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研学旅行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年级研学旅行

六年级研学旅行感后感

研学旅行观后感

(陈紫彤)

5月10日,同学们一直期待的研学旅行终于来了。我们全体五席坊师生游览了半坡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就让我把参观到的精彩画面给大家讲一讲吧。

上午8点多,我们乘着大巴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想象博物馆的风采,大巴车快要停的时候,同学们满怀期待和崇敬。大巴车停了,同学们秩序井然的下了车。刚到博物馆门口,同学们兴奋不已,进入博物馆以后,一位神色庄重的女士站在哪儿等

我们,原来他是我们的讲解员,一开始,我们看到了人面鱼纹,听讲解员的描述。

然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圆圈,一开始我们不懂,听讲解员一讲,我懂了。原来是半坡人的住宅,盖房子都是圆形的,我们看到了半坡人储存粮食的地方,半坡人在地下挖了一个坑,把吃的东西全部放在那里面,我非常惊讶,为什么要把吃的东西放进坑里那,真是让人疑惑不解啊。接着,我们又看到了满是玻璃柜的地方,柜子中都是动物标本还半坡人做的东西,我们看见了一个和我们现代的铲子很像的东西,讲解员说,这是半坡人挖坑用的器具,我心想,这跟我们的铲子有什么不同呢,原来是做法不同,半坡人会找来一些锋利的石头和结实的木头捆绑在一起,就做成了铲子。

到了中午,我们开饭了,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美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们沉寂在美食中,吃完午饭,导游跟我们做游戏,我们玩得很开心。

接着,又要去下一个我们所期待的地方,---自然博物馆。我们又程着大巴车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一进门,一位和善的男士走过了,这是我们新的讲解员,他使一个没有轮子的小汽车跑了起来,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小小科学家馆,那个人竟用气将一个小球吹飞了,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用玻璃做的栈道,同学们小心翼翼的走过去。走完玻璃栈道,我们又看到了许多昆虫标本,好看级了,我们还看到了做煤的过程,还看了人体器官,还走了镜子迷宫,真是有趣。

不知不觉,一天的参观就结束了,真是难忘的一天啊。玻璃栈道、半坡人的器具、漂亮的昆虫标本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子了、心里,尤其是关于人面鱼纹的秘密,我相信,有一天这个秘密一定会破解的,一定会公布于世的。

游半坡遗址博物馆有感

(牛雨蝶)

2018年5月10日,带着几分崇敬,怀着诸多好奇,藏着些许内疚,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到半坡遗址博物馆研学旅行。

半坡遗址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当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大门造型引人注目,它是仿照史前建筑闻名的门楼建筑大门,横竖交叉搭建成型稳定的三角形。

首先我们进去看见了一位姑娘拿着那个年代的挑水器,我问了一下讲解员,讲解员说她叫半坡姑娘。

我们走进第一个展厅进去看见了半坡人面鱼文彩陶盆,人面鱼中间圆圆的像个人脸,头上有两个角,两边有两条像小鱼一样,我们把它叫做人面鱼。我们走进第二陈列厅,红器欲夺人目。陶器是半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仿佛又看到了半坡人正在用那双粗糙却灵巧的双手制造着如此完美的艺术品。他们真的太不可思议了!那些 陶器上有很多图案,较多的一种就是鱼纹了。由于半坡人居住在浐河沿岸,渔业自然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对鱼也就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他们想记录下来,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只有通过在陶器上的纹饰来表现了。这里并不是说半坡人以鱼为图腾,只是鱼已经在半坡人的精神意念中了,人面鱼纹也随之产生了,这也是半坡人对美的追求。半坡遗址它恰在秦川上,背依白鹿原,前临浐河距今约五千至六千年,当是新石器时,中期了,作为时间宅文化遗址,半坡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我打开历史这扇大门,我走进了半坡时代,又从那里走了出来,我得到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认识了几块陶片和这里的生活吗?不,我们要接受历史,还要去思索历史,要不断地去探索,去轻轻揭开克里奥女神的那层面纱,让她更清晰地向世人展示她的多彩和魅力。

我学了很多知识,它既累又充实,成为我的美好回忆,这一路上我忘不了我的小伙伴更忘不了不辞劳苦陪伴我们的老师。

游半坡遗址博物馆记

(刘美)

期待已久的研学旅行终于到来了,今年,我们参观了半坡遗址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半坡遗址博物馆,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参观过程和感想。

到达博物馆,你会看到门口有着一个三角形架子,架子顶上还有一幅人面鱼纹图案。我好奇地想:“半坡人是不是要天天都吃鱼呢?”

博物馆院子里非常幽静古朴,那里有争鲜斗艳的花朵。有玉玉婷婷的干叶玫、紫槿花、优雅的玉兰花,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们班来到了第一展厅。听讲解员阿姨说:“那时是由女的说了算,所以都听女的,距今已有6000多年。”我骄傲地想:“我们女的多有本事啊!”第一展厅里有石铲、石锄、陶刀、石刀••解说员阿姨告诉我们:“石铲是用来播种、翻地的。陶刀、石刀是用来收割的,用时绑在手上。”半坡人在烧煮食物的基础上利用陶甑,增添获取熟食的新方法。我最感兴趣的是尖底瓶,等它灌一半水后能直立,倒水时非常方便。那时的人们真聪明,都能应用现代物理学为自己服务了。

接下来去的是第二展室,那里的特色是陶器制造和装饰品。半坡人做陶器是先做器底,后做器身。我最感兴趣的是大陶瓮,它口大底小,用来装粮食。还有人面鱼纹,它的样子是一个人嘴巴张着哈哈大笑,眼睛笑成一条缝,两边各有一条横着的鱼。 最后我们到了半坡遗址模拟厅,他们的房屋非常有趣,有的房屋是半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

出了博物馆大门,我想:“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勤劳!”

第2篇:研学旅行

我校于今年第一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作为带队老师,我有幸全程参与其中:早上5:30从学校出发,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研学首站雨花台景区,午饭过后,相继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晚上赶到芜湖休息,第二天游玩方特(4期)景区,让学生体验3D和4D科技,下午4点返程。这一行,让我感受良多,在这里我对此行进行一下总结。

以下情形仅限本组,并不代表全部,或许会有缺失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先来看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情节:

1、出发之前大部分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许多的零食,而之前老师并没有提醒零食的种类和数量(基于旅途长短所需),我们的孩子同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进食时间,上车就开始吃,由于车厢是封闭式的导致车厢异味严重,垃圾遍地。

2、旅途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学生都在吃东西、玩手机,即使劝解多次也没有效果,导致许多学生刚出发不久就开始到处喊着怎么充电,拍照当然是不行了,与家人联系都困难。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晕车是有所了解的,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对此做了准备,没有做预防措施的同学一人呕吐,一车的人都难受。

4、出行之前没有对旅行过程进行了解,对所进入的景点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禁忌,需要自己做些什么,丢掉的不仅仅是个人是素质,也有名族的尊严。如:在大屠杀纪念馆景区喧哗、打闹、嬉笑,甚至有学生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在外围的时候走在非路面区(可能受其他游客的影响),提醒多次也无效。如果是娱乐项目尚可,敬畏之处如此所为让人对名族的未来感到担心。还有同学在中山陵景区的中轴线上边走边吃瓜子„„

5、第二天的游乐项目暴露了大家缺乏团队精神,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不感兴趣的项目区别很大,由于是团队行为,完全不考虑其他成员的感受,只顾自己的一时爽快。至于此行的目的完全抛弃在脑后。

6、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缺乏时间意识(这一点上部分老师比学生表现的更突出)。

基于以上这些现象,我觉得研学旅行起到了如下作用:

1、出行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说走就走虽然很好,但是基本的旅行常识都没有是肯定不行的。如:中途只需要带少量的食物(以水果和无异味的零食为主),尽量少带现金及贵重物品,部分同学行程中丢失现金、钱包、手机就是例子;车上时间应该以休息为主,保存体力好游玩,手机等存好电量用于拍照和与家人联系;了解景区禁忌,免得出现尴尬和意外。

2、培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在异味严重的车厢里面呆着大家都不好受,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司机后来不让带任何食品进车厢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惩罚,我想大家的印象是深刻的)、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团队意识和时间观念,与同时研学的其它学校进行比较就能看到我们的优点和差距,利于学生和老师自我修养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那些路上一直喊累的同学来说,知道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即使是旅行也是要足够的体能的。

3、给学生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体验。住宾馆时不会开门,不是很了解宾馆是如何运行的(如:如何插卡取电、空调电视等的开关、陈列物品是否可以使用、哪些物品损坏或丢失需要赔偿、离开时落下自身财物、出去玩却不关门或者没拿房卡„„)。

4、对学校将来进行其它活动是一个参照。对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的把控、应急事件的处理等都是一次实战考核,对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能力也是一次提升。

总之,通过一次实际的、真实的行为过程,体现出了它本应该有的最真实的一面。学生的优缺点展现无疑、教师在其中表现出的控制力以及学校组织一次活动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体现。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其中,即使出现各种问题,也要看到大家通过一次活动一起提高的过程和结果。

汪光运2017年5月15日随笔

第3篇:研学旅行

高二三班 翟光远

六月末,学校组织同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在渭南桥南卫星观测中心里的军旅生活中,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次的目的地是桥南卫测中心,桥南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秦岭北麓,是渭华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杂果之乡,畜牧强镇的美誉。

一大早我们便聚集在学校,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帐篷睡袋背包等着徐徐驶来的军绿色大卡车。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后我们到达了卫测,在此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

同学们过上了封闭的半军事化生活,并接受的相应的国防与安全意识教育。激发起热爱和平的激情。

第4篇:研学旅行心得

优质文档

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收获

——2017年秋季研学旅行感受

沣东新城三桥五一小学

张巧荣

2017年11月23日,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到张裕瑞纳城堡酒店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此次实践活动,全体师生不仅从中学到了一些有关葡萄以及葡萄酒的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校之外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别样情谊。

一、实践中认知、探寻

这次活动中,经导游的介绍,我们认识了许多葡萄品种,知道了许多有关葡萄的秘密。比如,我们知道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以及这两种葡萄的特点,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葡萄品种:赤珠霞、蛇龙珠、美乐、霞多丽、金手指、维多利亚等,这些都是不曾听说过的;还知道了葡萄的生长周期和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知道了如何区分酒的颜色,知道了为什么在每一行的葡萄地里种一株月季......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葡萄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张裕”这个民族企业的发展史,从这个企业的百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探寻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领略中国人酒文化的魅力。这对于我们每个师生来说都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感悟

在这次活动中,学习知识是一个方面,我感悟最深的是我们师生人挪活树挪死

优质文档

之间和生生之间那份深深的情谊。

平时,我们在学校,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事无巨细:安全、劳动、学习,而且学习为多,我们见到孩子们不是怕他们捣乱,就是怕学习不好,师生之间总有一些距离。可走出课堂,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份纯真让我很是感动。

每到一处,当我为他们照相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有的学生在学校见到我就躲,怕我问他的作业,可到了这里,他们一路上不时地和我谈导游提出的问题,拉着我照相,跟我开玩笑......我们之间不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

尤其在我们吃中午饭的时候,学生们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吃完饭的时候,我带的被他们瓜分,而我的背包里又多出许多。大家围在一起,互相给对方嘴里塞吃的,互相谦让,同学之间也没有了任何间隙,一张张笑脸是那么地生动。我拿起手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下的是我们美好的时刻.....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才是孩子们本真的童年,却常常被我们平时的教育抹杀掉了,我值得反思。

三、拉近家校关系

在这次活动之前,如果说有个别家长对我们持怀疑态度,那么活动之后,这种怀疑则变成了感激。活动中,我们随时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里,随时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状态,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家长的回复非常迅速,当看到孩子们在美丽的爱神雕塑前的照片时,当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甜美的笑脸时,当看到孩子们的涂色作品时,家人挪活树挪死

优质文档

长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与我们老师的距离拉近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吗?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正是为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课堂,引导他们从中有新的收获。

健康文档 放心下载 放心阅读

人挪活树挪死

2017年11月

第5篇:研学旅行游记

—跟着春天去旅行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勃勃生机。而我们,将会在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下,踏上让人最难忘的旅行。

天气很好,晴空万里,太阳的笑脸挂在天幕,十分地耀眼。我们乘着快乐的大巴,来到了旅行的第一站:科技馆。一走进科技馆,给你带来便是科学的芬芳。淡淡的化学药剂味,如同一剂兴奋剂,刺激着同学们神经,我们匆匆地跑向一个舞台四周。原来,这是专门为我们定制的科学大讲堂,在这个课堂里,老师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洗甲水可以快速溶解泡沫。液氮放入水中,会产生“爆炸性的冲击。”我们边听边走,不觉中,就来到了勇者长廊。一条绕科技馆半周的纯玻璃走廊,果真名不虚传,因为在上面的感觉能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心惊胆战”。只有那些胆大的同学,才敢通过。

从科技馆门口出来,我们又参观了自然馆。一走进自然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屹立在自然关门前,远远地便向我们招手,还用吼声来表示对我们的欢迎。走进门,一只只昆虫标本,让我们眼花缭乱,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翅膀震动的声音,有金色的金龟子,有美丽的光明女神蝶,还有细细的沼泽蚊。参观完了“昆虫王国”,我们又来到了濒危物种保护区,里面摆着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濒危物种的模型,上方的资料卡也证明了他们在地球有多重要,如果地球没了他们,那整个生物链将被破坏,所以我们要多善待他们。最后我们走进了恐龙化石展示区,那一个个完整的骨架,那骨架上的一处处伤痕,是它所遭受灾害和千年沧桑的见证。

“嗷吼~”霸王龙用它那整天动地的吼声送我们上了车,同学们都恋恋不舍的望着它,不舍离去。但最后一站还是如约到来了,那就是植物园。走进门,一股浓浓的牡丹香便扑鼻而来,在斑驳的树影下,果真找到了几朵盛开的牡丹,用香气点缀着这美丽的植物园。我们在植物园里见到了美丽的紫藤花,金黄的迎春花和美丽的睡莲,还买了肉乎乎的多肉植物,最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采下了美丽的回忆,便乘车而归。

一次愉快的旅行,便在笑声中落幕了。

六年级2班

闫如钰

第6篇:研学旅行感悟

又是新的一天,阳光照耀着大地,微风吹拂着花草,白云悠悠。我们来到了农业嘉年华。

跟着导游,我进入了第一区,蔬朗星空。嘉年华内,扑鼻而来的是果蔬的气息。微热的温度,清新的空气。我看到了砍瓜、红果仔、蛇丝瓜······香炉瓜具有极高的观赏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过了一个个区,眼前出现了五彩的植物。一些高大的绿色的树,叶子很大。紧接着,闻到了薄荷的味道,一些同学将手抚过植物,笑称自己的手为“香手”。最喜欢的是那一片薰衣草,紫色的在摇曳,芳香溢满心田。

我为看到这样多的植物,学到了这样多的道理而开心,但我同时也陶醉在这样欢乐的氛围中。出了校园,大家在公交车上唱歌、聊天,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纷扰,有的只是欢乐。我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微笑。我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与同伴们玩耍,拍照,吃冰糕、零食。抛开了烦恼,去微笑。大家寻找着沿途看到的新娘,大家一起在热气球周围拍照,大家共同分享零食。这一刻,我们这的只是个孩子。我看到了小学的同学,看到了与往常不同的老师,不一样的活跃,一样的欢乐。

好喜欢这次旅行,喜欢旅途中的风景,喜欢学到的新知识。更喜欢与同学、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在一起的微笑。有玩的时间到了,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去。公交车上,我相信,每个人都期盼着,时光倒流,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上一篇:陆羽茶经译注下一篇:儿童心理沙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