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对策

当前,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这种跨级教育忽视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限,如果在这个阶段提前对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学习和精神压力,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让幼儿与外界的交互作用进行教育,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并且传授的知识都是单一、教条化的,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会严重阻碍幼儿学习兴趣的启发和培养,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给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

幼儿教育小学化还会让家长承受较大的压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提前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需求和大环境的压力下,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一些家长急于求成,给幼儿布置了大量的學习任务,这种做法会让幼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家长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考虑幼儿发展阶段真正需要的东西,让幼儿在不同的阶段接受相应的教育。

(三)不利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会扰乱正常的幼儿教育秩序,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小学教育的发展,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导致幼儿步入小学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进而影响幼儿之后的学习。

(四)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建设的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健全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极大地限制了幼儿个性的培养,让幼儿局限在学习考试中,严重影响了幼儿兴趣的发展,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策略

(一)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家长应充分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育。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传统的认知理念,遵循孩子的天性,对幼儿进行启蒙式教育,培养幼儿的兴趣,充分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成长情况,深化和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系,让教师更加科学地培养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幼儿教育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升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教学。

(三)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还存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重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不能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而忽略了质量,要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严格监督,并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合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建设对学前教育有益的服务设施体系,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幼儿教育小学化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对幼儿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外,还应加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相关法规,为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对于社会上的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相关部分也应对其进行大力监管,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幼儿园也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育进行正确定位,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美好的童年。

作者:刘怡楠

第2篇:幼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教育起着保育作用,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 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对幼儿 起到了揠苗助长的效果,不仅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 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 自身的办园经验,就如何匡正幼儿教育小学化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匡正策略

引言

目前一些幼儿园为满足一些家长的需求,提前为 幼儿提供小学化教育,开设了学前班以提高教学的效 率,甚至一些幼儿园在学前班中使用了小学教科书来 满足父母“让孩子早点读书”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 误的教学方法下,阻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关 于克服“小学化”趋势,让幼儿进入自由空间并从中 获得最大发展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教育机 构出现了迎合家长心态的经营方式, 违背了科学的教育规律,这样的做法 不但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还会 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的危害

(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 的一点。幼儿教育应该以增强幼儿体 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 习惯为主要内容。在激烈的社会竞争 下,很多幼儿园选择了“小学化”的 教育方式,削减幼儿活动的时间, 缩减了幼儿健康认知教育的部分, 将更多时间花在幼儿的应试能力培 养上,这不仅直接导致幼儿身体素 质的下降,也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 康。幼儿的身体正处于成长阶段, 在幼儿园形成的坏习惯可能会直接 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比如久坐导 致的驼背、不规范的写字姿势和长 时间书写导致手指变形,对健康危 害极大。 此外,采用“小学化”的教育 方法也会危害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 园时期应当做到的是让幼儿无忧无虑 地成长,广泛接触科学、社会、语言 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幼儿对世界的认 知,而不是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化教 育,忽视幼儿的个性特点。

(二)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会过早 地让幼儿体验应试教育。“小学化” 的氛围是与幼儿年龄极不相符的成长 环境。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本质上 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幼儿的成绩 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提升, 但是长久下去不仅会消磨幼儿的学习 兴趣,也将会导致幼儿未来的学习效 率低下,透支了未来的学习动力。并 且,在幼儿园时期就将时间全部投入 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上,会导致幼儿的 体育、艺术天赋被埋没。

(三)阻碍幼儿个性发展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要让幼儿感受 到童年的快乐。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幼儿对学习 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可能会给幼儿带来驼 背、近视等身体问题。目前国内有些面向幼儿的“特 色班”“特长班”其实是对幼儿天性的扼杀,违背幼 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消极的 情绪体验。

二、改变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沟通

1.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目前之所以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是因为教师和 家长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过分地重视知识的掌 握,忽视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指导。为 了匡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笔者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 中,针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组织了多样的座谈活动,借助 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详细地讲述幼 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引发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自主地转变 自身的教学意识。而且,在《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中对学习品质做出了解读,指出学习品质是幼儿在参与 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的必备品质,且要求教师以 教育活动为依托,驱动幼儿养成专注、勇于探究等美好的学 习品质。对此,笔者在与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过程中,还 立足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详细讲述幼儿学习品質发展的重要 性,并将幼儿需要发展的学习品质一一展现出来,引发幼儿 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使他们通力合作,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 都放在知识讲授上,着力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2.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着教师要搞好幼小衔接教育活动。当 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幼小衔接权责不明,内 容不清晰。很多幼儿教师觉得,实现幼小衔接,需要将小学 阶段的知识内容在学前阶段教给孩子们。为了实现这一点, 一些幼儿园创设了“大大班”,即幼儿在上了大班之后,再上 一年大班。在这一年中,幼儿教师向孩子们讲述数学、拼音 等小学一年级的内容,这么做,严重地限制了幼儿的健康发 展。此外,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是花费了大量力气, 但是小学却“不作为”,觉得自己只要配合好幼儿园就可以了。 其实,在学前教育活动体验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养成诸多不良 习惯,如坐姿不端正、握笔姿势不正确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可 能会被带入小学,如果小学教师不关注学生的不良行为,不 及时地给予纠正,是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消极影响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时候,幼儿教 师要与小学教师密切联系,合作设定教育内容、教育目标, 都将幼小衔接视为分内的工作,合力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二)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加 互动

幼儿园应该以幼儿的发展为主 题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幼儿的发展情 况组织相关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 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间接增 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园阶段的 幼儿是最具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开展活动。例 如,可以让他们进行“职业扮演”的 活动,让每个幼儿选择一个职业进行 职业行为模仿。对于扮演医生的孩子 来说,需要学习抬担架等行为,并以 此延伸开展抬担架的接力比赛,让幼 儿了解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提升他们 的责任感,并教授幼儿医护方面的知 识。对于扮演教师的幼儿来说,要学 会备课和讲课,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和组织能力。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 这短暂的时光不应该完全被学习知识 所覆盖,幼儿园、家长都应该为共同 守护孩子的笑容做出努力,一起改变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结论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 当认识到幼儿园需要提供给幼儿一个 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健康 成长的同时,产生求知欲,发挥创造 力,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蓝映红.谈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及扼制对策[J].华 夏教师,2018. [2]乔金玲.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与建议[J].佳木斯 职业学院学报,2018(8).

作者:李文娟

第3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阶段融入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侧重于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强调知识讲解和知识灌输,强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忽视了对幼儿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对策

幼儿教育的工作愈来愈重要,但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为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造成阻力。本文主要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详细探究。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阶段融入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侧重于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强调知识讲解和知识灌输,强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忽视了对幼儿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首先,幼儿教育小学化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相符。幼儿的神经系统功能、认知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等,尚未发育完善,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势必会造成幼儿对教育活动不感兴趣,使得他们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丧失了自主思维能力。

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很不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强调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入手,重点引导幼儿锻炼身体,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简而言之,幼儿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各方面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不能过于强调知识点的灌输。幼儿教育小学化则直接忽视了对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兴趣、社会交往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再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幼儿过早接触了小学阶段的内容,使得他们在日后进入小学校园时,会接受到重复性的内容。虽然这能够让他们轻松地拿到高分,但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思维,会让他们在进入中学校园之后,一下子不能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得以发生。

三、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

(一)学校

1.幼儿园

(1)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修养。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幼儿行为和思维习惯的直接影响者。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成果。组织幼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教师的思想得到转变,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让广大幼儿教育掌握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2)重视对幼儿园日常工作的指导。有些幼儿对于玩具或者游戏活动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则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阅读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逐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能盲目地追求办学质量,而需要坚定最初的办学理念。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严格按照山东省省编教材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每一个教育主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过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探索游戏化学习。所谓游戏化学习指的是,为幼儿创设一种游戏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当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将知识融入到游戏情境中,既杜绝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又让幼儿实现了知识视野的拓展。例如,在班级内部,教师可以设置图书角,供幼儿随时翻阅;益智区内拼图等开发智力的材料;生活操作区内投放串珠、插花等材料,引导幼儿在材料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散思维,强化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2.小学

据了解,现在小学一年级的上课进度很快,如果完全没有接触一年级知识的幼儿学习起来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二)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在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家长与教师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对《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有所了解,引导家长充分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家长讲解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共同引导幼儿实现健康成长。

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现实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引导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摒弃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注重对幼儿行为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不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幼儿一些比较奇怪的想法,家长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朝着合理的方向大胆探索,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在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加入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与幼儿共同成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中一些辅导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壮大,而他们也似乎明白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如此,就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日益明显。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杜绝报名辅导班、培训班,减轻幼儿的压力。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清楚地意识到,幼儿教育不应该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应该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突破幼儿教学障碍,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幼儿教育[J],2002.

作者:郝倩颖

第4篇:3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4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4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4.1 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幼儿教育事关21 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业, 教育部门应充分发

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切实加强对幼 儿教育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 “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 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 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 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 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4.2 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 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 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 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 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将全 部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 要。

4.3 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 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

取向。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 度。在幼儿教育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 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如果有,则不能评其为先进,不能让其通 过职称评审。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 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 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 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 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 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总之,早期教育不是越早越好,遵循规律才是最科学的。一种行为 能够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能够培养一种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幼 儿教育应以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 切不可急功近 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百年中国幼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

[2] 闰晓虹. 调查显示: 中国目前幼儿阶段教育存在很大误区.http//www. Chinanews.com.cn/news,2005-06-03.

[3]于京天.对学前教育研究自身去向的思考/ / 陈帼眉,刘焱,主编.学前教育新

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43. 作者简介:陈北燕(1964—),陕西咸阳西北二棉幼儿园院长,本科学历,小 学高级教师。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巨大危害 ( 一) 扼杀儿童天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做了一个实验叫做 “双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生子( 即双胞胎) 在 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 健康状况都一样。他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 周开 始学习爬楼梯,48 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 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 子15 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 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 周后,也就是到了 孩子54 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 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格 赛尔让他在52 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的 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 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 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同样的 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 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一个是从48 周开 始,练了6 周,到了54 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 52 周开始,练了2 周,也是在54 周时学会了。后学 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 习意愿。

道家“道法自然”的准则对我们的教育也是很 有借鉴意义的。老子认为“万物恃之以生的道是世 界万物发展、变化、灭亡莫不遵循的规律与原则。”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对自然界及社会上的很 多事情都很新奇,儿童时期正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 想象力的时期,只有让儿童在早期充分释放其天性, 保持其天真童趣,这样才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德 国教育家卡尔维特告诉我们:“给孩子游戏和成长 的空间,游戏是在一定阶段中最纯洁,最神圣的活 动。游戏给人快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与 整个世界的安宁。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 心坚决地玩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成 为一个完全的有决心的人。”

由此可知,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我们不能过早的 灌输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对孩子以后 的学习起不到多大的帮助,反而让孩子失去了他应 有的创造力和兴趣。 ( 二) 浪费教育资源

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依据人的年龄、生理、心理以 及接受能力来划分的,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 方法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超越了其中任何一个阶段 的教育都是有害的。

幼儿园教育更多的是发掘孩子的天性和无邪的 心理,培养孩子从小对生活的兴趣和乐观态度。幼 儿园教育如果摒弃了这个宗旨就是变了味的教育, 有害的教育。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就让孩子学习小 学的知识,这可能在一时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让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但更多的是让孩 子对以后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很多孩子由于在幼儿 园接触到了小学的课程,等到了小学时就每课程没 有丝毫的兴趣了。幼儿园教授小学的课程肯定也没 有达到小学教育的要求,这样本来一次就可以很好 掌握的小学课程却重复了一次,而且两次授课的效 果都大打折扣。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 三) 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对小学教育造 成负面影响

爱的核心就是尊重孩子。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 律的幼儿园教育肯定得不到好的发展。小学课程的 22 介入更多的是使得幼儿教育杂乱无章,不伦不类,加 重了幼儿教师的负担,更为不利的是摧残了孩子的 天性。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也造成不少的负 面影响。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 在教授小学课程时难免有失偏颇。幼儿接受到了错 误的信息后就很难改过来,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 易凭借在幼儿园学到的错误信息先入为主,严重影 响了对小学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幼儿教育只能是误 人子弟。尤其是像英语等外语的学习,如果一开始 的发音就教得不准,那么对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产 生很不利的影响。

( 四) 不符合新世纪人才建设的要求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 一个注重人的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必须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的适应社会。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的一 环,幼儿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以后的成才。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是为而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做 出的揠苗助长式的错误选择。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 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 么会有创新能力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多的成 为了我们严重的“乖孩子”“书呆子”,没有了朝气, 心灵脆弱,内心自卑。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在激烈 的社会发展中有所建树。

三、如何走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误区 ( 一) 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

开创自然教育方法的美国教育家,美国著名天 才儿童小威尼佛里德的母亲斯托娜主张“尊重孩子 天性的自然,让每个孩子自由自主发展。”出现幼儿 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催化剂还是当下应试教育的 盛行。大部分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提早学习知识以 应对以后那不可忽视的升学考试。许多孩子在幼儿 时期体现出“知识丰富”的特点,大多不是因为自身 聪慧,而是课堂灌输所起的作用。让孩子在体验中 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初步淡化中考、高考中书本知识的考试,引 入多样的考试方式,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公益道 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也纳入到升学的参考依 据中来,才能彻底把孩子们从繁重、过早的课业负担 中解放出来。没有把“学科知识”作为升学考试的 唯一内容甚至是决定性方面时家长们才能做到对孩 子“放手”,把精力放在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上来。 不断地吸引他注意一种新的生活,用新生活自身的 魅力去征服他,而不是强加于他。 ( 二) 变革家长的早教观念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早教观念。首先要充分尊重

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对孩子的教育越俎代庖, 过早的对孩子抱以太多的期望。英国著名心理学家 皮亚杰认为学校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让儿童学到 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主动独立探 索世界与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其次要充实认识 到过早让孩子脱离自己的怀抱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的危害性。接受教育的时间早并不一定就能为孩子 今后的教育打下多好的基础,反而不利于孩子以后 的学习。再次作为家长不能拿孩子的教育作为体现 自己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志,不能无视孩子的兴趣爱 好而与其他的家长盲目攀比。最后家长自身也应该 从自己早期教育中得出经验教训,避免错误的教育 方式在下一代重演,父母要和自己的孩子换位思考, 充分理解孩子。

( 三)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纠正任何一个不良社会之风最直接最有力的方 式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制度的约束来 匡正歪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总则 第五条明文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 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 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 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这样的规定远远每能震慑那 些铤而走险之徒。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之所以越演越烈的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幼儿园的主办者见利忘“义”,明 知道这样的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在巨大利益 的诱惑面前他们把孩子的利益和权利丢在了一边, 昧着良心办学。国家应该制定更为严厉的惩罚性条 款,对违背教育宗旨、摧残幼儿天性的办学者给予严 惩。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扭转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 趋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集[M]. 教育科学出版,2006:323- 326.

[2]赫. 斯宾塞[英]. 颜真译.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 海峡 文艺出版社,2002:45.

[3]朱敬光. 幼儿教育.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M],2005: 47.

[4]陈德安. 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 先秦至隋唐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5]崔华芳. 教育的奇迹———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 种方 法[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43. (下转第26 页) 23

第5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题,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而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写不好算不对还不行,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一天的学什么也没学到,教师在家长的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要努力地教,好让孩子学会,让家长满意。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金坑一年级事例)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

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但我更是一位母亲。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告诉大家: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受累了,所以,还是让孩子在幼儿园多玩玩吧!

3.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4.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

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5.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自己懂了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我从教十五年,一共教过六个一年级,接到手的孩子都会算题,会写字,但有的却连昨天今天明天分不清,有的自己的名字用普通话说不出来,还有的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而会算的题会写的字在一年级还要重学。所以,我想说的是,孩子本来是棵

好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是“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集”。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教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家长的关注。

第6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我首先给家长们讲一个成语故事,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 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 “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 从情感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游戏的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能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其次表现为情绪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从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的执行者。所以前苏联的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从认知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

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总之,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都应高度关注。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上传: 李爱梅

更新时间:2013-1-7 20:50:04 江西省幼儿教师网络研修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三个月的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网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研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网络研修项目已成为推动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

(二)网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

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网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我的研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天真的孩子,要想办法教育他们、灌输知识给他们,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而这次远程教育学习就给了我一次提升的好机会,使我受益良多。

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说起来是一些很容易的话,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要做起来却是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温柔的抚摸,让他们喜欢去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幼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二、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 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 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们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如果小朋友发音清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幼儿教师培养职业幸福感当我们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不讲道理的家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调皮的软硬不吃的时候,当我们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职业倦怠感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在心头。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离天使最近的人,面对那一张纯真幼稚的脸庞,我们怎么忍心不负责任?我们怎么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业倦怠。首先,摆正心态,调整欲望。因为欲望过高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总是会烦恼和疲倦,保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拥有。我们只所以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失去的,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得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是公平的,当你的世界也许大雨倾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会现出美丽的彩虹?总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保证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通过学习。我由衷感谢教育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这次远程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孩子,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一名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教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活动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 一节好的活动课,要做到两个关注: 一是:关注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孩子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教学活动:抓住活动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孩子

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使孩子真正体验到爱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活动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 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教学 方法,体现此活动课的 灵魂。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 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 视野,还丰富了我的 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 认识,更加热衷于 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 一份力量。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我由衷感谢教育部为所有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在这段远程培训学习中,不仅观摩了优秀教师的优秀案例,而且聆听了专家对优秀案例的评析,还学习了各位专家分别从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领域、语言教育领域、社会教育领域、科学教育领域、数学教育领域、音乐教育领域、美术教育领域等十几方面的讲座。这次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心得:

一、爱是教育之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无论是健康教育,还是语音教育,哪怕是科学、数学方面的教育,都始终由爱贯穿,教师的爱孩子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并且只有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二、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如何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

三、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然后还要拥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因为教师的仪态、表情、举止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热情,亲其师而信其教,孩子们喜欢,所以才能调动起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和创新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教育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让孩子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次培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我更容易把所以运用到课堂中去。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愿意平凡的陪在孩子身边,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另外,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特备是新教材建构式教学理念,以及“学前教育指南”倡导的先进理念,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应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

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感受工作的充实和快乐。

一、学习情况 在这次远程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幼儿园必修所有课程,同时也很好的学习了选修课。积极参加课程留言,用心完成作业,倾听专家答疑,参与问卷调查,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1 、要 有 一 颗 平 常 的 心 态 。 就是 说 做 人 要 时 刻 保 持 一 种 冷 静 、 客观 、理 智 、忘 我 的 心 态 。我 们 拥 有 了 一 颗 平 常 的 心 态 ,在 尊 重 学 生个 性 的 基 础 上 不 急 不 躁 的 教 育 他 们 ,对 那 些 调 皮 捣 蛋 和 学 习 情 绪 低落 的 学 生 ,只 只 要 我 们 冷 静 客 观 的 去 对 待 ,理 智 的 分 析 出 现 问 题 的原因,并作出恰当的决策,我们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 要 有 一 颗 宽 容 的 心 。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不 足 , 人 不 完 人 , 我们 的 天 职 是 敬 业 求 实 , 为 人 师 表 。 虽 然 我 们 的 知 识 、阅 历 经 验 都 比 但 我学生丰富, 回头想想, 们每个人都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也 并 不 完 美 , 那 为 什 么 要 强 求 教 出 完 美 的 学 生 呢 学 生 毕 竟 年 纪 、知 识 、 阅 历 很 少 , 犯 了 错 误 也 是 很 正 常 的 ,正 因 为 他 们 比 我 们 容 易犯错,所以才存在我们这些教育者和引导者。 另外,远程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远程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 而且,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因材施教,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培训心得体会 在短短的远程培训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学习,我也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应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感受工作的充实和快乐。

第7篇: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摘要:

“孩子该玩的时候没时间玩,学习各种本应该几年后才该学的东西。在童年做少年的事,在少年做着青年的事情,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学前班是反季节儿童的集中营。”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方式。游戏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沃土。 生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揠苗助长”反映的就是种现象。这种方法的结果,只有一个“苗死”,大大阻碍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阻滞了孩子们神经的发散,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化 “去小学化” 危害 幼儿教育 心理 年龄特点 家长 学习兴趣 游戏 生理年龄

“老师今天布置作业了吗?” “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昨天囡囡回家没写作业,老师你没布置作业吗?” “我们中班已经学完汉语拼音了,马上要开始学习拼读了。”

以上的话语相信工作在幼教线上的老师们都略知一二,现在的家长讲求的都是看到“实效”所为的实效就是:孩子会多少英文字母了,学多少加减法了,会多少汉字的拼写了,认识多少汉字了,等等。恨不得马上让孩子从幼儿园跳到大学,成就所谓的神童。这些全都是不可取的,大大摧残了孩子们的身心。

这些错误的想法,都是小学化的表现。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的错误做法。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但最近六七年来由于学前教育市场化的推波助澜,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蔓延城乡,日趋严重,正在成为一个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社会问题。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学前教育“小学化”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倾向,而是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教育现象,出现从教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的全面“小学化”。 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已全面兴起,“少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广大农村得以落实,从而时代赋予了人民新的思想意识------尊师重教、望子成才。在家长们“我不成才,儿成才的”想法下,孩子们背弃了沉重负担。

尤其是幼儿园大班,临近上小学了,家门们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给孩子施加压力,各种参考书,频频往孩子们的书包里塞。“揠苗助长”反映的就是种现象。这种方法的结果,只有一个“苗死”,大大阻碍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阻滞了孩子们神经的发散,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损害了孩子的兴趣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在教学目标上,一些地方、一些幼儿园无限拔高幼儿园培养目标,以强调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不恰当地提出入小学前要学会千以内的加减法、认识1000个汉字、背诵几百个英语单词。在教学内容上,很多幼儿园将学习领域学科化,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演绎为5个学科,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设计幼儿园课程。如此庞大的学习课程,让一个5岁的孩子怎能承受得住!上学就是学习加减乘除,认识汉字,多么无趣!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是兴趣,孩子出于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上,成绩才会好。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剧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孩子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二、伤害了孩子的自信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扼杀了孩子的潜能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度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在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直接后果是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的专注力,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四、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形式运算阶段。约自

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它是一个连续构造过程,不可逆反。过早的环境压力、过度的能力要求、打击潜能的表达,会造成进化终止。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不良学习态度、习惯和后果。孩子越小其动力定型越容易建立,幼儿园应通过训练,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小学化”重知识传授,重各种技能训练,轻视乃至忽视幼儿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贻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发展的关键期,还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五、影响了孩子们全面平衡的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还可能会诱发幼儿的厌学倾向。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方式。孩子们在玩耍这种隐性教育中认识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与想象力,不断发展着自己的运动能力、交往能力、意志力、创造力、想象力。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导致一些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出现畏学、厌学情绪。幼儿期的这种不良心理还有可能会造成其一生厌学的创伤。

六、破坏了亲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工作,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达到最确切、最具体的反馈信息,起到自我反馈、自我激励、自我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受益匪浅。

我们要扭转这种错误的趋势,势必会做出一些努力。

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宗旨的认识。幼儿强,则民族强。重温《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同时教育部门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得到有效纠正。

二、转变学前教育的观念,严格按照国家幼教法规施教。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

三、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特点。“做中学”。一是要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二是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要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自主活动、趣味性活动为主,在一日活动中要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三是要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四、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不断规范办园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育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如果有,则不能评其为先进,不能让其通过职称评审。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要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的宗旨就是:让幼儿教育回归到纯真的本位。还给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1 〔2〕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5 〔3〕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4〕皮亚杰·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5〕卢梭:《爱弥尔》 〔6〕钱志亮:《学前早知道》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第8篇:金灵霞的日记——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金灵霞

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言行过于规矩,往往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学龄前的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过早给孩子学习任务,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压抑.家规太多,家长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地与别的孩子相比,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安与不合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摧残.由于成人灌输得太多,还会阻碍孩子主动探索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光看孩子学到多少知识,会几道加法题就对幼儿园评价的挺高。反之.不会作题不会写字则认为上幼儿园没用,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一、损害孩子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过度教育的内容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如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激发孩子的厌烦情绪和抵抗情绪,最终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损害.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

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要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他们的知识学习应以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为主.如果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屋予里学汉字算算术,孩子们会很扫兴.当他们进入了小学,拿到的课本却与

父母教的一样,新鲜感烟消云散.会不堪再学,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I。

二、伤害孩子的自信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逸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第2期来迪: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

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扼杀孩子的潜能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四、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

从生理上讲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长时期地伏在桌子上学习,易导致孩子身体发育不良.由于一些家长只着眼于让孩子获得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用眼卫生,造成孩子患近视眼等多种疾病。不仅如此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箍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从智力上讲,那些在轻松、自由、快乐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语言的iJll 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能很快的将应用题中复杂的数据理顺关系并做出灵敏的反应.因此,从上学开始,学习很轻松没有太大压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与其相反.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长时问的。灌输”学习,智力没有到全面开发反而受到抑制,头脑僵化,反应不灵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五、影响全面平衡发展

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以牺牲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可能是以损害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过度教育能使孩子学到一定的知识或掌握一定的技能,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却在逐步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

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

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

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目前许多幼儿园孩子多,活动场地小,玩具少;集体活动

多,个别自由活动少,孩子的个性发展已经受到一定的限制.回到家里,如再进行较长时间的强制性学习,孩子玩的时间被剥夺了,他们开朗的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拄个性会受到摧残,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发挥.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

六、破坏亲子关系和谐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工作,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达到最确切、最具体的反馈信息,起到自我反馈、自我激励、自我导向的作用,使学生 受益匪浅。

六、自助式作业——实晦分屡布置、自助选择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使不同层次的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

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菌,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一方面,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往往会转移到家长身上.另一方面,一旦

孩子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时候,家长便会迁怒于孩子.这都会对亲子关系带来巨大的伤害.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基础得到保证,负担得到减轻,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总之.学生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起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还能及时反馈信息,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数学课的课后延伸”,应改变过去老师的统一硬性规定,改变过去的一个本子、一支笔的单调的被动式作业习

惯,变成主要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傲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可以根据各个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爱好,丰富和扩展数学知

识和文化领域,培养学生善观、善思、善议、普说、善悟、善动手的能力及习惯,从而全砸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第9篇: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作者:船滩小学赵江波

[内容提要]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它属于一种超前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之所以“小学化”,在于其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并使之在幼儿园层面常规化、教学化和状态化,而在区域层面上普遍化和趋势化。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观点 建议 引言

教育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同时,对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也不利。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社会变迁加剧的基础和动力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急剧加深,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知识化根本上又是依赖于教育发展的。大量的事实证明,要得到公务员位置,门槛是大学本科以上,要想成为社会白领,摄取丰厚的财富资源,必须先取得硕士、博士身份。社会流动上升的空间日益缩小,优势人群与弱势人群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人们认为只有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在社会变革立于不败之地,把教育视为走向成功的通道,教育就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种对教育的期望便延伸到幼儿园。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与为了学生发展

而开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体现教育,而分数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教育只是灌输统一的知识结论,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让人死记硬背,被动掌握。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

(三)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买设备,房租、教师工资、奖金、宣传费用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赢利来维持。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变着法“赚钱”。同时由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这类高收费的幼儿园,全有自己的特色课,办园者认为只有专业者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幼儿园,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欢幼儿园,课程设置几乎是“各自为政”,幼儿从小就开始受不公平的教育。在我实习单位船滩小学教书的张老师说,他亲戚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去幼儿园前总要问“我还不会20以内的减法怎么办?”“‘田’字我还没有写好,怎么办?”

担忧:超前教育“误”人不倦

某幼儿园教小学课程,危害并不仅在于拔苗助长。现在明显出现两大问题,一来不得法使孩子学习误入“歧途”;二则不必要,简单内容不断重复,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厌学等不良心理。

“有很多上过这类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刚开始表现还比较良好,似乎老师教的他都会,但过了不久,就容易出现了厌学情绪,以及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正确养成等问题。”

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20余载的李高风老师说,整个小学一年级都在进行拼音教学,从认识、读、巩固、运用,整整一个学期,只有课本的最后两篇课文才没有拼音。整个过程都在学拼音,很少存在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如果学前班就开始拼 第1页 共11页

音教学,到小学二年级还在进行重复的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个小学教师说,小学课程看似简单,却是至关重要的奠基阶段,自有其教授方法。提前教幼儿固然克暂时收效,却可能由于教授方法不当,使其养成错误习惯。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7月上旬对萧山市220多名3至7岁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日本幼儿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测查。

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中国孩子。

这次调查结果暴露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型发展。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 第2页 共11页

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3岁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的刺激越适当,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这个大脑细胞还在继续生长的阶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吸收知识形成障碍。

是否能学好某种知识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一个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无法在脑中进行一遍三角函数的推算一个对色彩感觉不敏感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创造出色彩和谐的画面。而这些能力来源于何处呢不在于成长后的教学,而在于人之初能力的培养。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本身处于知识经验不足、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和想象活跃的为特征的年龄阶段,游戏的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集体性特征最适合于幼儿的这种特征实践因此,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产生,因为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理解力不强,根本无法领会为什么等于,他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掌握得不扎实。这样施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没一点儿的好处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己懂”而不专心听课, 第3页 共11页

这些孩子往往有张扬的心理,认为都学过而不用心学习,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严重滑坡。

三、克服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以科学理念为先导

教育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远的教育目标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应深刻认识分数至上对学生创造人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消极影响,确立对幼儿终身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目标观。首先认识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自身,应让儿童自发地和主动地进行学习。幼儿园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课题模式,都应该使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让主体性体现到各项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让儿童对教授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根据自己的简单的价值判断进行选择,从而表现自己的主体性。此外,以儿童发展为本,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

(二)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关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每个幼儿园面临的挑战。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化成长,对于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园在资金、物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仍旧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当前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很多,各个地方各个幼儿园虽然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稍微大的幼儿园也都有自己的课题,但往往浮于表面,没有做到深层次的挖掘。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基层教师可以接触到最原始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教师的成长是有益的,可是要通过这些信息提取出具有理论水平的观点和看法,对大部分基层教师来说仍然是困难的。

(三)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行政监管,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幼儿教育不单纯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职能,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 第4页 共11页

本。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的重视,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些都为各级政府发展与支持幼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政策依据。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联,从一定的高度上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办好幼儿教育,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应该看到,幼儿教育虽然走市场运作的模式,但它福利性一面依然不能改变也不应改变。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不等于办园完全自由化,应将其纳入教育执法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幼儿园依法办园,依法执教,从根本上改变的失控局面。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让幼儿园走出带着镣铐跳舞的窘迫现实,把精力放在教育研究和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上,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广泛进行社会宣传,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重视早期智力开发、思维训练、品德教育对儿童一生的作用,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幼儿园本身要科学制订政策,强化质量管理,强化对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幼儿园的质量评估体系。幼儿园可根据有关规定制订较为完整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以此来管理幼儿园,以此正确评价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幼儿园一方面要改变重知识、技能,轻情意、态度和个性培养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多观察幼儿,注重平时对幼儿的教育。考评幼儿要防止片面性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看情感、兴趣、习惯、自理能力和实际能力等。

(四)强化家园联系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幼儿园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使幼儿园的工作做得更好。特别是在当前独生子女已经占儿童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加强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让家长去自觉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明确孩子的培养方向,发现幼儿园里的小学化课程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

第5页 共11页

(五)密切幼小教育沟通,实现幼小衔接

长期以来,“幼”“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幼儿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幼小要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为顺利入学作好身体与心理上的准备,减轻家长的顾虑。

小结

总之,给孩子准备独立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给幼儿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从而使幼儿参与到做出决定的过程之中。学习不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然而学习恰恰是我们成人的任务。只有热爱学习的成人才有资格教育儿童,才有资格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2015年6月8日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2版 [2]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07版 [3]福禄信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教育部基教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出版社,2002年. [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杨汗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第6页 共11页

上一篇:创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下一篇:药品招商成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