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2-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我国举办大型赛事的频次越来越高,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是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投融资模式能够提高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本调研以广州体育馆投融资模式为例,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比较分析法,找出广州体育馆投融资模式存在的优势及问题,由点及面分析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最终得出结论:PPP 投融资模式是当前最具优势的模式之一,并且未来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基本上会向PPP 模式趋势发展。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

一、调研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频次越来越高,大型赛事的举办往往需要大型的体育场馆,因此,我国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也越来越重要。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是决定体育场馆是否能够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投融资模式往往伴随着健康的运营管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伴随着占地面积广、投资风险大、闲置风险高、运营管理难和赛后维修保养费用高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好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问题,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将会非常困难。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总结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以我国广州体育馆的投融资模式为主要对象,发现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措施解决投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现状及投融资模式

1.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现状

大型体育场馆即将用于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馆按馆体规模大小进行分类,将观众座席数超过 8000 座的称为大型体育馆。我国大型的体育场馆主要的功能是举办大型的国际国内赛事,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在我国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越来越多,像2008 年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奥运会、2011 年在广州举办的广州亚运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等,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需要在当地建设大型的体育场馆。

2.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

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是指在大型体育场馆前期建设资金和建设完成后的运营资金筹措的方法和模式,投融资一般是指由资金实力的企业或政府对某个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并在该项目中占有一定的股份或红利。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根据投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出资投融资模式、政府出资投融资模式、公私联合出资投融资模式 。

(1)政府出资投融资模式 。政府资本投融资模式主要是政府作为出资方全权负责体育场馆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独资建设体育场馆。

(2)社会出资投融资模式。社会出资投融资模式与政府出资投融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在体育场馆投融资来源中社会私有资本占主要比重,基本上是社会私有资本掌握控制权。

(3)公私联合出资融资模式。公私联合融资模式主要是结合前两种模式,由政府出资和市场上企业出资相结合,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大型体育场馆。

三、广州体育馆投融资模式

1.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PPP 模式调研

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采用 PPP模式,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相结合方式,其中政府投资占主要地位,由企业负责体育场馆后期的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广州体育场馆投资具体的PPP 模式,1998 年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私有企业投资方定位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即广州体育场馆的投融资由广州市政府和珠江实业集团联合出资,总投资约13 亿元,其中政府投资7 亿元,企业投资6 亿元,这样的投资比率决定了广州市政府掌控决定权,珠江实业集团负责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权。广州体育场馆建成后的一些经营管理和收益情况,PPP 模式有详细的规定章程。广州体育场馆的总资产中分为两种,其中包括体育竞赛场所的产权资产和商业服务产权资产,前者归属于广州市政府所有,后者归属于珠江实业集团所有。

2.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情况调研

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主要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加深,体育场馆的经营目标更多的体现在盈利方面。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广州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开拓市场方面。在广州体育场馆允许外界的单位租赁和使用,例如某文化公司可以使用体育场馆举办大型的展览活动、相关传媒公司可以举办大型的文艺演出、相对小型的体育比赛也可以举办、大型企业的相关活动也可以在体育场馆进行开展等。

四、PPP模式的优势与问题

1. PPP 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消除政府费用的超支。正是通过这种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整个项目的创立,创新了双方的合作形式,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其中,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拓宽了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渠道,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压力,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的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 全程合作,共同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周期负责,保证项目在技术与经济上的可行性。私人资本的参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上比政府更加灵活,提高项目收益率和资金使用率。

(3)有效分担风险。相比较传统建设项目的风险全部由政府或企业一方承担。PPP模式在初期就可以实现项目风险分担,项目的设计方、承包方、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一起合理地分担项目风险。

尽管PPP 模式在广州体育场馆的运营中比较成功,但是就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PPP 模式案例分析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后期的经营管理方面。

2. 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环境的构建不够完善。PPP项目涉及到项目正式运营的诸多方面,其成功运作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参与方进行有效约束,在调研过程中,相关法规对广州市体育局和珠江实业集团在该项目中部分风险和义务的界定不够明确,项目后期政府政策的連续性,透明性不够,很多数据没有向我们公开。

(2)打造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所有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必须纳入监管的范围,广州市政府对广州体育馆投融资模式的监管,后续跟进力度不够,多以前期建设为主。

(3)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广州体育场的地理位置建设的比较偏远, 在广州市的郊区,人流量较少,缺乏便利的交通这样的客观条件就决定了产业链条无法建立,体育场馆的经营发展往往需要周边的配套商业设施,显然广州体育场馆周边的环境没有配套的商业设施。

(4)广州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高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体育场馆由于面积较大,只要开放运行,就需要大量的保安工作人员来保障场馆的安全工作;体育场馆的能源消耗非常规建筑所能比较,尤其在夏天,体育场馆往往需要提前3个小时开放空调才能感受到空调的存在;体育场馆设备的维修方面的成本消耗更加客观,即使一个简单的照明灯损坏需要更换, 更换的工作人员费用相当客观,因为在体育场馆内涉及到高空作业,这些工作都能体现体育场馆运营的高成本。

五、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打造有效的政府监督体系。譬如进一步完善收支月报制度,将财政借款规定进一步细化,定期组织相关机构对各融资平台资金收支情况,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年终对资金举借、偿还、收支、审批、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考核。

2.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体育文化产业链条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理念要转变,要结合相关配套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个整体链条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广州体育场馆虽然在郊区,但是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发展,郊區的经济将会逐渐发展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发展,带动周边的相关产业发展,譬如,房地产业、餐饮服务业、商业卖场等,只有在形成产业链时,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才会越来越好。

3.加强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需要不断的改进,不断注入新生的力量,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才会建立一支更优秀的管理团队。事实证明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就不会有太高的管理成就,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小企业,它更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在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才会实现高效率的管理结果, 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设计到很多方面,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管理项目,需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市场。

六、广州体育场馆对我国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启示

虽然目前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 PPP 模式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投融资 PPP 模式是目前最具优势的投融资模式,对广州体育场馆投融资案例的分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本文总结了几点启示:

1. PPP模式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首选的模式,广州体育场馆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近几年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渐渐步入正轨,并且经济收益在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 PPP 模式的正确性,是当前首先应该被考虑的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同时,PPP 项目的双方 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的合同期限在30 年左右,正是由于这种稳定而长期 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政府财政管理模式从年度预算收支管理向中期甚至长期的财政规划转变。

2.对企业而言,要考虑长期总成本以及项目整个期间内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而自主经营权的获得,也能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率,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3.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要处理和协调好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权力和相关所有权问题,政府部门要学会简政放权,让私有企业有发挥的空间,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需要商业化和市场化,这样才能让体育场馆更长远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波,龚晖晖.PPP 模式与准公共品的供给——论 PPP 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51-54.

[2]罗辉辉,唐艺.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453-454 .

[3]张杰.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15(4):49-52 .

[4] 王冰冰, 李艾芳, 孙颖. 多元与高效——对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4(8):30-33 .

[5]袁绍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3):113-115.

[6] 郭怡, 李兰兰. 大型体育场馆委托经营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68 -71 .

作者:黄希颖

第2篇:体育旅游产业分析报告

摘 要:由于近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以浙江省为主的沿海省份经济投资出现较大问题,因此文本从新企业投资进入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新兴的体育旅游产业,为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确定意向的企业给出适合的指导。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投资进入;经营管理

近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而房地产的调控和股市的不稳定使得投资资金无的放矢。在此,本人研究分析了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投资可行性,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确定投资意向的公司企业作为参考。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界定。目前,国内外体育界、旅游界都还没有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统一的定论,不过有些学者从体育旅游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体育旅游指主要内容为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可以是在旅行中所参加的各种娱乐、锻炼、竞赛等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与体育旅游企业、所处的旅游地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可以是以体育为目的或者内容的,也可以是旅游者游玩时以体育为载体的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各样的体育需求,通过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来使得旅游者的身心得到愉悦,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上的体育旅游一般来说都是以体育为目的的出游,比如游客专门赶到洛杉矶观看湖人队的比赛,或者想要体验滑雪乐趣而去滑雪场学习滑雪等。但是,不管如何界定体育旅游,体育旅游都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前往目的地,为了达到健身、休闲、娱乐的目的,参与各种各样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通过上文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从体育和旅游的特征和属性出发,我们可以把體育旅游分成五种:(1)健身休闲型,即利用城市中建成的体育场馆及旅游度假区完善的运动体育设施来开展体育旅游健身。(2)户外探险型,即在著名旅游地开展的户外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比如山地游乐活动,包含山地车、摩托、登山、攀岩、蹦极等活动;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海滨水上游乐活动,包含潜水、游泳、摩托艇、水上自行车等活动;当然不可缺少类似滑翔、热气球、空中游览等的空中游乐项目和野营活动。(3)观看比赛型,这类体育旅游都是以通过观看诸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网球公开赛、斯诺克、全运会等体育比赛来体验观赏乐趣,欣赏运动的魅力。(4)体育文化型,它通过体验外国的体育文化、观赏有意义的体育历史古迹来获得欣赏的满足体验: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总部去领略全世界最庞大的体育组织,感知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到以前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知后奥运会时代的运动气息;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去体验当地独有的民族特色,从而感受不同体育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5)竞赛培训型,它一般指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为参加某个体育赛事而在某地培训相关的一些旅游活动。

接着,我们来了解下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776年,雅典就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当年就有超过4万名观众去雅典参观旅游,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体育旅游了。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得到改善,人们的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育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即使在国外,真正得到快速发展还是在20世纪后半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大型体育赛事。而我国则是在08年奥运会与10年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旅游才得到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还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之间,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和空间。

步入正题,我们分五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产业。

第一,企业进入的可行性分析。

先进行简单的市场结构分析。根据中经网和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的数据,目前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4家体育旅游企业分别是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中旅体育旅行社、广东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仅根据09年的数据,四家企业年经营收入约为13亿元,而全行业年经营收入约500亿元。由此可见,CR4=2.6%,远远小于30%,可见该行业集中度较低,数量较多,竞争比较充分。当然,由于体育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所以四大体育旅游公司具有较小市场份额也属正常。从结构上分析,由于几大体育旅游公司几乎不具有垄断力,所以市场进入还是比较容易的。此外,虽然大企业利用其垄断力阻止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也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某些障碍。

因此,本人对该行业进行进入壁垒分析。体育旅游监管市场运行中法规缺位与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形成该行业的进入壁垒。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让渡壁垒使得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要付出巨额的沉没成本。由于旅游景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体育旅游之间相关产权的法规缺失,把体育旅游产品的经营权作为对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变相的权益补偿,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壁垒。所以,企业需要具备相对雄厚的资本能力,需要具备能够承受高额代价获取体育旅游资源的能力,同时还需有合理补偿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的补偿能力。当然,具备对相关政府部门公关、尤其是当地政府公关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虽然进入壁垒的存在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新厂商进入体育旅游行业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

第二,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分析。

2009年12月,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发出了《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吹响了进一步联合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号角。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序,作为一种全新休闲方式的体育旅游必将成为人们全新的消费热点,以健身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体验等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显然,这对于行业发展与企业进入是一个利好。

根据2002年至2012年的旅游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产业的总收入与旅游消费人数都逐年增加,而体育旅游占总的旅游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因此,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产生,这种需求的增加更需要有能够承担相应风险能力又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进入提供供给。

根据需求分析,体育旅游产业需求急剧增加,非常利于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公司企业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企业进入后的经营策略分析。

首先是定价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定价:一种是竞争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即价格竞争;另一种是市场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因此,新进入企业可以相应借鉴在位企业的定价策略采取相应合理的定价方式,可以节省很多麻烦。

其次是創新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大多为"模仿创新",资金投入非常的少。大家都是利用别人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来进行开发和经营管理,这样是不大利于该产业长远的发展的。而且参与体育旅游经营的企业大多规模很小,远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因此,对于准备进入的新企业而言,可以"模仿创新"的策略。在初期,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相应仿照在位企业的开发经营方式;在具备一定的经验之后采取创新,争取获得行业领头地位。同时应该建立比较大的规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并且开发相关的其他产业或者使经营的产业间得到互补与修养,从而达到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花更多的科研经费进行创新。

再次是营销管理的分析。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广告费用支出较高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于整个体育旅游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由此可见,广告投资在营销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所听到见到、搜索查找到的体育旅游广告却又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在一些高速公路和极少数的电视频道在极少数的时间点播报先关广告,如央视早间新闻之前的各地旅游广告。而查找相应的体育旅游网站时,由于各旅游网站包含其内容,单独的体育旅游网站很少,内容不全且数据非常陈旧。而大多的体育旅游网站,如携程网,也没有单独的体育旅游板块,只是在某些旅游中有相关介绍。因此,对于准备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而言,在广告营销方面一定要花足够的精力去做好,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的信息通畅而为人熟知。

此外,该行业中还存在种种弊病。首先是营销意识与能力缺乏,企业不熟悉体育旅游产品策略、体育旅游价格策略、体育旅游销售渠道策略、体育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懂得根据消费者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推广和促销方式。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做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第三是体育旅游品牌建设不足,很多体育旅游企业只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而非长期的塑造品牌目标。

第四,企业的管理策略即人员管理的分析。

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格认证主要采取"认证制度"。而对体育旅游作为一项特殊旅游产品类别,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既要求有旅游方面的知识,也要求有一定的体育技能与教授能力。对攀岩、速降、滑翔、潜水、漂流、滑雪、赛车、冲浪、蹦极等体育旅游项目还需特殊的职业技能要求。但是,我国又缺乏相关的资格认证,所以在从业人员考核、招募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并在筛选和培训缺乏

专业知识技能的企业员工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高校只有四所,在校生总和也只有200多人。新进入的企业在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方面就得多花心思,提供诱人的工资和丰厚的福利,竭尽所能吸引行业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司,从而提高本公司员工的平均专业素质,在行业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相关的从业人员大多职业素质较低,非常缺乏相关的训练和考核,新进入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员工的招募与培训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使企业各个团队都具备行业优异的素质,能够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五,其他相关事宜分析。

对于处理好之前四项要求之后,还必须谨记体育旅游的安全问题。体育旅游中例如登山、蹦极、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尤其应该注意安全管理。搞笑的是,我国体育旅游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但是作为体育旅游的提供方,还是应该给予旅游安全足够的重视,不应小觑。企业内部应加强安全教育,令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管理政策、产业调整政策、竞争法规、资格认证与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都会对体育旅游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在投资该行业时也得认真学习研究。不过,总体政策法规的导向与发展方向都是市场化、合理化,更有利厂商在该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所以还是非常利于新厂商进入的。

本文结论

因此,作为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投资目标的企业而言,投资进入体育旅游产业是明智的选择。首先,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备很大的潜力;其次,该产业的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具有投资的空间;再次,在遵循并掌握相关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以事半功倍;此外,运用自身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使企业具备竞争力;最后,切记安全守则,掌握相关安全法规以免在阴沟里翻船。总之,体育旅游产业是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

注释:

①杨明、王新平、王龙飞《 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37-45

参考文献:

[1]张卉,朱永亮.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

[2]刘庆余.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7).

[3]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4(10):1-4.

[4]戴光全,朱竑译.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5):22-25.

[6]2001年旅游主题体育健身游[N].光明日报,2001-01-20.

[7]杨佳文.浅谈体育旅游兴起和发展之路[J]旅游学刊,2002,(01).

[8]谭曙辉,刘成,张河清.体育旅游研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

[9] 李香华,钟兴永著.体育旅游与健身[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10] 杨培玉. 21世纪初中国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4,(02).

作者简介:吕萃,男,1987年2月,浙江永康人,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垄断经济学。

作者:吕萃

第3篇:江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调研

摘要:对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表明,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正引起江西高校师生的关注,但认识还不够准确而深刻;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实践正在进行,但各高校的体育特色与效果还不够明显。需要提高认识,加强实践,促进体育教育个性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普通高校;江西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Jiangxi

DU Guo-r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zation education;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Jiangxi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使大学生人人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得到个性充分发展和人格健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责[1]。当今世界个性化发展的思潮越来越猛烈,在各个社会领域都强调个性化,表现在商品上要个性化才能赢得市场;单位、企业的个性化才能求发展;人的个性化、人格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的高度关注[2]。人们逐渐认同了“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3],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进步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教育个性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对江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江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思路与策略,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健全个性和人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调查有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1)2007年9~10月,对江西省部分普通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大、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工程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等)的体育教育管理人员56人,体育教师84人,大学生35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收回问卷:40、65、285份,回收率分别为:71.4%,77.3%,81.4%;有效问卷管理者36份,体育教师62份,学生268份,有效率分别为:90.0%,95.4%,94.0%。另外,发放专家问卷30份收回问卷25份,收回率83.3%,有效问卷23份,有效率92%。调查问卷设计进行二轮有效性评定,评估其内容效度(r=0.85);调查信度采用对半分测方法进行信度检验(r=0.87),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符合科学调查研究要求。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03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2)2007年7~12月,对上述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近距离观察了解高校体育教育内容、方法、组织管理、体育文化氛围,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个性问题。并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体育领导10人、体育专家和学者20人(副教授以上)、大学生30人进行访谈。就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认识、建议等相关问题进行个别交流,获取了许多信息和宝贵意见。

1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是提高实践效果的基础。我们拟从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个性化含义,以及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的目的意义等方面认识状态进行分析。调查表明,有16.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9.4%的体育教师、25.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健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有22.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6.1%的体育教师、20.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有33.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3.9%的体育教师、26.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有16.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7.7%体育教师、15.7%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只有11.1%的体育教育管理者、8.1%的体育教师、9.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体育为指导思想等。这说明当前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观念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一定的多元化现象,也反映出对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不足。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等的总体认识和看法[4]。健身教育来源于社会健身的热潮,强调体育教育的生物作用[5],但对体育教育的其它效能反映不明显,因而不足以作为体育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来源于教育目的,反映了体育的多功能要求,但太笼统没有体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因而也不宜作为体育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来源于终身教育,强调的是离开学校以后参与体育活动,因而它作为现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也显得有些不足;快乐体育来源于日本“生涯体育”,注重的是体育教育的心理效应[6],也不足作为体育教育的总体认识。只有“健康体育”能较好地反映体育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问题的总体认识,健康包括生物效应、心理效应、社会适应的要求,它涵盖了上面多种体育教育观念的内涵,也符合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我国树立的“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7],因而它作为体育教育思想是比较恰当的。可是江西高校师生对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的认识非常不足,急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其次,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状态,调查结果表明:有33.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7.5%的体育教师、30.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显然这种认识把体育教育特色当作个性化,有一定代表性和体育教育改革意义。有13.9%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7.7%的体育教师、6.7%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在体育教育中强调个别化的要求。这种认识虽然有特别化认同,但反映出在体育教育个性化中强调特殊化要求,是不太正确的。有8.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6.1%的体育教师、6.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体育教育的人文化;这种认识有一定进步,反映出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但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含义,仍存有人性和人道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不够正确的。有41.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5.5%的体育教师、53.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发展学生个性,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科学有效地组织体育教育过程,实现体育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目标。这种认识具有一定普遍性,把体育教育看成是学生个性教育,反映了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可见,当前江西高校对体育教育个性化认识有一定基础,多数人基本上了解体育教育个性化含义,这对推进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认识的全面性、本质理解的深刻性、准确性等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学习、宣传教育,提高认识。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化建设为基础,以体育教学过程个性化为手段,以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8]。

再次,对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有27.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5.8%的体育教师,29.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改革重在办出高校体育特色,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部分人对体育教育改革方向认识较为合理,但太笼统,也较模糊,不具体,实践中也不好操作。有19.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7.7%的体育教师、17.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增强体质,养成终生体育习惯。这部分人群是处在原有的体育教育目标上认识,反映出对体育教育改革方向性要求认识不够。有44.4%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0.0%的教师、47.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作用重在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健身和保健能力,培养健康观念和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充分发展。这部分人群对体育教育改革目标的理解较为正确,反映了体育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体育教育个性化思潮的发展。由此看出,当前江西高校对体育教育改革目标及作用的认识有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不少人仍没有正确理解或不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作用,仍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方向和要求。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思想[7],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教育改革,使学生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培养体育参与意识和能力,提高身心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8]。

2体育显性课程个性化实践现状

体育显性课程是指学校体育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叫官方课程,是向学生传递有形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形的、有意识的[9]。调查结果表明:有66.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9.7%的体育教师、13.1%的学生认同体育课程计划与安排合理、有特色,符合学校实际。这说明还有不少学校体育教育缺乏计划性,反映出对体育教育随意性较大。有72.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67.7%的体育教师、36.9%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大纲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已做了重新修订,加大了大纲规定的弹性。说明有不少学校对教学大纲作了相应的改变,反映出重视教学大纲的弹性化指导作用,有利于体育教育个性化;但也有不少学校没有进行教学大纲的修定工作或校本课程建设,没有进行积极地适应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有80.6%的体育教学管理者、83.9%的体育教师、20.5%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内容有学校特色,并重视体育健身与保健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表明多数学校在积极地进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但也有少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还不够。有75.0%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1.6%的体育教师、14.9%的学生认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转化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形式。说明有相当多学校课堂教学在不断改变技能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在不断深入。有75.0%的体育教学管理者、72.6%的体育教师、43.3%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组织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课内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这说明当前高校比较重视教学组织的改革,但也反映出有一些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改革不够。有50.0%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0.0%的体育教师、31.0%的学生认同体育教学评价重视个性化教学与创新,重视课内师生间、学生间等多边互动因素和效果。说明教学评价的改革引起管理者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力度仍不够,多数学校仍处在原有的主观评价状态。有72.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9.7%的体育教师、26.9%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说明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有差异。我们现场了解到有部分学校比较重视课外体育教育,但多数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的自愿活动为主,没有经常有组织地开展。有83.3%的体育教学管理者、72.6%的体育教师、28.0%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组织有特色,并且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说明俱乐部制的课外组织正在高校兴起,但目前真正实施俱乐部组织的学校还不多,也有待研究。可见,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的显性课程改革正在推进,有部分学校也有尝试,但实施个性化改革的力度还不大,实践现状使学生还不太满意;另外,还有不少高校仍处在原有的体育教育方式方法上,没有进行积极改革,这反映出实践上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和学生个性的期望。究其原因,有部分高校说得多、宣传多,做得少、实践不够;也有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对传统体育教学根深蒂固,对个性化教学改革不理解,认识不够;以及体育教学现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等;因此,急需加强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需要[10]。

3体育隐性课程个性化发展现状

体育教育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等)和感染性机制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方面内容[9];体育设施及其安排、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学生和教师的人格特点等都是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潜隐性、无意识性,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调查结果表明,有65.9%的体育教学管理者、62.9%的教师、51.1%的学生认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心态良好,教学热情细致。说明还有不少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热情不够认同,管理者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投入也感到有些不足。有52.8%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3.2%的教师、25.7%的学生认同在体育教学中师生融洽、积极配合、师生活动兴趣高。说明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课堂气氛还要强化。有86.1%的体育教学管理者、54.8%的体育教师、32.8%的学生认同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强、体育氛围好。反映出管理者与师生的认同率有显著差异,说明管理者偏好表面工作,而师生尤其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感染性认为还不够好。有47.2%的体育教学管理者、33.9%的体育教师、28.3%的学生认同校园体育文化气氛好、感染性强。说明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不够。有41.7%的体育教学管理者、22.6%的体育教师、13.1%的学生认同校内卫生、环保绿化、体育雕塑和设施好。反映出体育教学管理者和师生对校园卫生、绿化、设施等环境的建设还不够满意。可见,当前江西省高校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还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心态还不太积极和稳定,课外体育氛围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还不够好,影响着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加强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特色建设,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体育教育个性化,提高体育教育效果[10]。

江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改革,以及体育教育条件等方面都有不少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有: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差异较大,显得有些混乱;对“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认识表浅;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涵义,以及体育课程个性化改革的目标和意义等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各高校不太明确体育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体育显性课程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体育教育内容的竞技化、教学方法的技能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单一化,与素质教育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体育显性课程个性化、特色化建设不明显;体育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体育环境和感染机制的积极氛围不大,校园体育文化特色不明显,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等。因此,加强江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是建设江西高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方面,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从高校体育课程个性化建设和体育教学方式个性化入手,将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化建设,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充分发展的重要手段[11],推进体育教育个性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8-32.

[2] 王涛. 个性化教学问题的探讨[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8-12.

[3] 钟启泉,邓志伟. 个性化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38.

[4] 唐宏贵,黄靖,孙计金.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发展趋向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3,37(4):43-45.

[5] 熊斗寅. 体育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 中国学校体育,1987(2):8-10.

[6] 毛振明.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131-146.

[7] 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司.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002.

[8] 夏惠贤. 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5-24.

[9] 周登嵩.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5-126.

[10] 史爱荣,孙宏碧. 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2-38.

[11] 赖天德. 试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J].中国学校体育,1993(1):23-25.

[编辑:周威]

作者:杜国如

第4篇: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体育是民生,体育是文化,体育是时尚,体育是娱乐,体育是消费的现代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是民生,体育是文化,体育是时尚,体育是娱乐,体育是消费的现代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不断浓厚和强烈,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市统计局测算,XX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亿元,创造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高于GDP增幅个百分点。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一、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体育及相关产业内部发展各异

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为核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体育销售业、体育建筑业。从四个主要体育产业增加值测算来看,呈现如下特点(见表1):

1.体育服务业占比偏低。XX年,全市体育服务业总产出亿元,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体育业(包括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发展快于整个体育服务业。XX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与上年比重相同,与体育制造、体育销售业比,占比相对偏低。

2.体育制造业占比最高。XX年,全市体育制造业总产出亿元,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XX年,体育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3.体育销售业增长最快。XX年,全市体育销售业总产出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是服务、制造、销售和建筑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主要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加注重体育锻炼,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购买增多。XX年体育销售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4.体育建筑业增长缓慢。XX年,全市体育建筑业总产出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是服务、制造、销售和建筑中增长最慢的体育产业,也是唯一个位数增长的体育产业;占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与上年比重相同,占比不到百分之一。

(二)体育产业发展逐步繁荣

1.体育场馆建设兴起高潮。XX年9月开始动工兴建的市体育中心,被列为市重点工程,预计XX年底完工,总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580平方米,总投资亿元。主要建设“一场两馆”(一个30000座位的主体育场,一个6000座位的体育馆、一个1600座位的游泳馆)及400米的室外田径训练场与室外球场(篮球场、球场、排球场)等。市体育中心工程是目前金华市区投资规模最大、占地面积最广的城市公共建设项目,能提升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将成为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新标志,金华市民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和休闲的好去处。许多体育场馆后续重点建设项目也开展了前期规划工作,目前,市区的市球中心,已列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各县(市、区)体育设施建设也有序展开,卓有成效。永康市球中心、浦江体育活动中心、东阳、武义、磐安体育馆已列入政府投资重点项目。

2.积极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以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为抓手,相继举办了一批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了金华城市群的知名度。一是举办了金华市第八届运动会。全市共有8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43个项目的比赛。二是形成了品牌赛事培育模式。在市“两会”期间举办了第五届八婺杯篮球赛,共有男、女15支运动队、23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第五届“武义温泉杯”全国桥牌混双公开赛,全国各地共160对选手参赛。举办了全省少年儿童艺术体操锦标赛,全省各地150多名运动员参赛。各有关县(市、区)和单项体育协会也都举办了富有特色和影响的赛事。赛事的产业链不断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近年来,金华市体彩中心,积极做好公益体彩、乐善人生的有效宣传工作,引导彩民树立正确的购彩观。加强体彩的销售和管理力度,XX年体育彩票销量稳步增长。全年全市体彩销量达亿元,首次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列全省第四位。提取体育彩票公益金约5500万元。

4.大力加快运动休闲业的发展。举办了首届浙江自行车系列公开赛“赛神杯”金华分站赛以及金华首届山地自行车赛等。武义建成浙江省第一条田园休闲绿道,并举行金华“欢乐健康游”暨休闲绿道开游仪式。与市旅游局联合主办浙中首届旅游休闲商品展,全市50多家运动休闲企业、旅游景区等企业参加展会。

(三)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扎实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建设。按照体育惠民、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金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XX年)》。二是体育强县创建、小康体育村建设取得实效。市体育局成立创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开展创建工作。永康、武义两县(市、区)积极开展体育强县(市)创建工作;共创建省级体育强乡(镇)10个、先进社区13个;共创建村级体育俱乐部30个、社区体育俱乐部10个、老年体育俱乐部8个、星级职工体育俱乐部3个;新建省级小康体育村690个。争取到省体育局扶持补助经费1000多万元,投入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2.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市、县(市、区)、各单项体育协会积极开展相应的群众体育活动。8月8日,以“喜迎省二体、健身动起来”为主题,市、县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日”活动,营造了热烈的全民健身氛围。与总工会联合举办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举办了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8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人数近3000人;市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了桥牌联赛、体育舞蹈锦标赛、棋类名人赛、段位赛等赛事。婺城区、金东区举办了中小学生运动会;兰溪举办了首届浙江龙舟邀请赛;东阳举行了第六届市运会;义乌举办了CBA、WCBA等大型体育赛事;武义举办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磐安举办了全国象棋锦标赛。

3.逐步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以市体育总会为龙头、以市单项体育协会为主线、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组织建设。新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运动休闲协会自行车分会等组织。

二、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及相关产业规模较小,体育服务业比重偏低。近几年,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由于体育制造业企业行业分散,规模偏小,产业化水平较低,体育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占全市经济份额仍然较低,对经济的贡献及影响也较小。XX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不到百分之一。体育制造业企业行业分散,据统计,XX年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企业540家,其中球类、健身器材、体育防护用品制造企业只有31家,创造增加值亿元,占体育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其他509家均为体育服装及鞋帽制造业,户均增加值仅146万元。体育服务业比重偏低,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不匹配,XX年全市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与体育销售业合计只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而XX年全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远高于体育服务业。

2.体育及相关产业投入不足。随着我市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的加强,各级财政对体育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体育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体育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对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投入总量仍显不足。XX年,全市财政对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亿元,比XX年增长%,增速低于地方财政支出个百分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比XX年下降个百分点。其中:XX年财政对体育的支出1881万元,剔除体育场馆支出158万元后为1723万元,比XX年下降% (XX年财政对体育的支出8335万元,剔除体育场馆支出6129万元后为2206万元),因此排除体育场馆支出项目外,其他体育支出实际比上年缩减。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几点建议

1.切实提高发展体育产业的认识。体育是一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体育不仅要为国争光,还要为民造福,为国增利。然而,的体育产业产值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奥运会后,国家、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要充分认识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各项发展扶持政策发展体育产业,使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委提出的加大电子信息业、特色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业、文化创意业等四大产业的发展中有所作为。建议适时出台加快发展金华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以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金华浙中城市群建设。

2.不断做大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拓展体育产业营销方式,不断做大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提高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从五个方面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大发展:一是以举办品牌赛事为抓手,推动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二是积极打造户外休闲体育品牌,加快运动休闲业的发展。三是多渠道多种营销方式扩大体育彩票销量,保障体育事业的投入。四是编制适合本地的体育产业投资目录,对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加强政府引导,充分调动社会投资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投资体育产业。五是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要加快推进各类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体育建筑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使其与体育服务、制造、销售协调发展。

3.以市体育中心为平台,不断提升金华体育发展实力。

发挥我市体育硬件设施基础较好的优势,整合体育产业人力、信息技术、资本投入渠道等多种,加快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共同和谐发展。市体育中心将以浙中地区“五个中心、一个区域”为发展目标,即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竞赛中心、会展中心、市民文化娱乐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成为精品城市的靓丽窗口、宜居城市的市民客厅。市体育中心要成为体育产业的龙头,引领金华体育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二) 为了加快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5月9—10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毕普民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医卫体委员会和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法制办等部门对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用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有关地区和单位的意见建议,有重点地了解了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山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体育赛事表演市场效益显著

近年来,黄山市体育工作紧紧围绕旅游经济中心,坚持以体旅结合为活力,持续举办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户外运动基地和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了以赛事聚集人气、宣传黄山、展示形象的多重效益。成功举办了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黄山国际登山大会、黄山国际健走节、黄山论剑、黄山国际铁人三项赛、“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公开赛、亚洲青年摔跤锦标赛等20余项国际性体育赛事及武术职业联赛、全国龙舟邀请赛、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世界杯选拔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全国青年击剑锦标赛、羽毛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全国皮划艇冠军赛、全国游泳锦标赛等近30项国内体育赛事。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省市的参赛选手、亲友团及客商等10万人次来我市参加体育赛事活动,提升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了黄山体育旅游新业态。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市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共创造了活动推广、宣传报道、旅游消费等综合效益6亿余元。XX年,我市因成功举办WMA武术职业联赛,荣获“新锐城市名片”殊荣,成为我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XX年,在央视举办的体育营销论坛中,我市获得“全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殊荣。黄山国际山地车节连续在第

四、第五届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荣获“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奖”。XX年,因成功举办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国际武术联合会向我市颁发了“贡献奖”。

(二)户外运动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1、黟县户外运动基地初具规模。该基地集“文体科普中心、国际山地车体验赛道、户外营地及山地车常规赛道建设、中自协山地车比赛及训练基地建设”为一体。目前,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087平方米,设有XX个固定座位(可临时加600个座位)的文体科普中心已进行内部装饰装潢,今年国庆期间将正式对外开放。屏山999米国际山地车体验赛道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宏村22公里山地车业余赛道、西递5公里山地车专业赛道、打鼓岭10公里山地车体验赛道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0亩的黟县国家级登山步道管理总部已建成,宏村秀里、奇墅湖、龙池湾、美溪打鼓岭、柯村苏维埃等5个徒步露营地建设完毕并开始接待国内外驴友,古溪总部、西递鸳鸯谷、宏村屏山、碧阳淋沥山等4个徒步露营地正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省内首条国家级健身步道项目也已完成勘察设计。

2、东黄山户外运动拓展基地设施完善。基地将知青文化、海派文化、徽文化有机融合,是国内首批园林式拓展训练基地。设有高空、低空、攀岩等拓展设施,可开展几十个拓展项目和古道徒步、峡谷漂流、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真人CS野战等户外运动项目。并建设了2300平方米的比赛场馆,开发了乒乓球训练馆、球场等项目。多年来通过举办户外拓展训练营、CS实战体验及国内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和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打造综合性体育休闲基地。

3、高尔夫休闲运动基地形象一流。黄山雨润高尔夫球场位于黄山市区西8公里处,现拥有彩虹谷及翡翠谷两个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均可承办国际巡回赛。雨润高尔夫在广泛开发市场的同时,注重精心打造高尔夫运动教学基地和举办高尔夫赛事。XX年12月18日,经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于批复同意,成立了黄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中心。近两年来,培训的学员在全国青少年高尔夫赛场上取得了不俗成绩,先后有6名队员入选高尔夫国家队和国青队。并先后承办了全国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中韩青少年高尔夫邀请赛、安徽省名人高尔夫球巡回赛等赛事活动。卧虎高尔夫球场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畔,是18洞标准球场,总用地2467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球场主体、球童宿舍、维修车间、高尔夫学院、道路桥梁、外湖驳岸、防洪设施等。

4、新安江、太平湖水上运动基地规划建设。新安江水上运动基地将建设码头、栈道、计时塔、分段计时塔等设施,重点发展水上和环新安江运动休闲项目,开发划船、赛艇、水球、摩托艇、龙舟等水上运动和竞赛表演项目。太平湖水上运动基地将建设环湖健身绿道、露营基地等,加紧建设成为集水上运动训练、竞赛、高尔夫、健走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基地。

5、城市健身绿道建设基础优越。目前,城市健身绿道项目正在策划设计中,主要围绕中心城区新安江两岸风光优美的绿色景观带,先期规划设计东起花山大桥、西至文峰大桥路段,设计长度约30公里,路面宽度为1—米,建设内容包括硬环境(慢行道、健身器械、运动场地设施、生态环境)和软环境(服务管理系统、体育文化活动组织),提高绿地对市民的服务功能。

(三)体育场馆设施逐步完善

1、中心城区场馆全面开放运营。市体育馆于XX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并于XX年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该馆建筑面积11700平方米,拥有座位3000余个,主比赛场地长44米,宽32米,可承接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比赛项目和大型演出、会展,馆外建有球场、门球场、篮球场及健身路径。市游泳馆于XX年7月投入试运营,室内建筑面积10748平方米,拥有观众席位1000座,配有大型全彩显示屏和一流的音响设备,建有国际标准的8道50M×21M的比赛池、4道25M×11M的训练池以及4道水深为的儿童池,采用目前最先进逆流式水循环处理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地板采暖系统、中央监控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市全民健身馆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于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设有台球、旱冰、武术、散打、跆拳道、兵乓球、羽毛球等健身项目。据统计,XX年,市体育馆、市游泳馆和市全民健身馆共接待健身人群22万人次,营业额达280万元。

2、江心洲体育文化公园升级改造。项目位于新安江市区段中游,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是市民休闲健身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建设内容包括1个标准足球场、4个室外篮球场、4个门球场等各类标准球场及环岛健身步道、亲水休闲步道和大型江景喷泉。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城区重要的休闲运动场所和生态绿色屏障。该工程是XX年中心城区重点工程项目,于去年6月启动,目前,匝道桥及环形道路、广场改造工程内环部分、南侧健身广场基础已基本完工。下一步,还将进行茶楼、酒吧、喷泉、门球场、篮球场等施工,整个工程计划9月份竣工。

3、区县体育场馆建设进展加快。目前,休宁县建有体育中心,其中体育馆建筑面积3848平方米,观众座席1281个,并建有400米标准塑胶环形跑道,场地中心有天然草坪的足球场。祁门县体育馆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内设固定座位1400个,以及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贵宾室和健身房等配套设施。黟县文体科普中心已进行内部装饰装潢。歙县等区县的体育设施建设已规划立项。

二、黄山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一)市场前景广阔

体育产业是生活方式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随着人均GDP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相关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体育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目前涉及体育文化的服务业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欧美,50%以上休闲旅游都是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从属业态也越来越丰富,涵盖了体育影视、体育表演、户外运动、体育养生等。据预测,XX年前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将引领下一波经济大潮。毋庸置疑,体育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政策机遇良好

XX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解决了多年来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XX年底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规划(XXXX)》也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XX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并设立了1000万元发展引导资金,明确提出“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太平湖等山水生态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为依托,建设皖南体育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休闲、体育赛事、健身养生等产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定》和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中,均将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列为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这些都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三)优势明显

体育运动需要优美的生态和环境,作为最佳休闲城市和人居环境奖城市,黄山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高品质旅游富集,是全国最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重要文化旅游区域之一。同时,黄山还拥有独特的战略发展平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黄山发展体育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基础条件扎实

黄山拥有4D级国际机场,国家干线铁路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拥有星级以上宾馆80家,还有数以千计的乡村旅馆,床位多达10万张。市内各类体育设施完善,经过多次改造升级的市体育馆,拥有标准化的比赛场地及观众座位3000余个;市游泳馆是全省一流的融全民健身、文化娱乐、休闲旅游、训练办赛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上运动场馆,被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国家游泳队黄山市训练基地”;市全民健身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江心洲体育文化公园即将建成使用。

三、加快发展黄山市体育产业的路径思考

(一)突出发展品牌赛事产业

充分利用黄山对外影响,打响体育赛事品牌。坚持“品牌引领,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延长体育产业链,扩大体育消费。争取每年举办5—10次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打响黄山国际山地车节、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赛事品牌;积极打造“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新安江龙舟赛等新品牌赛事;开发区县赛事活动,创立“一县一品牌”的特色赛事活动。吸引赛事管理人才、职业经理和经纪人参与赛事,提高赛事运作的专业化水平。依法开发赛事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鼓励企业以冠名、特许、专营等合作方式赞助体育赛事。

(二)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充分利用黄山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努力把黄山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户外健身休闲市场。依托徽州古道,“百村千幢”古村落,百佳摄影点,积极规划户外运动营地建设和线路设计,开发徒步、骑行、登山、攀岩等系列产品,丰富户外运动内容和形式。重点规划建设好黟县户外运动基地,太平湖、新安江水上运动基地,东黄山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黄山雨润高尔夫球场等户外运动和体育休闲基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运动休闲集聚地。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重点开发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为一体的体育旅游路线和产品,积极打造徽州自行车骑行绿道,民俗体育嘉年华等精品体育旅游项目。积极培育国际登山节、国际山地车节等品牌赛事观赛旅游和体育休闲主题旅游,将黄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三)优先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坚持以发展体育自身功能和价值为核心,大力培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广泛宣传,培养群众科学的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以优质的服务业促进体育消费。同时,鼓励和扶持全民健身领域的各类经营服务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健身服务业。促进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健身服务业的发展。着力培育健身服务业品牌形象,引导健身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

(四)继续发展体育本体产业

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管理新模式,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提升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经营能力,扩大体育场馆平台的开发利用,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鼓励和支持体育场馆培育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和体育旅游,形成集健身、训练、竞赛、休闲、培训为一体的体育中心,逐步实现从服务营销到品牌营销的转变。进一步扩大体育彩票销量,实现体彩销售五年翻一番。

(五)积极发展体育社团组织

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各类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组织络向基层延伸,向各领域扩展,积极探索体育社团组织分类管理的新模式,使体育社团组织逐步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织者、赛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体育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体育交流的重要实施者,充分发挥好体育社团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推动黄山体育更好更快发展。

四、加快发展黄山市体育产业的有关建议

(一)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必须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全民健身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体育重大项目建设规划等其他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

(二)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建议市及区县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市级引导资金每年不少于300万元。采取项目补贴和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扶持方向的体育产业项目给予扶持,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体育品牌产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体育企业。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精品项目、公益性质体育设施等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合法经营的管理机制,建立体育、旅游、宣传、财税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建立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和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

(五)加快培育专业人才

建立体育产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和体育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体育产业人才。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体育经纪人制度,促进体育中介发展。尽快建立一支有技能、懂经营的体育产业人才队伍。

第5篇: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的收集 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 预测,为投资或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准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欢迎阅读。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XX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 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很快,每年我市体育局系统和社会组织都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辅导活动。适应不同年龄和对象的武术班、游泳班、健身、健美班、体育舞蹈班、跆拳道馆等应运而生。如伊莲健身中心等都是做活体育培训市场成功的典范。这些活动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较好,未来几年内,体育培训市场必将由起步走向壮大而成为较成熟的市场。

5、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目前,我市有球类、棋类、游泳、武术等各类协会17家,长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我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有些商家介入,活动冠名、冠杯,赛事广告招租,运动队冠名,以单位或产品冠名“xxx杯”作推广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在逐步增多。但其商业化运作程度还属于起步的阶段,有待加大开发力度。

体育休闲旅游业

1、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由中港合资的大型企业——湖北梁子湖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它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湖北省内库容最大的淡水湖——梁子湖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在湖心大型半岛的端部。梁子湖风景区常年湖面约42万亩,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是著名的国家AA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著名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的母亲湖。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总占地面积为2300亩,其中约1700多亩为高尔夫球场用地,约500多亩为旅游地产用地,其中多层连排别墅占地约140亩,别墅区占地约290亩等,配套设施及房地产开发将分期分批进行。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拟建设成以华中首席的27洞原生态半岛型高尔夫球场为主体,集高端会所、游艇俱乐部、主题休闲旅游区、餐饮娱乐、观光购物、大型会议中心、国际高尚别墅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梁子湖高尔夫”将建一座9洞灯光球场,创造湖北省夜间打球的经典。灯光球场建成后,球道总长达1万多码,标准杆108杆。

2、红莲湖体育休闲健身产业。

红莲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由美国著名设计师Scott Miller精心设计,球场共9洞标准杆36杆,占地1700亩,规划27洞,其中9洞改建为单栋占地2亩的私家豪华别墅,已经售出100套。5000平方米的会所、五星级球会酒店也已进投入运行。球场状况总面积 2200亩,球道长度7046 码 ,球洞数 27洞。主要经营18洞高尔夫球,乡村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康乐设施及垂钓、滑艇等多个健身俱乐部。红莲湖高尔夫球会将是湖北最有潜力,环境最好、服务最优、设施最为齐全的集打球、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高尔夫球会所。

在武汉城市圈中,目前只有鄂州和武汉两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州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5 万,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武昌鱼故乡、古铜镜之乡,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梁子湖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依托梁子湖区域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提高鄂州乃至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

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旅游活市”战略,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制定了《关于培植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XX年5月,市委常委会议确定环梁子湖红莲湖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过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

科学发展规划体育旅游产业。

1、规划区域:鄂州市关于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构想中提出的范围为:北起省奥体中心所在地高新二路、武黄高速公路以及长港示范区北边缘,南至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以及鄂州梁子湖旅游区南部,西起江夏梁子湖风景区界,东至长港示范区东边缘以及沼山森林公园等范围,区域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我市面积690平方公里,包括红莲湖新城和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区内的9个乡镇。

2、规划要点: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规划以武汉城市圈武鄂一体化规划为统领,以武鄂对接规划、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全域鄂州理念的“1311”城乡空间体系的城乡总体规划以及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为背景和依据,坚持区域功能、生态环境和开发保护协调并重的原则。

3、功能定位。红莲湖旅游新城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以红莲湖自然风光为基础,突出运动健身、商务会所、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科技研发5大功能;梧桐湖新区作为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大梁子湖的桥头堡,是对接武汉东南方向主要运动休闲功能板块,其功能定位与红莲湖旅游新城保持协调一致,并形成两湖两城对接的态势;梁子湖一湖三地规划正在编制中。功能定位是武汉城市圈运动休闲商务度假中心,形象定位是国家5A“运动休闲旅游特色景区”,产品定位是运动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主题文化旅游。确定五位一体: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大梁子湖生态保护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度假区、大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五位一体,在此基础上,使大梁子湖区域朝着以下目标发展: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区;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的5A级景区;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大都市区及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全国湖泊文化展示区、

4、建设目标:一是打造成武汉大都市区以及武汉城市圈主要的生态保育区;二是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性5A级景区。

5、建设原则:一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二是生态保护,适度开发;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四是有序开发,分步实施。

6、主要作法:高举梁子湖生态旗帜,整合内部力量,以旅游为主线,变生态为品牌,变资源为产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示范区产业承载能力;谋划项目,做好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实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休闲旅游业消费未形成共识。

鄂州体育旅游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限制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以大部分景区还是在传统观念下运作旅游,对体育旅游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对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所占经济地位的认识不够、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划,致使体育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突出、项目特性不突出、活力不具吸引力、缺乏品牌效应。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一般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能、技巧、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们真正或经常性参与。

2、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体育旅游产业是投资大、收益高,具有风险性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高投资以及体育产品消费的不确定性,不是立竿见影的投资产业,一般经营者不敢投入。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市体育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下岗工人、个体经营人员,以求生存为目的,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体育消费观念的变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体育项目的分布与设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建设体育馆。受其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与制度的优化程度,体育项目、场地的设置等方面都制约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逐步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城乡经济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活动的“两级分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十分不利的。

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发展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按照“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现状,着眼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未来,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争取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体育设施普及化。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一是建议省体育、旅游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逐步使体育政策法规覆盖体育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二是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三是要明确体育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体育旅游产业准入的门槛。四是公益性的体育设施政府是投资主体,政府应当主动履行职责,对一些投入较大、社会效益好的体育基建项目应列为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五是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城市居住小区在建设时,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城建部门要严格把关,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指标,同步建设。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化。我省还没有制定高尔夫球场管理办法,不利于行业服务管理。按照“繁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制定和完善各单项体育项目从业标准和经营管理规定,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保证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夯实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人才专业化。建议省体育局、省旅游不定期组织全省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培训活动,指导各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充实体育旅游产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发展能力,创造一流业绩,使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5、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推动体育健身大众化。去年组织了鄂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从测试的结果看,国民体质综合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要宣传引导全民的健康意识。全市体育消费氛围的形成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造势和带动,新闻媒体可在统一谋划的基础上做好系列主题宣传、公益广告等,大力普及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以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体育产品需求的增加。

6、充分发挥体育团体协会的社会力量,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社会化。逐步将一些不适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行协会实体化和项目管理俱乐部制,使之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围绕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对接融合的力度。

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鄂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武汉城市体育圈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一是信息对接。主动与省直和武汉市城市圈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互通信息,寻求机遇。争取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联谊会机制。建立与武汉市有关部门进行定期互访、磋商、信息沟通机制。如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比赛和配套产业发展出联动机制、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机制等。二是项目对接。积极争取省直和武汉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8个城市资兴办或合作开发体育项目。三是活动对接。发挥鄂州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体育的中心辐射,使武汉周边市成为中南地区重大体育赛事的分赛地和会展分办地。利用省直和武汉市的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成功举办 “六城会”等全国性文化体育活动总结经验,争取一部分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体育活动到鄂州或周边城市举办。加快鄂州体育中心、梁子湖水上运动中心、红莲湖高尔夫多功能会所,促进鄂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兄弟城市在体育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围绕绿色、高端、集约的发展思路,创建全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的淡水湖,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水体清澈,水质纯净,自然资源丰富。红莲湖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梁子湖和红莲湖都建有高尔夫球会球场,同时红莲湖建还起了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我们应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整合“两湖”运动休闲资源,发展运动休闲健身产业,打造华中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基地。一是认真修改完善《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充分凸现梁子湖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沿革,充分凸现梁子湖在湖北的特殊性。规划定位要突出长期性、功能性和产业特征;规划重点要坚持保护第

一、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护性规划、发展规划、交通规划、项目规划、体制规划进行科学编制;规划愿景要用国际视野,把主题公园、风情小镇、湿地体验、运动休闲、创意产业等旅游概念进行具体化,真正把大梁子湖区域建设成为国际滨湖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积极做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国家或省命名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为体育休闲产业基地。三是完善提升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的功能。将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建设成为能够承接全国、国际性水上训练比赛的城市,与武汉市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第6篇:鄂州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鄂州市文化体育局 (2011年6月14日)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鄂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2010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 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 1 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很快,每年我市体育局系统和社会组织都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辅导活动。适应不同年龄和对象的武术班、游泳班、健身、健美班、体育舞蹈班、跆拳道馆等应运而生。如伊莲健身中心等都是做活体育培训市场成功的典范。这些活动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较好,未来几年内,体育培训市场必将由起步走向壮大而成为较成熟的市场。

5、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目前,我市有球类、棋类、游泳、武术等各类协会17家,长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我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有些商家介入,活动冠名、冠杯,赛事广告招租,运动队冠名,以单位或产品冠名“xxx杯”作推广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在逐步增多。但其商业化运作程度还属于起步的阶段,有待加大开发力度。

(二)体育休闲旅游业

1、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由中港合资的大型企业——湖北梁子湖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它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湖北省内库容最大的淡水湖——梁子湖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在湖心大型半岛的端部。梁子湖风景区常年湖面约42万亩,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是著名的国家AA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著名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的母亲湖。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总占地面积为2300亩,其中约1700多亩为高尔夫球场用地,约500多亩为旅游地产用地,其中多层连排别墅占地约140亩,别墅区占地约290亩等,配套设施及房地产开发将分期分批进行。

梁子湖高尔夫度假中心拟建设成以华中首席的27洞(含9洞灯光)原生态半岛型高尔夫球场为主体,集高端会所、游艇俱乐部、主题休闲旅游区、餐饮娱乐、观光购物、大型会议中心、国际高尚别墅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梁子湖高尔夫”将建一座9洞灯光球场,创造湖北省夜间打球的经典。灯光球场建成后,球道总长达1万多码,标准杆108杆。

2、红莲湖体育休闲健身产业。

红莲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由美国著名设计师Scott Miller精心设计,球场共9洞标准杆36杆,占地1700亩,规划27洞,其中9洞改建为单栋占地2亩的私家豪华别墅,已经售出100套。5000平方米的会所、五星级球会酒店也已进投入运行。球场状况总面积 2200亩,球道长度7046 码 ,球洞数 27洞。主要经营18洞高尔夫球,乡村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康乐设施及垂钓、 3 滑艇等多个健身俱乐部。红莲湖高尔夫球会将是湖北最有潜力,环境最好、服务最优、设施最为齐全的集打球、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高尔夫球会所。

二、鄂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作法

在武汉城市圈中,目前只有鄂州和武汉两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州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5 万,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武昌鱼故乡、古铜镜之乡,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梁子湖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依托梁子湖区域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提高鄂州乃至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

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旅游活市”战略,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制定了《关于培植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2009年5月,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环梁子湖红莲湖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过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2010年元月,省人大11届3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梁子湖地区作为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探索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正是将大梁子湖的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

(二)科学发展规划体育旅游产业。

1、规划区域:鄂州市关于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发 4 展构想中提出的范围为:北起省奥体中心所在地高新二路、武黄高速公路以及长港示范区北边缘,南至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以及鄂州梁子湖旅游区南部,西起江夏梁子湖风景区界,东至长港示范区东边缘以及沼山森林公园等范围,区域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我市面积690平方公里,包括红莲湖(梧桐湖)新城和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区内的9个乡镇。

2、规划要点: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规划以武汉城市圈武鄂一体化规划为统领,以武鄂对接规划、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全域鄂州理念的“1311”城乡空间体系的城乡总体规划以及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为背景和依据,坚持区域功能、生态环境和开发保护协调并重的原则。

3、功能定位。红莲湖旅游新城规划面积49.6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以红莲湖自然风光为基础,突出运动健身、商务会所、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科技研发5大功能;梧桐湖新区作为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大梁子湖的桥头堡,是对接武汉东南方向主要运动休闲功能板块,其功能定位与红莲湖旅游新城保持协调一致,并形成两湖两城对接的态势;梁子湖一湖三地规划正在编制中。功能定位是武汉城市圈运动休闲商务度假中心,形象定位是国家5A“运动休闲旅游特色景区”,产品定位是运动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主题文化旅游。确定五位一体:大梁子湖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大梁子湖生态保护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度假区、大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五位一体,在此基础上,使大梁子湖区域朝着以下目标发展: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区;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的5A级景区;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大都市区及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全国湖泊文化展示区、

4、建设目标:一是打造成武汉大都市区以及武汉城市圈主要的生态保育区;二是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内具备新型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性5A级景区。

5、建设原则:一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二是生态保护,适度开发;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四是有序开发,分步实施。

6、主要作法:高举梁子湖生态旗臶,整合内部力量,以旅游为主线,变生态为品牌,变资源为产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示范区产业承载能力;谋划项目,做好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实力。

三、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休闲旅游业消费未形成共识。

鄂州体育旅游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限制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以大部分景区还是在传统观念下运作旅游,对体育旅游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对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所占经济地位的认识不够、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划,致使体育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突出、项目特性不突出、活力不具吸引力、缺乏品牌效应。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一般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能、技巧、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们真正或经常性参与。

2、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体育旅游产业是投资大、收益高,具有风险性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高投资以及体育产品消费的不确定性,不是立竿见影的投资产业,一般经营者不敢投入。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市体育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下岗工人、个体经营人员,以求生存为目的,缺 6 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体育消费观念的变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体育项目的分布与设臵。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建设体育馆。受其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与制度的优化程度,体育项目、场地的设臵等方面都制约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逐步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城乡经济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活动的“两级分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十分不利的。

四、推进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发展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按照“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市体育旅游产业现状,着眼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未来,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争取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体育设施普及化。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 7 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一是建议省体育、旅游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逐步使体育政策法规覆盖体育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二是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三是要明确体育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体育旅游产业准入的门槛。四是公益性的体育设施政府是投资主体,政府应当主动履行职责,对一些投入较大、社会效益好的体育基建项目应列为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五是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城市居住小区在建设时,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城建部门要严格把关,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指标,同步建设。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化。我省还没有制定高尔夫球场管理办法,不利于行业服务管理。按照“繁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制定和完善各单项体育项目从业标准和经营管理规定,完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保证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夯实体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人才专业化。建议省体育局、省旅游不定期组织全省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培训活动,指导各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充实体育旅游产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发展能力,创造一流业绩,使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5、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推动体育健身大众化。去年组织了鄂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从测试的结果看,国民体质综合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要宣传引导全民的健康意 8 识。全市体育消费氛围的形成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造势和带动,新闻媒体可在统一谋划的基础上做好系列主题宣传、公益广告等,大力普及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以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体育产品需求的增加。

6、充分发挥体育团体协会的社会力量,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社会化。逐步将一些不适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推行协会实体化和项目管理俱乐部制,使之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二)围绕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对接融合的力度。

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鄂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武汉城市体育圈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一是信息对接。主动与省直和武汉市城市圈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互通信息,寻求机遇。争取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联谊会机制。建立与武汉市有关部门进行定期互访、磋商、信息沟通机制。如建立武汉城市圈体育比赛和配套产业发展出联动机制、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机制等。二是项目对接。积极争取省直和武汉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8个城市资兴办或合作开发体育项目。三是活动对接。发挥鄂州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体育的中心辐射,使武汉周边市成为中南地区重大体育赛事的分赛地和会展分办地。利用省直和武汉市的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成功举办 “六城会”等全国性文化体育活动总结经验,争取一部分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体育活动到鄂州或周边城市举办。加快鄂州体育中心、梁子湖水上运动中心、红 9 莲湖高尔夫多功能会所,促进鄂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兄弟城市在体育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绿色、高端、集约的发展思路,创建全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的淡水湖,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水体清澈,水质纯净,自然资源丰富。红莲湖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梁子湖和红莲湖都建有高尔夫球会球场,同时红莲湖建还起了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我们应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整合“两湖”运动休闲资源,发展运动休闲健身产业,打造华中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基地。一是认真修改完善《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充分凸现梁子湖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沿革,充分凸现梁子湖在湖北的特殊性。规划定位要突出长期性、功能性和产业特征;规划重点要坚持保护第

一、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护性规划、发展规划、交通规划、项目规划、体制规划进行科学编制;规划愿景要用国际视野,把主题公园、风情小镇、湿地体验、运动休闲、创意产业等旅游概念进行具体化,真正把大梁子湖区域建设成为国际滨湖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积极做好体育休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国家或省命名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为体育休闲产业基地。三是完善提升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的功能。将红莲湖国际水上运动竞赛训练基地建设成为能够承接全国、国际性水上训练比赛的城市,与武汉市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第7篇: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调研报告

二级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营销策划A1203 学 号:0306120340、0306120

322、0306120320、0306120346 姓 名:万海霖、黄菲菲、魏萌、牛津

指导老师:刘炼

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体育无所不在,我们出生至今,即使你不是很爱运动,也会感受到运动带来的魅力,小时学走路、学校开运动会、组织春游......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体育历史,了解和认识体育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感受运动的魅力!

关键词:发展、健康、体育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开始成立,在这60年里,中国开始蓬勃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体育,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从1952年开始,在赫尔辛基第15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奥运会场上,再到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位居榜首.....60年来,中国体育在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炫彩夺目而又充满坎坷的发展之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讲,了解中国体育历史发展过程和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情况,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体育是一个国家复兴的一个标志,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们小组选择了进行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体育发展是一个国家复兴的重要标志,而在体育发展中存在的观念及困难问题却依然层出不穷,其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广大群众对健康体育对认识、是否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中国体育今后的发展我们将如何看待、我们该付出怎样的行动让我国的体育弱势项目发展起来等方面,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设计了若干问题来体现中国人在这些方面的认知程度。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应该是全国人民,但由于局限性和自身条件限制,无法实现。所以把研究对象改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不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重庆重点专科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而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推论中国人总体对体育发展认知的一般情况。调查采用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共300人,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校男女大致比例数量有所调整。

(2)问卷发放过程。按上述要求,我们采用分年级由小组成员在校园内或宿舍进行发放的形式完成,资料收集采用自填式无记名调查方式。本次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问卷270份,有效率达90%。问卷发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两点:第

一、减少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第二,答卷要求明确,以减少答题时发生差错:。

(3)研究方法。这次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数据用Epitata软件进行处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主要采用百分率分析。

二、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概述

(一)、古代体育和现代体育

中国古代体育,从18世纪末西方现代体育就传入中国;从内容上讲,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并发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现代体育国际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在奥林匹克精神和国际竞技体育的推动下,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开始走上了现代体育发展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现代体育又催化了体育的大变革,使中国变体育弱国为体育大国、强国,加速了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

(二)体育发展的意义

体育对人的健康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从我们生下来开始,我们就没忘运动,学走路也是我们小时候运动的开始,体育对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益处,体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的根本特征。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

(三)体育发展的构成因素及指标体系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内在结构的诸种因素,另外,它还受着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不是体育活动本身的结构要素,所以我们称之为体育的非结构要素,也就是体育发展的外部条件。体育的内在结构是其本质结构,它构成了体育活动的内核。而游离于体育本质结构之外的非结构要素则构成了体育的外核,内核与外核相互作用,推动着体育活动的发展。

一、体育非结构要素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影响体育发展的外在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主观因素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目的、态度、动机、兴趣等,属于心理活动范畴。它是抽象的,而且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也是易变的。而客观因素则是指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条件,它对体育发展起着较为稳定的影响,而且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一)影响体育发展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以意识形态和心理活动为存在的形式,其中以体育的目的最具代表性,这些意识形态和心理活动最终以目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宏观上讲,体育目的集中了人们对体育本质以及对体育价值的认识。

(四)我校大学生对体育发展的观念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70%的人对体育发展的概念知识很淡薄,绝大部的女生几乎很少了解体育,都把过多的注意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形象打扮;而部分男生对体育发展稍微有所了解,而了解的方面也是自己比较擅长的体育项目上,对于其他项目(比如网球、台球)的知识淡薄,而几乎50%的人每周运动的次数还没有一次,对身心健康有很不好的影响。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德智体都很不错的优秀学生,他们认为,体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体育发展产业将对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增加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在这个世纪体现得淋漓尽致。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除部分体育器材用品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外,其他基本都是第三产业,近些年,中国将慢慢调整国家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体育产业发展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促进作用。体育产业发展给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满足了青少年儿童体育娱乐需要,部分解决了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4.体育产业发展对社会健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安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亚健康的人群有着很特殊的意义。

5.体育产业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人们是生活方式常常有些不良因素,特别是一些很不好的生活习惯,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而体育发展可以可以从一些方面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中国体育历史发展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广大群众对健康体育的认识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70%-75%的群众,对健康体育对概念模糊,他们大多认为不生病即为健康。但从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一认识只是片面的。真正的健康是指全面整体的健康。其中在被调查的群众中,只有10%不到的女生对健康体育对概念较为清楚,其他的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而超过85%目前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下,在我看来,这与人们承受的社会压力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人们在判断自己是否不健康时,都是以自己身体不适作为判断标准,并医治自己身体上的病痛。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生理上的病症其实是因为心理上的问题诱发的。因而,相比于寻医问药,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许更为重要些。而心理问题又从何而来呢?于我看来,大多数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人身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众所周知,压力大的人经常会患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而压力就是一种社会因素,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体育的认识,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讲,了解得还是太少。

(二)是否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这个问题,在被调查的同学中,都很明白,体育发展对于社会的重要性,64%的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是先发展经济,这些第二或第三产业才能发展的更好;21%的人认为,体育发展是取决于国家的产业结构,当然受经济的影响;15%的认为,体育发展产业将对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增加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在这个世纪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中国体育今后的发展将如何看待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讲,20%的人认为,中国一贯的体育弱势给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带来了浓重的负面形象,历史上中国曾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怎么来的?就是体育弱势。 其次,从国际形象方面来讲,25%的人认为,中国占有全世界22%的人口,但是历届奥运会,亚运会得到的奖牌总数和这个数字不对称,外国友人看待中国的时候,一定会认为中国人整体体质弱,损害了我们的国际形象,体育的发展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情形。 再次,从民族情感来讲,40%的人认为,体育的发展,健康着国人的体魄,有利于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最后,从我国的国情来看,15%的人认为体育的发展,人民才能有更好的身体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四)该付出怎样的行动发展我国体育弱势项目

大多数人认

. 就如同我国的经济一样, 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是西部, 现在计划发展中部. 如果我国的体育想在世界上有所成就的话, 那么就要化整为零, 个个击破. 先选择我们有优势的,或者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项目做为突破点, 例如我们的乒乓球,跳水等等. 然后在保持这种优势的情况下, 发展我们的劣势项目,静下心来发展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便会有一些成就,例如我们的刘翔,例如我们的女网. 所以...我们目前所走的竞技体育的道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我们的奥运项目, 目前的发展我认为还是可喜的。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

体育产业发展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是一项非常有前途、充满活力的产业。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扩大就业渠道,满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体育改革的深入,中国的体育体育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刘翔在04的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短跑项目的金牌,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李娜直落两盘击败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捧得了苏珊朗格伦杯,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大满贯的中国选手..... 但我国的体育产业规模还很小,还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缺乏组织大型国际体育项目的运作经验,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希望我国的体育能够大力发展。

在我校,也有社会工作体育学院,我也采访了几位,他们主修网球,我和他们也成为了朋友,也采访了一下,他们当初为何原因进该学院该专业,对于他们以后就业,也可以大致有所了解,从中我也总结出来一下几点,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不断加入科技投入,适当调整我国体育体制,增加体育知识的学习。

二、加强体育法制化建设。

三、注重各地区体育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经营开发。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体育史话》.崔乐泉 2.《体育产业前景光明》.信息导刊 附件:

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调查问卷

你好,我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的万海霖,为了充分了解一下在校大学生对中国体育历史发展的认知,和对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的良好建议,更加了解体育对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我们特组织了此次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麻烦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与信息。谢谢!!!

1、你的性别( ) A、男 B、女

2、你大概多久运动一次( ) A、一天一次 B、三天一次 C、一周一次 D、很少

3、你参加运动的目的是( ) A、强身健体 B、兴趣爱好 C、缓解压力,放松自己 D、其他

4、你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否改变了你的性格( ) A、是 B、否

5、参加体育运动对调节你情绪程度如何( ) A、心情舒畅 B、因受比赛干扰反而影响心情 C、没有明显效果

6、参加体育运动对你哪方面帮助最大( ) A、团队合作能力 B、领导能力 C、交际能力 D、其他

7、假如你不参加体育运动是什么原因( ) A、浪费时间精力 B、无人陪伴 C、气候和场地的限制 D、其他

8、你是否认为不同性格的人适合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 ) A、是 B、否

9、你觉得如何提高大学生参加运动对积极性( ) A、积极宣传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B、组织各项运动会

10、你觉得体育运动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 A、结实新朋友,巩固老朋友的关系 B、影响不明显 C、很少注意

D、不经常参加运动,不发表看法

11、你觉得中国体育如何( ) A、很好 B、一般 C、不完善 D、很差

12、你喜欢中国体育吗( ) A、喜欢 B、不喜欢

13、你觉得中国体育体制该修改吗( ) A、不应该 B、适当修改 C、应该

最后,谢谢你们的支持,真诚希望你们学习和身体都良好发展,学习之余也不应该忘记体育对锻炼。

第8篇:小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20**年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牢固树立 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 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 发点。根据20** 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 优异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 体育课开课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区教体局关于统一执行国家、省市课程计划的 补充通知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 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 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 节。开课率为100%。

二、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 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 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 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 场地,充分利用40 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 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 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 念,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1)抓常规纪律; (2)抓安全教育; (3)抓运动密度; (4)抓锻炼实效。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 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 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 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 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 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开展,以“达 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 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 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 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 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由此,学校组建阳光体育运动领导 小组,健全领导网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学校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并提到校行政议事日 程。经常深入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 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全校各年级均按有关 规定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周定时定点上课,教师不得以 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 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采取分级管理、 分类推进的办法,政府投入一部分,学校自筹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多方筹 措,保障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体育经费投入上据统计,我校每年用于春秋两季运动会的经费在2 千元以 上;用于各类校级比赛项目款项达0.8 千元以上;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经过校领导会议决定,从2014 年起,每年都从教育经费拨款中拨出一千元,专 门用于参加区、乡各项比赛,用不完累积到下年,填补了体育活动经费专项拨款 的空白。

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抢抓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机遇,争取当地政府和部 门的支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有计划的配备了一大批如篮球架、乒乓球台、 综合健身器械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得 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后,与此同时,我校也在改善体育卫生设施环境上也做出了很 大的努力。如:2014 年区教体局为学校配置了足球门、篮球架等整套设备,从 而为全校师生又进一步拓宽了锻炼身体的途径。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 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 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学校现有跑 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地1 个,乒乓球桌1 台,乒乓球拍20 副,跳绳30 多根,羽毛球拍5 副,垫子20 块,实心球10 个,排球2 个,篮球10 个,接力 10 根等体育活动基本器材。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学校现有体育兼职教师2名

2、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 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 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 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 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 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 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 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经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 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活动。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95的 学生达到了合格标准,成绩优良。

八、存在困难及问题

1、场地建设还需要规范,体育锻炼器材还比较薄弱,难满足学生锻炼多方 面的要求。

2、资金缺乏,学校对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少,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 设施得不到充分的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 严重的事故隐患。

3、受安全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活动教师不敢大胆组织学生开展,学生难 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4、部分教师还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教师随意任意缩减 体育教学课时;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经常被挪为 他用,或是用于语、数、其他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

九、下步打算 体育工作今后的打算:一是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备设施器 材建设。积极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三是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 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施体育工作的本领;四是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 锻炼氛围。进一步提高体育工作质量,促进体质健康发展。 回首这过去的一年,岁月记载了我们工作中辛勤的汗水,记载了操场上那与 孩子为伴的欢笑。总之,学校决心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依靠全体教师,以“新 课改”为契机,一如既往地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力度,在工作中 齐心协力、更新观念、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争一流,创特色”,为我校学校 体育工作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小学 **年*月*日

第9篇:永修一中体育发展现状报告

永修一中目前在校生3800多人,在职教职工197人,体育教师8人,行政班级57个(含补习班)。大班额现象严重,最大的班级人数超过80人,与标准班级的56人相比,超标近50%。结合我校实际,现将体育发展现状归纳如下:

一、 硬件建设

我校现建有标准400米田径场一块,足球场一个,附带室外健身器材场地两处,标准篮球场6片,排球场3片,附室外乒乓球台4张,室内羽毛球馆(含乒乓球)一座(由原老学生食堂改造而成,属C类危房,有羽毛球场地6片,乒乓球台5张),消耗性体育器材按相关规定每学年配齐。

硬件设施不足之处:

1、现有场地——田径场、足球场(2009年建成)、篮球场均已达到使用寿命年限(7-8年),急需改造翻新。

2、由于综合性室内体育馆的缺失,严重限制了我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没有室内体育馆,很多活动和教学受天气影响严重,许多室内体育项目也无法正常开展,像健美操等。急需建一座室内体育馆,用于我校体育发展需要。

二、 软件现状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8人,5男3女,高级教师5人,中级1人,二级2人,7人在岗,1人因年龄偏大转岗,其中2人兼职了中层管理岗。按现有班级配备体育教师应在9人以上,少1-2人。按学生人数配备体育教师应在11人以上,少3-4人。另外,现有体育教师老龄化严重,8人中有4人在50周岁以上,体育专项搭配也不是太合理,均有待改善。

三、体育经费投入

学校在总体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保证了体育发展的投入,定期召开了一年一次的校运会,经费投入超过5万元;确保了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和教职工体育活动开展的支出,经费投入每学年在4万元以上;每学期按相关规定足额配置师生用体育器材;投入大笔经费积极主动的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师生体育活动,还有体育教师的外出培训与交流;投入大笔资金对现有体育设施进维护和保养。

四、所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得益于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校内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体育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工作,我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我校属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羽毛球)学校、江西省羽毛球特色学校、注册了江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了教职工篮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气排球俱乐部;学生篮球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队、田径训练队。

校教工篮球队多次代表县政协片区参加县创卫杯篮球赛,并取得佳绩,也多次代表学校到兄弟学校交流。教工羽毛球队、气排球队也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比赛,和其他兄弟单位开展交流友谊赛。

学生羽毛球队自08年以来,多次参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比赛,多次获得全国、全省的团体和男/女单打的前三名,12年在广西参赛获得了全国女单第一名,男单第三第五名的好成绩。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级比赛,并取得不少好成绩,在去年11月份的全县中小学生“教博杯”运动会上, 我校田径队、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荣获了三个大项25个小项中的23项冠军。高三(18)班学生郭冠男代表永修县在修水一中举行的九江市十九届中学生运动上荣获了100米和200米两项亚军。

五、不足与期待

不足之处是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思想认识上有待提高;期待我校大班额现象尽快得到改善,以利于我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期待我校能尽快拥有一座自己的体育馆,以利于我校师生体育活动的丰富与发展;更期待我校体育发展再上一层楼。

上一篇:活了100万次的猫下一篇:毕业生在汉落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