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诗歌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灵的诗歌

大卫:诗歌是心灵的创可贴

大卫,本名魏峰。1968年生于江苏睢宁。诗人。《读者》首批签约作家。曾参加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曾被读者以网络投票方式选为“中国十大优秀诗人”。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文字。著有随笔集《二手苍茫》、《爱情股市》、《别解开第三颗纽扣》、《魏晋风流》,诗集《内心剧场·大卫十年诗选》等。主编有《班主任推荐经典阅读》等中学生课外精品读本。

1.你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为读者所熟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

如果二年级时的一个眼神算诗歌的话,那是从二年级;如果五年级时的一声哭泣算诗歌的话,那是从五年级;如果十八岁时的忧伤算诗歌的话,那是从十八岁……如此说来,诗歌应该是眼神加哭泣加忧伤。或许这些都不是,对于我来说,诗歌是我漫长而短暂的青春,是暗夜里的叹息与泪水。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就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睡着一样。

2.第一首诗歌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这个问题要是老实回答的话,文本意义上的第一次发表,是1989年6月发在《新华日报》副刊的一首诗歌,现在都能背下来,题目叫《括号》。“父亲的腰/弯成了括号/母亲的腰/也弯成了括号/括号里填注着/父亲的重担与母亲的咳嗽。”记得当时给的稿费是20元。

3.我知道除了写诗,你还进行散文创作,有文友评价说你是“左手写诗,右手为文,运笔自如,左右逢源”,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散文是诗歌的秘书,且是最贴身的秘书,诗歌办不到的事,可以交给散文。由诗到散文,是很自然的事,就像从卧室走到客厅一样自然。如此说来,我这话还暗含着一个比喻,诗歌是卧室,私密性强,而客厅,就是一个更开放的所在。当然,人各有志,散文写法也各不相同,有人写成了客厅,有人写成了厨房,有人写成了卫生间。

4.我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现代诗歌在我国上个世纪也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诗歌似乎已不再那么受人欢迎了,就连当下的中学生爱好诗歌、写作诗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什么?

我们看到的是冰山以上的部分,冰山以下的部分是非常惊人的,每个十八岁的人都是诗人。一辈子没写过诗的人几乎没有。汶川地震更是给了诗歌一个火山爆发的机会。我承认现在写诗的人和以前比,是少了。但以前是不正常,那时没有什么娱乐,现在娱乐方式非常多,分流了很多人,写诗的人就少了,这很正常,是良性的反应,相反,那种全民皆诗,恰是不正常的。钱钟书先生说做学问是荒村野老素心人之事(大意如此),写诗又何尝不是如此?诗歌越来越面对心灵,所以,9·11之后,美国民众面对废墟,才会用诗歌安慰心灵。我曾经说过,诗歌不是十全大补膏,而是创可贴。心灵的创可贴。

5.文友们在提起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你的写作才华,你觉得才华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吗?

写作一定要有才华,在这方面我不自负也不自卑。才华基本上谁都有,关键是你干什么。比如有人有经商的才华,有人有长跑的才华,像我,也就是码字的才华,这可能是所有才华中最无用的一种,但这无用有时也是大用,至少,可以抒胸中之块垒。

6.写作给你带来了什么?

这问题太大了,空气给你带来什么?河流给你带来什么?天空给你带来什么?从大的方面说,写作给人带来痛苦,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痛苦,那种表达不到位的痛苦,但这恰恰是幸福的前提,你一旦找到了那个咒语,就可以说,芝麻开门,芝麻开门了。

7.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影响?

不能用最字,只能说某一个阶段的最字。比如这段时间我喜欢希梅内斯。他的《小银与我》太棒了。过一段时间,我又会喜欢托尔斯泰、洛尔迦(且是戴望舒翻译的)……喜欢一个人,就像吃饭,天天吃一种饭,会得厌食症,不利于身体。他们对我的影响是不能细分的,就像我今天长到这个样子,不能说某一棵青菜,还是某一条鱼影响了我。这应该是综合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

8.您认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非常简单,提高写作的惟一办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不是我说的,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的。就连早年退学的比尔·盖茨也承认,阅读改变命运。而我们中国人说得更一步到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那么该怎么阅读才最有效?

读书方法上,就是博跟约,博就是博览群书,约,就是抓住重点。一定要读经典,凡是经过一百年以上检验的书,都可以读。因为他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好像尼采说过类似的话,低于一百年的书,他不读。时间是最严格的法官,他会帮你淘洗出真正的经典。

10.送给《润》读者的一句话?

叶芝说过,跟别人争论产生雄辩,跟自己争论产生诗歌,我更愿意说,跟谁也不要争,就跟自己比,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跟自己比,你的人生才是一首真正的诗。

第2篇:心灵的诗歌

——荐《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细胞,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落实学校管理的基点。诸多学校管理名师,或教学名师,都是从班级管理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班级管理者。著名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就是从班级管理中走出来的一名教师。尽管他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工作岗位,仍坚持教书,坚持带班,在基层实践中探索、钻研。在书架中抽出李镇西的大作《心灵写诗》,刚开始翻阅,喜欢上了这本厚厚的教育日记。真的,它只是一本日记,读来确实那样有趣、有味,耐人寻思。

一、它是一种励志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李镇西老师的勤奋,他在那么繁忙的工作中,却能写出这么多的教育著作。我们也许难以理解,李镇西老师当了班主任,还要教语文,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活动。那么,李老师是怎样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还能写出这么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呢?首先,是对教育的热情。曾经有网友问李镇西老师:“天天写这么长的日记,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李镇西老师确实有着他的毅力。坚持读他的日记的网友们可以见证,每一篇日记几乎都是李镇西老师当天完成。然而,李镇西老师是这样回答网友的:“写这样的日记,并不像有的老师想像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坚忍不拔,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每一天和学生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也许,对我们普通老师来说,写一篇教育日记,写一篇教育论文,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可对李镇西老师来说,确实一种享受。这就是他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的热爱。如果李镇西老师不写,对他来说,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对我们来说,这本书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李镇西老师其实也是我们普通教师的一员,他对教育能如此充满热情,能有这样的热爱和毅力去钻研教育,那我们这些教师呢?我们是否也能做到呢?

李镇西老师其实就是这样做的,他把写日记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其实,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每天也就这样过去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我还没有把这个日记写好呢。这样,每天我们就记得去写。这样,我们逐渐就能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习惯了就成自然,有很多事情,都是习惯了,就逐渐喜欢。这本书也就是一种激励!

二、它是一种启示

李镇西老师多么“高深”啊!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普通老师的想法。每当我们提到李镇西老师,我们就把他想得多么高不可测,多么的伟大。哦,他这样的老师,是我们不能做到的。可是,当我看完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后,发现“其实我也可以写!”因为李镇西老师所写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李镇西老师所写的,正是普通的教育事件。李镇西老师的日记生动形象、“可读性”强,“那首先是因为教育过程本身便充满了魅力”。李镇西老师在写日记的时候,他真的就是在写“日记”:绝对的真实。李镇西老师记录的就是在当天他所遇到的教育事件,以及他的思考。或是一个教育突发事件的处理,或是一次班级活动,或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通信,或是学生的随笔。我们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忙于应付繁琐的事情,几乎没有心思去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或许还有教师认为,钻研教育工作,是专家的事情,我们普通教师做不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我们会发现,教育钻研,也可以“我手写我心”,就像和一个知己谈话一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教育日志,就是展示真实的班级,展示真实的教育。读完李镇西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发生在李镇西老师身边的教育故事,与我们的教育故事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李镇西老师却能把这些小的事件记录下来,作为自己钻研教育的第一线材料;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思,记载思想的火花。在自己教育事件分析中,我们教师可以提炼自己的教育艺术,如何生气?艺术地表达愤怒?怎样邀请学生和你合作?等等。在这样的不断钻研中,我们会找到比问题更多的方法。

三、它是一种教育

在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教育管理启示。从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到,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与学生(被管理者)构建和谐的关系,是因为他能与他的学生进行双向的沟通和交流。日常的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在我们平时和学生对话中,教师往往站在了高于学生的位置,把学生叫过来就是一顿“唾沫淹没”。这样的谈话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样的谈话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在没有聆听学生的想法之前,老师的谈话都是“一厢情愿”,都是“自以为”。而李镇西老师却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架构很多桥梁,通过班级日记、书信、网络交流、面谈等,和学生进行交流。正因为李镇西老师善于 2 聆听,学生也愿意在他面前打开心扉,这样的谈话才会有效果。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感觉李镇西老师确实是在用心灵书写教育的诗章。李老师用他的日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基层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方式、内容,值得我借鉴。

第3篇:赞颂心灵春天的诗歌

我的心海,住着一个春天守望在无边的寂寞里

挂满了一朵朵深情的泪花

在伤心崖上为你默默地绽放

搭建着一个美轮美奂的天然舞台

清晰的屏幕为你深情地回放

过往那段忘情的演出

舞台边际那个舒适的吊床

幽幽垂下清灵的吊兰

袅袅升腾的清香,恣意蛊惑

初春的萌动

就连记忆也疲惫

想轻轻卸下心灵的负荷

任它飘荡在迷离魅惑的芳香里

我们轻启心扉

向彼此的世界渗透一丝柔风

还一样的牵手,感受彼此脉动的体温

那边风起,感觉早有寒意

晚风已开始酝酿清晨的露珠

记忆的小船,悠悠

停泊在被往事遗落了的湖心

像那清风一样,不要频频回头

掬思念一缕余香缠绕指间

在深夜里悄然拨动心弦

像彩虹一样,化作永恒的余晖

滞留我眷恋的心房

在遗忘的角落里深情款款地徘徊

唤醒那段不舍的记忆

虔诚的稽首祈祷

三生石上那句誓言

能像曼陀罗花般激情地盛开

第4篇:心灵的风景经典诗歌

驻足在你一望无际的云梯上我甘心做一尾健忘的黑鱼

你的每一次呼吸

都铭刻着我深深的记忆

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被或淡或浓的笔墨描成了苍茫

苍茫在悠长云梯上

托起长长的背影

你也惆怅 我也惆怅

云朵下面的深海里

那一尾无助的黑鱼

望着身前金色的光芒

光芒敲打的云梯之上

闪烁着云朵和蓝天

还有过去和未来的声响

一只雄鹰盘旋在云朵之下

孤独地找寻着从前的模样

苍穹的风划过它雄健的翅膀

吹奏着古老的歌谣

当乌云听到了歌谣中的故事

便追随一片羽毛的方向

沿着云梯慢慢奔跑

云梯被慢慢擦去记忆

擦去泪水 擦去雨滴

擦去最美的过去

和最痛的分离

小鱼只好拾起到那片散落的羽毛

朝海底缓缓游去

第5篇:一首赞美护士的诗歌:美丽的心灵

步覆——轻轻轻轻

面庞——端庄宁静

我们的白衣天使来了

洁白的口罩

一双明亮的眼睛

轻声慢语是你的性格

白色的衣裙是你职业的特征

救死扶伤——你视为天职

护理病人——你视为神圣

多少个夜不能寐的通宵

你柔声抚慰病榻上的呻吟声

床单上的污物伴着刺鼻的血腥

你默默地将它擦拭干净……

你忽略了——

忽略了你那双熬红的眼睛

你忘却了——

忘却了你那张俊俏而消瘦的面孔

你的身心像炉火那样炽烈

你赋与患者更多的爱无私的情

你的生命在这里闪光

你的青春热血在这里沸腾

你细致的关怀

热忱的心灵

使濒临死亡线上的人

起死回生

你凭着坚韧的意志

对事业的忠诚

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平凡的不能再平凡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日夜穿梭斗转星移

你给予患者的是安详和平静

你用情与人交融

你用心与人沟通

你美美在你的笑容

你美美在你的心灵

讴歌你 赞美你

白衣天使巾帼英雄

“南丁格尔”的精神在你们身上

发扬光大永恒

第6篇:教师节诗歌:心灵的呼唤(范文模版)

教师节诗歌:心灵的呼唤

三天、两天、一天

教师节悄悄地来临了

这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

至高无上的拥戴

淡泊名利是您们的情怀

乐于奉献是您们的信念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您们用慈母的爱心

您们用严父的胸襟

您们用青春和智慧

将知识的火炬牵手传递

日月如梭,岁月无痕

株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任岁月的年轮爬满面颊

您们无怨无悔

满园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在欢乐的节日里

愿您们幸福、安康、吉祥

第7篇:心灵邂逅诗歌

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我心花怒放。

飘飘欲坠仙女般的影子,

似曾相识,

却是今生未曾见过的摸样。

虚拟空间的邂逅,

燃烧得烈火一样。

灵魂三维空间中缠绕,

心没了时空的概念,

情感零距离地释放。

没有一见钟情,

却有燃烧的火光。

骨子里那般魔力,

与日月同辉,

雷击般的声声作响。

心灵共振,

火山爆发一般疯狂。

散发着燃烧的味道,

爱的炙热,

北极的冰川流淌。

不可逾越道德冷面,

悬崖勒马不能脱缰。

驾驭航船,

心灵的共鸣,

给予生命无穷的力量。

不要刻意改变什么,

忍耐煎熬能散发出芬芳。

真爱不是占有,

牵挂呵护,

一颗燃烧的心儿放着光芒。

QQ在键盘声中起舞,

心儿在蓝天上飞翔。

如意的不如意的,

一切一切,

皆为雨后彩霞的七色之光。

人生各色,

爱是默默的欣赏。

正在描绘的人生画卷,

毁掉重来,

总会弥漫着悲凉。

相见恨晚,

邂逅还能补偿。

碰撞激起的涟漪,

一个一个圆圆,

任其静静地漂向远方。

上一篇: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下一篇: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