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能源汽车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伴随社会发展与不断进步,各项资源应用量逐渐增大,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势必要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分析,新能源汽车如何与传统汽车产业相融合,不仅是两种产业融合重要部分,更能探寻产业融合全新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

第一篇:新能源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支撑净利润翻番 金龙汽车配股募资再出发

因新能源汽车销量巨幅增长带来销售结构的优化,金龙汽车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0%到120%。虽然业绩增幅较大,该公司股价近期仍在相对合理位置,2月18日其收盘价为15.21元,市盈率为24.1。基于以上原因,金龙汽车得以入选《投资者报》“猴年50只金股”。

然而,尽管2015年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因车企属资金密集型行业,金龙汽车从2007年至今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长期超过70%,为了补充营运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金龙汽车在2015年间发起20亿元的配股计划。2016年1月29日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对于该配股计划,金龙汽车也曾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存在每股收益被摊薄的风险。

配股计划能否有效缓解资金压力?销售结构优化对金龙汽车2015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这一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公司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入力度?就相关问题,金龙汽车认真回复了《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

新能源汽车业务给力

金龙汽车的前身为厦门汽车工业公司,早在1988年便已创立,1993年公司就已在上交所上市。该公司以大、中、轻型客车的制造与销售为主导产业,旗下拥有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3家整车生产企业。

2015年前三季度金龙汽车的营业收入达到173.9亿元,同比增长16.20%。而其净利润在2015年增长幅度更高,该公司曾发布业绩预增报告称,预计2015年其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0%到120%,在4.72亿元至5.47亿元之间。

金龙汽车自身及多家券商认为新能源客车销量大幅增加带来的销量结构优化是其业绩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金龙汽车回复《投资者报》时概括了2015年净利润增长的几大因素: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大幅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2015年完成收购厦门创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而其中毛利率的提升也与新能源汽车业务显著增长有较大关系。金龙汽车在2015年半年报中公布其汽车及车身件毛利率比上年增加3.28%。该公司亦对本报表示:毛利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整体毛利率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

之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金龙汽车方面告诉记者,因其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发展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该有较大的增长。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全国多个省市已在推动提高2015年新能源公交车的渗透率。

早在2012年,金龙汽车就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转型战略。但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以前并未实现大规模生产。2015年以来,金龙汽车的新能源业务可谓暴增,2015年1~6月份,其实现新能源车销售4150辆,同比增长609.4%。

该公司还向记者透露,预计2015年其在新能源客车方面取得500%的增长率。而该公司未来的研发也将主要针对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

然而,与宇通客车等竞争对手比较,金龙汽车毛利率仍偏低。金龙汽车尽管在2015年实现毛利率增长,但201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也仅达到15.57%,而宇通客车同期毛利率则达到23.88%。

对此,金龙汽车方面对记者解释称,金龙汽车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整车生产企业都是独立核算的主体,而宇通是单一主体,金龙汽车的内部竞争减少了盈利。

通过配股缓解资金压力

尽管2015年净利润获得大幅增长,金龙汽车近些年发展中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自2007年以来,金龙汽车资产负债率一直未低于70%,2015年前三季度其资产负债率达到76.11%。相较之下,同行宇通客车同期资产负债率均未超过56%。

而如此高的负债率还是金龙汽车除了向银行借款外,不断向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形成的结果。2014年,金龙汽车曾发起达13亿元的定向增发计划,2015年8月,金龙汽车发起向全体股东配售1.8亿股,募集20亿元资金的配股计划,这一方案的申请在1月29日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金龙汽车计划将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用于成立汽车金融公司。

对于为何发起这一配股计划,金龙汽车也曾公开承认“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虽然良好,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营运资金不足已成为公司业务扩张的瓶颈,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了完成公司业务目标,公司迫切需要通过再融资方式补充营运资金。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营运资金将得到较大幅度补充,从而促进产销规模的增加,公司资产负债率也将得到降低,财务结构相应改善。”

而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目的,其关键词也在于“资金支持”。公开资料显示,将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以购车贷款、经销商融资为主营业务。金龙汽车也在公告中表示,“汽车金融公司虽是独立运营机构,但其业务对象主要还是以服务集团各大品牌经销商和用户为主,根据经销商和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通过成立汽车金融公司提供金融服务,为前端整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提供增量业务和资金支持,促进实体产品销售、以金融服务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者:张诗雨

第二篇:基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探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对策

摘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生力量,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等重视程度的加深,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掌握了新能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及岗位,并对新形势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专业建设

1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战略发展领域,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到2020年预计可达成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兴车企两大阵营[1]。从各新能源汽车品类中可以看出,传统汽车企业更加倾向于在自有内燃机技术的基础上,先研发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例如一汽大众、华晨宝马等;而新兴汽车企业则更倾向于一步到位,集中技术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例如蔚来汽车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检测维修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未来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技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迅速响应,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工作,调整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关注专业之一,其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分析

2.1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领域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分支,其產业链与传统汽车行业有很多相似的部分,但在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与传统汽车产业链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加关注动力电池及其有关零部件、整车制造、充电服务三个环节的衔接[2]。此外,由于动力电池在车辆成本中的占比高,涉及电池制造的产业对中游环节的影响较大。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成,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领域重点集中在中下游市场。(图1)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人才需求的缺口将更多的集中在汽车智能化。对于我们来说,未来汽车不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智能化和物联网的集成,所以综合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将是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岗位需求量缺口巨大,后市场工作岗位需不断解决新故障、要与不同的人沟通交往,所以对人才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要求较高。

2.2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岗位分析

2.2.1 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岗位

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人数规模较大,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技术研发、一线操作工、质检返修等。目前,车间一线操作工主要来自传统汽车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车辆质检员、生产车间主管等岗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有较大提升;而技术研发岗位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并无需求。

2.2.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岗位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电池PACK装配工、电池性能检测员、生产车间主管、技术研发人员等。2018年,国家对采用铅酸蓄电池的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清理整顿,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短期内会有所上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后可从事电池PACK装配工、电池性能检测等基础岗位,3-5年后可晋升生产车间主管,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在职提升学历后可从事技术研发岗位工作。

2.2.3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技术研发、安装与调试、维修检测等,发展岗位是充电桩技术工程师。目前,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自自动化和电力电子等专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企业未来5年对充电桩售后人才有较大需求。

2.2.4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包括较传统车服务企业规模小,主要提供的岗位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维护保养、车险理赔、车辆定损、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租赁企业服务顾问等岗位。但随着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向出行服务商转变。随着共享汽车市场的兴起,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岗位未来将有大量需求,成为新能源汽车高职人才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

3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对策

3.1 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需要定时开展专业调研工作,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做到专业目标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技术管理标准衔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构建“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近几年来国家重点关注的新专业,但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起步时间较晚,大部分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还存在技能竞赛与教学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根据调研的工作岗位群,在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构建“课岗证赛”四维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岗证赛”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考试,获得技能和学历的双认可。

3.3 打造“攻坚克难”高水平师资团队

应不断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推动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同时,加大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新增专业,专业建设过程中任务多、担子重,应由专业带头人自主组建“攻坚克难”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3.4 推进“软硬件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室,主要配备一些新能源汽车,可完成新能源汽车专业认知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动力电池实训室,可完成动力蓄电池的基本检测。这些传统的实训室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体化教学,但过于注重硬件建设,忽略了软件配套建设。通过调研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致力打造“软硬件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室中除了配套相应硬件设施外,还应配备相应模块、课题的学习资源、任务工单等软件资源,实现软硬件一体化。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节节攀升,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区域内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如何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吉敏,许云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25-29.

[2]徐东.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J].教育现代化,2018(20):235-239.

[3]陈玉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新能源汽车人才——以无锡交通分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66-268.

————————————

作者简介:谭逸萍(1990-),女,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房德将(1985-),男,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教学培训中心副总监,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

作者:谭逸萍 房德将

第三篇:模块化视角下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摘 要:伴随社会发展与不断进步,各项资源应用量逐渐增大,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势必要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分析,新能源汽车如何与传统汽车产业相融合,不仅是两种产业融合重要部分,更能探寻产业融合全新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模块化生产方式,通过不断融合方式,协调两种不同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资源整合。

关键词:模块化;传统产业;新能源汽车;资源整合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传统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传统汽车产业需要打破常规,打破内在束缚,在具体工作中,将模块化作为新的生产与组织形式,为传统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全新路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想实现发展突破,从量变到质变,一定要结合产业升级,合理处理产业融合存在的各种问题,处理好新旧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汽车产业优化与升级,解决传统汽车产业带来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问题,为产业融合、发展探寻全新路径。

1 模块化与产业升级基本概述

对模块化进行分析,模块化[1]主要指将复杂的系统进行拆分,并将复杂的系统拆分为独立系统。国外研究学者,对模块化理论进行整理,认为模块化为半规律系统,并在实际的操作中,通过相同的子系统,将复杂的系统进行连接。对模块化进行研究,模块化研究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其一,为模块化理论纵深发展[2],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将完整的产业与产品相联合,打造全新联合模式。其二,模块化研究,主要特征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经济影响包含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绩效等因素。在模块化研究过程中,应对模块化与产业发展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寻其中的全新发展路径,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打破产业之间存在的壁垒,形成全新的产业格局,实现突破性发展。

2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优缺点

对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优缺点进行分析,新能源汽车工作不会向外排放有害气体,而传统汽车尾气有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电力来源火力发电,就国内电力结构分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化石燃料消耗出入不大,所以新能源汽车也会有污染。新能源汽车环保意义在于,改变汽车对化石燃料依赖,缓解石油危机,改变社会能源结构。在买车上,新能源汽车拥有国家、地方补贴,而传统燃油汽车没有此项补贴。在用车成本方面,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40kWh电池能续航300公里,充电桩2元/度进行计算,每公里不到0.3元。传统燃油车,每公里油费0.5元左右,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新能源汽车诟病就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但纯电动汽车却只能跑300公里,在续航方面燃油车更具优势。燃油车能源补充几分钟完成,充电几个小时使用不便,纯电动汽車不足、技术较新,体验感、保值率较差,这些都是新能源与传统汽车之间存在的差距,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3 模块化视角下传统汽车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机制

3.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联系与内涵

对传统产业进行分析,应明确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界限,并加大研究力度,以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遵循国务院下发的新兴产业决定,加大研究力度,以实现产业升级与发展为基本要求,整合新旧产业资源,从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与进步,以长远的眼光、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资源与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带动技术型产业发展,降低传统产业资源消耗,不断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但是,传统产业发展历史较长,在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新兴产业出现时间段,产业结构与传统产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势必要结合战略发展地位,基于模块化视角,加速新兴产业发展与进步,从而使新兴产业逐渐代替传统产业结构。

3.2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内在动因

根据微观学经济理论,消费者与生产商,在判定商品替代性,主要通过商品的收益与成本,通过收益与成本对比,能够明确传统产业是否具有可替代性。这也意味着,在模块化视角下,要想提高新兴产业的收益与成本,在具体工作中,应从新兴产业的特殊视角,对汽车产品内在动因进行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对产品构架进行分析,对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价值模块进行切割,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有价值切割模块进行重组,从而打造更为细密的产业结构,强化新旧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促使两种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将创新激励与产业升级相融合,将经济组织生产工作与产业升级相融合,将生产网络与产业升级相融合,为新兴产业优化与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生产设施以及市场渠道,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传统产业成为新兴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在动因,实现产业融合与升级目的。

4 基于模块化视角的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路径

4.1 重塑传统产业角色

模块化可以将产业的价值进行重新拆分,并实现两种产业融合,从而实现动力到目标,模块化到产业融合两种发展方式。将传统产业结构与新兴产业结构相融合,应基于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做好产业整合工作。如文章上述内容,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视作独立系统,全新的新兴产业势必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两个产业之间呈现竞争关系。而在模块化视角下,两种产业可以进行拆分与重组,如果在产业优化升级中,将上述两种产业看做整体的网络系统,那么传统产业不仅能够成为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者,更能重塑传统产业结构的竞争能力。

4.2 模块化视角资源整合

对传统产业兴衰加以分析,产业兴衰主要源于产业资源流动,如果产业资源朝向不同产业流动,那么传统产业的周期以及不同阶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产业资源变化。无论是任何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都需要不断整合,打造全新发展模式,拓展自身传统产业结构,将传统产业结构与新兴产业结构联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但是,此种产业优化方式,不利于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变革,甚至导致传统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出现资金断裂以及破产等多种危机,不利于现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中,应基于模块化视角,对两种产业资源、资本、劳动等多种要素加以整合,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从而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产业融合与发展。以北汽集团为例,北汽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行企业,北汽新能源多年位居销量冠军,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瓶颈、道路等问题,北汽集团管理者提出智能网联技术导入、前瞻技术测试验证,融合新旧汽车产业,充分发挥新旧产业优势,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打好基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北汽举集团之力,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以“开放、共享”为原则,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强共同体。其次,针对新旧汽车存在的问题,与众多伙伴打造世界级技术创新策源地,汇集高端人才。最后,重塑新旧能源汽车产业链价值,解决充电设施、服务滞后对新旧汽车产业融合带来的影响,扩大企业效益。突破发展瓶颈,凝聚新旧汽车行业力量,优行业成本,实现产业共同发展。

4.3 模块化视角下某省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模式

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实现传统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应结合两种产业结构,寻找适合融合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迅速发展,主要源于国家政策支持,同时,创新与激励融合,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创新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早已攻克多项难关,形成多项关键技术,从而使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领军者。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整合,要想获得持续发展之力。而传统汽车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势必要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更新,多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由传统产业整合而来。以新乡为例,借助新乡的技术与资金优势,打造出全新的汽车动力锂电池,并逐渐形成完善产业链,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重要基地与生产中心,在模块化视角下,新旧汽车产业技术、资金、生产逐步融合,不仅能推动传统企业产业转型,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产业与资源整合,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与进步,在实现发展同时,降低社会资源、成本,解决汽车行业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

5 结束语

要想使传统汽车产业结构逐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相融合,并降低融合过程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使汽车产业具有持续发展之力,在具体工作中,应基于模块化视角,对传统汽车产业进行拆分与组合,并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国家政策,为新旧汽车产业融合做出激励,从而将生产网络相互嵌入,做好资源整合工作,从而推动新旧产业融合与发展,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为汽车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银泽一,王广柱,程振兴.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系统充电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0,35(06):1316-1326.

[2]姜多.新能源汽车与生产服务的产业融合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7):95.

作者:蒋国平

第四篇:山东农村地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的比较分析

摘 要:该文分析了山东农村地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现状,研究了影响两者消费的相关因素,借用博弈模型推导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农村市场竞争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消费状况

Key words: Shandong Province; Traditional automobiles; New Energy Vehicle; Consumption situation

目前,傳统汽车已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汽车行业格局较为稳定,新能源汽车的加入使汽车行业体系扩大,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变革[1]。传统汽车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新能源汽车的加入为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并且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渗入农村,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4]。

1 山东农村地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消费现状

1.1 传统汽车 近年来,山东省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汽车在农村市场呈稳定发展趋势,农村汽车产业收入超过10%,增长幅度较小,呈缓慢平稳势态。根据调研结果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农村居民目前拥有传统汽车者高达51%,约有12%的无车居民意图购买传统汽车。农村居民购车信息主要来自经销商、亲朋好友介绍,更倾向于在特约经销商、4S店中购买汽车。通常情况下,农村居民对传统汽车的预期价位主要设定在12万~15万元,大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从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或者从银行贷款。传统汽车购车品牌种类样式较多,用途多样。

1.2 新能源汽车 根据调研显示,进入农村市场后,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增长超过30%,销量占同年新增及更新汽车总量的2%左右。农村拥有新能源汽车的居民较少,但超过70%的居民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人们普遍接受10万左右乃至价格更低的新能源汽车,选择一次性支付全款。对于新能源汽车促销手段,价格补贴最受消费者喜爱,网络是农村居民获取新能源汽车消息的主要来源。

1.3 消费现状比较分析 相比于传统汽车市场的缓慢增长,新能源汽车前景一片大好,产销占比逐年增加,带动了汽车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山东省农村居民在新车选择中更倾向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价格略低于传统汽车,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具有实效性。新能源汽车现有品牌较少,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压力小,能够满足一次性支付货款。相比于传统汽车赠送免费保养卡、延长保修年限等,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更能吸引广大农村消费者。综合两者消费现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强烈,预计未来山东农村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远超传统汽车。

2 山东省农村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消费影响因素

本研究制定了关于农村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消费状况调研问卷,实地调研了山东省泰安市、烟台市、临沂市等地区的乡村,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主要从山东农村汽车的目标消费群体、产品本身、政策环境等方面出发,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

2.1 消费者

2.1.1 性别 由于性别差异,消费心理不同,男性消费者注重汽车的速度、性能以及配置,多品牌、多档次、高性能的传统汽车是男性消费者的首选。而女性消费者则较为感性,在购车方面更注重外观、细节,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对她们来说差别意义不大,出于环保意识的考虑,可能会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因此,性别对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影响较大,女性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比男性大。

2.1.2 年龄 乡村战略背景下,山东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日趋缩小。从图1可以看出,农村用户购买力增强,置业压力远小于城市居民,农村用车居民多为35~50岁的中年人,比例占到67.86%。这部分人是家庭收入、消费来源的主力军,消费需求大,拥有最高决策权能决定家庭收入支配。通过调研了解到,作为农村家庭生活中心,这部分群体直接接触互联网,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最新信息及国家相关政策,容易调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积极性。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追求时尚、新鲜与刺激。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家庭压力小,职业变动大,收入来源不稳定,无法掌控家庭全部收支。攀比心强烈的年轻消费群体通常会选择驾驶体验感更好的传统汽车,但因为没有最终决策权,往往会听从家庭意见进行选择。

2.1.3 学历 从图2可以看出,学历对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较大,高中学历占到32.1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62.50%。这部分人多以个体经营、公司职员为主,收入比农村其他居民要高一些,加上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环保意识强,环保责任与环保意识是推动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此外,这部分人对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以及车企补贴政策了解多,理解透彻。由此可见,学历相对高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传统燃油汽车的价格优势明显,而相同价位的汽车,传统燃油汽车的技术与性能要相对成熟一些。因此,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收入一般的群体更有可能选择燃油车来满足自己的代步需求。

2.2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多个地区农村围绕“环保消费”、“绿色消费”进行宣传教育,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绿色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受消费观念的影响,有80%以上的居民愿意或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步入农村后迅速掀起农民购车热潮,消费者纷纷更换购置新能源汽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从图3可以看出,已经购买的占比为1.79%,准备购买的占比为12.50%,而在考虑范围内的则占64.29%。

农村居民存在十分严重的从众心理,受他人影响严重。有92.86%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在购置汽车时会考虑面子因素及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新能源汽车购车潮流的兴起,让拥有新能源汽车变成了时尚的象征,购买新能源汽车会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从图4可以看出,农村在购买汽车方面受外界干扰影响比较严重。

2.3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自身特点

2.3.1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从图5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汽车,有87.5%的用户将新能源汽车污染少、环保的特点列为最受欢迎,有53.75%的用户认为新能源汽车运行平稳、噪声小,60.71%的用户认为能源利用率高,3大优势的认可率均超过50%。

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环保性、动力性好:新能源汽车是使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以外的其他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该种能源汽车废气排放量低,基本实现了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从而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降低机油泄漏,减少了水污染。大大减少了行驶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2)舒适性、安全性好:新能源汽车运行平稳,在农村道路上运行比传统汽车更加稳重安全,适宜农村老人孩童乘坐。发动机噪声小,减少了噪声污染,以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农村环保市场。(3)便利性、实用性好:新能源汽车以电力为主,电动汽车耗电费约0.07元/km,而传统燃油汽车燃油费为0.5元/km。1辆车每行驶1万km,新能源汽车就比传统燃油汽车节省4000余元。即使是高峰段用车,新能源汽车平均耗损仍远小于传统燃油汽车。对于山东农村居民来讲,沿海城市道路多山地,内陆地区日常载重多,能量损耗大,运行平稳、成本低廉的新能源汽车是更好的选择。

2.3.2 新能源汽车的劣势 从图6可以看出,有76.79%的消费者认为续航时间短,78.57%的消费者认为充电不便,73.25%的消费者认为技术不够成熟。超过7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技术不够成熟、充電不便、续航时间短是新能源汽车较为明显而传统汽车不需考虑的缺陷。而售后保修不便,维修成本高等因素占的比例也很高。

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1)技术、装置成熟: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尚不成熟。动力装置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创新点,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确保新能源汽车的运行达到传统汽车的配置与速度乃至超越,技术要求十分严苛。若想在农村市场投入,安全问题以及汽车的稳固性也需加大保障,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难题。而传统汽车发展运行多年,很多问题早已解决,驾驶起来更加放心、有保障。(2)配套设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桩数量少,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尚不成熟,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差。充电不便,运行困难严重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短板。加之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低,蓄电量有限,动力支撑不足,难以实现长时间行驶,可以满足农村短距离行驶,但难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2.3 政策因素 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相关文件提出多项举措促进汽车消费,其中包括农村汽车更新换代、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等。政策指出要将更多补贴用于支持综合性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对农村居民给予适当补贴、“以旧换新”。山东省更是为省级党政机关配备新能源公务用车,公共机关带头推广。此外,还提出了加快实施农村新能源工程等相关政策。除国家财政补贴外,消费者还可享受当地的配套补贴。此举吸引了广大消费者,消费重心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转移。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与企业有补贴,同时对消费者也减免一定比例的购置税及购买补贴,但消费者购买同系列的新能源汽车仍要支付高于同性能燃油汽车的金额。尽管降低了购买成本,但是如果消费者仅从购买成本角度出发,大多数不会选择同性能下性价较低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效用也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仍会选择传统汽车。

总之,从消费群体来看,性别对汽车选择影响大,年龄、收入、学历以及决策权等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居民的消费观念与外界干扰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农村居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大。新能源汽车在产品性能方面,其动力性、舒适性、环保性、便利性等优于传统汽车,但传统汽车产业历史悠久,其技术性、操控性、配置、外观等远超新能源汽车。两者各有所长,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传统汽车也有着新能源汽车无法具备的自身优越性。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随着技术的成熟,国家配套设施的完善等,相信在未来将会更受消费者青睐。因此,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仍需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3 市场博弈分析

3.1 博弈分析模型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面临市场博弈,传统汽车作为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在位者,新能源汽车作为竞争者,双方就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市场占有进行演化博弈。设竞争者新能源汽车为A,在位者传统汽车为B,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3.2 分析结果 (1)单一的传统燃油汽车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市场,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及混合式汽车等多元化市场将会成为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可持续消费观念走向农村,新能源汽车步入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城市到农村发展的必然。相较于推广应用政策力度与频度较大的城市市场,农村市场更有潜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而传统汽车短时间内不会走向衰落,虽然销量增长缓慢,但仍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制衡。(2)农村市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保持产业市场平衡,两者相互制衡,带动汽车产业的平稳发展。农村传统汽车的取代要缓于城市,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未来将成为农村汽车市场两大竞争主力。

4 山东省农村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议

4.1 传统汽车 相关部门应颁布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传统汽车的扶持力度。汽车企业应抓住新能源汽车补助退坡间隙,发动忠实消费者,维护原有市场。同时,专注提升汽车研发水平,紧跟美丽乡村的时代趋势,响应乡村振兴绿色环保的号召,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技术改革与产业创新,研发环保型汽车。利用互联网促进汽车消费,构造汽车电商市场,扩大企业合作。

4.2 新能源汽车

4.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倡导可持续消费,汽车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关部门应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出实施新能源汽车应用补助政策,使消费者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打造农村环保市场。

4.2.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发展最先解决的应当是动力问题。新能源汽车目前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用户的需求,但基础设施的匮乏使得汽车能源供应不及时,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展,抑制了农村居民用户的需求。未来应在农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充电设施普及列为基础建设之首,确保每个乡村都能普及充电桩,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供应,完善供水供电系统,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快速普及。

参考文献

[1]2018年新能源汽车五大发展趋势分析[J].电器工业,2018(10):54-56.

[2]安锋,康利平,秦兰芝,等.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19,27(05):1-8.

[3]肖玉航.传统汽车困境,新能源车崛起[J].理财,2019(07):38-39.

[4]陆好源,郑家节.农村用户购车消费心理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8(03):14-17.

(责编:张宏民)

作者:张宇清 徐静

第五篇:新能源汽车研究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文献综述 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相配合、产学研相结合,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的发展相同步,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的研发体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李廷洪(2013)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发展要依靠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传统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无疑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李大元(2011)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核心技术瓶颈突出,整体研发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林琳(2011)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反面的相关规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王海峰、田雪萍(2013)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如充电桩、售后服务点等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符贵兴(2013)认为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政策支持的力度看起来很大,但政策的时滞性、地方保护主义等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程振彪(2010)还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存在浮躁之风,科研人员投入相对较少,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都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相关研究

在十年多的发展中,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政策措施。2009至2014年,国家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点城市的数量。2010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2年明确指出以发展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同时在技术、配套设施、管理制度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高育红(2009)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刺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刘春娜(2010)和张晓宇等(2011)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使得的生产商有较明确的研发方向,从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方面的开发具有导向作用,但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马鸿雁等(2011)表示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中惠及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很少且力度不大,从而使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蒋俐俐,杨亚平(2012)指出我国跳跃式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多层次的需求,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连续、具体的制度支撑。刘兰剑、陈双波(2013)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新兴产业,政府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但等到技术和市场较为成熟的时候,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的研发活动,不然难以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活动。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市场相关研究

我国目前汽车销售量已居世界前列,汽车需求量巨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这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顾虑。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问题,国内一些学者通过数据和实证分析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马鈞等(2009)对欧美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与消费者效用的logit回归分析,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政府规制有密切的关系。但政府政策只是市场开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政策的有效性及后续的规划安排将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点。吴憩棠(2010)指出开拓市场的关键在于降低汽车价格以及加大补贴力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徐国虎、许芳(2010)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研究指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是有一定的购买意愿的。影响购买的因素分为售后服务、购置成本、汽车品质、使用能耗和周围影响这五个主要方面。唐葆君等(2012)认为政府激励政策、消费者收入和原油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策。降低汽车价格会很大程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五、结论

政府政策的制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政策的有效性、时滞性等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制约。目前的政策多数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制定的,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从文献上来看目前多数学者仅围绕着政策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产业链是否完整、产业链如何培育的问题。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以传统汽车产业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多数学者只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市场等进行研究,鲜有学者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不足和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项目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201141)

参考文献

[1]井志忠.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J].日本学论坛,2007,1:74-79.

[2]程振彪.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及建议[J].汽车科技,2010,(6):1-6.

[3]李大元.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2):72-75.

[4]林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5-26.

[5]王海峰,田雪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1):193-193.

[6]符贵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比[J].中国经贸导刊,2013,(17):11-13.

[7]马鸿雁,李武,吴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路径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1,(6):30-35.

[8]蒋俐俐,杨亚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03-106.

[9]刘兰剑,陈双波.基于多回路竞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5):41-45.

[10]马钧,王宁,孔德洋.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8): 1079-1084.

[11]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91-95.

[12]张贵群,张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工业技术经济,2014,244(2):75-80.

作者简介:纪翔阁(1994-),女,山东菏泽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满媛媛(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金融市场。

作者:纪翔阁 满媛媛

上一篇:中西文化比较论文下一篇:研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