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联

2023-05-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对联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对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

5、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7、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8、于谦

(1)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29、陆游

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第2篇:描写中国古代人物的对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诗里有画,画里有诗”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四句对联分别说的是谁?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上联是指苏家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下联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

歌颂古代名人对联

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

歌颂晏殊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另作:人间疾苦)

歌颂杜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歌颂蒲松龄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歌颂诸葛亮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歌颂苏洵 苏轼 苏辙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歌颂司马迁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歌颂孔子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歌颂屈原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歌颂诸葛亮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歌颂诸葛亮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歌颂韩愈

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歌颂韩愈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歌颂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歌颂文天祥

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

歌颂文天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歌颂辛弃疾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歌颂项羽、勾践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歌颂司马迁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歌颂陶渊明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歌颂汤显祖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歌颂李清照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歌颂 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歌颂李白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歌颂杜甫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歌颂杜甫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歌颂白居易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歌颂白居易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歌颂韩信。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歌颂王昭君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歌颂诸葛亮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歌颂陆游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歌颂鲁迅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杨瑀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高刚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未必串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明〕徐渭题青藤书室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明〕左光斗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是何意态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惊

〔明〕杨继盛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明〕王百谷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明〕祝枝山

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识误称高

〔明〕陈继儒

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明〕冯梦龙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明〕王时敏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明〕普荷禅师题昆明筇竹寺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清凉

〔明〕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寺小方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少作书生,未见长堂入室 老为庙祝,粗知扫地焚香

〔明〕李贽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明〕史可法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明〕史可法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明〕王夫之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何处更着点尘 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少佳趣

〔清〕朱彝尊题桂园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清〕金圣叹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王梦楼赠蒋士铨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如

〔清〕梁书同

天气乍晴花满树 人家久住燕双飞

〔清〕梁书同

耽文艺如嗜欲 经古人为明曹

〔清〕石涛

菊花潭里人同寿 扬子江头海不波

〔清〕阮元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清〕阮元题浙江贡院

精神到处文章在 学问深时意气平

〔清〕石韫玉

种树乐培佳子弟 拥书权拜小诸侯

〔清〕沈德潜

澄江静如练 长啸气若兰

〔清〕李世卓

人世难逢开口笑 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王文治题戏台

古迹虽陈犹在目 春风相遇不知年 〔清〕王文治

慷慨谈世事 卓荦观群书

〔清〕齐彦槐

月白风清其有意 斗量车载已无名

〔清〕许宗彦自挽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清〕刘熙载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清〕冯煦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刘金门题济南大明湖

九顶云霞披雾出 三峨风雨过江来

〔清〕袁之秘题乐山凌云寺

舣舟碧山麓,月出山之颠 夕曛犹在照,凉辉忽满前

〔清〕金武祥

金石长不朽 丹青本无双

〔清〕李瑞清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友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清〕顾复初题杜甫草堂

红友忧分贤圣品 绿卿看长子孙枝

〔清〕邓石如

旧书细谈犹多味 佳客能来不费招 〔清〕黄钺

游者当知山所向 静时犹有水能听

〔清〕何绍基题鼓山星聚堂

西山载酒云生屐 南浦寻梅雪满舟

〔清〕何绍基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题成都望江楼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清〕张廷济

碧露新滋三秀草 紫云长护九如松

〔清〕张廷济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高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称悲

〔清〕纪昀挽朱笥河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清〕康熙挽郑成功 奇松诡石天然净 涧草山花自在芳

〔清〕乾隆

遗失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

〔清〕吴步韩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 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 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清〕郑燮六十自寿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丁高僧近斗茶

〔清〕郑燮题茶馆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清〕郑燮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 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手登临。趁蟹屿螺洲,梳 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壈想汉习楼船,唐 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 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题昆明滇池大观楼

几层楼独撑东西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 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 了春闺宝镜。楷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 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 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 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 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清〕钟云舫题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

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

〔清〕洪秀全

翼德威明,鄙阿瞒如小儿,能视豫州同骨肉 王陵忠义,弃项羽如敝屣,独知刘季是英雄

〔清〕石达开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愿豪杰,还我河山 〔清〕石达开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清〕石达开题理发店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清〕冯云山

南浦绿波,西山气爽 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清〕李棠阶题昆明西山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 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良人

〔清〕李秀成

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清〕钱泮题昆明华亭寺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清〕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朗月照人如鉴临水 时雨润物自叶流根

〔清〕林则徐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六载回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清〕林则徐挽关天培

我已家风负梅鹤 天教处士领湖山 〔清〕林则徐题杭州西湖巢居阁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闲书

〔清〕林则徐

为政若作真书,锦密无间 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清〕程恩泽赠林则徐

万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复见黄河清

〔清〕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

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

〔清〕左宗棠题汉口湖南会馆

秋风古道题诗瘦 落日平原纵马豪

〔清〕刘可毅赠某君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梁章钜题苏州沧浪亭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清〕梁章钜赠余小霞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隔秋水一湖,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 共明月千里,记夜醉长沙,晓浮湘水,相逢好话家山

〔清〕陶澍题汉口长沙会馆

时御天风跨鸾凤 或入碧海掣鲸鱼

〔清〕康有为

灵石一千尺 天花百亿年 〔清〕康有为处题书室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廓犹是,人民已非

〔清〕康有为题开封登龙亭

一鹗忽翔万云怒 群虬相奋孤剑鸣

〔清〕谭嗣同赠黎贵逊

此是盛游,同气仰为贤知列 异时文集,相期长在天地间

〔清〕谭嗣同赠吴筱山

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漫引 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 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清〕唐才常挽谭嗣同

双桥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清〕刘光第题峨眉清音阁

骐骥思千里 鹪鹩老一枝

〔清〕翁同龢

地亦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清〕沈葆桢题杜甫草堂

壮志难磨,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闲情自遣,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清〕黄遵宪题画艇

第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清〕范池世题支云塔山门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来玉笛到三更

〔清〕俞樾题杭州三潭印月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清〕俞樾自题俞楼

刊石惟余西汉文字 行歌好约高旭酒徒

吴昌硕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孙中山挽秋瑾

从生平等 一切有情

孙中山题鼎湖山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孙中山赠黄兴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去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秋水为神玉为骨 词源如海笔如椽

黄兴赠汤增璧

白眼观天下 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赠冯心侠

乱世才难用 先生老未归

章炳麟挽刘人熙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 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 寿祝疆无

章炳麟为慈禧太后戏作一寿联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锷赠小凤仙 国民赖松有人格, 英雄无命亦天心。

梁启超挽蔡锷

愿闻第一义 为洗千劫非

严复题讲经堂

两三竿竹皆秋色 千万叠山有雨容

林纾

荷风送香气 松月生夜凉

于右任书

种树如培佳子弟 卜居恰对好湖山

马君武

但哦松树当今事 愿与梅花结后缘

杨度

(二)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毛泽东题延安新市场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毛泽东挽续范亭

深山隐高士 盛世期新民

刘少奇赠名医盛多贤

先抓吃穿用 实现家轻重

周恩来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杜甫草堂 旋乾转坤移山倒海 济人利物震古铄今

董必武题厦门集美鳌园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题南湖

和平大业犹赊,贤芝正赖,何竟中道损弃,碧血长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山在地尽含悲

宋庆龄挽四·八烈士

漫空竹翠扶山住 数点梅花补屋疏

沈钧儒题杭州西湖补梅庵

广学甄微敬咏其德 揽英接秀隆构厥基

李济深题集美鳌园

广东是现代史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天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 至太平崛起,类皆孵育萌兴无斯;先生挺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 先,涤新陶旧,揭民族大义,矻然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心,拆以青 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算帐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 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而来;吾党适丁其会,丧换我建国山斗,云凄海 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 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厥成大业慰英灵

李大钊挽孙中山

铁肓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灵杜甫诗句题于成都杜甫草堂

五十载崎岖世路,献身革命,尽瘁斯民,海内瀛寰,同饮气节;两次长 征凡七载;流亡异域,若经十度春秋,反动阴谋空画饼,纵几处羁囚,壮怀 尤烈;方期延东堤边,宏抒国事,天丧巨才无可赎,旷古艰难遗后死

二十年忧患旧交,同学苏京,并肩北伐,南昌广州,共举义旗;一朝分 手隔重洋,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痕陷身;喜今番出狱,久别 再逢,孰意黑茶山上,飞殒长星;我哭故人成长诀,普天涕泪失英雄

聂荣臻挽叶挺

寿比肖伯纳 功追高尔基

叶挺贺郭沫若五十大寿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

痛吾父幼小困空厄,尝备炎凉,劬芝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 易箦呼儿难眠目

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面北, 誓歼倭寇奠先灵

罗炳辉挽父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赠王汉权

松间明大长如此 耳外浮云何足论

吉鸿昌书于一九三一年

政府卫队,保卫政府,乃是义务 人民护兵,爱护人民,愿为本份

彭雪枫书于一九四四年

十载英名宜自慰 一腔热血岂徒流

俞作豫自挽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录《离骚》悬于书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录何瓦琴句赠瞿秋白

民族主义历元清鼎革,始达完全,如神有知,稍解生前遗恨 圣湖风景得祠墓点缀,差不寂寞,兹地之胜,允宜庙貌重新 蔡元培题杭州西湖岳王祠

海内共知徐孺子 前身应是九方皋

章士钊赠徐悲鸿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一代英雄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买书

郁达夫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寻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郁达夫挽徐志摩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叶圣陶为某抗属写的春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

白马秋风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

古洞常临光照耀 苍岩时有凤来仪 徐悲鸿题四川灌县天师洞

书中岂有黄金屋 海上长存天一楼

胡乔木题天一阁藏书楼

尊前订就千秋业 堂下罗生十种花

叶恭绰

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 缥绁蒙冤囹圄损命重重惨痛绝人寰

陆定一挽杨潮

乌云迷漫惊奇案,唯罪唯功,青史无情得公论 采翰尽奔警世情,任劳任怨,黄泉闻报慰英魂

肖克、蹇先佛挽邓拓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赵朴初题岳飞墓

慨曩日烽火弥天,毓物培材,在危难中坚持下去 喜今兹楼台如画,移花补竹,从废墟里创建起来

虞愚题厦门集美鳌园

万里春风抒壮志 百年美梦入长征

姚雪恨

话尽燕山,沉诗冤海 胸怀日月,遗惠生民

吴作人挽邓拓

世界大同兼施博爱 人间郅治选贤举能

林散之

警座文章传四海 新民德业播千秋

俞平伯挽茅盾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 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抗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 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张伯驹挽陈毅

第3篇:中国古代诙谐对联的语言艺术

对联是中国的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但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而且句式工整词语华丽,因此倍受文人和百姓喜欢。它不但可以在节假日增加节日气氛,还可以在婚丧事件中表达人们的心情。它不但可以在商业活动中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成为文人茶余饭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所以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形式主要分正对、反对、流水对,不过我喜欢一种诙谐对联的形式,这种形式一般是文人茶余饭后聊以自娱的形式,读后不但让人捧腹而且可以益智,是古今文人喜欢的一种活动。因而历史上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了文坛一笔不小的财富。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创作特点和技巧,对联也一样,尤其是诙谐对联就更需要技巧了,下边我就介绍几种技巧供大家学习和欣赏。

一、

析字,析字包括拼字和拆字两种。拼是

二人土上坐; 合零为整。比如:

一月日边明。

这副对联相传是金章宗所出,李妃所对,从联中所对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和一个“土”,合起来就是“坐”字,一个“月”字和一个“日”字合起来是一个“明”字。这样的形式就是拼字。拆字是化整为零,再比如:

踏破磊桥三板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上联是把“磊”字分成了三个“石”字,下联是把“出”字拆成了两个山字。这种形式就是拆字。这种对联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多找一些这样的例子。

二、

绕口,把两个音近的字放在同一联内交

错反复,读起来搅舌头象绕口令,就叫绕口。比如: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上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楼、流、音近;井、影,音近的两组字在上下联反复交替,读快了楼与流,井与影更容易搅扰,因此也更为有趣。

三、双关,用一个词同时关顾两个以上不同的事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叫双关。比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鲁肃)、帆快(樊哙)、笛清(狄青)、箫和(萧何)。鲁肃和萧何是文官,樊哙与狄青是武将。传这副对联的作者是一文一武。上联是武将所出,意思是说文不如武,下联是文官对的,意思是说武不如文。

三、

譬喻,譬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

物与甲物有某些相似处来用乙物来比喻甲物。有明喻有暗喻之说。比如:

宝塔七层,高举金鞭对白日;

长城万里,侧生牙齿啃金鞭。

这幅对联据说是冯梦龙所作,这里高举金鞭比喻宝塔,侧生牙齿比喻长城。两联就是两个暗喻,甚至都没用一个是、似、如这样的词句。

四、

假称,故意把要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

自己的口吻说出来,妙趣横生。比如:

公公问,谁在放炮;

婆婆答,他们过年。

一九四五年春节出现于湖南一个土地庙的对联。是用土地爷和土地奶奶的对话的形式来写的,炮是爆竹,他们是指土豪劣绅。全联生动的表现了穷苦百姓在过年时的凄凉景象和他们的不满,读来饶有风趣。

五、

往返,就是上下联,每一句都是正着 反着念都是一样的。比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天然居是一个酒店,大佛寺是正定的一个寺庙。这副联就是正反都可以的典型的佳作。

这种技巧还有很多,因为篇幅关系不在这里多说了,其实最主要还是多读书,积累知识。不但要学习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最好还要多读相声、笑话之类的通俗文学,只要多看多些,肯定能写出绝妙的诙谐对联。下面我把我这些年积累的诙谐对联的一部分刊登在此供大家欣赏。

1、猫上茅屋,风吹毛动猫不动;

狐游湖水,浪打胡浮狐不浮。

2、河上荷花和尚采去何人戴;

道旁稻草盗贼偷来到处栽。

3、登盘山,烧盘香,盘旋数日;

下热河,喝热水,热闹几天。

4、狗行雪地梅花五;

鸡踏霜桥竹叶三。

5、新城何日旧;

热河几时凉。

6、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

城中白塔,有如玉钻钻天。

7、笔架山真如笔架;

棋盘坨胜似棋盘。

8、风吹荷叶如卷饼;

浪打菱角疙瘩汤。

9,一把天蓝伞;

六味地黄丸。

10,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当用小柴胡。

1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12、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出有门,入有门,借找无门。

13、难过年,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怕死人,人怕死,人人怕死人人死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小时爱搞恶作剧,有一次他把砖墙挖了一个深洞养家雀。此事被石先生发觉后,将家雀摔死,又送回洞内,用砖头堵好,并在墙上书了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知是石先生干的,一气之下续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个玩笑开得过了头,石先生大为恼怒,拿了戒尺责问他,但他能言善辨,石先生只好放下戒尺,长„嗯‟一声作罢了。

清朝咸丰年间,广西象州才子高则诚,六岁就善对对子。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知其敏,见其于桌旁偷食,便出一上联道:

小儿不识道理上桌偷食;

高则诚听罢,立即对出下联:

村人有甚文章中场出对。

弄得客人非常难堪。

一次,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中午时分,来到尼奄斗母宫。众女尼忙捧来文房四宝,恭请君臣题字留诗。乾隆留下墨宝后,该纪晓岚了。他看着这帮俊俏的女尼,想起外边有关该奄女尼不守清规的流言,于是写下一联:

一笔直通; 两扇敞开。

此联一出,女尼们面露愠色。乾隆见了正欲制止,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加上几个字,把这一联变成:

一笔直通西天路;

两扇敞开大千门。

这一下意境全变,君臣都松了一口气,女尼们也恢复了她们的笑容。异常尴尬的局面,变成了轻松愉快的笑声。大家无不为纪晓岚的敏捷才思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而叹服。

纪晓岚有一次跟乾隆皇帝巡视到了一个县。这个姓乌的县官早就听说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想亲自试一下,就出了个刁钻的上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纪晓岚思虑片刻,便从容对道:

龟有雌雄总姓乌。

上下联倒嵌“老鼠”、“乌龟”,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彼此皆出言不逊,实在有失体面。但就对句本身而言,倒也对仗工整,颇具巧思。

据传,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曾爆发了一场妙联之战。在一次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联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为罪,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先说。”周瑜开口念道: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丑;

诸葛亮知道周瑜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黄阿丑长得丑,便立刻回应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作,终因有言在先,只好作罢。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大喜,所谓一团恩爱从天降,万种情怀得自由也。而新婚之夜的谐趣联,更吸引人。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上联是新娘出的,联中的“雨”是双关语,不雨,既有含羞“不语”之意,亦是不行房事,对出下联,联中霜字亦是双关语,“成霜”者,“成双”也。相传此联为秦观和苏小妹所作。

某新娘巧对新郎的联语也颇有趣:

十八年前不谋面; 二三更后便知心。

新郎说十八年不曾见面,一朝忽做夫妻,人本生疏,新娘巧对的下联,言新婚当晚,短时间便会亲密无间。其语也谐,其意也真,把新婚之夜一对新人的骄也羞也惊也喜也心心相印都概而括之。 一点一滴,当思来处不易;

半推半就,恒念物力维艰。

某人结婚,友人以此联相贺。此联巧改了清人朱柏庐《朱子家训》中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十分诙谐,那就是,“鸳鸯交颈同戏秋水,鸾凤贴心共度春风”。

但在新婚之夜,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有一妙龄女子被迫嫁一老翁,心中不乐,于是便见了趣对:

白日堂中,白发老翁,老皮老肉老骨硬,呸!你还不滚下去,哼哼,今生无姻;

红罗帐里,红粉佳人,细腿细腰细骨软,嘿!我还就迎上来,嘻嘻,前世有缘。

郭沫若小时候偷桃子吃,被老师发现。老师对学生训斥之后说:“我出一上联,谁能对出下联,可以免罚。”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马上写出了下联: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老师看了很满意,免了他的处罚。

旧时,浙江提举(官名)花某去看望老友。老友是个学官先生。见面时,花某戏言,问老友:

鸡卵和鸭卵同窝,鸡卵先生,鸭卵先生? 学官先生是个文人,听得出朋友在用“鸡卵、鸭卵”嘲讽他,便随即对道:

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蹄举”谐音“提举”。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输给谁。

在一所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一个周末的夜晚,一位姓杨的和一位姓薛的同学出联应对,相互嬉戏。姓杨的的吟道:

烈日当空,化开老雪;

薛姓的也不甘示弱,立即对道:

寒风袭圈,冻死小羊。

“雪”与“薛”,“羊”与“杨”均为谐音,两者巧借谐音表达了相互戏谑之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这类文字游戏能调节精神生活,增添乐趣,引来欢愉的笑声。

[古联绝对]

闲时与古联对之.....

一、

上联:白塔街 黄铁匠 生红炉 烧黑炭 冒青烟 闪蓝光 淬紫铁 坐北朝南打东西; [古联] 下联:张家口 李屠夫 架金锅 煮江水 出云雾 揭木盖 杀公猪 忙前顾后理短长。 [我对]

二、

上联:岑溪山水今奚在; [古联] 下联:故诗文言古寺存。 [我对]

三、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古联] 下联:迎月寺,迎月祀,迎月寺中迎月祀,月寺万年,月祀万年。[我对]

四、

上联:入口苦,苦入口,口口吃苦入口苦;[我对] 下联: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古联]

五、 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古联] 下联:婀娜姐妹如嫦娥。[我对]

难联绝对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於奇巧,使人难以应对,於是便成了 难对,有的虽已有应对,但有的至今仍是绝对,没有下联。

难联后对

(古)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侣)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今)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

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子育儿孙 注解:

四川泸州白塔街,从前有个铁匠铺,由一姓黄的铁匠掌炉, 有人以黄铁匠打铁为题,撰了上联,一直无人对出下联,直到网友 Gang 对出下联。

上联: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联: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注解:

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 特地到钱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上联, 下联一直无人对出,直至网友 Gang 对出下联。

绝对待对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第一个是解除的「解」,第二个是姓「解」,第三个是解元的「解」。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页风篷,下九江。

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

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

说明:

广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联

上联:

岑溪山水今奚在

------------------

说明:

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如下上联:

上联:

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

说明:

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上联: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

说明:

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

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锡禹

------------------

说明:

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上联: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

说明:

苏东坡主政杭州时,某日与友人携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 一把锡壶给东坡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席间又人触景生情,当即撰出下联,请东坡对上联,东坡一时语塞:

下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

说明: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

上联: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

说明: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

上联: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

说明:

清同光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上联:

上联: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

说明: 清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上联中黔字,乌字,两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 然而地处我国最南端的贵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这是为什么?面对这样一句上联,要求工稳的答对非常不易。

上联: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

------------------

说明:

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少年时乘船离开江州(今九江)赴苏杭出游, 船家素闻其为当地才子,吟一上联欲试其才气,黄沉思再叁,终不能对:

上联:

驾一叶扁舟,荡两只桨,支叁片篷,乘四面风,载

五、位客,过七里滩, 到八里湖已十里

------------------

说明:

宋神宗时,名相王安石曾有叁难苏东坡之故事,其中第叁难是出了叁句上联求偶。 面对王安石所出叁句上联,苏东坡虽是奇才,寻思良久终不能成对。

第一联: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出联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两次立春,故有此上联。

第二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叁里半

苏州金阊门外到虎丘山下这段长七里的路,当地人称之为“山塘”, 中间有个地名叫半塘。

第叁联:

铁 城西,金玉银山叁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古名铁 城临长江,有金山、银山(亦名焦山)和玉山 (有名北固山),山上有佛殿僧房。

------------------

说明:

广东郁南县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曾出一上联,连用两个地名: 长安、东安,两个人名:潘安、谢安,最後两句用《论语》中孔子的名言, 十分贴切,可惜直到今天还是绝对。她又出一下联求上联,也无人能对:

上联:

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下联:

蜂巢蜂树结,风吹枫叶掩枫门。

------------------

说明:

这副上联来历不详,其中每一个字的部首坎入五行。 上联: 烟锁池塘柳

投巨炮为例:找一个平坦的地方,巨炮造好以后左击鼠标点他,一直点着它移动到修复键(就是“改锥”,或者用旁边的$_$也可以)移动到那以后,松一下左键,再点这两个键其中一个,再往地图平面上移,瞬间点右键,就行了…… 要求:动作要快,熟练才行…… 多按照我说的做几遍,就行了,我也是别人教的才学会了,相信你比我我更聪明! 补充:你说的“强行建建筑物”就是所谓的“空投”,这能在共和国之辉,1.0的版本上使用,在尤里的复仇上不能,谢谢!

第4篇:古代廉政对联36副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 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1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2

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 清•四川蓬溪县令泮先珍自署衙堂联3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自题挂于厅堂的对联5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6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 清•周凤楞再题学款经理处联7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 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8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 明•袁崇焕联9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 古格言联10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1

---- 清•纪昀联11

百里才疏勤补拙; 一官俸薄俭能廉。

---- 清•姚步瀛撰联12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13

慈惠戒优容,总在诚心行实政;

利名都摆脱,本来廉吏即真儒。

---- 清•姚步瀛撰联14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 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 柳州侯祠联15

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

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

----杭州西湖岳墓联16

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 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大堂自题联17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为海宁县谯楼题联18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 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清河北乐亭知县忤墉大堂自警联19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比真父,母比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清无锡知县武承漠大堂自题联20 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 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明代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各州县联21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内乡县衙的三堂联22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包公祠联23 一颗赤心悬日月,

2

两张铁面斥奸邪。

----包公祠联24 铁面扬威到处佞谄匿迹,

金鞭耀武随时良善扬眉。

----包公祠联25 政惟求于民便,

事皆可与人言。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为荆州府治所题联26 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

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

----明代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各驿站联27 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

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

----清代康熙河南知县孙子昶县衙大门联28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古人讥讽贪官联29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30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清余小霞任三防主簿题联31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32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范,十分廉明。 横批:福荫百姓。

----古时某官员自题联33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苦煞万民。

----古人讥讽贪官联34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代徐州知府张鼎励志联35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3

----明洪武淮安府署黄庭坚所书御制戒石铭联36 4

第5篇:赞美古代廉洁清官的对联

历代清官为官清正,大义凛然,具有感人至深的人格力量。有的对联佳作是对他们的褒扬,有的对联佳作是他们创作和留下的精华,这些都是他们高尚人格的反映,光彩照人,流传千秋,回味无穷。

南宋余玠,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他到任后,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横批“靠实功夫”。这是一副对联,这是一篇用文字叙述的简洁明了的就职演说。强调为官一任,责任重大,非同儿戏,不敢掉以轻心。苦干十年,争取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明代况钟,字伯津,江西靖安人。任苏州知府十三年,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勤于吏治,廉洁奉公。上任以后,清理积案,平反冤狱,除暴安良,深受百姓爱戴,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死于苏州任上,归葬靖安故里。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墓后的清风亭上镌刻了一副对联: 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 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两句对联,两句疑问,读后发人深思。

清朝嘉靖年间有位清官藩司参议钱显,他在任上时,令所属官衙都要贴上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告诫官员人格与贿赂是不可兼得的,鬼神和民众是无法欺骗的,下联告诉官员对民宽爱,民敬官员,鬼神保佑,官运长久。

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羞耻观念常挂于心,藉以自律,藉以警世。

清代余小霞为官清正,深受人民敬仰。他的诗写得好,对联也写得很不错。他任三防主簿时的在衙门里撰写了一副对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珍惜官位的来之不易,珍惜民众期盼之情的难得,应勤政爱民,做到问心无愧。他还为桂林知府的仪门撰写了一副对联: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告诫官民知法守法,莫作非分之想。表明心迹,不存苟且之心。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一副流传久远的对联: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太守忠于职守,严于律己,谨慎行使手中权利的清官廉吏形象,跃然纸上,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清代潘先珍,他为官清正廉明,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他在任蓬溪县令时,在县衙三堂曾自题一联: 扣心自惭兴利少 极目只觉旷官多

他反省自己,兴利太少。发出感叹,旷官过多。古人有如此境界,实在难得。

清代余云焕所撰在与义府撰写了大堂联: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告诫官吏,清正廉洁非异事,责问官吏,自身俸禄从何来?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耐人寻味。

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曾撰写对联警醒自己,言词恳切,颇为感人: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命恩情。 清代武承谟为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对联,这是安民告示,这是施政纲领。衙前照壁上的对联是: 罔违道,罔怫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悬挂在大堂上的对联: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清代清官的赵慎畛,在桂林府衙撰写的对联,表达了他其克已奉公,廉洁奉公的决心: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把贪污害民提高到欺天负国的高度,真是掷地有声,充满正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势极大,但他手握重权不专权,巧妙地以对联的形式表明心迹,自己决心官清似水,为民作主: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十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在大堂撰写对联: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忌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以自身经历举例,告诫法度的森严,执法的公正,立志当官不糊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清康熙年间,史书上称赞徐士林“治狱如神,多决疑案”。任皋司时,在大堂自题楹联: 看阶前草青苔绿无非生意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对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向民众表明自己的决心,体恤百姓,断案精细,杜绝错案冤狱的发生。

中国古代清官对联佳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艺术纯熟,精巧别致,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欣赏这类充满正气的对联,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让人警醒,让人沉思。欣赏清官对联,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思想领悟。一举多得,弥足珍贵。今天阅读和欣赏这些对联,也不无裨益。

第6篇: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中国传统文化鉴赏——对联文化

摘要: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

一、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 “ 岳庙 ” 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二、对联的要求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 “ 对 ” ,又要有 “ 联 ”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 “ 对 ” ;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 “ 双音步 ” ,一是一字一顿,叫 “ 单音步 ” 。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 “ 窗 ” 和下联中的 “ 门 ” 是平对平, “ 西 ” 与 “ 东 ” 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三、对联的形式

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 门第春常在 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 人家庆有余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如 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四、对联的特性

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通俗性和高雅性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这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五、对联的创作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能显示书法之美。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创作,使对联不断产生,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争艳比美。现将一些常用的作法简介如下: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3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意味深长之感。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说要表达到中心思想。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也很特殊,运用这一特点巧妙地编写对联,引人辨音,十分有趣。

藏字法:在民间文学中,谜语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有个藏字法。

六、对联的审美价值

对联应当是中国文化中独具韵味的形式。对联以形式美、音律美、哲理美、意境美、韵味美熔为一炉,令人神往,具教化、欣赏、研讨、把玩的作用,不管庙堂、江湖还是山林,皆喜闻乐见,因而能够历久不衰,生生不已。中国的文学作品,不能没有对联。中国的文化人,不能不写对联。中国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对联。红彤彤的春联贴上家家户户的门口,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意味深长的楹联嵌刻在楼台亭阁,为江山胜景、人文遗址平添无穷韵味。祝寿有寿联,奠祭有挽联,寄托情怀,舒展思绪。写对联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习惯。

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以《红楼梦》的对联最具代表性。中国对联的文辞美、形式美、音律美、哲理美、意境美、韵味美,皆可以在《红楼梦》的对联中找到例证。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撰 太虚幻境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撰 宁府上房联等等就充满了哲理美。

而意境美的就更多了: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

——曹雪芹撰 大观园藕香榭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曹雪芹撰 拟贾宝玉题潇湘馆联,这些就是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 《中国对联文化》 课件作者:崔亚红 2.《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对联》

作者:崔钟雷 出版方:哈尔滨出版社

3. 《中国对联文化的翻译与传播》

作者:王向华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10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