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研讨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部:4年完成1600所学校信息化试点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将用4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教育信息化约100个区域试点和约1600所学校试点。试点将分批启动,其中包括约100个区域综合试点,约1000所中小学试点,约500所职业院校试点,约100所本科院校试点以及约60个专项试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研讨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研讨论文 篇1:

教育部否认农村营养餐有米无锅 已拨款建食堂

在昨日召开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餐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近2600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

此外,由社会公益力量援建的农村学校厨房已超过1000个。

社会援建农村学校厨房超千个

研讨会上,教育部财务司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相关负责人就“政府推进农村学校厨房建设”的进程做了介绍。据介绍,去年11月,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为22个省份、699个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截至目前,699个县已全部开餐。

记者还从研讨会上了解到,包括九阳希望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在内,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

这些厨房一般是通过对学校原有设施进行改造、资助学校厨房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食堂建设从规划到使用尚需时间”

针对“营养餐计划”,目前社会上有种“有米无锅”的观点,认为国家把营养膳食补助拨下去了,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跟不上,硬件欠缺。对此,上述教育部负责人回应称,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中,专门要求将学校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2011年,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专门用于试点县的农村食堂建设,争取到2013年所有的学校都能有一所食堂这样的目标。

但食堂毕竟是基本建设项目,从规划、立项到开工建设,最后到投入使用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只简单地讲“有米无锅”,并不准确和全面。

——建议

邓飞 (微博):教育部可购买社会服务

昨日,免费午餐基金发起人之一邓飞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提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及运营是个非常专业的项目,因此建议教育部转变思路,学习采购社会服务,把每年上百亿元的财政用于釆购企业设备和社会组织服务,教育部联同其他部门做好监督和指引,既给国家省钱,又能省心省力,达到多赢。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卫生部、药监局、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各部门都是分工负责制。政府将会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将工作进展、运行结果向社会公示,不断完善政策提高标准,同时也希望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和监督。

来源: 新京报 陈博(2012-10-29)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研讨论文 篇2:

要闻速览

☆ 教育部:4年完成1 600所学校信息化试点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将用4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教育信息化约100个区域试点和约1 600所学校试点。试点将分批启动,其中包括约100个区域综合试点,约1 000所中小学试点,约500所职业院校试点,约100所本科院校试点以及约60个专项试点。

通知要求,试点单位应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教师和专业技术队伍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开展试点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区域试点应得到当地政府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和支持;学校试点应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和支持。

☆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

改善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近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全面部署2012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强调,要落实政府责任,抓紧抓好2012年的重点工作。一抓紧制定方案并备案;二抓紧建设责任体系;三抓紧建立规章制度;四抓好政策宣传和公开透明;五抓好监督检查。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

在会上,财政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三部门有关负责人作了发言,安徽、青海两省介绍了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 教育部召开《学前教育法》立法座谈会

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学前教育法》立法座谈会,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立法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年多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情况,主要包括四项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国家学前教育的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学前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实施四大类7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5个省(区、市)的18项有关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着力探索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 全国“校安工程”

3年累积投入2 200亿元打造放心学校

自2009年“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以来,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2 200余亿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了加固改造。

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已开工学校12.9万所,开工面积34 929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校舍总面积的98%。已竣工学校11万所,竣工面积29 462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校舍总面积的84%。天津、山东规划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

2011年中央资金项目已竣工验收学校1 753所,竣工项目2 482个,竣工面积350万平方米,占中央资金项目总面积的35%。吉林省2011年中央资金项目已全部竣工,广西、河北、湖北等3省区尚无竣工项目。

★ 上海闵行区将启动40所学校试点“电子书包”

2012年,上海闵行区将启动40所学校“电子书包”试验项目。40所试点学校将在今年9月入学的三年级、六年级、十年级中,每校各选择两个班级参与试点。试验内容为建构数字化智慧教与学模式以及区域“教育云”学习环境和服务平台等。

“电子书包”是以个人电子终端等为载体,贯穿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和师生平等互动的数字化教与学的系统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终端(如上网本)进行阅读、做作业、考试,老师也可以直接在上面批改作业、出试卷、备课等。课堂上,学生和老师还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查询资料、展开讨论等。

★ 郧县投入3 922万元让农村6万学子受益

2012年,郧县被列入全国680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一,郧县计划投入3 922万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供餐条件。

据悉,2012年6月前完成全县8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和252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00台设备购置,12月前完成168所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食堂(伙房)改造,达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有食堂(伙房),且生均面积达到1.7平方米,其中加工操作间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均配备清洗、消毒、冷冻(藏)、蒸煮等设施及设备。(刘永鸿/文)

★ 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

近日,2012年浙江省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以“注重应用,推进融合”为主题,全面总结和交流了2011年全省教育技术工作,研究部署了2012年教育技术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将以“应用”、“融合”为主题,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2012年,全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一网二库三平台四体系”为主要内容,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会议对第二轮“农远工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二轮中小学校示范性图书馆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办了教育信息化应用体验展。(程莉莉/文)

★ 云南:农村学生娃“营养餐”今年实现全覆盖

日前,云南省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工作会召开,云南省12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全省近53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益。

2011年10月,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云南有85个县纳入试点范围。根据国家部署,结合省情,云南省将其余44个非国家试点县纳入省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全省129个县(市、区)的534.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都将享受到国家统一补助标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需资金32.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3亿元,省级3.5亿元,州市5.6亿元。

★ 山西临汾三贫困县2012年开始实施12年免费教育

从2012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乡宁县实现12年免费教育。至此,临汾市已有古县、蒲县、乡宁三地完成12年教育全免费,且上述3县均为省级贫困县。

据介绍,2011年,乡宁县政府免除高中阶段学生学费。今年初,乡宁县政府拿出近800万元免除4 000余名高中阶段学生的书本费、住宿费。目前,乡宁县教育局正在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阶段。至此,乡宁实现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包括职业高中)全免费。

据了解,近年来,乡宁县政府先后投资10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高标准学校。

☆ 教育部: 8亿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日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2012年教育部将投入8亿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支持教学改革工程。

据悉,8亿元将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等,以支持高校开展综合改革、创业训练以及校外实践。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 江西:2012年教育投入再增100多亿

2011年,江西全省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达到47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亿元以上,与2008年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2012年,江西省将“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保障,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6%”,这意味着2012年江西全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要达到570多亿元,比2011年新增100多亿元。

据介绍,江西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也更加健全,2011年先后制定下发了有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30多个配套性政策文件,作为增加教育投入的重要举措。全省各设区市也立足实际,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纲要实施意见。全省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支撑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 宁波:新建改扩建80所幼儿园

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增至5 000万元

2012年,宁波市将深入推进“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完成新改扩建80所标准化幼儿园,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将增至5 000万元。

今年,宁波市将研究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实施普惠性民办园参照同质量的公办园收费;将从立法层面明确各乡镇至少办一所公办幼儿园,明确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向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倾斜,完成100所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装备改造;完成新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80所,提高全市省一级、省二级幼儿园比例,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力争达到85%。

☆ 21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携手

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立

日前,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部共同指导下,21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携手,在北京正式成立“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该联盟由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发起,与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远洋(集团)公司等21家单位共同组建而成。

联盟将围绕解决我国绿色运输体系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以长江黄金水道绿色航运综合技术、公路交通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现代智能与绿色航运关键技术为三大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三大协同创新平台。

☆ 台达NT UPS助北二外

图书馆供配电系统升级改造

日前,台达运用NT UPS解决方案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机房供配电系统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图书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IT设备供配电的要求。

北二外的图书馆始建于1964年,图书馆藏书丰富,其中电子图书18万余册,引进数据库40个,自建数据库7个,设有电子阅览室以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如此庞大的IT设备要持续运行,稳定的电源提供就显得尤为关键。

此次改造方案包括配置1台NT 40KVA的UPS和2台UPS主机可共用原电池组。台达UPS凭借无缝的容量升级功能,为校园构建可扩容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子提供永不关门的图书馆。

☆ 哈密:投入900万 30辆

先进校车将“开进”校园

2012年,新疆哈密地区财政将投入900万元,一次性购买30辆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校车,分别配给当地的两县一市中小学。

哈密地区财政计划购买的校车,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若发生碰撞,向前突出的车头将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安全系数大幅提高,校车到位后,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这些校车的驾驶员还将接受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对各学校现有的校车进行检查,并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维护、检修。

★ 首届海峡两岸数字化教室与创新教学研讨会举行

日前,首届海峡两岸数字化教室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市同安区举行,来自台北市及厦门市部分中小学教育人士共160人参会。

在活动中,两岸专家、骨干教师分别作了专题演讲、主题报告,内容包括“城市教育发展规则”“智慧教学与创新教学”等。本次活动为两岸教育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平台。台北资讯科技教育发展协会表示,台湾在数字化教学上应用较广泛,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把台湾“智慧教室”的应用带到大陆,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作贡献。

★ 墨西哥将义务教育

从12年延长至15年(3~18岁)

日前,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批准国会对宪法第三条和第三十一条所做的修正,正式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该国的义务教育体系。随着这一法令的颁布与实施,墨西哥的义务教育阶段将从之前的12年延长至15年(3~18岁)。

据悉,该方案将普及高中教育的缓冲期设定为10年,最迟到2022年完全实现全国高中教育普及率100%的目标。据官方估计,未来10年间政府需投入资金4 500亿比索(约合360亿美元)以有效推动高中义务教育,预计到2015年墨西哥的高中义务教育普及率有望达到85%。

★ 菲律宾政府2012年拨款

约2.33亿美元资助百万学生

日前,菲律宾政府宣布,2012年专门安排98亿比索(约合2.33亿美元)资助系列政府奖学金项目,将使100余万贫困学生受益。这笔巨款将由菲教育部、科技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及技术教育和能力发展署等四部门负责发放。其中,菲教育部得到的份额最多,达62.8亿比索,将用于对私营教育体系学生和老师的资助,预计可为100万小学毕业生提供奖学金。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研讨论文 篇3:

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什么是优质教育?优质教育的定义应是:能较好地完成本学段的教育任务,能被社会、家长、学校广泛认同,能把学生近期发展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的教育。

如何用这个定义从整体上考核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联合国规定中小学有四个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二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三是为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四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当前农村教育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相对贫穷,国家投入不到位,学生出路极其狭窄,只有极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还有学习积极性之外,其余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非常被动和无奈, 因而当前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真实的辍学率仍然较高,贫穷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学生及家长都认为学了没用,所以考核的结论是,总体的农村教育并非是优质教育。

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相对滞后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如何使农村教育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一、根据中国的国情,从宏观上调整教育结构,按三个产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中国的现状是百万本科生无工作,某省缺少百万技工,而农村学生都无一技之长。在中国,准备成“家”的人才不缺,而现实成“匠”的人才奇缺。应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逐步加入职业教育元素,或者使农村义务教育如何有效地向职业教育延伸,’结束农村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毕了业,去当非法童工或留在家里又无事可做的局面。农村学校要维持生存,保证质量,有所发展,必须做到学生有所出路。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出路好才能质量高。城市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那种纯体力劳动的低文化素质的民工需求,正在日益减少,要把农村教育放在几亿纯依赖土地的农民向城镇大转移的大背景之下来重新构,建。

二、真正要做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得到公平发展,还必须彻底改变城乡户口二元结构,农业户口在原来农业经济为主的结构中还占有的有土地承包、宅基地、自留地等好处,与城市户口还有一种微妙的平衡,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户口的“优势”将越来越淡化,而农业户口所带来的歧视却越来越增强,农民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与城市居民相比是不公平韵,尤其反映在教育、就业等领域更为突出,北京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还有200个所谓“非法”办学的农民子弟学校,便是明证。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学校,必须由国家增加投入,地方政府依法,按标准办好。依靠社会捐助开办希望小学,依靠志愿者去组建中小学,只能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当地政府的不作为,没有尽到法律规定的职责。政府必须依法,投资办学、规模办学,真正把“两免一补”落到实处,把教师工资、办学经费给足补齐,进而扩大彻底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四、教师问题是农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最近15年到20年间,由于城乡学校间也拉大了贫富差距,教师的流向是由西向东,由农村到城市,农村原有的好教师被挖干、挖净,农村学校大伤元气。西部有的省份只好大量招纳低质低薪的代课教师,其教育质量可想而知。西部某地,国家为实现远程教育,拨发了不少电脑,却堆在那里闲置着,因为该校连个正经的物理教师都没有。所以当前教师的无序的自由的流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不解决,发展农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在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中,应该考虑到广大农村教师、学生的现状,而不能一味脱离实际去“超前”。农村需要的是稳定的、实用的、便宜的教材,一些连城市中学中权威机构调查所证明的在城里学生中都无效的教学方法,就不要强加到农村中去了。在农村学校中,首先必须做到的是,教师无科学性错误和较生动的讲授,学生比较积极和自主的学习。

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似乎是一个悖论式的命题,二十五年前提出经济上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路,现在看来是不讲办学效益,不讲课堂效率,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公平的前提下,公平的基础上,才有实际价值。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本文系作者在《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卢元锴

上一篇:美术寓教于乐教学方式论文下一篇:小学甲流防控工作总结