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台湾地区教育考察引发的思考

2010年,笔者随广州大学带队的“中学校长赴台湾教育考察参访团”赴台湾地区,分别对“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高雄市立凤林国民中学”和“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五个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育考察,从而对台湾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将其与内地的中学教育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很多有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鲜明的办学文化

1.“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的文化治校理念

孔夫子堪称一代教育鼻祖,他创立的儒学文化一直是我们文化育人的源泉。在“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的操场上矗立着孔夫子的全身塑像,可见这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大学对儒学文化的一贯尊崇。

已有110年历史的“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其校训表述、巨幅标语以及校史馆的建设均凸显了该校文化治校的理念。“忠、毅、勤、勉”是该校的校训,意即忠敬职守,毅力有恒,勤奋勉行,朴俭实在。校训虽短,却寓意深刻,且涵盖极广。“教育是人们创造幸福的源泉”是该校学生公寓楼外墙的巨幅标语,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联想,教师是启迪学生的导师,即创造幸福之源泉之源泉。此外,该校的“校史馆”也通过大量的史料,反映了其文化发展的历史。例如,校徽的演变和校训的文化内涵等都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2.“高雄市立凤林中学”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特色

历史并不悠久的“高雄市立凤林中学”非常注重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去教育学生。一进校门,就能看见教学楼大厅正面矗立的一个石碑,上面有校长王文霖对校名的诠释:“成龙成凤上林梢,育才泽国众中遨”,意喻每个学生都要有成龙成凤的志向和勇气,而“高雄市立凤林中学”则是他们成才的基地。

从教育特色来看,“高雄市立凤林中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多元发展(与我们大陆所倡导的全面发展意义相通),并创设绿色环保的育人之地。鉴于“高雄市立凤林中学”在绿色环保育人方面的突出的贡献,马英九先生专门给该校校长颁发了“绿色环保奖”,并与他合影留念。

3.“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文化治校理念和文化育人氛围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彰显着极强的文化治校理念,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第一,全部校舍均以育人理念命名。这些校舍分别被命名为:“博雅楼”“勤学楼”“诚信楼”“公正楼”,这种文化元素的植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品德冲击波,使学生一进校便直接感受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第二,学校的校名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例如,“大未来,理担当”的办学理念,每句的第一个字“大”和“理”构成了这所高级中学的校名,一方面激励学生一入校就树立远大未来的理想,同时要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所当年在国民党军队迁徙到台湾后建立起来的学校,虽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他们的教育成效,通过摆放在会议室背景墙位置看到的将近100多座各类教育成果的奖杯足以说明他们办学的成功。第三,美丽、干净的校园令我们参访团一致感到惊叹,全校占地近五万平方米,包括五幢建筑物(含体育馆),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校园居然没有聘请物业公司的清洁工,全校的厕所及操场各处均由各班学生每周或每月轮流打扫,而教学楼的学生公用厕所的卫生和美化程度可与高档宾馆的公用卫生间相媲美,这使我联想到内地的一些中学,几乎没有哪间学校会安排学生轮流去厕所打扫。这是教育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我们的劳动教育、品德教育和爱校教育等是否与当今的教育脱节?我们的教育方向、我们的育人目标到底有无问题,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与台湾的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的差距所在吧。

二、国民教育的首要地位

台湾地区的国民教育与内地所谈的德育也有共通之处,并且其被摆在了首要地位。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开展的“全人教育”和“三生教育”相当扎实、有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提出的“全人教育、实践全人”之理念非常有哲理。“全人教育”即完整而全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格、文化知识和公民意识等;“实践全人”即有理想没文化不行,有文化无公民责任不行,生活富裕而缺少个人品格不行,要实践全人,必须具备“全人”所应有的素质,这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

笔者所在的中学,教学大楼上也用大红字写出了“求知致用,全面发展”“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标语,讲起来很容易,真正落实起来就矛盾重重。因节假日被冲掉的“文化课”可以用“班会课”来取代,为了增加课时,课余活动的时间可有可无,正常的活动课程都必须为主科文化课让路,最后的教学评估以学科成绩为第一位,毕业班的成绩成为学校划分各类等级的主要依据,等等,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地方亟待改进。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能教育”,这与大陆倡导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我们的课程、课时和师资安排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很难落到实处,而台湾的中学由于“教学评估”不与高考、中考的毕业考试和招生录取率直接挂钩,所以学校的“三生教育”开展得有板有眼、扎实稳健,全面开花。在校园内,学生见到师长都彬彬有礼、举止文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和提高生活能力成为学生的追求和理想。

另外,“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其文化宣传氛围也颇具特色。校门左侧大楼外墙写着:“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品格是高层次的竞争”;“勤学楼”的中央写着:“负责任的学习行为”,下端写着“大未来 理担当”。这一切都充分反映出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教育思想,同时也彰显出该校的“文化育人”和“思想育人”的优异成果。

从以上种种见闻来看,台湾地区的学校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理念特别清晰,确实给学生创设出了真正一流的育人环境,这给笔者所在的中学正在施行的“文化治校”和“文化育人”理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教育评估与指导办学、责任办学挂钩,而与中考、高考招生脱钩

经过认真的参观、听课和校长座谈等考察活动,我们了解到台湾地区的学校在国民教育和品德教育方面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台湾地区的教学评估制度。

1.学校的教育评估不与中考、高考招生挂钩

学校的教育评估不与中考、高考招生挂钩,即与多少人报考高中、大学,考试的成绩有多高,最后的录取率有多少完全脱钩。他们的校长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解释了这个问题:评估督导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评价。例如,教学所需的课程是否足够,课时是否完成,教学过程是否顺畅,等等。

2.对于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

在台湾的中学评估制度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侧重于:本年度各学科的平均分比较,市区统一考试的成绩在当地的排名,家长的投诉,当地社区居民的口碑,学校取得的各项奖励;校长在责任办学上的业绩,活动课程的完成结果,学生的违规,等等。总之,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估是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

3.督导部门与学校、校长以及家长委员会的定时沟通

督导部门定时与学校、校长以及家长委员会取得联系,对学校的办学及时提出修正意见,让学校及时整改;对家长的教导提出相关的指导性意见,让家长立刻调整。

以上的评价内容相对于大陆一些中学的评价制度,显得既科学又客观。在大陆的某些中学,应试的指挥棒依然在发挥着核心作用,成绩评估绝对与中考、高考和招生录取率挂钩,评价的结果及排名予以系统内公布,最终导致学校的等级划分,既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压力,又严重束缚了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自主权,也对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造成了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如此一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就难于落到实处。

就成绩评估是否要与中考、高考和招生录取率挂钩这一问题,笔者采访了“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李校长。他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教学的过程是否顺畅,这是学校的责任;但学生报考哪类学校,这是学校所不能支配的,也不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家长和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把这部分内容与学校办学质量挂钩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合理的。基于此,“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每天仍维持在七节课内,每周上五天课,总节数在35节以内,学生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很轻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而笔者所在的中学,每天安排的课时都在九节课以上,平均每周在45节以上,试想,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的教师还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和育人工作上吗,我们的学生还能有轻松的课余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吗?相反,“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管理层则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监督和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调控整个学年的办学情况以及平衡学生的学业压力,从而使学校教育始终在一种常态下有序进行,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四、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台湾,每所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并设有家长委员会的办公室,家长委员会的主席(主任)每周都会在学校上班,他们在学校的教育和办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长委员会严格监督学校的办学过程,监督校长的决策和教师的教育行为

每年,家长委员会都要经过家长大会推选出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家长委员会主任必须出席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和仪式,校长的重大决策行为都必须征得家长委员会的同意。此外,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均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原本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但由于他们的孩子在该校读书,且他们每年均给学校以金钱或物质的支持,所以这些委员对学校的一举一动格外关心。

2.家长委员会的支持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的李校长说:“家长委员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经济上的支持。”确实,家长委员会筹集到的经费全部交给学校使用。当然,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是不取薪酬的,不过他们筹集到的所有费用均由专人负责,其经费的使用完全在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这就确保资金全部用在学校的建设上,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教育发展。

3.家长与校长经常沟通

校长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定期与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交流,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家长及社会的监督下进行,有助于校长在教育和教学上的决策,及时地调整学校的办学行为,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另外,校长与家长的直接对话成了普通的日常交流的一部分,这也促进了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反观大陆的某些中学,其家长委员会仅仅是一种形式,很难执行其具体职责。家长们总说有自己的工作,没时间参与学校的管理;而学校的占地及使用面积有限,不可能腾出专门的办公室给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办公;更重要的是,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的支持,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都非常有限。因此,在大陆,就目前而言,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很难突显出来,这就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脱节。

诚然,台湾的教育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在教师队伍中,如发现不称职的教师,尤其是公办学校的教师,不太容易解聘他,还得学校自己解决,以至在用人方面,校长很头疼。第二,如果在校长和家长委员会的沟通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校长便很难执行,这对学校的正常发展也有阻碍。

10天的考察虽然时间较短,在每所学校停留的时间多则一天,少则半天,不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台湾地区的教育制度确实给人以影响和启迪。作为一个有着36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愿意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深入研究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的文化和发展等问题,只要我们执著,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知用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作者:杨卫国

第2篇:我国台湾地区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体系考察及启示

摘 要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体系自1945年光复后开始形成,在20世纪50年代末先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后由行政当局在60年代末推行“全台技能竞赛”,1970年台湾加入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围绕世界技能大赛和技能学习,逐步建立起成熟完備、突出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创新元素与多样化特点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关键词 台湾地区;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技职教育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结束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光复后废除奴化教育,对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整扩充,职业学校和学生数量均有增长。1953-1968年间,台湾以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为重点,实施完成4期经济建设计划。经过十余年发展,岛内经济开始由农工业向出口扩张转型,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提高了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人才资源素质提升需求促使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除了正规教育系统的技职教育外,以灵活实用为特点的短期职业训练也迅速扩增。台湾逐步建立起含高职、专科、工业技术学院的技术职业教育一贯体制(以下简称“技职教育”),专科以上称技术教育,专科以下称职业教育。工业标准化对职业教育影响很大,技术工人培养带有明显的“标准化、工具化、程序化”痕迹。同时,工业时代固有的“竞争”特质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中,作为可充分体现竞争特质的职业技能竞赛,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最初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后由行政当局在60年代末推行“全台技能竞赛”。1970年台湾加入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为选拔参赛优胜选手,主管部门分别主办“全台技能竞赛”和“中等学校技艺竞赛”,与其他职能部门、公司、学校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相结合,围绕世界技能大赛和学生技能学习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面向技职教育而举办的各项技艺技能竞赛,如历史悠久的“高级中等学校技艺竞赛”,以及具有创新元素的“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高职学生专题暨创意制作竞赛”“高职学生技术创造力培养与竞赛”等;第二类主要为国际技能竞赛选拔参赛选手的“全台技能竞赛”;第三类是可代表台湾地区最高技能水平和荣誉的国际技能竞赛。为促进台湾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我国台湾地区“全台高级中等学校技艺竞赛”

(一)“技艺竞赛”工业类科竞赛

台湾地区幅员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其取得经济社会成就的主要因素,其中围绕工业经济的工业类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最大。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台湾产业结构经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科技密集与资本密集”形态,职业教育在各阶段都为台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1]。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全台高级中等学校学生技艺竞赛(Taiwan Skills Competition of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以下简称“技艺竞赛”),缘起20世纪60年代中期,竞赛对象最初仅限于工业类在校学生,因成效明显,很快带动起台湾技能学习风潮,导致各校竞相效仿,后逐渐扩展至海事水产类、家事类、商业类、农业类、护理等各类别[2]。技艺竞赛类别目前大体涵盖工业类、海事水产类、家事类、商业类、农业类五项,期间曾间断举办过“护理类”技艺竞赛,也主要以抽签代表制方式进行。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技能竞争和评价活动,该赛事参赛学校及选手数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成为台湾高职(含综合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技能竞赛活动。

在光复初期,当时台湾地区工职学校偏重理论教学,毕业生并不受工业界欢迎。为考验各校办学成绩,加强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台湾省教育厅采纳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考虑以举办技艺竞赛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和了解。后由省教育厅、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安全署教育组及宾州大学顾问团等会商设计,于1957年12月正式举办首届职业科学生技艺竞赛,名为“工业职业学校机工科学生技艺竞赛”,由台北市高工主办。开办初期只有机工科单一职类,共有8所示范工业职业学校(7个省立工职及台北市高工)各推荐代表3~7人,学生代表共30余人参加。教育厅对此项技艺竞赛极为重视,专门出台“技艺竞赛实施办法”,并计划每年度举办竞赛,以加深社会各界人士对技艺训练之认识[3]。

工科类学生技艺竞赛,最早为“台湾省立中等学校工业类科技艺竞赛”,至2000年时改称为“全国高级中等学校工业类科学生技艺竞赛”。职类(Trade)又称为职种或行业,也是一类职业群。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必要的训练,才能达到技能操作熟练的水平,通常具有一整套技术知识的支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工业类科学生技艺竞赛由最初1~2个职类、8所学校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到竞赛职类20余个,参赛学校百余所,人数近千人,其中以车床工、钳工、配线工、汽车修护工等职类选手最为集中,表明技能竞赛方式对促进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及实效性。

按照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告说明,学生技艺竞赛目的有三:一是在学生技能教学和职业素养方面,达到“增进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安全之工作习惯与精益求精之精神”;二是在学生学习动机和激励方面,“鼓励学生公开竞赛,提高其学习兴趣及荣誉感”;三是在校校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方面,倡导校际间师生相互观摩砥砺,促进职业教育之改进与发展。而且与“全台技能竞赛”职类名称相同的各竞赛职类前三名优胜学生,得以入围参加“全台技能竞赛”,这是对学生技艺竞赛优胜者的主要奖励。此外,还有以下三种激励手段:一是给每一职类的优胜学生及指导教师颁发奖状;二是各职类前3名学生,可保送升读大专校院,免入学测验,优胜学生经过甄审可进入大专院校;三是优胜学生术科测验成绩前3名,在3年内参加同职类丙级技能鉴定时,可免试术科测验[4]。可见,技艺竞赛展示了各职业学校技能技艺教学成效,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提供技能技艺学习观摩机会。

(二)“技艺竞赛”其他类科竞赛

台湾地区“全台高级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参赛对象是以公立、私立职业学校(含综合高中)在校应届毕业生为主,率先从工业科尝试,随后家事类、农业类、商业类、海事类等技艺竞赛也逐渐开展起来。由于技艺竞赛可彰显各校技能教学成效,带来一定荣譽,使得各学校均倾力参赛,以求取得良好成绩。各种名目的技艺竞赛纷呈上演,参赛学校和选手逐年增多,成为台湾各公私高级中等学校的年度盛会。

商业类科学生技艺竞赛最早是从1976年始办,竞赛职类内容经过多年实践后趋于稳定,主要集中在商业广告、文书处理、餐饮服务、网页设计、程式设计、电脑绘图、会计资讯、中餐烹饪、烘焙、职场英文等十余项职业种类。技艺竞赛一般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学校举办,遴选出一名优秀选手代表一个职类去参加决赛。决赛包括学科测验及术科测验两项,学科测验范围覆盖各类科从一年级至三年级上学期的专业课程,术科测验则依据专业技能,由各职类命题及评判工作委员会来制定。各类科选手选拔有“推举”和“抽签”两种方式,前者是由各校遴派最优秀选手,后者则由教育主管部门从各校职业类科学生中,依据比例随机抽取参赛者,目的在于避免因竞赛而导致的学校教学非正常化,影响大多数非参赛选手的正当学习权利[5]。此方法也打破唯有优秀选手才可参与技能竞赛的做法,为更多学生参赛提供了机会。

(三)“技艺竞赛”相关制度规定

为保障技艺竞赛有序举办,台湾地区在技艺竞赛制度建设方面颇有建树,主要体现在法规制定中充分体现其地位。台湾地区制定有面向职业学校的专项法规,即《职业学校规程》,该法规1978年修订版的第三十四条中明确有“职业学校应配合推动技艺竞赛及技能检定,以增进教学效果”的规定。在2005年新修订的《职业学校规程》第八条中依然强调此规定,从法规上确保举办技艺竞赛成为鼓励学生重视技能实习,促进校际间相互观摩切磋,推进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活动方式。所以,技艺竞赛长期遵循增强学生技艺学习动机,促进学校技艺交流及观摩,提升学生技艺水平的目的。“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法》(2014)修订草案”第十五条“学校应鼓励教师及学生参与技艺竞赛或取得与所学及就业相关之证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办理绩效卓著之学校,主管机关得予奖励”,一如既往在制度规定方面对技艺竞赛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

二、我国台湾地区举办的“全台技能竞赛”

20世纪70年代起,台湾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快速发展,生产技术亟待提高,技术人力数量缺乏,技术人员技能训练成为当务之急,非学校教育形式的职业训练被提上日程。1966年“《第一期人力发展计划(1966-1967)》”中开始倡导职业训练工作,提出“举办全台性青年技工技能竞赛”及选拔优秀青年“参加国际竞赛”的举措,该竞赛由“工业职业训练协会”推动办理。1968年1月,台湾地区公布的《九年制教育实施条例》对职业教育影响很大,因中学毕业生大量增加,职业教育亦随之扩张,层次进行上移[6]。次年(1969年)颁布“设置二年制工业技艺专科学校计划”,开始设立二年制工业专科学校,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中级技术人员。

在此背景下,由当时台湾工业职业训练协会负责组织的第一届“全台技能竞赛”开办,竞赛展览持续5天,参观者达5万余人,参加竞赛选手268人,竞赛职类14种,分别为机械制图、车工、钳工、钣金、气焊、电焊、铸造、收音及电视机修理、动力配线、室内配线、建筑木工、家具木工、金银细工、女服装工[7]。1970年11月,台湾正式加入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国际技能竞赛活动成为促进地区技能发展,与世界各国技能交往的重要国际平台。

此后,除1969年、1974年、1998年未办理之外,台湾“全台技能竞赛”基本上每年都举办一届。由于各职业训练机构、职业学校均有资格推荐选手参加,技能竞赛结果也使竞赛选手在升学、技能鉴定、就业等方面获得诸多便利,且关系参与单位之名声荣誉,故各职业教育机构均踊跃提名选手参加竞技,“全台技能竞赛”也因此成为台湾职业训练与技职教育每年向社会展示技能成果,选拔参加国际技能竞赛优秀选手的一大盛事。“全台技能竞赛”专为选拔代表台湾参与国际技能竞赛的优秀技能选手,得到台湾当局大力支持,通过技能竞赛活动,搭建职业教育与社会交流平台,参赛单位与人员之间相互切磋技能技艺,共同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并对优良技能人才公开表扬和宣传。不仅可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与职业训练成效进行评价,也可引起社会对技能人才培训的充分重视,对改变公众职业教育观念起到明显推动作用。

三、我国台湾地区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创新

(一)台湾“全台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

从2002年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启动每年一度“全台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简称“技专专题制作竞赛”)活动,其目的是为鼓励推动台湾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与专科学校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培养创新思考模式,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实务技能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竞赛形式。

技专专题制作竞赛流程一般先通过选送参赛原创作品进行初赛,由各类群专家评委依据“研究动机(15%)、方法与过程(15%)、创新性(30%)、实用性(20%)、预期效益(20%)与其他等相关项目”进行审查评分,分类遴选入围作品。复赛阶段采用实物展示及现场访谈评审方式,最后将成果进行展示,并给予奖金奖牌等奖励[8]。2012-2016年,技专专题制作竞赛参赛主要分机械与动力机械类、电机类、资工通讯类、化工材料类、土木与建筑类、商业类、管理类、家政餐旅食品类、护理与幼保类、生技医农类、流行时尚设计类、工业设计类、商业设计类、动漫互动多媒体类、出版与语文类等16个类群,数量大体集中在1500件左右,决赛入围作品呈逐年增长之势,并进行成果展示评奖。

台湾技专院校学生专题制作竞赛经过十几年来的推广,在技专院校和社会上树立起良好口碑,成为台湾地区重要的技能竞赛形式。竞赛除了鼓励各技专院校学生从事专题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考与实务研究能力外,还通过展览和奖励绩优作品,展示台湾技职教育特色,让产业界和民众对其深入了解,也为校院学生、业界之间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机会。比如,竞赛举办时常会邀请企业产业界人士前来观摩,建立竞赛人才交流平台,将学生的创意产品与产业界对接,使富有创意的作品有机会成为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商品与技术,企业厂商也有机会发掘创意作品及优秀人才,为获奖学生的就业及升学拓展更大空间。技专专题制作竞赛加大了对“脑”的思维能力要求,即从熟练操作技能训练上升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预示了技能竞赛将逐步由“硬技能”竞赛向“软技能”竞赛倾斜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台湾地区“全台高职学生专题制作竞赛”

2010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为期3年的“技职教育再造方案”。2013年延续此举,再次颁布“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以此来增强学生就业技能,强化师生务实致用能力,改变社会对技职教育观點,并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技术人力[9]。为配合实施此重大举措,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举办“全台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影响下,于2011年开始组织“全台高职学生实务专题制作竞赛暨成果展”(简称“高职专题制作竞赛”)。此活动不仅是“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台湾技职教育竞赛体系中又一新的竞赛项目,其对象为台湾高职学生,目的是为实施高职专题制作课程,提升学生创作及实务能力、团队沟通能力,激励学生思考研究的兴趣,发扬技职教育特色。

为整合相关竞赛活动资源,扩大影响力,201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职业学校创意教学”的创意竞赛与“高职学生专题制作竞赛”合并办理,命名为“全台高职学生专题暨创意制作竞赛”,为高职各群师生提供多元且专业的观摩学习场域[10]。竞赛由此分为“专题组”及“创意组”,采用“初赛、复赛及决赛”三层级选拔方式。高职专题制作竞赛作品全面展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创新成果,拓展了高职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深入交流和合作机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得到加强。

四、我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技能竞赛的历程

加入到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IVTO),参与国际技能竞赛活动,对推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际地位和声誉无疑是一个理性决策。国际技能竞赛被誉为“工业界的奥林匹克”,代表国际职业技能的发展方向,将此项国际赛事引入岛内也成为台湾技能竞赛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浓重一笔。台湾从1968年开始申请入会,1970年时得偿所愿。于1971年5月专门成立“国际技能竞赛台湾地区委员会”,并通过相关章程予以制度上的充分保障。

1971年9月,台湾以正式会员身份选派8名优秀选手,参加在西班牙希洪举行的第二十届国际技能竞赛,参赛职类包括钳工、机械制图工、视听电子工、室内配线工、工业配线工、家具木工、气焊工、电焊工8个。当时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共16个会员国,实际参赛国家和地区15个,参加竞赛选手271人,竞赛职类31个。台湾技能选手经过“十七小时至二十八小时之马拉松式竞赛”,最终获铜牌二枚(电焊工及家具木工),及优胜奖一个(气焊工),首次正式参赛即获得奖牌,给台湾各界以莫大鼓舞。此后至第三十二届国际技能竞赛之前,台湾每次参赛均有不俗表现,斩获多项奖牌,历年成绩排名在前五。由于竞赛成绩突出,在继日本(1970年东京、1985年大阪)与韩国(1978年釡山)举办国际技能竞赛后,台湾也成为亚洲第三个获得国际技能竞赛主办权的地区[11]。

1993年7月19日至8月2日,第三十二届国际技能竞赛在台北正式开幕,东道主台湾在各界鼎力支持配合下,取得历史性成功,受到各参赛国和IVTO的好评和赞赏。台湾倾岛内之全力参加了38个职类的比赛,利用主办方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一举摘得金牌18枚、银牌10枚、铜牌4枚,取得骄人战绩,总成绩位列第一名,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12]。

自首次参加第二十届国际技能竞赛(1971)至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2017),台湾地区前后共参加25次,合计夺得金牌103枚、银牌109枚、铜牌117枚。

五、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特点

(一)体系成熟完备

与内陆一水之隔的中国台湾地区,自光复之后,岛内技职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变迁一直延续着对外开放的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后由行政当局在60年代末推行“全台技能竞赛”,围绕“世界技能大赛”和学生技能学习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并且在近些年面向技职教育创新出多个技艺技能竞赛项目,如“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高职学生专题暨创意制作竞赛”“高职学生技术创造力培养与竞赛”等,形成了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1957年“工科职类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开始,到1969年着力参与国际技能竞争,以国际技能竞赛带动“全台技能竞赛”的开展,至今“专题制作竞赛”活动与技职校院的创新课程教学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学业,台湾经济与教育主管部门将技能竞赛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台湾技职院校技能竞赛体系已基本成熟完备,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与产业行业实际需求贴合紧密,社会参与度和认可度高,加之实行升学考证加分制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提供了优裕条件。技职院校也普遍重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倾力进行组织指导训练,投入各方资源给予支持,尽心尽力将竞赛项目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比如,专题制作竞赛与技职院校教学结合最为紧密,对促进技能学习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13]。而从1988年第十九届“全台技能竞赛”起,台湾高级中等学校技艺竞赛前3名优胜选手得以直接参加“全台技能竞赛”与国际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与学校形式的技职教育之间实现结合。

(二)国际化程度高

借助国际技能竞赛制度,台湾可及时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技能训练状况,知悉国际技能竞赛项目的竞赛方式、命题范围、设备标准、评判规则的最新内容,准确把握世界产业格局发展趋势。为保持在国际技能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台湾严格按照“先进的、科学的、精确的”国际技能标准去调整和完善自身技能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将国际技能标准反映到职业训练及技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设备改进中,直接或间接引导选手训练的针对性和先进性。通过世界技能大赛评价活动来促进台湾地区技能竞赛的系统开展和保持岛内技职教育的高质量水准,其成效和贡献有目共睹,而台湾与国际技能竞赛接轨的先行之路也预示着中国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国际化的必然之势。所以,无论是我国大陆,还是台湾地区的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制度变迁路线,总体上保持一个围绕世界经济体系,向国际技能标准对接的制度化演进过程。

(三)评价激励机制突出

台湾社会媒体对参加竞赛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的报道宣传十分积极,逐步营造出有利于职业技能竞赛良性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环境。技能竞赛获奖选手,除了获得奖金、奖牌之外,还可在学业进级方面获得加分照顾,比如,根据台湾《中等以上学校技艺技能优良学生甄审及保送入学办法》(2013 年)规定,技艺競赛获奖选手可进入职业学校、五专、二专、四技或大学相关科系进修,成为理论与技术兼备的中坚技术人才。

(四)创新与多样化

台湾地区除了举办“全台技能竞赛”“高级中等学校技艺竞赛”等历史悠久的技能竞赛外。从新世纪起,为顺应岛内经济人才发展需求,面向各级职业学校,不同主管部门还开办诸如“技专校院学生专题制作竞赛”“高职学生专题暨创意制作竞赛”“高职学生技术创造力培养与竞赛”等具有创新性质的新型竞赛项目。比如,“全台高职学生技术创造力培训与竞赛”是始于2003年,以培养台湾高职(包括公私立高职学校,含高中附设职业类科)学生的创造思考与解决技术问题能力,关注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一种新型竞赛模式。竞赛活动包含赛前培训研习会、竞赛初赛与竞赛决赛三个阶段。该项竞赛先期对学生提供创业及创新管理课程教授,引发学生创作动机,激发学生将创造能力转化为创业能力,最终以具体制作成品来表现创造力成果,培育发掘创意型技术技能人才。创造力培训与竞赛第一届参赛者96人,至第八届时已达到628人,而晋级决赛一般为35队140人。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第十二届时,创造力竞赛累积参加人数超过6000人,已然成为台湾高职生崭露头角的又一重要竞技舞台[14]。在原来大规模、综合性技能竞赛基础上,台湾延伸发展专项技能竞赛制度,尤其注重创意创新型竞赛的开发,其技能竞赛制度的多样化和创新日趋得到体现。

参 考 文 献

[1]廖锦文.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概况[EB/OL].(2016-07-03)[2019-03-20].http://www.hnbemc.com/gzs/details/d_542.

[2][5]孟祥仁,蔡惠如.适性学习的另类发展:台湾中等学校技艺竞赛的启发[J].职教通讯,2011(19):54.

[3]安后暐.美援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影响(1950-1965年)[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1997.

[4]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重要业务之全台高级中等学校各类科学生技艺竞赛[EB/OL].(2015-04-03)[2019-03-20].http://www.k12ea.gov.tw/ap/affair_view.aspx?sn=98d23c09-cf27-43a0-afe0-85d3d676f5a7&sid=16.

[6]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61.

[7]中国劳工运动史续编编纂委员会.中国劳工运动史(第六册)[M].台湾: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1984:722.

[8]99年度全台技专校院学生实务专题制作竞赛暨成果展活动说明书[EB/OL].(2015-06-23)[2019-03-20].http://www.docin.com/p-119090521.html&endPro=true.

[9]5年投资200亿,台湾教育部门推技职教育再造方案[EB/OL].(2015-06-22)[2019-03-20].http://www.chinanews.com/tw/2012/11-28/4365402.shtml.

[10]全台高职学生103年专题暨创意制作竞赛—竞赛简介[EB/OL].(2015-05-12)[2019-03-20].http://vtedu.mt.ntnu.edu.tw/vtedu/node/200.

[11]中国劳工运动史续编编纂委员会.中国劳工运动史(第七册)[M].台湾: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1984:455.

[12]谭仰光.台湾经验另一章——职业训练技能竞赛野史秘辛[M].台湾: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170-172.

[13]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1.

[14]高职技术创造力相关系列活动介绍[EB/OL].(2015-05-13)[2019-03-20].http://tc.cust.edu.tw/.

Investigation of Skills Competi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 Taiwan Region and Enlightenment to Mailand of China

Wang Jiangtao, Chen Guangxiang

Key words Taiwan Region;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 Wang Jiangta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0029); Chen Guangxiang, lecturer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作者简介

王江涛(1972- ),男,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北京,100029);陈广祥(1977- ),男,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王江涛 陈广祥

第3篇:江沪地区老年教育考察报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老年教育”,明确了老年教育的定性定位问题。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也能上学?这几乎是有就学需求的老年人共同的呼声。笔者考察了江沪地区老年教育,提炼了老年教育的办学方向、经费投入、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就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提出对策。

关键词:江沪地区;老年教育;考察报告

老年人的教育问题是老年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为借鉴江沪地区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笔者对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的老年教育进行考察。考察采取文献查阅、会议交流、实地察看等办法。考察调研报告如下:

一、江沪地区老年教育的经验

(一)准确定性定位,解决老年教育办学方向的问题

老年教育如何定位曾长期不清楚。这不仅涉及对老年教育内涵的把握,更涉及如何发展老年教育的认识问题,进而明确老年教育该由谁投资、谁来办和怎么办的问题。直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颁布,提出“重视老年教育”,明确了老年教育的定性定位问题,从性质上看,老年教育属于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从定位上来看,确认老年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纲要》对老年教育准确的定性定位,对发展老年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赋予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明确的领导责任。

考察江沪地区老年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着眼于构筑终身教育,把老年教育作为教育大业的一部分,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如2005年1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批转《关于加快发展我市老年教育的意见》,就明确市区两级成立“老年教育委员会”,党委分管书记任主任,政府一位副职任副主任,各涉老涉教部门负责同志任委员,统一规划和领导老年教育工作。2010年,平江区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起草制定了平江区老年大学的规划方案。《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以老龄协会等老年社会组织为纽带,建设以各级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到2015年,形成全覆盖的社区老年教育网路。建立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老年教育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市、区县老年教育机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和更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改善市老年大学教育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探索建设若干所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中心。”这为我们树立了办好老年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明了老年教育的办学方向。

(二)明确老年教育事业,解决老年教育经费谁投入的问题

老年教育经费来源以政府资助为主,也有少量的学员收费,还有民间团体捐赠等多种形式。老年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首先应具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具有公益性,这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财政政策支持。老年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支助,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南京老年教育投入702万元,平均每个老年学员投入近100元。平江区老年大学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2010年3月迁址到市区繁华地段——交通便捷的马医科小学原校址,并且投入60万元对校区进行改造。学员交纳学费较低,如南京金陵老年大学学费普通科目每门收费在180—270元(南京市物价局,宁价费[2009]104号;南京市财政局,宁财综[2009]304号《关于金陵老年大学学费标准的批复》),苏州平江区老年大学学费普通科目每门收费60元(苏州市物价局[2006]45号、市财政局[2006]12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老年教育的公益性。此外,老年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资助。如平江区开展“圆百名老人大学梦”得到香港江浙同乡会的资金赞助。

(三)理顺管理体制,解决老年教育谁来办的问题

现有的老干部大学有归口组织部门,老龄委归口民政局,退休教师归口教育局管理地,多头管理难以有效推进老年教育的科学发展。要实现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苏州和上海两市已经建构了党政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头,各涉教涉老部门参与的管理体制。如上海长宁区实施“一头两线”管理模式,一头:设立区学习委,由区委书记担任主任,区长担任第一副主任;两线:行政管理线,以区学习办为主体,下设“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业务指导线,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2009年年底,平江区老年大学由民政口子管理划归到教育口子管理,归属平江区教育局。由于理清了归属问题,老年教育的编制独立,经费落地,保障到位,实现实体化、专业化运作,其管理的统一性和效率大大高于其他的管理模式。

(四)突出老年教育特色,解决老年教育怎么办的问题

1.办学对象平民化。老年大学从服务干部为主走向普通老百姓,如南京金陵老年大学2011学年6000多学员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员来自企业和居委会的老人;平江区老年大学和上海长宁社区学院,学费低廉到每门学科仅收30—60元,让每位老人都能读得起老年大学,如平江区老年大学2010秋季报名就读人数达1300多人,学员构成上以普通老年人为主。上海长宁社区学院就近在居委会设立居民教学点,让每位社区老人方便学习,吸引了社区老年居民的积极参与。

2.课程建设自主化。课程建设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若课程建设不科学,不成体系,不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就无老年教育的生命力可言。在课程建设上,金陵老年大学以课程设置创新为龙头,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自编、合编教材59种,自供率达80%,并被全国许多省市近300余所老年大学选购,成为老年大学教材建设和供应中心。上海长宁区市民学习课程选编了10个街道共113项社区教育课程,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3.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考察江沪地区老年教育,南京金陵大学依托六朝故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驻地高校,单位共建社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依托当地离退休的教师与教授这个巨大的师资宝库,吸纳他们参与老年教育教学,学校聘用各类任课教师14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80%左右。金陵老年大学归口南京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分管领导担任校长;平江区老年大学设有正式编制人员6人,聘请30多名兼职教师,原平江区教育文体局书记、局长担任平江区老年大学校长。

4.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方式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作用,针对老年的需求和特点,为老年人教育提供方便。比较有特色的是上海长宁学院提出“学在数字长宁”,学习方式数字化得到广泛重视,建立了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建立数字技术培训,满足不同居住区域和不同文化层次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5.管理模式特色化。在老年教育的管理方式上,江沪地区一般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南京金陵老年大学采取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苏州平江区老年大学更强调老年自主教育,他们自己创作了校歌,设计了校旗,特别是组织了班长自我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既节省了聘请班主任的开支,又让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帮助老年学习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上海长宁社区学院采取各街道申办老年教育学习苑,来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老年教育的对策思考

2011年9月,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那么,如何发展老年教育呢?借鉴江沪地区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着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

(一)办学理念上,把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

《纲要》明确了老年教育属于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理应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如《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要理顺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既然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归口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教育局来分管,要选好领导班子,明确办学宗旨,然后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办好老年大学纳入工作规划和考核目标。同时,《纲要》指出“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这对我们期盼的高校办老年教育是个有力的推动,为此,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优势,参与老年教育,建设老年开放大学,打响开放老年大学的牌子,能快速地普及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老学所学、老有所为。如日前颁布的《温州市社会经济“十二五”规划纲要框架》,明确指出要“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温州社区大学建设,发展老年教育”。要实现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办好老年大学的根本保证。

(二)办学行为上,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开放式发展

1.从办学投入来看,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兼顾市场导向。老年教育离开政府的投入是很难发展的。老年教育即使在发达国家,都需要得到政府支持。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上,更需要政府的制度支持与财政支持,建议政府部门将有关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费列入年度政府预算,给予老年教育事业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如南京金陵老年大学现有校舍8000平方米,普通教师27个,专用教室14个,有陈列室、书画展厅和礼堂;平江区老年大学学校面积达4551平方米,有图书室、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电脑房、舞蹈房、会议室等。

当然,老年教育仅依赖于政府的投入也是很难发展壮大的。调研显示,老年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依然靠政府拨款,导致了老年教育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老年教育毕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前提下,也有一个如何适度坚持市场导向的问题,比如可以进行市场机制的探索,如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民间财富相对雄厚,可以举办一些老年人高档会所,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适当实施收费,由此,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真正办好老年教育。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形成社会资助老年教育的良好风尚。

2.从办学规模来看,依托社区教育,普及老年教育网络。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也能上学?这几乎是有就学需求的老年人共同的呼声。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从规模上看应该走向社区、小而多的格局,这是由老年人的特点决定的。现阶段,老年大学的校舍规模、师资条件、教学设备都难以满足更多老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不仅如此,由于老年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差别悬殊,实际上包括从扫盲到博士的所有教育层次,这也要求老年教育体系必须是一个兼容各种层次、各类需求的多元体系。因此,老年教育要防止片面追求办学模式正规化和高大全的倾向。《纲要》指出:“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社区老年教育又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老年教育在社区基层的普及指明了方向。为此,建议政府依托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社区学院指导、有关部门配合、县(市、区)实施”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纵向连接老年大学一老年学院一老年学校一老年分校,对各老年学院、学校、分校实施条件准入制,统一LOGO,统一设计,统一教材,统一师资。同时制定老年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督导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有效地普及老年教育。如《温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依托社区大学,创办老年学院”,把老年教育办到社区,办到家门口,形成“就近、便捷、快乐、健康”的社区老年教育特色。

3.从办学模式来看,突出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色,提升老年教育质量。(1)在管理模式上。管理模式应充分体现老人的主体性。在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上,以老年人为主体,根据老年人兴趣和需求实施管理、开展教学和设置课程。在老年教育管理上,实施民主管理,强调学习过程的分享、讨论和参与,为老年人建立一个学习的场所、参与社会的场所和结交朋友的场所。老年教育管理模式体系也应该因地制宜,可采取长学制两年以上、短学制一年、短训班数日至数周,讲座、电教、网络课堂和各种活动、实践等,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2)在师资建设上。聘请一批德才兼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各门功课的教学工作,是办好社区老年学校的关键所在。要开拓思路,可借助民主党派雄厚的师资实力,选择合格的师资力量来完成老年教育,一来能解决好老年教育师资的问题,二来也打响民主党派在服务老年教育的影响力。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和培训制度,让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得到专业发展。(3)在课程建设上。老年人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家庭环境及志趣爱好,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合理设置丰富多彩的老年课程,接受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因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工作不同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根据老年人特征因需施教,保证课程的多样性、实用性和娱乐性。(4)在教学手段上。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现有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各社区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多样化、灵活地开展老年教育。二是要充分重视远程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远程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不受交通、气候、地点等因素的限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其学习成本低廉,越来越受到老年学习者的欢迎。

[胡忠英: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副教授,2010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主要从事社区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作者:胡忠英

第4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常德财经学校校长 李华

应台湾海峡两岸商务文教促进交流协会的邀请,2009年4月16至23日,在万承祯副市长的带领下,常德市教育参访交流团一行11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访问考察。先后考察了台北、花莲、南投、台南、高雄等市县,拜访了在常德有投资项目的几位企业家和台北常德同乡会会长刘云家老先生。重点在台北景文高级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景文高级中学许胜哲校长和和部分中层骨干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台湾教育现状和学校情况介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走访了部分师生,深深感受了台湾民众对大陆人民的热情,收获颇丰。

一、台湾教育概况

1、“国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费、书费、补课费等。台湾的高中阶段教育是收费教育,学校性质、条件不同,收费也不同。私立学校的收费较高,公立学校的收费较低。9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2、职教成效显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台湾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专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的职业高中。二是在高级中学里设立高中部和高职部(相当于大陆的中职)。三是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科技大学,招收高级职校和高中毕业生,学制2至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应用学科和技术,培养高级适用技术人才。台湾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呈供不应求趋势。台湾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对提高就业人口素质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较规范。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办学比较规范。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依入学资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与5年制不等。凡设有3个学院以上称大学,否则称独立学院。正规的高等院校一般为4年学制,但师范、法律、建筑专业等多为5年,医学专业6至7年。

4、办学模式比较灵活。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出资办学和管理;二是由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交由民间管理。

- 1 -

二、台湾教育的特点

1、公办学校办学水平高。相对私立学校来讲,从小学到大学,公办学校校园面积大、设备设施先进、师资水平高且收费较低,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公办学校全免费。各级学校的学生以考上公办学校为荣,特别是考上公办高中和大学比较难。很多学校都把考入公办高中和大学的多少作为向社会宣传其教育教学成果的重点(就像大陆考上大学或重点高中一样)。我们到的台北市景文高级中学,在校门口最大的宣传广告是“热列祝贺我校国中部(初中)65%的学生考上公立高中”。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臵选修课程,张扬学生个性。在设臵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个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如表演艺术、健康教育、综合家政、社会服务等,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选修,学校指派老师进行集体或者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培养,同时为这些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机会,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把学生特长作为推荐升学的重要依据。

3、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如其《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就从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不仅如此,还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时间前移,认为小学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为起点,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辅培养。学校普遍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明确规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台湾提出了一个共同校训,即“礼、义、廉、耻”。

4、重视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其内设机构比较齐全,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小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臵、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会长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一般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担任,学校的重要活动,会长必须参加。家长委员会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大到- 2 -

学校的决策,如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起到沟通桥梁作用。

5、重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台湾乡镇都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且活动设施齐备,如游泳池、健身馆、图书馆等,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娱乐。城市建有博物馆,一般都将本地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图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现出来,用以教育、启迪青年人。此外,台湾的各种文化场馆也在假期主办多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

6、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高。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期,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比例在1996年达到最高峰,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仍很有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更受青睐。

三、对比与借鉴

由于海峡两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处,也面临许多同样的矛盾和困惑。例如,两岸的公办教育都比较发达,办学条件好,水平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由于严重的升学主义倾向,致使恶性补习成风,台湾街头补习招生广告随处可见,补习学校遍地开花。对比两岸教育,有四个问题值行我们思考和借鉴。

1、要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通过此次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台湾从五十年代仅依靠农产品出口发展到今天以工业、信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职业教育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实行工业强市,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专利技术可以买进,个别专家可以引进,但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职业院校来培养,因 - 3 -

此常德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先行,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习设备的投入和学校师资的培养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2、要加大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从我们到访的地方看,台湾地方“政府”除了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以外,在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方面也给予了足够人、财、物投入,城市的博物馆和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都既有其名,又有其实。虽然我们对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经费、场地、人力的投入和管理上还远远不够,社会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令人欣慰的是常德市已把青少年活动的文化、科技场馆建设列入了建设规划。

3、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校还没有建立家长委员会,很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上来,使老师、学生、家长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还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有效引导,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远见卓识。

4、规范公民办教育的管理。公办学校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设施完善、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应处于主导和主要作用,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实行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政府还要支持办学基础好的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提高办学水平,让那些以盈利为目的不愿意增加学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承担社会义务的学校退出教育序列。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大办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做大做强,特别是支持投入较大的工科专业的发展,鼓励民办教育兴办投入较小的文科专业,实行公民互补,文理互补,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 4 -

第5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根据当前国学教育与课程创新的发展需要,增强国学文化地区间交流与合作,2013年7月17日至23日,在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中华文教经济发展学会等机构联合组织下,我们作为全国国学教育课题实验地区成员赴台湾进行国学教育交流考察活动。

时间虽短,但依然可以从中追索台湾教育的本真,许多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总的说来,台湾国民教育比较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注重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把立高远志向、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劝学惜时、做品行修养高洁之人作为国文教育的主要目标。

以下是几点体会和一些反思。

印象一:台湾中小学教育与内地相比同大于异

总的来看,台湾与内地的教育同大于异。台湾现行国民义务教育为九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三年)。办学体制主要分为国立和私立,私立学校约占1/3。教育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愿望及心理诉求。课程设臵与内地也大体相同,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我们参观的新北市米仓国小来看,开设有国语(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生活)、音乐、体育、美劳、综合活动等,与内地不同的是综合活动占的比重相对较大。选修课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校课程,米仓国小为我们展示的有陀螺、皮影、直排轮滑、陶笛队、乡土棋艺、手偶戏团、美术、魔术、手工艺社、剪纸、射箭、少林棍等。而其

后参观的兴福国小,则开设有高尔夫球、手工、折纸、外教英语、陶艺、厨艺等课程,各具特色。

印象二:传统文化在台湾学校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此次赴台考察,最大的感受是台湾的风土人情与内地几乎没有差别。触目所及,传统文化味道纯正浓郁。就学校文化建设而言,体现了正诚真新的本质精神,某些方面传承得甚至比内地还要好。就拿兴福国小来讲,尽管学校的设计装修非常现代,但学校依然在某些角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除了墙上悬挂的孔论孟语、诸子百谈外,不经意间你会在校园一角发现绿意盎然的农村景色和清影摇曳的窗棂。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更让人时时回味传统文化的无限韵律。传统文化教育沁润了学生的生命历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细细汲取,努力追寻生命的美丽,这完全是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

印象三:台湾的中小学有较先进的办学理念

国内各学校大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很多是空话、套话。而台湾中小学办学理念则一切从学生成长出发,每所学校都有一个“主轴概念”。

米仓国小的“主轴概念”相当明确,就是希望孩子们喜欢来上学,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大家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永恒回忆的童年,要让孩子们在“主轴概念”下去建立“健康、感恩、乐群、上进”的愿景。

兴福国小的“主轴概念”为“活力兴福,绿色兴福”,结合学校与社区所在地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建构学校课程特色,让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拥有一个丰富、新奇、多元的美妙回忆。

总而言之,台湾各中小学理念相似之处就是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一切教育行为必须为孩子提供“快乐学习”“适性发展”“潜能发挥”等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资源“尽情发展”,以求自我实现,将来为社会贡献所学。

印象四:台湾的中小学综合活动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台湾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提法与内地可谓异曲同工。台湾称全人教育、提倡五育均衡。因此,彰显个性教育的中小学综合活动在学校的特色教育中各领风骚。

一是目标统领下的综合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班会、周会、社团及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乐观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共服务的习惯及终身学习的兴趣,从而开创成功的人生。

二是田园教学独具魅力。台湾的中小学校园面积不大,但总能巧妙地从狭小的校园辟出一块空间,建臵生态区。兴福国小的生机花园仅占地1400平方米,却成为全校师生进行自然观察与探索的乐园。米仓国小校舍更是依据学校依山傍水的特点将田园教学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校区建设规划为室内与户外田园教学区。室内有台湾原生动植物、地质与板块运动、昆虫森林等主题情境布臵;户外1.2公顷的保护区用地也规划为田园教学区,建有观景平台、步行道、赏鸟区、射箭场区等,让师生与大自然进行充分地互动交流。

不论大陆也好、台湾也罢,“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界共同探索的命题。目标很重要,围绕目标展开教育行为更重要。访谈中,我们得知: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的高考压力不大,炒得也不那么热,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大学深造。这或许就是台湾的学校教育能够按部就班地执著于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因。

反观自身,尽管我们提出的目标也很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但有时我们的行为却很无奈。“说”时容易,“做”有时真的很难。“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执著自己的教育行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从台湾同行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说此次台湾教育考察收获是巨大的,体验是丰富和多元的。在深入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找寻到了自己的差距。

教育是不断传承、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在面对少子化现象与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受到市场经济、绩效责任、服务品质与家长教育选择权等多重压力。学校经营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才能形成学校特色,彰显学校存在价值,进而促进学校永久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建立学校品牌,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顾一时更顾一世,开阔了眼界,更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让我们今天的所思所为,真正成为坚实孩子未来成长的有力保障!

第6篇: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应台湾海峡两岸商务文教促进交流协会的邀请,2009

年4月16至23日,在万承祯副市长的带领下,常德市教育参访交流团一行11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访问考察。先后考察了台北、花莲、南投、台南、高雄等市县,拜访了在常德有投资项目的几位企业家和台北常德同乡会会长刘云家老先生。重点在台北景文高级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景文高级中学许胜哲校长和和部分中层骨干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台湾教育现状和学校情况介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走访了部分师生,深深感受了台湾民众对大陆人民的热情,收获颇丰。

一、台湾教育概况

1、“国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就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费、书费、补课费等。台湾的高中阶段教育是收费教育,学校性质、条件不同,收费也不同。私立学校的收费较高,公立学校的收费较低。9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2、职教成效显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台湾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专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的职业高中。二是在高级中学里设立高中部和高职部(相当于大陆的中职)。三是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科技大学,招收高级职校和高中毕业生,学制2至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应用学科和技术,培养高级适用技术人才。台湾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呈供不应求趋势。台湾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对提高就业人口素质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高等教育比较规范。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办学比较规范。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依入学资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与5年制不等。凡设有3个学院以上称大学,否则称独立学院。正规的高等院校一般为4年学制,但师范、法律、建筑专业等多为5年,医学专业6至7年。

4、办学模式比较灵活。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出资办学和管理;二是由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交由民间管理。

二、台湾教育的特点

- 1 式等。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起到沟通桥梁作用。

5、重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台湾乡镇都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且活动设施齐备,如游泳池、健身馆、图书馆等,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娱乐。城市建有博物馆,一般都将本地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图文、影像或其它高科技手段表现出来,用以教育、启迪青年人。此外,台湾的各种文化场馆也在假期主办多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

6、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高。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期,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比例在1996年达到最高峰,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仍很有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更受青睐。

三、对比与借鉴

由于海峡两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处,也面临许多同样的矛盾和困惑。例如,两岸的公办教育都比较发达,办学条件好,水平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由于严重的升学主义倾向,致使恶性补习成风,台湾街头补习招生广告随处可见,补习学校遍地开花。对比两岸教育,有四个问题值行我们思考和借鉴。

1、要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通过此次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台湾从五十年代仅依靠农产品出口发展到今天以工业、信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职业教育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助推器。常德“一化三基”实行工业强市,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专利技术可以买进,个别专家可以引进,但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外援,只能依靠常德的职业院校来培养,因此常德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先行,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习设备的投入和学校师资的培养上要有更大的力度。

- 3

第7篇: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李成智

在台湾考察期间,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了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且排名在前10位。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中山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现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它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的。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由于产生了大学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行发展。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通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从而有助于造就自由人。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通识教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美国近代以来就在大学阶实施通识教育。通常,美国大学

一、二年级开展的是通识教育。1978年,哈佛大学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规定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数学和科学五个学术领域的课程;二年级用来学习其它领域的选修课。高等学校

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不过,美国大学研究生比例较大,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完成。战后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其通识教育也是在大学阶段实施。

随着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知识总量快速增加,大学趋向于实行文、理、工相互渗透及课程综合化。另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明显,加强人文道德教育的呼声日高。因此,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大学阶段也开始加强通识教育。例如,法国有人主张,将原来在大学第一阶段按专业分别开设专业基础课的作法,改变为第一阶段不分专业,每个学生统一学习四个方面的课程:态度、人格和方法论方面训练;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经济和人文科学;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外语能力。

台湾的大学大体延续了1949年以前在大陆时期各大学的办学传统。但由于当时的"大学重建"和"迁址"实际上是新建大学,学校规模不可能与大陆的大学同日而语,因此台湾的大学规模大都很小,系科也不齐全。甚至有的很著名的大学在"恢复"初期,只有一个学科。因此,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台湾经济大发展时期,高科技、电子行业获得迅速发展。科技与经济的需要,使专科性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于台湾各地。这些学校大都以某一应用很强的学科为根本。台湾大学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专业、重应用的特点和办学思想。正如台湾教育专业所指出的:"台湾高等教育随着成长导向的发展轨迹,已产生了’大学变小,学院变细,专校变窄’的困境,这些困境包括:

一、高教工具化:配合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二、高教世俗化:被外界的不良社会风气所带领;

三、高教职业化:视高校为职业训练所。也因此培养出一批批的单视野的受教者,包括考试人、生物人、有钱的穷人、文明的野蛮人、破碎的人、有IQ没有EQ人及识字的文盲等。"

由于台湾教育家意识到台湾大学教育的弊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通识教育。1981年虞兆中博士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开始推行通识教育。他指出:"尽管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但是我相信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即使变,也变得较少,变得不快,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他就具有高度调整自己的能力,足以应付这个变迁日亟的社会。通才教育就是要教授学生这些基本的东西。"虞兆中认为,通才教育有"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其中"人格教育"部分,期望在比较广泛的知识基础上,了解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可能的文化,藉以在"承先启后的使命感"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之下,建立其奉献的精神。在他的倡导下,台湾大学于1982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组";1983年开设"社会科学大意"与"自然科学大意"两门课程;1984年就"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比较文化"、"社会与哲学分析"、"数学与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等五类通识领域,增设13门通识选修课程。台湾大学率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后,其他学校也纷纷效法。台湾师范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也分别在1983年、1984年开设通识课程。

在谈到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时,叶启政指出:当前台湾的大学教育,可用"科技专业化"和"功利实用化"两个概念来概括。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其本质意义即是教育的"工具化"。这种工具化的倾向不把人当人看,丧失了人的主体性。他进而指出,"任何的教育,包含专业教育,都是人文教育。因此专业教育是具有人文涵义的专业教育,而不是纯专业。今天的大学就必须要在专业与人文(应该讲通识)之间找一个妥协点及平衡点。"台湾中华通识教育协会理事长黄俊杰认为: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的理由有三:一是促进人文学术与科学的交流;二是加速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三是促使教育从割裂走向整合。办大学必须具有多元化的教育观和人文主义教育观。

台湾成功大学校长翁政义指出:"在讲究专业训练的今天,通才教育往往被忽略,甚至被排挤而沦为点缀。事实上,通才教育亦即博雅教育,我国古代的六艺及八大纲目,即含有通才教育。而西方大学教育传统上的精华就在博雅教育。"翁政义在担任九年的系主任期间,当时其所思所为全在如何增进学生的专业素养,直到借调台湾机械公司担任董事长用人的时候才理解到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际关系、人文思维、法律知识、管理观念等,都是一个高级干部所应具备的素养。在返校担任教务长的工作后,他便努力去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内涵与思考方式,更坚定了他对"一个大学生应该同时拥有专精知识与处世智能"两个知识层面。他还指出:"大学之所以可贵,正在于广博的知识领域与开放的学习空间。在专业学习之外,提供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史哲艺术等多元的学习管道,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而引导学生融合知识产生智能,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人文思维、远大思想、能妥善运用知识并且有追求幸福人生能力的’通才’"。

正在是教育家的极力倡导和一些大学的率先尝试的情况下,台湾教育当局便于1984年4月5日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指出:"当前大学教育由于分科过早,学生缺乏本门以外的知识与研究方法,所以大学毕业生不免目光局限一隅,无法全面观照现代知识的发展。"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各学科庞杂、琐碎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与社会环境、自身与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间的种种关联,使学生生活于现代社会而善知何以自处。""实施要点"要求各大学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内,开设各种选修科目。至此,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二、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理念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通识教育并非只是为了给学生传授一些专业外的知识。通识教育也不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它希望在专业与人文之间找寻平衡点之外,通识教育的目的或精神乃是让人用一个精神或主线去了解自己及时代,而不是让一个人懂得许多,如同百科全书般。更重要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必然是一个战国状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多元状态。"而"大学只顶多设计一套课程,包含在既有的知识传统或者整个世界的一种认知的分类体系底下只规划应该包含几个范围。……至于用什么立场来论述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法律现象及文化现象,应该要保持多元。否则的话,通识教育虽号称是人文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暴虐,会变成宣扬某种意识形态的一种教化形式。"

台湾教育部部长杨朝祥在"迈向二十一世纪大学的通识教育"一文中指出:台湾教育的宗旨为"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各级教育中都应以此为基本目标。大学虽以研究高深专门学问为主,但其学术的发展却须以教育为内涵,如果大学的师生不具备或尚未发展完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及条件,即使能有高深学术研究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社会与个人的差距及遗憾。因此,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研究高深学问为理由,就可以忽略基本教育的要求。他认为,通识教育的价值,不只是对学生而言,对于教授通识教育及专业科目的老师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通而不是偏。任何学问发展到某一顶点时,都会遇到瓶颈,而解决此一瓶颈的关键科目,便须求助于其它的学问,这种本科与他科的相遇之理解及能力,常是帮助个人进步的动力。实验性学科的发展一日千里,昨日的专业是今日的通识;今日的专业又将是明日的通识,人类的文明也常由此而奠基、发展,因此所谓的专业及通识,都是互相循环及相互依赖的。他强调指出:"通识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过去人类学术发展的普遍基础上,它涵盖了整个人类奋斗的精神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通识教育对大学而言,并不是一个不受重视的一群人的组合体,而是人类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杨朝祥要求台湾各大学所有通识教育工作者务必:

一、重视教育的精神;

二、重视教育的对象;

三、重视教育的过程及整体性。期望台湾的通识教育能够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承担拓深、拓宽同学们未来的人生领域,使其在健康、完整的人文主义精神下,发展出人类高尚品质的文明。

依据教育家的见解,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思想可归纳为如下观点:

一、迈入现代社会之后,知识分工日趋细密,也就愈趋割裂而失去其整体观照,其中尤以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领域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因此,通识教育应重视各个知识领域的整合与会通。

二、知识间的整合会通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博杂,而是要能贯通。而贯通的原则,应以人文主义的精神为核心。换言之,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会通,基本上是站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制度结构上应赋予大学、学系更多的自主权,师资与课程应多元化;知识的传授尤应注意多元化思维环境的建立,以免教育成为教化的工具。

四、依据上面的观点,教育应以人为主体,而不应将人工具化,因此教育也不当是国家社会为达成其需求的工具。

五、通识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使学生能懂得生活、了解生活,并能生活于现代社会而善知何以自处。

按黄俊杰的话讲: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人本身是教育的主体,通识教育即是要唤醒受教者主体的教育。其次,要唤醒"受教育者之主体",此主体性的建立是在"互为主体"的脉络中完成的。

基于不同的认识与实践,台湾大学的通识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酝酿期(1950-1981)、发展期(1983-1991)、弘扬期(1994-1999。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对台湾教育的反思和个别学校的局部尝试;第二个时期主要是教育家的倡导和台湾教育当局的推动。从表面上看,这一时期带有明显的"指令性计划"特点。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不同,加之有教育当局规定必修课的限制,通识教育所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使通识教育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1987年台湾政治解严,1994年大学法的修正和1995年5月26日大法官380号解释(大学共同必修科逾越母法且与宪法的教育宗旨不符),台湾高等教育面临了"教育松绑"的契机。台湾大学开始了自主办学时代。教育家开始反思大学与大学理念。同时,对通识教育问题也进行了深研究。由于取消了共同必修课,大学自主通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台湾清华大学于1990年正式成立第一个"通识教育中心",1992年主办"通识教育论坛:共识与对策",并于当年决定成立台湾中华通识教育学会,同时"通识教育季刊"。1994年,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1995年,主办了第一届通识教师研讨班。台湾通识教育界一般承认,台湾通识教育协会于1993年正式成立后即宣告了台湾高教通识教育新时代的来临。1993年也被称为"通识元年"。

通识教育协会带动了台湾的通识教改运动,并在反思中逐步形成了以下思想:

一、回归大学精神的"趋向整合为一",培养全人与公民:先成为人,再成为男人女人,后成为士农工商;

二、专业教育为垂直教育,通识教育为平行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的"菱形"就是高校应提供的"最大公约识";

三、通识教育应以科际整合课程来扩大受教者的"人生宽度",主张"先博再精"与"先通再专",因此以通识教育来延长过早的"专业套牢";

四、一技之长已经变短,通识教育应提供受教者"可转寰空间"与"可转移性技能";

五、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企图在短短数年内授尽天下一切知识注定要失败,钓鱼给受教者吃,不如教他们钓鱼,强调沟通与表达、批判性思考、理所不然等多元智能,而得以终生学习;

六、"僵师"太多,无法成为受教育者的典范,未来老师的"自我博物馆化"或"通识化"成效将决定台湾高等教育的成败;

七、技职高等教育体系应藉通识教育化技术为艺术,否则将产生了"匠人"大专院校;

八、通识教育应转"学答"至"学问",因此以传授知识为辅,而改以智识、见识与洞识为主;

九、由毕业生的期望人格特质(例如团队精神、创意、幽默等)出发来规划通识课程。

为落实通识教育的心动与行动,台湾通识教育协会除了举办各种研讨会与九届教师研讨班来宣传通识教育理念外,还于1998年负责执行首次一般高教体系(20公立大学、23私立大学、15公立单科学院与师范学院、9私立单科学院)的通识教育评鉴,针对八大项目共40个指针,展开资料与现场访查,最后结果以优、良、可、有待改善四个等级予以公布。

在这一阶段的几年实践中,评价结果显示了以下特点:

一、私立大专院校有较强的进取心,公立大学仍有包袱,施展不开,师范学院的通识规模不够,推动有瓶颈;

二、通识教育多元化的结果已呈现,例如组织由组、科、部、中心到院及委员会;通识学分由8至36(按本科四年128学分制,最高者可达28%);通识课程分类由学术分类到校风分类(中原大学的天人物我类等);开课内容五花八门,由全校必修核心通识(主菜)到通识学程(套餐)、通识选修(自助餐);

三、校园通识教育氛围的营造开始受到重视。

目前,台湾教育界已达到这样的共识:教育应当是全人教育,全人花朵=专业花蕊+通识花瓣。依据"最小法则",供应最少的元素,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成长,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稀有元素",可以作为一所大专院校"自创品牌"的机会。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下,高教系统更应坚守"象牙塔"的角色,与社会保持距离以便由塔的较高格局来"守望"社会,进而"吐出象牙"来带动社会进步。高等学校使受教育者成为全人化的人生资本才是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应扮演的角色,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大大的学",另一方面也使大学本身符合"大学可以言大"的气魄与格局。

一、培养学生基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沟通、思考、批判的能力,以及进一步研究学问所需的各种基本能力。

二、培养学生各种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与了解。

三、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启发人文素养,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并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完整的概念。

四、对社会的关怀,使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的现代公民。

五、培养具有世界观的公民,不仅了解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更要对其他文化包容和探索,并了解自身与他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

六、让学生对人类过去历史、文明的了解,并进而鉴往知来,为未来21世纪预做准备,学习各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七、强调对伦理与道德的思考,使之面临道德问题时,能作敏锐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

三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

目前,台湾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实体性的通识教育机构。一些大学设有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研讨通识教育的理念、审定通识教育规划。委员会主任往往是大学高层领导,委员则是各院系的院长主任。具体负责通识教育的部门有的是独立的院系级单位,有的是隶属于教务处下的单位。名称各不相同,大多称通识教育中心,也有称通识教育学院、共同科等。有的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只是一个管理部门,人数较少,只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管理通识教育环节,教师则全部来自其他院系。有的通识教育中心规模很大,有很多专任教师。例如,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有44位专任教师。当然,这些大学的通识教育也需要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阳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专任教师26位,兼任教师达35位。通常,通识教育中心的主任都是资深教授或其他院系的主任院长兼任。

例如,台湾成功大学设有通识教育委员会,其主任是校长聘任。委员会是研究与规划全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决策单位。教务长为召集人,各学院院长及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为当然委员。另由校长聘请教授若干人为委员,任期一年,可以连任。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决定的重大事宜包括:通识教育发展方向与政策研究;通识教育重大计划审议;通识教育中心组织及设置办法修订审查;通识教育课程规划复审。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大致以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参加通识教育讲座、参与通识教育讨论、参加通识教育活动为主。由于选课人数通常较多,给举办活动和讨论带来很大困难。于是,通识课程教师往往根据课程的特点,限定选课人数,以便在课堂中开展讨论。所以,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听课和讲座。

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之际,台湾教育当局为推进通识教育,使学生有机会聆听名家的思想和心声,特别通过网络举办"国家通识教育讲座"。2000年,"国家通识教育讲座"共计有15次。举办该讲座的目的是:"为使同学有更大格局、更高眼光、更宽胸怀之认识,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及生活品质,因应社会多元化之发展趋势,经教育部补助由成功大学主办,邀集国内外杰出人士畅谈身为现代人所应关心的问题,并透过国内远距教学系统供全国校院收播、开课。"

"国家通识教育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权威人,以专题讲座方式配合远距教学,采取延时收播或联机收播方式上课。每一场次有一位主持人、二位与谈人及一位讲座。各校以主播一场为原则,其余场次可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收播。在讲座现场,安排上课学生参加,由主持人、讲座、与谈人主导授课,学生可以现场参与提问和讨论、发言彼此互动,学校可指派相关教师、助教或助理协助,每场次三小时的讲座视同正常上课,各校均需依上课规定及注意事项聆听,规划为授予学分的学校要求学生撰写心得报告或作业,评定成绩。

收播学校可采取同步或异步收播方式。各校依各场次主播时间安排学生于指定远距教学收播教室,透过数字通信网路与讲座现场同步上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讲座现场联机互动。收播学校也安排教师或助教在上课时间内掌握教室内学生听课状况及维持教室秩序。异步方式为收播学校不同时联机讲座现场同步上课,而采用录音录像或从网上下载讲座资料,安排学生于适当时间到视听教室上课。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协助学生听讲。台湾所有大专院校、在学学生或社区大学、地方有线电视台之全民终身学习意愿者都可参加这类讲座。

200015场讲座报告人为:

王永庆台塑企业董事长;李远哲中央研究院院长

田长霖中央研究院院士;何大一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京中央研究院院士;殷琪大陆工程总经理

许倬云中央研究院院士;殷允梵天下杂志发行人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定信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公司董事长;杨国枢中央研究院院士

圣严大师法鼓山开创法师;比尔·盖茨微软公司总裁

约翰·钱伯斯CISCO总裁。

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讲座开设方法不尽可同。有的每学期开出15次左右涉及领域非常宽泛的讲座,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其中的6次,然后就感兴趣的问题写一篇讲座心得。经教师评定合格即可获得学分。有的就某一领域开出若干次讲座,要求学生参加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讲座,同样以写学习报告的形式取得成绩。另有的大学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门课程包括了不同领域的10次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参加全部各次讲座。本报告附录

一、二分别附上台湾中山大学的两个系列讲座和台湾大学的通识讲座的有关内容。

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是通识教育课程计划。通常,通识教育课程都分成几大类,要求每个学生从每个类中选修规定的学分。台湾大学的专业课程之外,分成共同必须课和通识教育课。共同必修科十八学分,包括国文六学分﹑外文六学分﹑历史四学分﹑本国宪法与公民教育二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学﹑社会科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四大领域,共计选修12学分。如果某一领域属于本人的专业,则须在其余三个领域内选够12学分,每个领域必须选够4学分。中山大学将通识课程也分成四大类,分别是人文类、社会科学类、数理科学类、应用科学类。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分成三大类,分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人文学领域,每一领域包括若干子领域:自然科学类包括基础科学类、应用科学类;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法政类、社会、心理、人类、教育、性别研究类和管理、信息、经济类;人文学领域包括艺术类、哲学宗教类、人文、语言、历史类。

东海大学的通识课程除通识讲座外,课程分成三个领域:人文与艺术领域、社会与历史领域、自然科学领域,要求每个领域至少选修四个学分。阳明大学通识课程分成国文通识课程、外文通识课程、哲学通识破课程、艺术通识课程、其他通识课程五类。要求至少选修8学分,其中哲学和艺术分别必须选够2学分。东吴大学按培养要求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人文素养、社会关怀、自然与人、生活知能。交通大学将通识课程分成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类。静宜大学则根据大学的特点,将通识课程分成宗教与价值哲学、文学与精致文化、史学与社会科学、生态与文明四个部分。有的大学则按照原来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共同科划分成七大领域: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

台湾各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数量十分庞大,课程开设得很细。尽管各大学的专长与特点不同,但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大都有很大的覆盖面,基本可以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附录所示几所较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情况。

通识课程开设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范畴是人文素养。经由人文学科之课程的安排与设计,以提供整合的判断力、文学与艺术修养、宗教心灵的陶冶、理想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反省与陶成。

第二大类是社会关怀。经由社会科学的认知,而成为有能力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及批判社会的社会人。不但有能力从各种制度环境的局限中获得自由,愿致力改造人类共同生活的品质,也因学会自尊互尊而与他人成为社群生活的共同体。

第三类是自然与人。由于科学研究的成果,深深影响人文世界之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改变。因此自然科学作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导学生明了自然科学与人之各面向的关系,例如对科学与文化创造、科学与整体人生的关系、科学与伦理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反省与思考,甚至面对科学研究对传统价值的挑战。

第四类是生活知能。在美国1980~2000高等教育报告中的"通才教育的新向度"一文,把生活知能(例如:说写、阅读、批判思考力等等)的培养亦纳入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范围之内,为的是让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拥有外,亦具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能力。

第五类是科学素养。本类课程目的希望带给学生基本的科学常识,激发其对于自然生态及科学发展的兴趣及认知。所开课程包括数学、信息、健康保健、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地球科学、生态、化学、物理等有关课程。

下面是台湾一些大学通识教育的典型课程:

人文类:

史记选读、网络文学、摄影概论、唐宋词选、唐代小说选、台湾开发史、新闻学概论、音乐的经验、中国传统政治、台湾文学赏析、红楼梦欣赏、老庄荀韩选读、现代戏剧入门、多元艺文赏析、科幻作品选读、认识舞蹈艺术、中国美术赏析、西洋美术赏析、图书馆艺文赏析、英语语言发展史、二十世纪思想史、书法欣赏与习作、两岸关系变迁史、文化与历史思维、日治时期台湾小说选读、中国现代文学电影赏析、现代电影赏析、小说选:爱情、人性与文化、东西方美学比较、表演艺术赏析、陶艺制作、道家哲学、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西洋哲学名著选读、中国水墨画、音乐与生活、西洋歌剧入门、网页风格赏析、艺术与人生、文艺复兴艺术史等。

社会科学类:

政治学、法学概论、国际关系、工商情报、犯罪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全球化解析、两性关系与沟通、国际贸易实务、人际关系与沟通、图书馆学概论、智慧财产权、民法通则、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两岸关系研究、全球化议题、美国政治与外交、经济社会学、经济发展与环境正义、社会理论、教育心理学、生与死、认识发展、人类行为分析、历史经济学、世界宗教及其对话、自由与责任、正义与慈爱、社会学概论、个人理财、决策艺术、教育思想、批判思考、社会科学之哲学问题。

自然科学类:

信息行为、品质管理、地球奥秘、宇宙的起源、心理学概论、环境地质学、能源与社会、科学思想史、人体生化营养学、自然资源保育、近代生物科技、生命科学概论、交通安全概论、地球科学概论、爱因斯坦的宇宙、网络讯息与界面设计、宇宙、生命与生活、慢性疾病成因预防及医学网络、科学史、化学与生活、物理概论、普通天文学、达尔文革命、西洋近代科学史、时间的探索、科学的本质、数学欣赏、物理与生活。

应用科学类:

半导体与生活、科学的原理、仿生学与近代科技、工程伦理、电脑尖端科技入门、网路传媒导论、工程概论、宝石特性、认识药物、建筑之体验、信息科技与经济、从太空观地球、科技与人类之价值观、科技与管理、宇宙、学术与人生、航空科学、太空科技、芯片与你、神经网络与类神经网络、材料特性、声光电、海洋工程。

通识教育在台湾的大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来说,台湾大学四年的教育大致可分成共同必修课、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也有的大学将共同必修课与通识课程放在一起。大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重为:本科总学分为128学分,其中通识学分为48,专业学分为80。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的比重已占到大学教育的近一半。当然,大学不同,学科特点不同,通识教育所占比重会有一些差异。但大多数大学通识课程学分都能达到大学四年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年来,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探索。包括社团活动、公益性活动等对实际实际能力锻炼较大的活动。当然,这类活动的难度较大。

四、台湾大学通识教育效果

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推动并非一帆风顺。即使到现在,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开始时,在通识教育的观念上存在一些偏差,大致存在通识教育无用论和通识教育万能论两种极端的观点。许多从事专业研究与教学的教师认为通识教育无用,特别是接收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很大帮助。也有很多人把解决学生专业以外问题的希望统统寄托于通识教育。似乎认为通识教育应该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口才不好、文笔不通、语文能力不强、没有现代公民意识、生活习惯不好、缺乏责任感等等,都被要求到通识教育当中来解决。实际上,本来希望淡化通识教育功利性的思想,到头来又演变成新的工具论。

通识教育的师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台湾大学教师晋升职称比较看重学术论文和专著,而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在课程上很难写出论文和专著出来,对于职称评审不利,因此许多教师不安于通识教育事业。另外,学生希望能够听到大师或大学名流讲授的通识课程,而有的大师级人物又不屑于讲授这类普及性课程,校方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强迫他们讲授某某课程,令学生感到失望。

学生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对通识教育的不理解。人们普遍把通识学分比喻成"营养学分",意思是这类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真才实学并无多大帮助。有不少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纯粹是挣学分。上课只是混混而已。

现代教育和科技领域,各学科间的分化确实越见严重。大家只做自己的学问,对外间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则对别科学问抱持轻视的态度。各专家以自己所懂的,去排斥自己不懂的其他学科,自以为一己之所长为天下至尊。香港中文大学陈永明教授曾描述过这种情况:"科学家藐视宗教,只斥之为迷信;宗教人士鄙视商科,认为他们满身铜臭;商人又看不起文学,说他们不切实际;文学界则轻视科学,视科学为工具,且祸害世界。"大家都自闭于本科中,无视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不单文科与理科师生常对对方的知识一无所知,就算在一门学科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都导致了学科的分崩离析,专家被迫缩窄研究范围。以物理学为例,20世纪初只有10多个分科,到世纪末,已增为300多个专科;同样例子亦可在科学期刊的数目上见到:自1665年直至1900年,学术期刊总共只有一万种,但到现在,每年出版的科学期刊已超过一百万种了。在这种情况下,专长一个很窄的学科将得不到很大的发展。

不过,上述现象近年来正发生一些变化。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识教育中心曾对毕业生进行过一些调查。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在大学期间是否接收较多的通识教育对毕业生自的发展是不同的。可能在刚刚毕业就业时,通识教育并不起很大作用。但到了工作单位以后,通识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潜力、职位提升等都起很大作用。一些毕业生感觉到,专业教育对于从事独立性很强的本职工作有很大帮助。但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或者由专业工作转到管理工作,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作用越来越低;通识教育所培养的眼界、胸怀、责任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在其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毕业生的亲身感受和经验之谈,也使在校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此同时,大学和大学教师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一些看不起通识课程的教授也热衷于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给通识教育的经费支持也逐渐增多起来。在这些变化过程中,通识教育专业和教师也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希望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通识教育各个环节当中。

五、几点感想

台湾的通识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特别是1994年以来的8年大发展时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台湾的通识教育与内地的素质教育有类似之处,但具体内容不尽相同。由于在理解上存在不少误区,致使素质教育的许多作法和"经验"所强调的实际上是技能的培养,这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尤其明显。大学素质教育的探索相对较晚,且有说得多,做得少的现象。原因一方面是观念上的误区,专业致上论仍然十分盛行;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具有相当权力的职能部门推进这项事业。结果是,几年下来素质教育演变成了人人都在喊,但没有什么行动,更没有实际效果的口号。在知识经验时代,在科技、经济、产业一体化,学科交叉与渗透日益明显,管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的今天,在理工科大学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可为。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在全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加入通识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素养。

2、规范和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类社团。

3、有学校出面,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建立若干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四年时间里能够得到较充分的社会实践的锻炼。

4、鼓励和支持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类校园活动,包括演讲赛、辩论赛、创业大赛以及各类文化、科技活动。校方只是引导和支持,不直接组织。

5、在教务部门成立素质教育中心,在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设立素质教育小组,认真研究素质教育(包括通识教育)的理念、规划和方案。将素质教育逐步推向深入。

第8篇:他山之石可攻玉-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他山之石可攻玉

——台湾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吕志评

应台湾“民雄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在市教育基金会的精心组织下,我市教育考察团23名优秀德育工作者赴台进行教育交流考察。2009年12月15至22日,在张旭红秘书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考察。期间分别走访了民雄国民小学、嘉义女中、国立嘉义高级中学、协志工商等四所中小学。

台湾从1968年起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采取按学区就近入学的原则,把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之健全国民为育人宗旨,重点培养儿童身心、灌输伦理教育及生活教育、以造就人格健全之公民。台湾基础教育基本上分为公办、私立、佛教与教会办学。我们所选取的几所学校既有中、小学,又有公办、私立学校,考察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台湾基础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兼容。在台湾,社会教育包括:特殊教育、补习教育、成人教育及负责推动发展社会教育之博物馆、科学馆、图书馆、艺术馆及社会教育馆、文化中心等社会教育机构。传统与现代交织,科学与人文兼容,家、校、社德育系统则更是科学一体化,齐头并进。

深切感触一:传承文明,凸现人文

与大陆相比,台湾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强化行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结合,兼容东西方文明。“传承文明,凸现人文”,民族文化的弘扬渗透于台湾社会的每个细胞中。“至诚”、“至真”、“至善”等大街小巷路名的诉说,万世师表“孔子”塑像在许多学校和寺庙的静静伫立,“论语”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地的启迪无不彰显着中华优质传统文化的渗透,陪同的学校领导、师生彬彬有礼,校园各角落洁净清新,无不流淌着人文的血液。而走访的4所学校,都是嘉义县较好的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嘉义民雄国小建校112周年,嘉义高级中学建校85周年,嘉义女中建校87周年,协志工商建校20多年。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人文素养的彰显在走访过程中比比皆是。仅举一例:参加民雄小学102年校庆时看到,当校长介绍到二十位左右的领导或贵宾时, 1

学生都很自然双脚分立,双手放后,大声回应“某某领导好!”学生的礼貌教育相当到位,对文明的传承不禁令人动怀。

浸润在这种凸现人文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台湾基础教育,自然处处都展现着“以人为本,弘扬传统”的印痕。

深切感触二:相得益彰,互补双赢

考察中,台湾学校与社区的亲密程度,对社区的开放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当局层面而言,台湾教育理念中所涵定的对象是全民的、内容是生活的、场所是广阔的、方式是多元的、活动是多样的、参与是免费的、服务是志愿的(即“义工”或“志工”),倡导“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就学校层面而言,台湾学校的设施都积极向社区和居民开放: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图书馆不时可以看到社区居民锻炼、学习的身影,有的学校甚至还开放地下停车场,缓解社区停车困难等。就社区层面而言,城区建设统一施行“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绵延几公里的“中央绿廊”和繁星点缀的户外体闲运动场所,在落实人性化理念的同时创造了教育无时、无处不在的实效;而在各种文化场所,均设计了适合青少年需求和活动的教育内容和与场境设施,科技含量和人文知识相当高。我们在民雄国小旁的社区参观书画展,还参观了社区专门提供的让孩子使用的阅览室(因为小学一二年级下午不用上学,很多孩子就在此呆上一个下午),到民雄乡表演艺术中心欣赏了一场协志工商与嘉义县表演艺术中心合办的由胡乃元与Taiwan Connection的音乐会。有的社区专门设置专责单位、编制专任员额,规划、推展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举办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咨询辅导等活动,为父母提供有关家庭问题的咨询、教育与解答在促进与建立社会和谐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据我们与参访学校的老师交谈得知,学校的很多基础设施,如校宣传栏、实验大楼等都是家长会出钱捐建的。家长会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学校支持,而且还组织家长们为学校做义工。如:早上学生上学、下午学生放学时,家长义务在校门周围做安全爸爸、安全妈妈,帮助学校维持交通秩序;学校的图书馆内书籍的整理、新书的介绍、出借等都有学生家长来为学校义务完成。

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家庭、社会完善的德育网络中,有效地得到贯

彻与实施。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特别是台湾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的相得益彰更值得我们借鉴。对比两岸教育,我们有了更深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攻玉:学校德育工作社区化

从大陆学校德育现状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变革,但相比之下,大陆学校争取社会的支持可能更多的仅仅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观,争取社区各界财力上的支持等。社会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借鉴台湾教育,我们应确立“社区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社区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社区中育人”,突出“社区”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形成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一)“红绿灯”闪起来,创建社会实践基地,用教育筑起安全长城

社会实践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有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亲身感悟个体社会化的时代特点与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从而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比我们在校内说教几百遍要有价值得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基地做为载体,如果没有这种载体,社会实践就是空中楼阁。如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学校可以聘请综治副校长等,为师生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犯罪”等专题法制讲座;邀请消防战士给学生讲授交通安全、防火、灭火、火场逃生等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

(二)“校园之星”亮起来,组织社会服务活动,用榜样带动全体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以“传承文明”为内容,以“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街道、企业,为社会、为人们做好事,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能极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可以说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造就了一批“校园之星”。“校园之星”在校园闪烁,在各班里呈连锁“裂变”式反应,将会产生较好的激励效应。

(三)“五彩笔”拿起来,描绘社会天地,用诗文书画陶冶情操

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若要让学生免受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毒害,必须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搭建栖息之所。为此,学校发动学生走向社区,积极与社区协办,共同创作诗文书画精品,发挥校园小作家、小诗人、小书画家的特长,让学生们在诗文书画的精神家园中汲取营养,在创作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样,既让广大学生体验了创作的喜悦,也让广大群众重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四)“彩虹桥”搭起来,架设社会桥梁,用友谊托起希望

我们应注重搭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彩虹桥”,学校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让学校、家庭、社会共造“连心锁”,用友谊托起希望。要求教师与家长互通信息,学校向共建单位征集献言建策,共谋学生发展。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采取跟踪家访问题学生,师生陪访,电话信函联系,设置家长信箱等。在学校与家庭之间铺设一条沟通信息的高速路。学校还通过邀请家长、校外人员参加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掌握学生心理现象,共同协商教育学生的新途径,筑起一道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使家校联系真正有机互动起来。

行程虽匆匆,但感触良多,收获甚丰,既是出行的一次愉悦之旅,又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宴。民族的才是自己的,于两岸基础教育的考察借鉴,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教育具有积极的贡献。随着两岸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衷心期盼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第9篇:台湾职业教育考察2011.3.25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

作者:王梅珍

论文关键词:台湾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介绍了台湾高等教育?尤其是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情况?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办学的开放性?主动积极地为本地区服务?师资力量雄厚?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企业第一线?高等职业教育向高层次、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为学生工作营造温馨而活跃的环境?重视学生的劳作教育?井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应台湾致理技术学院之邀,我随宁波教育学会赴台教育考察团于2003年12月17日至28日赴台进行考察访问。在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以考察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先后参访了台湾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致理技术学院、朝阳科技大学及东华大学,通过与台湾教育界同行的交流,使我们对台湾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次考察访问,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位于台北市中心的台湾大学创立于1928年,以“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校训,作为该校立校的根本和师生修身的准则。一进台大校门便是宽阔的椰树大道,高耸的椰树不仅向人们展示着台大悠久的历史,更寄寓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步康庄大道,养恢宏志气”的育人理念;椰树大道旁边有一个“傅钟”,是纪念傅斯年校长的,并非真的用来上课打铃,而是警示台大学子要“作息定时,生活有序,稗闻声惕厉,精进不已”。点点滴滴,都为台大师生所熟知,成为该校校园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积淀,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位于台中县雾峰乡的朝阳科技大学是一所建校时间不长的技职类大学。该校杨F中校长有一个“三双”的理念,他提出:“面对未来的挑战,朝阳要以双A,双B、双C为基本理念,来继续推动校务。”双A即是通过升级化(ADVANCE)和特色化(ADVANTAGE),具体提升全校水准,有效塑造朝阳特色。双B就是顾客导向(BUSINESS)和全力以赴(BEST - EFFORT),推动校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出发点,每一位同仁均须全力以赴。双C即是合作(COOPER.A,TION)和伙伴(COMPANION,全方位落实拓展合作,全体动员,人人参与。位于台北县板桥的致理技术学院以“诚信精勤”为校训,作为师生进德修业、创业成功的基本信念。该校在教学上注重学以致用,强调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在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上,为配合区域产业之需求与未来信息化、国际化之趋势,继续加强商业、资讯及外语课程的整合设计,尤其是在实务能力及应用研究方面,更要成为“致理”的办学特色。这些办学实践和办学理念,颇具时代性,又切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第二,重视办学的开放性,主动积极地为本地区服务

台湾各大学都设有推广教育中心和进修部等,利用晚上和双休日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各校的继续教育如火如茶。致理技术学院,日间部学生为5000多,夜间部学生近8000人。朝阳科技大学,日间部学生为8000多,夜间部学生5000多。座落于花莲的台湾东部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华大学自1994年7月建校以来,除专心校内建设、学术研究与教学外,更积极致力于台湾东部社区教育的推广与服务,开设各类进修研习课程,提升地方人力资源;同时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园区、讲堂等设施,供地方民众和中小学校使用,以实现资源分享和充分利用;全校师生亦积极投人地方教育、文化、社区等工作,实地参与、协助并指导各类活动,尤其对东部地区公、教人员的在职进修与研习的推动成效显著,服务范围南北长达400公里。

第三.师资力量雄厚,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企业第一线

台湾大学工学院有专任教师55人,兼任教师17人,其中博士b2人,硕士10人。教师

的构成比例以教授占绝大多数,而且几乎都拥有美国、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的高学位。台北科技大学现有专任教师354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176人,助理教授45人,讲师80人,专任教师中助理教授以上师资占77 %,其中60%获有博士学位,每位教师均具教学与实务之经验(即为大陆的双师型教师)。朝阳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35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07人,助理教授102人,讲师125人,65%教师拥有助理教授以上的职称或博士学位,兼职教师200余人,80%来自企业。东华大学有专任教师230人,98%a获有世界各地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台湾各大学的师资力量可见一斑。

第四.高等职业教育向高层次、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

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随经济发展逐步由单科向多科型、综合型方向发展,办学层次也由专科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提升,尤其进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专科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充分体现出办学层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样一种趋势。如台北科技大学,建校已有91年历史,1994年由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改制为台北技术学院,1997年由台北技术学院改制为台北科技大学。1994年经批准成立的朝阳技术学院,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7年即升格为朝阳科技大学。这些学院虽然升格为科技大学,但属于技职类院校的性质不变,其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宗旨也没有改变,很值得我们借鉴。第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为学生工作营造温释而活跃的环境

朝阳科技大学本着人人都有汲取知识的权利的教学理念,于I997年开始招收视听有障碍的学生,为这些学生设立了辅导学习的“视听障生资源教室”,并配备了专业人员协助这些学生接受同等的高等教育。资源教室配有“盲用点字电脑设备及较大荧幕设备”、"FM助听器”等视听残障人的专用设备。我们参观那天正值圣诞节前夕,资源教室的一角放了很多切好的菜,那是身心健全的同学为他们的残障同学准备的圣诞晚餐。我们到致理技术学院参访的那天正好是农历冬至,校园里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校长邀请我们一起参加同学们正在举行的“慈晖社团”汇报文艺演出和做汤圆以谢食堂大师傅的活动。这些活动气氛热烈且又温馨,十分人性化。该校的学生社团非常有特色,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括动,培养正确的群体意识,学习为他人服务。有一个“小脚丫国小营”的学生社团,同学们到各个小学为一些单亲家庭或人际关系不好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们举办活动,和他们一起娱乐并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勇敢地接触人群并让他们度过一个个愉快的假日。有些学生社团还开展访问活动,同学们利用星期六的时间到安养中心去陪阿公阿妈们聊天唱歌,把爱心、关心和欢乐带给他们。学院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社团才艺表演等,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自我成长,焕发蓬勃朝气,增进服务人群的责任感。

第六.重视学生的劳作教育.并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朝阳科技大学为使从该校毕业的学生真正做到“手中有艺、腹中有墨、肩上有担、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脸上有笑”,在台湾的技职院校中较早实施了劳作教育课程,目的在养成学生自动自发、勤劳动手和爱校借福的生活态度与刻苦耐劳的人格特质,并期望学生毕业后能以平实负责的工作态度贡献所长以服务社会。该校的劳作教育为新生必修的零学分课程,分为“基本劳作教育”与“团体劳作教育”两种。“基本劳作教育”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劳作生参与校园整洁维护,并通过每梯次轮调的方式使洪熟悉校园各角落,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为方便基本劳作教育的开展,学校要求一年级新生全部住校。“团体劳作教育”以各班导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周一小时由应届毕业生带领参与校园草坪的维护,通过团体的互动及导师的参与,除让校园更加整洁外,亦可增进师生及班上同学的情谊。此外,团体劳作亦规划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自身居住社区的环境清扫与协助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藉此不但提升学生居住环境的品质,亦增进敦亲睦邻的效果。在朝阳科大,所有公物和学校每个角落均整洁如初,地上犹如用水冲洗过一般。可见,学生已通过持续进

行的劳作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校园风气。该校的劳作教育已为台湾各技职院校学习仿效。朝阳科技大学的研发处,每年从大四的学生中选拔zo多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国外培训一个月,然后回校协助教师开展工作。除台湾大学外,我们参观的其他大学的图书馆大都是学生工在整理书籍和管理,台湾大学的综合体育馆也是利用学生工管理,一进中国文化大学的校区就有稚气未脱的“小保安”在指挥交通,原来也是该校的学生在接受劳作教育,连接待我们的两位记者也是在读的学生。

上一篇:工商注册公司章程范本下一篇:助学金申请表填写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