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业调研报告

2022-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行业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信息行业调研报告

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统计

根据这份报表可以看出,截止2011年三季度信息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较佳,盈利的上市公司占比93.88%

利好刺激电子信息股飙升

11月2日,电子信息股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热点。在软件产品税负减免细则即将推出的预期下,电子信息股集体飙升,并有10只股票强势涨停。市场人士指出,电子信息企业业绩分化明显,投资者应该选择地位领先、技术储备丰富、具备一定议价能力、内部管理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

截至昨日收盘,电子信息股集体飘红,板块整体上涨4.71%。其中,宝信软件、浪潮软件、远光软件、太极股份、中国软件、同花顺、海隆软件、佳创视讯、初灵信息、久其软件强势涨停。从资金流向情况看,电子信息板块昨日共有21.61亿元资金疯狂涌入,为活跃场内做多气氛起到关键性作用。

从消息面看,为落实软件业扶持政策,软件产品税负减免细则的推出预期愈发强烈。据悉,上海目前正研究对软件企业的营业税进行减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扶持政策的落地,软件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时,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9月,我国软件产业收入增速呈逐月上升态势,9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39.3%。累计到9月底,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02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利润总额1578亿元,同比增长22.1%。

对此,兴业证券分析师张英娟指出,“目前计算机软件与服务行业静态市盈率为44倍,处于历史估值中等水平。”张英娟认为,计算机软件与服务行业下游需求确定,整个行业有望全年保持稳定增长,微观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回归正常。

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认为,“计算机行业公司特别是软件公司,其业绩存在着较大的季度波动性。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在第四季度计算机行业的公司业绩逐渐明朗时,股价表现也优于大盘。”

而在选股方面,张英娟建议投资者,在人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趋势的情况下,应从技术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能力、成本转嫁能力、收购整合能力等多方面甄选优质企业。

而目前信息服务行业股在进行了一轮强势拉升之后截止2011/12/11已有多数股回调下行,但市场情景依然看好,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偏向会保持信息服务股至今年年底都会较平稳发展,拿久其软件十一月初至十二上旬的表现来看,其股价经过11月2号到11月7号为期4个交易日资金的强势流入之后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高位调整开始掉头向下,12月初开始小幅回调,相应成交量作为支持,大量资金仍保留并持续注入。

久其软件各年度资产负债表

科目年度

2010/12/

312009/12/31

2008/12/31

2007/12/31

2006/12/31

2005/12/31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比率 率 5.15 94.85 2.48 97.52 19.51 80.49 27.05 72.95 44.29 55.71 19.71 80.29 资产总计 66028.32 62651.23 22618.05 18263.93 16814.75 10482.84 股东权益合负债合计 计 62628.57 3399.74 61100.16 1551.08 18204.75 4413.31 13323.1 4940.83 9366.78 7447.97 8417.07 2065.76 截至2010年久其软件资产负债比率整体情况较好 进入2011年10月份以来,软件行业政策推出进入高峰期,并且政策的内容逐步具体,对软件企业的支持渐渐细化。目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扶持政策的落地,软件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中银国际认为,软件企业成长性较好,每年年末到次年年初进行估值切换时,软件板块往往有较好的表现。目前该板块2012 年估值水平在25 倍左右,依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增长稳健、细分市场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软件龙头。

而久其软件是国内电子政务软件、定制管理软件的龙头,目前业务涵盖政府管理服务(GMS)、政府统计信息化(GSI)和集团管控(GMC)等三大门类,公司90%以上收入来自于政府客户、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用户数量已超过100万。分析人士指出,久其软件具有总股本较小、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客户基础良好,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将逐步被市场认可的优势,在行业趋势向好的背景下,被机构持续买入也不奇怪。

第二篇:电子信息行业调研报告

第一章 :电子信息行业

1.1电子信息行业的概念“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电子信息在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应用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纸质载体储存和传播信息的一统天下,代表了信息业发展的方向。

1.2电子信息行业的分类

1.3与其他行业的区别

第二章:电子信息行业就业前景分析

2.1电子信息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2.2人才需求状况

2.3薪资水平

2.3.1应届生薪酬

2.3.2薪酬增长情况

第三章:电子信息行业全接触

3.1典型招聘职位描述

3.2要求的资质与素质

3.3相关考试与证书

3.5来自业内的声音

第四章:相关招聘企业

4.1 企业甲

4.1.1公司简介 3.4什么样的人适合该行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英文: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简称China Mobile)是一家基于GSM网络(即GPRS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简称中国移动,前身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国资委公布的2009运营状况显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利润总额1484.7亿元再次蝉联榜首,成为108家央企中的最赚钱企业。

4.1.2经营、发展、用人的理念及制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理念体系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企业价值观: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经营宗旨:追求客户满意服务 企业精神: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企业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理念体系包含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宗旨、企业精神和企业服务理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它融合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优秀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移动通信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事业的信念,必将成为凝聚和激励企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走向成功与辉煌的核心力量。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确企业的使命,就是要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包含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对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判断,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体现了企业确保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无限通信世界"是中国移动通信追求的理想境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在促进社会进步中担当的作用和责任创无限通信世界创无限通信世界,就是实现了随时、随地、随意沟通的人类理想境界,是人类能够通过无限沟通共享所有情感的天堂。创无限通信世界的定位突出了中国移动通信在无限通信新世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了中国移动通信作为骨干和支撑力量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要满足无限通信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必须拥有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图像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能力,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确保信息交流的实时性、真实性、安全性。同时,达到无极限的通信意味着中国移动通信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客户可以按需定制的通信服务。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站在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具有缔造无限通信世界"开拓者"和"先导者"的信心和实力。中国移动通信将始终站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沿,前瞻性地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成为通信业引领发展趋势、"先知先觉"的领航员。中国移动通信将不断进行业务和体制创新,以企业的业务发展和进步,牵引和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推进信息化的先锋和主导力量。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吸引信息资源提供者创造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引导和推广,促使消费者应用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更便利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转化为财富的效率。通过企业运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消费层面的需求发展传递给技术层面,将技术层面的进步传递到消费层面,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带动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经营宗旨--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经营宗旨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一般准则。追求客户满意服务 追求客户满意服务,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以客户满意为永恒追求和以客户需要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中国移动通信身处服务行业,我们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通信业务,更强调细致、体贴和以人为本的客户服务。客户是企业的生命所在,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前途。中国移动通信要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新技术,使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行业最好水平,通过追求卓越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境界,塑造企业成功的典范。服务是企业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创造价值既是中国移动通信的经济哲学,也是企业坚定不移的价值信念。中国移动通信员工要自觉培养服务客户、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以及相互服务的精神

4.1.3招聘流程

4.1.4笔试面试题、笔经面经

第五章:相关概念和数据

5.1概念

5.2数据

第三篇: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调研报告

2012-2016年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调

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在未来的3—5年内,国内有可能出现的其它税务改革有很多,除了税制方面的以外,税务总局合并到财政部、税务警察的成立、发票在税务扣除重要性的削弱等等,这些将会对以税务会计为主的小型企业带来核算方面的变化和影响。同时,也给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税务行业信息化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税务行业信息化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中国税务行业基本状况

第一节 税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税务行业主要经济主体的分布

第三节 中国税务行业业务流程

一、纳税人服务中心业务流程

二、税源管理中心业务流程

三、稽查局业务流程

四、监督考核中心业务流程

第四节 影响税务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二、税收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三、征管力度

第五节 2011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

一、区域发展

二、资源能源与环保

三、就业

四、个人所得税

五、高新技术产业

六、进出口

第六节 2011年中国税务行业运行情况

一、税收行业发展特点

二、全年税收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基本状况

第一节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IT系统架构

一、渠道门户界面

二、税收业务管理系统

三、行政管理系统

四、外部信息系统

五、税务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节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采购决策流程

第三节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一、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二、金税三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第四节 2011年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采购大单

第三章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投资状况

第一节 2011年税务行业信息化投资总体状况

第二节 2011年税务行业硬件产品采购状况

第三节 2011年税务行业软件产品采购状况

第四节 2011年税务行业IT服务采购状况

第五节 2011年中国税务行业重点IT系统建设状况

第四章 中国税务行业主要供应商分析

第一节 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第二节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节 浪潮集团

第五节 61195部队科技成果交流中心

第六节 太极华青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第七节 长城计算机软件与系统有限公司

第五章 中国税务计算机及网络硬件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计算机终端产品

一、台式PC市场分析

二、笔记本电脑市场分析

第二节 服务器

第三节 存储类产品

第四节 交换机产品

第五节 路由器类产品

第六章 中国防伪税控类产品市场机遇与竞争并存

第一节 2011年中国防伪税控类产品市场综述

一、防伪税控产品推广渐行渐快

二、增值税防伪税控相关产品仍是核心

三、全新解读防伪税控开票系统

第二节 2011年中国防伪税控类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防伪税控类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二、防伪税控类产品需求情况分析

三、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七章 中国税务信息化软件套装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操作系统类软件市场

一、操作系统类软件市场供需分析

二、税务操作系统用户的满意度情况

三、市场竞争状况

第二节 数据库类软件市场

一、市场规模

二、市场竞争状况

三、税务用户对数据库产品的满意度情况

第八章 中国税务信息化安全系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安全硬件市场分析

一、市场总体规模

二、市场竞争情况

第二节 安全软件市场分析

一、市场总体规模及预测

二、市场竞争情况

第九章 中国税务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市场

第一节 应用解决方案整体市场

第二节 综合征管解决方案市场

第三节 增值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市场

第四节 税务办公应用解决方案市场

第十章 2012-2016年税务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一节 重点IT系统趋势分析

第二节 重点IT系统规模预测

第三节 重点IT产品趋势分析

一、服务器、存储

二、网络产品

三、应用软件

四、IT服务

第四节 重点IT产品规模预测

一、市场总体规模预测

二、硬件产品采购状况

三、软件产品采购状况

四、IT服务采购状况

第十一章 2012-2016年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重点IT系统市场机会分析

一、数据中心建设

二、异地灾备的建设

三、网络改造和升级

四、征收管理系统建设

五、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体系

第二节 重点IT产品市场机会分析

一、硬件厂商市场机会

二、软件与服务厂商的市场机会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5-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2005-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5-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5-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2012-2016年税务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2012-2016年税务行业硬件、软件及服务投资结构预测

图表:2012-2016年税务行业硬件产品采购金额预测

图表:2012-2016年税务行业软件产品采购金额预测

图表:2012-2016年税务行业IT服务采购金额预测

图表:略……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

5评估报告》共十一章。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出品单位】 中国报告网

6

第四篇: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依据《邮政法》、《安全生产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应报告及处理的安全信息是指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及处理安全信息,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应按照“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纵横兼顾、科学有序”的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的规范化。

第四条 安全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体系,确保及时报告处理有关安全信息。

1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确定专门机构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及报告处理工作,并设立安全信息员具体负责。设立、变更安全信息员应第一时间报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邮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人员负责安全信息的受理和报告工作,人员变更的,要及时通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信息报告处理的宣传培训工作,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安全信息报告处理能力。

第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收集、统计、分析与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各类信息,预测事态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对行业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及时向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出安全预警。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加强日常生产经营的安全监测分析,完善监测网络,明确监测项目,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数据库,并按要求报送安全信息。

第八条 安全信息应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等形式报告。信息报出后应进行电话确认。

情况紧急时,应先用电话快报,随后补报书面或电子邮件报告。

第二章 安全信息类别

第九条 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 2 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邮政业应急预案”)列举的事件信息,主要包括:

(一)因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二)因各类危险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三)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和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四)因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五)因企业不正当竞争、经营权纠纷、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行业安全风险,以及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故障、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财产损失,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六)其他对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构成威胁、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以下简称“日常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的;

(二)用户的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被围堵的;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变更的;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增设、撤除重要安全设施设备的;

(七)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八)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办的;

(九)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协助有关部门查办有关案件的;

(十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有关部门表彰的;

(十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专项预 4 案或者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等进行重大调整的;

(十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身难以排除的;

(十四)其他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运营信息。 第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对日常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理。

第三章 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及处理

第十二条 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由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邮政局应急办”)管理。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承担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工作,国家邮政局值班室同时承担信息的接收工作。

第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实行特殊时期24小时值班制度,接收、核实、报告、跟踪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照职责权限承担或参与事件的处置。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1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

(一)人员死亡或失踪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100件以上,或者积压1000件以上的;

(三)邮件、快件、现金、车辆、邮资凭证等损失300万元以上的;

(四)寄递过程中污染扩散,危及10人以上人身安全的;

(五)人员围堵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严重影响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的;

(六)日处理邮件、快件5万件以上的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发生灾难事故,导致生产经营中断的;

(七)其他严重影响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的。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属于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之外的,应在2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可以直接向国家邮政局报告。

第十七条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及基本过程;

(三)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涉险的 6 人数)、邮件、快件的损失情况、寄递渠道阻断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信息来源以及时间、地点;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十八条 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概况,随后补报全面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要尽快开展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邮政管理机构;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要在2小时内报告省级邮政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要尽快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告国家邮政局。

7 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要在48小时内报告国家邮政局。

第二十一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收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的,要迅速按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经分管局领导确认,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

国家邮政局值班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第一时间转交国家邮政局应急办。

第二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经研判确定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立即报告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及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报告国务院,自突发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报国务院的“值班信息”通过国务院政府信息网报送;报交通运输部及通报相关部门的“值班信息”应采取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

第二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在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依据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负责组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有关信息。 8 重要信息及时续报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负责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报告有关信息。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负责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逐级上报至国家邮政局应急办。

第二十五条 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后续的动态信息,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应以“市场监管信息”报局领导。

第二十六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对邮政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指示或批示,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应及时向有关单位传达。

第二十七条 负责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日起60日内,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将工作总结报告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报交通运输部。

第二十八条 邮政业预警启动和应急响应信息的报告及处理遵照《邮政业应急预案》执行。

第四章 日常安全信息的报告及处理

第二十九条 对下列安全信息,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在第 9 一时间报告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部门及当地公安机关等部门: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的;

(二)用户的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

第三十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在收到信息后2小时内报省级邮政管理机构。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禁寄物品的;

(二)500条以上用户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100件以上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50件以上邮件、快件被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2辆以上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10名以上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五)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的。

10 第三十一条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信息报告后,应指导信息报告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做好处置工作,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10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国家邮政局。

对于事关重大且确实超出本省(区、市)处理能力的,应尽快报告国家邮政局。

第三十二条 国家邮政局接省级邮政管理机构信息报告后,应协调公安机关等部门,发挥部门合力妥善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

(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变更的;

(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增设、撤除重要安全设施设备的;

(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的;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或者应急队伍、物资和设备等进行重大调整的。

第三十四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三十三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关系重大,可能影响行业稳定的,要及时上报。

第三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分类汇总本单位的安 11 全信息,于每月5日前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上月的安全信息,并对安全信息进行半年总结和年度汇总,于每年7月10日和1月10日前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送半年总结表和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报告安全信息应完整填写安全信息月报表、半年总结表和年度汇总表。

第三十六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应于每年7月15日和1月15日前将本辖区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和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报送省级邮政管理机构;省级邮政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年7月25日和1月25日前将本辖区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和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报送国家邮政局。必要时,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下级邮政管理部门随时报告其辖区内的安全信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有效利用12305消费者申诉热线、媒体报道、市场检查、企业报告等各种手段和渠道,获取行业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

第三十八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制度、安全预警监测、应急救援、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2 第四十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全行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有关单位和人员,并发出整改通知,监督其整改落实。

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广大用户合法权益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适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安全信息。

第四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制度,或者未确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工作,或者未按要求报告处理安全信息,或者报送虚假安全信息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邮政管理部门未按本规定及时报告处理行业安全信息的,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可以给予通报,并可对有关人员给予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迟报、漏报、谎报、隐瞒安全信息,导致突发事件或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 13 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安全信息、事件或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安全信息、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月报表(略) 附件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半年总结表(略) 附件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年度汇总表(略) 附件四:邮政管理部门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略) 附件五:邮政管理部门安全信息年度汇总表(略)

第五篇: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增速保持领先、结构调整加快、创新能力提升、辐射带动增强,行业的新基础、新引擎和新动能特性不断凸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运行情况与特点

(一)规模稳步扩大,结构调整深化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合计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12.2万亿元,增长9.3%;软件业实现收入4.9万亿元,增长14.9%。从行业结构看,软件业收入比重持续提高,软硬比例更趋协调。在电子制造业中,内销市场与内资企业贡献度提升,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在软件业中,服务化趋势日趋深化,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重达到51.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看,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趋势凸显,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国产品牌的高端彩电、手机和路由器加快涌现;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以及无人机等新

11注:本文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除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还包括其他大类中与此相关的小行业。

1 180000160000140000120000亿元电子制造业收入软件业收入4900043249370003100024794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12年8461993202103000111318121754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图1 2012-2016年电子信息行业收入规模情况

兴产品加快成长。

(二)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不断完善

2016年,围绕产业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重点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攻关,有效增强了产业体系化创新能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6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十强中,华为、中兴、京东方、腾讯、联想、华虹宏力等六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入围。在基础电子领域,短板和空白不断被克服。如:全部采用国产CPU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采用国产芯片的IGBT模块实现量产;功率型硅衬底LED器件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下游应用领域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如:量子点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等新技术产品加速涌现;国产智能电视SoC芯片装机达到800万颗;采用国产芯片的支持北斗导航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800万部;国产YunOS系统,开始从手机操作系统向万

2 物互联操作系统转变,完成了大到汽车、家居,小到手机、手表的产品覆盖。在标准制定方面,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我国主导制定的12项电子信息领域国际标准正式颁布;我国颁布的超高清标准AVS2编码效率超越国际标准;我国主推的极化码(Polar码)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为5G新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有望成为5G时代的“领军者”。

(三)投资快速增长,资源有序整合

2016年,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政策取向和技术趋势的引导下,财政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不断凸显,保障了武汉存储器、华虹“909”二期、成都中电熊猫、成都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除增量投资外,电子信息领域存量资源的整合也在有序推进。如:由紫光集团、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27家重点企业、院校和研究院所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端芯片联盟”,致力于打造涵盖“架构-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此外,相继成立了“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对于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外需市场疲软,龙头逆势成长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

3 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亿元21.0累计投资累计增速%25.020.015.813.411.28.77.79.811.811.512.710.015.014.75.0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6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7.7-10.05.61.2-1.15.00.0-5.07807698011.9亿美元出口额7897增速78117210%20.015.010.0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3 2012-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情况

比下降6.4%;其中出口7210亿美元,下降7.7%;进口5035亿美元,下降4.6%。外需市场低迷倒逼行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年,电子信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2%,增速超过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手机、数码相机、路由器、自动柜员机、

4 液晶面板等产品的出口均价比上年均有所提升。需求疲软导致竞争加剧,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苦练内功,直面挑战,助推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华为2016年收入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6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成为全球第一电信设备供应商;联想入选世界品牌百强企业,笔记本电脑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量已经跃升至全球第二;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使市场占有率跃居至全球第五位。

(五)效益水平提高,支撑作用增强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软件业利润总额6021亿元,同比增长14.9%,行业利润率超过10%。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与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0.6%和9.4%,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1个百分点。除直接经济贡献外,电子信息行业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年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1.8%,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2%;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生产组织模式不断涌现。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水电燃气等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基于安全可靠软硬件的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和推广应用逐步展开。电子信息技术还在国防和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和“墨子号”等前沿科技实践中,中电科等一批电子信

5 息企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稳”是指,电子信息行业在工业经济疲软背景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带动作用突出。“进”是指,电子信息行业结构调整深化,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难”是指,电子信息行业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旧增长动力正在切换,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和基础产品供给相对不足,整体实力仍有待提升。

二、行业运行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下行压力较大,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相互叠加,短期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体形势较为复杂。具体到电子信息行业来看:

国际方面,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美国新一届政府内外政策尚不明朗;英国脱欧影响继续发酵,对欧盟政治、经济等方面冲击将进一步显现;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进入选举年,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抬头;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速预计将有所加快,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高端回流”与“中低端分流”现象并存。这些因素将给我国高度外向型的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内方面,2017年我国工业和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仍较多,如长期性、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受市场环境偏紧

6 和经营成本较高双重挤压,实体经济发展仍较为困难;新兴产业领域成长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政策制约仍较多。在这种形势下,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电子信息行业而言,防风险和稳增长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深层次、市场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任重道远,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当然,在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日益得到广泛认同;《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硬件”等发展战略全面部署和产业政策相继推出,都将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空间。

2017年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电子信息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行业将保持中速增长,引领、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三、问题和困难

虽然电子信息行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但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的挑战,如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国际竞争加剧,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严峻,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为稳定和促进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自主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我国在芯片、显示面板、系统集成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7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集成创新能力,仍远远落后于美、德、日等先进国家,核心技术缺失依然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在共性关键技术、底层软硬件和核心基础元器件领域的基础仍较薄弱,产业价值链高端和发展制高点被国外企业把持;应用基础技术供给不足,国内总体上以跟随式发展为主;创新体系不健全,在产业创新模式由传统的依靠单点技术和单一产品,向多技术融合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的大背景下,对主要创新要素的跨界整合能力不足;创新人才不足,极具全球化视野、企业家精神的领军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整体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仍不协调,终端产品比重大,基础产品占比低,对外依存度偏高,外需市场占比接近50%,产品出口以加工、代工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发展态势分化,大型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能够在逆境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而提供配套产品的部分小微型企业,受到需求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已出现众多倒闭案例。区域失衡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扭转,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尽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国占比稳步提升,但东部地区在增速下降形势下利用资本、人才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十三五”期间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可能再度拉大。

(三)产业增长动力处换挡期

以出口和人力资源优势为主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传统增长动力在“十二五”后期明显减弱,随着国内外电子市场日趋饱和,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传统产品规模接近天花板。我国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全球组装加工制造向更具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南亚、南美等地区加速转移。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模式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技术和市场驱动作用愈加凸显,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核心技术薄弱、长期采用跟随发展路径,尚未形成以技术和市场驱动的新增长动力,产业发展后续风险不容小视。

(四)走出去面临多方面挑战

近年来,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也不断增多。发达经济体频繁利用反补贴反倾销(双反)、国家安全等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阻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新兴经济体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所设置的壁垒也不断增多。此外,由于产业技术标准体系落后,缺乏国际话语权,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技术壁垒。另外,中资企业在海外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导致发现市场机会后,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他国同行企业渔翁得利的局面。

(五)产业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部分关键环节

9 对外依存度较高,供应链较为脆弱,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集成电路领域,我国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工艺相差1-2代,年进口额超过万亿元;显示面板领域,在制造装备、驱动芯片、配套材料等上游配套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国内面板企业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本土配套率低于30%。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也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发展风险,使得我国原有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积累不再适用,面临新的洗牌危机。

四、相关建议

结合当前行业运行情况,按照稳增长、调结构、降本增效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强化自主创新支持力度

国家应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集中资金、资源,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产品的供给能力。建议采取鼓励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投入强度的税收政策;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政策延伸到核心元件、新型显示器件和智能硬件等领域;国企采购自主创新电子设备、系统软件和基础材料的,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和风险补偿;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大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向高附加环节的垂直整合。

(二)扩大内外需市场空间

内需市场方面:一是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快速扩大工业电子的市场规模,切实发挥现有两化融合等专项资金的作用,树立并支持一批电子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二是提

10 升信息消费内容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网络、电视内容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提供高清化、智能化服务,促进手机、彩电等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外需市场方面: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电子信息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建议通过专项资金等方式为优质电子信息企业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提供融资和担保支持;金融机构为电子信息企业在海外的贸易伙伴提供买方信贷;建议选择代表性生产领域,在“一路一带”的相关国家设立研发、制造和商贸综合园区,便于国内企业协作发展,同时也可以发挥品牌宣传的作用。

(三)降低企业成本税费压力

建议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差别税率,对鼓励发展的领域(核心元器件、基础材料、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等)施行普惠制降税措施;加快落实国发4号文中的各项退免税措施,针对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融合度日益加深的现状,建议改变现有管理模式,给予统一的优惠税率;切实降低企业费用,减少强制性的工资标准调整,使工资回归市场化;降低电子废弃基金征收标准,削减不必要的费用项目,同时提高费用使用的透明度。

(四)完善政策与竞争环境

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简化对电子信息企业跨领域经营和新产品入市的审批和检验流程,促进效率提升;在环保方面,对有能力自行处理或循环利用危废的企业,可通过评估、监管等方式,予以许可。在产业服务方面,建议搭建专利公共服务平台,提高

11 产学研对接效率。在热点领域投资方面,加强规划引导,避免出现盲目投资。在恶性竞争方面,建议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打击低于成本价的产品倾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议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提高企业维权便利性。

文稿提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第六篇:环保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3-12-17 环保信息化行业

分析报告

目录

1 环保行业概述 ................................................................................................................................. 5 1.1 防治污染 ...................................................................................................................................... 5

大气污染防治 ...................................................................................................................... 5 水污染防治 .......................................................................................................................... 8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1 1.1.1 1.1.2 1.1.3 1.2 1.3 2 防止破坏 .................................................................................................................................... 12 自然保护 .................................................................................................................................... 12

环保信息化现状 ........................................................................................................................... 12 2.1 “十一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 ................................................................................................. 12

初步建立了环境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 12 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 ................................................................................ 13 环境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 13 环保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 13 环保核心业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 14 2.1.1 2.1.2 2.1.3 2.1.4 2.1.5 2.2 2.3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 14 “十二五”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总体思路...................................................................................... 15

总体目标 ............................................................................................................................ 15 基本思路 ............................................................................................................................ 16 建设原则 ............................................................................................................................ 16 2.3.1 2.3.2 2.3.3 2.4 “十二五”环境信息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17

建设覆盖全面、互联互通的网络传输平台 .................................................................... 17 建立业务互通、标准统一的应用支撑体系 .................................................................... 18 建立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数据存储体系 .................................................................... 18 建立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安全运维体系 .................................................................... 18 建立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队伍 .................................................................... 18 2.4.1 2.4.2 2.4.3 2.4.4 2.4.5 3 环保信息化主要技术手段 ............................................................................................................ 19 3.1 遥感技术 .................................................................................................................................... 19

概述 .................................................................................................................................... 19 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 19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21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2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 21 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 22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 22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 22

GIS技术 ...................................................................................................................................... 24

概述 .................................................................................................................................... 24 GIS技术及其特点 .................................................................................................................. 25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26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优势 .............................................................................................. 30 3.2.1 3.2.2 3.2.3 3.2.4 3.3 物联网技术 ................................................................................................................................ 31

概述 .................................................................................................................................... 31 物联网的定义 .................................................................................................................... 31 环境在线监控与物联网 .................................................................................................... 32 物联网的发展与环保信息化建设 .................................................................................... 35 3.3.1 3.3.2 3.3.3 3.3.4 3.4 云计算 ........................................................................................................................................ 36

云计算概述 ........................................................................................................................ 36 云计算在环保行业应用体系架构研究 ............................................................................ 39 云计算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 43 在环保行业应用云计算的实施策略 ................................................................................ 44 3.4.1 3.4.2 3.4.3 3.4.4 4 环保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 ............................................................................................................ 45 4.1 环保OA综合业务办公系统 ...................................................................................................... 45

概述 .................................................................................................................................... 45 应用 .................................................................................................................................... 46 系统功能 ............................................................................................................................ 46 系统特色 ............................................................................................................................ 46 4.1.1 4.1.2 4.1.3 4.1.4 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 47

概述 .................................................................................................................................... 47 应用 .................................................................................................................................... 47 系统功能 ............................................................................................................................ 48 系统特色 ............................................................................................................................ 48 4.2.1 4.2.2 4.2.3 4.2.4 4.3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 48

概述 .................................................................................................................................... 48 应用 .................................................................................................................................... 49 4.3.1 4.3.2 4.3.3 4.3.4 4.4 系统功能 ............................................................................................................................ 49 系统特色 ............................................................................................................................ 50

放射源管理系统 ......................................................................................................................... 50

概述 .................................................................................................................................... 50 应用 .................................................................................................................................... 50 系统功能 ............................................................................................................................ 51 系统特色 ............................................................................................................................ 51 4.4.1 4.4.2 4.4.3 4.4.4 4.5 烟气黑度视频监控预警系统 ..................................................................................................... 51

概述 .................................................................................................................................... 51 应用 .................................................................................................................................... 52 系统功能 ............................................................................................................................ 52 系统特色 ............................................................................................................................ 52 4.5.1 4.5.2 4.5.3 4.5.4 4.6 环境水质在线监控系统 ............................................................................................................. 53

概述 .................................................................................................................................... 53 应用 .................................................................................................................................... 53 系统功能 ............................................................................................................................ 53 系统特色 ............................................................................................................................ 54 4.6.1 4.6.2 4.6.3 4.6.4 4.7 大气质量在线监控系统 ............................................................................................................. 54

概述 .................................................................................................................................... 54 应用 .................................................................................................................................... 54 系统功能 ............................................................................................................................ 55 系统特色 ............................................................................................................................ 55 4.7.1 4.7.2 4.7.3 4.7.4 4.8 噪声在线监控系统 ..................................................................................................................... 55

概述 .................................................................................................................................... 55 应用 .................................................................................................................................... 56 系统功能 ............................................................................................................................ 56 系统特色 ............................................................................................................................ 56 4.8.1 4.8.2 4.8.3 4.8.4 4.9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 57

概述 .................................................................................................................................... 57 应用 .................................................................................................................................... 57 系统功能 ............................................................................................................................ 58 系统特色 ............................................................................................................................ 58 4.9.1 4.9.2 4.9.3 4.9.4 5 环保信息化企业 ........................................................................................................................... 59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6 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59 东软 ............................................................................................................................................ 60 武汉巨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61 河南雪城软件............................................................................................................................. 63 罗克佳华 .................................................................................................................................... 64 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66 武汉泰肯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67 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69

环保信息化行业发展浅析 ............................................................................................................ 70 6.1 环保行业产业发展浅析 ............................................................................................................. 70

坚持总量控制,实施重点工程,巨额投资拉动环保行业发展 .................................... 70 水、气、固等传统污染物减排持续推进,部分新市场开始逐步培育......................... 71 环保各细分领域有望全面开花,子行业机会纷呈 ........................................................ 72 6.1.1 6.1.2 6.1.3 6.2 环保信息化行业产业发展浅析 ................................................................................................. 74

十二五为环保信息化推波助澜 ........................................................................................ 74 中国特色的环保信息化 .................................................................................................... 74 环保信息化市场的发展特点 ............................................................................................ 75 十二五环保信息化前瞻 .................................................................................................... 76 6.2.1 6.2.2 6.2.3 6.2.4

1 环保行业概述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宣传教育、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等。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1 防治污染

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水源污染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1.1.1 大气污染防治

1.1.1.1 大气组成与大气结构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微粒组成。在结构上将大气圈分为五个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其中对流层最接近地面,平均厚度约为12公里。

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发展,大量使用煤等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从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如向空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粉尘等有害物质,形成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大气污染主要在这一层发生。根据大气组成很容易判断大气外来污染物,即如果大气组成成分的含量超过标准含量,或出现了大气组成没有的物质,就可判断出大气中存在外来污染物。 1.1.1.2 大气污染源与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质的发生源,主要有燃料燃烧、工农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颗粒污染物有尘粒、粉尘、烟尘、雾尘、煤尘等。气态污染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危害最大的是光化学烟雾。

1.1.1.3 空气质量标准分类和主要大气污染指标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地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是考核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二氧化硫SO

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

10、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

2、一氧化碳CO、臭氧O

3、铅Pb、苯并[α]芘(B[α]P)、氟化物F。

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氮氧化物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铅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苯并[α]芘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α]芘。 1.1.1.4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我国是燃煤大国,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01年,64.1%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颗粒物浓度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北等省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19.4%,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贵州、重庆及甘肃、陕西、四川、湖南、广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2003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2年监测的343个市(县)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1.1.1.5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工作

空气污染防治最主要的是控制污染源。根据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我国目前的重点工作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工作、“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污染治理工作、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等。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工作。国务院批准113个城市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公布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每天发布47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包括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内容。

——“两控区”污染治理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国家“两控区”“十五”计划防治计划》,划定两控区范围,并组织各地将“两控区”计划与本地“十五”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结合。

酸雨控制区的划分基本条件为:现状监测降水pH≤4.5;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的区域。国家级贫困县暂不划入酸雨控制区。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基本条件为:近年来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以城市为基本控制单元。国家级贫困县暂不划入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都严重的南方城市,不划入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入酸雨控制区。

根据上述“两控区”划分基本条件,划定“两控区”的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1.4%,其中酸雨控制区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

1.1.2 水污染防治

1.1.2.1 水污染指标

水体污染指标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悬浮物、有毒物质、大肠菌群数、PH值等。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耗氧量。

总需氧量(TOD)表示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的需氧量。 总有机碳表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 悬浮物表示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

有毒物质是指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 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的数目,是常用的细菌学指标。 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1.1.2.2 水污染源

环境科学中一般将水体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农村污水和灌溉水、船舶废水等。不同的污水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例如属于工业污染源的有色冶金工业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汞、砷、锡、铬等元素,是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多为洗涤水,主要由无毒有机物、洗涤剂、微生物等组成。农村污水和灌溉水则是水体污染的主要面源,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中造成农药污染和富营养化。

1.1.2.3 水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主要有病原体污染物、需氧物质污染物、有毒化学物质、酸性、碱性物质和盐类、放射性物质、热污染等。

1.1.2.4 水域功能分类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1.2.5 污水的

一、

二、三级处理

按污水的处理程度划分,污水处理通常分为三级。一级处理,又称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除去水体中的悬浮物,使废水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创造条件。二级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除去水体中的胶质杂质。二级处理一般能除去90%左右的可降解有机物(如BOD物质)和90%-95%的固体悬浮物,但一些重金属毒物和生物难以降解的高碳化合物无法清除。三级处理,又称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及用水要求。三级处理是工业用水采用封闭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一级处理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必须进行再处理;二级处理水可以达标排放;三级处理水可直接排放地表水系或回用。

1.1.2.6 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含氮、磷等需氧物质的污水排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衍,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被称为水体富营养化。例如,滇池发生的大面积水藻暴长就是富营养化。

1.1.2.7 我国的水污染状况

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有河流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01我国七大水系监测的752个断面中,I至III类水质占29.5%,IV水质占17.7%,V类和劣V类水质占52.8%;七大水系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是: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2001年太湖和滇池外海属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属轻度富营养化状态。2003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2我国七大水系监测的断面中,I至III类水质占29%,IV水质占18.9%,V类和劣V类水质占52%;七大水系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是: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

1.1.2.8 海洋环境污染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主要问题是近岸海域局部污染比较严重。2001年,近岸海域主要受到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污染,四大海区污染由重到轻依次为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1.1.2.9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工作

水体污染防治分两方面,一是控制污水的排放,如通过改革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质,重复利用废水,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低。二是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进行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2001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5.6%。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是“三河三湖一海”水污染治理(三河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即太湖、滇池、巢湖,一海即渤海)。

1.1.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1.3.1 固体废弃物分类

我国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和城市垃圾三类。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1.1.3.2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三化”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政策可归纳为“三化”,即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无害化指固体废弃物经处理后能够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减量化指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数量和减小固体废弃物的容积;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1.1.3.3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滞后,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全国生活垃圾处理率约为55%,完全符合环保标准的设施很少;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存在一定隐患。

1.1.3.4 我国固体废弃物防治的主要工作

我国固体废弃物防治方面的主要工作有三峡库区垃圾处理、控制白色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管理等。 1.2 防止破坏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1.3 自然保护

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2 环保信息化现状

2.1 “十一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环境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十一五”规划期间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环境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数字环保”奠定了良好基础。

2.1.1 初步建立了环境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环境保护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办公室,加强了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一些省级环保部门也先后成立了环境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了各级环境信息中心建设,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架构,形成了以环保部信息中心为中枢、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骨干、地市级环境信息中心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和管理体系。

2.1.2 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规划期间,以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项目为契机,按照急用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制定了《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编制出台了《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等16项环境信息标准规范,目前,还有27项标准规范正在编制之中。

2.1.3 环境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通过重点工程项目的带动,全国环保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内网、外网建设已初具规模,环保部机关、部分直属单位、各省及大部分地市级环保部门均建成了内部局域网络系统。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即将开展的“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三层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也将被构建起来。

2.1.4 环保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环保部政府网站的信息量、时效性、功能性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认可度不断提高,日均访问量达4万人次。2004年以来,多次在各种社会性评选、评奖活动中获奖,位居国务院部门网站先进行列。环保部机关公文运转、信息处理普遍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利用网络年处理公文、信息达10万余份;建设了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环保部与地方环保部门间政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建成了非涉密文档传输系统,实现了环保公文、简报等政务类信息的网络传输和交换,节约了文件传输成本,提高了公文执行的时效。全国环保视频会议系统已建成37个接入点,覆盖了31个省级环保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和5个计划单列市环保局,环保部及地方环保部门以此为载体多次召开全国性、地方性环保工作会议,大大降低了环保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2.1.5 环保核心业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通过组织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实施,环保部陆续开展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管理、卫星遥感监测、环境统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申报与收费、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生物多样性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核电厂在线监测管理、环境应急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核查、汇总、分析,建成了重点污染源空间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数据库,为综合利用普查成果、制定完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2.2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沉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开发生产、流通和其他经济运行领域的信息资源,大幅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水平,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国家信息化能力,是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它对环境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将生态环境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作为一个战略发展的重点。

第二,党的十七大确定信息化的战略部署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对信息化的战略部署也要求环境保护信息化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第三,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潜在的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促进节约能源、降低物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因此,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环境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加以推进,为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为推行电子政务创造更好条件,有利于提高环保服务网络化、办事便捷化程度,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建立更加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是实现“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与基础保障。结合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的具体要求,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染减排监督管理应用支撑能力、业务协同能力、共享交换能力、辅助决策能力,为形成科学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和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才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趋势、把握重点,使环境管理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各类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2.3 “十二五”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总体思路

2.3.1 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以强化和完善污染源监管与总量减排体系、环境质量监测评估考核体系和环境预警应急体系为重点,加强环境信息化的网络传输能力、应用支撑能力、数据存储与共享能力、安全与运维能力建设,实现环境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国,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满足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满足环境信息化的要求,初步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现代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加强物联网、GIS以及“三网融合”等新技术在环保监管中的研究应用,初步构建“数字环保”体系,逐步实现“信息强环保”的战略目标。

2.3.2 基本思路

以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和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效能为核心,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归口管理,全面整合、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加快推进信息化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努力提升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为提高环境保护管理与决策科学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软硬结合——以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强环境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环境信息基础能力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环发[2010]87号)文件精神,加强各级环境信息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及环境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横纵结合——以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为核心,资源共享中心建设为关键,通过“统建共享”的方式,努力构建环境保护机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相互协调、部门密切协作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环境信息化体系,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决策的科学化。

当前与长远结合——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努力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展物联网、GIS以及“三网融合”等新技术在环境监管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为环境信息能力“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建设奠定理论基础与技术依据。

2.3.3 建设原则

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环境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环境保护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各自为政。要明确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归口管理,协调一致——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三统一”原则。在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归口管理,逐步实现网络传输畅通、数据交换规范、业务应用集成、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安全有效的建设目标。

服务需求,应用主导——环境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体制改革和业务需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以服务业务需求为根本、以应用为主导,重点抓好统一的环境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标准规范,健全管理体制,建设和整合环保核心业务应用系统。

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投资效益,避免信息“孤岛”,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要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国家与地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加快制定统一的环境信息标准规范,大力推进标准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建设并完善环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信息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网络、信息与系统的安全可靠。

2.4 “十二五”环境信息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2.4.1 建设覆盖全面、互联互通的网络传输平台

“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已建专网的基础上,对各级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完成环保部与16家直属事业单位和12家派出机构之间的网络连接,全面实现各级环保机构横向、纵向的网络互联互通,同时兼顾实际需求进行网络扩容,充分保障信息传输能力达到信息系统相应建设水平。 2.4.2 建立业务互通、标准统一的应用支撑体系

“十二五”规划期间,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将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在统一的环境信息应用支撑体系之上,对各业务应用进行集成和整合,实现上下级环保机构之间、同级环保机构内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4.3 建立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数据存储体系

加强环境信息资源整体规划,建设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通过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整合分散在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的环境数据资源,形成统一存储、集中管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共享能力。

2.4.4 建立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安全运维体系

围绕国家电子政务专网、内网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需求,严格按照国家对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的相关要求,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项目运行安全保障制度、运行维护制度、运行维护流程、运行维护队伍及运维技术支撑平台,为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4.5 建立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队伍

“十二五”期间,以加强环境信息执行能力为切入点,加快实施环境信息能力“百千万”人才工程,打造一支以网络互通、数据互联、信息共享为目标,具有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的100名环境信息化专家、1000名懂业务的技术骨干、1000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复合型信息化队伍,满足环境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储备的要求。

环境信息化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综合决策能力、环境监管能力、预警防灾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基础。“十二五”期间,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基础、加强保障、推广应用。只有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才能实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与“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3 环保信息化主要技术手段

3.1 遥感技术

3.1.1 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以地面定点观测为主的常规监测技术是环境监测早期有力的手段,目前以点带面的常规监测正发展到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力求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全时段、全方位综合考察。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时间、空间和光谱的广域覆盖能力,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已成为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

3.1.2 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3.1.2.1 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3.1.2.2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1.2.3 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3.1.2.4 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3.1.2.5 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3.1.3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1.3.1 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3.1.3.2 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1.4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3.1.5 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林覆盖图,使用计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8O%。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3.1.6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

3.1.7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3.1.7.1 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光谱仪,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调查十分有效。

(2)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对地观测领域有很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能力。

(3)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由航天、航空和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以及全天候、全时域和全空间的数据能力,为地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

3.1.7.2 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1.7.3 3S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3S一体化。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 3.1.7.4 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3S一体化,资源与环境的遥感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量也将大幅度增加,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神经网络具有全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联想功能等特点,在解决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特大复杂的数据信息方面有明显优势。认真总结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寻求研究定量精确化算法,发展快速有效的遥感数据压缩算法,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3.1.7.5 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3.1.7.6 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测评价分析,制定环境保护的辅助决策方案;数据网络环境是其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开放网络环境,实现环境海量数据的快速流通。

3.2 GIS技术

3.2.1 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是一个能够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物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全面投入运行。此后,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GIS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了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众多领域。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GIS在城市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业、林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2 GIS技术及其特点

GIS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两个比较成熟的软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附加了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GIS以其混合数据结构和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而别具一格。它所提供的专用函数可用来进行测量、坐标变换、图象生成、属性修改、统计分析、拓扑叠加、网络分析等。许多GIS产品还采用了工业标准的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为用户进行功能和结构定制拓展了空间。GIS技术特点可归纳为:

3.2.2.1 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是把现有资料按照统一的参考坐标系统、统一的编码、统一的标准和结构组织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输入到数据库中的过程。除了在地图上手扶跟踪数字化、图形扫描外,目前GIS的输入越来越多地借助非地图形式,RS(遥感技术)数据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已成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

3.2.2.2 数据处理

GIS对空间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综合、数据变换等,最终形成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库。GIS中的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如何有效地存储和管理这两类数据是GIS的基本问题。大多数GIS系统采用了分层技术,即根据地图的某些特征,把它们分成若干图层分别存储,把选定的图层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满足某些特殊要求的专题地图。 3.2.2.3 空间分析和统计

空间分析和统计是GIS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关系,为用户提供一个解决各类专门问题的工具。这也是GIS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GIS的空间分析分为两大类: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和属性数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包括:记录分析、叠加分析、统计分析等。

3.2.2.4 地图显示与输出

GIS可将空间地理信息以地图、报表、统计图表等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利用开窗缩放工具可以对所显示的地图中的任意点和范围进行无级开窗缩放,也可以按照某一比例尺显示,进行分析对比。还可按照用户需要设置制图符号和颜色,根据编辑好的空间数据分层选择,通过逐层叠加形成各种专题图,通过绘图机、打印机等输出。

3.2.2.5 二次开发和编程

大多数GIS系统都提供二次开发环境,包括提供专用语言的开发环境,用户可在自己编程环境中调用GIS的命令和函数。系统配有专门的控件,供用户的开发语言(C++,VB,VC++,Dephi,„)调用等等。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编制自己的菜单和程序,生成可视化的用户界面,完成GIS的应用功能的开发。

3.2.3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环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新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广泛应用,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环境保护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全国27个省级环保局及一百多个城市环保部门都已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和相应的硬件设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环境基础数据库,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流域水资源管理、环境污染应急预警预报系统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将结合实例分别阐述GIS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

3.2.3.1 应用GIS制作环境专题图

环境制图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与传统的、周期长、更新慢的手工制图方式相比,利用GIS建立起地图数据库,可以达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效果。它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形图,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种专题图,如污染源分布图、大气质量功能区划图等等。GIS的制图方法比传统的人工绘图方法要灵活得多,在基础电子地图上,通过加入相关的专题数据就可迅速制作出各种高质量的环境专题地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符号和颜色库中选择图件,使之更好地突出专题效果和特性。

3.2.3.2 应用GIS建立各种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各级环保部门在日常管理业务中,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环境信息。而这些环境信息85%以上与空间位置有关。GIS的强大功能之一是它的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功能和对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使用GIS,可以建立各种环境空间数据库。例如:污染源空间信息数据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等污染源数量、属性和污染源发生的地域范围)、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包括空气、水、噪声等),GIS能够把各种环境信息与其地理位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以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输出和管理的可视化。例如,基于GIS平台,厦门市建立了城市环境空间数据库和污染源监测属性数据库,开发了网络化城市环境质量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大气、地表水、声学环境的监测信息,以分布图、专题图、三维模型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由于采用了因特网的GIS开发技术,该系统可以在Internet/Intranet上运行。

3.2.3.3 GIS应用于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利用GIS技术可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显示、分析,实现为环境决策提供辅助手段的目的。如广东省以东深流域自然环境地理信息为基础,对东深流域的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利用GIS技术开发了东深流域水环境管理信息。该系统直观显示和分析东深流域水环境现状、污染源分布、水环境质量评价,追踪污染物来源。可结合数字地图查询历年监测数据及各种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查询与分析)、辅助决策(容量计算及污染状况的预测)为流域水环境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

3.2.3.4 GIS应用于自然生态现状分析

在进行自然生态现状分析过程中,利用GIS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砍伐面积等,客观地评价生态破坏程度和波及的范围,为各级政府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国家环保总局把GIS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对我国西部12省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得到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统计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空间规律特点,为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青海省遥感中心将“3S”技术运用到青海湖环湖重点区域调查上,快速查清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建立了生态环境数据库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规划决策、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资料。

3.2.3.5 GIS应用于环境应急预警预报

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能够对事故风险源的地理位置及其属性、事故敏感区域位置及其属性进行管理,提供污染事故的大气、河流污染扩散的模拟过程和应急方案。例如,大连市的“重大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把重大污染事故的多种预测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当某一风险源发生事故时提供应急措施、报警信息和救援信息,为重大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奠定了基础。上海市应用GIS、RS与GPS技术开发了环保应急热线系统,该系统采用GIS技术进行污染源搜索和定位;将GIS与GPS结合起来,用于出警指挥和导航;用RS技术获取地面信息,解决了GIS基础底图动态更新问题。通过“3S”技术的综合应用,更好地发挥了GIS在环保执法和应急事件中的作用。 3.2.3.6 GIS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GIS能够集成管理与场地密切相关的环境数据,因而也是综合分析评价的有力工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所有的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并提出防止和减缓这种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综合性地分析建设项目各种数据,帮助确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由于GIS系统具有层的结构,可将不同的环境影响进行计算并叠加。深圳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已利用GIS技术进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制图。

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中,可将地理信息与大气、土壤、水、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结合在一起,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反映出区域中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如通过叠加分析,可以提取该区域内大气污染布图、噪声分布图;通过缓冲区分析,可显示污染源影响范围等。

3.2.3.7 GIS应用于水环境管理

水环境信息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和层次属性,利用GIS可以更加明确地揭示不同区域的水环境状况,反映水体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如污染源、排污口、监测断面等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利用GIS还可以进行污染源预测、水质预测、水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削减量的分配等,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为水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多方位、多形式的支持。目前,全国各省环保局正在使用GIS软件进行各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环境数据查询、水质评价、统计分析、水质预测等功能,将各种水环境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对水环境的科学管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出现,使我国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迈上新的台阶。随着国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100城市日援项目的实施,GIS技术必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2.4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优势

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管理中的各种专业实施强有力的分类管理,提供丰富快捷的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还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多种功能。并可打印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或图表,从而使管理更加方便。

3.2.4.1 污染源信息查询。

包括污染源点定位,多媒体介绍,污染源单项查询,污染源图元属性查询,地方数据库查询,污染信息查询,污染区域查询。实现对污染源的单项信息查询(如工业用水、工业废水、工业能耗、工业固废、工业治理设施)。对监测点的各方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降尘、降水 P H值)污染信息的查询。查询自定义范围(圆形、矩形、任意多边形)内某一年污染源的污染信息。并提供多种直观输出方式。

3.2.4.2 污染源历年统计和分析。

包括筛选企业分析、各污染物排序分析、污染源报告分析、污染源缓冲区分析、污染源区域分析、污染源水系分析、大气环保预测、三维地貌显示、等标负荷分析。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排序分析,能直观反映各企业的排污严重情况。快速统计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废水等标污染负荷、废气等标污染负荷。提供点源模式和面源模式两种分析模型。

3.2.4.3 监测资料分析。

包括污染点位分析、污染等值线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大气质量周报分析、区域噪声地图化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图生成等。系统采用等值线方式分析全区范围的污染情况。提供平面和立体等值线两种分析模式。对大气环境质量按分析四季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降尘、硫酸盐化速率、降水)的变化趋势,并在地图上动态绘制直方图。 3.2.4.4 图形/数据库编辑。

提供污染源常用的编辑功能。完成编辑污染物基本信息,编辑污染物的图形数据。可以保存污染专题图的点文件。

3.3 物联网技术

3.3.1 概述

物联网包含了两个最关键的技术,即RFID和传感器。通过RFID技术实现所有对象的标识,其目的是为了识别;通过传感器实现对象状态的即时了解,其目的是为了感知。从概念上来说,物联网要比传感网大一些,它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浪潮,其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环境在线监控或者说环保信息化是重要的物联网领域,为了更好地推进环保领域物联网的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中国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3.3.2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物联网就是把所有对象(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无漏网。“无漏”是佛教用语,这里的“无漏”是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包含比互联网更多、更实、更泛的内容,是互联网向实体对象和虚拟对象的延伸,这种延伸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把物联网定义进行拓展,便涉及了物联网的简单原理。物联网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传感、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无漏网。在这个无漏网中,对象(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须人的干预,其原理是利用RFID等传感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象(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共享。

物联网就是指通过诸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对象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那么物联网有怎样的表现形态和存在形式呢?形象的说,有了物联网,当司机驾驶中出现误操作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其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排放口会对污染物超标发出告警等等。具体来说,物联网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工厂排放口、大气监测点、流域断面、水库浮台、生态监测点、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娱乐、学习、活动的各种对象(物体)中,然后将它们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融合。

3.3.3 环境在线监控与物联网

1997年起步试验、1999年环保总局第一次在全国开始推广的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的最早探索和实践,而2008年环保部第二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个督查中心和333个地级市部署的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规模建设和行业级实践。环保总局环监发(1999)216号文、环监发(1999)220号文、环监发(2000)33号文和环监发(2000)44号文,环保部环函(2009)17号文、环函(2009)32号文、环办(2009)79号文和环发(2009)88号文,以及Hi/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和HJ/T 352—2007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等,说明环保部是最早开始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单位之一。 图1是基于某级环保局的环保系统逻辑框架,适合于县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督查中心环保局环境在线监控网建设,是环境在线监控网的核心结构,具有普适性。该框架包含了环境在线监控乃至环保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其中污染源监测数据走内网,环境质量数据处理后走外网(即Internet互联网),公开向市民发布地表水质量类别和空气质量等级的环境质量信息。

图2给出了全国三级环境在线监控互联互通的结构框架(源自环保部《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标准(暂行)》编制说明),该结构框架规定了原始数据的流向和数据交换的方式,环保部就是按此结构框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个督查中心和333个地级市进行部署。 国家级国家级监控中心原始数据本地局域网连接信息中心原始原始数据本级应用政务外网数据省级省级监控中心原始数据本地局域网连接信息中心原始原始数据本级应用政务外网数据地市级低市级监控中心原始数据本地局域网连接信息中心原始数据本级应用原始数据GPRSCDMA或有线传输企业端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图2 环境在线监控互联互通 由此可以发现,环境在线监控中的通信服务器就是环境在线监控的中枢神经系统;数采仪相当于RFID节点,分配给数采仪的MN号(14位)相当于EPC电子标签;各种在线监测仪器大多为化学传感器,而最常用的流量计则是超声波传感器;污染物超标会自动报警(中心警报响起,手机接到警报信息),排放总量用尽会自动关掉正常排放闸门,并开启倒灌闸门,相当于物联网中对象的“开口说话”、告警和智能自动处理。

从物联网的精确定义和环境在线监控的内涵分析,可以严谨的说,目前环保部在全国开展的环境在线监控网是严格意义上的物联网,如果考虑应用规模的话,精准的说,环境在线监控网是领域物联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管理力的一部分。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在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的新~轮产业革命背景之下,环境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会改变“废气靠看、废水靠闻、噪声靠听”的落后监管局面,也将会对环境管理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变革形成推动力量。

3.3.4 物联网的发展与环保信息化建设

物联网的发展将使人们迎来物联网的时代,而环境在线监控或者说环保信息化已经完成了两个梯次的推进:第一梯次的推进发生在1999年,当时环保总局几乎没投钱,这一梯次算是科普了一次,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教训,第二梯次的推进发生在2008年,目前尚未完成,环保部投了20个亿,地方配套超过80个亿,这一次共识多了,规模大了,噪声少了,但仍有风险,有坎要过,有台阶要上。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作为最重要的领域物联网之一的环境在线监控网或者说环保信息化有必要巧借物联网“东风’作第三梯次的推进。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环保信息化更难,尤其需要推进的梯次性。第三梯次的时间拟应选在2010年,办法是投资、考核和创新,推进的内容就是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重新梳理环境在线监控和环保信息化,把物联网的最新技术用到环境在线监控中来,建立运维体系,实施运维外包,把网(金环网)铺起来,把数据拉起来(实现三级数据贯通),把环境在线监控的规模做起来,筑就环保信息化“大龙”。 3.4 云计算

3.4.1 云计算概述

3.4.1.1 云计算基本概念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能以按需方式、通过网络、方便的访问云系统的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同时它以最少的管理开销及最少的供应商的交互,迅速配置提供或释放资源。由此可见,云计算是一种可以随时按需调用的虚拟化的资源池,这些资源池可以根据负载动态重新配置,以达到最优化使用的目的。

云计算领域中许多技术并不是最新的概念,但云计算将他们整合起来使得最初只具有实验性质或只在某些特定领域使用的技术被广泛使用。普遍认为,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型。

分布式计算就是将一个需要非常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部分,交由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汇总各个结果,得到最终结果. 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实现稀缺资源的共享、实现负载均衡。

并行处理是计算机系统中能同时执行两个或更多个处理机的一种计算方法。处理机可同时工作于同一程序的不同方面。并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节省大型和复杂问题的解决时间。

网格计算是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的“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叫网格计算。网格计算能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闲置处理能力。

云计算充分借鉴了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的技术优势和先进思想,但是云计算更强调根据工作负载的大小、动态的分配系统资源,部署于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需要适应资源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响应。同时云计算强调大规模资源池共享,通过分享提高资源复用率,提高效率。

3.4.1.2 云计算的服务方式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 基础设施即服务,即把最基本的计算资源、存贮资源、网络资源,用虚拟化的方法以租用方式提供给客户。

(2) PaaS, Plartform-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把开发、部署应用环境作为服务来提供。

(3) SaaS, Software-as-a-Service 软件即服务,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服务。

这三种服务类型的界线和区别并不十分清晰,它们之间存在很多交叉。他们的共性都是采取外包的方式,减轻信息化负担,降低管理、维护成本。他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用户角度, IaaS 面向的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 PaaS 面向的是应用程序的开发者, SaaS 面向的是应用程序的最终使用用户; (2)技术角度,它们并不是简单的继承关系(SaaS 基于PaaS,而PaaS 基于IaaS), SaaS 可以是基于PaaS 或者直接部署于IaaS 之上,PaaS 可以构建于IaaS 之上,也可以直接构建在物理资源之上。

3.4.1.3 云计算的特点

(1) 整合资源,按需服务。云计算将资源以共享资源池的方式统一管理,根据应用所需的计算与存储资源,自动分配资源,动态供给,形成资源统一高效的 调配服务机制。

(2) 将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统一管理与调配,通过多节点冗余使应用获得高可用性。 (3) 具备并行分布式处理能力和任务调度机制,可以提供大规模服务能力。 (4) 云计算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需求,可以同时为多个应用提供服务,并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灵活伸缩扩展,能及时满足用户和应用的需求。

3.4.1.4 云计算应用现状

目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推动之下,云计算及其应用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互联网最大的在线零售商Amazon 在公司内部建设了大规模云计算平台,称其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简称EC2)。弹性计算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集群环境,用户通过SOAP over HTTPS 协议与云内部的实例进行交互。

Google 公司通过Google File System 分布式文件系统,针对Google 应用程序的特点提出的MapReduce编程模式,分布式的锁机制Chubby 以及Google 开发的模型简化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 构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目前,该云计算平台已经为Google搜索服务及其他相关应用提供服务。

IBM 的“蓝云”计算平台基于IBM Almaden 研究中心的云基础架构,支持开放标准与开放源代码软件。中国工程院张尧学院士于2004 年前后提出的透明计算也体现了云计算资源池动态构建、虚拟化、用户透明等特点。

此外,各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行云计算。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的Apps.gov 网站,让各个联邦机构可以浏览及购买以云为主的IT服务,该平台上提供许多IT服务业者,整合了商业、社交媒体、生产力应用与云端IT服务。 2010 年,美国政府将云计算纳入了政府规划与架构中,资助了众多试点项目,包括中央认证、目标架构与安全、隐私以及采购相关内容。

日本政府正在建设的“Kasumigaseki Cloud”将把政府所有的IT 系统统一到单一的云基础环境,用以提高政府运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我国,无锡、东营、北京、山东、重庆等地政府也纷纷开展了云计算的相关建设工作,并逐级成为了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3.4.2 云计算在环保行业应用体系架构研究

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防治水平仍然较低,环境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始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为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强环保”的战略目标,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实行了众多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为实现“数字环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环保系统涉及的信息化系统日益庞大,每个信息化系统都是在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不同技术体系、由不同承建单位来实施建设的,这种建设模式的弊端日益呈现:

(1)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共享率低、无法承担大负载应用

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采用“烟囱式”独立建设模式,即为每个单一的应用建立从底至上的一整套信息化资源体系,每个应用都独占基础物理设施、软件设施,且为了保证每个应用都能在服务峰值期提供一定质量的服务,在设计、建设时需要设置大量的冗余。很多应用在峰值期、闲置期和正常使用期差距巨大,如一个年报系统,在每年1-3 月份的峰值期超负荷运行,同时有3000-4000 用户同时进行业务办理,经常性造成系统响应慢甚至服务宕机,但在闲置期同时经常只有10 个以下用户进行浏览、查询、统计汇总等操作,这种缺乏弹性的资源分配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系统可用性的下降。

(2) 建设成本、管理成本高 传统的烟囱式建设模式也提高了应用系统在建设时的成本,且由于很多设备在应用时存在差异,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运行维护时需要针对不同设备进行不同的管理,在环保信息行业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运维人员压力巨大;一些分布式系统需要各节点的维护人员协同配合,工作效率低下,系统运行调整的及时性、完整性得不到保障。由于缺乏弹性管理机制,所有的应用一旦上线就必须做到24小时全设备不间断运行,电能消耗巨大,不利于节能减排,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机房空间,导致需要不断的扩展机房面积,采购相关机房设施。

(3) 扩展能力较差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信息系统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扩展,甚至需要为不同的用户建立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传统的建设模式下,每一种个性化服务都是一个单独的应用,不能进行通用性服务的共享,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建设,制约了新业务的扩展。

3.4.2.1 环保行业云计算模型的总体构建

按照云计算的服务范围来看,云计算平台可以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类。公有云服务指的是用户通过互联网从第三方供应商获取云计算服务;私有云则是在组织内部提供云计算服务,只供组织内部使用而不对外开放,由云的拥有者进行管理和维护。私有云是为满足一个特定组织机构需要而建的,它可以对数据、安全、服务质量提供有效控制。

在环保行业内部建立私有云平台可以对行业内部的敏感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在行业内进行最广泛的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私有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保护原有投资;私有云一般建立在防火墙内,可以保护行业内现有的IT运维工作。

云计算可以按需弹性的提供服务,结合SOA 思想、环保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各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技术经验,该私有云计算模型共分为四层: 第一层为基础设施层,对应云计算中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将包括主机、存储设备、网络及其他软硬件设施进行分布式集群、抽象化和虚拟化处理,将其虚拟化集群到一起,将异构的信息资源整合成相同类型的资源池构成整个云计算与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础设施云,提供可供调用的数据资源管理、计算服务、存储管理、备份管理、网络服务等云服务。

第二层为云计算管理中间件,是整个云计算体系中的核心管理模块,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管理协调整个服务系统,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该模块由用户管理、程序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部分构成。其中资源管理负责均衡地使用云资源节点;映像管理负责完成用户任务映象的部署和管理;故障管理负责检测节点故障并试图恢复或屏蔽,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统计;用户管理负责对使用云计算平台的用户和应用进行统一创建、识别和认证;安全管理保障云计算设施的整体安全,包括综合防护和安全审计等。

第三层是平台层,对应云计算中的PaaS(平台即服务),通过对现有应用支撑平台的“云”化,在基础设施层之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支撑服务。运用SOA 思想,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Service 服务,并纳入到SOA 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四层是交付软件层,对应云计算中的SaaS(软件即服务),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是整个云计算平台对外提供的终端服务,应用系统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和底层的变化,在云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环保系统内用户通过软件即服务的方式从“云”中获得所需要的服务,主要包括总量减排、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建设项目管理、环境统计、自然生态等环保重点领域。研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云计算平台拥有的应用程序接口、WebService 服务以及可以使用平台运行环境去进行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3.4.2.2 环保行业的PaaS 建设

整个环保云技术架构将作为环保系统的私有云形式构建,所有的基础设施(IaaS)均构建在环境保护业务专网上,与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所有的用户必须通过CA 系统进行认证后才能访问。环境保护业务专网覆盖国家、省、市、区县四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直属单位、派出机构。

PaaS 是环保云计算平台的核心部分,通过PaaS 的建设,实现对环境保护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双重支撑。该层主要包括环保应用开发云、环保公共资源云和环保重点业务逻辑云。

环保应用开发云是统一的开发、集成、运行平台,通过构建适应于环保系统的、通用的身份认证管理、流程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处理模型对原有系统进行集成、为新建系统提供统一开发运行环境,最终达到统一开发规范、统一集成规范、统一权限管理、统一运行环境的目的。

环保公共资源云为业务协同和数据处理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支撑体系,通过建立水质监测信息、大气监测信息、固体废物、噪声等行业标准信息、重点污染源等环境基础资源、环保行业分类代码、产业代码、流域水系代码等基础代码信息,统一数据源头,规范数据使用。

环保重点业务逻辑云中包含了覆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统计、城市环境整治、水环境综合管理等多项环境保护领域重点工作的业务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组件支持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的核查核算,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重点行业全口径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排放强度系数等的综合计算,核定COD、SO

2、氨氮、氮氧化物4 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新增量及消减量,为我国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云包括支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管理、项目延时变更等多项业务的8 个业务组件,通过组件间的组合、调用,形成了覆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全流程的业务应用服务。 环境统计云针对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支持每年环境统计数据的填报、审核与汇总统计,实施范围包括工业、农业、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城镇生活4 大领域,近2 万家调查对象,采取逐级上报、分级审批,分为年报和季报。

城市环境整治云中共设定了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在内的16 项指标及40 张基础数据清单,为全国600 多个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数据审核、计算、分析汇总等多项功能。

水环境综合管理云为全国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重点流域、湖泊水库等水环境对象的管理提供服务,为水环境现状调查、水环境动态监管等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建设具有共享性的业务逻辑云,能够为环境保护业务提供基础的业务支撑能力,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并实现业务间的协同处理和交叉管理。

3.4.2.3 PaaS 利用模式

在部级统一提供云计算PaaS 服务,并由相关承建单位负责进行平台的定制开发和运行维护,部级或省级及以下环保部门通过调用PaaS 服务进行二次开发,并将应用系统统一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之上,由PaaS 开发商统一负责其他应用系统承建单位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并负责收集改进意见,对平台进行完善。

3.4.3 云计算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3.4.3.1 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通过将现有环境保护业务信息化系统转移到云计算平台,将原有分散的、各成体系的应用统一到通用云计算平台,从底层上实现各系统间的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从而打破不同部门间各成体系的信息化结构,促进原本纵向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向横、纵相间的网格式信息化体系转变,通过对基础信息化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维护、统一管理,打破数据共享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整合,为建立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奠定技术基础。 3.4.3.2 促进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转变

云计算平台既可集成改造传统系统,为已有业务系统的发展和进化提供多种技术模式。同时,它也能够培育新生系统,为新生业务系统提供核心的系统架构及共享资源。在进行新业务系统建设时,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资源共享、弹性分配的特点,整合现有基础软硬件资源,实现基础软硬件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系统冗余,减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云计算平台为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环境和共享数据资源,建立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能快速进行开发、测试以及部署的支撑环境,大大缩短业务系统的建设周期和成本,能够形成快捷、高效的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资源动态的扩展和伸缩,并且采取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互换等措施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

3.4.3.3 提升信息化队伍的能力

目前环境信息机构能力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市级信息中心的机构体系,直接为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支持。但部分地区信息化投入不足,缺乏系统建设资金和后期运行维护投入,无法发挥信息化对环境管理工作的支持和辅助作用。通过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各地、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资源,开展适应本地区业务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以较小的代价迅速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同时,云计算平台统一的体系结构也更有利于进行大范围的系统培训,提高各地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带到信息队伍的发展。

3.4.4 在环保行业应用云计算的实施策略

在将现有信息化体系向云计算平台迁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4.4.1 全面考虑、统筹规划. 在建设环保云计算平台时,应将其作为全国环保系统信息化的整体策略考虑,做好顶层设计,做好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明确目标和计划,制定科学的工程方法。 3.4.4.2 分步实施,由下至上。

实施云计算初期应该从易到难,由下自上。先在部级建设IaaS 平台,在此之上逐步实施PaaS 和SaaS;从非生产系统到生产系统,从非关键业务到关键业务。

3.4.4.3 保障有力,持续改进。

云计算平台在建成后,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保证平台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同时,要在使用中持续改进,保证平台的先进性。

4 环保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

4.1 环保OA综合业务办公系统

4.1.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深入应用,综合业务办公正成为各级环保部门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综合业务的特点是集网络硬件、业务系统、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大规模应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全方位支持办公、管理决策、信息应用与服务。

本项目的建设能能够消除环保局内部的各类信息孤岛,实现环保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创建一个集成的、统一的、精确运作的协同办公平台和个性门户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同时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政府管理、决策和公众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OA+MIS+GIS的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正成为环保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系统规范了各类业务数据的生产、监理、管理及应用,形成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建立环保信息中心,“数据传输与统计服务”的新模式。

利用FPI应急集成框架构建包含:“外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内网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及其数据库,形成一个统

一、开放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4.1.2 应用

外网信息发布;综合业务办公、信息共享;内网各系统门户整合;网上申报;

4.1.3 系统功能

4.1.4 系统特色

      基于元数据的多元数据集成,实现在多用户、多平台、多数据源环境下数据集成和共享; 成熟的OA协同功能,提供人性化的办公桌面;

“安全令牌(Security Token)”证书验证,实现一站式单点登录; B/S的流程设计器,用户可方便地对工作流程进行可视化设置; 强大的企业在线管理,实现企业在线注册、申报及申报信息查询; “随需应变”的柔性门户框架,保证后续系统扩展升级; 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4.2.1 概述

针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和频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已迫在眉睫。要迅速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备的环境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信息传输和反馈能力,形成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体系,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形成完善地预测、预防和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体系。

综合运用有线、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GIS)系统技术、12359呼叫中心及视频监控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技术手段,建设一个文件、语音、数据、视频、图像传输相结合的,集信息接收(接警)、案件处理、资源管理调度、作战指挥、事后评估于一体的,反应速度快、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的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相关污染源详细资料,判断污染物种类、污染源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同时为控制污染蔓延,制定紧急处理措施和救援方案提供正确的信息和依据。

根据空气污染扩散、水污染扩散、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模型,模拟分析污染物扩散,结果以地图的方式显示,直观地预测污染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系统可集成国内大量的应急硬件产品,GPS 车载终端、无线视频监控、PDA 手机终端、小灵通会商平台、12369 呼叫中心等,保证应急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4.2.2 应用

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环境应急监测;环境应急决策;模型预测; 4.2.3 系统功能

4.2.4 系统特色

        系统拥有大量的应急数据,保证对事故敏感点周边的决策分析(人口、医院、政府); 重点风险源厂区采用了 1:1000 的高比例尺地图,清楚决策厂区内救援; 系统自动事故判定上报,为第一时间汇报争取了宝贵时间; 强大的 GIS 辅助分析功能,解决了数据的交融、展现、比对; 平台拥有水、气(稳态、瞬时)模型,增强应急辅助决策能力; 结合应急演练,加强环保应急认识和抗风险能力;

结合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质量监控、12369实现预警。

与应急车等便携检测设备联动,实现现场第一手数据及时上报。

4.3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4.3.1 概述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建立在环保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及自动监控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整合全局污染源管理数据、在线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排污收费数据、环境信访数据、环境监察数据及其它执法管理资源,实现现场执法信息和监控中心实时联动,现场查看排口实时排污数据、视频数据以及相关静态信息。实现环境监察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有利于环保部门规范执法流程,加强环境监管,提升执法效能。

集查询、采集、联络、制作文书为一身,文书编号、执法人员姓名、与违法行为对应的法律条款、处罚规定均自动生成,文书用语事先设定,文书全部为印刷体,从而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文书质量,并有利于避免处罚不公。执法人员外出执法检查时,携带便携式打印机到企业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发现有违法、违章行为,通过操作移动执法终端即可完成现场执法活动。

4.3.2 应用

移动执法监察;应急监测数据传输;污染管理与收费;污染源数据比对监测;移动办公;

4.3.3 系统功能

上一篇:新执业律师述职报告下一篇: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