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教育的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数字化的时代,民族地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要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多渠道研究民族文化内涵及外延,将湘西苗画引进课堂,探索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多元途径。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信仰。专业创作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实现苗画元素的提取与设计等多种可能性,构建苗画数据库,把储备文化资源和创新利用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师美术教育的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师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1:

高师美术教育的改革实践与思考

摘要:为了使高师美术教育能切实做到适用中学美术教育的需要,加快其改革的步伐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

作者:江 锋 江 雁

高师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2:

湘西苗画与高师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摘要:在数字化的时代,民族地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要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多渠道研究民族文化内涵及外延,将湘西苗画引进课堂,探索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多元途径。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信仰。专业创作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实现苗画元素的提取与设计等多种可能性,构建苗画数据库,把储备文化资源和创新利用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湘西苗画 高师美术教育 创新融合

一、湘西苗画的缘起和艺术特色

湘西苗绣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蛮绣,历经数朝而形成苗族刺绣。苗绣一般应用于苗服的袖口、裙腰、衣襟、围兜、裤脚等处,也会出现在童帽、鞋面、枕巾、布包等物品中。然而,苗画则是湘西苗族地区独有的民间绘画,源于刺绣中的绘绣。苗绣分为剪绣和绘绣两种,绘绣用线多以素色为主,花纹素雅,别具风格,并逐渐形成一种只绘不绣的独立绘画品种。①最初的苗画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苗画,因为这个时期苗画的价值就是为苗绣提供底稿。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湘西苗画兴起于清朝末年,从传统苗画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的民间画种,将苗族的精神文化和审美追求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湘西苗画主要流传于湘西保靖县和花垣县,主要代表有保靖县的秧初心兄弟和花垣县的梁求瑞、梁永福及梁德颂祖孙三代的传承,1987年,梁永福的苗画《丹凤朝阳》《龙凤呈祥》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9年,梁德颂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呼,其巨幅苗画《大门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②

苗画的内容主要分三种类别:一是自然形态,如花鸟虫鱼类;二是风俗类,包括婚丧嫁娶、吉祥祝福、衣食住行和农耕渔作等等;第三类是神话传说类,包括神话寓言、图腾崇拜和祭祀文化等等。其中的自然崇拜、吉祥寓意等审美对象带有明显的象征性,诸如牡丹象征富贵、仙桃象征长寿、龙凤呈祥瑞和宝瓶佑平安等等。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类似古埃及的“正面律”,例如凤凰的翅膀多以正面展开的形态出现,宽大的翅膀突出飞翔,视觉上层次感更加丰富。凤凰的头部和脚爪多是侧面,侧面更加便于表现特征。而眼睛则是正面的形态,正面的眼睛圆得精神饱满,从任何角度观看都不影响眼神的张力。总的来说,苗画造型规律是在依托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以心相为主,更多的是意象的表达和心理上对美的想象。在表现手法方面,苗画常用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手法,线条细腻、均匀和流畅;物象空间的表现则依赖于各部分形态的前后遮挡或者物与物之间的交叠;设色方面以冷暖对比和明度渐变推移为主,色彩的纯度很高,大面积的冷色和小面积的暖色相搭配,艳丽而不火气,底色多以蓝色、黑色居多,白色和红色次之;画面结构以对称式、均衡式为主,主次关系多以形体的大小来区分,整体布局饱满和谐。

二、湘西苗画与高师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

提取苗画的造型和设色要素,总结其内在的结构和组织规律,结合审美内涵,创作出具有时代和生活气息的苗画作品。一方面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搜集和苗画有关的图文资料,了解苗画形象的内涵;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民间美术的根在民间,如凤凰县三江镇每年的“四月八”和花垣县每年的“赶秋节”都要举办盛大的活动,人们盛装出行,打苗鼓、对歌和集体舞蹈。日常的“婚丧嫁娶”和各种祭祀等风俗活动都是考察和收集素材的好时机,通过考察、采访等方式进行图文资料的采编,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苗族人是如何把生活跟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真正体现了生活即艺术理念。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二次创作,可以突破原有的造型、色彩搭配。另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亲自讲解示范,我校已经多次邀请苗画传承人梁德颂先生现场授课和学生现场体验,多维度传承民族文化。

(一) 苗画同美术创作的创新融合

苗画的绘画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色线描式,主要以形取胜,直接从苗族刺绣的底稿脱胎而出;另一种是占主导地位的彩绘式,色彩层次丰富,以明度推移和纯度推移的方式着色,产生如彩虹一般的效果。相比其它画种丰富的语言,苗画的表现手法相对比较单一,美术专业生可以丰富苗画的表现性,借鉴国画、油画、水彩等表现手法,以堆叠、厚涂、流淌、吹塑、揉搓、拍打、顿挫等多种笔法,改变传统苗画平板的视觉效果,在心理上和形式上打破以往的固定模式。其次,创作题材和内容也可以突破,不再局限在神话故事和吉祥图案之类,根据目前苗画的内容“花鸟居多人物偏少”和“象征性题材偏多生活性题材偏少”的特点,可以结合现代生活和个人的思想情感拓展表现范围,将来还可以考虑借助3D打印技术创作三维立体的苗画作品。

(二) 苗画同美术设计的创新融合

苗画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湘西的旅游业发展迅猛,结合湘西民族文化资源,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以引进电脑美术课堂。苗画造型几何化,如棱形、圆形和扇形等特点,把其中符号性的元素用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首饰设计、标志设计之中。也可以和实用的产品进行结合设计,比如手机壳、箱包、水杯、家具灯饰等。设计课程的设置尽量接地气,把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和民族元素相结合,把传统的形式感和现代的审美趣味融为一体。融合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提取苗画形象元素,通过简化、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生成新的视觉形象;二是意象元素归纳,比如龙凤呈祥、保佑平(瓶)安等,取其意象进行想象,创造设计形象;三是综合嫁接手法,比如以苗画中的造型元素结合真实的自然物像,或者以打散构成的方式重构视觉形象等等。总之,苗画的造型元素蕴含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可以尝试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三) 创建苗画数据库

在数字化时代,文化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始终捆绑在一起,一直按照传统方式传承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利用科学手段介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大趋势。通过数字摄影技术,把苗画的各种图案分类记录,包括传统的服饰图案、银饰图案、器物图案和苗画图案等。提炼出图案中单元形象,并绘制出各种形象元素线稿矢量图。分类储存:一是根据题材进行分类。诸如常用的元素有蝴蝶妈妈、龙、凤、喜鹊、蝙蝠、鱼、蝙蝠、花瓶、花卉、麒麟、祥云等等;二是根据造型的姿态特点分类。比如正面造型、侧面造型、俯瞰造型、仰视造型等等;三是按照图案规格分类,比如大型的牡丹花包括一朵完整的花、两朵半开的花、九片树叶和三朵花骨朵。小型的牡丹花包括一朵半开的花、四片树叶和一个花骨朵。四是制作更精细化的造型矢量单元,比如龙和鱼的鳞片、花瓶上的几何纹样、各种花卉的花瓣等等,通过复制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搭配和上色。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数字苗画创作和交互式体验,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学习和创作。数字苗画对图像的大小、位置、排列方式和颜色搭配等将会非常便捷,解放了长时间的手工劳作,为创作构思节约了更多的时间,使苗画从手工型向智能型转变。另外,苗画的数字化可以向游戏领域拓展,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游戏,以苗族的神话传说为背景,人物造型和环境设计带有浓厚苗族韵味,在苗画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将会在游戏造型领域里开辟出一种崭新的风格。以游戏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传播速度和大众接受度将不可估量,游戏文化将会兴起一场民族风。

三、展望湘西苗画的未来发展

民族文化早已面临“传承危机”,单靠非遗传承人的力量犹如杯水车薪,苗画不仅仅是在苗乡传承和发展,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走出去,通过网络共享等方式让外界更多了解苗画。苗画引进大学课堂,师范生是文化的传播者,以燎原之势将苗画文化延续不断地传播给下一代,形成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活性生态链。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永久保存民族文化的基因,依托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艺术教育的共享和交流的高效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思考和创新的层面,实现人文与科技的结合,浪漫与理性的统一。苗画游戏化是一种新的思路,充满无限可能,将以更潮流的形式传承民族文化。

注释:

①田特平《湘西民间艺术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41。

②陳伊娟《湘西苗画与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创新研究》,戏剧之家.2015(05)。

参考文献:

[1]杨恩寰,梅宝树主编.网络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梁璐瑶.湖南湘西梁氏苗画的发展与传承研究[J].中国民间美术,2018.

作者:丁超

高师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3:

信息数字化对高师美术教育的影响

摘 要:艺术教育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美术自身具有陶冶情操,提升美术学习者的艺术审美眼光;美术教育的主要是目的是培养、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成为身心共同健康成长完善的人。对学生将来的生活以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美术教育最为目前最重要的辅助性教育学科之一,其美术自身其他学科无法代替、超越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当下科技信息数字化已经占据时代的主导地位,各类型高端的信息技术成果已经融入人类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其科技信息数字化和人类日常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当下,各大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多媒体数字产品对美术课程的教育都存在着深远的推动、影响作用。其科学技术信息化已成为各大高校在美术教育这一领域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科技信息数字化;高师;美术教育;影响;发展趋势

0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家以及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增长趋势。在当下信息数字化为主流的社会发展趋势背景下,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已然成为艺术界不可避免的一次重大的颠覆性改革。本文主要针对载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课程教育体系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从而能够为高师美术教育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贡献。

1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性成果,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并由此派生出来的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图像学,其全新的高师美术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对传统教育方式挑战。[1]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也应运而生,此现象对我国各大高校的美术教育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

(1)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改变的契机。

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师美术教育带来极其重要的深远性影响意义。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给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带来跨越性的变革,由原来的书本、画板、画笔之间的组合,改变为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网络化教育模式,此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深刻的改变了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由此看来,各高校重视美术信息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体系中,必须要面临的教育改革模式。同时在教师美术教学过程中,也可运用计算机各信息间的快速转换,轻而易举的绘制出优秀的美术拼图作品。在此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一领域的改革、创新,使高校美术教师不再抱着画笔画板与教案来回奔波,只需要会使用现代多媒体产品就可以完美的实现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之一——互联网,其联通全球的特点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上,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教学资源。[2]当今很多国家、地区的艺术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开放性网络平台,各高校美术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世界艺术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时效性具有正确的把握水准,同时在根本上根除了美术教学模式落后的时代弊端。

2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正确认识高师美术教育在当下科技信息数字时代背景中的教学优势。

古老、传统的绘画方式和所用工具都能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画笔以及颜料,遵循一定的绘画流程,在画板上进行美术作品临摹或创作。这样的绘画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颜料成分以及画笔型号的影响,不仅在作者绘画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并且此创作作品难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与传统绘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计算机绘画,传统的绘画工具让位于键盘、鼠标,作品的展示也由画布变成了电脑显示器,通过绘画软件,我们用数字化图形来展现创意与设计。[3]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作品,可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作者在绘制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颜料污染、画笔型号不对等问题,计算机绘制出的作品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渠道进行作品展示,还可以通过拷贝、复印等方法进行作品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及效果。

(2)合理地运用信息数字化科学技术来提高美术研究、学习者的自身美术素养。

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正确性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摆脱同一幅作品进行反复临摹练习的过程,把类似于颜料调色等耗时费力的事情交给电脑去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画面的构建以及造型技巧的锻炼上,在数字化绘画技巧也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功能的强大使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处理以前只有大师才可能完成的复杂技法,这种与大师对话的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重走大师的道上增加其艺术素养。[4]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数字化的美术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各高校的美术教育率。

(3)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共存的高师美术教学模式。

数字化绘画技术并不是对传统绘画的颠覆,相反,它是对传统绘画不足之处的有效补充,为高校美术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我们可以将时间与精力放到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美术灵感及艺术素养的提高上来,通过二者的有机配合,更为有效地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素养。[5]计算机高效率的绘画技术,在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在利用此工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甚至放弃对传统绘画技术的运用和继承,传统的绘画技术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绘制出来的作品,更能够接近于人的生活,更加真實、自然。

(4)加强高校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化以及提升。

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从表态走向动态,这给了高校美术教师更广阔的发挥自己教学才能的机会,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创作设想动态的全景式的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一个优秀的美术工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灵感变成画布上的或是屏幕上的那令人叫绝的作品的,这种教学效果无疑会让学生深深铭记。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网络教学的基础前提,也保证教学成果的硬性条件。[6]

3 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一定要跟随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进程,其现代高科技的科学产品,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不仅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创新,同时为人类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为人类艺术的提升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成.设计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美术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02).

[2] 李果.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教育的变革[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11(4).

[3] 刘晓慧.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J].华南师范大学,2013(4).

[4] 刘琼.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2009(7).

[5] 王经杭.高校美术教育与数字化艺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6] 张家齐.浅议网络时代的美术教育及其特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

作者:林蝶

上一篇:招商工作安排(精选2篇)下一篇:行政经理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