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羚羊评课稿

2023-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眼睛羚羊评课稿

《大眼睛羚羊》评课稿

音乐课《大眼睛羚羊》评课记载

评议内容:一年级音乐《大眼睛羚羊》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刘永红

参加评课人员:史校长、孙校长、李主任、全体音乐教师

一、 音乐教研组长李晓霞主持讲话:

二、 刘永红教师针对授课内容作阐述: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与适当的情绪演唱《大眼睛羚羊》,体会歌曲丰富的情感以及黎巴嫩儿歌的音乐风格。

(二)能积极的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出色的表现。

(三)感受和体验四四拍音乐的强弱规律。

羚羊是深受阿拉伯人喜欢的动物,它有着大而温和的眼睛,是阿拉伯诗歌中常用的题材。歌曲《大眼睛羚羊》是一首黎巴嫩儿歌,歌曲词曲短小,节奏感强,四四拍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组成,通过描述孩子失去羚羊后“着急”的心情与羚羊回来后孩子“欢喜”心情的对比,表现了孩子与羚羊之间深厚的感情。歌曲具有黎巴嫩音乐节奏感强与感情丰富的特点。

本课是一年级的一节唱歌课,由于歌曲中出现了乐理知识(强、弱),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眼睛羚羊》,并创编歌词进行表演。奥尔夫主张在音乐学习中,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在拍手跺脚、音乐游戏、歌唱、舞蹈、演奏乐器等活动中兴致勃勃地学习音乐、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综合提高其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表现力。

因此本课设想学生在大量律动活动中愉悦、轻松地感受歌曲情绪、节奏、句式、旋律等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为后面的歌曲学唱作好了铺垫,从兴趣着手,让每一个孩子在律动活动中跳得热情、唱得欢乐。

本课以小朋友巴斯布斯“寻找大眼睛羚羊”为情境线索,根据情境设计了“寻找羚羊”(学唱歌曲)—— “一起去滑雪”(律动)等一系列音乐活动。首先从讲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寻找羚羊”活动中,重点体验“着急”与“欢喜”的不同情绪,并让学生在演唱中很好地表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唱一唱、做一做“6(la)、5(sol)、3(mi)、2(re)”等四组音符,复习巩固科尔文手势,训练他们敏锐的听觉能力,并为演唱《滑雪》旋律做好铺垫。在律动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情境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积极向上的情绪。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说是,会演唱歌曲了,并没有很好的达到表演唱的效果。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我想,问题肯定是出自老师的教学设计及安排。音乐课应该是活泼、轻松的。也许是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吧,所以对乐理知识特别关注。这首歌曲大家能较快地接受并学会,但乐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对于一年纪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使我总是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知识的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表现歌曲。以后我将在教学中,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演唱及歌曲的表演唱中,让学生知道怎样用愉快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另外课堂上音乐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更多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水平。作为音乐学科,要做到生动丰富、机智巧妙,适时适地的评价。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能力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只能用 “你真棒”“你唱得真好听”等简单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今后的常态教学中,我要不断训练自己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如何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三、各位教师作具体评价:

(一)徐培文:

1.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能紧密围绕所教内容。

针对一年级小朋友,能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注意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上课、下课利用音乐。既使课堂开始和结束有序,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康德霞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音乐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感兴趣。

2. 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

老师很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随时用肢体语言,表情,以及夸奖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暗示,既可以掌握课堂的节奏,给每个同学以练习和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被关注的感觉,与学生保持亲善友好的交流关系,教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老师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有许多次鼓励学习的言语和动作,给学生很大的自我效能感。

(二)范国庆:这节音乐课,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聆听新授歌曲—再演唱。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课,牢牢的把握住了声音的强弱。但也是由于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在歌曲《大眼睛羚羊》的教学中,时间的安排和演唱的教学没能很好的表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杨艳丽:

1. 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能围绕自己设定的课题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出,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整堂课都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给学生们充分的练习机会,并将教师的讲解换成多媒体的呈现,加深记忆.这一切都是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感觉,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

(四)李晓霞: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

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即兴创作。

2.注重个性发展:

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条件。比如,几位老师让学生改编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四、建议: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要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轴,有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

(二)突出教学重难点:

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设法在教学活动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新授内容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扩展,才能达到对知识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求实:

课要上得有实效,不要流于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要偏离主题。

最后,愿我们的课堂教学华而又实,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第2篇:大眼睛羚羊 说课稿

《大眼睛羚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大眼睛羚羊》,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课时为一课时。 一 、说教材

《大眼睛羚羊》选自湘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九课 该歌曲为G大调,4/4拍,歌曲短小,节奏感强,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组成,通过讲述孩子不知道羚羊哪里去了,着急的心情与羚羊回来孩子欢喜心情的对比,表现孩子与羚羊之间深厚的感情,也反映了黎巴嫩音乐节奏感强与感情丰富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与动物友好相处。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演唱《大眼睛羚羊》

3.知识目标:体会黎巴嫩音乐风格,与歌曲丰富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大眼睛羚羊》 2.教学难点:附点节奏和音准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将采用了情景导入、故事引领、示范表演、歌曲练习等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学手段

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堂课准备了如下教具:多媒体、钢琴。

六、 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为本堂课设计了情景导入、歌词学习、歌曲学唱、歌曲表演、结束四个环节。其中“学唱歌曲”是本堂课的重点。

(一) 导入

首先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让学生设想我们乘上火车去到动物园,并且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二) 歌词学习

我将引导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从而让学生熟悉该歌曲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朗诵中克服附点节奏的困难

(三) 歌曲学唱

我将采用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小组赛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教唱

(四) 歌曲表演

最后在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熟悉的基础之上,在根据歌词内容让学生配上动作进行歌舞唱表演。

(五) 结束

让学生们乘着“火车”开出教室。

第3篇:大眼睛羚羊

教学目标:

1、能在学唱歌曲《大眼睛羚羊》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旋律与句式的特点,体验人与动物的亲密情感。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和适当的情绪演唱《大眼睛羚羊》。

重难点:

1、体会歌曲的丰富情感和感受黎巴嫩的音乐风格。

2、音乐常规知识。

教具准备 : 电子琴、课件、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随乐律动。

播放歌曲《大眼睛羚羊》,组织学生随着音乐踏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节奏活动。 (1)出示两条节奏。

(2)指导学生击拍第一条节奏,随着《大眼睛羚羊》的音乐参与表现;指导学生击拍第二条节奏,随着《大眼睛羚羊》的音乐参与表现;还可以用其它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3)将第一条节奏和第二条节奏合起来形成二声部节奏,让学生进行学唱。

二、学习歌曲

1、朗读歌词。

(1)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情绪,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段歌词,表现两段歌词所表现的“着急”与“高兴”的情绪。

(2)老师击鼓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出示节奏谱)。

(3)老师击鼓,学生边按节奏读歌词边加入耸肩动作参与表现。

2、教师范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

3、学唱歌谱,学生跟着琴唱歌谱。

4、学唱歌词。

(1)随乐整体跟唱歌曲。

(2)教师指导用“着急”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背唱歌曲。

三、拓展参与

1、欣赏手鼓演奏。

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走进黎巴嫩孩子的音乐世界,让学生感受黎巴嫩音乐富于生命力节奏感与丰富的情感。

2、介绍手鼓乐器。

3、乐器参与表现。

第4篇:《大眼睛羚羊》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上用到多媒体教学,学生非常喜欢,对这堂课充满了好奇心,在练声中,采用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学生非常的配合,在这堂课中采用表扬激励制,学生参与度高,最后在歌曲结束时,采用舞蹈的方式,学生参与度加大,非常的好!

第5篇:《大眼睛羚羊》教学设计

湘江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与适当的情绪演唱《大眼睛羚羊》,体会歌曲丰富的情感以及黎巴嫩儿歌的音乐风格。

2.能积极的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出色的表现。 3.感受和体验四四拍音乐的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羚羊是深受阿拉伯人喜欢的动物,它有着大而温和的眼睛,是阿拉伯诗歌中常用的题材。歌曲《大眼睛羚羊》是一首黎巴嫩儿歌,歌曲词曲短小,节奏感强,四四拍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组成,通过描述孩子失去羚羊后“着急”的心情与羚羊回来后孩子“欢喜”心情的对比,表现了孩子与羚羊之间深厚的感情。歌曲具有黎巴嫩音乐节奏感强与感情丰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

二、复习所学过的歌曲

三、导入教学

(一)播放歌曲《大眼睛羚羊》,组织学生动一动、听一听,自由发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节奏活动 1.出示两条节奏

A、

4/4 X 0 0 0 ︱X 0 0 0 ︱X 0 0 0 ︱X 0 0 0 ‖ B、

4/4 0 0 X X ︱0 0 X X ︱0 0 X X ︱0 0 X X ‖ 2.指导学生拍击这两条节奏,随着《大眼睛羚羊》的音乐参与表现。还可以用其他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如拍手、拍腿和跺脚等等,也可以用打击乐器演奏参与表现。

3.将第一条节奏和第二条节奏合起来形成二声部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同时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演奏,随着《大眼睛羚羊》的音乐参与表现。

四、学习歌曲

(一)介绍黎巴嫩(黎巴嫩音乐风光片)

(二)聆听音乐

(三)朗读歌词(出示歌词)

1.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情绪,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段歌词,表现两段歌词所表现的“着急”与“高兴”的情绪。

2.老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老师击鼓,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四)教师范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

(五)学唱歌词

1.随乐整体跟唱歌曲。

2.教师指导用“着急”和“高兴”的情绪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背唱歌曲。

五、拓展参与

继续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黎巴嫩音乐伴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黎巴嫩国家的音乐风情有一些了解,感受了他们特有的节奏与丰富的感情。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到那里,再好好体验那里的民俗风情,课后希望同学们给这首歌曲创编律动,下节课老师欣赏。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随着《歌声与微笑》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6篇:大眼睛说课稿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一、说教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眼睛”中的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

全文共七个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大眼睛”照片的来历,交代了事情发展的背景。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用凝练的手法传神地勾勒了一双清澈、专注、会说话的眼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了“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总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直到今天仍召唤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希望工程,激励许多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其中2—5自然段对大眼睛的描写,语句凝练、真挚感人,可谓全文的亮点。 本课我分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相关背景资料。第二课时分析理解课文。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特点,结合教材,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

教学难点: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通过教学本篇课文,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背景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研究,进而理解大眼睛的深刻含义。

三、教法:

在本课中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媒体辅助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比较法和朗读法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 环节

一、导入:

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展示几张贫困山区学生上学情况,创设氛围,铺垫情感。紧接着介绍背景,展示大眼睛图片,导入新课。她叫------苏明娟,人们也叫她“大眼睛”,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近而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和生字词。

(教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蜿蜒、跋涉。要求说一说这些生字识记的方法,并理解词义。)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学习,在此环节我设计了复习上节课的字词,使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3、检查读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感触深的段落读一读,评议读书情况。 环节二: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

1、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 为了突出重点,这一环节重点看大眼睛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

2、(学生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交流,谈体会。)

3、(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表达,在对话交流中,教师做以下引导和点拨,把握重点。)

(1)“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读着这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小姑娘上学的情景并叙说,教师相机点拨:)初升的红日拥抱着她,晨雾笼罩着她。虽然上学路途遥远,而且危险重重,但是年龄幼小的她却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总是按时到校,她是多么的好学啊!

(2)体会排比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她还“生怕”什么?(放开,让学生想象)

(3)“忧郁”是什么意思?小姑娘为什么忧郁?

(4)观察照片,从她的注视里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3自然段,读出小姑娘的专心、忧郁、对读书的渴望,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重音等。学生练读,指名读。)

环节三: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课件出示贫困地区孩子失学、辍学的资料)

(2)(学生畅谈。学生练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读出感动,读出渴望。) 环节四:自主读文,感受“大眼睛”魅力。

1、自读课文后两部分,通过读,自己了解了什么,知道了哪些?

2、(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3、(出示“大眼睛”的近照) 环节五:畅谈体会,超越升华。 希望工程,(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环节六: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用自己的行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互通书信、捐款捐物„„)

2、观察周围熟悉的一个人,以“眼睛”为题写一篇日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