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教案

2022-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教案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案设计探微

摘要:本文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脂类营养为例,从明确课程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案设计步骤及课后心得这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教案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水产动物营养与锔料学》 脂类营养 教案设计

教师要为学校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做好教学工作,教师要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大纲,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可以说,教案设计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抓手,它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教师的备课状况、用心程度、查阅资料的相关情况,以及逻辑思维和课程的定位,还能反映出教师对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对学生而言,教案设计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兴趣程度;对教师而言,教案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教案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教案设计主要由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进度安排、课后总结等组成。笔者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脂类营养”一节的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设计教案。

一、明确课程目标

课前,教师要对课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定位。首先,教师要定位所授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与此同时,教师要考虑是否有实验课,注意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效衔接。其次,教师要定位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应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掌握学生对该课程的熟知程度。

在了解本门课程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后,教师才能开始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程度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明确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脂类营养”一节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要学生了解脂肪的种类和功能,掌握淡水鱼和海水鱼所需的脂肪酸种类,然后联系生产实际,了解与脂类相关的营养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二、明确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教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所谓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基本的内容,更是教师设计课堂结构、考虑教学方法的依据和主线。难点,顾名思义,就是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或抽象,或深奥,或复杂。

以“脂类营养”为例,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水产动物必需的脂肪酸种类及脂类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教学难点是氧化脂肪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作用,且如何用营养学原理解释生产中与脂肪有关的疾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可采用提问—引导—解释—重复的教学方法,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结合人类自身的案例,使教学过程紧凑凝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重点。如“怎样识别脂肪肝疾病”属于教学难点,对于这类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脂肪肝等疾病的图片或视频,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而“怎样进行脂肪肝的预防”属于比较深奥的部分,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法各个击破,即将复杂的问题拆开分解,使之简单化。

三、教案设计步骤

1.导入主题

如果教师直接讲授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可能一时无法进入教学情境,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这时,教师可通过图片、录像等形式导入课题,或通过对上节课精彩内容的回顾进行导入,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导入的图片、录像,教师必须在教案中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录像,使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使用板书等。如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脂类营养”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中与脂肪有关的常见病入手,如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典型图片,联系现实生活,并通过人类疾病逐渐转移至鱼类,从而了解鱼类脂类营养。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相关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内容设计前期,教师要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不断进行总结和提炼,再加入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进行加工改造,最后整理和编排教学内容,形成一份逻辑性强、有层次的教案。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而讲授的内容却又多,所以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时间,将时间分为几大部分,如哪些时间用于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哪些时间用于讲解重点及难点知识,哪些时间用于学生互动及总结归纳等。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教师可以一笔带过,不必过多停留,否则会过于强调枝叶而忽略主干;对于重点及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多加阐述,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适当调节语速及进度。

(2)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单一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乏味,导致听课质量下降。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得到广泛运用,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工具,将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图片或录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与生产脱轨的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为该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学生的新想法又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以便充实教案内容。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这门课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在“脂类营养”一节中,由于近年来脂肪肝问题尤其严重,所以在了解脂类营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的脂肪肝案例,供学生充分讨论。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3)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

在一节课的尾声时,很多学生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愿意查找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很多学生会到网站上去搜索,但是查询资料一方面学生可能搜索不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言论相对自由,学生搜索到的信息不一定真实。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该领域较为权威的网站、公众号或者学习平台,方便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为例,一方面,学校可提供相关的精品课供学生观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校友交流群,在群中的学长学姐可以分享一线的资料。

四、课后心得

在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继续查阅资料,补充课堂内容,或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比较关注的知识点,或是他们学起来比较吃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补充在教案中。与此同时,在每节课课后,教师还应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存在缺陷,并在教案将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中补充说明,不断充实教案内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还像一个艺术家,如何将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直接决定他们学习这门课知识的效率。所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的着装、带有磁性的声音,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都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理清一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做到课上教学与课下创新、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三结合,注重学生课程核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授课时做到五化,即全课程知识的连贯化、全课程知识的熟化、复杂问题的简单化,讲授过程的趣味化、课件的美化,以课前预习率、课上知识的接受率、知识的吸收率和利用率、课后复习率、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师授课的标准。

总而言之,教案都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而完善的,教案的撰写是教师对师德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时间利用的综合考验,所以教师设计的教案目标要明确、方法要得當、时间要合理,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白东清,李丽,王洋,崔培,方珍珍,朱国霞.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新教育时代,2017,(27).

[2]白东清,徐海龙,李丽,方珍珍,孙金辉,乔秀亭.上好一堂专业课所悟[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农学院>)

作者:张红霞 朱国霞 王洋 崔培 白东清

第2篇:从动物权利到动物福利的回归

[摘 要]动物权利论由于其理论基础中有诸多同传统法理相悖的困境,故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动物福利是现行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实际上是动物权利论在人类现阶段历史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对我国现阶段来说,将动物福利相关规定引入是必要的,而动物保护立法的第一步就是出台反虐待动物法。

[关键词]动物权利;动物福利;反虐待动物法

一、动物权利的论争

(一)动物地位的主张

广义上,动物的范畴包含了人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利用能力的扩张,一系列自然秩序都被人类进行了重新定义。因此,动物一词多指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本文为了写作方便,也将其他动物简称为动物。

从近现代西方学者的视角,对动物地位的认识各有不同。16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机械主义动物观认为,动物没有情感、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只是人类的机器和工具。这种观点在科学逐步发展之后不攻自破,现代科学证实,动物也有基本的情感体验。

(二)动物权利的争论

澳大利亚伦理学家彼得·辛格和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代表者。他第一次提出了“动物解放”的概念,主张人类给予动物关怀的原因不在于智力或者道德,而在与一般人类的品质和动物是否具有痛苦体验,并认为动物解放是要提升动物地位而非贬低人类地位。其提出《泛人猿宣言》,呼吁赋予一个由大猩猩、猩猩以及两个亚种的黑猩猩组成的“平等群落”以三项基本权利:生存权、个体自由权和免受折磨权。汤姆·雷根认为,动物应当被赋予同人类相同的权利,在权利程度上允许同人类有差别,主张废除动物实验、动物食用以及商业捕猎。

反对动物权利论的学者以卡尔·科亨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基于动物能体验痛苦,人类有义务去关心,但这不并能得出人类不能食用动物的结论;此外,人类痛苦的解除依赖于动物实验。他对动物权利最为尖锐也最具争议的批评理由在于:只有人有权利,动物不是人,所以动物没有权利。对于卡尔·科亨教授反对废除动物利用的观点,实际上并不与汤姆·雷根教授的观点冲突,因为汤姆·雷根教授也没有主张完全意义上的废除动物利用,对于这一点,我国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还指出:“卡尔·科亨在这场辩论中是针对并不存在的敌人(风车)而在大施堂吉诃德的威风。”[1]

从宏观上分析,由“动物权利”到“动物福利”再到“反虐待动物”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从现有法学理论框架下论证动物权利的合理性是难以实现的,故退而寻求动物福利理论的支持,进一步明晰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理论不但不矛盾,还大有承接递进之感,因此不妨借用“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来类比“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反虐待动物立法”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比拟。

二、动物权利论在传统法理中的困境

(一)“主客二分法”体系下的动物权利困境

传统法学奉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坚持人只能是法律关系主体,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二者不能相互转化。在传统民法中,动物被视为“物”;在传统刑法中,动物被视为“财产”。因而动物权利理论在此体系下格格不入,主张动物享有权利,就要解决动物也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这一难题,而显然在“主客二分”的理论之下,人与动物是不可能划归到同一类(即主体)中去的。常纪文教授认为:如果要把目前人与动物的主客体关系提高到主体与主体关系的高度, “唯一的措施是对目前中国和国外大多数国家已经固定几千年的‘主、客二分法’法律结构和由该结构所维护的法律秩序做出重大的调整, 否则, 根本不可能实现。”[2]

国内著名的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已经在其著作《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中迈出了向前的理论探索,他对“主客二分法”所持的观点为实现“主客一体化”,即打破主体客体之间不能相互转化的绝对状态。随着基础理论的逐步调整,动物权利论在未来的制度构建中或许能有正统地位,但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权利——义务”体系下的动物权利困境

在现行法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如果假定动物享有权利,如何来论证人类食用、试验等剥夺动物生命等行为的正当性?现阶段的动物权利论支持者力图将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动物利益提升到权利的层面,如果这种权利化途径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将动物赋予权利,但是人类很难知道赋予动物什么样的权利是合适的;再者,如果我们将动物划分成三六九等,等级高者才享有完整的权利内容,这会不会意味着人为的选择性淘汰?

“权利”一词能否作新的理解,从而满足动物权利的论证需要呢?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主要在哲学背景和伦理学背景学者之间展开,后为环境法学者引入法学视野,因此“权利”一词难免有泛化的弊端,加之动物保护组织的宣传与号召,使得动物权利成为一个有力的动物保护武器。“权利之于动物,更多的是一种标语与口号意义。”[3]所以从法学的角度,在当下将“权利”一词作重新解释显得过于迂回。用现行法理去批驳动物权利理论的做法是欠缺辩论针对性的,在现行法理难以一朝撼动的当下,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探寻基础法理的修正与革新,但另一方面,动物保护刻不容缓,我们更应当在现行理论和体制之下来寻找动物保护合适的落脚点,退而求其次,动物福利堪当此任。

三、动物福利的可行性

(一)动物福利的立法回应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 地区) 出台了有关动物保护的法案。1822 年,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出台——英国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家畜的《马丁法案》。英国从1911年制订的《动物保护法》到1995年颁布的《动物福利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动物福利立法体系,其法律和法规对动物福利各个方面的规定也比较细致,有诸如《宠物法案》、《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遗弃法案》、《动物麻醉保护法案》、《动物寄宿法案》等一系列动物保护立法和动物福利立法。

美国在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方面的立法也是较全面而详细的。早在1918年就出台了《候鸟条约法》,之后陆续出台《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秃鹰保护法》,《提高实验动物标准法》。此外还有《鸟类迁徙保护法》、《海豹保护法》、《鲸类保护法》、《濒危物种法》等法律。德国更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的国家,并且在《动物福利法》中规定了相关刑事责任。在亚洲地区, 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都出台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我国香港于1935年就制定了《纺织残酷虐待动物条例》,1976年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二)动物福利的历史契机

在现阶段,选择动物福利论,既不必推翻传统的“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也不会招致激烈的反对与抵触——尤其不至招致普通民众的误读与恐慌。但我们仍应当做出这样的努力: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类对动物利益的维护应当向前推进,人类对动物地位的认识应当逐步归于本源。我国环境法学者高利红的观点认为,动物作为法律主体时只能是“类主体”,即赋予部分范围的动物不完全的权利,并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即我们的道德资源、社会资源、制度资源能够支撑的情况下,最终将所有的动物作为个体的权利主体。”[4]

因此我们不妨坚信动物权利论在未来终成通说(正如奴隶制度的全面废除),而目前人类目光所能及的前景就定位在动物福利论。因此,激进的动物权利论在当下呈现“水土不服”之态。不得不承认,动物福利论是有局限的,但现阶段动物福利将成为历史性选择,此为时间条件。在我国,动物福利理论的全盘接受又不免操之过急,保护动物的第一步,应当是反虐待动物的立法。

四、我国反虐待动物立法的设想

2010年,我国首部《反虐待动物法》(原名《动物保护法》)的专家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初步形成,建议稿体系和内容相对完备,分为总则和分则,分则按照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宠物动物、实验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分类进行管理,总体上看,本部建议稿既不反对动物利用,也认可基于人道原因对动物的合法扑杀,而被规范的行为也限于虐待和遗弃,并且在用语上多采用“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将动物保护的程度停留在“底线”的水平上。在基本制度方面,建议稿设置了动物反虐待的身份识别制度、动物的饲养条件和档案制度、传统疾病控制与人道扑杀制度、救助受虐待或被遗弃动物的制度等几大制度,其中还不乏立法亮点,如允许动物医疗保险的设立、要求收容机构建立接收犬、猫只档案和允许领养被收容的犬、猫只等。但其中对于政府责任的要求在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为动物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绝育手术这一项,在实践中就存在哪个机构来实施、这个机构如何定性、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有力的监管以避免对动物的“重复加害”等问题。

在法律责任方面,专家稿规定了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同时也对不同的动物作了区别对待,一般惩罚措施分为经济罚和资格罚,经济罚中对罚款数额也进行区别不同情形而确定罚款数额,而且刑事责任的承担门槛比较高,因此是合理的。但是,对动物反虐待的实际操作更多地需要依靠行政手段,如果运行过程中缺乏监管,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的现象,一方面,对动物虐待的过程多具有隐蔽性,事后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均存在“举证困难”的困境,容易造成行政主体滥用罚款的权力给相对人造成更多的不便。另一方面,对虐待动物的组织或个人的罚款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这些款项的公开化和正规化也需要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针对上述潜在的问题,也有初步防范对策。首先,对于虐待过程的“举证困难”可以通过在密集屠宰区设置摄像头来初步缓解,实验过程中在不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可以实施监控,在宠物医院和动物收容机构也可以实时监控。其次,对罚款的收取也益在公共刊物和网站定期公开收入及支出,以便公众监督。

但即便是把我国的动物保护的期望只限在反虐待动物的层面,还是有很多民众在网上发表了激烈的反对意见。但是如果非要等到人类全面消除了温饱问题才来谈及动物的利益,会不会为时过晚?不过这也从中反映出,比立法更先行的是意识,我们应当做出这样的努力:让动物保护的意识被唤醒并扎根,然后适时推动立法;即便是立法先行了,对公众的动物保护教育也不能停滞不前。对于民众对一些以动物养身的错误风俗以及动物入药的盲目迷信,还需要科学领域的专家不断用事实去破除和改变。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简评动物权利之争》[J].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2]常纪文.《动物有权利还是仅有福利?——“主客二分法”与“主客一体化”的争论与沟通》[J].载《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黄业晞,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黄业晞

第3篇:浅析动物实验学及动物模型研究

【摘 要】实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常规实验课的基础上,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条件,已成为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中医药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而且相应的理论和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完善。就目前主要的两种病证结合模型研究思路而言,大体的理论体系已经建立,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见诸报端。但还有不少模型研制的重要环节尚需改进和突破,如病证结合点的拓展、多因素复合法的时序性以及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仍严重制约了病证结合模型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动物科学 实验 模型

一、 动物实验学

(一)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是指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实验室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等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开放的时间和资源面对学生开放使用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培养。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实践活动的良好条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拓能力,从而实现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开放性实验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开放实验旨在增强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实验中心今后要积极完善实验仪器配备,并在使用实验室的时间上适当延长,向更多的本科生开放。

(2)增加开放项目,如增加科学研究型、创新型、以及与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3)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老师积极努力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实验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总之,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学生的兴趣和精力引导到实验、学习和科研中来;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终身受益。

(三)强化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拟对所开设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进行了重大改进,去掉了原来的几个陈旧或过于简单的实验,进一步增加先进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和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动物模型的制作与研究

(一) 造模用动物的选择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所用的造模动物既要满足对造模药物敏感、模型特征出现迅速、持续和稳定的要求,又要满足易于造成所要研究的疾病和相应证候特征的要求。

不同品系、不同性别的实验动物对造模因素的耐受程度和敏感度不同,所以同等强度的造模因素作用于不同种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上所表现出来的造模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另外,人和实验动物宏观和微观的疾病变化规律也不完全一致。要找与人体组织器官相似的动物来复制模型,或者是某个系统,甚至是某个器官相似的动物用作造模动物。最好是找宏观、微观变化规律都相似的动物。例如弗氏完全佐剂和II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根据动物易感程度的不同,前者造模常用Wistar大鼠,后者用DBA —/1、N FR/N、B 10.G近交系小鼠。又如许文玉等制作冠心病血瘀证动物模型,选用中华小型豬作为模型动物,因实验小型猪的心脏解剖结构及侧枝循环与人类相似;被毛稀少,皮肤组织结构和人最相似,便于观察皮肤变化;还可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作舌诊观察,用相机记录病程中舌象的变化;多次反复大量采取血液和其他体液,便于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和其他生化指标。

(二) 建立规范的病证结合模型评价体系

缺乏中医特色的评价体系,一直是借用西医病模型于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和中药药理研究时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要求模型符合中医理论,而建立在中医证模型基础之上的病证结合模型也毫无疑问的需要符合中医理论。一般定义一个成功的动物模型有两个要求:①病因应是所造证候的主要形成病因;②采用的病因所致的病理变化应当是所造的证候。这些条件都仿佛是默认了人和动物生理病理的一致性,但人和动物毕竟是有区别的,人体的证候规律在动物机体上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不可能完全对等,完全遵循临床标准对于实验动物可能缺乏可行性。目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法是严格遵循中医证候诊断的全国统一标准,将其定性的问诊内容代以定量的同等意义的指标测试,对动物模型进行中医证候的评价。

(三)展望——加强疾病的本质和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

要制作出比较理想的病证结合模型并形成比较合理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关注于疾病和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研究。随着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中医证候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这对我们进一步改进病证模型造模方法是很有帮助的。例如,研究表明血清Sa 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为95.8 %,其有可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用于模型评价。又如,通过对中医证候本质的深入研究,观察到肝阳上亢证与植物神经功能及前列腺素代谢间的联系;血瘀证与血小板结构、功能、代谢间的联系;肝气郁结证与神经内分泌紊乱的联系。沈自尹从脏腑辨证思路着手,对“证”的研究通过“形见于外”探求“藏居于内”的本质,设立统一辨证标准,选择符合“形见于外”肾阳虚证而无其它证夹杂的典型患者,结果发现肾阳虚患者普遍有尿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下的现象。王立新等人发现,肾阳虚模型动物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而用温阳中药干预后,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回归至正常范围,呈现网络修复的结果。这都为病证结合模型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悦,袁丽杰.提高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做法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2):190-191.

[2] 屈会化,赵谈,曲荣波,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中医证候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8,49(5):446448.

[3] 谢毅强,牛乾.代谢组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4):533535.

[4] 张庭廷,李恩,刘慧君.《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J].教育科研,2009,3(1):87-99.

作者:朱安未

第4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青蛙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对蜥蜴图片的观察,阐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青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生殖发育过程,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对蜥蜴和龟的图片观察,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提升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学会辩证的看待生物与环境。

二、教学重点

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爬行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1、导课:播放青蛙和乌龟的图片,让同学回答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

就此提出问题: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2,带着以上问题观察青蛙的结构特征,阅读课本(25页-26页第二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绿色,与其生活环境颜色一致。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答:湿润光滑的。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3、我们了解青蛙的身体特征以后再来阅读课本内容回答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体色:草绿色,与环境颜色相似,有利于觅食和躲避敌害。 (2)体表:皮肤裸露有粘液(湿润)适应陆地干燥环境。

(3)感觉:头部前端有一对眼睛,可形成一定视角;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4)运动: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跳跃和划水。 (5)呼吸:空气通过鼻孔进入结构简单的肺,进行气体交换;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辅助呼吸。

4、提醒同学注意 :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5、出题:青蛙只靠肺呼吸,请问对吗?

6、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7、出示图片: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属不属于两栖动物? 答:属于,具备两栖动物的特征。

8、给同学介绍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很多两栖动物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还可用于食用、药用和科研实验材料等。

(2)有害的方面:有的两栖动物吞食鱼苗和益虫,对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

9、观察蜥蜴的图片,阅读课本回答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爬行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四肢短小

蜥 蜴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肺发达 陆地产卵 有卵壳保护

10、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1、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它们不仅是人类食品、药品及工业、工艺生产的原料,还在消灭农业害虫、天气和地震灾害预报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头能灵活转动,便于觅食和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保护身体,减少体内

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

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2)有害方面:主要表现为毒蛇对于人、畜的伤害。

1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5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 明确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 通过学习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两栖动物

1、常见的两栖动物都有哪些?

2、阅读P25-26页,及观察P25页图,找到青蛙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前端有一对,是进出肺的通道。口中有,没有牙齿。有一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可以感知。体内有肺与有关,皮肤内有丰富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药用:生态保护:

加大保护力度,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二、爬行动物

1、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2、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原因

蜥蜴身体分为、、、四部分。头后面有,可灵活转动;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四肢能迅速爬行。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药用:生态保护:

危害:

三、随堂检测

1、下列动物中是两栖动物的是()

A、蟾蜍B、海龟C、鳄鱼D、企鹅

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鰓;肺和皮肤B、肺;皮肤和肺

C、鰓;皮肤D、鰓;气管

3、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鰓B、后肢C、尾巴D、肺

4、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

B、前肢游泳,后肢跳跃

C、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游泳

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

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爬行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判断:

(1)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

7、知识拓展

鱼的腮、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第6篇: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案

教学目标 :

1.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

1.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 ),即能跳跃也能划水。青蛙肺的结构简单,不 ( ),需要裸露的( )辅助呼吸。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

二、爬行动物

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

一、小组交流、生生互动

【学习任务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 青蛙和龟既可以 在水中游泳,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然而,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而龟属于爬行动物, 1.可能与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 关。

投影出示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

2、观察与思考 (1)观察青蛙成体的 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 为什么? (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 (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 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爬行动物

1、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

2、常见的爬行动物。 (1)青蛙的身体 分为头、 躯干 、四肢三部分,没有 颈和 尾部 。

(2)不同。 青蛙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 己的皮肤颜 色而适 应不同的环境。

(3)体表光滑有黏液

(4)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 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划水 。

(5)头部前端有一对 鼻孔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口中有 舌,没有牙齿。 有一 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 鼓膜 ,可以感知声波。

【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青蛙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青蛙的呼吸是什么样?如何生殖的?

2、常见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

3、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二、师生互动、归纳点拨

【学习任务三】爬行动物。

1、蜥蜴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2、呼吸和生殖。

【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肺和皮肤;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2、蟾蜍、大鲵、蝾螈。 详见P26.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P27

2、呼吸:肺;生殖:体内受精,陆地产卵。

三、课堂诊断: 练习册 小组回答 教师订正 板 书 设 计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

3、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课 后 反 思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了解。重点要求大家掌握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课后希望同学们多留心观察身边的动物,多了解它们,爱护它们。

第7篇:《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教学内容:

探究新知

(一)腔肠动物 水螅的基本特征: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长约1厘米,身体几乎透明,一端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辐射对称定义: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水螅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口周围有触手,适应固着生活;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刺细胞里大多藏有毒液和刺丝。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射到猎物或捕食者题内,从而将其麻醉或杀死。

了解水螅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无性生殖有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会脱离母体,独立生活。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葵,水母,海蜇。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等因素,珊瑚礁破坏严重。

(二)扁形动物

1、涡虫

生活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 外部形态:(1)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1.5厘米;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2)前端: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3)腹面 :颜色浅,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4)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

2、猪带绦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体长2-8m,700-1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小钩(2排,25-50个)。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病。

3、华枝睾吸虫

由卵巢、精巢和子宫构成,生殖器官发达,营寄生生活。

4、日本血吸虫

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中间宿主:钉螺。

感染状态:幼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本课小结。

第8篇:中班科学教案 生肖动物排队生肖动物排队

文档仅供参考

生肖动物排队生肖动物排队

生肖动物排队

生肖是我国是一种很浓厚的民族文化,人们用生肖来,本月的主题是《有趣的生肖》,小朋友对此都有很大的热情,通过前面的教学,小朋友对生肖的来历及有关的知道已基本掌握,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认识生肖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礼仪及基本的道德常识, 活动目的:

1、巩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巩固数字1—10。

3、培养幼儿懂得在某些公共场合应注意的礼仪及文明。 活动准备:

1、1-10的号码牌、1-10不颜色的的数字、

2、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及排列顺序。

3、幼儿贴着十二生肖中某一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站四队,教师提出:“今天森林里召开十二生肖动物表演会,邀请我们去参加,你们愿意去吗?”

“但老师还不知道十二生肖动物有哪些呢?你们能够告诉我吗?”(幼儿回答)

二、开汽车到森林歌舞剧院看表演。

1、和幼儿共同讨论公共场合应该注意的礼仪。

2、请小朋友对号入座,并看准数字的颜色。

3、管理员检查观众是否坐对了痤位。

三、剧院里帮助演员排序的管理员今天生病没来,请小朋友帮助动物们排列好出场的顺序。

1、清查人数,看是否到齐了。(了解十二生肖的数量)

2、十二生肖站队。(巩固十二生肖排列顺序)并回答出某某前面的动物是谁?

3、请小朋友分组来排队。

4、给十二生肖挂号码牌,以提示小动物何时出场。并说出几号选手是谁?

5、请小朋友到各类动物准备室帮助其他生肖动物挂号码牌。(巩固对生肖动物的分类)

四、小朋友和生肖动物们一起表演节目。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 (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 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 (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 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 (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 (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 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 (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文档仅供参考

第9篇:动物朋友捉迷藏 小班教案 动物的花花衣

活动名称:动物朋友捉迷藏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是选自小的主题活动《动物花花衣》中《找朋友》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对动物朋友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和发现不同动物的特征。在以前的活动中他们已经认识了黑白皮毛和彩色皮毛的动物,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巩固对动物皮毛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能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激发他们对动物们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巩固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2、喜欢小动物,感受和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燕子,斑点狗,奶牛,斑马,熊猫,企鹅)

2、捉迷藏场景图

3、动物局部图片和完整图片各6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数到5。

2、小动物们藏好了,你能找到他们吗?

二、捉迷藏

(价值分析:在捉迷藏游戏中说出动物的特征)

1、斑马

师:说说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师:从哪里看出来它是斑马?

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斑马?穿着黑白条纹的小斑马出来罗。小斑马和你做朋友。

2、熊猫

师:为什么说它是熊猫?

师: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是条纹的么?

师:说得真清楚,大熊猫,真可爱。白肚皮,圆滚滚;黑眼睛,笑嘻嘻。大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

3、企鹅 师:有个小动物身上的黑白皮毛也和大熊猫一样,它在哪里? 师:企鹅身上哪里是黑的,哪里是白的?

师:你们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出来吧,小朋友找到你了。企鹅宝宝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学一学,走走走。

4、小松鼠

师:我们找到几个好朋友了?你还找到了谁?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小松鼠? 师:小松鼠有什么本领?

(它会爬树,它的长尾巴可以让它在爬树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师:小松鼠出来罗,长尾巴,大扫把;一蹦一跳去爬树。小松鼠,欢迎你!

5、长颈鹿

师:还有发现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是长颈鹿? 师:除了长长的脖子,你还从哪里看出来是长颈鹿?

师:一只长着长长的脖子、穿着橘黄色花花衣的长颈鹿被你们发现了。

6、大象

师:还有动物朋友,谁找到了? 师:大象的长鼻子有什么本领?

师:大象大象走过来,长长鼻子甩起来。咕噜噜,咕噜噜,哗啦啦,哗啦啦。

7、小兔

师:还有最后一个小动物呢,它藏在哪里呀? 师:小兔的长耳朵有什么本领?

师:我们一起请小兔出来吧。小兔一跳一跳地出来了。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把动物宝宝都找到了,他们有的穿着黑白条纹的皮毛,有的是彩色皮毛的,有的有长鼻子,有的有长耳朵,长尾巴,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本领。

三、找动物朋友

(价值分析:通过局部图片,找到更多动物。)

1、找动物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还想再玩么?

师:这次动物宝宝们躲在教室里,每个小朋友都要找到一个动物宝宝。这里有许多图片,他们告诉你要找到谁?请你们每人选一个图片,去教室里找一找。

2、说一说

师:你找到了谁?你是怎么找到的?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带着动物宝宝们回教室里和其他好朋友一起捉迷藏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