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小河流域工程综合治理方案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对河流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河流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小河流域工程治理现状,提出生态治理概念,阐述了小河流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列举了实际河流治理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小河流域有效的生态工程治理方法,最终保障小河流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河流域;治理方案;生态工程治理

前言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动了社会及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城市化速率也迅速加快,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活动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程度不断加深。流域是自然聚拢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区域,小河流域是不大于五十平方公里的流域。现阶段我国很多小河流域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种污染现象层出不穷。关于小河流域工程的综合治理是迫切的。

1. 小河流域生态工程治理理念

小河流域工程的综合治理,要求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基于小河流域单元,统筹规划周边相关环境,采取拦、蓄、排、灌、节等手段,最终保障小河流域高效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河流生态工程,基于水文生态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维持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障河流系统的原生态。河流的治理根本不是改造,而是还原。我们采取生态的方法,处理污水,保护河流系统,巩固河流生态功能。

2. 小河流域工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建设,但是截止到目前,小河流域工程的综合治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为了实现河流的行洪功能擅自拓宽河道;截弯取直;水泥护堤衬底;建坝蓄水;明渠改暗渠;河流景观建设以人工为重,河流水域管理制度不完善、各区域之间配合不协调。以上措施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与水域的完整性,不利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

3. 小河流域工程综合治理方法

小河流域工程的综合治理应因材施教,不同的河流状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1)人工干预。人工直接栽种大面积绿植,修复植被结构。人工引入有效生物物种,恢复生态系统;(2)自然恢复。借助生态系统本身实现自设计、自组织、自修复、自净化,完成生态目标;(3)增强恢复。开始投入适度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系统通过其自然演替过程、河流侵蚀作用、泥沙漂移过程达到恢复目的。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自然界择优淘劣,建立合理生态系统结构。

3.1 小河流域生态工程治理方法

(1)河道外治理方法。包括:城市排污工程处理技术、城市雨水工程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工程处理技术等等。(2)河道内治理方法。包括:水域净化水平提高技术、内源祛除与监控技术。前者又具体分为:人工加氧、引水稀释、试剂添加、生物操纵、植被修复、生物强化等。后者分为:疏通底泥环境、控制底泥污染。(3)滨水区治理方法。包括:树林栽植扩展、抑制水土流失、河流两岸绿化。

3.2河流水域综合治理成功案例分析

如表1所示,河流的综合治理应同时进行生态工程的治理及河流流域的管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针对不同的河流情况,河流案例应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运用生态工程方法治理之后,要加大河流流域的管理力度。河流流域的管理包括落实生态工程措施环节的河流治理以及治理后的河流流域的管理。

3.3 加强小河流域工程综合治理的管理

(1)小河流域工程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在管理时要组织多部门配合协作,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演变成社会化水域管理,确定明确的管理目标。(2)保障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理清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之间的关系。流域管理处于宏观层次上,而区域管理处于微观层次上。流域管理强调水域的规划调度,水域管理制度纲要的制定,消除各地区在开发、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方面造成的利害冲突。区域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包括:落实已制定好的水资源规划方案、用水政策,健全河流工程管理等等。(3)建立小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属于人均相对短缺的资源,一定区域的水资源其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要想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不仅要号召整个社会建立节水机制,而且要加快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市场机制。小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市场机制分为两方市场:水权市场、水务市场。借助水权市场来优化小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协调供需求之间的冲突,明确制定水资源使用权,合理分配排污权、水能权、水运权、水域权等等。依靠水务市场调度监控水务事业相关的市场运作,积极鼓励各方的参与,加大关于水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与维护力度。(4)法律法规能够保障小河流域工程水资源实现统一的调控管理,能够保障小河流域各方面实现利益调整与分配,能够保障小河流域工程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够加强科学高效地探索小河流域工程管理的立法模式。(5)深化公众思想教育,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结语

小河流域工程的综合治理,其基础是全面的多学科理论,其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核心要义是治水,其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其实施途径是统筹规划、局部配合、协调管理。确定小河流域工程的实际治理方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要遵循流域相关的法律条文,加强与各相关部門的沟通交流,明确小河流域的管理目标,健全公众参与的机制,制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完善小河流域的管理制度。只有成功修复小河流域工程建设,才能维持水域环境系统的生态化,保障河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苏志珠.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 ,12(4): 127-131.

[2]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N].生态学报,2011,19(5): 591-595.

[3]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 J].中国水利,2009(10): 6-9.

[4]付永川,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J].2009,35(18):5535-5536;5596.

作者:冯蕊强

第2篇:分析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措施

【摘要】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包括河道治理工程的实用性功能,又具有生态性功能。发展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实现河道工程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是现代河道治理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措施

1、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必然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治理要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过去河道治理工程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极少数考虑到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因此带来了许多问题。生态治理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河道治理工程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实现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的重要措施,也是河道治理工程实现生态化的重要举措。

2、传统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大都是基于河道基本功能和实用角度开展的,例如防洪、抗旱、加高拦河坝、护坡、淤泥清理等。较少考虑到河道治理的生态效能,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也不注重治理的生态性,根据人们对河道的需要,肆意的进行河道改道、砍伐岸边植物等,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在长远的角度看,这不仅会改变河道本身的属性,而且也影响到河道自然生态景观。

3、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功能分析

3.1 河道基本功能

不论是传统河道治理工程还是生态河道治理工程,蓄洪涵水功能一直都是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出发点,但是与传统河道治理工程采取裁弯取直、更改河道走向等粗狂方式不同,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注重维护河道的自然走向,通过起伏多变的河床和被大量植被覆盖的河岸等对河道水流和水源渗入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实现河道的蓄洪涵水功能。

3.2 防污功能

与传统河道治理工程不同,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对钢筋、水泥等硬性材料的使用很少,大都是在河道原有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治理改造工程,这样就避免了硬性材料对河道水质的污染,促进了河水、土壤和生物群落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增强了河道的自净功能,提高了河道的水质质量。

3.3 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核心,是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遵循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实行保护性河道治理改造施工,充分地发挥河道的天然性能。生态功能不仅能够保护河道原有的弯曲自然、凹凸有致,而且还能夠为河道周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创造良好的条件。

3.4 景观功能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将河道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景观,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河道治理规划与周围建筑物、街道等的和谐统一,而且要将景观建造融入到河道治理过程中,如常见的过桥亭廊建设,这样既能保证河道的原有状态不被破坏,而且能够将河道打造成美丽的景观。

3.5 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是河道生态治理的最大创新点,将与河道有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掌故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河道沿岸壁画、亭廊建造等方式将这些河道文化表现出来,使得河道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4、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措施探究

4.1 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

裁弯取直是传统河道治理的常用方式,这种基于看似基于人们需要的河道治理方式不仅破坏了河道原有的形态,而且对河道环境内的动植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对过去裁弯取直的河道进行适当的修复,保留现有的自然弯曲,通过河道弯曲度和流沙控制度对河水流速进行控制,以便更好地实现河道的生态功能。

4.2 河道护坡的生态化建设

河道护坡的生态化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采用硬性材料建设的方式,在选材、铺坡和护坡方面对河道进行生态化建设。首先,在河道治理选材方面,尽量的减少水泥、浆砌石块等硬性材料的使用,而是充分地利用河道原有的材料开展河道治理施工,如将河底的淤泥进行脱水、固话处理后用于河道填土,这样既能减少硬性材料对河水水质的污染,而且保证了河道资源的再利用。其次,在河道铺坡方面,运用天然石块在河道急流处或者是洪水缓流处进行河道砌垒,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空隙用水草、河道泥沙等自然物质填充,不需要用水泥或者是混凝土进行填充,这样不仅减少了施工材料的使用,而且用水草、泥沙等物质进行填充还能够为河内的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空间。天然抛石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在最简单的河道生态治理方式,天然抛石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河道的蓄洪功能,而且也能够为河道的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空间,有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最后,在河道护坡方面,采用植物护坡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为河道与周围环境之间搭建了绿色廊道。常见的护坡植物主要有柳树、槐树等。另外,在缓坡多采用种草和灌木进行护坡,既能够提高护坡植物的成活率,又能够营造层次分明的河道绿色景观。

4.3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河道断面设计

复式断面、矩形断面、双层断面是比较常见的集中河道断面设计形式,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根据河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首先,山溪河流一般采取复式断面的河道设计,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在枯水期,河道水流量小,洪水位低,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建设防洪堤,因此可以根据河道地势进行不同的辅助性能开发,如在宽阔的滩地建设足球场,在相对狭窄处建设休憩场所,提高河道综合性能。其次,城市河道一般采用矩形断面的形式,矩形断面占地面积较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河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为城市景观增添亮点。最后,城镇区域内的河道治理适合选择双层断面,上层的明河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而下层的暗河则能够保证河道的排涝、泄洪功能,促进了河道实用性和休闲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4 注重河道景观营造

河道景观建设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在河道原有形态保护和河道护坡建设方面注重河道景观的营造,而且要在河道周边环境的改善方面下大力气。首先,注重河道周围景观与河道的和谐统一,通过河道周边的亭廊设计、植被种植层次设计等方式将河道景观与周围植被景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要注重河道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壁画、景观造物等形式营造河道的文化景观。另外,在不影响河道自然生态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展开辟一定的人文休闲活动场所,实现河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和谐统一。

5、河道案例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就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不过后来渐渐走向了没落,到现在有很多省市已经见不到大运河曾经的景象了,甚至成为了臭水沟。早在上个世纪开始,聊城市就开始了对大运河的整治,现在已经成为了聊城市的景点,是聊城对外宣传旅游的招牌。

结 语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本文对河道生态治理措施进行了探究,在实际治理工程中,要充分结合各个河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生态治理方案,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的河道环境。

参考文献

[1]石玉琛,宋庆武.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3,(3)

[2]方燕琴.浅谈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理念[J].湖南水利水电,2013,(3)

[3]徐德辉.浅论河道生态治理中生态护坡实施各阶段的任务[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3)

[4]徐晓文.浅析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与生活,2014,(16)

[5]陈永肖,李立军.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

作者:朱蕾 王志斌

第3篇: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分析

摘要:VOC废气治理工程主要是对其废气进行有效控制,利用相应的工程技术来开展废气治理过程,根据其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确保废气治理过程有效合理。基于此,本文就针对VOC排放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对其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来进行探究,找到对应的方案来进行治理,从而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关键词:VOC废气;废气治理;治理技术;治理设备

1.VOC废气治理的特点

1.1冷凝处理技术

目前,VOC废气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冷凝处理技术,它可以利用相关的有机物质进行处理,根据有机物质的特点,利用其饱和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有效确保系统压力得到控制,然后在利用冷凝的方式对有机物进行提取,确保它处于蒸汽环境中。提取过后,就能得到相关的有机废气,对其中的VOC进行利用有效回收,同时有害物质也能得到及时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是比较简单、便捷的,但是对于一些废气中VOC含量比较低的排放物来说,运用这种方式反而无法有效的将其进行分离提取,否则就需要对其提高成本进行处理,所以它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

1.2溶解吸纳治理技术

在VOC废气调节处理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溶质吸收方法,主要是采用相关原理,即有害物质可以溶于水,并根据其他原则将其中所含有害物质逐步转化为有用的成分,这种技术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可能导致水资源枯竭,如果它们受到更广泛的监管,因此,在更广泛的VOC排放管理背景下应用它更为合适。

1.3燃烧式治理

按照定义,燃烧是指对废气进行燃烧。首先,直接燃烧VOC尾气可能会使无用的尾气受到相当大的破坏,但同时也很难消除那些含VOC较少的尾气;其次,用其他物质点燃VOC废气可以使VOC烟气燃烧更快,但成本更高;第三,催化剂燃烧降低了对温度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了需要的成本。

2VOC的具体危害

目前我国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常用作溶剂的化学物质包括:芳香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和卤化烃.一旦含有有机溶剂的气体进入大气,它们会直接污染环境,同时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苯经常被用作现代工业生产的溶剂,当它们扩散到空气中时,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被人体皮肤吸收,或者从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导致人长期或急性中毒,目前严重的现象往往是由中毒引起的,同时,苯的化合物会对健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人体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当苯化合物进入人体内脏时,也会对血液和造血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氧化作用下,苯转化为酚,这阻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对人体骨骼的健康发育有重要影响。AKGIH将苯列为致癌物质之一,也更加需要重视保护机构严格控制VOC排放问题。

3将来VOC废气治理的方向与新技术运用

3.1通过转换生物分子变废为宝

该过程主要是指,利用生物分子来降废气中的废物进行有效转换,从而获取可利用的新成分。该过程实际上相对比较简单,且成本较低,所以在进行废气治理时,其应用范围将会变得非常广泛。

3.2提取并分离有害物质式治理

该过程是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与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从而提取出有害物质进行针对性治理,而有用成分则可以重新回收再利用。这种方式能充分将有害物质分离出来,避免废气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但是该过程在开展阶段通常需要较多的成本资金,所以往往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大,多用于一些大型工业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变的越来越好,技术也会随之得以优化,所以该技术以后也能在优化过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3.3通过光的分解性治理VOC废气

光分解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技术,它主要是与催化剂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治理废气的效果。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使用最多的催化剂就是半导体材料,充分利用它的特性,即绿色无污染、催化程度高、成本较低等,从而使得该技术在各个领域范围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研究人员还在寻找更为优质的催化剂材料,如今的纳米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利用纳米材料来充当催化剂,实现节能环保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突显该处理技术的优势。

3.4湿式洗涤方案

湿式洗涤是指在VOC废气中加入吸收剂,并应用多级方法喷洒、净化和脱水的功能来实现废气治理:第一,采用环形管作为喷嘴,在填料中安装鲍尔环,并使用风扇将VOC废气从柱底驱动到净化室塔,当第一层填料的水喷射以水膜的形式流动时,许多VOC烟气通过水膜吸收,可以有效地连接元件,从而进行输送过程。第二,填料支承板位于填料塔的最底部,其主要作用是承接填料,为了将填料置于填料上方,避免被上升气体吹走,并在喷淋液喷入填料后,受填料的外部轮廓影响向外流出,获得从柱子和液体一起抽气到填料盒的经验,在气体和液体有效连接后发现,喷淋液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避免了VOC排气在清洗过程中因无喷淋液而影响治理的情况发生,有效进行整体控制规划。

4提高VOC排放控制策略

4.1注重源头预防

在储存阶段,为了有效保障物料存储安全,就需要将有机液体存放在合适的罐型中,对其进行在线调和,确保物料不会受污染。与此同时,在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上,选择低(无)VOCs原辅材料的,从而有效进行资源处理。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整个工艺技术的密闭性,虽然目前我们很难实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对其排放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充分控制燃料结构,有效控制排放过程。

4.2 强化过程控制

通过提高调和效率来储存和协调有机液体,引入密封切水,合理选择工作时间,在处理有机液体时,优先考虑水下装载或下装方法,为了减少物质损失,还可以使用一艘带有油气回收接口的船。废水的储存和处理应以温度等关键参数为基础,,利用集成泄漏检测和恢复管理系统(LDAR)定期监测循环水中的VOCS,并加强VOCS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这样能够使得整个过程的处理得到充分有效的把控,也使整个治理过程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4.3深化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過程包含的技术有很多,比如燃烧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微波催化氧化技术、活性炭纤维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和纳米材料净化技术等等。各个方法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技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区分。燃烧法主要是对可燃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微波催化氧化过程则是利用有效的解吸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活性炭纤维治理过程则是充分利用它的吸附特性,使得废气得以有效控制;生物治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最后,纳米材料净化则是运用新型纳米材料,促使VOC的分解过程的水准大大提高。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对VOC废气进行治理时,需要重视废气治理技术的选择,并有效控制治理过程,在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过程中使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研究新的技术,尽可能的实现零污染、高效率,促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罗来兵,何阳,李晨萍.大气污染VOC技术及设备专利预警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2):23-26.

[2]赵磊,王筱喃,王新,等.石化VOC废气深度净化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J].环境工程,2016(s1):569-571.

[3]李丽.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探究[J].低碳世界,2017(21):17-18.

南京望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凌路遥

第4篇:工程扬尘治理方案

建设工程防尘治理检查方案

为落实集团3月2日关于建设工程防尘治理专题会的工作部署,经公司安委会研究,特制订以下防尘治理专项检查方案:

一、成立公司“防尘治理”检查督导小组,负责对建设项目、土地项目和代建项目的现场文明施工进行检查和督导。 组长:由公司主管领导担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检查标准

执行《天津市建交委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方案》和《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检查重点内容如下,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施工现场围挡。

1)除线性工程外,其他所有工程均要求围挡封闭。

2)要求穿鞋带帽、稳固、安全、整洁、美观;

3)城市建成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其他地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米;

4)围挡大门应当采用封闭门扇,设置应当符合消防要求,其宽度不得小于6米;

5)严格执行《天津市建设工地围挡标准化图集》《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要求。

2、现场场地、道路、材料堆放

1)施工现场堆放砂、 石等散体物料的, 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0.5米的堆放池, 并对物料裸露部分实施苫盖。土方、工程渣土和垃圾应当集中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出围挡高度,并采取苫盖、固化措施。

2)在城镇建成区的地面要用混凝土硬化,其他地区的施工现场从大门入口处应设置长度不少于30米的混凝土路面,裸露地面应当采取绿化措施或采用绿色防尘网苫盖。

3)现场道路必须硬化处理,并洒水防尘。

3、设置冲洗设备

在大门入口处应当设置冲车设备,对驶出场区的车辆进行冲洗。

4、建筑外檐密目网封闭

建筑物外檐脚手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要求的绿色安全立网全封闭,防止高空坠物和建筑粉尘飞扬。安全立网应当定期冲洗,保持清洁。

5、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设备。

6、将文明施工防尘治理纳入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必须将文明施工及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列入施工合同主要内容,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

治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防尘措施。

7、渣土运输“八禁”

1)严禁分包给无渣土运输资格的企业。

2)严禁使用无密闭装置的车辆运输渣土。

3)严禁无牌照车辆进入工地。

4)严禁部平槽装运车辆驶出工地。

5)严禁帮勾缺失、损坏的车辆使进工地。

6)严禁装运湿泥。

7)严禁不冲洗轮胎的车辆驶出工地。

8)严禁无工地标牌的车辆进出工地。

8、渣土运输“五措施”

1)现场监管人员:建设单位1人,监理单位1人,施工单位2人,土方运输单位2人。

2)建设工地出入口必须安装摄像监控装置和门禁。

3)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渣土运输现场扬尘并采取喷淋降尘措施。

4)渣土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5)规范土方挖掘机驾驶员操作行为,杜绝超装,降低噪音。

9、严格地块管理

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在未开发地块的弃土、倒土和运土行为,做好降尘、苫盖,落实防尘措施。

三、整改及处罚

1、对检查发现的隐患,检查组将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任单位对检查组查处的隐患要按照相关要求和实现认真做好整改。

2、检查组将对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将下发停工令,拒不执行停工整改的海河公司将约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并处以罚款。

3、对认真落实“防尘治理”各项措施的单位,公司给予通报表扬,对不认真落实“防尘治理”各项措施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

三、检查项目及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各单位从2014年4月24日至4月29日开始自查。公司检查督导组将同时开展检查。

检查范围:公司所建设项目及地块项目。

附:《建设及地块项目明细表》

第5篇:工程建设治理方案

保人口计生字[2009] 号

关于印发《计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计生办、局机关各股室站:

现将《计生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1 计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和保工治办[2009]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自查的通知》,结合我县计生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全县计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阶段性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工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坚持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监督领导干部工程建设的决策权,落实工程建设的管理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建立规范的工程建设行政监管机制,促进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计生系统2008 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计生系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进一步推进计生系统工程建设决策和规划管理工作公开透明;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确保计生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安

2 全、高效、廉洁运行。

(三)阶段性目标:通过专项治理,促进我县计生系统工程建设活动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诚信体系初步建立,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腐败案件得到有效预防。

二、目标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主要措施:

1. 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审批,规范项目决策,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工程造价和标准,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开工报告制度。

2. 重视节能评估检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 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推行专家评议、论证和公示、责任追究等制度。

4. 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明确审批流程,及时公布审批结果。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招标投标环节存在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3 工作措施:

1. 依据招标投标有关法律法规,以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确保依法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2. 严格执行招投标法规制度和行业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3. 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和工程量变更的管理。

4. 改革和完善评标办法,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 5. 建立完善招投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招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三)加强工程建设实施过程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转包和违法分包、偷工减料、施工监理不严格、建设质量低劣、资金管理使用混乱和安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使工程建设规范、高效、廉洁运行,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

工作措施:

1. 加强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监管。严格合同订立和履约管理,防止转包和违法分包。

2. 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选好用好工程监理机构,推行管理骨干基本固定、职责明确、规范运作的劳务

4 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

3. 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和管理目标,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落实工程质量各方领导责任制。

4. 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认真查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的管理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工程严重超概算等突出问题,规范物资采购活动,促进工程建设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

主要措施:

1. 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建设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的监管。

2.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监管,严格概、预算管理,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等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

3. 推广实施阳光采购,加强监督检查,逐步提高公开程度,扩大公开范围。

4. 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严重超概算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和监督检查。

(五)加强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促进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措施:

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及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信息、招标过程、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行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情况。

(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计生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以权谋私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计生系统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

主要措施:

1. 公布专项治理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注重在项目稽查、项目审计、执法监察和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

2. 对发现的重大典型案件快查快结、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 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执法执纪机关的协调联系,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

6 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

4. 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运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查找体制机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措施。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2009年10月)

1. 集中学习。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精神。

2. 成立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 长:龚永树

副组长:李则志 葛方勤 王代斌

成 员:屈继萍 周国宝 各国债项目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国宝任办公室主任。

(二)自查自纠( 2009年11月-2010年2 月) 各国债项目单位重点对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进行自查,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三)整改落实(2010年3 月-2011年6月) 1. 整改落实。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针对自查自纠、检查、抽查和复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

7 责任,及时进行纠正。

2. 完善制度。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各国债项目单位要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3. 加强监管。局机关和各国债项目单位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落实对工程建设各环节的监管责任,进一步规范各主体行为,健全多层次联动配合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违纪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因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

(四)总结验收( 2011 年7月-2011年底) 各国债项目单位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并注意发现专项治理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并予以推广,以推进专项工作深入开展。各国债项目单位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报告,于2011年10月初报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四、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落实任务分工。各国债项目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治理工作,纪检组要加强督促和协调。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国债项目单位要把专项治理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努力取得既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促进工作长远发展的综合效果。

(三)加强督促检查。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掌握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单位,要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四)深入调查研究。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各国债项目单位要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把握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分类指导,查找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更加有效地推动工作。各国债项目单位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向县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时请示报告。

主题词:计生 工程建设 专项治理 实施方案 方案 保康县人口计生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20日印发

共印18份

第6篇:工程质量治理方案通知

关于印发市建委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方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4-09-23 浏览次数:168 关于印发市建委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工作方案的通知 长城乡发[2014]40号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水平,我委制定了《市建委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市建委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工作方案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市建委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

两年行动方案》的方案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为核心,按照“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稳步推进、长效管理”的原则,坚持工程质量治理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工地建设相结合,找准工作重点和切入点,稳步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年综合整治活动,全面落实工程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现象,规范企业行为,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综合整治。健全质量监督、监理机制,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信息采集及评价机制,加快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全市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目标。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加强建筑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施步骤

(一) 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9月中旬,市建委召开全市建设工程相关主体动员大会,动员部署相关工作。 9月下旬以前,各县(市)、开发区及各相关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县(市)、双阳区、开发区实施方案于10月1日前报市建委。

(二) 企业自查阶段。从现在起到2014年10月末,各企业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 全面检查阶段。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查处。

市建委对各县(市)、双阳区、开发区的工程质量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对该区域内的项目进行抽查。 (四) 总结分析阶段。2016年7月至8月,对此次治理行动开展总结分析,研究提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总结报告。

四、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这次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认真部署,有效落实,抓出成绩,看到效果。

1、各单位要严格按时间安排落实此次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按标准完善各项资料,对完成的工作做好记录。

2、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所辖区域的工程项目每4个月进行1次全面排查,工程各方主体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自检,不留死角。

3、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设主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认真、及时整改,并建立企业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企业行为。

4、建设主管部门在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时,要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制定相应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领导小组,机构如下: 组长:李健

副组长:俞生 佟玉堂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管处) 主任:李铁生

成员单位: 招投标管理处、勘察设计处、行政审批办公室、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建筑市场执法监察支队、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各成员单位抽调2名专职人员在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第7篇:外包工程专项治理活动方案

附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外包工程专项治理活动方案

当前,我国煤电高效清洁发展势在必行,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改善大气质量、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举措。在今后一段时期,燃煤电厂环保和节能改造工作将大规模集中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繁重,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为切实加强集团公司系统燃煤电厂环保和节能改造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安全生产座谈会议纪要》(国能综安全„2016‟40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14次常务会议精神 做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安全„2016‟29号),根据集团公司《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大唐集团制„2011‟11号)、《脱硝改造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大唐集团生„2012‟476号)、《环保改造现场及外包工程管理安全检查指导手册》(大唐集团生„2013‟364号)、《有限空间作业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重点要求》(大唐集团制„2015‟1313号),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外包工程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金耀华

副组长:安洪光(常务) 孟繁逵 韩旭东 钟赵龙

1 刘银顺 刘建龙 陈延平 刘延滨 金英强

詹 春 张宝瑞 卫青波 林 跃 魏 东

陈自强 王俊启 夏怀祥

成 员:赵 群 郝金玉 项建伟 孙维本 陈继录

黎利佳 施健升 张瑞海 姚 岚 陈耀茹

张艳春 张燕京 蒋周进 肖立家 吴利民

张庆洪 端木繁洲 王培钧 张国谋 赵 云

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环保和节能改造安全工作,加强设计招标、建设施工、安装调试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加强队伍资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行为等各方面安全管理,保证充足的安全投入,确保环保和节能改造项目安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月1日至12月31日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系统各单位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牢固树立生产场所任何作业人员均属于厂内安全管理范围的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切实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监督管理落实到位,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2 相关分子公司、基层企业要成立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外包工程专项治理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做好外包工程专项治理活动,尤其要周密部署环保和节能改造等工作任务,确保万无一失。特别是基层企业还要成立专项、专职的环保或节能改造工作组,与乙方项目部对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努力降低环保和节能改造项目的安全风险,确保改造项目安全。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把好外包工程“六道关口” 强化和落实业主单位的主体责任。各企业要对生产中进行外包的运行、维护、检修、试验、技术改造等工作负全面管理责任。要建立健全外包工程清单和管理台账,内容要包括外包项目、人员情况、作业时间、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等。要严格把好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六道关口”:一是认真审查承包单位及人员的资质和能力,严格把好入口关;二是按照法律法规及规章,明晰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严格把好合同和安全协议签订关;三是结合工作内容和施工现场实际,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严格把好安全培训关;四是依据合同和安全协议,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把好“三措两案”的编制与审批关;五是安全交底必须到现场进行,相关人员必须到现场签字确认,并核实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严格把好外包队伍“三讲一落实”执行关;六是采取人防与物防相结合的手段与措施,强化过程管控,严格把好全过程监督关。

(三)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安排改造任务

3 各单位要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结合改造机组所处地区的具体要求,结合当地电网供需形势,结合改造设备的制造工艺和进度安排,结合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施工队伍的保有量,科学合理地安排燃煤电厂环保和节能改造工作任务和工期计划。杜绝由于盲目赶工期,而埋下的人身伤害、设备质量和系统安全等事故隐患。

(四)落实安全投入,确保及时、足额用于安全生产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和使用管理制度,改造项目概算应当单独计列安全生产费用,明确使用范围。要根据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足额向施工单位支付安全生产费用。要监督施工单位足额提取和使用,据实列支,严禁将安全措施费用挪用于其他用途,确保安全措施费用真正用于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强化现场管理,做好风险预控

有环保和节能改造任务的企业要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将改造工程的各方相关人员纳入到安全生产委员会中,要充分发挥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要推动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建设,做好改造现场的物理隔离,对现场进行全封闭,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落实“准入管理”要求有效管控出入口和通道,防止无关人员及车辆擅自进入作业现场。要结合施工环境复杂、作业场地狭小、高风险作业多等特点,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确保现场安全可控、在控。

4 通过在现场各作业层安装视频监控(360度摄像无线传输+警铃+红色警示闪光)等手段,将信息化监管与人员现场监管相结合,有效弥补监督人员不足及监督盲区,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有效管控作业现场风险。

(六)强化现场施工设备设施管理

加强对起重机、升降机等特种设备本体及其配套用具和脚手架等临时搭建设施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合格证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在有效期内。加强对钢丝绳、卡扣、滑轮、手拉葫芦和专用吊具等起重设备配套用具的安全检查,确保完好、可用。加强现场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按制度,防止脚手架坍塌事故发生。

(七)加强安全检查,实行强制“停工令”制度 各企业要加强对改造项目的定期和随机安全检查,按照《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脱硝改造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指导意见》、《环保改造现场及外包工程管理安全检查指导手册》、《有限空间作业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重点要求》等,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现场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对作业现场存在下列情形的现象或行为,采取局部或整体强制停工措施。

1.作业现场未进行封闭物理隔离

2.作业面无监护人监护或监护手段、措施未落实 3.步道、栏杆等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施工不同步

5 4.易燃、易爆施工未采取可靠的防灭火措施 5.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反措重点要求 6.擅自改变施工工艺及工序

停工整顿后,经甲、乙双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复工手续,坚决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对违反停工令、尚未造成事故的,对企业分管生产的副职给予通报批评,对项目负责人给予警告处分。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规程》进行事故调查,依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办法》,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切实做到“四不放过”。

四、信息报送

各相关分子公司要督促所属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要对所属企业环保和节能改造项目关键环节、高风险作业场所、高风险作业活动等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要求每月5日前向集团公司报送改造项目安全工作情况(邮箱:ajc@china-cdt.com),内容应包括所属企业环保和节能改造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以及作业现场是否受控等;遇有特殊情况发生,应随时报送。

各分子公司应对外包工程专项治理活动进行总结,并于12月10日前将总结上报集团公司。

6

第8篇: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实施方案

一、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

通病表现形式: 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预埋线管处易产生裂缝。

治理主要措施:

1.1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制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mm,直径不应小于8mm。

1.2 外墙转角处应设臵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Φ,长度应大于板跨的/3,且不得小于.2m。 1.3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臵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且不小于Φ@200。

1.4 管线应尽量布臵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臵管线时,管线必须布臵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Φ4@宽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1.5 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1.6 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臵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臵应设臵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双层上排钢筋应设臵钢筋小马镫,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

1.7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

1.8 主体验收时,质量监督站将加大抽检比例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将责成相关责任单位处理,并形成记录,否则不予进行主体检验和备案。

二、 填充墙裂缝

通病表现形式: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易产生裂缝;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易产生裂缝。 治理主要措施:

2.1 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的墙体材料至少养护28d后方可用于砌筑。 2.2 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臵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

2.3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х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2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

2.4 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2.5 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2.6 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宜采用梁(板)底预留-50mm,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防腐木楔@600mm挤紧)方法。

2.7 主体验收时,质量监督站将加大抽检比例对填充墙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将责成相关责任单位处理,并形成记录。

三、 墙面抹灰裂缝

通病表现形式:抹灰墙面易出现空鼓、裂缝 治理主要措施:

3.1 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宜用过筛中砂(含泥量<5%),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采用预拌砂浆时,应由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求。

3.2 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时,应先清理基层,然后做甩浆结合层,掺加界面剂与水泥浆拌合,喷涂后抹底灰。 3.3 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量应根据墙体材料和气温不同分别控制,并同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

3.4 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网。如墙面抹灰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

3.5 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35㎜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

四、 外墙保温饰面层裂缝、渗漏

通病表现形式: 饰面层易出现开裂,外墙易产生渗漏 治理主要措施:

4.1 外墙外保温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均应经同一图审机构审查批准。设计变更不得降低节能效果,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确认,建设、施工单位不得更改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与其系统型式检验报告一致。

4.2 保温材料应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产品认定证书。严格执行胶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民用建筑外保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的要求。 4.3 涂饰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容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

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的原则,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4.5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4.6 门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装饰腰线、女儿墙压顶等有排水要求的外墙部位应做滴水线。

4.7 外墙施工完后,质量监督站将监督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单位对外墙进行淋水试验,淋水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并做好检查记录。

五、 外窗变形漏风、渗漏

通病表现形式: 外窗变形漏风,外窗框周边易出现渗水;组合窗的拼接处易出现渗水。 治理主要措施:

5.1 外窗制作前必须对型材材质进场验收,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合适的间隙;外窗安装前应先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检验,严禁未检先用。检验合格后应先在样板户安装样板窗,经质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安装。

5.2 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固定片宜为镀锌铁片,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封严。

5.3 窗框与结构墙体间应施打聚氨酯发泡胶,发泡前应清理干净,发泡胶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形,填充饱满。 5.4 外窗框四周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应在外墙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无裂纹、气泡,转角处平顺、严密。

5.5 外窗台上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10mm。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5.6 外窗安装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检测单位进行外窗现场气密性检验和淋水检验,并形成检测报告,质监站派人现场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将责成责任单位维修,重新进行检验,直至检验合格。

六、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

通病表现形式: 管根、墙根、板底等部位易出现渗漏。 治理主要措施: 6.1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楼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振捣密实。楼板四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止水台,高度不小于120mm,且应与楼板同时浇筑。

6.2 防水层应沿墙四周上返,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转角处、墙根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

6.3 地漏安装的标高应比地面最低处低mm,地漏四周用密封材料封堵严密。门口处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无防水要求房间的地面不小于20mm。

6.4 质监站在工程竣前检查前,提前小时通知建设单位在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全部做二次蓄水试验,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竣前检查时,发现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有渗漏现象或未按要求做蓄水试验的,竣前检查一律不予通过。

七、 屋面渗漏

通病表现形式: 屋面细部处理不规范,易产生漏水、渗水。 治理主要措施:

7.1 屋面防水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施工,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 7.2 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井)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7.3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7.4 屋面水落口周围直径㎜范围内应设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水落口,水落口处防水层应伸入水落口内部不应小于50㎜,并用防水材料密封。

7.5 屋面太阳能、消防等设施、设备、管道安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7.6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单位对屋面进行蓄水检验(坡屋面应做淋水检验),质量监督站将现场监督,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责成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八、线管、开关、插座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表现形式:开关、插座使用寿命短,面板老化快;现场使用材料与送检材料不一致。 治理主要措施:

8.1 购货单位应严格执行材料设备检查验收制度,进货时应向供货方索要以下质量证明文件:

a、所有质量证明文件应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提供原厂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b、国家要求有生产许可证的材料设备,应提供生产许可证原件或经许可证所有单位盖章认可的复印件;

c、国家实行安全认证标志的材料设备,应有安全认证标志及认证证书(3C认证)。

d、青岛市实行备案制的材料设备,应提供备案证原件或经备案证所有单位盖章认可的复印件;

e、提供国际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认证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原单位公章)。

8.2 加大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及检测管理力度

8.2.1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专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库,对确认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批次、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使用数量、确认意见等。

8.2.2 材料进场后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验收后,由监理单位当场双倍取样存放在样品库内,封样单上应有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其中一份样品送试验室检测,检测单位对未经三方封样的材料不予检测;另一份样品存放在样品库内备查。

8.2.3 质监站在日常检查、巡查过程中要将已安装材料与封样材料进行对比,若发现现场使用材料与封样材料不符,应责令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并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8.2.4 电气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除正常送试验室检测外,质监站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检,抽检方式为现场取样,每种材料抽检原则上不少于一次。对安装后不影响检测数据的材料(开关、插座、断路器等),抽检样品应在已安装部位随机抽取。

九、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防治措施 表现形式:地漏标高过高或过低,水封深度不足卫生间返臭气。

治理主要措施:

9.1 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洗衣机地漏须使用专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应增加返水弯,返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9.2 施工前应根据基准线标高及地漏所处位臵并结合地面坡度要求确定地漏安装标高,保证地漏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地漏顶面应低于地面面层5mm,水封深度应不小于mm。 9.3 施工预埋阶段,应预埋成品地漏,地漏周遍应做好防水工作。

9.4 已安装完毕的地漏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堵塞。

第9篇: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吉茶高速公路C16标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吉茶高速公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积极响应国务院交通运输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吉茶公司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和吉茶公司精细化施工要求,结合本合同段施工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的治理,全面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有效使用。

为此要求做到:

1、杜绝一切不合格材料的进场和使用,对混凝土工程使用的砂、碎石、水泥、外加剂及钢筋、锚夹具应严格控制,加强材料的进场抽检和试验验证,确保100%合格后才投入工程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2、严格混凝土拌合的过程控制,控制好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一次验收合格100%。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结构尺寸准确、模板支撑稳固。钢筋、模板、保护层厚度、锚夹具位置准确,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过85%以上。

4、加强混凝土振捣控制,防止漏振和过振,使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达优良标准。

5、严格控制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使预应力损失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预应力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在精细化工程管理基础上突破观念、努力创新、总结经验,推出较为成熟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及成果,为吉茶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施工、管理经验,培养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

二、治理范围和重点

(一)、治理范围

吉茶高速公路C16标工程项目内的全部桥涵(通道)和混凝土工程。

(二)、治理重点

1、高墩柱桥墩轴线偏位;

2、桥台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

3、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桥梁、通涵构造物外观质量;

5、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三、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方面

1、加强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和检查:

主要包括制度建立、责任范围的落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责任意识的宣传贯彻和质量责任的奖惩情况。

2、加强与设计方的沟通:

包括施工图审查,难度较大工程的技术交义;地质勘察;强制性条文及标准的执行情况;设计变更手续的完备与及时情况。

3、加强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

主要检查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验证、审批不及时、不规范;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内容未检、漏检或检测频率不足;检测设备或仪器不满足试验要求;试验检测适用标准错误;试验台帐建立不完善或台帐不能与报告相符,试验检测资料虚假;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检测原始资料记录、签认不规范。加强试验室的人配置,主要试验人员的人数、资质符合合同要求;仪器设备的数量与标定;试验计划与台帐;试验车辆。加强对委托试验的管理:防止试验检测单位超资质、超范围。

4、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

主要管理、技术人员的数量、资历、资质、职称满足合同规定;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是否能保持相对稳定并满足工程需要;主要设备的性能、数量、检验、标定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5、加强对现场质量的控制:

采用平时抽查、专项检查与交工验收相对合的方法,加强对现场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抽检情况;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及批复情况;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养护情况;模板是否符合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雨季、冬季施工时保

护措施;电子计量系统的标定与检查;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及效果;脱模剂和模板胶的使用情况。

6、加强对原材料的进场、保管措施的检查:

主要为水泥、外加剂仓库;钢筋、钢绞线的保管;支座、锚具的保管;砂、石料的分仓及不同来源材料的分类情况。

7、加强中间交工验收工作:

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中间交工验收检查,对混凝土工程进行超声波、回弹、钻芯检测以及进行荷载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8、加强对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的处理力度:

对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的处理采取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办法。必须及时、彻底,整改结果明确并附相应证明资料;出现质量事故必须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召开现场会进行宣传、警示、教育;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

(二)施工工艺方面

1、加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砂、石等原材料来源稳定、检验合格;外加剂检测及与水泥的匹配;雨季施工要增加对砂、石等骨料含水率检测频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防止浇捣的混凝土模板内积水;加强电子计量配料,不得未经批准随意改变配合比。

2、加强混凝土生产、浇筑及养护:配料全部采用电子计量,完善生产记录;加强现场坍落度检测频率;控制好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层与层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运输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出现施工缝;加强钢筋密集区的振捣控制;高温施工时加强对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和全覆盖保湿养护;冬季施工时采取全覆盖锅炉蒸汽保湿、保温养护;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优化温控设计、埋设冷却水管、降低内表温差,或采用表面布设防裂钢筋网防止表现裂缝和温度裂缝;严格控制沉降缝和施工缝,防止漏浆和变形;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加强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验收防止跑模、变形。

3、加强预应力施工控制:张拉及压浆机具的及时标定、配套情况;张拉顺序和张拉时龄期控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张拉时强度、弹性模量是否明确;孔道压浆是否级时、密实;建立张拉、压浆台帐;加强钢绞线保护。

4、加强对模板、外加剂、模板胶的控制与管理:必须采用刚度满足要求的大面

钢模;C50以上混凝土采用聚脂酸类外加剂并在模板表现涂模板胶,以保证混凝土外观效果。

(三)实体质量方面

1、确保各项验收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钢筋布设偏差超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立柱钢筋笼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2、加强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检查: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缺陷如蜂窝、麻面、露筋、色差大,施工缝明显,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错台现象,边角破损,必须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通道、涵洞沉降缝歪斜,裂缝超限;结构物出现温度裂缝、张拉裂缝、沉陷裂缝,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3、确保原材料质量:原材料堆放场地硬化,有防雨防潮要求的采取相应措施;砂、粗骨料隔离并分类堆放;从选择生产厂家开始控制主要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和品质。

四、治理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开展,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长:张仁鹏

长:黄勇军、唐小亮

员:杨珉、宁继、贺新中、魏谷良、顾志刚、缪利军、尹吉迪、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全标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组织、指导、督促、检查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形成长效机制。

具体由宁继、贺新中和魏谷良负责活动的开展及材料收集工作。

2、公路路基、桥梁、防护项目工程师、试验室,在项目部的领导下负责相应分管专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健全体系,执行到位

1、由吉项目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形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协同设计、监理、试验检测及各施工队等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组织和完成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制定和部署科学的专项治理措施。

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沟通,整合管理、技术资源,群策群力,保证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2、加强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注重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工程验收时督促有关单位对质量通病治理进行效果评价。坚持合理造价、合理工期的原则,明确治理目标和环节,细化治理措施,认真组织制定,治理质量通病实施要点,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治理通病行之有效的单位予以奖励,对治理不当、措施不力的单位要予以处罚。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进一步创新建设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创新、创优和精细、环保、节约、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加强检查和督促落实。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对抽检合格率低、质量问题突出的列入重点督查对象,加大检查频率。在质量通病中反映出的技术薄弱环节要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做到创新与集成并重,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3、严格按精细化施工管理进行。一是层层落实责任人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二是坚执混凝土集中拌和、预制件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确保质量稳定可靠。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四是要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五是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六是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七是开展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及时检测和监控混凝土强度的波动。八是开展劳动竞赛、样板工程评比和目标考核活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6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验检测工作机制。一是组织好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试验检测技术交流,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二是严格工地试验室检查和考核,确保现场试验室人员数量和资质、试验环境、设备满足要求,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有序。三是积极推广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和方法。四是保

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提供指导。

(三)精细管理,确保效果

1、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材料供应商。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支座、等材料的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支座和连接器在产品进场验收方面,除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外,对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按进场批次各进行一次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2、慎重选用外加剂,加强实验监控。要熟悉外加剂及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按规定在使用前复检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塌落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4、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模板材质和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牢固,对于支架、支撑,在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的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钢筋加工及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离析、松顶和漏振。加强混凝土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尤其要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和钢筋笼的刚度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应适当加密。垫块采用塑料垫块,采有扎丝捆扎布置,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位移。加强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张拉机具按有关规定定期标定,使用超过规定次数时重新校验,应由专人管理,认真仔细记录使用台帐,张拉机具与锚具配套使用。穿束前应认真检查垫板和孔道,孔道内通畅、无水分和杂物。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要求,预应力

筋张坚持“双控”工艺和龄期控制,张拉及放松时应填写施工记录备查;必要时对锚具和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对在张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孔道路压浆工作要及时进行,对压浆采用的水泥浆的重要技术指标(强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稠度等)应进行检验;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后应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压浆过程应填写施工记录。

5、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浇注前要作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应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认真抽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在重视大型结构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6、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保持稳定的作业班组。要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义底制度,把通病治理和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作,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好的成效显著。

7、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对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实体强度测定和采用回弹法进行强度简易普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

五、实施步骤

治理活动工作总体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经验总结三个步骤,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09年7月底前,召开全标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动员会,对参加建设施工的各单位进行动员布置。

采取典型引导、以点带面的方法。确定

一、二个在建分项作为本合同段的典型示

范工程项目,将其活动基本情况在7月30日前随治理专项实施(或处治)方案一并报送吉茶公司。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由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按照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检查。各生产单位按照初稿方案和各自职责,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通病治理取得实效。

组织实施方式及内容:各施工队按照实施方案及各自职责,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对防治处理措施报吉茶公司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查批复。

自查自纠: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在全标段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自查自纠工作,调查在混凝土施工中实体质量、施工工艺以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

专项检查: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全标段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奖罚。

观摩交流: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质量通病工作开展较好的典型示范工程和若干个质量通病效果明显的典型示范工程,进行工地现场观风靡,交流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成果,加以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成果推广: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成果,加以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吉茶高速公路C16标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七月

上一篇:品管的工作职责下一篇:奢侈品在中国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