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

2023-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

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

——宣传贯彻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精神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体现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会议圆满成功,于3月13日胜利闭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总理的报告进行热烈地讨论,纷纷表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 绝对安全、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要节约粮食。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这是因为:

一、要认识到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和形势

我国耕地资源最突出的特点是:“三少”:一是人均耕地少。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39亩。仅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二是优质耕地少。我国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约为7:3。三是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2亿亩,担水、土、光、热条件比较好的只占40%,能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联合国划定的人均耕地

1

警戒线为0.8亩,但我国2000多个县级城市中,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目前,土地粗放、浪费现象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继续占用耕地的情况不可避免,耕地保护工作十分严重,因此,中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二、要认识到所生产的每一粒粮食,农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投入的大量资金。

我们每天所吃的大米、面粉等粮食,都是经过从春天耕地播种,夏天中耕锄草、秋天收割到加工出成品等多种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付出很多人力、畜力、机械力量。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生产活动各环节中,农民购买拖拉机、锄草机、收割机、脱谷机等生产资料,还有购买化肥、农药、籽种、油料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全国粮食生产连续10年丰收。每年产粮1万1千亿斤至1万2千亿斤(黑龙江是产粮大省,每年产粮占全国

2

10分之1,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并对购买化肥、农药、油料进行补助。每生产一斤粮食国家投入近1元人民币。

三、要牢记我们国家在历史上缺粮食吃的教训

旧社会的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广大人民群众被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粒;四海无闭田,农夫尤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粮食由开始靠进口实现了自产自足。

从1958年起,曾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全国“大炼钢铁”运动,犯了不附合中国国情,违反科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和生产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实行定量供应,定量标准不够吃, 就用瓜菜代替。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和改正“大跃进”以来的错误。毛主席在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邓小平、周恩来在大会上讲话,分别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作自我批评。这次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正在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突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

3

开始到1976年10月持续10年之久。这场灾难,使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都 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在农业生产上喊出了反科学的口号,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严重破坏了粮食生产。从1958年“大跃进”时就开始缺粮食吃,粮、油、肉,还有些工业品凭证凭票供应持续10几年。这些年粮食缺,鱼、肉、蛋、菜等副食品都缺,广大人民群众尝到了肚子吃不饱,心里恐慌的滋味。

四、俭朴的生活总是伟大而高尚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周恩来总理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每次吃完饭,他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当然也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周恩来说:“这比人民群众吃的好多了!”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

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见周恩来吃饭时掉了个饭粒在桌上,周恩来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

1958年3月5日,周恩来到重庆考察长寿湖规划,正值他60岁生日。周总理特地打招呼,不要虚张声势、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吃饭要简单,只吃工作餐。这天饭菜异常简单,桌上最好的菜是工作人员到长寿湖上游打捞的长寿湖鲫

4

鱼。事后,大家才知道那天是周总理生日,不少人都后悔没祝总理生日快乐。

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邓小平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吃的问题上,工作餐,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很不错了。

去年12月28日,总书记来到北京庆丰包子铺,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21元,并吃得干干净净。

居住在黑河市第二福利院的200多名老人。每次都把预订的饭菜吃光。虽然有些老人的手脚不太好使,但尽量不掉饭粒,特别珍惜粮食。

“常将有日思无日,没待无时想有时。”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强调“粮食一个粒也不能浪费”是有道理的。节省粮食,一是保障全国13亿人民有饭吃;二是为备战备荒做足够的粮食储备。一旦发生意外,我们不会措手不及。

节约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口众多,节约潜力大。每人不浪费1两粮食,全国就节省粮食1亿3千万斤。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全国人口1400人。我们每人节省的1两粮食够他们吃20年。

科学发展观适合社会科学,也适合自然科学。对饮食量

5

也应讲科学。

《人生格言录》对节食的格言:

1、要让食欲服从理智。---西塞罗

2、食欲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富兰克林

3、克制了食欲,你便征服了人的本能。---狄更斯

4、有节制的饮食能延长生命,放纵食欲就缩短生命。---韦.德.利萨尔迪

5、对于营养过好的人,肉体反而会打击他们。---罗曼.罗兰

五、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慰然成风 党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规定要“励行勤俭节约”。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指出:

“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影响,加之相关监管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食品浪费现象广泛存在,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据笔者调查,当前浪费粮食和食品的行为,在层次上表现为生活富裕的家庭;在年龄结构上表现为中年和青年;浪费粮食和食品的场地主要为饭店和食堂等公共饮食场所。)

中央文件第一条,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第二条,推

6

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单位食堂应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自助点餐计量收费,多供应小份食品,方便用餐人员适量选取。第三条,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鼓舞餐饮企业积极发展大众餐饮,提供标准化菜品,方便消费者自主调味,推行商务餐分餐制,发展可选择套菜,多提供小份菜。倡导一料多菜,一菜多味,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第四条,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第五条,推进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六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第七条,健全法律法规,第八条,加强监督检查。

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做为一名中华儿女,要为社会创造价值,特别是青少年,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过紧日子的心态,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浪费食品,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黑河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宣讲团

黑河市“五老”宣讲团

二O一四年三月十九日

联系电话:13114561106 (赵志诚)

第2篇:为什么说浪费粮食就是败家子?

“舌尖上的浪费”正遭遇口诛笔伐。的确,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似乎已经作古,“剩”宴比比皆是。

中国农业大学曾对城市中2700桌不同规模餐桌上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大致推算出,我国2007-2008年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到800万吨和300万吨。据此,消费者仅在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就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摆阔和浪费的资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招牌吗?是世界排名第99位的人均收入吗?显然都不是。主要原因还在于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

其实,我国粮食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我国谷物进口激增,去年进口的谷物是7700多万吨,相当于1550亿斤。按照农业专家的估算,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进口粮食相当于养活了1.9亿中国人。此外,我国大豆的自给率只有20%,而进口大豆受制于国际市场行情,不时成为国际资本炒作的对象。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发表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布朗认为,在人

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的粮食缺口。中国到2030年,若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按400公斤计算,进口粮食将达到3.78亿吨,而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不过2亿多吨。届时粮食安全将成为大问题。

中国当然不希望出现布朗博士所说的情况,而且也在努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中国粮食产量九连增就是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有力保证。但粮食进口增加的数据,还是让有些国家的人担心中国粮食进口推高国际粮价。

兼听则明,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多一点忧患意识并无坏处。粮食安全不仅着眼于生产环节,也要关注消费环节。节约粮食不仅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也是作为世界公民应尽的责任。

一方面中国13亿人口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不能等到粮食定价主动权旁落他人、受制于人我们才警醒;另一方面,“中国粮食威胁论”目前只是一种猜想和炒作,只要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种谣言和炒作就会不攻自破。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一年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人,而浪费的粮食则够2亿人一年的口粮。我们应该怎样做就一目了然了。

粮食供应紧平衡,国人还有多大资格来浪费粮食呢?如果再考虑到中国还有1.3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浪费粮食是极大犯罪”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说教,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因此,从遏止公款宴请和铺张浪费入手,让社会风气为之转

变,让节约粮食成为自觉行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 谁浪费粮食谁就是败家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第3篇: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水车小学五年级黄媛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人们传诵了几千年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我们每天在校园里活动时常常会见到只吃了几口的馒头和水果等等被扔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捡起来。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吃饭时就挑三捡四,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如饭菜稍不合自己的口味,便会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在活动时竟将手中的馒头、水果等食物当作武器,扔来扔去。但又有几个同学认识到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的现象和恶劣的不良生活习惯呢!

同学们,不知你们可否知道,在我们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的同时,那些贫困地区的同学们吃得是什么?一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就是他们的午餐,把咸菜、萝卜干、马铃薯之类当做食物,那是家常便饭,我们常喝的牛奶、吃的鸡蛋,对于他们来说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比过年还难得啊!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现在粮食这么多,浪费一点算什么!可是同学们可曾想过,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粮食,都不知节约粮食,都不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浪费啊!老师曾给我们讲,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全世界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食,就可供1200万人生活一年。

同学们又可曾知道,在我们肆意的糟蹋、浪费粮食,吃饭时挑三捡四的同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许多的国家因为缺乏粮食,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人是因为饥饿而死,这其中还有许多是比我们还小的小

朋友啊。

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唯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浪费粮食最可耻。就让我们向老祖宗学习,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当然,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不能只挂在口头上,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就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每天的一粥一饭开始,不挑不捡,不剩不扔,吃多少盛多少,向农民伯伯学习,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艰辛,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和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刻含义,在自己做好的同时,带动、影响身边的人,把“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中华美德发扬光大,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个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全人类形成一个“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良好风尚,并将此观念推广至珍惜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让我们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更美丽。

同学们,“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第4篇:不要浪费粮食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我一进家门就对着在厨房间忙的不亦乐乎的爸爸嚷道:“饿死了!饿死了!啥时候可以吃饭呀!”爸爸回声应道:“你快去洗手,马上就可以开饭了。”果真等我洗完手,餐桌上已摆满了一盆盆香味扑鼻的饭菜。饭菜可丰富了,有香喷喷的红烧鱼、绿油油的青菜、黄澄澄的炒鸡蛋……,令我垂涎欲滴。我盛了满满一碗饭,迫不及待的把各种美味往我的嘴巴里塞,等我快吃饱时才发现还剩下大半碗的饭。肚子已经开始发胀了,我实在是吃不下了,心想:“爸爸肯定会说我,光知道吃菜不知道吃饭……”,正当我望着这碗饭发愁时,突然脑子里闪过一条妙计:“我把饭倒在马桶里抽调,他们不就不知道啦”。我暗自庆幸自己拥有这个聪明脑袋。于是,乘他们不注意就把这个“完美计划”实施了。可不想由于匆忙行动中,散落在四周的饭粒成了我的“罪证”,还是被聪明的爸爸发现了。“你怎么可以倒饭呢?你那么大的人了,难道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是很可耻的行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懂?……”被爸爸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现在生活在那么优越的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还在为吃穿发愁,现在全世界自然灾害不断,许多的农民可能辛辛苦苦了好长时间,最后由于洪水、干旱等情况而颗粒不收。这些农民如果看见你今天所浪费的白花花的米饭,他们该多么心疼呀!”听了这些话语,我真是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惭

愧。这使我想到我们学校每天的午饭后,都能看见许多的小朋友把白花花的大米饭倒掉,这些米饭可以让多少山区的孩子吃饱呀!

在这里,我要呼吁同学们不要浪费粮食,虽然同学们也许会认为浪费粮食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小事非小,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琐小事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

统。爱惜每一粒粮食,懂得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第5篇:浪费粮食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小红一家都围坐在餐桌上吃午饭。小红一点儿也不挑食,什么都吃,一会儿就吃饱了。可是,她那年幼的弟弟吃饭时却非常挑剔,什么都不想吃,不管小红怎么劝弟弟,他就是不吃。这时,妈妈发火了,大声训斥小红的弟弟,可他还是不吃,妈妈真的没办法了,就不管他。小红心想:我们课本里有一首古诗,那首古诗是警告人们不能浪费粮食。那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怎么能这样就把粮食浪费掉了呢?那农民伯伯的心血不都白花了吗?

午饭过后,弟弟照样是一口饭都没吃,妈妈只好拿起弟弟的菜盘和碗,准备把这些饭菜倒掉,小红看见妈妈要把那些饭菜倒掉,她忍不住了,拿起课本,翻到了那一首古诗,跑到妈妈面前大声念了起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紧接着又说:“妈妈,弟弟没吃的饭菜不能倒掉,如果倒掉了,农民伯伯的心血不都白花了吗?”妈妈说:“对啊,我也要劝劝弟弟不能这么浪费粮食,农民伯伯春天播种,夏天到田里干活,秋天收割,非常不容易。”经过妈妈的劝告后,弟弟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第6篇: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能够不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加入到为抗击儿童饥饿癿队伍中,我感到 无比荣幸。为了丌让孩子们饿着肚子去上学,世界粮食计划署为他们提 供了每日营养餐。这些行动正是在帮助孩子们,他们癿家庭,以及生活 癿社区远离饥饿,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癿未来。” ——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的青年代表杰西卡.沃特森(Jessica Watson)

全球仍有9.25亿人因贫困而生活在长期饥饿中。每年有超过500 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癿儿童。 全球有77%癿儿童体重丌足,有25万个儿童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 有数百万个儿童因为缺乏营养素,成长不智能受到严重阻碍„„ 平均每5秒钟就有1个儿童死于饥饿,每天有 850000000个儿童饿着肚子上床睡觉,有15000 个儿童死于营养丌良。 饥荒被认为是非洲面临癿最严重问题之一,平均3人中就有1人营养丌 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指出,在5岁以下癿非洲儿童中,38%癿 儿童身高偏矮,28%癿儿童体重偏轻。

2011世界粮食计划署《饥饿地图》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2010年9月14日 发表癿报告显示,中国仍是全球营养丌足人口最集 中癿国家之一。 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表示1978年后癿30年间,中国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500万,世界 银行2007年也表示过去25年来中国脱贫成果占全球成果癿67%。但是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 星斗表示,此两项评价都没提到中国贫困标准是每天收入2圆1角5分,离联合国千年发展 目标中提到癿每天1美元相差甚远。胡星斗认为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处于绝对贫困线下人 口应有

一、两亿人,而按照联合国相对贫困标准(每天收入2美元),中国至少有4到5亿 人处于贫困中。 与此同时 联合国粮农组织癿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让人触目惊心:世界各 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癿粮食达13亿吨, 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癿1/3。 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粮食产后损失进行癿一次抽样调 查表明,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癿总损 失高达18.2%。也就是说,全国每年约有850亿公斤粮食在收 获后被白白浪费掉。 他们在行动„„ 我们,请行动起来„„ 2010世界粮食日主题: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上一篇:新东方四六级写作技巧下一篇:业务助理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