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教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要通过转型加速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效地激活教育经济性功能,从而更加凸显扶贫的重要价值。教育扶贫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外在动力,转型定位在“专业性应用型”,高校内部管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团队结构等在内的微观转型是关键,要注重开放式培养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教学论文 篇1: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误区澄明与方向选择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误区,如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只能转型为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转型能够实现保障职业内部体系的贯通,通过转型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与办学定位模糊问题。这些误区的存在是政府或办学主体对大学本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认识上存在偏差所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应避免“一刀切”的做法,按照各校的办学类型、历史传统、教育资源状况来决定,要明确转型发展的主体及相关权利、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以及适度推进转型的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误区;内涵;方向选择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发展起来的。这类学校大多由原来的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合并、重组而成。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方向选择。当前,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引起转型过程的混乱。因此,需要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区进行分析与澄明,进一步认知其转型发展过程,明确其转型的方向选择。

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区及其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的定位比较尴尬,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并无资源、市场、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同高职院校相比,也没有实践、实习实训等方面的长处。因此,有人认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处于“左右摇摆”“上下不接”的阶段[1]。面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踯躅,政府、学界对其提出了诸多的转型路径,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这些转型路径当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澄明。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区分析

1.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转型为职业教育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最终出路就是转为职业教育,将其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2]。什么是职业教育?所谓的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某种技术或技能,并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进而能够从事某个岗位或职业的教育活动或教育类型[3]。在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君子”,而不注重技术传承。但历法、算学、农事、医术等实用主义学科在古代中国还是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冲击下,近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始终坚持“中西结合、学以致用”的思想,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流。由此看,这些教育模式并未脱离职业教育的范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按照德国柏林大学的教育模式,在1953年进行了院系调整,按照行业、类型实施了较大规模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专业教育从广义上看也是职业教育的范畴。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又按照英美教育模式,对大学专业、院校进行了合并,但专业教育的传统与發展轨迹并未根本改变。

对大学进行分类,有很多标准。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等类型;从知识体系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大学;从教育管理角度看,可以分为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等。无论是哪种分类,都是对大学教育状态的一种实然性描述,而不是对大学教育属性的展示。如果单纯从大学人才培养的属性与目标看,古今中外,所有的高等教育均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中世纪教会大学自由教育除外)。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以及入学标准的下降,上述大学分类实际上并不具有实际意义,而发达国家对大学的划分也没有遵从上述标准。如今,学习者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是为了接受行业、专业训练,而是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或是一种方式,是提升自己内涵与素养的手段[4]。如此看,大学发展各有目标侧重,转化为职业教育的说法并不科学。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师专、高职院校、专科院校或部分中专、成人高校合并重组而来,这些学校在此之前本身就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从1999年至今,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接近20年,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多数学校基本上实现了本科教育,但其自身职业教育传统还是存在的[5]。其中大部分学校并不具备学术研究及基础学术教育的能力,大部分的专业设置也是侧重于应用型知识或技能的传授,在定位上应该是应用型大学,不可能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类型,更不存在向职业教育转型的问题。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本身就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转型为职业教育是个伪命题。

2.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

有些人认为,既然我国高等教育仿照的是柏林大学模式,有浓厚的“大陆传统”,如此就可以学习德国、芬兰等大陆国家的模式,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但鉴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实际状况,这一提议也存在一些偏颇的地方。

首先,欧洲大陆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及发展有其自身独有的路径。如德国、芬兰、瑞士甚至是我国的台湾地区,其应用技术大学均是由行业学校、行业技校、行业中专逐步升格为专科,再升格而来的[6]。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与行业、企业有密切关系,其有特定的师资、特定的实习实训场地,是与企业、行业在相互渗透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类大学在中国有广泛的存在:一是1953年院系调整成立的行业大学,包括农业大学、矿业大学、林业大学、邮电大学等,均属于此类;二是行业的专科学校或高职学院升格而成的,如部分省市的机电学院、交通学院也属于此类。应用技术大学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要求,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并不是所有的新建本科院校都具备向此转型的条件。

其次,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类型多样,其转型方向也应多样。从大的类型上划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分为:新建行业本科院校、新建特殊本科院校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分为:多科性、工程类、师范类三类。整体看,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转型发展应该是不同的,各有自身的道路。新建行业本科院校是由行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升格而来的,很多处于行业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这类学校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色彩,只要是能够稳步发展,完全可以转化为应用技术大学,如上海机电学院。新建特殊本科院校是在国家特殊政策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最新探索,如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湖大学等。这类学校性质特殊,学术研究实力雄厚,其转型的目标自然是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而不是应用技术大学。新建地方工程类院校大多数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周边相关行业、企业较多,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也有一定的办学规模与特色。这类学校只需要做好与当地的行业、产业衔接,突出差异化办学,完全可以转化为应用技术大学[7],如常熟理工学院就是典型。新建地方师范类院校是在以前师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肩负着为当地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这类学校数量较多,几乎每个地市州均有一所,但其缺少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其教育旨趣也不是为企业、行业培养人才,而且实习实训条件也不具备,这类院校是无法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新建地方多科性院校大多数是各个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一般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多所专科、高职或中专、成人高校合并而来,其定位就是为地方服务的多学科、应用型高校,在实际发展中也是突出地方性、综合性、特色性,在为区域人才培养中作出了较大贡献。综合性、多科性也是这些学校的办学追求,而且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缺少行业、企业融合的基础,在短时间内还不具备向应用性技术大学转型的条件。可见,国务院、教育部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中提出,要引导部分院校合理转型是有现实依据的。

3.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打通职教内部沟通体系的保障

职业教育转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相对独立的衔接体系,进而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通道。但这一独立的职教体系在现实中遇到三种变异情形:一是可能阻碍了部分高职院校经过自然发展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可能会发生转变,不再追求就业或升格,而是追求升学,升学率可能会成为其办学的指挥棒,进而背离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二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始回到办大专乃至中专(如3+2模式),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我国设置的教育层次制度及选拨制度,在普通高中升入普通高校优先的情况下,中专学生升大专、高职,与高职学生升本科,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三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以省级政府主管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将中职、高职与其并列,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这与社会大众要求接受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初衷相违背。

4.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难

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教育或应用技术大学,立论者的基础就是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难以就业,认为他们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要是就业不充分,就认为某个专业不具有办学价值,就必须要转型[8]。显然,这个观点存在较大误区,一直影响着大学决策者与主办者。具体而言:一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不在高校自身。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政府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提供足够的社会就业岗位。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当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人才培养滞后,就业较为充分;如果人才培养超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就不足。我国当下的状态是第二种情况,因此,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将学生就业责任归结于大学是不公平的。二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统计方式与时间存在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按照每年6、7月份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来统计,这个情况下灵活就业中造假比例高。第二种是在年底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与基础教育教师招考时间不确定,这类毕业生的就业结果通常没有计入。第三种是部分学生创业、自主就业比例较大,这部分也没有计入。三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待遇不高,就业条件较差,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往往不愿意到这些企业或单位就业。由此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也不能提升数字面上的就业率,更无法保障毕业生能够获得稳定的薪资、工作环境等待遇。

5.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可以解决其办学定位困惑

实际上,这个命题也是一个伪命题。大多数主张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人认为,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滞后、办学战略不明,有转型的必要。其实,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新建本科院校类型多样,各自的发展基础与发展状态千差万别,办学特色与传统也各不相同,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关系。故此,每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必须要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从自身的办学能力及办学传统出发来探索其办学定位。经验虽然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现象是存在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战略与定位问题,只有经过较长的时间与实践,才能得到印证。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表明,50年的办学历史才相当于人类的少年时期,100年才相当于人的而立之年[9]。对中国最早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至今不过19年历史,现在就此来逞论其办学定位不明与模糊,显然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误区的具体原因

第一,对大学本质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什么是大学本质?布鲁贝克认为大学本质上就是一个生产知识、批判思想与传播技能的场所[10]。这就决定了大学的功能是生产、传播、批判知识与技能。大学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功能就是其具体体现。按照知识形态差异,可以分为基础性、应用性、技能性等知识,而各个大学生产知识的类型也是不同的,生产基础性知识的大学可能是研究型大学,生产技能型知识的大学是技术性大学,生产应用性知识的大学是应用型大学。不同类型的大学只是生产与传播的知识类型不同,并没有高低之分[11]。一所大学到底生产与传播什么样的知识,不是由政府决定的,也不是大学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其办学传统及现有的办学资源决定的。因此,一所大学应该如何转型,转型到何种方向,必须要依据其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办学传统与现有办学资源,而不是盲目跟风转型。

第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把握。著名教育家阿什比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學并无高低之分,是其传统与现实的产物,是由大学发展过程及其外部环境所决定的[12]。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的发展是由其内部关系及环境所决定的,任何外部的因素只能是通过内部因素来发挥作用,不能自行实现对大学发展的影响[13]。显然,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因内外部因素的相似或相同,可能会使大学发展方向有所趋同,但是因为每所大学内部的结构、个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差异,也会使得大学发展方向上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性实际上就是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才是大学发展的生命,也是其个性与价值的体现。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面,政府作为决策者应该尊重各个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关系,引导各学校按照其内外部关系及结构,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其差异化发展,发挥其比较优势,而不是走向趋同化发展。

第三,对高等教育管理认识不充分。大学发展尽管是由其内部结构及其要素决定的,但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大学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已经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与市场经济相呼应。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在办学过程中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大学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管理,按照知识产生及发展的规律来行事,不适合照搬行政管理模式。但是很多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论者并未意识到这点,没有认识到大学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在管理过程中还是照搬行政思维,企图建立分层次、分类型的管理体系。无疑,这种分类型、分层次的大学管理体制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大学市场化基础是背道而驰的。

二、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应有认知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中国大学转型与中国整个经济社会转型是一致的,大学转型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及模式。从这个角度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从“转型”上看,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应该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相应的大学治理也应该由人治走向法治,办学资源配置也应该从计划体制转型为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模式;第二,从“发展”上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是从外延发展模式走向内涵发展模式,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上,也必须要从注重规模走向注重内涵,否则将其固定为哪种模式是不可取的。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具备时间上的新建性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区域性,其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的定位与普通高校相比,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仅具有一般大学的体制、机制转型任务,还有一些特殊的转型发展任务。具体看,从办学层次上看,在转型发展中不仅要实现传统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还要办出特色,才能实现差异化与比较优势;从办学模式上看,转型发展不仅要做好人才培养的转型,还要做好科学研究的转型;从管理体制机制上看,不仅要实现外部体制机制的改变,还要实现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重构。因为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办学思想等多方面的任务叠加在一起,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比其他院校更为艰巨,在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更多。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单纯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转型为某个具体类型,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缺乏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系统性的考察与理解。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在体制机制上发生了深刻变革。然而,唯独在教育领域,体制机制变化并不明确,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痕迹随处可见。尽管这些年来,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但基本上是属于局部的修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特别是在某些地方,地方政府对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控制得更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专业设置、人才引进、招生指标、学科建设等方面缺乏自主权。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扼杀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个性与比较优势,使得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模式等出现了较大的同质化现象,特色办学之路难以实现[14]。由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并不是其要转向哪种类型,其根本问题乃是管理体制的转型,构建真正的大学独立法人治理体制,落实其法律规定的办学自主权。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路与战略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中也开始探索转型,有的学校坚持以学科化为中心,走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构建专科、本科、研究生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有的学校坚持走地方性、区域性、应用性之路,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型为应用型高校;还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回头重拾职业教育模式,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在这些众多的设想与转型实践中,究竟哪种思路更合理、更科学?其不应该由政府来决定,而是应该由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来决定,按照自己的办学传统及办学优势、特色、资源来决定走哪条路更合适。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众多,从数量上看,接近普通高校总数的50%,各校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办学传统也不同,现有的学科体系、师资力量、社会融合度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其转型发展不能盲目,必须从各校实际出发,哪种模式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选择哪条道路。

从实施战略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主要是通过外延及规模扩张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计划手段发挥了主导性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普及,中国开始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高校的转型发展不能再走外延式发展道路,而应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政府要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治权,在转型发展中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转型发展的基本战略应该是明确以办学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健全大学治理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加强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办学的特色化与差异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显然,就是通过转型发展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发展机会,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经济学上看,如果转型发展预期的收益大于转型发展的成本,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自然就有动力。如果预期的收益小于转型的成本,新建本科院校几乎没有动力转型。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言,关键不是转向哪个方向,而是在于转型的主体是什么,能否在转型中获得可预期的利益或机会。

(一)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主体及其权利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主体,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争议。一些人主张转型主体应该是省级政府,还有些人认为转型主体应该是学校自身,同样也有人认为转型主体应该是前两者的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以及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规定和要求来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应该是高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主体也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而不是省级政府。为更好地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明确其法律地位,充分保障其办学自主权。一是合理界定新建本科院校的产权,适度推进其市场化改革,保障新建本科院校的法人资格及市场主体的地位,为新建本科院校与社会、市场的合作奠定基础。二是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处理权,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突出地方性、应用性与特色性,与社会、市场等主体有更多的交集,如果不赋予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资源处置权,其转型无疑是句空话。三是充分保障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特别是专业设置以及招生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四是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自主调整权,发挥其办学灵活性,更好地实现其与社会、市场等主体的对接。

(二)健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资源配置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动力在于能够获得更多的预期收益,这个收益必须是高于转型成本的。由此要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必须要激发这种动力,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如今,中国高校的法人地位并不健全,各个学校获得办学资源的能力极为有限,大部分学校只能依赖于财政拨款及学生学费。但是,一方面因为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家教育资源配置中地位较低,几乎处于末位,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因为新建本科院校是归属于地方管理,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決定了这些学校从政府获得的资源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再加上,新建本科院校服务社会、市场的能力较低,能够从社会与市场中汲取的资源也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国家应该修改当前的《高等教育法》或是制定专门的《高校拨款法》或《高校资源配置法》等法律,适度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市场化,完善市场机制,进而激发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积极性。

(三)适度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市场化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也应该适当市场化。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家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处于较低位置,如果还是坚持依靠政府下拨资源,显然不利于其转型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适度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市场化,强化主体的竞争意识与特色发展理念,改变办学管理体制,争取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一是在市场化转型中,要坚守大学本质,坚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律,促进自身的特色化与差异化转型;二是以知识生产为主导,积极与市场、社会等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通过与市场、社会等主体的合作来拓宽学校经费来源,减少对政府投入的依赖;四是引导院系等内部机构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强化转型发展的理念与精神,提升其社会认同性。

参 考 文 献

[1]聂伟. 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兼论职业教育的边界[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93-98.

[2]贺蓉蓉. 新建本科院校要向职业本科院校进行战略转型[J]. 职业技术教育,2014(6):54-56.

[3]米靖.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J]. 职业技术教育,2004(19):9-12.

[4]衣俊卿.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21-24.

[5]董显辉,郑慧婷.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职业属性及其实现[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7-111.

[6]孙诚,杜云英.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思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2):60-63.

[7]孟庆国.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现实性与特色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4(10):5-10.

[8]李敬,赵喜艳,高峰. 新建本科院校就业工作评价的实践及作用[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74-76.

[9]杨贤金,索玉华,张金钟,等.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回顾、现状分析与反思[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1-165.

[10]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11]张宗海. 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读与解析[J]. 教育评论,2016(4):17-21.

[12]E·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滕大春,滕大生,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13]王洪才. 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对高等教育“理性视角”的理性再审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129-149.

[14]張宗海. 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及路径选择[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54-58.

作者:郭苏豫

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教学论文 篇2:

教育扶贫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要通过转型加速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效地激活教育经济性功能,从而更加凸显扶贫的重要价值。教育扶贫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外在动力,转型定位在“专业性应用型”,高校内部管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团队结构等在内的微观转型是关键,要注重开放式培养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在转型进程中,政府要留给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足够的空间,积极拓宽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大力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功能;教育扶贫;转型

教育的反贫困功能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扶贫成为提高扶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渠道和依靠路径。治贫必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依靠基础教育,扶智依靠中等教育。但扶贫还须强志和增能,增长自我扶强的志气,增强自身奔富的能力和视野,而这得依靠高等教育。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一员,尤其在我国,其数量与规模非常庞大,自然也是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的主体。从现实发展状况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若想更加充分地担任好教育扶贫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通过转型加速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能有效激活教育经济性功能,从而更加凸显扶贫的重要价值。

一、教育扶贫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在动力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三大重要功能。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地方高等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院校所在省域或区域,农村生源又是这些生源的主力。农村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专业技能,不仅能获得一份职业谋取生计,还有能力支持自己的农村家庭;还有的返回农村创业或者做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支持家乡发展,带动家乡人民一起脱贫致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而,地方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本质就是教育扶贫。再者,地方本科院校也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大多数来自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状况,这些课题顶天更立地——顶天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发现和解释,立地是运用这些理论转换成实际的实施方案,切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其本质也是教育扶贫。另外,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学校学科和专业对地方产业(行业)的支撑作用,使知识资本和产业资本顺利嫁接,将学校拥有的学科平台和科研人才智库与政府机构、地方企业融合,为地方区域技术發展、产业升级和管理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种服务社会也包含了教育扶贫的重要功能。因此,教育扶贫给地方本科院校加快改革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外在动力,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切实肩负起立校的初衷、使命和发展的真正价值,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教育扶贫的实践价值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在各省、自治区或下属各市,由地方财政支持,为地方(各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这类院校占据了我国本科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从数量与规模来看,地方本科院校是教育扶贫最重要的力量,在扶贫攻坚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来看,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和试图解决,将阻碍它们实现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能更好地承担地方社会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也不能更好地承担教育扶贫的重要职责。

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增多与规模扩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与环境发展的结果。诸多综合复杂因素,使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现实分类指导和政策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跟风升格、求大尚名、模式单一”的局面[1]。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盲目跟风,以国内历史发展悠久的高水平知名大学为风向杆,但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在基础底蕴、财政支持、学科水平、师资力量、发展环境等方面均无法与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相提并论,因而必然会出现东施效颦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用工单位、社会满意度和校友的反馈与评价等数据,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足,高质量的就业率不高。以至于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有前途,如果是域内的地方本科院校,都不太愿意支持孩子去上,觉得孩子毕业就是失业,所有的花费都是浪费,还不如让其提早进入社会打工攒经验,还能减轻家里负担。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规划和路径设计上、在发展的类型上均以国内传统一流大学为蓝本进行模仿,希冀从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加上我国在评价高校质量水平以及大学排名时,发表的文章层次、数量、获得的纵向课题的层次、类型以及资金数额等是重要核心指标,而这些排名和指标又是学生、家长选择就读志愿甚至是毕业生就业时用人单位都非常看重的条件,于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忽略了自身基于地方发展强化地方性特色型高校的建设,花大力气在模仿和追随上,但因历史根基、地域条件、财政政策、管理体制等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的模仿发展效果并不理想。这导致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出现了困境。这个困境也凸显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矛盾——学术标准为主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与服务社会实际贡献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学科体系为基础的专业培养与社会精细化分工职业岗位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知识理论教学内部运行机制与真实应用为基础的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连接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加上我国高等教育不合理的分类设置、单一的评估体系、统一的拨款方式及高校自主权不落实等体制机制原因,地方本科院校若一味模仿寻求发展,将困难重重[3]。

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主动深入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合理定位,赢得并拓展学校自身发展空间,获取和创造特色发展条件和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内涵和功能上都紧紧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量,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本体性功能,在扶贫攻坚战中书写重要一笔。

三、地方本科院校微观层面的转型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经是院校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的最终目的,即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成为整个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关注焦点。转型的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指的是高等教育为适切和匹配经济产业结构而合并与重组,纵向指的是高等学校自身内部微观层面的调整与转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微观层面转型发展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在“应用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等学校区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性应用型和职业性技能型三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和办学定位实质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专业性应用型就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明确定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必须将重点落实在“应用”上。应用型大学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其基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需求,培养职业性专业人才,能满足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首先要重新思考和探究,摒弃试图完全走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做好专业应用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凸显自身办学特色。

内部转型是关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更重要的是涉及微观结构的改革与转型,包括管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团队结构等。学校战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类型的转变、内部战略管理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学校内部转型建设的关键点。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规格的定位要注重在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上,课程体系要全部覆盖和体现应用型知识与理论,培养模式重在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双师型师资结构,从而使得内部结构转型形成一个良好的运作体系,强力支撑专业性应用型发展的顶层设计。

開放式培养是竞争力。参考国外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要立足地方、明确定位、开放办学、服务社会[2],其中开放办学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水平的战略之道,是竞争力。一是注重校地合作,学校与当地政府合作,结合当地的人才发展需要,定向培养人才;二是校企合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和行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订单式培养人才;三是教学师资结构不拘一格,企业界、行业尖兵、工程师等均可以进入课堂教学;四是让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接地气,形成具有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群,搭建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不可或缺。地方本科院校也要发挥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两大功能,两者对教育扶贫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比其他类型高等教育,更具有现实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其重要展现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科学研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当地区域发展方向群,用理论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承接服务社会的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发展瓶颈与困境。这样,坚持人才、项目、基地和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服务社会相互促进,注重产学研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合作,协同创新,能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也能很好地发挥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教育扶贫的功效。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宏观机制建设

大学是最古老的组织和最富有活力的组织,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它们的历史比它们的国家成立历史还要长,因它们始终坚持一定的相对独立状态,也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定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不同,其发展命运一直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管理体制、办学主体、财政支持、招生就业、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受国家政府的领导和指导,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仅内部转型是重点,外部宏观机制也要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

地方政府留空间。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履责也区别于单纯的政府行政管理,有其教育管理内在的逻辑性。因此地方政府要强化高等教育治理而不是高等教育管理,要注重指导而不是引导,给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留足空间和时间。要让地方本科院校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连接,形成对市场需要的灵敏反应机制和应对机制,在市场上寻找到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授权支持。

资金筹措应拓宽。高等教育非全营利性产品,不可能与其他实体制造业完全等同,可以完全依靠推销自己的产品来赢得利益和发展空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时间花费长,培养的成本也非常大。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拨款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马太效应,地方本科院校获得的财政支持非常有限,再加上“大学城热”现象,很多地方高校都承担着巨大债务,这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激发地方本科院校的真正活力,地方政府要支持和帮助地方本科院校拓展资金筹措渠道,若捉襟见肘,转型也只会是一句空话。

社会支持体系需完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转型要强化开放式培养和实践教学,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地方区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基地也在于区域社会。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非常需要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地方的行业和企业不仅能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更应开放和给予更多平台,在人才培养全部过程中给予学校广阔的实习和实践基地;社会利益相关者要高度关注和理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这一点上,美国高等教育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经验。

五、结语

诸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努力发展、寻找出路,而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为了更切实发挥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的初衷和价值,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学校教育扶贫的内在功能。转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靠学校本身就能成就的,转型要依靠整体综合的良性体系,需要多套组合拳,需要多方努力和坚持,任重道远!

[ 参 考 文 献 ]

[1][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D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11cf966983c4bb4cf7ecd1b9.html.

[4] 袁利平 万江文.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热点的主题构成与前沿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58-65.

[5] 赵新亮 张彦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5(2):37-42.

[6] 曲殿彬 赵玉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7] 张应强.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江苏高教,2014(6):6-10.

[8] 汪明义.担负时代使命 创建应用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34-37.

[责任编辑 刘凤华]

作者:范平花

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教学论文 篇3: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缺失与创新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新建本科院校数量逐步增加,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其成就显著。然而,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上述新建的本科院校同质化现象严重,并逐渐丧失了自身独有的办学特 色,未来发展堪忧。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缺失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上的规制对办学和建设发展 束缚较大,二是大多数新建高校并未按照预定路线发展,甚至与理论层面的研究路线背道而驰。面对新的发展 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立足实际,适当扩大办学自主权,优化配置现有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同时还要不断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缺失;同质化;创新发展

1999 年,国内高校开始扩招,此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高教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 年,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当基于社会 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新专业的设 置,将专业口径的有效拓宽与专业方向的灵活设置有机 结合起来,凸显学校的特色。然而,对于很多新建本科院 校而言,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尤其在转型发 展过程中出现了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缺乏特色等现象, 以致于人才培养乏力、专业教学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 造成新建本科院校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也较 为复杂,比如全面认知不到位、专业教学应用型人才匮乏 以及产学研教学流于形式等。为了能够有效破解发展的 瓶颈,应当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起来,对现阶段各类新建 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这样才 能实现高校成功转型,才能凸显办学特色和实现人才培 训目标。

一、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以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 检索,关系密切的文章很多,这些研究在特色办学的内涵 以及影响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刘春惠 认为,高校办学特色是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产物,对 学校的教学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在人才培养 过程中起到了渐进的促进作用。郑金洲认为,办学特色 即文化建设基础上创办学校的特色,其在精神以及物质 和制度等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郑晓齐对办学特色进 行了分析,重点对其追求以及发展选择进行了阐述。具 体而言,就是将办学特色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细分,其中包 括顶层、内核以及相关要素等层次,将内核要素包含的师资以及生源和学科水平等办学特色纳入核心体系。段丽娟对生成办学特色的机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文 化、人才培养以及校长和学科专业等,都是办学特色形成 过程中不可规避的因素。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中,对新 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缺失及其形成机制并未进行深入 的认知,其中多数是从人才培养以及高校特色学科建设 的視角进行分析研究,忽视了此类学校的认知以及管理 制度方面的思考,对办学特色机制的形成以及相关影响 因素的分析深度不够。

(二)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高校办学特色方面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弗莱克斯纳研究提出,高校具有一定 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其精髓在于学术层面的绝对自由;高 校若想真正实现自由办学,必须严格地选拔师生,并且为 教研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不受行政干扰,这样才能实现学 术自由。赫钦斯认为,高校应当致力于学问的研究以及 实现专业教育教学,其应当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 能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在他看来,高校应当弄清楚自 身的职能,否则将无法培养有用的人才以及为社会发展 服务。弗莱克斯纳认为,如果高校办学目标不清楚,办学 宗旨不明确,那么文化将难以实现繁荣。哈佛大学校长 陆登庭认为,高校应当坚持办学方向,并且逐渐建立学校 特色,这是长期发展的过程。从国外文献来看,对于高校 办学特色及其形成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理念、培养以 及管理和校长等方面,相关理念和观点对我国新建本科 院校办学形成特色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新建本科院校缺失办学特色的主要原因分析

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之所以会出现办学特色缺失问 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宏观上的影响,二是新建院校自身的办学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宏观制度上的影响

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数量增长以及办学特色缺 失问题的分析可知,宏观上的规制对其办学和建设发展 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比如,教育资源的垄断以及教育教 学竞争的淡化,导致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更像是供给主 导型制度的改革。基于政策、权力以及资源等优势,短时 间内全面推进了高教格局的革新,以致一大批新建的本 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教育制度改革的成本也 明显减少。然而,因新建的大批本科院校为省或者市所 直属,新校址选在地市级城市,其建设与发展必然与地方 组织的强制机制息息相关。就新建的院校来讲,受到的 强制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高教法规的强制 性;第二,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强制。其中,政府 主导下的政治理念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过程中已经根 深蒂固,尤其是行政思维时效性以及整齐性和刚性,对新 建院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 响,以致于新建本科高校的特色培育丧失本色。值得一 提的是,新建的本科院校无论是办学质量还是社会声誉, 均远不及老牌高校,即新建高校与高校本部的社会影响 力不可媲美。事实上,新建本院院校的很多办学资源主 要依赖于政府及主管部门供给,新建高校在处理与政府 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政府职能转换以及服务水平提 升明显缺乏准备,而是习惯于将新建的高校纳入下属单 位对待,对高校采取行政管理机制,这种大一统的建设和 管理模式下,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千篇一律、特色不明。

(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定位问题

在高等教育制度全面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 发展对人才质量、数量的需求变化也非常大,尤其是在大 众化的教学格局下,生源质量稳定性差,高校之间掀起了 生源争夺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建的各类本科院校 应当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新环境,做好 准确的定位,并且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既要保持自 身的办学特色,又要不断地创新发展。然而,从实践中来 看大多数新建高校并未按照预定路线发展,甚至与理论 层面的研究路线背道而驰。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个 体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也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如果新建的各类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行为模 式与理论上的应然状态相悖时,则制度环境可能会出现 偏差。新建的本科院校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 体,较之于老牌的高等院校,其使命有所不同;然而新建 高校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既要保持与时俱进,又要凸显 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宗旨。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一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面临着很多的不确

定性因素。在这样的條件下,新建的各种本科学校院面临着改革风险以及预期收益不达标等问题,同时需要在 此基础上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基于组织制度学 视角分析,当社会上的某种组织形式得以公认或被制度 化以后,其他的相关组织形式为获得合适的建设与发展 基础,很大程度上要去模仿上述公认形式,否则将难以有 立足之地。然而,该种模仿或者效仿的做法,很可能会导 致组织建设的同质化,而新建院校更加倾向于这种“合理” 的发展路径选择,制度与发展模式的拷贝,使得新建本科 学校趋于大众化,最终导致高校的特色发展难以为继。

三、新时期新建本科学校特色办学与创新发展之路

基于以上对当前新建的各种本科学校办学特色丧失 的主要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在“大众化”的教育教学理 念下,高等院校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面对新的发展形 势,我们应当立足实际,重新审视当前的问题以及确定未 来长远发展路径。

(一)扩大新建高校自主权,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从社会制度宏观层面上对新建本科院校赋予足够的 自主权,让高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力,不受或者最大限度地 减少外界的干预,这样才能保障新建本科学校的特色办 学宗旨。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特色高校来看,其共同的 特点是拥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这是基础和根本。事实 上,我国传统知名高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 高校,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与其拥有办学自主 权密不可分,在办学初期就形成并一直秉持着办学特色 和宗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影响,后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 内各类高校千校一面,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模式还 是发展方向,均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和集权性。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 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更加趋于理性、客观,新的教学管 理理念为新建的各类地方院校赋予了高度的办学自主权 和自由度,同时这也增强了新建院校自主办学的思想意 识,依法加强特色办学,形成办学特色。同时,实现新建 高校办学特色还应当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政府及教 育主管部门应当确立战略发展思想,确保高等院校特色 办学的投入,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 好的环境条件。在此过程中应当合理划拨教育经费,本着 公平、公正以及兼顾效益的原则,倡导科学合理竞争。同 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机制,注重特色办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新建高校, 无论其规模大小还是重点与否,高校利用现有的资源确有 必要。为此,可以采用有效的绩效拨款模式,对办学特色 鲜明、质量突出的新建高校,应当给予一定的财政鼓励和 帮扶。

(二)新建本科院校既要坚持办学价值理念又要保持与时俱进

对于当前的高等院校而言,其办学价值理念除满足 经济社会需求以及促进发展外,还应当严格遵循高校发 展逻辑规律。面对当前的新时代背景,新建本科院校若 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机制,还应当保持与时俱进,服务 于社会经济和致力于全人类的发展。

1. 培养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立足实际和地方优势资源,要本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结构应当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相吻合,并且与社会发展 保持一致。新建本科院校在确定教育目标时,要切忌好 高骛远,应当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凸显 本校的特色。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对人才培养目前进行细 分,严格进行调整和规划,并且进行分层优化,确保动态 平衡以及共同提升。

2. 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发展过程中不能脱离当前的大众高等教育,应当坚持适应性教育方案,严把人才培养质量 关。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密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 以及学生的条件和生源特点,因材施教并且进行分类教 学,同时这也是特色教学的应有之义。高等院校在设置 学科专业时,不能盲目进行,而是应当结合本地社会经济 发展现状以及需求,立足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 学科专业规划建设,并且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战略性调 整,采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实现人才的 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做好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 增强基本专业以及特色专业的发展后劲。

四、结语

2000 年至今,国内新建的各类本科院校数量早已超 过一百所,而且逐渐呈增长之势。通过建立本科院校,不 仅可以有效应对传统院校空间设置不合理问题,而且能 够使教育向纵深发展,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因结构性人才匮乏而制约经济发展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有效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并且成为推动国内高等教育教学 大众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诸 如办学理念、定位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专项经费投入等 问题,导致其特色化发展受阻,甚至出现了办学严重趋同 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 实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保持本真特色,是时代发展的必 然要求,同时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 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立足实际,优化配置现有的优势资源 和特色资源,同时还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促 使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静 , 崔民日 .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战略路径 [J].教育评论 ,2015(5).

[2] 王维坤 , 温涛 . 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 状、动因与路径 [J]. 现代教育管理 ,2014(7).

[3] 胥刚 .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J]. 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11).

[4] 顾永安 .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目标趋向与根 本指向 [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4).

[5] 蔡涯 .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 [J]. 河北民族师 范学院学报 ,2014(3).

[6] 韦成龙 , 吴庆华 . 从学术组织到行业协会——新建本科院 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讨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6).

[7] 周乐强 . 转型发展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 南昌 : 南昌大学 ,2016.

[8] 任珂 .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基于N 学院的案例研究 [D]. 武汉 :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作者简介:赵莹(1976—),女,回族,广西桂林人,兰州铁道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检索、学 科服务。

(责任编辑:王宝林)

作者:赵莹

上一篇:路灯管理所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工程部工作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