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网络文学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8年正好是網络文学诞生二十周年,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以此为载体的网络文学也逐渐呈现出蓬勃之势。现如今,网络文学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宠儿,它以滔滔之势引领了时代的一股潮流。细观之,在这股网络文学的大潮之中,就其地域分布而言,整体上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几乎各个省份都有着各自独具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家及作品。

第一篇:网络文学论文

网络文学与网络时代

“网络文学”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兴起的,而我知道这个词儿,应该再早一些。1998年初秋,中国作家协会办了一期研究生班。为期两个月。班主任是雷抒雁。学员26个。年轻些的如张平、周梅森、关仁山、邓一光、张宏森、秦文君等,我也滥竽其中。也有老一些的,比如陆天明、何申等。学习期间,请来了一些专家或领导给我们上课。其中有一位领导(名字这里就不说了)讲了这个网络文学的话题。当时大家虽然听得新鲜,却大多没有在意,这位领导讲,用不了几年,网络写作或许就要大行其道,作家这个字眼,就要重新衡量,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随意发表作品,人人都是作家。大家听了也就听了,耳旁风,都没往心里去,这位领导有些浪漫主义?人人都是作家?说笑话呢?谁能知道呢?仅仅过了几年,就让这位领导言中了。是啊,当年的作家们,谁能想到网络文学会这样热闹呢?谁又能想到天底下还有“博客”这种写作形式呢?我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所谓网络文学,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文学结果。秦汉时代没有动辄百万字的作品,并非我们的先人不是才华横溢,不是下笔如神,实在是科技不发达,较呢?网络的优势,显而可见。

我有几个专门在网络上写作的年轻朋友。他们跟我讨论过几个问题,笼统归纳一下。问题之一,他们算不算作家j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当然要算。作家这个词汇,过去大概算作是一个身份,现在只是一个行当。作家的身份,不是由作家协会确定的。而是由你发表不发表决定的。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发表,网络也好,期刊也罢,总之,你写了,发表了如果只是在青铜器上铸字,或是在汉简上刻写,弄出个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来,那真是要累出多少条人命了。现在的作品多,也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用电脑写东西,快!试想呢,古代的曹雪芹,与当代的路遥,如果二位都有笔记本电脑,也不至于一个没完成,一个累及了性命。

网络文学这个话题,这几年争论的沸反盈天。其实细想,无外乎网络文学还很幼稚。幼稚是毛病吗?谁没有幼稚过呢?我不相信当年的文学期刊就没有幼稚过?当年的出版社就没有幼稚过?说透了,大多是吃期刊与出版社这口饭的作家们,说得酸葡萄话。众所周知,现在的期刊或出版社这种样式,十分尴尬,一篇文章,如果在一本发行量不大的刊物上发表,也就是有千数人看,一本小说,印数万把册,也就是万把人看。而在网上去发表,动辄几万人或数十万人看。两下里如何比无论你在期刊上或是网络上发表了,你就应该是作家。问题之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我说,这样区别是有缺陷的。如果硬是要区别,只不过写作工具与发表的工具变化了。打个比方,先秦之前的文字,多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我们总不能称之为青铜文学吧?秦汉时代的文学多是刀子刻在竹简上的,我们也总不能称之为刀子文学或竹简文学吧。接下来,有了宣纸有了毛笔,有了钢笔,又怎么说呢?毛笔文学?宣纸文学。再如唐诗宋词,多是由歌妓传唱而流传的,我们总不能说那是歌妓文学吧?所以说,这样的硬性区别是不科学的。时下的文学,无论什么形式,应该都叫当代文学。如果硬要抬杠,当代作家还有几位是用稿纸与毛笔或者钢笔写作呢?也多是写罢之后,用网络传给编辑的,这叫不叫网络文学呢?

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从古到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政治格局,可以改变经济生活,凭什么就影响不了文学创作呢?前几年,曾经有许多人对网络文学持鄙薄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而今大都改变了态度。为什么,你反对不了。这种文学样式的出现与繁荣,不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转移的。对于网络写作这一个应运而生的新门类,我们可以讲它目前还幼稚,不能说它错误。

网络文学这个说法是不是准确?我们可以继续商榷。但是,我们的生活进入了网络时代,这是无可争议的。从这个角度去讲,我们的文学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作者:谈 歌

第二篇: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关系存在的问题

摘要: 因为网络文学评论家在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与网络文学的作者缺乏沟通,所以造成了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之间存在隔膜或者说脱节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述这种隔膜关系,提出理论界应加强对网络文学创作活动的研究,及早建立适应当前文学创作需要的文学理论体系,从而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批评存在问题

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评论家们的积极参与,但是通观网络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创作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这影响了网络文学创作与网络文学批评二者的良性互动。必须看到,由于网络文学评论家在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与网络文学的作者缺乏沟通,因此造成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之间存在隔膜或者脱节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文学批评不能针对一个关于“网络文学”范畴的统一认识进行。

开展文学评论活动,首先是确定活动的对象,而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活动却在其研究对象上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网络文学研究固然是针对“网络文学”而开展的评论活动,但是“什么是网络文学”,一直以来学者们总是各执一词,学界缺乏一个统一的或者相对来说能为各方认可的标准。统而观之,在对“什么是网络文学”这一问题的认识上,不外乎三种倾向:一种是将具有网络文化特质的新的文学样式称之为网络文学,它不包括传统文学文本的上网形态。再一种是将上网的传统文学文本与网络原创文学统而称之为网络文学,这种观点以葛红兵为代表。他认为网络文学包括三种形态,即上网文学、网上文学和网化文学。“所谓上网文学就是纸面文学作家将他们在纸面上创作、发表的文学作品出售或者免费提供给文学网站,令其在网上传播的文学。”“所谓网上文学就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以网上发表为目的,以网上读者为假想受众的文学作品。”“网化文学应当是一种超级多媒体语言艺术。”还有一种则将网络上的所有文字类型,包括评论、BBS留言、上网的传统文学文本及网络原创文学一概称为网络文学。这种观点以许苗苗为代表。她将当前的网络文学划分为五个类型,即“BBS网络故事型、传统文学型、大众参与型、接龙游戏型、完全网络型”。显然,在这一问题上,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不仅网络文学写手与网络文学评论者之间观点不同,而且在网络文学评论者之间意见亦不统一。这样,由于在网络文学的内涵与外延认知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学界围绕网络文学所开展的批评与研究不免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而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不利于网络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因此,学界达成对“什么是网络文学”这一问题的共识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有利于对网络文学的批评、研究,而且有利于网络文学创作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同网络文学创作实践脱节。

这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的主体与网络文学创作实践疏远或脱离。从事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大多是大学、研究院、所的教师和学者,此外,还有长期从事纸质文学评论的批评家、编辑及从事纸质文学创作的作家,这些人或许对纸质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甚为熟悉和了解,却少有大量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或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难怪元辰会发出这样的呼吁:“希望评论网络文学者有三个月以上阅读网络作品与参与创作讨论的经历,这是最基本的资格。”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擅长对纸质文学进行理论上的演绎和推演,然而对于网络文学则由于自身感性经验的匮乏而难以进行准确的理性概括。他们关于网络文学的批评话语大多用词艰深、晦涩,专业性强,这就将一大部分年轻的网络文学写手拒之于千里之外,难以与之进行良性交流,造成批评交往的障碍。这就使网络文学的批评话语与网络文学作者之间存在隔膜与距离。从整体而言,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以年轻人居多,而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则以年轻人为主。由于当前从事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学者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他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与熟练程度较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上网族来说有天壤之别,显然他们并非真正的网络文学接受群体,并不能完全承担对网络文学进行批评的使命。他们凭借自己在传统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而对网络文学创作做“妄想”之论,而至于对网络文学最有发言权的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年轻的上网族——真正的网络文学接受者,则由于传统批评势力的排挤而丧失了批评话语权。其结果就是网络文学作者对于网络文学批评话语充耳不闻,漠然置之,而网络文学的评论者则视网络文学写手为幼稚甚至“异端”,不愿与之平等对话。总之,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同网络文学创作实践相脱节的现实就导致创作与接受两个环节脱节、作者与评论者之间关系疏离,使两个层面之间不能相互照应和开展平等的对话,从而不利于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之间隔膜的消除。

三、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对网络文学的载体的关注不够。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再向电子媒介文化的演进三种不同形态,而后一种文化形态对前一种文化形态的超越又往往依托科技的进步实现。伴随着文化的三种不同形态的演进,文学的载体经历了口传、石质、竹质、棉质、丝质、纸质、网络的变化。在当前的电子媒介时代所出现的网络文学已不同于印刷文化时代出现的在二维空间开展的以线性叙述方式为特征的纸质文学形态。“这是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当前的这个时代被学者们称之为“图像时代”或“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可以被大量便捷复制和传播,“图像”在追逐着人、压迫着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轨迹。网络文学由于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而存在,其势必受到“图像”的侵袭而具有更多的视觉艺术的特征,势必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而打上多媒体技术的烙印。技术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是一种展现方式。网络技术之于网络文学不仅是文学传播的手段,而且是网络文学存在的方式。也就是说,网络技术将对网络文学的叙述方式、艺术手段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关注网络载体,研究网络技术在网络文学活动中的工具等作用,研究网络的实用性与文学的文学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网络载体与文学文本的兼容性、适应性等问题,是网络文学研究的任务。然而,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大多数网络文学研究者将网络之于网络文学与丝帛、纸之于传统文学相提并论,认识不到网络之于网络文学的重大意义。不过,也有少数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好的例证。

总之,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间存在的隔膜关系,使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能很好地得到网络文学批评的及时指导而“身陷困境”,问题重重。因此,理论界应加强对网络文学创作活动的研究,及早建立适应当前整个文学创作需要的文学理论体系,从而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丛晓峰.网络文学刍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2]许苗苗,许文郁.网络文学的定义[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1).

[3]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J].东北师大学报,2001,(01).

[4]何志钧,于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5]罗静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02).

[6]丁鹏,段云华.网络文学论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作者:陈颀

第三篇:从网络文学的地域性发展看广西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前景

2018年正好是網络文学诞生二十周年,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以此为载体的网络文学也逐渐呈现出蓬勃之势。现如今,网络文学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宠儿,它以滔滔之势引领了时代的一股潮流。细观之,在这股网络文学的大潮之中,就其地域分布而言,整体上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几乎各个省份都有着各自独具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家及作品。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分布的大地图中,一些如高耸山峰般的网络文学重镇也开始涌现。如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版图中“名山集聚地”。相比之下,广西的网络文学发展虽稍显逊色,但在辛夷坞的领军之下,一批日渐成熟、独具市场价值的广西网络文学作家开始涌现,可以说,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是可期的。

一、地域作家群分布及地域性创作

拥有一批独具实力的网络文学作家,可以说是各地区网络文学得以发展与壮大的基石。就现如今涌现而出的几大网络文学重镇而言,它们都纷纷拥有着数量极为可观的超人气网络作家。如江苏省,有与唐家三少合称为“三五组合”的跳舞、几乎每部作品都创造了点击神话的扬州作家我吃西红柿、以明快清新的文笔将修真和科幻进行无缝对接的南京作家方想、以大气及厚重的古风创作坐享最具畅销力金牌榜的女作家天下归元,还有无罪、天使奥斯卡、骁骑校、忘语、寂月皎皎更俗、禹岩、静官、石章鱼、三十、管平潮、大雪崩、失落叶、观棋、静官等多位重量级网络作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各显其能,都有领一时风潮的不俗成绩①。除了江苏省,与其毗邻的浙江省在网络文学方面也是人才辈出。现如今,各个类型的网络文学几乎都能在浙江找到典型的代表作家,如“盗墓”类有南派三叔、“后宫”类有流潋紫、“女性历史”类有蒋胜男、“女性女侠”和“女性玄幻”类有沧月、“仙侠”类有管平潮、“推理”和“军事”类有李异……可以说,浙江省的网络文学发展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盛大景观。再如广东,《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在所有省份中,广东省的网络文学创作者比例最高,且一些著名的网络文学作家如当年明月、南派三叔、天下霸唱、慕容雪村、李可等均由广东起步,而后闻名全国②。

江苏、浙江、广东网络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网络文学地域性发展的典型代表,它们纷纷呈现出了如下的特点,即在地区网络文学名家的领军下,以数量庞大的作家群为主力,在网络文学各个类型中奔涌突进。该特点也为重新审视其他地域的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坐标体系。于是,再认识广西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成为可能。

广西的网络文学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辛夷坞了。除了辛夷坞外,广西的网络文学作家群中仍不乏其他优秀的创作者。如有尤擅玄幻、仙侠类型的我本纯洁及沧海鲲鹏,两人的作品在网络上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本纯洁的《妖道至尊》在塔读文学网上的总人气达330多万③,沧海鲲鹏的《仙劫》在“旗峰天下”上获得2016年7月男频点击第一④。伴随着《三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科幻热,网络文学领域的科幻浪潮也是一浪接着一浪地涌动,广西的网络文学作家雨水正是大浪潮中一位资深的科幻写手。从2009年起,雨水就以几乎每年一部科幻小说的写作速度在起点中文网上连续更新。现下,雨水已创作了7部科幻类的网络小说,且每部均收获了很高的点击率。言情类可以说是当今网络文学中十分热门的类型了,广西网络文学中言情类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除辛夷坞外,广西的言情类作家还包括四丫头、晴天小恬、童馨儿等。其中四丫头和童馨儿的风格相似,其作品是比较“文青”与“小资”的一型,文风悠扬舒雅,多有对女性细腻心理的展示,和对女性爱情、婚姻、工作生活境况的思考,如《爱情不设房》《谁伤了婚姻的心》等。另如晴天小恬和清秋月儿等的小说娱乐性更强,内容充满各式笑点和萌点,很能撩拨读者的“少女心”,代表作品则有《引妻入局,总裁的温柔陷 阱》《军少有令:嘘,乖一点!》等。此外,都市类书写有卡肥猫的《高手无敌》等,恐怖悬疑类有鬼点子的《千古奇谭》等⑤。总之,广西网络文学创作的类型不可谓不丰富,尤其对于当下大热的网文类型,广西不乏独具实力和潜力的作家在持续不断地创作,因此,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值得人们好好地关注与期待。

二、地域性网络文学市场价值的实现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在于其创作人数之多、作品数量之庞大,更在于其创造了超高的市场价值。而网络文学的商业盈利模式,早已从单纯的付费阅读变为付费+IP开发模式。从现下大热的网络文学全版权运营⑥来看,网络文学IP可作为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读物、广播剧等下游产业的内容源头,从而创造出巨大的IP价值。据统计,2016年整个网络文学市场产出达到了1160万部并且拥有3.33亿用户,市场总值达到了90亿元。截至2017年8月,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发表的作品已达1400余万种,并有日均超过1.5亿文字量的更新。支撑上述数字的写作者超过1300万,其中相对稳定的签约作者已近60万人⑦。在知识付费的热潮之下,用户付费意愿的不断提升也使得网络文学市场迎来春天。有数据统计,2016年付费网络文学产生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46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价值有望突破100亿元⑧。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价值诱惑下,资本及互联网巨头开始强势入局。从2014年起,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先后斥巨资入主网文江湖,而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因背靠腾讯强大的资金实力,现已掌握了大量的头部IP。现如今,腾讯与百度、阿里巴巴、中文在线、掌阅科技共同构成了网文市场一强多足鼎立的态势。

资本的强势注入,使得网络文学中大IP的市场变现也水涨船高。2018年第十二届作家榜发布了网络作家榜,唐家三少以高达1.3亿的版税位居榜首。该榜公布的版税位列前十八的网络作家中,若以地域化来论,又以江苏省最多,他们分别是以6000万版税位列第三的无罪、以4930万版税位列第五的天使奥斯卡、以3400万版税位列第七的跳舞,以及以700万版税位列第十七的雨魔⑨。

榜单之上网络作家惊人的版税收益究竟源自何处,以唐家三少为例,《中国企业家》曾对其收益构成做过研究,结果显示其实体书出版收益是最大的一块,抽取15%版税;其次便是游戏收入,一度月流水过千万;再次是漫画收入;最后,才是起点中文网带来的网络阅读收入⑩。而且对于唐家三少这般成熟的网络大IP而言,其背后早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固定且成熟的IP运营模式了,也正是这套运营模式使得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此,唐家三少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到过:“一个全版权运营至少需要六波,一浪一浪往前冲”,而这六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波是小说在网络发布前4—6个月,改编游戏制作就要开始。

第二波是网络出版和移动阅读同步进行,这是提供内容影响力的最重要一步。

第三波即实体书出版,其速度要略快于网络连载。1本20万字的书,网上连载到18万字时,就要完成实体书的全国铺货。

第四波是小说连载到一个半月,此时游戏已开发5个多月,可以上线,让读者一边玩游戏一边看小说。

第五波是小说连载到两三个月,开始在网上连载改编漫画。漫画的好处是可以将读者年龄下探4—5岁。

第六波是最后壓轴,做电影。11

以上六个阶段,再配以唐家三少所倚仗的自媒体三驾马车,即章推、微信、微博,于是一套拓展作品影响力的最优方案诞生了。对于其他高版税收益的网络作家来说,他们作品市场价值的成功变现,也或多或少地得益于遵循了以上类似的开发路径及模式。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作品价值变现的过程中,男频作品主要的实现方式与女频作品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差异,那便是“比起男频作品能够改编成手游这个现金牛,女频作品的优势在改编影视剧,但版权价值就差得多”。据创世中文网总编杨晨介绍,顶级的影视版权也不过卖个几百万,游戏版权则可过千万12。影视改编带给像《何以笙箫默》《甄嬛传》这样女频作品的商业价值,往往还要再通过带动实体书出版来变现。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年的网络作家榜中版税前二十的几乎皆是男频作家了。

如此的市场运行规则,放到广西的网络文学生态圈中同样奏效。据调查,广西著名的男频作家我本纯洁的《神控天下》已签约了游戏、漫画改编,此外沧海鲲鹏的《仙劫》、淡定从容的某人的《雄霸蛮荒》也已出售手游及游戏版权13。而广西女频作家,最具IP效应的便是辛夷坞,2013年辛夷坞以500万版税入登网络文学作家榜第十八名,其版税的主要来源,便来自其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影视改编,此外,有数据显示,辛夷坞的《晨昏》《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等八部作品,也都是以影视改编的方式签出。而广西女频作家,除辛夷坞外,四丫头的作品《爱情不设房》和《若只如初见》也成功签约影视版权14。

三、地域性网络文学建设

2016年,有统计结果显示,整个网络文学市场产出了1160万部作品,拥有了3.33亿用户,市场总值达到了90亿元15。可以说,网络文学不仅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文化,更发展成为当下一股强势的生产力。因此,如何促成网络文学生产,使其创造出更具价值的文学精品,并实现网络文学IP的综合性开发,成为开创网络文学未来前景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于是各地应网络文学发展之大势所趋,也都纷纷摩拳擦掌,努力为本地网络文学的发展打造更加适宜的生态环境。综合各地区的网络文学建设,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首先,注重网络文学上游的开发,将新作者、新作品的挖掘放在重要位置上。只要稍微关注网络文学的人就会知道,网络文学领域的金字塔现象极为显著,大量的市场资源只掌握在极为少数的大IP手中。比对近几年的网络文学作家榜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出该领域的金字塔现象,榜单中前二十的作家几乎全是些老面孔,新人已经很难挤进网络文学军团的第一梯队了。显著的金字塔现象,表明了网络文学领域的“马太效应”已经形成,一系列问题也就亟待人们去思考与解决,如“大量成熟的精品被授权开发后,后续IP的产出无法满足下游多样化、垂直化的市场需求”,“能够满足IP市场需求的精品内容创作者仍是极少数”16等。所以为了网络文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作家、新作品的发掘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于是,可以看到的是,一系列鼓励新进的网络文学大赛在各地拉开帷幕,此外,众多与网络文学相关的峰会与论坛,也在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

广西网络文学建设也有自己盛大的赛事,那便是广西网络文学大赛。2015年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拉开帷幕,大赛面向全国的网络文学爱好者召集作品。大赛最终成果颇丰,收获了“写历史,能有情境;写现实,能有焦灼,如《我的名字叫方言》。以冷静温情的笔触写回不去的青春时光,以圆融宽和的态度描述成长过程的痛苦和蜕变,如《莫负年少时轻狂》。富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用清新的语言将广西代表性文化元素糅合在一起,描写在艰苦生活中仍能苦中作乐坚强成长的故事,具有正能量,如《所及之外》。用雨、青蛙、粽子为线索,串联起一幅独特的广西画卷,新颖且有代表性,如《落雨·蛙声·粽叶》。还有《走坡》《为爱来敲门》等优秀作品,也是别具一格”。自此以后,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成为广西区内一年一度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网络文学赛事。大赛也以此为平台与契机,发掘了“一批温润心灵、充满力量的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其中参赛作品《宁子墨那代人》《我心缅怀旧时光》《暮生荆棘》《蟀侠》等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2016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推荐名单17。此外,大赛还挖掘了一批广西网络文学新人,为广西传统文学注入一股新活力。

其次,打造IP产业价值链,促网络文学下游产品整体开发。泛娱乐化的时代,使得IP的价值开发呈现出多元的态势,一个网络文学大IP可以成为下游产业游戏、影视、漫画、有声读物等的内容来源,并为其带来极为可观的价值收益。于是,各类围绕网络文学IP的产品开始涌入市场,其中就不乏一些粗制滥造。如在影视方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电视剧版获得了极佳的收视与口碑,但是电影版却惨遭滑铁卢。此外,作为网络文学大IP的《凤求凰》《孤芳不自赏》《幻城》等作品的影视改编,也是频频令原著党大感失望。这其中的缘由当然极为复杂,但是最根本的在于影视改编中唯收视率导向的市场行为。所以打造IP产业价值链,促网络文学下游产品整体开发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一些地区也已开始试探性地走上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江苏经验。拥有众多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可以说是江苏网络文学发展的先天优势,以此为基础,江苏开始动员多方力量,全面布局网络文学开发。2018年7月由江苏省作协、南京市委宣传部与秦淮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江苏网络文学谷”落户南京秦淮。该“文学谷”是以原创网络文学精品为源头,以IP版权转化为纽带,集网络文学创作、影视、网剧、游戏、动漫、出版、舞台演艺、移动阅读、有声读物、周边产品等文、艺、娱一体的IP全产业链园区。更为重要的是,该“文学谷”倚靠秦淮特有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致力于打造网络文学+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带动本地网络文学大繁荣的同时,也期盼让秦淮成为文学旅游的目的地18。此外,同年11月,“江苏网络作家村”也正式在江苏镇江揭牌成立。落户于镇江宜园的“江苏网络作家村”计划建设中国网络文学IP形象展览馆、网络作家培训基地等19。

江苏经验虽是立足于当地特色走出来的一条实践路径,但其对于其他各省的网络文学开发,不可谓没有启示。比如,将网络文学的开发与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就是一条极具开发前景的道路。江苏的网络文学开发可倚靠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广西则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特色及优势——地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2018年广西就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信息港网络人文发展论坛,该论坛以“人文融合创新 引领数字生活”为主题,紧紧围绕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等重点领域,力图为中国—东盟网络文化的共建共享寻找出最佳的途径和方法。该论坛的举办,就是立足于广西地缘的文化特色及优势,聚焦于網络文学价值实现的有效手段而开展的。如此既有利于挖掘并实现广西网络文学的市场价值,同时也能帮助广西网络文学基于本土的文化优势,开创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学作品的论坛,是今后广西网络文学开发实践中值得更加深入探索的模式。

结语

网络文学地域性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今网络文学发展态势中重要的发展趋势,那些越是拥有网络文学资源优势的省份,越是吸引了大量促IP开发的强力资源集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对于广西网络文学来说,鼓励新进是必行之举,同时培养优秀作家、培育优质作品也是刻不容缓的重任。再就是如何开放政策红利、引入市场资本,促IP多元、多方位开发,将是广西网络文学崛起的关键。

【注释】

①http:// www.360doc.com/content/18/0329/09/881164_741182896.shtml.

②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3/c404027-29831080.html.

③http://www.tadu.com/search?query=我本纯洁&pageSize=10&pageNum=1,截至2019年2月22日。

④http:// www.qifeng.com/book/1338.

⑤1314韩颖琦、韦宝华:《对广西网络小说写作现状的考察及思索》,《南方文坛》2018年第2期。

⑥秦枫、周荣庭:《网络文学IP运营与影视产业发展》,《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3期。

⑦⑧15http://www.techweb.com.cn/column/2017-11-20/2608445.shtml.

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441726358883200&wfr=spider&for=pc.

⑩https://www.jianshu.com/p/da928a317795.

11https://news.mydrivers.com/1/402/402733.htm.

12https://news.17173.com/content/2015-06-15/20150615104711190.shtml.

16吴赟、陈思:《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网络文学IP版权价值开发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阅文集团为例》,《出版广角》2018年第21期。

17http:// 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51020/newgx5625a058-13764079-1.shtml.

18http:// www.njdaily.cn/2018/0730/1715246.shtml.

19http:// www.jszjw.com/online/20181119/1543816927470.shtml.

(韩颖琦、秦佩佩,广西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广西社科规划项目“广西网络文学发展与广西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FZW002)

作者:韩颖琦 秦佩佩

第四篇: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思考

摘 要: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而在大量的质疑与争议声音中,网络文学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蓬勃发展。当代文学作品虽输出了高质量的内容,但却无法满足当下部分年轻人的需求与认知,而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若想真正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探究两者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密切关联性,能够看得到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新发展发挥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学;当代文学;发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1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当代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看到二者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在合理的范围与尺度上,积极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需利用现代化思维、包容开放的心态审视与分析当代文学的发展。在强调保证高质量输出内容时,应积极丰富文学创作主题、写作手法、服务范畴等。正视网络文学兴起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冲击与影响,将二者的精髓与优势进行科学融合,使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都能获得健康、创新性、持续性的发展。即网络文学质量不断获得提升,当代文学创作的主题更加多元化,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服务。

一、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当代文学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当代文学创作融入网络文学元素

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对二者的特征与关联性进行全面分析。网络文学具有明显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与不稳定性,受众大多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当代网络文学有着鲜明的主题性、时代性与教育性,更易于受到具有独立精神与文学素养人的喜爱。当然,当代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者,会将网络元素与现实社会进行科学融合。

当代文学创作者融入一定网络文学元素后,既可丰富创作手段与思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传播渠道。当然,当代文学进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在积极融入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的过程中,需保证内容的质感、观点的独特。在寻求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需展现创作者的独特思路与语言风格,避免出现大量同质化的文学文本。

(二)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

文学发展的助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动人心魄的文笔与文学内涵,二是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与活跃的市场活力。当代文学的发展,既要依靠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还需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喜爱。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在满足年轻人阅读需求的同时,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文坛的创新与改革,需在文学创作的主题、艺术表达方式、市场运作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思考,当代文学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创作主题,应对社会基层大众的生活、新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多元社会现状等给予高度的关注,即应不受风格、题材的影响自由化地创作,并发挥网络文学商业运作的优势与作用。基于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多元的形态。无论是当代文学的创作,还是基于网络文学的个性化表达,都应在文坛形成开放、包容之象,即允许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存在,并从中汲取精华合理地应用到文学创作中,从而促使当代文学的发展获得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的发展平台与运作模式,应为当代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通过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科学化应用,大力提高当代文学作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借鉴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手段,引领当代文学形成更加多元与开放的发展形态。

(三)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突显

网络文学传播的即时性与便捷性,使作者与读者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网络文学创作者可根据大众的观点与反馈,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改,或迎合更多阅读者的需求,对网络作品的结局进行更改。相较而言,当代文学与受众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展现出一定的闭塞性。即作者需将已创作好的成品呈现给大众,而人们最终阅读的内容完全是作者情感与观点的表达。人们既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从中获得思想的启发,只是双方交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可换种思路对内容进行生产与传播。通过借鉴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赋予当代文学一定的时尚性与亲民性。如依托网络平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连载,并根据大众的反馈与时代旋律,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

同时,网络文学创作者需借鉴当代文学创作的经验与原则,把握好写作的质量关。在强调网络阅读量与讨论度的同时,需向当代文学创作的艺术高度看齐。而当代文学的创作,应展现出一定的开放型与灵活性,可融入多种思路与主题。即创作者需对当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全面了解,并从文学观点出发进行深度性的讨论与阐述。由此,基于眼下有创作价值的话题,形成系统性的创作主题进行写作。真正展现出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令其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话语系统。生活在基层的创作者,将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民间智慧表达得活灵活现。网络语言、网络段子成为文学创作者写作的灵感与主题,并基于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观点表达。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不过度依赖生活观察与经验积累进行写作,而是充分發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被很多年轻人追捧与喜爱的玄幻网络小说,为人们架构了虚拟、玄幻、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为文坛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与丰富经验。而当代文学若想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需在创作的主题与表达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思考。不完全依赖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创作,可通过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实现大胆的创新与文学变革。想象力作为文学创作的新思路与新方式,不仅可拓展文学创作的范畴,还可极大满足新新人类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相互借鉴、互相影响,助力我国文学领域健康、多样化的发展。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体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可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媒介。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媒体人,可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学内容。越来越多的年轻文学创作者加入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中。成长在新时代下的自媒体人,他们不受主题、题材的限制进行创作,其更多是为了表达独特的观点或情感进行创作。

例如,目前网络文学中大量人文作品的盛行,标志着大众已形成新的审美与阅读需求。而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质疑与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代文学的创作内容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基于时代旋律与主题所创作出的作品,无法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需求。人类个体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当代文学需合理化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与认知。若想保证当代文学获得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市场活力。需积极融入网络文化,并借鉴网络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逐渐从僵化的文学体制转化为多元体制。

(三)当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方向逐渐趋向通俗化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表达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对接。在传统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创作者更趋向于外部写作动机,即所创作的内容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形态具有紧密的关系。而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进行不断的融合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文学领域的创作主题变得更加严肃与主流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依托网络平台发布作品时,逐渐形成新的文学创作机制。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为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注入新的元素。而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与争论。而无论是当代文学中大家对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借鉴与批判,都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主流化。从目前网络文学被大量翻拍成影视剧上就可看出,大众审美的走向与标准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现代社会,人们更易于被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并在天马行空的文学内容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既要展现创作者本身的写作意图与目标,还需进行深刻的时代思考。无论是具有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进入到当代文学创作中,还是老一辈人的包容与开放,都促使当代文学创作形成了新的模式与方式。在创作内容与语言风格上更加通俗化与大众化,并利用独具风格的语言与观点展现作者的文学创作风格。文学艺术作品的呈现与内涵的表达,与当下大众讨论的热点与时代问题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三、结语

总之,当代文学不断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的过程中,促使其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持续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还需积极借鉴网络文学发展的模式,对创作主题进行拓展与丰富。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作用,科学拓展当代文学推广与宣传的渠道。确保时下更年轻群体积极关注到当代文学的发展领域,使他们成为优质文学作品的受众。此外,网络文学应借鉴当代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输出内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百娣.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聂先泽.新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J].北方文学,2018(20).

[3]申田.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J].青年文学家,2018(8).

[4]贾茹莲.刍议当代文学发展桎梏与批判性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1).

[5]钱昆.略论网络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J].求知导刊,2014(10).

作者简介:张小俊(1978.12— ),女,汉族,山西晋中人,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张小俊

第五篇:网络文学、语言传统与文学经典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开始在青少年中传播。当下,网络文学“大神级别”的写手又以大IP的姿态引爆当今中国文坛。网络文学兴起于民间,这种建基于现代普通话语言体系中的小说写作,流行于青少年为读者群的文学语言,无疑合于20世纪初期“白话文”先驱基于俗文学体系上对白话文发展的构想。随着20世纪80年代“推普运动”的开展,以及21世纪以来中、小学语文中文言文比重的增加,网络文学的语言逐渐由纯粹的普通话写作走向了向古文借鉴的趋势。这种当初符合“白话文”构想的语体文在发展过程中,在体现“网络性”与“新媒体性”的同时,对经典化的追求是否能同时兼顾呢?

关键词:网络文学;语言传统;白话文;语言本体论;文学经典

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就有论者将网络文学称之为“痞子文学”。吴冠军认为网络文学的崛起乃是“后现代文学以结构宏大叙事为宗旨,由唯美走向了鄙俗”,呼吁应划“一道标识合理/越轨范围的斑马线”①。王晓明则认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资本主义文学’逐渐占领青少年的读书市场,与严肃作家主动放弃公共话语权有一定的关系”②。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近年来对其评价渐趋正面。白烨乐观预测,“以后的文坛格局将是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各占其一”③;连秉持精英文学批评标准的王晓明也感叹,“中国的文学真是大变了,我们必须解释它”④。

当下,对网络文学以及新媒体文学的研究俨然已成主流。一方面,以后现代理论为标准,以大众文化的方式解读网络文学。如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是俗众狂欢的共享空间,一个消解崇高、颠覆神性、贱视权威的‘渎圣’世界……网络文学是‘脱冕’的文学,而不是‘加冕’的文学,‘脱冕’姿态与‘粗口秀’策略互为表里……是一种新民间文学”⑤,使曾被视为通俗性甚至低俗性的网络文学得到理论性的解读。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文学逐渐成为青年的时尚阅读,从初期的争议不断到逐渐被主流评论界接受,网络文学已从占领读者市场实现了到掌握主流话语权的转变。这可从各级作协开始吸纳网络作家入会看出网络文学正在实现从通俗文学到主流文学的华丽转身,使其“积极参与转型期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打造和传播”⑥成为可能。

理论界对另建网络文学研究体系的愿景也非常强烈,如邵燕君就认为,“作为‘文字的艺术’的文学将不再居于文艺的核心位置”⑦。如果以传统精英文学的评价模式来看,“不管我们如何自觉地另建一套批评价值尺度,都难免受限于精英本位的思维定势,落入为网络文学辩护、论证其‘次典’地位的态势……而直接跳开传统精英文学的‘语言本位主义’,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确证‘网络文学’概念的中心不在‘文学’而在‘网络’……从‘网络性’的角度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性’”⑧。其实,这一论断,在以小说为中心的现代文学发展初期就已不新鲜,只不过颇少论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抛弃文学的“语言本位主义”。而今天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新媒体文学,文字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故事已然成为小说的核心。尽管如此,在网络文学试图拉开与“文学”距离的当下,笔者认为,既然贯诸“文学”之名,从文学的“语言本体论”角度来讨论网络文学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 网络文学与白话传统

说到网络文学的语言传统,华文翼书网官方网站建立初期发表的一篇宣传文《滚蛋吧,跟我谈论文学的人》(目前该网站已经删除该文——笔者注)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篇名“滚蛋吧……”的命名方式起源于熊顿在天涯与微博同步连载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记录与肿瘤抗争的病院日子》,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与艰难人生的互济,形成了“流着泪的笑”的风格,从而受到网友的热捧。

《滚蛋吧,跟我谈论文学的人》在文中提出,“如果你是一个以纯文学自居的作者,那么请滚蛋吧,这不是我们要的类型。如果你相信作家是需要天赋的,那么请滚蛋吧,这不是我们要的类型”。用颇为口语化甚至带有谩骂性质的篇名以及行文方式作为网络文学网站的文宣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网络文学对文学精英的嘲笑、对消费文学的追捧。尽管一般的读者大多包容了网络文学写手的这一类语言,但这种声音由学院中的葛红兵教授创办的华文翼书网发出,颇令人震惊。激烈的批评者如姜文成,以其同样的命题方式《华文翼书脱掉了中国文学的最后一条裤衩》加以回敬;温和的批评者则认为,华文翼书网“应该肩负起中国未来文学的崛起的使命”,华文翼书网“投身到‘畅销书’这一行业是中国文学没落的典型和标志”等等。

回溯“滚蛋吧……”这样的话语方式,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初期并不少见,而在现代白话文的源头新文学革命的初期也能寻找到“同好”,其中最典型的当为吴稚晖的“放屁放屁,岂有此理”。“放屁”之语源于《何典》。当时吴稚晖这种“放屁放屁”的行文方式,在白话文初起时竟然受到胡适、朱光潜等人的热捧。朱光潜就曾撰文称,“现在白话文作者当推胡适之、吴稚晖、周作人、鲁迅诸先生”⑨。周作人在编选新文学大系散文集时,曾在导言中撰文称,“吴稚晖实在是文学革命以前的人物,他在《新世纪》上发表的妙文凡读过的人是谁也不会忘记的。他的这一种特别的说话法与作文法可惜至今竟无传人,真令人有广陵散之感。为表示尊重,这奇文起见……”⑩。

在21世纪的当下,生于1891年的胡适如果足够长寿,在阅读华文圈第一篇流行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时,一定会欢欣鼓舞于这脱离了“缠脚时代的血腥气”11的真正白话语体文。对于何谓“真正的白话文”,傅斯年曾有过构想,“留意说话,直用西洋词法”12,“从白话文学的介壳跳到白话文学的内心,用白话文学的内心造就那个未来的……白话文学的介壳,就是那些‘什么’‘那个’‘月亮’‘太阳’的字眼,连在一起的,就是口里的话写在纸上,这个的前途定然发展得很宽,成功得很速”13。笔者认为,傅斯年谈到的“白话文的介壳”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体现在音节的考量上。现代白话文的双音节、多音节取代了文言文的单音节代词与虚词,如之、乎、者、也、焉、矣等,即便在传统小说评点派中也有非常明晰的认知,如“《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14。其次,“直用西洋词法”。这不但赋予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同时增加“定、状、补”等修饰的成分,突破传统文言文“简約”的原则,增加了句子的容量。第三,口头语的直接使用。由于白话文的句子长度扩展,白话文在音调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

在文言文中,习惯以词语与音节的对举形成画面感,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铿锵美感。如对女性的描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怀人之作,“庭中手植树,已亭亭如盖矣”,含蓄蕴藉。而到了现代白话文阶段,不再在意对文字的雕琢与音节的对仗匀齐。这样的好处是形成一种直白的语境便于通俗性阅读。古人写作,习惯推己及物,将内心所思所想物化成外在的意象,所谓蒹葭、白露,所谓庭中之树,均为感情物化的对象。现代白话文写作,习惯沉入内心,将自己的感情外露,直白倾泻,这不但形成了早期白话文写作的风格,也是早期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

郭沫若在《歧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脑筋一时又混乱起来了。他把挟着笔的手擎着右鬓,侧着头冥想了一会,但仍得不出甚么头绪。一夜不曾睡觉的脑筋,为种种傍徨不定的思索迷乱了脑筋,就好象一座荒寺里的石灯一样,再也闪不出些儿微光。但是他的感官却意外地兴奋,他听着邻舍人的脚步声就好象他自己的女人上楼,他听到别处的幼儿啼哭声,就好象他自己的孩子啼哭的光景。但是,他的女人呢?儿们呢?怕已经过了黄海了。啊,他们怕已经过了黄海了。我只希望他们明天安抵福冈,我只希望他们不要生甚么意外”15。再看痞子蔡早期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一段文字:“这两个月以来,我很努力地不去想起她。毕竟饭还是得吃,觉还是得睡,课还是得上,论文还是得赶。我希望自己不会无时无刻地想起她,而这种希望……就好像我希望天空不是蓝色的;就好像我希望树木不是绿色的;就好像我希望星星不在黑夜里闪耀;就好像我希望太阳不在白天时高照。基本上,我是在希望一种不会发生的情况。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是扮演着第二种人的角色。而我哭过吗?”16。

网络文学虽然避开的是“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启蒙主题,直接借鉴了传统文学中“蝴蝶鸳鸯”的“中国笔法”17,但从语言传统来说,网络文学还是作为一种以“民间”相标榜,以“口语”创作为基准的文学。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文学上接“五四新文学”的语言传统也是有迹可循的。

二 网络大白话的反叛

当研究者以后现代主义理论力证网络文学符合“大众文化”的民众期待,是一种新崛起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的时候,网络文学已然发生了改变。正如白话文初兴时,胡适痛心于“一般的学时髦的青年,故意夹缠些古文的字句”来装点文章,这种现象在当前网络文学的写作中已成大观。如《第一次亲密接触》中,除却满篇可见的字符与英文之外,痞子蔡将口语写作纳入书面写作中。在1990年代,这样的写作方式除了网络文学之外,在传统出版业中基本无容身之地。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其后的网络作家李寻欢等人的作品中。

李寻欢原名路金波,毕业于理科专业,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少,作品中没有习见文人式的句子扭曲与变形,句式比较单纯,语言比较直白,一般不会将其感情进行外化处理,延续了痞子蔡的网络写作文风。如李寻欢在《边缘游戏》中的一段文字:“温柔是女人的必备配件,而不是买一赠一大酬宾中的额外收获。女人与温柔,让我想起了手机和电池的关系。关于手机与其电池,我在这里提出三个问题:①买手机时肯定带电池,否则就只是配件,没法用。②手机电池需要经常外部充电才能保持持续工作。③不同类型品牌的手机通常用不同型号的电池,比如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就不能混用”18。中国早期网络文学中的这种大白话,不但不能给现代汉语提供新鲜的东西,而且一般读者在严肃文学体验之余获得的新鲜阅读快感渐失之后,读者便随之会进入审美疲劳状态,使得当时同时代的网络文学写作者进行模仿的人逐渐减少。

在1990年代,具有文艺青年气质的安妮宝贝无疑在当时的网络文学圈刮过一股清新的风,而文学科班出生的流潋紫与辛夷坞则更给当时中国的网络文学注入了文言词汇与古典元素。再如之后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辰东的《完美世界》、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等游戏前文本,客观地评价,其对语言的掌控也不算马虎。网络文学写作出现这样的微调,与中国大陆实施的语言政策与语文教学不无关系。

195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便将“普通话”界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政策从语音、基础语言以及书面典范语言三个层面规定了普通话的范围,北方方言口语与“经典白话文著作”形成的现代汉语书面语共同构建了普通话的语音、语法体系。1980年代,随着推行普通话运动的进一步实行,“讲普通话,做文明人”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口号。由于“推普运动”的不断深入,方言被排斥出国家语言写作体系之外。1980年代,以乡土为基础的先锋文学浪潮过去之后,伴随着“推普运动”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成为网络文学写作与阅读的中坚。由《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爽文”接上现代白话文创作的一翼,看似是对当代普通话典雅化的一次集体反叛,其实质“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异本质暴露最大的一次。这种变异,将会强有力地指导我们对文学概念变化的深入研究”19。换言之,是试图以口语的多样化来丰富并过滤掉方言写作之后过于纯净的普通话。这样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后现代文化对文学的崇高与神圣的消解。实际上在1990年代,口语化写作的确作为一种语言异类受到当时主流学界的抨击。

随着“推普运动”成果的进一步扩大,对“推普运动”的质疑声也随之而起,于是国家先后推行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伴随“两大工程”的开展,国内出现了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国学教育”。“国学教育”的直接成果就是之后每年高考中争议不断的文言文高分作文。如2001年,江苏高考考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以满分作文引起全国语文教学界侧目。从此,在高考作文中增加古文元素成为高考学生出奇制胜的法宝。目前,这一代受教育者都走向了社会,成为网络写作与阅读的主力,无疑也催生了传统与怀旧主题进入到当前的网络文学写作中。

2016年11月,唐七所著古风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可谓毁与誉随。对于众说纷纭的抄袭问题,有网友指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一小说“抄了,但抄得不如炒得多”20。而有学者认为“作品意境美的营造,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都融入了诸多传统文化因素”21。谈到“融入诸多传统文化因素”集大成之作,当为前几年因电视剧热播而火遍全国的《甄嬛传》。在专业人士看来,语词华美的“甄嬛体”有生吞活剥古典之嫌。但是,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的确有古典胜景纷至沓来的阅读愉悦,但这种由纯粹白话营造的传统文化意境美,却是通过文言语词来支撑的。除了借用古典物像,这一类网络文学作品也有一個共同的特点,就是少用虚词,多用拗音,形成阅读上的突兀感,这也突破了早期网络文学写作时的那种一清如水,了无余韵的直白。

网络文学知名写手在语言上的集体转向,不仅是因为大量文学科班出身的写手加入,也是由于中国教育的普及,以及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网络作家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随着网络文学自身的成熟以及各级作协对网络写手的吸纳,网络文学寻求文学史地位的欲望也日益增强。原因在于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文学尚未获得合法性就已经开始准备被边缘化”22的命运,使得网络文学写手开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在盛大集团开始进行新媒体转化的当下,除却网络文学金字塔的少部分顶层写手外,其余中游以下以及新起的网络写手在网络写作方面的机遇其实已经很少,如果继续走网络文学前辈那样的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之路,面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读者时,这一条道路未必就是最优选择。

网络作家虽然试图拥有文学史的话语权,但是否语言方式的改变就一定会带来文坛地位的改变呢?就一定会进入到文学经典的行列中呢?2016年,华文翼书网的创始人葛红兵教授在接受访问时就提出,翼书网要“做最有情怀的文学网站”23,以“情怀”为宣言消解了前期华文翼书网“滚蛋吧……”那样的标新立异。华文翼书网网站宣言的调整,与其说是读者所期盼的学者型作家对中国文学的“使命”感作出的反应,莫如说是面对庞大的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身在网络文学前沿的创作者和网站经营者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读者以及作者语言结构的变化对网络文学市场的冲击。同时,这种调整也是适应网络文学市场变化的一种战略性调整——以自身学院派的优势占领市场派所无暇顾及的另一部分读者市场,这或许就是“情怀说”代替“滚蛋说”的真实原因。

如果从“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层面来考量,网络文学无论自身语言如何发展,口语体也好,文白杂糅也罢,文学的叙事语言才是拉开网络文学与经典文学距离的真正原因。试图进入到传统经典文学行列的网络文学具有与传统经典文学相比的先天劣势,而从“网络性”的角度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性”24,其进入到文学史中的动机又会颇为可疑,即网络文学对成为经典的一种期盼。

三 叙事语言与经典的形成

傅斯年认为是白话文的语言形式造就了当时的白话文,而“白话文的内心造就那个未来的……”。所谓“白话文的内心”可以“平民的文学”25一言以蔽之。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周作人提出的“平民文学”是一种平民代言体的文学。网络文学关于“平民性”“通俗性”乃至“大众性”的评述,被学者命名为“平民文学”“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等,是变代言体为自言体,是建立在“凡俗崇拜”基础上的“民间本位主义”26。换言之,周作人的“平民文学”是眼光向上具有启蒙的意义,即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网络文学的“平民文学”等是建基于对平民文化的认同,眼光向下,具有沉迷其中,甘之若醴之意。作为与白话文同源的网络文学,是否具有“白话文的内心”是评判其文学史价值的根本,即去掉其网络性,从“文学性”来考察其文学史的意义。为此,可用《第一次亲密接触》与《阿Q正传》中的一段叙事语言来进行比较。

我心里一直希望她飞扬的是头发,而不是裙子。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觉得她该有一头长发。上帝保佑,千万别让我猜错。

“咦?……你怎么知道我留长发?”

Bingo!竟然被我ㄨ到,太好了,可以证明她不是花痴了。这情景,怎一个爽字了得!

“我不仅知道你留长发……我还知道你不常穿裙子……”

要赌,当然就赌大一点,要是再让我ㄨ到,天下就准备太平了。

“咦again?……连本姑娘不喜欢穿裙子你也知道?”27

这是出自于最早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段落。如果读者仅凭这一段描写就可以坐实“痞子文学”之实,那么下面的一段描写,在语言方面与痞子蔡的风格似乎并无本质的区别。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摸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28

对照这两段作品,人物的语言都充满了痞气。可是,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可能将《第一次亲密接触》与《阿Q正传》的语言风格混为一谈。

网络文学的中心是小说,小说的中心为故事,但故事并非天生就可成为小说文本的。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故事,但将这些非常精彩的故事写下来形成的阅读效果不一定精彩。这说明故事之所以能够成为小说,有一个被讲述的过程。换言之,“不断被讲述的故事往往被包裹在叙事中”29,或者故事的价值被读者认知并不是因为故事本身,而是高于故事之上的叙事语言对读者的引导。封宗信就认为,“叙事小说包含两级语言命题,对场景事件的描述属于一级语言命题,即普通语言;展现人物的语言行为(包括方言词汇甚至语音特点)并描述其发生的过程,或对叙述与评论的‘语码’本身进行描述、解释或做‘隐含作者’的纯语言学评判,是第二级语言命题”30。这与阿瑟·阿萨·伯格提出的“故事除了故事参与者本人的叙述,还有故事的隐含叙述者以及在场叙述者进行叙述”31的观点一致。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尽管《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叙事语言与《阿Q正传》的叙事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有相通之处,但《阿Q正传》的叙事语言提升了阿Q这个故事的价值,使其具有了文学史的价值,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叙事语言,只是导致其文本只能成为网络文学中的一个“痞子文学标本”的事实。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并非是构成作品语言的要素。形成作品语言风格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叙事语言,也就是第二层级在场叙事者或者隐含叙事者的语言风格。作者一旦形成了作品的语言风格,便能指引读者对作品价值获得认知。当我们抽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再去觀照小说潜在或者显在的叙事语言,其“通俗”与“精英”之间的定位就能显现。如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一段叙述:

后来奥斯卡金像奖揭晓。“铁达尼号”囊括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

但是rose并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连老rose也是一样……与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擦身而过

原来在电影里悲惨的,在人生中也未必不倒霉。

而现实生活中的jack,到底应不应该对rose“never let go”呢?……

也许他不必担心这个问题……32

再看鲁迅《伤逝》中的一段叙述:

但是,这却更虚空于新的生路;现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竞还是那么长。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

我要遺忘;我为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了遗忘给子君送葬。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所有做我的前导……33

如果离开了第一层级的人物对话,作为显性的叙事者,“我”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尽管失去了爱情,痛彻心扉,但其凌乱的语句却体现了典型的后现代青年试图以“虚无”来结束爱情的本质。痞子蔡这种漫不经心的叙事语言风格,成为早期网络文学乃至那一代青年写作者竞相模仿的语言文字风格。而在《伤逝》中,“我”同样作为显在的叙事人,句式严谨,错落有致,不但体现了鲁迅那一代作家对语言文字的态度,也体现了其认真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网络文学与精英文学的语言区别不在于对人物语言的描摹上,而在于叙事语言的态度不同。由于通俗文学与网络文学作品的商业特点,为求通俗易懂以适应读者群,写作者一般不会试图在文本中进行叙事语言的革新,从而限制了对叙事语言的探索,导致了叙事语言的平面化。如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采用的叙事方式为叙事语言等于部分人物语言,作为叙事人的“我”在文本中同时也是作品中的人物“痞子”;在《甄嬛传》等作品中,采用的叙事方式为叙事人不等于作品中的人物,而是第三者的视角。经典文学作品对叙事语言的革新与探索,尽管限制了其读者群的扩大,但是为文学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民间性”与“通俗性”是对于读者的定位,在试图抓住读者的同时须采用大众能够跟上故事情节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叙事者。如安妮宝贝的《七月和安生》中的叙述人是七月,最后死去的是安生。七月在整个叙事话语中掌握绝对的主动权,习惯用冷色调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安妮宝贝由此以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塑造了当时流行的、特立独行的、文艺女青年的忧郁文风。这种语言风格的塑造得益于带有波西米亚颓废风格的女主设置,同时也得益于语言风格的营构。如描写“寂寞”时,喜欢用具有强烈冲击性的对比性词汇营造一种落魄不羁的氛围。在《七月和安生》中,七月占据着绝对主动权的叙说主导了作品的风格,正是这种权威性的叙事话语,使得这一类写作在读者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引起了读者心灵上的一种契合。

后期的玄幻类、盗墓类网络作品似乎远离了现实主义,但仍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叙事语言的权威性叙述一个个虚构的故事,导致其粉丝对故事中的人深信不疑,以至于一些中小学生因为模仿玄幻小说中的人物造成惨案的事件时常见诸新闻。这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通过建立必要的监管体系,加强研究,引导中国网络文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 语

1990年代的中国文坛热点不断,继先锋文学、写实主义之后,文化散文也在世纪末的文坛大放异彩,但“文学失去轰动”的命题也随着而来。文学在现代社会逐渐远离宏大叙事的模式,作家逐渐将写作的重心由“写什么”到“怎么写”进行转化。在关注“怎么写”的过程中,作家更多关注的是故事的结撰、情节的营构等写作技巧。原因是现代文学评价体系中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忽视,建立了有别于“语言本体论”的现代文学评价体系,使得经典的产生出现了分歧。

文学作品和作者能否进入文学史是被主流文学界承认的标志。笔者认为,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史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要素之一。第一,为时代文学提供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并具有一种提升力。这一点需要通过作品中的叙事语言来实现,如新文学革命时期出现的启蒙文学,新时期出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第二,为时代文学提供新鲜的写作经验。进行写作方式与方法的革新,这往往体现在写作者对叙事语言的精心营构上,如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现的先锋派写作等等。

网络文学从对“文学的介壳”的微调,到“文学的内心”的改变,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在此笔者不能遽然下定论。但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从‘自成一统’到‘暗接正统’已经‘自然’发生”。34作为一种文学风尚,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语言与行文方式显然具有较强的塑造之力,而其功过如何,也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注释:

①吴冠军:《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粤海风》1998年第5期。

②④王晓明:《六分天下:今天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③白烨:《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⑤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五年普查2009-2013》,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95页。

⑥⑦22邵燕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5期。

⑧24邵燕君:《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⑨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⑩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参见导言。

11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参见《胡适文集》(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l页。

12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参见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40页。

13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参见《大家小集:傅斯年集》,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14林乾主编《金圣叹评点才子书全集》(第三、四卷),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 第20页。

15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版,第178页。

162732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版,第167页,第24页,第171页。

1734邵燕君:《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18李寻欢:《边缘游戏》,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9曾宪林:《网络文学语言之糅杂性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20http://mb.yidianzixun.com/article/0H4JuRhx.

21李响:《网络仙侠小说中传统文化因素运用研究——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

23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611/04/t20161104_17538005.shtml

25周作人:《平民的文学》,参见《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26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叙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8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2页。

2931[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第7—8页。

30封宗信:《小说中的元语言手段:叙述与评述》 ,《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3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5]93号)

责任编辑:童剑

作者:刘弟娥

上一篇:舞蹈论文下一篇:网络互联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