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四个县的调研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不能否认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历史背景,基于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梳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通过对江西省四个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提出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是引言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相关概念的界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第二部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背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研究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时代内涵主要有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民生建设与生态法治建设五个方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对于党、农村、社会以及国家都有重大意义。对党来说,是彰显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对农村来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对于社会来说,是化解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抓手;对国家来说,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一环。第三部分以江西省四个县的农村部分地区作为调查样本,分析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农民与村庄的基本信息、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情况、生态文化建设情况、生态安全建设情况、生态民生建设情况、生态法治建设情况以及主体参与情况。并得到以下结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呈现稳中向上的趋势,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农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参与主体多元。同时,又存在生态文明意识与自觉践行“知行不一”、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不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不高、多元主体参与不充分等问题。第四部分在调查江西省四个县的农村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本文从观念维度、主体维度、制度维度和要素维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支撑方面。第五部分分析了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主要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建设主体、建设机制以及建设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加强农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从培育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队伍;丰富宣传教育内容以及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二是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地方政府、农民、地方企业以及农村社区多元参与建设格局;三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主要从农村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考核评价、监督、追责机制进行创新;四是走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1.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

2.可行性分析

(五)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六)相关概念界定

1.生态文明的概念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2.列宁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文明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因时制宜思想

3.倡导朴素节约

4.生态法治思想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

1.毛泽东思想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论述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蕴

(一)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1.生态经济建设

2.生态文化建设

3.生态安全建设

4.生态民生建设

5.生态法治建设

(二)新时代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1.化解新时代乡村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抓手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

3.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一环

4.彰显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江西省四个县的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实施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江西省四个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2.江西省四个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基本结论

四、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主体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

1.多元主体责任缺失

2.多元主体用力分散

3.多元主体中心角色模糊

(二)观念维度:农村生态文明意识

1.生态安全意识淡薄

2.生态法律意识缺失

3.生态践行意识薄弱

(三)制度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完善

3.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监督、追责机制不完善

(四)要素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支撑

1.经济基础支撑薄弱

2.科技支撑薄弱

3.人才支撑薄弱

五、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1.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3.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4.发挥地方企业的调节作用

5.发挥农村社区的协同作用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培育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队伍

2.丰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内容

3.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式

(三)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创新

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

3.生态考核评价、监督、追责机制创新

(四)走融合发展道路

1.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2.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上一篇: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会计诚信经济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