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羽的性格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论项羽的性格

论教学的文化性格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能被纳入文化的范围加以审视,从而也能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文化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教学,阐述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文化性格,即分别把教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主体来看待,揭示教学中的文化和教学自身的文化特性,并进一步指出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和适应问题。

一、教学中的文化:以文化人及文化的人化

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与教育教学过程相伴而生的。古代文化的含义,中国是“以文教化”、“人文化成”,英语中是“栽培”、“智慧的耕耘”等,都与教育教学基本同义。概括来说,教学中的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简约性。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现代学校教育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学校因此也带有浓厚的工业社会的特征,这就首先要求把知识进行选择和分等,那些能使学生掌握大量实用技能的学科知识便以高度浓缩的形态呈现在学校的课程之中。所以教学中的文化具有简约性的特点,因为教育在选择文化的时候把往往知识、理论本身所固有的情感、信仰等剥离、剔除,形成的是一套符号和观念的体系。

第二,规范性。一般来说,为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往往被社会认为是稳态的、规范的文化,这种稳态、规范的文化往往表现为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通过传递主流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促进“社会团结”。因为某种文化一旦为教育所选择,其社会认定效应必然会得到强化,譬如每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关于性别角色的期待,教育如果也认同这种期待就会将其渗透在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最终把这种期待内化到年轻一代的心理结构中。

第三,基础性。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中的文化应该包括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显示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技能和能力。当代社会信息量激增,希望学生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信息已不再可能,培养学生丰富自己知识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掌握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

那么,教学中的这种简约的、规范的、基础的文化会对学习者和这种文化本身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呢?本文认为学校的产生、教学的存在,核心内涵是人与文化有效同构、双向共生的过程。这种影响和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以文化化人。这是教学活动的根本追求。从教育文化学的角度分析,教学活动就是把人类传承至今的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加速受教育者社会化、文化化的进程。“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符号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的本质只存在于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中,真正的人性无非是人的无限的文化创造活动。”[1]也就是说,在文化化的过程中,人获得了意义,实现了价值。

其次,文化的人化。一方面,教学活动把外在的客体文化转化为主体文化,即把寓于工具建筑等物质载体、语言文字等精神载体所蕴涵的文化内化到以人的脑细胞为代表的生命体上来。斯普兰格形象地称之为,把“客观文化”安置在个人心灵中,使其成为“主观文化”。[2]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学活动把主体文化不断外化为客体文化,即通过提供具体的情景、条件等,采用循序渐进等方式,逐步地把主体所内化的文化及所形成的创造能力基础导引出来,并以客体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种不断“外化—内化—外化”的过程中,文化就不再是“文物”,而是思想,文化得以活化、人化。

二、教学的文化:教学自身的文化品性

文化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而且适用范围很广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在任何社会活动的后面加上文化两个字,因为一种社会活动从原始走向精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自在走向自为,必然会相伴产生一套影响这种活动的价值观、整体思维方式、心理行为形态等,于是对应这种活动的文化也就形成了。教学活动既然是人为的、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活动,其必然也具有文化特性。

1.教学文化的构成要素

(1)教学习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曾给文化下过这样一个经典定义:“文化,就其广泛的社会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和任何人成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3]可见,习惯是文化构成的重要要素。习惯通常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教学习惯何以形成呢?人的心智模式、行为方式的生成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是其社会阅历、个人经验的内化与外显。譬如,我们小学、中学时代的教学生活经历会把某种教学模式内化到自己身上,当自己执教时这些模式又被重新激活了。教师对自己当学生时的记忆常常形成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和对学生如何学习的感知。

(2)教学制度。教学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立的整合教学系统结构、规范教学行为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规范体系。一种教学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通过教学制度获得它的确定性,进而规约着教与学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教学制度一方面明确了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做”,也暗含着某些教与学的行为是被禁止的。所以,教学制度“并不纯粹是绳索,它对人的观念和行为,尤其对人的行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引导。”[4]“作为对教学关系的规范化,教学制度不仅对于教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可以说,任何一种教学制度的安排,都有某种价值前提,也都体现着某种教育哲学,教育理念是镶嵌在其中的。”[5]

(3)教学集体无意识。迈克儿·波兰尼在其名著《个人知识》一书中将知识区分为不易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和易于表达或编码的显性知识,或称为内隐知识与外明知识。教学集体无意识是一种隐性的知识,它是在教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不易清晰表达却影响到教育者群体心理的观念和行为取向。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隐性的过程,潜隐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身处于某种社会环境中的人会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就性质而言,教学集体无意识属于教学传统。”我们无法拒斥这种教学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但通过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步使其改善、丰富,达到时代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期望。

2.社会文化与教学文化

(1)文化传统与教学文化。既然称之为传统就说明它是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会对身处于这种文化中的人或社会活动产生“浸润”作用。我们的教学习惯、教学活动方式等都要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不是传道布教式的说教,而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文化心理塑造过程。教学是选择、传递、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学离不开文化传统,所以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都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相当深刻且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后喻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是一种以伦理道德秩序为本位的等级关系。如中国传统的“上下长幼有序、尊卑贵贱有别”等级秩序。而师生关系也被拉入到了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关系往往被类同为“君臣关系”、甚至“亲子关系”,教师被视为当然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课堂教学强调控制、秩序,教学活动往往显得保守、封闭。

(2)主流价值观与与教学文化。主流的价值观是一个时期内在大众中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追求,会直接制约教育过程的实际价值旨归。比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我国目前相当多的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便决定了无论是学校里学生的家长,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会把可见的、短近的效果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成败的指标。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不可能在教育过程中去遵照教育的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相反的,会主动或被动地屈从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学校并不运行在真空之中,校长、教师和学生都来自现实的家庭,他们不可能不重视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

三、教学的文化性格与教学改革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文化传递活动,在传递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形成了教学的文化,这种植根于传统与现实中的教学文化一方面规约着教与学的观念和活动方式,一方面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品质,对教学改革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影响到教学改革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新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技术自上而下地要求教学活动采用的时候,我们除了感受到兴奋与激动外,还有强烈的文化冲击。

1.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

“当我们过分重视教学改革的形式和教师显现的教学行为时,教师大都可以通过机械模仿和练习,将其作为一种技术和操作程序来掌握,而理论、方法和技术背后的文化、价值冲突往往被忽视了”。[6]任何一种教育理论、教育原理的产生总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在引进这些理论时必须要考虑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资源来融合这种外来教育理论,如果不考虑这一点,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将失去其生长的文化土壤,极有可能走向失败。比如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为我们所倡导的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教育行为和教育评价方式与教师业已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如果有很大差异,就会使教师处于认知不协调、行为不统一、态度不一致的困境中,这就是教师面临的文化冲击。因为教师的知识、经验,职前和职后接受的教师教育,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上是一致的、没有冲突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与其所生活的历史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观念以及教学文化是一致的、协调的。

2.教学改革中的文化适应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了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教育是有其普遍的规律性(即“共同的基础”)的,但是当教育成为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一个重要“生活因素”之后,这种教育,又必然要按照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特殊的道路去发展,成为有自己特点的教育体系。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的国民教育制度,学习别国的好的经验是必要的,但是“抄袭其他民族的教育制度”是不可取的。

跨文化心理学家拜瑞认为,文化适应的态度总是在文化适应群体对强势文化完全认同和完全拒绝的范围中变化。在文化适应态度线性变化的范围内,适应策略通常有四种选择:当个体不想保持他的文化认同,追求与强势文化的接触,力图使自己融入强势文化之中,这便是同化模式;当人们坚持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力图避免同强势文化的接触,这便是分离模式;如果人们的兴趣在于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认同、又能接受强势文化,这是整合模式,也就是人们能够很好地将两种文化整合在一起;人们既没有兴趣或可能保持他们自己的文化(环境不允许),同时又不愿与强势文化接触(往往受支配文化的排斥和歧视),这种情形称为边缘化,这种人称为“边缘人”。“同化”与“整合”虽然性质不同,但是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是统一的,没有心理压力和焦虑。“分离”和“边缘化”则表现为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不统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往往就处于这种边缘化的境地,自己原有的教学习惯,教学思维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要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由于价值观念相差过大以致二者难以“同化”、“整合”。拜瑞的文化适应学说告诉我们,借鉴国外教学理论,必须立足我国的社会文化和教学文化,在原有教学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学理论,实现创造性的整合。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只有从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高度来透视和设计教学改革,才能够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晓波.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文化性格.教育评论,2006(7).

[2] 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水野佑著.文化的“定义”.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 刘庆昌.教学文化意义的探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 刘旭东.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制度创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6] 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教育研究,2005(10).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作者:牛震乾

第2篇:感受刘邦和项羽的英雄之美

一、教学设想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本课通过网络探究,可以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的了解,使其能深入理解他们的英雄之美。

本课是第三课时,在前两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崇高美。

三、教学重点

1.刘、项皆盖世英雄,但命运迥异。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对比探究。

2.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里。让学生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两位伟大的英雄,试从人性角度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人性之美。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百度百科”、“百度项羽帖吧”、“百度刘邦帖吧”等,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项羽的诗。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并且体会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1: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慨兴奋、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生2:项羽的军队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被围。夜间军营四面楚歌,项羽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二)提出问题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却命运迥异。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二: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司马迁仍将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请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要求:

1.全班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

2.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要注意第一个问题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3.小组内同学讨论,确定小组主要观点,并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等展示课件。

(三)小组展示

小组1 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刚愎自用造成的。

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施展的天地。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他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项羽相反。鸿门宴前,忠诚智慧的范曾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其真正目的,提出了正确的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击杀刘邦,项王不应。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曾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可知项羽不会用人,最终孤独被围,已在情理之中。

小组2 我组认为,这是由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而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造成的。

在课文中,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导致项伯不能顾全侄儿大业,以个人情义为重,向刘邦告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刘邦到达灞上之后,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统一天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项羽则不然,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此人。

小组3 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重“智”,项羽重“勇”造成的。

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密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计!

师(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一点。他不加罪于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勇气。刘邦的功绩是使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那么,大家对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小组4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重义,不但不追究,还“许诺”,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之后说出叛徒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无有以应”。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小组5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

项羽是有实力的,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的领兵才能和为将的自信,也是运用智慧的心理之战。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小组6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的慷慨悲凉之美。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一个“不肯”,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项羽却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展示京剧片断《霸王别姬》。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我们一步步走近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的项羽那伟大的人格,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感受到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对刘邦、项羽两位英雄已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能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地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观点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四)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与其说是事业成就人,不如说是人成就事业。

师:事业成败不是偶然,它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的联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能够把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生: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

师: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人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更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性中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学会欣赏文学中蕴含的人生美,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走近秦汉英雄人物_______》。(要求:横线上填上刘邦或项羽的名字)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没有展示出来。《走近秦汉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课后的总结,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伟大英雄的再次亲近。)

从文学之美到人性之美,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只停留于课本分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片面,而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使学生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英雄那壮美的人格。网络教室的充分利用,使得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最大量地掌握两位英雄较为详尽的资料,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而全面的了解,为后面深入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更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的同时,使历史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本着“从人性角度加以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的宗旨,张老师展示了一节网络环境下的小说阅读鉴赏课。作为一节网络教学探索课,张老师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开发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些资源的运用,创设了学习的“场”,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与赏析。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搜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过程。

這节网络课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如何处理好文本阅读、网上阅读的矛盾?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师指导的力度?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思考、探索。

(点评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冯爱平)

作者:张 琳

第3篇:感受刘邦和项羽的英雄之美

一、教学设想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本课通过网络探究,可以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的了解,使其能深入理解他们的英雄之美。

本课是第三课时,在前两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崇高美。

三、教学重点

1.刘、项皆盖世英雄,但命运迥异。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对比探究。

2.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里。让学生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两位伟大的英雄,试从人性角度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人性之美。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百度百科”、“百度项羽帖吧”、“百度刘邦帖吧”等,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项羽的诗。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并且体会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1: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慨兴奋、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生2:项羽的军队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被围。夜间军营四面楚歌,项羽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二)提出问题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却命运迥异。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二: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司马迁仍将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请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要求:

1.全班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

2.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要注意第一个问题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3.小组内同学讨论,确定小组主要观点,并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等展示课件。

(三)小组展示

小组1 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刚愎自用造成的。

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施展的天地。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他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项羽相反。鸿门宴前,忠诚智慧的范曾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其真正目的,提出了正确的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击杀刘邦,项王不应。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曾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可知项羽不会用人,最终孤独被围,已在情理之中。

小组2 我组认为,这是由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而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造成的。

在课文中,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导致项伯不能顾全侄儿大业,以个人情义为重,向刘邦告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刘邦到达灞上之后,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统一天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项羽则不然,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此人。

小组3 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重“智”,项羽重“勇”造成的。

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密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计!

师(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一点。他不加罪于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勇气。刘邦的功绩是使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那么,大家对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小组4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重义,不但不追究,还“许诺”,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之后说出叛徒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无有以应”。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小组5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

项羽是有实力的,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的领兵才能和为将的自信,也是运用智慧的心理之战。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小组6 项羽的魅力在于他的慷慨悲凉之美。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一个“不肯”,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项羽却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展示京剧片断《霸王别姬》。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我们一步步走近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的项羽那伟大的人格,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感受到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对刘邦、项羽两位英雄已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能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地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观点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四)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与其说是事业成就人,不如说是人成就事业。

师:事业成败不是偶然,它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的联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能够把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生: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

师: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人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更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性中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学会欣赏文学中蕴含的人生美,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走近秦汉英雄人物_______》。(要求:横线上填上刘邦或项羽的名字)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没有展示出来。《走近秦汉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课后的总结,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伟大英雄的再次亲近。)

从文学之美到人性之美,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只停留于课本分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片面,而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使学生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英雄那壮美的人格。网络教室的充分利用,使得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最大量地掌握两位英雄较为详尽的资料,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而全面的了解,为后面深入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更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的同时,使历史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本着“从人性角度加以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的宗旨,张老师展示了一节网络环境下的小说阅读鉴赏课。作为一节网络教学探索课,张老师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开发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些资源的运用,创设了学习的“场”,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与赏析。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搜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过程。

这节网络课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如何处理好文本阅读、网上阅读的矛盾?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师指导的力度?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思考、探索。

(点评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冯爱平)

作者:张 琳

第4篇: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摘要: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因其自矜功伐,自大虚荣,残忍独断,缺乏原 则性,过分仁慈软弱。多疑小气,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的性格而致使他最后自刎 乌江边,不能成为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笔者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浅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关键词:自矜功伐 自大虚荣 残忍 独断 软弱 迂腐呆板

项羽少有志向,作战勇猛,率直坦荡。算得上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他是一个武力超群的壮士,一呼百应的将领。巨鹿之战,项羽沉着镇定,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烈士封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在短短的七个春秋里,他从起兵到独裁天下,最后到兵败自刎,英雄气概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籍长八天佘,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他的英雄气概在《项羽本纪》中多处都有所体现。一开始与项梁在会籍起义,之后率兵攻城略地,即使在垓下被围仍不减以一敌众的气势。然而因他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通过《史记、项羽本纪》,我们具体透析一下项羽的性格弱点。

一、自矜功伐,自大虚荣

项羽小时候“学习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读到这里,可能惊讶于项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但当项梁教其兵法时“籍大喜,略其意,又不肯竟学。”自大虚荣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攻秦时,秦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式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 卒,为击破 公军。”这里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已不恭不敬。在他看来沧是天下唯一的、无与伦比的盖世英雄和百胜将军。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 词“谢罪”所化解。刘邦谦 的口气,使项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大虚荣之心得到满足,因而怒气全消,还盘托出告密人草无伤,并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壁一双,刘邦再次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就是未声,仍然放不下自大虚荣的架子。项羽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是一个就算拼命也要护住面子的人。项羽的自刎乌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面子的考虑:“级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于是留下一句关于面子的名言:“无颜见江东父老。”为什么无颜见呢?除心中有愧外,还因为受不了那份怜悯。对于要强的项羽来说;怜悯既是伤害。因此他宁愿用一死来挽回面子,这样他心里才好过些。固然项羽是高贵,这是他作为贵族子弟与生俱来的“胎毒”。项羽也是极其高傲的,他从不相信自己会失败,失败了也只是怪时运不好(时不兮雅不逝),不是自己的错。这恰恰是他必然要失败的根子。世界上哪有从来失败的人,又哪有永胜的英雄!真正的成功者,都是能来断反省自己,团结别人。正是由于项羽的这种高傲,许多贫贱无行却有才干的人,都跑到“招降纳叛、藏污纳垢”的刘邦那里去了。结果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项羽则变成了“孤家寡人”。

二、残忍暴烈、专横独断。

他坑杀已降秦卒二十余万,人烧宫室。有说者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作为统帅者却从不思考别人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从不召开军事会议,向来算作主张,身边少有谋事。对待部下,士兵,不知体恤,对待百姓,残暴。刘邦灭楚后不诛杀项氏支属,、也于项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对比。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注定他不能做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

三、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

残暴和仁慈软弱好像是矛盾的。其实项羽这个人原本文学就很矛盾。他性格中,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怯懦的一面;有残忍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佰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却“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准可才“拨剑起舞”,而项佰未经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攀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入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而称赞赐酒,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呼”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在鸿门宴之前,范增已经给项羽分析刘邦“其志不在小”,又有“天子之气”,实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可鸿门宴的整个过程任凭范增又是递眼色,又是打暗号,项羽就是黯然不应,对刘邦下不了手,终于让刘邦这只煮熟了的鸭子又飞了,为自己留下了失败的祸根。气得范增恨恨地骂道:“坚子不足与谋(这小子真不配和谋事)!”并作出一个惊人判断,“夺项王天下者,必汴公也。”其实范增早已看透“君王有不忍之心。”所谓“不忍之心”,也就是“妇人之仁”,过于仁慈。项羽的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给刘邦东山再起创造了机会。则愎自用,不听从劝告。使他最终出穷水尽,死于自己剑下。

四、生性多疑、小家子气。

范增是项羽身边的忠臣。他七十岁从军、想成就一番事业。陈平认为他是项羽不多几个“骨鲠之臣”的头一名。然而这位“骨鲠之臣”却被刘邦用“小儿科”的计谋给轻而易举地离间了。这个“小儿科”计谋居然让项羽这样一个统帅者中计,立马起疑心,致使范增离开他。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分析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多疑、使得项羽失去了身边最后有力的支持者。说到项羽的小家子气,韩信给刘邦分析项羽时是这样评价“项羽为人不错,关心体贴下属。可是,别人有了功劳,原应封土赐爵的,他却反印信捏在手里,舍不得给人,这简直就是“妇人之仁”。的确,项羽的嘘寒问暖与刘邦的封土赐爵相比确实显得小家子气。项羽的小家子气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占领咸阳,却、放着现成皇帝不做,烧杀掠抢一番又跑回彭城当楚霸王去。部属劝说项羽,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建都于此可定霸业。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真是小家子气?王佰祥先生认为,衣锦还乡的说法,不过是项羽的托辞。他的真实想法,是因为楚的根据地在江东,又放心不下楚怀王,一个项羽自己扶上台的傀儡楚王都让他如此放心不下,可见其小家子气,小心眼儿。正是小家子气使他谋杀怀王,从而失民心。也正是这小家子气,小以眼儿,使他疑心范增,从而失臂膀。于是,他身边哪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韩信、陈平便一个个都远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匹骏马一个美人和他心心想印。这就是恭敬爱人的项羽,却不如简慢骂人的流氓刘邦得人心。

五、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

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佰,郫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沆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起都不想便下令发兵,但终因项佰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啤词:“谢罪”而取消进攻计划。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沆分军”的目的是一溜烟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必将导致自己的失败。所以说项羽的失败,是他自己造成的。

项羽本是可用之人,确错居用人之位。他能征惯战,每一个局部的战争和战役都所向披靡,因而他无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强化了他的刚愎自用,史书记载中他少有笑脸,经常是“怒日”,“大怒日”,这些都表现了他极强的自尊,或者说是虚荣。只有乌江的自刎时才仰天长笑。楚汉争霸一开始时,项羽的性格已经预示他最终会走向失败。但其英雄气概为后人所折服,因此便有人说:项羽是失败的英雄,而刘邦则是得意的小人。藏书没有缔造一个王朝。有人说他目光短浅,不会用人;有人说,他不会仁政安民,策略失误。他沐猴而冠,自矜功伐,在政治上太幼稚,没有刘邦圆滑,军事上太自大,没有韩信谨慎。政治失误和军事被动与项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性格决定命运,他悲剧命运是由其性格造成的,站在历史长河中,面对项羽的人生悲剧。李清照健作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两千多年,但他的光辉都依然夺目。滔滔不绝的乌江水,永远铭记着这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西楚霸王。

第5篇: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迂腐呆板、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他的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第6篇: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2月17号公开课教案

汉五年亦即公元前202年,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这一年的十二月,他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于垓下,即现在的安徽省灵壁县境内,后突围至现安微和县境内的乌江,因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也不知是历史的实录,还是后人的传说,抑或是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情不自禁,发挥了诗人的想象和小说家虚构杜撰的才能,总之,我们看《项羽本记》中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与美人虞姬生离死别即所谓霸王别姬的情景特别具有悲剧的色彩,且看:

项王军壁壤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驻,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是怎样一个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英雄末路,长歌当哭。这一悲壮惨痛感天动地的悲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丝毫不亚于古希腊任何一部悲剧。

也正因此,千百年来,楚汉相争的故事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从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开始,项羽就被塑造成一个悲剧的英雄,那铁骨铮铮性格刚烈且极为暴虐的楚霸王形象不知刻印在后代多少人的心中,令人生出了多少的感慨与同情。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曾写下了有名的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乌江自刎颇感惋惜颇以为憾。而作为女性诗人,李清照对爱江山也爱美人男子汉气十足的楚霸王更是赞美有加,推祟备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个悲剧人物项羽的形象塑造得崇高而又伟大! 作者在鸿门宴中双是如何刻画项羽的性格的?有哪些特点?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 “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也许和司马迁对刘汉王朝的积怨有关,我们看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尽管脾气暴戾,杀戮成性,但却是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刘邦虽然多谋善断,但却是个背信弃义颇有些泼皮无赖相的“小人”。而且,乍看起来,项羽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从表面上看,楚汉争雄,刘邦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律,历史到最后选择刘邦而非项羽当然自有它的道理。

仔细分析,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楚汉相争,一开始项羽处于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最后四面楚歌,走上了绝路,由此导致楚亡汉立,固然与项羽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和关键时刻当断不断以及杀戮成性不得民心等有着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应归咎于他失败的致命伤。

可是,对自己之所以会一败涂地,项羽至死还执迷不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悲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此中原因,到是棋高一着的刘邦比他看得清,知道此中真味。当上皇帝后,刘邦有次在洛阳南官设宴招待群臣,酒酣耳热,他问大家:“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利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点点头,又摇摇头,神色中未免有些得意地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是的,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古以来,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有情,从来不会毫无根据地作出错误的选择。

项羽是个彻头彻尾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从他“悲歌慷慨”吟唱的诗句“力拔山今气盖世”中就可感受到他委实是个自高自大的“自恋狂”。中原逐鹿,沙场征战只知道一味地“单打独斗”,而不知道招募英雄知人善任,即使自己“力拔山今气盖世”又有何用?其最终的失败无疑是铁定了的。而我们看刘邦的诗“大风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今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那种“安得猛士”、求贤若渴,盼望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治国安邦的情怀跃然纸上,感人肺腑。所以,楚汉相争,鹿死谁手,仅仅从两个对手吟唱的诗中就可看出端倪,找到答案。

第7篇:论项羽败之因何

摘要:说起项羽,很多人都为之惋惜,他在对秦之战和楚汉之战中均给以世人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形象,被称为“西楚霸王”。无奈,最终却败给了刘邦。

关键词:项羽、失败原因、个人因素、必然性

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的阅读,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令人尤为深刻,塑造得很是成功。他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战役从未失败,唯独垓下之战成其一生戎涯的绝唱。经历了五年的楚汉战争随着项羽的头颅落入乌江而结束。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走向了死亡的呢?他的骤起骤落使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反思和感慨。

数年来,对于其原因专家们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因为项羽错误的用人策略;有学者说是项羽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注定要失败;有学者强调了地理因素是他失败的关键;有学者说是败在他政治理念和军事理念的局限上。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在本人看来,项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接下来,我将为从各个方面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刚愎自用、生性多疑

刚愎自用恐怕是项羽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了。自古以来,“亲贤远佞”是君王一致推崇的,而项羽却选择“重用楚姓,排斥外姓”。张传玺先生在《项羽评论》中说他用人极其有问题,使得他手下像韩信、陈平那些猛将、谋士一一离楚归汉,就连他唯一能够依赖的范增最后都因为项羽的猜疑而退隐,并死于归途。

而对于族人,项羽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是非常的依赖。就说项伯,私下给刘邦送信;救韩信,为刘邦向项羽求情;在鸿门宴上多次阻挠项庄刺杀刘邦。这要换成他人,能让项伯活这么久吗?

陈平也正是利用了项羽的生性多疑,离间了范增、龙且、钟离昧等人,使得反间计成功。

二、过于崇尚武功,逞匹夫之勇

韩信投靠刘邦之后就曾说“项王喑恶叱咤,人人皆发;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尔。”

过分崇尚武功使得项羽在楚汉之战中忽视了其他斗争手段。他天生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由于他从小过分迷恋武力而轻视了学习,此在楚汉战争中只知斗勇而不知斗智。

三、妇人之仁与妇人之见

错过杀掉刘邦的绝佳机会——鸿门宴,充分体现了项羽妇人之仁的一面。或许是因为宴会上看到了颇似自己的樊哙,英雄惜英雄,决定放他们一马。但在那种情形下,项羽当断不断,妇人之仁暴露无遗,在他的心中,根本体会不到政治战争的尔虞我诈和残酷,只想着在战场上征服敌人,可见其政治眼光的幼稚。另一方面,项羽竟将安排在刘邦身边的内线曹无伤通报密信之事说了出来,致使刘邦回到营中立刻将曹无伤诛杀,这使项羽身边的人都感到寒心,忠诚度受到影响。而相比之下,刘邦对待帮助自己的项伯却是降低身份,以礼相待,约为亲家。项羽没有这种能屈能伸的政治家特质,败给刘邦也是情理之中。

四、易爆易怒,气量偏狭,残杀无辜

项羽身为一介武将,打仗又无一败绩,因此养成了易爆易怒,气量偏狭的性格。 当有人建议项羽定都关中,而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建议者就骂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一怒之下竟将其烹杀。相比之下刘邦却能够虚心纳谏,知错就改。

虽然项羽灭了秦国,却继承了秦始皇残暴、以武力为尊的性格。《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项梁”,“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新安城南”,由此刻体现出项羽的暴行丝毫不亚于秦始皇,他不知百姓的丧亲之痛,不了解百姓的力量,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项羽杀了很多人,急于称霸的心促使他杀了义帝,这不但冷了群臣的心,也让刘邦打着讨伐自己的弑君之罪的口号深得民心,号令天下。

在我看来,项羽是一个就像美国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是一个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一个骁勇的将军。但他缺少成为统治者该具备的特质。没有关键时刻的冷血冷静和机智、做不到当断立断,没有过人的谋略,又不能做到不耻下问和虚心纳谏,他残暴,不能体恤民情,等等的一切,使得他败给刘邦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史记·项羽本纪》

第8篇:论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易读宝浙江杭州鹤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键谈早教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于是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模式,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其巨大。本文主要讲述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模式一:你好,我好,大家好

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有耐心,重视孩子,尊重孩子。遇事与孩子耐心的沟通,举例,以身作则,讲道理。

对孩子的影响:我很重要,我很好,父母也很好,大家都很好-----这样的孩子性格上很积极,很容易成才。

模式二:我好,你不好,大家都不好,就我好

家庭环境:例如,父母经常吵架,或者父母与爷爷奶奶关系不好。爸爸对孩子说,你妈妈怎么怎么地不好;妈妈对孩子说,你爸爸怎么怎么的不好。

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都不好,就我是好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人,很难真正的长大,成熟。

模式三:你好,她好,我不好(少见的模式)

家庭环境:例如,家庭环境不好,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孩子遭到歧视,嘲笑,内心创伤巨大。

对孩子的影响:这样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自卑,自负等多种不良的情况。

模式四: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极端模式)

家庭环境:例如,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经常打孩子。(或者再加之整个家庭在社会环境中负面评价也较多)

对孩子的影响:我不好,我老犯错,所以老挨打。你也不好,老打我,老骂我,你也不好。这样的孩子最终很容易偏离人生轨道。

附题记:孩子在3岁以后,具备了基本的主观行为意识,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缺乏明确的判断能力,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事错的,这个时候的孩子行为还主要以好玩为导向,只要他觉得好玩,她就会去做。

这个时候,也正是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品德,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还小就像小树苗一样,歪一点,斜一点,扶一下,正一下就好了,一旦长成大树,那就谁也无可奈何。这也就是所谓“七岁看老”的来源。

一个简单的不良行为,引导一下就好了,如果听之任之,结果经过两三年的不断重复,那就不是行为了,而是习惯,一个习惯经过无限次的演练后,逐渐也会改变孩子的心智模式,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这就是大教育家林格说的“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第9篇: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

【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宗教、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了解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特点,跨越文化障碍和揭示各民族性格中的隐蔽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民族文化特征的交际策略,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探究形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

【关键字】中美 民族性格 差异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和美国,他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1] 中华民族是华夏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在中国统一国家里经过几千年时间融合了许多民族及其思想文化、感情意志、习俗信仰而形成的伟大民族。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2]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黄河与长江孕育的华夏大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或是遇到兵荒马乱,人民大体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一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长期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中华民族便毫无疑问形成了静的性格。”[3]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

这个总体性格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熔铸而成的。所谓民族的优秀性格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思想活动特征和传统。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讲到探究这种差异之根源及原因

时,传统上,学者诸家习惯用这么一种逻辑:由“地理环境决定论”推导出中西文化不同的渊源和发展轨迹,再由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孕育出中西民族不同的性格。

这种逻辑推理和理论应该是可接受和认可的。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直线一元的而是多元复杂的。同样地,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形成原因也是多元化的。

一、从历史文化看

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国走了几千年,美国走了几百年,到了今天,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作为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两大民族,已经形成各自迥异的文化特征和性格。提到中美文化差异,几乎会让每一个人自然地联想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如果比较文化差异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两个国家比中国和美国更具可比性了。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不断交融,两个民族的性格在不断互相磨擦,互相影响。[4]

但是正如某个人,其性格势必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一面,也有碍其自身发展的一面,如何在文化交流磨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本民族形成一种更利于民族自身发展与完善的性格就是一个需要学习、了解和研究的问题了。同时,美国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方面的依赖性逐渐削弱。由此便产生了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制社会,多元制“就是要使所有的思想和意见都能得以表达和实现。”“个人主义的特色则在„„每个人或团体的均自愿加入国家这 个组织,但并不放弃自己的个体和选择权”。[5]中美国民性格的差异代代相传,在这其中,家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生活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正是家庭,而不是学校,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与经验。”[6]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同样也表现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或许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在北温带黄河两岸之大平原农耕地区发展、生长起来的,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自始即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路径,形成一种比较孤立、特殊的文化。也正是由于受到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中国文化比较重视内部的和谐,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易于形成中庸平和的民族性格。总之,中国的传统

思想,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赞颂:“中庸之德,其至矣平。”朱熹在《中庸章句》题注称:“中者,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孔子认为凡事应“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从老子、孔子开始,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问题。提出了十分丰富的有关修养的理论和主张.‘‘侈”指修身,“养”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儒家关心人的主体,偏重柔,主张“明心见性”,注重内省及人格完善。以达到圣贤境界.“吾日三省吾身”的劝勉历来为志士仁人们所蘑奉,这就养成了中国人内向的性格,心态也是安宁的、宁静的。可以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的是如何做人,做好人成了人生最高理想,而且道德本身就是最高报酬,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要保持人格的尊严”。中国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实与愉悦,不太看重物质利益,中国人总想避免被人看成是个重利之徒,避免炫耀自己富有,利欲熏心的人则被视为势力、俗气、缺乏道德而遭人所唾弃。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真可谓一穷二白,中国人正是靠这种精神上的满足 来发展和强大中国的.。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只求给予,不求索取”、“俯酋甘为孺子牛”、。淡泊名利”等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座右铭。

而美国人跟中国人恰恰相反,他们祭尚及时行乐。追求物质利益。美国文化源于西方从古代希腊就开始的海洋文化或者商业文化。求变、好奇是海洋文化的特点,他们养成了好动的性格,逐步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以及其它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他们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的精神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因此,“做事有所成就”自然就变成了他们的重要的文化取向或价值观念。美国人重视铤而走险,认为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有所成就才是积极的品质.因此入们争取改善社会地位,为获得成就而有为。并因此获得金钱和荣誉,他们尽量满足自已的欲望和要求。

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日“爱人”,孟子说。仁也者,人也。[7—8]所谓人就是指人际关系。中国讲究礼节,注重孝悌为仁之根本,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同等级秩序,要求臣子忠于君,子孝于父母,弟尊敬兄长,等等,否则便为“不仁”。然而,西方的文化则偏重于理智、理性,认为理智应该而且能够控制情感,人应该控制自我的欲望,用理智和道德去追求幸福,理智

的份量大于人情的份量。这也与中美的伦理观念不同密切相关。美国人认为人与人之同是契约关系,人与人之周只是依靠契约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人讲究人伦情谊关系。讲究“君巨,父子、夫妻、兄弟、师友”。三纲五常”等等。

二、从文化相对主意看

从文化相对主义视角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种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任何一种文化只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去理解。[9]

中庸和平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养成一种惰性而不思进取,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求生存求发展的信息,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们注重创新.愿意迁移和进行冒险。这种频繁的迁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不习惯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看到新地方、 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获得新成功的性格。[10]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

由其宗教信仰演化而来的“天赋人权”观点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是最优越的,然而作为与美国白人不同的。异文化”拥有者,美国国内的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许多年来一直处在白人严重的种族歧视之下.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就是上述“美国信条”的代表。冷战结束后。亨廷顿推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不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问的冲突。作为有普世意义的“美国信条”必然要与伊斯兰文化和中国儒家文化等“异文化”发生冲突,认为美国的优越之处不在于美国人民优于其他人民,而在于“美国理想”的至高无上。[11]这也是美国政府在当今世界上推行单边主义的思想溯源。

参考文献

[1] 侯喆. 中国与美国儿童国民性格的差异[J]. 人文论坛.186

[2] E.Steward. 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美国文化模式[ M].卫景宜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69—70.

[3] 余元浦,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4] Bradford Smith. Why we Like Americans [M].1957.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169.

[5] 侯维瑞.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18—

219.

[6] Baker, Larry. Communication. Chicago:Prentice-Hall Inc.[J],1984:

22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扬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 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0]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99.

[11] 苑可.亨廷顿的优思[ J ].读书,2005,(5) .

上一篇:我的妈妈作文350字下一篇:小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