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

2022-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

论冰心作品“爱的哲学”

【摘要】 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有冰心一人,始终都是围绕着爱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并且将所有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眼前。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的爱有多么的深沉、感动、温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冰心作品中爱的感悟,来唤起人们心中的真情和博爱。

【关键词】 爱;哲学;现代诗歌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冰心就是“纯洁”与“爱心”的旗帜。冰心漫长的一生中所有的创作,都是围绕着母爱、童真和自然几个主题,文章中往往都会反映出浓浓的爱的真谛,她的作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给所有人们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帮助人们走出战乱所带来的痛苦与不安,是现代文学界,甚至所有民众心中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

一、爱的呈现方式

(一)女性意识

在冰心儿时受到的教育中,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到儒家文化的思想教育,和母亲时刻对于她思想品质的雕琢,让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阳光的内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保持着对人们最基本的尊重,这些思想也让她形成了优秀的道德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融合了接受到的不同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泰戈尔的影响下,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整个世界减少战乱。所以,她开始了创作生涯,希望能用自己作品中浓浓的爱来唤醒民众心中对于和平的追求。让人们不要再将自己的内心深陷泥沼,困于阴暗。让整个世界不再有战乱与贫穷,让流离失所的人们有自己的家,这是她一生的追求与美好的期望,她也在这样的行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冰心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奇女子,她的作品以爱为中心,也从侧面阐述中国女性的思想特点,对新中国的女性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不同于传统女性的墨守成规,她认为女性是充满奉献精神的,代表着浓缩的爱意,也体现了真正的真善美。所以她的文章中不仅仅是对爱的表达,更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赞颂和发扬。他认为母爱代表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诚纯洁的爱,而孩童的纯真,也是她一直热爱的,都代表着每一个人初始的善良,女性与孩子在那个年代都属于弱势群体,她们内心的希望都是对和平的追求与热爱,所以对于爱的哲学中的表述不仅仅是对民众起到鼓励作用,唤醒他们心中的阳光,突出的是新一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整体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正能量。从人诞生开始,就已经有品格的出现,在爱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趋于成熟,最终成为每一个人恪守一生的道德理念。

冰心在作品中都把孩子当作上帝指引降临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代表着世间的纯真与美好,她非常喜欢孩子,喜欢这些刚开始绽放的花朵。《爱的现实》中对两个孩子“雏发覆额,眉目如畫”的表达,给予作家学者宁静淡泊的心灵慰藉,使得作家能够创造出新的作品集。每当自己心情烦闷又或者创作毫无头绪的时候,和充满阳光、朝气与活力的孩子们进行相处,会让人心旷神怡,找到灵感。孩童世界与母性的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了。而大自然就是承载这些事物的容器,她把大自然写得美丽而神秘,像个秀色可餐的美人,让人流连忘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再多美好的景色也远不及大海的深邃。她认为海是庄严宏伟宽容的,置身大海中,让人心旷神怡。

冰心喜欢一件事物,总是非常直白并且毫不掩饰的,她对于美好事物的那种热忱、喜爱与赞赏更是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二)歌颂母爱

自古以来,母爱就被大多数人认可,他们认为母爱是一种宽容、伟大的存在。冰心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散文、小说、诗歌,都在歌颂母爱。

冰心的作品中,母爱贯穿了所有的思想,这些作品承载了她对母亲的怀念与感谢,帮助她在今后的创作中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让她从小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母亲在对冰心儿时的教育中,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帮助她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也对冰心优秀品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从小就摈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老旧思想,对她进行良好的文化教育,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研读,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将她教育成了一位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所以,她的作品中也大多都对母爱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母爱中散发着的人性纯真来进行赞扬与呼唤,和时常对于母亲的感恩之情与怀念,塑造了她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从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对于母爱这种情感的推崇与毫不吝啬的赞美。

(三)理想追求

秦牧曾评价冰心的作品,清新秀丽,有深远意境,给人爱的享受。冰心作品中体现了很多的哲理思想,因为她的作品很多源自生活过程中的零碎思想,是随性创作。就像沈从文说的那般:“她没有试探……找寻到绿洲……心便自己打造出诗的王国。”冰心的作品虽然比较随意,并不追求绝对的押韵,更像是随笔,却也是真真切切将自己的突发灵感一丝一毫汇聚,成为流传后世的著名文学作品。如《繁星》中的所述,“渔船”好比前进中的人们,“红灯”就像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座又一座灯塔,可以在关键时候给我们指明道路,“江”则代表我们以后要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年轻人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忽视家中亲子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事物多了,也看透了,就要追求心灵的救赎。这也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太过于看重金钱权势,在“红灯”的指引下回归自然,回归宁静,获得心灵上的解放。

二、爱的哲学形成原因

(一)童年经历

冰心的作品充满了“爱的哲学”,不禁让人思考这种“爱的哲学”是如何形成的。很多读过冰心作品的读者都认为,冰心有着非常温暖的家庭,有着当时许多孩童不具备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并且经过非常系统的教育,从小就对她进行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与知识底蕴方面的积累,这些对她之后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些都会为冰心以后的创作提供素材,帮助她在今后的诗歌写作中应用到一些别人根本了解不到的知识。其中,自然就像是一座承载着她所有梦想与期望的容器。她喜爱大海与天空,喜欢它们的有容乃大,喜欢它们的宽阔,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宽阔。儿时的冰心,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与大海为伴,每天望向大海,内心也变得非常通透与明朗,她的童年时代在海边的小城中度过,有着深邃魅力的大海赐予了她远超常人的宽广的胸襟,塑造了她淡然的人生追求。

小时候,她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洗礼下,她奠定了向善的人格品质基础;少年时代的她明白要对所有人保持尊重与关怀;在她学习过的所有知识观念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泛爱哲学理念,她开始寻找人的价值并且尊重它,并期待能够用爱消除化解存在的战争动乱、贫困迫害等现象。在冰心接受过所有有益的教育后,她将自己的母爱发展到对整个宇宙地球的爱。

冰心对于海洋的喜爱超越了所有人,对她来说,海洋除了她的母亲,就是她的一切。在自己一个人生活时,将大海看作自己的母亲,她深沉的热爱着那个从小与自己为伴的“母亲”。爱屋及乌的,她热爱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才女,在不断学习名家作品的途中养成了她温婉大方的性格特点,在教育教导冰心时有特殊的方法,这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冰心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冰心也可以将母爱描写得更加细腻。此外,冰心对儿童的爱也不可忽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冰心有三个可爱的弟弟。她的三个小弟弟在她少年时出生,与她感情极好。当冰心内心烦躁不安的时候,都会想弟弟,在孩童们纯净心灵的影响下会让她有更多的灵感出现,不会因世俗的琐事而烦恼。“爱的哲学”是冰心作品最直白的主题,她曾想借此帮助解决青年人理想幻灭、现实残忍的心理危机。然后,她发现这些爱并不能真正的解决所有问题。但无论如何,爱确实是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因为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后期教育

除了童年时代的经历外,冰心受到的教育对她影响也很大。她上学是在一所同学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的学校,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有讲到圣经故事,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冰心了解到了基督的教义,并且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敬仰耶稣,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优良的品质来丰富自己。而冰心也在成年以后进入了燕京大学继续学业,在那里,她也受到了更加深入的关于基督教义的指导,并且为她之后去美国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冰心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活中受到了东西方教育的影响,但对她印象最深的,对她性格影响最大的还是西方的基督教。在教會教育的影响下,让她了解到了最纯正的基督精神,对她今后的思想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仅仅从这一点就和中国传统的思想理念有所不同。此后,冰心从贝满女中升入协和女子大学后,更加系统地接受了基督教的教育。最能体现基督教对冰心“爱的哲学”影响之大的事情是冰心曾说的:“因着基督教的影响,潜隐地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宗教教给我们为何爱,而教育教给我们如何爱!”

在学习了圣经之后,她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了解到了耶稣的爱,深刻明白了基督教中的牺牲与泛爱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她对自己“爱的哲学”理念的传播,影响着她的创作方向。

三、“爱的哲学”的影响

(一)“爱的哲学”争鸣

中国学术界对冰心关于“爱的哲学”褒贬不一,争议不断,其中有好有坏,也给后世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很多人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冰心所要表达的博爱精神根本没有实行的可能性。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要唤醒人们内心对于光明的渴望,对于和平的追求何其之难。这只不过是冰心在那样条件下的一种美好愿望,根本实现不了,她带给人们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与内心中深藏的一种期望,只要不将这希望的火种彻底熄灭,人们就还会有梦想。带着一种美好的期望和对善良真诚的追求与向往,她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警醒世人不要靠近黑暗、丑恶,要追求内心的善良真诚,这些思想劝诫在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程度的思想启蒙效果,但是并不会对当时的现状有任何改变。或许有许多人在读过作品之后,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不再浑浑噩噩身陷泥沼,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麻木的行走于这丑恶的世界,浑噩度日。但她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不仅仅是在中国,冰心对于人性真善美的传播扩散到了全世界。很多人因为她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这在当时全世界都充满着硝烟与贫穷的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更多的,其实还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救赎。

“爱的哲学”就是对我们所有人封闭思想的一种冲击,让我们不再将思想局限于封闭的旧社会,而是可以突破了解新的思想体系,帮助我们去认识世界,以多种多样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爱。冰心根据五四精神,即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融入写作中。将自己所弘扬的精神加以修改,创作出了对所有的年轻人有积极影响作用的作品,唤醒人们心中的爱。而现在则是以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敢于承认母爱、孩子、自然的爱是相通的,而且我们不能主观臆测,要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冰心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站在她的角度去看待当时社会中的阴暗面,并对她的作品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爱的哲学”意义

冰心对于爱的热忱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她永远是爱的信徒。她发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她赋予了孩子们的是圣洁的情操,她为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送去的是永恒的信念、智慧的光芒,她志在改变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希望让民族崛起。冰心对于战争是非常厌恶的,她所创造出的文学作品中无一不表现出的是对和平的追求与期望。她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于战争和已存在于阴暗深处的污秽是非常厌恶的。这是一种扎根于她内心深处的情怀。冰心是一个非常直白的人,她喜爱什么就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人们,告诉所有人她心之所想,情之所望。她热爱大自然,喜爱孩童,她的爱超越了一切,却又符合理性。

同时,冰心在文学作品贡献上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她开创了近现代母爱文学,对于大自然、母爱与童真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她所创造的作品中融入了三种情感,并且建立了“爱的哲学”理念,这对当时想要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的希望是重合的,所以也在当时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巴金先生曾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我们都应该对冰心有所了解,向她学习,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初衷。

冰心对于爱的阐述,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很多人心中已经没有了爱。恋爱,甚至是形成家庭都会存在着功利性,与金钱直接挂钩,人们为了钱可以失去自己的道德底线,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底线甚至是法律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冰心“爱的哲学”重新进行学习与了解,从中找到埋藏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爱。让我们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变得更加和谐,放下内心的浮躁去平和的接触每一件事,重新爱上美好的事物,放下对金钱的疯狂追求与迷恋。而且她也可以激励人们奋勇前行,我们从冰心那里得到了爱,体验着爱的温馨与魅力,因为爱,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并且“爱的哲学”在冰心笔下出现以来,一直在思想启蒙上有着积极意义。

而“爱的哲学”在冰心的内心世界中,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文学创作中让文学具有灵魂和深度必不可少的一种“添加剂”,这一文学思考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爱注定是有范畴的,难以突破狭隘的情感思维。因而在她所提倡和推崇的爱中,实现力量略显无力。

参考文献:

[1]沈茜.试论冰心早起作品中“爱的哲学”[J].贵州大学学报,1998:24.

[2]陈静婷.开掘爱的哲学之论冰心成熟期的创作[J].语文学刊,2006:36.

[3]于景.永恒的爱——浅谈冰心之爱的哲学[J].电影文学,2008:47.

[4]陈畅.试论基督教对冰心的创作影响[J].时代报告,2012:84.

[5]韩莹莹.论冰心三四十年代作品艺术创作风格[J].唐山学院报,2004:77.

[6]胡桂红.冰心“泛爱主义”哲学观形成的原因[J].时代文学,2014:68.

[7]冰心.中国20世纪名家散文经典——冰心散文集[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55.

[8]刘娜.试论冰心散文爱的主题[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04):96.

[9]代静.冰心与基督教——简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J].安徽文学,2008,(10):48.

作者简介:

韩婷,女,辽宁海城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作家作品。

作者:韩婷

第2篇:论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

摘 要: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也是意义不凡的。她的文学创作特色鲜明,极具贡献性和影响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非常突出的。在冰心的作品中,其最为著名、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儿童文学。在冰心作品中,其童心意识的体现是其作品风格的彰显,因此本文围绕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展开论述。

关键词:冰心;童心意识

[

[

引言:

冰心,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其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冰心的文学成就是杰出的,但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创造力的是她儿童文学的创作。从她的超过70年的创作生涯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冷漠和温柔兼具的艺术风格,她总是带着热情,活泼,单纯,真诚的童心童趣。这种孩子气的作品积累了中国和外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过滤掉了世俗的尘埃,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浪潮后,仍然是纯粹的和自然的。

一、童心和童心意识的概述

冰心说,所谓的孩子气是孩子的心理特征。儿童通常指的是3至14岁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主体和客体认知不全,概念不分。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主体和客体可以逐渐区分开,依赖性逐渐被削弱。不同的依赖表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泛灵性是更重要的表现之一。儿童意识中的泛灵性指的是对应于原始意识中所有事物的万物有灵性。儿童对外界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原始人一样混乱,主体思维和思维对象是无法区分,另外,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也是无法区分。自然的拟人化是孩子的心理,这是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物质世界是有人性,有心理活动的,他们按照他们想象的规则解释世界。儿童思维的最有特色的部分在于原始思维,所以在儿童,自然事物和人之間彼此不作区分。

成人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有很大不同。成年人主要会关注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忘记了人类的自然本性。但是,儿童具有早期人民时代的纯洁和独创性,他们拥有未被社会沉浸的自然情感和本能。因此,许多成年人都渴望拥有孩子般的心,渴望一个没有名望和财富的世界,没有压抑,没有虚伪。更准确地说,成年人看待生活是一种哲学态度。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髓在于回归自然,带着闪亮的童心。如果幼稚表现出一个人心态的不成熟,那么具有童心意识作品就会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丰富性和纯真性。

二、童心意识在冰心作品中的主要体现

一位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其的作品很多,影响广泛。除了她的毅力和智慧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冰心的作品总是像孩子般的心跳。翻开冰心的小诗,年轻读者从她的作品中获得了教育和启示。冰心还试图利用孩子的纯洁来拯救成年人的痛苦,净化污秽的现实世界,用孩子无辜的眼睛重新审视被世界蒙蔽的世界,并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事物,因此她的“童心”为其本身的文学增加了厚度和深度。

在冰心的文学作品中,如《离家的一年》和《寂寞》或者是散文《寄小读者》中都对童年进行了回忆和追忆,对春天花朵美丽童趣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将成人社会中黑暗的现实与儿童的真理进行有效对比,体现人性本身的善良和美丽。在中国古代时,对童心的理解早已存在。老庄、孔子和孟子曾经称赞过这种天真纯洁的孩子般的心。冰心作品中对儿童意识的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她的孩子般的心性代表着自身作品中的一种独特的风格,由她独特的个性和融合各种文化品质形成了冰心文学,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冰心对于孩子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冰心的作品综合了国内外经典作品的融合,同时也深深烙下了传统文化的印记,其的重心思想注重塑造儿童的精神世界,注重儿童意识的提现。

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儿童思想和儿童审美意识的特点,还要关注儿童。冰心在教育儿童时,并不是以主导者进行说教,相反的她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她认为孩子是知己,不能用成人演讲的套路与小读者交谈,所以其可以无形地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冰心很幸运。她对孩子的热爱在“五四”的背景下得到了宣传和发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五四”的新文学作家对童心充满了热情,试图用儿童的天真纯真来弘扬美丽的人性。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和郭沫若的《新月》等都充满了童心的光彩,而能够体现孩子心中的真诚、热情的是冰心的《繁星》,她以诚挚心意回应了孩子,孩童般的纯真意味着对世俗枷锁的抵制,意味着人性的本性并没有丢失,这表明冰心作为一位现代女性作家对人类现代意义的积极探索,试图在儿童中运用这种自然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杨清.冰心作品语言风格变化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04):171.

[2]翟瑞青.儿童,冰心心中的一片绿洲——兼论冰心的儿童教育观[J].济南大学学报,1999,9(6):71.

[3]翟应增.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趋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37.

作者:程润夏

第3篇: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

冰心的作品忠实地反映了她创作的基本态度和一贯追求,即创作“真”与“爱”的文学,表达对生命的“爱”。“真”既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态度;“爱”既是她的真切体验,也是她对世界本质的概括。因此,本文在分析冰心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真”与“爱”的同时,进一步阐释“冰心体”中“爱的哲学”的产生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冰心;冰心散文;爱的哲学

[

张建秒(1971—),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上饶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刘 飙(1971—),男,江西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西上饶 334000)

“真”,是冰心坚持了一生的文学观。她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过自己的文学理想:“这其中只有一个字‘真’。所以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1](P193)在她长达70多年的文学创作活动里,她一直都在沿着她为自己规定的这一“真”的文学理想而前进。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在冰心的理解里,爱是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在她的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爱”几乎是贯穿冰心一生的纽带。冰心以“爱”的哲学为底蕴,以“爱”的澄明照亮人内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生命更高远的精神瞩望。

冰心的作品忠实地记录了冰心创作的基本态度和一贯追求:创作“真”与“爱”的文学,表达对生命的“爱”。“真”既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态度;“爱”既是她的真切体验,也是她对世界本质的概括。“真”是她文学创作的基础,“爱”是她心灵祥和的升华。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科学”、“民主”的旗号下,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郑振铎在评价文学研究会时说“他们提倡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文人们必须和时代的呼号相应答,必须敏感着苦难的社会而为之写作。文人们不是住在象牙塔里面的,他们乃是人世间的‘人物’,更较一般人深切地感到国家社会的苦痛与灾难的”[2](P9)。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的冰心很早就主张“要创造‘真’的文学”[1](P193),她在《寄小读者》里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她还明确指出:“‘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3](P105)。“真诚”既是她的人生态度,又是她的创作态度。她为人光明磊落,坦荡率真,乐观豁达;为文率意求真,讲真话,抒真情,表现真实。冰心的创作尤其是散文体现了她的坦诚无私的“真诚”。散文的“真”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表现在内容上的真实

尽管散文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事实,可冰心宁愿更多地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如实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她的作品几乎全是她复杂的人生历程和情感思想变化的记录。她一向认为,创作的源泉在于生活,艺术的价值在于真实。 1919年,冰心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听审后有感而发撰写了她的处女作《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走上写实道路的开始,此后,冰心的作品便沿着这条道路走下来。《往事(二)》发表于1924年《小说月报》第15卷第7号,其中有离别家园时的伤感情怀、旅途的见闻和咏叹、异国瑰丽的山色、友谊的温暖……1935年,冰心的《平绥沿线旅行记》依次详细地记述了自清华园至包头站平绥沿线的风景、古迹、风俗、宗教以及经济、物产的种种状况,不仅如此,作者还根据实情分析了平绥沿线对西北开发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圃中,怀人散文是一支独秀,这是介于散文和传记之间的一种文体,它既具有散文的特质,又具备了传记的特征——以真实人物为记述对象,可以剪截提炼,不可虚构想象,类似于古代正史传记之外的“杂传”。冰心的散文有不少是怀人散文。在这些散文中,有的是对已逝亲人的怀恋,如《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我的祖父》、《我的父亲》、《我的老伴——吴文藻(一)》、《我的老伴——吴文藻(二)》、《我的三个弟弟》等等。更多的篇章是冰心对自己所在文化圈里知名人士的怀恋,如《怀念老舍先生》、《追念闻一多先生》、《悼念茅公》、《忆实秋》、《忆许地山先生》。在这些文章中,冰心追怀了自己所了解的亲人或朋友的生平往事,饱含着对已逝亲友的深切悼念。这些平实的文章,因为人真、事实、情诚,才为后来者研究这些学者、作家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的生动资料。1979年,冰心应《福建文学》之约,撰写了《我的故乡》,以此成为系列回忆的发端,一发不可收拾地相继写了《我的童年》、《我到了北京》、《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大学生活》、《在美国留学的三年》、《我回国后头三年》等似淡却浓,似久违而亲近的散章佳作。这是自传性的长篇回忆录,以史实为依据,以回忆录为体式,用娓娓动人的叙述方法,追忆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道路以及社会活动,同时生动地描写了她所熟悉的各种人物际遇、精神风貌,形象地勾勒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

2.冰心的散文感情真挚

情“真”,是散文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冰心向来坚持把感情的真挚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要求。她的散文就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感悟人生的真味。她在作品里坦诚地无拘无束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倾吐衷肠,叙写真话,“字字出自心坎,真挚自然”[4](P535)。冰心的散文大多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在她的散文中,有身居异乡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也有对大自然、小动物以及儿童的挚爱。1924年3月至5月间冰心写作《往事(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她举目无亲,又体弱多病,因而在回忆和追写往事时,对祖国亲人的思念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文中,她深情地赞颂了父母的至爱与关怀并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无限眷恋。20世纪80年代末,年近九旬的她发表《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南归》是冰心丧母一年半后作的悼文,也是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悼念母亲的散文名篇。在这篇散文中,前半部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唯恐失去母爱的惶急、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把作者服侍母病过程中的内心的煎熬和情绪的复杂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后半部分则痛述了失去母爱的无限悲恸,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完了,过去这一生中这一段慈爱,一段恩情,从此告了结束。从此宇宙中有补不尽的缺憾,心灵上有填不满的空虚。”“窗外是苦雨,窗内是孤灯。写至此觉得四顾彷徨,一片无告的心,没处安放!”字字发自心坎,浸透着无法排解的伤怀、痛失母爱的悲痛及无助。

冰心的散文的情“真”,不仅体现在对祖国和亲人的情感上,也表现为对大自然以及一切生命的热爱和赞美。歌颂自然是冰心作品中永远的主题。冰心从小生活在山陬海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冰心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受故乡山水的熏陶如同家庭教养一样直接而深刻,因此,冰心喜欢大自然,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乡。大海、繁星、云霞成了冰心笔下的知音,即使在美国读书期间,慰冰湖畔也留下了冰心与大自然的喃喃对话。怀着对自然的热爱,带着虔敬的心情静对山水,冰心领悟了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默契与交融,她的笔展示出浩瀚无边的大海的景色,气势雄浑、波澜壮阔;她的笔写出山间、湖畔、园里、家中的各种各样的花,争妍斗艳,异彩流芳;她的笔画出各个式样的明月,还有月光下的各式美景和人的活动:或月夜泛舟,或赏月清谈,或游园观景,或望月遐思。《通讯四》的苏州景物,仿若一首优美的田园牧歌,又是一幅水乡的风俗画,使你悠然如醉,倾倒于江南的雅淡温柔之中。

在冰心眼里,孩童是集善良、纯洁、可爱于一身的安琪儿。她的散文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童真。“病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妨重做小孩子!”(《山中杂记》)。“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小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笑》)在她笔下,每个小孩都是天使的化身,都有着不一样的可爱、调皮之处;读她的散文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只有用童稚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才能有如此形象生动又毫无世俗瑕疵的描述,这类饱含童真的文字是作者本人由内而外的孩子气使然,比如在《山中杂记》中,她饶有兴趣地描写了小鸟破壳而出的过程,藕合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充溢着斑斓的童真和童趣,透盈在她文章的字里行间。它们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

3.冰心散文还融合着理“真”,讲真话与传真知相互结合交织

她的散文富有哲理,有的从某一个生活场面或自然景色的变化中受到启发,表现为理趣的自然流露。如《往事(二)》(一)中,黄昏十分,下着大雪,作者送一个朋友出山而去,独自归来时,大雪已掩盖了他们去时的踪迹。作者的心因觉悟而沉沉的浸入悲哀:“白茫茫的大地上,还有谁知道这一片雪下,一刹那前,有个同行,有个送别?”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便让作者觉得“……于是人生到处都是渺茫了!”她的感悟来得如此强烈:“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放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内心的感性冲动,而感性和理性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感性本身包含着理性的积累,柏格森就明确说过:“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5](P83)或许对作者来说,这只是特定场景里所引发的那一刹那的感受,但这种感性的认识何尝不是理性思索的结果?设若没有一颗敏感而知性的心,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哪能如此形象、得体?

冰心散文富有哲理,不仅表现为理趣的自然流露,更多的时候,是作者经过对现象的观察,对生命的体悟和思考,提炼出对社会人生或自然的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或结论。比如《圈儿》,在文中冰心自我感觉有一个漆黑严密的圈儿罩定自己,“圈子里只有黑暗、苦恼和悲伤”,很多回与圈儿作斗争后,作者感到疲乏。“难道我至终不能抵抗你?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么?”不,只要“起来!忍耐!努力!”作者接着写到:“呀!严密的圈儿,终竟裂了一缝。——往外看时,圈子外只有光明、快乐、自由——只要我能跳出圈儿外!”作者思维严密,层层推进,紧追不舍,进而得出结论:只要努力和忍耐,终将跳出这苦恼、悲伤的包围,找到光明、快乐和自由。如此包含着睿智哲理的结论乃是作家认真探索人生感悟而得的思想火花。又如在《寄小读者》通讯17中,作者由蒲公英不如菊花受重视的一件小事,体悟出:“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于是得出结论:“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由此最终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作者擅从万目所见又被众人忽视的不起眼处发现弱小,褒扬伟大,由花及人,小中见大,极具说服性。平淡的叙述饱含着言理的睿智,这与作者用心体察生活、勤于思考是分不开的。年轻的冰心在这个王纲解纽的时代积极热情地探索着人生和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结合自己对社会的理性思索,真诚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以“问题小说”亮相文坛,写出了许多探索人生问题的作品。

在冰心的散文里,写“真”事、抒“真”情与说“真”理水乳交融、密切结合;通过自己的真实见闻抒发真情实感,而那些富有哲理的思索往往融化在娓娓的叙述和温馨绵密的深情之中,包藏在抒发真情的艺术形象之中。内容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推理的真实不着痕迹地融为一体,达到毫无破绽的自然和谐统一。这是冰心散文的独特之处,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绵远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冰心的创作以“爱的哲学”为佳境,在她的文字里倾诉着对童心、母爱与自然的一片衷情,挚情相伴着哲思,婉丽糅合着清愁,其清澄淡雅之美打动了无数儿童与成人,形成了“冰心体”。本文将对“爱的哲学”的产生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研究。

冰心的创作明显地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935年,阿英在《谢冰心小品·序》中认为:“无疑的,在她的作品中,也还有基督教思想的血液存在,这些血液,是流贯在她的爱的哲学之中。”[6]在她的成长经历里面,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对她本人的“爱的哲学”的产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人思想的起点与性格后来的发展,肯定和他所处的现实及周遭的环境有着血肉联系。冰心的豆蔻与花季年华就浸润在浓郁的基督教氛围中。无论是她的出生地福州,还是她的第二故乡北京,这种浓厚的基督教氛围对冰心的人格形成及其创作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冰心出生时,父亲请教会医院里的女医生来接生,她的二伯父在一所教会学校(福州英华书院)教书,书院里的男女教师都是传教士,曾来家中做客,给冰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家迁到北京后,冰心的舅舅和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冰心的大弟弟和舅舅的儿子因此就进了青年会夜校学习英文。1914年秋,冰心考入了在北京的美国卫理公会办的贝满女中读书。在具有浓郁基督教文化的环境中,她受到了基督教十分深刻的影响,1932年,冰心在回忆自己的创作道路时说:“中学四年之中,没有什么显著的看什么课外的新小说。……我所得的只是英文知识,同时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

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对她的影响也很大。泰戈尔是一个“爱”的宗教的崇奉者,他宣传爱的福音,认为能够真正增强文明的力量,使文明真正进步的是协作和爱。他爱神、爱人、爱大自然,爱的思想成为他诗歌中泛神论的宗教情结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梦幻多于现实的早期诗歌,还是晚期直面现实的厚重力作,爱的思想始终是他诗歌统一的宗教基调。泰戈尔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冰心,泰戈尔的泛神论,引领她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她写下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

冰心本人思想的避世性,也是促使她“爱的哲学”形成的动因。在1923年留美期间,她与国内的剧烈的斗争呈现完全脱节的状态;在美国威尔斯利学习仅几个月,就因病迁住青山沙穰疗养院。远离家乡和病魔缠身,使她的“独坐沉思的脾气”得到更甚的发展,于是她的思想更加内向,甚至堕入了神秘的境界。她自述在疗养院中的生活是“完全与‘自然’相对。以读书,凝想,赏明月,看朝霞为日课”。这种隐居式的生活使她觉得“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与此同时,客旅中的乡愁使她把“母爱”夸大为是一种浓郁、诚挚且能开天辟地的感情,而疗养院中病友们的互爱互怜更使她赞叹。总之,疗养院是冰心“爱的哲学”发酵酿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方。

冰心以“爱的哲学”领悟人生,探求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营造了一方和爱温柔的精神乐园。在她的文学世界里,即使有悲怆、有愤慨,那悲怆也是有节制的,愤慨也不那么偏激,悲悯中融入了爱的抚慰与希冀,让人在悲苦的咀嚼中也领受一份人道主义之爱的慰藉和召唤。鲁迅的一句“创作总根于爱”放在冰心身上尤为贴切。

冰心的“爱的哲学”在她的诗歌、散文、小说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1.在她的诗歌里,“爱”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在她的成长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诗人笔下的“繁星”、“花儿”、“石子”、“风”、“大海”等自然景观,都是宗教性灵的产物,散发出一种爱的生命气息,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诗人甚至称赞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繁星》第14节)她写繁星:“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繁星》第1节)她写花儿和石子:“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只这一秒的时间里,/我和你/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再来时,/万千同类中,/何处更寻你?”(《繁星》第52节)她写风:“风啊!/不要吹灭我手中的蜡烛,/我的家还在这黑暗长途的尽处。”(《繁星》第61节)她写“大海”:“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第131节)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人不过是自然怀中的一个有命脉的灵魂。冰心试图通过对大自然的内模仿而达到净化心灵、向内观照、凝心忘我的恬淡心境。在静默无言的大自然面前,通过幻想而达到一种宗教式的适意感受。冰心在诗歌中赞颂的“母爱”也带着强烈的宗教色彩。“母亲”在诗人的笔下,是大写的宗教式的人,是生的安慰,是爱的典范,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繁星》第33节)冰心认为,只要人类真诚相爱,就能够共同抵达和平世界的美好彼岸。她满心希望人类真切相爱,爱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世界发展的原动力。于是,她在小诗中写道:“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繁星》第12节)

2.在她的早期散文创作中,冰心把“爱”作为文学母题

在冰心早期的散文创作中,爱意温情弥漫期间,如《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冰心善于运用姐弟对话的形式来实现自身“爱”的感情的渗透。在她一系列的以儿童为讲述对象的作品中,作品的风格都是姐弟相待的倾心交谈、平等对话,都是亲身经历的描述、真挚感情的倾吐。正是她的那颗一直存在的爱心才使得作者与小读者声气相通,使得她的儿童文学在中国的文坛上拥有独特的魅力。《寄小读者》是1923—1926年冰心留美期间为《晨报副刊》的“儿童世界”专栏所写的通讯。在与小读者进行交流的篇章中,爱的主题在不断回响,在远游的海轮上,在异域的学校里,在山中的病床上,她记挂着对小朋友的许诺,向他们描绘旅途的风光,旧时堆雪人的梦境,回忆自己在母亲身边的往事,抒写自己读书、生活的感性……她以自己人道主义的宽广博大的心胸,以自己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情,感受着大千世界的起伏波动,体味芸芸众生的冷暖甘苦,不停地展现着自己对爱的感受、理解与呼唤。温婉、雅致构成了每篇的基调。正如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九》中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因此,有论者称:纵观冰心散文,爱的主旨一脉相承,贯串始终,构成其“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的内核[7](P142)。

3.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更是以爱心为文心,以布爱为天职

冰心受泰戈尔泛爱主义的影响,在她“爱的哲学”里也渗杂了“博爱”,并且具有人道主义的美。《超人》、《烦闷》、《悟》是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被视为冰心早期的成功代表作,也是她宣传“爱的哲学”的力作。作品中信奉“超人”哲学的主人公何彬从禄儿身上受到爱的启发,触起了他长期割断的母爱,使得他心灵发生大转变的就是“爱”。冰心创作《超人》的时代,正是国难深重、政治腐败的旧中国,许多青年产生种种悲观的念头: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梦幻的。何彬的形象因此有着典型的意义,作者苦心的用意,在于援救一些颓丧的青年,委婉地告诫青年:徒然烦闷苦恼,想消除社会恶势力,不能实现光明的世界,不如让爱去引导自己的人生。《烦闷》也同样追求这一境界。当主人公由于对社会彻底失望而走投无路时,回家看见弟弟天真极乐地安眠在母亲的温柔的爱的怀抱中,他驱除了一切的愁烦,用整个心灵呼喊:“人生只要他一辈子如此!”《悟》更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最完整最集中的表露,宣扬了爱的“神圣无边”。 小说主人公星如在对采用“爱”还是“憎”来作为处世指针的问题面前,经过七天七夜的自我内心搏战之后,终于选定了“爱的哲学”。使这种自我斗争得到胜利的最大的动力是一盏象征着母爱的长明不熄的灯,还有便是月夜的清极、秀极、灿烂极、庄严极的自然美。作品中将这两个因素竭力加以神秘化,以证明人人都能享受的母爱和自然美是造物者对人类的爱心的表现,因此人与人之间也决不应该互相仇视和遗弃。冰心想通过爱的说教,希望患着颓伤的时代病的青年不以“憎”将一切世事纷纭推得远远的,从而在世上偷生;而是以“爱”来调和一切矛盾,在这大调和中求得生存的缝隙。在这里,冰心道出了爱的根源,爱创造了宇宙,调整着万象,爱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坚守的精神之源。

总之,冰心的作品以其内化了的人生体验和温软的思辨色彩,表现了对“美”的崇尚和对“真”的敬重。她一生的创作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胡风的著名论断:“丢掉了人生等于丢掉了艺术自己”。

[参考文献]

[1]冰心.文艺丛谈[A].卓如编.冰心全集(第1卷)[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2]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冰心.谈巴金的《随想录》[A].卓如编.冰心全集(第8卷)[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4]冰心.谈散文[A].卓如编.冰心全集(第5卷)[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5]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6]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M].上海:光明书局,1935.

[7]汪文顶.冰心散文的审美价值,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龙迪勇】

作者:张建秒 刘 飙

第4篇:读《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有感

读《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有感

俗话说得好:“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这都是教育我们要勤学习,勤读书,勤思考才能获得知识。而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它使我的文学水平提高了,使我的文化修养提高了??这本使人进步的书就是——《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冰心,何许人也?冰心,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原名谢婉莹,冰心为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是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著名的诗人,小说家郁达夫曾经这样品价冰心:“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而《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是一本把冰心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聚集的书,封面清新淡雅,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张冰心的照片,风华正茂的冰心正如她的文字一样,清丽、素雅。全书最有特点的文章就是《寄小读者》了。我发现,《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通过日记的形式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把自己“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写得婉约典雅、轻灵隽秀、凝炼流畅。有人说《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而且,这本书的重点是孩子们,表现了冰心奶奶时刻热爱、思念、关怀着孩子们。书中不仅介绍了山水名胜和永恒的母爱,还告诫我们怎样交友,怎样做人,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品质??而在众多的文章中,我却偏爱于开头的第一篇文章——《一只小鸟》。这篇文章描写了冰心偶然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只羽翼为丰满的小鸟,它的巢建在熟的最高处,每天它都和老鸟们说话,非常的快乐。有一天,那俩只老鸟去觅食了,小鸟从窝里探出了头,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树下的小孩子们听见了,都抬起头来望着——之后,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孩子们也天天出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但后来,小鸟被小孩们抓它的弹子打死了,孩子们想再听小鸟的歌却永远不能了。我想那些孩子们一定非常后悔,只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也许这只是孩子们一时的贪念,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私心,但这个念头却让一只可怜的小生命永远的消失了。我又何尝不经常做一些后悔事呢?每次考试总觉得自己会得满分,不检查。但试卷发下来后,我的试卷却总是这儿一分,那儿两分的

扣,每一次我都非常后悔自己因马虎而总是拿低分。

读了《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我感到中国文学作品很伟大,可以说冰心儿童文学给我打开了中国文学的大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冰心的文章,一同感受她的喜悦、怅惘、感动和兴奋吧!

第5篇:读《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有感

于耀博

寒假里,我很开心地读了冰心奶奶的《儿童文学全集》。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厚厚的一本书,读起来却没有一丁点儿疲倦,读着读着,就感觉冰心奶奶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在我耳边轻轻地讲述着一段段感人的话语,语调柔和,温馨优美,始终贯穿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朋友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它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它曲折地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快乐勇敢地流走。有时候它遇到巉岩前阻,它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它冲倒了这危崖,它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写得多么壮观,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后都会感受到生命的强大,生命的百折不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小桔灯》里的小姑娘,虽然不知道爸爸的去向,虽然要照顾病重的妈妈,虽然生活异常艰辛,但是她对生活却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面对生活,相信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

春节拜年时,舅爷爷送给我一个又大又红的桔子,我试着把它做成了小桔灯。望着点燃的小桔灯,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那镇定、乐观、勇敢的脸庞,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第6篇: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这是一本多么富有诗意,蕴含哲理的文章啊!每一个字多是那么具有韵味,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应有尽有,它深深吸引着你。

第一本是她的散文集,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了那“传说”中的《寄小读者》。从中,我通过她无意中害死了一只天真无邪的小老鼠而悲痛、悔恨不已可以看出冰心是一位善良、勤于认错、感情很深的人。我又带着享受的感觉翻开了《三寄小读者》,她竟为了和我们这些小读者交流,都忘记了自己已是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可是在她的笔下,我们又感受到了她那不朽的“青春活力”,她与我们交流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姐姐,活泼而有活力,真是“一颗煮不烂、锤不扁、炒不熟、硬邦邦、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啊!再看下一章节,在那“红色”笔墨的衬托下,“冰心姐姐”的形象真的是冉冉升起——无比爱国、关心国家、支持正义——。她真是一位品德高尚、关爱国家的好人啊!

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就是那篇《寄小读者》了。冰心女士通过日记的形式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把自己“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写得婉约典雅、轻灵隽秀、凝炼流畅。有人说《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恩慈,或是姐弟的情谊,还是大自然的美妙,无不反映出她鲜明的自我形象。

我想告诉天下所有小朋友都去读一读冰心的文章,一同感受她的怡悦、怅惘、感悟和兴奋吧!

第7篇:冰心文学大赛作品:我眼中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高高的、瘦瘦的,戴着金丝边的眼镜,每天都要背着大书包。因为书包里有许多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拿书包,就会忘记带一些东西。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本来打算一起去威海,可是爸爸工作太忙,不能去。所以我只能和妈妈去了。爸爸送我们上火车,我真想让爸爸与我们在一起。火车快开了,看着爸爸远去,我忍不住哭了,后来妈妈劝我,我也很听话。

到了威海,我迫不急待来到海边,这是个美丽的海滩,我尽情地享受阳光、沙滩、海浪。尽管玩的开心,可是我还是很想念爸爸。爸爸给我们打电话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最后爸爸说要给我一个惊喜。于是我天天盼着、想着,到底爸爸要给我什么惊喜呢?

有一天,我从海边回来,看见爸爸来了,我喜出望外,一下扑进爸爸怀里。爸爸带我去游泳,又给我买了大螃蟹,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团聚饭。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玩,我真是开心极了。白天,我们一起去海边。大海可真慷慨,什么都赋予我们人类,我在海边捡了许多贝壳、海白菜、海虹等。走着走着,我看见沙滩上有一只美丽的海星,我小心翼翼地把海星装在放满海水的桶里,这是我头一次见到怎么美丽的活海星,它太神奇了。

第8篇:冰心作品的创作特点

小说

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

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们以启迪,发人深思。在小说的描写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她特有的诗的情性。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

散文

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冰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感情的文字表达。冰心往往将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点染表现出来。

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而且兼及内在的节奏和韵律,像《往事(其二)》的第三篇和第十篇,从情绪的高低抑扬,到节奏的快慢,句式的长短,都很讲究。冰心的散文,不只是能看,而且能诵,读来音韵自然,让读者在吟味中,感受到音乐美。

儿童文学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冰心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现,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冰心在倾吐自己的感受时又是那样情感淳厚,意绪绵绵,幽幽地牵动了少年儿童的心,促使他们在激动、快乐、振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的启迪,从中得到教益。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少年儿童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冰心的作品并不是直接论述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伟大,怎样可爱,为什么应该爱国等等,而是以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情景,抒发对祖国的爱。[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得更为浓烈。作者对祖国由衷的赞颂,不是抽象的,凌空的,而是通过冰心亲身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的。这感受是以耳闻目睹,新旧对比为基础;加上作者细密的观察,艺术的组合,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

冰心在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强的特点,艺术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小读者。但冰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不像教科书那样系统,也不雷同于科普读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可以说是寓知识于形象之中,以艺术的手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描绘,使少年儿童在趣味横生的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增添着新的智慧。

冰心以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美的教育,但它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而是同特定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青翠的树木,整齐得像绿毯一样的麦田,夕阳下放着金光的人工湖,这伟丽的鱼米花果之乡,是勤劳、勇敢、聪明的人民,把沙漠泥积的大地,改建起来的。这里有花木山川的美,城市农村的美。在自然美之中,融进了社会生活的美。这样的美育,能够启迪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事业,激励他们去为改造世界而斗争,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儿童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

第9篇:冰心文学大赛作品:我最喜欢的小狗——“能能”

我最喜欢的小狗是能能,它的眼睛很大,身体约长60cm、高30cm,身子的颜色是白棕色的,有一条粗粗的短尾巴,耳朵很尖,身体不瘦也不胖,四肢短短的,但是跑起来非常快。

它是姥姥家里养的一只可爱的小狗,我和它是前年认识的。那一次,它早上刚刚从姥姥家附近的小山上陪晨练的家人回来,见到我是陌生人就冲我汪汪大叫,我都有点害怕了,怕它会冲上来咬我。舅妈和姐姐把它拦住了,对它说这是自家人,然后姐姐就带着它出去玩儿了。几天以后,我和姐姐经常一起陪他玩,慢慢的它就和我熟悉了,也不再朝我汪汪叫了,我也慢慢喜欢上了它。

它特别喜欢玩追石子的游戏,当我和姐姐一起和它玩的时候,无论我们把石子扔得多远,它都能飞快地跑过去,用嘴叼着那块石子跑回我们身边,我们再扔第二块石子的时候,它马上放下第一块,飞快地去叼第二块石子。无论我们扔多少次它都不介意,每扔十次以后,我都会从缸里舀水给它喝。

它也爱在厨房里看着舅妈做香喷喷的饭,还爱在大大的院子里钻来钻去,有时去厨房,有时去卫生间,有时钻到桌子或椅子下面。当我们把吃剩下的肉骨头扔到地上的时候,它和另一只小狗马上就会到桌子底下抢骨头吃。

上一篇:体育部新生杯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标准化评审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