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行政管理本科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也是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要求和目标。培养拥有高质量职业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新要求。该文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对如何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研究。

第一篇: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刍议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

【摘要】行政管理学作为本科设置的一门新型学科,其发展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文章提出了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四大困境: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过程与研究方法都存在困境,对行政管理相关学科沟通缺失,过分重视对“处方式”业务知识的传授。因此要针对以上四大问题进行剖析,引起教学老师的重视。

【关键词】行政管理;本科教学;探索;反思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高等学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一直呈现上升的势头,呈现了行政学与政治学平分秋色之势,行政管理学科在我国本科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展现专业良性、迅猛发展的势头,因此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全新的诉求。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如何应对此形势要求,如何培养更多的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始终在探讨的新课题,目前此专业设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的都知道,一个正确的端正的办学理念是专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模式是搞好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的前提。另外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塑造与培训。长期以来的观念,行使专业教学的老师把行政管理当作是政府治理与调试。在这种观念引导下形成的公共行政理念过分注重专业主体与学生受众之间关系的错位,忽略了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塑造,错使行政管理逐渐凌驾于社会和人民大众之上。这种专业意识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来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转型,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共服务意识、大众至上意识和行政责任意识,不能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挥正确的作用。因此,关办学理念、正确专业意识的正确树立,成为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和建设的重要问题。同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改革,目前还处在启动与全面探索阶段,某些方面仍存在着盲点和死角。比如说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相对比较大,早期行政学是从政治学里面分离出来的,行政学与政治学虽然关系十分密切,但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开设政治学类的相关课程,这是十分肯定的,但是,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政治学类课程以多少比较合适呢?分析全国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政治类的课程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反,一些核心基础类的课程都没有开设。

2.教学过程与研究方法都存在困境

在一项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生不仅是教育与教学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形态,我们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满足要让学生接受认为社会科学类知识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以学生理解知识为工具,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传统上,对于教育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人们只是简单地认为“教育”是“学生”的研究对象。这种判断是不错的,但毕竟失于简单。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教育与学生的关系都更加丰富多彩,姿态万千。而作为一门学科的学问,一方面,行政学应像其他学科一样,为整个教育实践方式所规训;另一方面,教育只是人类理解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通过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让学生“学会学习”,“创新学习”。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教学大都以老师在课堂上不停的展示书本的知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上的简单说教,使学生听起课来,犹如坠入迷雾,不能触及本质。而且在那么短的学习时间内,理论也很难系统化,基本技能又得不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行政学研究方法方面也存在诸多困境。研究方法方面滞后和单一,西方行政学已经发展并使用多样的、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讲,整个学科建设也是一种严肃的现状,学科建设虽然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地搞学科建设大跃进。学科建设是高校综合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基础建设,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集中体现,学校应该将坚持“突出重点、充实内涵、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工作方针,将学科建设作为带动学校办学实力全面提升的龙头,促进学校快速和谐发展。但一些高校往往不顾自身起点,在目标定位上盲目追求高档次,高规格,高品味。比如,有了本科想上硕士点和博士点,有了博士点的还想争取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为了多上硕士和博士学位点,许多行政学学科负责人甚至学科带头人把主要心思都放在围绕学科评议组的公关活动上,甚至为了上学位点而不择手段,如不惜采取修改数据、学术造假、行贿送礼等手段,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的现实情况,不是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梯队建设等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上。

3.对行政管理相关学科沟通缺失

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我国公共行政学没有妥善处理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这些因素使得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间关系比较混乱。我们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学科。从广义上说,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都是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的概念、方式和手段。行政管理学只有将行政现象置于广大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才能获得比较符合实际的理论和解决办法。从狭义上说,社会学则不以公共权力的成立和行使为特定研究对象。就相互关系而言,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只有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法权地位和特有的方式、手段才能解决。所以,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4.过分注重重视对常规知识的传授

过分重视对“处方式”业务知识的传授,转而轻视基础性知识的学习,现代行政管理和古代行政管理是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现代是古代的延续。中国古代丰富的政治和行政管理的历史遗产不仅是产生具有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肥沃土壤,而其精华部分将被改造吸收而成为具有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组成部分。我国建国初期。就曾经提出了,要求教育部门高速培养“现成专家”。时过境迁,一方面在于它已经与正规化的高等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一致;另一方面也在于在知识将以更快的速度不断刷新。新世纪,面向具体实际工作课题的知识已经渐行渐远。因此以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从80年代初至今,可以说是公共行政学的转型时期。公共行政学转型的实践背景是,各国都在推行大规模的行政改革,这一改革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可谓前所未有,其激进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的方向性调整”。因此,总结和探讨适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后层级制行政模式”,替代传统的层级制行政模式,实现行政管理理论模式的转型。从改革的方向上看,如果说前半个世纪行政改革的趋势和结果是政府的膨胀和扩张的话,当代行政改革的特点则是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再有一个方面则在于行政管理人员要胜任自己的工作,除了要学习掌握管理知识外,更主要和更大量需要的是与管理对象有关的知识,行政管理作用领域的广泛性会使要掌握的具体门类的知识多的学不胜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通变百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也只有如此,我们的专业教育才会有较高的效益。

5.结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样丰富多彩,波澜壮阔,这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理论创造的最坚实基础和取之不竭的源泉。迄今为止,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和新兴的学科。在中外行政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学研究内容进一步系统化和专门化,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和议题。随着中国全方位改革,中国行政管理学努力把中国行政改革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着重研究中国行政的规律和特点,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行政改革的步伐。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积累了一整套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特有的模式,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增长点还有很多,比如公共财政学、科研方法论研究府际关系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沿着以前我们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罗湘衡.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方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8)。

[2]郭小聪,肖生福.中国行政学学科建设:困境与出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3]汗克孜·伊布拉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倪星.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公共管理研究,2010(6).

作者简介:

徐春光(1979—),硕士,河南永城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研究。

丁俊华(1982—),女,河南太康人,硕士,河南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徐春光 丁俊华

第二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6]贾根良.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Edward Fullbrook.A Guide To What's Wrong With Economics.Anthem Press.2004.□

作者:王凌峰 王朝举

第三篇: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也是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要求和目标。培养拥有高质量职业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新要求。该文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对如何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为如何高质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参考,有助于管理类本科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根据最新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显然,我国现在已拥有较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教育规律的必然诉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别经历了精英式教育、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微观角度来看,大多数管理类本科学生在毕业时就选择直接就业。因而,无论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学生就业要求,如何高质量内涵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如何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

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概念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内涵”与“外延”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不截然对立。内涵式发展强调事物质的规定性,而外延式发展强调量的规定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将更加聚焦核心能力的发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质量提升为发展目标,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追求优质的一种行动理念、过程,是以优质为根本目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和外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包含特色强、质量优、满足需求能力强的特征[1]。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增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更看重过程平等、更看重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因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实现深层次教育公平的保障。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仅强调高质量,而且还要突出不同层次高校教育的特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和质量是处于“高”的程度或水平,是特色更强和质量更优的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巩固优势来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等教育的教育贡献力。多元化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应坚持分层、分类高质量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

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所培养的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包括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经济、财务等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操守、进取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学习力和创新意识、缜密的思考力、精准的执行力,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创新发展要求[2]。

二、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管理類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念难以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

与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相适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经济结构需要转型、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高等教育培养理念也应该相应的调整。以往的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并不完全适应新现代的要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也是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现今社会对管理类本科学生职能能力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能能力必须适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培养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然而,现阶段高校制定的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课程培养体系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主要过多强调如何掌握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具体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此外,在教学中缺乏对经济社会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难以掌握企业对管理类本科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具体需求,从而不能针对性地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这使管理类本科学生难以真正将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有着不利影响,难以拥有有效的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中,实践教学的师资相对缺乏,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单一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在实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并未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情况。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

(三)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更为欠缺

管理类专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学习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管理类专业教师的数量却难以跟上学生的增加量。管理类专业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管理类本科学生的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会受到限制。这不利于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大部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缺乏相应专业的实践经验。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缺乏实践能力并不利于构建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3]。

(四)教学过程中知识传输方式较为单一

在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较少使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在兼顾传统的授课方法时,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目前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具备高质量的要求

在目前“以就业为指导”的人才培养要求下,过分强调就业率指标,难以顾及人才培养质量、职业能力质量。在以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找份工作相对容易,对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质量要求并不高。高就业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就业质量较低的情况。同时,目前许多高校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难以提升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质量。在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以学校为中心、与社会现实脱钩现象严重,极易造成所培养的职业能力达不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预期[4]。

三、高质量内涵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

(一)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也应该转变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使管理类本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和工作的需要。基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用人需求,针对性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建立融合高质量职业素质、高质量职业知识、高质量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课程体系应符合专业知识、现代职业素养、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要求。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下,制定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高质量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管理类本科学生课程的特点与新时代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制定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应重点培养高质量的职业胜任能力。例如,结合专业性质和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掌握企业管理和财务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规政策,使管理类本科学生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胜任能力。

制定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应确保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发展能力。例如,高质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使管理类本科学生具备相应岗位所要求的高质量的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这些都是管理类本科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岗位,并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5]。

制定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应确保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创新能力。例如,制定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时应注重高质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管理类本科学生在行业内拥有优秀的竞争力,更长远的发展能力。在制定培养课程体系时,还应注重强调实践能力锻炼、实践技能训练,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课程培养体系。

(二)注重校企合作,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从市场和企业中获取人才需求信息,掌握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紧密追踪管理类本科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推动高校形成高质量职业能力培养、就业与招生计划的联动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市场对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要求,适时调整高校管理类专业种类、招生规模、培养方案、课程培养体系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健全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素养、技能水平的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从供给侧对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机制进行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管理类本科学生具备符合行业、企业所需求的职业能力。

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内涵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高等学校需要努力打造能切合实践发展方向、理论知识扎实、具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理念且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职业能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类本科学生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可以鼓励教师一专多能,积极参加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在市场企业中锻炼,增强实践操作能力。聘请企业管理一线人才给教师授课,开阔教师的实践视野。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校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形式。高等院校更要努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与时俱进的职业能力[6]。

(三)坚持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

“产学研用”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相结合的一种合作系统工程。“产学研用”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目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是高等院校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的关键。

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促进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切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产学研用”相结合体系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传授课堂知识、获得前沿先进理论、锻炼市场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机制,促使学校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把握人才培养的先机。

(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国家、企业、个人而言,创新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应鼓励充分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师生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构建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新的业务和知识不断地在各行各业出现。依靠自身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管理类本科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掌握最新知识、技能,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总结

高质量内涵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应深入理解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容,深入了解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不足。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角度、多层面提出促进和增强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高质量内涵式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应坚持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注重校企合作,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基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来培养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自煌.不断提升大学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7):22-24.

[2]戴华江,樊华,易爱军,等.“互联网+”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0):46-47.

[3]张应强,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反思、批判与变革[J].教育研究,2014(5):19-27.

[4]彭青.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含义与实现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3-140.

[5]王红雨.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自我评价及发展诉求研究:以企业类已就业学生的调查为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74-82.

[6]张国宝,汪琦,吕佩珊.职业胜任能力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9(6):94-101.

作者:王霞 石东伟

第四篇: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思考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于20世纪初首创,由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使其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并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主要内容是对多种管理教学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等指标上位居前列。同时,诸多管理学科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贴近实际,更接近本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方面更有优势。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许多大专院校的管理学科已接受和采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要培养既懂财务理论,又能实务操作;既有分析能力,又有决策能力;既有专业深度,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层次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发挥案例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的培养层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但本科阶段作为专科的“延伸”,又作为研究生的“后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虽然具备很多优点,但是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准备教学案例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如果把相同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传统教学上,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讲授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迅速掌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步骤,但学生只能获得较为肤浅和感性的认识,印象并不深刻。而案例教学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既增强了其掌握理论的深度,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有教师认为搞案例教学就可以完全放弃传统的讲授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诱导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讲授教学应该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两种教学方式的时间比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也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将弱化,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这样的观点也是不妥的。虽然案例教学将教师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但是要准备一堂成功的案例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合理组织,课后的恰当点评总结。因此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案例教学,再恰当不过了。

(二)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严重匮乏 由于案例教学引入的时间较短,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是,合适、恰当的教学案例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例总量不足。目前可以见到的比较经典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除了几所重点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王庆成主编的几本之外,很难有更多选择。二是案例总体比较陈旧。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这个时期会有大量的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而作为分析财务现象的财务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才行。然而翻开大多数案例教学著作,里面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的案例。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使这些案例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案例过分“西化”,脱离中国实际。应当承认,西方国家在案例编写,案例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方面,都明显优于我国。因此,在推广案例教学时适当引入国际上的案例教材及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但在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全盘西化”、“全盘照抄”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脱离了我国实际,从而使研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管理落后 主要表现在:

(1)教学大纲没有案例教学的一席之地。现行本科阶段财务管理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没有安排案例教学的学时。在教学检查过程中,相关部门也是死抠大纲,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师几乎没有灵活机动的余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在教学上创新的积极性。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主要包括:一是成绩构成过于简单。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这没有反映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因而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平常学习不努力的学生,到了期末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也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也打击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考试方式过于简单。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都采用试卷笔试的方式,并且在题型、题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试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认为,财务管理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以笔试为主,然后辅以论文、口试等灵活的方式。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原则

(一)先简单案例,后复杂案例 教学过程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案例教学也不例外。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为例,在财务管理导论和财务估价等章节,适合采用小型案例,重点强调针对性;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投资、融资及利润分配等章节时,由于对综合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要求的提高,因此应安排一些综合案例。这一过程要衔接自然,先易后难。

(二)兼顾“典型”与“时效” 为什么要运用典型案例呢?因为典型案例既包含了重要的知识点,又能恰如其分的反映财务理论所对应的实际情况。因此典型案例能让学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迅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时效”也是成功案例的重要特征。财务管理的实践瞬息万变,彼时合适的案例未必适用于此时。因此“时效”就是案例的生命。如果一个案例不能反映我国当前财务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那就是过时的案例,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度参与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不再是配角,他们的角色互换。教师从一个“灌输者”,变成了与学生一样的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的引导、组织、激励、控制和总结;教师应习惯于适度保留自己的观点,避免产生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和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总结尤其如此。尽管对于很多财务案例而言,没有绝对正确的所谓“标准答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如果没有适当的总结,整个案例教学就可能如同一盘散沙。此时,教师作为“权威”就应给担当起评委的任务。总结可以采用由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报告,再由教师作出评价。

三、结论与建议

(一)开展教学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 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填鸭式的、灌注式的讲授教学,也要摒弃只搞案例教学,认为讲授教学毫无用处的观念。只有把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讨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力量编写实用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的“本土化” 没有那一本案例是适合所有老师和所有班级的,因此,编写适合自己使用的教学案例,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可以组织一批有教学经验的专任老师,编写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库的编写,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也可以下企业调研,直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教师编写的案例,最好联系中国当前现实,解决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宜舍近求远。

(三)加大教学投入 可以对案例库的编写予以资金支持,配备必要设备。对于编写的很好的案例库,可以资助出版发行。这都是提高业务水平和学术知名度的必要投入。此外,还可以对于外出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和下企业调研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在案例教学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可以适当予以物质奖励。要更新教学手段,鼓励开展多媒体教学。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四)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首先,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加大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比重;允许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财务管理的课时量;给予任课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多注重效果的考察,对教学过程和环节,只需稍加控制。其次,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应该增加案例讨论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在试卷笔试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探索口试、讨论或以论文考试的方式。对于考试的管理,也应该重实质、轻形式。

(五)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就要有保证老师终生学习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选送老师外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下企业调研的方式,鼓励老师不断探索,拓宽知识面。学校可以缔结对口企业,作为学校科研实习的基地,保证理论应用于实际。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鼓励老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在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扩充管理实践知识,以此带动财务案例的开发与研究,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将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还要改变老师的任用机制,不能唯学历是举。对于实务界的“高手”,学校要敢于引进,这样才能活跃学术气氛。无数实践证明,环境越开放,学术越有活力。也不能唯专业是举,要敢于引进有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加强交流合作,避免近亲繁殖。

最后,还要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财务管理应用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对包含众多知识点在内的复杂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对重要的概念、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清晰而透彻的阐述,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真正把握。同时应该认识到,再典型的案例都有其局限性,只能代表某一方面的财务管理理论或某一理论的一个方面,无法涵盖全部。因此,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学生在理论基础不健全、不扎实的前提下去做许多分析和讨论,案例讨论是很难开展的,即使讨论了也是盲目、肤浅的,缺少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高校运用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4期。

(编辑 杜 昌)

作者:程鸣 马梅芝

第五篇:大学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管理对于任何个人及组织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管理学》在各大专院校本科经管类专业常被定位为核心专业公共课。在课程备受重视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教学中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本文就《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走向全球经济,宣告了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利管理企业历史的结束。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表面上看,国外公司能够成功凭借的是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畅通的渠道等等,实际上,完善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他们制胜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一宏观环境的变化,对各大专院校开设管理学课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管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普遍成为经贸、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类等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尽管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已被各界人士广泛认同,但具体到大学的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公共专业课程,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一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都还没有达到学习管理学应具备的成熟程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管理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即使毕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在学生消极学习态度下,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教材内容通常是繁杂且理论性过强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学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且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常常苦于不知从何下手,采用何种方法掌握如此多的繁杂、差异性强的知识点。另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本身不是操作性课程,教材完全以理论讲解为主,如果在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以纯粹理论讲解为主,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是一场催眠的过程,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时压缩,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多数大学本科教学都存在一个学时压缩的现状,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已经无法按时、按需授完所有的教材内容,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強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

4.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大学本科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采取单一讲解法。90分钟的课程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的听,时间久了难免造成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的结果。

另外,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不应是简单的由板书转换为PPT表达,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综合改变。

案例教学更是目前比较时髦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谈到教学手段改革时,言必称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云云,但实际上却是案例多多,含糊不清。管理的应用极其广泛,可用案例随处可见。如果不加删减,则会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

1.从学生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

作为教师应该让自己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正确引导他们的需要,来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合点。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管理学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现实性和有用性都是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前提。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普遍认为大学课程的开设要么与现实脱节,要么徒有时髦的称呼,教学内容理论繁杂,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观念,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尽管他们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从事的可能是被管理工作,作为被管理者,了解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益处多多,考虑问题已经是站在高起点,能够全面分析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赢在出发点。

其次,管理学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也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步实现学生尝试性地运用理论去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要修正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讲授《管理学》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间接的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既可在根本上促进《管理学》课程的吸收,又可实现学生健康人品的塑造。

2.根据现有教材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现有大学本科的管理学教材多是按照管理职能为线索编制章节,由于课程本身特点,内容繁杂,概念理论之间关系缺乏逻辑性。加之,现在各大学教学课时都在压缩的现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问题。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本科教育应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首位。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

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课堂教学以PPT为主,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内容可以来自网络、新闻、以及各种音像材料。选择案例后不能只讲故事不讲因果,学生可能非常有兴趣的看完了相关的故事与影视内容,却不知道老师让了解学习的是什么。案例只是开始,分析才是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多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互动式、参与式学习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作为教学规则的提出者,可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要讨论的公司的远景、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优缺点,引导学生自己开动大脑,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课堂讨论,会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结论

教学过程中只有让教育的重心由老师“教”转向学生“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进行管理学教学最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铁艳:浅谈会计教学. 今日科苑. 2009年.7月. 14期. 北京:今日科苑杂志社,2009年

[2] 潘建林.管理学教学之我见. http://jpkc.ywu.cn:80. 2007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李楠 (1970.8---) 女,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李 楠

上一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下一篇:国际投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