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教案

2022-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案更加重视教师是否能把课程讲解成功,关注点始终在自己身上,而非学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研学旅行课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研学旅行课程教案

研学旅行课程研究述评

[摘 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研学旅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研究者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以往研究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价值、课程建构、课程实施方法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成果,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指出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策略;评价;研究方向

2016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以往关于”研学旅行课程的文献,“重点总结了以往研究者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价值、课程建构、课程实施方法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办法,以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

一、研学旅行课程研究发展历程及内涵

1.从研学旅行活动到综合实践课程,专注于“游”,突显活动性

2014年5月,丁运超的《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文标志着研学旅行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江南文化探寻”课程(中学),有明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研学旅行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有“研”和“学”特点,侧重于“行中学”;有行前课、行中课、行后课“三阶”学习范式。

2.构建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课程,重“游”轻“研”,突显德育性

2015年,高校研究开始引领学术发展,课程的育人价值功能逐渐清晰,课程的德育性逐渐突显。昆山市的“探寻水乡古韵,传承江南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德育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亲近自然、社会实践、生存体验、科学探究”,课程形式突出“游”[1]。此阶段,70%以上的研究文献,都会谈及“游”中的德育,而忽略了“研”中的德育。

3.构建较完整研学旅行课程,“研”“行”结合,突显综合育人

2016年,各地制订课程方案,开发研学基地,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林卫民从研学旅行课程的知识观、教育观、教学观的角度,探究了研学旅行课程的意蕴和实施策略[2]。于书娟则分析了研学旅行“重游轻学、规划随意、组织实施‘去学生化’、评价单一”等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3]。曲小毅的《研学旅行课程化的路径探讨》系统阐述了课程研发的操作路径。2019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拟定《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促进了研学旅行课程化发展。2016—2020年,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研究研学旅行课程的较多,成果较丰富。大多数学者站在学科角度,开展了案例研究,强化了操作层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逐渐清晰,树立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领学生贴近自然、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发生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实现生命的成长。从综合实践活动到德育主题活动,再进入课程计划,以课程标准指导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特点渐渐显现,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质量逐渐提升。

二、对研学旅行课程理论基础的研究

“教育在真实意义上发生在学校之外,只是偶尔发生在校内”[4]。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强调了学生在确定课程目标、选择与运用课程资源、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奠定了研学旅行课程框架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理论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更关注课程的过程。朱洪秋将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与多尔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有机结合,为研学旅行课程的人文化、精神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

1.课程设计

综合来看,研学旅行课程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一是结合地方自然景观、文化特色设计课程。如宜昌的“走读长江水,品悟三峡情”课程,以及沂蒙精神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等。

二是根据活动项目,依靠校外拓展基地设计课程。如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做豪迈的中国人”励志研学旅行课程;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智能硬件與安全”项目式研学活动等。研学旅行围绕一个主题,借助各种教育资源,主要完成一项研学任务,此类课程设计占70%以上。

三是从学科教学角度设计研学旅行课程,体现学科特点。在研学旅行中,学生直接观察地理、历史、政治等现象或事理,以提高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契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东洞庭湖研学实践活动、河西走廊研学旅行、山东省沂河滨河湿地研学、江苏“地理大发现”课程等。

四是根据德育学段目标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如贵阳市花溪区第九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学段目标,分年级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2.课程实施路径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是按照课程设计思路,执行课程计划,实现课程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活动经历式,注重课程的实施过程。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式,依托校外基地的教育资源,与地方课程结合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程模式。如李春花提出的“三段九环式”实施模式,首师大附中“探寻圆明园”课程等。

二是合作探究体验式。根据研学旅行合作体验特点,进行课程实施。例如,严万云探寻了“四步深入”(探、学、游、思)的学习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目标实现式。一些学校根据泰勒课程论,围绕课程目标的设计与实现,构建研学旅行实施模式。如常运用项目式课程设计进行课程实施,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特点,采用“前置性学习—探究性体验—拓展性成果”的操作模式。

此外,刘璐等学者根据不同活动专题,梳理了国外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模式,主要包括自然教育模式、生活体验模式、文化考察模式和交换学习模式四种类型[5]。

3.评价机制

卢立涛认为,课程评价是一种对整体课程的描述和解释,致力于向课程决策者提供教育过程的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他们学习过程的信息[6]。华中师大的胡向东博士在《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中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研学旅行评价问题。对研学旅行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成果。

一是评价原则和标准。有代表性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方位、多主体、重实效、顾全面”四原则,按地理、自然、历史、科技、人文、體验六大类,分别制订了相应的研学旅行内容评价标准和活动指导建议[7]。

二是课程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有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效果的评价。华东师大周维国教授使用CIPP课程评价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可应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为课程评价内容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信息。此外,赵永攀认为过程评价应从行为和能力评价两方面进行,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价体系。

三是课程评价形式。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均可对研学旅行进行评价。连云港的许梅副教授将学生作为研学旅行的“发言人”“设计师”“践行者”“评价者”,主要运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

四、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的问题

1.“研”与“游”缺乏有机结合

很多学校的研学旅行,基本上是一场“说走就走”旅游,缺乏必要的“研”。而有的学校与此相反,主要将研学旅行当成研究性学习,重视问题的生成与探究,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通过材料收集、整理、逻辑演绎推理等 解决问题,缺少了“游”的特点。

2.学科教学偏向较严重,丧失了“旅”的乐趣

据统计,约65%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从学科目标角度设计课程,用学科教学方法实施课程,缺乏综合实践课程应有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周建东从重视青少年研学的身体属性的角度,提出应加强研学旅行的身体活动的强度和趣味性[8]。但很少有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案例。一切为了目标的实现,而追求研学结果和方式的一致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研学旅行就是“换一个地方上课”,少了“行走”的特点。教师安全压力重,不愿意参与;学生背负研学任务,也不喜欢参与。如此,研学旅行就缺乏了开放性、灵活性,丧失了“旅”的本来乐趣与价值。

3.课程意识不够灵活,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课程生命活力

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少数学者探寻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模型建构。但几乎没有文献探讨教师研学旅行的课程意识。此外,少有学校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课程整体体系,有的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了研学旅行课程,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未能体现时间推移、师生变化的特点,缺乏课程的灵活性。

五、研究展望

研学旅行课程已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得到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针对当前存在的研究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整体构建学校课程生态,实现研学旅行课程综合育人价值

将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深度融合,构建良好课程生态,是实现综合育人的前提。对此,要站在综合育人高度,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探索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结构性;从“五育并举”维度出发,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结构框架之内,加深与学科课程整合,体现课程整体性;立足活动课程的角度,让研学旅行有趣味,课程设计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不同学生个性成长需要,体现课程的活动性。

2.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自我发展特性

学生是研学旅行课程的主体,应深度参与到课程的研发、实施、评价等全过程。课程目标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现状以及学生自我需求,让学生参与方案设计,自我选择情境,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自愿完成研学任务,彰显学生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主体作用。应尊重学生兴趣,顺应儿童“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对大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识,形成以人的成长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最终树立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逐步形成勇于担当、回报社会等优秀品质;优化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共生、共存、共进,持续发展。

要促进学生成长的主体性自我实现,创新“育人模式”[9]。一是实施文化育人模式,建立文化传承新方式。学校依托丰富的乡土文化,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置身文化情境,感受文化魅力,得到文化洗礼,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探索“自我发展”育人模式。研学旅行遵循“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拓展与升华”的程序,从系统设计、有序实施、多样评价等角度,建立一种以自然生态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一个生命感动另一个生命的体验样式,创新育人模式,帮助师生建立“自我发展”的系统,使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3.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融合多种教育技术,体现个性化育人

图书馆是研学旅行的重要资源。研前,开展准备式阅读,阅读与旅行地相关内容的书籍,了解路线特点,激发兴趣;研中,进行体验式阅读,滋润精神世界,强化认知;研后,进行拓展式阅读,升华对旅行的认识,丰富研学成果。学校与研学旅行基地建立协作关系,共建共享,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需求,促进个性化研学旅行。

此外,利用互联网,多层次、多维度整合研学旅行资源,探索研学旅行路径,实现信息、旅行、研学三者深度融合。王宁教授认为,“互联网+”提供了供给层面信息化、需求层面精准化和服务层面专业化机遇,学校应积极践行“互联网+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业态融入研学旅行课程;尝试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线上研学旅行体验教学;用“互联网 +”便捷地采集到研学旅行教学、行程、心理及情感体验相关数据,进行多元评价[10]。同时,研发服务平台APP,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智能服务;尊重学生个性,使研学旅行课程更切合学校、学生实际。

当前,研学旅行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丰富,但相关研究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未来,学者们应以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站在更高的角度,不断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蒋立红,杨建国,王振宇.“江南文化探寻”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师,2017(5):33-36

[2]林卫民.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意蕴和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7(2):11-12.

[3]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7):11-13.

[4]派纳等.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71.

[5]刘璐,曾素林.国外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4):136-140.

[6]卢立涛,王泓瑶,高峰.治理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建设:模式、问题及反思[J].中小学管理,2019(7):5-8.

[7]周维国,段玉山,郭锋涛,袁书琪.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四)[J].地理教学,2019(8):4-8.

[8]周建东,王玉华.研学旅行切莫忽视青少年的“动商”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101.

[9]唐斌,艾小凤.生态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价值探析[J].辽宁教育,2020(14):68-71.

[10]王宁.“互联网+”背景下研学旅行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8):131-133.

(责任编辑 姚力宁)

作者:唐斌 辜超 李慕鸿

第2篇: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实践省思

【摘 要】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社会实践学习的有效载体。“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的设计实施、课程的实践省思三个方面,探索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校本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实践之路,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独立的课程,一场跨界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一批专题研学旅游路线,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设计以文化为考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历史视角,实现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信。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

“唐诗之路”是浙东山水人文旅游线路,诗歌文化古道。天姥山山麓的新昌县,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这条不朽诗路上的重要地标,也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一个主要渠道,是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是指挖掘天姥山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以天姥山唐诗为小圆,以新昌乡土文化为大圆,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大背景,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纳入本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开展校本化实施并实现其育人价值的课程。该课程来源于“唐诗之路”,也彰显了唐诗文化的独特价值。

“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根本目的,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教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引领五、六年级学生用两年的时间“游历”新昌20多个文化地,了解与此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了解“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新昌在整个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形成爱乡爱国的观念,在游历探究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思想,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习得“创”文化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

课程定位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包括课外、校外的空间和资源。本课程要尽可能地创造与现实生活交汇的机会,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使得情境学习始终与研学课程相伴。二是综合的学习内容。本课程有明确的“研学”目的,从策划到组织,从实施到管理,从总结到评价,课程突破了学科界限,将与研学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融为一体。三是整体的能力培养。本课程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手脑并用,以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智力、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课程的设计实施

“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建立了“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管理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采用“定点学习+营地体验+特色课程”的全程体验式教育模式。

(一)课程流程

学校从组织、物资、制度、理念等方面组建课程的开发系统,整体推进各项工作。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板块

1.“研学点”体验课程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常会产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认识偏差。为此,学校编制了《天姥山唐诗文化游学手册》,列出了近20个“研学点”。如大佛寺、真君殿等历史名胜,达利丝绸园、大佛龙井茶园等现代生产基地,沃洲湖、穿岩十九峰等自然景观,梅渚古镇、董村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甄完故里、梁柏台故居等名人纪念地,以及历史、艺术博物馆。这些精心挑选的“研学点”有着丰富多元的意蕴,游学手册根据其特点,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指导学生在行走的课程中体验唐诗文化,感受人世变迁。

2.“营地”研究课程

新昌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学校以此为依托建设知识科普、考察体验、自然观赏、文化寻根四类营地,以新昌古诗为线索开发“营地”课程。以“新昌茶文化”为例,学生以唐诗为引,收集有关茶道的图文资料,创作关于茶道的诗文,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成视频和图文并茂的PPT进行汇报,感受和分享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巨大魅力。

3.“大课堂”专题课程

有关新昌的唐诗,多描写的是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如“佛教礼仪”“茶道文化”。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为学生提供系列专题课程以了解家乡唐诗文化。如詩词专家讲授新昌乡土诗词知识和欣赏方法,文史专家开讲“新昌的山水文化”“大佛寺的书画艺术”等专题讲座,解读诗人笔下的新昌古迹、民俗知识。

4.“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学校利用新昌古诗,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昌古诗所描写的地理风光、古迹名胜贴近学生生活,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李白与天姥山”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诗歌朗诵、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小导游等形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展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历史文化之情,促进各项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实施策略

1.以项目模块改变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参观体验为主。体验式项目模块,可以增强课程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设计出“有趣、有料”的体验性实践系列项目,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旅行课程模块,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效度和可持续性。[4]如博物馆设计的“寻找木化石”体验项目。学生听完讲解后,可以在学习区查阅木化石的资料,尝试测量其直径、计算其年轮。这些体验项目的设计突破了浅层学习的屏障,不再只强调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把实践探究、动手解决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2.以游学手册实现管理和评估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多发生在户外、校外,相比于传统课堂,在管理和评估方面存在无规律、不可控、非连续性的问题。一方面,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需保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研学并进;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效度的评估,使课程目标不偏离,始终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活页式的游学手册为支架所构建的管理和评估体系,有效地指导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该手册包括游学信息、学习资源包、游学记录、游学展示四方面的内容。

3.以“三段四课”构建操作模式

“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是一门由多种课型组成、具有延续性、超越学科边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主题方法指导、研学旅行体验、成果整理汇报三大板块,形成“三段四课”操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段”,是指从研学旅行课程实践的角度,把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学(课前阶段),提前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有所疑问和期待,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活动;游学(课中阶段),是校外实践的重点,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预学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延学(课后阶段),为学习的延伸提供途径和指导,研学旅行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

“四课”指的是四种课型:“项目初探课”重方法指导,意在引发学生对唐诗文化的兴趣,为研学做准备;“研学探究课”重方案制订,旨在指导学生为研学旅行做好知识、技能的储备;“旅行体验课”重体验所得,使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知行合一;“汇报升华课”重成果分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整理成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分享感悟。

4.以“研游营”形成合作机制

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涉及经费收支、安全保障、资源运用、家校沟通等诸多方面,学校依靠家长委员会、共建单位、教育志愿者,共同建立“研游营”,形成长期合作机制。“研游营”包括课程中心、基地联盟、服务中心三个机构。课程中心负责全面统筹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做好课程的前期调查论证、策划,师资培训等;服务中心负责收费、食宿、安全等后勤工作,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基地联盟则负责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社会单位的课程开发,社会人士的专业指导,家长义工的参与等,形成校内外协作的课程开发平台。

三、课程的实践省思

(一)“有”与“无”的抉择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外教育形式,实施中存在难以把握、安全隐患、经费来源、功利选择等问题,特别是还没有建构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的情况下,“有”与“无”成了一种对教育良心的拷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解决家长、教师的认识问题,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和地位,明确这是校本必修课,且课程设计者和实践者是师生自己。其次,要解决研学旅行课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问题,以团队合作、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课程的开发。

(二)“游”与“学”的冲突

研学旅行课程不是简单的“旅游”,它包含“研”“学”“游”的内容。若过度强调“研”“学”,学生会背着“包袱”去旅行,任务过重,兴味索然。若只强调“游”,没有“学”,课程的意义何在?因此,处理好“游”和“学”的冲突,使研学旅行课程=学+游=好玩的任务,实现“自主学、自主游、自由体验”的深度融合,让研学旅行回到课程的本质。研学旅行课程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三)“点”与“面”的矛盾

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春游、秋游活动,是以旅行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学习。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点”与“面”的矛盾尤为重要。“点”指浅层体验,“面”指深度学习。小学的研学旅游以真实场景体验为主,但不在于经过的景点和风景,而在于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学习所获得的深度体验。课程应该以系列活动为“点”,学习“研”“学”方法,就此连接成“面”,点面结合并不断扩展,以达到实践性学习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四)“学”和“导”的融合

研学旅行中,学生是“学”的主体,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着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是“基于学”的主导,即制定规则、提出要求、保障安全和学习指导,将教育目标和设计意图蕴藏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之中。旅行时,教师当导游,周密安排衣、食、住、行;“研学”时,教师当导师,精到指导调查研究,起到“脚手架”的作用。

(五)“纵”与“横”的交错

“横”指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是多元的,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课程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如团队合作、公关礼仪、沟通交流等,是对学生整体素养的训练和提升。“纵”指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包含行前课程、行中课程和行后课程。行前课程,应统筹规划,做好知识及行装的准备;行中课程,应强调观察体验,积极参与,审视生活;行后课程,应注重汇报、评价、反思,将书中所见和眼中所见结合,产生新知。“纵”“横”交错的意义在于,研学旅行课程不仅仅是学科教育的一种资源,校内课程的简单延伸,而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课程,是一场跨界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17〕6号)[Z].2017.

[3]刘颖.中小学将推“跟着教材去旅行”[EB/OL].http://Jiangsu.sina.com.cn/Education-Ifxyxusa4773328.shtml.

[4]張帝,陈怡,罗军.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J].人民教育,2017(23).

(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312500)

作者:舒义平

第3篇:研学旅行课程生本化的探索

摘 要:课程以生为本是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的关键。文章认为研学旅行作为新兴的课程样态,要推动育人模式转变,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课程开发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立足学生诉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课程实施交由学生主导,课程效果接受学生评价,并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生本化

研学旅行是当今教育热词:国家政府提倡以期转变育人模式,中小学力推以期丰富课程文化,广大教师追捧以期拓展课程实践路径,各类机构助力以期教育与商业双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也加以强调: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倡导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一时间,各类“研学旅行”活动纷至沓来,短期、长期,国内、国际,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主题内容的“研学旅行”,让学生、家长“无所适从”。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催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学旅行课程如何设计、实施方能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组织学生设计并实施“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中深切感受到:只有“生本化” 的、从学生中来并由学生主导的研学旅行课程,才能真正触及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课程开发指向核心素养

课程开发是表示课程的修订、实验、检验—改进—再编订、实验、检验……这一连串作业过程的整体[2]。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应归为校本课程开发。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研学旅行课程更有利于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结合起来,设置了不同线路、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研学旅行课程(表1)。相关课程在近两年每学期开放给高一、高二年级学生选择学习,通过“开发—实施—改进再开发”螺旋提升推进完善。

二、课程设计立足学生诉求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按照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不同,在课程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课程设计有三种基本的取向,即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3]。在国外许多国家,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都已经享有较大的自由,校方提供多样的课程,学生可以依据兴趣自由选择等,目的之一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4]。我国当前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因应试性、学术化等原因被诟病,课程设计要从学科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中心、问题中心取向。

研学旅行课程提供的是开放的学习环境,研究的是真实问题,有利于达成学习者和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計取向。研学旅行是学生主体全程参与的体验式课程,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对研学旅行有更加多元的诉求。鉴于此,“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遵循了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科、问题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研学课程,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体验他人经验、丰富人生阅历。课程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学生的学科知识融合为基础,以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的课程实施方案为终点。课程体系还设有“留白”,满足学生兴趣点的增长和转移需求,并为有能力参与课程开发的学生创设了学生自主课程设计平台。“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三、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基本取向是“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3]”。关于学什么,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倡导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做中学[4]。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生活奠基:储备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能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明确建议,要注重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1]。在现实生活中,旅行已经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别于寻常的旅游、旅行,研学旅行更注重以旅行为载体的学习研究,更注重在旅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就选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侧重从学生的旅行活动中选材加以研究以培养研学旅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所学知识解决、解答真实问题以进一步充实学生经验。

图2为“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交通问题研学旅行内容。江阴地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水运发达,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机器大生产时代,江阴依托黄金水道优势,运入资源,运出产品,加之江阴大桥在此跨越使得“天堑变通途”,江阴经济多年蝉联中国经济百强县之首。但如今高铁时代,江阴没有高铁的现状让大家出行明显感觉不便,研学旅行要远行也要借道无锡、常州或上海转高铁、飞机。基于以上种种,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江阴近年交通的发展变化;运用所学所知,解释区域交通区位变化影响下的江阴经济发展的起伏现象;绘制江阴交通发展规划图,为江阴交通建设建言献策;研究当前江阴市政府“1310”工程关于交通发展规划的布局图,对比分析学生个人的江阴交通发展规划,在对比中完成自我批判。

四、课程实施交由学生主导

课程实施是把拟定的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其实质是原有的课程要求转变为新的课程计划的要求,存有忠实观、相互适应观和创生观三种基本观点[3]。研学旅行课程具有走出校门实施的特殊性,学生接触的自然、社会、人文、科技信息都可以成为课程研究的内容。这就决定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合作探究以创造新的教育经验。“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师生秉持课程实施的创生观,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角色,教师、旅行社、家委会、研学旅行点等都是学生在设计与实施课程时可以调用的教育资源。

2018年“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暑期川渝行项目,南菁高中校方仅负责发起活动,对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自主报名,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管理团队,通过遴选民主确定研学站点,通过对接旅行社串联研学线路,通过咨询学科顾问教师整合研究问题,最终汇总生成研究方案(图3)。笔者担任顾问与督导,配合学生管理团队对研学线路方案进行优化;旅行社、家委会配合学生完成相关出行辅助工作。在7月28日至8月6日的川渝行行程中,笔者跟团负责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采用自主管理与合作研究的方式对预设的每日研究课题进行现场学习、研究。凭借学生和旅行社在出发前制定的详细而缜密的出行计划,笔者两人带领3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了预设研学内容。学生整理的研学旅行报告在学校军训和开学全员教师培训大会上交流汇报,获得好评。

五、课程效果接受学生评价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的设计、实施作出各种决策,保证课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学旅行课程作为开放的课程,要确保有效实施,也离不开课程评价。新课标的实施强调“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1]。”课程的效果好不好,课程的受众——学生最有发言权。就学生评价视角而言,“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对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及时改进、调整课程实施,通过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来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过程性评价:2018年7月,“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团队赴四川省阿坝州羌族自治州的四姑娘山长坪沟景区进行研学旅行。在景区研学行走过程中,学生发现在通往自然保护区的各个景点处都铺设了景观栈道。错落有致的栈道,虽方便了大家研学和行走,但也担心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5]。学生们在围绕是否要建设栈道这一话题展开了现场辩论,正方认为“自然保护区内修建景观栈道有多种好处”,反方认为“自然保护区内修建景观栈道有种种弊端”,笔者和仲裁者的学生对正反面的论证加以评点。正反方的辯论与仲裁组的评价汇总成新的课题研究成果“景观栈道,何去何从”。成果最终刊发在《地理教育》2019年第4期,课程的现场评价收获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终结性评价:课程实施团队制定了“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效果学生评价表(表2)。通过对表2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形成了“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2018年度报告,为“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2019西北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教育的深刻认识。研学旅行呈燎原之势快速发展,研学旅行活动要成为研学旅行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化是必然。而最好的课程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向、学习定位等紧密联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乐于主体参与的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与社会,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培育核心素养开辟了新的路径。从“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来看,研学旅行课程生本化是课程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璐,曾素林.国外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课程 教材 教法,2018(04):136-140.

[5] 王晟.景观栈道 何去何从[J].地理教育,2019(04):61-62.

作者:徐海龙 曹东

第4篇:研学旅行德育评价教案

文风小学

一年级研学旅行德育课程评价教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璧教勤【2015】3号《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璧山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决定在我校1-6年级学生中开展研学旅行工作。

二、活动目的

研学旅行是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课程,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关爱学生的心灵健康,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为目的,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饮食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三、评价内容

(一)全程参与(15分)(没有参加研学旅行的同学此活动为0分) 全程参与着重评价孩子们注意力、纪律性、文明意识和团队意识。 1.研学旅行去程中的表现。(5分)

⑴研学从学校整队出发时,队伍整齐、安静。(2分) ⑵上车时,安静有序地上车。(1分)

⑶在车上,听从老师和导游的指挥,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随意下位走动。(2分) 2.研学过程中。(5分)

⑴到达目的地后等待参加项目时,听从老师和导游指挥,安静有序排队。(2分)

⑵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乱扔垃圾,做到文明游玩。(2分) ⑶中午就餐时听从老师安排,文明用餐。(1分) 3.研学旅行回程中的表现。(5分)

⑴研学旅行结束后,排队迅速安静有序。(2分) ⑵上车时,听从老师的安排,安静有序,不拥挤。(1分) ⑶在车上,听从老师和导游的指挥,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随意下位走动。(2分)

(二).主动积极(5分)

主动积极这项评价的内容由帮助同学,主动参加研学旅行中涉及到的需要配合的活动,帮助老师管理同学三部分组成, 帮助同学(1分)

在研学旅行途中,学生主动帮助晕车的同学,或者帮助其他同学照看包、衣服或者其他帮助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学可以得1分。

主动参加活动中需要配合的项目(2分)

在研学活动中,会有一些项目是需要孩子们配合或者参与,能够主动表现自我,大方展现自我的孩子可以得2分。有意向参与但是没能参与的孩子得1分,不参与的孩子不得分。 主动协助老师管理同学(2分)

研学旅行活动空间比较大,学生较多,保障学生的安全尤为中重要。在研学旅行中能够帮助老师管理其他同学的小组长或者其他同学可以得2分。

四、评价方式

(一)组内自评

结合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和评价标准用给一张纸自己给自己的表现评分。

(二)组内互评

小组长根据组员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结合老师给出的标准给组员评分。

(三)班上评比

老师把各小组的评分情况收集起来,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评分。其他小组可以对被评分小组的分数进行讨论。

(四)教师总评

最后,老师汇集意见在结合被评分小组的综合情况进行总评,完成学生的研学旅行的学期评定。

五、完成养正德育评价表。

小组长根据学生的组内自评、组内互评、班上总评的分数对同学的分数进行登记,完成养正德育评价表。

第5篇:研学旅行

我校于今年第一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作为带队老师,我有幸全程参与其中:早上5:30从学校出发,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研学首站雨花台景区,午饭过后,相继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晚上赶到芜湖休息,第二天游玩方特(4期)景区,让学生体验3D和4D科技,下午4点返程。这一行,让我感受良多,在这里我对此行进行一下总结。

以下情形仅限本组,并不代表全部,或许会有缺失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先来看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情节:

1、出发之前大部分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许多的零食,而之前老师并没有提醒零食的种类和数量(基于旅途长短所需),我们的孩子同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进食时间,上车就开始吃,由于车厢是封闭式的导致车厢异味严重,垃圾遍地。

2、旅途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学生都在吃东西、玩手机,即使劝解多次也没有效果,导致许多学生刚出发不久就开始到处喊着怎么充电,拍照当然是不行了,与家人联系都困难。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晕车是有所了解的,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对此做了准备,没有做预防措施的同学一人呕吐,一车的人都难受。

4、出行之前没有对旅行过程进行了解,对所进入的景点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禁忌,需要自己做些什么,丢掉的不仅仅是个人是素质,也有名族的尊严。如:在大屠杀纪念馆景区喧哗、打闹、嬉笑,甚至有学生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在外围的时候走在非路面区(可能受其他游客的影响),提醒多次也无效。如果是娱乐项目尚可,敬畏之处如此所为让人对名族的未来感到担心。还有同学在中山陵景区的中轴线上边走边吃瓜子„„

5、第二天的游乐项目暴露了大家缺乏团队精神,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不感兴趣的项目区别很大,由于是团队行为,完全不考虑其他成员的感受,只顾自己的一时爽快。至于此行的目的完全抛弃在脑后。

6、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缺乏时间意识(这一点上部分老师比学生表现的更突出)。

基于以上这些现象,我觉得研学旅行起到了如下作用:

1、出行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说走就走虽然很好,但是基本的旅行常识都没有是肯定不行的。如:中途只需要带少量的食物(以水果和无异味的零食为主),尽量少带现金及贵重物品,部分同学行程中丢失现金、钱包、手机就是例子;车上时间应该以休息为主,保存体力好游玩,手机等存好电量用于拍照和与家人联系;了解景区禁忌,免得出现尴尬和意外。

2、培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在异味严重的车厢里面呆着大家都不好受,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司机后来不让带任何食品进车厢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惩罚,我想大家的印象是深刻的)、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团队意识和时间观念,与同时研学的其它学校进行比较就能看到我们的优点和差距,利于学生和老师自我修养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那些路上一直喊累的同学来说,知道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即使是旅行也是要足够的体能的。

3、给学生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体验。住宾馆时不会开门,不是很了解宾馆是如何运行的(如:如何插卡取电、空调电视等的开关、陈列物品是否可以使用、哪些物品损坏或丢失需要赔偿、离开时落下自身财物、出去玩却不关门或者没拿房卡„„)。

4、对学校将来进行其它活动是一个参照。对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的把控、应急事件的处理等都是一次实战考核,对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能力也是一次提升。

总之,通过一次实际的、真实的行为过程,体现出了它本应该有的最真实的一面。学生的优缺点展现无疑、教师在其中表现出的控制力以及学校组织一次活动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体现。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其中,即使出现各种问题,也要看到大家通过一次活动一起提高的过程和结果。

汪光运2017年5月15日随笔

第6篇:研学旅行

高二三班 翟光远

六月末,学校组织同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在渭南桥南卫星观测中心里的军旅生活中,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次的目的地是桥南卫测中心,桥南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秦岭北麓,是渭华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杂果之乡,畜牧强镇的美誉。

一大早我们便聚集在学校,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帐篷睡袋背包等着徐徐驶来的军绿色大卡车。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后我们到达了卫测,在此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

同学们过上了封闭的半军事化生活,并接受的相应的国防与安全意识教育。激发起热爱和平的激情。

第7篇:研学旅行心得

优质文档

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收获

——2017年秋季研学旅行感受

沣东新城三桥五一小学

张巧荣

2017年11月23日,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到张裕瑞纳城堡酒店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此次实践活动,全体师生不仅从中学到了一些有关葡萄以及葡萄酒的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校之外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别样情谊。

一、实践中认知、探寻

这次活动中,经导游的介绍,我们认识了许多葡萄品种,知道了许多有关葡萄的秘密。比如,我们知道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以及这两种葡萄的特点,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葡萄品种:赤珠霞、蛇龙珠、美乐、霞多丽、金手指、维多利亚等,这些都是不曾听说过的;还知道了葡萄的生长周期和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知道了如何区分酒的颜色,知道了为什么在每一行的葡萄地里种一株月季......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葡萄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张裕”这个民族企业的发展史,从这个企业的百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探寻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领略中国人酒文化的魅力。这对于我们每个师生来说都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感悟

在这次活动中,学习知识是一个方面,我感悟最深的是我们师生人挪活树挪死

优质文档

之间和生生之间那份深深的情谊。

平时,我们在学校,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事无巨细:安全、劳动、学习,而且学习为多,我们见到孩子们不是怕他们捣乱,就是怕学习不好,师生之间总有一些距离。可走出课堂,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份纯真让我很是感动。

每到一处,当我为他们照相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有的学生在学校见到我就躲,怕我问他的作业,可到了这里,他们一路上不时地和我谈导游提出的问题,拉着我照相,跟我开玩笑......我们之间不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

尤其在我们吃中午饭的时候,学生们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吃完饭的时候,我带的被他们瓜分,而我的背包里又多出许多。大家围在一起,互相给对方嘴里塞吃的,互相谦让,同学之间也没有了任何间隙,一张张笑脸是那么地生动。我拿起手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下的是我们美好的时刻.....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才是孩子们本真的童年,却常常被我们平时的教育抹杀掉了,我值得反思。

三、拉近家校关系

在这次活动之前,如果说有个别家长对我们持怀疑态度,那么活动之后,这种怀疑则变成了感激。活动中,我们随时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里,随时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状态,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家长的回复非常迅速,当看到孩子们在美丽的爱神雕塑前的照片时,当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甜美的笑脸时,当看到孩子们的涂色作品时,家人挪活树挪死

优质文档

长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与我们老师的距离拉近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吗?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正是为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课堂,引导他们从中有新的收获。

健康文档 放心下载 放心阅读

人挪活树挪死

2017年11月

第8篇:研学旅行游记

—跟着春天去旅行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勃勃生机。而我们,将会在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下,踏上让人最难忘的旅行。

天气很好,晴空万里,太阳的笑脸挂在天幕,十分地耀眼。我们乘着快乐的大巴,来到了旅行的第一站:科技馆。一走进科技馆,给你带来便是科学的芬芳。淡淡的化学药剂味,如同一剂兴奋剂,刺激着同学们神经,我们匆匆地跑向一个舞台四周。原来,这是专门为我们定制的科学大讲堂,在这个课堂里,老师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洗甲水可以快速溶解泡沫。液氮放入水中,会产生“爆炸性的冲击。”我们边听边走,不觉中,就来到了勇者长廊。一条绕科技馆半周的纯玻璃走廊,果真名不虚传,因为在上面的感觉能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心惊胆战”。只有那些胆大的同学,才敢通过。

从科技馆门口出来,我们又参观了自然馆。一走进自然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屹立在自然关门前,远远地便向我们招手,还用吼声来表示对我们的欢迎。走进门,一只只昆虫标本,让我们眼花缭乱,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翅膀震动的声音,有金色的金龟子,有美丽的光明女神蝶,还有细细的沼泽蚊。参观完了“昆虫王国”,我们又来到了濒危物种保护区,里面摆着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濒危物种的模型,上方的资料卡也证明了他们在地球有多重要,如果地球没了他们,那整个生物链将被破坏,所以我们要多善待他们。最后我们走进了恐龙化石展示区,那一个个完整的骨架,那骨架上的一处处伤痕,是它所遭受灾害和千年沧桑的见证。

“嗷吼~”霸王龙用它那整天动地的吼声送我们上了车,同学们都恋恋不舍的望着它,不舍离去。但最后一站还是如约到来了,那就是植物园。走进门,一股浓浓的牡丹香便扑鼻而来,在斑驳的树影下,果真找到了几朵盛开的牡丹,用香气点缀着这美丽的植物园。我们在植物园里见到了美丽的紫藤花,金黄的迎春花和美丽的睡莲,还买了肉乎乎的多肉植物,最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采下了美丽的回忆,便乘车而归。

一次愉快的旅行,便在笑声中落幕了。

六年级2班

闫如钰

第9篇:研学旅行感悟

又是新的一天,阳光照耀着大地,微风吹拂着花草,白云悠悠。我们来到了农业嘉年华。

跟着导游,我进入了第一区,蔬朗星空。嘉年华内,扑鼻而来的是果蔬的气息。微热的温度,清新的空气。我看到了砍瓜、红果仔、蛇丝瓜······香炉瓜具有极高的观赏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过了一个个区,眼前出现了五彩的植物。一些高大的绿色的树,叶子很大。紧接着,闻到了薄荷的味道,一些同学将手抚过植物,笑称自己的手为“香手”。最喜欢的是那一片薰衣草,紫色的在摇曳,芳香溢满心田。

我为看到这样多的植物,学到了这样多的道理而开心,但我同时也陶醉在这样欢乐的氛围中。出了校园,大家在公交车上唱歌、聊天,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纷扰,有的只是欢乐。我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微笑。我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与同伴们玩耍,拍照,吃冰糕、零食。抛开了烦恼,去微笑。大家寻找着沿途看到的新娘,大家一起在热气球周围拍照,大家共同分享零食。这一刻,我们这的只是个孩子。我看到了小学的同学,看到了与往常不同的老师,不一样的活跃,一样的欢乐。

好喜欢这次旅行,喜欢旅途中的风景,喜欢学到的新知识。更喜欢与同学、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在一起的微笑。有玩的时间到了,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去。公交车上,我相信,每个人都期盼着,时光倒流,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上一篇: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下一篇:谈劳资的沟通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