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对话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灵的对话

心灵的烛照 生命的对话

拥有五十多年学科历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自王瑶、刘绶松、唐弢诸先生开创以来,其研究队伍已经形成了“四世同堂”的局面。凌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活跃最具学术影响的第三代学者、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其研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其研究领域最高的学术水平。他建立起来的巍峨的学术高峰已是当代学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与灵魂的内在凝聚力仍影响着新一代的学术舞台。因此,对其学术个性、精神特质、批评观念的评述就显得尤为重要。

凌宇先生是成长于1960、1970年代的知识分子,1964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0年到广西九曲湾农场锻炼,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中国现代文学。良好的科班训练与灾难民族历史积聚的痛苦阅历形成了他特有的学术优势。他所具有的独立意识与自省精神,拓宽了文学研究评价的尺度,他试图从更为开放与多元的思想文化背景与文化观念透视纷繁的文学事象,并避免了前人热衷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窠臼,这从他对废名、现代抒情小说、沈从文等研究对象的选择即可看出。

凌宇作为湘西“这片土地养育的儿子”,着手沈从文的研究,既是个性志趣使之然,也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瑶先生曾指出国内学者因左倾思潮干扰而忽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家。他说:“有些国外学者对沈从文的评价很高,有的甚至把他和鲁迅并列,而在国内则注意较少,差别比较悬殊,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1]尽管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沈从文就是小有名气的乡土作家,三十年代确立了文坛的地位,四十年代却受到诸多批判,被斥为“反动派”和“桃红色作家”,五十年代后沈从文的名字便从文坛消失了。在八十年代以前,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及唐弢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虽给予了沈从文的创作一席之地.但建国以来30年没有一篇有关沈从文研究的论文。而在海内外六七十年代,沈从文首先引起了海外华文学者注意,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他极力将沈从文的研究纳入世界文学的视野,认为他“在道德意识来讲,其对现代人处境关注之情,是与华兹华斯、叶芝和福克纳等西方作家一样迫切的”[2]。美国学者金介甫1977年以沈从文作为博士论文,可以说海内外沈从文研究对凌宇均有所触动。

凌宇写于1979年的《沈从文小说的倾向和艺术特色》一文[3],应是国内最早从政治上为沈从文“平反"iE名的翻案文章。论文辨析了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及卷入的文坛论争,探讨了其小说创作方法及独特的艺术意境、小说语言、人物心理刻画的特点,提出应从他的作品出发研究,论证了沈从文并非反动作家,纠正了以往庸俗社会学批评的偏颇。此文显然是作者后来的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的雏形。

对沈从文研究的进一步反思,还表现在他从正面肯定沈从文美学理想,即人性的价值。他从“抒情小说代表作家”的角度阐释了沈从文创作的美学价值,1981年他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一文中,探讨了历来不为人重视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演变的轨迹。将沈从文置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历史演变框架之中,认定其小说“完成了抒情小说从题材到形式的质的飞跃”,《边城》等作品“标志着抒情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4]

如果说这一阶段荜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提出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其意义不容低估,同时也留下了简单化与片面化的诟病:对沈从文创作个性的忽视,其提问方式仍未脱离原有的思维模式之窠臼。

尔后,1985年出版的《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应是他整体、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第一次尝试,专著是1980年代中期沈从文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在此书中,凌宇从广阔的历史视野出发,审视沈从文在我们民族文学历史上的存在方式,窥见其鲜明突出的“典型品格”与创作的“独特性”,从政治、历史、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元角度探寻了沈从文从1920年代到40年代的思想轨迹。认为“沈从文一直固执的坚守着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信守着看人论世的思想独立和自由的原则”。[5]在政治上是一个“民主主义作家”,在思想上“是一个清朝政府、军阀势力、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批判者”的形象。[6]并给予沈从文“思想价值”重新定位。

凌宇对沈从文生活道路、人生观、艺术观、艺术世界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体现了他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层次性、整体性的把握。对沈从文人生观的评价,凌宇把握了认识沈从文为改革人生而设计的方案的钥匙,“人生由生活和生命两部分构成……‘人性’与‘神性’是生命发展的两个阶段”[7]。进而得出沈从文以人类原始本性为内容的义利观和“乡村优于都市、下层社会与抹布阶级胜过上流社会和绅士阶级”的社会观显示了他“人生观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品质”,也同时见出这种义利观简单僵化的弊病。[8]

沈从文被公认为是有着自己的“自觉的艺术实践的作家,他许多谈论创作与艺术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是理解沈从文艺术观的根据。凌宇在此书中,以大量史料首次详细阐述了沈从文的艺术观,认为沈从文对艺术美的潜心研究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美在生命”,“独断”权利,创作的两阶段,情境的重视,“恰当”。凌宇归纳的这几条艺术见解与主张,基本上涉及到了沈从文艺术观最重要的方面。尽管这一考察还有待扣住创作实践作恰切的印证,但他为后人对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研究铺平了道路。 对沈从文建构的文学世界研究,如代表作《边城》,在1980年代之前,除王润华的《论沈从文<边城>的结构、象征及对比手法》等极少数文章就《边城》结构写作手法做过详细分析,五十多年来对《边城》的评述一直是在艺术批评或社会学的批评里徘徊,凌宇从作品本身提供的人生视景人手,越过作品的具体描写,探究了“隐含在作品意象背后的作家主观精神”[9]。即生命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路途中种种压抑的内心感慨,一种悲凉感伤的人生情绪。在著述中,凌宇从多角度的阐述中获得了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品格的多重内涵,避免了单纯的政治阶级论和哲学认识论得出的二元结构。他在深入把握沈从文创作本质即“人生哲学”与少数民族立场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他所反映的民族社会文化心理,即追求生命自由的过程:“在与外部关系上,表现为异化与反异化,即人性扭曲与反人性扭曲的过程;在生命个体自身,表现为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10]。沈从文处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由初始走向深入的阶段,他对中国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一心理

结构的探索,他的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重建理想具有无限的文化意义上的延伸性。凌宇对沈从文的解读,是对生命个体的体认,亦是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是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交流。这种碰撞与交流源于二者精神气质与心理上的契合。他在题辞中说:“他常叹息着不为人理解,我愿意去理解。不是为着褒扬,也不是为着贬斥……我不想也不能充当审判者,但我愿意说出我所知道的真实。”[10]这种“理解”与“道出真实”,体现了一个正直学者的道德良知与忧患意识。如他从道德形态、理性精神、主体精神的角度对沈从文作品中“乡下人”形象内涵的阐释,显然已越出了简单的“理解”反思范畴,而带有明显的还原一重构特征。可以说凌宇是因了沈从文式的孤独与丰富的生命体验之后才接近并走进沈从文的心灵世界的。

1985年始,方法论的更新与文化热的兴起席卷了文学界,凌宇稍后发表的《从苗汉文化与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一文[12],从文化批评角度全方位介入研究对象,见出其在有意识拓展文学研究的外层空间与研究思路。他从世界文学范围之内考察沈从文创作与世界文学的共同的总体主题倾向,文化内涵及其内在的品格,对沈从文“独特性”的把握,摆脱了过去低层次的两点论,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沈从文的复杂性。文化一心理建构角度的研究,也为他后来的沈从文研究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说《从(边城)走向世界》更多基于沈从文的思想价值评判,1988年出版的《沈从文传》则更注重沈从文艺术世界与文化蕴含的剖析。传记将沈从文的人生一心路历程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独特而重要的思想一文化现象来把握。沈从文在民族走向全面衰弱和崛起解放历程中的恐慌感和忧患意识集中体现着一批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因此,沈从文思想一文化性格独特的形成历史及其人生的孤独感和悲剧意识是凌宇所醉心与关注的焦点。在传记中,凌宇延续了文化一心理建构角度的思路,从地方史、地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角度展示沈从文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作为具有自觉少数民族意识的作家,凌宇认为苗汉文化冲突在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建构中起着决定作用,中西文化的碰撞这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总背景赋予这一生命哲学以现代特征。凌宇不无洞见的概括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由新的社会思潮所体现的西方文化传统,实际存在于湘西本土的文化传统,在沈从文内心世界发生着猛烈的撞击。而这三种文化传统相互撞击形成的合力又势必影响和规范着沈从文思考‘中国问题’的独特方式。”[13]凌宇将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与民族忧患意识交铸成现代品格纳入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视野之中,从沈从文那种源于湘楚文化传统的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展示,揭示了二十世纪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中振臂呐喊、痛苦挣扎的追求。

以作家传记写作的方式研究文学,早已得到前人的首肯。韦勒克、沃伦认为,作家传记的写作“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的和最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14]。韦勒克把它归结为文学的外部研究。在这部传记中,凌宇与传主的生命和精神对话贯注着自我表现、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对湘西民性的描述,他说,“作为这片土地养育的儿子,我被唤起的是一种既喜且悲的人生伤感情绪”[15]。同是苗族血统的凌宇,这种生命相通使他有可能深入体悟与探触到沈从文的人格魅力与内心世界,与他进行心灵对话与灵魂交流。对话中自觉的表现意识使他常以叙述者身份直陈自己的见解,论述自己拜访沈从文及与他的谈话。这种全方位多侧面的审视提高了传记的学术品格。

随着学术的发展,凌宇的研究有了更宽阔的领域和鲜明的学术风格。《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切中肯綮地疏理了五十年来沈从文研究的发展脉络。[16]文章对沈从文研究的多棱深入,如比较文学角度研究,经典重构思想研究,沈从文精神历程研究,心理学层面研究等提出了诸多启示。新世纪初的《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一文[17],认为沈从文人生观及其价值观实现了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超越,体现了他吐故纳新的研究视野。

纵观凌宇的沈从文研究,由1980年代初的重新评价与反思到1980年代中对其创作内涵思想价值的肯定,再到文化一心理建构及叙事学、心理学的全方位介入,直到沈从文文学大师地位的确立,凌宇走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心灵探寻之路。如果说沈从文的创作对生命一人性的发现与张扬,其旨归是在“重造经典”,即实现民族文化的重构,那么凌宇对沈从文隐蔽的心路历程的剖析,也是对自己那一代知识分子如何寻找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的深刻自省,那种博大深沉的救赎意识与人文情怀最终指向了对民族灵魂和民族未来生存方式的苦苦追问乃至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

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凌宇的安身立命之所,对《三国演义》的解读则是他学术的一次“越轨”。他由《三国演义》的生命世界和文化意蕴呈现出的虚妄与辉煌的二律背反,引发了自“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一伦理价值判断的反思。即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符号系统的全面移植,到“文化大革命”中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导致的伦理失范,再到新时期的复兴儒家和市场经济下精英文化的危机,传统文化一伦理的价值判断经历了一个取舍异途的“之”字形历程,他认为对伦理规范的根本性否定将导致人性的全面沦丧。而全面复归传统文化一伦理也不符合现代理性选择。因此,他提出了“重构民族文化一伦理”的主张,其首要问题是“结构意识的确立”,其核心与基石则是“人与人关系的平等与正直的社会公正”。[18]这种对新的文化一伦理结构的呼唤,也是在现代理性烛照之下对新的人格建立的诉求,体现了直面当下的精神品位与时代意旨。

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在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之中。”[19]可以说,对《三国演义》文化意蕴的审视是凌字一次不算不成功的“越轨”。对人性与生命、民族文化的反思与重构其实是他此前一直在延续思考的哲学命题,正如他在引论中所说,选择这个课题“纯属偶然,又似乎是个天数”[20]。这种思考源于他长期浸淫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形成的“五四”情结,源于他对民族苦难的深切体验与民族文化痼疾的深刻体认。他把对中国作家作品的研究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反思,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博大的人文情怀与救赎意识。其文学研究也就具有了文学史研究意义之外的思想文化价值。

凌宇的学术研究特色,首先体现在深刻理性的启蒙意识与自我反省。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启蒙意识贯穿在他的学术研究始终,由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上升到

中国传统文化弊害的剖析乃至整个人类自由与发展的思考,他把文学研究与历史、文化、人类紧密联结,其研究具有了丰富的哲思内涵。自我反思意识体现在他与研究对象常处于一种“你”“我”不分的异质同构关系:对沈从文的发现与剖析同时意味着对自我的反省与沉思,这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是研究者人格、个性的呈现。

其次,表现为缜密求实的研究品格,他继承了王瑶重考据、强调以详实的史料作为研究基础的学风。《沈从文传》通过沈从文写到了徐志摩之死、郁达夫的相助、丁玲与胡也频的分歧、京派海派之争,以及给江清上课等鲜为人知的史实,以详实的史料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坛的侧面,体现了一种不趋时取巧、沉稳厚实的学术风格。

开放多元的文学观念也一直贯穿在他研究的始终。文化人类学、叙事学、心理学等不同研究视角显示出一种开阔渺远的风格。关于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他倡导确立现代文学史“文学性”的主体地位,以避免从外部寻求文学内驱力的弊病,他强调文学原作的细读,对感性世界的深邃把握,那充满真诚的文字弥漫着心灵感应诱人的氛围。由今溯古,以古观今,对三国文化与凤凰明清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彰显出他宏阔的历史眼光和融汇古今的深厚修养。

作为受难又受惠于那个时代的学者,终未能脱离这段历史的“造化”:受到良好的学院教育,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不成熟及极左路线的干扰给学科留下了许多的拓荒地,生长在文学观念与方法变革的时代……这些历史机缘都使他具有继承前人传统的高度自觉性与广纳博收的开放思维。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历史的局限。同时代的钱理群先生曾说:“作为历史中间物,这一代人最大的历史特点,正在于我们与‘传统’存在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这是我们的优点所在,也构成一种历史的局限。”“在现代文学研究学术史上,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的研究工作无论研究内容与方法,都具有鲜明的过渡性。”@第三代学者的这种感慨与惶惑、自我反省与修正,在他们的书评、序跋时有所见。凌宇在他文集中感慨:“重读这些文字,再也唤不起我当年写作它们时的激情,反倒觉察了自己思想的幼稚、肤浅与学术根底的虚浮。进而寻思他们的价值与意义时,虚无感与迷惑感又油然而起——我逃不脱知识分子中常见的几乎无药可救的通病。”@这种真挚的自省,体现了一代学人谦虚的胸怀,对学术思潮更迭的忧思和强烈的使命感。同时,危机感与紧迫感也使其思维方式基本保持一种开放、多元与宽容的姿态。

凌宇努力通过自我经验对作家文本的“激活”,执著于历史与自我的双重追问,与其说他在阐释作家、解读作品,勿宁说他是在进行一次心灵交流的自我省思、生命对话的长途跋涉。一个严肃的文学研究者,对日显浮躁、众声喧哗的文坛,他总以学院派的庄重严谨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远离追求“轰动效应”的写作时尚以坚持自己批评的独立性,他多次痛斥学术功利浮躁之风,“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学术泡沫日益膨胀,学术丑闻时有所闻,学术尊严蒙受玷污”。一代知识者,以自己的学术良知与道德操守呵护着纯洁的学术净土。

他曾说:“作为命数注定其中的一代,我们曾思考过,追求过,呐喊过这就够了。至于最终的得失,似乎已不值得去想它了。”@而其著作折射出的哲学内涵和心智情绪、文化观念与思想价值,都富有一代学人学术意识的某种标本价值。一个充满童真的纯粹学者,那份虚怀与执着,那份独立与自省精神,他留给我们今天和未来的,是无限启示的富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吴志凌

第2篇:对话心灵,互助成长

摘要: 心智模式是每个人头脑中的“心灵地图”,它决定了人们如何与他人、自然、社会相处,通过在学校团队环境中,在积极心育的引领下逐步改善原有的心智模式,使之建立更积极的心智模式是帮助师生朝着幸福人生目标迈进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学校里探索各种对象、形式、内容的积极心育活动,通过前期调查建立理论假设,中后期实践探索,边行动边修正理论假设的研究思路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心智模式高中生团队积极心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心理素养的提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越来越成为学校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学校范围内通过有效的团队活动改善师生原有的心智模式,使之建立比原先更积极的心智模式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行动前的思考

(一)现实需要。

1.呼应教育转型发展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纲要》对学校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智模式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因素,关注学生心智模式改善已经成为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切入点。

2.基于对高中生心理成长和积极品质的思考。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这一时期也是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正面临各种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这些人生课题,一方面引起了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另一方面为改善学生心智模式提供了内在动力。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了家庭、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心理问题缘何出现?根源于心智模式。每个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在进入学校前已经逐步建立个体化的心智模式,但随着环境变化和自身经验的丰富,心智模式可以不断改善,而且其自我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在高中阶段,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开展积极心育,能帮助学生改善原有的心智模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环境、主动学习、开发心理潜能、体验自身生命意义,从而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实现内涵发展的诉求。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校是一所四星级重点高中,面临升学和高考的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转换思维方式。仅仅从外在要求出发进行管理和教育,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教育方式滞后;不仅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反而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学校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要改善教育者的心智模式,使教师具有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帮助学生心智成长,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责任心。从更高层面帮助学生解决厌学焦虑、青春期困惑、缺乏精神动力、自我中心思维等各种问题。让每个学生都焕发生命活力,使学校走出一条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回家之路。

4.顺应我校心理教育在新时期内涵与外延的发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上世纪末,是无锡最早开始心理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心理教育经历了从开始之初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到逐渐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阶段,先后成立无锡市未成年发展中心“太阳花开辅导站”和无锡市首家“青爱小屋”,关注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和慈善教育。

因此,改善高中生心智模式,使其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学校势在必行的工作方向。

(二)理论假设。

1.心智模式是人在适应环境和成长需要中形成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和经验积淀。业已形成的心智模式会对个体和团队的学习、工作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心智模式是人生智慧的核心内容。心智模式的核心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心智模式的改善能有效促进人的适应、学习和发展。

2.帮助学生改善心智模式是学校积极心育的核心任务,也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追寻的应有境界。只有不断改善心智模式才能使学生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成长需要。高中生正处在心智模式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关键阶段,他们具有改善自身心智模式的内在需要和潜能。只有改善高中生心智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心智模式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经验积淀与自我反思而建构的。个体的心智模式与所在团队的心智模式是相互影响的。由此可见,高中生心智模式的改善需要教育者通过团队心育活动,使个体与团队心智模式产生积极的相互影响,并借助积极的团队心理活动内化为个体的心智活动。

4.学校教育情境中,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不能孤立进行,要与学校文化、班级生活及社会家庭生活结合,浸润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善与促进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相结合。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的活动应当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帮助学生解决生命成长中的问题来改善心智模式,获得生命的成长感和幸福感。

5.当代积极心理学为提升学生心智模式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心智模式改善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教师和家长心智模式的改善是促进学生心智模式改善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中教育者必须和学生共同成长,并不断改善自身心智模式。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智模式影响学生的心智模式。

二、行动中的探索

(一)前期工作。

1.对我校高中学生心智模式、心理品质发展状况的现状研究。进行前期的初步调查与分析,对学生心智模式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人生课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文本《促进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校本行动建议》。内容包括高中生心理品质的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自我、个性素质、人际素质、适应等八个方面。

2.对心智模式及团队积极心育的理性思考。进行有关心智模式文献资料的学习和梳理。对高中生心智模式(包括个体与团队)的内涵、指标及影响因素,团队心智模式与学生心智模式的互动关系机制、学生心理成长与其心智模式的关系,心智模式与学生内在价值系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自我意识和生活经验等诸方面的关系,以心智模式改善与班级生活、教育活动、团队中人际关系。教师教育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学对心智模式改善的启迪等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理性分析,建构课题的理论假说系统,以指导实践行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相关理性认识。

(二)研究中后期。

1.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团队积极心育的实践研究。

(1)理论、实施策略方面: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学校积极心育的实践理念和核心目标研究。

(2)团队活动方面:

①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高中生团队积极心育的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

②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高中生团队积极心育活动的系列主题内容研究。

③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高中生班级共同体建设的活动内容与实施策略研究。

④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学生宿舍活动内容与方式研究。

⑤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学生心理社团的活动内容与方式研究。

在学校已开展的高中生“青爱”教育工程实践基础上,研究如何把高中生防艾(预防艾滋病)、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慈善关怀教育等内容与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结合,研究如何建立“与青春对话”的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平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善心智的作用。

⑥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

2.基于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团队心育活动案例和学生个案研究。

在开展实践研究的同时,有目的地收集典型的团队积极心育活动案例、班级活动案例、教师开展积极心育的叙事、学生心智模式自我改善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释,挖掘典型案例的价值,不断丰富课题的理性认识,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策略。

(三)研究重点。

1.如何增强教师心智模式改善的意识。教师是学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教师积极成长也有帮助。此项工作在前期就开始着手,通过理论学习、团队体验等多种方式改善。

2.建构课题的理论假说系统,以指导实践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整。2008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德立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并指出其具有内源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其结构包括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自我、个性素质、人际素质、适应等方面,本次研究就借鉴其成果,在八个方面提出了理论假设。

3.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团队积极心育实践策略研究。

(1)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走访、理论学习等形式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构积极心智模式,形成《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教育行动建议》。

(2)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动力的相关理论,通过理论的支撑,提出架构学校团队心育的目标、策略、内容、方法等理论假说。

(3)围绕理论假说进行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团队积极心育的实践研究。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学生社团心育案例和学生个案研究。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①设计高中生、教师、家长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根据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②提出《高中生心智模式改善的教育行动建议》。

③编印积极心智模式教育读本。读本分家长版和学生版、教师版三个版本。主要介绍积极心智模式的理念、方法、活动设计等。

④编印青爱小屋心理社团活动指南,为青爱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具体指导。

⑤研发高中生、教师培训、家长学校积极心育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⑥研究实践过程中搜集到的典型个案,撰写个案研究。

三、行动后的收获

(一)探索和形成了适合我校特点的以改善心智模式为主线的高中生团队积极心育的理念、实践路径、活动方式和系列化的指导策略。

积累了鲜活丰富的心育活动案例和学生个案,通过分析、解释与归纳,形成了如何改善高中生心智模式、团队心育活动如何设计,以及团队心智模式改善与学生个体心智模式改善的关系机制等认识。

(二)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首先使我校学生通过心智模式的改善,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同时促进他们在道德、心理素质、学习质量等方面持续提高。

其次使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特别是心育教师、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心智模式和心育方式、心理指导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并体验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和意义。最后,加强了家长科学家庭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家校沟通、合作的意识,真正意义上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心育的大环境,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通过实践研究,形成以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为主线的学校心育特色课程。

《青春期生命成长课堂》、《青爱小屋社团》等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王鉴忠,宋君卿.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6.

[2]李祎,段万春,郑晓明.变革型领导、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

[3]武欣,吴志明.国外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

[4]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5]林清杰.积极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2010,4.

[6]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7]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硕士学位论文,2006,4.

作者:朱益民 杨海娟

第3篇:对话:让德育走进心灵

王力争,宁夏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全国首批名校长领航工程“领航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2016年3月,为践履多年未曾放下的信念,办一所不太功利的学校,我辞去百年名校银川一中校长职位,创办了新型学校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这是一所实行寄宿制、小班化办学的民办学校。建校伊始,我就反复阐释我们将要坚持的办学思想。简言之,即强调回归教育本源,践行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禀赋差异,避免唯学习成绩评价孩子,力争让每一个孩子不仅学业优异,而且人格健全;强调教师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情怀,师生关系严而有格,爱而不纵;在教育方式上,除了采用外在刚性的方式,更加强调内在柔性的策略,倡导将外在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内省教育,努力追求教育的至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我们以对话理论为指引,让学校德育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管理:发挥教育的整体力量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对话时代,对话作为时代的核心精神和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正在或已经成为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对话哲学的视角观照学校德育,利于把握德育本质,改变德育实效性不足的问题。

对话哲学视域下的德育,认为其本质就是对话。一方面,德育的方法是对话。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在与他人、与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对话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德育的目的是学会对话。即人的道德水准体现在与他人、与世界交往中能否秉持社会公认的原则、能否理性地对话。

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应立足系统观点,引导学生重视自我对话,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对话,要求避免割裂或肢解为某一个因素或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对话,而从整体上、在实践中,通过多维度、多途径、多形式、多体验地开展德育工作,追求合力。因此,德育与智育、体育等是相互交融的共生关系,不能将其从教育整体中剥离开来。

从这种对话的视角,我们整合学校职能部门,只设立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由三名副校长兼任中心主任。这种管理架构的变化带来的好处很多:一是减少了管理人员,提高了效率;二是学生发展中心将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改变了目前大多数中学专设德育机构即政教处的做法。

应该说,在传统管理思维下,单独设立政教处的出发点是好的,意在重视德育,但却违背了德育的规律。因为德育不可能就德育而论德育,它需要载体,且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德育工作必须统筹安排,整体性实施,系统化发力。反之,分工过细,如果协调不好,反生诸多掣肘,容易形成政教处单打独斗,而其它部门不管不问的状况。

上游学校建校一年多来,管理架构的改革及运行平稳,实效性大大提高。同时我感到,扁平化管理还促进了校长办学思想对德育的直接作用——有关决策通过校长办公会研究后,在细化校长德育理念与实施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发展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的分管校长对德育问题共同聚焦,并从各自角度挖掘德育效能,促使学生发展中心的工作因顶层设计而加强、因智慧交流而碰撞,释放出更强的德育合力。

路径:建构德育的浸润场域

“对话哲学”是马丁·布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按照对话理论,德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不是布伯所说的“我—它”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互取互予的。当施教者以知识和经验占有者的身份讲授道德规范、劝诫人生时,虽貌似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实则以势压人、不容置疑,双方没有打开各自的心灵,思想没有相互的交融与碰撞,受教者只是被动地记住了一些文字和符号,不论从其过程还是结果看,都是有违德育本意的。因此,实施以“对话”为基础的德育,是改变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有效路径。

建构统一的学校思想体系,因此成为迫切的要务。因为统一师生思想共识、凝聚教职工团队合力、规范师生行为的思想纲领,不仅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脉,也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路径,更是彰显德育效果的场域。

为此,2016年8月,我带领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头脑风暴,形成了《上游学校行为指南》(即“上五条”):在这里说话无需防备;因我而使周围的人快乐;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什么时间干好什么事;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

与此对应,又同时出台了《上游学校课堂指南》(即“下五条”):问题导学从话题入手,引发认知冲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关注相异构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合作学习;盯住思维线或生发线,重视结构化。

此外,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我还送给学生四句话,即《上游学校学生行为指南》:因我而使周围的人感到快乐;什么时间做好什么事;我的人生,我的责任;一切有效的学习都从自主思考开始。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四句话,我连续四周在国旗下讲话中,通过身边故事和生活案例等,深入浅出地对其进行了解读,使之成为师生间、同伴间、自我对话尤其是自我評价与诊断的标尺,让其日渐转化为学生“日三省乎己”的自我教育习惯,让德育在学生日日乃至时时的自我对话中成为引领自主发展的指针。

三个“指南”的制定,建立了一种特定的对话系统。在这种充满“对话”的场域中,学生学会了和自己“对话”,和他人“对话”,和环境“对话”,让生命浸润着光彩。

同时,学校也认识到,在这整个的对话系统中,每个时段、每个节点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对话。无论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对话,自我对话都贯穿始终。可见,对话的生成、推进、延伸,尤其是其效果若没有自我对话作为媒介和终点,则所有对话都将变得虚无。

我们常常诟病的德育之所以无效,常常就是因为没有入心,缺少了自省、内化的环节。事实上,学生仅记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不够的,更需内化于心,与已有的道德判断相互交融,生成新的认识,并在其指引下引发行为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因而,德育所以无效,其致因常常是知行脱节。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是德育的有效路径。

文化:追求德育的渗透作用

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只发生在主体之间,只有主体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才能使互动更顺畅、真实、充分。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对话,只存在单向灌输。谈话者把他的谈话对象看作“绝对的无知者”和服从者时,这个对象不具有主体地位,是毫无能动性的客体,不能对谈话做出能动的反应,那么谈话就变成了单向的灌输和宣讲。此时即使谈话者愿意听到谈话对象的心声,谈话对象也会自动开启心理防御机制,不愿意或不敢就谈话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上游学校,“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是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间的民主平等,是基于学校对话文化、教师教研对话文化由课堂外、教师间向课堂内、师生间迁移、流动的。

为保证德育对话的进行,需调动对话者的情感,需宽松、人文、开放的氛围,更需施教者的以身示范。一句话,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和谐、友谊、坦诚、向上的群体中,环境就会把他熏陶成一个开朗、友善的人;一个人如果生存在相互猜忌、怀疑、仇恨、品行恶劣的群体之中,就会学会一些恶习。环境对人的影响又是潜在的、隐性的,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因此好的德育环境也如一个“场”,置身其中,就会受到“磁力线”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文化,无疑是这种“场”的具象化。学校文化常以师生内在的共同气质为表征,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和谐,其根基在是否建立了民主对话的学校文化。因而“民主”是其管理方式,“换位思考”与“理解”是其人际核心,而其表现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等大都能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理解孩子成长中的困难,包容孩子的问题。置身这种对话的文化氛围,教师精神层面的理想、境界或与人交往的大气、包容也就愈发凸显。

如此,德育就会在学校文化统摄下的所有细节中,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并在点点滴滴的渗透中发挥作用。例如,学校改革管理、教研、評价等制度,并使民主对话成为贯穿其中的“红线”。以评价制度为例,学校通过综合素质评定,如学习过程、宿舍内务、班级活动、综合实践等过程性表现作为评价维度,与学业成绩加权处理后,一并考核。这种评价制度兼顾了过程与结果、德育与学业、个体与团体,避免了任何单向度的评价,是“民主”文化的极好表现。

课堂:发挥德育的常态成效

德育工作中,教育的诸要素如教师、学生、文本等等,相互之间构成对话关系,而两两之间的对话又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因此,德育总是体现着将其融入诸如学科教学的活动中的“嵌入式”特征;同时,当我们把德育目标分解成诚实守信、孝敬父母、集体意识、爱国主义等等众多项目时,就意味着将承担有违德育本质和无法操作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众所周知,教学是德育建设的主阵地,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学校班额过大,教师照顾不到每一位学生,教学针对性较差,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办法是,想法让学会了的学生当“小先生”,去教还没学会的学生,也就是 “兵教兵”。这种办法,归根结底是通过“对话”的方式,以思维带动思维,以对话梳理思维,帮助更多的学生从不会学、学不会到会学且学会。

教育,归根结底是挖掘、释放出被教育者自己的教育能量。在学生互助学习尤其是当“小先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本体角色“被教育者”转化为“教育者”,在这种角色分化与转化的同时,自我教育的力量被彰显。这样的体验带给学生的是从体验到“肯定”、感受到自信提升,再到“感觉好”,并在这样的心理内循环中,生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态势,德育效果因此得以积极呈现。

在此过程中,课堂对话由“教师—文本—学生”间的单一“三角”路径的循环对话,发展为“教师-文本-学生甲与乙与N之间”的对话网络体系,从而实现了课堂上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对话,课堂生态从过去的封闭性、控制性的单一对话系统,走向了开放性、生成性的多维对话系统,并逐渐形成了“尝试体验、合作探究”的课堂形态。而教学形态的变化及对话理念的渗透与应用,其本身就是德育。

学生身处这样的课堂,不知不觉间养成自我对话、平等对话的习惯——德育就这样成为常态,实效在无痕处体现。

活动:彰显德育的情感效能

对话需要以对话双方的道德认识做基础,即所谓对话的前见,而形成对话前见的基础是对事件的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判断,进而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的对话。经验表明,道德形成的过程大致分三阶段:一是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了解和感知;二是对这些知识的认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即内化;三是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自己的道德观念,即外化。只有通过感知,内化、外化,再感知,再内化,再外化这样的往复上升,才会形成鲜明的、稳定的道德品质。

从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首先,德育的落脚点是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的结果是学生而非别人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发生变化;其次,不论是感知、内化还是外化,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他人无法替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也只是帮助、诱导和激励。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的首次开学典礼就如演绎了一场情感大戏。其时,在学校广场上,全体师生和家长近2000人,从“踏红毯入上游”迎新生仪式到升国旗仪式,再到“我爱你,上游”诗朗诵,从“我最爱的人我想对你说”感恩活动到校长致辞,再到“让我们共同携手三年之约”寄语未来,每个人都涌动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着内心的情绪激流——

“孩子们,现在,请你们看着亲人的眼睛……拉起亲人的手,轻轻地抚摸,再抚摸,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地抚摸亲人的手了?”

“再看看他们头上的白发,是否好久都没有数过?有多久,你们没有认真地、贴心地、亲密地和亲人说过贴心的话?”

“又有多少次仅仅是为了玩手机而和亲人疏远、冷战?还有多少次是为了学习问题让自己最亲的人操碎了心?孩子们,让我们以一声‘我长大了,请放心’‘对不起,我爱你’来表达我们心中暖暖的情意吧。”

……

毫无疑问,这一牵,牵住了父母孩子间的情;这一摸,摸到父母无声的关怀;这一抱,抱紧了父母孩子间的爱;这一刻,圈住了所有人的心灵……

活动中,一位学生深情地说:“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并且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爱护自己。虽然我不善于表达,但是,我定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一位家长也热泪盈眶地感慨:“感觉孩子瞬间长大了,平时工作太忙,孩子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

这样的体验活动,在上游学校数不胜数。孩子们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野营拉练等,情感升华,德性生发,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以对话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对话系统为实践依据,上游学校的对话德育以自我对话贯穿德育工作始终,通过培养学生对话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习惯。同时,要求对话效果的体现需有系统思考,防止自我对话及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的有效对话仅从某一维度或某一两个要素出发,而重视潜移默化和多途径渗透,让学校德育走进了学生心田,呈现出不一样的姿态。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作者:王力争

第4篇:一次心灵的对话

——听韩玲老师班主任工作培训报告有感

3月21和22日这两天,我有幸随教育局领导参加了在石家庄召开的“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推进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与全国优秀班主任韩玲老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丁如许老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闫玉双等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班主任专业知识辅导方面的,也有对班级的管理方面的,还有班级活动开展方面的,我觉得听了之后,对于原先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之处是茅塞顿开。

尤其是韩玲老师所做的报告。在近六个小时(上午《我的班级管理之道》,下午《关注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的讲座时间里,我没有一丝疲惫,没有一点心不在焉,更没有一些坐立不安的感觉。因为我被她深深地吸引。我们跟随着韩老师的声音,时而聆听、时而思考、时而感叹。韩老师的思想左右着我们每一个人。只有等那生动、激昂的报告结束后,才使我不禁惊叹,才容我细细品味。

报告会结合了韩老师从教生涯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韩老师的报告中提出了“让我们的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教育我们教师要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只要我们以服务者的心态来教育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发现,认真挖掘,精心培养,使闪光点发扬光大。每一个学生都有不足,关键是看老师是否能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发展潜力,因势利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首先承担责任;老师获得了荣誉,首先向学生祝贺„„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老师对孩子批评应该转化个角度,怀着一颗宽厚、博爱之心,用春风化雨般的绿色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只要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对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地了解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我们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命令者,而应是笑言而掬地走入学生之间去交流、去沟通、去了解,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让人觉得亲切。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你的教育之下各方面达到最优化。只有我们热爱了学生,我们才会充当各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训练员,心理的辅导师,疑难的解答者,父母的代言人„„只有对学生真爱,才能让我们领悟“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学生就不会成为差生。

听了韩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学生不用严厉的呵斥,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染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就像韩老师所说的用精彩的故事去感染他们,他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析,相比较老师的呵斥来说让他们通过精彩的故事而意识到的会更为奏效,体会更加深刻,意义更为深远,我想,我们会借用韩老师的方法学习、模仿!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重要,真正领悟到了为人师应该具备的心怀和情操。

第5篇:家访手记《心灵的对话》

心灵的对话

参加工作20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更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我决心在家访中一定要俯下身子,和家长真诚的面对面交流,真正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让家长都能真正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以及对孩子寄予的厚望。

***同学,是我们班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虽年龄小,但在每次检测中都是名列前茅。她家住何家庄子村,父母经商多年,家庭条件很不错,在村里是数得着的富户。经平常观察了解,她父母经商虽然很忙,但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非常关心。2月1日借家访机会,实实在在的评价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好方法,准备以他们为我班的标杆,在家长中大力宣传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其他家长找找差距,相互学习,奋力赶超,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家长却谦虚的说:“是您教育的好,孩子最听您的!”听了家长的这番话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对我的工作更热爱了,对家访工作更有激情了。最后又跟家长简短的回报了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家长听了满意的笑了,孩子笑了,我也笑了。伴随着甜蜜的笑声离开了她家,来到了一个山村家庭——***家。

到了***家,父母看到我有点惊讶。以为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是来跟他们告状的,我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忙跟他们解释来的目的,家长这才放松了心情,忙把俺迎到里屋。我们坐了下来,真诚的交谈,我实事求是的跟其父母汇报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孩子很善良也很懂事,老师很喜欢她。但由于孩子的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却精神焕发。尽管近期有所好转,但是,家庭作业做的还不够认真。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完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传递给他们有关父母对孩子良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表示十分愿意与老师配合,决定以后无论怎样忙也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习。家访中教会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访完了他们两家,我没有紧接着访下去,而是停隔了几日,好好总结了一番,以便今后更好的深入家访工作。

2月11日这天,我又开始了我的家访工作。我来到***家,她家住小黄山,四面环山,风景还不错。她是我班最特殊的一名学生,以前听她爷爷说她父母在她不到一岁时就离婚了,母亲狠心的弃她而去,父亲无法照顾,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是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把她抚养长大。在熟人的引导下,我找到了她家。爷爷奶奶对我的到来感到很意外,懂事的张洁连忙告诉爷爷奶奶:这是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头发花白的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我早就听孩子说,您对她特别关心,您是好老师!今天天这么冷,您还来我家,让我们很不过意不去。孩子快到屋里暖和暖和。”听了老人家的这番话,对老人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感动不已。我当着孩子的面,向两位老人回报了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实实在在地评价了张洁是一个比同龄人更懂事的好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自我能力特别强,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奶奶听了紧握着我的手说:“这都是老师的功劳,谢谢您对洁子的照顾,我们从心里感激你。她从小就没妈妈疼爱,以后还得还得麻烦老师多关照她。”我眼含泪花对老人家许下承诺,今后一定要像妈妈一样更加关心她,照顾她,疼爱她,让她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和老人到了别,走在回家的路上,思绪万千……

在农村小学问题多,留守儿童也多。我们班就有一名留守学生,他叫***,他还有一个孪生哥哥,听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就带着哥哥去了外地打工,一干就是十几年,只有逢年过节才来家看看。记得有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同学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妈妈,我想对您说》,写完以后让同学读自己的文章,轮到他了,他读着读着却哭了,我说:“是不是想妈妈了?”“嗯”他点了点头。这次决定去他家家访也是从这件事引起的。爷爷奶奶照顾的再好,也替代不了父母对孩子的爱。由于老人家很溺爱孩子,可以说也管不了孩子,孩子在家任性放纵,回家经常不做作业,业余时间一般都用来看电视,或与其他同学一起到处闲逛。借这次家访,我建议老人家跟儿子儿媳谈谈,让他们必须留一人在家多关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能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老人家说:“俺说了人家不听呀,俺一说人家就急,以为俺不管,还说两个儿子负担这么重,不出去挣点钱,怎么供他们上学?说到这里俺就无话可说了。”看到老人家这么为难,于是我试着拨通了其母的电话,跟她谈了孩子的一些细节事情,希望家长能理解孩子现在的需求,刚物质上的照顾是远远不够的,对他来说,亲情和温暖、关注和呵护是最重要的。再说老人家年纪大了,也照顾不过来。说道这听的出家长的声音有些沙哑,自责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有回家一个照顾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的想法。父母能有这些想法,我已经感到很欣慰了。因为我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和谐家园,让留守儿童找到家的温馨……

这次家访也给我自己深深地上了一课。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与家长交谈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我们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因此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自然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平时真的要多钻研,多学习,不要辜负家长、孩子的希望。虽然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觉得是有很意义的事情。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倾听家长的心声,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家访真好!我会继续走下去,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家中,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把家访工作一直延续下去,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实实在在为孩子服务。争做人们最满意的小学教师!

第6篇:师生心灵的对话的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大朋友。真诚的对话师生间会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是润物细无声,不露教育痕迹,但又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早上和学生刚见面时的对话。早上学生来到学校时,兴致是很高的,在师生见面问好时,教师要精神饱满,和蔼可亲,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开始新的一天。

二、上课时间的对话,学生开始作业时,教师可一边巡视,一边和学生悄悄说。“你今天作业做的真快。”“你今天写的字端正多了,真不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仔细作业的好习惯。

三、课余师生共同活动时的对话,教师常常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特别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说些“悄悄话”,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

四、校外偶遇时的对话,有时,校外偶遇学生,这是培养师生感情,调节学生心理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或生活情况,如“你去哪里?星期天过得快乐吗?”,“帮妈妈做事了没有?”“作业完成了吧?有没有困难?”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如父母般的关怀,内心感到温暖和亲切。

五、利用电话和学生的对话,教师要利用和学生通电话的机会,接近学生了解班情。如 “今天老师上的课你听懂了没有?”等。这时,由于师生不是面对面谈话,学生就没有约束感,往往会畅所欲言。不但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家庭生活,而且还能反馈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第7篇:《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对话》读后感

李亚平,教育博士研究生、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秘书长、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研网和中国学校教育网总编,《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对话》读后感。曾任职于地方教育局长,国家"九五""十五"国家教育科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实验区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和"十一五"《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专家组副组长。多次在全国、省、市三级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三次在香港、台湾等两岸三地教育研讨会上演讲,2004年12月应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林振春主任邀请,随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到台湾参加讲学。出版教育专著《教育纪实与思考》(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05084号),由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现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的家长普遍认识到,养育孩子不仅仅要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吃得好穿得暖长得壮还远远不够,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要给他们充足的精神食粮。根据调查,中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可是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家长们还很困惑,可以说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上,许多中国的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对话》对于这些困惑的家长来说,就如同一场及时雨。本书既是一本全面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册,也是一本实用的方法手册,适合于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和中高职业院校学生家长学习。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详尽地解释了什么是心理健康,让家长能够对心理健康有个清晰的概念。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心理健康呢?第二部分则从几种重要的心理能力人手,分别加以概念上的阐释和方法上的指导。它们既包括侧重于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如独立性),也包括强调与外界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如合作性、适应力);既有思维能力上的拓展(如创造力),也有性格上的铸造(如意志力)。这样就避免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泛泛而谈,因为心理健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要全面发展各种能力。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家长只有了解了这些年龄特征,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

第8篇:心理咨询:一种心灵对话的方式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到底有什么用?当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真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安慰、心理平衡吗?这些是从事心理咨询和想了解心理咨询、想尝试心理咨询的所有人的疑惑,让我们先听一个很古老的神话,再谈这个问题吧--

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叫"斯芬克斯"。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傍晚是三条腿"。如果行人不能答对谜底,她就会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无数的人都不能猜出谜底,于是王国中死去了许多的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里了,王国内外充满了恐惧。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人"!斯芬克斯于是死了,而这个谜语始终流传了下来。

所谓"当局者迷",当是神话中遭遇厄运者的最好哀悼了吧?! "斯芬克斯之迷"于今天的我们,可能已不是一个难题,而它所暗含的误区,却是不分时代、不分民族、不分老幼、不分性别地存于我们每个人中:自己很多时候是认不出自己的,是很难看清自己的。而这层"糊里糊涂"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渴望了解自我是人天生的需要,因为只有了解自我,了解了真正的需求与愿望,才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方向,明白生命的意义,才可以当你走得很累很辛苦的时候,并不觉得委屈与懊悔;也只有了解了自我,才可以撕去太多的因所谓"生活"而带上的种种"面具",享受清新与安宁!一个人不能真正了解自身,纵使忙碌不停,终是茫然痛苦;纵使优裕富足,终是难奈空虚……

其实"斯芬克斯之迷"永远地留了下来,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破解它、诠释它,希望找到合理的个人答案,而不落为"厄运者"!

心理咨询就是采用一些相对便捷或称为专业的方式,与当事人一起去揭示"斯芬克斯之迷",一起去探索心灵,感受真我,发现谜底,获得成长、成功的力量。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在这一时空中,你可以逐层褪下繁重的装束,可以放心地没有干扰地去看自己,去思考自己,不会遭遇嘲笑,不必忍受评价,有的只是倾听、关注、同感与挑战,你可以全神贯注直抵心灵深处!

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心理咨询对于每个人都是必需的,只是寻求的方式不同罢了:对父母、对朋友、对神灵、对先知、对"客观的我"、对专业咨询员,而不同的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一吐为快、同情安慰、引导指教……发展到今天,心理咨询的工作则较规范化了,主要归属了专业的咨询人员,使得咨询能够更切实地对人有所帮助,使人走出咨询情境后仍满载被关怀的感受,能够学会在现实中应对际遇:学习、工作、生活!

心理咨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想象一片沙漠,你是那里唯一的跋涉者,你走得很累、很孤独、很焦渴,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绿洲,感受一下此刻的心情;你捧起一汪清水,珍惜地开始滋润自己的嘴唇、喉咙、肠胃,及至全身;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这片绿洲,再看看前方的路,洗把脸,然后放步前行,体验一份值得!--这个过程就是心理咨询的感觉!

想象一辆空的公车将近,你是排队人中的一个,现在的位置并不理想,很可能上车就没有座位了,而你的路途遥远,感受此时此刻!你可能有三种选择:其一,不管怎样上车再说;其二,挤到前面去,抢先上车;其三,随队列前行,排到前面,但等下一辆空车再上。至于最后到底怎样了,由你决定!--与你一起分析具体情形,设想多种选择就是心理咨询,而决定仍然是你的权利,只是决断时多了一些明知。

第9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海伦. 凯勒姐姐的传记的。

海伦. 凯勒姐姐是一个盲聋哑并存的人,但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雷得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的一生写了14部著作,而每部著作都印满了她艰苦跋涉的生命足迹。即使一个健全的人,也不一定有如此辉煌的人生业绩,然而作为一个不能听、不能看、不能说的残疾人,她却做到了,而且做得是如此的完美,真令人感动、佩服!看了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像她一样与命运抗争,用顽强毅力创造了奇迹,谱写了辉煌人生之歌的伟人:贝多芬、保尔等。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听力,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出了不朽的世界名曲《命运交响曲》,真正做到了“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保尔在身受重伤以后,没有想到放弃,依然坚持参加到建设祖国的艰苦劳动中去,直到“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这一个个伟人都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才获得了成功。

面对这些伟大的人物,我不禁觉得羞愧。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总是想退缩,不敢去面对。就拿弹琴来说吧,刚开始时,我觉得是挺好玩的,后来,老师总要求我练习音阶,我就觉得很枯燥了。特别是要考级的时候,老师每次都让我反复弹着那三首歌曲。我感到很乏味,弹着弹着,我就发呆了,妈妈看见了问:“为什么发呆呀?”我生气地说:“烦都烦死人啦!每天弹着这几首歌。”妈妈也生气了,说:“反复弹有什么不好,反复弹可以加深记忆,如果不反复弹,天天一首歌,你吸收得了吗?你现在就像一个婴儿,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你有选择权,弹还是不弹,弹,你就认真一点,不弹,你就下来,不要弹了。”我在弹琴时就遇到过这点小事,然而我却犹豫不前,老是惹妈妈生气,现在回想起来,真不应该。

海伦. 凯勒姐姐说:“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之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看到这些饱含生命力的话语,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难道还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吗?

健康的我们,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我相信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上一篇:幼儿园防拐应急预案下一篇:前台教务老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