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村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农村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立足当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学科的出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了条件。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教师及研究生进行了“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及座谈会分析,对如何促进生态学科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1. 增加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设置;2. 增强科研平台建设;3. 加强学术交流;4. 促进学科发展与实践结合。

关键词:生态学学科;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前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屑奋斗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为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黄国勤教授开展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调研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2],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中,鼓励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如何促进高校生态学科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源泉滚滚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调研问卷填写和数据分析

黄国勤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目前生态学科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建设建议,黄国勤教授设计了1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共计11道题,包括4道单选,4道多选,2道排序题及1道简答题。调查问卷共计47份,有效问卷45份。目的是发现我校生态学科师生对生态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为如何推动生态学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一)生态学及我校生态学科重要性总体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尤其关注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也是人类逐步提高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3]。调查结果表明84%的人认为生态学很重要,只有16%的人认为生态学比较重要,且没有一个人认为生态学不重要(图1)。91.11%的人认为生态学学科发展前景很有前途,8.8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图2)。然而进一步了解在生态学与相近或相关的一级学科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等比较其重要性如何?一题中,分别将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排第一的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8.89%、11.11%及8.89%(图3)。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环境问题的出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4-5]。同时,生态学学科的出现,是被社会所认可、所需要,并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学科方面49%的人认为我校对于生态学科较为重视,24%的人认为不重视,还有27%的人不太清楚我校生态学科的重视程度(图4),研究表明我校对生态学科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远远还不够。以上四个方面关于“生态学及生态学科重要性”的结果均表明:在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公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培养是社会日切需要的问题,也是给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挑战。[6-9]。我校要对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就应加大重视程度,顺应时代发展,为促进生态学科积极发展做贡献。

(二)我校生态学学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总体分析

目前生态学科仍存在“硬件不硬(84.44%)”、“师资不强(33.33%)”、“氛围不浓(26.67%)”及“成果不多(22.22%)”的问题(图5)。针对以上问题,在解决对策方面的问卷分析中,40.44%的人认为“加强硬件建设”是解决上述生态学科问题的首要举措,而6.67%的人认为“增加师资”比“加强硬件建设”更重要,而让人惊讶的是13.33%的人将“加强科研工作”排在了第一位(图6)。黄国勤[10]也认为农业生态学在实验室、实验基地和教学实习场所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加强硬件设施”是解决上台学问题的首要举措意见相同。然而,危晖等[11]和孙杰等[12]认为目前“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强化教学”部分(图6)在我校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中并不重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开设生态学科还不久,也没有生态学本科专业,基础薄弱,虽然在教学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进,但与其他高校生态学科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我校硬件设备还不足,是在校教师及研究生更为关注的方面,因为硬件是实验课程的基础条件,也是“强化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校对于在解决硬件问题是最紧迫的问题,其次是增强师资和加强科研工作。

(三)我校生态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总体分析

针对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51.11%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较高,只有2.22%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很高(图7),没有人认为培养研究生质量不高,说明我校在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与其他一流高校相比,还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项分别占到总调查对象的86.67%、80.44%及66.67%(图8),占比重最多的三项。结果表明:我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够,主要在“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个方面。秦钟等[13]和丁陆彬等[14]均认为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生态学研究逐渐呈现大尺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生态学科发展需积极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人类环境[15]。李永春等[16]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单一的教为主导,特别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这与问卷中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中的“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的观点一致,在学科中涉及交叉学科使学生的培养条件多元化,强化教学改革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模式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在教育生态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仍然處于摸索阶段,“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是目前提高我校培养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方面,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所以我校对于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四)我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问题的总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文化伦理形态[2]。

我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问题中,调研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84.44%)”、“加强生态文明科研(73.3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53.33%)”、“发表生态文明论文(40.00%)”占比较高(图9),表明增强生态文明软实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最后,在“如何发挥生态学学科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的作用?”一题中,“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71.11%)”、“推广生态学成果(66.67%)”、“培养生态学人才(64.44%)”是排在前三的重要举措(图10)。数据分析表明,“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作用最大,基地的存在是实践的根本,把理论变成实践操作,是真理的探索,所以我们要建设好示范基地。推广成果及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把我们自身工作做好及平台建设好[17]。我省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校更应该肩负起江西的重大使命,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可以推进江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18]。

二、问题研判

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针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根据问卷最后一题问答题“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整合。全体调研对象一致认为生态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家、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并且已被纳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标志着生态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校生态学科也发展迅速,从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019年,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我校生态学学科人才、成果、课题方面规模的壮大。江西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而我校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农业高校,更应该肩负责任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迅猛,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师资及人才

生态学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年龄断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我校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校聘副教授、未来之星、梅岭学者等较为缺乏,造成生态学科教师队伍年龄悬殊,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二)教学基础设施

实验平台硬件不强,实验设备及实验基地较为缺乏,目前实验室设备陈旧,测定指标单一,主要是针对基础的土壤指标的测定,缺乏植物生态、微生物分子生态相关的仪器设备。学科实验基地较少,无法开展更多的田间实验。此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实验室拥挤。目前,生态学科新进学生人数较多,办公室没有对应的补充更新,造成“学生想办公没有地方办公”的窘相。

(三)课程设计

我校缺乏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的设置,学科间教学联系较少,生态学研究跨度广,交叉多,需要不断探讨和交流,提高效率及知识面。生态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课程设计要把实验课程更加重视,必须严谨对待,具有前瞻性,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实现与生产、与企业、与社会的结合[19-20]。

(四)我校重视程度

我校还不够重视生态学学科,没能设立本科生态学专业,对建设美麗中国“江西样板”的贡献还不够。目前紧迫的问题是否能够开设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基础对培养生态学科人才更重要,也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更有夯实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结果分析,针对以上目前我校生态学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其他农林院校的生态学学科建设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1. 课程结构要采用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相结合,注重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及实验课程更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及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 社会和高校应该提高生态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力量要不断雄厚,并要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建设经费,补充实验设备仪器,增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态学学习的大环境,平台建设好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一份力量。

3. 调整生态学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教学要注重课程的互动环节及平时考核,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学术交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课外知识[21],实现信息共享;并注重野外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质量。

4. 促进学科研究与产业和企业的结合,多与企业进行交流和联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反馈,使其科研学习方向不走偏;与企业联合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妙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围绕大会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28-35.

[2]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3]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182-188.

[4]贾娟.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7.

[5]马百兵.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5:43.

[6]武丽娜.生态学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7:54.

[7]李成,徐建祥,罗云建,等.新时代生态学专业气候变化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78-279.

[8]刘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技艺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5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编号:2016YFD0300208);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编号:9232304875)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慧芳(1989-),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

*通讯作者:黄国勤(1962-),男,汉族,江西余江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作者:徐慧芳 李娜 黄国勤

第2篇: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領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藏区专项资金支持下,甘南立足州情实际,顺应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实践,以自然村为单元,“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六化、七改”为抓手,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项目,大力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农牧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得到改善提升,小康村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创新了农牧村发展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得到了国家、省上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顺应新时代新思想,创新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论,准确判断了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定位。甘南州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和短板在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很大,脱贫攻坚奔小康任务异常艰巨。补齐农牧村发展短板,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全州面前的重大课题。甘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把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放到农牧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作为顶层谋划和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小康村涵盖了农牧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承载脱贫功能、生态功能、文明功能、发展功能的重大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抓好农牧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推动全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农牧村广大群众。

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甘南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甘肃省唯一整体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市州,被国家确定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工程单位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区,承担着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责任,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利于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释放生态红利,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农牧村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完全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为生态安全建设和保障搭建了战略平台。对于甘南率先抢占藏区绿色发展制高点,把握绿色发展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绿色现代化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全州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甘南州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效整合农牧村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和项目资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着力补齐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坚持走符合甘南实际、具有甘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

四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甘南州把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作为带动全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为主线,努力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能够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村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生态人居环境,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助推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在现代农牧业方面,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养殖“五大畜牧业产业带”和藏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经济林果“五大种植业产业带”,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促进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五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拓展。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完善和丰富提升,也是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的重要载体,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因素有机融合,使目标更全面、内容更系统、措施更具体。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着眼于农牧村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把住了生态红线,突出了发展主线,彰显了民族特色,顺应了农牧村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农牧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农牧村勾画了蓝图,必将为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六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及生态理念,以自然村为单元,补齐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挖掘培养人才资源,保护传承文化资源,维护发展生态资源,利用发挥组织资源,从整体上实现农牧村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

七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提升基层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完全有助于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有助于牢固树立一切工作依靠基层党组织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基地、攻坚克难的堡垒,不断凝聚和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

八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中央确立了依法治藏、长期建藏、富民兴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新时期藏区工作总方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甘南州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广大农牧村是分裂势力从事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重点区域,抓好农牧村稳定工作是维护全州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改善农牧村条件,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牧村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治本之策。

二、丰富建设内涵,建立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是一项创新型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牧村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甘南在建设过程中,既保证普惠性又突出特色性,既注重标准化又突出差异化,确定了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生态体验、特色产业、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五大类型,建立“标准、制度、责任、保障、宣教”五大机制。

一是着力建设四大工程,把侧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一)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坚持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村貌特色化改造,突出自然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文化特色引导小康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坚持改造提升,完善道路、供水、排水、防洪、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农合、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保障水平。

(二)实施生态经济工程。突出发展生态农牧业,注重发展牛羊育肥、牦牛藏羊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特色种植、山野珍品开发利用、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集中连片发展“农牧林家乐”,引导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突出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实施“新农牧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农牧村特色产品流通。

(三)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节能减排,推广新型能源利用,努力构建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绿化美化,推进村落实施庭院、路旁、村旁、河旁、荒山荒坡绿化,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努力打造村村绿,营造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村庄环境。

(四)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开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生态道德水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现代、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新风尚。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村规民约,构建小康村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五大类型,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走各的优势路,各打各的优势牌,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差异化突破。

(一)红色旅游型。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遗迹遗存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红色旅游村。

(二)生态体验型。具备草原、森林、河流、田园、自然风光等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生态体验村。

(三)特色产业型。具有独特低于资源优势和一定产业基础条件、适宜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特需品加工的村,依托产业优势,突出建设特色产业村。

(四)休闲度假型。具有良好气候条件、优美景观、特色餐饮、洁净住宿、便捷交通、人文环境的村,依托综合优势,突出建设休闲度假村。

(五)民俗文化型。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民俗民情传统的村,依托文化资源,突出建设民俗文化村。

三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甘南州参照融合脱贫指标、小康指标、美丽乡村指标、生态环保标准等一系列指标标准,制定了符合甘南实际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

(一)制定标准体系。制定了“965356”建设标准,即“九化”:住房安全舒适化、道路便捷畅通化、街道场地明亮化、村庄绿色生态化、村内村外干净化、公共环境优美化、用水洁净安全化、用能清洁低碳化、通信网络入户化;“六有”:有村卫生室、有乡村舞台、有便民服务网点、有电子商务平台、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五提高”:提高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产业多元化发展能力、提高旅游专业村品牌影响力、提高专业合作社运作水平、提高农牧民培訓覆盖面;“三整治”:整治违章建筑、整治河塘沟渠、整治农村土地;“五集中”: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广告标语集中设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便集中存放;“六个好”:村级机构健全、组织建设好,邻里关系和睦、村风民风好,保障体系完善、公益服务好,村民自治规范、民俗传承好,综合治理达标、社会治安好,创建工作达标、民族团结好。

(二)构建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方案以及生态文明小康村考核办法、督查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建设资金争取及整合方案、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方案、公共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从项目选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项目整合、资金筹措、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后期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规定,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责任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惩教结合、促进工作的原则,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凡是对州委、州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制定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建设标准、进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切合实际的,对已批复的规划和方案擅自变更和降低标准的,建设前期工作滞后、进度缓慢、质量不合格、不能按时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中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整合、协调配合、督促检查等工作不力的,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采取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党纪政纪处分、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四)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县、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办事机构,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制度,全面指导协调、强力进行推进。整合各类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藏区专项、重点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银行贷款、地方一般性债券及涉农资金,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保障。强化督查指导,建立了“5533”督查机制,即加强“机制、政策、督查、协调、分类”五推进,坚持“每周信息简报报送、每月通报排名、每季度观摩交流、半年总结分析、年终考核验收”五常规,强化“包片领导重点督查、州委州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经常督查”三督查,细化“县市台账、乡镇台账、村组台账”三台账。

(五)构筑宣教体系。积极发动和组织各类宣传力量,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同步展开,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整体推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全面宣传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发挥正能量,体现引领性。构建了“六个一”的宣传教育体系,即编撰一套读本,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编撰了面向全州党政干部、农牧民群众、中小学生的《甘南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藏汉双语)丛书,多层次开展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辟一个专栏,在甘南日报开辟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部报道栏目;增设一个专题,在甘南广播电视台增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新闻报道专题;建立一个平台,在手机微信建立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公众微信号;新开一个窗口,在甘南对外宣传综合门户网站“中国甘南网”新开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专门窗口;建设一面宣传墙,在每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了一面文化宣传墙。

三、强力组织推进,实践成效斐然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甘南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督查,把主要资金围绕“生态”来整合、主要成果围绕“文明”来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来聚合。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0亿元(国家投资63亿元、群众自筹27亿元),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703个,在建300个,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农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全面改善人居条件。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以摧枯拉朽之势、脱胎换骨之效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实现4.5万平方公里绿水青山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环境革命”的主阵地,全面落实“治乱建、治乱排、治乱弃”三整治和“人畜分离、柴草分离”两分离要求,对影响村庄建设规划效果、危害公共利益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新增环境保洁人员3334名、配发垃圾清运车1299辆、配置垃圾箱21784个,清除垃圾17 8万吨,整治残垣断壁6949处,整治乡村垃圾堆放点1486个,天蓝水清地绿的大美甘南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是深度聚焦贫困对象,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定位为脱贫攻坚的提升工程,聚焦深度贫困村,围绕贫困村整体提升和产业扶贫,按照“补短板、强弱项、脱瓶颈”思路,在建设选点布局时,优先考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村庄。2015 - 2018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316个,涉及自然村1250个。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贫困自然村)606个,项目总投资45 5亿元,惠及贫困户15631户、贫困人口65438人,到户扶持资金4.4亿元,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夏河县文曲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几乎没有草场等生产资料,各个家庭穷得叮当响,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但脱贫了,正在向小康迈进。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村发展根基。着眼补齐“路房、水电、桥涵”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村庄交通路网,打通村庄“经脉”,硬化村道89515.8公里、巷道117334公里、庭院步道10574.8公里、牧道85,8公里和旅游栈道51.3公里;以全覆盖、保安全为重点,实施了安全饮水入户、入房工程,安全饮水入户率达到100%;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住房风貌特色化改造,实施“改厕、改圈、改炕、改院、改厨、改房、改人”七改项目,彻底消除了C、D级危房;加快农网改造提级工程,实现村村都有动力电和太阳能路灯,80%的村庄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灶和节能炕,城镇周边村庄还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如碌曲县尕秀村,通过开展巷道硬化,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电力改造,整村绿化、美化、净化、细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功能,使道路便捷畅通了、住房安全舒适了、村道庭院明亮了、村内户内干净了、用水洁净安全了、用能清洁低碳了,生存环境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成为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改善基本民生。着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在人口规模500人以上的村庄全部新建了幼儿园,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l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成人识字率超95%;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12个,配备乡村医生610名,配发基本医疗器械,采购了常用的药物,基本满足了村民一般就医需求;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重度残疾、无收入来源和无劳动力等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积极建设乡村舞台,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文化体育器材、宣传栏、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如临潭县古战、普藏什、红堡子等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全方位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加快推进农牧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组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牧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养殖、牛羊育肥等产业,农区重点发展各类中藏药材、高原夏菜、林下经济等产业。登记注册的各类农牧民合作社达到3265个,入社成员4.8万户,入社率达到40%。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农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业,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如,临潭县西正开公司订单种植高原夏菜,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池沟村和庙花山村的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规模产业,开办的农家乐年收入普遍达到20万元以上;夏河县“甘南第一村”香告村全体村民入股组建的旅游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等等。

六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农牧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合理划定了村级生态保护区域,加强饮用水源、河流、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家园建设,开展村落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家庭院落、边坡沟壑种植了花卉、苗木,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生态护坡353960平方米、生态护墙166003米、护村护田河堤358公里,有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营造了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七是精神面貌明显改变,自我发展动力增强。引导群众从“慵懒散、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向“真菩美”良好文明習惯转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和条件改善,更是引导群众破除陋习、转变观念,形成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新模式,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进步的内生动力,群众图穷思变,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不做旁观者,不做过路客,不做局外人,千方百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等不靠,凭借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是建强阵地提升功能,凝心聚力保证建设。着力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780处,为“两委”班子议事、党员活动、老年人活动、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村务公开等提供了场所,配齐了办公、娱乐等必要设施。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制度,健全综治、信访、民调、民兵、妇女、共青团等组织,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人监督、有人管护、有人宣传。建立培训、输转、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富余劳动力持证率超60%,输转率超90%,全面提升了全村整体素质。

九是民族和谐团结进步,农村牧区稳定发展。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借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有利平台,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组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高度融合,不断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合作市知合玛村等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行“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方法,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机构,规范村规民约,教育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仁爱友善、尊老爱幼、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营造了稳定和谐、公道清明的乡村社会环境。

十是中媒齐聚甘南采访,各地竞相学习取经。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的独创,形成了成功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特别是2017年6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9家中央媒体记者,齐聚甘南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零距离感受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景象,亲眼看见了旅游专业村、精品村、样板村的巨大变化。天津、河北、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等地党政考察团和省内13个市州进行观摩学习,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示范全省、领先藏区、享誉全国”目标奠定了宣传基础,也为“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绽放出盛世新颜。

四、经验与启示

甘南州率先在全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全州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高起点谋划,强力度推进,高标准建设,成绩令人瞩目,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新观点,提出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新论断,确立了生态优先的民生观。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举措。科学的理论指导,让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全新景象。

二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找准农牧村发展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甘南州始终坚持保护发展并重、保护优先的发展思路,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推动经济发展为要求,在节约环境资源,保护原生态风格面貌的基础上开展新建、重建,推动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面貌更新“三增强”。结合农区、牧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半林区地理气候、民俗文化差异,注重留存原始风貌,顺应自然风格,体现村落传统风俗,保护文化血脉,突出独特风格设计和民俗特色化改造,做到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

三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是建州以来农牧村集中投入最大、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性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和谐家园,促进各项工作高度融合、良性互动,使全州农牧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巨变,农牧民生活方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四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群众作为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始终不渝地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牧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建设选点等事项,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实行阳光操作,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群众自筹比例超过30%。加强村民自治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生态保护、饮水安全和道路维护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牧民自我管理、自我维护。

(五)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作用,深入开展与建设活动相匹配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党员率先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投工投劳,为群众发挥了表率作用,树立了标杆。在项目建设中,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为群众联系购买建筑材料,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

第3篇: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村民参与其中,并逐渐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本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现状,并对今后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建议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是核心。新农村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大众历史现象。随着20世纪90年代广场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广场文化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情况,把握新农村广场文化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组在天津市选取了西青区精武镇姚村、小南河村、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广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调查地和受调查者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地点基本情况与样本统计特征

调研地姚村现有3个规模较大的文化广场供村民进行活动,其中两个广场面积1 000平方米左右,广场上设有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另外一个广场面积较小约320平方米;小南河村是清末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建有村民活动广场,广场上有体育健身设施和亭子等;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村庄有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村民生活富裕,民风淳朴。村庄设有文化广场、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

在天津市新农村调查基地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为193份,有效率约为99%。调查发现:(1)性别:调查中女性占67.9%,男性占32.1%。(2)年龄分布:18岁以下的村民占4.6%,18—40岁村民占到38.9%,41—60岁村民占到42%,60岁以上的村民占到14.5%。各阶段的年龄分布正常。(3)政治面貌:群众居主体地位占71%,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分别占13%、16%,无民主党派人士。(4)文化程度:村民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3.5%)和高中(占28.5%),调查中占18.7%的村民是小学文化程度,村民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9.3%,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村民的文化层次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5)广场建立时间:调查发现59.1%的新农村广场建立时间是在2000年以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广场是随着农村平房改造、响应中央“两手都要抓”的政策才建立的,建立时间还比较晚。(6)职业分布状况:“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产生于居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欲望上,而不同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准、知识构成、文化素养以及情趣的差异,表现在文化需求的层次也是有明显差异的。”[1]调查发现村民的文化素养存在层次化、从事职业的复杂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所以开展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职业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层次。

2.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将直接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支持程度,并最终决定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2]所以我们调查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1)了解到村民对当地广场建设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天津市新农村村民对广场“非常满意”和“满意”占比重为70.4%,占5.2%的村民对广场不满意。从开放题“您为什么参加广场活动?”的回答中,村民将参加广场活动的原因归为以下五种:锻炼身体;娱乐,放松身心;交朋友,增加人际关系;打发空闲时间,丰富业余生活;興趣爱好;了解外面世界。经归纳可以发现:村民在休闲娱乐、交往、获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举办广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2)对于村民是否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调查,占24.9%的村民表示非常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比较喜欢的村民占43%,这两部分共占比例为67.9%。从这部分村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村民中的榜样作用。占30%的村民持“一般”的态度,他们对广场文化活动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这部分人群要积极进行思想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将他们吸引到广场文化活动的队伍中来。占2.1%的村民不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据访谈资料得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广场文化活动脱离村民实际生活致使村民不喜欢参与;第二,村民有其他的休闲娱乐途径,如待在家里看电视;第三,村民有“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无用”的错误观念等。所以要尽最大力量引导他们来到广场,感受广场文化氛围,一步步吸引他们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3)男性在广场上待的时间主要是在1小时之内;占44.3%的女性则待的时间是1小时到2小时之间。广场活动时间与性别相关性调查得出:p值为0.03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男女两性对一天内在广场待多长时间有显著差异。女性在广场待的时间比男性长,广场文化活动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从侧面反映了男性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或者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不适合男性参与。

3.广场硬件调查

“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3]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场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设施主要有体育器材(87.6%)、文化墙(26.9%)、宣传栏(61.7%)、座椅(74.1%)。从调查数据可发现新农村广场上文化墙建设比较少。个别广场上设有儿童滑梯、连廊、喷泉、亭子、音乐设备等。调查发现一些广场上没有安装照明灯,村民无法在晚上进行广场文化活动。

4.广场文化活动调查

(1)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季节性、时段性:村民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进行活动较频繁的是在夏季(72.0%),冬季最少(2.6%);一天当中,村民在傍晚、晚上活动的多,占比例为73.6%。(2)广场文化活动专业性调查: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村里的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民自主性和积极性较强。在调查中广场文化活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占比重为28%,活动受到的专业指导欠缺,多数活动只是注重娱乐性。(3)广场活动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只有39.4%的广场活动有人负责,负责人缺乏导致广场活动组织散乱。甚至广场上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4)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新农村广场活动开展较多的游戏娱乐类活动(96.4%)和体育类活动(77.7%),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比较注重活动的娱乐休闲功能;科普宣传活动(27.5%)、技能培训活动(1%)开展得比较少,广场举办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活动和技能知识培训活动还不到位;政治活动占31.6%,广场的政治教育性还有待提高;企业产品宣传活动占15%,农村广场文化仍需要与市场相结合,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二、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家庭、人际交往的关系調查

1.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在对广场文化活动内容调查中发现政治活动占比例为31.6%,居第三位。政治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有助于提高村民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有利于村民更清晰地了解党和政府,增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培养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态度调查:(1)村委会经常在广场上举办活动的占14.5%,占50.3%的村委会偶尔举办广场活动,几乎不在广场上办活动的村委会占到21.2%。村委会对于广场文化建设主要是流于形式。(2)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占29.0%,政府、社会组织的活动占12.4%。(3)广场活动经费来源。新农村广场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参与活动人员自费,占比重为46.1%。其次就是村(社区)经费支持(39.9%)、政府拨款(26.9%),企业赞助占到13.5%。从这三项的调查看出基层政府、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人力和物力上投入不足,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重任主要由村民自己承担。所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所以要依靠以场养场,才能长期巩固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吸引小摊贩、小吃摊、烧烤、儿童玩具摊等第三产业,收取一定的经费巩固活动。新农村占69.4%的广场周围有小摊贩(如:小吃、烧烤、儿童玩具等)做买卖,占26.4%的广场周围没有小摊贩。在有小摊贩做买卖的广场中,占26.1%的广场周围的小摊贩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

3.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1)人具有社会性,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都有交往的需求。新农村广场上活动的村民非常愿意和别人聊天的比例占到36.3%,比较愿意和人聊天的占32.6%。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使得自己的交往范围更多了占到63.7%,占88.6%的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好处。广场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互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交往。(2)村民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朋友和其他居民,与朋友聊天占43%,与其他居民聊天占到34.7%。村民比较开放、随意,心理防御性低。而且大多是原村村民,村民之间聊天的话题多,这也增加了村民的交往圈。(3)新农村广场上村民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琐事(36.3%)、邻里关系(26.4%)、小区建设(13.5%)和社会新闻(15.5%),新农村村民在国家政治(3.6%)方面交流、关注得比较少。村民之间比较喜欢谈论家庭琐事、邻里关系方面的话题,乡土气息浓厚。(4)村民在广场上与人聊天的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44%)、传统习惯(24.4%)、维系情感的需要(22.3%),为了获得帮助而进行的功利性交往所占比重则很少。

4.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家庭建设的关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家庭是由血缘和姻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人们在家庭中寻求情感支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村民的情感满足起到了补充作用。(1)家庭成员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支持程度很高,占比例为95.9%,仅占4.1%的村民不支持家人参加广场文化活动。(2)在参加广场活动的村民中,占23.8%的村民经常和家人一起参与广场活动;占41.5%的村民偶尔会有家人相陪,15.5%的村民的家人几乎不陪伴。从数据可看出村民个体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群众队伍。(3)调查显示占82.4%的村民认为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有利于家庭和谐;占2.1%的村民认为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谐无影响。村民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宽容的心态,这使得村民回归到家庭中能够宽容家人,促进家庭的和睦。

5.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类要按照规律办事,要有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同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一样,都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调查表明:占64.8%的广场活动后有垃圾,占35.2%的广场活动后没有垃圾。丢垃圾现象可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农村在环境和卫生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如广场上没有设置垃圾桶;其二,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意识有待提高。这都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2)人们对广场周围绿化环境“非常满意”占比例为12.4%,“比较满意”占比例为66.3%,占19.7%的村民对于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持“不满意”态度,有1.6%的村民对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很不满意。绿化环境的好坏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部分村民对村庄绿化不满意,说明新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需更加努力。

三、建议和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广场文化建设对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村民交往、家庭、社区生态文明等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去改善。

第一,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政绩观。首先,广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只看到物质层面的利益,忽視精神文化对村民的引导力量,致使广场文化处于放任自流的形态。所以这就要提高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视,将广场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其次,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要将广场文化建设成效列入官员政绩考核当中,督促政府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巨大支持。最后,对于领导人自身来讲,要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深入到群众的实际生活当中,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到村民的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组织令村民满意的广场文化活动。

第二,整合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当前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基层政府、村委会加大财政投入,村民主动分担经费,还需要社会团体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企业的赞助等。村庄要积极吸引企业进驻广场宣传,拉动企业对广场文化的赞助,不断增强广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持。

第三,丰富广场文化活动类型,提高广场文化层次。首先增加男性喜爱的广场文化活动。调查发现当前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妇女,而男性参与活动的人数则很少,这和当前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类型有关。当前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跳广场舞,而对于男性偏爱的体育类运动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开展得很少,导致广场文化活动对男性的吸引力降低。所以应该丰富广场文化活动类型,增加男性喜爱的活动,吸引男性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建设中来。其次,提高广场文化层次,增强广场活动的思想教育性。当前村民的广场活动主要是以娱乐休闲型活动为主,这是较低层面的文化。对于科普宣传类活动、技能培训类活动、政治类活动等较高文化层次的活动类型开展较少。当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才是致富的关键,村民对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活动、技能培训活动等需求比较大。所以这就需要丰富广场文化活动类型,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最后,广场文化活动要将大众化与特色性相结合,增强广场文化的地域特色,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进来。

综上所述,广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广场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联合社会、基层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等所有力量,不断促进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雷,史铁尔.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袁方成,王剑虎.社区建设中的农民:认知、意愿和公共需求——基于一项全国性的主题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3]许钰晨.苏州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11).

[4]石军强.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5]王洁.以人为本进一步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张家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11).

作者:樊丽敏

第4篇: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污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当前,政府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仍然以GDp增长为依据,导致部分乡镇领导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难以转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片面的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背道而驰。

(二)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状况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的发展程度和人们消费的现实程度,还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宁波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1、规划问题:乡镇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规划指引,导致建设无序开展,给当前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等。

2、污水问题:截止到XXXX年底,全市还没有一个乡镇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几乎还是空白(XXXX个行政村仅有XX个试点),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溪流河道,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3、卫生厕所问题: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标准不够,导致废水渗排或不能进行合理处置,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4、生活垃圾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处理网络还存在覆盖面、配套设施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问题,致使垃圾直接向河道倾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5、工业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存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具体问题,由此滋生了少数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三)乡镇环保队伍亟待组建和完善。随着XX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环保监管和生态建设任务日益加重,而XX市到目前为止仅慈溪市设立了乡镇监察中队,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没有成立乡镇环保队伍,没有专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致使很多工作到县级一下就难以推动,生态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同时,在乡镇环保队伍中,无论是专职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中还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加强乡镇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环保器材等工作也亟待完善。

(四)乡镇生态建设经费不足。开展生态建设工作是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涉及的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核心,而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与共享性,初期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等特征。近年来,XX市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性投资在绝对量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这一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乡镇生态建设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乡镇建设前期缺乏规划引导,部分基础设施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如污水管网铺设、绿化带及卫生厕所建设等,此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还旧帐性质,势必影响到部分居民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支持乡镇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问题。此外,宁波市是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在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XX市民存在差异,势必要通过加强宣传,灌输人改变环境,环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他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干部教育,提高生态意识。领导干部重视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要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干部生态教育和政绩考评结合起来,将如何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专题教育培训内容,并将建设业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思想上到位,认识上深刻,决策上有力,行动上迅速,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推进乡镇生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品位。要严格按照乡镇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改善、品位提升、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彰显城镇文化内涵。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体现美观、实用、紧凑,不搞形象工程,建筑要富有特色,注重整体协调,体现文化品位。

(三)组建环保机构,加强素质培训。机构和队伍是管理和建设的主体,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管理和建设,要尽快组建和完善乡镇环保管理网络,保障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来源,使乡镇环保工作人员能够全心身投入到基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针对乡镇环保工作队伍还存在专业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情况,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由各级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培训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四)拓展投资途径,确保投入到位。采取政府产权管理、间接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如各地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经费由各级政府投资,而污水处理厂建设可采用XXX投资模式,在不改变原来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有期限地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乡镇污水管网建设费用由市政府补贴、污水处理费返还金、建设补偿金和乡镇投资构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形式,从建设到运行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则在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应补贴,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杠杆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确保乡镇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到位。

(五)加强环境宣教,实施寓教于乐。要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乡镇生态建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必须先从转变意识形态着手。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通过举办讲座、论坛和竞赛、中小学生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第5篇:关于农村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键入文字]

关于商河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通过调查问卷,我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设备的落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待提高,因此人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敬畏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中国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调研目的:为了了解中国梦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和谐以及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发展。

调研时间:2013年8月16日—8月30日

调研地点:济南市商河县

调研人员:调研小组

调研手段:调查问卷、群众访问

相关背景:政府把农村的生态文明看的特别要,加快农村的生态文明发展,用专业技术对农村生态发展,统筹城乡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总体概况

1.雾霾天气的存在

现在的雾霾天气特别严重,在2013年初济南商河县的大部分的地区都在雾霾天气当中,有点地方的空气污染都已经到了严重污染,而雾霾天气的出现正是由于空气的污染,生态文明遭到破坏所引起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雾霾天气还对交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2.秸秆焚烧

现在空气污染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秸秆的焚烧,农民为了省劲,把秸秆直接在田里焚烧,这样可以把灰直接撒向田里,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秸秆在不焚烧的时候所以的

能力是更大的,而焚烧之后大部分能量都被消耗掉了。不但不利庄家的生长,还污染了空气,造成了生态文明严重的破坏,这是雾霾天气出现的另一个原因。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反思,积极寻找对策去解决的问题,一味的强调农民朋友的责任与义务,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行为是可耻的。并且,也不是其对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时候,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1.雾霾的产生与危害

2013年1月份,济南商河县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在31天中有19天雾霾,而晴天仅有9天,据统计从1月27号以来商河县气象台一共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信号3次,大雾黄色预警信号2次,霾黄色预警信号2次,省会城市济南1月份的天气就不言而喻了。在调查中,大部分市民知道大雾形成的原因,并且一提及这段时间大家都无不唉声叹气。在能见度小于50m的强浓雾中,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段时间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虽然人们知道大雾的原因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但是具体过程我必须在这里提一下,雾的种类有很多种,像烟雾、混合雾平流雾等等。但是在济南商河县1月份的雾属于烟雾,烟雾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由于在冬季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雾,而这种雾持续的时间较长,直到1月31号18时的一场小雨才减轻了空气污染。

为了人们的健康,为了世界的未来,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秸秆焚烧与乱砍乱伐现象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人们为了省劲,总是在秋收时焚烧麦秆和玉米秆的习惯,特别是焚烧玉米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秸秆。本来秋天过后树叶凋零,空气最容易污染,玉米秆尚未全干,即使全干也不能充分燃烧,导致浓烟弥漫,长期以往,使空气质量日益恶化,而且秸秆焚烧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农民不仅意识到了这种做法对环境有害,还了解到玉米秆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以当作肥料,或者干脆卖给饲养大量牲口的人家。这都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近年来,我们还发现政府对环境治理抓的也比较紧,最突出时表现就是禁止乱砍乱伐。有很多买卖树木的人以前都是随便砍树,只要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即可,而现在买树的人必须办砍伐树证,这样即使卖家愿卖,卖家没有伐树证也不敢买,大家都知道树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很大的,这样就更有利于国家对环境的治理。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的生态文明治理

在商河县我们得知,农村现在也重视对废物的利用,例如沼气池的建立,原来人们做饭大多燃烧液化气,而现在有很多大方开始兴建沼气池,这种减少了液化气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成本,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只是沼气池的使用并没有普及农民,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使用沼气池的队伍中。

农村进步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污染的治理,近年来大部分农民都种大蒜,伴随着大蒜营销市场的扩大,很多对大蒜加工的工厂悄然建起。在我村附近大多是建蒜片加工厂,那段时间里的大量废水未经加工便排放到人们用来灌溉的河流里,是农村以及附近的村里被臭味笼罩,还影响到人们来年的庄稼收成。政府在意识到这些影响之后,都取消了他们的营业资格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治理。

虽然国家政策和村民都齐心协力的治理环境,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仍有些人以环境为代价获取自己的利益。并且人们为了丰收,大量施用化肥的现象不减反增,导致耕地质量不断衰减,水能源污染现象也日益加重。

2.中国梦,我们共同努力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的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追求、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但是应从基础做起,让基层觉醒才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从农村做起。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彻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的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结语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分化统一的,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些问题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再者而言,社会生产要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求在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际替换,否则社会在生产就会停止,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因此,人们应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共同携手,创建和谐美丽的家园,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郭凤海.《中国梦,人民的梦》光明日报2013 B1

[2]陈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绿色基础》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3年第07期

[3]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3

第6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一章 绪论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当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可以有效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实现广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第一章 绪论

一、调查原因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尽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扭转,这些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特此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广泛调查各界人士,不再局限于学生范围,结果更具普遍性,更加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二、概念介绍

在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为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第 2 页 共 2 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一章 绪论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而由于生态文明理论还处于不断成熟、完善的阶段,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中的“生态文明”是指生态文明中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研究意义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现代文明体系。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与之相比,生态文明更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人类就不可能有好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环境安全,人类就会陷入生存危机。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大多数居民都生活在农村,大多数的自然资源开发也在农村,因此,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农村的环境质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农村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空去污染都有可能通过食物链等渠道影响城市居民。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一下3点:

(1)、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物质文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体现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物质文明的基础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村作为全国人民的粮食来源地,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有这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果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与理念,自觉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即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政治文明的功能实质就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和国家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的权益。2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必然会对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民主和人权等政治文明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想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需要切实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而建设生态文明即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新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12 参见周生贤著:《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求是》,2008年第4期

参见徐震著,《理顺关系定好位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报》,2008年7月。

第3页 共8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二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第二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中国在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还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污染以及服设污染等严重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在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86人中,有49人居住地位于城市,37人位于乡村,分别占比56.98%和43.02%。本章主要通过对于问卷回收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需加强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86人中,目前只有11人的家庭使用的都是节能电器,占12.79%,而有4人不使用节能电器,由此可见,节能电器的推广还需加强。在垃圾分类方面,22.09%的人会在丢垃圾是进行垃圾分类,51.16%的人有时候会进行垃圾分类,而有26.74%的人不会进行垃圾分类,说明,人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未完全形成,还没有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随着使用清洁能源的广泛宣传,家庭日常使用能源结构正在逐渐转变。最常用家庭日常使用能源是太阳能和天然气,占到了调查人数的66.28%,使用液化气瓶或煤气的占56.98%,而通过焚烧秸秆来获得能量的占20.93%,其中农村人口占66.67%,是城市人口的两倍。还有2人家庭的日常使用能源是电能。由此可见,新型能源在家庭中的推广率并不高,大部分的家庭还停留在原始的通过焚烧秸秆和使用液化气瓶或煤气来获得能量进行日常生活,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已经接受并使用新型环保能源,而在之中,城市居民所占比例远高于农村居民。

造成以上情况的基本原因是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较低。68.6%的居民认为他们了解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只有22.09%的居民表示他们对于这些很了解,而剩下的9.3%的居民并不是很了解这些。

二、人居环境质量不高

1、自然环境污染严重

调查显示,有58人认为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存在秸秆焚烧、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占调查人数的67.44%。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在全国选取29个大中城市进行了水质检测,其中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宁波、青岛等经济

第4页 共8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二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发达的大中城市。本次检测水样均取自各城市居民区,为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的终端水。经调查发现,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48%。在抽取的89个有效水样中超过八成水样余氯含量不达标,余氯含量低就代表着自来水管里的细菌增长可能性高,一旦突发水污染事件,可能导致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另外,有4个城市水样浊度超标一倍,浊度高,杀菌效果低,也代表着水处理技术不过关。3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水污染严重,水质达标率低。

而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也在不断上升。秸秆焚烧导致空气中悬浮物颗粒明显增加,且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城市乡村的大气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烟雾还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妨碍交通、航空运输和高压输电线、通信线路的运行。近年来,雾霾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秸秆焚烧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连续20年以平均9.9%的速率持续增长,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禽畜粪便以及对于农田的破坏。原因是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率很低,建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很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利用率都很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养殖场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硝酸盐、氨氮严重超标。

与此同时,乡镇一些小企业工厂的污染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占63.95%。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地区出现了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部分企业违法违规排放有毒废水、废气、废渣导致人畜中毒、鱼类死亡或损害农作物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垃圾污染问题突出

调查显示,有68人认为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占调查人数的79.07%。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白色污染”严重;二是垃圾数量猛增;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城市为了减少成本,往往直接将垃圾运到农村,也不作任何处理,任由垃圾风吹日晒,垃圾产生的污水渗透进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3、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

调查显示,有60人认为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存在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占调查人数的69.77%。

化肥、农药过量和使用不当以及化肥、农药本身结构造成的污染,正在成为农业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农业生产环境的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化肥农药污染水资源,受污染的水资源培养出来了受污染的粮食、蔬菜、鱼虾等,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土壤、水的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和鱼虾等水产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农村环境未然已经成为农民发生疾病的重要 3 http://)

8、《对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

9、张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

10、《全国饮用水质抽检报告》,《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1月。

第7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华秦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汇总

陕西华秦 2018/6/26

美丽乡村发展战略、中央政策、生活污染处理方案等

收录文章标题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 两会观察丨携手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 3. 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4. 重磅!中央明确乡村振兴时间表,未来农村将发生这10件大事

5.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6. 特色小镇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及盈利模式 7. 案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实例借鉴两则

8. 四部门发文整治垃圾围村:2020年基本遏制垃圾向农村转移 9. “垃圾包围农村” 农村垃圾处理前景广阔 10. 11. 12. 13. 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密集出炉 黑臭水体、劣V类水,是什么水质级别?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运作模式探讨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存在问题、政策支持、技术路线、项目运作问题与模式探讨

第8篇: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第9篇:洞头农村生态旅游建设

百岛洞头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建设初探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百岛洞头实际,站在贯彻实施“海上花园”洞头跨世纪重大工程的战略决策的高度上,从农业、渔业和农园三个层面上提出洞头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的建设。

【关键词】百岛洞头 生态观光农业旅游 建设

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观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寻奇探险,获得旅游地生态环境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强调把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在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充分发挥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生态旅游将是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模式。洞头县海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颇具特色,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生态旅游的开展对解决当前我县海岛旅游存在的问题,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贯彻实施“海上花园”洞头跨世纪重大工程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田之乐”——农业观光旅游建设

农村生态观光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一)大门油菜花节——无限风光在田园

建设以“生态大门风情大门”为内涵,结合该镇农家习俗文化,融合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自然山水等元素,打造“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的农家乐民俗风情园区。通过发布“大门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公告,制作“大门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精美画册、海报,举办了大门风俗农事制作、大门特种养殖动物展示、大门风筝放飞节、大门特色农产品展销和大门特色农家菜推介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成功举办“海岛大门油菜花观赏节”、“杨梅采摘节”、“草莓采摘亲子活动”为主题的风情节日,展示该镇近年来精品农业园区建设所取得的喜人成果。系列活动受到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使得大门农业休闲观光的知晓率、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此外,还通过举办一期“大门风情摄影展”摄影评比活动,进一步扩大提升大门休闲农业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二)观光农业休闲园——田中自有玉如意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外地种植能手、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措施,园区的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和农家采摘总面积近500亩。其中养殖基地约占10%,养殖品种包括七彩山鸡、绿壳蛋鸡、泰王平鸽、蓝孔雀、梅花鹿、灰天鹅等特色生态珍禽名畜;种植基地约占70%,主要有大溪神农庄园农业示范基地、杨梅田精品杨梅基地、大荆温山底生态种植基地、石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种植品种有“东魁”杨梅、草莓、枇杷、桑葚和时令蔬菜。并与园区邻近的其他特色产业户联合,吸取部分种养大户参与园区建设,今年6月,完成近300亩已种植的白沙枇杷的山地加入,完成15家种植鲜奇特农产品户参与。投入近400万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单体钢管大棚30亩,连栋钢管大棚温室5亩,喷灌设施300亩等。

二、 “水之趣”——渔业观光旅游建设

洞头是“海洋大县”。洞头渔场为浙江第二大渔场,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浅海滩涂26.6万亩,是“中国羊栖菜之乡”,“浙江紫菜之乡”。

(一)霓屿滩涂紫菜风情:霓屿街道山丘滩涂多平地少,农作物以紫菜为主。紫菜是洞头县知名的一种农作物,一种生长于浅海岩石上的藻类植物,紫色,具有耐干性强、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菜四·紫菜》中记载:“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乾之,则紫色。每年3-4月,挑选优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制成果孢子水,均匀喷撒在贝壳上,使之钻入壳内,经4~5个月形成贝壳丝状体。每年中秋前后,紫菜收菜季节,在海上、滩涂上整齐排列的紫菜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风度翩翩,风情万种。

(二)三盘深水网箱风趣:洞头是“海上桃源”。洞头自然禀赋好,拥有海岛特有的“渔、港、景、涂”资源,尤以岛奇、滩佳、礁美、鱼鲜、生态优引人入胜,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洞头福地、从此开头”诠释洞头。

近几年来,我县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使渔业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低迷的状态。因此必须于地区产业结构做出优化调整,而观赏渔业产业既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三盘深水网箱顺应社会的实际,休闲观赏渔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传统渔业的优化升级,并激活消费、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助农增收。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县做为一个海岛县渔业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着力在观海景、荡海舟、钓海鱼、洗海浴、尝海鲜、购海货、捡海螺等方面塑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观光渔业。如可在渔港资源丰富的渔村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进行旅游开发,结合渔港、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建成包括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 “山之韵”—— 农园观光旅游建设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

(一)白马古道——望海楼建设

我县独特的海岛自然特征,表现着自然和谐和轻松舒展。本土、原生态才是吸引游人的关键, 而不是异域风情的嫁接。如近年来举办的大门油菜花节,安排了大门风情摄影图片展、放风筝、登山寻宝、品农家菜、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特色

活动,吸引了周边大批游客参加。活动同时集纳了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游、体验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到观光园中观赏平时难得一见的梅花鹿、蓝孔雀、七彩山鸡,还能亲手体验制作清明饼和捣年糕的浓浓的农家乐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办好如“油菜花节”等结合洞头农业旅游特色的观光农园项目来做好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展示海岛鲜明的海岛乡村旅游文化特色,推进国际性旅游休闲岛建设。

(二)霓屿山尖——半山水果玉米园建设

同时,城市居民到农村乡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园内的高效农业也能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这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霓屿山尖半山水果玉米园建设顺应农村乡间旅游的需求。

总之,我们应该将整个百岛洞头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目的地来打造,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海岛城市发展,促进旅游方式从景区旅游向全岛旅游转变。规划上做到“岛岛有主题”,打造佛岛、鸟岛、相思岛、观日岛等特色岛屿;从建筑、桥梁、街景、道路、绿化、水系等方面体现海岛浓郁特色文化,在视觉上“处处是风景”,环境上“处处可休闲”。 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加快游艇邮轮、海钓基地、疗养度假和高档旅游社区等高端产品开发,开发一批适合深度游、自由行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海霞军事体验上,设置野战、游泳等训练课目,让游客体验女民兵、女侦察兵、女特种兵的生活。并且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控好海洋、海岛、岸线等重要旅游资源;主抓旅游规划,谋划可持续发展;主建公共基础设施;主管环境保护,贯彻《海岛保护法》,引导发展低碳、绿色、健康、文明旅游;主办各项旅游惠民实事,让百姓在旅游发展中致富。

参考文献

[1]洞头县美丽乡村规划(2011-2020年)

[2]姜长才.推进三生融合 加快同城发展 为全面建设国家性旅游休闲岛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洞头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

[3]朱志泉.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促进浙江现代农业建设[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9

上一篇: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意义下一篇:镇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