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验收报告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脱贫攻坚验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脱贫攻坚验收报告

2018年青海脱贫攻坚报告

2018年9月29日,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批准平安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至此,青海已有13个贫困县、区(行委)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其中,海西州全州八个市、县、行委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率先在全国藏区实现全域整体脱贫,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青海省始终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央政策落实落地,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大幅提升,“造血”式扶贫效应日益显现,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2018年以来,青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一优两高”决策部署,持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践行“两个坚决维护”的实际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攻坚举措,着力增强发展动力,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青海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2018年,青海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扛起责任、扭住精准,挂图作战、攻城拔寨,取得了扎实成效。目前,青海13个贫困县摘帽、12个贫困县有望摘帽,剩余的17个贫困县中12个是深度贫困县,7.7万贫困人口中6.4万是深度贫困人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要求,青海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一)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层面实现“四个率先”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层面实现“四个率先”,脱贫保障务实有力,攻坚基础得到全面夯实。

在全国率先推行民政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15年,精准识别全省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多轮次做好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扣好脱贫攻坚“第一颗扣子”。

在全国率先推行扶贫资金切块到县、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赋予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主权。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1.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1.95%。

在全国率先开通“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热线”,较早推行金融主办行制度,大力推广“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累计落实扶贫再贷款及“530”小额信贷34.3亿元,贫困户户贷率达到5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在全国率先为基层360乡镇配备专兼职扶贫干事,累计抽调400余名懂项目、会审计、熟悉农牧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扶贫系统,先后两批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1.49万名,脱贫攻坚队伍力量得到有力加强。广大干部扎根基层、心系扶贫,勇挑重担、创新有为,积极践行高原脱贫攻坚精神。

(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有力保障扶贫项目实施

2018年,青海省全年累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114.4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4.28亿元,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8.3%。这为青海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去一年,青海省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理念,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有力保障扶贫项目实施。

青海省大力推广“双基联动”金融服务模式,落实产业扶贫贷款和“530”信贷资金34.3亿元,3.86万户贫困户获得金融支持。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3%。

深入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和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青海省财政一次性投入8.1亿元,在1622个贫困村建立50万元互助金组织;一次性投入24亿元,按每村100万元补助标准,为全省2399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安排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各地利用互助资金、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和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经济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村级扶贫产业,着力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增強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级组织带贫能力,扶贫项目成为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的主导力量。同时,计划投入3亿元,撬动吸纳银行、社会资金7亿元,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重点扶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参股合作的产业项目。

(三)海西州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全域整体脱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海西州委州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聚力推进,全州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全域整体脱贫,脱贫工作走在了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

2016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基础上,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5.48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资金74.65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6.14亿元,资金投入规模空前。

同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还将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牧产品加工、现代服务等扶贫主导产业,率先在全省实施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困难群众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住房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9%,农牧区低保基本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整体面貌发生巨变,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6年,都兰县率先在全省脱贫摘帽,青海省政府研究同意茫崖、冷湖、大柴旦从全省贫困县中退出。2017年,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天峻四个贫困县通过了史上最严格的国家第三方评估,海西州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全域整体脱贫。

(四)以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2018年,青海省根据省内贫困村的现状,创新乡村旅游的组织模式,挖掘当地自然、历史、民俗等资源内涵,因地制宜发展旅游,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养、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田园综合体等旅游项目,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牧产品加工、销售和农村、牧区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青海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景点52处,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不少旅游资源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之最。代表性景观诸如青海湖、三江源、昆仑文化、塔尔寺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

而在西宁周边,一小时内也有很多去处,许多农家小院提供多种体验式项目,使游客不仅可以舒缓身心,而且还能锻炼身体、犒劳味蕾,一举多得。2018年,青海共安排271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扶贫,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5家,实施旅游产业扶贫项目50个,培育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家,落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村规划编制公益行动20个。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同比增长22.2%,青海旅游关注度达346%,位列中国西北地区之首。

(五)对口支援加速青海藏区脱贫攻坚进程

自2010年7月国家启动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工作至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6省市已累计落实相关资金超100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626个,选派援青干部552人,加速了青海藏区脱贫攻坚进程。

八年来,6省市援青团队聚焦脱贫攻坚,援青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贫困户住房改造、医疗保险救助、脱贫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干部培养等,为青海藏区长足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6省市援青团队支援方式各具特点,充分挖掘青海藏区特色优势资源,与青海省市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优势嫁接,探索實施了一批项目。

2018年,6省市与青海省反复协商对接,最终决定在原计划三年支援青海深度贫困地区53.95亿元的基础上,新增11.04亿元对口援助脱贫攻坚资金,项目涉及七大类120余项。

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八年来累计落实资金超22亿元。其中2017年援助资金为3.1亿元,民生类项目占36项2.7亿元。北京医疗援青团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积极创建“医疗联合体”和“远程会诊”体系,带动了当地医院管理理念的优化、人才梯队的培育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天津市计划外投入1.8亿元资金,支持黄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为提升当地群众就业能力提供了基础。

山东省援青团队积极推动海北藏族自治州与山东省产业互融,“千牛万羊”入鲁工程全面展开;上海市援青团队落实2000万元资金,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江苏省援青团队推动江苏省发改委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签订协议,每年购买消纳新能源电量5亿千瓦时;浙江省援青团队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打造“一园两区”浙江工业园,成为当地经济提升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

产业扶贫主要做法及成效

青海在脱贫攻坚中,针对以往存在的扶贫产业同质化面大、经济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带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深入分析全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创新、合理规划,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一)主要做法

1、持续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

青海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狭窄。因此,在扶贫攻坚中,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了“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等扶贫主导产业,采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式,全面构建“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的三位一体的产业扶贫体系。如在产业入户扶贫中,紧紧依托贫困群众个人意愿,积极扶持到户产业项目,先后投入26.14亿元,按照牧区人均6400元、农区人均5400元的标准,引导扶持44.35万有意愿、有能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实施特色种植养殖、农牧产品加工、农牧区旅游餐饮、客货运输、电商物流等到户产业发展项目,构建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产业扶贫确保了贫困群众收入,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发展村级扶贫产业中,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产业扶持思路和“集体引导、个人自愿;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抱团取暖、脱贫越线”的产业资金扶持举措,通过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企业带动等模式,实施了农牧业开发、农牧业生产服务、乡村旅游等脱贫项目,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2018年,省级财政投入17.7亿元,按贫困村50万元,非贫困村40万元的标准安排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实现了402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全覆盖,使之成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先导力量;在发展产业园扶贫项目中,青海着眼于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和“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增效益、强带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园项目,积极吸引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园区发展,实施农牧业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农畜产品加工、大规模蔬菜种植、特色养殖、饲草料种植、有机肥生产、中藏药材种植、光伏产业、休闲观光等扶贫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扶贫产业,推动扶贫产业实现集聚化和规模化。各地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使扶贫产业园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8年,青海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建设了39个贫困县扶贫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7万户、15.8万人,吸纳劳工就业超过8000人。

2、持续推进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弥补就地扶贫的不足

继续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先手棋”,着重解决“往哪里搬、怎么搬、搬迁后怎么办”的问题。按照土地流转经营、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补助、融资平台配套、贫困户少量自筹的方式,对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农牧民实施易地搬迁。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切实把后续产业培育、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先决条件,充分利用迁出地和迁入地资源禀赋,积极扶持培育扶贫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每个搬迁村至少有一项扶贫产业、每户有一项增收项目。如海西州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伊克拉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永花,通过发展养殖业发家致富,从根本上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目标,有效地弥补了就地扶贫的不足。

海东市累计投资21.68亿元,共搬迁14711户52976人,涉及6县区的321个村。乐都区马厂乡、芦花乡、中坝乡和民和县新民乡、北山乡实施了整村整社易地搬迁项目,全市共有97个村实现整村搬迁;乐都、民和、平安、循化等县区采取进城(镇)上楼集中安置模式,加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3、积极推进其他形式的扶贫项目,丰富了扶贫攻坚的内容和形式

在大力实施就地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的同时,青海还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扶贫项目,充实了扶贫攻坚的内容,丰富了扶贫攻坚的形式。如推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劳务输出扶贫项目。

海东市创新发展“拉面扶贫”模式,开展“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培训,从业人员达到3876人,经营性收入7895万元,实现利润2086万元。在拉面经济带动下,海东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海东“拉面”劳务经济、“枸杞采摘”、乐都区“蒲台水暖工”、平安区“古驿平安绣”、互助县“彩虹五金”、循化县“撒拉艳姑刺绣”、民和县“南疆劳务”为代表的劳务输出品牌,向省内外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1.2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

海南州贵德县拉西瓦镇叶后浪村与海西州诺木洪枸杞种植基地签订集体劳务输出雇用合同,每年解决120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逐步构建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就业创业工作新体系;强化行业扶贫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项目。如海东市根据《2018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行业扶贫工作引领单位业务工作,挂牌成立了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行业扶贫指挥部,积极稳妥地开展水利扶贫,解决了3.83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电力扶贫,解决了57个贫困村、24个易地搬迁扶贫点的电网改造,19个深度贫困乡镇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林业扶贫,解决了148个贫困村村庄绿化、公共绿地等任务。开展通讯扶贫,解决了614个行政村通4G网络问题。开展健康扶贫,解决了67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127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开展教育扶贫,明显提高了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海西州實施“雨露计划”贫困生补助项目,为278名贫困大学生及贫困职校学生发放补助金131.1万元,进一步减轻了贫困家庭就学经济负担,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抢抓“互联网+”历史机遇,开展电商扶贫项目。如海北州进行电商扶贫示范州建设,筹集2720万元,建成4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5个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55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53家电商企业先后入驻国内天猫商城、淘宝旗舰店、中食网等知名电商平台,销售黄蘑菇、牛羊肉、菜籽油等本地特色产品30余种,完成线上线下销售额3100余万元。门源、祁连、刚察三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海西州乌兰县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吉仁公司注册的“茶卡盐湖”贡羊成为中粮“我买网”销售的青海惟一农副产品,吉仁公司成为京东自营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电商平台+公司+贫困户”、“电商平台+合作社+贫困户”等电商扶贫模式,为扶贫产业示范园实现品牌推广、开拓市场和拓宽销售渠道打下坚实基础,为广大贫困群众就近就地致富插上了“网络翅膀”,同时,也发展了农牧产品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线下体验和线上销售、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延伸产业,促成了特色种植养殖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农牧区电商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各种产业扶贫项目,青海基本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在目前已脱贫的27.7万贫困人口中,86.3%享受了产业扶贫政策。到2018年底,全省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贫资金73.31亿元,占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的73%。产业扶贫实现了39个县级扶贫产业园、1622个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和光伏扶贫产业项目、402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4.35万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五个全覆盖”,到县、到村、到户产业扶贫体系全面构建。

脱贫攻坚的经验和启示

在近年来的扶贫中,青海根据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县情、符合乡情、符合村情、符合民意的扶贫举措,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总结出了好的经验和启示。

(一)领导重视顶层设计

青海目前取得的脱贫成绩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领导下取得的。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和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及时成立机构,充实工作力量,与其他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严格落实党政第一责任和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制,通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压实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定期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各级常委常务会、推进会、专题会等会议,及时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各地脱贫攻坚指导意见、行动计划、责任实施办法等制度、指导意见和规章,形成以脱贫攻坚方案为总纲,以“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为引领,以各地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专项实施方案为抓手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脱贫攻坚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为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各级扶贫领导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县乡村,围绕脱贫攻坚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各乡镇在开展精准扶贫及当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切实做到工作目标明确,项目规划可行,措施具体,取得实效。

(二)因地制宜培育产业

推进产业扶贫,选准产业最为关键。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严格遵循“立足资源禀赋、符合群众意愿、坚持长短结合、突出市场导向”的原则,在仔细评估各地生产传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条件等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形式,既要兼顾传统生产模式,又要引进现代产业的格局。

青海选择产业项目的程序可以概括为“村里选、乡上评、部门审、县上定”四个环节,旨在确定的扶贫产业既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又能真正形成产业链条,既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又能满足贫困人口诉求,既能为贫困群众解燃眉之急、又有利于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既符合市场导向、又能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海北州,在审视全州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州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建设和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打造脱贫攻坚旅游扶贫示范州、电商扶贫示范州、金融扶贫示范州,建成四县扶贫产业园,累计带动贫困户3161户10892人,年人均增收1200余元。并积极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农牧业稳增收、特色农牧业促增收、生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带增收、综合服务产业助增收。

海南州按照中央关于光伏扶贫的决策部署,积极招商引进投资4.5亿元,分别在共和县廿地乡、贵南县茫曲镇、兴海县子科滩镇建设总容量50兆瓦光伏电站三座,按五年一轮换的形式,每年给三县27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4000元(含税),连续补助二十年,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8年又在海南州光伏园区投资3.43亿元,建设总装机规模50.5兆瓦的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持带动全州1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注重资金要素投入

抓好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不可或缺。青海在扶贫攻坚行动中,不断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了州县级财政扶贫资金,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投入比例。精准配置资源要素,通过农牧区水电路棚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积极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落实扶贫信贷风险补偿资金、“530”小额扶贫贷款、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专业合作社贷款等,成为了扶贫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如海北州争取33个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212个行政村党组织签订“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协议,落实扶贫信贷风险补偿资金8395.5万元,撬动“530”小额扶贫贷款2.6亿元,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专业合作社贷款9.6亿元,其他各类贷款3.8亿元。互助资金涵蓋全州86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资金规模达7204万元,有效解决了扶贫产业资金来源这一首要问题。

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原则,扶持出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出一批农特产品。与此同时,青海还注重吸引社会资金,引进“正大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扶贫,形成产业扶贫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的“聚合力”态势。

此外,青海还积极探索吸纳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或将土地使用权、林地权、草场权等折股量化,以此提高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形成事实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四)注重监督执纪问责,护航扶贫攻坚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青海注重监督执纪问责制度,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推动扶贫攻坚向纵深发展。严格执行产业扶贫项目选择程序确定建设项目,严把“选项、立项、申报、审批、发放、效益”六关,依据《青海省切块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报账制,发挥财政和社会的监督作用,预防挤占、挪用、套取、截留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制定重大项目和重点资金使用“廉政档案”实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扶贫建设项目长效机制。各地还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的要求,开展了不定期的巡察活动。如海东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市级精准扶贫机动巡察和县区精准扶贫交叉巡察相结合的“1+6”巡察工作模式,已完成三轮巡察。创新开展扶贫“三查三确保”专项行动,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9轮次,开展专项巡察4轮次。先后移交问题线索106 条,党政级处分39人,组织处理58人。针对扶贫工作滞后和信访反映突出的56名县区、市直单位和重点乡镇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约谈。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2018年共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77批次140起318人,持续形成震慑。

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8年以来,青海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依赖思想和观望心态严重

青海地处偏远,受自然条件和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制约,广大农牧民群众多以农牧业收入为主,尤其是广大牧区,绝大部分牧民仍以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整体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影响,群众思想落后保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自主创业能力弱,“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难,严重制约着脱贫致富的步伐。一些贫困户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短期投资行为,缺乏长远打算。政策给予的产业扶持资金到位后,多用于改善生活,不事生产。有的贫困村、贫困户对自主发展产业缺乏思路,信心不足,目标模糊。一些已脱贫的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没有资金补助,有的未全额享受产业补助资金,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及帮扶人员对产业脱贫充满期待,但有想法没办法缺能力,只好抱持观望心态。

(二)扶贫产业选择、培育仍然困难

由于受自然条件、基础条件、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制约,青海部分贫困村仍未培育形成主导产业,传统农牧业占主导地位,农牧业经营方式仍为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靠天吃饭,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底子薄,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农牧业总体收入偏低。在选择产业发展项目上比较单一,产业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增收骨干产业,导致扶贫产业项目选择培育难,形成规模难,管理运营难,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产业同质化、低端化问题突出。因此产业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滞后,产品竞争力弱、市场价格低。部分经营主体(合作社)自身实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强,有些合作社徒有虚名,难以与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贫困户市场导向不足,追求短期效应,盲目跟风种养,产品因同質化严重而面临滞销。尤其农业,受国家政策、产业调整、季节因素、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如海南州贵德县河西镇本科村、尕让村种植大棚蔬菜,投产后发现蔬菜市场行情差,没有销路,致使一些贫困户搭建了大棚,却不敢种植蔬菜,造成财力资源浪费。在一些纯牧业县,牧民随季节性进行转场放牧,贫困户居住分散。牧业海拔高,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周期短,往往会影响扶贫产业的工程进度。农牧区产业扶贫项目多依靠村集体或合作社运作,项目规模小,产业链短,管理营销跟不上、成本控制难度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扶贫产业地域差别“大”、带贫“弱”。受贫困村资源现状不同、贫困程度不一、产业成熟度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各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现状差别较大。从目前情况来看,牧区整合资金投入到农牧业发展领域的产业收益相对较高,人均分红最高达到了1194元。农区周边旅游业发展相对较好的贫困村扶贫产业收益较之周边无资源、无产业的贫困村扶贫产业收益高出很多。产业扶贫尚未形成规模和气候。部分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牢,企业发展能力有限,帮扶协议停留在纸面上,具体帮扶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细化完善。

(三)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由于资金有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量缓慢。虽然省级财政筹集了一定的专项资金,但数目有限,难以持续扶持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各地普遍缺乏经验,因而项目实施方式简单,大多为购买商铺、入股分红等形式,达不到培育产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预期效果。如海南州,贫困村引导资金多专注于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在农牧业开发、兴办实体经济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海东市25个深度贫困乡镇为省定深度困难乡镇,没有纳入国家深度贫困范围,因而在政策资金扶持方面无法享受国家的支持,推进深度脱贫攻坚工作难度很大。由于扶贫产业注入的资金少,企业底子薄、规模小,壮大难。如海北州祁连县,扶贫产业到户资金以6400元/人的标准下达,为杜绝出现“撒胡椒面式”扶贫,祁连县整合资金实施资产收益项目,但投资额度仍然远跟不上实际需求,以村为单位整合资金额度小,扶贫产业选择的空间十分有限。并且,产业到户资金是一次性拨付,产业发展后续资金支持不够,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壮大产业规模困难重重,影响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扶贫资金的使用也多不合理之处。按照青海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要求,到村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到涉农企业、合作社等,要享受10%的资产收益,且负赢不负亏,多数甚至全部涉农企业、合作社无法满足10%的分红要求,企业合作社不愿吸收扶贫资金,致使产业扶贫资金项目选择比较难。按照扶贫资金投资类项目实施要求,实施产业投资收益类项目,投资主体要有实体抵押,多数企业、合作社限于自身规模,不能满足抵押要求。

(四)不能完美地平衡生态保护和扶贫攻坚之间的关系

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而使生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脱困问题的解决。由于目前生态环保约束条件趋紧,很多扶贫项目前期手续相对繁杂、落地较难。果洛州久治县全境在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限制,很多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牧民群众安全住房、通村道路、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受限受阻。很多牧业区还不能完美地平衡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抓生态建设,耽误了扶贫攻坚。抓扶贫攻坚,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仍不够严

青海各地扶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较突出,各类督查、检查、考核重量不重质,因而问题多多。2018年,青海查处了扶贫攻坚中3起不担当不作为的案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不够有力,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发挥不充分,推动精神脱贫不够;有的部门监管责任缺失,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比较薄弱。2018年,青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963件、立案317件、处理1099人。扶贫领域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扶贫攻坚的进一步发展。

几点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要求,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的预期,还需要持续做以下工作。

(一)加大内生培育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①为有效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勤劳致富、光荣脱贫,要大力推广“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的扶志(智)模式。要举全省之力,深入开展“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宣传教育活动,扶贫工作队和干部要进村入户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要充分利用手机平台向贫困群众发送惠农、富农政策信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要把扶贫与扶志、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结合起来,与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家教家风结合起来,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新风正气,改变陈规陋习,打击歪风邪气,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通过政策宣讲、思想引导、典型引路等方式,使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让“自主脱贫”意识不断强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社会舆论和思想意识基础。

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实施,旗帜鲜明释放出“扶贫不扶懒、扶贫不扶看”的工作导向。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组织59家能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成立“能人议事会”,推行扶贫分红资金与贫困户平时参与培训、务工相挂钩的奖励性分红机制,有效转变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了自主脱贫的积极性。

(二)突出抓好扶贫产业培育

按照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扶贫产业园的要求,加快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需自下而上选择,自上而下审批相结合的办法,细筛精选,要有绝对的可操作性和绝对的增收成效才能付诸实践,培育扶贫产业。贫困村在选定产业时,既要防止群众因传统观念影响、信息掌握不足等的制约,难以准确界定合适脱贫产业的不足,同时也要避免县、乡统一要求的生拉硬套,应从贫困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现状、传统产业成效、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等多种因素分析、确定一村一种或一村多种的产业形式。县、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就适宜、可行的产业模式组织专家认真论证。通过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合理演算,拿出最详尽细致产业计划,形成可复制的样板模式。

主导产业确定后,各级政府要帮助贫困村统筹谋划、精细管理,指导、审核、把关规划、立项,组织实施,盯住每个环节有序推进,确保其产业能立得住、行得通、见实效。要支持和鼓励乡村能人勇挑大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心骨”、“领头雁”作用;要号召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见识广、脑筋活、思路宽的优势,借助政策红利,培养产业发展的致富能人;要动员和激励驻村工作队同志和村“第一书记”踊跃参与“产业脱贫”的实践,以拓宽村产业脱贫渠道,完成帮扶任务。培育扶贫产业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传统产业的推行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产出少、周期长,新型产业见效快、收益高,但推广有一定阻力和风险。要科学研判、合理布局,即要挖掘传统产业潜能,又要发挥新型产业注重质量、生态与效益的优势,对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园、休闲观光产业园、有机牧场、新兴复式种养殖基地等大膽引进、积极推广,并在土地流转、项目立项等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力求新型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行业扶贫

行业扶贫作为构建金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政府主导扶贫攻坚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各行业应该明确部门职责,充分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发挥自身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便利,支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扶贫项目,持续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文教事业、改善公共卫生、改进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真正推动地区的扶贫攻坚发展。具体来说,青海要充分发挥交通、水利、电力、医疗卫生、通信、文化、金融、科技、电商及市场体系建设、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等专项建设的作用,把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色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四)大力推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扶贫模式

从青海扶贫的现状来看,“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扶贫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社会扶贫资源,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开发草原管护员、林业管护员及其他一些社会公益性岗位。积极整合各部门技能培训资源,根据贫困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丰富、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务输出,将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群众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五)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是青海扶贫攻坚的重要保证。继续争取省级以上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注入产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与措施,积极吸引区域外的资金参与到本地的产业培育发展中来。在企业与农牧区贫困户的合作中,既要保证贫困户的真正收益,又不能挫伤企业在推动产业扶贫中的积极性,必须创新合作方式。如对于缺乏致富能力、无生产项目,但有贷款意愿的农户,要通过“农户+企业”、 “农户+合作组织”、“农户+致富能人”等方式集中使用贷款,签订严格的合作协议,建立约束机制,并以一定的现金收益进行分红。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入股办法,如对于农户不愿意经营的大棚、土地、林地、草场,以及一些政策性补助,都可以作为农户的股份在合作中入股并享受一定的收益;加大在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组织的力度,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探索多元开放的资金融资渠道,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六)加大扶贫督查巡查力度

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提高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基层单位、一线扶贫干部的指导、服务、支持、监督力度。整合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量,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坚决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结合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转变督查方式,坚持经常性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以暗访为重要形式,加大督查力度,重点以责任落实、措施落实、项目落实及进展情况作为脱贫攻坚督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持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责任。通过明察(专项督查)和“四不一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搞陪同、直入村户)暗访,做到发现问题,直接反馈,真正以督促行、以查问效,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严格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公示公告,认真受理扶贫监督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举报事项。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立项、实施、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审计监督与行业监督、业务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对扶贫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检查指导,确保项目资金有效落地、安全高效使用。全面落实督查巡查工作机制,强化政策监管、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加大通报力度。

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处理好短期减贫与长期发展、贫困地区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利益、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关系,实行由户到村、由村到乡、由乡到县的脱贫成效评估机制,做到贫困户认账、当地老百姓认账、第三方认账。

加强扶贫廉政建设,将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进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坚决杜绝贪占挪用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要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抓好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要增强整改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举一反三,把巡视发现的问题和扶贫领域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一体解决;把巡视整改与今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集中精力抓脱贫,又要巩固成果防返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持全面整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定期报告整改情况,形成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注释

①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qhfpj.gov.cn/qhportal/news/f3a0964e-4e8e-4c6d-a7de-3e7181253d0a.html

作者:占录

第2篇:广西脱贫攻坚发展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关键环节,在减贫、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充分肯定了广西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也意味着易脱贫群体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是常规措施难以奏效、脱贫难返贫易的贫困群体,脱贫攻坚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深度贫困问题更加突显,机遇与挑战更加多变,如何攻克深度贫困地区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广西未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是全国贫困人口超过500万人的6个省区之一,涉及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众都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处于条件限制最多、扶贫攻坚最难攻克的堡垒。至2015年底,全区还有538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0.6%,贫困人口绝对数排全国第四位,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全区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4个,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区定贫困县21个,天窗县2个,享受待遇县3个,贫困县占全部县市区的48.6%;105个县(区)有扶贫任务,占全部县市的94.6%,有5000个贫困村,占全部行政村的34.9%。

2016年,广西减贫人数居全国首位,中央对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广西综合得分位居一等(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估全国第二名),是全国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区市之一。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中西部22个省(区)2015年度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广西综合得分97.37分,居全国第一位,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99.76%,居全国第一位,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97.21%,居全国第二位。

广西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

(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积大,是全国重点贫困片区

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早在“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就是全国重点区域。广西的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边境地区、南岭山区、水库移民区和自然保护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的宜用性差,特别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部分地区甚至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缺乏基本生产发展条件,脱贫致富难度大。广西有35个县(包括6个“天窗县”)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占全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65%,是国家连片扶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之一。

(二)贫困程度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2015年,广西仍有一半的自然村(屯)未通硬化路,贫困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比例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12.4、10.2个百分点。全区还有12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占总数的22.3%,其中还有几十万饮水困难人口。全区有3.7万个自然村(屯)未通路,需修建公路64542公里。其中,河池市31605个屯就有7961个未通路,占25.2%,按目前资金投入计算,需三十六年才能全部解决。全区尚有部分村屯多年未通电。

(三)贫困户劳力少文化低,自我发能力弱

广西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大都少于平均水平,最贫穷的贫困户通常是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贫困户劳动力的平均供养人口远高于平均水平。从一些典型调查的数据来看,贫困户中人均一个劳动力要供养约1.5个以上非劳动力,而非贫困户人均一个劳动力仅供养约0.3个非劳动力成员,还有不少纯老户、无劳动能力户。广西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不高,2014年广西农村劳动力文盲或半文盲率为1.87%,初中以下文化占78%,比同期全国水平高6个百分点。而农村贫困人口的整体文化层次更低,2015年广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数高达95%,贫困群体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广西农村平均水平。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造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

(四)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高,民族贫困的群体性特征突出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38%,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广西的贫困区域与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度重合,少数民族占贫困人口达85%;广西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41个是少数民族人口超过30%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区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除恭城瑶族自治县于2012年被摘掉国定贫困县帽子以外,其他11个民族自治县都属于国定贫困县,3个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有2个是国定贫困县,1个是区定贫困县;全区59个民族乡均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乡镇。可见,广西民族贫困的群体性特征较突出,特别是高山瑶族的贫困程度最深,是扶贫攻坚的最难堡垒。

(五)发展差距大,县域经济缓解贫困作用弱化

广西贫困地区与全国全区发展差距大,且发展速度慢。2013年,广西2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4254元,仅相当于全国的37%、全区的46.5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03元,相当于全国的60%、全区的78%;2014年广西500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510元,只相当于全国的56%。2013-2014年两年间,广西贫困户比上年增收分别为783元和774元,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79元和996元,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同时,县域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边际作用递减,扶贫资源漏出以及扶贫资源使用效率低,寄望于通过经济增长和“涓滴效应”来减缓贫困越来越难以实现。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成效

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提出以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以超常力度、超常措施推进脱贫攻坚战,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按计划全面完成,重点县、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扶贫移民搬迁、社会扶贫、整村推进等工作扎实开展,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从2011年我国第二个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和精准扶贫推进以来,广西减贫速度加快,2012-2016年五年间减少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约120万人,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10.1个百分点。2016年,据国家统计局核定,广西减少贫困人口111万,减贫人数居全国首位,比上年增加23万人;减贫速度25%,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了943个贫困村、4个自治区级贫困县(邕宁区、龙圩区、陆川县、合山市)脱贫摘帽。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切实把增加收入作为脱贫致富的核心,紧紧围绕劳动力和土地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等,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有效破解稳定收入瓶颈。2016年,广西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石漠化片区县共33个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比2012年增加3297元,年均增长12.5%,比同期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6.6万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3071元,比上年增加167元。

(三)扶贫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广西深入实施“10+3”优势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旅游业、农林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其中54个贫困县发展桑园152.11万亩,收入达54.06亿元,同比增长24.94%;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脱贫人数达29.5万,约占脱贫人口5.25%。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引进了18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组建完善了13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8000多人。电商扶贫迅速发展,23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农产品网点2300多家,全年生鲜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65亿元,增长30%。

(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广西紧扣年度脱贫摘帽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有路通村屯”“有住房保障”“有饮用水”“有公共服务设施”“有电用”“有电视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截至2016年11月底,累计投入591688万元,修建20户以上自然屯屯级道路约2.01万公里;累计投入335548万元,解决约10.38万户贫困户住房问题;累计投入76432万元,解决13.43万户贫困户饮水问题;累计投入58182万元,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完成50个贫困县电网升级改造共1450个项目,改造户表16.8万户;累计投入5415万元,解决约5.9万户贫困户收看电视问题。

(五)扶贫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为进一步配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2016年出台了“1+20”个精准扶贫系列文件,构建起涵盖机制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帮扶、改善民生、产业扶持、脱贫摘帽等方面的具有广西特色、更为完整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在创新扶贫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不仅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亲自担任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还增加了17个成员单位,而且开创性地在领导小组下增设了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等7个专责小组,专责小组设在工作任务最直接相关的厅局,由该厅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相关厅局领导任副组长,促进专责小组常态化运行,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科学的识贫方法体系,创新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必要前提,识别准确与否决定了整个脱贫攻坚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有效解决扶贫对象精准问题,广西在2012年和2014年两次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推进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创“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①入户调查评分和划定分数线的精准识别方法体系,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开展了拉网式大规模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要求贫困村所有农户都入户调查识别,非贫困村对在册贫困户和新申请贫困户的农户入户调查识别。同时,全面采集5000个贫困村及其所有自然村(屯)以及部分非贫困村自然村(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信息,为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1、科学建立识贫指标体系。广西统筹专业部门力量,对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结合广西具体实际,精心设计涵盖农户人口、耕地、住房、劳动力、子女入学、病残成员、农机、家电、饮水安全等18类98项内容的指标体系,形成全区统一的入户调查评分表,以此统一全区识别标准。

2、务实开展识别调查工作。2015年10月中旬通过“视频会议和分头讨论”的形式召开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按照《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入户调查评分工作进行精心培训,自治区四大班子成员全部参加,总人数超过25000人,规格和规模均前所未有。自10月下旬以后,按照自治区、市、县、乡、村、屯六级联动的要求,全区共组织了25万名工作队员和干部,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调查了全区488万农户、2000多万农民群众,累计录入427.45万户、1889.93万人的信息。

3、严格设定和执行识贫程序。统一将入户评分结果录入广西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立全区精准识别贫困户数据库,以县为单位,按照国家统计局核定的贫困人口数划定各县贫困人口分数线。各地根据分数线,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确定本县贫困户名单。经过数轮数据核查和农户家庭成员财产检索,共识别出634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2.46个移民搬迁村(屯)并建档立卡,全區精准识别准确率达98%以上。

4、动态管理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建立健全贫困户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广西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贫困户、脱贫户、贫困村的信息数据做到每半年更新一次,同时加强对新贫困户、返贫户的重新认定、跟踪帮扶和动态管理,做到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应退必退,不断提升真扶贫、扶真贫的整体水平。

广西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在方法和程序上构建了相对科学、开放的工作机制,有利于最大程度避免优亲厚友和乱戴“贫困帽”的现象,力图在县级层面实现贫困人口的统筹,避免层层分解贫困人口带来的弊端。整个识别过程覆盖面大、工作流程设计科学、工作措施要求严格,被称为广西“史上最严”的精准识贫,为下一步的精准帮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扎实推进“八个一批”,落实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和关键。广西坚持实行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差异,因地制宜,因貧施策,在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广西实际的“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路径。

1、扶持生产发展一批。2016年,广西通过扶贫项目和企业示范带动,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支撑和辐射力强的地方特色扶贫产业,增强产业扶贫带贫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指导作用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从自治区层面编制了《广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及养殖业、林业、特色加工业、旅游扶贫等分项规划,将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作为扶贫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求每个县遴选确定5个县级重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2个备选优势特色产业,1-3个村级重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自治区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扶持,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确保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

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和发展了股份合作经营、“企业+劳务”、“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联动发展、订单农业、委托生产等经营模式。2016年,广西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3595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5786家,同比分别增长35.4%和27.6%;54个贫困县共引进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88家;8个预摘帽的贫困县引进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1家,平均每个县近9家;1000 个预摘帽贫困村组建完善了1381个农民合作社,实现了村村有合作社目标。

三是抓好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产业引导。引导贫困村按照特色化、组织化、多元化和“大中小”“长中短”相结合来发展扶贫产业。加强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贫困户参与到扶贫产业当中,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扶贫教育培训。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广西产业脱贫春季大行动”和“广西产业脱贫秋冬季大培训活动”。打造100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遴选1000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在职中专学历教育。

五是强化展会和电商扶贫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组织筹划好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广西“第一书记”扶贫农产品展示会等,组织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微助八桂”扶贫公益活动,大力推广“空中农贸市场”的电商扶贫模式。

2、转移就业扶持一批。截至2016年底,广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3.75万人次,54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1.3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劳动年龄段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06.75万人,54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1.3万人次。

一是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全区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强对岗位需求信息的精准推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行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重点建设24个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提高创业金融扶持力度,帮扶一批贫困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加强村级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建设,实现“就业社保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

二是以“托底安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落实新增就业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加大扶贫类服务岗位开发力度;建立109个就业扶贫基地,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部署就业扶贫车间试点工作,在每个贫困县重点建设1-2个扶贫车间示范试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此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实行公务员考试费用减免。

三是深化粤桂扶贫劳务协作。广西与广东签订省际劳务扶贫协作协议,建立跨省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机制,在河池、百色两市举办对口帮扶广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开展在粤务工贫困劳动力统一返乡过年活动,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乘坐火车(动车)返乡过年。

3、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十三五”期间,广西约有100万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广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148亿元,竣工建设住房33647套,完成搬迁入住12.196万人。

一是加强工作规划和平台建设。编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绘制全区移民搬迁“红线图”,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移民搬迁的省级投融资主体——广西农投集团,采取“统贷统还”模式进行融资。

二是通过实施分类搬迁安置和提高搬迁补助标准确保“搬得出”。尊重搬迁户意愿,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对有劳动力且有转变就业方向或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引导其进县城、进园区、进集镇安置;对劳动力相对较弱的贫困户,以进中心村就近安置为主。提高搬迁补助标准,减低贫困户自筹压力,规定国定贫困县、片区县(不含天窗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25万元;规定贫困县、“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3万元,其他面上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35万元。

三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水平确保“稳得住”。提高服务移民群体的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对整体搬迁按照“人地分离”、引进社区化管理,移民群体由安置地居委会负责管理,原迁出地的土地、山林、宅基地等资源由村委会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对搬迁移民实施免准迁证,对暂时不想把原户籍户口迁入城镇的移民,允许保留农村户口,支持他们继续享受原来的政策待遇。

四是通过促进就业和股权收益实现“能致富”。实行“一扶四免三优先一确保”就业扶持政策,通过扶持符合条件的搬迁移民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以及系列免费培训和优先推荐就业,确保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支持移民土地、扶贫资金、营利性物业折股量化到户,推行物业合作社,增加移民财产性收入。

4、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广西2016年开始精准实施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县级中专、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学生学业、教师队伍等八大帮扶计划。2016年,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有30個县(市、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标准。

一是强化基础教育发展。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十五年免费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免保教费和普通高中阶段免学杂费;义务教育从“两免一补”扩大到“三免两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农村寄宿生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和发放营养膳食补助);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扶持,2016年贫困地区义务基本教育建设资金28.74亿元,占总投入的55.6%。

二是大力推进职教扶贫。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并实现100%就业。在全国率先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职学校教师“非实名制”人事制度改革、校企合作等政策,下放职业院校设置审批权和专业设置审批权限,启动新一轮全区中职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共设置393个高职专业和247个中职专业,开设“巾帼励志班”、“百川励志班”、“博世励志班”、“励志圆梦班”等,基本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三是搞好学业就业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100%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就业帮扶实现两个100%,对建档立卡的毕业生实施100%帮扶,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

5、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生态扶贫的扶持对象为居住在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地区的贫困人口,帮助他们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受益水平,加快脱贫步伐。

一是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加强统筹利用各项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特别是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安排了1.4亿元用于推进生态扶贫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贫困人口从事生态公益岗位。引导推进市县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努力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生态脱贫路子,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互相促进。2016年广西共安排6579名贫困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员、护渔员、护堤员等生态公益岗位,截至2017年6月底,这一数字增加到31298人,增长了53倍。

6、医疗救助解困一批。广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占23.3%,每个这样的贫困家庭均有一名以上家庭成员患有各类大病或慢性疾病。广西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针对贫困人口采取源头扶贫、集中救治、慢性病管理、兜底保障等措施,推动健康精准扶贫。

一是巩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保障网。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广西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围绕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筑牢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保障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助、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建立健康扶贫商业补助医疗保险、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和建立医疗兜底保障机制等措施,突出源头健康扶贫特色。如规定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按个人缴费标准60%以上给予补助;参保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实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2016年,广西在15个贫困县(市、区)试点“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规定参加新农合的贫困人口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只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实在无法付清还可以向医院申请分期付款。计划到2018年,广西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将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7、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截至2016年底,广西农村低保对象为290万人,其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55万人,占全部低保人口的53.45%,占贫困人口的34.29%。

一是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通过加快政策、对象、保障标准、动态管理、信息数据、主体责任、社会力量和绩效考评等“八个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低保对脱贫攻坚的兜底保障。

二是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截至2016年12月底,广西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年初的2556元提高到2982元,比全国农村低保保障标准高30元。2016年7月1日起,广西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由平均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40元。

三是实现工作管理机制有效衔接。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和办理时限,制定部门转介办理程序,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和机制。2016年底,广西1243个乡镇 (街道办)建立健全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建立了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畅通救助政策“最后一公里”。

8、边贸政策扶助一批。广西沿边8个边境县(市、区)中有5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其中3个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广西沿边贫困人口为39.3万人,占广西边境地区总人口的15%,占广西贫困人口的8.7%。广西通过实施边贸扶贫工程,积极探索边贸扶贫新路子,2016年沿边8个边境县(市、区)外贸进出口达1681.6亿元,占全区外贸的53.1%,同比增长4.1%。边贸发展带动了一批贫困边民增收致富。

一是创新边贸扶贫的贸易组织形式。成立边民互助组,组建以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每组成员20人以上,每组吸纳1户贫困户的边境贸易“1+N20+1”扶贫模式,带动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边境贸易,有效增加边民收入。2016年广西边民互助组发展到552个,参与互市的贫困边民增加近20%。

二是创新边贸扶贫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和发展了“边贸+落地加工”、“边贸+专业市场”、“边贸+电子商务”等产业扶贫模式。建成龙州、凭祥、东兴3个边贸扶贫产业园,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建材、海产品、机电、红木、轻纺服装、跨境电商、旅游和美食文化、互市区一级市场和大型综合零售市场”等十大类边贸专业市场建设,指导边境地区创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边民可以购买互市商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实现边境贸易、跨境加工与扶贫协作互动发展。

三是创新服务边贸扶贫的金融模式。给贫困边民发放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推动银企合作,解决互助组的经营资金问题。互助组的贷款资金既可直接参与边贸获得收入,也可免税额入股分红,同时指导东兴市、凭祥市建设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中心,实现边民互市商品的现场交易和结算规范管理。

此外,广西还全力开展“十大行动”,即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农村电商扶贫行动、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贫困户产权收益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金融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配合“八个一批”脱贫攻坚战推进,保障了精准帮扶整体工作质量和脱贫减贫成效。

(三)推动机制模式创新,强化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对于及时掌握贫困信息、精确调整帮扶措施、完善脱贫攻坚政策等至关重要。广西始终突出精准要求,不断完善“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的精准管理模式,抓好重点目标对象的精准管理。

1、精准管理贫困对象。出台了《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全区统一高效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区级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当中。

2、精准管理扶贫资金。出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绩效考核管理试行办法、“十三五”全区脱贫攻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等政策措施,抓好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

3、精准管理扶贫重点项目。重视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前期论证、评估和审批,以及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质量、资金到位情况和规范使用情况等跟踪监测,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或倍增效益。

4、精准管理扶贫档案。在全国率先出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试行办法,成功打造了马山、陆川、平南、邕宁、上林、田阳、龙州、金秀、都安等9个示范点,有力推进了精准扶贫档案精细化、程序化管理。

(四) 细化责任加强督导,严格精准考核

精准考核,是检验帮扶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帮扶措施是否奏效、脱贫成果是否真实的重要法宝。广西实行非常严格的扶贫考核评估,加强对脱贫攻坚各领域各环节的精准考核。

1、完善脱贫摘帽标准及脱贫程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年人均纯收入的贫困标准,广西进一步细化了脱贫指标和脱贫程序,制定了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脱贫摘帽退出标准,②在脱贫程序上采取由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双认定”脱贫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抓好“严标准、严计划、严程序、严评估、严销号”,实现严格脱贫、精准脱贫。

2、层级建立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设立若干专责小组,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3、加强工作督导。自治区组建2个督查组,每周到县乡村进行督查暗访,形成专报分别报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适时回访,在年底贫困县考核中扣减平时成绩。

4、加强对市、县年度扶贫开发成效的考核。出台了设区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除了按要求接受国家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和省级交叉考核外,自治区每年还聘请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形成了扶贫考核倒逼机制。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广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造了一些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电商扶贫的“空店模式”还获得了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廣西经验、广西智慧。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空店模式”、“农金村办”金融扶贫和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的经验。

(一)电商扶贫的“空店模式”

“空店模式”也称为“空中农贸市场”,是由广西科技厅、天峨县与广西空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探索和创造出的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空店模式”自开创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减贫脱贫成效,经验做法亦可复制推广。

它的实施分两个步骤:一是贫困户可以把家中自产的零散农产品送到设在农村社区的空店收购点,空店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并当场付现金,实现了贫困户的零散“土货”通过“空店”直接变现;二是“空店”把这些“土货”集中起来,统一包装成100元、200元等百元农产品包,然后依托空店公司的50多万注册用户、上万家线上店和300多家设在城市社区的实体店,实现城乡之间、供需之间点对点无缝对接销售。“空店模式”突出了科技综合应用,形成“空店平台建设、政府支持、第一书记推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和城市居民消费”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解决了农村分散家庭种养农产品销售难和偏远贫困村物流难两大问题。从贫困农户角度来看,它既方便交易又刺激贫困群众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从消费的社区居民角度来看,它利用的是社区居民对减贫脱贫的一种支持和同情心理,同时又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原生态土特产品的消费需求,社区居民在品尝大山深处原汁原味的“土货”的同时,也实现了“用嘴扶贫”。目前,“空店模式”在广西全区得到大力推广,2016年已覆盖10个县156个贫困村,有效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明显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带贫减贫作用明显。

(二)田东县“农金村办”金融扶贫模式

2016年以来,广西全面推广田东县“农金村办”模式,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截至11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6675.93亿元,同比增长11.58%,完成年初确定目标。 田东县“农金村办”金融扶贫模式取得明显的反贫困效果,主要在于创造性地把行政村作为金融服务接入点,把金融支持扶贫工作前置到村、精准到户,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其经验做法及成效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有效衔接机制,将金融机构有利要素集聚到村。充分利用田东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政策利好及各项支农政策的支持,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先行先试,激活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及涉农组织,快速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效率。

二是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机制,形成县政府、人民银行、乡(镇)政府“联合推进”与村、镇、县“三级联动”的信用建设格局。通过采集信息、评定信用等级、确定信贷额度、发放农户贷款证等工作,不断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征信体系建设成果已投入使用,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进行差异化授信,既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也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

三是升级“农金村办”金融服务新机制,将贷前调查、贷款发放、贷后监督、保险咨询和费用收缴等工作落实到行政村,建立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和农金业务协管员机制,妥善解决农户与村两委、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等的矛盾关系,搭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互信共赢合作平台,营造了利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

四是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和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大力发展联接农业产业和经济利益的农民互助金融。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县政府出资成立助农担保公司,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抵押贷款等,最大限度地分散信贷风险。同时,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开启再贴现窗口,保持农户后续金融帮扶渠道畅通。

(三)“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建设

“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占地400多亩,首期开发50亩,是全国首家以“扶贫”为主题的产业园。产业园区依托广西扶贫创业产业发展联盟,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以“农民脱贫、政府分忧、企业发展”为出发点,旨在建立一个全区扶贫产品集中流通和统一展示“第一书记”扶贫成果的巨大交易平台,重点解决全区6500个第一书记项目产品终端出口、消费者食品安全、农业物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商家“最后一公里”配送等一系列难题,让全区各地的“第一书记”扶贫产品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新模式。产业园区以社会民营力量为主,运营团队由20多个企业负责人组成,形成庞大的扶贫资源平台。该产业园在2015年10月开园初期,就吸纳了广西区内外400多家爱心企业签约入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建成扶贫农产品体验馆、扶贫培训院、扶贫书画院、“一县一厅”展厅、电商楼一条街等硬件设施。产业园打造的典型亮点功能,包括科技扶贫、培训扶贫、产业项目扶贫、大商贸扶贫、金融扶贫5项功能。针对一些扶贫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产业园还多次组织参与“爱心救市”活动。到2016年底,报名入驻产业园区的爱心企业突破1000家,形成一个巨大的扶贫资源库,为5000个贫困村及在扶贫一线工作的数千名“第一书记”提供资源输出,助力精准扶贫。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5年底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以来,广西举全区之力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八个一批”“十大行动”,用“绣花”功夫抓好精准帮扶,创新了做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攻坚成效。但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旧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一)发展要素组合效率降低,深度贫困问题更加突显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系列扶贫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广西脱贫攻坚形势大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广西易脱贫的贫困群体已经基本脱贫,但深度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经过摸底分析,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表现出“两高两缺两差两低四重”的共同特征,致贫因素多维复杂,③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真正攻下深度贫困这个堡垒,所需扶贫资源和力量的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庞大。然而,广西目前的社会资源与精准扶贫对接机制不够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机制仍有不足,发展要素组合效率降低、要素功能疲軟以及资源投入瞄准偏差等问题不断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攻克深度贫困的合力。加之深度贫困地区自身资源匮乏,甚至缺少扶贫资源进入和扶贫项目落地的基本条件,造成了紧缺资源却又阻滞资源的“悖论”。

(二)新常态带来诸多挑战,扶贫产业带动效应更难发挥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目前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取得了一定的减贫成效,但是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农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等带来系列变化和“阵痛”,扶贫产业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冲击。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放缓,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等政策调整加强,对广西部分县域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影响了县(市、区)原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也打击了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的信心。二是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农业政策转向支持竞争性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加快结构性调整及其引发的市场风险的双重困境。广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大部分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很多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发展仍持观望态度,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盈利增收情况不容乐观。三是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难度增大。广西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缺少资源、缺少资金、缺少龙头企业的问题,贫困群众也普遍缺乏生产技能、种养技术、发展资金,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很难找准增收效益好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扶贫预期效果难以形成,其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的效应更难发挥。

(三)不平衡发展现象加剧,贫困户增收瓶颈更难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广西脱贫攻坚也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广西完成脱贫任务的最大短板在于贫困对象的稳定增收问题,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加剧,使得贫困户增收面临更大困难。一是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作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从广西范围来看,不同县(市、区)之间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同一个县(市、区)的乡镇之间、村屯之间、农户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市场占有力和竞争能力差距悬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易受挤占,贫困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显薄弱。二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差距扩大。环境恶劣、发展条件落后的边远山区,家庭成员老多病多、外出务工人数少的家庭,文化水平低、技术门路少的农民,发展和增收都相对缓慢,成为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三是农民务工增收更加困难。经济新常态引起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许多用工企业对“技能型”农民工需求增加,“劳动型”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普遍素质低、技能缺乏,难以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务工性收入大幅减少,增收压力日益加大。

(四)脱贫攻坚形势复杂多变,扶贫政策措施更需及时完善

近年来,广西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扶贫政策已由“1+4”文件优化升级为“1+20”文件,相关部门配套政策也不断推陈出新,为全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我们也发现,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更多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相对缺少前瞻性、长远性考虑,难以适应脱贫攻坚形势变化和更高的精准要求;一些扶贫政策前后调整变化的衔接调适问题也需要加以重视,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之后,自治区、市、县级层面的政策调试如果不及时跟上、补位,会导致基层扶贫工作时常陷入被动。当前,广西已经全面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冲锋号,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县(市、区)既要奋战年度脱贫摘帽任务,又要统筹推进建档立卡“回头看”、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确保按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更加需要统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的扶贫政策作为支撑。

(五)脱贫工作程序及检查督查手段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

从调研情况来看,扶贫手册、扶贫材料确实过于复杂繁琐,耗费了帮扶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脱贫考核存在“以表格论成败”的现象,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也要通报批评处理,让帮扶干部如履薄冰,只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格填写上,无形中又导致出现“表格脱贫”的问题。扶贫手册信息需要帮扶干部频繁上门入户填写、核对,也影响了贫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使贫困群众烦不胜烦,影响干群关系。此外,各种扶贫检查督查太过频繁,使基层政府部门疲于应付。除了对扶贫手册的一些督察暗访,关于扶贫资金、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各种检查不间断的经常性开展,有些县区一个季度迎接各类扶贫检查督查就有十几次之多,一些检查的时间长达半月之久,严重分散了基层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工作精力,下一步需要对检查督查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规范。

对策建议

(一)创新资源整合思路,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难题

加强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变化的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立足实际,继续深入实施“八个一批”“十大行动”,不断拓展和巩固精准帮扶工作成效。一是有序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对于“应纳尽纳”调整入库的贫困人口,要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帮助其加快实现脱贫出列,从而为全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调整出更多资源和力量。二是加快把脱贫攻坚工作重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要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机制,将更多精力转向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把更多扶贫资源和要素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群,全面破解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群的突出制约问题及发展瓶颈。尤其要抓好深度贫困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帮助深度贫困群众彻底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贫困,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后续生计建设能力。

(二)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扶贫综合效益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和关键,应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千方百计谋发展,持续增强农村新动能。一是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可借鉴浙江经验,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美丽乡村”系列活动成果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培养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带头人,推进乡村旅游合作社品牌化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连片旅游扶贫效应。三是紧抓中央最新政策提供的发展新机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把企业、大户、能人、农户等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四是开展农村新型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有效运用“田东模式”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等最新政策,更加积极地探索开展农村新型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行动的益贫效果。五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继续推广“空中农贸市场”扶贫模式,完善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进一步打开市场,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构建城乡联动机制,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渠道

广西农村正处于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要实現对贫困群众增收瓶颈的有效破解,单靠农村贫困地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城市经济的反哺和带动,帮助其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运行良好的城乡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接、市场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和资源对接,提高扶贫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稳定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渠道;二是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培训合作,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加大对“技能型”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适应新岗位的素质和能力,增加务工增收脱贫的机会,减少失业返贫现象。

(四)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充分释放多元政策叠加效应

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只剩下不到四年的时间,可以预见脱贫攻坚形势将会更加多变,正在或将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会更加复杂,仅仅依靠一项或几项政策或措施很难破解各种难题,今后必然需要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脱贫攻坚新变化及时调整帮扶政策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方向准确、方法适用、措施奏效,全面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衔接,妥善解决好扶贫政策发生调整之后的衔接调试问题,对于基层多次反映的共性问题,要深入研究、及时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各县(市、区)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引导。此外,要加强政策集成,通过精准梳理各项法规政策,挖掘多元政策叠加运用的优势,有效应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脱贫攻坚效率。

(五)处理好生态与开发的关系,厚植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优势

牢牢守住生态发展底线,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减贫道路。坚持生态优先与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生计相结合,继续实施生态经济重大工程,加强重点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培育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脱贫增收带动作用,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利用方式向生态循环根本转变,依托电商平台打通生态产品、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与市场之间的对接流通环节,引导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生态脱贫当中,增强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效应。

(六)克服形式主义,强化以帮扶成效为重点的检查核查

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扶贫工作检查督查的制度和形式,防止层层加码、形式主义。一是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扶贫成效检查督查体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现场考察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民增收和住房安全情况等扶贫实效作为检查督查的重点导向,以扶贫手册为佐证,克服“唯手册论”,把好检查督查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加强对扶贫手册填写规范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检查督查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二是建设全区统一的电子扶贫手册信息报送平台。与自治区扶贫大数据平台对接,用电子化手段代替纸质扶贫手册,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填报,实现“扁平化”管理,通过系统填写、电子计算等形式减少人为的手册、数据填写错误,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三是规范扶贫工作问责和激励机制。坚持以正面奖励激励为主,以负面问责处理為辅。加强对扶贫干部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提升扶贫干部帮贫带贫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注释

①“一进”:指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实地了解农户生活质量、子女读书、家庭成员健康等情况。“二看”:指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和农田、山林、种养等生产生活条件。“三算”:指算农户收入、算支出、算债务,作为评议时的一种参考。“四比”:指同本村(屯)其他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五议”:指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

②“八有一超”即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电视看,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十一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电视看、有基本公共服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贫困发生率低于3%。“九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安全饮水、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社会救助,农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

③ (1)“两高两缺两差两低四重”: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耕地缺、饮用水缺,居住环境差、道路交通差,农业效益低、贫困人口收入低,低保兜底任务重、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任务重。(2)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生产要素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社会发展滞后、公共保障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素质能力不足。参见彭清华2017年7月4日在“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梁艳鸿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哲学、社会发展问题、反贫困研究

作者:覃娟 梁艳鸿

第3篇:2020年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报告

全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2020年,凉山如期取得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决定性胜利,为全国乃至世界反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凉山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2020年后凉山彝区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治理难度升级,如何实现脱贫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仍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凉山彝区反贫困的重点和难点。

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州视察精准扶贫工作后,凉山彝区贫困治理在全国脱贫攻坚中的战略地位得到突显,为凉山彝区扭转贫困面貌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凉山州委、州政府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的实施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改变凉山州贫困治理原有制度安排和策略,因地制宜推进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

凉山州脱贫攻坚典型做法与举措

从1986年中央政府改变以往救济式的扶贫方式,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开始,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始终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列,①得到国家给予民族地区和贫困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扶贫工作一直是凉山州内的重要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扶贫实践路径。党的十八大后,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凸显,制度性压力从国家下传到凉山州各级政府、贫困村,使各级政府必须调整过往的扶贫实践路径,才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变“科层运作”为“内部动员”

一是重组组织架构,动员职能部门参与积极性。精准扶贫前,凉山州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建构主要依托横纵交错的两条组织体系。横向体系是指包括扶贫开发局在内的专门性职能部门和同级的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和生态环境局等相关性职能部门。纵向体系则是指地方职能部门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的“双重领导”。精准扶贫后,凉山州改变科层组织日常运作的模式,建立“州负总责、县市主体、乡镇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体制,成立州县乡三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暨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党政权威和权力资源,将州内扶贫工作全部纳入政府的统一指挥和集中协调;统筹管理全州扶贫资源和扶贫力量。为凉山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整合扶贫资金,动员基层主动性。精准扶贫前,财政扶贫资金是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能够获得的最主要扶贫资源。但分项投入、多头管理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扶贫资金的严格规定制约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将扶贫资金使用的责任、权力、资金、任务下放到县级。凉山州将11个贫困县全部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范围,规定了州级层面统筹整合的资金范围。2017年凉山州11个试点县整合涉农资金47.55亿元,2019年整合的涉农资金增加到67.69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农户补助,满足当地扶贫工作和贫困人口的需要。

三是建构“大监督”格局,动员行政资源整合效率。在中国行政体系中,督查机制是让科层组织运动化的有效手段,对各级党委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监督,在横向层面可以有效化解职能部门间冲突,协调部门间关系,在纵向层面可以重点跟进项目,坚决贯彻上级决策,及时解决疑难问题。②精准扶贫前,凉山州已经加强了对彝家新寨等大型综合扶贫项目的监督。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建构起部门职能监督、舆论媒体监督、群众日常监督与党委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职监督等多渠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大监督”格局。

四是建立贫困对象退出激励机制,动员贫困对象销号意愿。精准扶贫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缺少统一的贫困县退出机制。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建立了贫困对象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对象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制订贫困对象退出计划。尤其是明确了贫困对象退出后,在2020年以前可以继续享受中央、省级和州级各项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动员贫困对象销号意愿。2016年,凉山州454个贫困村,11.35万人脱贫;2017、2018年分别有500个贫困村,13.98万人、19.94万人脱贫;2019年,4个贫困县、318个贫困村、14.2万人脱贫。

五是突出以干部为主体的考评制度,动员干部工作积极性。构建科学精准的扶贫成效评估体系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前,凉山州已经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以扶贫工作各项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为考核依据。精准扶贫后,凉山州改变过去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向,以干部为主体,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重大任务承诺、综合考评和党员专项考核等方法,把握干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动员干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激发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

(二)变“单一对象”为“双重瞄准”

精准扶贫前,国家以县域或村域为主的扶贫单元掩盖了区域性致贫因素和个体性致贫因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将非贫困地区内的贫困人口排斥在扶贫资源的瞄准范围外。在实施了“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中,扶贫项目对非贫困户的覆盖率也显著高于贫困人口,导致“精英俘获”现象。脱贫攻坚把贫困人口作为首要的扶贫对象,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可以避免以贫困地区为对象造成的扶贫资源分布不均问题。2016年国家强调脱贫攻坚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避免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单纯的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引发边缘贫困户的不满。为此凉山州专门建立了同时瞄准“贫困户+区域”的识别机制。

一是瞄准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识别管理追踪机制。凉山州采取以县为主体,分级负责的方式,通过農户自愿申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会议选出贫困户,公示经过驻村工作队代表签字的初选名单,名单提交乡(镇)审核,逐级上报县人民政府、州扶贫开发局和四川省扶贫开发局,以县为单位形成贫困户名单,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建立收支台账。利用州、县、乡(镇)、村、户五级精准扶贫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对贫困对象实行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通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防止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因特殊原因返贫。对接社会救助,对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以及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而可能返贫的家庭。

二是瞄准贫困村的识别帮扶机制。精准扶贫后,凉山州按四川省“一高一低一无”③的标准,识别出贫困村2072个,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贫困人口9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8%。其中,还有188个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200元,贫困发生率高于22%,无村集体经济收入,有7项以上指标达不到四川省标准的“极度贫困村”。

三是瞄准“区域+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人口的基本结构决定了扶贫工作顶层设计的框架格局。④精准扶贫前,凉山州对不同致贫原因的人口结构分布不清晰。精准扶贫后,凉山州识别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11种导致贫困户贫困的主要致贫原因和人口分布结构。总结了交通基础薄弱、水旱灾害频繁、排灌能力不足和农田排灌设施薄弱等区域性致贫因素,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是瞄准“区域+贫困户”的项目体系。项目制是各级地方政府按照中央要求,自上而下以专项资金的方式配置资源和地方投入配套资源的制度安排。精准扶贫前,凉山州根据不同的资金使用要求、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不同的扶贫口径,实施了多种多样的扶贫项目和工程,统筹河谷地区、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住房改造,统筹公共服务与生活习惯改善,但仍没有解决项目碎片化问题。精准扶贫后,州内针对区域性致贫原因和个体致贫原因,推出了涉及农业产业、工业专业、旅游、商务等多个方面的“23+1”个扶贫专项,具有明显的体系化特征。并落实了项目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具有统筹化的特征。

(三)变“合作帮扶”为“互嵌援助”

发达地区援助贫困地区是帮助贫困地区缓解贫困面貌的常态化行动策略。精准扶贫前,援助帮扶凉山州的主体有东部发达城市、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州级机关、县级机关等,向凉山州贫困县输出资金、项目、技术和人员。精准扶贫后,凉山州把综合帮扶力量作为扭转凉山州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重要力量,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传播者,联合援助力量把帮扶凉山州的行动策略从“合作”变为“互嵌”。

一是援助主体调整增加,让帮扶干部深度融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由广东省珠海市调整为广东佛山市。定点帮扶凉山州贫困地区的国家机关增加到9个;帮扶凉山州贫困地区的省级单位增加到29个省直属部门(单位)、33所高校、13家医院、25家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帮扶凉山州贫困地区的州级机关增加到146家;新增中央、四川省属10家国有企业定点帮扶凉山彝区贫困县。对口帮扶凉山彝区的省内县(市)增加到江油市、宜宾市翠屏区等11个市(区),“一对一”帮扶11个贫困县;安宁河流域的5县1市对口帮扶州内56个极度贫困村。精准扶贫后,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到贫困地区驻村成为统一的国家行动。凉山州不仅把选派干部驻村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也把大规模选派优秀青年干部驻乡、驻村作为培养民族地区干部,输入现代化理念,改变贫困人口传统观念的重要契机,重视发挥帮扶干部作用发挥。

二是援助行动规范有序,推动精准化的互动连结。四川先后出台了《携手共建佛山-凉山扶贫协作示范工作方案》《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援助帮扶的形式、目标和重要任務。主动加强与援助单位对接,共同制定援助规划、援助内容和援助领域。扶贫援助行动走向目标精准、策略共决、行动规范的实质性互动连结的状态。

三是援助领域灵活,弥补扶贫工作短板。通过援助为凉山彝区发展带去了资金和项目,也将支援拓展到了新村建设、卫生健康、农村小水利和乡村旅游多个领域。注资村集体经济,共建产业园区,助推消费扶贫,点对点采购贫困村农特产品,全面拓宽销售渠道,搭好产销对接平台,形成利益共享及资源充分整合的互嵌融合状态。除了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为非建档立卡农村困难家庭提供建房资金,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四是转移输出劳动力,嵌入发达地区工作。社会发展开放性程度是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封闭性会限制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的形成。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职业地点的流动既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手段,也有利于增加贫困地区社会开放性,增加贫困地区与外界的相互了解。精准扶贫后,援助单位和城市改变以往单纯向贫困地区输出资金、项目的方式,不仅为贫困人口提供职业培训,还帮助拓展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服务,协调做好有意向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输出工作,跟踪在外务工贫困人口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

(四)变“一方主导”为“多方参与”

中国的扶贫工作一直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市民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少。但仅靠政府力量不能完全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需要,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精准扶贫前,四川省慈善总会、珠海市扶贫基金会和香港道德会等社会组织就通过物资捐赠的方式参与了凉山彝区的扶贫工作,但企业和市民个体却很少参与到凉山州的扶贫工作中。凉山州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企业主体加入,对提升凉山深度贫困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和贫困人口现代性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凉山州充分发挥省州县三级工商联合会作用,依托“万企帮万村”和“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等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作为帮扶方,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接触市场经济。2019年,结对帮扶凉山州贫困村的民营企业达到268家,覆盖167个贫困村。帮扶企业涉及农业产业、生物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矿业开发多个领域,采取以购带捐、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产品研发、捐赠扶贫和智力扶贫等多种途径帮扶凉山州贫困地区。

二是搭建市民直接参与扶贫事业渠道。凉山州支持普通市民直接参与扶贫。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让爱心市民和企业直接对接贫困户需求,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扶贫日”活动,表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发挥示范效应,组织志愿募捐活动。依托凉山州归国华侨联合会,发动侨界力量参与扶贫活动,团结引导国内外侨界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

凉山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容村貌落后曾经是凉山州贫困的具体表现。精准扶贫后,凉山州贫困地区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交通大力改善,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出行困难的问题;降低了贫困地区季节性缺水的发生率,提高了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增加了贫困地区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扩大了村委会、卫生院和图书室及居民居住集中区域光纤覆盖面积,提升了贫困地区对外通讯的能力。统一配置了功能完备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文化院坝和民俗文化活动广场,开辟了“一村一幼”专门性场所,村公共厨房、水冲公共厕所、垃圾填埋场、卫生室、文化室和广播室等,为村民提供社区公共空间。鼓励贫困户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探索了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烟等)”生态模式和“家庭养殖-户用沼气-家庭种植”庭院经济微循环模式,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作为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以集中供气“小型养殖场-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种植示范园”家庭农场和大型沼气工程“大型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为依托,建立种养循环、集约高效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给,还能减少贫困户支出,增加贫困户收入,为贫困户“改圈”“改厕”,养成良好卫生習惯打下基础。

(二)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坚守生态底线,11个贫困县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力度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河湖连通等大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为荒山增绿;通过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及退耕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稳步提高草原产草量,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为牧民增收提供可靠的生产资料保障;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实施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兑现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护草员公益岗位,让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草管员。现在,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土地退化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现状得到初步控制,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稳定。总的来说,凉山州贫困地区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让贫困村生态面貌得到恢复和维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三)基础设施发生巨变

凉山州位于川西横断山区,受地貌复杂多样,长期面临交通建设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需求与交通运输的总供给不协调,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不畅等问题。精准扶贫后,凉山始终把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工程,全力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工程,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各类公路等级,增加高速公路数量,不断降低交通运输水平对州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2020年6月,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乡村客运开线正式开通,彻底结束了凉山州贫困村不通公路的历史,标志着四川省、凉山州全部乡镇和建制村都具备了通车条件。截至2020年底,凉山州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9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2万公里,增加217个乡镇、2897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完成2500公里通乡通村破损路面整治,建成计划内农村公路路侧安全护栏4145公里。凉山州贫困地区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发达地区交通发展差距正在缩小。

(四)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精准扶贫前,凉山州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居住在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内,没有稳固的住房,部分居住地点海拔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在17县市1067个村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其中彝区10县1048个村、其他7县市19个村;实施彝家新寨住房建设66616户,其中彝区10县65524户、其他7县市1092户;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1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49.7亿元,州级资金3.4亿,县级资金4亿元;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3万余户28.4万贫困人口。农户住房面积从原来不足20平方米提高到60平方米以上,从危房到住上安全住房,彻底改变了贫困群众“冬不敝风、夏不遮雨”的居住条件,从根本上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为贫困户实现脱贫提供坚实的基础。全面完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建或改扩建村内道路2839.6公里、维修改造171公里、完成入户路建设2053.1公里、解决21068户用电困难、改善安全饮水 37550户、实施环境绿化21283户、新建垃圾处理池1040个、完成公共排污设施279个、新建“1+N”多功能活动中心24.1万平方米、新建公益和商贸场所507个,发放“四件套”或“六件套”6.6 万余套,项目实施村全部达到“一低七有”退出标准。

对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实施整体或部分搬迁是全国贫困地区应对“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重要脱贫举措。精准扶贫前,凉山州就已经通过实施搬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的特困乡、特困村的村民搬迁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精准扶贫后,凉山州扩大“易地扶贫搬迁”规模,针对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应搬尽搬”。据统计,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全州17县市,共安置74429户353200人,其中,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2670户345652人;安宁河谷地区5县1市1759户7548人。截止2020年12月,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及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全部完成。

(五)医疗底网凸显效能

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中,健康扶贫领域和医疗卫生发展成效显著。精准扶贫前,凉山州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体系薄弱,“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普遍存在,卫生健康意识薄弱。从源头上减少贫困人口因病返贫、致贫发生是凉山州兜实网底,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重要环节。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21种患病率高、治疗费用负担重的重大疾病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得到提高。截至2020年底,州内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5.17%,11个深度贫困县控制在4.46%,贫困人口不再缴纳住院押金,切实减轻了住院压力。凉山州还扩大了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补偿范围,把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原深度贫困县进一步控制在5%以内。免费为贫困人口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提供艾滋病抗病毒药品和抗结核药品。落实贫困孕产妇县城内住院分娩全免费政策,2020年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22%。凉山州县级医院医疗能力显著提升,11个贫困县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二甲,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2020年9月,11个贫困县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和全州2072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用药设备种类得到丰富。全州具备医学学历合格村医配备率达到98.7%,有效缓解了医学专业背景医疗计生人员数量缺乏、年龄偏大、学历和职称层次低,业务能力弱的困境。

(六)教育赋能深度推进

精准扶贫后,凉山州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截至2019年3月底,凉山州已完成校舍建设300多万平方米,运动场100多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小学D级危房彻底消除。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场地、设施、设备得到充分保障,能够为适龄儿童入学提供良好的入学环境;学前教育经费得到充分满足、落实,学前幼儿保教费得到全部减免,贫困户教育支出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得到充实优化,能够有计划、规范化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等教育活动。2019年,“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项目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惠及学前儿童近27万余人。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域内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

(七)村级治理能力提升

贫困治理是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村庄是传递扶贫资源的“最后一公里”,村级治理能力与贫困治理成效密切相关。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座谈会上指出:“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精准扶贫后,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公司企业等外部力量的帮扶下,凉山州贫困地区村级组织的领导能力、村委会的行动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村级组织领导能力得以增强。凉山州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通过定期邀请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培训贫困村基层党员等方式方法,规范了贫困村党组织生活,拉近了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距离。加强了贫困村党员对党中央扶贫政策、社会治理方针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了党员意识,更新了党员价值观念,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村级党组织成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实地走访、调研考察贫困户,与村民拉家常、讲政策、办实事、解民忧,坚持做到红白喜事、生病住院、节假日“三必去”,拉近了贫困人口和普通村民与党组织的距离。

村级组织行动能力得以增强。借助驻村工作队、对口帮扶等外部力量,与村委会共同开展扶贫工程和项目,共同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机会,帮助贫困地区的村干部突破彝区传统治理策略。通过逐户校准建档卡,宣传扶贫政策,分析工作要求,逐项核实贫困户需求,逐条抓好工作落实,普及工作流程,接受扶贫检查和评估,既提高了村干部和贫困户对新规则的接受程度,也提高了党员和村委会在村民中的威信和规则意识。长期以来,在农村工作中,由于政府部门政策太多,导致凉山贫困地区的村干部对国家政策执行目标理解不一致,影响了村委会治理行动的执行力。驻村干部的进入,帮助村委会干部重新确定对目标的理解,将村级治理的合法性、现实性和合理性与目标充分融合,村委会的执行能力得到提高。针对彝区深度贫困地区村委会链接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能力普遍偏低的弱点,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委会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带动村委会想方设法通过金融贷款、动员社会关系、吸引公司、企业入驻和商业保险等方式增加扶贫资金引进渠道和引进规模,利用当地优质资源,吸引优秀人员返乡创业,探索了“公司+基地+村委会+合作社+农户+保险”等多种模式,整合村内建设的资金资源。引导村委会积极利用科技扶贫普及产业技术和实用生产技术,利用金融扶贫普及金融信贷技术,让链接资金和技术的能力,成为村委会链接资源能力的支撑。

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得以增强。随着凉山州贫困地区与外部社会交流增多,接触到更多先进的治理理念,能够用更现代化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并注意协调贫困户与边缘贫困户的关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就业工作,落实兑现政府就业创业扶贫激励政策。定期组织贫困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时开办农民夜校,在村内新增公益就业岗位,及时对接招聘会信息,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做好劳动力转移输出,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协同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宣传工作,改变彝族传统医疗卫生观念和治疗方法,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组织贫困人口进行体检,安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工作、视情况给予非贫困人口临时救助、大病救助支持。抓好“一村一幼”,为幼儿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利用“德古”等传统民族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创新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八)移风易俗成效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向,治穷先治愚,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而且能够‘走得远’。”凉山彝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历史上大小凉山彝区“家支”作为主要社会组织形态,曾长期主导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贫困人口家庭财富意识、商品意识、文明法治意识淡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相伴相生。精准扶贫后,凉山州通过制定《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和“四好”创建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在贫困面貌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精神面貌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破除陈规陋习、培树现代文明新风,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摒弃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习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更加清晰,禁毒防艾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生育观念得到刷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通过农家书屋、农民夜校、外出务工、“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极大地拓宽了凉山州贫困人口的信息来源,能够有效改变贫困人口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固有观念。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日益良好,人畜混居、柴粪乱堆、污水横流的现象大为减少,彝家新居内“六件套”齐备、客卧厨卫功能齐全,家家有庭院、户户有畜圈。贫困人口积极参与“三建四改五洗”,争创“四好”,更加关注自身形象,讲究环境卫生。

2020年后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2020年后凉山彝区虽然按现行标准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但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依然呈现出区域性的整体欠发达状态。

(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亟待优化升级

精准扶贫后,凉山州积极促进贫困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第一产业发展迅速。构建了粮食、烟叶茧丝、果蔬、畜禽、调味品、林产品、水产品、花卉、酒类、冷藏物流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园区、生物工程及食品园区,支持苦荞、果蔬和畜禽等延伸产业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马铃薯主食化研发中心。注册了“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商标),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截至2019年底,全州累计创建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四川省名牌产品20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在城郊结合部、乡镇周边、民族文化浓郁、地域风格突出的新村新寨,发展乡村旅游业,截至2019年底,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村5个。但根据《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为21.9∶33.4∶44.7,与四川省三大产业结构10.3∶37.3∶52.4相比,第一产业占比明显较高,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偏低,州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二)安宁河流域与凉山彝区差距仍然显著

安宁河谷位于凉山州,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沿途流经凉山州的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和冕宁县,安宁河流域的5县1市历来是凉山州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据报道,2017年,凉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480.9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安宁河谷地区5县1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6.59亿元,占全州总量的73.4%,同比增长5.7%,安宁河谷流域5县1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凉山州比重超过7成。2020年,安宁河谷5县1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5.18亿元,占全州总量的66.7%,同比增长4%,安宁河谷流域5县1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凉山州比重超过六成。数据提示,虽然经过三年脱贫攻坚,凉山彝区11个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州的占比有所上升,与安宁河流域6县市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差异仍然显著。

(三)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难度大升级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有1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换穷业,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全国第二,共新建安置点6000多個。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全州17个县市,共安置35.32万人,占到了全凉山州贫困人口的36%,是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总量的25.6%,凉山州新建安置点1490多个。其中,800人以上的大型集中安置点超过24个,有2个万人集中安置点,分别位于美姑县和昭觉县。大型易地扶贫安置点大多位于县城周边,同时具备农村村落和城市小区的部分属性,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落,也不能和城市小区等同,安置点内的居民多来自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思想观念保守,缺少谋生技能,面临生产生活方式骤变、社会关系重组和文化心态重建等诸多问题,也给集中安置点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特殊困难脆弱群体返贫风险仍然极大

贫困是客观的社会经济过程,度量贫困的标准——贫困线是个动态概念,要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而贫困线的每一次调整都会随之带来贫困人口规模和数量上的变动。⑤凉山贫困人口虽然在现行标准下实现了脱贫,但仍然面临极大的返贫风险。在消除绝对贫困阶段,凉山州委、州政府采取的精准扶贫措施使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等途径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而老少病残等特殊群体需要靠社保兜底。尽管老少病残等特殊群体也将随着凉山州社保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而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但大部分人仍难以跳出低收入群体。这些特殊群体除了具有较高的生理脆弱性外,还极易受自然条件变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重返贫困状态。

对策建议

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工作”。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把“有机衔接上升到统筹衔接”。凉山州11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凉山州应抓住机会,实现从巩固脱贫成果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转型,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020年凉山如期取得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决定性胜利,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大民生需求得到了基本保障。但由于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滞后,2020年后凉山州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性的公共服务水平。一是继续保障、提高对贫困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防治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等现象的发生。二是提升非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凉山彝区除了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外,还有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群体,要继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让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019年凉山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4085元,低于四川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55774元,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才能不断提升州内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是社会风险的分散机制,也是通过再分配来确保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凉山州在脱贫攻坚中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新机制、新路径。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虽然经过脱贫攻坚阶段,凉山州已经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但仍面临巩固发展集体经济,促进现代乡村和新型城镇演进、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稳定发展等新问题、新挑战。凉山州应在坚持全面贯彻实施中央和四川省委城乡基层治理重大部署基础上,结合凉山实际,巩固发展成果,同步开展社会治理、产业就业和公共服务,把城乡社区建成具有彝区特色的生活共同体。

注释

①凉山州11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是:美姑县、金阳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普格县、喜德县、盐源县、木里县、越西县、甘洛县。

②陈家健.督查机制:科层化的实践渠道[J].公共行政评论,2015(2).5-21.

③“一高一低一无”: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四川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④张翼.当前中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国际经济评论,2016(6).77-85.

⑤郑长德.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思路与路径研究[M].民族学刊,2018(6).1-10.

参考文献

[1]陈家健.督查机制:科层化的实践渠道[J].公共行政评论,2015(2).

[2]张翼.当前中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国际经济评论,2016.

[3]郑长德.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思路与路径研究[M],民族学刊,2018(6).

作者简介

陈 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陈序

第4篇:脱贫攻坚验收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卡

乡村,位于县东南,距离县城50公里。为我县非贫困村。全村由3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318户935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04人(原34户116人),其中:2016年脱贫34户116人。全村有残疾人34户36人;低保3户3人;五保户3户3人;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14户44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9户67人。

二、脱贫攻坚主要做法

(一)抓项目推进,强化致富保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对标户消号“一超六有”,着力抓好水、电、路、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发展产业,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坚持以产兴村、以产富农,加强产业项目帮办服务,着力扶持支柱产业,加快产业提升、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一是持续发展花椒、生猪养殖产业,在原有花椒种植、生猪养殖的基础上鼓励农户摈弃“等靠要”的思想,勤劳致富,大量种植花椒树苗,饲养生猪,扩大规模,以提高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二是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针对野生动物对传统农作物破坏损失较大,村两委通过组织村民种植重蒌、羌活、铁棒槌等道地中药材,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三是尝试种植羊肚菌、魔芋等特色产业,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达标情况

(一)村一低五有情况1.村全村现有建档贫困户33户104人(原34户116人),2016年脱贫贫困户34户116人。目前,村贫困率为0%。2.2014年-2018年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通过“返还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当归种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当中。3.2014年至今,村借助各项扶贫项目,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安全饮水、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等建设。4.村卫生室面积60平方米,配备有专职村医一名。5.乡村已配备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文化室配套建设图书室阅览室20平米,现有藏书1000余册。并配套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5.村全村现已完成通信网络提升,实现3g以上互联网覆盖,全村大部分村民已用上移动互联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二)贫困户一超六有情况全村已脱贫贫困户收入均已超过2018年3600元的最低标准,脱贫人口均不愁吃、不愁穿;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和辍学现象,义务教育就学率达100%;脱贫人口参加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100%;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户户有安全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水、电、路、网质量等级需进一步巩固提升,以便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致富。(二)生态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村地质灾害多,受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影响,导致基础设施年年修、年年毁。目前已开始逐步进行综合治理,但群众安全隐患还未完全排除,亟需彻底解决。(三)产业培育有待进一步跟进。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区位、人才技术、销售渠道和市场变化等等方面的影响,产业发展门路较窄,缺乏长效机制,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品牌影响力,对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及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四)贫困农户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加强。部分贫困户把贫困当做习惯,主观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由于发展生产要素短缺,虽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1.村通村、通组路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包括维修改造村道5公里,新建通组路13公里,村一社黑桥新建等建设内容,进一步改善村社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村活动室、老年协会、幼儿园维修提升项目。通过村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及村卫生室维修等项目,完善3.村河堤建设项目。争取村河堤建设1.3公里,项目建成可进一步改善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保障村民出行。4.村风貌改造项目。力争对全村房屋进行统一风貌改造,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错落有致,特色鲜明。(二)产业结构调整以传统农业为依托,不断巩固壮大生猪养殖、花椒、中药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合理引导扶持、规范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实现户户有门路、人人有增收。(三)村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文明村寨、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等陈规陋习。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将我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平安乡村。

第5篇:脱贫攻坚验收相关问题解答2

关于脱贫攻坚检查验收相关问题解答

一、检查验收指标

核查脱贫人口错退和贫困人口漏评情况,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要评估指标,人均纯收入为辅助指标,综合进行评判。

(一)关于“两不愁”

1.“不愁吃”,指根据居住地饮食习惯,农户有能力通过自产或自购,满足口粮需求及补充一定的肉、蛋、豆制品等必要营养食物;饮水有保障。

2.“不愁穿”,指根据居住地环境,农户有力自主购买或通过亲属购买,做到四季有换季衣服、日常有换洗衣服。穿衣主要靠社会捐赠、接济的,不属于穿衣有保障。

(二)关于“三保障”

“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义务教育有保障

农户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贫困户家庭中,没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辍学的,认定为义务教育有保障(因自身身体原因不宜上学的除外)。

2.基本医疗有保障

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临时医疗救助等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患重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得到了补助报销。

3.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检查评估时,农户居住房屋达到住建部门规定的A、

- 12人均面积不超过 25 平方米;资金控制:D级危房改造补助2.1万元/户,差异化补助1万元/户,易地扶贫搬迁人均补助1万元。若在“双控”内造成负债超过1万元的,不作为脱贫处理;但超标准建购房或高标准装修造成负债部分,不计入正常负债。

二、如何理解常年在外打工?

指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半年及以上时间。

三、如何理解家庭常住人口?

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外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四、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要做好的三件事? 一是算清收入账。逐户逐项核算收入,完善收入台账,做到算账清楚,贫困户认可签字;二是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坚持因户施策,梳理贫困户应享受的政策和未享受的政策,若存在应享受未享受的政策,必须上报镇村按相关规定落实到位;三是精准掌握贫困户信息。对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成员信息、致贫原因等情况全面掌握,心中有数,并完善相关信息表册。同时,《脱贫攻坚明白卡》、《到户政策明白表》、《政策宣传单》、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项目清单公示、收入规划表等完善后要张贴上墙(户上墙资料未完善的,建议参照县扶贫办以前下发的模板制作,若已做得比较规范、完整的可不再更换)。

五、要重视两类特殊群体的佐证材料收集?

一是非贫困户争当贫困户的;二是应脱贫的贫困户不愿意脱贫的。收集的材料包括:1.住房、教育、医疗等“三保障”情况;2.收入状况证明材料(老人户还需提供子女家庭情况,是否具备赡养能力的相关佐证);3.享受的政策情况,如打卡发放记录、领取花名册等;4.收集民主评议会议记录、调查核实过程资料、图片(影像)资料等;5.其它相关佐证资料。

六、如何提高群众认可度?

一是通过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把书面政策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给群众听,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二是坚持因户施策,精准落实“六个一批”到人到户扶持措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三是要做到村务全面公开,尤其是贫困户、低保户评议,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行“村上榜、户上墙”,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受益对象等全面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广大帮扶干部要坚持用脚丈量民情,用实际行动排解民忧,带着感情、带着温暖进村入户,真心实意把贫困户当成亲人,经常性与贫困户交心谈心。

- 56 -

第6篇:某村脱贫攻坚摘帽验收工作任务分工清单

(分工合作统筹相结合)

一、总统筹——何开明。期限:验收结束前。

二、信息校核、平时日常数据的交际——王俊。期限:23日前。

三、2020年收入情况的录入;

帐卡册、国扶系统、感恩袋(教育清单发在微信群里、需有春秋季)、联系卡中信息一致;

致贫原因与扶贫措施一致;

2014年至今帮扶手册的填写。——各包片责任人。期限:23日前。

四、贫困户“一超六有”。——各包片责任人协调帮乡单位、帮扶责任人解决。期限:25日前。

五、安全饮水、广播电视——何开明,包片责任人负责排查。期限:25日前。

六、村七有材料——何开明、孙艺。期限25日前。

七、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各包片责任人负责,海来曲日、马海计划、吉来曲哈、两位社长、妇联协助。期限25日前。

八、建好明白人队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何开明、海来曲日包片责任人。期限25日前。

九、建好10本台账(监测户、边缘户、五保户、低保户、举家外出户、自主搬迁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户、独居老人户、问题户)。——孙艺、海来曲日。期限23日前。

十、建好带路人。——何开明。

十一、提前做好资料准备工作(村情、乡情、特殊困难花名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政策情况单、村示意图等;

准备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义务教育保障、产业扶贫、信贷、就业扶贫、驻村帮扶、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分年度措施、脱贫攻坚典型材料县级相关部门资料)——何开明、孙艺协助。期限:25日前。

十二、五个一考核材料。——孙艺、何开明协助。期限:25日前。

十三、暖冬行动。——何开明协调帮扶单位,包片责任人协调帮扶责任人。期限:25日前。

十四、环境卫生、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支部活动室——吉布五呷、刘军。期限:验收结束前。

十五、微心愿——吉布五呷、刘军、海来曲日。期限:26日前。

十六、五件套(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何开明,海来曲日督促、统计。期限:27日前。

十七、宣传标语。——何开明、乡上。期限:25日前。

十八、村社全体干部在需在村上待命,随时等候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安排,协助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开展工作。——海来曲日。期限:验收结束前。

瓦渣甲古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10月21日

第7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脱贫攻坚情况,促进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要求,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贫困户和帮扶企业、视察产业基地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较为广泛、细致、翔实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后,我市有省级贫困县x个、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x人。截至目前,已脱贫xxx人,剩余xx人。贫困发生率降至x.x%。据测算,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xxx元,与xx年相比增长xx元,增幅达到x.xx%。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为:因病xx.x%、因残xx.x%、缺劳动力x.x%、因学x.x%、缺资金x%、缺土地x.x%、其他(缺水、因灾、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x.x%。目前看,全市脱贫攻坚一直保持较好态势。近两年,省考评组针对我市三县一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考评,总体排位靠前;x县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考评,得到了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央巡视组在我市随机抽查了两个县、四个乡(镇)和五个村后,给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很好”的评价。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以xxx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注重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政治上高度重视,激发脱贫攻坚的工作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动脱贫工作。一是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了市、县两级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x次,市政府常务会x次,全市大会x次,各级调度会xx次,专项督查xx次,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二是选优配强帮扶力量。我市四个班子领导同志能够以上率下,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每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x个贫困户。省、市、县三级分别向xx个贫困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x县选派了x名后备干部到任主抓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或副局长。同时,举办了第一书记培训班,印发了《x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十项制度”》,加强了帮扶力量。三是主动学习成功经验。召开第一书记互查互学现场会,各县(市、区)之间交流了经验;先后到省内xx市、xx市、xx县、xx县等地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省外到xx省和xx省部分市县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四是提早开展冬春行动。制定《x市脱贫攻坚“冬季行动”实施方案》,变“冬闲”为“冬忙”,实现了“xxx”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开展春季帮扶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送物资、备春耕”、“送技术、助发展”、“送温暖、解难题”等帮送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开展春耕生产,助力脱贫攻坚。五是从严从实督查考核。xx年,市级层面对市直包保部门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成效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对市级领导干部推动工作落实、脱贫产业项目进展、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等共开展x次督查。县(市、区)级层面或联合两办督查室、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单独开展高标准严格督查共xx次,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科学进行动态调整,筑牢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围绕档内、档外、往年脱贫人口这“三类人群”,狠抓了“两识别一核查”(档内再识别、档外识别、往年脱贫人口核查),深入开展了精准再识别工作,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五步识别法”,在县级范围内加强数据比对,识别结果让“身边人”把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由xxx人调整为xxx人,进一步打牢了精准脱贫基础。识别结束后,及时指导各地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到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和我省大数据平台,实现建档立卡规范运行,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档案资料等内业管理,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备,工整、清晰。

(三)落实脱贫资金项目,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质量。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市已累计实施脱贫项目xxx项,完成投资x.xx亿元。在xx年实施脱贫项目xxx项的基础上,xx年建设脱贫项目xxx项,其中:续建脱贫项目xxx项,新建脱贫项目xxx项。中央财政投资xx万元,省级财政投资xx万元,市县财政投资xx万元。市县两级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全力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各地在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的同时,加强对资金、项目的检查审计,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把脱贫产业项目所有权划归村集体所有。另外,注重谋划长远项目,比如x县建设的xx兆瓦光伏发电项目,x县建设的果松镇民宿旅游项目等,让贫困人口长期有稳定收入。通过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在吃、住、行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市广播电视和通讯通达率达到xxx%,用电质量有保障率达到xxx%,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成员入学率达到xxx%。

(四)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市级层面出台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x市脱贫攻坚规划》、《全市脱贫攻坚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意见。x市出台了卫计、水利、电力等x个方面的支持计划方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出台了《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x市精准扶贫“脱贫保”工作实施方案》等,在提高报销比例、解决因意外事故、大病风险致贫、返贫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xx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区属公立医院治疗实施“四免一减”政策(免床费、免取暖费、免挂号费、免体检费,减收xx%辅助检查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x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的批复》,将xx区、二道江区、x医药高新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xx元/年,较xx年提高了xx元。各地低保标准也全部提高到xx元/年以上。四是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市“全面改薄”项目学校xxx所,达标xxx所,达标率xx%。招聘特岗教师xxx人,为贫困村教师每月发放xxx元补贴资金。x县实行“三免两减一奖”政策(免除学生本费、书费、校服费,减收xx%伙食费、xx%校车费,奖励考上大学贫困新生),启动大学生圆梦计划,为xxx名在校大学生贷款xxx万元。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市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改造房屋质量达标,达到入住条件。六是加大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市水利局与各地签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xx年实施的xx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xx个贫困村,解决了全部xx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动员各界包保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市县乡三级共有xxx个部门、xxx名干部参与包保。一是省直部门带头包保。x位省级领导率领省直xx个部门包保我市x县的xx个贫困村,已投入扶贫资金xx.x万元,其中:自立村xxx万元,马鹿村xxx.x万元,西腰沟村xx万元。二是市直部门深入包保。结合包保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市级领导深入包保县(市、区)、乡(镇)、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的方案》、《关于开展市县(市、区)直包保部门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将领导干部走访调研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全市xx名市级领导带领xxx个市直部门深入到包保村、户,开展走访慰问xxx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折合价值xxx.xx万元,协调落实帮扶资金xx.xx万元,帮助发展脱贫项目xxx项,解决问题xxx个。三是县直部门全力包保。x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xx个部门包村、xx余名干部及xxx户企业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责任制,与贫困户全面对接、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做到了层层落实、一户一策;x县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制定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长效机制,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x昼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xx区开展了“春日阳光行动”,投入资金xx万元,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居住环境。四是进一步充实企业包保力量。在xx年xxx户企业参与包保的基础上,xx年又召开工作协调会,动员市直金融、通信、能源等行业、企业共xx家,动员县(市、区)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共xxx户,充实进包保队伍,壮大企业包保力量。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扶活动。x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xx个文化协会主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驻通部队、x武警、医院主动请缨帮扶贫困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帮扶活动。

(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纪律保障。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担负起保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xx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xx件,占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案件总数的xx.xx%;给予党政纪处分xx人,占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案件违纪总人数的xx.xx%;移送司法机关xx件xx人,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中移送司法机关总数的xx.xx%。

(七)开展全方位舆论宣传,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宣传阵地。制定了《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开辟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专栏,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挖掘和树立了脱贫致富典型xx多个、进行巡回报道xx余次,以“x好人”评选为载体,表彰脱贫攻坚方面“x好人”x人。三是不断扩大影响。录制了《x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专题片,并在全市三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了播放;邀请部分乡村干部、贫困户、脱贫户、行业部门、脱贫办干部等与x电视台联合录制和播放了三期《心桥》栏目;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出发,参与录制了《学习故事会》和《权威访谈》栏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四是刊发脱贫信息。全市共编发工作简报xxx期,在新闻媒体刊播发脱贫工作稿件xx件,其中:国家级媒体上刊播发xx件,省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市级媒体上刊播发xxx件,县(市、区)媒体上刊播发xxx件。省扶贫开发工作简报刊发了xx篇x经验做法;省刊《吉林画报》刊发了x期x做法;央视生财有道系列节目播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新长征》杂志、国务院扶贫开发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国扶贫在线》多次报道x脱贫工作;《吉林x县银色经济助脱贫》获得由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图片类最具网络人气奖。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持较好的态势,但结合中央和省委对我市扶贫工作的巡视情况看,虽然已经整改了大多数问题,但有些措施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是产业项目安排不平衡。个别县乡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贫困村中,x县有x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x县有x个非贫困村,共xx个非贫困村还没有发展产业项目,而非贫困村中也有贫困人口,导致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没有产业项目可以依托,脱贫难度较大,有些项目年回报率过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二是产业趋同风险高。实施的脱贫产业项目缺乏特色,比如,木耳种植项目很多,并且大部分种植和养殖项目还处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没有形成后续深加工、包装、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项目、轻管理的问题,面临着销路差的风险。三是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还有缺口。通过政府投入、部门包保、争取项目资金和各界援助等多种方式,有些小项目得以实施,但有些需要较大投资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仍然存在资金缺口。

(二)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一是群众致富能力弱的问题。有些贫困户思想保守、落后,有些缺少致富本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有些缺少劳动力,有些由于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即使发展了项目,也难以实施,只能依靠分红或兜底,极大地影响了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部分贫困群众思想消极,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

(三)包保帮扶不深入、群众认可程度不高。一是少数单位和个别人仍然固守老观念、沿用老套路、使用老办法,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是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驻村不扎实,对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不深入,存在主观臆断,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切合实际。三是有的帮扶只重视眼前效益,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层面,对如何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思考较少,与“七个一批”结合不紧密,不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

四、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证。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加强对贫困群众教育引导,教育群众自强自立。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贫困群众农业科技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既有心志脱贫,又有能力致富。在贫困户脱贫致富后,包括脱贫后的巩固性,要确保支持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彻底消除贫困群众的顾虑,确保脱贫不反弹。

(二)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传统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加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非贫困村也有产业项目,扩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建设的短板。二是转变观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村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发展家庭农场、林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户的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城市卫生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搭桥联系,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两级的扶贫主体责任,把责任到人、措施到户、督查到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带动表率作用,发挥好包扶人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社会贫困信息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营造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三是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四是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坚持齐抓共管,严格责任管理。要用“管理机制”把包扶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扶贫政策落实好,精准施策贯彻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8篇: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_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_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希望你喜欢。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篇一

这段时间连开了跟脱贫攻坚有关的三个会议,一次比一次重要,最后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我带着会议记录去找了分管领导Z,在跟分管领导回报的过程中,让我意识到,该如何参加会议。

首先要重视参加的会议,认认真真听取和自己工作有关的内容。我之前参加会议都在跑神,玩手机,自然听不懂在说什么,并不是我不重视,而是我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就不具体讨论了。自从我集中注意力之后,我听会就认真多了,也能很快抓取内容了。其次,要搞清楚,这次会议参加的有哪些人,尤其是哪些领导参加,哪些领导讲话。有些领导讲话喜欢讲共性问题,有些领导喜欢讲具体问题,共性问题要重视,哪些和自己行业相关的具体问题更要重视。因为,回去领导很可能问参加的有哪些人,哪些人讲话,尤其是非常重要的领导,一定要搞清楚。第三,要搞清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做哪些。比如,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迎接国家和省市检查,为了迎接检查,就要做好十个一律,再然后,梳理我们交通行业和十个一律有哪些关系,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样思路就非常清晰了。第四,会议之后,要梳理会议内容,自己要搞清楚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和领导沟通。如果不懂的话,就要去跟领导沟通,搞明白搞透,不要去想猜透领导的心思,因为,你没有办法猜透,还不如老老实实问。所以,一个对行业又懂又明白的领导真是大宝贝一样,只有跟着这种领导,你才能搞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怎么做,思维才能得到飞快成长。第五,关于工作汇报,我想说,在工作汇报之前,先要修炼好自己谈吐,不要口吐芬芳,一张口气死个人,也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对领导指手画脚,带着自己的工作进度说,带着自己的问题请教,带着自己的耳朵听就好了。只有这样,工作汇报才起作用,因为工作汇报是不断跟领导反馈的过程,也是不断纠正自己工作问题的过程,更是跟领导增加同事情感,获取领导帮助的渠道。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篇二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目标就是标准,目标就是初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难、问题和风险也不少。时到今日,各级对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目标越来越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理性。在脱贫目标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追求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一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脱贫目标体系,才能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性、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

——如期脱贫。2020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如期脱贫,就是对表2020年底这个最后的时间节点,既不能急功近利,随意提前,否则,就容易掺水作假;又不能故意拖延,消极退缩,否则,就会兑现不了庄严承诺。

——全面脱贫。“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两个全部脱贫,就是全面脱贫,就是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不落一地,必须做到全覆盖,不能做选择,不能有死角,更不能留有脱不了贫的“锅底”。

——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问题。扶贫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要精准执行“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的现行脱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也不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搞过度扶贫,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产生“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稳定脱贫。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是今后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关键是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业”扶贫,让贫困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尽量避免返贫;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留出缓冲期,持续进行帮扶,避免“一脱了之”。

——精神脱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扶贫不能扶懒、养懒、助懒,要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导向,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注重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彻底改变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把参与度作为扶志核心,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解决好贫困户精神脱贫问题。

——和谐脱贫。社会公众和周围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质疑意见主要集中在,“扶富不扶贫”“争当贫困户”“扶贫变成扶老”“扶贫养懒人”等方面,引发了新的矛盾和风险。要继续做好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切实解决拆户分户、漏评和错评等问题,识真贫、扶真贫;要严格坚持扶贫标准,不吊高胃口,减轻周围群众心理失衡;要疏导群众情绪,切实解决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但家庭实际生活相对贫困的所谓边缘农户的具体困难;要完善“脱贫不脱政策”的贫困退出政策,及时将识别准确、家庭条件远超当地一般农户、群众意见较大的已脱贫户认定为稳定脱贫户,明确不再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不再派干部帮扶。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篇三

通过此次扶贫干部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培训,更充分地了解了相关指标解读、措施运用,更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我学习了《村集体经济等政策及指标解读、措施运用》、《教育扶贫政策及指标解读、措施运用等》、《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政策解读等》以及扶贫领域廉洁作风教育,既提高了认识,受到了启发,又增强了信心,明晰了思路,同时也掌握了实际工作的要领,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目标就是标准,目标就是初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难、问题和风险也不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要用绣花的精准抓扶贫,用铁杵磨成针的坚持做好工作,绝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要落实责任制,要细琢磨、擦亮眼、迈开腿、讲落实,在脱贫目标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追求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一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脱贫目标体系,才能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性、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熟练掌握脱贫攻坚的思路、政策和方法,整体提升全县脱贫攻坚扶贫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上级领导,主动融入大局。整合资源和工作力量,聚焦同一目标、协力同一规划,助推脱贫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履职为民,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脱贫济困优良传统,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积极反映民意民愿,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平正义上献计出力,促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实事求是,着力久久为功。深入的解读扶贫相关政策,按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积极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们算好受益账、发展好产业、享受好政策。分析掌握致贫原因,切实摸清各户的真实贫困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针对贫困户因病、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做好脱贫工作,重点进行产业帮扶、小额信贷、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专项帮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通过学习更加充分认识提高扶贫精准度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背景、主题和角度的讲话中一以贯之、科学深邃的原则立场和观点方法,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篇四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目前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但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给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难度。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迎难而上、攻城拔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敢于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既定任务。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已经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精准帮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如期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现在,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篇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就扶贫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深刻阐释了扶贫开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战略思想,是“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延伸,是伟大中国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新成果,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理论意义。

一、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是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和与国际减贫合作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治国方略。它的提出、发展、完善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到2020年我们要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尽锐出战打一场硬仗,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必须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局面。

(一)新时期世情和国情的变动,是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从世情国情的变动看,今天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着力反贫困则是一个绕不开的“坎”。从世情变动看,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一再拉大,贫困问题更加突出。从国情变动看,“两个一百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伟大“中国梦”的提出,要求我们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破解这一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是统一思想,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上来,继而提出并形成了包括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迫要求,为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在小康,难在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扶贫重点县和片区县摘帽是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可谓形势逼人。然而与过去相比,贫困面虽然大幅缩小了,但现在面对的却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全面小康必须补齐扶贫开发这块“短板”,这就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举措加以解决。任务越是艰巨,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习近平扶贫重要战略思想精髓的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特别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理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后来,他又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其中为民情怀、精准扶贫、求真务实是习近平扶贫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全面把握、辩证运用。

(一)为民情怀,以人民为大。习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一呆就是7年。从延安插队到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进一步培育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他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直以来,他总是带着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贫困百姓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农村扶贫工作,从天寒地冻的太行山区,到荒凉偏僻的陇西荒原;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不得不说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群众情浓于水的为民情怀,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对于我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并且他常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以百姓心为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经典语录,亲切质朴、深得民心。他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关爱、对加快扶贫开发的急切,溢于言表。他始终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始终关心贫困百姓生活、始终牵系扶贫工作的推进。

(二)统筹全局,以精准施策为要。习近平总书记以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思考扶贫开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审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积极倡导精准扶贫。2013年11月,他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6月,他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并提出“六个精准”,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他又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并强调“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因此,我们在全面统筹各方力量的同时,也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三)勇于担当,以求真务实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他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说:“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既不能一味等靠、无所作为,也不能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他明确指出“脱贫和高标准的小康是两码事。我们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做这个事,不能搞数字游戏。”这些重要论述,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对民族的责任、人民的责任、党的责任,有机地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高峰,以勇于担当的崇高境界引导全党全国全社会,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脱贫攻坚党课报告_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

第9篇:脱贫攻坚情况报告

关于*****乡近期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汇报材料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三日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了解脱贫工作情况、亲自研究脱贫工作问题、亲自推动脱贫工作、亲自督促脱贫政策措施落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七个一批”和“三个加大力度”,地委“十大工程”和“五大增收措施”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于泰山的政治任务,举全乡之力坚定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现将*****乡近期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乡全乡共***户******人;辖区共有*****个行政村,1个农场,*****个村民小组,其中深度贫困村*****个,退出村*****个(2016年退出)。全乡系统在册贫困户为*****户*****人(不含稳定脱贫的*****户*****人),其中未脱贫*****户*****人,已脱贫*****户*****人。2018年,我乡将完成*****村和*****村两个深度贫困村*****户*****8人拟脱贫;2019年将完成*****个深度贫困村*****户*****人拟脱贫。确保到2019年,我乡*****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

在贫困人员退出方面:我乡目前已完成全乡人均收入普遍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全乡共有*****户人均收入低于贫困 1 线,属于“难啃的硬骨头”。我乡通过对该人群加大扶持力度和增加项目投入,重点在扶志扶智上做文章,通过推荐就业和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确保具备就业条件的拟脱贫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以此确保贫困户达到稳定脱贫。同时,我乡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对拟脱贫户没有安全住房的农户,全部进行了安居房建设。

在贫困村退出方面:我乡按照贫困村退出“五通九有”进行统计,目前除了*****村卫生室尚不达标外,其余村的所有项目均已达标。

二、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学习,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乡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宣传发动、致富带头人培训、观摩学习、学习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脱贫项目为突破口,在做好乡村两级脱贫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在贫困户扶志扶智上做文章,想方设法增加群众内生动力,针对部分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消极思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推进扶志扶智工作,使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提振脱贫士气,增强自身脱贫能力,逐渐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突出党建带动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确定每周

二、周六为“扶贫日”,全体干部集中开展扶贫工作。为实现贫困户产业脱贫全覆盖,乡党委在总结前期脱贫攻坚的经验基础上,大力支持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大户的发展,发挥村委会的力量对合作社的组建、运营,致富带头人、大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群众2 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卫星工厂+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认可群众的主体地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针对自治区专项督导组发现的*****类*****个问题,自治区督查巡查组发现的*****类*****项*****个问题,我乡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彻底清理扶贫项目不精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结合此次建档立卡信息数据调整和补录工作,对全乡所有漏评户、错评户、错退户等进行全面梳理整改。

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投放项目,助力脱贫。全乡先后投放托管羊、庭院经济、庭院整治、拱棚、流动超市等入户类项目,投资达到*****.7万元,同时投放扶贫培训、保鲜库建设,自来水改造等公共类项目,投资达到*****.61万元,通过项目的投放,有效提高了贫困户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推进就业扶贫工程。目前我乡2018年拟脱贫户已按要求实现“一户一稳定”就业,全乡贫困户“一户一稳定”就业达到*****5户*****5人,同时全乡8座卫星工厂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可解决就业700余人。通过解决就业和增加就业机会,有效引导了农村社会风气向好发展,同时实现了闲散劳动力有事可干、有劳可获,大大减少由无业人员引发的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冲了宗教极端的渗透,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工程。2018年第一批享受庭院经济项目*****7户,享受庭院整治项目*****0户,拱棚*****座。目前已完成庭院经济主体完工 3 4*****户、完成验收*****5户;已完成庭院整治主体完工9*****户、完成验收84户;拱棚已全部投产达效,通过庭院环境整治和“三新”活动,有效地对冲了宗教极端思想,坚定了农户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四是推进综合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对全乡*****名没有供养人、没有劳动能力的以及大病、久病的,人均年收入达不到*****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确保“两线合一”后能够全部退出。

四、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近期以来,我乡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人员管理、产业带动见效慢、贫困人口基数大、特困群体内生动力缺乏等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

1、村级扶贫工作第一手信息来源依旧以原村干部提供为主,但由于村干部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眼界不够宽(包括乡干部),导致在部分政策执行时对标准界定困难,对新的扶贫政策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导致各村的扶贫工作参差不齐,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不能做到把好事办好。身处基层一线,面对当前新的形势,乡村两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往往疲于应付,普遍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实困境。

2、扶贫产业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受信息闭塞、人员素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效果不太明显。农村产业大多数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农户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和产业带动增收见效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4

3、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受极端宗教的毒害,普遍存在缺乏自身能动性,干劲不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想法的贫困群众,还大有人在,大多数农户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不强,科技文化管理素质低,观望、等待心理较强。扶志扶智工作任重道远。

五、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的计划和努力方向

一是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同时加大向群众的宣教工作,由乡村两级领导带着学、干部扎实学的方式,做好扶智和扶志宣传引导工作;

二是积极抓好产业扶持,支持和引导贫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推贫困村建立长效发展优势产业;

三是加大就业安置力度,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扶贫考核机制,并建立健全稳定就业的相关工作;

四是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重点围绕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物资发放、资金使用等情况常态化进行自查;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等落实情况公开公示,加大政策公开公示力度,确保脱贫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上一篇:营销副总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汽车销售顾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