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心灵的课堂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是享受生命、享受生活、闪烁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是激活过程、情感交流、体验感悟、愉悦合作、个性飞扬的课堂。那么荡漾学生心灵的课堂如何彰显呢?

1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在过程千姿中荡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情境、直观演示, 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场景。新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以识字为主, 我在教学《做操》这篇课文时, 我用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伴着动听的旋律, 让孩子们站起来, 面向太阳, 跟我一边做动作, 一边读课文。当做完一遍, 我又把图片拿到教室的另一个地方贴上, 让孩子们按学习小组做、做得好的示范做、男生女生比赛分角色做, 反复几次, 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说, 一起背, 有的手舞足蹈, 背得开心极了。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 学生才会步入课文佳境。

2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倾听学生讲话, 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聆听自己的倾诉。但许多时候, 我们老师缺少一种真诚的耐心。我们早已习惯滔滔不绝地讲, 疾言厉色地训, 不习惯倾听学生诉说, 往往喜欢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 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许多学生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 不肯轻易坦诚自己的心迹, 那种近乎绝望的或游移的眼神令你窒息。

在课堂中, 我们不仅是一个长者、智者, 更多的应是一个友者, 做一个学生忠诚的倾听者, 给学生一个表情达意、畅所欲言的机会。这不仅是一份理解, 一种尊重, 同时也是一种认可, 一种期望。它或许是点燃了那即将熄灭的智慧之灯, 或许是唤醒了那沉睡已久的心田。静静地聆听, 真诚地注视, 友善的微笑, 听学生的言外之意, 听学生的心灵呼唤, 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 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多一些肯定性的笑靥, 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 让学生与自己共享他的情感世界, 使学生感到真正的爱, 真正的理解, 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真诚理解热爱, 在人格上彼此尊重。爱的倾听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产生一种动力, 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达成“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目标。

3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创新梦幻舞台。教学不仅是告诉, 更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梦幻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 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 “鸟”和“乌”, “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 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 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 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 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 而且必须把嘴张大, 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干了特别想喝水, 而想喝水就出现了“三点水旁”。

2) 探珠群文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只有让学生无限实践,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 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 使学生们了解了更多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 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 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 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作为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 教师让学生体验, 通过说、读、议把感情表达出来, 有效激起课堂情感碰撞的高潮。

4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 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 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 而后, 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 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这样, 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感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与美丽, 憧憬美好的未来, 使之激发学习动力, 为后成为有用之才而博击。

2) 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 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 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 不忘时时联系自己, 感悟自己, 感悟人生, 与友合作, 与时俱进。“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 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让少年梦香, 让生活更甜, 学习中享受快乐, 实践中体检快感, 欣赏中浸润智慧, 前进中成就人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 由主演为导演, 由现成为生成, 由师长为学长, 由教者为学者, 由经验为科研, 行进在学生心灵间, 荡漾起微笑的浪花, 营造成鲜活的课堂。教师要真诚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变讲堂为学堂,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变痛苦学为快乐学, 变孤独学为合作学, 变单一学为全面学。教师要善待每一点思想火花, 真诚交流, 激活学生学习的灵动心境、张扬个性, 荡漾课堂, 从而实现“理想课堂”的目标。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下一篇: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