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赏析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春版牡丹亭赏析

青春版《牡丹亭》观后感

老实说,我对戏曲知之甚少,对昆曲更是了解的不多。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似乎在我们这样的90后们中间影响力渐渐减弱。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在老师播放有关《牡丹亭》的视频时,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没有认真地观看。一开始,我也没有认真看,但之后我发现我被它吸引了。我想这正是戏曲的魅力吧! 《牡丹亭》说的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我很喜欢杜丽娘这一形象。她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而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可贵的是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坚决的正统主义者,他用严格的封建教育来教养女儿,为了使女儿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2]。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牡丹亭》是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而汤显祖则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

第2篇:青春版《牡丹亭》观后感

这一次艺术传播学课上小蒋同学的专题是关于昆曲的,专题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给我们看了部分青春版《牡丹亭》,而我的观后感重点也将是分析这部昆曲名作。

昆曲在明清时期有过辉煌的历史,晚明至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活跃于中国剧坛两百多年。从宫廷到寻常百姓的家中,都有她的身影。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昆曲在当时未必不如小说流行。

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里,引起了青年学生观赏昆曲的热潮。这种热潮让年轻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兴趣,昆曲的古典美在现代社会重新绽放出来。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故事。

在中学时,我就学习过部分《牡丹亭》的戏文,感觉语言很美,戏文的某些选段还要求背诵,至今我还记得这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写的实在是美。

由于青春版《牡丹亭》卖点之一就是青春,戏中大量选用年轻演员,靓丽的服饰。以前的戏曲都是一些早已不再年轻的演员去演小姐、

公子,确实有点让人提不起精神,也使年轻人产生昆曲是父辈们的艺术,跟自己有代沟的印象。现在大量选取美女帅哥去扮演,既是听戏,也是观赏美女帅哥,多好。

我们常常觉得昆曲这东西是个老东西,老掉牙了。但谁知道早在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不能不让人惊奇。我们所了解的封建社会永远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却没想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已经与现代年轻人无异了。或者说这简直就是中国第一部穿越剧了。

最后用一句很老套的的话结束。作为昆曲中的精品,《牡丹亭》优美的唱词,曲折的情节和靓丽的美女让我久久难忘。

第3篇:卧室床头挂花开富贵牡丹画 画家张洪山牡丹图赏析

易从字画官网:http:///

卧室床头挂花开富贵牡丹画 画家张洪山牡丹图赏析

卧室是家居休息的地方,其实,在卧室挂画可以选择一幅富贵牡丹图,颜值上较高,寓意也比较好。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洪山的牡丹画,画作比较自然、清新,他主要擅长工笔牡丹画,画作都可谓精品画作。

一、画家张洪山牡丹画优势一 画面精美

画家张洪山的牡丹画主要是工笔牡丹,画面十分精美、自然,挂在卧室中能够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易从字画官网:http:///

经典富贵牡丹图 张洪山最新力作《花开富贵》(作品来源:易从网)

牡丹,又称“富贵花”,被誉为“花中之王”。古人用“国色”、“国香”、“国艳”、“国貌”等词代表它,用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绚丽多彩、姿态优美、气宇豪迈等词来形容它。 人们之所以喜欢牡丹,是因为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另外,自古牡丹便有富贵之意,蝴蝶在牡丹之上翩翩起舞,寓意“捷报富贵”。这幅花开富贵牡丹图能够带给人更多的吉祥之气。

二、卧室挂张洪山富贵牡丹画好处二 寓意吉祥富贵

卧室挂画还讲究画面的寓意,画家张洪山的牡丹画在寓意上是非常丰富和温馨的,能够有一种吉祥和富贵的美感。

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洪山五行牡丹图《花开富贵》(作品来源:易从网)

牡丹花,色香都绝。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黄、蓝、白、粉墨、绿、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花开富贵牡丹图同样也展示了花中的富贵之气。

三、卧室挂富贵牡丹图好处三 营造温馨氛围

其实,卧室作为休息的重要地方,挂一幅牡丹画能够让整个卧室氛围更加温馨、舒适。有利于增进睡眠氛围。 易从字画官网:http:///

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洪山富贵牡丹图《国色天香》(作品来源:易从网)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富贵是富贵和美好的象征,也是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花没有梅花那样坚强,没有菊花那样楚楚动人,但它依然非常自信,它生长在百花齐放的春天,和其它花儿们争奇斗艳。之所以牡丹是我们的花中皇后,是因为它有勇于挑战的精神,才会成为花中皇后。绿叶丛中,各色牡丹竞相开放,寓意着吉祥、富贵。

收藏佳作 画家张洪山国画牡丹《富贵平安》(作品来源:易从网)

一丛丛牡丹惊艳盛开,朵朵牡丹细腻、传神,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黄、蓝、白、绿、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孔雀屹立在牡丹丛中,孔雀在风水中被称为“富贵鸟”,能够给人带来富贵之气。旁边还有竹子相伴,竹子是平安的寓意,呈现富贵吉祥的风水内涵。

卧室装饰字画的风水讲究有哪些?

1、不同类型的装饰画在卧室内应该选择更加适合的位置:如大尺幅、纵向较长的画作不合适悬挂在日后需要摆放大型家具的位置、大重量装饰镜框最好回避床具床头位置的墙壁。因此,为装饰画作选择适合的位置不但可以更好的展现画作的美感,不但可以让卧室更容易摆放家具。

2、光线不好的房间尽量不要选择黑白颜色,会让空间显得更加阴暗。相反,如果房间光线太过明亮,就不宜再选择暖色调和色彩明亮的装饰画,会让视觉没有重点或眼花缭乱。 易从字画官网:http:///

3、注意装饰画的颜色要和整体相协调,颜色和整体的颜色要么是相互补充,要么是相互融合,不要让人产生突兀感。卧室的装饰画高度一般在50CM—80CM,长度根据墙面或者是主体家具的长度而定,不宜小于床长度的2/3。

4、卧室内最好选择同种风格的装饰画,也可以偶尔使用一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装饰画做点缀,但不能太多太乱。另外,如装饰画特别显眼,同时风格十分明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您最好按其风格来搭配家具、靠垫等。

好消息!!!2017年【易从网】定制服务升级啦!

1、来图即可定制

假如我们商城没有您喜欢的牡丹画构图,您只需把高清图片发给客服,我们会安排签约的知名画家为您“一对一”创作,比如以“写意牡丹画”而著称的画家石开、以“工笔牡丹画”而著称的画家张洪山等。

2、作品落款定制

若您看上了我们网站的牡丹画,却因个人爱好或者场合需要,想换个作品名字或者想加添几个字,比如朋友结婚时,您准备购买张洪山老师的富贵牡丹图《国色天香》当做礼物,可定制落款成《花好月圆》,并加上自己的名字。定制牡丹图欢迎登陆易从网。

3、规格尺寸定制

比如您家客厅比较大,装修时也是专门定制的长沙发,尽管您选择了我们网站画家石开的八尺富贵牡丹图《花开富贵》,可是尺寸还是偏小,您将所需的作品尺寸发给在线客服,便可以为您预约老师定制。

【字画:升值的艺术品】

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历史性收藏品,字画未来充满潜力,文人墨客笔下的花花鸟鸟栩栩如生,带给人更多的视觉享受,时而苍劲有力,时而温文儒雅,赏一幅画,品一幅字,从拍卖会的成交量看,往往字画更占优势。

从中不难看出,未来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会越来越受到更多收藏家、艺术家的青睐,字画升值潜力也逐渐增加,可以说,字画是集收藏、装饰、投资、送礼的多重功能的升值艺术品。

【易从网】,一家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引领当代书画艺术品运用于装饰、送礼、收藏的专业字画商城。“让艺术走近大众,走进寻常百姓家”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现在免费注册即可加入会员,尊享三重豪礼,了解更多会员专属优惠,请联系我们! 易从字画官网:http:///

郑重承诺:

【易从网】所售的所有字画作品均为名家手绘原稿,保值更升值,七天无条件退换,支持货到付款,无论您是居家装饰、送礼、收藏都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字画,充分给予消费者产品品质承诺。易从网全体员工将客观公正的向大众介绍、引导书画艺术品的消费、投资、收藏。

第4篇:有关青春的现代诗歌赏析-青春-音乐

炫动的音乐 在耳边回旋 青春的记忆 划过那河水流过的痕迹

生活处处碰壁 没有了以前的细腻 学习也突然丧失了兴趣 每天只渴望早一点休息 希望幸福停在那宁静的河堤 希望让自己有奋然前进的动力

让自己

让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别让身上寄存那颓废的气息

寻找快乐的足迹 寻找幸福的河堤 挥动音乐的翅膀 载着青春的盼想 凌空飞翔…… 挥动音乐的翅膀 载着青春的希望

凌空飞翔……

让我们去寻找幸福的余香……

这首现代诗抒发了作者在音乐的旋律中所激荡的内心情感。音乐让作者思考自己的青春,过去的颓废与挫折,但作者没有放弃梦想,作者要借音乐的力量飞翔。诗歌最后运用复沓手法,增强了感情。

第5篇:席慕容《青春》及赏析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 《青春》

《青春》之一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之二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炫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青春之三

我爱 在今夜

回看那来时的山径

才发现 我们的日子已经

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来过了又走了

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的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

始终没有来临

席慕蓉《青春》赏析

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生命中的确有一种慨叹与消沉无关,它关乎生命深层的呼喊,它是求索者执著的脚印,它是思索者探究的目光,就像陈子昂在幽州台上震撼古今、响彻寰宇的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凉,那是一种怨而不怒的沉静。

《青春》是与美丽有约的追寻。作者在洒满泪水的心路上追寻那个“古老的夏日”,于是看到年轻的生命如云影般掠过岁月沉寂的湖面,于是看到微笑的面容如淡淡的晚霞融入远方迷茫的山岚。虽然追寻的梦想沉浸在泪里,虽然追寻的结果飘散在风中,但是追寻的美丽身影却深深地印在滚烫的生命大地上。

从某个角度来说,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应该说,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已经“朝如青丝暮成雪”;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在追寻中,也许青春的容颜不会回来,但青春的血液可以再次涌动在体内;也许青春的快乐无处寻觅,但青春的柔情可以再次弥漫在心间。在夕阳的余光中我们追寻日出的壮美,在萧瑟的秋风里我们追寻群芳吐艳的繁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追寻的其实不是从前,而是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美丽呀!也许一个人身体健壮结实,而他的心已如死灰;也许一个人身体衰弱不堪,而他的心却春意盎然。失落的青春何处寻?精神的家园草萋萋,那里的风景最美丽。

《青春》是与生命同行的感悟。当我们跟随着作者遥望青春如烟袅袅飘散的时候,生命的篝火却在熊熊燃烧。作者似乎阅尽人世沧桑风雨,仰望今日风轻云淡,追忆昔时彩霞满天,那泪水打湿的不仅是难再的青春,更是无情流淌的生命。青春的美丽、青春的短暂、青春的伤感,作者对青春的叹惋难道不正是对生命感悟的放大吗?生命与青春一样不可复制,生命与青春一样拥有斑斓的色彩,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难道生命不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追忆青春,引发的是我们对生命珍重的思索。

青春的眩目的色彩后面同样也有失落的灰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大厦同样也建立在痛苦的基石上。青春与生命都在诠释着这样的哲学命题: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伤。追寻与失落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共同演奏着壮丽而缠绵的生命交响曲。只有清醒地认识到青春和生命的短暂,才能真正理解并珍重、享受生命的快乐,接受生命的忧伤,珍重生命的点点滴滴。

当然,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悟之所以一唱三叹、委婉动人,还在于作者没有采用空洞抽象的说理来谈青春,谈生命,而是沉入心灵的最深处,奏响生命中最真诚的心曲。这心曲回荡在人生的舞台上,这心曲荡漾在青春的笑靥里,这心曲徘徊在生命的步履中。

可见,作品真正的力量应该从心中汲取,这样才能使个体的感悟升华为群体的共鸣,这就像宋代词人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写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何尝不是许多人生命的缩影呢?含着泪的倾诉,挟裹着人生风雨的喟叹。

搭建起青春的祭坛,祭拜的不是逝去的岁月,而是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着苦涩的泪水,不是为了淹没青春的花朵,而是为了滋润生命的大树。

上一篇: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下一篇:世界标准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