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和办学品位的关键。文章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的管理工作实践,就中小学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展开论述。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创新德育模式,创建德育特色品牌”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新生态”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办学内涵、提高管理实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温情携手相伴,家校社会共育

摘 要: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更多父母亲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与日俱增的当下,尤为值得关注。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现状为基本出发点,重在探析这一问题和现状存在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原因探究;应对举措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人生价值观念上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一定程度上更是缺少了父爱与母爱,进而产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偏离,甚至出现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更有甚者,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打架斗殴。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可谓时不我待。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现状探究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健康成长

笔者所在的兰州市皋兰县水阜学区,就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們大部分寄宿在学校,周末回家。这些孩子监护人多为祖父母,家庭教育缺失,缺少亲情呵护,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2.缺少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能对孩子给予应有的关心爱护,为减少内疚感与负罪感,父母亲邮寄零花钱,让孩子在物质方面得到享受,但殊不知,金钱不是万能的,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很难形成,反而滋生了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陋习,相伴而生的是“网红”“拜金主义”等片面的消极思想。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尤其是当下手机、电脑、游戏、网咖等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加之年龄尚小,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优秀道德行为的严重缺失和不良行为的相继产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剖析

1.自身因素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自然是没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没有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防范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严重不足;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孩子的自律能力难以形成。

2.家庭因素

父母外出务工,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甚为缺失,留守儿童不能享受基本的健全的道德教育。尤其是那些由亲朋代为照顾的孩子,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亲朋对留守儿童也只是尽到照顾生活的责任,其他方面尚难涉及。

3.学校因素

学校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师资力量的短缺等因素,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德育教学课程明显不够,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德育课程,有些即使安排了德育课程,但也流于形式,难以落地生根。学校往往将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考试成绩上面,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心理健康、美育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及现状的应对举措

1.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大多如此,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自由、幸福的港湾,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无价之宝,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关心子女,切不可为了赚钱而错失了孩子最佳的成长时机。

外出务工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每天和孩子通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让孩子时时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惦记,好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常给孩子写信,并将信寄到孩子的学校,让孩子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满足孩子小小的虚荣心;在孩子生日、六一儿童节等一些重要节日,给孩子送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增近与孩子的情感;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了解其在学校的表现,尽可能掌握孩子最近的思想、心理状态。

2.学校德育教学的参与其中,更显重要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工作。留守儿童往往缺少家庭的亲情教育与有效监管,当孩子没有按时到校时,学校必须第一时间联系其家庭,了解没到校的原因,及时化解减少孩子的人身伤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学校和老师的德育教学和生活关怀就显得极为迫切。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心和爱护,学校老师是和他们相伴最多的成年人,在长期的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结下深厚的情感,有些留守儿童甚至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亲,所以,步入深秋,天气变冷,要叮嘱孩子多穿衣服,学生感冒不适,及时联系家长,有必要时还应带孩子就医,老师做好了这些,孩子才会依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必然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督促其完成,尽可能不严肃批评,注意教育方式,充满耐心,言传身教,使其改正。班主任在班级内可以开展心连心等爱心活动,尽可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多参与,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情,以培养其健全人格,成为有用的人才。学校还应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慢慢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道德品质。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保障机制,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然会有效推动我国文明社会的全力创建。

作者:李舜祖

儿童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学校管理创新的实践研究

摘 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和办学品位的关键。文章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的管理工作实践,就中小学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展开论述。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创新德育模式,创建德育特色品牌”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新生态”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办学内涵、提高管理实效。

关键词:学校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管理创新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积极响应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号召,打造“研学后教”升级版——建立番禺课堂新生态。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创建特色品牌,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促使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笔者将结合北城小学的具体实践阐述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广大学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管理实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创新德育模式,创建德育特色品牌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且要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德育模式的创新,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同时,学校还需要通过诊断自身的德育优势资源、提炼核心主题、开展校本研究、营造特色文化等行动创建德育特色品牌,以促进学校优质发展。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有效开展德育管理。

(一)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效率

学校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因此,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如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德育工作培训等,以培养一支有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团结互助的德育队伍。北城小学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结合2018年番禺区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三期“师德教育”专题讲座,并举办北城小学“好教师故事”评选活动。二是形成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三是开展德育工作培训。学校重视中队辅导员知识教育和培训,组织全校中队辅导员收看网络辅导员知识培训;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培训、学校德育干部及班主任培训、文化德育培训等。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工作总结会议、召开少先队代表大会等措施来提升学校德育队伍的工作效益。

(二)落实常规管理,提升德育效果

落实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职责明确、运转畅通的德育管理体系。为了落实德育常规管理,北城小学主要做了以下努力:强抓中队课的落实和开展情况;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团队活动室等阵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德育熏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宽校外警示教育、科普教育、体验教育渠道;落实垃圾分类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托节日、主题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推進扶贫帮困工作,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安全意识;联合家长和社区力量,形成教育合力。这些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德育科研,深化德育效益

当前,抓好德育科研工作已成为提升德育管理成效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重视德育教研,学校不仅要做好德育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的研究,还要关注和研究当前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较大的社会现象,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深化德育效益。2017学年第二学期,北城小学组织德育专干、级长、班主任开展和落实广东省德育研究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广东省心理健康课题《心智教育下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番禺区“十三五”规划德育课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借助课题的有效引领,带动学校品牌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师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新生态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还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区域教育品牌,广州市番禺区大力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北城小学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着力打造“研学后教”升级版——构建学校课堂新生态。在深化“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北城小学积累了以下教学管理经验:

(一)落实常规工作,开足开齐课程

开足课程、开齐课程是学校实施全面、均衡的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北城小学严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的精神及省、市有关规范化办学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并能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和执行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力求在课程开设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如为了切合时代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口语表达能力,坚持开展课前1分钟说话训练;积极实施语文、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工作;按教育部、省教厅和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把书法教育实施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应广州市垃圾分类推广与实施的要求,把垃圾分类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等等。

(二)建设特色课程,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建设特色课程是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为了更好地完成特色课堂的建设工作,北城小学一方面坚持以各大活动为载体,注重开发和建设适合学生发展、学生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区域课程,以丰富教育发展内涵,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类:综合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科技活动。另一方面,北城小学结合区域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倡导自主建设和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特色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足球和珠心算已经成为北城小学的两大品牌课程。

(三)做好课程评价,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课程评价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评价的功能、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的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这对于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北城小学着力在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技术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升级。同时,坚持以评价促发展,贯彻落实《番禺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意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办学品位、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同时,学校管理包含了多方面的工作要求。学校只有落实好各个方面的管理目标,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才能真正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与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马绍辉.新时期高校德育观念更新和方法变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2).

作者:杨志敏

儿童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除了应当加强教学管理以外,还要加强德育管理。在每所小学制定的德育管理工作总规划指导下,每一位小学班级的班主任都应当制定相关策略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强化学校德育成果,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分析班主任实施德育的重要性及目前实施德育管理过程中需完善的环节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进一步优化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成效的策略,以促进小学德育工作能够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新課改背景下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小学教育应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而且还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国各个小学除了需实施教学管理之外,还要实施德育管理,并构建出“由管理阶层负责实施德育管理总体规划,小学班主任负责德育管理具体工作落实”的德育管理新格局。以下,作者就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工作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 小学班主任强化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 促进中小学教育总体目标的落实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该目标的实质是要求中小学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落实这一目标,各个学校的管理阶层一般都会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实施。与此同时,从工作成效方面上看,德育管理工作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开展才能有所成果。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最多、陪伴时间最长的教师,由班主任负责并加强德育管理的主要工作,更具有可行性且更具效果,有助于小学教育总体目标的落实。

(二)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实践表明,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加强德育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和改进少年儿童出现心理疾病,保障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近些年,国内出现的一些小学校园伤害事件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内心,此类案件的发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学校与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日常德育工作的深化,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接收到正确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 帮助抵制不良文化侵蚀

当代的小学生生长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现代环境中,他们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而小学阶段,恰恰是学生身心正在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不加以引导,则他们很容易遭受不良文化的侵蚀。为此,每所学校、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其树立起防护屏障,来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

二、 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需完善的环节

从当前国内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现状上看,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些许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 德育工作偏于抽象化

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为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从整体上看,该准则内容全面、具体,但其中的部分内容与时代发展不符,需要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同时,准则中的一些要求偏于抽象化,缺乏具体执行措施,致使小学班主任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

(二) 家校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另一所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则更是如此。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既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又需要家庭、家长的通力配合,只有家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巩固德育成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未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合作,一些家长因溺爱孩子而对其行为听之任之,不加以管教,一些则是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对其进行德育管理,进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脱节,影响班主任德育管理效果。

三、 优化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成效的策略探析

(一) 开辟多元化的德育工作渠道

新形势下,过去的单纯倚靠思想品德课堂教育实施德育的做法俨然无法适应当前需求。为此,应当开辟多元化的德育工作实施渠道和路径。小学班主任除了要组织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以外,还要发挥好全体教职工和少先队组织等的作用,将德育工作寓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实现知、行、情、意等的统一,使学生在获取德育知识的同时,也能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总而言之,学校与班主任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多开辟一些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新路径,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使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一个系统的网络,以此保障德育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

(二) 加强德育工作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教育的本质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在于育人。将下一代教育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小学德育工作除了要强化德育专项教育以外,还要加强日常教育,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此,班主任教师要做好各个学科的德育资源开发,尽可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同时各学科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全面保障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 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性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和引导才有可能获得成效。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德育工作的方式,避免单一地使用强压硬管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应当运用正确的德育艺术,深入学生的内心,掌握其身心发展规律、特征及学习的实际需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以富有艺术性的德育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进而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需要学校与班主任教师共同努力,家校协同合作,才有可能获得良好成效。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开辟多元化渠道,加强德育渗透,并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性,来为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宋丽杰.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艺术管理[J].读写算,2013(28).

[2]田润爱.如何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J].学友文摘,2013(7).

作者简介:

赵红芳,河北省黄骅市,河北省黄骅市渤海路完全小学。

作者:赵红芳

上一篇:技术完善机械制造论文下一篇:英语教研工作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