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宜居宜业城市

2023-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构建宜居宜业城市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省会中心城市

昨日,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来到福州市,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察看城市建设管理,看望社区干部群众。

城市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走进闽侯青口投资区的福建奔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一座现代化工厂展现在大家眼前。察看生产流水线,登上新下线的商务车,与德方管理人员深入交谈,尤权、苏树林希望外方不仅要带来先进的制造流水线,也要带来一流的管理理念,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汽车企业。在福州高新区,看到园区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了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国脉科技,了解到企业立足自主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尤权、苏树林要求福州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在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尤权、苏树林听取了福州市城市规划建设情况汇报,要求不仅要科学制定规划,更要严格落实规划,做到突出重点、开发一片、建好一片,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在仓山区福湾新城春风苑二期社会保障房项目,尤权、苏树林走进即将配租的廉租房里,察看工程建设情况,强调要抓好保障房配租配售,把好准入关、分配关、退出关,做到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真正把好事办好。

鼓楼区军门社区通过推广网格化管理和“135”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社区管理科学有效。尤权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和困难群众家中,与干部群众坦诚交流。大伙纷纷告诉尤权,现在生活环境更好了、社区干部服务更好了,小区生活既温馨又安全。“看到你们生活好了,我们就高兴。”尤权对社区着眼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的做法表示满意。在庆城社区,尤权与正在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休闲的社区居民们拉起了家常,详细了解社区与社会资源合作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在台江区宁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尤权与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在践行“马上就办”的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他希望中心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调研中,尤权充分肯定福州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福州是省会中心城市,人文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发展势头良好。希望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部署,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让城市环境更加美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城市实力;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努力把福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省、市领导杨岳、叶双瑜、洪捷序、杨益民、徐启源参加调研。市领导徐铁骏、吴贤德、林瑞良参加了部分调研。

第2篇: 关于凤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思考

凤凰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是凤凰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凤凰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必经途径。为此,我专题研究凤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课题,并有提出了针对性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凤凰县县城区现状

近年来,凤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着力推进古城保护、旧城提质和新城开发,实施了g209绕城线、城北旅游专用通道、城北连接线等新区路网竣工通车,红旗大道、大众路、王家寨大道、边寨路、镇竿大道等新区路网建设,城区骨架拉大到20平方公里。实施了森林公安业务用房、档案馆、法院审判庭、县委党校搬迁、公安技术业务用房、职业中专、南华中学等政府主导投资项目,推进了国际现代城、鸿景铭苑、凤凰世纪城、凤凰星城、红旗旗小区、美食城步行街等新区地产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县城发展空间,提升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区路面“白改黑”及人行道改造、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加快实施 。

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有一些小区(沃福花园),物业管理混乱,小区垃圾城堆,居民怨声载道。沱江河上游两岸房屋建设参差不齐,影响城市整体景区,站在堤溪桥上观看沱江河面,一点也不让人赏心悦目。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体制不顺、责任不明、措施不力的原因,也有人员素质的问题。

(二)城市文化展示不够。凤凰古城始建于唐朝,有近1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汉、苗、土家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歌舞、服饰、婚嫁等民族民俗文化,诞生了文学巨匠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等名人艺人。凤凰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城市,虽然有很多人物历史文化,但在文化挖掘展示方面落后于云南和贵州等地区,文化资源尚未真正转化为主要的旅游产品,难于成为游客来凤凰观光休闲度假的核心吸引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升。实际上,凤凰县的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为主,苗族有着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跟汉语、英语等主流语言不能相互融通,游客比较难以难参与进来,领略不到苗族文化的深髓。跟其它旅游城市相比,我县的各交通要道和重点区域没有大型公共的标志性建筑,没有体现民族特色的建筑元素符号,特别是一些景区景点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也不够大气,游客很难体验到凤凰文化的薄大精深。

三、加强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当前凤凰正在开展旅游创“5a”工作,要进一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力争把凤凰城区建成现代化的滨江山水宜居旅游城市,促进县域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一)要突出高起点规划。凤凰城区沱江两岸区位条件优越,自然景观秀丽,中心城区依山傍水,具有建成现代化滨江山水宜居旅游城市的优越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以战略思维、精品意识,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分区,科学确定城市风格,充分体现现代特色、生态理念和滨江风貌。要突出“山水园林城市”这一定位,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园林街道、花园式小区,改善沱江两岸自然生态环境,开辟活跃的公共岸线,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空间,提高城区的可达性和亲水性。通过整体设计,使建筑物、绿化和公共空间有机协调,保持青山永秀、绿水常清、人景协调发展的新常态,将沱江两岸建成凤凰县城建设的新亮点,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宜人的人居环境,使凤凰城区发展更具实力。

(二)要突出高标准建设。根休闲旅游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布局,全力推进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快进慢出”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优化公交线路,全面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高标准推进沱江上下旅游整体开发、青山抱古城、南华山整体开发、金水寨凤凰传奇、城北五星级酒店群、古城保护设施、商业街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区空间。加快发展餐饮、娱乐等与高端旅游相配套的服务性产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凤凰城区新业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大主干道和大街小巷清扫保洁力度。完善燃气供应设施、通信设施、污水设施建设,规范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城市风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使凤凰城市发展更具魅力。

(三)要突出文化元素。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广告宣传、街道命名、公园建设、商业冠名等方式,将楚巫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苗族文化要素融合到县城建设中,扩大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要借助博物馆、文化馆、演艺队、社会团体和各类民间文化精英的力量,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利用节庆、集会、比赛、竞赛、专业展示等方式,传播和弘扬一批特色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

第3篇: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家园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长沙县发展建设的美好蓝图。长沙县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发展的三湘门户,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支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高地、活力新城和宜居家园。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构建和谐宜居环境,在城市管理建设上还需要加强。 一是抓好城市下水道建设。一套不断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是一个城市持续光鲜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在完善自己的下水道机能。近年来,与各地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这种“重地面轻地下”的观念,造成逢雨必涝的现象层出不穷。随着长沙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扩张、人口规模扩大、地面硬化增加,如果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必然也会使城市“逢雨必涝、逢涝必堵”。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抓好城市下水道建设这个良心工程,把长沙县打造成三湘首善的宜居家园。

二是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强力推行垃圾分类,避免二次污染;禁止大货车进入主城区,绕走环城线,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划分区域,规范夜市,加强小摊贩管理,减少生活垃圾;公共场所严禁吸烟,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不断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点)和村级体育设施覆盖面,在星沙公园、通程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和村部增设占地小,易于开展的乒乓球台、多功能健身器械等,为群众提供免费的体育健身场所,同时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第4篇:建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产业新城

建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产业新城 新津打造“产城一体”美丽新城区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集中体现。小到进出城通道美化、林盘院落整治;大到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滨河城市湿地公园打造„„点点滴滴均关系到人居环境、城市形象、居民幸福指数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围绕市委“五大兴市战略”,新津县大力实施“一核两化五提升”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多项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向纵深推进,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为“幸福新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A【美丽通道】

一路前行一路风景

道路环境整治扮靓新津

在新津中心城区惠丰路,过去因种种原因交通不畅,群众反应强烈。今年8月,新津县正式启动惠丰路改造工程,将原有混凝土路面、沟渠盖板拆除,完成雨污管道埋设、弱电管道建设、水气管道迁、新路面铺设、沟渠整治,绿化带设立等;随着路面的拓宽,车行道变为12米,两边人行道分别为2至3米;沟渠临车行道一侧增加1.5米宽的绿化带。改建后的惠丰路,中间行车道宽阔畅通,两边人行道平整宜行,雨污分流,沟渠规整,碧水长流;沟渠上新增景观围栏,增加了水文化元素,形成又一条特色水街;与惠安路连为一体,成为新津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国庆节前夕,新津县老南桥重新建成通车,老南桥两岸随即重新成为新津县中心城区重要的门户地带,但该区域的建筑形态单

一、落后,建筑立面杂乱、陈旧,尤其在老南桥完工投入使用后,周边环境与老南桥更显得不相称。新津县随即把老南桥周边环境改造提上日程。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新津县城乡建设局牵头承担老南桥周边环境改造相关工作,在今年10月份完成了方案编制,改造实施范围主要拟定为老南桥两岸周边约8500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涉及建筑立面粉饰、清洗,店铺招牌、防护栏、空调外机、各类电缆规范、局部增绿等。 “等改造工程结束,新津将变得更加漂亮。”每天开车都要路过南桥的司机李伟,看着老南桥的巨大变化。对李伟来说,每天都要通过南桥开车到新津,路上变化着的一切,李伟尽收眼底。“你看,以前车道没这么宽,那边的武阳楼和玉树新村都要进行风貌整治,打造出来之后就漂亮多了!”一边开车,李伟一边娓娓道来。在他心里,新津的路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好走,而路边的风景也出落得越发靓丽起来。 B【宜人环境】

高规格大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新津幸福指数

一个城市,基础设施越完善,意味着城市运转功能也越强,其生活、创业、宜居的幸福指数则越高。每一天,新津民众的幸福感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被不断刷新。

据介绍,目前新津城区已完成五津东西路、五津南路、五津北路、迎宾大道、岷江大道、惠丰、惠安路风貌改造等,规划新建20公里健身绿道、纯阳文化公园、滨河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

2011年,新津县健康绿道建设在全市考核验收中排名第一。今年,由新津县城乡建设局牵头,将新建健康绿道20公里,到年底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串连普兴、金华、花桥、兴义、新平、永商、安西的环形绿道系统70公里。

滨河路、金秋乐园、白云寺„„目前,从蔡湾至花源的12公里绿道已接近完工,一座座景点新罗棋布,长椅、公厕、指示牌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让这条健康绿道真正成为了广大群众喜爱的“乐道”;在铁溪晏河人行桥及延长线,位于新平镇与安西镇沿河交界处的晏河人行桥把滨河绿道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美丽景观,让游人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饱览南河风光;水乡兴义,以兴义朴宝园为起点沿翔生农业基地打造的10公里健康绿道也已进入收官阶段,预计于年底竣工。

纯阳文化公园项目位于新津主城区西北部,规划面积约245亩,重点突出人文特色和水文化特色,在公园新建区域主要进行绿地、景观建筑及水景打造,完善周边规划路网,拉动公园周边区域发展,方便居民生活、出行。 建设中的东连接线景观工程从普兴高速路口起,沿新普路经

一、

二、三号桥至电厂沟,全长约13公里,将建设雅高速普兴路口及新普路道路沿线景观工程、一号桥南侧广场建设工程、滨河湿地公园(电厂沟整治工程)等项目,将大大改善新津县县域的人居环境。其中,滨河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约9000万元,预计于2013年12月左右完工。

新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东连接线景观工程等开始进行规划建设,新津县城市建设品质正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理念,新津致力打造城乡一体化高品质城市,着力构建“大宜居”发展格局。以水城新津三大组团和花源、兴义组团为重点,实行多轴向拓展、网络化开发。到2016年,新津县城建成区将达30平方公里、人口达24万,“水城”概貌初步形成。完成金三角片区、新普路沿线、三号桥片区、老南桥片区等重要入城口和县城中小街道改造,建成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着力形成单元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不同街区风貌各异的县城新貌。 C【整洁家园】

实施林盘整治

传承农居林盘文化

在新津,像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

2012年,新津县共实施一般场镇改造建设项目42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5个,功能配套项目8个,风貌改造项目9个,总投资约2.4亿元。以科学规划为指引,工程将为村民们世代居住的家园描绘靓丽的花边,从一开始就迎来了老百姓的关注。截止今年11月,安西镇郑林盘已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整治建设;花桥镇徐家渡林盘完成道路和沟渠建设,风貌改造接近尾声,年内将全面完成林盘内景观提档升级工作;兴义镇王林盘332户农民自建房主体已完工,现正在进行总平及风貌施工,预计12月底完成;文井乡黄林盘30户房屋主体完工,正在实施风貌施工和总平建设。

通过改造,新津传统的川西林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增强,充分保护林盘所处的地形地貌、生活环境以及林盘周围的果园、菜地和农田等自然田园风光,确保了林盘景观和周边田园风光的完美协调;林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也得以进一步完善——林盘内的道路、供水设施及电力、能源和通信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完善了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创建了林盘优美环境,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设计人员还按照川西民居建筑特色对林盘内的建筑进行了全新打造,加强了内部木穿斗结构房屋、门窗户外雕花装饰以及建筑局部的木雕图案等原汁原味的川西民居建筑元素,有力传承了农居林盘历史文化。 D【坚强团队】

围绕中心服务群众

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点

变化中的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坚强团队,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

今年以来,新津县城乡建设局党总支以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点为契机,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紧紧围绕“一核两化五提升”战略,强班子带队伍,大力实施“立城优城”项目,为构建幸福新津城乡共荣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千名干部驻村蹲点联户帮扶活动”中,新津县城乡建设局结对帮扶金华镇清凉村。因天府新区新津分区的建设,清凉村几乎整村搬迁,清凉社区内道路没有路灯,每到夜晚漆黑一片,经常有人跌倒摔伤,夜间出行极不方便。群众的诉求就是党员的责任,路灯工程牵动着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该局专门从“人头经费”中拿出约11万元用于清凉社区路灯安装项目,每天落实专人轮流值守在施工现场,仅用短短20天,15盏崭新的路灯在群众的欢呼雀跃声中亮起来,路灯不仅照亮了回家的道路,更照亮了老百姓的心。

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新津县加强了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对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进行实名制信用管理登记,督促各建筑施工单位办理农民工实名双卡9500余张,确保了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

软硬齐头并进,新津的变化令人感动并温暖。该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进一步把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点工作的重点放到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发挥党组织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创新工作,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新津”而努力奋斗。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和“幸福新津”总体目标,新津将加快推进“立城优城”战略,大力建设美丽新津——全力抓好新区建设,突出“产城一体”和“四态合一”理念,加快推进天府新区新津分区总部研发区、市场博览区、生活配套区等建设,尽快启动邻里中心、银杏中央公园建设,着力将新区建设成支撑有力、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带动力强的城市新区;全力抓好旧城更新,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美化环境”的原则,在抓好中心城区重要节点、入城门户和道路风貌改造的同时,加快纯阳文化公园、滨河湿地公园、五津聚落等城市建设项目和津都国际大桥、机场快速路新津段、新津客运中心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李自强/文 图片由新津县城乡建设局提供

第5篇: 发展滨江特色文化 扮靓宜居宜业北塔

——北塔区文化建设定位和发展的思考 北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何同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省、市相继提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把文化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文化建设从服务经济发展的“配角”走向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角”。在新一轮以文化发展为核心的竞争中,北塔区如何抢抓机遇,后发先至,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好文化发展定位,选准一条彰显北塔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立足北塔实际,纵观全国全省全市文化发展大环境,发展滨江特色文化,是推动北塔文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一、北塔滨江文化的定位之道

“滨江文化”是滨水城市对文化发展的独特选择。环顾全国,上海黄埔新区提出了黄浦江滨江文化概念,安徽芜湖适应文化发展潮流,及时将其“镜湖文化”省级为长江滨江文化,重庆更是抱团嘉陵江流经的六个城区提出了“嘉陵江滨江文化”,而省内倚靠湘、资、沅、醴四水和洞庭湖提出的滨江、滨湖文化概念也层出不穷。相较于上述城市,北塔区既有滨水而居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也有滨江文化发展的原始积淀,更有打造“宜居宜业滨江新城”城市发展战略的支撑,发展滨江文化得天时,得地利,也有人和。

1、北塔是特色鲜明的临江之城。北塔区三面临水,全区54个行政村,半数以上依靠资江。广大群众生产运输也绕不开滚滚江水,目前,全区有跨江大桥三座,渡口4座,全区生产的工农业产品输出几乎全是通过桥梁和渡口。北塔区沿江村民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靠水吃水,网箱养鱼、撑船摆渡、打渔等产业在沿江各村蓬勃发展,甚至还有小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内陆渔民。

2、北塔文化底蕴与资江结缘。探析北塔的文化发展的历史,资江是助推文化发展的核心。宝庆八景中的神滩晚渡记录的是我区神滩渡口的夕照美景。矗立400年的北塔是北塔文化的标志,而其建立的初衷是镇住资江水患,保一方平安。北塔先民在与资江的厮磨中,用歌声表达对资江的感谢,形成了“资江号子”、“放排歌”等以资江为内容的地方山歌,形成了划龙舟、拜河神等传统习俗,田江乡部分沿河村甚至修建了专门供奉龙舟的 “龙舟屋”。

3、北塔发展需要滨江文化支撑。北塔的发展特显着浓厚的江河之色,临水而建的资江防洪堤在不断延长,沿防洪堤一字摆开的城市建筑正在一幢幢长高,一座滨江现代新城正在脱颖而出。而如何文化的“短板”不能及时赶上来,没有文化支撑,城市的建设难以跳出高楼大厦、水泥森林的呆板形象,比如,一座房子没有装修那只是一个了无生趣的水泥空间,有了富含文化的装修就成了修身养性的诗意居所。一个社区没有文化凝聚只是一群人聚居在一起,有了文化才是一个文明和谐的“家”。

二、北塔滨江文化的发展之路

1、提炼北塔精神,铸就北塔之魂。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精神最求的内核,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浓缩,体现着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特质。近年来,各地都在开展城市精神提炼活动,比如“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既体现了北京做为政治中心的庄严,又展示了现代北京的开放。深圳用“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展示经济特区的价值取向。 “北塔的滨江文化要入脑入心,提炼“北塔精神”尤为重要。北塔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路网拓城,工业兴区”的发展战略,并经实践证明是符合北塔发展的、受人民认可和支持的长期战略,在干部中形成了“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扎实刻苦,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成为北塔干部形象的标识,北塔区人民群众“强烈的求富意识,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成为北塔人的脊梁。这些为“北塔精神”的提炼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我们要利用“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的良好时机,广泛收集民意、征集意见,通过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整理形成“北塔精神”,并将其融入到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经济实践等社会各个层面,着力用城市精神树立对外形象,统一干群思想,传播价值观念。

2、发展文化民生,推进文化惠民。要把文化提升到民生高度,推进文化生活覆盖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要着力完善文化设施。近年来,北塔区聚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修建了蔡锷大型文化广场、江北休闲广场、资江风光带等大型公共文化场所6处;建成设施齐全的乡办文化站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农家书屋 29个,全区新增标准健身器材10套,各级文化站点图书总量超过6万册。但北塔没有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设施呈现地域散、规模小、档次低的局面,要利用国家鼓励文化发展的有力措施,上争外引,解决这一难题。要扶持发展群众文化服务。我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全区范围内现有群众文化队伍43支,打造了“江北激情广场”、资新社区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品牌,我们要通过资金引导、技术支持、联合演出等方式,培养锻炼一批精品队伍,挖掘创作一批能够彰显北塔“滨江文化”的特色节目,彰显文化特色,提升群众文化服务能力。要推进文化产品多样化供给。坚持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双驱动,推进公益演出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公益文化培训、主题广场文化活动等工程,出台优惠政策,激活民间资本,引导礼仪、演出、文化培训、民间艺术等产业发展,联手打造“文化社区”,力求每个社区在文化建设上达到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群众文化广场、一名文体辅导员、一支文化义工分队、一个特色群众文化节目、一家技术服务公司的“六个一”目标。

3、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北塔区企业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特色,我们要用足这一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北塔生产的产品注入文化价值。依托湘窖酒业,做强酒文化产业。突出白酒文化塑造,重点加快“白酒文化博物馆”、世博湖南馆重建等文化工程建设,加强酿酒生态园文化景点规划,建立酒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长廊等三条文化长廊和酒之源历史展示区、酒之艺展示区、滨江休闲文化区、土家楼观光游览区等四个主题片区,把湘窖酒城打造成湘中地区最大最具诗意的酒城,推进酒城从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向4A、5A级别跨越。依托东方新绿洲和桂花湾等大型生态项目,做响滨水宜居品牌。东方新绿洲和桂花湾都濒临资江,以绿色为切入点,综合开展度假酒店、高档地产开发、生态民居连片开发,我们要因势利导,突出“滨水宜居”理念,统一开展文化规划、包装宣传,全面展示“滨水宜居”的神韵,用生态、文化吸引目光、吸引投资,让“在北塔有个家”成为市民幸福的标志。依托中国君子文化产业园,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市委、市政府拟筹建占地3000亩的中国君子文化产业园,选址位于北塔与新邵搭界处。该项目以君子道德文化为核心品牌,以广播影视为产业龙头,集君子道德文化研发、旅游、商贸、创意、教育、艺术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我们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服务和对接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并配套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积极招商文化企业对北塔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开发、入园开展,使君子文化产业园成为北塔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带动我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网络服务、娱乐视听、现代物流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4、培育文化主体,打造“文化名片”。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滨江文化。立足北塔版图和文化资源分布,放眼二十年发展蓝图,规划布局“一带、一心、一核、二轴、五区”文化发展区,“一带”指依托资江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上至茶元头乡樟木村,下至田江乡响水村,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10公里滨江休闲带;“一心”指环蔡锷广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一核”指现代服务产业文化核,利用该区面江向林、水系环绕的地域特征,着重发展休闲商务、文化创意等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建设项目;“二轴”指魏源大道和蔡锷大道形成的城市发展轴;“五区”指围绕已建好或在拟建的七座大桥规划范围内带动发展的五个商住片区;打造北塔文化发展“路线图”。要加强本土文化“穿衣戴帽”,为已有的文化名片增色。我区目前较为被认可的文化名片有,以湘窖酒业催生的酒文化,以六十丹霞地貌、田江古渡等文化资源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文化,以“江北休闲广场”、“资新老年艺术团”为代表的社区文化。但这些名片还不够响亮,我们要立足当前,加强策划一批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植一批骨干企业,抬升现有文化名片的含金量,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优势“文化品牌”。要培养本土文化价值观,推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也可以做成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我区的夜宵文化、歌厅文化都是立足消费市场而发展壮大,成为北塔文化的一个符号。我区外来移民多,文化背景不同,在挖掘打造本土文化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开展本土文化价值观教育,向群众展示本土文化的亮点和特点,提升“滨江文化”吸引力,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刺激文化消费。同时,要把文化消费和市场结合起来,鼓励群众从事文化经营,让群众既从文化消费者中获得精神享受,也从文化产品经营中获得经济利益,走出一条特色发展、文化脱贫、文化致富之路。

第6篇:赣县精心打造宜居宜业休闲养生后花园

漫步县城,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贡江河畔绿树成荫,名人公园游人如织。夜幕降临,主次街道灯光璀璨,客家风韵的盏盏华灯下人们正悠闲的泡着绿茶,将县城点缀得温馨而靓丽……

赣县,一个宜居宜业的“赣州休闲养生后花园”正悄然崛起! 赣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先民南迁进入赣南的第一站,素有“客家摇篮”、“千里赣江第一县”的美誉,历史上文天祥、苏轼、曾几等历代名人志士曾在此驻足吟诗,留下千古佳话。近年来,宜居生态幸福赣县建设涅槃重生,赣州“宜居宜业休闲养生后花园”呼之欲出。

天造地设的山水资源,赣县以“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真山真水”著称,具备打造宜居宜业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禀赋。赣县紧紧围绕“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的城市定位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依托贡江、赣水环抱,背靠青山的独特风水地理格局,精心打造“以山为屏、以水为镜、城在林中、山水共融”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近年来,赣县融合历史文化,通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理念,精心打造了一批城市精品项目。记者看到,赣南客家名人公园,顺贡水而自然生成,蜿蜒十余里,中有一祖四园两堂一阁一第一址(开山基祖,宗师园、名宦园、将军园、乡贤园、状元园,将军堂、进士堂,文昌阁,左寺丞第,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江边古木参天,榕树成林,坡岸自然曲

折,园路蜿蜒逶迤 ,花木婀娜多姿,四季绿意盎然,环境怡然清新,客家名人雕塑栩栩如生,特别是花开时节,十里樱花烂漫,形成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座落于贡江河畔4A级客家文化城景区,一排排典型客家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千年古木,纤纤杨柳点缀其中,把客家建筑文化的神韵和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景观园林融为一体,彰显出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既承袭了厚重的历史文明,又体现了自然美景与都市繁华的和谐交融,使古县新城焕发出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朝气。

工业园区中,按照功能混合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区来打造,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经济,打造了有色金属、食品、建材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同时完善园区商贸、餐饮、休闲、医疗、学校、银行、公租房、廉租房、社区中心等配套设施,改善了园区环境,使务工人员足不出园即可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园区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的园区。

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赣县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过程中,着力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新规划建设了赣县中学北校区、城关三小、四小、五小、职区园区、文体中心、第二人民医院、梅林卫生院、福利中心、环卫总站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一大批舒适便捷的城市静态交通工程道路建设也相继竣工。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赣县正在以每年1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建设,通过保障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让更多的引进人才和打工工人留得住、有发展。

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聚集了人气,很多外乡人选择在赣县投资置业,城区面积每年以2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扩张,白鹭湾、滨江花城、贡庭文苑、美林苑……等高楼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文体中心、永安南城购物中心、商务大厦、名嘉广场、银河国际酒店、凯华国际酒店等现代服务设施竞相绽放,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功能更加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正在贡江河畔崛起,成为了长珠闽竞相投资的热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