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近日,多地展出数字复制壁画,这些作品色彩表现力较之传统手工临摹作品毫不逊色,在线条造型等方面更为精准。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②过去,古代壁画临摹常常出于研究保护之目的,为历史而摹。在这临摹过程中,通过对壁画形式语言结构的深入分析,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壁画研究人才。另外,临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也为还原文化遗产面貌提供了有益借鑒。还有一批画家、学者是为艺术而摹。出于对古代壁画艺术的崇敬向往,他们在临摹中更强调梳理壁画创作媒介、图像及方法。如敦煌研究院,在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时,探索出了一套从起稿、线稿、上色、画面整体调整到完稿的临摹技法体系。类似这样的“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等研究性临摹实践,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其研究成果对传统壁画价值的传承发扬具有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③然而,这些实践成果的应用却面临着传播困境。传统临摹作品虽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但因数量少、临摹耗时长等因素,大多用于研究、保护、教学工作,很少以展览、研究成果的形式走出洞窟,走向大众。此时,数字技术的合理介入是满足公众诉求的必由之路,也是让静默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必然要求。数字复制、VR技术、3D动画复原演示、线上展览、配套互动游戏等高科技,为盘活传统壁画这个超级IP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复制不仅可以分众引流,扩大传播范围,降低欣赏门槛,也可以更清晰地再现艺术真实面貌。

④“复制”与“临摹”虽在形式上都是储存历史副本,但不能等同于一个概念,前者机械高效,后者凝聚匠心。临摹较之复制,更能反映出当代艺术创作者对古代壁画的思考,在线条色彩中感神魄、促创作。然而复制技术之于当下的文物研究更具催化剂作用,其客观性使如服饰、建筑、历史等学科研究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资料。在许多高校壁画专业课中,对着高清数字图像资料进行研究性临摹已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训练手段。可见,手工临摹与机器复制并非对立关系。复制的蓝本源于古人绘就的壁画,而复制品又为今人临摹古代艺术提供了便捷途径。因此,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

⑤壁画,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无论使用哪种手段,最终是为了向古人的艺术世界靠拢,也是为了使当代艺术创作能够充分继承传统精神。如今的传统壁画临摹工作,依然面临临摹标准不统一、教学体系不成熟等现实问题。而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中,也存在着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因此,数字时代的壁画保护研究,不是单行道,而应多轨并行,兼取优长,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评判体系。在确保文物“内容为王”的整体原则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壁画的临摹与数字化水平,让千年壁画重现华光。

(摘编自马苏薇《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数字复制壁画色彩表现力可以和传统手工临摹作品媲美,且线条造型更加精准。

B.过去,对古代壁画的临摹大多是出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学习其艺术的目的。

C.机器“复制”壁画机械高效,手工“临摹”壁画凝聚匠心,相对而言,后者价值更高。

D.引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壁画,要努力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立足于壁画艺术,主要从技术“复制”和艺术“临摹”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

B.文章第②段中敦煌研究院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的例子,证明了临摹壁画体现了艺术追求。

C.文章第④段对比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手工临摹壁画与机器复制壁画的各自概念、特点、作用等。

D.文章围绕壁画的复制和临摹这个论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临摹壁画者要么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要么梳理其创作媒介、图像及方法。

B.尽管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临摹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是他们都是客观临摹壁画的。

C.古代临摹壁画固其专业性强,学术性高,所以数量少,临摹耗时长,势必无法走向大众。

D.从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的角度来看,机器复制还是手工临摹均不可或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行车

□周波

东沙决定去买自行车。老婆如晶嚷开了: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东沙说:来乡镇工作第一天就有过买车的冲动,只是忙得脱不开身。东沙还说:我是县里的自行车环岛赛冠军,不练岂不废了好身骨。东沙又说:干吗非要乘公家小车子呢?那才是浪费。老婆如晶说:你现在是镇长呢。镇长怎么了?镇长就不能骑自行车?东沙说。

来乡镇前东沙是县局的副局长,副局长都有专车接送。像很多领导一样,东沙去办公事时得钻小车子。其实,东沙最喜欢骑自行车,小车子是风光了些,可没有自行车来得轻松自在。在县城上班时,东沙习惯早练。到了乡镇,他经常晚间有应酬,早上闹钟响时还处在迷糊中。现在东沙很少有早练的时间了。

东沙曾经有过好几款自行车,读中学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即使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一直骑。东沙不骑自行车是当了副局长之后的事,照他的说法,自己是被迫去钻小车子的。之前,东沙一直不想扔掉那辆骑惯了的自行车,他天天把它擦得锃亮。现在,那辆自行车不知丢哪儿去了。

东沙骑着新自行车去上班了。头几天,没见什么动静。时间一久,人们就议论开了:镇长怎么骑自行车呀?稀奇!东沙笑着说:骑自行车既锻练身体,又给单位省车油费。因为东沙是镇长,人们不敢当面多开玩笑。

不久,惹事了。因为大家发现,东沙除了上下班骑自行车,连下乡工作去也骑着那辆自行车。有人曾偷偷地把自行车藏了起来,可是,一次次被东沙找了出来。为这事,他专门在机关大会上批评了下属,东沙说:镇里是不是治安不好呀,连一辆自行车都管不住。办公室主任显然受了委屈,找机会解释说:不是……治安的问题。东沙不开心了,问:那是什么问题呀?有一回,在班子学习会上,东沙特意叫人播放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片,东沙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他们也骑自行车。

那天,东沙又骑着自行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支支吾吾地想说啥,却始终讲不清楚。东沙显然对这位主任不满意,吼道:怎么变得像娘们似的。主任说:镇长,乘小车去吧。东沙说:又怎么了?难道我骑自行车会出交通事故吗?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

下乡去的东沙后来果真遇到了些事,当然还是有关自行车的。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东沙心里一惊,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呢?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怎么可以骑自行车呢?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当然,东沙也听到了表扬话,有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焦裕禄又回来了!东沙想:那位老农实在是太抬举自己了,我只想骑骑自行车健身嘛。

接到县领导电话是后来的事。东沙吃惊地发现,縣领导开口就和他说自行车的事。以前,县领导可不是这样的。领导说: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东沙猜不透领导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是的。领导说: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

东沙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如晶问:咋了?东沙不语。如晶又问:不会是自行车惹事了吧。东沙瞧着老婆,像瞧西洋镜似地看,她怎么还在关心自行车的事呢?

东沙后来把那辆新买的自行车搁到了自家的车库里,他不想骑自行车了,当然,这是后话。

如晶有一天笑着说:我早就说你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说:你赢了!

其实,东沙有自己的体会,他发现,只要骑着自行车去单位,工作就没有一天安稳过,他面对的眼神都充满着异样,这让他有点惶恐不安。他把原来乘的那辆专车卖了,换成了新轿车。

他对驾驶员说,原来小车的空间实在太小,每次钻进去,腿脚伸展不开来,一点也不自由。

东沙不骑自行车了,单位里重归风平浪静。那天,东沙最后一次听到有关自行车的话题。有人说:这年头,谁会真的去骑自行车。瞧,我们的镇长果真换好车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8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当镇长的东沙放弃乘坐公家的小轿车,买了自行车并骑行上班,不料这个行为使他每天面对异样的眼神。

B.如晶预见东沙“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最后不骑自行车上班:由此可见,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

C.小说中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白行车上班,只有“老农”表扬东沙这种行为,称“焦裕禄又回来了!”可谓是众多浊流中的一股清流。

D.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以镇长东沙买自行车骑行上班这件小事及大家对此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

5.小说中众人为什么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自行车上班?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以“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马中骏也表示赞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可。”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

材料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

材料三: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学会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四: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年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國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看来,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的唯一手段。《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在海外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C.《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做到了“融通中外”: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当前,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导致中国电影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致使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的平庸之作呼应而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在世界获得强势地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材料二对表现为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从材料三可知,讲好具有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征的和容易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的电影,容易在国内外获得成功。

D.由材料四可知,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其重要原因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9.在新的时代,中国电影如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

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B.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C.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D.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突厥,历史上活跃于东北平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论者遗憾他家庭不够富裕,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5分)

(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B.因为“短棹”划船无力,不能使船行进得很快,无可奈何地让轻舟缓慢地飘荡在湖面上。

C.“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D.“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景,“隐隐”和“处处”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15.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气变化急剧。

(2)《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一些富于灵气的作家,笔下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些学养深厚、阅历丰富的作家,为文则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因此,阅读散文似乎           ,往往难以按图索骥。然而,虽说散文宽泛得无边无际,灵活得如           ,但写作和阅读并非完全没有规律。作为同一种文体的作品,散文也存在某些共性,如果掌握了这些共性,也能寻得阅读散文的           。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它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读者能够           。對于散文而言,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它选择的内容。散文的“神”指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等,它好比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读者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感受到。“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主题更为隐晦,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

B.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C.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D.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主题更为隐晦。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B.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没有了它

C.它没有了,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D.一篇散文没有了它,就会散了架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章可循    天马行空    蛛丝马迹    一览无余

B.无章可循    羚羊挂角    蛛丝马迹    一目了然

C.杂乱无章    羚羊挂角    千丝万缕    一目了然

D.杂乱无章    天马行空    千丝万缕    一览无余

20.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尊敬的年级主任:

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想报名参加民航飞行员考试,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我现在要参加中国民航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11月18日~11月22日),请务必批准!

2018年11月16日

王兵强

21.下面是宁波中学“品学共融、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示意图,请把下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了凡四训》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周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就其中的一句或两句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后者价值更高”不当,从“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可知。)

2.C(“对比分析阐述”不当,是“比较分析阐述”。)

3.D(A.从原文来看“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梳理其创作媒介、图像及方法”都只是临摹壁画过程的一些做法,不是全部做法。B.“客观临摹”不当,从第②段“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可知C.“无法走向大众”,过于绝对。)

4.B(“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不当,小说对东沙骑行白行车的行为是肯定的。)

5.①如晶認为不坐公家的小车,自己买自行车是浪费自己的钱;②镇上的人认为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骑自行车上班会导致镇公车驾驶员没事做,会下岗回家;③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会让人感觉到东沙穷得让镇长坐不上小车,丢了镇的脸面;④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暂时是在作秀;⑤打来电话的县领导,认为东沙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会让他们难堪。(每点1分,答到5点给6分。)

6.①从情节上来看,自行车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结构紧凑;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众人对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一事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其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③从表现主题来看,小说借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事件反映众生百态,揭示社会弊病,寄寓褒贬情感。(每点2分。)

7.B(“唯一”不当,应该是“有效”。)

8.D(因果关系不当。从材料四“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可知。)

9.①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②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③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④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10.A  (见参考译文。)

11.C(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

12.C (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

13.(1)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条析理分”“洗然”“未及”等翻译各1分,句意2分。)

(2)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广”“不肖”“是”等翻译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循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

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来,他生病请求回到东都,皇帝派太医前往护视。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14.B(“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15.动静结合。(2分)一二两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镜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移动缓慢,衬托了“静”。三是两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拂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2分)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愉快的心境。(2分)(仅答比喻酌情给分)

16.(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開

(2)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6分,每空1分,错、漏、多一个字该空均不给分。)

17.D(原句有主客体颠倒和搭配不当的语病,改为“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

18.C(叙述对象和前一句保持一致,前一句的主语是“神”,这一句用“它”。)

19.B (无章可循:没有现成的规律可以遵循。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天马行空: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不着痕迹。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千丝万缕: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0.①缺标题,补上“请假条”三字;②“家父家母”改为“父母”③“从11月18日~11月22日”,删掉“从”或将连接号改为“到”;④“请务必”改为“请”或“恳请”⑤落款处的时间和署名,上下行颠倒,把署名改在上行,把时间改在下行。

21.宁波中学课程体系设置以“品学共融、个性发展”为中心(2分),分智能基础、意志品行和志趣专长三大领域(2分),并使之与学生的学术素养进行转化和融合(2分)。

22.立意点拨:“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意思是说,德为财之本。“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位”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财富、地位、待遇等;“德”,可以理解为德行、修养、学问、贡献等。这句话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骄纵和狂妄,都不要为所欲为和无所顾忌,以免德不配位后,招引灾殃和招致灾祸。可选择一句话的意思来立意,也可以综合两句话的意思来立意。

第2篇:关于中高年级语文测试卷编制的思考

【摘 要】考试是课程评价诸多方式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研究考试、实施考试,就必须研究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以尝试从“试题类型”“试题内容”“试题结构”“试题题型”“试题基调”“试题标准”等几个方面,思考和探讨如何编制一套科学、有效的语文测试卷。

【关键词】中高年级 语文 测试卷 编制 思考

众所周知,考试是课程评价诸多方式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作为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测试,值得研究。

研究考试、实施考试,就必须研究考试命题。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测试卷,能正确而又客观地检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引导师生作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测试卷的编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测试卷须分类型

中高年级每册教材包含8个教学单元。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的延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编制三种语文测试卷:单元测试卷,期中测试卷和期末测试卷。

二、测试卷须定内容

《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由于口语交际需要有真实的或创设的情境,而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方式、途径等多样、多元,笔试对这两项内容的考查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语文测试卷编制的重点在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这四方面。其中,阅读和写作当占4~6年级单张测试卷70%~80%的比重。

三、测试卷须定结构

一般而言,一张语文测试卷基本上由这三个部分构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

基础部分的测试内容可以从《词语盘点》、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回顾·拓展》中提取。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考查,即选择要求背诵积累的、常用的、易混淆易错的等,起到加强与巩固的作用。

閱读部分,中年级一般安排两篇阅读材料,课内、课外各一篇。高年级可以考虑三篇阅读材料,但阅读材料的字数要控制。课内阅读材料选取书上不带“*”号的课文的精彩段落。课外阅读材料选取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年段认知水平,文字优美,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可读性。三、四年级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选取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童话、寓言和故事等叙述类的文章;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材料除了叙事类的文章外,也可以考虑简单的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浅显的叙议结合的议论文、抒情类的写景文。

作文部分一般以写记叙文为主。《课程标准》指出:3~4 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5~6年级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适当运用描写方法。

四、测试卷须定题型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部分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等,主要设置了用于检测学生拼音、生字、词语、句子(修辞)、古诗文等方面学习情况的基础性题目。

阅读理解主要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提出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及分析鉴赏能力;也可以设置一些检测学生阅读感悟、情感体验等情况的题目;还可以设计一些完全开放的自由表达题。高年级的阅读题可以加大理解类题目的比重,如考查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词理解句子和文章内容的能力;考查通过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及其表达方法的能力;考查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安排;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等。

作文一般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自拟题作文。按照所给的写作材料,又可以分为看图作文、续写作文和扩写作文。除此之外,还有想象作文。命题时教师可以编写两个不同类型的作文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说,能表达。

总之,设置题型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提到的学段要求和学情特点,综合考查学生对各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测试卷须定基调

(一)具有人文性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内容也好,形式也罢,都应当充满人性关怀,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让学生体会到:虽是一份小小的试卷,却饱含着教师的辛勤汗水和深深期待。首先,试题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有关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出难题、偏题、怪题,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不刨坑挖陷阱为难学生、刁难学生;其次,试题的板块和类型尽量做到不烦琐复杂,所提问题指向明确,追求简约明快;第三,试题努力体现与学生的情感对话,语言规范、清晰,有鼓励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第四,要充分考虑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二)具有趣味性

在测试卷中,应增添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案,使卷面形式更活泼,更有趣;也可以将提示语编写得风趣幽默些,还可以将试题编成若干个冲关项目,增强学生一路答题一路“斩将”的乐趣。例如以下两题。

【题1】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且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8个四字成语。

这道试题颇为有趣,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又容易出错。既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考查了学生词语积累的广度。

【题2】读下列对联,按要求选择并写明理由。

A.消息联通九万里,往来不过一刹那。

B.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C.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D.巧手度天,天衣无缝;匠心裁来,长短合身。

E.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有一位师傅要开理发店,请你帮他选一副对联,你会选( )。这副对联中哪些字眼让人一看便知是理发店?

上题既结合了社会生活又充满趣味,考查学生对所积累语言材料能否恰当运用,是较好的能力考查题。

(三)具有生活性

试卷命题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活学活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凸显真实性和情境性,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活力。例如以下两题。

【题3】贴对联。小明在贴对联时,不小心把下面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春回大地千峰秀 ③接洪福步步登高④国泰民安未岁欢 ⑤日暖神州万木荣 ⑥衣丰足食申年乐

① 和 ② 和 ⑥ 和

【题4】请仔细读读《感冒冲剂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布洛芬、扑尔敏。

[作用与用途]治感冒。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与用量]味甜,温开水冲服,一日三次。1至5周岁每次半包;6至9周岁每次一包,成人每次两包,或遵医嘱。

[有效期]三年

[生产日期]2017年3月20日

1.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感冒冲剂的主要作用是治疗感冒。( )

(2)按规定,小学生每日可以吃三包。( )

(3)科学的吃法是,先把感冒冲剂放进嘴里,然后喝一口温开水,慢慢地冲下去。( )

2.填空。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这盒感冒冲剂在____年____月____日之前使用都是有效的。

题3、题4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既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具有引领性

考试这根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决定着教学的方向,为避免南辕北辙,就必须紧扣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但不是囫囵吞枣、简单的死记硬背。例如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题5】同样是送别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是这样表达的:“_______________”;《别董大》一诗中高适则乐观地写道:“___________”;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王勃则用诗句“___________”来表达虽远隔天涯,却如同近在咫尺。

【题6】泰戈尔有句名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表达同一哲理的诗句是: 。

【题7】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诗中有景,如:“ ,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诗中有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

。”(《赠汪伦》)

诗中有趣,如:“ , 。”

( )

诗中有志,如:“ , 。”

( )

诗中有 ,如:“ , 。”

( )

学生在对题5、题6、题7填空时,要根据诗意诗情从自己的诗歌储备中调取有用信息,单靠死记硬背、一知半解是不能完成的。这样的命题旨在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六、测试卷须定标准

(一)难易度须适中

编制测试卷时,易答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一般以80%、10%、10%为宜。编排时,教师需要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相同题型少出现,以免造成学生答题疲劳之感。

(二)答题量须适中

教师编制测试卷时,题目的容量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答题速度。如果实际答题时间是90分钟,那么出题时设定的答题时间要以80分钟为宜,要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检查的时间。

(三)试题分须适中

测试卷中,给每个小题核定的分数也要适中。一般从题目的难易程度和答题时间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给难题定分,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卷面分数整体下滑,教师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情。

(四)宽窄度须适中

如果试卷命题的范围过宽、过窄或过偏,都将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对测试范围内的知識点进行梳理,并按照从低到高的能力水平进行罗列。教师应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参照各部分知识在学习中所用的时间,以及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应用价值等因素,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及其所占比重。此外还要注意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包括考试要求、预估难度、题型、试题来源(课内还是课外)等。一句话,既要避免重复、混乱、偏离等现象出现,又要反映考查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总之,编制测试卷,既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处理好难易与容量、记忆与理解、分析与运用、课内与课外、普通生与尖子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情况的目的,还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作用。一句话,能够编写出科学的、能充分体现多种评价功能的试题,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廖纪元.语文试题的七个“走向”[J].小学语文,2016(6):54-57.

[2]陈永平,梅志军.试题命制“八字诀”:服务 引领 鲜活 适切[J].小学语文教学,2015(13):53-54.

[3]叶萍.试题在悄悄说话——例谈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导向作用[J]. 小学语文教学,2015(13):50-52.

[4]邱成立.让语文离生活再近一点——2013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2):4-6.

[5]徐芳,周敏.呼唤小学语文考试的价值回归[J].湖南教育(B版),2014(1):22-24.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东周小学 518107)

作者:罗明辉

第3篇:高三英语试卷讲评策略

【摘 要】高三英语教学中试卷评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型,在高三英语的复习阶段,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该阶段的知识内容,教师往往根据教学需要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这就使得试卷讲评变得更为频繁,更为重要 。总之,师生都有一个愿望:把讲评课的质量落到实处。然而,很多时候,讲评课成了名副其实的“校对答案课”,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收获可言,到头来,学生只注重看一下分数多少,只关心分数的高低。这样下去就失去了讲评课的意义,不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试卷讲评课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字】英语试卷 评讲 有效 主动性 趣味性

“哎呀,又是试卷评讲课,要和尚念经去喽!”“哎呀,今天时间紧试卷答案给他们去对对好了,不懂让他们自己过来问!”很多老师在上评讲课前,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而大部分学生上试卷评讲课也是哈欠连天,昏昏欲睡。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试卷讲评的效果,这样的试卷评讲课还有什么效率可言呢?

我今年高三带的是物生班,基础比较差,每次考试的错误率都比较高,所以在试卷评讲课上我比较下功夫,而且实践证明我的功夫也得到了回报,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认为,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做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更要达到巩固已有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试卷讲评是一个夯实、整合与拓展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解答与重复。因此,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及时批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做到有针对性

学生每次考完试后是都想立刻知道自己的成绩,可以看看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所以老师一定要及时的去批改试卷。教师通过改卷或借助改卷机,对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逐项分析答题的错误及原因,以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解题思路,正确的和错误的都要分析,以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弱点。那们在批改试卷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做好试卷统计:在认真批改试卷的基础上做好统计工作,包括试卷所考的知识点,得分率,解题思路,错误类型及人数。试卷统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可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重要的依据。上述分析在备课中可借助下表进行。

题号 得分率 考点 解题思路 失分原因

(二)做好试卷分析:讲评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试卷,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要分析得分率低的题目出错的原因,从中了解其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分析试卷的时候也要看看某些学生的得分情况,尽量的去表扬学生。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如果你能在课上点名,某位同学某个题目在全班甚至是全年级是最好的,那么对这个同学来说,这是一种特别的表扬。全班性的表扬,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另外,教师必须及时讲评试卷,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每次考完试,学生都急切想了解自己的答题结果,并且对自己的刚做出的反应记忆犹新,便于回顾试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平时每一次测试,教师最好在当天挤出时间阅完试卷,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评讲试卷。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讲评试卷会挫伤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弥补知识缺陷。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考试后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以清晰的记忆和积极的姿态听老师讲评试卷,从而为高效讲评试卷奠定基础。

二、拓展外延,有目的地借题分挥,做到触类旁通

讲评试卷时,要学会触类旁通。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可以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从中获得规律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一)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______ we spent together ?

A .when B . that C .where D .in which.

教师就应该将其变形,出别的试题,培养学生审题和应变的能力。如:

(二)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______ we played together?

A .when B .that C .where D .in which.

题目是死的,又是可变的,讲评时若能适当地对原题进行加一点、减一点或换一点的处理,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I can hardly imagine so pretty a girl like you ______________ (喜欢拳击). (like)

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动名词的复合结构,imagine sb doing。题目的主干可简化为:I can hardly imagine a girl liking boxing.

分析完这道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申变换,这样学生能够解决的就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如:The girl devoted all her spare time she had _________________ (帮助别人). (help)

通过借题发挥,从一道题拓展到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深化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学生在触类旁通时必须注意一点,英语中有些句型结构相似而意义不同。因此,学生要克服粗心大意的缺点,注意语境,弄懂句意,强化对已懂知识的辨析,有意识地消除思维定势。例如:I’ll spend the night ______________(锁在房里). (lock)

很多学生一看到spend,就毫不犹豫地填入in locking,但实际上,稍微一分析,就会发现正确答案是locked。

三、培养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做到让学生成为主导者

讲评贵在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释疑,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填鸭式的课堂,不但会使前面的准备工作付之流水,而且会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讲评的艺术是欲露先藏,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解题思路也逐渐形成。

我在讲评时,让他们自己讨论分析句子结构,然后请个别同学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当然讲解讲评的方法很多,除了集思广益法,还有各个击破法、放开收拢法、抛砖引玉法、一题多解法等等,关键是要针对不同题目灵活运用。

例如. Between the two tall trees___ a farmhouse, in front of which ____ an old man, his eyes closed.

A. lies; is sitting B. stands;sits

C. standing;does sit D. lying;sitting

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自己站起来说这个题目考的是什么考点,该怎么来做顺手。然后再给他们同样的类型的题目进行巩固。例如:

【即时巩固】

(一) ---What’s all that noise?

---Just in front of the bus ____ an injured man, all covered with blood.

A. where lies B. lies C. does lie D. lying is

(二)In the dark forests _____, some large enough to hold several English towns.

A. stand many lakes B. lie many lakes

C. many lakes lie D. many lakes stand

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评卷也是被很多老师认为极其枯燥和乏味的事情,尤其是在高三阶段。我们老师就要想方设法的去找点有趣的话题。通俗点来讲,就是要学会“找乐子”。 有次单选中出现单词ambulance时,我就和他们开玩笑的说,这个单词中文谐音就是“俺不能死”,那坐到救护车上就能“俺不能死了”,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上课效率。阅读理解题中,凡是问文章的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大意等这样的试题,告诉学生一般只需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能准确的找到答案。学生屡试不爽,大有成就感,极大的增加了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教师也可结合试卷中的文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任何一份试卷的阅读、完型填空、任务型读写的取材都很广泛,内容都具有丰富性。因此,讲这些文章的话可以当成故事来讲,并且可以适当的说些与此有关的题外话。有此做到一篇有关信仰的完型时,李安的新电影“the life of pi”刚好上映,就可以和学生们讨论电影的内容,讨论宗教信仰的问题。教师不用觉的这是浪费时间,其实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总之,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备课,对试卷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做的有针对性。还要学会触类旁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室同时也要学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知识、能力、方法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提高。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能让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严玲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7年04期

[2]肖艳春《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 2009年07期

作者:张锴

第4篇: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施长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庠(xiáng)序楔(xiē)子岿(guī)然不动戎马倥偬(zǒng) B、自栩(xǔ)睥(pì)睨不屈不饶(náo)封妻荫(yìn)子 C、煴(yūn)火哥俩(liǎ)杳(yǎo)无音信压轴(zhòu)戏 D、悲恸(dòng)僭(jiàn)越烜(xuān)赫一时道义相勖(x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团结协作,不能孤军奋战,三人成虎,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 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江南的水乡在夕阳的映照下分外的美丽,远处,农家的小屋,升腾的轻烟不绝如缕,极富 诗情画意。

C、重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我们会感受到,小说句句入探骊得珠,让人认识到人生的 窘况和民族的困境,那些对先生指责的言论是何等的浅薄。

D、经历了足坛反腐倡廉教育整顿,国足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年初战胜了韩国队,在和德国勒 沃库森队比赛中又不孚众望,以3:0取胜,取得了对五大联赛强队最大的胜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上级主管部门针对开发商囤地炒地做了严格规定,加快已批未建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建设, 对于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的责令限期动工、竣工等。 B、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到位的唯一标准。 C、“权贵二代”这一封建残余现象,从法律意义来讲,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一种悖 离,而且也是与现代宪法精神背道而驰。

D、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还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持有疑虑,这是一时难免的。我们愿意积极与他们沟通,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找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C、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天的色彩全聚拢到这里来了。 D、“今天干什么去了?”他诡秘地一笑:“我没干什么。”

5、下列7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①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②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③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④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⑤——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⑥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⑦——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A.①②③⑤④⑥⑦B.②①⑤③④⑥⑦C.②①⑥⑤③④⑦D.①②⑥⑤④③⑦

6、下列各句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林黛玉说的。(《红楼梦》)

C、桑丘.潘沙是在矛盾对照中刻画出来的。他既咒骂倒霉的骑士,又崇拜主人的侠义行为;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抱着发财梦,一心想当海岛总督;他既善良、乐观、机智,又胆小怕事、狭隘自私。(《唐吉诃德》)

D、巴金创作的《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表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知识分子内心的激荡,歌颂了觉新、觉民、觉慧、琴、瑞钰、梅、鸣凤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斗争。(《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个月不到,围脖就成了一个全民娱乐的话语场。新浪的“黑手”使劲儿推,微博迅速加入我们这个时代的微家族:微博——围脖、微软、微点公司、微星主板、台湾与俄罗斯合作的微卫星计划„„

博客要当文章写,围脖只需随口说。MSN和QQ上的朋友再多,也没法像围脖上的粉丝那样,多到四五十万。织一条围脖,最短不过几秒钟;再长的围脖,也不超过140个字。它的缺陷是不能修改,但它并不像“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好在还能删除。配图配视频随便你,但互动、交流、分享的乐趣,才是织围脖的致命诱惑所在。你给出的是瞬间、是话语的碎片,围脖回馈你的是呼啸而来的数字生命流,呼呼冒着热气,背后是一张张真名实姓的脸。围脖好写好玩,令人成瘾入迷,渐成不写不舒服的“围脖控”。有脖友自称创下连续26小时织围脖的纪录。“围脖控”有10个典型症状:每天织围脖好多下;每天看好几遍排行榜,找值得关注的人和自己的排名;见粉丝数量噌噌冒上去就心喜,关注却不超过200个;新评论、新粉丝、新转发的右上角提示,跳出来必点灭,根本等不及;与同事热议围脖;偶尔为发一条内容上去绞尽脑汁;开车开会都围脖;不爱写博客了;在MSN或QQ上推荐自己的围脖;在围脖上毫不吝啬地转发帮忙寻人的帖子、喜爱的明星的帖子、朋友的帖子,但最开心的还是脖友转发评论自己的帖子。

若说围脖只是娱乐场,则有点小瞧了脖友的素质。围脖上俏皮话的确不少,追星的、捧超女的也的确够多,但围脖的生态是多元的:有专业围脖、报刊围脖、时评围脖、帮教围脖、求助围脖„„围脖织到现在,连杂志的封面和标题在围脖众议中生成的案例也出现了。

在围脖上,有千里递证,救人于急难之间;有转发传单,寻找被拐儿童;有寻亲启事,圆骨肉亲情团圆之梦„„一则则围脖持续转发,大家都在完成着爱心接力。

在围脖上,你能感受到社会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冷血:人心未死,就算微博,也是媒体;就算微搏,也是心跳;就算微薄,也是力量。

据说,上午9点至12点是围脖的围观时间,下午是围脖的围困时间。简单、随意、新鲜,围脖使人际关系更加扁平化、更有人情味,并给了每个人被关注的感觉和成为明星的机会。你

想不到,排行榜上的围脖女王会是演员姚晨,而无名草根的寻人启事能被数千人转发。

用手机还是用电脑织围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7.从原文看,下列对“围脖"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围脖”,也就是微博,即微型博客,长度在140字以内。 B.“围脖”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上网更改内容或查看页面。 C.“围脖”无需标题及精心的构思,无需复杂的发布程序。 D.“围脖”的致命诱惑是互动、交流、分享所带来的乐趣。

8.下列关于“围脖”在当今社会得以盛行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A.围脖在今天成为一种娱乐的话语场,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参与其中,表达内心隐藏的想法。 B.报刊围脖、时评围脖、帮教围脖等广为出现,著名演员和无名百姓都参与围脖编织之中。 C.人们可以利用围脖连接爱心接力的链条,以千里递证、转发寻亲启事等形式,急人之困。 D.草根一族在人生困窘之时,也可以从围脖中发现希望的曙光,为自己寻求到心灵的寄托。 9.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围脖’’能将瞬间的灵感和想表达的语言即时便捷地发布出来。 B.“围脖控"是指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他们都已经不再写博客。 C.围脖的生态是多元的,雅俗共存,但主流是严肃的、有意义的。 D.简单、随意、新鲜的围脖创作,能使每个无名草根成为明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王家屏传张廷玉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

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

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

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

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中,而于仁得善去。

圣世哉!”帝不怿,留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

,乃已。明年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

.(选自《明史》)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敷.奏剀挚 敷:写作B.复偕同官疏.

请疏:上疏 C.入预.机务 预:参与 D.时行等合词谢.

谢:辞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以.官帑遗赵文华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人主出入起居之.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不允,乃.

视事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12.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

一项是() A.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

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B.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C.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D.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第II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4分)

译:(2)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4分)

译:(3)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4分)

译: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金)元好问①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②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③

香摇细细风。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注:①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军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在聊城(在山东),过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这首词即写在其作为阶下囚期间。②殢:停留。③暗澹:这里指香气清淡。

(1)下阕“欢缘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2)这首词的上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无良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海不厌深,,天下归心。《短歌行》 (3)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兰亭集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扪参历井仰胁息,。《蜀道难》 (5)子曰:“岁寒,。”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劝学》)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优哉游哉 伯尔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能捕到不少鱼吧?”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对捕鱼很有利。” 渔夫点点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怆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您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 “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

“捕的鱼多吗?”

“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

“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加强他的语气。

“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

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鲠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拍着游客的脊背,就像拍着一个卡住了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那浩瀚的大海。”

“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优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

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伧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了。

16.文章一开篇便借游客照相描写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17.小说先后两次写渔夫“摇摇头”“点点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相同吗?请谈谈理由。(6分)18.小说结尾说,“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若有所思地离开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读过这篇小说后的感受。(5分)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衣着寒伧的渔夫和穿着时髦的游客是新旧不同文明的代言人,他们看法的差异,实质是两种文明的差异。

B.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游客和渔夫的言行对比,不同装束的对比,破旧的渔船和畅想中的机动渔船的对比等。

C.文章先后写了五次“咔嚓”的相机和火机声,为整篇文章平和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动感,动静相映成趣。

D.“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表达了渔夫对游客深切关心的感谢,也流露了他对现状的满足感。

E.“对这个衣着寒怆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了”,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余韵悠长,寄意深刻。

六、(15分)

20.立秋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以“立秋的时令特征”为题,从三个方面介绍描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摩擦”本义即“阻止两物体接触表面发生切向相互滑动或滚动的现象。”也比喻个人或群体间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低烈度的冲突、抵触,或者人们办事受到的阻力,困难。如,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摩擦,既是一种物理现象,又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摩擦有消极的一面,也积极的一面。 请以“摩擦”为题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第5篇:新余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新余一中 宜春中学

2014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新余一中罗春根审题人:新余一中刘小玲

第I卷(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包扎. (zā)圩.田(wéi)拗.不过(niù)解.甲归田(xiè) B.羞赧.(nǎn)脖颈.(gěng)瘙痒(sāo)汗流浃.背(jiā) C. 逋.慢(pū)稔.熟(rěn)央浼.(měi)钟鼓馔.玉(zhuàn) D.蒙.古(měng)侘傺.(chì)揽茝.(chǎī)妃嫔媵.(yìng)嫱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赋与薅草左右逢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 装祯寥郭罄竹难书糜不有初,鲜克有终 C. 整饬迄今振古烁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 插坐换档以身作责日月惊天,江河行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B. 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C.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

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的意识。 D.面对东北黑龙江流域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灾情,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

,不一会儿功夫就捐了5000多元钱。 4. 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 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江西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的《陈情表》选自《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原题作《陈情事表》,后简称为《陈情表》。 B.江西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

C.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6.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B. 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卡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

C. 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保姆佩葛蒂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大卫·科波菲尔》)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做人要讲“君子人格”沈栖

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

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 “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计不会过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 (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

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 7.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只有具备君子人格,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B.君子人格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它会被赋予新的内容。 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9.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尽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且永远不会过时。 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

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

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

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 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

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①

,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②

,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堕殿,梗莽丘垄③

,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④,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

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注]①顺风之船,冲锋陷阵之马。②远古烧土为棺,是为瓦棺;铸篆文于古鼎,是为篆鼎。③荒废的国都,颓败的宫殿,杂乱的草木,清冷的坟墓。④呿(qū):张口;掷:跳跃。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 恨:遗憾 B.明日就公谢.谢:道谢 C.良.为已失去良:确实 D.子厚.

于我

厚:交情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若属皆且.为所虏 C.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既自以心为.

形役 D.牧因.

不敢复辞

因.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B.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C.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D.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子固若是,是当慢我。(4分)

(2)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4分)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

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

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造次必于是,。(《论语》)

(2),隔叶黄鹂空好音。,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至于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夕济兮西澨。,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

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

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

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6.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17.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

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8分)

18.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

作用。(5分)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

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

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

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

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六(15分) 20.小作文

下面是《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想象一下,如果宝钗来看宝玉,会有怎样的情景?请描写出来。 要求:(1)至少有两种以上人物描写方法。(2)人物语言、行为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相符。

(3)200字以上。

七、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50分)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3)字数不少于700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余一中

宜春中学 2014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D(A. 解甲归田(jiě) B. 瘙痒(sào) C. 逋慢(bū))

2、A(A. 赋予左右逢源 B装帧寥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震古烁今D插座换挡 以身作则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3、C(A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B“怀瑾握瑜”指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使用语境不当C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在薄冰上行走一般,如同处在深渊边缘一样。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D“二一添作五”是双方平分的意思)

4、C(A语序不当,应将“不但”提至“使日本”前 B结构混乱。可删去“所导致的”D搭配不当,“防止„„现象”应为“防止出现„„现象”。)

5:B(A项后两个书名号改为引号C.陈述句有疑无问,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不体罚”前改逗号) 6:D(A“贾迎春”应改为“贾惜春”,人物错位B为之倾倒的是穷诗人甘果瓦 C 应是贝西姨婆) 7.C(A项只要„„就;B项“君子”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非君子人格D项“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8.A(B项是部分“受访者”不是“当代中国人”;C项强加因果关系;D项是可能的结果,而非终极目标。)

9.B(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并成为“自觉” “君子人格”才会得以崇尚。) 10.B(谢:道歉。)

11.B(且:将要。A“者”,第一句,定语后置标志词;第二句“......的人”。C.“为”,第一句, 动词,“形容”;第二句,介词,表被动。D“因”,第一句,连词,表结果,“于是”“因此”;第二句,介词,“趁机”) 12.D

13、(1)你坚持像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固”“若”“慢”各1分,句意1分) (2)(李贺的诗)大概是《离骚》的流韵,虽然思想比不上《离骚》,但语言辞采或许超过了《离骚》。(“盖”“不及”“或”各1分,句意1分)

(3)假如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像对待奴仆那样对待《离骚》也可以了。(“使”“少”“奴仆”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分,屋子外面有一个紧急呼叫传递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殊情况,赶紧拿灯来!”等到打开书信,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书信,信中说:“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情谊非常深厚,朝夕相处,一同生活。李贺临死,曾交给我平生所著诗歌,杂乱地分为四编,一共二百三十三首。多年来,我到处(迁移),的确以为诗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来,不能再入睡,就阅读整理箱中的书册,忽然找到以前李贺交给我的诗。回想往事,凡和李贺言谈、嬉游,每一处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饭,都非常清晰,没有忘记的,不觉流泪。贺又没有妻子和儿女能够抚恤慰问,我常痛心地回想他这个人,回味他的话,(只能)仅此而已。你对我很好,替我为李贺诗集作序,完全道出诗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我那天晚上没有做到用书信说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处致歉,并说:“世人认为李贺才华卓绝,超越前人。”推辞(此事)。过了几日,我深思沈公的话说:“您对诗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李贺诗歌的优点和不足。现在我真的毫不谦让地为李贺诗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您的心意,怎么办?”我又去沈君处道歉,极力说不敢为李贺作序的原因。沈公说:“你坚持象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我因此不敢推辞,尽力

为李贺作序,但是我非常惭愧。

皇室子孙李贺,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很称道他的诗歌。云雾联延不断,不足以形容它的风姿;流水悠远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机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畅;秋天清明高洁,不足以形容它的风格;顺风之船冲锋战马,不足以形容它的刚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鲜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废墟的国都和宫殿,杂乱的草木和荒坟,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大概(它是)《离骚》之流韵,思想虽然比不上它,语言或许超过《离骚》。《离骚》有感慨怨怒讽刺仇恨,谈到君臣治理乱政,时常用言辞来激发人的情感。而李贺的诗作,难道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

李贺能够探寻前朝往事,来深深叹息感慨古今未曾吟咏的事物,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设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的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将《离骚》视作奴仆也可以了。” 李贺死后十多年,京兆杜某为他作序。

14. (1).(4分)上片即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2).(4分)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方面借想象将来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

15.(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 (2)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烦天下计。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4)而又不随以怠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朝驰余马兮江皋闻佳人兮召予

16.①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 17.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2分)

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分) 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2分)

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分)

18.本文描写的井边的“蓝衣少女”主要作用是以动写静,表现小巷的幽雅与宁静,(1分)同时“姑娘”的影像出现又消失增加了小巷的虚幻感和历史的沧桑感。(2分)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2分) 19A. 作者采用的不是以时空为序,是移步换景的方法;

E.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 20.写作指导:

①宝玉:贾宝玉并没有在毒打下屈服,他对已经选定的生活道路绝不改悔。②宝钗:怀着一种功利心而来。说话做事细致周到。性格中绵里藏针、心存主见③人物描写方法4分,想象合理6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完整5分。每少50字扣4分

21.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

(1).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 (2).个性: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 (3).环境:创设好环境,提供佳平

第6篇:高三检测语文试卷

高三检测语文试卷(11/1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 ——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

②《百年孤独》堪称奇书,艰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感觉或许 ,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③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A. 忽略 不知所云 殊途同归 B. 忽视 云里雾里 殊途同归 C. 忽视 云里雾里 异曲同工 D. 忽略 不知所云 异曲同工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 下面这首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原诗画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夏日西斋书事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门巷深深过客稀 C. 小院地偏人不到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4. 清代《四库全书》分古书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列于史部。 B. 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须查集部。 C. 《道德经》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可在经部查阅。 D. 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孟子》一书列于子部。

5.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这是互联网创建的初衷,▲,▲ 。 ▲ ,▲,▲,▲,那音乐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①正是在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下

②公平享有互联网成长所带来的便利与福祉 ③好音乐不能公开传摺、无法披此分享 ④也是互联网生命力之所在

⑤全球几十亿网民不分人种、国籍、语言 ⑥而独家版权模式却无视互联网精神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⑤①②③⑥ D.④①⑤②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温公行状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选自《苏轼文集》)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籍请公按视 按:巡视 .B. 未除,丁天章公忧 除:巡视 .C. 乞独坐其事,不报 报:回复 .D.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 喻:告知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 B. 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官员必须停职守丧。 C. 巡狩:天子巡行视察诸侯所守的疆土,“巡视”“视察”之义。 D. 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8.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 ②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9.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②。 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注:①京洛:河南洛阳,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②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0. 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试简要概括。(5分) 11. 赏析“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的艺术特色。(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2)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顾亭怀古》) (4)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5)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8)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孤 独 者 ——自传之六 郁达夫

里外湖的荷叶荷花,已经到了凋落的初期,堤边的杨柳,影子也淡起来了。几只残蝉,刚在告人以秋至的七月里的一个下午,我又带了行李,到了杭州。

因为是中途插班进去的学生,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都和同班的老学生们,仿佛是两个国家的国民。从嘉兴府中,转到了杭州府中,离家的路程,虽则是近了百余里,但精神上的孤独,反而更加深了!不得已,我只好把热情收敛,转向了内,固守着我自己的壁垒。

当时的学堂里的课程,英文虽也是重要的科目,但究竟还是旧习难除,中国文依旧是分别等第的最大标准。教国文的那一位桐城派的老将王老先生,于几次作文之后,对我有点注意起来了,所以进校后将近一个月光景的时候,同学们居然赠了我一个“怪物”的绰号;因为由他们眼里看来,这一个不善交际,衣装朴素,说话也不大会说的乡下蠢才,做起文章来,竟也会得压倒侪辈,当然是一份非怪物不能的天大的奇事,

杭州终于是一个省会,同学之中,大半是锦衣肉食的乡宦人家的子弟。因而同班中衣饰美好,肉色细白,举止娴雅,谈吐温存的同学,不知道有多少。而最使我惊异的,是每一个这样的同学,总有一个比他年长一点的同学,附随在一道的那一种现象。在小学里,在嘉兴府中里,这一种风气,并不是说没有,可是决没有象当时杭州府中那么的风行普遍。而有几个这样的同学,非但不以被视作女性为可耻,竟也有熏香傅粉,故意在装腔作怪,卖弄富有的。我对这一种情形看得真有点气,向那一批所谓Faoe的同学,当然是很明显地表示了恶感,就是向那些年长一点的同学,也时时露出了敌意;这么一来,我的“怪物”之名,就愈传愈广,我与他们之间的一条墙壁,自然也愈筑愈高了。

在学校里既然成了一个不入伙的孤独的游离分子,我的情感,我的时间与精力,当然只有钻向书本子去的一条出路。于是几个由零用钱里节省下来的仅少的金钱,就做了我的唯一娱乐积买旧书的源头活水。

那时候的杭州的旧书铺,都聚集在丰乐桥、梅花碑的两条直角形的街上。每当星期假日的早晨,我仰卧在床上,计算计算在这一礼拜里可以省下来的金钱,和能够买到的最经济最有用的册籍,就先可以得着一种快乐的预感。有时候在书店门前徘徊往复,稽延得久了,赶不上回宿舍来吃午饭,手里夹了书籍上大街羊汤饭店间壁的小面馆去吃一碗清面,心里可以同时感到十分的懊恨与无限的快慰。恨的是一碗清面的几个铜子的浪费,快慰的是一边吃面一边翻阅书本时的那一刹那的恍惚;这恍惚之情,大约是和哥伦布当发见新大陆的时候所感到的一样。

在外面的学堂里住足了一年,又在各报上登载了几次诗歌之后,我自以为学问早就超出了和我同时代的同年辈者,觉得接步就班的和他们在一道读死书,是不上算也是不必要的事情。所以到了宣统二年(一九一0)的春期始业的时候,我的书桌上竟收集起了一大堆大学中学招考新生的简章!比较着,研究着,我真想一口气就读完了当时学部所定的大学及中学的学程。

中文呢,自己以为总可以对付的了;科学呢,在前面也曾经说过,为大家所不重视的;算来算去,只有英文是顶重要而也是我所最欠缺的一门。“好!就专门去读英文罢!英文一通,万事就好办了!”这一个幼稚可笑的想头,就是使我离开了正规的中学,去走教会学堂那一条捷径的原动力。

头脑简单,只知道祟拜大学这一个名字的我这毛头小子,自然是以进大学为最上的光荣,另外更还有什么奢望哩?但是一进去之后,我的失望,却比在省立的中学里读死书更加大了。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是祷告,吃饭又是祷告;平时九点到十点是最重要的礼拜仪式,末了又是一篇祷告。《圣经》,是每年级都有的必修重要课目;礼拜天的上午,除出了重病,不能行动者外,谁也要去做半天礼拜。礼拜完后,自然又是祷告,又是杳经。这一种信神的强迫,祷告的叠来,以及校内校节细目的窒塞,想是在清朝末年曾进过教会学校的人,谁都晓得的事实,我在此地落得可以不说。

这种叩头虫似的学校生活,过上两月,一位解放的福音宣传者,竟从免费读书的候补牧师中间,揭起叛旗来了;原因是为了校长偏护厨子,竟被厨子殴打了学膳费全纳的不信教的学生。

学校风潮的发生,经过,和结局,大抵都是一样的;起始总是全体学生的罢课退校,中间是背盟者的出来复课,结果便是几个强硬者的开除。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在这一次的风潮里,我也算是强硬者的一个。

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九日

(选自郁达夫的散文《孤独者》有删减)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4.作者为什么说“我与他们之间的一条墙壁,自然也愈筑愈高了”,请简要概括原因。(4分) 15. 文章结尾说“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在这一次的风潮里,我也算是强硬者的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16. 作者为什么以“孤独者”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④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⑤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⑥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17.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18. 第④节画线句中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依次对应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的哪种态度? 19. 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第7篇:西安中学高三语文试卷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试卷

第I卷(9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倾 (zhà) 意 (yùn) (gōng)筹交错

B. (yǐ)逦 (kào)赏 咸 (yù)维新

C.错 (è) (fǔ)然 素 (mèi)平生

D.轻 (tiāo) 寒 (jìn) (xuān)赫一时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惊蜇 荟萃萃 煞费苦心 便宜从事

B.颤栗 翰林 潜移默化 毛遂自荐

C.脉络 揣摩 毁誉参半 家长里短

D.谙习 晦涩 巾帼英雄 毁家纾难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__________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妙作。

(2)学术上的问题应当由学者们自由地讨论解决,领导不要___________。

(3)这个厂的领导都很___________知识,也很器重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A.侵袭 干预 器重 B.侵蚀 干预 尊重

C.侵袭 干涉 尊重 D.侵蚀 干涉 器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 ,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 ,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 。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 ,各奔东西。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导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C.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

D.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6.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地一句是( )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_____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7.下面作家、作品等对应 的一项是( )

A.屈原 / 战国 / 《九章》 / 诗歌

周立波 / 《暴风骤雨》 / 郭全海 / 长篇小说

歌德 / 德国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书信体小说

B.柳宗元 / 唐代 / 永州八记 / 散文

曹禺 / 《日出》 / 陈白露 / 剧本

巴尔扎克 / 法国 / 《高老头》 / 长篇小说

C.马致远 / 元代 / 《天静沙·秋思》 / 散曲

赵树理 / 《小二黑结婚》 / 三仙姑 / 短篇小说

惠特曼 / 美国 / 《草叶集》 / 诗歌

D.吴承恩 / 清代 / 《儒林外史》 / 范进

郭沫若 / 《屈原》 / 婵娟 / 剧本

安徒生 / 丹麦 / 《海的女儿》 / 童话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8-9题。

小村

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叹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注:王民,臣民。 版籍,交租税。 论,看待。

8.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忽有村”写的是作者在茫茫水洲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小村庄。

B.“棘篱”句中“漫为门”说的是随便地、草草地留了一个门。

C.“野艇”指小船被弃置,“鸟翘”指船头翘起,犹如鸟雀翘起尾巴。

D.“嗟叹生计”句中的“此”指的是“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出了大水泛滥后的一片萧条景象。

B.第二联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姓的贫困生活,表现了山村的凄凉景象。

C.诗中用“寒”字描绘山鸡被冻的瑟缩可怜的样子,暗点季节已是深秋。

D.此诗描写自然、真实,议论、抒情并用,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10.对下面的诗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鸟

普希金

在遥远的异乡我恪守

家乡的古老的风俗;

在明媚的春天节日,

我放生了一只小鸟。

我心中感到无限欣慰;

为什么还要对上帝唠叨?

当我能把自由当作礼,

哪怕只送给一个生灵也好。

A.这首小诗文笔优美,立意精湛,蕴含了普希金对黑暗现实的控诉,笔法曲折含蓄。

B.在这首诗里,作者把对自由的热爱借“小鸟”这一常见生灵加以寄托,将这种情绪渲染得淋漓而又不失含蓄。

C.从表达方式来讲,首节重于描述,语调朴素平和,末节侧重抒情兼议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美好信念和强烈热爱。

D.开篇的“遥远的异乡”和“家乡”对比,我们也可以藉此认为这是一首抒怀乡情,以“小鸟”这一“自由形象”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由无比向往的抒情诗作。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上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繇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liè:标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四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手 为之请罪 书:书信

B. 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 不忠 佞谀:奸伪、奉承

D.勋奏 遣 绌:通“黜”,罢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以下13-1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3.①及重此事 ②刘曜欲推之

A.①又加上了这件事 ②刘曜想要查办他

B.①又加上了这件事 ②刘曜将陷害他

C.①又从重判了这一案子 ②刘曜将陷害他

D.①又从重判了这一案子 ②刘曜想要查办他

14.①勋无活分 ②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

A.①勋顽固不化

②然而刘曜已经私下里散布了鲍勋徇私情宽免孙邕的事

B.①勋顽固不化

②然而刘曜却秘密上表奏报了鲍勋私自宽免孙邕的事

C.①勋已经没有活命的指望了

②然而刘曜却秘密上表奏报了鲍勋私自宽免孙邕的事

D.①勋已经没有活命的指望了

②然而刘曜已经私下里散布了鲍勋徇私情宽免孙邕的事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帝即位前,鲍勋曾在东宫任职,那时他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他的请托,就更被他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他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鲍勋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得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求情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三、(12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20题。

基因图谱与人生宣判

1.日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不期而遇地撞到一起。

2.一则令人高兴,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继去年成功绘制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之后,他们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3.另一则令人悲伤,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被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停止对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

4.诚如人们时下习惯于用“双刃剑”来描述全球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样,基因技术发展,同样也未逃出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相互冲突的困局,而上述两则新闻,正是这一困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5.毫无疑问,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绘制,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如果说19世纪的科学家用元素周期表描述世界,为20世纪的科学革命铺平道路,那么现在的基因解码一定会在21世纪掀起生物和医药领域里的革命。

6.科学家已在着手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而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将因之而改变。人类将能以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来衡量人体的健康,毋须等到真正患病。

7.正因如此,有人担心,今后可能会发生因基因异常而歧视某人的现象。道德家们则更忧虑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所以,有科学家呼吁,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知道基因知识有哪些极限。毕竟,人不只是一堆基因那样简单,换句话说,人类绝非各种基因加起来的产物。基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与人体及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8.尽管人类已破解了基因图谱,但现在距离认识基因彼此之间的关系仍很遥远。人体内有1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有数万个基因,他们彼此间发生怎样的作用,产生怎样的结果,人类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

17.第四段中作者用“双刃剑”一词要描述的对象是( )

A.全球面临的诸多问题

B.发展中的基因技术

C.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的冲突

D.目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

18.第7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知道基因知识有哪些极限”的含义是( )

A.有关基因的知识是无限的,医生和公众不可能完全掌握。

B.有关基因的知识很丰富,有些没有必要让医生和公众掌握。

C.受客观条件限制,有些基因知识医生和公众永远也不可能了解。

D.教育医生和公众,有些基因知识的运用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等约束。

19.下列说法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已经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以往的治病方式将可能因之而改变。

B.和元素周期表一样,基因解码也将对新世纪的科学革命发挥巨大的作用。

C.人的社会属性较基因本身更重要,因为人类不是各种基因简单相加的产物。

D.目前道德学家担忧的是社会会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

2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 的一项是( )

A.如何避免基因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B.基因的检测与修补将会成为主要的医疗手段。

C.两个基因之间,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它有可能成为人类永久之谜。

D.与网络技术一样,在基因技术的发展中,也必然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新概念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欣赏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由得先想起一则画坛轶事——

相传三国时名画家曹不兴曾被孙权叫去画屏风,不小心墨水溅了一点在屏风上,为了掩盖其失误,他将墨点污迹画成苍蝇。孙权见了以为真是苍蝇,竟用手去弹它。

19世纪不少画家画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唯独列宾的处女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成为名画。他为了画这幅画,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共同生活了好几个月,仔细观察他们的外貌和行动,体验他们的心情,和他们一道走上了很长的拉纤的路。因而这幅画再现“像”,可谓绝伦。但,这不过是成功奠基石。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的人物是真人——

画家用晴朗的天空,金黄的沙滩,蓝色的伏尔加河这种浅淡的颜色作背景,将纤夫置放在画面中心作近景,而将船放在左边,这样便将观众注意力集中在纤夫身上。在松软的沙滩上,一个个纤夫都举步维艰,蹒跚地走着;这“举步维艰”,这“蹒跚”,又演绎了一个个纤夫自己的故事——

那位走在最后的,头低得连脸都看不见。中间的肺病患者两眼睁而不视,张口急促喘气,看来力不能支了。前面的两个大汉,疲乏飘忽的眼光,只能投射到眼前不远的地方。中间那位老纤夫的头发胡子都白了,想抽袋烟减轻身上的疲劳,也只能边拉纤边装烟,穿红衣服的老板,摊开两手站在那里,发现他们减慢了速度,似乎在喊叫。他哪管纤夫们刚爬上了一个斜坡,已经气尽力穷了呢!少年前面唯一壮实的汉子,额头上有被伏尔加风霜刻出的深深的皱纹。他戴军帽穿军靴,想必是个退伍兵,他为沙皇打过仗,可沙皇不会怜悯拉纤的退伍兵。少年纤夫居于画面中心,这是个聪明、漂亮的男孩儿,他穿着一件在挣扎中撕破胸襟的衣服,挂在胸前的十字架特别显眼。十字架,哦,父母把他托付给上帝了,可上帝不会怜悯拉纤的少年。少年胸前的十字架,抑或是对基督的讽刺?他不知道生活为什么这样折磨自己,只是用右手扣着、左手托着纤带,力图减轻纤带对胸口的勒痛……

面对着不朽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谙绘画艺术的人,连连啧叹“真像活人”;熟悉俄罗斯历史的教师,不由得联想起教科书上那段文字;大画家盖伊则喃喃自语“在这一张油画前,《最后的晚餐》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注]《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作,取材基督教《圣经》的故事。画面表现耶酥在被钉死的前夜与十二个门徒在一起的情景,对背叛基督教教义的尤太的神态表现得尤为逼真。

21.作者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为什么“不由得想起”曹不兴画屏风这则画坛轶闻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概括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的含义。(答案不超过35个字)(4分)

 

 

23.本文第6自然段反映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突出的艺术效果,请分条简要回答。(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熟悉俄罗斯历史的教师”的联想和“大画家盖伊”的评价?(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25.填写下面诗文中的上下句。(4分)

(1)秦违蹇叔,_______________,天奉我也。奉不可失,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固将愁苦而终穷。

(3)草木为之含悲,_______________

26.由“她、镜子”(或“男孩、玻璃窗、足球”)展开联想,写一段描述性文字。(不超过40字)(4分)

27.下面一段话有的地方有语法错误,有的地方用词不当,有的地方欠简明,请找出4处进行修改。(4分)

在粉饰一新的我校新落成的图书馆里,同学们排着长队等候办理图书借阅。图书馆的老师

① ② ③ ④

说:“我校图书馆阅览室,共有600个座位,可以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座无虚席。开放时间

⑤ ⑥ ⑦

由原来每天6小时顺延为8个小时。有这里,同学们将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⑧ ⑨

六、作文(60分)

28.以“冷和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 2.A 3.B 4.C 5.A 6.D 7.D 8.D 9.D 10.D

二、

11.A 12.B 13.A 14.C 15.D 16.B

三、

17.B 18.D 19.A 20.C

四、

21.因为作者在欣赏列宾油画时,首先感觉到的是画面的逼真,曹不兴的画正是以“像”令人叫绝,所以不由先想到这则画坛轶文。

22.画家真实再现了纤夫们拉纤形象的共同点,又表现了每个纤夫形象的特异处。

23.(1)人物形象逼真,各有特点。

(2)画面上的人物能激发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真实、形象的表现了纤夫们的艰辛和苦难。

24.教师的联想,说明列宾的油画形象的法映了历史和社会现实。盖伊的话,不仅肯定了这幅油画的艺术性,还认为它的思想性比《最后的晚餐》深刻,更具社会意义。

五、

25.(1)而以贪勤民,敌不可纵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3)风云因而变色

26.想象合理(2分) 描写生动(2分)

27.错误标号 修改

① 删去

④ “图书借阅”后加“手续”或“卡”、“证”

⑤ 删去“我校”

⑦ “虚无座席”改为“同时阅读”

⑧ “顺延”改为“延长”

⑨ “受到”改为“得到”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第8篇:高三语文周测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初生牛犊,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坑爹”行为引起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①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②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③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④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⑤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④③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三、语言运用(22分) 5.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5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告 示

各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配合。

学校办公室 2014年3月3日

6.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4年1月19日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语言简明,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中国尽管是一个大国,但人均国土面积很小,人均可用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更小。按道理应该非常节约土地才是。可是,__(1)__。为什么?因为土地太廉价,使用者太容易获得,拥有者也不太珍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征用农民的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给的补偿价格非常低,基本上是政府给多少就是多少,农民没有谈判资格和能力。土地廉价自然就会造成土地浪费。__(2)__?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产权不明晰。没有谁有足够动力和能力保护土地。第二,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物以稀为贵”这一原理作用的前提是市场机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反映的社会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中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中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选项B“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清贫的读书生活,此处合乎语境;选项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语义内涵不明中的望文生义;选项C“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是褒义词,此处褒贬误用;选项D“不通文墨”比喻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此处对象错配。

2、【答案】D 【解析】A项中“杜绝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为“杜绝再发生”。B项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C项搭配不当,应为“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

3、【答案】A 【解析】④承接前句“范例”如古巷、广场、高楼。③是对④所举范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融合”的意义。⑤中“让生活在„„”在内容上紧承④句中的“在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是具体阐释“融合”。②①做最后总结“古典与新潮融合,历史与人文嬗递与链接”的意义,从事理顺序上看,先“拥有”才能“感知”,故顺序是先②后①。所以选A。

4.(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4)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答案] 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校,已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从10月1日起,收发室将不再负责接收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6分。职能1分,现状1分,时间1分,要求1分,得体1分,语言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要注意题干要求“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对象是学生。语言要得体,根据微博的内容要概括出学校收发室的职能、现状,明确学校提出的时间、要求,语言要通顺。

6.[答案] “你校”改为“贵校”,“显著”改为“优秀”,“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5分,每找出并改对1处得1分,全对得5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秀”。“大作”是敬辞。“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时,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应用“垂青”。

7.[答案] (1)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3分)(2)为什么一个土地高度稀缺的国家土地会廉价呢?(3分,只答“土地为什么会廉价”给1分) [解析] 第一句前的“可是”表转折关系,所以填的内容应该和节约的内容相反。第二句前面说土地廉价,后面分析原因,所以填的句子应包含“土地廉价”,另外还应注意到最后一句的“物以稀为贵”。

8.[答案] 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决的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 9.(1)[答案] 描绘了梅花报春,大地复苏的景象。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冷蕊梅花数枝成一丛,争相竞放。(2分)冬去春来,本应使人感到无限美好,然而这并不能引起词人心灵的欢悦,相反却萌生出离愁与苦恨。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3分) [解析] “溪梅”两句用特写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信息——梅花的开放。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使人感到无限美好。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这两句的作用是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2)[答案] 下阕虚实相生,以虚衬实,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画楼深闭”这三句是想象,虚景实写,设想闺人独居深楼,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身体渐渐消瘦。“心期切处”三句是写实,写自己的无限凄凉、孤独,留着归去后向对方倾诉,与“画楼深闭”三句写家人的别恨形成对照。最后两句也是虚写,设想未来重逢,但重逢之喜犹似不能抵消离别之憾。(观点2分,结合下阕具体分析4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第9篇:高三语文IB试卷及答案

IB试卷(理科)

题号:0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杨载自幼博览群书,期待“应有声明达帝前”,但直到四十多岁才以布衣召为国史编修官。此诗为世人初到京师所作。②刘基,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是诗人,更是政治家。③殷,震动。

古人作诗,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借景明理,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不少于150字)

题号:0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从你美丽的流域

张晓风

1983年9月我受聘到香港去教半年书。临先前虽然是千头万绪,匆忙间仍跳上台北新公园的捐血车,想留下一点别时的礼物,可惜验血结果竟然说血红素不够,原来我还是一个“文弱女子”。跟抽血小姐抗辩了几句,不得要领,只好回家整理行囊扬“空”而去。

1984年2月合约期满,要离别的那段日子,才忽然发现自己爱这座危城有多深。窗前水波上黎明之际的海鸥,学校附近大树上聒噪的黄昏喜鹊,教室里为我唱惜别曲的学生,深夜里打电话问我冬衣够不够的友人„„爱这个城是因为它仍是一个中国人的城,爱它是因为爱云游此处的自己。

用什么方法来回报这个拥抱过的地方呢,这个我一心要向它感谢的土地?

我想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广告,有个人,拿着机器往大石头里钻,旁边一行英文字,意思说:“因为,钻石头是钻不出什么血来的——所以,请把你的血给我们一点。”

乍看之下,心里不觉一痛,难道我就是那石头吗?冷硬绝缘,没有血脉,没有体温,在钻探机下碎骨裂髓也找不出一丝殷红。不是的,我也有情的沃土和血的川原,但是我为什么不曾捐一次血呢?只因我是个“被拒绝捐血的人”,可是——也许可以再试一下,说不定香港标准松些,我就可以过关了。

用一口破英文和破广东话,我按着广告上的指示打电话去问红十字会,这类事如果问“老香港”应该更清楚,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只好自己去碰。

还有什么比血更好呢,如果你爱一块土地,如果你感激周围的关爱,如果你回顾岁月之际一心谢恩,如果你喜欢跟那块土地生活时的自己,留下一点血应该是最好的赠礼吧。

躺在捐血椅子上,心中有着偷渡成功的窃喜,原来香港不这么严,我通过了,多好的事,护士走来,为我打了麻醉针。他们真好,真体贴。我瞪着眼看血慢慢地流入血袋,多好看的殷红色,比火更红,比太阳更红,比酒更红,原来人体竟是这么美丽的流域啊! 想起余光中的那首《民歌》来了,舒服地躺在椅子上慢慢回味着多年前年轻人同声唱那首泪意的曲子: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的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0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多好的红海,相较之下人反而成了小岛,零散的寄居在红海的韵律里。 离开红十字会的时候,办事小组要我留地址。 “我明天就回台湾呢!”

谁又是真正有地址的人呢?谁不是时间的过客呢?

那一天,我会记得,1984年2月6日,告别我所爱的一个城,飞回我更爱的另一个城,别离是一袋血。那血为谁所获,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自己的收获。我感觉自己是一条流量丰沛的大河,可以布下世间最不需牵挂的天涯深情。(本文有删节)

1、文中所引余光中的《民歌》使用了8个“也听见”,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题号:01:

[答案要点]两诗的思想感情:杨诗初到京城虽然环境寂静落寞,诗中却表现了久冬逢春之时的欣喜心情;尽管自己仕途艰难,但希望就在眼前!“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惊喜之情,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声欢呼!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于进仕的满腔希望。

刘诗借景明理,富有理趣,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当勇敢顽强,难关终将过去。 艺术手法:同:都有所寄托,对比衬托。

异:扬诗借景抒情,刘诗借景明理。扬诗以静衬“黄鹂语”,极写欣喜。刘诗写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蛙鸣声,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之景,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各5分。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题号:02:

【参考答案】①通过反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声音融入到各个方面②形成情感线索,推进情感的发展③丰富了诗歌意象,构成诗歌的完整意象,突显诗歌主旨。 答出作用给3分,每点1分;表达流畅给1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抒发了作者的挚爱与感恩之情以及希望为他人奉献的大爱情怀②作者的真情与时代精神相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示了对自我、人生的深思,使得情感得以彰显和升华③采用富有哲理的句子,使得情与理获得高度统一④采用排比的句式,使得议论富有激情,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有缺陷或者没有联系文中内容的酌情扣分。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峡山寺 [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

峰,

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台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

1. 请你根据本文所传递的信息,推测作者的思想情志。(5分)

2. 本文题为“题峡山寺”,可具体写到峡山寺的却是寥寥,你怎么理解评价这样的文章写法? (5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赵丽华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我说过∶没有秘密的事物是黯淡的 但并不是说我由此就会变得很亮 它开着,它开过

当你千里迢迢、历经千难万险

找到他,对不起宝贝,他缓缓地说: 太好了,原来这么好,都不象是真的! 就枯萎了

1. 如果把诗中的“秘密”看作一个意象,那么,它的特征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做一解释。(5分)

2. 请你简要分析这首诗包含的哲理。(5分)

题号:01 1. 从文章的对峡山寺的美妙之处一笔带过,而侧着点出此处的缺点,并以其它景点的缺陷陪衬,意在强调这些美景是大家都不怀疑的,但是它们都有缺陷。这个意思实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人间求全责备之弊的物化反应。而作者的思考又不是一己之私的,他把看山的眼光与方法与交友择人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境界更高一层。可见,作者内心中时时想着国家,想为国出力,想使天下有才人都得到重用,都能有用武之地,也许他自己曾受到求全之害,也许他看出了现实中选人用人之弊,可见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报国志的人。(5分)

2. 文无定法。此文选材用材根据文章主旨需要而定,此文的旨意不在颂山之奇特美好而是借山之不足言看人用人之理,谈治国之道,故落笔重点不在写山之美景。况且,文章采取避熟就生,开拓新意的构思方法,以侧面交代峡山寺的有名,以“有以然也”加以肯定,是对这座名山的肯定,既然是“有名”,那么知道者必然众多,避开这众所周知之处,另辟蹊径,写其“不足”之处,另具一副独到的眼光。(5分)

题号:02 1.它是处在暗处的,不会轻易被人知晓;它是美丽的,像花朵一样有自身的形象;它暗藏着事物的奥秘被人追索;它的生命因被解而纯洁;它永远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中。(说出3点即可得5分)

2. 这首诗以“秘密”作为绾合全诗的意象,以奇特的构思诠释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们对未知的东西的兴趣和追求,总是美好的,就像花儿一样;有了这个追求,生活就会多彩;但是,也并不是说你一旦破解了秘密,你就拥有了一切;并且,秘密一旦有了答案,它也便失去这种色彩。破解“秘密”的过程是漫长的,享受破解之后的幸福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只满足于一时的或一个“秘密”的破解,而不去发现又一个秘密,我们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就如枯萎的花。这就是生活的哲理。(5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有 若

[南宋]洪迈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①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

《孟子》称:‚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诋也。《论语》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载有子闻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且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靠近毕宿,就会滂沱大雨。毕,二十八星宿之一。

(1)指出作者认为《史记》关于有若的记载失实的依据。(6分)

(2)本文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分析。(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陈毓

谷雨前后,便是打野鸡的好季节。

在寂静的山坳里、坡梁上,野鸡的叫声此起彼伏,把山里的春天叫得格外美丽。

这时的母野鸡却格外少见。老猎人说,母野鸡在产卵、在孵蛋。而这孵蛋,必须在秘 密状态下进行。因为公野鸡一旦发现母野鸡,就会驱赶母野鸡,并一一啄破被孵得温热的 蛋。

整个春天,老猎人走向山里的脚步总会时时撞破深草丛中那些一心一意孵卵的母雉。它们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疾逃离,且千方百计地将猎人引向远离窝巢的地方。母爱使它们变得又勇敢又聪明。而视整个群山为自家庄园的猎人,在春天里是不打母野鸡的。

这便为雉诱提供了可能。

雉诱的来历颇复杂。先要找回当年的雉蛋,带回家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化后,从中挑 出小母雉,经过一年的驯化后,那只最伶俐、和猎人最默契的小母雉便在来年谷雨前后被 老猎人带着‚出猎‛了。

雉诱的出现无疑是山梁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山梁上迅速响起一片‚关关雎雎‛之声。

随着更多公雉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几乎所有的公雉发现,呼唤它们的原来是同一只母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公雉们为了爱情的争斗开始了。

先是歌舞,在一片祥和之中杀机暗藏。

公雉们翩翩起舞。它们五彩斑斓的长翎在空中盘旋交错,在阳光下闪动着彩虹般美丽的光彩。似乎连公雉它们自己也分不出它们谁高谁低。在争夺异性的前夕,它们一改刚才的美丽优雅,一个个剑拔弩张,睚眦必报。好斗的公鸡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它们勇猛、顽强、即使鲜血淋漓,成为祭献在爱情高台前的牺牲品也在所不惜。

在公雉们酣斗之际,隐藏在树丛中的猎人轻轻摘下身边的一片树叶,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那只站在高处观战的雉诱便顺着草丛快速跑回,一头钻进猎人的袄襟里去了。

猎人扶起他乌黑的长管猎枪。枪膛里装满了发烫的绿豆,只要一声枪响,便会有成片的公雉永远地垂下它们高傲的翅膀。它们渴望爱情的胸膛里便装满了世界上最圆的豆子。往往,老猎人会打下上百只公雉。而侥幸活下来的公雉,便把这道山梁当作记忆中永远的伤心地,今生今世,不再回来。

在换过两三个山头之后,这只雉诱便再也吸引不来成群的公雉了。于是,这只雉诱便算完成了它的使命。老猎人就要重新培养新的稚诱。而那只失去吸引力的雉诱,就像是一个出卖了同类而负罪深深的叛徒。

据说,它会选择一个阴雨天悄然离去。据说它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⑴文章结尾处为何两次写到“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4分) ⑵雉诱的悲剧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见解。(6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6分)

①认为《史记》记载关于有若的事近于迷信,不可能是孔子的话语。 ②根据《孟子》、《论语》和《檀弓》等经典的有关记载。 ③后人传承的是道,不会因为行貌相似而拜师。 每点2分,共6分。 (2)(4分)

①运用不同的句式,或反问,或感叹,有力反驳《史记》有关记载的谬误。 ②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来证明,使论述严谨有力、具有说服力。 答出1点,给2分;共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4分)①通过反复写‚雨后的山梁‛,渲染了感伤的氛围,烘托了雉诱悲剧的形象;② ‚感伤的脚印‛简练地塑造了母雉无奈、悲伤的形象;③母雉的‚一串感伤的脚印‛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引发读者对‚谁是母雉悲剧的制造者‛这一问题的深深的思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满分。) (2)(6分)【示例1】雉诱的悲剧命运源于忘记了自己也是一只雉,它利用同类的情感出卖同类,将自己推向了孤独悲剧的境地。‚雉诱‛这一形象启示我们,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否则就会沦落到可悲的境地。

【示例2】雉诱从小受到猎人的驯养,猎人利用它引来野公雉以便猎杀它们,从而将雉诱推向‚害人者‛的境地,只能在失去利用价值后感伤地离开。这不禁让人对稚诱产生一丝同情。稚诱‚害人者‛的角色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它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可悲的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该反思自己对动物的行为。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获麟解

唐 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1)作者以麟为喻,感慨遥深,请说说你的理解。 (2)赏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垂 钓

木斧

岁月滔滔地流去 积成烟波浩渺的湖 那湖中泛起波影 谁能一网收尽?

我坐在湖边垂钓 钓钩上挂着兴趣

让它到波光闪闪的湖中去吧 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

突然钓起一节童年的笑声 笑声扬着荒唐的韵味 可怜那羞红的脸蛋 找不到胡须的遮蔽

愈来愈浓的兴趣 拖住了我的钓勾 我一古脑儿落入湖中 全身浸透了记忆

不甘心消逝,我 等着,等着机会 等着明天的我 又来湖边垂钓

到那个时候 我已化为记忆、 我将沿着钓勾 再爬回岸上去

(1)诗歌最后两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请赏析此诗以“垂钓”为题的妙处。(6分)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麟在文中比喻旷世之人才;麟不为人知,比喻人才得不到执政者的赏识。(2分)人不知麟,以为不祥,这是谴责统治者不识人才,不用人才的过错;麟不待圣人而出,被视为不祥,这是提醒有才识之士要择明君而为之用。(2分)

(2)文章以“祥”与“不祥”的反复变化为线索,一正一反,再一正一反,结构严谨。(2分)先言人“皆知其为祥”,为下文之映衬;接着,一“然”字使文意大转折,阐述麟与别的动物的区别,正因为麟不可知,所以“谓之不祥也亦宜”;接着又一转,指出只有圣人方能知麟,麟“不为不祥”;最后,由“祥”再说到“不祥”,麟不待圣人而出现,“谓之不祥也亦宜”。(4分)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诗人不甘心美好的回忆随时间流散,他小心翼翼、如数家珍地将生活的闪光点“贮藏”。“等着机会,等着明天的我,又来湖边垂钓”。那时,今天不慎跌入湖中的“我”便“化为记忆”,为记载着岁月的“湖”又增添一抹灵动的羞涩之味。我将继续通过对垂钓之乐的体验,寻觅童年的足迹,情感真挚动人。(4分) (2)①题为“垂钓”,并非抒写钓鱼本身,而是垂钓之趣勾起了诗人对洋溢着童稚欢欣的往事的回忆。以“垂钓”写回忆,童真意味盎然纸上。(2分)②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水的往事融汇成广阔深邃的湖,“湖”的意象是童年记忆的化身,在记忆的湖边希望钓起“一串记忆”。(2分)③以“垂钓”为线,形成情感的波澜。先尝试伸向湖中,“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童年的往事令人感到惬意美妙;回忆拖住了“钓勾”,使诗人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忘情之下,竟“一古脑儿落入湖中”;“不甘心消逝”,等着明天再来湖边垂钓。(2分)

上一篇:工程安全生产负责制度下一篇:合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