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风景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记忆深处的风景

群文阅读:找寻心灵深处的记忆

摘 要:推进群文阅读,从一位作家到一个流派,注重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从一篇课文到一本书,让学生的阅读走向自觉主动;从一种模式到一种格局,将学生阅读思维从线性引向立体,从单一引向综合。

关键词:群文阅读 主动阅读 立体阅读

学完琦君的散文《桂花雨》,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琦君为什么要写《桂花雨》?是不是琦君的散文都会提到自己的故乡?她还有哪些优美的散文呢?……于是,一次以“琦君的乡愁”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拉开了帷幕。

一、从一位作家到一个流派

琦君的文字有一种安静的力量,一种让人想回归故乡的力量。字如其人,文也如其人,文中必有作者的影子,关于“琦君的乡愁”的群文阅读,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对话——

师 同学们,了解琦君散文的特色,还要了解她的人生经历,谁来读一读?

(出示图1。学生读。)

琦君,原名潘希真,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1949年随父亲移居台湾。

师 琦君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同学们认为这会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生 她会想念之前的美好时光。

生 她会想念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怀念自己的家乡温州。

师 你们已经了解琦君了,真厉害!她的文字和你们说的一样。谁来接着读这段文字?

(出示图2。学生读。)

琦君登上文坛后,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代表作有《桂花雨》《水是故乡甜》《烟愁》《细纱灯》《万水千山师友情》等,回忆了故乡的那人、那事、那物,饱含着浓浓的乡愁。

师 老师知道有这样人生阅历的作家还有林海音,你还知道有哪些作家?

生 写《乡愁》的余光中。

生 写《苏东坡传》的林语堂。

师 对呀,还有很多这样的作家。后来,他们的作品便形成了一种文学流派,叫——乡愁文学。

生 我知道他们的不少作品都蕴含了思乡、怀旧的情感。

生 我还知道在乡愁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就是琦君。课前我还搜集并阅读了她的其他作品。

师 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再来读读她的文字。

(出示图3、图4。学生动情朗读。)

我明明没有母亲的好手艺,不会拼缝“富贵被”,也没闲情逸致来缝现代艺术的“百补衣”,只是为了纪念母亲的节俭、勤劳与细心,更有她一针针、一线线,对女儿不尽的爱。

——《百补衣与富贵被》

父亲品着茶,常常说:“龙井茶,一定要虎跑(páo)水来泡才香、才地道。”母亲不以为然地说:“是哪里生长的人,就该喝哪里的水。要知道,水是故乡的甜哟。”母亲还说:“孩子们多喝点家乡的水,底子厚了,以后出门在外,才会承受得住异乡的水土。

——《水是故乡甜》

从一个作家到一个流派的跨越,是学生阅读心理发展的自我要求,是学生在阅读中积极调动自我、发展自我的真实体现,也是群文阅读中学习观的应然体现。

二、从一篇课文到一本书

研究一位作家的文字特点,光看他的一篇文章是不够的,还要研究他的一本书,以使其文字特点自然进入读者心灵。从读《桂花雨》到读《琦君散文精选》,可以巧用目录,开展纵深阅读——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目录的第一部分,读一读。

(出示目录第一部分,如图5。学生读。)

妈妈的手

妈妈的小脚

一对金手镯

妈妈罚我跪

秋花远比春花净

母亲的书

母亲的金手表

妈妈银行

头发与麦芽糖

母亲

师 根据目录,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生 根据文章的题目能够推测出,琦君散文中提到的人物都有母亲。

师 是啊!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写母亲是琦君散文的重要特色。

生 我发现目录第二部分的文章大部分写的都是一些小事情、旧物件。

师 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目录第二部分,如图6。学生读。)

压岁钱

一饼度中秋

幼儿看戏

梦中的餅干屋

爸爸教我们读诗

奶奶的洋娃娃

爷爷的味儿

外公

父亲

金盒子

生 我发现真是这样!

师 我也来补充说明一下,《外公》《父亲》写的也都是与外公、父亲相关的旧物件。

生 根据文章题目能推测出,散文中提到的旧物件都有一段故事。

师 是啊,一个旧物件就承载了一段时光,就寄托了一份情感。时光无法倒流,但旧物件能帮我们封存一段记忆。比如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在写回忆母校的文章时,可能会写什么呢?

生 我会写母校的槐花树。

生 我会写母校的教室。

生 我会写我们的老师。

师 是啊!以旧物件来寄托情感,这也是琦君散文的一大特色。琦君的散文特色还有很多,今天我们重点讨论“主要人物”“主要物件”“结尾”三项。

生 老师,我还发现这本书封底上有夏志清对琦君散文的评价——

师 好,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封底评价,如图7。学生读。)

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但它给我的印象, 实在更真切动人。

——夏志清

生 琦君的散文的确“真切动人”。

生 我知道李清照的词的风格就是婉约抒情,琦君的散文也有此特点。

生 课后我会找李后主的词读一读。

师 看来你们已经能够根据一本书的细节搜集相关的信息学习了。老师为你们鼓掌。这本书还有一个细节——内容简介。

(出示内容简介,如图8。教师示范读。)

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见出人性的深度,既有很强的可读性,也便于学习借鉴。

生 这段话更能概括琦君散文的特点。

生 这段话有些语句读不懂,可能不是针对我们小学生写的。

生 根据这个内容简介,我们一下子就能抓住这本书的精粹。

师 是的,这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琦君的窗,可以作为阅读参考。

从一篇课文到一本书的阅读,分别观照目录、内容、封底、简介,是形成独特阅读感受、拓展阅读视野、推进群文阅读的内在要求。目录本身就有提纲挈领、统领点拨的作用,能带着读者一目了然地领会一本书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和联系。从关注目录到品读内容,再到发现回忆性散文的写法,进而学会迁移运用,这是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必经之路。封面、封底往往隐藏着很多信息,从读一篇课文到读一本书,学生如果能由点及面地自主发现封面、封底的信息,这就说明学生找到了延展阅读的方向。当沉浸于课文到书本的文字时,再跳出来读一读他人关于作家文字的评价,看一看有关这本书的内容简介,甄别、思辨能力也就会逐渐形成。当然,这也是群文阅读之魅力所在。

三、从一种模式到一种格局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如果仅限于从字词句段入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字,然后体会文章表达方式与写法的模式,就如一台冰冷的阅读机器在单一、无聊地运转,不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群文閱读强调阅读材料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立足于学生阅读的形象性、有声性,注重不同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用最美的声音展示动人的诵读,从整体上用深入的、个性的理解把握阅读内容,进而形成立体的阅读格局。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和学生以“琦君作品诵读会”的形式展开——

师 同学们,好的文字应该读出来,今天这节课的最后环节,我们来开一场琦君散文诵读会。

(学生主持、诵读。)

师 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很动情。琦君的文字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 她的文字非常柔美。

生 她的文字充满了思乡之情。

生 她的文字讲了许多童年的故事,我很想读。

师 是的,这是大家阅读琦君散文的初步感受。每位作家的文字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一起来重点读《粽子里的乡愁》《母亲的金手表》两篇散文,更深入地了解琦君散文的特色。这两篇散文比较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像读《桂花雨》那样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那该怎么读呢?

生 跳着读,读重点内容。

生 浏览读,读取关键信息。

师 说得对!老师也有个好方法,我们可以直奔重点,直奔“主要人物”“主要物件”“结尾”这三部分关键内容,快速阅读。

(学生读。)

师 下面我们就把《桂花雨》《粽子里的乡愁》《母亲的金手表》三篇散文放到一起整体阅读,看看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再与大家分享。

(学生讨论。)

生 这三篇文章中都提到了母亲和我。

生 从题目就能看出文章讲述的主要物件分别是桂花、粽子、金手表。

生 三篇文章的结尾都在表达作者对以前的人、事、物的怀念,有点伤感。

比较式阅读是基于学生阅读心理,从一本书中精选几篇较有代表性的文本,先构成平面阅读的格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在一步步的联系、归纳、分类、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从原来分析字词句到理解文意再到观照写法的线性思维逐步向多样、深入、个性的立体化思维转变。针对不同的议题,学生都会结合已有认知,从整体上把握琦君散文的特点,并进行不同层面的思考,之后再将各自不同的理解放在一起比较,让多元思维进行碰撞,收获多样的阅读体验与思考,促使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立体化阅读格局的形成。

从一位作家到一个流派的阅读,重在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从一篇课文到一本书的阅读,意在让学生的阅读走向自觉主动;从一种模式到一种格局的阅读,是将学生的阅读思维从线性引向立体,从单一引向综合。有效的群文阅读,能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寻群文阅读的更多有效路径,找寻儿童心灵深处的记忆,和他们一起,从此岸到彼岸,不断前行。

作者:丁元林

第2篇:记忆·寻找·重构——中国当代风景中的摄影和影像艺术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摄影和新时期以来的各种思潮和艺术现象有着紧密而又复杂的联系。本文是对这一历史的以时间为线索的梳理。从回归摄影的本体地位,到走向纪实,再到观念呈现,无不显示出当代摄影具有巨大的思考和言说空间。

关键词 摄影 当代思潮 影像

自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剧烈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等诸多方面。作为现代表现媒介的摄影,也积极参与了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参与使摄影本身朝着两个方向行进:一个是作为艺术媒介的本体性发展,一个是作为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公众媒介的发展。这两个方向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构成了中国当代视觉艺术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其他艺术一样,摄影也经历了“文革”之后来自多方面的震荡,经历了初始期的振奋、成长过渡期的阵痛,以及成熟之际暂时的迷茫。回望反思近三十年近似于蜕变的摄影之程,梳理其间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与嬗变,探讨它与社会历史生活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从“文革”后期开始清理这一过程,显然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历史分期作为时间纵轴之上的坐标,以便我们能够逻辑性地梳理这一历史。根据此期间的各种现象的时序关系,我们大致可以按如下时期来进行划分,它们是:1.“文革”末期——“四五”摄影运动(1972—1976);2.后“文革”时期——前卫的四月影会(1977—1981);3.多元发展时期——“现代主义”的崛起(1982—1989);4.纪实摄影和沙龙娱乐摄影并起发展时期(1990—2000);5.观念摄影和摄影的市场化时期(2000—)。

一、“文革”末期——

“四五”摄影运动(1972—1976)

这一时期虽然在时间上超出本文探讨的重点,但摄影作为一个和工业文明密切关联的文化现象,它建立在工业、科技和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基础之上,而且和其形成荣衰共生的线性关系。这是摄影与其他任何艺术媒介不同的特性。因为“文革”期间中国的摄影工业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并且为此后中国的一系列摄影运动提供了民间人才的准备,所以我们探讨新时期的摄影现象,必须从这一阶段开始。

中国的照相机工业起步于1956年,但当时只是属于试验阶段的小批量生产,没有市场化。1958年,一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囿于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照相机属于奢侈品,所以普及程度非常低。进入60年代,上海的照相机工业开始形成较具规模的开发和生产能力,国产的照相机才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市场。因为当时对外封闭的环境,照相机工业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国内市场机遇,期间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阻断,但在度过暂时的社会混乱后,在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鼓励下,照相机工业很快开始复苏发展。1973年到1975年全国的照相机厂纷纷成立或重建,生产量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感光材料工业也迅猛发展,国产感光材料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价格低廉。这一切为摄影的社会消费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

“文革”末期,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收入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家庭拥有照相机的已不鲜见。在灰色的文化禁忌年代,一些年轻的城市民间小知识分子①的摄影沙龙开始萌芽。这些姑且称之为沙龙的摄影爱好者的自由聚会,兴趣还停留在摄影技术的研讨交流上,但却是民间摄影的萌芽。他们的摄影视场,是郊外远足的山水留影和公园游览纪念照,还不具备对社会生活的更自觉的观看意识。只有极少数的人,具有一定的造型意识,尝试拍摄一些静物和肖像,但其趣味也局限在对构图和光线的技艺追求上。

是1976年的政治波澜才真正将摄影以运动的方式推上了中国的当代历史。这一年的4月,对周恩来逝世的群众悼念活动,酿成了天安门广场上震惊中外的政治事件。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完全自发的群众运动,实际上是当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后群众悼念活动的继续。“四五运动”的影响力不但是它的结果,还有它独特的非暴力斗争形式。人民群众在这场斗争中,运用了诗歌、摄影作为抗议和斗争的武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中,摄影这一现代性的媒介不但充当见证这场斗争的角色,更是以一种奇特的作用成为人民群众与“四人帮”进行斗争的武器。无数的人从家中拿出、从朋友处借到各式各样的照相机,按动快门,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那个场面是中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照相景观。自达盖尔摄影术传入中国,摄影除了在民间承担着身份照相和少数有闲文人吟风弄月之外,一直是辅佐政治活动的宣传工具,直到在丙辰清明这场以悼念伟人名义的群众运动中,才成了民众争取表达自己话语权利的工具。那时,北京的胶卷脱销,一些照相馆来冲洗底片的人排起了长队。人们在显影后的影像中,重温了呐喊的惊喜和自己力量的发现。这场摄影运动于是也成了后来新时期中国摄影展开的前奏。一些优秀的摄影人也是从这次运动中走进了摄影,成为后来的大家。

二、后“文革”时期——

前卫的四月影会(1977—1981)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国家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状态。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这次会议期间提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的主张。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的新时期开始了。

1979年1月,因“四五运动”汇聚在一起的摄影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将当年的摄影作品编辑出版了《人民的悼念》一书。这本书出版时,正是三中全会闭幕不久,整个中国社会都处于新时期开始的兴奋之中。“四五”摄影中的王志平意识到思想解放的春天的突然来临,于是他和另一位“四五”摄影的主要人物李晓斌向其他“四五”影人发出呼吁,筹办一个自由独立的艺术摄影展览。这一呼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并于当年4月3日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自然·社会·人”摄影展。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第一次成功举办的民间影展,也是第一个按照摄影自身规律来展现摄影魅力的展览。展览的二十天里,竟接待了约七万余名观众,一时成为市民的热门话题。在这80年代第一个重要的颇具规模的摄影展上,五十一位参展人近三百幅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异常,无论从题材视角到表现方式,都完全迥异于以往的官方式的宣传摄影。这样的摄影,脱离了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回到了正常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内心生活的应有位置。它与当时在思想界、文学界、美术界都正在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同步展开,和民间的文学杂志《今天》与美术界的两个民间独立展览“无名画会”和“星星画会”共同构成那段难忘的历史景观。四月影会的前后三届展,开启了中国摄影当代性的格局,为后来的各种摄影走向开启了新路,影响可谓深远。

四月影会在1980年和1981年连续举行了第二、三届“自然·社会·人”展,展览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连续三年的展览,集中反映了“文革”之后社会快速进步的状态。第一届展览显得最为质朴,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展出方式也随意,全部作品在狭小的兰室空间内庞杂地错落悬挂,像是一个自由展示的民间沙龙聚会。所有作品均非统一制作,大小宽窄不一,内容包罗万象,手法题材也无拘无束,全是摄影者在生活中所感所看,甚至不乏亲友之间的合影留念;一些睹物伤情的小品流泻着人们在时光中细腻的情感,让整个展览充满了人间生活的温暖的气息。第二届展览在北京北海公园的画舫斋举行,延续了上一届的氛围,显得更为丰富和完美。第三届展览因是在正规的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则显得有些华丽有余,缺少了来自草根创作的平朴,但同时所谓的“专业”色彩大幅提升,并开始显示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独特的位置。

三届“自然·社会·人”展览,呈现了从走向自由的快感和宣泄,到恢复艺术理性的完整过程。当代中国摄影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突变、整理和初步秩序化的转变。一些后来越来越分明的摄影走向都在这三届展览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对中国传统画意摄影的继承、纪实摄影的尝试、在摄影中进行现代观念艺术的粗浅试验等。它既是在当时整个社会人道主义回归背景下的文化表现,也是整个社会告别单一政治化走向多元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今天回看三届“自然·社会·人”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是整个新时期摄影的源头。此外,四月影会还是一个非常民主的民间艺术组织,几乎没有带上体制化的色彩,没有严格的评审制度,作品的展出是协商机制下产生的结果,个人的意志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尊重。这在当代中国的艺术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记忆的现象。历史地看,四月影会探索式的实践,在当时一切尚待开拓的社会环境中,无疑具有着先锋的姿态。

三、多元发展时期——

“现代主义”的崛起(1982—1989)

三届“自然·社会·人”展览之后,四月影会因为面临体制化的困扰和主要人物均已转换身份成为职业摄影师,并且他们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于是宣告自行解体。这些骨干人物在四月影会期间和此后,纷纷被社会各专业机构所接纳,成为这些机构的新生力量。他们多数进入出版传媒和通讯社成为专业的摄影师,彻底改变了过去自由创作的摄影爱好者的身份,其摄影工作条件也大为改善。

在四月影会影响下,民间摄影团体,如广东的人人影会、北京的广角摄影学会等也纷纷成立,这些民间艺术团体的成立都在不同程度上颠覆了多年形成的摄影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与此同时,思想解放的浪潮席卷社会各个层面。在上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史而进入所谓后现代时期。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是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它在艺术上是个庞大的概念,包含着众多的主义、流派和现象,是和整个西方社会现代性转型对应的文化变革。中国也曾在晚清以来开始现代性的转折,从社会制度、思想文化持续进行了几十年的向现代的蜕变。政治上的几次大规模革命,文化上的“五四”运动都是这场痛苦蜕变过程中的关节点。中国文化上的现代性高潮,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那里的特殊位置,是西方现代文化和制度在中国登陆的桥头堡。彼时的上海,已经逐步开始接替北京的文化中心位置,一时有着中国最摩登的风景,是新的文学艺术最耀眼的舞台,各种文化思潮、艺术观点在这里汇聚、碰撞和交流,一场现代艺术运动也适时兴起。上海的各文艺社团组织,包括决澜社等,都积极引入介绍各种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中断了中国这一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中国艺术的现代主义进展,因为战争的需要转为高度政治化的、带有工具论色彩的革命现实主义路向。这一过程长达四十年,其间除了在1949年以后全面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与世界艺术的潮流几乎完全隔绝。“现代主义”一词不在苏联和中国的革命艺术体系之内,它往往和西方的艺术资讯一起出现,于是一个想象中的“现代主义”渐渐在中国公众中形成。

四十多年中外文化之间的隔阂,让中国的艺术家积蓄了对现代性强烈的渴望。在“文革”之后解放思想口号之下的文化解禁,以中青年为首的艺术家纷纷开始向“现代”进军。因为没有一个依历史逻辑完整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于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模仿。有限的外来资讯给了中国艺术家一个大致的现代艺术的图景,而且是碎片式的,那些本来具体的西方现代主义流派,在国人眼中都以“现代派”这三个字大而化之。不过,中国艺术家也从这些碎片中大致看出了一些端倪,看到百年多来西方绘画过渡到“现代主义”的由繁及简的表象的变化。因为没有相应艺术发展史的解读之道,于是中国艺术家就开始用早年学来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方法来解读,认为现代艺术的走向就是形式化的过程。中国美术界在上世纪80年代由吴冠中等发起的关于“形式美”的讨论,就最能代表这种倾向。这场讨论最后变成激烈的争论,它的真正焦点在于是否重建艺术的批判精神和建构“创新”的价值态度。但形式问题则是这场争论的起始点和贯穿始终的话题。虽然吴冠中的“形式主义”还不能说是纯粹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形式主义”,他还没有离开古典美学的范畴,但这只是由于他和他所代表的人们对于现代学术理论了解不够和准备不足所致,并不影响他们对现代艺术走向的直觉认识。形式主义暂时就成了期冀“创新”的艺术家走向现代的武器和法宝。

以上状况在摄影界的表现,就是提倡“形式”的呼声高扬。前述第一届“自然·社会·人”展览,由王志平撰写前言。他说:“新闻图片不能代替摄影艺术。内容不等于形式。”显然,这句话中的“形式”,也指的是与内容相对立的造型法则一类。而且,也强烈地表达了“去内容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80年代前期是整个中国摄影界普遍的现象。这一时期的青年摄影家,热衷于拍摄抽象的物象,强调作品含蓄的表达。“构成”、“作品×号”是作品时髦的标题。至于所谓作品的现代式视觉表达,或是用大面积留白的空间挤压某一符号性的物体,或是强调线条韵律的抽象排列,或是某些带有装饰性的块面结构,这些都刻意营造了一种空灵、疏远的意象,并普遍强调作品的所谓哲学思辨色彩。其实这不过是对西方上世纪前期一些现代主义时期新潮画派的皮相模仿,并未具有相应的思想理论支撑。阅读这一时期的许多摄影理论文章,可以看到一些要求避除摄影的真实性的文字,比如:“超越真实,摄影才能走向艺术的高层次”②,“这是一种新的审美意识。一种纯粹的‘画面行动’,要把视觉从非审美的价值中解放出来的行动。在‘纯粹性视觉构造’中,摄影家可以无限自由、扩展地去完成一次充满活力的行动;创造单纯,创造复杂,创造张力结构……”③摄影的纪实性此刻是遭到鄙夷的,认为是艺术想象力的障碍。当时相当多的文章在探讨视觉艺术的同一性的结构问题,在一个视框内寻找所谓的艺术突破。一时“点、线、块、面”之间的视觉力学结构,成了美学的追求。摄影在刚刚苏醒的现代艺术启蒙中,几乎可以说在全方位地向绘画靠拢。至于对作品的形上思考,则多是在语焉不详的哲理上打转。这些哲理也不外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观念再现”、“时空意识”等这些超越语境、没有下文的新八股词语汇集,而且其中几乎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美”字。这种浅层次的艺术哲学氛围,包裹了那一时期摄影家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人们在思想解放时代充满激情却又混沌的艺术主张。

整个80年代弥漫着崇尚现代主义的气氛,但却绝对谈不上是“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只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态度或姿态。这一时期的一些摄影现象,在今天还是有必要回味的,包括代表抽象表达的北京“裂变群体”和向摄影本体逼近的上海“北河盟”。从这两个群体的作品现象看,他们都比较典型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倾向。前者以比较彻底的姿态表明了艺术的现代性主张,强调艺术家彻底的自我表现;后者则宣示了摄影媒介本体性的现代意义。在此之前的一些探索,则是在这二者之间游移或二者兼备的模糊性主张,像凌飞、鲍昆等人的1982年展览和后来的福建“五个一”群体现象,都是夹杂着伸张个性和向摄影本体性靠拢的中国式的摄影现代性诉求。

还有另外一条更为接近现代性摄影的道路,就是重新回到摄影本体价值走向的纪实主义摄影的探索。这一脉络是以四月影会后期的李晓斌、稍后广州的安哥,和以80年代中期陕西的侯登科、胡武功为首的“陕西群体”的摄影,以及1986年北京“十年一瞬间”和1988年的“艰巨历程”现实主义摄影展为大致顺序的一个时间逻辑。这条道路不但能彰显摄影的现代性特征,更能体现摄影媒介的社会功能,凸显比较全面意义上的摄影现代性。这个方向的摄影,比较紧密地参与到整个中国的现代性转折,以摄影独特的镜子作用,利用传播媒介对社会历史生活加以影响。同时,它也是更深意义上的对长期以来惯常的宣传摄影的反拨,使摄影能够返回作为社会个体观看、记录的本体身份。所以,80年代纪实主义摄影的萌芽,就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80年代,在以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走向之外,传媒的摄影和娱乐的摄影都在快速发展。服务于传媒的摄影以人文地理报道摄影为主,兼杂新闻报道摄影和广告摄影;娱乐的摄影则依托各种专业摄影团体的比赛开始愈演愈烈。娱乐摄影随着社会物质化迅速提升,成为大众越来越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而且大有成为摄影主流文化的趋势。这在其后的90年代得到了证明。纵观整个80年代,摄影获得了从摄影术传入中国之后真正本体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展示了它作为现代媒介的各种可能和特征。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口号标榜自己的“现代”,它充满活力的前行,就是中国现代性转折的一部分,是中国本土语境之内的“现代主义”摄影运动。

四、纪实摄影和沙龙娱乐摄影

并起发展时期(1990—2000)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摄影的现代性由起步而渐渐深化,前十年积聚的能量由于继续改革开放的国策和获得国际资讯的推动而被激励。市场经济也让整个社会的物质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物质化色彩极为浓重的摄影开始迅速普及。与此同时,获得发展的传媒业,也为摄影提供了巨大的展示平台,影像也成为媒体的资源。这样,摄影渐渐走到了时代文化的前台。

1.纪实摄影

这一时期最为耀眼的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崛起。80年代萌芽的纪实摄影,因为缺少理论的指导,一直懵懵懂懂地在一群希望为中国摄影走出一条新路的摄影人中探索,但却基本是以现实主义和朴素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作为思想依托,对纪实摄影的样式和思想内涵缺少明确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该说,地处西北的“陕西群体”是这场未来形成运动的纪实摄影的先行者。他们集体性地拍摄了许多关中黄土之上的人类生存景观,从日常生活到为季节性生产出现的“麦客”,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

1989年,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摄影》丛书(2),对纪实摄影的样式和内涵进行了全面梳理,确认了纪实摄影巨大的社会价值,称纪实摄影是摄影人“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④。在这一期专辑中,主要编辑人李媚和杨小彦还编辑了六组中外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与法国纪实摄影大家马克·吕布《中国所见》一书中的若干作品。全书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全面呈现了纪实摄影的理念和作品范例,对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后,中国的纪实摄影逐渐形成了真正的气象。

90年代的中国,在继续坚定地推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国策之下,进入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同时,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释放,社会物质水平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首先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变化,城乡之间的剪刀差快速拉大,无数的农民离开土地,贫富差距日益显著。千年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现代化改革中面临瓦解。中国的环境资源,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其中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经济思想的遮蔽下,很长时间并未引起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也缺少舆论的监督。作为社会生活镜子的纪实摄影,这时显示了它独特的作用。一些摄影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将许多被遮蔽的现实问题通过影像加以再现,形象地提醒了全社会要注意发展的平衡性。这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摄影。作品面世后,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落后的教育状况的认识,切实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就学的条件。这是中国摄影第一次和社会生活发生实质意义上的互动,显示了纪实摄影的力量。再一个就是民间自由摄影师卢广的《河南艾滋病村》摄影纪实报道。刚开放时,整个社会对这一世界性的威胁社会安全的疾病反应迟钝,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整治预防,甚至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采取信息封闭的政策,导致这种危险的疾病有迅速蔓延的态势。卢广在没有获得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冒着各种风险,独立完成了对河南上蔡等地艾滋病的摄影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将真实的情况散播出去。卢广的摄影,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让病区的百姓获得救助,让蔓延的趋势得以控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卢广的自由摄影师身份,进一步让中国的纪实摄影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社会观看的品格,彰显了其社会公器的作用。宁夏摄影师王征的纪实摄影《西海固》,则以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对西海固地区的回族进行了完整细致的考察,让人们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状态有了完整深入的认识。王征的西海固摄影,是中国纪实摄影走向深化和成熟的标志,在方法和操作的层面上堪称中国纪实摄影的一块路碑。侯登科80年代就开始拍摄的陕西关中“麦客”现象,由李媚在90年代重新编辑整理出版,成功地从文本意义上诠释和丰富了侯登科镜头中的“麦客”现象,将其升华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纪实摄影范例。

90年代的纪实摄影是中国摄影最重要的成就,它基本完成了中国摄影在文化和功能性上的现代性转折。它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摄影运动,无论从题材的广泛性和社会的参与性上都可圈可点,而且从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人和作品群。如安哥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张新民的《股疯》、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赵铁林的《她们》、陈锦的《四川茶铺》、晋永权的《傩》、黄一鸣的《海南故事》、杨延康的《乡村天主教》、袁东平的《精神病院》、林水惠的《东北人》、于全兴的《贫困母亲》等等。这批摄影人及其作品,让中国的摄影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巨变的中国留下清晰的历史身影。

2.沙龙摄影

沙龙摄影是欧洲一百多年前的一种摄影展览制度,是由欧洲文艺复兴后具有官方色彩的绘画展览制度移植过来的。沙龙的主要的内容是指艺术家参展、评委会审评的评选机制。沙龙的官办色彩和相对利益平均的选拔规则,让沙龙的美学标准显得保守,甚至有些媚俗。19世纪末,欧洲摄影家们移植沙龙展览体制时,曾经短暂起到提升摄影社会地位的积极作用,但很快即陷入唯美保守的沼泽,并迅速被新摄影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新摄影流派边缘化。沙龙于是成为一种摄影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借名衔等级晋升吸引人参与的游戏,但其唯美的特征则一直保持。

沙龙摄影对中国摄影一直具有深刻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当摄影成为中国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艺术消费之时,其中的许多人就开始积极参加国际上的沙龙摄影比赛,而且在各种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也十分可观。如郎静山从1931年至1948年,十七年中他“累计入选国际沙龙300余处,数量为千幅之上”⑤。中国摄影师在国际沙龙上所向披靡的法宝是以中国的古典水墨画意取胜,这也符合西方沙龙一贯的模仿绘画的美学传统,因而获得慨然接纳。“打龙”一词,成为当时中国摄影师参与沙龙评选的行话。郎静山等人“打龙”的骄人成绩,也进一步鼓励了中国摄影师原本就属意的画意美学选择,后来进而形成中国摄影几十年来的一条传统脉络。这一传统后来因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而有所衰落。但移师台湾的郎静山,仍然继续这一传统。另外,香港也没有中断这一传统,甚至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之间高度繁荣。

“文革”之前的中国内地由革命政治宣传摄影一统天下,原有的沙龙画意摄影则假以宣传祖国大好河山之名义低调存在,像黄翔的《黄山雨后》等。1976年后文艺禁忌解除,沙龙美学风格的摄影又借机迅速出现。1979年7月,香港的沙龙摄影大师陈复礼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这个展览对刚刚复苏的大陆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长期饥渴的内地摄影界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陈复礼的香港身份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国际”的象征,而“国际”对当时的大陆中国人来说就是现代的同义词,于是让内地的摄影师认定其就是效法的榜样。陈复礼的摄影确实也是当时沙龙风格摄影的最高成就,而且和旧式的中国画意摄影有所不同。他以精良的色彩质感表现,和具有摄影本体美感的光影效果,区别于郎静山等完全平面感的旧式画意。这些都表达了一种时代感,获得人们普遍的认同。

沙龙美学风格的摄影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培育期,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社会普及化的迅速扩大,和以官方主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为代表的类似沙龙评选制度的引导,开始成为大陆摄影的大气象。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摄影比赛此伏彼起,并随着各地区招商引资需要文化搭台的策略,成为这种策略前奏的主要方式。另外,那些先富起来的阶层,则需回填曾经贫穷的记忆和实践想象中的西方现代生活方式,开始以各种现代消费的器物和方式来武装自己。旅游、自驾车、音响和照相机都是这系列符号的必选之项。摄影,还可以添加上艺术身份的色彩,满足虚荣,于是一场全民性的摄影开始迅速普及。这种现象在此前70年代的日本也曾出现过,在同期的香港也如是。对于摆脱贫困的社会和人来说,摄影是现代生活的标志,是一种高级的娱乐。也因此,沙龙唯美风格的摄影由于其要求不高的艺术标准和大众乐于接受的唯美趣味,就和现代的日益增长的大众娱乐生活需求十分合拍了。这种娱乐性摄影的美学标准,在90年代的中国一度成为主流摄影比赛的评判标准,并在传媒的鼓噪下标榜为高雅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体制性的美学选择。一时,无数的花卉照片、自然景观照片充斥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摄影比赛和专业摄影杂志,成为现实中人们视觉审美趣味最显著的景观,也折射出90年代在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物质享乐主义氛围下双向构建的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景。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90年代中国摄影的两条并行的脉络,也是不同体制的产物。沙龙风格的摄影,呈现的平台基本是官方体制的刊物和组织系统,因而确实具备老“沙龙”艺术运动的各项基本特征,称其为“沙龙摄影”,颇符合原意。而纪实摄影则因其部分人员的自由身份,显示了对体制的游离。

五、观念摄影和摄影

的市场化时期(2000—)

1.观念摄影和当代影像艺术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艺术融入全球化的关键时期。在首都北京,经历过“’89现代艺术展”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创作,形成当代中国艺术史上有名的“西村”、“东村”现象。北京相对全国来说,其文化上的包容性和前瞻性,给了这些在原居住地根本无法展现自我的年轻艺术家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此后不久即被市场的因素包围。在这个交易场中,购买者的审美口味和价值取向通过交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成。包括“政治波普”在内,随着西方买家在90年代的大批购买,使其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失去了它原来的批判精神,成为一种媚俗的商业产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因是多维度的,市场的因素一直是一个主要的推手,如果回避这一现实,只谈它的文化成因,把它描述成是一个自足的发展系统,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和回避历史真实的。

本身就无边界的当代艺术,在9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摄影手法为媒介的当代影像艺术,而且有越来越普遍之势。这种方式最早源于对于行为艺术的记录,如《无名山增高1米》等。后来一些艺术家在这种完全单纯的记录中,发现摄影媒介可以产生独立的艺术效果,强化原创行为艺术记录的视觉效果。于是一些行为艺术家在创意伊始,就开始考虑最后结果的视觉呈现效果,如苍鑫《病毒系列:平反的极致》等。还有一些艺术家直接把摄影放进自己的创作,如马六明的一些自拍作品。渐渐地,摄影成为部分艺术家越来越多使用的手段,也开始从手段向方式转变,最终导致纯粹的当代影像艺术出现。这一艺术的最大特征是作品在前期的素材准备和后期的呈现媒介上,都使用摄影手段和摄影材料,但却绝不遵守摄影的客观纪实要求。作品的内容完全是导演、摆布、化妆和装置并用的共同结果,类似戏剧导演和舞美设计,但不考虑时间向度。所以它的艺术思维又绝对不是戏剧式的,而是架上油画式的,摄影不过是像绘画完成时的最后一笔。数字影像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其中,艺术家利用它来拼接、构成传统上一次摄影所无法完成的超现实场景和效果,所以当代影像艺术是一个多媒体的合成艺术,和原来意义上的摄影并无工艺上必然的逻辑关系。一些艺术家因为一时找不到完整定位自己作品工艺属性的相应语言,于是就说自己的作品是摄影,或者是“新摄影”、“先锋摄影”和“前卫摄影”等模糊的称谓,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给批评造成误导。这里不厌其烦地廓清这种现象的意义,是因为市场已将这种艺术和摄影紧紧地绑在一起,导致公众也如此认为,非常不利于批评家对该类艺术的解读和分析。由于这种艺术带有强烈的观念特征,目前大家对其约定俗成的称谓是“观念摄影”,但多数人理解上仍有模糊不清之处。需要指出,如果摒除其中的数字合成技术,只是设计、摆布、化妆和装置,然后拍摄并直接呈现,这个称谓还比较具有科学定义的合法性,但如果其间掺杂后期的数字拼接、置换背景和修改原始影像等系列动作,还是称其为“当代影像艺术”更为准确。之所以强调“影像”二字,是因为所有的技术改动都是建立在最早由照相机所获取的原始影像基础上的。这是根本区别于绘画的基准点。

“当代影像艺术”和“观念摄影”从艺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看,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样式,但当代性的意义应该更多地指其思想性。从这一维度来审视这两种艺术现象,答案似乎并不妙。多数艺术家的作品,把思想资源建立在对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所谓的“国民性”的颠覆与批判上,但那基本上是些老生常谈。尤其是后者,一些影像艺术家以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同胞,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猥琐丑陋,动物性十足。这种对文化主体的疏离感和反感,曾经成为部分当代艺术的时髦,看上去好像充满批判性。许多艺术家热衷于各种各样肉体和性器的裸露,好像在隐喻权力对生命的蹂躏,其实这是一种缺乏想象力的无能。艺术如果不能勇敢地回应现实,以丰富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参与,那么这种艺术是不具备真正的当代性的。当然,作为美学的艺术的嬗变要求,但如果失去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依托,则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其当代性也必然大打折扣。现在,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符号,如“文革”记忆、毛泽东的形象、中山装、红卫兵和其程式化动作、做沉思状或灵魂出窍的呆滞人物表情,等等。一种新的陈词滥调在市场的推动下快速地形成。对于中国所面临的因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化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此类问题在当代艺术中都缺少应有的足够的关注和回应。这些都暴露了所谓当代影像艺术和观念摄影的贫血状态和畸形的市场特征。

2.疯狂和泡沫的市场

当代艺术的市场化是世纪之交以来的最新动向,现在已然呈现为燎原之势。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都出现大批的经营艺术品的商业机构,一些画廊集中的区域也纷纷以创意产业基地的概念出现,如北京的大山子798艺术区。这些早期的艺术家聚集地,现在越来越染上资本的色彩,那里的日常话题早就从艺术转移到价格和行情。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个充满掘金色彩的“中国概念”也在全球形成。一些对中国有所了解的西方艺术商人,自新世纪以来开始炒作中国当代艺术。他们把目前低廉的中国艺术品当作原始股票,期望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全面成功取得类似欧美一样的话语权时增值获利。他们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早启动者,而且带动了中国国内以获利为主要诉求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由于国内个人财富的增长,一些暴富人的闲置资本也青睐艺术品的收藏,作为他们资本保值的最安全库存。在投资收藏中国水墨绘画和油画两个高潮过后,当代影像艺术和摄影作品成为他们目前收藏投资的新一轮目标。显示这一状况的是越来越炙热的此起彼伏的国内外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它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它提升了中国艺术的地位和价值,为中国扩大了国际影响和刺激启动了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将艺术彻底商业化。而且,这些在拍卖会上的业绩有虚高的嫌疑和泡沫化的倾向,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并未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没有一个真正从社会基层产生的艺术品收藏需求群体,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在拍卖会这样的二级市场之下的、以经济代理人方式运作的画廊的一级市场。没有基础支撑的天价拍卖会,必然是少数人之间的财富游戏,它所激励的不是一个以文化作为价值依据的艺术品市场,而是投资人牟利暴富的渴望。这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更为负面,让他们忘记艺术创作的精神追求,成为以投机的心理不断制造赝品和复制品的商品生产者。无穷无尽的“政治波普”艺术和专门寻找西方买家感兴趣的“中国”场景的纪实摄影作品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其文化的自主性也必然相应的有所提高。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则是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要高度警惕的趋向。如果我们放弃应保持的批判精神和独立的文化立场,未来将不会乐观。

①指当时在城市就业的知识青年和插队回城的知识青年。

②参见孙文宪文章,载《现代摄影》1986年第1期。

③载《现代摄影》1986年第1期。

④黄少华:《纪实摄影是一种独立的摄影形式》,载《摄影》丛书(2)1989年版,第79页。

⑤《摄影大师郎静山》,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作者现为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 金宁

作者:鲍 昆

第3篇:记忆深处的风景

浩瀚无边的大海教会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傲霜斗寒的梅花教会我们要有拼搏精神;默默无闻的泥土教会我们要有无私的品质。我有一种风景,在记忆深处,不是它们,而是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人,他就是我的爷爷。爷爷的爱,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中。

在我的童年里,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那时,爷爷比较严厉,不苟言笑是一个老学究。老爷爷搞科研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在我心中爷爷是个无所不能的人。

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家乡,很少能看见爷爷,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和爷爷生活的点滴。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奶奶总是不断的夸奖我,而爷爷却只是一旁微笑,轻轻说,以后要保持;而考试失败的时候,我变得灰心丧气,爷爷就会语重心长的鼓励我——失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定会成功;年幼的我很是贪玩,常常忘了写作业,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很严厉的训斥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玩得厉害忘记了做作业,把我从被窝里拉出来也是我可敬可爱的爷爷。他告诉我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完成,做事拖拉的人不靠谱!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给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让我受益一生。

就这样,我慢慢长大,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寒假回到家乡,看到爷爷,发现爷爷不再是童年时高大严厉的爷爷了。因为一直生病,看起来非常憔悴。此时的爷爷一点儿也不严厉,反而我却害怕的想哭。时光果然是一去不复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多么希望时光慢一点,爷爷奶奶老得慢一点……

我的童年快要结束,谢谢爷爷奶奶留给我脑海中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在这美好的记忆中,总有一段美丽值得回忆的“风景”,爷爷的爱,它伟岸如山,它细腻如水,成为我留在心底最美的风景。

第4篇:记忆深处的风景

已是深秋的天气了,空气里满是微凉的寒意。我对着手哈了口气,然后双手合拢用力搓了一下,又把手伸进了温暖的袖子里。不远处,一位穿着的中年人在晨跑,旁边田地里一位阿姨抬起了头,微笑着对他说道:“王老师,又出来晨跑了。”王老师微笑着应了一声。原来是已退休了的王老师啊,看着他跑步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夏天。

好听的闹钟铃声响了起来,但我早已醒了,快速洗漱换衣后就兴奋地跑出了家门。现在是暑假,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了每天晨跑,可不能迟到啊!

远远地,便看到了几个高矮不齐的身影在移动着,我不禁一笑,肯定是他们!我快步走了过去,他们好像也看见了我,快步走了过来。小A说道:“来了啊,走,我们跑起来吧!”“嗯!”然后,我们一共八人浩浩荡荡地在不宽的路上跑步,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天空蔚蓝蔚蓝,空气中混合着树木的清香,氤氲而湿润。太阳还未升起,一层淡淡的金光洒了下来,像为这世界披上了金纱。我能听到风在耳边呼呼地响着,看到鸟儿在空中愉快地飞翔,感觉到朋友们欢快的心情。渐渐地,我们几个女生感觉到吃力了,而几个男生依旧在前面跑着。“停一下吧,累死了。”“好啊,那走一会儿吧。”他们答应地很爽快。于是,我们就在路上散步似的,说着一些趣事。

忽然,一股浓郁的香樟树的香味扑面而来。我情不自禁地朝一棵香樟树走去,,微微一笑,摘下一片树叶,放在嘴边,轻轻一吹,一个特别的声音发了出来。他们都被吸引过来了,看到我拿着树叶,也从树上摘了叶子,然后问我是怎么弄的。我耐心地教着他们,经过努力,他们都学会了这项特殊的“技能”,开心地一起吹了起来。于是,我们八人用树叶吹出的奇怪旋律成了清晨独特的风景。

玩累了,笑够了,我们便跑到天桥上,随意地让风吹乱了头发,说着一件又一件开心的事,笑意肆无忌惮地蔓延,一阵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风和慢慢升起的太阳,传了出去,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

又一阵风吹来,我不禁哆嗦了一下,拉回飘扬在外的思绪。那位王老师一已跑远,消失在路的尽头。他的身影不也正是这清晨亮丽的风景妈?

如今,小A考上了市重点,小C到另一个地方去学习了,只剩小B和我奋斗在初三的阶段。祈祷每一个人,永远那么快乐。

那年夏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记忆中最美的风景,而我们或许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云在半空中,被微风剪碎,回忆也许美,可正在飞走„„

2011.10.

第5篇:记忆深处的花朵

1、母亲,我心中的那一缕阳光

天,阴沉沉的。云厚得出奇,泯灭了我最后一丝沐浴阳光的念头。无边的阴霾何止是笼住了我的心„„

那年,我十一岁。一个闹腾得狗都嫌的年纪。

我从五岁开始练琴,坚持练到今天,亦吃了不少的苦头。

那天,我正弹着无聊的练习曲,昏昏欲睡之时,妈妈轻轻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老妈一脸“泛滥”的笑容:“对了,儿子,四月有个艺术人才选拔大赛,你去试试呗!” 我倏地仰起头:“哟。老妈,多日不见,您老的消息越来越灵通啦!得,我去试试吧!”是啊,我们年轻人就是要敢于挑战嘛!

从那天起,楼梯间少了一个疯跑的女孩,我QQ的头像也一直灰黑。

我在妈妈的监督下真的是全力以赴了。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练琴。甚至于手都磨起了小小的茧,生疼着。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四月,悄然来临了。

比赛的那天,我有些不情愿的穿上华丽的公主裙。满怀着信心,出发了!

来到考场等待的时候,我真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腿不住地颤抖,还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唯独手指却冒出冷汗,止也止不住。

轮到我了,考试用的是一台很奇怪的,我从没有见到过的琴。 坐在琴凳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扬起的,想要击打琴键的手凝在了半空中,我竟连第一个音要从哪里开始也记不起了。 犹豫了半分钟,我才回过神来。余光瞥见评委老师的嘴角浮出那一丝不屑与不耐烦。我便更无了信心。至今忆不起那曲平时练得滚瓜烂熟,比较优美的曲子被我弹成了什么样子。

当最后一个沉重的和弦落下时,我甚至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了。那么多天,那么多年的付出,也和着这和弦一起化为乌有——我绝望地想。

走出考场,抬头看天,阴沉得如我的心一般。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似乎看出了我的伤心。

“怎么?发挥不好?没有关系的!” 我选择了沉默。

“年轻人,哪里有失败可言呢?振作起来!”妈妈接着说,笑容再一次“泛滥”。 我抬起挂满泪珠了脸庞看着妈妈,向家走去„„

母亲,原来就是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啊!母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都让我感到温暖!

看那天际,不是已透出了那一道驱赶阴霾的阳光了吗?

2、我长大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乃是先世圣贤所言。此句意味深长,时刻提醒我们要诚实,莫撒谎。多年以来,往事重重,回首思忆,皆有所感。

上周,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望着道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心中不觉产生疑问:母亲天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又帮母亲做了什么呢?一棵棵大树好像就是母亲,在告诉我:路上要小心。一棵棵大树好象母亲,在告诉我:赶快回家吃晚饭。一棵棵大树好象母亲,在告诉我:快回家来,我给你洗衣服。种种的焦虑,让我加快脚步,跑回家中,帮妈妈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与母亲对视微笑。从我二人的笑容中,我发觉:我长大了。

前几天,我们全家人出去旅游。在火车上,我望着窗外一颗颗块所闪过的大树,心中不由产生忧虑:时间过的可真快,我虽然在一天天长大,可是母亲区在一天天变老。好了,现在是该去照顾妈妈的时候了。我站起身,母亲很惊异,“你怎么了?怎么不坐着?”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给母亲到了一杯热茶,看着茶杯上多徐徐升起的烟气,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张屾呀,可终于长大了。”

今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在我上学临走时,母亲的心里忐忑不安,紧怕我受伤或是禁不起寒冷。在母亲的百般劝导下,我穿上了羽绒服。“吗,谢谢您,您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就这简单的一句话,让妈妈感动了好几天。同样,幸福和温暖有伴随着长大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正好唱出了文中之意,我每天都在长大,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每天都有期盼的铃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3、留住那份温暖

“孩子,饭吃了吗?来我这吃点吧!”这句话就像寒冬里射下的一缕阳光,足以给我带来温暖。

“叮铃铃——”我喜欢聆听这种声音。喜欢坐在外公的单车后面,抱着他的腰,把头倚在他的背上。因为这样能给予我小小的温暖。

“孩子,抱紧了哦!”我喜欢坐在外公的单车上在巷子里穿梭。虽然心里会有点小小的害怕,但是外公话中的温暖足以盖住这份小小的害怕。

每路过一扇窗总会听到不一样的问候。“孩子,饭吃了吗?来我这吃点吧!”菜香味缓缓飘来,我贪婪地吸了一大口气。这是外公总会说:“不用啦,今天孙女来,我买了好多菜呢!要不就你来我家吃吧,可丰盛了呢!”……或是一句问候,或是一句夸奖,或是一句玩笑话都让我感到五笔温暖。记得那时的邻居是买红烛的。每次我去看望外公时店里人都会说上一句:“哎哟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呢,你来这干嘛。”我下的赶紧躲到外公的背后,抱住外公的腰。这时总会听到店里人对外公说:“几年不见长这么大啦!我都认不出来了呢!再过几年,可就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呢!不知道会不会忘了外公哦!”“乱讲,才不会忘了我呢!”外公故作生气地说道。“不会的,我才不要长大,我要一直和完工在一起的!”那时的我总是那么想,也不知道我拿来的这样的想法。

转眼间,已经坐在初二上册其中靠的考场里了。也不知道该说时间过得太快还是说自己没有把握住那份温暖。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温暖也渐渐减量,最后压缩成回忆定格在心底,但是我还是会常常去看望外公,这只是为了留住那份温暖。

这一刻,鸟儿在鸣唱,花儿在舞蹈,虫儿在奏乐,古朴简陋的小巷里,我抛开了所有烦恼,依稀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扎着两根羊角辫,天真浪漫的时光。

遗失已久的纯真,我终于找回了……

我在成长,我无法不感觉到成长带来的那份黑暗,摇滚给了我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也给了我留住了一份阳光。

你还记得吗?你曾经冲我假哭,又冲我大笑!你曾经用你那胖乎乎的手和我拉钩,说要一起办生日会!你曾经被我捏了脸又笑嘻嘻地说要捏回来。真的好天真,好天真……

请留住那一份天真吧!不要再盲目跟随大众了。你,就是你!你曾经的天真,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会有的。而现在,你成了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人流往哪儿走你也往哪儿飘。

你可以像原来一样吗?一起拉拉钩——永远留住那一份天真!

4、留住那份喝彩声

“咚!”一声翻倒声,传进我的耳里,我的视线从书本上转移到了运动场上,原来是有人在100米跨栏中摔了跟头!

我们集体哄笑起来。只见那名女孩又站了起来,重新尝试了一次,可惜又失败了。我不禁想着:“这女孩可真逗,别人都跑完了她还在尝试着跨过第一个栏,哈哈,肯定糗大了!”可当这想法闪现过我的脑袋时,我的心狠狠地被揪住了。为什么我没有为那女孩喝彩,而是去奚落她呢?

小时候,我又不是这般的。

“预备——跑!”裁判的一声令下,同学们飞快地朝终点跑去。可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可能是那名男孩由于比赛太过于紧张吧,只见他的左脚钩到了右脚,一下子,他那涨红了的脸蛋往地上倒去,他的膝盖狠狠地撞击了一下,一个大大的伤仿佛刻在了他的腿上,那么明显!

因为这个失误,他已经成了最后一名,尘埃落定的,他注定是个失败者,可是在他倒下之后,他又极快地爬了起来,奋力向前追去。就在他爬起时,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六名都已经结束了比赛。

本以为他会难耐痛苦而自动退出比赛,可惜我们错了,他仍然跑着——直到终点。 在他跑步的这一个过程中,他肯定是咬着牙,闭上双眼去拼命跑的,我们也十分起劲着朝他喊着——“加油!”即使我与他素不相识,可我依旧十分用力地给他助威、加油。

他带着他那一拐一拐的步子奔向了终点时,我,我们给予他了比胜利者更多的喝彩声。在我心里,他就像英雄一般的。

可是现在呢,仍然是比赛中摔倒了,一样是又站了起来去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比赛,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年龄由幼小变为了成熟,可是我对这两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

年幼的我,是不是比长大的我的心灵更加高尚呢?还是我的心灵正在堕落。我应当留住那份喝彩声,留住那高尚的品德。

而人生中也同样是如此,应该为那些跌倒了却又站起来的拼搏者喝彩!

5、 我的成长日记

记忆的潮水一遍遍冲刷我的全身,一股股暖流袭遍。那时一本粉红色的日记本,静静地躺在小书桌上,我欣喜地走近,翻开„„

2001年5月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爸爸带我去游乐园,天空瓦蓝瓦蓝如一块蓝水晶,我心情格外舒畅。在过山车上经历了漫游,又在西餐厅饱尝了美味。

就在这时,一位老爷爷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的双腿处空空、面容凄惨地向路人行乞,却一次次被人流湮没。

“爸爸,他好可怜﹗”我心中好难过,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追上了他并给了他10元钱。

他对我笑了笑。

2003年5月3日 星期二 阴

那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已经发下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考了68分!老师的批

评现在还萦绕在耳畔,满眼的红叉让我伤心极了。

中午妈妈轻轻的推开了房门,看到了在床上低声呜咽的我。妈妈擦着我脸庞的泪水说:“孩子,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何况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这次考不好并不代表下一次呀!”

挫折中我重新站起,一定要努力!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的演讲比赛我竟获了一等奖!太高兴了,我写日记的笔都在纸上驰骋起来,笔尖下流动着兴奋。

拿到沉甸甸的奖杯之后,班主任祝贺了我,并说了一句让我久久铭记与感动的话: “戒骄戒躁,老师相信你,谦虚使人进步!”

我一定会谦虚的走向人生的征途。亲爱的日记本,马上就要考试了,暂时与你相别。

„„

粉红的日记本被一页一页翻过,快乐的日子被一天天走过。由懵懂到睿智,由天真到成熟,于是就拥有了一颗善良、坚强、平和的心。

我成长着,快乐着,幸福着,收获着。

蓦然回首,身后有一串金色的成长的脚印。

6、寸 草 心

2007 江苏考生

小时侯,我生病了,总是爸爸抱着去医院;上学了,总是妈妈背着书包送我去上学:撒娇时,奶奶总会对我说:“呀,我的心肝,快让奶奶疼疼。” 现在,长大了,我要用我的爱,去关心他们。

买 酒 记

今天,爸爸要从南京回来了。妈妈说,要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欢迎爸爸回来,当然是少不了酒的。于是,我便骑上自行车去买酒——爸爸回来,看见我替他买酒一定很高兴的。一路骑着,我仿佛看见了爸爸那苍老的脸,正面带笑容的看着我。“哎哟﹗”我的车子猛地跳了起来,只听见“呼”的一声,前胎破了,气漏光了。“怎么这么倒霉,谁在路中间放块玻璃﹗”我愤愤不平地说。这可怎么办呢?想想爸爸,我决定走着去,买不到酒不会家。

洗 衣 记

好不容易等到了星期天。这天,我起床很迟,吃过早饭,便拿本书坐在院子里玩,只见妈妈坐在走廊上洗衣服。他一边洗一边叹着气,还不时地用左手捶捶后背。见妈妈苍白的脸,我知道妈妈一定是劳累过度了。于是,我放下书,走过去,拉着妈妈的手臂要他休息一会儿。妈妈指着盆中的衣服说:“别闹了,瞧,还有一大堆衣服没洗呢﹗”我自信地拍拍胸脯说:“我来洗。”妈妈抵不过我的坚持,让步了,望着使着全劲的我,妈妈会心地笑了。

捶 背 记

听爸爸说,这几天奶奶身体不适。于是,我便趁着空闲去看奶奶。一放下车子,便听见奶奶呻吟的声音。奶奶看见我可高兴了,忙从床上下来,说是要拿我最爱吃 的豆子给我吃,我拦着她说;‘奶奶,不忙,等你病好了,再拿也不迟呀﹗“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好吧,下次奶奶再补上。”我见奶奶咳嗽得厉害,便爬上床 ,给奶奶捶背。“奶奶,舒服吧﹗”“舒服,舒服,背一点儿也不疼了。”我知道奶奶是在哄我,不过,只要奶奶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爸爸、妈妈和奶奶,我知道你们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学会关心学会爱。

第6篇:记忆深处的爱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老师是一位和我母亲年龄相仿的30多岁的女老师,30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她的名字叫秦桂兰,她亲切的笑容、说话时和蔼的语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心存温暖,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把她当成了和母亲一样值得信赖的人。她的爱,她的鼓励,成为了我---一个农村孩子好好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

一年级的孩子刚学习自己削铅笔,很容易削破手,秦老师就抽出时间帮孩子削铅笔,可班里的孩子多,秦老师就不能一个一个地帮孩子削了,一部分孩子就自己削,我就是这一部分自己削铅笔的孩子中的一个。一天,我刚买了一把新小刀,我用左手的食指垫住铅笔的一头,右手拿着小刀,一下一下的削着,新小刀真锋利,就是好用!正在我得意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我左手食指的很大一块被生生地削了下来,血瞬间流了出来,秦老师见了,飞快地跑到我的身边,抓起我得手,一边用嘴给我吹着手指,一边安慰我:“别怕,别怕,老师在呢!”说着,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布条,轻轻地给我包扎着......她温柔的话语,亲切地动作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手顿时也不觉得有多么疼了。我的手好了,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印记,可也留下了我对秦老师永久的怀念。

我的家住在离小学校不远的路边,秦老师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我的家们,每天放学了,除了做家务,我便拿起书,在院子里看、读。一天,我正在高声地读课文生字的时候,秦老师正好下班走过我家,她从自行车上下来,走到我跟前,用手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这么爱读书,将来一定能成才!好好学,你太让老师喜欢了!”第二天,秦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几句话,让我坚信自己一定能成才。从此,我更加勤奋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16岁那年,在当时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石嘴山师范学校,在当时的农村,这件事着实让我的父母自豪了好长时间!

如今,我也当小学老师20多年了,每每回想起秦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我一生的影响,对工作的尽心,我就知道怎样做一位“好老师”,她是我一生的恩人,没有她的鼓励,就没有我的今天,秦老师,好人一生平安!

第7篇:记忆深处的人

为人师表,他古板,严厉,可她却是在用心地教导,呵护每一个学生。真是这伟大的师爱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感恩。

题记周五,我和同伴走在回家的途中,路过被晚霞笼罩的小学时,我不禁想起记忆里的那个年迈的身影:晨曦中,薄雾笼罩着沉睡的校园。噢,他捧着心爱的数学本从初春的寒气中走来了。一副黑边老花镜,一张枯瘦的脸,一身旧制服,构成一个老师的威严形象,古板,严厉。

教室里只有几个人,他轻轻放下本子翻着,不时皱皱眉头,因为这是错题严重的作业本,他大声喊着我们的名字,抓住这些错题本的作者,喋喋不休的数落着,一个早晨,他点着,披着,认真而又到位的点评着这些错题。每次打开数学本 ,每行每列都是他在叮咛,千万不要粗心呀。短短的几个字不断的提醒着我们,渐渐地,我们学会了细心。

每次数学课前,教室里人声鼎沸,他走到黑板前,提前把例题写到黑板上刷刷刷,小小的粉笔字如焆焆溪流,从笔端,不,是从他内心地流淌出来,构成了黑板上上一个个雄厚的数字。“同解方程,你的解就是我的解,我的解就是你的解„„”两解谐音,引的课堂哄堂大笑。她坦诚的把心交给学生们,真诚地对待我们。

一次,数学课上打预防针,谁要落下新课,我打完针返回,好似听到数学老师讲完了课,真在布置作业,遭了,赶紧走。到了教室门口,我一眼就望见了他,一身旧制服,一副老花镜,一张枯瘦的脸,看起来是那样的叫人担心。他孤零零地站在门口,像一尊塑像,眼睛一动不动的站在教学楼的楼梯口仿佛在等待一个个自己的孩子。

渐渐地,太阳害羞的躲到了山后。等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他才踏着夕阳的余晖远去了。

张老师,一个尽忠职守,可亲可敬的老师,是他那种对学生的关爱与谆谆教诲影响了我,在我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受益终生的记忆,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感恩的人。

148 张婕

第8篇:记忆深处的那个人

在奶奶家,我无意中看见桌子上摞着几个厚厚的本子。牛皮纸做的封面,用棕色的棉线装订着,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本子,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股票知识学习笔记”八个大字。翻开笔记,字迹工工整整,记录的密密麻麻。我数了数,一共有六个这样的本子,每个都记得满满当当。也许你会好奇,这是谁的笔记呢?

它们的主人就是我的爷爷!别看我的爷爷已年逾古稀,但热爱学习的精神非常让人敬佩。

爷爷常说,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前些年,爷爷就开始学习炒股、学习中医知识。这两年,爷爷又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用电脑上网。很快爷爷就学会了怎样使用鼠标、怎样打开文档、网页,怎样安装软件,杀电脑病毒。用电脑看新闻、学养生、学做菜,打游戏更不在话下。每当我遇到什么不知道的问题,爷爷就会说,百度一下嘛!不过,对于快八十岁的爷爷来说,打字可是个难题。在尝试过手写、语音输入法后,爷爷都因为这些方法速度慢、用起来不方便而放弃。后来,爷爷做出一个让我们吃惊的决定,他要学习拼音输入法。那些天,爷爷每天都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跟着视频从a、o、e开始练习发音,看着爷爷学发音的样子,觉得爷爷既可爱又可敬。爷爷买了一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认真地记笔记、写字母。为了便于记忆,爷爷在每个字母的后面标注上相同发音的汉字。有时候,他弄不清声母和韵母怎么组合,弄不清双韵母的顺序,就虚心的请教我和爸爸。不仅如此,他还让我下载了练习打字的软件,学习标准的指法。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爷爷竟然学会了拼音,打字的速度也明显提高,从最开始几分钟输入一个字,到现在可以和我在QQ上正常聊天了!

爷爷还是养生节目《养生堂》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五点四十分,爷爷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爷爷目光专注地盯着电视,时而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时而飞快地在本上记下重要的内容。一期节目下来,几百字的笔记就从爷爷的笔下倾泻而出。日积月累,又形成了一本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爷爷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我学习上的好榜样。每当我在学习中想偷懒的时候,只要一想起爷爷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我就会回在书桌前,专心开始学习。每当我遇到难题想放弃的时候,只要一想起爷爷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我就会继续拿起笔,直到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

每个人记忆中都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个性鲜明的人,爷爷就是我记忆深处那个乐学勤思的、学而不厌的、永远值得我学习的那个人。

上一篇:人大工作宣传标语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