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2022-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关心下一代工作

我院学子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12月25日,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我院与校关工委在三孝口校区联合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老少共话毛泽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校关工委负责人、校“五老”报告团成员以及我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部分同学。

会议由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侯光存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对党和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并将毛泽东思想体系做出一个概括性的介绍,接着王清国和姚亮两位老同志结合自身经历,座谈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抒发了对毛泽东的纪念之情。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畅谈了学习毛泽东思想、诗词、书法等方面的感受,老同志们就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和老同志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讨论,会议气氛十分融洽。

第二篇:关心下一代工作

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是横岗水晶城小学关工委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关心下一代的发展,它已汇集成一支关心、爱护、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坚强队伍,是党和政府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得力助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特殊队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横岗水晶城小学关工委深入实地察看,现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瘫儿童基本情况

广安区现有脑瘫儿童194名,其中先天性脑瘫儿童162名,因病导致脑瘫的儿童32名,14岁以下脑瘫儿童126名。广安区脑瘫儿童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无钱医治和因病致贫的情况较为普遍。目前,广安区已对194名脑瘫儿童建立了台账,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救助。区残联已安排20名脑瘫儿童到四川八一康复中心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年内将分批组织60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下一步,广安区关工委将把救治脑瘫儿童作为为民解难、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脑瘫儿童的救助力度,并积极争取省关工委“四川省脑瘫儿童救助工程项目”的支持,力争使大多数脑瘫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关工委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广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这条主线,突出“教育”和“关爱”这两个主题,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真情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力促进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1、夯实基础,狠抓关工委自身建设。广安区各乡镇、街道、

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社区)共建立了关工委组织251个,组建关工委宣传报告团、关爱工作团、校外辅导团、网吧义务监督员等工作团队152支,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同志累计达5700余人,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关工委组织网络。同时,制订和完善了关工委工作、学习、调研、考核等制度,落实了目标责任,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2、立足“教育”,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聘请有经验、有热情、有精力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20余人组成“五老”宣传报告团,成立以退教协、老年大学老同志为骨干的“关心下一代文艺宣传队”,定期深入学校、乡镇、社区开展爱国主义、广安革命史宣讲教育和 “关心下一代、大手牵小手”文艺演出,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同时,促进老少共融、老少同乐。今年以来,先后举行专场报告、文艺演出1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万余人。

3、突出“关爱”,亲情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以“老少结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结对帮困助学”活动,组织老干部与1200余名留守学生、贫困学生“一对一”结对,向贫困学生、留守学生捐款6.5万元,赠送学习用品4000余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结对帮教失足青少年”活动,组织退休老干警、老法官与28名失足青少年、刑释解教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就学、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4、协作配合,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五老”志愿者义务监督网吧活动,聘请了45名“五老”同志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对全区74家网吧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教育引导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组织“五老”法制宣讲报告团定期深入学校、社区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力实施手机涉黄整顿、网吧综合治理、家庭暴力遏制“三项任务”,着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三、贯彻落实上级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1、层层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省委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后,广安区委、政府高度重视,赓即召开了区关工委全体成员会议,集中学习了顾秀莲主任、刘奇葆书记讲话和谢世杰主任的报告,并进行了讨论发言。同时,广安区委、政府随即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召开常委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和广安市关工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研究我区贯彻意见,并引发了《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2、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力量。为切实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广安区成立了以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顾问,区委副书记为主任,分管领导和老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群团组织、涉老组织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时,广安区关工委增设了1名执行主任,2名副主任,动员3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加入关工委常务工作班子。目前,关工委常务工作班子有8名老

同志,有力加强了关工委的领导力量。

3、切实解决关工委实际困难。区委以贯彻落实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区关工委工作环境,切实解决区关工委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区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为关工委预算工作经费10万元。同时,给区关工委办公室增加了1名行政编制,配备了1辆公务用车,增加了1间关工委办公室,为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4、努力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良好氛围。区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做到“三纳入”、“三个一”,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考核内容;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转发一个关工委工作安排,为关工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宣传“五老”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注、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为老同志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工作亮点及先进经验

1、“四抓”措施和谐育人。广安中学关工委以育人为中心,注重求真务实,在工作中坚持“四抓”措施,不断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抓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二是抓心

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与西华师大结为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单位,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教师,大力开展“学习心理”、“让孩子成为学习的赢家”等主题报告,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抓艺体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国家知名体育教练、运动员到学校任教,并先后组建举重队、武术队、田径队等,并成为多项国家级、省级“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四是抓扶贫济困,保障弱势群体稳定发展。学校关工委利用“爱心助学”等载体,大力扶持贫困生继续读书,帮助残疾学生重回集体,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先后征集200多万元,为3000余名困难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帮、教结合抓好失足青少年的关爱工作。广安区法院关工委采取“帮、教结合”的工作模式,突出对未成年的帮教、关爱和保护,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是利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赴看守所、劳教所开展“亲情爱心”规劝活动20余次,赠送书籍和文化生活用品价值近万元;一批老同志与失足青少年认亲结对帮教,协助有关部门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0余人;老法官们以该所“三无”(无亲属探望、无邮寄包裹、无汇款)少年犯为重点,以“认孙子、认儿子”的形式结对帮教,每逢大的节假日,帮教小组“五老”人员都要带上生活、学习用品及食物到监所看望“孙子、儿子”,与之谈心,问生活、问健康、问困难,鼓励他们积极改造,重塑人生,早日开始新生活。二是针对失足青少年因受

到刑事处罚后,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容易自暴自弃,同时针对有的失足青少年因不良恶习较深、重新犯罪率高的问题,成立了帮扶小组,与社区青少年开展结对帮教;老同志们经常深入到失足青少年家中发放法制宣传教育资料,宣传法律知识,与失足青少年促滕谈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洗心革面,重新做;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职业,让他们回归社会,早日建立新生活,帮扶小组先后帮扶失足青少年20多人,其中有2人还成为了当地青年致富带头人。广安区法院关工委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十佳青少年维权岗”、“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3、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桥社区关工委结合当前青少年群体实际状况,在工作中突出重点,强化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结合服务。一是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大力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健全了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隐患排查、清理整治的经常性工作制度,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二是强化教育基础,积极联系辖区学校和社区,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不断优化社会闲散青少年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力开展帮学、帮教等关爱活动,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在取得以上工作成绩的同时,广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关工委组织和“五老”志愿者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不足;二是基层关工委工作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企业、村、社区的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三是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需加强,特别是留守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突出,教育和帮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六、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关工委工作既涉老(老同志),又涉少(青少年),工作难度比较大。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建议:

(一)狠抓关工委组织和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推进对企业和村、社区等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建立老同志信息库,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动员刚退休或退二线的“五老”人员参加关工委工作,切实发挥好老同志的主体作用。通过文件、会议、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关工委负责人和“五老”骨干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关工委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宣传“五老”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注、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理解和尊重老同志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为老同志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强对困难、残疾等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广泛动员“五老”志愿者及社会各方力量, 以“老少结对关爱”、“老少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帮助困难、残疾等弱势青少年群体,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生活、就学和就业等方面实际困难。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积极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关心、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

第三篇:关心下一代总结

杨楼中学关工委

一年来我校关工委在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认真实施县关工委的工作意见,多方联手共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绩和明显的社会效益,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工作,把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予以重视。学校建立了由党总支、团委和退休干部和老师主要负责人,以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党总支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各类文件,制定计划,定期听取汇报,指导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党政有关部门积极关心和支持关工委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帮教活动

学习上的困难生和经济上的贫困生都是关心扶助的重点对象,我们将此作为工作重点,配合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有计划地开展了帮教助学活动。

1、耐心帮助学困生。学校党总支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制,主动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并坚持家访学困生家庭,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上鼓励引导,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以一片真诚和爱心感动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良好的成长。

2、扶助贫困生。学校每年学期初对贫困学生进行杂费减免,每年要减免近万元,学校老师时刻不忘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如刘艳梅老师掏钱为学生缴学费;刘建国老师,王佩老师,朱瑞同老师他们经常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在我们党员中经常自发组织为贫困学生捐款。我们的老师不仅从物质上帮助贫困生,更从精神上、情感上鼓励贫困生勤奋苦学,使他们成为思想、学习方面的佼佼者。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也心系贫困生,每年的帮困学生都具体落实到人。

三、加强德育、法制等各项教育

1、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关工委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诗歌朗诵会,开展以“推广普通话 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 “我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等等,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刻苦学习,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加强与街道的联系,努力实现双赢

我校关工委把强化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作为关工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员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街道活动中来,使家庭美德、社会美德向街道扩展。学校利用艺术教育的优越条件,多次参加街道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把美的教育送到千家万户。学校还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到敬老院慰问孤老。这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都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一步认真贯彻实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一日常规》。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不断规范课堂礼仪、生活礼仪、社交礼仪,使学生的语言和坐立行走符合要求。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名遵规守纪、讲文明、讲礼貌的合格中学生

4、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学校聘请派出所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请他们向学生进行法制宣传。

5、强化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心理疾病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违反犯罪的主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特别是少数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加强对学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本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心理测试、班主任笔谈等

形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调适和矫正。把强化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手段。

四、发挥余热,热心关工委工作

学校退休教师有十余名,他们对祖国的下一代倾注了无限的热情,除了为学校贫困生捐款以外,他们中很多人热心为大家服务。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一千秋大业的大事,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新的一年中,我校关工委全体成员将立足新起点,迈开新步子,使关工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近些年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辈、亲属照顾,有的还独自在家承担读书学习和生活的重担。本期,学校共有学生总数920人,其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学生有284人,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有242人,占在校学生数的57%。

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了特殊的身体、心理状况,日渐成为我校教育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关工委更是立足“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围绕“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主题,开展了细致的工作。情系留守儿童,深入细致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研讨教育方法、措施,并大力营造关爱氛围,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学习的乐趣,生活的美好,弥补亲情缺失造成的危害,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具体做法:

1、由我校关工委牵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小组,每周六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学校关工委更是组织号召每一名教师,关心帮扶一两个贫困留守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更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给予一点爱心的呵护!

2、要求全体教师,在平时繁忙的工作同时,坚持每月帮扶一名留守孩子,与这些“个性学生”及时交流,教育、感化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健康的成长,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写好帮扶记录卡。

3、组织开展每学年评选乡“十佳留守儿童”,表彰表现突出的优秀的留守儿童,制成展板宣扬“十佳留守儿童”的先进事迹,达到熏陶教育,让全体的留守儿童知道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

4、定期举办“关注留守孩子,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经验交流座谈会,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总结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成效。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实施科教兴国,必须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校关工委继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四篇: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一、学校概况

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占地90亩,建筑面积718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26个,中小学生919名,学校现有教职工89名,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环境优美,装备了多功能阶梯报告厅、远程教育系统、广播听力系统、校园网、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实验室、“留守儿童之家”、“梦想教室”、“阳光书屋”、“乡村少年宫”等教育设施设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近年来,我校关工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服务、实践、关爱、创新为主线,以德育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常规工作为抓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强化主题教育,突出重点工作,稳步地推进了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关工委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发挥关工委作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关工委工作以德育教育为主阵地,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用“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清明节”、“端阳节”等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图片展览、观看教育专题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正能量的熏陶;学校通过悬挂条幅、张贴宣传栏、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校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落实关工委工作职能,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做楷模。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大事、小事都关乎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把养成教育当做关工委工作的主要抓手和落脚点。一是努力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检查制度,形成了“政教处→团总支→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学生”金字塔式的检查督促机制,层层检查,逐级落实。政教处、团总支每天准时巡查学生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值勤学生会干部课余时间上岗执勤,课间在校园巡视,检查学生的违纪现象及课间操的质量,检查、督促各班班干部做好本班教室、卫生区、墙壁、树木、草坪以及自行车摆放等,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做到处处有人查,定时有人查,时时有抽查,检查有密度、有力度。逐步养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自觉行为。二是以“文明礼仪”为重点,强化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求学生见老师行鞠躬礼并向老师问好,回家必须向父母问好,同学之间讲文明话、说礼貌语。学校制定了《学校学生礼仪规范》,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作用,成立了文明礼仪督查队,对不文明的言行进行纠正;在学生中开展“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活动,制定细则,要求学生用文明的标准衡量自己,说有准则、行有目标。开展“回头、弯腰、微笑”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审视自我、对待环境与他人。三是积极开展“星级”学生评选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在各班实施了“十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十星” 即“爱心星”“孝心星”“艺术星”“劳动星”“卫生星”“勤奋星”“飞跃星”“文学星”“科技星”“礼仪星”。基本上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思想品德、劳动、卫生、特长、爱好、创新精神、文明礼貌等方面。要求各班设置“星级评比台”,将全班学生纳入其中,一周评比一次,将学生在一周中获得的“红星”贴入对应的方格内,一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获得“红星”的数量,评出全班的“十星”,并进行表彰奖励。这种德育工作方式,易操作,效果好,以日常化的精神激励方式和竞争方式调动起了全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督促、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拓宽育人渠道,增强关工委工作实效。

1.打造书香校园,营造读书氛围。学校将传统文化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和《论语》中的精华内容结合现实开发成校本课程走进课堂,每周一课时。每天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优秀的经典诗文朗读,用多种诵读形式,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运用好书推荐、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积累本展评和老教师座谈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人人享受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广泛阅读、深度阅读。以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等,以评促读。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努力建设书香流淌的校园,促进校园和谐地发展。

2.开展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关工委近年来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全面提升了学生素养和能力。一是学校把艺术课纳入正式的课程安排体系,邀请老专家协商制定艺术教育目标和内容。学校先后开设了素描、国画、书法、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等艺术课程,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活动模式坚持“以兴趣为主,以兴趣为纽带,以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为终点,以兴趣为标准”的原则,尽量满足学生自身上艺术课的愿望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喜欢的艺术项目可学。二是开展经常性艺术成果展示。学校在校园内设立文化艺术长廊,利用橱窗和楼道内墙壁空位,张帖优秀书画作品,主题手抄报,展示艺术风采,让师生在欣赏作品中,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在提升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三是举办艺术节及竞赛活动。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采用舞台表演和书画联展的形式,展示舞蹈、葫芦丝、电子琴和优秀书画作品,展示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对涌现出的大量优秀学生作品和节目进行表彰奖励,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向家长、社会展示了艺术教育成果。

3.加强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做足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建设“绿色校园”,美化育人环境。为了让校园起到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我校在校园绿化上坚持“三高”:即高起点设计和规划,高质量建设和施工,高标准维护和保养,并经常性邀请老领导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先后投入几十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美化,如今校园内有树木十多种,八百多株,绿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花卉品种有几十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热爱学校的意识。二是建设“文化校园”,营造育人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在学校醒目位置精心设置能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板、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图书室、阅报栏、校园广播和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校园广播站每天精心策划,及时播放,逐步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设计制作精致典雅的橱窗和画廊,张贴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并及时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三是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我校依靠当地政府、派出所、工商、卫生、文化等相关部门和社区老干部、老党员,加大检查力度,积极做好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4.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关工内容。我校关工委工作以德育教育为支点,以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为依托。在活动内容上,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及时表扬校内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以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同学,同时开设了经典诗文赏析等栏目,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素养;组织艺术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运动会,组织校园乒乓球排名赛、年级组球类联赛、踢键子、跳绳等群体活动,培养学生顽强作风和集体主义观念;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组织学生义务清扫村组卫生,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环保意识。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有“读”: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各种主题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心得、征文竞赛;“看”:看新闻、优秀影视片、图片展览等;“听”:听先进人物、英模事迹报告、安全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进村为民服务活动、假日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在受启迪、受感染、受教育。

5.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成长。一是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及家长委员会。利用信息教育资源和老教师定期分批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类教育法规、学生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家教方法等,定期召开家长和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通过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交流谈话,让家长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班主任老师与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达成共识、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建立班主任家访制度。学校鼓励班主任教师走下去深入细致地开展家访活动。学校在每个办公室拉好了电话,方便班主任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一半以上同学,并印发了班主任家访记录表,将家访工作列入班主任考核,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6.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心灵关怀。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配备了具有心理教育专长的教师和老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特别是加强了对“双困生”、“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打消学生的自卑心理,排除心理障碍,努力做到细致一点,耐心一点,贴近一点,新颖一点,鲜活一点,人文一点。二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团支部在学生入校伊始,通过各种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第一手资料。三是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心理讲座。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心理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四)关爱“双困”学生,提升关工委工作内涵。

学生中的“双困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和思想品德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我校在“双困生”教育上,要求教师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虐待,态度上不粗暴,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点滴进步。学校要求各班建立完备的学生成长档案,对“双困生”的教育指导要有系统的计划、精当的措施和跟踪记录。学校还动员全校教师的力量,运用集体智慧,长期开展“爱心三帮”(思想上帮贫、学习上帮难、生活上帮困)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集中帮辅4至5名贫困生或问题学生,每周必须与他们谈话交流一次,逐步增强“双困生”的实力。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设立“成长进步奖”,每班每学期评选5-10名成长进步较大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学生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 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以促进我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关心下一代总结

徽青„2010‟54号

团区委201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区关工委:

2010年团区委在区关工委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关工委成员单位职责,以“围绕大局有新作为,服务青年有新成效,自身建设有新发展”为目标,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并取得了实际成效,现总结如下:

1、纪念革命烈士活动。清明节期间,全区1500名青少

年参加“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铁军精神”纪念革命烈士活动。各级团、队组织将纪念活动与学习铁军精神紧密融合,通过寻找铁军足迹、聆听铁军故事、主题团日队日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弘扬

铁军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加快徽州发展的浓厚氛围。

2、志愿者服务活动。一是“学雷锋、迎世博、倡新风”

1志愿服务活动。3〃5期间,各级团队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美化黄山、清洁家园”行动,与文明办联合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新风劝导志愿服务和卫生整治活动,整治路段10公里,河道4公里。二是网络参与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主题签名、“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网上知识竞赛和征文、中国旅游城市投票等活动。

3、“青年月”活动。5月1日上午,“迎五四”首届“体彩杯”青年七人制足球赛在徽州一中开幕。8支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青年足球爱好者组成的足球队以“强身健体、以球会友、团结拼搏、振兴徽州”为宗旨,通过足球比赛运动的方式迎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徽州区上千名青少年聚集在文峰塔下隆重举行“铁军精神代代传”红色主题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进行鼓号操和经典诵读展演。

4、争当“四好少年”活动。联合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各中小学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活动通知》,各学校通过辅导员讲解、队员交流、寻找身边的好少年、黑板报宣传等方式,加强少先队员对“四好少年”的教育,学唱“四好少年”歌曲,全区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热情高涨。“六一”期间,团区委、区教育局联合表彰郑翠萍等22名“三好学生”, 汪方逸等16名“优秀学生干部”,徽州一中七(1)班等19个“先进班级集体”。 徽州一中七

年级吴曦远作为黄山市唯一的少先队员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第六次少代会;岩寺小学六年级学生汪方逸被评为全市“十佳”少先队员。10月18日,举办徽州区社区青少年书画现场表演赛,百余名青少年现场表演献上“文化大餐”。

5、“世博红领巾小导游”活动。在潜口小学和呈坎小学少先队开展“红领巾小导游”导游词培训活动,让少先队员在主题实践中参与世博服务,接受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6、为灾区献爱心活动。响应号召,及时动员各级团、队组织为西南旱区、玉树灾区、舟曲灾区捐款、捐水,全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共募集善款36798.3元。

7、举办七夕和中秋青年联谊会。以“相约唐模、爱在七夕”为主题,与区旅委联合举办徽州〃唐模2010年七夕活动。组织在徽州区工作生活的机关、企业、学校等地的130名青年相约槐荫树下举行大型户外集体游戏;中秋期间,永佳名邸“花好月圆、青春有约”中秋青年联谊会在徽州文化园举行,吸引了100名单身青年热情参与。

8、希望工程关爱活动。一是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行动。“六一”期间,组织区财税、交通、卫生、移动、城管等系统的17个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深入各自联系的农村教学点,结合留守孩子、农民工子女实际需要,开展走访慰问、游戏互动、心理疏导等热心服务,发挥青年文明号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6月15日,由团区委牵线搭桥的

中国移动浙江嘉兴全球通VIP俱乐部赴呈坎镇乌石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在延续”爱心自驾车活动,与山区贫困留守儿童共度端午佳节,与29名农民工子女结对。6月21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富溪小学送来液晶电脑、图书、钢笔等学习用品和8000元的助学金,资助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完成学业。同时各乡镇、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留守儿童进军营”、“留守儿童学消防”等活动。二是爱心圆梦行动。通过贫困大学新生摸底、家访、核查、筹集善款等程序,贫困大学生得到了社会热心组织和人士的关注,2010年12名贫困大学新生获助。

9、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照《徽州区“青春引航”工程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举办法制报告会7期,参加人员500人;组织青少年参与“江淮普法行”大型宣传普法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举办“为青春引航”健康教育活动;设立法制教育流动课堂,全方位构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安全网。突出开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学习宣传。组织青少年集中学习《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及《条例释义》;组织500名青少年参加全省未保条例知识竞赛活动;印发活动宣传品1000份;组织50名青年普法志愿者参加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同时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团区委、区少工委发出倡议书2000份,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暑期

安全教育,提出青年暑期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各级团队组织积极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自护教育。

共青团黄山市徽州区委员会

2010年12月8日

第六篇: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依托社区小天地 作好育人大文章 ——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xx年12月)

一、基本情况

x社区占地670亩,人口1.2万人,其中青少年约占社区总人口的2/5,系湖南省首个按“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模式建设的农民安置区和现代新型社区。近年来,社区按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着力营造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的育人环境,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1998年以来,咸嘉x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省青少年教育先进社区等。几年来,社区先后迎接了中央关工委副主任闵振环、《中国火炬》杂志社副社长王立文等领导的视察指导。我们的做法是: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构建育人平台

从开发建设启动之日起,我们就把“社区创造环境、居民享受生活”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以一流的环境为青少年成长打基础、建平台。

1、优化自然环境,构筑温馨家园。本着“对青少年负责、为青少年着想”的思想,加大硬件建设力度,让硬环境真正硬起来。先后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网球馆、游泳馆、健身娱乐中心、全民健身馆、新世纪书屋、书画室等配套设施,建成了占地面积60亩、全省最大的社区广场,亭台楼榭、雕塑小品、音乐喷泉、花草树木点缀其中、镶嵌其上,让青少年足不出户便可感受现代文明的熏陶,享受现代文化的乐趣。近年来,我们又千方百计腾出一批商业门面和车库,开辟了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关协活动阵地,使青少年玩有场所、学有载体。

2、优化人文环境,构筑“第二校园”。我们根据自身特点,从自身实际出发,建设了一所市民学校、一个图书室、一个高标准科普长廊,一所绿色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第二校园”,开辟“第二课堂”。多功能活动室(绿色网吧)内卫星信号接收器、互联网、投影仪、电脑、音像设备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通过接收、存储、播放来自卫星、互联网站和传统光盘的宣传内容,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合理安排宣传教育内容,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此基础上,适应不同爱好、不同志趣的青少年精神需求多样化,社区组建了少儿书画社、青年舞蹈队、合唱队等业余文艺团队,让青少年学有所乐;创办了全省首家社区刊物《我们的家》,对青少年免费赠阅,为青少年开辟专栏、刊发作品,鼓励青少年练笔、砺志、抒怀,社区报创办以来,已有近100名青少年学生的习作在社区报上发表。在商店、门面、别墅区制作并悬挂了永久性楹联200余副,集教育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使青少年感悟文化、接受教育。

3、优化生活环境,构筑成长乐园。针对咸嘉x地处城郊结合部、社情民情相对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警区共建、群防群治、结对帮教等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建立社区综治办、保安队、居民治安协管队全方位的治安防范网络,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建立党群联手、社区管理、学生结队手拉手、警民共建、基干关爱的青少年帮教网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塑造人,树立育人导向

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化引路、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从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导好向、引好路、充好电。

一是创建文化阵地。社区图书室专门购置和征订了2万余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刊,免费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书籍,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加油站”和“催化剂”。投资20万元建起了长达120米的科普画廊,辅之以社区报、讲座、广播、电化教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教育。充分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基地、网球场、游泳馆、健身坪等文化体育阵地,今年再次投入14万余元在咸嘉x社区建立了一个室外篮球场,投入100余万元对咸嘉x绿化广场进行提质改造,依托这些文化阵地,组织和引导社区青少年参加晨练、健身、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现代文体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其提高素质、增长本领。

二是打造文化品牌。根据青少年不同层次需求和季节特点,我们以社区广场为中心,唱响文化活动“四季歌”,形成自己的社区文化品牌,引导青少年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春有“元宵灯会”:让青少年既当参与者,又当组织者,发动社区居民挂灯笼、猜灯谜、赏花灯,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参与人数上万人,使社区灯会成为省会长沙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夏有“文化夜市”:社区在广场和活动中心组织经常性的“周末嘉年华”文艺团队汇演和高雅音乐会,不定期举办舞蹈、音乐培训班,使青少年乐有所学,学有所乐;秋有“金秋歌咏”:组织社区青少年举办“我为祖国妈妈唱支歌”主题歌咏大赛,让素质教育进社区、入庭院;冬有“家庭风采秀”:以家庭为单位,以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主题组织知识抢答、才艺展示、“同心结”等家庭文化竞赛,培养青少年热爱社区热爱家的意识。 三是活跃文化气氛。为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组织青少年参加游泳比赛、乒乓球比赛、青年歌手大奖赛、“我眼中最美咸嘉”摄影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专门为青少年设置了家庭趣味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表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坚持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营造育人氛围

社区针对青少年活泼、好动、爱乐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生活在社区、成长在社区的实际,把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路贯穿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以活动引导青少年、启发青少年、教育青少年。

2、假日活动系列化。社区以“共渡美好假期”为主题,按照贴近青少年、贴近生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寒暑假活动和“快乐周末”活动。每逢“五四”、“五一”、“六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我爱社区我爱家”主题征文、游艺、书画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依托。每逢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军事夏令营、科技环保夏令营、文体夏令营等活动,开展社区中小学生“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交一名好友、献一份爱心、办一件好事活动,让青少年假日生活有方向、有目标、有内容、有意义。今年8月开展的咸嘉“道德银行”夏令营,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宗旨,赢得了家长、学员、学校等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0月,在全国第三届公民道德论坛召开期间,社区作为参观点之一,迎接了来自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视察指导。其中,作为群众性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的“道德银行”及“家长网校”,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文明的时代新风,得到了社区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引起了前来参观的代表们的广泛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在内的各家媒体都争相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集中展示了长沙乃至湖南的良好精神风貌。

3、实践活动经常化。社区组建了三支小队伍,深入开展当小保安队员、小巡逻队员、小绿化环保队员“三小”体验活动,服务他人,锻炼自己,提高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今天我当家”青少年挂职锻炼,通过报名、推荐、考试、调查等四个环节,选拔青少年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办公室主任助理、楼栋长助理、图书管理员”,走家串户发资料、搞调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活动中,共有10名中小学生脱颖而出,先后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有近50名中小学生担任过楼栋长助理。在主任助理、楼栋长助理的组织下,开展了青春广播站播音、小记者采访等一系列活动,近120名青少年亲身体验了“当家作主”的过程。组织社区内所有中小学生加入红领巾监督队,当好文明监督员,每天轮流义务值勤,为社区的“大人们”树立了好样榜。孩子们都说:“实践活动虽然很累,但是有意义、有收获、有长进”。社区的杨洋同学自参加实践活动后,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变得日渐开朗,并在学校担任队长兼团支书,将班干部会、团员会、班会、民主生活会组织得有声有色。今年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分别围绕“爱心满社区,雷锋在咸嘉”、 “扬雷锋精神,建和谐咸嘉”等四大周主题,大力宣传、普及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大行动,博才咸嘉学校、湖南商学院等驻社区单位都以各种形式加入到社区学雷锋活动中。社区居民学雷锋活动更加积极踊跃,仅在爱心募捐中,社区居民在短短2个小时,就捐款755.5元,物品70余件。11月18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湖南社区志愿服务共建周活动在咸嘉x举行,辖区近1000名青年志愿者和16家驻社区单位参与了志愿服务,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也亲临现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几点体会

近年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动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

(一)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以统一认识为前提,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会议、广播、展览等多种形式,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区教育、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单位、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二)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构筑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在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强化素质抓育人,抓好育人强素质”这个中心,坚持以青少年活动室、市民学校为主体,以社区报、科普画廊等为阵地,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社区与家庭、学校相配合的方式,构建起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学习体系。

(三)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以现有资源为依托,建设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复杂,没有载体就没有依托,也难以持久。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围绕社区资源作文章,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哪里有青少年参与,哪里就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在实践中建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关协活动阵地、全民健身广场、图书室、游泳馆等一大批硬件设施,推出了青年读书社、春夏秋冬广场文化、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载体,使青少年学有兴趣,教有内容,乐有所得。正是由于社区设施完备、活动丰富,使关心下一代工作避免了空洞说教、流于形式,做到了学有内容、教有效果。

(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运转协调的保障机制。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举措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积极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的保障机制,为社区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为构建和谐咸嘉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下一篇:服务外包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