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知识品格的建立

摘 要: 通过高等学府中的人文教育培育国人一种集体的、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知识品格确立的主要渠道。今天,要逐渐拥有足以和现在的体制相匹配的文化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做一个梳理选择,从而通过古代文学教育的新内容、新体制以建立国人的知识品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 知识品格 知识选择 认知维度

中国要逐渐拥有足以和现在的体制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要从高等教育入手。在这个使命下,高等教育一定要做好文化自觉意识的理念准备和教育体制的稳步推进准备。何谓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言:“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种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需要进行观念的更新。

通过高等学府中的人文教育培育国人一种集体的、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知识品格和观念品格确立的主要渠道。多年来,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中泛泛的道德教育,已经向我们展示的是无力和脆弱;纯粹的语言文字教育,展示的则是无法接近知识深度的无奈和尴尬。所以文化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和语言文字教育。在当今时代,只有从知识形态本身入手,促进科学与鉴赏的结合才是高等人文教育的实践力量。

目前,文学教育所承担的以语言艺术为核心的教育使命并不能解救文学教育,因为,由智力出发的语言艺术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中文系学生所应习得的语言能力应建立在对自然和社会知识体系的认知和辨析之上,只有这样的语言才具有真理性并富有生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处理好文学教育和知识本身的关系。从知识观出发的文学教育,将改变一切文学教育的路径。

一、“知识社会学”理念在教育体系中的运用

“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是马科斯·舍勒在其著作《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中提出的,后经卡尔·曼海姆的发展成为一门引起广泛注意的学术成果。“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核心命题是:研究知识、思想的发生与社会的关系。涉及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影响。将这一理论从西方带到中国的,是李安宅先生的《孟汉论知识社会学》。他将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中的第五编翻译成中文。这篇译文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另印了单行本,名为《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是一个从哲学本体意义上讨论知识和社会中一切运行体制、社会中一切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各种组织体系中,教育是保存知识和传承知识的主要载体。当今在教育学领域中越来越注重从“知识”视角来反思大学的身份,如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强调在知识传承中的大学身份:“大学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中心,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深深地卷入社会发展的格局之中。”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他2001年的就职演说(刊登于2009年3月22日的《纽约时报》)中,反思当今大学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构成:“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至少在一所大学里,很少有人会承认说—几乎没人能骄傲地承认——从未阅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他补充说,“但是要说到不认识染色体基因,那再正常不过了。”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日益细致,而中文系的学生并不在这个知识领域中出入。

在当今的人文学术界,同样开始关注知识本身。福柯的《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是人文学界又一杰出的哲学著作。它反思西方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考虑知识和人类理性的关系,“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欧洲背景下,古代知识系统得以向近代知识学科体系跃迁的可能性做了深刻的话语内的历史性考察。其考察核心之一便是‘分类’,故而其第五章就叫‘分类’,在福柯看来,‘分类’即对物的‘同一性’的不同思考体现了不同知识体系的差异。而知识体系从一种分类向另一种分类的裂变,体现的是知识体系自身‘认识型’的裂变”①。无论马科斯·舍勒、卡尔·曼海姆还是米歇尔·福柯,他们均从哲学的高度引领世界学人的思考角度,而教育体系作为主要的知识传播途径,需要以“知识社会学”的高度反思自我的现状。

二、课程体系中的知识选择和认知维度的扩展

国家在制定课程政策时,由教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到人文体系的传承中。现代大学课程体系中的知识传承渠道是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篇章的选择与删改,是国家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人文教育来说,只有广阔的知识认知才能引导心灵产生整体的、深刻的观念认知。大学古代文学教育应该关注与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关注自然知识的社会属性,人文教育必须要借助自然科学知识来扩展人的元认知能力。

目前古代文学教育的教材版本,主要有“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类,在“作品选”的范畴内比较权威的有朱东润先生的《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等。之外,比较新的成果是近年来很多高校从文体的角度,重新编选古代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选”着重于对文体意识的培养。在“文学史”的范畴内,其教材版本主要有郭预衡、袁行霈、章培恒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主要是从思想、语言、文学史的角度,提及并分析一些文学作品。这些教材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大致构成了今天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知识来源和国人基本的公共话语资源。

在现有的人文教育传承体系中,唯一缺乏的是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去对中国传统的文献进行选编推广。编选这个行为本身,代表着我们对传统知识和文化在当今价值的重估。对于古代文学教育,我们似乎过重于观念和思想的教育,而忽略自然科学知识如何有效地进入到人文体系的教育中。我们今天所提供的人文观念、人文教育分析研究体系,缺乏和传统知识体系(而不是观念体系)相勾连的机制。在文学教育中所做的正是要凭借一种知识反思把握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的知识体系。

从知识角度出发的选编,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学作品。何谓文学经典?最早的文学经典即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早期文学中浑然不分的学术形态,体现的是人们在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礼乐文化的传承中,所获得的感知世界的能力,表现在文学上,则是一种智力的训练和语言表述习惯的逐步形成。早期经典的语言表达方式参与了人类思维的形成和文化的创建,客观的知识通过语言的形式开始取得一种清晰性和审美感知。语言的完善性能够与早期知识形态的完善性相容。因此,就知识与语言的关系看,所谓的文学实际上一种知识和语言对我们的文化所做出的规定。

我们举例来反思一下古代文学作品选编中的盲点。对于《史记》的选编,基本每一个文学史、作品选,都选有本纪、世家,但竟没有一本选书、志。本纪与世家,是以人为主题,以情节为手法表现人文价值理念的文体形态,而书、志则是关于天文、地理、律历等基本自然科学知识的描述。这些知识本是每一个世纪中每一位文学学习者的知识修养,也应是我们这些从传统走过来的国人的基本知识修养,然而我们的文学教育竟从不关注。唐朝曾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文学创作应具备鲜明的知识品格和实践品格。伴随这种理念,唐代的文学界诞生了一种文体“记”,其创作数量惊人。唐代古文运动主张散文应恢复“文以载道”的现实品格,韩柳古文运动所提倡之道者,即为物理、事理也。其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古文运动的主要文章形态。关于柳宗元山水散文的选编,对其《永州八记》中稍稍涉及一点地学知识的散文,则宁缺而不选,文学对自然科学的排斥竟达到这种地步!古文运动所提倡的文章应体现鲜明的知识品格,在今天的知识传承中并没有得到弘扬。或者夸张一点说,这种选编是对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精神的一种背叛。

今天知识的分科,虽然使文学教育有了自己的专属领地,即思考我们传统的人文价值理念和语言艺术。然而没有古代传统的知识体系,就没有古代传统的思想体系和语言体系。这就涉及思想、知识和语言这三者的关系。今天在古代文学学术界,我们有很多研究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体现了从知识出发,从而在知识的有序演进发展中,研究文学和文体的演变发展。如何去建构文学教育中的人文地理、人文历史……即人文自然科学史,或者说,当今的文学教育在教材选编上,选择吸收历史、地理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限度、途径、方法如何?而同时,我们面对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理念的冲击,我们肩负着建构我们今天新的知识、道德理念的任务,如何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借助人文科学主义的具体变革,以认清本民族的文化建构,是知识传承重要的一环。

三、科学知识的认知思维与语言艺术的关系

对于文学教育的核心——语言艺术教育,也必须从知识的角度进行反思。语言是我们把握这个世界的唯一中介。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制约着人们共同的思维规律和形式。从语言艺术的教育方式上看,必须积极提倡小学功夫。小学中的训诂,其主要特征在于对于词语与词语间的辨析,而人文思想和观念正是建立在对事物特征的细微区别上。在中国传统社会,小学功夫是古人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使古人和所选知识本身因为语言的深刻理解得到一种固定和强化的作用。

今天的文学教育却不去考虑语言教化对于价值理念的生成作用。我们必须深刻明白,语言本身展示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思维中产生的秩序,经过教育而逐渐扩展为了一种世俗智慧,同时语言也赋予这种思维以清晰性。只有思维方式才能使我们成为全部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使我们与熟知的事物之间保持一种完整、牢固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知识的层级、知识的转化关系,是要好好思考的一个命题。

语言与知识和文明是同步发展、同步呈现的,在语言的肌理里渗透的是科技思维,不苟且运用语言,本身是科学思维的继承。科学人文主义是要将语言、知识、文化看成一个综合体。课程教学活动是完成知识传授和实施的重要过程。教育界的核心是尊重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现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一部散文作品之所以优秀,在于它细致的展示和描述了事理、物理本身的特征。而学术研究和文学教育的第一步骤,是应展现文学用语言追捕事实的能力。而以语言艺术为核心的文学教育,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它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学生的大脑中,词语与事物之间并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而只不过牢记一些短语以备考试时使用,这种倾向使很多人的文学知识充满着大量毫无感情的、自己并不理解的措词。这些语言从根本上不是学生自己的语言,而是一堆零乱的词语碎片。这完全背离了文学的本质。无论中文系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所表现出的语言上的欠缺,实际上是认识能力和相关性的散失。

知识的认知思维培养,在教育体系中,主要由教师承担。古代文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按照古人的知识体系典范,给予学生认识和鉴赏事物的一种指导,教师的角色必须是经典学家和经典的阐释者。所谓经典,即它在内涵上使后人可以按照古人的知识体系给以认识事物上的一种指导,所有今天的文学教育都是我们早期积累的知识的实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文学教育所揭示的语言规律使我们成为全部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使我们的语言与事物之间保持一种牢固的联系。文学研究和知识结合,将使文学语言获得本质的秩序和联系。

在今天科技作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从西方到东方,科技作为工具理性的局限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文化的命题。中国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文化本身具备着紧密的联系,合文理而探源流,于中国文学教育和科学教育本是殊途同归。于今天,我们提出通识教育,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文化复兴的前奏。因此,促进科学与鉴赏的结合,是当今文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必然是遵循其内在统一性逐步走向融合而不是分裂。

作为文学教育者,应富有责任感,从知识的角度整理和认知中国的文学,从而达到对人文知识思想的真正整理。文学教育中的知识品格的培养,必需明其知识之构成。目前文学教育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古文注释。在注释中会延展到一部分中国传统的认知系统。但是这个认知系统大约只是疏通表面意思,而没有深层的知识构成和知识体系的认知。但是,完全如现在的历史、地理学科,以具体而微的知识去解决自然问题,也不应是人文社会科学应属的领地。建立人文科学的知识平台是需要觉悟后教育界和学术界共同的任务,虽然艰巨,但也有可循序渐进之处。

目前,我们应对策略中可以入手之处,是通过学术研究带动教育界的反思和政策的制定。第一,对遗忘的作家的发掘和文学家谱系的扩充。对于这一类的古代文学家主要研究他们的学者身份和知识修养。通过专门的作家研究,以宋代、明清文人的视野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体系,比如王应麟、戴震、乾嘉学派,但是这种研究不是当前的梳理脉络式、总结思想式、作家考录式,而是真正关注他们的知识修养。第二,着重一些文体的研究和写作,如赋体、记体。学术界关于这些文体研究的成果,可以很容易地转变为教育体系中对某些作品的强调,并引起大学生写作视点的转化。第三,对于类书的推广学习。学术界和教育界要产生一种对知识本身的兴趣,通过竞赛、奖励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对实学文风的追求。古代文学教育者应当是人类拥有最合理知识的群体代表。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对于这样的知识进行选择。

如果不深刻思考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虽以历史为主要依托,思考价值和思想理念,而最后学生却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我们虽以传统的文化来栽培学生的智力,但学生却没有一点自然科学知识。而当我们出现诸多问题,如道德阙如、理论过度西方化等观念传递障碍时,是否和某种深层的培养学生知识积累、思想习惯的教育方式有关?但这一点,我们缺乏反思。

自然科学知识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语言与知识和文明是同步发展、同步呈现的,在语言的肌理里渗透的是自然科学思维,不苟且运用语言,本身就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继承,是对知识背后的思维的继承。科学人文主义是要将语言、知识、文化看成一个综合体。秉承这种理念,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必将引起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大变革。

注释:

①潘晟.中国地理学的目录学考察(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1.

基金项目:五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文学”教育体制下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作者:李翠叶

第2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摘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兼具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功能,将历史观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寓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是本门课的应有之义。“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既要从历史的角度讲清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又要从理论的角度讲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分子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知识性;价值性;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识为载体,价值观引领是归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或仅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底色,将抽象总结的思想政治结论告知学生,都无法实现《纲要》从历史教育角度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课程内容来说,《纲要》课教师应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将历史观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寓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纲要》课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源头,《纲要》课教师既需要以大历史观的视野讲清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又需要从理论的角度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分子的必然选择。

一、必然的选择:大历史观视野下的历史审视

大历史观就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来认识,从大的视角来把握,以探究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把握其历史地位和意义,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2]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审视中国共产党之前的近代历史,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纲要》课教师需要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的历史和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为学生呈现纵深、横向的历史视域,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大历史观思考问题,理解当时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的怀疑和失望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动地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史,在与侵略者的较量中屡战屡败,天朝上国的尊严一点点被撕得粉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残酷现实终于惊醒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给自己带来无限屈辱的对手,希望从中能够找到让自己强大的“夷之长技”,学习富强的真理。于是魏源、林则徐等人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二十年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开始了真正学习西方的历程。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建成号称亚洲最强的海军,却在与被我们一贯看不起的日本的较量中一败涂地。甲午战争的惨败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加速了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資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希望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所有这一切都曾带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先进分子无限的希望,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3]。但现实是残酷的,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结果与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辛亥革命“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4]。多年学习西方竟是这样的结果,“人们的痛苦和失望,真是达到了极点,因此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5]。从另一个角度讲,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自其诞生之日起,“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6],难以调和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常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弊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西方文明的光环脱落,“此次战争使欧洲之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7]。

尽管对西方文明已产生怀疑,但中国先进分子依然对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抱有无限期望。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最终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获准参加战后的巴黎和会,这极大地振奋了国人。尤其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了“和平十四点计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期望值,威尔逊更是成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8],成为众多青年人心中的偶像,“威总统之言,实为世界大同之先导,凡爱平民主义者,莫不敬而重之”[9]。“公理战胜强权”成为当时国人的坚定信念,不少人认为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洗刷民族耻辱的好机会,希望借此机会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摆脱近代以来的悲惨地位,再发展若干年后能与英法美等国并驾齐驱。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被中国人寄予厚望的巴黎和会沦为一场大国间的分赃会议,中国连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也没有实现,其他要求更是被直接否决,强权最终战胜了公理,威尔逊的“和平十四点计划”变成一纸空文。奢望的结果变成了失望,中国人“感觉到他们是在朋友家里被人出卖了”[10],深受打击的中国人愤怒情绪溢于言表,“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一文不值的空话……分赃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着不止十万八千里”[11]。

“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善尽美的代议政治,今日竟会从墙角上筑筑摇动起来”[12],一战以及其后的巴黎和会充分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13],“晚清以降学习西方现代化运动陷入了范式危机”[14],学习西方的选择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先进分子希望

对西方文明的希望最终被沉重的失望所代替,“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说来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15]。中国先进分子在苦闷和迷茫中继续探寻救国之道的时候,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审视俄国及其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其实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关注俄国,“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而马克思主义虽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诞生,但影响主要限于欧洲,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但“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16]。

中国先进分子在审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并导致他们学习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因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维埃政府于1919年和1920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皇俄国在中国获得的利益和特權,这件事在中国人中间顿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个长期侵略中国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建立新的政权后,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中国,这与被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视为“先生”却“总是侵略学生”的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让中国先进分子一下子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产生了亲切感,这是一种感情上倾向的转变。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时,基本国情和当时的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都是封建压迫比较重的国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取得胜利,这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在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希望,“俄国是农业国,中国也是农业国,将来中国的革命运动,或者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的可能性”[1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通过组织工农大众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进行的,最终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让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反思中国过去革命的方式。吴玉章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革命的老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18]。有相似想法的另一个人是朱德,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他意识到用老的军事斗争的办法无法达到革命的目的,“深深感到有必要学习俄国的新式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来从头进行革命”[19]。这是经过理性思考以后的转变。

感情的倾向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中国先进分子重新认识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他们最终从学习西方转向了以俄为师,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20]。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1]“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22]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等,利用各种方式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潮。由此可见,从“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的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23]。

二、选择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认知

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真理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也就是说理论能否切实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让它在诸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必然选择,此后中国革命的历程证实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契合坚定了中国先进分子的信心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4]毛泽东也曾经说过:“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25]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革命和传播进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能发生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呢?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说,当时的中国需要新的科学的思想武器来指导中国革命。近代以来,为救国于危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最终都失败了,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对此,毛泽东曾有明确的描述:“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26]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没有改变,革命仍要继续,寻找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的内在需求。

如上所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那么它是不是我们中国人需要的思想武器呢?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来说,它是在马克思对资本制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表象揭示其本质,充满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强权压迫的批判,力主改变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这种反剥削、反压迫、反不平等的革命理论,契合了中国人民深受资本帝国主义欺骗、侵略之苦的感受,契合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价值目标。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来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愿景,契合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

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来说,其革命立场契合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需要,其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和当时中国的国情极为吻合。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本应担负起革命重任的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已经被实践证明。革命的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完成,而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同时,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成长壮大起来,人数增加,力量壮大,政治觉悟提升,五四运动中更是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谋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和拯救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中国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自然相见恨晚,于是“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27]。在革命力量上,除工人阶级外,马克思主义主张把农民争取到革命队伍中来,“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28]。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在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依靠力量的理论无疑为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中国革命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满足中国革命的需要,必然为中国人接受。对此,毛泽东所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29]

(二)中国先进分子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中国,既有反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也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还有主张通过和平改造方法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团主义、新村主义等等,真可谓名目繁多。并且很多思潮是以社会主义的名义出现,“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流行语”,这对于当时急于寻求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分子来说难免眼花缭乱,恰如瞿秋白所说:“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30]难于辨别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只能纷乱思潮中尝试摸索,各种思想难免混杂其中。毛泽东后来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时候回忆说,在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31]。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思潮众多,到底哪种思潮更科学更适合中国国情,当时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另一方面,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只有零星的介绍,此后才逐步传播开来,中国先进分子还没有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接受一种理论的前提是基于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不少中国先进分子就是在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相当完整介绍,并且作出了基本正确的阐释,李大钊也成为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根据毛泽东的回忆,1919年冬至1920年春他第二次去北京时,“热心地搜寻那时候我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32]。蔡和森也是通过“猛看猛译”[33]马克思主义书籍,使他成为中国留法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另一方面,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其他思潮的反复比较中认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鉴别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论争,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三次大的思想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实质上是中国要革命还是改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则是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认识问题。通过三次思想论战,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思想阵地得以扩大。也是在这样的思想论战中,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中国国情的脱离。毛泽东对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观点作了这样的评价:“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34]施存统对于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从此觉悟:要拿工读互助团为改造社会的手段,是不可能的;要想于社会改造以前实验新生活,是不可能的;要想用和平的渐进的方法去改造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一样地不可能的。”[35]随着认识的深入,中国先进分子逐步划清了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界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蔡和森明确指出:“我仅对种种主义综合审议,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36]周恩来也曾说,自己“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最终“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并且坚定地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定地要为他宣传奔走。”[3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需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论战中体现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让它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最终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这一革命历程也证实了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唐芳芳.大历史观视野中的五四运动[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7):32.

[3][5]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1052.

[4]尚明轩.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7]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65.

[8][11]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90-91.

[9]蒋梦麟.美国总统威尔逊参战演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1.

[10](美)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

[12]梁启超.欧游心影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

[13][16][21][22][25][26][2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71,1470,1471,1514,1515,1513-1514,1515.

[14]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5:351.

[1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6.

[17]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J].上海:新青年,1921(9).

[18]李新.吴玉章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112.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回忆辛亥革命[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10.

[20]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历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9.

[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7.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7](美)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第4卷)[M].宋久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58.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0.

[3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6.

[31][32](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39,146.

[33][36]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8,50.

[34]毛泽东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548.

[35]皮明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269.

[37]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6.

责任编辑  朱  芊

作者:孙念超

第3篇: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史学视域与归纳方法

内容提要 刘泽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倡议,并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发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系列论文及若干著作,形成了颇具学术个性的王权主义观点体系。刘泽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体现了历史学的学科视域,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作为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视为中国历史之魂,更把中国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土壤,立足于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时代之政治问题、议题及命题等,扎根于史料,运用归纳方法,呈现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从中概括和提取出传统时代的政治形而上学及普遍思维方式,分析评价其在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关键词 刘泽华先生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史学视域 归纳方法

中国传统时代拥有内容丰富和理论体系完整的政治哲学,它在解释特定现象及积淀民族性的政治思维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传统政治秩序维持和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术界主要立足于当下的政治哲学观点及相关理论话语,运用演绎法来研究和分析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但不可讳言,哲学视域下的演绎法分析,非常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陷阱,“自我作古”,以六经注我的方式,进行着主观投射极强的自我表述。刘泽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倡议,并进行了尝试,发表了系列论文,出版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著作,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王权主义学派。王权主义学派立足于史学视域,运用归纳法,从古人的政治话语中,提取出诸多政治形而上学的内容,归纳其观点,梳理其概念体系,呈现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者,大多具有中国哲学的学术背景,儒学复兴派关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视域、方法、观点,在学术界拥有较大的影响,即使一些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也明显受其影响。刘泽华先生的史学视域及归纳方法,虽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但它的影响主要在历史学及政治学领域,而即使是在这两个学科领域,学者们也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拟结合刘泽华先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结论的诸多观点,剖析王权主义学派关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观点的所以然,并分析其在学科视域及研究方法上相对于儒学复兴派的学术合理性。
一、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视域分歧及方法比较

中国现有的学科划分及学术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既无清晰的学科分割界限,也没有学科特色鲜明的学术话语。中国的传统与现代在概念提炼及命题间关系上,虽然存在着巨大鸿沟,但两者还是通过传统的现代转换及西学的中国化吸收,建立起了话语沟通的桥梁,形成了中国现有的学科划分及学术话语体系。虽然中国现有的学科划分及学术话语体系具有了非常明显的现代外观,但却仍受到中国传统知识的实质性影响,学科划分及学术话语的表述普遍具有亦中亦西、非中非西的特点,比如民主概念的含义就始终游移在中西之间。国内学术界近年曾热议过中国传统究竟有无哲学的问题,黑格尔认为中国无哲学,但中国哲学研究者却坚决主张有,有学者甚至指出“‘中国无哲学’在中國学者海啸般的诅咒中不堪一击”。实际上,彼此之间的观点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哲学研究者与西方哲学研究者的视野立场及分析方法等的不同。西方哲学研究者以西方数百年来的哲学问题及其理论逻辑为标准,衡量中国传统时代的学术,其结果就是发现中国传统学术既没有西方哲学的问题,也没有西方哲学的理论逻辑。中国哲学研究者则强调哲学既然是关于普遍性形而上问题的知识,那么因为中国传统时代也有其关于普遍性问题的形而上知识,所以它虽然不同于西方,但也是哲学知识无疑。如果遵照学术话语的经验事实,那么西方哲学研究者的观点,无疑具有经验的合理性,但是否认中国传统时代有自己的哲学追问又难以在学科定位上安顿中国传统时代诸多的形而上学话语。中国哲学研究者虽然肯定中国传统有自己的哲学,但他们所向往的哲学内容却有不少来自西方哲学,其依照西方哲学的内容体系及思考方式,演绎性地表述中国哲学的内容,试图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西方哲学的同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学者们以西方政治哲学为标准,或不承认中国有所谓政治哲学——“西方政治史上的政体理论、混合政府理论、正义原则及相关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都不存在”,或强调中国传统时代以别样方式讨论了普遍政治哲学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哲学视域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基本上成了一种演绎的阐释学,丧失了必要的经验性归纳概括及应有的客观性。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还可以有其他的学科路径,如政治学及历史学等,而两者之中又可以兼而有之,或侧重政治学兼顾历史学,或侧重历史学而兼顾政治学,两者各有优缺点。侧重政治学的路径,优点在于能清晰地理顺政治实践与政治哲学的内容联系,缺点则是历史视角的缺失,强迫古人回答和解决今人的政治问题。比如今天普遍关心的政治权利,在中国传统政治话语体系中几乎从未出现过,中国传统时代的政治思想家们也几乎从未考虑过这方面问题,至于近现代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代议制、责任内阁等,更是中国传统时代从未有人问津的领域。有学者在进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时候,总是要立足于现代的政治问题、政治命题及政治议题,通过理论阐释,不仅将古人的有关言论引申到所谓的普遍性政治问题上,而且还将古人某些标语性提法概括成今天某些普遍性政治命题的同类项。有学者将黄宗羲“天下为主”的思想解释为当今的人民主权思想,有学者试图发现法家思想中的法治要素,并以此作为法家具有现代性的依据,但法家的法治仍是人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政治学路径,如果不能结合历史学路径或结合历史学路径不够充分,就只能在分析和研究中使用演绎法,重点进行概念及命题等的理论阐释,得出一些附会性的不当结论,如以孟子“民为贵”为民主等。侧重历史学的路径,优点在于清晰地呈现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历史环境、理论语境及其客观的社会影响,展示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发展历程,其缺点则是未能完整准确地把握政治及政治哲学,或者将历史上政治哲学的内容模糊化或碎片化,或者是不能对历史上政治哲学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理论分析,而停留在某个片面的结论上。历史学路径如果不与政治学路径进行深度结合,其虽然在分析和研究中使用了归纳方法,但却很难将历史上政治哲学话语归纳到政治学的专业高度,不能呈现它作为政治思想抽象层面的完整形态及基本性态。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还有一种经学的视域,经学虽然在现代的学科划分中难以立足,但它的观点及方法却又出现在一些学者的学术研究中,或者借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之体,或者另造所谓国学之体,进行经学的理论复古。经历了数十年的批判之后,传统儒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渐渐又趋于热闹,先后出现了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及读经热等,学术界对儒学的主流观点也逐渐变成了尊孔复古,甚至公然打出了政治复古的旗帜。有的学者认为这面旗帜公开挑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尊孔复古的研究者,在实质上已经接受了传统经学的基本立场和解释方法,一方面将儒家经学作为传统政治哲学的绝对真理之所在,强调儒家所谓道的绝对真理地位,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掘和呈现儒家经学关于政治的绝对真理,这些绝对真理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所谓“常道”;另一方面又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绝对真理的发现权和权威表达权赋予孔子,把孔子删定六经作为表达绝对真理的唯一典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传统时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圣人崇拜心态,从而在结论上陷入了崇拜的洼地,试图以不变之经学结论来指导变化无穷之政治世界。它的优点是抓住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内容的中心部分,其缺点则是未能依托演绎或归纳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历史研究。他们所能有效使用的方法,仍然没有超出宋明时代理学家所惯常使用的经义解释方法。经义解释方法否认经学中所谓普遍必然观点具有历史属性,过于强调其在历史过程中的超越性,在理论上陷入了经学的教条主义泥淖,并在结论上倾心于政治复古。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横跨哲学、政治学及历史学三个学科。学者们虽然依托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及其研究方法,支撑起各自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在论证上言之成理,在结论上持之有故,但是不同学科背景及研究方法运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一个相对的优劣势比较。哲学的学科背景及其所擅长的演绎分析方法,有利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必要的抽象分析,并有利于提升研究工作的理论层次,从而捕捉住诸多政治问题中的政治哲学问题,用来分析哲理性较强的政治思想;其不足则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内容的经验性重视不够,脱离了中国传统时代的特定政治问题、政治命题及政治议题等来抽象地研究政治哲学问题,忽略了任何所谓普遍的政治哲学问题也有历史阶段的特殊性。政治学的学科背景及其在政治哲学研究中所常用的演繹方法,一方面有利于体现政治学的整体性知识框架,体现出政治实践与政治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又往往容易将某个阶段的政治学整体性知识框架普遍化和绝对化,导致研究者得出某些脱离历史语境且违背思想事实的结论,比如有的学者错误地认为黄宗羲在历史上已经处在从民本走向民主的起点上。历史学的视角及其所常用的史料归纳方法,既有利于将特定时代政治哲学置于特定历史时代中进行分析,也有利于呈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事实,更有利于结合历史某个阶段具体的政治经验问题,深入分析作为历史事实的政治哲学问题、命题与议题等,呈现作为经验性历史事实的中国政治哲学。相对于哲学及政治学视域及分析方法,历史学视域及其归纳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理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哲学、政治学视域及其分析方法的必要补充,否则就很可能在结论上“见木不见林”,难以呈现出一个理论结构完整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二、刘泽华先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史学视域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既有丰富的内容,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它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自己特定的时代内容,同一个时代的不同学派,彼此之间虽然有内容主张的不同,也有地位作用等的不均衡,但共同反映着各个时代的精华。有的学者抱着尊儒心理,将儒家作为民族共性的载体,故意忽略其他学派,在理论上片面地理解了民族共性。实际上,民族共性是各家各派共同孕育和形成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完整性研究就是要呈现这种民族的政治共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这既是因为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之精华,也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亟待解决的根本政治问题并不相同,作为思考和解释根本性问题的政治哲学,不可能脱离它的具体历史时代。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内容上首先属于和服务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作为它所处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代政治哲学都是理解某个时代社会完整性不可或缺的必要方面,不理解中国传统时代的政治哲学,就不可能完整地理解传统时代的历史整体,中国历史研究不能忽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不研究思想史是极大缺憾,而研究思想史不关注政治思想史,则无所归”,“不研究政治思想史,则很难解析中国历史”。历史现象作为人类经历的一系列经验事实,具有无可置疑的具体确定性。有些学者将历史理解为某种目的论导向的必然过程,固然不合乎历史经验事实,因为历史发展中的诸多偶然性并非无关紧要,偶然既是必然的体现,也是必然的补充。但是,有些学者将历史作为某些抽象内容的民族精神的展开过程,在方法上并不新鲜,在结论上也不合乎历史经验事实,因为民族精神在历史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处在不断积累的经验过程中,作为民族精神之核心载体的政治哲学也是动态发展的,绝不能以先秦时代儒家学派的政治哲学作为民族精神的完整呈现。有些学者以儒家作为民族精神的唯一寄托,已经走上了尊孔尊经的复古老路。

刘泽华先生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最初动机,就是基于“学科补白”。他所谓“学科补白”主要是立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学科补白,即完整地认识中国历史不能不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而他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刚刚恢复不久即提倡开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则是因为它是政治思想中的哲理化部分,属于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传统时代延续了数千年,先秦是传统政治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刘泽华先生对先秦之时代精神的变迁有着极为敏锐的认识,强调春秋时期是殷商到战国之间不同时代精神的转折期。他认为殷商及西周的时代精神尊崇神权,体现神权时代的时代精神,春秋开启了向人文精神的转换,人文精神在战国正式成为时代精神,政治上的尊神观念逐渐被崇圣意识所取代。秦汉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君主集权政治的大一统时代,它在时代精神上的新变化,就是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普遍经学化,“汉以后,直到清代,儒术的独尊地位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人们的经学思维方式越来越严重”。不同的时代精神火花表现在政治哲学上,就是不同时代的政治哲学内容及政治哲学思维方式,殷商与西周不完全一致,西周与春秋又各不相同,春秋与战国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刘泽华先生在分析先秦政治哲学发展的阶段时,区分了不同阶段的时代精神,梳理出了先秦时期政治哲学发展的阶段性重大变化,但并未忽略不同阶段之政治哲学彼此之间的一致性联系,发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在政治哲学问题、议题与命题上的整体性联系,呈现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结果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大发展。这就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整体性上进行了具体分析,凸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制度框架及观念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同向性特征及彼此间的整体性联系,提出了一个整体性解释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的王权主义理论体系。

刘泽华先生在史学视域下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让政治哲学和它的时代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他所理解和呈现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抽象乃是一种具体抽象。所谓具体抽象,首先是指政治理论在被抽象分析的时候,没有丢掉它的时代精神,比如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政治哲学,在时代精神上的根本相同点,使得诸子在政治哲学内容及思维方式上,既不同于春秋以前的政治思想者,也不同于秦汉以后的政治思想者,它在认识的自由度及知识的开放度上,都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其次,具体抽象还指政治理论的抽象没有脱离传统时代各个阶段政治话题、议题及命题的具体经验内容。战国诸子政治哲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颇有共性,都以解释和解决人间统治问题为理论致思的导向,寄希望于圣王,先秦诸子“在君主专制这个问题上,有百流归海之势”。从刘泽华先生重点研究的先秦政治哲学来看,诸子政治哲学,首先来源于他们具体政治理论及言论等,属于他们各自政治理论的形而上部分,诸子政治理论的形而上部分和形而下部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必然关系,形而下的经验命题支撑着形而上的先验命题,形而上的先验命题又解释和统领着形而下的经验命题。如果研究者脱离了诸子的政治经验命题而理解政治先验命题,一方面会导致无法完整地呈现诸子的诸多先验性政治命题,不能如实地呈现诸子的政治哲学内容,陷入政治哲学史研究从概念到概念的空疏,并往往得出一些格义式的理解和比附性的阐释,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观点偏见进入了研究工作,见其所欲见,不见其所恶见,常常因主观投射过多而导致所陈述政治观点的似是而非。再次,具体抽象也指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抽象乃是历史过程中当事者进行的抽象,而不是由后来者甚至是研究者进行的抽象,刘泽华先生所研究的先秦政治哲学的概念、命题等,都来自于政治思想家的原始创造。刘泽华先生研究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更关注古人所提出的那些抽象性的概念、命题、范畴等,既不以自己的理论抽象代替古人,也不因为自己知道了后来历史发展的情况,就曲意使古人的理论抽象刻意避开今天的贬义话题,而让古人避免了诸多所谓理论上的不正确。比如君主专制在先秦诸子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话题,但在今天却是一个贬义话题,坚持具体抽象的刘泽华先生以君主专制作为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的共同聚焦点,不能因为君主专制在今天成了贬义词,就如有些学者那样极力否定中国政治思想家们曾热衷讨论并钟情过君主专制主义。

刘泽华先生在史学视域下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还保留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底色,坚持了历史分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坚持“在矛盾中陈述历史”。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因为要追问中国传统政治的形而上抽象领域,所以往往以抽象的哲学观念为分析对象,概念解释和理论阐释也就成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以至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在某些学者的著作中就变成了抽象概念与形而上理论的阐释学,并自以为自己所分析的抽象概念及形而上理论就是中国文化的“常道”,在一定程度上了陷入了唯心主义理论泥淖中,致力于发掘和弘扬“常道”。但实际上,任何抽象概念及形而上理论都有自己的社会存在基础和历史演变过程,虽然如此,但研究者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就不能正确地处理抽象概念及形而上命题与社会政治实践间的辩证关系。刘泽华先生不仅关注先秦诸子提出的诸多抽象概念及形而上命题,并特别注重挖掘抽象概念及形而上命题的社会基础,既呈现作为政治哲学层面之概念与命题在思想家文本中的内容表述,也分析概念及命题对当时政治所产生的普遍性影响。刘泽华先生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传统社会存在着有机的整体性联系,既承认传统政治哲学根源并服务于传统社会,又认为传统社会在根本上支撑并限制着传统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容、理论形式及发展路径、可能性空间等。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者,一旦要试图从中发现普遍“常道”,就会注重抽象概念及形而上理论间的协调性分析,并在结论上把协调的概念体系及理论观点作为所谓“常道”,实质性地弃守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与方法。实际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抽象概念及形而上理论,不论是在同一个时代,还是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存在着广泛的矛盾关系,不同学派在政治哲学观点及分析方法上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哲学之间的否定之否定关系、中国传统时代政治哲学格局的多元与一元的质量互变关系,都需要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充分地呈现出来。刘泽华先生的研究“在矛盾中陈述历史”,既避免了分析方法上的先验绝对论嫌疑,也在根本上避免了崇古、复古的政治结论,坚持了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理论立场,突出超越传统,实现从传统崇圣到现代平等的转变。
三、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及相对优势

一般来说,政治哲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追问着政治的根本性问题。这些根本性问题,一方面涉及到某个时代政治现象的普遍共性,具有相当层次的理论抽象性,另一方面又与特定时代重大政治属性密切相关,如果政治哲学不能提供某些显而易见的共同性前提,某个时代的政治生活就会陷入混乱、迷惘或懈怠状态。从政治哲学的知识形式来看,它的知识体系在任何时代都只能由一系列必然性的概念、范畴及命题,以演绎推理的方式构成,并在实践中向大众提供普遍必然的概念、范畴及命题等。任何一个时代的政治哲学,如果不能提供一套由必然性概念、范畴及命题构成的逻辑严谨的演绎知识体系,并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普遍必然的先验属性,它就没有完成历史要求于它的使命,相应的时代也会因此陷入一些大范围的深度难题。政治哲学家追求知识的先验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各自时代向他们提出的理论要求。但不同历史时代的政治哲学在核心问题、根本思维方式及观点看法、分析方法等方面,又几乎迥然不同,不同歷史时代拥有不同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精神即体现为不同的政治哲学分析方法及观点体系。历史时代之间的跨时代变化,必然体现在政治哲学上,并且只有经过了政治哲学的跨时代巨变,历史发展的跨时代巨变才可能完成。但是站在史学视域上看,任何一个时代的政治哲学都不可能真正是先验地具有普遍必然特征,并由此成为所谓普遍真理。实际上,在政治哲学领域中,既没有永恒的普遍问题,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更没有亘古不变的政治生活公理。政治哲学的问题、议题及命题等,虽然向往普遍必然的抽象性,但又仍然具有特定历史阶段所赋予的经验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经验性研究,要求归纳方法的必要使用。

刘泽华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注意到了研究对象的哲学层次,发出了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倡议,就先秦时期的诸多政治哲学议题进行了研究,出版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等著作,开辟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经验性研究路径,践行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形成了归纳方法的研究范式。所谓归纳方法,首先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不预设政治哲学的问题、议题及命题,否则就会变成演绎方法的研究,而不再是归纳方法的研究。有的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首先预设了所谓普遍的政治哲学问题,比如公平正义、政治合法性及有限理性、公共性、平等、人民主权等等,并由此而展开了演绎方法的研究,有些学者甚至对比西方天赋人权而提出了所谓祖赋人权。实际上,人权观念根本就不存在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话语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谓普遍政治哲学问题几乎都来自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它既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又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并不是真正的普遍必然,“所谓‘普遍必然’,”“无不打上社会性的烙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演绎方法研究,从所谓普遍必然的政治哲学议题、问题及命题人手,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话语中寻找它的具体体现,最根本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政治哲学的历史经验性,并由此而始终难以真正进入历代政治哲学话语中,客观呈现其内容,合理解释其理论和恰当评价其影响与作用等。刘泽华先生在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时候,依托史料,开放性地面对古人的政治哲学议题、问题与命题等,他以古人的政治哲學议题为议题,以古人的政治哲学问题为问题,以古人的政治哲学命题为命题,在研究中尽可能避免以己度人,在论证上尽量地避免了“六经注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学术任务是把传统时代特定的政治哲学内容和政治思维方式呈现出来,归纳方法远比演绎方法更有利于达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目的。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归纳方法,还进一步体现了政治哲学与相关史料的关系。刘泽华先生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重点在先秦,他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问题、议题及命题的把握和理解,完全依托于有关的思想史料,立足于从思想家的有关论述中归纳提炼有关的政治哲学问题、议题与命题,而不是将思想家的有关言论归结到某个现当代的政治哲学问题、议题或命题上。他一方面比较关注先秦诸子政治思想中哲理性比较高的概念、范畴、命题与判断,从而将先秦诸子已经注意到并加以论述的形而上政治问题、已经使用的抽象概念与普遍性命题等,从大量思想史料中提取出来,按照诸子思想主题与理论逻辑分类归纳,将诸子中政治哲学层面的理论内容以比较完整的历史形态呈现出来。先秦各派思想都有重人的人文主义普遍共性,虽然各家的人文主义在内容上表现不一,但各家人文主义总体上都服务于君主专制,从属于王权主义。刘泽华先生在对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问题、议题及命题的经验归纳中,不仅紧扣时代政治的共同难题与焦点问题,将各个政治哲学体系的个性化内容,从各种具体话题的史料中发掘和归纳了出来,如儒家的政治思想以伦理为中心,道家的政治思想以法自然为中心,而且还在不同政治哲学体系之间发现了彼此在基本概念、核心问题及基础命题诸方面的共同点,从而在诸多的经验性思想史料中发现了作为政治哲学共性的时代精神及由此决定的政治哲学体系发展的历史趋势。先秦诸子面对时代政治难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门话题讨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他们关于政治的形而上抽象认识就保存在这丰富的思想史料中,研究者如果脱离了史料提供的思想事实,或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思想史料,诸子政治哲学内容的呈现就成了无本之木或无源之水。刘泽华先生从丰富史料中提取诸子的政治哲学问题,从诸多理论内容的讨论中归纳出诸子政治哲学的议题,运用思想史料的文本分析方法,归纳出诸子政治哲学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作为思想事实的诸子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在充分占有和分析思想史料基础上,克服了演绎方法作茧自缚的弊端。演绎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因为研究者预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在政治哲学的问题、议题与命题上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视域和维度的限制,只能见其所同,不见其所异,关闭了面向研究对象的广角镜,戴上了理论有色眼镜,以至于在儒家经学著作中看到了所谓启蒙。刘泽华先生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运用归纳方法,不仅非常关注研究者要充分占有和分析史料层面的经验归纳,而且还非常关注在历史经验世界里普遍起作用的政治哲学内容,把政治哲学问题与命题的理论分析,建立在了诸多经验性问题及议题、命题的归纳分析之上。这一方面保证了政治思想家所提出的思想内容及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辩证地呈现了经验层面政治思想与先验层面政治哲学的整体性理论联系,即经验层面的政治思想,既是先验层面政治哲学的基础,它在根本上制约和决定了政治哲学可能的高度和趋向,也是政治哲学进行理论反哺的对象,政治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验性问题。另一方面,它还支撑起一个纯粹抽象又极为具有现实影响力的跨时代、跨学派的政治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不单独寄身于任何一个学派,存在于各个学派之中,成为一个真正体现民族共同性的基础性政治哲学内容体系。这个跨越学派的共同的基础性政治哲学内容,在先秦时期就表现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刘泽华先生使用了归纳方法,一方面使得他可以从非常丰富的思想史料中,筛选出纲领性的概念,归纳出纲领性概念的丰富内涵,比较完整地呈现出了纲领性概念的内容含义;另一方面又使得他得以将共同命题尽可能地呈现出来,并分析共同命题之间的关系,提取出体现民族性的基础性政治哲学体系的主流话题、核心问题及基本命题等,归纳总结其思维方式的内容及特点等。值得注意的是,归纳方法的使用,使刘泽华先生能比较完整地掌握分析纲领性概念、共同命题及主流理论体系的内容,辩证地认识概念之间、命题之中的阴阳组合关系,在研究结论上更加体现了传统政治哲学的内容丰富和结构完整,较好地克服了对传统政治哲学的片面性认识。

责任编辑:王晓洁

作者:张师伟

第4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 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 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 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 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 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 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 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 庄 表现手法:白描、

2 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6、《积雨辋川庄作》——王 维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悠然自行。

7、《旅夜书怀》——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比喻

思想内容:对生命伟大,胸襟的旷远的赞叹,对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的感慨。

8、《新城道中》(其一)——苏 轼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

思想手法:表达了秀丽明媚春光的赞赏,处身自然的快乐。

9、《扬州慢》——姜 夔 表现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写对扬州昔日繁华和如今山河破碎的感伤。

10、《长相思》——纳兰性德 表现手法:白描

思想内容:抒写了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单元

1、《将进酒》——李 白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兴、夸张 思想内容: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怀才不遇的感慨。

2、《阁夜》——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

思想内容: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和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

3 的感慨。

3、《李凭箜篌引》——李 贺 表现手法:想像、衬托、用典抒情、虚实结合、侧面烘托 思想内容:赞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巧。

4、《虞美人》——李 煜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思想内容: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满腹愁绪。

5、苏幕遮——周邦彦 表现手法:想象,对景抒情 思想内容:表现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

6、《燕歌行》——高 适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对比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的严酷及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的现实。

7、《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表达了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的愁绪。

8、《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衬托

思想内容: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第5篇:古代散文选知识点归纳

古代散文选修教材《项羽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4、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3、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4、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写作。 教学难点

1、品味散文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2、大家对时下的流行歌曲很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首“老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项羽。

我知道大家对项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去年我们学了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了能让大家对项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项羽的一篇文章《项羽之死》。

二、相关知识介绍。

1、编纂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司马迁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这为他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他是太史令。司马迁后来继承其父太史令之职。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因为“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

专名。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 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 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 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记叙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使得他们传名于后世。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 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 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3、史书体例介绍:

A、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B、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C、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 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D、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E、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F、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

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等。而《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历史中的项羽: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史上最强武将!号西楚霸王。楚亡后,项氏一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项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大怒!项羽说:“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我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项羽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杀刺秦朝的太守了殷通,而这场战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三、串讲第

一、二段。

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

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

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

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史记》有关知识。

二、复习

一、二段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三、串讲

三、四自然段。

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

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

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

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卒买鱼烹食吾为若德

卒鲁肃闻刘表卒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然今卒困于此 五万兵难卒合

平明,汉军乃觉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乃至东城,乃又二十八骑被闻妻言,如被冰霜 家祭无忘告乃翁将军身被坚执锐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忠而被谤

为诸君溃围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赤泉侯为骑将以故汉追及之 为我何渡为以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至,无以渡 吾为若德不忍杀之,以赐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

二、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

垓下东城乌江

2、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垓下之围被困东城东城溃围乌江自刎

3、所以根据主要事件的地点不同,全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垓下之围

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 东城快战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一部分。 A、学生诵读该段。

B、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 C、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设计的,它的目的是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有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 有,项羽听到楚歌后,“大惊”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

D、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美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不仅只有宝马、美人,还有和他一起过江站死疆场的八千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的话语表明,他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无一生还的江东子弟,他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

E、慷慨悲歌充满了什么情绪?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悲凉和无奈的情绪。 多情善感。【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 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

F、大家思考:本段为了表现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正面描写【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和侧面描写【“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烘托项羽的形象。

2、研习第二段。

A、这一段包含了几个情节片段? 阴陵失道被困东城

B、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后,怎么又会被困东城?

项羽垓下突围成功后,一路逃亡,过了淮水,在阴陵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中,结果被汉军追上,项羽只好带兵逃到东城县。此时只剩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 C、农夫为什么要欺骗他?从中说明了什么? 农夫把项羽引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

从中说明项羽丧失人心;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 D、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 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 E、分析两个“左”字的妙处? 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如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

F、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的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没有客观的分析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的归咎天命,表现了项羽极端地自负。 G、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知必死,项羽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 H、项羽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 这又充分暴露了他的匹夫之勇。

I、这里能不能将“愿为诸君快战”改为“愿为诸君决战”并说明理由。

“快战”是痛快的战斗,而“决战”是双方一决胜负的大战。而此时双方悬殊太大,项羽只图个痛快。 J、这一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

3、研习第三段。

A、这一段一共写了几次行动? 第一次: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一将”。【渲染了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特别是“遂”写出了项羽斩将轻而易举。】

第二次:项羽自己没有动手,而是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通过对比,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

第三次: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近损失了两个骑兵。【通过这一对比,渲染了项王的勇猛无敌。】

B、这三次行动,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在如此情况下,项羽每次战斗都能给敌军有效的打击,没有丝毫兵败的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

C、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极端地自负。

D、这段为了表现项羽的骁勇善战和自负这一性格特征,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 动作语言场面对比

4、研习第四段。

A、乌江自刎这段包含了几个场面? 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

B、项羽本想东渡乌江,但他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自己的决定,项羽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知耻重义。

C、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心地仁善。 D、故人追之,想杀项羽邀功取赏,而项羽却慷慨赐头,这一对比又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E、本段作者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项羽的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性格? 动作、语言、对比。

三、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写一人。请从这一角度分析《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在写法上的不同。

《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如宴会上写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等,主要通过项羽对刘邦、樊哙的态度表现项羽的思想性格。而《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项羽,写他对失败和死亡时的言行,刻画他的悲剧形象,表现他的英雄末路之悲。

四、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

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五、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六、我们对项羽的认识【板书设计】

项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多情善感动作正面侧面】 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阴陵失道和被困东城。 羽东城快战:【直率粗犷勇武豪爽极端地自负语言】 东城溃围:三次行动。【骁勇善战极端地自负动作语言场面对比】

之乌江自刎: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死

七、写作训练。

要求:

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6、时间:10分钟。 A、(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B、(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C、(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项羽之死》教案 何结华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完成)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

2、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对此做一番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 【学习重点】

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学习难点】

1、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歌曲《霸王别姬》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配乐朗诵《项羽之死》(作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指导:

“垓下被围”重在抒情,节奏纾缓。 “东城被围”重在叙事,声情激越。 “乌江自刎”江畔陈辞,羽声慷慨。

三、分析文章:

(一)第一段:垓下被围

1、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方面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动作、语言、映衬)

2、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

(二)第二段

垓下突围

被困东城

1、“田父”为什么“绐”项王,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2、由于“田父绐”,项王“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项羽何去何从?他为什么说“天亡我,非战之罪”,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3、这一部分,运用哪些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三)东城溃围

1、分析三次战斗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展现了项羽的什么特点?

(四)乌江自刎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深入探究

1、讨论项羽为什么失败。(合作探究)

2、太史公的观点: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3、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四、拓展延伸

1、题乌江亭咏项羽 杜牧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项羽该不该渡乌江?(讨论探究) 结论:性格即人生

五、再次感受项羽的豪迈性格,悲剧人生。

第6篇:近代史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party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party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party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party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party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party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party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party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party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party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party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party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party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party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party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party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party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party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party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party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party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party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party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party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party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party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party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party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party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party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party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party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party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party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party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party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party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7篇: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8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39年3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一)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的危害: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 甲午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 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战争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 1900年6月俄美英日德法意奥八国进攻大沽口

侵华 领军人:西摩尔

战争 1900年8月攻入北京。

二、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8月

条约内容:(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南京条约》 (3)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4)英国商人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

条约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二)中俄两国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双方代表:李鸿章(中国) 伊藤博文(日本)

(三) 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马关条约》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签订时间:1901年9月

中方代表:李鸿章

条约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四)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辛丑条约》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三、变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1、代表人: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运动根本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4、运动成就:

1865 李鸿章 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船政学堂

19世纪80年代中期 洋务派 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19世纪70年代后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

(一)

洋务运动

5、运动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导火索:公车上书——因为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1898年6月

代表人: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谭嗣同等。

变法内容:(1)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

(2)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

(3)文化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二)维新 (4)政治上: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变法 变法意义: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变法失败原因:(1)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极力反对;(2)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3)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4)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革命领导人:孙中山

革命组织:同盟会(1905年8月成立于东京)

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辛亥 指导思想与旗帜: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革命 革命过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

革命成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革命意义:(1)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3)为民主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四、社会文化

19世纪30年代-40年代 法国 照相术诞生并传入中国

19世纪晚期 照相术走进清廷

1872年 上海 《申报》创办

1895年 严复 译述《天演论》

1896年 上海 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7年 上海 商务印书馆创办

1898年 北京 京师大学堂成立

1904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 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1905年 中国人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7年 上海 中国人收回《申报》管理经营权

1912年 北京 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3月 孙中山 南京 颁布“剪发辫,改称呼”令

1915年9月 陈独秀 上海 创办《新青年》杂志

1917年 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 鲁迅 发表《狂人日记》

运动发起时间:1915年9月

运动代表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运动主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运动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 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运动意义: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一、共产党

1.诞生: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主要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 2.大会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明确党的奋斗目标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明确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时间:1927.8.1

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3.八一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建立时间:1927.9秋收起义失败后

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长征

(1)共产党的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

(2)长征时间:1934.10—1936.10

长征细节: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翻越大雪山、穿过沼泽草地

长征结束:19

36、10红军

一、

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长征意义: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中国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发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烟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1945年4月

召开地点:陕西延安

大会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

(3)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大会意义:(1)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2)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二、中国国民党

1.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形成;

2.1924.5,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凯为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1925.3.5中国国民党总统孙中山逝世;

4.1926.7,国民革命军10万人开始北伐,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势力,叶挺带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

5.1927.4.12,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四一二政变;

6.1927.4.18,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失败。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就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呢?

答:因为(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叛乱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2)旧军阀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变。

7.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中国为保卫徐州,在李宗仁指挥下大败日军。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晚,日本关东军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二)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衽“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三)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事迹后,日军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1937年12月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为什么说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是卢沟桥事变而不是九一八事变?

答:(1)卢沟桥事变时日军计划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九一八事变时日军计划武力侵占中国东北;(2)在规模上,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使中国处于生死的关头;(3)在抗日力量上,卢沟桥事变更有全面性,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四、民众方面

(一)五四运动

运动发起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废除“二十一条”的合理提案被拒绝

运动发起时间:1919。5。4

五四运动口号:“内争国权、外惩国贼”

运动前后期比较:

形式 运动主力 运动主要地点

运动前期 集会游行 青年学生 北京

运动后期 罢工 工人 上海

运动结果: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运动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抗日民族战歌

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2.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3.徐悲鸿——举办马画展,资助抗战

4.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5.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消灭关东军;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展开大规模反攻。使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第9篇:作业:必修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及其教学策略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杨凤海

本单元是必修一《历史1》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知识点多,高考易出题,而且占的比列很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梳理一下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

第一、知识梳理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基本内容:目的、对象、双方的权责、主要封国、影响。存在的原因:①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井田制,集体耕作②周王室在政治经济上占绝对优势)

2、宗法制(概念、核心:嫡长子继承,其它诸子分封。与分封制的关系)

3、礼乐制度(目的本质:严格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内容、评价)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背景(统一全国)

2、内容(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思想专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为后世所继承,影响深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与西欧相比)。与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集权制度所带来的专制和暴政,对人权的极端轻视,加速了秦的灭亡。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二)汉承秦制----较简单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元)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绝对的专制、高度的集权)

(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1、君权和相权(削弱相权):汉中外朝的形成,唐三省六部制,北宋参知政事

2、中央和地方(削弱地方):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

(三)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监察制度:御史大夫,御史台,都察院等。

2、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明太祖废除丞相(目的、弊端)

2、明成祖设立内阁(性质、演化、职权、影响)

3、清雍正设置军机处(开设目的、演化、职权、性质、特点、作用),推行密折制

(二)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2、消极:加强对人民控制和镇压、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分析核心内容

本单元是《历史1》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政治制度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本专题主要是梳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该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1.宗法制

宗法制是氏族社会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制度。它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成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完备于西周。它构成了奴隶主贵族的等级阶梯,成为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规定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氏族延续的旁支。大宗与小宗在家族发展上是主干与旁支的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的关系。依据宗法制的组织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

影响:宗法制的权力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的。按照宗法制划定等级地位,防止了同族对于权力、地位、财产的争夺,有利于奴隶制国家的巩固。后来,宗法又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相结合,牢固地维系着封建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分封制

演变: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候的制度。周初,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候,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子有镇守疆土、定期朝贡等义务。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日益崩溃,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取代。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影响:分封制对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往往造成内乱,威胁到中央政权。

3.郡县制

确立: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出现的。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秦以后各朝代一直予以沿用。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4.清朝军机处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务,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乾隆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土、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5.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秦始皇所创建的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郡下设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秦始皇所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其特点是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这套官僚体制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6.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但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总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

(一)古代史的特征

1.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理解和统观本单元,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一公元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公元前475一1840年),这与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基本一致。理解历朝历代所选择或创造的政治制度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本单元政治概念较多,而且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较为深奥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历史不断发展的特定环境入手,加以分析理解,并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如文字、实物、实例、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析概念。

3.本单元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相对较弱,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在现实中依然打下了烙印,要善于挖掘现实社会的传统因素进行剖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总体上看,是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最高统治者不断集中权力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此总体特征与趋势,分析和归纳探究历朝历代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及变更的原因和规律。

5.结合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从地理、政治、历史等多种学科综合学习的角度来认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教学方式方法------依据古代史的特点而定

1、注重历史意识的培养

(1).通过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学习,懂得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古人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2).通过探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深远影响,学会反思我们的历史文化;把当代社会

生活的关注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体现历史的现实关怀。培养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认识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本专题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去甚远,政治制度的内容又相对枯燥。新课程的专题体例与初中历史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刚上高中的新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上本专题前应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做好学习本专题的知识准备。可把本专题的课标内容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内容进行预习,及时的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史料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切忌进行面面俱到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应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以学生为主体。

本专题应特别关注和研究如何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要切实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上一篇:师德工作纪实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