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生态功能,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大力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履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宁波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统筹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从本世纪初起,宁波市就着手研究农牧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创建了“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宁海模式,象山县大塘港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立体循环和鄞州区沼液收集配送三大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尤其是宁海县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三级交叉式循环农业体系”被全国学术界誉为“宁海模式”;宁波市鄞州区首创的蔺草田免耕直播晚稻,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而且有效解决了困扰我市的蔺草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荣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二等奖;宁波市海曙区天胜“四不用”农场构建的“种养合理配置+污染综合防控+生态产品增值”大中城市郊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入选“2016年全国六大区域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围绕宁波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目标要求,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宁波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宁波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宁波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2018-2022)》以及《宁波市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各区县(市)也相继出台了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养殖污染长效监管、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以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等办法措施,初步构建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政策体系。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主体创建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先行区创建,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取得较好成效。

二、强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一是深入开展污染治理行动。近几年来,宁波市相继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百日行动、隐患再排查专项行动、“五查四治两打”专项行动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五大”行动等。对不符合规划、不具备整改条件或经整改仍不能实现生态达标的畜禽养殖场坚决予以关停淘汰。二是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机制和线上防控平台。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机制,对有畜禽养殖的乡镇、行政村实现了监管全覆盖,截止目前共巡查8033人次。全市存栏50头以上保留生猪(牛)养殖场于2017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网上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当地环保监管平台。三是在全省率先建立“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保险联动”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和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政府、主体、保险三方齐发力,投入50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建成“1+5+170”的病死猪“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运行体系,即1个市级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厂,5个县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170个收集点,形成“场户报告、统一收集、县市监管、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

三、着力推进农牧对接资源化利用。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宁波市十个区县(市)均出台了畜禽养殖“点对点、量对量”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一县一方案”,明确了种养结合的总体目标、测算标准、主要路径及保障措施,为各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方向。二是强化县域统筹。各地按照就地利用为先、异地利用兜底,资源化利用为先、无害化处理兜底的要求,在巩固优化“业主小循环”和“区域中循環”种养结合模式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县域大循环模式。如宁海县立足谋划整县推进,通过中介服务组织将83家畜禽养殖场有机肥和沼液配送到3.4万亩消纳农田、5万亩蔬菜园和5.6万亩柑橘园,有效解决了农牧对接不畅的突出矛盾。三是培育服务主体。按照“政府扶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科学布点、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厂、沼液配送中心等服务主体,充分借助第三方技术力量,提高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和效率,宁波市已建成专业化有机肥加工厂15家,沼气服务站4个、沼液配送中心18个。

四、全面推进美丽畜牧业建设。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和调整优化布局力度。协调宁波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全市绿色畜牧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印发《宁波市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推动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统筹推进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农牧对接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33个。二是加快推进“3县81家”示范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慈溪市、宁海县和象山县3个县(市)、81家美丽牧场创建工作,发酵床技术改造31家。

五、有序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工作。

一是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创建。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创建工作,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家。二是推进水产养殖依规持证工作。认真抓好沿海区县(市)浅海、滩涂养殖证的核发工作,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区、慈溪市、宁海县和象山县均实现全面持证养殖。三是做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要求,全市划定养殖区和限养区面积73.15万公顷,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与发布工作率先在全国完成,受到农业农村部的通报表扬。四是有序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建设。编制出台《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推进杭州湾区域水产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有序推进宁波市围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分类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实现围塘养殖尾水处理后无害化排放或循环利用,已建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场(点)61家。

六、积极推进种植业肥药污染治理。

一是抓好化肥农药双减增效工程。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县域测土施肥指标体系,2017年至目前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近1000万亩次。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推广商品有机肥,实现有机养分替代,全市具有商品有机肥登记并正常运转企业16家,推广商品有机肥36余万吨。大力推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017年至今统防统治面积215万亩次,推广绿色防控技术340万亩次。全市共减少化肥使用量6000余吨,农药使用量240吨。二是抓好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在完成鄞州、奉化、慈溪三个省级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县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利用农资销售渠道、农村保洁队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种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模式并向全市推广,目前宁波市共设立县级收储中心6个,农药、农业生产基地等其他回收点1156个,回收网络进一步完善。在狠抓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的同时,还启动了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今年会同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等4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意见》,对回收处理工作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確。目前宁波市鄞州区、海曙区和余姚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正在积极展开。下步,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全力推进宁波市的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

七、扎实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下发《宁波市控制农村废气污染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秸秆综合利用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建立月度报表制度,有力保障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支撑体系,落实专项资金。编制下发《宁波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以全面禁止焚烧为目标,重点开展秸秆全量利用示范方建设工程、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工程、秸秆打捆收集利用建设工程,建立回收网络和考核机制,制定实施回收补助政策。三是加强示范引领,突出综合利用。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市场化运行,积极推进秸杆资源化综合利用,努力引导提高离田后“五化”利用。在宁波市鄞州区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示范了“稻畈麦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和“蔺草茬晚稻废草覆盖生态直播技术”等一批技术模式。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在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利用以及收集贮运主体培育有重大突破,2018年宁波市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入选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七大主推技术之一,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已达到95.64%。

八、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根据浙江省“两区”土壤污染防治控点布点工作要求,完成164个点位土样和45个点位水样、农产品的采样与分析化验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污染土壤防治试点县验收。制定下发《宁波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管制方案》和《宁波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宁波市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成立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宁波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确定9个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2017年来全市共投入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达到778.3万元。

九、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按照宁波市“劣V类水剿灭行动”、“污水零直排区”工作要求,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治理意愿,编制出台《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扩面改造工作。宁波市计划应治理自然村4785个,目前已治理4881个自然村,年底可完成4911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应治理保留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覆盖。

十、扎实开展海洋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一方面,深入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宁波市各级渔政部门对伏休偷捕、跨界线内违规捕捞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常态严查态势,全市共检查捕捞作业渔船11153艘次、陆上经营场所9805家次,立案查处海洋违法捕捞案件939件,没收违禁渔获物166万公斤,移送公安机关139起、涉案人员606人,海上违规捕捞大幅减少,渔业生产秩序持续好转。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渔业渔港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清港”、“清网”行动,清缴涉渔“三无”船舶388艘,各类违规禁用网具80144张(套),进一步整顿渔业渔港水域环境。对水产养殖用药等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共检查水产养殖单位1304家,发出相关责令整改通知书33份,查处养殖使用违禁投入品行为1起、使用农药清滩行为1起。

作者:李强 齐敬甲

第2篇: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农业经济

摘 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减少城乡差距、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投放也是政府部门重大发展决策。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现阶段的发展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通过优化生态环境的方式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经济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影响。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优化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污染情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农民的生命健康。

1 转变意识发展绿色农业

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转变农民的意识,使其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自身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向基层农民群众宣传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普及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使农民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落实农业集约化发展措施。其次,种植农产品时也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用量过度,尽量采取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既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2 优化生态农业产业模式

生态农业不仅包括绿色农业产品,还包括产业模式的优化、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鼓励休闲农业发展。基层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本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并对其加以完善,以便支持农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关部门需要明确能源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且科学的控制,适当开发新型种植技术、满足农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准确且细致地分析农业生产中能源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且将新型的技术应用在能源保护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3 增加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

在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工作中,政府部门需要提高重视度,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如设立宣传条幅、增设垃圾桶等,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制定科学的惠民政策,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看到并切实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好处,从而积极进行绿色耕种、绿色生产,激发出农民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于一些作出表率作用的企业或者個人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并且进行积极宣传,使更多的企业和农民意识到生态环境优化的优势,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通过优化生态环境措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工作中,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以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4 引入先进科学的农业技术

在现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想要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解决生态环境优化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更为方便、高效、快速地发展经济,并且保护好环境。例如在垃圾桶上设置语音提示,鼓励农民将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在监管工作中使用摄像头,以便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送到管理部门。此外,还需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将其运用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加工中,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总之,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

5 总结

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想要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的经济水平,需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对此,可以通过改善农民环保意识、发展绿色农业以及优化生态农业产业模式等方法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柏静

第3篇:新农村生态农业环境的法治建设

摘要本文从生态农业环境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生态农业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农业环境法治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生态农业 环境 法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如何从法治角度有效保护农村生态农业环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深入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农村生态农业环境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依法治农精神的具体体现。

法治既是一种制度, 也是“ 一种观念, 一种意识, 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源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日趋突出, 和谐自然环境的破坏, 必然会引起人文环境的不和谐, 从根本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资源环境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切实有效的法治保障。

(二)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制度保障。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抑制和制裁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 需要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来予以支撑,这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是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生态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科技法治观念的培育,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和促进,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抵制和防范等诸多方面。我们应当加强生态农业环境科技法治的研究,为生态农业环境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提供有力可靠的保障。

二、目前生态农业环境的现状

(一)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较为严重。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并且带走了土壤中大量的有机元素。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达270万平方公里,年均损失约6万平方公里。

2.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有机质下降。由于化肥使用量偏高和作物秸杆被焚烧或被作为燃料,导致土壤优质有机肥减少和土壤板结,微生态结构失调。这对作物持续增长和改善农产品品质极为不利,并增大了作物生长对化肥的依赖性。

3.土地荒漠化加剧。目前,我国有53万平方公里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人为活动作用的结果。滥牧、滥伐、滥挖、滥垦和水资源的无序利用造成土地沙化扩展。

4.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污染严重。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水利用效率低 ,水资源浪费严重,对水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而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退化等问题,并且水污染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

(二)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深。

1.农业生产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 农民在生产中对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强,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不但短期内难以消减,而且还留下很多污染隐患。

2.工业“三废”污染日趋上升。近几年,我国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全国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9000万亩。而且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3.农村废弃物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的畜牧业已由原来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越来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导致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三)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

由于对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使植物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农产品的污染,并危害到了人畜健康。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方面有很大差距。这不仅影响我国农业自身的质量和健康,而且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品种和数量。

三、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建设的法律保障

(一)加强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

对此可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加紧制定一部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客观规律,体现民意,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的综合性的法律。其二,加快生态农业的配套性立法。生态农业立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要及时修正滞后的法律规定,弥补现有法律缺失。其三,立足区域实际,加强地方立法。要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时制定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或条例。

(二)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控。

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体系很不完善,因此应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加强农村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控。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循环农业立法经验,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尽快做出相应促进的法律规定。

(三)贯彻《立法法》精神,改进立法技术。

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要遵循立法民主公开的要求, 赋予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同时也要重视对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正当环境权益的保护,并对政府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也应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做到权责明确。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行政执法机制, 坚持依法行政。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设,注意克服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权益,切实做到依法办案,按程序办案,规范办案。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王燕.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制保障.农业经济,2008(1).

[3]张成立.论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农村经济,2007(03).

[4]张雅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

[5]苏杨.中国农村环境调查. 经济参考报, 2006-01-14.

作者:张 楠

第4篇: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刘锋明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扶贫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是足够充分的,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了太阳能外,它不需要得到外界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人与输出,即可维护自身的平衡与运作,因此,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如同城市生态系统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需要从外界大量引入能量、物质流等问题。

但农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当自然环境开垦为农田后,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稳定生态群落变成了单一物种的人工生态群落;原来生态系统中正常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原先的生产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把营养物质还给了土壤,而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则是大部分作物产品随着收获被带到土壤之外,被城市、农村的居民所消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带走,而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补充,于是使土壤质量趋于恶化;原先的土壤常年有稳定的生物群落所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强度很小,土壤湿度大,而现在的农田生态系统则因物种单一,覆盖面小,加上疏松土壤等人工过程,使得水土流失强度加大,并易于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作物产品需求的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人口不断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与日俱增,对土地资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达52亿,比1950年增长30亿多,1999年 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60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在有效控制之下将达110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有可能达到190亿。在我国虽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总的趋势仍在增长中,据有关人士预计,本世纪我国人口将达到或超过16亿。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当代人类,也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此众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数量惊人的粮食。据测算,我国在2000年和2020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在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需要大约是52000~56000万吨。而生产量大约是47750~52400万吨,缺口较大。

(二)自然资源退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空前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口大量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矿产等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其次,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却日益恶化。如温室效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荒漠化等。

对我国来说,资源、环境上的困难将更为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资源锐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为:土地面积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在126位以后,草原面积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在107位以后,淡水资源在55位以后。

(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发,98年我国各大流域的洪涝灾害,近年来各地的泥石流灾害,都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火灾、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四)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多,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低,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各地下大力气加强农业投入,但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慢。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效益降低。国家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多、程度深,要想取得效果还需持久不懈的努力。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间接地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压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为突出。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阶段,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由于认识的局限、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做了很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事,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特别是进人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之后,农业生产活动所带来的负效应,已构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人类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在某一区域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封建庄园式农业,又有别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石油农业"。它的理论基础是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效率和氮气资源转化为蛋白质的效率,加速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促进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指标。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吸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精华,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对生态农业可以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投资少、能耗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相结合,农业与农村

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环境与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既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它既不同于传统农业,又有别于现代化农业,它具有以下特点:

1、生态农业强调应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农业生产;

2、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有机农业的精华和工业化农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成果,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和工业化农业高消耗、高污染的缺陷;

3、在产业结构上强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

4、重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并将先进农业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结合

5、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是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面临来自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走一条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是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生态农业,要围绕满足城市和农村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效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是必须着眼于产业的联动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树立大农业、大经济的观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三次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过程。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要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还要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缓解城市污染,提供休闲、观光及体验农业的场所和机会,丰富现代农业的文明内涵。

4、是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终极目标是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发展的客观标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按照这一要求,逐步实现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各项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2、珍惜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风沙危害地区,要因地制宜大力营造立体防护林结构体系,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25度以上陡坡严禁开垦,推广绿肥技术,不断提高土壤田力,提高耕地质量。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实行污染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

3、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措施,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屏弃大水漫灌的传统用水方式,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的有效利用率。

4、推广各种生态农业适用技术。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同时,实施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更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态结构而设计的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技术;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设计的食物链结构的工程技术,使一个系统的产出(包括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结合的四套生态工程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农业生态系统技术;农业能源开发技术,如塑料膜育苗,大棚蔬菜瓜果等利用太阳能技术、利用风能、水能技术、利用地热能技术等都是农村可以开发的能源实用技术;大力种树种草,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育和采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畜、禽品种技术;实行轮作倒茬技术;利用昆虫天敌技术等综合防治农业病虫害。

5、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战略性产业,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应该是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常常把农业定位为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似乎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而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则从属第

二、三产业,从而导致农业产业内部不协调。由于农业生产中采取广种薄收的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商品化程度低,不仅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也使得产业规模得不到扩充,效益低下,使得农业成为一个"弱质"产业。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依靠科技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绿色耕种是指用电脑控制化学制品的播撒数量,使化学用品降到最低限度)、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植物生态学 云南大学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李玉浸,

.集约化农业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3、 章力建,王庆锁等, 编著 国西部生态农业发展方略 气象出版社

第5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摘 要: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污染,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这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途径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本文从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入手,探讨了普兰店市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业废弃物;清洁生产;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1 加强农药的安全使用

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发布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对玉米螟、灰飞虱、粘虫等13个重大病虫害发生进行监测,共设立59个监测点。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建立二支专业化机防队,进行药剂和药械扶持,统防统治。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在全市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水果套纸袋和特制微膜袋技术、推广性诱剂应用技术。在全市推广玉米田新型化学除草剂,改传统播后苗前土壤封闭为苗后茎叶处理,使玉米田除草更合理、安全、生态,为消除“老三样”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

2 加强降污平衡施肥技术推广

指导农民运用充分发酵好的农家肥料做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坚持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相互结合使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指导农民按各地块不同地力和养分含量科学、有效施用肥料。在全市推广各类测土配方施肥96715万m2,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8337.5万m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3335万m2,增施有机肥等。发放设施农业配方施肥推荐卡、配方施肥指南,并建立百千万亩示范区。

3 加强农业环保监测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思想认识,强化对农业环境的监管,成立了农业环保监测站,通过市农业中心、乡农科站、村技术员为主力的三级结构,设立农业面源监测点。在全市范围内的全部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国家级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共采土样3400个,其样品检测砷(As)、汞(Hg)、铅(Pb)、镉(Cd)、铬(Cr)等5种污染物总量,同时测定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这为摸清我区(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为开展产地安全区划和等级划分、为科学设置国控点、开展动态预警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点可疑地区的水、土加强监测,科学评价,及时通报农业执法大队及环保部门进行处理。针对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污染逐步加重的这种情况,对工矿企业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有效实施其对农业资源环境影响的监察。

4 科学处理农村垃圾,遏制污染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在广大农村积极建设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村级公共清洁设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以及清洁庭院的建设为手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作物秸杆、农资包装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达到田园清洁生产,家园生活环境净化。

5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 “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三大培训项目对全市4410名农民学员进行了培训。宣传农药使用常识,提高科学使用农药水平,加强农村环保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技术的培训。并在“大连电视台”和“普湾电视台”制作节目,进行电视技术讲座。与此同时,发行“农业科技月历””、 “农家富””、“推广简报”、“病虫简报”等,这一系列措施对宣传农村清洁生产,使农民更确切的了解农业环境保护知识,认清农业污染危害,从而增强农民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意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在广大农村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和普及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在全市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整合无公害农产品、工厂化育苗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重点在15个大区进行示范推广,并建立了4个百亩连片示范方。免费发放菌剂、补贴蔬菜苗、技术资料等。推广“日光温室果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免费为部分示范户安装滑道式运输车,提供“PO”棚膜,发放“利凉”夏季遮阳降温产品及樱桃番茄“丽粉”示范用种。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技术,积极实施秸杆颗粒燃料,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多措并举,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减少重金属及其它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辛继红,莫利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8(06).

[2] 刘梅,王咏红,高瑛,尹世久.我国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

[3] 淤嘉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1997(03).

[4] 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09).

[5] 贾春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10(04).

[6] 唐于银,魏国平,张晓青.我国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04).

[7] 刘彩梅,张衍华,毕建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07).

作者简介:姜国基(1978-),男,辽宁省普兰店市人,高级农艺师,普兰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食用菌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第6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在农业生态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源和污染面的调查;研究污染物对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贯彻执行农业农村环境标准,总结防治经验,及时处理污染事件;监测分析和环境管理,以及山区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把环保工作的重点面向广大农村和农业,转向整个自然界,保护自然资源;注意研究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剖析

(一)存在问题

1.工业“三废”污染仍较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 2.粪便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养殖业发展,粪便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趋严重。3.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随着塑料业、食品包装业的进步和农民重洋轻土、重化肥轻有机肥思想的发展,垃圾污染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中一大公害。4.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工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

(二)对策措施

1.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用会、表彰会等,不断提高他们环保意识,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章立制,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 3.根治工业“三废”污染。为了解决工业“三废”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首先要对现有“三废”污染源的厂矿企业加强管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彻底根治“三废”污染源。

4.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企业又有了稳固的源料基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5.兴建有机肥料厂。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宝贵的生产资源。由于近几年来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化肥使用的方便,淡化了畜禽粪便的利用,使肥料源变成污染源。要使污染源变成肥料源。

6.制订激励政策,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部门创品牌和争创“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志,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获得国家级名牌、省级名牌,要给以重奖。

7.多途径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对已污染的农业农村环境,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农业环境本身的自净作用消除污染,如利用林木绿化净化空气②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防治病虫时,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物防治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③搞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并予以保护,付诸实施。

8.以法治林,确保源头生态平衡。继续抓好造林、护林、封山育林等依法治林,严惩破坏山林资源和山区生态平均的犯罪行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山民生活水平,共同保护源头生态环境。

二、深化污染减排 促进科学发展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市环保工作会议要求,将污染减排作为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抓手和工作重点,坚持将实施污染减排作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重点任务

1、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着力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工作,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质量,对于申报国家投资、扩大内需的项目、涉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特事特办、为争资上项提供优质 服务。二是认真执行总量控制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三是严肃查处违法建设项目,坚决采取部门联动措施,开展专项检查,对不审批就开工、不验收就投产的建设项目,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四是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切实做到建设之前有审批、建设过程中有检查、建成后有验收、运行中有监督。五是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推动环境管理向“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方向发展。

2、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要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完成安装进出口水量、水质监测计量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监控。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步伐。

3、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巩固企业达标成果。对各企业要加大日常巡查、巡检的频次,加强监管,降低工业污染排放,促进工业污染治理迈上新台阶。

4、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

我们将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污染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这条主线,携手联合,关注我们生存的周围环境,倾尽个人和组织的力量,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7篇: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

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更加和谐的生态家园,农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难尽人意。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区的经济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的农村涉及面广,一些边远小村依然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大力气,加大和环境治理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畜禽污染,

推行无公害的农业种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生态示范村创建工程”、“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先后在全区铺开。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澧水流域永定段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一些乡镇和区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河、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地面塌

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河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衰遏,河岸侵蚀问题严重;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堆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目前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逐渐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集中。这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

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

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区在环境保护建设中,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

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另外,目前我区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区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

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5.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区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

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诸多环境法虽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

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

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

三、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我区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农村环保法在我区大多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乡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与目标任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电、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2.结合生态区创建,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使全区农村空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地等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农村居民实施搬迁,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

染。

2.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区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区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公斤/公顷以下,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60公斤/公顷以下,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5%以上。

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1.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1 2 下一页

第8篇: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班级:20114151 学号:2011415121 姓名:刘小飞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加速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形势喜人,但同时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挑战,亟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实践证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是我国农业走出困境、步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恶化;农业农村;

一、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必须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

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低于0.6%。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加重,耕地质量退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土壤和水体污染。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半壁江山”,农村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的43%、总氮量占全国的57%、总磷量占全国的67%,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广大农村,一方面依靠高投入的石油化工产品,消耗了大量矿物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大量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弃之不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加重了面源污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过量投入,部分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以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二、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上的飞跃。生态文明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危机、发展难以为继的深刻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工业文明,形成了一种遵循自然、

1 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规律,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现代文明。其基本理念和观点为: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命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友好、和谐、共生存、共繁荣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不可超出其极限值;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人际公平、国际公平、代际公平的道德准则,不可肆意侵占、掠夺、霸占他人、他国和后代的权益;倡导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力求效益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小化;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排斥一切“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等。各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说明,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及其行为方式理顺被工业文明扭曲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步入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安徽省宿松县春润食品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畜禽、水产、加工以及观光旅游业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企业,将农户分散养殖的猪、家禽集中到公司的基地养殖,对畜禽粪便和畜禽加工后的废弃物集中处理利用,形成了多种循环经济模式,如牛粪养蚯蚓、蚯蚓加工配合饲料直接喂鱼养鸭;猪场建沼气池,沼渣喂鱼、沼液种田种菜等;利用有机肥种植水稻、玉米,水稻收割后放养稻田鸭,并利用冬闲田种草等。目前,公司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6.5万吨/年、饲料5万吨/年,利用沼气发电78.84万度/年,年处理畜禽粪污量51.56万吨。浙江省宁海县建设的10万亩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初步建立起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体系,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形成了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态势。示范区内土地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比当地的传统农业高出10倍。贵州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累计增加森林面积1740万亩,工程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由12.4%(不包括农作物)迅速增加到78%,年均每亩减少土壤流失1.53吨,通过林草、林竹、林药、林菜、林茶、林果结合等生态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据对100户退耕还林农户3年的跟踪调查显示,年均每户增收3808元。甘肃省实施沃土工程试点,探索出“高茬收割、根茬秸秆还田、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等沃土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试验区土壤有机质提高0.06至0.08个百分点,减少化肥施用量5%至6%,亩均增加纯收益213.96元。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封草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制止滥采发菜、建设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治理荒漠化,全区天然草场及其可利用面积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8.25%和50.7%,荒漠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到125万公顷,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逆转。

事实说明,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

2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发展理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必须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目前,“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因此,要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尤其要把生态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切实转变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陈旧习惯。

2.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据农业部、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超过8亿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年产生量7.8亿吨(2008年),农村年产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这些废弃物,既是造成面源污染的源头,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养分来源。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没有不可利用的垃圾。通过秸秆还田、生物质发电、发展沼气等,大量废弃物都可以变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创造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民生价值。应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鼓励运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鼓励废弃物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这些方面各地已有成熟的经验、做法,应当认真总结,积极推广。3.科技创新与应用问题。应集中力量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1)有机肥料生产和使用技术的突破。未来我国农业增产,化肥仍然不可或缺,但要逐渐减少用量。重点围绕全国36.6亿吨有机肥资源(农作物秸秆、绿肥、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农家肥)的转化利用,组织科研力量攻关,力求在配套技术和设备上有重大突破。(2)良种培育技术的突破。保护地方特有品种,加强对野生资源的驯化和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开发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新品种。(3)新型肥料的开发。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栽培方式,专门研制叶面肥、微量元素肥料、氨基酸肥料、缓控释肥等各种新型肥料,增产增效,减少污染。(4)生物农药研制技术的突破。随着化学农药的普及,我国传统土农药使用逐渐减少。近年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几十种治虫植物中筛选出了10余种杀虫活性物质,研制出的“0.25%莨菪烷碱乳剂”,对蚜虫、菜青虫、棉铃虫、黄刺蛾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实际上,土农药采用现代技术开发,不仅灭虫效果好,而且无药害。(5)污染修复技术的突破。为有效根治环境污染,近年来国内外研制了一系列污染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工程修复技术,或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修复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区域内试验、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切断污染源后通过稀释、自净作用,污染问题可逐渐减轻,但土

3 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治理最难,费时费力,有时要靠化学药剂淋洗、换土等方法才能最终解决。目前还没有一种修复技术可以治理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科技攻关,有针对性地筛选、组合相关技术,进行长期的定位处理和整治。

4.总体布局问题。目前,我国18亿亩耕地的农区承担着几乎全部粮棉油的生产任务,所产粮食的40%又要被用来饲养畜禽,而大片山区、草原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充分,发展草产业、木本粮油产业潜力很大。对此,一些专家学者呼吁“种草养畜,粮草并举,建设大农业”,解决“人畜争粮”矛盾,实现农区、山区、草原平衡协调发展。这一倡议符合我国实际,应当认真研究、规划、实施,由只注重18亿亩农区的“小农业”转变为面向包括山区、牧区、农区在内的100亿亩农用地的“大农业”。

5.政策与法规倾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成就辉煌。相比之下,城市快于农村、工业快于农业,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在整个扶农强农的政策倾斜中,需要重点支持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加快“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特别应当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以及面源污染治理的扶持。

6.政绩考核问题。按照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要求,修订单纯考核经济指标、忽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指标的考评标准、办法,加大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社会和谐、民生改善方面的权重,使政绩考核对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引领、导向、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姜春云: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DB/OL] [2]新华网--回良玉--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第9篇:对秦州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天水自古被称为陇上小江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秦州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向往清新空气、宜人风光、田园生活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一趋势在天水市城市居民中已明显反映出来。人们逐渐厌烦噪杂拥挤的都市环境和重复观光原有的景点,逐步走上广阔清静、独具特色的农村旅途。农业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也是一种与农业相结台的消遣性劳动活动,已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及农民增收方式。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密不可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秦州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同时,阐述了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前景,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正文: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1、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秦州区环保局制定了《秦州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秦州区、镇、村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沼气建设项目,实行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2009年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保项目,在秦州区天水镇咀头村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处,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区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

4、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秦州区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5、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两天。

(二)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秦州区作为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条件和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客源充足,有着深厚的生态农业基础。

秦州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最大的优势是秦州区人多。秦州区有常住人口60万,流动人口10万以上,按每年50万人,每人一次计算,每年可有50万人次到郊区旅游,他们要在吃、行、玩、购等方面消费,按每人消费100元计算,可为农村增加5000万的收入,这样计算,并不是空穴来风,以牡丹镇尖山庙会为例,一个星期就有1万人次以上游客,辛家山村村民在餐饮、农产品销售、存车等方面毛收入达25万元(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仅有10%左右的游客可在庙会就餐)。

2、资源优势突出,文汇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天水市作为羲皇故里,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三国文化遗址有牡丹镇木门道、天水镇天水关,古遗址有太京师家崖,渭河穿境而过,渭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果,如玉泉镇和中梁乡的千亩大樱桃、太京和藉口的苹果桃子等果木,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条件日趋成熟。经过多年建设,秦州区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秦州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2、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多数乡镇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4、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农业生态旅游无序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建设、旅游等众多部分,但政府并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因缺乏统一

规划、管理和引导,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复严重,遍地开花,特色不明显;同时水电、道路、通讯、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明显滞后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秦州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地方特色不明显,旅游产品单一。农业生态旅游应具有独立性,有鲜明的农业特色以区分于其他旅游景区,充分体现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但目前秦州区农业生态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未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在乡村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或者虽然已注意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套数。

6、旅游活动参与程度低,缺乏专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就其专门的旅游人才来说,却十分匮乏,造成旅游项目少、参与程度低。目前,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观花采果为主,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活动不多,没有结合生态农业的特点,推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旅游项目,难以使游客产生深刻的体验,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求。而缺少专门的农业生态旅游人才,直接导致现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主要是农民自发的经营管理,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另外,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规划、开发、营销策划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粗糙,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忽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通过行业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等的培养,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对扭转目前出现的问题、应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加强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

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3、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5、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各乡镇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首先,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其次,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再次,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6、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上一篇:模具制造工艺学重点下一篇:安装标志牌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