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本科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教育本科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保险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才兴业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在比较分析武汉地区高校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际联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及适当扩大保险本科招生规模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的建议。

第一篇:心理教育本科论文

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的思考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从低层次量的规模扩张转向高层次质的内涵发展,从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关系的层面分析,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存在有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应符合高等教育分类本意,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部分条件具备的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有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学制体系;教育与经济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由以低层次、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高层次、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即从追求量的布局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试图让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为中心转变,尝试和推行诸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但在这种内涵式发展中,其高职教育学制体系给高职教育更深入地改革带来诸多问题。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在衔接上出现断档,低一级职业教育向高一级高职教育输送人才没有全面连贯的学制设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职教育改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务求妥善解决,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制度设计支持,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的困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条件、职业人才培养水平、职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有些高职院校与某些普通本科院校差距在拉近,甚至个别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超过了某些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定位在专科层次,其在招生就业、财政支持、教师待遇等方面明显不及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学生考入高职院校感觉自己是“二等学生”,就业时感觉是“二等毕业生”,这种高职教育学制体系上“二等化”,使高职院校觉得低人一等,势必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1.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不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的规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滞后性”说明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更加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和生产实际的教育类型,应当很好地满足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生产的需求,也应当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要适应当前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有超前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国策的根据所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在过去是基本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规律要求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向高层次发展,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的终极形态,无疑是不符合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纵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以中等或专科层次为主开始逐渐向上延伸至本科(学士)教育层次乃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为主。如日本开始规范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建设,以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不仅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甚至有的已上升至博士研究生層次。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置的专业学位已经含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反作用应考虑其学制设计的超前性或前置性,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而避免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2.高等教育分类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是片面的。一般在高等教育分类中,有人把其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有人还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理论型和应用型等),但没有人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实际上高职教育也是应该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不仅有专科,而且应该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在学制设计上应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贯通。目前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中,已经有些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开展供需对接,渗透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国外的学术型和职业型高等教育并没有把两者割裂,在学制上也没有设置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实是,我国高职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但其地位却被僵化地定位二流教育、统一控制在专科层次办学,使其在招生就业、学生升学以及工作中的薪金、升职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是高等教育分类的本意,应该用其本源的和发展的观念改变这种僵化的理解。

3.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利于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教育层面,“堵”住了向上一级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普通高等教育也没有设计合理通畅的沟通渠道,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培养的人才在市场机制的竞争中会先天不足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平衡的现实下,高等教育需要大众化也需要类型多样化,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然而,现行学制结构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人为设置了高职院校及其学生上升的空间,把高职教育变成了封闭顶端的教育形态,忽视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上的需要,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悖。虽然高职教育中出台了关于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教育的选拔制度,但能够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虽然我国还有众多继续教育形式,如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教自考、业余大学等,可以满足某些终身学习的需求,但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来说,不能满足或者不适合他们继续职业学习以及其他继续学习的需要。

二、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展望

按照一般的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升级为本科教育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发展在一定经济社会时期是可以超常规发展的,比如,1965年建校的英国华威大学,经过不到五十年的发展。我国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办学治校的丰富经验,建国后我国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对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比较成熟制度。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升级为本科教育层次的基础。人为主观地、整齐划一地将其定位在专科层次,是对高职教育发展呼唤的忽视,对人们需要高职教育发展的忽视,对高职教育课持续发展不利。

1.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符合教育分类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的另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高等教育分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内部构成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我国目前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教育一般认为主要在高职层次,当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仍采用学科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离职业教育的宗旨还有很远的距离。多样化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层次应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化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学习的层级需求,也是全球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生动体现。

2.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使高级技能型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人们对本科教育深情相望,不情愿报考高职院校,造成高职院校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实际上,有些学生乐于学习职业教育的专业和技术,有些学生适合技能型的工作,操作能力强,但由于高职教育的“低人一等”,他们不得不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放弃乐于学习或适合学习的高职教育。所以,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不仅能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同感,也能有效提高高技能人才对其自身的认同度。改变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和轻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的择校、择专业观念的转变,使乐于参加职业教育和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心甘情愿地选择高职教育,有助于提高报考高职院校考生的数量和质量。

3.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在面临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服务性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综合性大学培养科学中坚,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重视应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地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通过普及应用技术本科以上教育来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英国以能力为重的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与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法国的科技工程學院等,也都是以技术教育为主、以技能培养为重。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应用型人力资源的优势助推生产技术普及和广泛运用,激发生产力的巨大活力,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政府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产业结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积极适应这一转变,打通高职教育学制上的瓶颈,设计好职业教育升级体系,为转型后的经济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4.部分地区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条件基本成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迅速提高。在部分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快发展。但这种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主要是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办学内涵的提升。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社会生产的工业化,正在向知识社会大步迈进;很大一大部分地区正在加速工业化,当然还有相当的地区比较落后。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高职教育应有多层次定位,根据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高职教育的层次,使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将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途径、社会服务定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招生、培养、就业的可持续有效办学模式,找到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办学之路。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办学经费和实习实训等办学条件基本具备了升级为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的要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学生就业等方面超过了不少本科院校。应积极引导那些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条件达标、生源就业较好的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甚至鼓励探索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当务之急是做好调研,积极先行试点,力争尽快设计出健康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侯爱民(1960-),男,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任职,教育管理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侯爱民

第二篇:美国本科化学教育对我国建设一流本科的启示

摘 要:建设一流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美国《本科化学专业教育:学士学位的指导和评估规范》,探讨美国本科化学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要求、条件保障等,得出对我国建设一流本科的启示。

关键词:一流本科;本科化学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实验科学,在疾病控制、能源问题解决、环境治理,乃至新生产力的创造和发展、国防建设、新材料新技术发明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在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一流化学学科建设高校有25所,排名第二,仅次于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流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教学与科研融合,加强保障体系建设[2]。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化学会(ACS)发布的最新版《本科化学专业教育:学士学位的指导和评估规范》(以下简称ACS规范)[3],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保障条件等方面为我国一流本科建设提供参考。

一、美国本科化学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ACS规范特别强调本科化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并以独立章节从6个方面给出了规定。

(1)问题解决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清晰地界定问题,形成可以验证的假设,设计并执行实验操作,使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理解实验测量在本质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得出恰当的结论等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要求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应用自己对化学所有分支学科的理解,运用恰当的实验技能和仪器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所有的课程中。

(2)化学文献及信息管理能力。包括通过检索化学文献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科学技术文献,管理多种类型的化学信息等能力。在所有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高效利用关键词、作者、摘要、引文、专利等信息评价文献资料的质量;注重评价学生在回答化学问题时阅读、分析、解释和引用化学文献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数据管理和归档技能,学习借助电子手段或其他方式保存阅读记录、管理引文和相关信息的方法。可以在本科生科学研究、个人或团队研究项目中发展和评价学生的文献检索和信息管理能力,也可以开设独立的课程来有效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3)实验室安全技能。包括学会使用可靠的废物处理技术,遵守安全规则;适当使用个人保护装备以减少危险;理解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险性类别;正确使用安全数据表和其他已经出版的安全标准以及线上安全参考资料;能够识别和评估实验室存在的化学或物理危险,知道如何降低安全风险,知道如何應对紧急突发事件。要创建相应的氛围和文化制度,促成学生在实验室中展示对安全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在第一节实验课时,就要着力促进实验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并渗透到此后的每一节实验课中。在开始本科生科学研究之前,学生既要接受普通的安全教育,也要接受特殊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在所有的课程中,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实验室,都要强调安全实践,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评估。

(4)沟通交流能力。在化学课程中应该给学生书面和口头交流的机会,训练学生交流科技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清晰而有组织地呈现信息,学会用科学恰当的方式撰写内容清晰、组织合理、语言简明的研究报告,学习使用相关的技术来辅助表达和交流信息。化学是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学习一门或更多的外语,或者修读一门国际课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与世界上其他化学家进行交流的能力。

(5)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即团队协作下的高效工作能力,其培养应该渗透所有化学课程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机会学习如何在团队内通过高效的互动来解决科学问题,如何与不同团队里的同行高效合作。有效的团队协作体验,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

(6)科学道德规范。应该教育学生负责任地对待科学研究数据,适当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习科学研究成果出版的标准,以及与抄袭、剽窃有关的标准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当今社会和全球问题中扮演的角色,例如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在教学、科研和其他专业活动中做好示范,展现自己负责任的行为与表现。

二、美国本科化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达成学生能力培养目标,ACS规范将本科生需要修读的课程分为专业课程、实验课程、专业倾向课程(Degree Tracks or Concentrations)、高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s)、关联课程(Cognate Course)、科学研究等6大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还提出了教学方法的要求。

1.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ACS规范将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化学专业课程确定为5个二级学科分支: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则被分为3个层次:(1)引导性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化学的基本概念;(2)基

础性课程,在引导性课程之上拓展化学学科的知识宽度,包括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5大化学分支学科的内容,使用专门的教材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深度学习化学所需的技能;(3)深度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和深度研究,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使用化学文献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并鼓励将现代化学研究主题整合到深度课程中,例如催化作用、环境化学、绿色/可持续发展化学、材料科学和毒理学等。

针对专业课程内容, ACS规范特别强调应同时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必须要涵盖合成聚合物、生物大分子、超分子聚合、纳米材料等4个前沿领域中的2个,而且要用1个标准学期的1/4时间来保障其教学质量。

2.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ACS规范强调实验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规定了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3个层次的实验课程:(1)引导性化学实验课程,主要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动手实验,教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2)基础性实验课程,要求学生理解现代仪器的操作和理论,并能使用这些仪器解决物质合成、物质性质分析、物质结构测定等化学问题,全面发展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操作现代仪器、计算机建模等多种能力,涵盖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5个分支学科中的4个;(3)深

度实验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每周在实验室工作的时间至少要达到6个小时,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而且会利用化学文献指导实验

工作。

3.专业倾向课程、高峰体验课程和关联课程

(1)专业倾向课程,是ACS规范为满足不同学校的特色建设和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而设计的。其内容可以涵盖多个化学二级学科,也可以聚焦一个化学二级学科,还可以是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如化学教育、化学物理学、环境化学、法医化学、材料科学、医药化学、聚合物化学等),还能将新兴化学研究领域和地方特色整合进去。

(2)高峰体验课程,被称为本科生课程的“皇冠”,其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4]。ACS规范将高峰体验课程定位于学生从完成学业到走向未来专业实践的桥梁,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有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纸笔测验(或口头测验)、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整合知识、使用化学文献、有效交流等能力。

(3)关联课程,是指合格毕业生必须完成2个学期的微积分课程和2个学期的物理及其实验课程。ACS规范强烈推荐基于微积分的物理课程,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内容。

4.参与科学研究

ACS规范指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并提供写作良好、证据充分、文献新颖的综合性研究报告,可以被计算为深度课程的学分和实验课程的学时。ACS规范提到,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可以整合并强化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发展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机会使用更多的科研仪器,学习借鉴导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更加完整。

5.教学方法

(1)ACS规范特别注重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强调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课,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而且,应该定期检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确保这些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采用那些被证明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或探究的学习,同伴引领教学,学习共同体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如个人应答系统的使用、翻转课堂或混合课堂)。在实验课教学中,要采用探究驱动和结论开放的研究,促进学生发展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ACS规范对在线教学和虚拟教学有特别规定。强调其提供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的学生技能应当至少与师生面对面的教学处在同一水平。特别指出,应该保证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教师接触,并有机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而对于实验课程,ACS规范特别强调化学是实证科学,需要亲自动手接触和操控物质、设备和仪器,亲手操作的专业技能不能通过虚拟实验训练来培养,虚拟实验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补充手段,但不能替代亲自动手实验。

三、美国本科化学教育的保障条件

1.师资要求及保障

(1)本科学位点建设的专职人员。ACS规范要求至少要有5位全职教师完全致力于化学本科学位点的建设与改进。

(2)教师的学历。ACS规范要求至少75%以上的化学教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或同等的研究水平。

(3)对授课教师的要求。ACS规范强调开设的课程应当由永久聘用的教师来讲授,可以偶尔邀请高水平的外部专业人员讲授特别的课程或顶替因故而缺席的教师,但强烈反对过分依赖临时兼职教师代课。

(4)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ACS规范强调:①要有保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机制,给教师提供自身发展和前辈指导的机会,并对教师的表现定期给予反馈;②要有足够的从事行政、仓储、技术、机械、卫生等服务和支持工作的职员,以保障教师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上;③应当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和资源,让教师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和现代教育理论;④应该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学习有效的化学教育实践知识和科学学习与认知的现代理论。

2.硬件要求及保障

(1)实验仪器配备。ACS规范强调必须要有正常运转的核磁共振仪供学生使用,还至少要配备分子光谱、原子光谱、质谱、色谱、电化学等5大类仪器中的4类(见下表)。

电化学 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等

另外,ACS规范还要求必须拥有一些辅助设备:满足真空和惰性气体系统的装置,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量分析法(TGA)等热分析仪器,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成像和显微镜观察仪器,熱循环器、离心机、凝胶电泳系统等生物化学类仪器等。

(2)教学及科研场所。ACS规范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等教学及科研场所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便于教学场所的切换;教室要具有现代标准的照明、通风条件,具有适当的展示和投影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等;所有实验室必须配备正常运行的通风橱、安全喷淋装置、洗眼器、急救药箱、灭火器等基本安全保障设备和措施。

(3)文献信息资源。ACS规范要求必须提供14种以上的同行评议期刊,而且这些期刊要涵盖所有化学科学研究领域,还要包括现刊和过刊,至少有1种期刊分别来自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教育等领域,另外要求至少有3种综合性的期刊(如《科学》《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欧洲化学》《化学通讯》等)。图书馆还必须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等方式,及时提供在本校图书馆内无法获取的期刊论文,并为学生提供可以利用的技术数据和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四、对我国建设一流本科的启示

通过对ACS规范的分析,可以得到美国本科化学教育对我国建设一流本科的有益启示。

(1)着眼学生未来发展,明确一流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ACS规范按照化学专业从业者、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和未来成长为专业的化学家的素质要求,对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建设一流本科应该在考虑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5],着眼学生未来发展,明确一流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及操作要求。这样一来,将有利于形成一流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落地机制和保障体制。

(2)着眼学科发展和地方优势,建设一流的课程体系。ACS规范中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注重层次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兼顾学科基础、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考虑不同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我国一流本科建设需要一流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各个一流本科建设的高校不仅要着眼学科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要着眼于地方的优势和需求,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性,统筹规划,调整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成层次递进、相互配合、特色鲜明、有选择性的一流课程体系。

(3)着眼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ACS规范对师资提出了人力、学历、授课、专业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等要求,特别强调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涉及学术研究,还要求发展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我国一流本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困境、规律,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机制和体制,增强师资队伍的自我帮扶、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着眼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方法。ACS规范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强调教师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过去,大学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经验,而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教学应该建立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国外某些大学已经开始聘用专门的教学研究人员,剑桥大学就是其中的先行者[6]。我国一流本科建设需要着眼于教学研究及其成果推广,让被证明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学习方式走进课堂,保证一流课程实施和一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裴坚.化学学科发展与化学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4(9):17-18.

[2] 钟秉林.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7n/2017_zl46/201709/t20170922_315.

[3]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ACS Guidelines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for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M].Washington: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5.

[4] 劉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峰体验课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1):60-61.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6] Educating scholars. Chemistry World[EB/OL]. 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d/2012/05/educating-scholars.

作者:朱玉军?李川?王香凤

第三篇: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探析

摘要: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保险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才兴业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在比较分析武汉地区高校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际联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及适当扩大保险本科招生规模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

2012年6月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第五部分专门针对人才培养和供给结构进行了规划。规划要求加快培养金融、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人才。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普通本科学校要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这些内容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研究背景,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依托湖北保险市场的保险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路经研究”的项目组成员对武汉地区5家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以及湖北工业大学的保险本科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

保险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历教育,也包括职业性的继续教育、行业性的资格教育等其他不同形式,其中学历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核心,资格教育是辅佐。规范性的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的主力军,它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四个不同的教育层次,而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始阶段,为后续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原材料;同时,从我国保险专业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来看,招生人数、开设的院校数最多的也是保险本科层次。2013年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查询系统显示,全国范围内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或设置了保险学方向的高校共有106所。因此,保险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水平成为确保保险业专业人才队伍升级换代的基础和关键。

二、武汉地区高校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北作为科教大省,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水平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目前在武汉地区单独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的五所高校中,既有部属重点院校,也有省属重点院校,对比五家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特色、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招生计划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从而形成了武汉地区多层次、全方位、各具特色的保险本科教育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五家高校尽管办学层次及开设保险专业的时间各不相同,人才培养定位也有差别,但在培养方案中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五所学校保险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保险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数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反映在人才培养的结果上,就是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研究创新能力,体现了保险学科应用型、实践性的特征,也显示了本科层次教育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双重特性。

2.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五家高校中,武汉大学实力最强,在保险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武大模式”,是培养保险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其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密依托保险市场,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和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保险专业开放、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他三所高校中,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属于湖北省属二本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在湖北等七个省区进入第一批招生,这三所院校在保险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探索,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3.实验与实践教学在课程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保险专业的应用型特征使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这一特征反映在高校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中,则为实验与实践教学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如表1。

表1选择了两所211院校和两所省属普通院校进行了对比。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部属重点院校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验与实践课程学分占比均在8%左右,反映了211重点院校以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级研究型人才为主;作为省属重点二本院校的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其课程结构中实验与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均在14%左右,反映了省属重点院校以培养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这些学校在历次的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还会不断加大实验与实践课程比例。

4.招生难以上规模。囿于行业成见,保险本科专业招生一直以来并不太理想,即便是像武汉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以保险为第一专业志愿的学生不足2/3,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保险专业的;在谈及对保险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不看好这一专业,即便在经历两年的专业学习之后仍然对该专业持否定态度。五家高校保险专业每年招生计划一般都在40~60人之间,实际招生人数长期保持一个教学班级的规模,很少出现两个以上的教学班级,如表2(武大近年因实行大类招生,故无相关数据)。

5.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武汉地区保险本科教育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保险业界人才难求,保险学生工作难找”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保险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着以下亟待完善的问题:

(1)教材比较陈旧。目前在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学中,主干课程均能使用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推荐教材),这些教材的编者一般都是学界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材本身的体系以及知识结构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但是由于实践在不断发展,许多知识点及实际做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由于2009年对《保险法》进行了修订,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也随之发生变动,而与保险相关的教材的再版工作却跟进较慢,教材里面的一些内容与实践脱节,很少涉及国内外热点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有些高校的任课教师会自行补充相关最新资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2)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保险专业实践性很强,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保险业发展的。因此,各高校的保险专业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运用。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仍然占主导地位,一些实践教学法也只是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认知的需要。学生普遍反映,希望更加深入实践一线去感知、消化理论知识。

(3)具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5所高校都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师资力量最强。但是,普遍缺少具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居多,因此虽然对学界的前沿动态把握较多,但却没有建立专任教师去业界锻炼实践的有效渠道,只是通过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的在保险界从业的校友给在校学生做一些业界动态的讲座,学生接受的业界最新动态显得不完整。

(4)缺乏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的长效保障机制。目前武汉地区保险学术界与业界的合作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层面展开,但双方整体良性互动的长效保障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方面,湖北保监局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如在2010年8月份颁布了鄂保监发[2010]49号文《关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湖北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是意见主要是针对保险公司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由于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对各高校却并不具强制性和约束力,因此各高校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三、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章专门就人才兴业、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了长远规划。为此,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需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助力湖北地区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人才兴业目标的全面落实。

1.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实践急需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当前高校在保险人才培养上主要强调应用型,较少提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事实上,保险商品有其独特的性质,保险经营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因而保险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点带面,形成高校百花齐放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我国保险业巨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各高校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和办学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知名院校带领下,各省属高校也应积极探索各自的保险人才培养特色。比如,湖北工业大学依托其著名的工学背景培养财产保险公司急需的工程、机械、建筑、船舶等复合型人才;中南民族大学依托其多民族办学背景,可以在民族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为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保险业跨越式发展。各高校只有把目光紧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武汉地区保险本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加强校际联系,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在保险本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开设了保险专业的高校需要齐心协力,加强区域合作,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在保险专业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和研究,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开展区域性的保险专业学生的科技竞赛,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校际联系,共同打造区域性的保险本科教育金字招牌。

4.建立高校学术界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经济建设,高校必须走出去,积极与业界形成多层面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在单个高校层面建立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渠道;另一方面,由各地保险监管当局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牵头,建立保险校企合作的长效保障机制。在具体做法上,高校方面,既要有在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也要派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保险企业方面,既要借助高校平台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联合或者委托高校开展课题研究、市场调查或项目攻关,努力把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适当扩大保险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实现保险销售队伍的升级换代。保险本科专业毕业生一般都愿意从事保险企业内勤管理工作,大多不愿从事保险销售,原因之一就是保险销售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入职门槛低。实现保险业跨越式的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险销售队伍,逐步提高保险销售人员的入职门槛和学历水平。而根据阳光高考网统计的近几年数据,每年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只有金融专业的十分之一。2007年的一个粗略统计结果表明,保险业30多万正式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30%。因此,高校保险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应本着服务经济的指导思想,应在调研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为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尤其是营销队伍的升级换代提供人才储备。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发展阶段,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湖北保险业依然人才短缺,保险公司也依然会求贤若渴,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的营销人才仍然是稀缺资源。武汉地区高校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保险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保险本科专业人才在行业内的就业率,才能做大做强武汉地区保险本科人才培养这块金字招牌,才能实现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持续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O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139702.html.

[2]冯文丽,赵凯.我国保险人才供求的“两难矛盾”及保险教育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3).

[3]张青枝,魏丽娜.中国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隐忧与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4]武汉大学官方网站[EB/OL].http://www.whu.edu.cn/index.html.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方网站[EB/OL].http://www.znufe.edu.cn/.

[6]杨玲.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circ.gov.cn/we

b/site0/.

[8]叶安照.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研究[J].保险研究,2010,(6).

(编辑:陈见波)

作者:付钢 刘应元

第四篇: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依托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摘 要: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基于自身办学传统和优势特色,积极探索实践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其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业成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赋予了本科生导师制新的内涵和特色,并通过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作为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突破口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推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对大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的根本职能在于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一流学科”是“一流本科”的根本保障。从这个意义看,“双一流”建设可以理解为是建设“一流本科”的途径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学校)在总结前期实行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覆盖的经验基础上,试点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并取得了丰富经验,认为这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对既有人才培养积弊的有力破除,是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然选择。从2016年开始,学校全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理念探求、制度设计和机制优化有力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向本科教学有效汇聚和高水平的优质教育过程的有效落实。

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全面实施对开创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意义深远。

1.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有关教育工作方针中指出“把育人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育人理念有力地切合了党的育人方针路线。《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文件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北京高校学业辅导工作的意见》文件,进一步为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提供了方法、路径指导。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抓手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拓展知识面, 尽早进入真实的创新训练项目情境,在完成项目的真实体验过程中更易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从机制上保证了教师对学生学业和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遵循个性化培养原则,通过导师个别指导和言传身教,借助创新训练项目,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一个平等、激励、互动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师生共同学习,探讨专业话题,导师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释疑,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终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3.学校深化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追求“一流本科教学”的改革突破口

为贯彻落实学校精英教育教学理念,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高水平培养的优质教育过程,从2011级本科生开始,创建实施了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教学环节。从第五学期开始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学生团队以创新训练项目为核心载体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依托创新训练项目发表论文480余篇,获准专利27项,2014年—2015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1,000余人次。连续两年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创新教学、导师制受到普遍认可,学生在创设的科研环境、导师指导效果、自身能力提升和专业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肯定。学院、教师围绕创新教学、导师制积极探索,仅在2012年教育思想大讨论期间就撰写论文200余篇,这一切都为基于创新教学的导师制进一步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推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2014级和2015级本科生试行所取得的阶段性显著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学校正式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信心、决心。作为学校追求“一流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培养目标、核心载体与组织模式

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并被西方高等教育普遍借鉴的本科生导师制,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的卓越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的实施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功能内涵,包括学业指导、选课指导、科研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演变出多种模式,包括全程制、低年级制、高年级制、项目制、精英制、全员制等。学校广泛借鉴了国内导师制的经验,通过在2012级本科生中实施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2013级、2014级本科生中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试点工作,开展两次教育思想大观念的讨论,召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会议”,最终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确定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培养目标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将“指导课”和“创新训练项目”作为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核心载体,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组织模式,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1.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所追求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层面,具体可细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目标层面:一是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二是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是符合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价值导向。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学生探究知识过程就是能力养成过程,只有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才会激发求知欲望,促使主动学习;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只有辅之以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 以“指导课”和“创新训练项目”为核心载体

低年级以“指导课”为核心载体,引导学生在专业教育范围内围绕学术问题的探究,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实践,达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指导课”是导师组织所指导学生就某个指定的专业学术问题进行的小组研讨,围绕专业学术问题精心设计,并为学生指定学习参考资料,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专业学术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年级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核心载体,发挥导师的主导性作用,直接面向本科生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获得真实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3. 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的组织模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组织模式是为每名本科新生配备导师,发挥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和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尤其在科研方面,构建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团队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协助辅导本科生,高年級本科生与低年级本科生形成朋辈支持,围绕本科生的学业发展开展个性化指导。学校充分发挥办学历史中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的优势和经验,出台系列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对本科生的具体指导工作,比如本科生的实验、实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甚至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身处在导师、研究生等科研群体中,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长期耳濡目染,激发了自身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创新能力的主动性。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路径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强调:精英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全程化的教育引领进程,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举措,梯队化的科研创新团队,个性化的导师人文关怀和定制化的实践创新训练。把握质量的关键和主动权在于“做”,通过上好本科生“指导课”、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教学环节无缝衔接、理顺理论课堂教学与全程导师制的关系、给予学生和教师耐心和信任,这五个方面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理念内涵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

1.把坚持上好“指导课”作为落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键抓手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主要教学形式,鼓励以开放的理念探索和丰富指导方式、方法,如小组研讨、个别谈心、宿舍走访、电话指导、网络交流、师生小组微信群等。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交流对话的对象包括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德行的养成,本质上是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导师以小组研讨形式为学生上“指导课”是符合教学本质的相对理想的指导方式。起源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最初是导师一对一、最多一对二的指导学生,后来虽然随着学生人数增加演变成为小组指导,但以小组研讨形式开展的指导课则作为导师制精髓被一直传承着。“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传授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通过不同观点交流开阔学生思路、引发深入思考;三是导师通过与学生对话,能以自身的治学态度、学者风度、处世观念等影响学生,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理想的“指导课”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个明确的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求的过程,课前阶段包括合理设定问题,围绕问题为学生指定阅读资料,督促学生学习、思考、形成个人观点;课上阶段应组织小组研讨,鼓励每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大家共同就观点进行热烈、深入的学术讨论。

2.坚持专业教育是落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主要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根本特征的,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乃至资源配置都是围绕培养专业知识技能人才设计和落实的。尤其是高校教师,其职业优势就在于科学系统的学术训练、广博的学科知识、前沿的学术视野,其中很多还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只有把指导学生学业成长作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主要指导内容,才能使教师在所擅长的领域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每一次“指导课”都应围绕专业学术问题精心设计,使学生在一个又一个专业学术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方法。只有把握好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开展指导这一关键实质,让每一次“指导课”都能切实围绕针对专业学术问题的探究开展学习,才能避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流于形式。

3.做好与创新教学环节无缝衔接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提高主动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核心内容。导师通过探索精神、研究方法及专业思维的熏陶与引领,使学生能较早地开展学术研究准备工作,初步熟悉基本的科学规范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此,导师要充分依托创新教学环节,统筹规划和设计指导内容,开展针对性指导。在低年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与创新活动,结合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提供研究条件和实践情境,训练学生研究技能,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4.理顺课堂教学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组成人才培养整体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融通:知识传授是能力、素质培养的基础,而能力、素质培养又是知识内化的载体。三者目标的达成本应统一于共进的培养过程,但传统的以班级规模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更加有利于知识传授,因此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绝不是在原有课堂教学基础上新的教学方式的简单添加或者补充。作为学校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要在教师精力、教学时间、教学场地等资源和条件方面,统筹协调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制度性结合。

5.给予学生和教师自身以耐心和信任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的直接效果是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求知欲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有些学生而言甚至会很长。因为本科学生在经过漫长的应试教育阶段进入大学后,无论在思想、行为习惯、方式方法上都还没有做好接受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的准备,有些学生甚至会有消极对待、逃避乃至抗拒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热情和责任心,要深信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天性,需要做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任,通过引导将这种天性再次激发出来。对教师而言也是全新挑战,作为“导师”意味着教师从“教书者”转变为“教育者”,影响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育人理念、方法,更有教师的言行、修养、价值道德观念。因此,也需要教师给自己多一份耐心和信心,不断充实提升自身,实现向“教育者”转变。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学校追求“一流本科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围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扎实落实,有效推进了学校相关领域工作进一步向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聚焦。

第一,加強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和相关协调工作。学院成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学院导师制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经验交流等。

第二,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精简课堂教学学时。当前导师制在某些高校的实施中遭遇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计划性安排占据学生大部分在校时间。因此,在学校2016版培养方案修订中将课堂教学学时精简到2,200学时,以期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尤其是开展创新教学留出合理时间,但教师课堂教学任务减轻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变轻松,而是更重了,肩负的责任也更重了。

第三,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一是落实政策经费,学校按照每生每年一定金额作为本科生全程导师的工作津贴,经费每年一次性划拨到学院,由学院负责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为导师发放。二是将担任本科生全程导师作为教师尤其是教授基本的教学工作要求,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岗位考核中,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第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出台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据此从导师选聘、职责、工作要求、考核等方面细化“学院实施办法”,并结合实际制定全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学院工作细则,报学校备案后向师生公布实施。

第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学校研究制定考核评价指导性意见,从导师工作态度、履职情况、工作成效等方面制定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学院应据此制定评价考核工作方案。二是组织开展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对指导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高的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在职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六,建立健全立体化培养举措体系。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纽带,转变本科生管理模式,由原来的授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方管理,扩充晋级成“五位一体”指导体系,即授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研究生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责任,强化不同岗位“责任人”在管理、培养、服务学生中的职责定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开展学生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研究生协助导师参与辅导本科生,交流成长经验。二是落实制度,将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管理的政策文件落地、落细,明确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待遇以及选聘、职责、考核等实施细节。

推进“一流本科教学”建设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学校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尝试,把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贯穿到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指导规划、指导学习、指导研究、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91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欣,石菲,王孙禺. 我国高校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6(8):74-79.

[2]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30-134.

[3]黄锁义,李容,潘乔丹,等. 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2):22-24.

[4]黄云,翟春光.本科生导师制—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有效模式[J].学周刊,2012(3):24.

[5]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59-60.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赵莉

第五篇: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探析

摘要: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保险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才兴业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在比较分析武汉地区高校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际联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及适当扩大保险本科招生规模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

2012年6月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第五部分专门针对人才培养和供给结构进行了规划。规划要求加快培养金融、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人才。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普通本科学校要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这些内容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研究背景,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依托湖北保险市场的保险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路经研究”的项目组成员对武汉地区5家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以及湖北工业大学的保险本科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

保险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历教育,也包括职业性的继续教育、行业性的资格教育等其他不同形式,其中学历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核心,资格教育是辅佐。规范性的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的主力军,它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四个不同的教育层次,而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始阶段,为后续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原材料;同时,从我国保险专业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来看,招生人数、开设的院校数最多的也是保险本科层次。2013年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查询系统显示,全国范围内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或设置了保险学方向的高校共有106所。因此,保险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水平成为确保保险业专业人才队伍升级换代的基础和关键。

二、武汉地区高校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北作为科教大省,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水平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目前在武汉地区单独开设了保险本科专业的五所高校中,既有部属重点院校,也有省属重点院校,对比五家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特色、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招生计划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从而形成了武汉地区多层次、全方位、各具特色的保险本科教育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五家高校尽管办学层次及开设保险专业的时间各不相同,人才培养定位也有差别,但在培养方案中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五所学校保险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保险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数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反映在人才培养的结果上,就是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研究创新能力,体现了保险学科应用型、实践性的特征,也显示了本科层次教育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双重特性。

2.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五家高校中,武汉大学实力最强,在保险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武大模式”,是培养保险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其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紧密依托保险市场,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和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保险专业开放、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他三所高校中,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属于湖北省属二本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在湖北等七个省区进入第一批招生,这三所院校在保险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探索,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3.实验与实践教学在课程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保险专业的应用型特征使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这一特征反映在高校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中,则为实验与实践教学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如表1。

表1选择了两所211院校和两所省属普通院校进行了对比。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部属重点院校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验与实践课程学分占比均在8%左右,反映了211重点院校以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级研究型人才为主;作为省属重点二本院校的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其课程结构中实验与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均在14%左右,反映了省属重点院校以培养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这些学校在历次的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还会不断加大实验与实践课程比例。

4.招生难以上规模。囿于行业成见,保险本科专业招生一直以来并不太理想,即便是像武汉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以保险为第一专业志愿的学生不足2/3,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保险专业的;在谈及对保险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不看好这一专业,即便在经历两年的专业学习之后仍然对该专业持否定态度。五家高校保险专业每年招生计划一般都在40~60人之间,实际招生人数长期保持一个教学班级的规模,很少出现两个以上的教学班级,如表2(武大近年因实行大类招生,故无相关数据)。

5.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武汉地区保险本科教育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保险业界人才难求,保险学生工作难找”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保险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着以下亟待完善的问题:

(1)教材比较陈旧。目前在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学中,主干课程均能使用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推荐教材),这些教材的编者一般都是学界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材本身的体系以及知识结构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但是由于实践在不断发展,许多知识点及实际做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由于2009年对《保险法》进行了修订,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也随之发生变动,而与保险相关的教材的再版工作却跟进较慢,教材里面的一些内容与实践脱节,很少涉及国内外热点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有些高校的任课教师会自行补充相关最新资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2)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保险专业实践性很强,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保险业发展的。因此,各高校的保险专业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运用。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仍然占主导地位,一些实践教学法也只是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认知的需要。学生普遍反映,希望更加深入实践一线去感知、消化理论知识。

(3)具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5所高校都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师资力量最强。但是,普遍缺少具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居多,因此虽然对学界的前沿动态把握较多,但却没有建立专任教师去业界锻炼实践的有效渠道,只是通过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的在保险界从业的校友给在校学生做一些业界动态的讲座,学生接受的业界最新动态显得不完整。

(4)缺乏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的长效保障机制。目前武汉地区保险学术界与业界的合作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层面展开,但双方整体良性互动的长效保障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方面,湖北保监局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如在2010年8月份颁布了鄂保监发[2010]49号文《关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湖北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是意见主要是针对保险公司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由于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对各高校却并不具强制性和约束力,因此各高校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三、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章专门就人才兴业、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了长远规划。为此,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需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助力湖北地区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人才兴业目标的全面落实。

1.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实践急需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当前高校在保险人才培养上主要强调应用型,较少提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事实上,保险商品有其独特的性质,保险经营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因而保险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点带面,形成高校百花齐放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我国保险业巨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各高校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和办学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知名院校带领下,各省属高校也应积极探索各自的保险人才培养特色。比如,湖北工业大学依托其著名的工学背景培养财产保险公司急需的工程、机械、建筑、船舶等复合型人才;中南民族大学依托其多民族办学背景,可以在民族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为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保险业跨越式发展。各高校只有把目光紧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武汉地区保险本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加强校际联系,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在保险本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开设了保险专业的高校需要齐心协力,加强区域合作,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在保险专业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和研究,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开展区域性的保险专业学生的科技竞赛,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校际联系,共同打造区域性的保险本科教育金字招牌。

4.建立高校学术界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经济建设,高校必须走出去,积极与业界形成多层面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在单个高校层面建立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渠道;另一方面,由各地保险监管当局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牵头,建立保险校企合作的长效保障机制。在具体做法上,高校方面,既要有在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也要派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保险企业方面,既要借助高校平台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联合或者委托高校开展课题研究、市场调查或项目攻关,努力把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适当扩大保险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实现保险销售队伍的升级换代。保险本科专业毕业生一般都愿意从事保险企业内勤管理工作,大多不愿从事保险销售,原因之一就是保险销售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入职门槛低。实现保险业跨越式的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险销售队伍,逐步提高保险销售人员的入职门槛和学历水平。而根据阳光高考网统计的近几年数据,每年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只有金融专业的十分之一。2007年的一个粗略统计结果表明,保险业30多万正式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30%。因此,高校保险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应本着服务经济的指导思想,应在调研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为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尤其是营销队伍的升级换代提供人才储备。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发展阶段,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湖北保险业依然人才短缺,保险公司也依然会求贤若渴,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的营销人才仍然是稀缺资源。武汉地区高校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保险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保险本科专业人才在行业内的就业率,才能做大做强武汉地区保险本科人才培养这块金字招牌,才能实现武汉地区高校保险本科教育持续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O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139702.html.

[2]冯文丽,赵凯.我国保险人才供求的“两难矛盾”及保险教育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3).

[3]张青枝,魏丽娜.中国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隐忧与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4]武汉大学官方网站[EB/OL].http://www.whu.edu.cn/index.html.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方网站[EB/OL].http://www.znufe.edu.cn/.

[6]杨玲.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circ.gov.cn/we

b/site0/.

[8]叶安照.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研究[J].保险研究,2010,(6).

(编辑:陈见波)

作者:付钢 刘应元

上一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论文下一篇:研究生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