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立德树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应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以劳动实践为根本,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为本的价值观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基本需求,投身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和谐关系,推动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高校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

“立德”与“树人”的理念早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便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渊源,始终代表着中国人对于育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功,其次有立言,虽旧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数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自此,其深刻的价值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言私德。这一重要论断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1]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主体,要想科学把握其价值内涵,探寻高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首先要明晰立德树人中关于“人”的本质理解。只有抓住了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解读

(一)人的类本质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提出了人是类存在物的概念,马克思从历史观的角度,将人的“类本质”、“类特性”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谓“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建成了”。[2]其意在说明,动物只是按照他那个种的尺度为求生而建设,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为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这便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就是劳动,劳动即人的本质[3]。人通过劳动来认识并利用大自然,生产可以满足其多种需求的生活资料,进而通过劳动达到对自身的改造。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说明人不是固定的、抽象的,而是变化的、发展的。尽管人来源于自然界,但随着人类需求不断满足、潜能不断发挥、能力不断发展,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渐渐衍生出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社会生活关系等,这些关系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应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自然且直观的解读,肯定了社会关系在人的本质理解中的关键地位。

(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尽管人生活在相互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但需要却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因和根据,也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分工、交往)得以建立的根本内驱力。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的种种需要得到实现和满足,人生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人的生命活动以需求为出发点的,从一系列生产实践中,在人的需求的满足中推动人的本质的发展和完善。起初人只为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要(吃、穿、住、行等),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从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上升为享受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的精神层面,进而不断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得知,立德树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理念,从满足学生最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大力保障学生多样化需要满足的同时,引导其实现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意义

(一)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局面,是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品质”,意在人的一切品质都取决于人自身,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内涵。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即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要始终落实好以生为本的科学教育思想。因此,“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以生为本是对立德树人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科学指导。

(二)对实现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味着真正成为自觉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成为独立的人,[6]它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會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高校落实立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对于高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倡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不能重智轻德,或者只会动脑筋,只知书本,不辨菽麦。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实现和谐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高尚的道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成为一名具有完整价值的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发光发热。

(三)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德性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人生活在社会里,处在以生产关系为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家庭的、朋友的、同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人的德性养成提供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环境。当今大学生是伴随网络信息化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他们离开学校前,便与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信息的复杂和多变以网络为载体,对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思想都尚待成熟稳定,知识水平、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等的差异往往也会导致摩擦与冲突,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校园关系的和谐发展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养成的关键。毕业离校后,他们更是以完整的社会人的身份正式参与社会生活,品德修养几分,也直接决定着他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贡献程度有几分,他们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代言人。因此,高校大力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就要坚持不懈的培育和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价值共识,以及以实现“中国梦”为主的信仰信念,将集“大德”“公德”“私德”为一体的核心德性元素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扣好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避免其精神上的严重缺钙”。

四、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以劳动实践为根本,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为本的价值观念

人的本质来源于劳动,通过劳动,人们满足自身和社会的各种需要,人的潜能和本质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外化,外化为劳动产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以说,人类文明成果都靠辛勤劳动所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讲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修养,让学生深刻领悟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珍惜韶华,不负使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断提高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机会[7],为实现民族复兴积攒实干力量。然而,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劳动观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大多数认为劳动只是为了赚钱,为了满足自身的享受需求。第二,劳动态度消极,表现在大学生以网络为重,轻视劳动,怕苦,怕累,毕业择业时也以轻松、悠闲为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第三,劳动习惯差。[8]等一系列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而科学的劳动观和劳动素养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观,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二)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基本需求

生产实践,起因于人的需要。自古以来,人类都是在需要的驱使下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从开始只为维护生命所需的生存需要向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发展需要,再到为提高人类幸福指数的享受需要。人类历史长河的种种成果无不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因此满足人的各项合理化需要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出发点所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全体学生自入校到毕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要、生活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需要等,在努力促进广大学生多样性需求顺利、健康发展的同时,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五级心理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关注,辅导员、班主任实行定期谈话制,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深层次了解其内心需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疏解;对于家庭突发变故或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帮扶力度,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耐心解困,尽力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无后顾之忧;此外,学生除完成基本的课业任务以外,也有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如创新实践需求,升学深造需求,就业需求,技能提升需求,兴趣拓展需求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根据学生智力层次划分比赛等级,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提升创新思维。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考研、出国深造、技能等级考试需求的帮扶力度,深入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辅导;完善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优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让更多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能够对号入座,进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投身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和谐关系

尽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校园,但作为国家公民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是当下及未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因此,高校在完成学校基本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出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支愿帮扶、下乡调研、热点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学会自我和谐建设,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帮助引导和教育,促使他们学会与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为日后正式踏入社会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大学生也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充当好“润滑剂”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朗的舆论生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力量。最后,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要始终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高校应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珍爱野生动物、拒食野味,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始终是做人的工作,核心是人,只有抓住人的本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定义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中“以生为本”的思想相辅相成,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和研究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职称和现实价值,也为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才能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做到精准发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牟文谦.立德树人中的“人”之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3).

[2]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8,519,317.

[4]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514.

[6]张汉云.“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

[7]周淑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议[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

[8]王小芳.浅谈当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交际,2018(16).

[9]钱云.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9(05).

作者简介:安璇(1992.10.21),女,汉族,甘肃天水,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安璇

第2篇:关于“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论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的教育,贯穿我们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学校中,老师不仅需要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需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职责。而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堂。本文将对“立德树人”对高校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对策及措施进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的教育,贯穿我们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学校中,老师不仅需要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需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而思想政治课程,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只有将思想政治课程贯穿教学教学的全过程,与各学科之间配合好,才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立德树人”对高校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对策及措施进行进行分析[1]。

1“立德树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近几年国家新提出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立德,坚持德育为先,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更明确了国家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文化知识不是评判一个人唯一的标准,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今更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树人,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2“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问题

21世纪,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快速接触到各种信息,但海量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和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碎片化时代,由于接触信息的不完整性导致许多学生思想政治知识匮乏,相比较上一代,当代学生的意识形态不够纯粹,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学校对立德树人缺乏认识

由于“立德树人”理念是近几年兴起的,是由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方针,但具体落实到各个学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部分学校因为没有准确掌握“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导致接受知识的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知识,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落实工作的不到位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制约[2]。

2.3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21世纪,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科技的进步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出门就可以看到世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利有弊的,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暴露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由于信息交叉、内容繁杂等,导致有部分意识形态尚未形成学生迷失在庞杂的信息中,诈骗手段千奇百怪,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各种不良网站、虚假信息等充斥着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间接影响学生的三观。面对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重要。

3怎样将立德树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开展

3.1以立德树人的思想为基础

立德树人的思想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但仅仅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因此,老师应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根本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思想政治教育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老师需要以人文本,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将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提供合理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充分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准确传授,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

3.2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根本

想要顺利开展立德树人理念,需要从理论知识培养与学校环境两方面的教育进行加强。首先,学校应先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学术研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只有理论知识研究的更深入、更彻底,才能使实践更有保障,这就需要学校在科研团队以及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其次,学校不应该只注重课堂,更应该把课下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如目前有很多学校都会组织思想政治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思想政治知识带来的魅力。在活跃课下生活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思想政治知识的普及。

3.3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本身就不是只有课上,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依靠的是学校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仅仅只依靠课堂上的实践,必须将课内课外都利用起来。如,互联网时代,网课成为教育的另一舞台,网课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进行授课,让同学们体验多样化的教学,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熏陶。在学校内,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定期讲座、校园角等地方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正确的意识形态填满学生的生活。只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才会使学生更好地吃透所学知识,使学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4结论

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育学生不能拔苗助长,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老师共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老师也应该具备完善的思想政治修养,学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定期为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老师的政治方向正确,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吉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践行“四个统一”师德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李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黄兰兰.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田歧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7.

CEFA2020020ND,立德树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为例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530022

作者:林飞

第3篇: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摘要】教育改革让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新征程,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审美情趣,多元学习空间内提升道德素养以及学习品质,探索语文学习意境和学习内涵,创造性实践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以德育教育为先导,转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和自主探索中,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感受自身的学习责任和学习使命,提升学生的德育内涵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始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层次,探索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形成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环境,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引言

学生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多元性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而充满激情的,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考,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将成为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融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主动创新和积极实践中,明确学习方向,形成做人做事的正确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育热忱,承担教育责任,不忘初心,坚持教育为本,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融合多元教育环境,形成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发展中,首先应当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有效利用的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文化内涵以及道德素养,让语文学习彰显自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特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趋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方向,以校园文化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通过教育实践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以及德育学习内容,现代化教学为衔接点,形成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保证学生向着高层次学习空间进行探索。

(一)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成为学生内心滋养的有效教育源泉,通过德育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实际行为,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团结集体,尊敬师长,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升思想品德。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开端,内涵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启发性,通过德育教育夯实语文教学基础,感知语文学习的独有魅力。小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相互融合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内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德育变成语文学习的最终方向。

(二)教师探索渗透途径,深化立德树人

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进行自身角色定位中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以及指导者,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形成主动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探索渗透途径,结合现代化教学环境,形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发散途径。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都成为学生自身德育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创新实践中,教师自我提升,进行立德树人的落实,将学生的真正发展成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反馈和教学反思中,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默写和抄写的状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融合德育教育内容,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环境,学生感受自身的发展变化,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教师进行合作中感受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乐于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人生方向。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突出学生自身的德育优势,合作实践中形成对德育学习的有效反馈,提升教育质量。

(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环境的有效融入,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的多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语文教学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相结合,明确德育教育实践目标,形成有利于学习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有效感知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德育知识体系。语文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线上教学中积极的进行评价和对事物做出判断,在线下教学中与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向着深层次学习进发。例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展现蒙古族的生活以及草原美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对课文内容积极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学习的重点,进行草原风情的有效深化。接着教师在用线上互动的方式,在问答活动中展现学生学习品质,融合作者的实际思想情感进行自主探索,线下学习中学生的联想更加的丰富,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形成延伸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创新学习能力。

(二)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德育水平

教师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明确教学方向,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拓展中形成综合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创建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有效目标,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实践,通过相互合作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抓住德育渗透的有效时机,让学生意识到德育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和联想,发挥自身学习特点中掌握学习方向,合作创新中提高德育水平。例如在学习《夏天里的成长》时,教师在展现夏天生物成长特色中,逐渐启发学生进行成长的思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和互相帮助中,形成对成长的重新解读,教师在教学总结中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夏天里成长的情境,体会成长的快乐以及成长的责任,共同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德育内涵,教师让学生绘画自己的未来,通过夏天里的成长拥有美好的明天。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德育教育,形成创新教学模式,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每一名学生都朝气蓬勃,迎接学习挑战,树立学习信心,与教师的积极合作中,创造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军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20(18).

[2]杨世飞.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9(32).

作者:李静

第4篇:关于“立德树人”的心得体会

关于在贵阳军区第二招待所举行的

“立德树人”的讲座会的心得体会

中寨乡巴赖小学——江光勇

“爱”是教师行使教育职能的源泉,没有爱的教育,那只能是一潭激不起任何涟漪的死水。

是呀,在现在的教育中,让教师头痛的大多是学生的不听话,是学生的捣乱,是家长的不配合,是领导的不理解,是社会的舆论。诸如种种,真是说不尽道不完,用教师们的话来说,那真是无尽的辛酸,无穷的烦恼。可是,我们试问一下,我们的爱付给学生了吗?我们对每个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吗?

“老师好!”一声雅嫩的童音说出这句话,会让我们平静的心激动,会让我们感觉到教育的成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但是,怎么说这句话的人就那么少呢?其实,仔细想来,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风和日丽,莺歌燕舞。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挫折和失败总是不断地踩痛我们的心。我们是把失意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还是收起此时内心的苦楚用微笑面对纯真可爱的孩子?我想没有人愿意选择前者,因为你的心中有爱!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是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了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爱,并能够用爱的眼睛和心灵面对每一个孩子,是一个教育工作

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小学儿童心理虐待现象”,文章中讲到XX小学的叔叔和老师发生口角后,老师把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还变相体罚了孩子,并说一些没有修养的话,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促使孩子再也不愿意上小学了。我的心被强烈的刺痛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因为自己的家人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致就遭到这样的心灵重创,真是令人发指!文章中所提到的事例虽然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它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中间。著名教育家马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离不开爱。孩子们走进小学,就像一条涓涓的小溪流进了欢乐的海洋,从此由家庭迈向了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此时,老师一声声亲切的话语,一下下温柔的抚摸,甚至是一个赞许的目光或是一个微笑,都会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授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工作的

组织者,也是孩子们人生教育的启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乃一生。所以我们要想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应他们学习、娱乐、成长的好环境,就必须从我们自己抓起、做起,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修养、良好道德,才能使孩子们养成诚实、勇敢、有礼貌、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好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情绪、态度,分分秒秒提醒自己要用爱心去面对所有的孩子。爱心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

心却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因为爱,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才会对教育、对孩子充满爱的情感,孩子也才会回

报你更多的爱。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

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孩子心灵窗户的烛光,孩子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碰撞,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孩子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先用爱心播下花的种子,然后再用十倍爱心去浇水锄草,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会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教师是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

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社会在学历、能力和师德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师德是最主要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但我却能自豪的说:“我爱我的工作”。

2013年4月1日

第5篇:关于开展“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道德讲堂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道德讲堂活动的通知 各支部、中队: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同时也为了让同学拥有感恩的心,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感受到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由衷地向老师表示敬意,感谢老师的辛勤工作,我校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将组织开展以“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 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

二、活动时间:9月1日——9月10日

三、活动对象:1——9年级全体学生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表感谢

1、送上几首歌曲——9月1日开始,大课间将播送《每当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红烛颂》等歌颂教师的歌曲。

2、 送上一句祝福——教师节这天,同学们见到老师时,主动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送上一句深深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老师,我们感谢您!”。

(二)诉心声

1、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征文,要求2——9年级各班组织好学生写一写“心中最难忘的好老师”,选择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题目自定。上送份数:各班选送一篇征文(字数:2——5年级不少于300字;6——9年级不少于600字)。上送时限:请于9月5日之前上交至学校团总支、大队部。

2、 在教师节前一天(9月6日),学校将组织开展以“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请为老师献上节目的班级认真组织,团总支、大队部将于9月5日对节目进行审核。

此通知,望各支部、中队认真落实。

柴河学校团总支、大队部

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6篇: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体会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我认为这个文件会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需要认真领会,扎实落实。如果能够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关心教育,把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结合起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第7篇: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分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4部分。

《意见》正文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

1 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三)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四)主要任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三、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

(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2 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要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教育部将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学校要完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提出高等学校相关教材编写、修订和使用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三)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组织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用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教材并及时修订完善,同时编好、修订工程规划教材以外的大学相关教材。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地要组织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研讨活动,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各地要启动实施一批教学改革项目,激发学校和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方法。

(五)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高考命题中的作用。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各地要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

(六)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教师教育院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

(七)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指导专业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与指导。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联合宣传思想、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八)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要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建立相应研究平台和实验基地。各地要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整合一 4 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九)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学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开发服务于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区域内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

(十)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和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部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修改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地要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和改进课程实施工作。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要求,确保教学效果。

四、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育部将健全课程教材工作管理机制,整合课程、教材、教学等各类专家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统筹协调高校和中小学课程建设。各地和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制订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将对各地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定期发布督导报告。加强督导问责,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要把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等各级教师培训的重点。要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健全激励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和各地定期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和教学名师评选,将研究和破解课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课程改革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把课程改革中重大研究任务列入教育部和地方有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承担单位要将项目成果作为重要科研成果予以承认,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考核范围。[1-2]

第8篇:关于参加“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公益讲座的通知

关于参加“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穷

养、富养,都不如教养”公益讲座的通知

4月

12、13日(周

六、日),由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德育教育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父母智慧公益讲座在我旗举行。国家高级讲师、学生德行教育专家王俊清老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家庭教育,以“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为主题,从家庭教育的方向、内容、角色定位等方面为家长们梳理正确的教育理念,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但要注重孩子身体的喂养,更要注重精神的喂养,希望家长、老师积极踊跃参加。

本次讲座内容:

1、孩子厌学、浮躁、多动、自私、注意力不集中、迷恋动画网络、父母应如何教育和正确引导;

2、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主动、快乐、自信、有效的学习;

3、如何解决父母自己知识水平有限,缺乏辅导教育能力,影响孩子成绩的提高和隔代教育的问题;

4、如何塑造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建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解决六个难题——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人士子女教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青春期教育、后进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时间: 4月12日(星期六)下午场:14:30——17:00

4月13日(星期日)上午场:09:00——11:30

下午场:14:30——17:00

地点:生力国际饭店三楼会议室

讲座性质:少年家庭教育 公益 免费

主办单位: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德育教育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 备注:每班参加讲座的家长不得少于10人,并填写“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父母讲座家长反馈表,由学生交给班主任后统一上交德育处考核存档。

准十中德育处

2014-4-10

第9篇:仁以立德立德树人

仁以立德

立德树人

仁,仁者爱人,立己达人。

德,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为适应教育发展大势,自2009年建校以来,廉江一中通过学习孔子、弘扬国学、浸润育德,逐渐找到了一条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仅中考、高考成绩显著,还被评为湛江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湛江市绿色学校、湛江市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写作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名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仁德之始

走进廉江一中,仿佛徜徉于国学殿堂:宽广美丽的“论语广场”正中矗立着孔子雕像,中央两侧的石柱,刻着体现“仁、义、礼、智、信”核心思想和“温、良、恭、俭、让”处世品格的论语名句……从“论语广场”的创设,到“仁”“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课程的融入,廉江一中仁德教育特色的创建之路,无不凝聚着廉江一中校长张旭的智慧与心血。

1. 一个校长的德性之思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灵魂所在,生命不息。”在张旭看来,德育就是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无限接近天空时,又勿忘脚下的大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文化智慧就像一条长长的根脉,扎根在我们生长的土壤里。由此,张旭认为,德育是扎实人生的根本,德育是树人成事的保障。

2008年7月,按照廉江市委组织部指示,张旭负责筹建廉江一中。学校建成后,摆在张旭面前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办学宗旨、奠定办学基调、构建办学特色?张旭选择往回看,开辟了一条教育“寻根”之路――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基于此,经过与教师讨论,张旭敲定了办学思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2. 一所学校的树人之举

理清办学思路,接下来就是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平台。基于此,张旭提出了建设论语广场的设想。在廉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论语广场于2010年1月建成。张旭说:“建设论语广场,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学经典’,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明白‘颂经、尊孔、学做人,知书、识礼、成大业’的道理。”依托论语广场这一载体,廉江一中从校园生态、文化建构、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学校通过传统文化导向立德树人搭建了一个标志性的平台。

立德树人,要树人,教师必须先立德。为此,廉江一中每年都开展一次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立师德,树师表,正师风,铸师魂,用精神和事业点亮教师成长的心灯。同时,张旭重视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张旭提出三年循环教学制,通过循环教学助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对中年教师,张旭指导制定了《廉江一中名师培养方案》,每学年推选10位名师培养对象,助其早日成为名师。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长,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路上有心有法,有为有位。

既有文化育人之平台,更有立德树人之良师,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仁德立人的学校育人特色雏形。

仁德之式

“以德立校,以智强校,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培养有中华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当代人才”的办学宗旨,“争一流、创特色、办名校、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孝亲、尊师、赞美、鼓励”的校风,“勤学、善思、互助、奋进”的学风……现都已篆刻在廉江一中的各式建筑之上,处处彰显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底蕴,凸显出仁德教育样式之美。

1. 成式

这里所谓“成式”,是指已经形成的特色教育样式。从传统文化入手,办学以来,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文化育人、活动怡人的育人之路,彰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路径。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文化育人。以论语广场为平台,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廉江一中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日书声琅琅的晨读、晚读,每周一节的《弟子规》或《读,学做人》校本特色课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例行儒学传统教育,每年9月28日的敬师节活动……如今,廉江一中已基本形成了“读?看?听?说?行”融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一“读”,利用晨读午读、文化周等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精华;二“看”,由班主任组织,每月安排一节班会课,利用教学平台播放《感恩》《母亲》《天下父母》《母慈子孝》《让生命充满爱》等视频,引导启发学生珍惜生命、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三“听”,利用“校园之声”广播让校园处处散发传统文化书香,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学生聆听专家解读经典;四 “说”,打造“说”的平台,如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由学生代表作《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专题演讲等,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反思和吸收;五“行”,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组织新生集体礼拜孔子,通过书画、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传统文化名言名句选读”“读《论语》、写心得”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活动怡人。廉江一中把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新课堂、学校特色活平台,对各社团制订了科学的学年活动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开展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统一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各社团定期开展书法、美术、文学和科技等知识讲座和比赛,举办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科技文化艺术节。“在我们学校,每人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每人参加一个社团,每人学习一门艺术技能。”张旭自豪地说。课外时间的廉江一中,琴声曼妙,歌声飞扬,艺术楼里传来朝气蓬勃的大合唱、古筝曲,运动场上已拉开了足球比赛的序幕,论语广场空地上闪过各种高难度动作的轮滑舞者……论语朗诵队、美术社、书法协会、合唱团、古筝队、女子足球队、科技协会、摄影协会等34个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校超过50%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结出了喜人的硕果:学校合唱团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比赛夺得小组合唱金奖、混声合唱银奖,参加广东省第5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参加第13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荣获重唱小组唱银奖、青少年组铜奖;学校足球俱乐部 9名女足球员被选拔到湛江市女子足球代表队,参加第14届广东省运动会(学校体育组)足球比赛,获得冠军;科技协会在全国航模比赛、青少年创造力大赛等活动中斩金夺银,多人多次获国家级奖励――学校科技小组参加第3届“晶草杯”钟南山创新奖公益活动、第11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和第67届德国纽伦堡发明展中国地区选拔赛,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学生叶德瑜的 “便携式高效发电装置――重力势能太阳能风能互补蓄电演示仪” 发明作品勇夺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及第9届国际发明创意大赛金奖。

2. 创式

这里所谓“创式”,是指正在以及将要探索的特色教育样式。立足于论语广场平台,通过传统文化育人与特色活动育人这两大成式,廉江一中以仁爱之德载育人之道,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与极高的社会声誉。在此基础上,廉江一中立足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于2016年下半年起明确提出仁德教育理念,创建仁德教育特色学校,让学校的教育特色在聚焦中更加鲜明。

为什么要在这时提出现代化视域下的仁德教育理念?“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适应于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到了一个需要主题性聚焦、体系化梳理的阶段。”张旭接着说,“将‘仁’‘德’思想与现代化视域结合起来思考,有利于学校在仁德教育理念引导下整合学校特色发展样式与路径,构建起更多样、更系统的学校特色发展生态。”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与思考,廉江一中不仅明确了仁德教育发展理念,而且通过申报《仁德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省级重点课题立项深入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方向,以现代化视域为基点,以“慈、和、爱”为核心,积极探索以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育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仁德教育实施策略,构建“崇德尚礼”的仁德课程体系,全面开展“仁师、仁生、仁教、仁学”的仁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创建系统化的仁德教育特色样式。

仁德之旨

仁德,既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寓现代教育之精髓。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调真、善、美。这些,都可以从仁之德性找到精神源头。廉江一中的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理念与实践,以现代化视域传承传统文化智慧,推进教育特色优质发展,可谓找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相生的教育发展路径。

仁德教育,立足于文化“寻根”,但这种“寻根”,不是一味遵循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教条,而是要寻回被遗忘了的或被边缘化了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教育价值导向,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所以,廉江一中虽然倡导一拜孔子学礼仪、二拜孔子学做人、三拜孔子学读书的“三拜”活动文化,但这种“三拜”活动文化不是为了复古,不是崇尚迷信,而是以一种现代敬拜礼来营造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育人氛围,展现学校以孝为先的孝道、以生为本的生道、以师为主的师道三位一体的“三道”思想理念,并由此促进学生在日常行?橹凶跃跣纬啥辔⑿Α⒍辔屎谩⒍嘈欣竦摹叭?多”习惯,自觉实现内务无杂乱、餐桌无剩饭、地面无垃圾的“三无”目标。学校还通过成立“清华园”助学基金,以“借”而不是“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学生可在将来有能力和意愿的情况下“归还”,实现仁德品行的自觉传递。如今的廉江一中,处处展现了举止文明、知书达理、热心服务的师生风貌。

在廉江一中,通过对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促成学生日常优良品行的生成、培养与传递,极好地彰显了仁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与旨趣――仁以立德,立德树人。

(本文图片由廉江市第一中学提供)

1

上一篇:党支部标准化工作总结下一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