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手术器械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卫生资源不足质量改进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许多高精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基地。因此,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也关系着医院的进取发展;也影响到手术相关科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腔镜手术器械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腔镜手术器械安全管理论文 篇1:

PDCA循环管理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指征和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生活质量及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情绪。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激反应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加组织耗氧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1,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3,4]。甲状腺疾病属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由于患者甲状腺机能状况不同,可分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机能减退两种病症,通过药物干预治疗等可使患者恢复健康,而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肿瘤患者则需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6]。由于手术对患者而言属一种应激源,术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常使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且特殊的手术体位会造成患者术中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7]。此外,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狀况易导致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影响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恢复效果,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PDCA循环管理分别从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四个方面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分析处理[8]。为此,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甲状腺单侧或双侧出现肿物,且为首次手术治疗;②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对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可以准确的回答,不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存在其他内分泌障碍及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患者;③术前使用镇静药物或激素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8.97±2.36)岁;疾病类型:甲状腺肿大42.86%(15/35),甲状腺腺瘤45.71%(16/35),甲状腺癌11.43%(4/35)。对照组35例,男9例,女26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9.31±2.14)岁;疾病类型:甲状腺腺瘤45.71%(16/35),甲状腺肿大48.57%(17/35),甲状腺癌5.72%(2/3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并告知患者术中将会出现的状况;术后根据医嘱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术后焦虑的心理状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P(计划):入院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生活情况及文化背景等,同时向患者普及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由专门护理人员全程陪同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根据检查的结果评估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并由主治医生做出手术计划,进行术前准备。②D(实施):医护人员积极主动的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手术目的、麻醉方式等,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将要出现的情况,列举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手术依从性。患者大部分为首次进行手术,存在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顾虑及想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生活情况及文化背景展开疏导,此外,护理人员可征求患者家属和朋友的支持,一起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由于甲状腺手术体位较为特殊,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并告知手术体位在术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教导患者在训练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减轻术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③C(检查):术前对手术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遗漏对患者的手术造成影响。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术后患者心理变化,对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④A(处理):自患者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并跟踪监测,直至患者病情缓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AS及SD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9],其中SAS<50分表示正常,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SDS<53分表示正常,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表示重度抑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I评分表进行评分[10],分为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4个方面,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生活质量越差;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手术体位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分10分:十分满意:9~10分;满意:6~8分;不满意:0~5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指标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后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任何手术都属一种应激源,均会造成患者产生紧张、害怕、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这种情绪会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使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内的防御机制发生改变,进而造成患者血压及心率等指标上升[11,12]。医学研究显示[13,14],由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中消极心理反应可造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四肢发冷、发抖,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5,16]。因此,对患者实行恰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消极心理反应,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对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7]。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别从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四个方面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从患者入院后进行的各项身体检查到医生给出手术方案,再到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最终术后给予的各项护理措施干预,整套的流程对缓解术前、术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18,19]。

本研究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甲状腺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术前患者由于紧张、害怕,造成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上升,导致血压及心率的上升,采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对患者不良的情绪进行疏导,术后患者心率及血压恢复正常水平。且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中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了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入院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生活情况及文化背景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向患者列举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对患者存在严重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绪实施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对患者进行辅助心理开导及支持,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20]。观察组对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体位的指导训练,减轻了患者术中出现的不适症状,从而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才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PDCA循环管理对术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护理人员自患者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并跟踪监测,直至患者病情缓解。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因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情绪,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龙,郝爱民,易利华. 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系统研究[J]. 中国医院,2016,20(5):39-41.

[2] 陈玉恒,郭兰伟,张玥,等. 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3):200-203.

[3] 周斌,秦建武.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术式治疗后再手术相关问题探讨[J]. 中国肿瘤,2015,24(6):452-455.

[4] 曲红莲,李晶.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6(6):573-574.

[5] Si Hyoung,Kim,Jun Goo,et al. Suppression of AKT potentiates synergistic cytotoxicity of apigenin with TRAIL in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cells[J]. Anticancer Research,2015,35(12):6529-37.

[6] 陈永凤.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3):70-72.

[7] 谢晓颖,蒋荣泉,凌迎春,等. “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22-125.

[8] 張艳,张丽梅,张雪鹏,等. Orem 自理模式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6):4582-4584.

[9] 祖玉新,李曉晨,郭玉杰,等. 激励式心理干预对舌癌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应激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9):1442-1443.

[10] 蔡建利,戴丽学.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2):132-134,137.

[11] 陆燕,易桔红,徐锡明,等.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72-2173.

[12] 李佳,乔正学,张静,等. 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6):1089-1092.

[13] 穆蕾,潘立茹.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2013,24(24):3701-3703.

[14] 李新,耿连侠.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49-451.

[15] 罗爱静,毛平,杨金福. 激励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2015,21(5):465-470.

[16] 陈秋莲,王力甚. 舒适护理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23(13):1473-1474.

[17] Seokho,Yoon,Young-Sil,et al. Relation between F-18 FDG uptake of PET/CT and BRAFV600E mutat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 Medicine,2015,94(48):e2063.

[18] 曹斌,黄立钊,王文爱,等. PDCA循环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77-4579.

[19] 吕魏潇,张旭珍,童向红.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9-102.

[20] 张瑞玲. 甲状腺肿物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4-27.

(收稿日期:2016-05-21)

作者:施正琴 徐菊玲

腔镜手术器械安全管理论文 篇2: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卫生资源不足质量改进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许多高精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基地。因此,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也关系着医院的进取发展;也影响到手术相关科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现针对手术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存在一些不足,现介绍如下。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厌倦:我院手术室是综合性手术室,手术繁杂,护理人员少,经常加班加点,随喊随到,易造成护理人员精力和体力透支,从而导致不良的心里状态和行为;另外,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这些都是造成护士产生工作厌倦、不思进取,使得继续教育未能跟上专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手术的最佳配合。

仪器、设备保养或维修不及时、使用不当:医院不断有新的手术开展、新的仪器的购入,而培训不及时导致手术室护士对新仪器认识模糊,功能缺少了解,使术中仪器使用不当或仪器准备时未试机,临时出现故障,直接影响了手术进程。

器械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腹腔镜器械的准备不足。腹腔镜新项目的不断开展,器械也不断的更新,使得器械准备上容易出现错误。

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够:科室与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在手术排程上存在混乱;与患者之间沟通不足,使其对手术的了解和术后的恢复存在不清楚,产生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还有的担心手术费用高,负担不起医疗费,影响了伤口的愈合。

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

人性化管理,科学运用人力资源:手术室各项工作要做好关键在人,管理者要将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来发掘和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竞争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手术室人员素质和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和安全。⑴手术室人员配置:人员配置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合适的人员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实现手术室综合目标。因此,合理配置人员,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人员配置要符合医院的工作目标。根据外科病床数、妇产科病床数、手术台使用率、急诊手术数、大手术以及科研、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综合性大醫院手术间与手术科室床位比1:30~40,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比2.5~3:1,教学医院的比例宜相对提高,可达3.5:1。因此,手术护理人员现阶段缺少4~7名(如果按照医院的发展规划,随着医院的扩建、新业务的开展麻醉恢复室和ICU的成立,护理人员还要增加10名以上)。在人员配置上应做到两个合理:①人才梯次合理:各级职称人员应按一定比例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人才知识结构,并随学科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做到能及对称,各尽其能,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一般医院手术室护士的高、中、低级职称比例为0~1:4:8。②年龄结构合理: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按从事手术室工作护龄的长短,可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高、中、低年资3个年龄层次。高年资护士通常指在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她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阅历丰富,观察敏捷,可从事培训、科研和协助护士长进行管理工作。中年资护士指工作5~10年的护士,她们是临床一线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是护理骨干,可从事带教及安全管理工作。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她们有朝气,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行动敏捷、接受能力强,应多加引导和培养。因此,在人员配置的年龄结构上注意新老搭配,一般高、中、低年资护士比例为1:5:10,有利于手术配合和人才培养,确保手术安全。⑵专科分组的需要:将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分组有3个好处:①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潜能,实现护士的自我价值,协助护士长进行管理;②护士相对固定在一组,每天安排该组手术配合,增加护士实践机会,缩短专科业务培训周期,促进护士岗位速成,提高手术配合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③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维护保养,确保手术中器械好用、够用,又不造成浪费。手术室配合医院有计划进行专科护士的培训,目前我院有专科护士2名(0.2%)。

注重卫生资源,充分发挥效能:为了便于手术科室增加手术,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设施,人力资源和物质供应,手术室应成立专门仪器组。仪器组负责一切有关外科手术仪器的维护、保养、更换、添置、报废、分发使用等。并定期组织学习高精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所有仪器设备都配备上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卡片,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和充分利用。

器械的准备:各专科手术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和发展,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密不可分的。器械准备好、齐全就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习护理差错的范围,因手术器械准备不足而影响手术进行为一般差错的规定,从而提高大家对器械准备的认识,在工作中应仔细检查和核对。②制定器械准备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腔镜手术器械的准备流程。即准备器械的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了解术式,按器械常规进行准备,然后核对1次,消毒前再进行1次核对,洗手护士洗手取器械后再次进行核对。多次核对就是为了减少器械准备的不足。流程制定后,多次反复进行学习,并将流程标准放于工作职责本中。③加强管理和培训:对新购入的器械护士长及时进行讲解和示范。

手术室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邀请有关人员讨论,研究制定手术室护士考核评分标准。其中包括每个月的手术台次数、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理论、操作考核、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劳动纪律等几方面的内容。量化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把竞争机制引入手术室管理中,充分显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罚分明,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从而增加每位护士的紧迫感、危机感,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积极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还可以增加手术科室的满意度。

加强沟通,提高服务质量:⑴手术室护士与手术患者的沟通(加强术前、术后的访视)手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麻醉方法等,对手术患者提出的问题从关怀、安慰、解释和鼓励着手,取得其对手术的信心。鼓励患者诉说,了解其内心感受,尽量缩短患者与手术护士之间的距离。术后2~3天进行术后随访,仍然由同1名护士进行,询问一下恢复情况,是否疼痛、对服务是否满意,同时用赞扬性的语言表扬他战胜恐惧、配合手术,才使手术圆满成功。相信他一定会积极配合术后治疗,祝其早日康复。患者不在病房时,使用电话联系访视,术后补签名。我科通过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改进,2007年1月~2012年4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率从33.3%提高到100%。从而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访视率,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⑵手术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加强手术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告知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之间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科室之间进行的沟通。包括手术的安排和手术中的具体配合。①手术的排程:由手术科室每天在17:30以前提交手术通知单到手术室,手术室根据手术的无菌原则以及危重程度安排手术,电脑排程到各科室。这样,避免了抢手术台的现象。还有每天8:30准时由护工到病房接手术患者到手术室,9:00准时开始第1台手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②手术室护士的护理配合:每天根据手术的排程准备好手术所用的用物。特殊手术与手术医生沟通,大手术或疑难手术参加术前讨论,做好特殊准备,安排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配合手术,做好个性化服务。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缩短了手术时间,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4.

2邓洁,寇丽霞.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3):238-239.

作者:张庆香

腔镜手术器械安全管理论文 篇3:

浅谈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在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手术室是临床医学前沿阵地,工作涉及科室多、泛围广,尤其是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工作量大、人员紧张、急诊手术也多,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具有博而专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如手术室抢救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1]、手术室各种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注重和加强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2]。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配合应该以尽早进行手术为原则,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强烈的急诊意识,接诊迅速、应急力强、领悟力快、处置准确,还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并事先明确分工,当接到手术通知后,在呼唤麻醉医师和护士长的同时立即作好术前准备。巡回护士检查并准备供电、供氧、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器械护士检查并准备电凝、超声刀、腔镜设备、手术包及各种手术中可能用到的物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通常采用16或18号套管针进行穿刺,开通2~3条静脉通道,以最快速度恢复有效血容量,建立监测系统,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变化,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麻插管。进行导尿,以便随时观察尿量,调整输液的速度与量 [3]。同时器械护士提前洗手做好手术准备,依据各种手术患者手术器械配合特点,完善术中器械护士手术配合流程。

2 手术时的工作性质决定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手术室的工作紧张有序而且需连续作战,护士的工作比其它科室要辛苦。因此,手术室护士需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惊人的毅力,要克服许多困难,如不能按时吃饭、休息是常有的事,长期还可导致慢性胃炎等等。手术室护士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技术要精,应急能力要强,需要争分夺秒,准确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抢救工作。只有奉献,没有索取,他们永远是站在手术台旁的配角。手术成功了,患者感谢的是术者,而不是护士。病人不知道她们的名和姓,他们在无影灯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倾注于解除病人的痛苦。这样善于协作、乐于配合、甘当无名英雄的高尚品质正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

3 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决定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手术室的服务对象是术者和需手术治疗的病人,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千变万化的,护士应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术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思想工作。如术者在手术中遇到意外的困难时易产生畏难和急躁情绪。此时,护士应热情周到,主动配合;年轻的、刚来不久的医生具有小心谨慎、紧张的心理状态,应给与热情接待,详细的指导。一般病人到手术室都有怕手术不成功、害怕疼痛的心理活动,应给于安慰,耐心解释术中的情况,消除顾虑,配合手术完成。对青年人受到意外致残的打击或患癌症需做破坏性手术时,一时接受不了,都有轻生的念头。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给予慰抚,耐心劝导,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激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面对着需要理解、劝导、帮助具有各种心理活动的医生和病人,即要求护士本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处于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遇事不慌、沉着、镇静、善于控制消极情绪,表达积极情绪去感染他人,提高生命的活力及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取得事业成功的信心。

4 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在教育和帮助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还应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和应有的地位,增强社会意识,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素质,善于控制无益的冲动心理及行动,使自己的言行能受到术者和病人的信赖,得到社会的爱戴。因此,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工作上、业务上的重要保证[4]。

参考文献:

[1] 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4~75.

[2] 张晖,陈云超,侯美凤,等.加强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效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09~611.

[3] 陈华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抢救成功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2):1201.

[4] 林岩.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术前心理准备 [J].护士进修杂志,1999:2.

作者:廖冬平 刘继荣 饶洁雯

上一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赴上海考察药监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