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本科心理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目的: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调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的一般情况。结果:①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第一篇:本科心理论文

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在心理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心理学一直被设置为主干核心课程。文章针对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观念、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增加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教学环节、建立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心理学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约有240多所高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所有学校在培养心理学本科生的过程中,都将实验心理学设置为主干核心课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科学,许多的心理学理论来源于实验,大量的心理现象通过实验得以验证。本文针对目前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初步看法。

一、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观念

本科生实验心理学教学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实验方法与技术”的教学。由于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较多,二者在学时分配上通常体现为“专业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高,操作性实验所占比例较低,在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二者的比例为3: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实验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多但课时少,很多实验课程由于时间关系学生都无法实际操作,严重的影响到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鉴于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教学,摒弃“实验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将实验教学提升到和理论教学同等的位置,在课时分配、教学组织的倾向性等方面均予以扩充。同时,应转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加大对于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

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来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本科生可以通过对经典实验范式进行拆分、重构和复现,体会这些经典实验设计的内在逻辑、科学原理和创造魅力,同时提升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以及在一些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中,对于经典实验范式的介绍并未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许多经典的实验范式零散的分布于各个章节中。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心理学本科生的实验设计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实验逻辑混乱,操作定义模糊不清,不善于在经典实验范式的基础上创新实验设计。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专题的形式对经典实验范式做重点介绍,增大经典实验范式教学比重,同时带着学生利用专业的软件和硬件对经典实验过程进行再现。

三、增加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教学环节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和现代心理物理法实验、反应时实验、感知觉实验和经典的学习与记忆实验等,这些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只有这些实验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随着心理学各领域实验研究的迅速发展,不断有很多新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手段被研究者使用。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alated potentials,ERPs)、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近红外功能性光学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infra red spectroscopy,fNIR)、脑磁图技术(magnetoen-cephalo graphy,MEG)等。实验设计也基本摆脱了诸如速示仪等传统的实验仪器,使用了许多实验设计软件:E-Prime、DMDx、Inquisit、SuperLab、Presentation等,实验整个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完成。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目前尖端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包括生物反馈仪、多导生理仪、ASL504眼动仪、Neuroscan、TMS及脑波超慢涨落分析仪等。这些技术、手段、仪器的加入,大大的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许多心理学本科生在学完了实验心理学后,仍然看不懂核心期刊上的实验设计。学生的普遍感受是目前实验心理学所研究的前沿领域离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过于遥远。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专门安排时间给学生介绍目前心理学研究前沿的仪器、技术、手段。有条件的学校还应给予学生接触这些设备的机会,破除对于高端技术的神秘感。与此同时,实验心理学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只有教师首先掌握了高级心理实验技术,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四、建立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

研究型培养模式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一种探索,提出在研究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这一点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从来就不是和理论研究分离的学科,因此,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中也没有理由将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对立起来。相反,正是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同时得到应用性知识和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因为缺乏了理论研究能力的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会显示出对行为意义理解的误差,而这种误差极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不准确的工作应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是,需要一批高素质、研究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研究型教学的特征是要求学生参与研究,但是学生自行探索研究课题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学生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对研究议题的敏感性,以及指导学生从事研究活动的能力是研究型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二,专业教学与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仪器,以及供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源等设施是研究型教学的硬件支持。第三,为学生的研究成果创造积极反馈的平台。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活动若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这往往是其他教育教学途径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着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学生按照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创造性的开展实验设计,并对研究设计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深化心理学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五、充分利用学生创新训练平台

近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展和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是指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进行课题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相当于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科研平台,同时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师生协作,将实验研究与创新训练平台结合在一起。有了充足的研究经费作为保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材料,同时亦可支付一些基础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费用,进而保证高质量实验研究结果的产生。

深化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各个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在改革中探索一条适合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的新路线,为提高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仁来.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M].高等理科教育,2001(6).

[3]周仁来.高级心理实验技术培训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蒋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探索[M].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

(作者简介:张云齐(1984-),男,四川双流人,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邹盛奇(1989-),男,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20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作者:张云齐 邹盛奇

第二篇: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人格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课程考核问题和理论知识的本土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应用能力。

【关键詞】应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人格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涉及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两大知识领域。人格理论是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与解释,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及控制。而人格研究是对人格及其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基础,而人格研究则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高等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需要凸显其应用性,除了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人格理论知识,还应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人格心理学”教学大多强调人格理论的讲解,忽视了人格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何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将人格理论与人格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明确、合理、可行的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必要前提,对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注重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目前,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然以“大而全”的知识贮存为主,忽视了“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学。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掌握人格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如在临床中的心理咨询、在监管场所的心理干预,对药物滥用者人格的分析及干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开展的人才测评与选拔工作等。所以,明确可行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人格心理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过程中得以体现,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和实现。

2.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方面,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教学过程。首先,选择合适的“人格心理学”教材。目前“人格心理学”的本科教材版本很多,但是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却并不多见。很多教材都倾向于对人格理论的介绍,也有部分教材专门增加了人格测评的专章,但总体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内容。很多教师都过分强调了人格理论的重要性,过分注重对人格理论的讲授,而忽略了“人格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层面的结合。出于对体系的完整性考虑,“人格心理学”教材编排中可以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阐述,但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教师应该有所选择,重点培养学生对“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针对生活中问题解决、人际关系、健康、职业等几个方面的“人格心理学”知识应用,可将其作为几个独立的章节;再如,针对人格评估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人格评估的方法、人格评估量表的使用等;人格培养也是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形成与发展、人格改变和塑造的方法等。

3.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得以展现的手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师多采取大班讲授形式进行“人格心理学”教学,虽然有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行了互动式教学,但较少使用小组学习/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交流分享等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这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在“人格心理学”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来进行人格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格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讨论、小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有机结合,特别要注重“学以致用”,即在学习人格理论时,尝试使用理论知识对自己、家人和朋友进行人格分析和人格评估,对比各种人格观点,并进行有选择的反思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使用以学生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方法,把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案例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特点和规律,结合“人格心理学”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或案例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使用学到的人格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教师应精心选择案例,并根据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事先设置相应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和讨论,以体验、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理解。案例教学不仅使“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思维,深入浅出地理解抽象的“人格心理学”理论,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案例虽说具有个体化的特点,但也可蕴含具有普遍意义的与人格理论相关的内容。

此外,教师在人格理论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采用基于小组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模式改革。先将全体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设置小组讨论主题,如社交焦虑、抑郁、亲社会行为、幸福感等,供小组选择。根据课堂讲授的各种理论观点,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该主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最后,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与总结,引导并把握小组学习的方向。在小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目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充分体现了理论学习的应用性,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对“人格心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1. 教学效果的考核问题

“人格心理学”课程学习的考核形式一般都比较单一,主要采取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主要人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这种考核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主观上认为“人格心理学”学习的目的和考核只有“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一唯一标准,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考前背诵课本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考核要求。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考核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人格心理学”知识的深刻理解,难以提升应用“人格心理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应修订教学大纲的考核要求及考核形式,改变单一评价形式,增加对实践环节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具体可以包括对案例体验讨论、小组学习等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还可以考核学生应用各派“人格心理学”知识分析人格的能力,以评估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价。

2. 教学内容的本土化问题

本土化就是使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及应用为主,缺少对中国人的人格理论体系及应用的探讨。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应用心理学在中国实践领域中的应用造成潜在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并讲解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与“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视野和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树立承担心理学本土化大任的理想。

总之,“人格心理学”教学不仅是传授人格知识理论及技能,更是师生人格的互动与积极品质的教学相长。在“人格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改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更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出更多充满希望和幸福感、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228.

[2] 王玥,张伯华.案例体验式教学在中医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4,(5):799-800.

[3] 衡书鹏.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效果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2):31-33.

[4] 朱婧.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初探[J].大學教育,2015,(5):120-121.

[5]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31-34.

(编辑:秦俊嫄)

作者:朱千

第三篇: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研究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调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的一般情况。结果:①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良好,女生的在专业认同上的得分高于男生。

关键词 本科生 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业认同

0 前言

在心理学中,“认同”一词的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指出,认同(Identity)是一个人与其他人、某个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国外学者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个体针对现实中的专业所产生的,它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2]国内研究者安芹认为专业认同是指肯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该行业。[3]李慧敏等认为专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专业的认可。[4]秦攀博认为专业认同指个体在对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接受和认可,并表现出积极的与专业有关的外在行为,内心有适切感。[5]

应用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从80年代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分布在社会各岗位的心理学工作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但与热门专业相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具体是什么情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调研了湖北省的两所本科高校,期望能了解到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情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了两所高校在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现场共发出标准化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69份。由于大四学生正处于实习中,没有抽取到该年级的学生。269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52(56.5%),女生117(43.5%);大一学生136人(50.6%),大二学生81(30.1%),大三学生52人(19.3%)

1.2 研究方法

1.2.1 专业认同量表

采用秦攀博在2009年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一共23道题目,从四个维度来测量大学生的专业认同: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其中,认知性认同共5个题目,反映了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情感性认同共8个题目,反映了学生对专业情感的喜好程度;行为性专业认同6个题目,反映了学生表现出专业行为的程度;适切性专业认同包含了4个题目,考查学生的专业与其自身特点相匹配的程度。问卷采用五级评定,分数越高代表专业认同感越高。

1.2.2 对数据的处理

本研究使用 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用到的具體统计方法包括对专业认同一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

由表1可知,专业认同总分、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理论平均值。

2.2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人口学特征

2.2.1 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以及认知性、情感性维度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其他维度在性别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

2.2.2 专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在三个年级上的比较

结果如表3所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于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对专业基本情况了解程度良好,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情感表现为喜好,乐于做与专业相关的事情并认为此专业与自身比较匹配。研究者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发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评价较高,认为这个专业有用和有趣。

但学生的专业认同有性别差异,在认知性、情感性和总体认同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了解自己的专业,也比男生更喜欢这个专业。张田(2008)、李巍巍(2011)等总结了许多研究发现,专业认同有性别差异。如果男性所从事的行业是以女性人数居多的,那么男性的职业满意度要低于男性在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内就职。[6][7]比如在护理、旅游服务等专业中,男性的专业认同低于女性。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女多男少的专业,更多的女生选择这个专业,这一现象本身就反应了女生应该更喜欢、更看重心理学,女生也比男生更看重心理健康。同时在大部分班级中,女生比男生占有学习优势,学业成绩优良。可以说这是一个女生既擅长又有兴趣的专业,所以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高。但在行为性专业认同和适切性专业认同上没有性别差异,说明男生和女生一样,乐于表现与专业有关的行为,并认为专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把这些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参与一些心理健康的公益活动,既对自己有利,也能获得他人赞赏,所以男生和女生都乐于表现与专业有关的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兴趣和位置,所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发现自己与专业相匹配的切入点。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没有年级差异,三个年级的专业认同都比较好,说明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喜爱是一贯的,并没有随着对专业了解的深入而减少。这对专业建设来说是个好现象。遗憾的是没有大四的学生,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当他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现实的压力是否会减少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喜爱和认同。

4 结论与建议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整体上看情况较好,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都高于理论平均值;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更高,尤其在认知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上;三个年级的专业认同没有显著性差异,专业认同狀况都比较好。根据这些统计证据,研究者认为本次调查可以提供以下建议:

第一,发挥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热情、兴趣和认同,勉励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学生爱学、乐学心理学,也愿意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心理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举办更多的心理学公益活动、心理剧等,让学生的专业热情有用武之地。

第二,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如此良好的专业认同,却没有很好的就业率。根据现有的毕业生去向,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学生只能无奈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虽然心理学知识可以广泛应用,学生从事其他行业也能用的上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但学生既然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有良好的认同,可见转行并非他们的理想。如今市场对心理学的本科生是有一定需求的,只是有的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就业的信息。所以,学校和院系应该在就业指导上多做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对口的、能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被转”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Henning Sailing,Olesen.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2001.13(7):290-298.

[3] 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14):203-206.

[4] 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6] 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8.10(15):40-42.

[7] 李巍巍,韩冰,胡秦.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2011.30(12):21-22.

作者:孔祥娜 李腾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迅速,但本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为学前教育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优化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策略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与职业选择问题

1.学习困难(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认为对所学专业很难或较难的学生有72.6%,9.6%认为一般,而认为有点难和没有困难的仅有14.8%。

2.对未来职业的困惑(见表2)

由表可知,21.8%的学生表示非常困惑或较困惑,39.1%的学生认为一般,39.1%的学生表示有点困惑或不困惑。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人际关系不适(见表3)

从表中可以知道22.6%的学生与周围人关系很不融洽、较不融洽,27.8%的学生与周围人关系一般,49.6%的学生与人关系较融洽或很融洽,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适应大学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变化,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人际交往活动不足(见表4)

由表可知,45.2%的学生表示较少或从不参加学校组织活动,23.5%的学生较多或经常参加。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的必要途径,缺乏这些必然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存在欠缺,交往圈子狭窄,人际交往活动不足。

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个人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1.心理健康意识不足(见表5)

由表可知,97.4%的学生很少,从来不去或较少,一年一次做心理健康咨询,2.6%学生一般,一个学期做心理健康咨询,而没有学生高频率的做心理健康咨询。很多学生就算有了心理问题也不会去进行心理咨询,将问题埋在心中自己消化,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2.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不足(见表6)

由表得知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53.1%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知道一点或不清楚,25.2%的学生了解一般,15.6%的学生比较了解,仅有6.1%的学生认为十分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这说明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存在欠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因此无法有效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由表7可知,56.5%的学生认为有点用或毫无作用,17.4%认为一般,26.2%的学生认为有用,这说明学校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上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由表8可知,65.2%的学生认为很少或从不举办,29.6%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5.2%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或较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有时学校虽然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因此学校应加大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偏见

1.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见表9)

由表可知只有10.4%的父母经常或较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73.9%的学生表示父母没有对自己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这充分说明了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

2.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偏见(见表10)

由表可知61.7%的学生认为其他行业对自己专业了解一点或不了解,27.0%了解一般,仅11.3%表示较了解或了解。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一)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1.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意识,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心理咨询,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月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平台,为学生开展在线心理辅导,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应发挥校园媒体的文化宣传作用,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利用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汉字英雄、读书月活动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人文素养,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1.建设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对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和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并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

2.完善相关的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联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际心理情况,解疑答惑,在增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1.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选择上,家长要对学生的选择表示支持,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选择和创业时也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从而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家长平时也应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闲暇时间多做一些情感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予以解决。

2.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要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让人精神愉悦,促进情绪的稳定。良好的校园环境包含卫生的环境、融洽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搞好校园卫生和绿化,建设美丽校园,优化生活环境;开展校园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优化学习环境。

3.扭转对行业的偏见

很多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不理解,要加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的正面宣传,让人们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加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要提高此专业的社会地位。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未来的信心,能够在学前教育行业走下去。

(四)强化自我心理保健

1.积极选修心理健康课程

学生要主动选修心理健康的课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并根据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时常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与监测,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自我心理保健。

2.加强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提高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佳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出去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新的活动产生新的刺激,可以忘掉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在一些合适的场合可以选择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緒这也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发泄对象、场合、方式等,不可迁怒他人,造成不好影响。遇事多往积极方面去想,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提升个人能力

在大学时期,多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中去,如在学生组织任职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周末课余时间可以做一些兼职,特别是辅导班和专业相关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未来适应工作和社会,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爱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干预的实验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9.

[2]赵忠芝.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 (29):154.

[3]廖智勇,严云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教管理探微,2012 (4):33-35.

[4]项亦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1):117-118.

[5]陶成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略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3):111-113.

[6]陈国皎.山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23.

作者:郭静静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路径

[摘 要]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压力非常大,心理问题非常多,非常需要积极的干预与介入。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思路与对策。因此,本科院校应该主动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观念, 设计积极向上的干预内容与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平台,构建积极向上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以此不断提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学生;心理健康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与话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与病态心理学相对的理论支撑,为破解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思路〔1〕。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逻辑关联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学发展方向〔2〕,主张采用积极方式和心态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个体心理世界的积极阳光层面的关注与激发,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本科院校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场域。因此,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強的关联性 。

(一)积极心理学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主要观点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引进国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3〕,主张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病态心理学持相对的观念与方式。这种理论体系更能够有利于推动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其实效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心理问题处理的一种方式,内涵丰富,包括心理干预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环境、效果的考评等。这种干预往往是外在的干预,当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动的干预调适心态。

从价值视角来说,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及时把控与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世界,能够及时引导贫困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化解其心理纠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为贫困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贫困生学风的改变。

(二)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论层面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实践层面的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具体的应用、检验与完善积极心理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要求其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选用充满正能量的项目与内容、营造阳光的氛围与环境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号舞台,是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落实与检验考验,能够倒逼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二、当前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环视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预现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不理想,从理念、内容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素质到效果的督导层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创新一番。笔者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取向严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预理念层面的问题。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时,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把握青年学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系统化的理念坚持不足,往往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没有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积极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将贫困生心理问题扩大化、严重化,没有将之作为贫困生作为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来阳关地对待。

2.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关注与干预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时,规划设计不够,往往注重经济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干预介入,重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方面的事情,忽略与之相关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的指导介入〔5〕,导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单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学生成长层面的学生项目干预,忽略现代公民层面的素养项目干预。

3.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与平台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动、制度等平台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谈话、情景体验、心理测试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积极使用,忽视了三观教育和红色文化在心理干预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往往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的采用,对网络平台的远程心理辅导作用开发不够,没有很好开发网络心理辅导热线。

4.心理健康干预主体素质层面与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干预主体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预技巧与干预的心态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工队伍的教师,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很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强大的介入力量。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定的条件与保障,但目前高校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预的设施设备的供给。

三、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水平

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存在的问题,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与研究,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論,将之运用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选用等方面,力求建构一种助推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完善与创新整合,推动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要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要求,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一种爱的心态、理念去开展各项干预活动,贯彻一种爱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好好分析贫困生群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贫困生的弱势心态和期望值的变化规律;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将心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行,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專业学习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的办法来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注重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拓展,尽力扩大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项目与内容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直接客体,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务必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贫困生的问题,更要看到其优点,对其优点也进行干预指导;不光是要干预其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还要干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网络活动等,做好这些方面活动的心理调研、追踪、指导与积极干预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与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立体化网络建构,做到对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的干预介入。

3.采用主动积极与正面激励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努力增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分析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要求,尽量采用积极向上的办法来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指导等结合起来,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启发贫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将传统的谈话、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已纳入积极向上的层面来看,尽量采用正相关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多开展一些有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等阳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贫困生的自信自强心态。另外,积极开发网络平台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网络心理问题辅导平台与网站,力求心理健康辅导移动化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心态与积极向上的环境构造,全力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阳光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的主体素质要求,加大对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教师们进行阳光心态的培育与重视,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真善美的心态,拥有阳光和博爱的心态;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态势的文化氛围;加大各类心理健康干预的条件供给,尤其要做好开展心理活动、贫困资助等所需要平台、场地、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给。

总之,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践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本科院校贫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提供一种阳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务必要改变传统心理干预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介入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2〕曾庆璋.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

〔3〕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5〕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6〕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04).

〔7〕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S1).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欧阳洁

上一篇: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案例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