入要素选择mainstreet即可,输出要素自然产生,线性单位为50,融合类型选择all,然后点击输出要素类的后面文件夹的图标,文件名改为缓冲_mainstreet.shp,这样点击确定,就已经创建好一个缓冲区了,其他几个图层也是大同小异,我主要说下不一样的地方,residential,stops的线性单位为100,融合类型为默认值,othermarkets的线性单位为500,融合类型为默认值,输入要素和文件名都要与相

1

应的图层对应。

第二步:满足四个要求的区域:arc工具箱—分析—叠加分析—相交,在所出现的对话框中按照stops,residential,minstreet的顺序添加输入要素类,并将输出要素类的文件名陈改为缓冲_three.shp,然后确定,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左侧在缓冲three和缓冲othermarkets前面点上对号,在叠加工具里选择擦除,输入要素为缓冲three,擦除要素为缓冲othermarkets,输出要素类文件名为perfect.shp,然后再点击确定,这样第二步就完成了,当然可以在左侧调整图层的颜色。

第三步:对整个城市商场的区位条件进行评价:在缓冲mainstreet,缓冲residential,缓冲stops前面打上对号,首先是对缓冲stops进行操作,右键单击,打开属性列表,然后添加字段,文件名为stops,确定,在stops列,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进行操作,其他两个按照顺进行相应的操作,之后,在叠加分析中,选择联合,再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按照stops,othermarkets,residential,mainstreet的顺序进行添加,文件改为缓冲_four_union.shp,确定,这样就联合在一起了,在新形成的four中,同样添加字段class,并且在此工具栏,选择字段计算器,class=四个文件图层想加,在新形成的缓冲four文件中,右键单击属性,在符号系统中可以修改相应的东西,到此为止,整个的空间分析,就完成了。

2

(2)专题地图制作:

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相对较为简单,首先将老师的中国和世界数据进行解压,打开其中一张图片,因为要制作七种类型的专题图,所以,最好要选择不同的底图,就拿制作范围专题图来举例,地图—创建专题地图—选择要创建的专题地图种类,进行下一步,此时进行第二步,直接默认就行了,进行第三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图例,名称,样式等信息,最后点击确定就好了,这个比较简单,再拿人口比例图来举个例子,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就是第三步,出现了不同的文件名,这个就要看自己想要干什么,其他的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几个专题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完了。最后,保存即可。

4.项目原理

GIS空间分析是GIS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空间分析是GIS系统区别于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的重要方面,空间分析的对象是一系列跟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空间坐标和专业属性两部分。 GIS提供一系列空间分析工具,用户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操作系列,从已有模型来求得一个新模型。这个新模型就有可能展现出数据集内部或数据集之间新的或未曾明确的关系,从而深化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1)、专题地图的创建

3

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2)、专题地图的修改

专题地图以图层的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操作普通图层一样操作专题地图图层,对其进行放大、缩小、显示等操作。对于已经创建的专题地图,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3)、专题地图制作

Mapinfo为制作专题地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Mapinfo 环境下,即可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如范围、等级符号、点密度和独立值等),也可创建多变量专题地图(如直方图和饼图等)。

5.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在进行空间分析的时候,进行stops,residential和mainstream的融合过程中,总是融合不了,后来我把存储路径的文件,前面带缓冲的文件名全部改了,打开Arcgis之后,再重新添加,问题就解决了。

2.进行专题地图制作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用了以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无法完成专题地图的创建,后来,问了之后才知道,老师给了中国和世界的参考数据,这样做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没有再出现其他的问题。

6、项目总结

通过这学期的空间分析和专题地图制作实习,让我体验到了ArcGIS功能之强大,也让我对ArcGIS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让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统是做什么的,他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运用ArcGIS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做一个选址问题。就拿实习一来说,我们利用缓冲分析和叠置分析来完成选址问题。对缓冲区分析(Buffer)是对选中的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输入数据。第二步自然就是缓冲区的建立(派生数据集)。这也让我明白要想学好GIS我还得

4

发一番功夫,虽然现在还有的不懂,但只要我们有信心,肯努力,我相信我们能学好的。通过实习让我懂得理论的重要性更明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GIS在迅速发展,我觉的作为GIS人应时刻关注GIS的发展动态,让我们更快更好的掌握和应用GIS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mapinfor,这次作业相对较简单,我学会了简单的七种专题地图的制作,对这种软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总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加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5

上一篇:思想汇报八项规定下一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